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低碳环保的措施

低碳环保的措施

时间:2023-08-04 17:25: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低碳环保的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低碳环保的措施

第1篇

关键词:低碳环保;环境监测;有效监督

引言:

要想实现低碳环保生活,就需要减少污染排放,降低能源损耗,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监测对低碳环保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因此人们要想快速实现低碳环保生活,就应该提升对环境监测的认知,明确环境监测与低碳环保生活之间的关系。

1环境监测的职能及意义

1.1环境监测的职能

环境监测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监测样品进行综合性分析,探索环境变化情况,它的职能特征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第一,它的基础虽然是统计学,但是也融合了社会科学以及自然中一些精华成分。第二,它的职能主要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在环境监测完成之后,对产生的有关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了解水资源、大气、噪音等相关环境因素的具体情况,在了解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对其在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为环境治理及评价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为低碳环保生活的规划提供科学性参考依据。

1.2环境监测的意义

低碳生活的目的就是让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变得更好,人类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过程中,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测。影响低碳生活环境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汽车尾气、硫化物等,对环境实施监测不仅能够让人类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了解,还可以对他们的生活习惯进行督促,进而对他们的行为加以限制,让人类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生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环境监测也可以认为是对人类行为进行提醒及监测的一个过程[1]。

2低碳环保生活与环境监测之间的关系

低碳环保生活要求人类在生产及生活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养成低能耗及低能量的良好生活习惯,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基于当前环境情况,人们应该积极参与到低碳环保工作当中,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和低碳环保生活之间的关系,尽自己最大努力,从点滴小事做起,遵守相关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共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2.1环境监测为低碳环保生活的实现提供可能

从环境监测的职能及内容上来看,它主要是对社会进行服务,防止环境污染,而对于低碳環保生活而言,它是社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必然趋势,因此环境监测为实现低碳环保生活提供了可能。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的生存环境,根据低碳环保生活中的有关规定,利用收集到的样品,对各种环境要素进行全面分析,例如水资源、大气、土壤、噪音等,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环境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判断其是否符合低碳环保生活的有关标准。另外在进行环境监测评价之后,也要制定相关策略,对污染物浓度进行有效控制,提升环境质量,为低碳环保生活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2.2环境监测可以对低碳环保进行有效监督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影响低碳环保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基于这种形势,也产生了一些环境体系评价方法,比如环境监测就是一种典型、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对低碳环保生活进行有效监督。具体而言,某地区一旦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环境监测部门就必须马上到达污染现场,在了解污染情况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有效评估,并进行应急监测工作,对污染物的性质、影响程度、所属类型、散播速度等进行充分了解,之后与环保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措施,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控制,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影响人们的生活。另外,监测人员在对污染物样品进行分析后,要合理提出治理建议,为环保措施的制定提供信息支持。在必要时,环境监测部门也可以对社会大众公布监测结果,让人们了解环境污染的起因、影响、治理措施等,使他们能够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程度,便于对他们以后的生活行为进行约束,进而让社会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和谐。比如,在一些大城市中,由于存在很多工厂及车辆,产生了严重的雾霾现象,利用环境监测,可以了解大气中PM2.5、CO2、SO2等污染物的浓度,对空气质量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并将分析结果传达给环保部门,让其采取相关措施,对大气污染进行全面治理和防范,提升空气质量,改善人类生活环境。

2.3环境监测始终存在于低碳环保生活中

比如在生活当中想要建设一个工程项目,那么该工程项目在经过立项、分析、规划、设计等一系列过程后,在开展施工活动前,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对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实行有效分析和监测,防止其对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以符合低碳环保生活的相关标准。在进行施工活动时,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将监测结果和施工之前实行对比,了解项目施工给环境带来的影响程度。另外,在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环境监测人员依然需要进行环境监测工作,对项目可行性再一次进行全面分析,比如对其污染物排放实行有效评估等,进而决定该项目是否可以继续运行。由此看来,对于低碳环保生活而言,环境监测是始终存在的,实现低碳环保生活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目的,而环境监测又是实现低碳环保生活的有效手段[2]。

结论:

综上所述,低碳环保生活得到了多数人的青睐,而环境监测可以为实现低碳环保生活提供可能,并始终存在于低碳环保生活当中,具有极强的监督职能,让人们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进而约束他们的生产及生活行为,对环境进行保护。另外对于一些相关部门来说,也要在了解低碳环保生活和环境监测关系的基础上,对监测技术进行不断研究及创新,确保监测水平,为低碳生活的实现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张昊泽等

参考文献: 

第2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业建设也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起来,环境污染的加重直接影响着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因此,在当代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培养绿色节能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些政策的执行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对工程建设施工中的绿色低碳节能技术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着重对当下工程建设中的低碳环保技术进行了相关介绍和分析,并对当下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提出了看法,重点探讨了绿色低碳节能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

工程建设;低碳节能;应用

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技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近年来的一种新兴概念,我们必须对它做个全面、系统化的理解,在利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要对它的内涵有着基本的认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任何一个工程中,工程建设施工中应当大力推广绿色低碳节能技术。

1绿色低碳节能技术的内涵

就发展内涵来看,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技术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绿色、低碳和环保。绿色,主要是指在工程建设的环节中要做到无污染。低碳,主要是指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降低碳的排量,从而做到有效保障能源。节能,主要是指着重加强对能源的合理利用,这是加强对能源保护的重要措施。因此,从内涵上来看,绿色低碳环保技术主要是用来促进整个人类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兴技术,在整个工程建设施工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意义重大[1]。

2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如何强化绿色低碳节能技术应用的浅见

通过上诉分析,我们大体上了解了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技术的内涵,为了更好的去利用绿色低碳环保技术,本文主要以建筑工程为例,以建筑工程技术中的绿色低碳环保技术的应用来进行具体分析。

2.1建筑墙体施工中绿色低碳节能技术的应用

在目前我国的建筑标准条例中,对墙体环保节能方面的要求包括很多方面,但主要是对墙体的内外部进行保温处理,在做到保温处理的基础上要做到绿色低碳环保,以达到绿色低碳环保为目的,可以在整个工程施工建设的基础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墙体主要是有外保温和内保温以及自保温三种保温墙体。在墙体的节能环保建设中,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做到墙体保温的安全高效和耐用性。因此,在进行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技术时,要采用结合所选材料和技术措施来进行加强施工处理。

2.2建筑屋面施工中绿色低碳节能技术的应用

在现建设工程中,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技术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屋面施工方面,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为了实现屋面施工的保温隔热,主要采取的绿色低碳节能技术有通风屋面、蓄水屋面和种植屋面以及实体材料层的保温隔热屋面。在主要的建筑屋面中,要采取的方法有选取种植屋面,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在建筑物的屋面上种植植物,以此来达到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目的。但在种植植物之前,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对屋面的荷载结构进行精确计算。然后要对屋面的构造体系进行专业的设计,在研究设计的基础上选择的材料要具备防水的效果。

2.3建筑楼面施工中绿色低碳节能技术的应用

绿色低碳环保技术施工的最重要一点体现在建筑楼层的施工方面。因此,在对楼层进行施工时,为了全面且更好的体现绿色低碳环保技术,要在很多地方全面体现出冬冷夏热的特点,为了更好的达到这一目的,在客厅和卧室中要采用分户采暖的情况,这一方法会在时效性和空间性上体现出传统用能模式中所不能体现的特点。因此,传统的用能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要在研究构建加强保温节能的基础上,采取措施降低保温层的传热系数,在此基础上尽最大可能的提高保温效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在注意外墙保温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板楼和内墙的保温[2]。

2.4建筑门窗施工中绿色低碳节能技术的应用

在整个建筑施工中,除了上述环节外,在门窗施工中也应注重绿色低碳节能技术的应用,因为其属于整个保温和隔热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门窗导致的能耗损失往往为整个围护结构能耗的50%甚至更多,所以在门窗中也应注重绿色低碳节能技术的应用。而在建筑内部,夏天主要是利用空调进行制冷,阳光通过窗户向室内照射,导致空调的负荷较大,且窗墙比越大,空调的负荷就会越大,因而应尽可能的选取节能的门窗,且应当优化门窗材料、玻璃、密封件以及五金件等的组合,确保所选取的窗墙比合理,同时又能满足房屋采光的需要。

2.5切实加强建筑碳排量的控制

建筑物的碳排放量一般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的:①建筑材料的生成和准备的环节;②建筑结构施工环节;③建筑物运维环节;④建筑物拆除环节。在建筑物的施工环节过程中,碳排放量的主要来源是施工材料和运输材料过程。在运维阶段主要是各种生活家电所致。拆除环节主要指的是使用时能源的消耗以及各种废弃物所产生的碳排放。

2.6致力于绿色低碳节能建筑体系的构建

因为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的核心主要在绿色、低碳和节能三个方面。尤其是在能耗和碳排放方面,应建设绿色低碳节能模式下施工技术的建筑施工技术,这就需要在结构支撑、围护装修、设备管线等方面加强绿色低碳节能建筑体系的构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尽可能地采用信息技术模式,改变传统的施工模式,尽可能地将混凝土构件的预制装配率提升,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走向低碳化的进程。

3工程建设施工中保证绿色低碳节能的措施

通过上述阐述,我们认识到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原料浪费的原因以及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讨论在工程建设施工中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实现低碳环保节能的措施。

3.1对施工原材料进行控制

加强对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基拙。严格贯彻落实工程建设施工的标准工艺、规范文件,增强施工人员及相关物料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对计划使用的原材料按规定进行严格的检验。凡是有害物质超标的,或者国家明令禁止或限量使用的材料,全都禁止入场,真正从物料采购环节就开始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还应积极使用合格的新型材料,加强材料采购、下放、使用和放样管理,能够循环使用的材料应循环利用,例如安全防护栏、灯塔等,进而避免施工材料的不必要浪费。

3.2对施工周边环境进行考虑

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在项目设计环节中,要做好工程周边土水资源的调研工作。通过有效的调研,来对场地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例如,工程建设要尽量避免占用农田耕地、远离人群居住地区进行施工等。

3.3对水资源进行保护

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取土作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优先选取土壤贫瘠的区域进行取土,取土时注意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同时,取土作业也可以同灌溉、养殖等项目结合起来,对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和保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尽量安置在水体下游,避开饮用水源地段,还可以建立沉淀池,对一些用过的水进行净化,实现循环利用,避免浪费。此外,还可以在建筑工程中设置污水管网,让建筑体系中产生的污水都排入污水管道,避免水污染问题出现[3]。

4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就。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成绩,却忽视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忽视工程建设造成的环境危害。只有严格按照绿色低碳节能的要求,做好施工管理,积极发展和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我们的工程建设事业才能走的更好、更稳。

参考文献

[1]郭献珍.城市中心高速铁路地下车站绿色施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03):115~118.

[2]张雪峰.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58~59.

第3篇

(一)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含义分析

高速公路项目管理指外受到外部条件与内部因素的影响之下,管理者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利用系统的理论观念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管理。高速公路建设是一种一次性与整体性比较强的建设工程,通常它的建设周期都比较长,投资量也比较大,属于我国的建设工程。为此,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建设项目工作的管理,能够一定程度上节约国家的经济资源,减少投资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的质量与效率,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二)高速公路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情况看,我国的高速公路项目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

1、决策质量偏低

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当中,很多时候需要业主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处理日常的事物,他们没有时间与精力对项目中的一些重大决策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一些存有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不能深入分析,更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最后会导致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决策的质量不高。

2、高速公路项目的组织结构设计不科学

建设项目的组织结构设计,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当中,是实现建设项目目标的一个重要的保障。很多时候,一些大型的公路建设项目业主办领导都会临时的抽调,他们大多数都没有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这导致了高速公里项目管理工作很难有效的开展,严重影响项目管理工作。当前,由于我国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组织结构设计的管理工作还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所以要改变这一问题还有很大的困难。

3、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各项工作不协调

在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当中,其最主要的管理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建设项目的进度以及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这三个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对建设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那么必将会给项目的进度以及项目的建设质量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而要保证项目的进度,可能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适度的增减。在项目管理的这三个主要内容当中,高速公路建设的根本则是质量的控制,它同时也是项目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为此,要协调好这三个内容之间的关系,则必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协调。

二、低碳环保理念下的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分析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管理在低碳环保理念之下能够有效的实施,并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对环境保护的管理水平,节约能源,从而推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一)对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流程进行优化

在高速公路建设当中,低碳环保理念之下所采用的项目管理模式为BOT+EPC的模式,这能够将项目管理设计、采购、建设以及移交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有机的整合,简化项目管理工作的内容、简化施工质量的控制流程。在编写低碳环保高速公路环境下的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的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不影响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安全作为低碳环保建设的前提,选择一些低碳环保的材料,节约假设材料以及建设期间的水能源,降低在施工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压力。

(二)建设期间成立专门的环保部门

在高速公路建设期间,会产生很多的废水、废气以及废渣等,那么对这些废弃的东西进行处理需要建立专门的环保部门。环保部门的管理人员要通过一定的技术专业培训,要求画报部门的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环保工作经验,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能够将施工中保护环境做出一定贡献,并妥善的处理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垃圾等。

(三)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重视

项目管理的低碳环保应该从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开始,重视日常管理工作,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人人争当节能减排的标兵。在办公过程中要注意节省纸张,除非是重要资料或者需要上交的资料,内部资料使用纸张应该尽量正反面使用,并提倡办公的无纸化,避免纸张浪费。在会务费用方面,进行减少开会,开短会。为了节省水电,应该杜绝长明灯、自流水现象,并尽量少开或者不开空调,提高水电的利用效率。同时为了节省油耗,出差应该尽量安排公车,出行时尽量一辆车共用,杜绝公车私用,节省油耗。建设管理单位给整个项目参建单位做一个表率,领导到位,管理到位,措施到位,宣传到位,一定能够大幅度的提高高速公路项目管理的低碳环保水平。

(四)提高建设工作队环境影响的防止工作力度

如果高速公路穿过自然保护区,需要对路线方案进行充分比选论证,宁绕远,避开对生态保护区的破坏。选择路线时,要兼顾地形、地质、标准,可以使用分离式路基减小对公路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了缓解土地占用造成的矛盾,要合理的选择公路建设标准和技术指标,并尽量降低公路路基的高度,减少挖填方工程量,高填深挖不可避免时应该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之后适当增设挡墙、护坡等防护措施,并控制工期,尽量缩短施工期限,为了减少对水质的影响,建设应该尽量选择干季进行,减少破坏水质和河道,严禁夜间施工。同时,采取有效的植被保护措施,集中进行弃土和取土,弃土场和取土场应该由业主办、施工、监理、地方水保、环保部门共同确认,施工单位要把水保环保措施上报审核,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取土弃土。业主办公室要在施工中积极检查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弃土要遵照先拦后弃的原则进行。对桥梁下部、隧道仰坡以及路基边线附近数目植被的采伐要严格控制,桥下的高大树木应该尽量采取截枝断顶方法保留。为了减少水土流失,路面排水系统和路基要设置截水沟、边沟和急流槽,建立完善的排水设施和防护工程,减少水流造成的冲刷。

三、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科技飞速发展,建筑业也在进步,在当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发展背景下,节能环保理念就体现在各行各业中,施工建筑也不例外,人们对于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强。绿色施工技术成为高科技时代催生下的产物,自从绿色环保施工技术引入工程施工建设以后,不仅节省了投资建设方的经济成本,更有效落实了国家“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政策。因此本文重点从低碳环保绿色施工技术展开论述。

一.“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技术概况

顾名思义,低碳环保绿色建筑[1]是指建筑行业在施工时,将“低碳、绿色”理念贯穿于施工建设全过程,通过施工建筑材料的选择,施工技术的采用,施工项目的合理规划再到施工验收,整个过程始终凸显了生态环保的技术运用理念。一方面,绿色施工为企业节省了经济投入,另一方面,将为国家和社会创造生态工程建筑的格局。通常建筑行业在选用施工技术的时候,会将保护自然环境作为施工原则,开发商尽量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施工方案,并将施工、技术、材料等作为优先考虑的重点来保证施工质量。首先要细化原则,在绿色施工时,要将施工技术细化,通过低碳环保施工技术来保护环境,按照科学的施工手段进行施工,避免盲目施工和盲目开发。其次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在施工开展前,要做好“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施工宣传,确保绿色施工理念深入每个施工人员心中。

二.“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技术运用分析

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施工[1]是一项全新的建筑工艺,在国外,非常注重施工环保材料的使用,通过环保节能材料施工,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建设成本,为人们营造出舒适的生态环境。

首先,绿色施工技术融合了传统的施工工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发展,采用科技创新、原材料创新和人才创新的方式改进施工工艺,在建筑过程中,采用的都是可以回收和降解的施工材料。例如在木头的选择上,施工方不会选择直接乱砍滥伐来破坏环境。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施工是一种传统的施工理念,事实证明,这种发展观必然会遭受自然严惩。相反,施工方会将废弃的材料回收利用,通过技术再加工的方式二次施工。同时,施工方在选择保温建筑材料时也会尽量选择具有节能环保的保温材料施工,不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再者,节能技术分析也需要施工方作为重点。绿色施工必然少不了节能施工技术,节能技术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重点:首先是节油措施。在施工中必然会采用大型施工机械设备,而机械设备的高效运转要耗费大量燃油,为了推广节能减排的施工理念,防止因为技术和机械故障导致耗油量大幅增加,在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对机械设备故障检修,对机械型号、耗油量有总体估量,技术人员要对施工难度和施工规模以及耗油总量有总体控制。

其次是节电措施。建筑工程师在施工时,一定要通过合理用电减少成本投入,一项大型的建筑工程在使用大功率机械时会损耗大量电能,项目负责人要对施工电力负荷进行监测,在大功率设备投入生产建设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生产建设技术指标进行施工,大力降低大功率电器设备损耗率。另外是节约用水措施。水资源在我国已经呈现出严重不足的态势,特别是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更是严重短缺,所以在施工时要降低水资源浪费,必要时可以引进节水措施或建设集水储备井,以备缺水时利用。同时施工方可以将施工现场的地下水加以开发利用,以弥补水资源的不足。

最后要对节约场地进行施工措施分析。我国虽然地大物博,地域辽阔,但是施工场地决不能浪费,绿色施工就包含了对施工场地的节约,从而为建设方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保障。在施工前,施工设计人员要对施工现场合理规划,一定要将设备安在合适的施工部位,确保施工时能够对其合理利用,避免对施工现场造成浪费。为了确保施工安全,要将危险设备和材料派遣专人封存保管,对混凝土和沙子等施工材料要放置于合适位置,以便集中保管,集中利用,也可以节约施工用地。

三.“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下面是我国绿色施工总体框架流程示意图:

8

如上图[2]所示,“低碳环保、绿色施工”是一个整体的施工过程,每一个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不断创新,完善相关的施工技术工艺,将绿色施工理念融入当前的施工建设中,一方面要不断优化施工建设的具体环境,确保施工前和施工后整个施工环境与自然和谐统一,同时也要不断加强环境监测,确保施工地基稳定,避免对国家资源和植被造成破坏,场地建设要符合国家相关施工标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除了自然和资源环境统一协调外,还要加强人工对自然环境的优化,例如施工绿化[3]和植被修复、种植,通过人工技术手段来美化自然生态环境,在建设用地周围设立隔离防护带,净化粉尘颗粒污染物对居住环境的破坏。同时,在有能力和条件的前提下,在建筑周围建设人工湖,利用水资源来适当调节风沙和雾霾等极端恶劣天气对环境的污染。其次还要优化节能建筑材料,所选取的机械要确保节能环保,功率适当,确保能够达到绿色施工的效果;将绿色施工技术引入到施工建设中,降低环境治理成本。

结束语

“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也受到很多建筑商和用户的青睐,为创造环保型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为了能够使建筑企业尽快转型适应国家战略调整部署,各行各业必须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于每一次行动之中。作为建筑商要不断强化“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推广力度,作为用户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降低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作为国家相关部门的人员,要大力推行“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施工政策,将绿色施工政策贯穿于建筑行业发展始终,通过不断加大科技和人才、经济方面的投入,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个绿色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进.谈我国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山西建筑,2014,11:218-219.

第5篇

关键词:低碳旅游;经济效益;九寨沟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0世纪90年代,人们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与模式;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低碳经济概念受到了全球的关注。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低碳经济概念的影响。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关于“走向低碳的旅行与旅游业”的报告第一次提出了“低碳旅游”的概念;2010年国务院推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这表明了政府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对旅游业进行调整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虽然旅游业作为三大产业中的“无烟工业”,其对二氧化碳的排放的影响微乎其微;然而,随着近年来国内旅游业与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的旅游资源被过度开发,旅游者与旅行社的不规范行为使得碳排放超标,严重破坏了原始森林、旅游景区等环境。本文以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遗产名录之一的九寨沟为例,分析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对九寨沟的经济效益影响,探讨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的现状

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经济的现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九寨沟在旅游景区与旅游业中强大的影响力来说:九寨沟处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沟内分布着108个湖泊,有着“童话世界”的誉称;而且作为世界遗产名录,九寨沟在国外友人心目中也有着美好的形象。例如:澳大利亚青年大使发展项目的志愿者艾米与蒂姆每年都要到九寨沟为游客讲述环境保护课程,这足以可见九寨沟的世界地位。且从九寨沟每年的游客量数据来看,九寨沟1984年的游客量只有仅仅的27529人,到了2010已达1700297人,年均增幅达17.19%,这足以看出九寨沟对全球各地游客的吸引力。

第二,九寨沟景区管理局高瞻远瞩的措施使得旅游景区与景点都保持完好。1999年,九寨沟旅游景区开始实施禁止外来车辆进入景区、统一采用绿色环保观光车的措施,有效控制了汽车尾气排放,保证了九寨沟的空气质量;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显示:九寨沟的汽油与柴油年使用量在2007年达到高点后,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两者的降幅分别为6.47%与37.48%;同时,九寨沟每年在交通道路与工具分别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改造,从2001到2010年已分别累计投入2105万与21045万。同年,九寨沟管理局启动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完成退耕还林(草)6000亩;2001年,九寨沟管理局关闭了景区内所有宾馆,实行“沟内游、沟外住”,减少了游客食宿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些措施使得九寨沟的各景区与景点都保留着最原始的面貌,环境依然优美,生态依然平衡与和谐。

三、低碳旅游与低碳经济对九寨沟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影响

(一)低碳旅游概念符合当前九寨沟的管理理念

低碳旅游就是指在旅游活动中,尽量降低自身的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碳排放量,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旅游。如前所述,九寨沟景区管理局早在1999年就开始采取各种措施维护景区与景点的环境与秩序;例如:禁止外来车辆进入景区、统一采用绿色环保观光车的措施,有效控制了汽车尾气排放、启动退耕还林(草)工程,培养植物与森林吸收二氧化碳与制造氧气的功能,创造二氧化碳的自然吸收器与净化器、对游客住宿采取“沟内游、沟外住”的措施,且控制景区游客数量,降低人呼吸与其他行为的碳排放量、对垃圾采取打包运往外面处理等措施。九寨沟的这些措施与低碳旅游的本质意义不谋而合,因此,在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完全符合当地的经营理念,降低了沟通与磨合成本,有利于低碳概念更快、更深、更好地渗透于理念中。

(二)低碳旅游有利于促进九寨沟的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占用的资源远远少于其他行业,并且旅游业的许多资源都是可以循环与永续利用的,因此,发展九寨沟的低碳旅游业将使得九寨地区的经济更健康、更好地发展。第二,无数次的实践证明:低碳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低碳旅游概念有利于促进景区与景点环境的改善,而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将有利于九寨沟旅游业的循环利用,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且也大大降低了景区与景点的环境维护与修复成本,形成更深层次的利益机制。第三,低碳旅游作为低碳经济的附属概念,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九寨沟低碳旅游的发展将大大推动九寨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三)低碳旅游有利于催生与带动九寨沟景区其他行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复杂、多层次的行业链条,旅游业的发展将深深影响与带动着其他行业的发展。例如:旅游景区的住宿与餐饮业、拍摄业、游乐场等等。而低碳旅游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提出将会催生一部分与低碳旅游概念相关的行业,而这部分行业的发展与九寨沟的低碳旅游业形成良性与循环的产业链条,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同时,景区一些行业也会因为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对原先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形成新的发展理念,从而更好更快地带动景区经济的发展。

(四)低碳旅游有利于促进九寨地区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创新,形成新的经济热点与发展点

低碳旅游在九寨沟的全面推广与普及会大大改变景区及周边地区的衣食住行模式,例如:交通方式的改变,由原来碳排放量较大的汽车、摩托车等方式转变为电动车、三轮车及其他交通方式;住宿上由原来的水泥建筑变换为竹房、草房等;餐饮方面由大鱼大肉变为清淡的习惯;而这些方面的创新将形成新的经济发展点,促进九寨沟旅游业往更高层次进步。

(五)低碳旅游有利于带动景区的就业,提高生活水平

低碳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与概念,其发展不仅仅带动其他行业与企业的发展,而且还会促进另一部分人的就业,特别是当地大学生。因为低碳旅游相对于平常的旅游模式,其含有更高的科技含量与技术含量,所以,其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这将带动景区的新一轮就业潮,继而提高生活质量与水平。

四、目前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

当然,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经济并不是一帆风顺,就目前的现状来说,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游客与当地居民素质不足以推动低碳旅游概念的全面普及。虽然管理当局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与低碳控制措施,然而由于四川九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全面,环保意识也比较薄弱。例如: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游客的选择出发点不是因为环保,更多的是因为舒适、方便与价格;在居住环境的选择上,游客几乎都是出于居住条件的舒适、空调及电视等设备是否健全,完全忽略了低碳与环保的概念。同时,在短途旅游中,大部分旅客为了方便,选择了会带来更多碳排放的自驾出游模式。游客与居民素质和环保概念的低下使得九寨沟推动低碳旅游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第二,九寨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基础与水平。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更确切的说,是先有低碳经济,再有低碳旅游。因此,在低碳旅游大力推广于九寨沟景区前,首先要发展九寨地区的经济与低碳经济水平,这将极大关系九寨沟低碳旅游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九寨沟地处四川地区,经济基础与实力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城市,而技术创新也不如东部地区;为此,其阻碍了九寨沟低碳旅游的发展。

第三,低碳旅游配套设施有待加强。低碳旅游概念的推广需要配套设施的加强与完善,而从目前九寨沟的设施现状看,对低碳旅游的准备有待加强,例如:交通、住宿、污染处理等方面。这其中有当地经济不发达、科技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但是无论如何,完善低碳旅游配套设施是当务之急。

五、解决对策

(一)加大低碳保护宣传力度,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环保观念与意识的薄弱是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的障碍之一;而如何解决该问题,提高剧名与游客的环保与低碳意识,就需要政府、媒体以及企业加大对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让践行低碳旅游不仅成为公民对自然环境保护的一种责任,更让其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在低碳旅游概念提出之前,九寨沟便在低碳交通设施方面下足了功夫,例如:在景区内强制推行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绿色环保观光巴士、修建徒步栈道、推广自行车骑游项目;这些行为既丰富了景区内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且又增加了低碳旅游的乐趣与低碳旅游的环保性。与此同时,九寨沟旅游管理局在编制《智慧九寨专项计划》过程中,又在九寨沟景区内先后举办智慧景区研讨会、发展低碳旅游和如何进行低碳管理的专题讲座以及发展低碳旅游国际论坛,通过这样的形式,一方面研究探讨了低碳旅游模式,另一方面对低碳旅游知识进行了宣传普及。

(二)创新与发展低碳旅游的衣食住行方式

衣食住行方式的选择是旅游的重要支撑,也是低碳旅游能否成果推行的关键。据相关数据显示:衣食住行在旅游业总能量需求中占50%的比重;因此,做好衣食住行方面的低碳节能,对九寨沟低碳旅游业的节能空间很大。不同的旅游消费方式,其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差别很大;不同环境水平的基础设施和景区、不同类型的食物以及不同环境标准的酒店等各种旅游消费方式,其所产生碳的排放量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建议旅游者尽量以短距离目的地来代替长距离的旅游目的地;尽可能选择以火车等地面交通方式代替航空交通工具;在旅游目的地,可多采取公共交通、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游玩方式。同时,游客在住宿的时候,尽量选择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多考虑小规模酒店或青年旅馆等,并且节制欲望,学会节约,尽可能的不浪费能源,不制造太多的垃圾,为旅游生活做减法。

(三)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低碳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九寨沟低碳旅游的发展制约因素很大部分就是经济因素;可以说,九寨地区经济的落后极大地阻碍了低碳旅游的发展与推广。因此,发挥特色产业,吸引外资,促进当地的经济特别是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低碳旅游进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焦瑞,陈秋宇.九寨沟对我国全面推行低碳旅游发展的启示[J].中国商贸,2011.

第6篇

一、银行业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实践

为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防范信贷风险,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共同《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机制的加速实施。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推行低碳绿色信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逐步推进绿色信贷创新。农业银行2008年推出国内首张环保主题贷记卡――金穗环保卡,体现了对开发、投资绿色产品与服务的重视和支持。兴业银行2009年率先推出“碳金融”服务,符合“碳金融”标准的节能减排项目主要包括:风电、水电、生物质发电、天然气发电、化工废气、废热与蒸汽发电、煤层气和通风瓦斯类等项目,若企业拥有此类在建、拟建节能减排项目,即可申请专项贷款,此类贷款不需要企业的固定资产抵押,而是按照该企业节能项目的减排量估价进行授信,在通过银行审核和评估以及其它相关部门的认可并完成所有相关手续后,银行将到国际市场上寻找买家,并根据该项目建成后的预计减排量进行估价,最终确定放贷的金额。此外,全球有68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是中国国内目前首家也是唯一的“赤道银行”。建行推出了绿色金融“一条龙”,包括绿色融资、绿色管家、绿色效能、绿色生活和绿色公益五个子方案,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满足环保行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深化与政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与环保公益组织的业务合作,拓展环保领域的新商机。目前在工商银行全部客户和贷款中环保合格的均超过了99.9%,其余的不到0.1%的客户和贷款也正在环保达标评审的过程中,“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已连年实现下降,在压缩“两高一剩”贷款的同时,工行绿色环保贷款的规模则在迅速增长,已直接支持的高原湖泊治理、海域综合整治等绿色项目2200多个,投入的信贷资金达4200多亿。此外,工行还是绿色服务平台的提供者,工行有2.5亿个人客户,每天在工行办理数亿的业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工行积极推动电子银行,减少纸张等资源的消耗。

(二)青睐和支持“环境友好型”行业、项目。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均将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作为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鼓励开展节能减排贷款业务。一是集中扶持新能源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二是积极支持可再生和循环资源利用项目。三是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贷款业务。

(三)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银行目前均采取“环保一票否决制”的信贷审批制度,把环保达标作为客户授信准入和审批的重要依据,要求贷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政策的要求,对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企业和项目不给予授信支持。一些银行还实行名单制管理,主动退出不符合国家绿色信贷要求的贷款,如建行对钢铁、水泥、铝、焦炭、铁合金、电石等行业均采取名单制管理,严禁对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投放。

(四)实行分类标识管理。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将与节能减排、“两高”、落后产能相关的信贷业务按照绿色客户、黄色客户、红色客户或重点支持类、允许类、禁止类或支持类、维持类、退出类等类似标识予以分类,信贷资源主要投向支持类(绿色客户)、不得投向或逐步减持退出禁止类、退出类(红色客户)。一旦信贷客户出现环评不达标或环保违规,立即予以风险预警、下调五级分类结果、制定压缩计划。此外,实行行业风险限额管理。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确定行业贷款限额,并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对行业客户结构调整和限额内资源优化配置,对于新增贷款接近风险限额的行业,其新增贷款将予以严格审核和管理。

(五)实行信贷全流程控制。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理念进一步得到细化,将环保政策要求纳入信贷业务全流程。如把主力装备和工艺水平、新上产能合规性手续、环评审批、能耗和排放达标等情况作为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环节的考察审核重点以及授信分析报告和授信审查意见的必要内容,把环评部门验收意见、能耗和排放标准执行、资源节约落实情况作为贷后监控的重点,在授信信息管理系统中,如不按照要求及时输入环保信息标识或更新环保信息,将无法完成“授信申请”、“行动计划(更改)”、“授后监控”等流程。

二、银行业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现实困境

从总体情况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需要,充分发挥信贷杠杆和金融导向功能,在支持地方淘汰落后产能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由于受地方产业发展现状、银行业信贷创新、信贷人员素质、银政沟通协作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因素的制约,银行业支持地方淘汰落后产能还面临着较为突出的矛盾问题。

(一)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与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矛盾。煤炭、钢铁、水泥、铝、焦炭、铁合金、电石等落后产能在内的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好发展,有的甚至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地方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比较大。在当前地方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加快转型、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场对不同层次的工业产品的需求比较旺盛,这些落后产能仍有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有些企业生产运行状况良好、经营效益相当可观,从微观个体上讲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容易被误认为是淘汰落后产能所“错杀”的对象,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和银行业机构淘汰这部分落后产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高污染、高风险企业仍是地方政府税收和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大幅度削减“高碳”信贷规模势必遭遇相关利益者的抵制。同时,促进了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煤、电等能耗的刚性需求,天量基础建设耗费了大量物质资源,导致原材料日益紧缺,引发资产泡沫、阻滞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地方政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与银行沟通不足,诸多政府主导项目无法满足银行授信准入要求,产业结构与信贷结构调整难以同步。三是环境污染信息尚未完整进入征信系统,企业环境违法信息针对性弱、时效性差,难以适应银行审贷需要。四是地方政府多采用费用返还、所得税抵扣、增值税免征等方式对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给予支持,但对银行信贷风险缺乏有效激励补偿政策。且个别地方政府未能妥善处理银企债务纠纷,损害银行权益,造成业务授权上收,获贷难度加大。

(二)银行信贷理念偏差与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矛盾。一是低碳理念认识不足。过度依赖环保部门界定“绿色度”,缺乏主动识别、跟踪、监督、服务意识,导致其标准化的绿色信贷产品与企业实际金融需求无法有效对接。二是激励约束亟待完善。主要表现在,银行监管部门尚未将节能减排授信作为银行评级的重要内容,与高管评价、机构准入、业务发展挂钩不足,缺少查罚并重措施;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尚未建立健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项目的风险定价、差别化考核及尽职免责机制,基层信贷人员营销积极性不高。三是业务拓展困难重重。相比发达地区银行多样化低碳金融产品而言,欠发达地区银行业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是以信贷资金配置影响企业生产或项目建设,其它领域尚处于空白,业务空间狭窄,导致银行在实施信贷结构调整时面临“进退两难”境地。四是节能减排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银行业积极响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逐步压缩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在这一过程中,部分耗能较高、污染严重、技术基础薄弱的企业面临关、停、并、转的生存风险,导致银行在此类企业的存量贷款形成相应风险,影响银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银行信贷产品创新与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矛盾。近年来,各银行业机构为拓展金融业务、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大信贷管理政策、信贷操作流程和信贷业务产品的创新力度,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和服务需求。但与此同时,银行业机构类似创新对淘汰落后产能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各银行业机构的信贷准入门槛还不尽一致,对各自信贷政策的执行力度也存在偏差,一些企业原本属国家或地方淘汰落后产能政策范畴,但完全可以利用这种政策上的差异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而得以继续生存;另一方面,部分银行业机构在上收权限严控公司类贷款的同时,却下放权利为个人零售类贷款大开方便之门,使得那些落后产能企业能以个人名义顺利进入银行视野,通过个贷形式逃避银行业机构对淘汰落后产能的授信监管。

(四)信贷人员素质不高与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矛盾。部分银行员工从业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需要,表现在部分信贷人员难从宏观的层面去认识和理解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够强,对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以及行业政策及信息学习掌握不够,相关知识更新不及时,特别是涉及地方产业规划、企业项目评估、生产技术和工艺标准、环保指标要求等专业性知识比较缺乏,难以在客户营销、信贷准入、授信管理、贷款监控等方面有效履行自身的职责,从而制约了银行业机构在支持淘汰落后产能中取得更大的作为。

(五)银政协作机制不畅与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矛盾。目前,银行业机构与政府发改委、工信委、环保、财政等有关部门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和互动协作机制,银行难以及时获得和准确掌握地方淘汰落后产能的相关情况和信息,在对客户准入把关时缺乏必要的落后产能参考标准和具体的企业名单目录,在对落后产能企业执行贷款清收时也缺乏职能部门的有力帮助,致使银行业机构一方面在掌握企业相关信息资料不全的情况下,将贷款流入了落后产能企业;另一方面因缺乏政府部门协作支持面临落后产能存量贷款清收困难,由此可能产生新的信贷风险。

(六)相关配套措施不到位与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矛盾。在银行业机构外部,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环保等有关部门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给予了一定的资金回补,而对银行业机构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却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不利于调动银行业机构的积极性。在银行业机构内部,一些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业机构没有建立淘汰落后产能的技术系统,上级行和下级行信息传导不畅、授信管理不系统、风险识别和监测滞后,同时一些银行业机构对支持淘汰落后产能的检查考核乏力,责任落实不尽到位,使银行业机构支持淘汰落后产能缺乏持续的动力和保障。

三、银行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路径选择

针对银行业机构支持淘汰落后产能中面临的矛盾问题,地方政府、银行及监管部门应加强协作,进一步强化政策传导,改进和优化银行信贷管理,加强低碳绿色信贷投放力度,严格管控对淘汰落后产能的信贷支持,促进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扎实成效。

(一)加强政策信息传导,提高银行业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执行力。一是银行业机构要建立上下畅通的信息传导机制,及时学习传达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增强从业人员做好支持淘汰落后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执行意识,并辅之以完善的授信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国家政策的调整变化,适时明确信贷准入、合规审查、审批发放及贷后管理等各环节操作要求,做好风险的预警监测工作。此外,银行应增强社会责任感,抓住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给自身发展带来的机遇,努力调整信贷结构,确立信贷支持重点,在科学准确评估低碳产业项目投资回报率、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对低碳经济相关企业进行扶持,使更多的资金能够流入到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旅游产业、绿色农业、新能源等新兴战略行业中去,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人民银行要加强政策“窗口指导”,发挥好征信系统的监督作用,为银行业机构制定前瞻有效的信贷政策创造条件。三是银行监管部门应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规范绿色信贷创新,完善绿色信贷操作流程和风险管理机制,进行独立的成本和利润核算,建立合理的激励免责与处罚追究相结合的内部管理机制。同时,将绿色信贷的开展情况与银行差别化监管有机结合,在绿色信贷业务的风险权重上给予一定的缓释安排,从资本管理等角度进行有效激励。

(二)改进银行信贷管理,严把银行业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准入关口。一是银行努力提高风险控制水平。目前,绿色信贷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认识不深、基础不稳和管理不专业等多重制约,同时,由于环保部门信息共享性、针对性、时效性不强,部分行业节能环保新型技术的门槛高、投入大等原因,给银行风险判断带来较大难度,也增加了银行的授信风险。银行应密切跟踪和全面把握国家、地方后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对贷款风险进行动态重检,实行差别化授信政策;健全与环保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主动了解环保部门提供的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以及检查通报等重要信息;进一步完善授信审批机制、考核评级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在市场准入、客户选择、风险管理、合规检查等方面研究设计更加合理有效、更具操作性的标准和流程;加快培养绿色信贷专门团队、专业人才,实现专业化运作,有效防范和降解贷款风险。二是监管部门及银行业协会要严格规范银行同业信贷竞争行为。督促银行业机构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为契机,进一步制定完善自身的信贷政策,并通过强化政策约束,使银行同业统一落后产能行业客户的准入标准,切实做到对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的淘汰类项目,坚决禁止新增任何形式的信贷支持,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收回和保护已发放贷款,加快信贷退出步伐。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信贷人员的业务培训,特别是强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知识的培训,提高对政策要求的敏感性和把握力,为把好银行信贷闸门、防范落后产能行业贷款风险奠定基础。

(三)建立银政协作机制,为银行业推行低碳绿色信贷提供有力保障。银行业机构应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发改委、工信部、环保、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通过定期联席会议、信息交流平台等形式,及时掌握地方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安排、企业名单等信息以及落后工艺设备和技术、淘汰时限等措施要求,为下一步制定明确的信贷政策措施提供参考,要努力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对退出落后产能行业、保全银行债权等方面的支持,维护好银行在推动淘汰落后产能中的利益,实现银政之间在淘汰落后产能上的信息互通、措施同步、利益共享。同时,银行切实加强产品服务创新。目前,一些如“碳金融”、环保贷记卡等绿色信贷创新尚停留在“有产品、无业务”的尴尬局面,建议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企业实际需求,对于符合授信条件的企业可根据融资主体、融资额度、融资期限、担保方式等要素的不同,提供更加多样的产品组合服务,创立企业绿色信贷便捷通道,满足社会在淘汰落后产能以及节能减排过程中对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四)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促进银行业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可持续。现行的绿色信贷政策只是一个综合性、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操作性不强。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对环保企业、项目予以高度重视,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缓解项目起步阶段的资金压力、发展压力,促进企业积极、全力投入低碳经济领域。一是地方政府要本着调动和保护银行积极性的目的,建立银行业支持淘汰落后产能激励机制,根据银行策应力度的大小和取得的效果,以税收减免、风险补偿、贡献回报等形式给予一定的奖励。二是地方政府要加大节能减排项目公共投入,发起节能减排担保基金,补充外部债务还款来源,降低项目运营风险。对银行节能减排贷款业务实行税收优惠,对贷款损失给予一定补偿。三是进一步完善环保与银行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目前环保总局已经与银监会签订“信息交流与共享协议”,首次建立国家环保部门与宏观经济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地方环保和金融部门也应尽快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信息沟通机制,通过联席会议、信息平台等方式,规范信息通报格式,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环保培训。四是银监会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更加明确、细化的实施指引,包括绿色信贷的行业指导目录、企业的环境风险评级标准、污染行业的信贷指南等,以加强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局性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卢霞.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创新探索[N].上海证券报, 2010-11-04.

[2]张璐阳.低碳信贷――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创新性研究[J].金融纵横,2010,(4).

第7篇

关键词:低碳概念;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引言

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工程的能源消耗量,另一方面,还能大大减少有害气体、液体以及固体的排放和污染,从而有效减少企业施工带来的碳排放量,能对环境减轻破坏和污染,这样就实现了施工企业的环保目的,也提高了工程建材的使用效率,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对消费者来讲,建筑设计中融入了低碳节能新理念的同时,在建筑中会吸收一些高科技的绿色产品,对广大消费者来讲是提供了一种低碳、绿色、健康的生活居住环境,对提高全民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都是一大进步。

1、建筑设计的低碳理念分析

对于低碳节能的现代设计来说,内容及其丰富和充实,一般包括环境舒适健康、材料天然型、节能环保、能源优化等等,接下来笔者将分条陈述。1.1舒适健康的环境在用户体验方面来讲,环境的健康和舒适程度是用户最为看重的,为了保障这些条件,就要在设计上注意建筑的结构、质量、采光和温湿度等多种条件组合。1.2选择天然材料选择天然型建筑材料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居住条件的健康无害,通常在室内材料的选择上多青睐于天然型材料,并且这些都要经过专业人员的严格检查。1.3节约能源节约能源的意义在于资源的高利用率和成本的节约,在低碳型建筑设计中应该优先选择节能型的建筑材料,运用专业技巧优化结构。1.4节能节能的具体措施是使用节能的技术和材料来优化建筑的条件组合。1.5优化能源组合指的是有效利用新型能源,为建筑设计出谋划策。

2、我国的低碳建设设计现状分析

建筑行业吸收使用低碳节能新理念,所强调的是提倡使用清洁能源或建筑材料,从而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也就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率。低碳型建筑提高对环保的关注度,它的发展进步会推动人们对环保节能的新生活环境的要求,从而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进步。目前我国对低碳型建筑的认知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或者误区,阻碍了低碳建筑行业发展。有很多投资者目光不够长远,他们仅仅看到眼前利益,认为使用节能型材料或者新型材料会加大施工的成本从而搁置低碳节能型建筑设计,这实在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

3、基于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的有效对策

3.1选择节能系统

要想大力的推动我国低碳建筑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借助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的支持和协助。低碳建筑的重点不仅在于对节能建材的使用,还有优化能源和重复利用资源等事项。针对我国地域辽阔这一具体条件而言,想要实施低碳型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到地区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开展低碳建筑。不同地区的能源使用和消耗等情况都各不相同,因此在设计时,应该将地区特点考虑其中,从而选择最恰当的节能方式。

3.2在建筑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具体应用

3.2.1利用低碳的建筑材料对低碳型建筑设计理念的实施,可以大致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提高建材使用率。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整体化一的设计,减少其相关因素的影响。第二,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充分的了解建筑材料的性能,使得建材使用率最大化。第三,严控材料的大肆浪费。第四,增加建材利用率的另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废弃的建材进行重复利用,积极探究其利用价值和分配。3.2.2合理地选取建筑材料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选择建筑材料非常关键,这些环节都是可以减少浪费的好机会。选择建材包括施工的基础设备和内部装修的材料。事实上,很多的建材都是对环境有害的,因而合理的挑选建材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很有必要加大对新型绿色低碳材料的开发和研制,这样能够更大程度的满足低碳设计建筑对建材的需求。3.2.3合理的利用建筑控制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合理控制建筑面积,能够大幅地减少建筑在建造过程中的耗损,比如日本人在建筑过程中总是格外重视空间的合理分配,因为最高效的利用空间。另外,考虑高效的利用空间,还可以将能源的再利用因素和空间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比如,设计住房户型分配时需要对建筑空间本身的可变性和灵活性进行充分的考虑,还要考虑到施工的时间和功能,这样不仅可以使建筑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之外,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建筑垃圾。3.2.4对建筑环境进行充分的考虑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将建筑工程的周边环境考虑其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首先,充分调查当地的建筑周边环境,以当地具体条件为考虑基准来决定设计因素,最大可能的使得现代建筑和当地环境十分和谐的融为一体,不破坏当地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文化。例如,实行低碳设计理念,首先要对周边环境也进行同化,在不破坏原建筑基础的条件下开展低碳设计建筑实施。其次,应该对绿化带的设计给予充分的分量和比重,绿化设计的高低往往直接预示着建筑的低碳理念的实行程度,也是用户健康、绿色生活条件的基本要求。最后,在大工程比如城市规划中要兼顾道路设计,对整个道路交通网有整体把握,使得人工设计最好的模仿和融于自然环境,确保低碳型建筑的开展。

4、结语

总的来讲,低碳环保的新型理念对建筑设计十分重要,制约着建筑行业各个环节的发展。具体实现低碳节能型的建筑应该非常看重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建材上的节能这些方面,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和分析实际问题和成效,以此保证低碳理念的实行。为了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又绿色环保的新型居住条件,工程的设计师应该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实际设计中,也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明.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门窗,2014,04:226+230.

[2]骆莹莹.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216.

[3]徐振华.谈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门窗,2014,11:210+212.

[4]齐绍东.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环球人文地理,2014,24:89.

[5]廖广.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6(08)

第8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我国房地产经济;影响探究

低碳经济即指相关企业单位在具体的施工安排与实践操作过程中应秉承生态利益第一的原则,努力优化施工方案以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以实现绿色建筑的根本目标,进而推动我国房地产经济的稳步提升。因此,建筑企业的管理者需努力打造与生态环境高度契合的施工方案,以确保低碳经济在我国房地产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在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中融入低碳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一)低碳经济产生的积极作用

传统的房地产单位在具体建设环节都仅仅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建筑原材料与技术方面没有积极革新,此外他们往往会忽略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即未能注重对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建筑的开发,这难以为人类提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同时也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由此可见,将低碳经济巧妙渗透于建筑设计中非常关键,这不仅可以逐步完备房地产单位的内部构造,从而促使企业管理更加有秩序;同时它还可以减少现有的能源或资源的滥用,进而确保低碳资源的统一归并。所以,我们需合理利用低碳资源并将其与环境高度融合,其具体通过择优选择与外界气候和环境相符合的建筑地址、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来增强建筑的绿色舒适性、选择易分解的建筑材料等准则来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绿色低碳性能,从而为开发低碳环保型的绿色建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低碳经济可能引发的不良影响

高科技时代的到来,自然会促使人们萌生低碳经济的想法,因此,建筑企业人员会在绿色设计方面有所创新即积极引进先进的绿色建筑原料,采纳光能或风力发电系统、安装污水收集系统等,以努力将碳排放量降到最低,但是这种环保性的设计必定会有较高的安装费用,

进而引起房价的大幅度上调,从而为消费者带来巨大的买房压力;其次还会对建筑单位的发展布局产生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如果不能保证建筑企业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而来实施低碳经济,或是建筑企业相关人员通过媒体对低碳经济建筑进行反复鼓吹,以保障建筑价格的稳定增长,这不仅可能会造成建筑质量不达标,甚至可能会阻碍房地产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低碳经济在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中的建议分析

近年来,国家也在推行绿色环保理念,各大城市的出租车逐渐被新能源汽车所取代,以减少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随之,房地产开发领域也创造了低碳经济的想法,以此通过强化相关人员对低碳绿色建筑的认知,来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所以低碳经济的创新可以促进房地产经济迈向更高的阶梯,我们有必要探究如何在我国房地产经济中更好地践行低碳经济,其切实有效的措施主要体现在:

(一)加强对房地产的低碳技术管理

伴随全球温室效应、环境损害与能源短缺问题逐渐明显,减少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已成为当下建筑部门的核心任务,由此,构建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发展低碳建筑极其重要,其关键是建筑规划设计、使用、运行、维护和重新利用全过程的低碳控制优化,如在建造环节,可以利用屋顶光伏发电技术来实现自然光与灯光照明的有效整合,还可通过建造无动力屋顶通风设备以调节风流风速并带动风机发电;同时我们在使用建筑时候,还可以通过种植屋顶花草来建造“绿色屋顶”,这不仅可以达到降温效果以节省空调电力,还能吸收大气污染物;在建筑物拆除方面,可通过有效回收利用建筑废弃物以防止二次污染。其次,有关建筑部门务必严格遵循低碳经济理念,并能结合自身的建筑发展实际,秉承经济性、合理性及适用性的准则,在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可以高效开拓并使用低碳节能资源,以实现房地产经济的长期稳步发展。首先,在材料选择方面,有关建筑单位应尽量选取对环境起积极作用的可循环原料如:建筑保温材料、多功能复合一体的墙体材料(玻璃幕墙、金属板幕墙、轻质板墙等)、吸音材料、防护材料等;在节能领域,着重采纳SHC技术,同时因地制宜地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热功性能及通风与空调系统,并结合当地外界环境的因素来使用冰蓄冷空调系统、节能灯具、只能照明控制系统、节能电梯、太阳能光伏材料等;在水资源使用方面,施工人员可以巧妙安排冷却塔、节水器具、雨水收集系统、节水灌溉、中水回收利用体系等,主要通过这几个角度的低碳设计来完成绿色建筑的目标,进而为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积极完备并执行环境监管体制

如今,我们国家在提倡迅速发展经济,但是以破坏生态自然的经济发展显然不足以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尤其在房地产部门一些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并没有引起相关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究其原因在于环保组织的执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国家务必将低碳资源与环保观念构建联系并制定规范合理的法律措施,同时还应积极革新并加大对环境监管体制的执行力度,并严厉惩罚非正当程序施工等一系列滥用土地、肆意破坏生态自然的违法行为,以此来增强相关单位人员的绿色环保意识,进而保障低碳节能技术的科学使用,以便为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第9篇

关键词:防范管理 风险 工程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a)-0150-02

在新的时代下,由于市场的竞争在不断的发展,采用非法手段进行竞争的行业越来越多,当然了,其中也包括工程经济的风险,每一个项目都涉及到项目的经济管理,工程公司从完成质量的内容以及项目的投入各个方面都存在风险,尤其是在低碳经济的情况下必须用更好地分析不同的风险并进行积极地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控制。

1 我国低碳经济时期的发展概述

1.1 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世界上人口密度程度处于第二位,产生的工业废气、固体废物、噪音以及水污染等的程度在世界的主要大国中使排在首位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支持经济的都是密集型的产业,长期进行粗放型的经济模式导致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步伐在不断地加快,对环境的污染范围和程度也在不断地加快和加大,在2010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之后,发展低碳经济也正式的提上了日程,由于要中国要进行低碳经济,在开始的阶段也许只是为了减少污染排放,加大绿化范围这个相对比较便宜的思路,但是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的信息,对低碳经济的真谛有了些了解。在此笔者进行阐述。

1.2 低碳经济时期的特色

迫使全球经济转型的原因,不仅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是从全球气候的改变和为了确保环境安全资源的实际需要。因此,这种低碳经济的转型和以前的经济模式的转型是不一样的,我们所说的低碳经济的转型是更侧重于明亮的绿色、碳排放量的性质、新型能源的开发趋势、杜绝污染的趋势。从它的本质以及更深刻的意义上来说中国的低碳经济转型的特征是促进并实现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不同于传统的发展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代价是以牺牲资源和污染环境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节约,它是为了塑造和形成绿色、智能、创新、平等、合作、安全作为新的发展模式的特征,让环境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得到改观。

1.3 低碳经济时期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国内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将是一种多元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了内部低碳经济在不同产业的科学的发展和变革。如今的绿色节能、低碳经济就是这样,我们为了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就要重视绿色经济、对产业的结构进行变革和调整、加大绿色产业的开发、对绿色能源进行扶持、倡导绿色消费、不仅不会对长期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这对经济的增长的质量以及社会是一种福利,不但不落下经济发展也不会与环境保护相冲突、让生态更加的安全、对气候的变化实现双赢。

2 我国低碳经济时期的工程经济风险

2.1 工程施工方案存在的风险

更多的关注利益的分配是以前施工单位所重视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这个阶段,向低碳经济进行转型时期往往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阶段,因此要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上考虑施工的方案,同时这也就要求建立一个新的平台。由于长期传统的建筑方案一直在对国内建设项目的建设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影响和引导,因此中国在国际绿色低碳经济和文化经济发展项目上的地位是不太高的,有的还会改变经济的方向和影响预期项目的风险管理,对于这些我们的国家还没有准备充足,特别是在目标的选择和绿色施工过程的控制以及管理的方案上,我们在这个过渡的时期要进行开发工程以及经济的扩张但是还要达到低碳经济的要求,把预计的风险分散开来,笔者认为,我们要保证在全面建设的时候,预防方案可以实现对未来项目的成本效益进行管理的要求。

2.2 低碳经济时期环境保护制度的新风险

环保系统主要是针对低碳经济的过渡时期的发展,并进行调整和部署策略,以应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出台的环境系统的发展法律制度其目的是为了环境的保护,在环保制度中主要集中在预防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由于较低的价格传统建筑比工程和建筑公司在预算计划上不得不删除或减少在环保方面的预算,但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是大力倡导的,这种能源经济和节能环保理念也是未来的经济发展的趋势,所以在低碳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楼宇建筑及工程承包业务部门要求要有对环保这方面的预算,由此,该项目的建设的经济利益就会被影响到,导致建造收入的减少,运行经济和金融工程的目的是可持续发展这也会被影响到。环保系统风险也是存在于新的低碳经济时代的,由于项目的矛盾性以及不配套的法律体系,造成了高额的环保支出。这也是我们所要杜绝出现的。

3 低碳经济时期工程经济风险的防范管理措施

3.1 工程施工方案的经济风险管理对策

国内的施工单位对施工方案存在的风险管理措施一直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现在有两种方式比较有使用的价值。第一个是在工程和承接建筑公司在竞标阶段就对该项目的前期规划和进行建设节能、环保等建设项目的重点是选址以及低碳经济的转型,在项目的设计建设能源利用、可持续的发展、对节能材料的设计、工程建设所需要的一系列的条件、在建设过程中的环保方案。第二就是利用科技手段来提高对项目的经济预测性,减少由于不可预测的情况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当然了,这个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使得项目招投标和工程单位投标人的共同认可,对工程经济工程经济管理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3.2 工程投标与报价的风险管理对策

这里面的风险在于,出资者或投标人的投标及报价不愿付出太多的建设资金,单边对建造的价格进行下调,使施工企业竞相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获得更具竞争力的优势价格,获得更多的自身利益。从另外的方面来说,因为它的工作原理让投标企业急于赢得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把价格压低以得到机会竞标,寻求发展的多方道路和最多的生存机会。

3.3 低碳经济时期环境保护制度风险的对策

在笔者看来环保的低碳经济施行的过程中,主题就是节能减排,推进持续发展。在施工期间这个主题是存在于设计、选址、选型、规划、建设,提高等的过程中的,它是要求更加的节能、更加的低碳,并对这些个的方式进行科学有效的选择,取其中最好的。由于低碳发展道路模式是全世界人民的选择,所以在国内我们也应当重视起来,施工企业必须做的就是,从自己的知识出发来进行低碳经济的开发,它是允许这个尝试出现的,以提高环保系统,它试图执行长时间的风险的适用性在长期实验中被确认为中国的发展现阶段,允许这种尝试的出现。所以,施工企业必须进行更好的人力资源培训,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灌输给每一个员工和管理人员,让他们知道,并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

4 结语

工程经济与管理自身就是一个十分的复杂并且相对繁琐的工作,低碳经济过渡期带来的,丰富的创新理念,这些对转变经济管理项目的模式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这对过去的来说是加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如何能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普遍的探讨,低碳经济下的工程经济问题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来克服。

参考文献

[1] 张群伟.浅谈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四川建材,2011(4):284-285.

[2] 向敏.剖析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2(7):95-96.

第10篇

(一)农村生活能源结构不合理,新能源使用率低。

目前我国农村的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矛盾突出,消费水平滞后,一些落后地区以薪柴、秸秆为主的能源消费方式对环境威胁较大,其他商品类的先进能源的使用情况却并不理想,比如煤气、天然气、电能、沼气等占据生活能源消费方式总比例只有34.5%左右。众所周知,以传统能源消费方式为主的生活方式对自然环境、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给农村居住环境带来较多的二氧化碳污染。

(二)能源利用率低,浪费问题严重。

由于农村的科技水平较为落后,对于传统能源方式的收集和使用率均不甚理想,比如多数家庭采用传统的炉具直接燃烧柴火或者秸秆,这就导致能源转换遗失率达到80%以上,并且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对于秸秆使用后的残留物,很多农户也是采用就地焚烧、推入水中等方法处理,造成较严重碳排放,直接给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较严重的大气污染情况。

(三)生活用水浪费严重,污水排放随意。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居民普遍缺乏基本的节约用水意识,粗放型用水方式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目前我国约有一亿农村人口存在用水困难问题,北方地区有80%左右的农村水资源短缺,南方地区则相对略低但依然有过一半的农村用水困难。同时,多数农村生活用水排污随意,有些直接排入河中,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污染。

2制约农村低碳消费推行的影响因素

根据有关学者的调研显示,影响我国农村低碳消费方式推广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分别是低碳消费意识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以及有效政府引导措施缺乏,其比例分别是24%、36%、30%、10%。

(一)低碳消费意识薄弱。

虽然现在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扶持,但是多数农村的居民特别是70年代前出生的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根本缺乏基本的环保意识,不了解自我消费方式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何种影响,在这部分农民心中最简单的消费观念就是:以最低的经济支出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像低碳消费这一概念很多农民没有听说过,更不要说落实该概念。据一项抽样调查,有将近70%的农民不能做到节约用水用电,有30%以上的村民分不清什么是低碳环保资源,有37.43%的村民认为农民缺乏低碳环保意识才是实现低碳生活以及消费的主要障碍。这个调查很明确的表现,农村居民的低碳意识相当薄弱,环保节能意识淡薄,要知道这种现象存在于我国多数农村中,已经成为阻碍低碳消费方式推广的最大阻力。

(二)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秉持的是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不可否认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从目前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说,过度的强调节约不能有效地刺激消费,以及拉动农村内需增长。按照我国传统的消费观念来看,一方面有钱花到“刀刃”上是固有的消费习惯,能不花则不花,这就导致消费需求不能够释放出来;另一方便,农村消费有很强的跟风行为,很多消费行为受周边影响严重,根本不考虑是否需求,过度将收入花费到不必须的支出上,从而影响到合理消费需求的释放,严重制约农村消费能力的提高。

(三)收入水平的制约。

人们普遍知道一个道理:消费水平的高低和收入水平的高低是成正比关系的,尤其是可支配收入对消费影响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农村收入增长缓慢,从而使得可支配收入水平不高,直接导致农村低碳消费水平不高、低碳消费发展缓慢。众所周知,一般低碳产品由于高技术含量、高成本的因素普遍售价较传统用品贵,因此只有当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才会关注这类产品,从而考虑现有消费行为是否对环境、自然损害严重。有学者特别就收入水平和低碳消费观念之间关系做过研究,他将月收入分为四个阶段:800~2000元、2001~4000元、4001~6000元、6000元以上,根据不同阶段的收入其选择低碳产品的比率分别为14.5%、17.25%、23.3%以及41.7%。由此可以很明显看出,目前制约我国农村低碳消费方式推广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从而导致农民没有足够的经济收入来选择高层次、环保的消费方式。

(四)政府的有效引导措施缺乏。

在我国很多农村建设资金匮乏,对于新技术的推广重视程度也相对较低,很多村政府、乡镇政府没有给农村居民提供接触新技术、新能源的机会,缺乏正确的引导,直接导致农村居民不了解哪些资源是可持续利用资源、哪种消费方式可以为居住环境带来环保效果。现下,我国很多乡镇政府只是对沼气、太阳能的建设使用略有补贴,其他新能源的推广建设还缺乏较强的补贴性扶持,特别是一些新能源前期投入成本较高,政府不给予津贴农民根本没有资金来进行建设使用,从而影响到农村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转变农村消费方式的对策及建议

(一)广泛宣传低碳消费理念,提高农民低碳意识。

影响制约我国农村低碳消费实施的最主要因素是农民基本低碳意识的缺乏,所以转变低碳消费方式的最关键行动就是加强对低碳消费理念的宣传。由于我国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不高,对环境和自然的保护意识淡薄,导致农村生活居住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加强对农民思想的引导教育,让村民意识到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以及资源浪费行为对环境的危害性,逐步改善现有的消费方式,提高村民对新能源的使用,树立节约用水用能的意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引导农民自觉选择可持续使用的新能源,建立个人以及家庭的合理消费观念。

(二)政府加大对新能源资金扶持。

作为引导农民树立低碳环保意识,建立低碳消费方式的重要责任方,政府一方面需要加大对新能源项目的财政支持,不仅要给予使用新能源的农户以资金奖励,还要加大对农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比如,研发兴建秸秆气化站、太阳能发电设施等项目;另一方便还要引导农民和农村企业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大环保新技术的推广实施;最后一方面,政府还可以建立专门的技术服务团队,推进农村环保技术指导与传播。比如利用农村广播站、农村青年合作社等媒介、合作机构对农民进行新技术培训,让广大农民了解到环保节能资源的好处,潜移默化地转变农民的消费方式。

(三)建立健全关于低碳消费的相关政策制度。

首先,为了加大农村能源供应,增加优质能源的有效供给和使用,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有必要加强改善农村生活能源结构制度,增强配套基础服务体系的建立,发展完善农村的能源管理体系,形成以政府为导向,市场为支撑,农民参与为主体的长期有效发展机制,促进更多的农民对机制进行监督。其次,政府可以多提供一些财政补贴、减免税费以及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选择低碳产品,进行低碳生产模式建设,慢慢调整农民的消费方式,实现低碳消费。比如对于使用太阳能、沼气的农民,给予适当的补助。最后,国家增加对地方政府的低碳考核制度,以提高各级地方政府对低碳生产和消费的重视,激励其加大对低碳资源项目的投入,刺激其加大对新能源、新技术、新消费方式的引导、推广以及使用。

4总结

第11篇

[关键词]低碳旅游 价值诉求 价值提升

旅游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影响。特别是我国《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指出“旅游业兼具经济和社会功能,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更加明确了旅游业在环境保护中的突出贡献。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对产业、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低碳旅游”的概念最早是在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的。低碳旅游作为新兴旅游方式,不仅具有旅游业关联度高、综合性强、经济带动力大等特点,还具备科技含量高、涉及范围广、环保力度大等独有特性。探讨低碳旅游的价值诉求,实现低碳旅游价值提升,是推动旅游与社会和生态和谐发展的关键路径。从目前的旅游发展背景来看,已经具备对该领域的研究基础:第一,旅游高度发展的需要。伴随着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不再仅仅关注其经济效应,更加重视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旅游结构的调整和其社会价值的体现。低碳旅游应运而生,它不仅关注旅游者的体验过程,同时也将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对象纳入到发展目标中,将旅游所承担的社会、环境责任分解到旅游全过程,使旅游者在享受健康的环境同时,实现了保护环境健康的义务,全面实现旅游的“三赢”乃至多赢局面。第二,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近年来人们对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特别是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所反映出来的温室气体排放过量、全球气候变暖、区域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骤减等等一系列连锁问题,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也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综合性经济产业,与环境状况更是息息相关。随着低碳经济的诞生,低碳旅游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发展低碳旅游成为政府、企业甚至是旅游者热议的话题。第三,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旨在加强能源战略决策和统筹协调,“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大力发展低碳旅游方式是非常有利的。特别2009年12月初,《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主推低碳旅游的全面发展。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

响应低碳经济的要求,发展低碳旅游,既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加快旅游产品创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产业素质提升,旅游产业功能有效释放,以及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它改变着国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旅游观念。

二、低碳旅游的三维价值模型

价值主体的不同决定了价值诉求及主体的价值取向。从低碳旅游价值诉求的内涵来看,本文将低碳旅游价值主题从三个维度进行划分:结构优化、功能释放及素质提升,并构建了低碳旅游的三维价值模型(如图1)。

1、结构优化价值诉求

(1)业内整合价值。低碳旅游是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响应模式,将生态环保的理念融入到旅游过程的各个环节当中,运用低碳技术,融入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实现对旅游各要素的低碳整合。主要体现在旅游吸引物的构建、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和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四个方面。构建旅游吸引物,既可以运用低碳技术创新旅游吸引物的类型,也可以直接将低碳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产品包装成为直接的旅游吸引物;旅游各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既可以通过运用各种节能、减排低碳技术,提高其设施水平,更应该直接使用低碳技术旅游装备,达到节约旅游运营成本、实现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在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中,既要大力提高环境的生态化含量,增加绿色环境对碳的高吸收、高贮备能力,更应该通过高碳汇机制的创新,提高旅游体验环境质量,实现更大的旅游环境效益;在引导旅游者的消费过程中,既要降低个人的旅游碳足迹,更要倡导生态文明的新生活方式,实现旅游发展的社会效益。低碳旅游将会对旅游产业结构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以实现整个旅游产业价值诉求。

(2)业际互动价值。旅游业作为战略产业,本身就具备能源消耗低、综合带动性强、综合效益高等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低碳旅游,更加有助于形成业际间互动效益,对相关产业部门可以产生有强大辐射和波及作用。特别是政府机构推出相应的低碳环保的鼓励措施,有力促进优势地区优先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邮轮游艇旅游等,强化了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林业、环保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进一步融合。同时低碳旅游的发展将旅游产业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的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变,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逐步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产业,加快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旅游业、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2、功能释放价值诉求

(1)理念创新价值。旅游企业要不断关注市场需求,并适时调整发展观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从单纯的观光游览转向对高品质的生态环境、高质量的精神享受,低碳旅游便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旅游企业应以主动姿态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引入碳汇机制的旅游环境培育理念,注重提供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改进生态方式,创新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不断调整旅游产业结构,走绿色发展之路。

(2)质量创优价值。在旅游业界,游客满意度被认为是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树立旅游企业品牌,提升旅游企业社会影响力,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为了推进低碳旅游的发展,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低碳旅游中,更多的采用旅游在线服务、绿色营销手段以及虚拟旅游等方式,采用互联网技术,将更多的旅游咨询等信息快速、准确、及时地传递给庞大的旅游者群体,帮助旅游产业开展灵活多样且具有针对性的业务,提高服务效率,间接降低损耗,降低整体碳排放量。

(3)技术创先价值。低碳旅游的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控制碳排放量来获得旅游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多重效益。旅游企业在发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就是优先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把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作为工作重点,特别是景区、饭店等旅游企业“节能减排”和“减污降耗”技术、旅游业生态材料和节能材料应用、旅游业中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等清洁能源应用、旅游生态补偿和生态保育建设,加快旅游企业生产及

经营方式的转变,提升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实现增长碳汇、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与企业循环经济良性互动的发展。

3、素质提升价值诉求

(1)绿色环保价值。低碳旅游的本质就是绿色旅游,必然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但实际上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旅游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失衡,造成水土流失、游览水体水位下降、奇山丽景惨遭破坏等;旅游规模不科学扩张,致使旅游活动中产生大量垃圾,碳排放量随之增加;公众环保意识缺乏更使得旅游目的地环境污染加剧。而低碳旅游恰好解决了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将旅游产业、旅游企业和社会公众都置于绿色环保的行动之下,树立低碳环保意识,为减少碳排放量承担责任,维护和创造清洁健康的环境,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意识提升价值。低碳旅游与以往奢侈的旅游消费不同,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因此采取各种方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成为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低碳旅游的发展不仅要求旅游产业、企业从生产、制造的源头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要求社会公众树立低碳环保意识,要求人们在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消费绿色、低能耗的旅游产品、选择低碳旅游交通方式、主动改变旅游过度消费的现象,建立起绿色旅游模式,甚至低碳消费的理念将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逐步形成节约能源、提高能效的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更多地利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提升人们生活、消费的环保意识。

三、低碳旅游价值提升的途径

作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旅游发展方式,低碳旅游实现方式必须基于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等旅游各相关利益者的视角,从旅游规划出发,通过对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管理和转变消费方式等环节进行低碳控制,最终实现旅游低碳化发展的目的。

1、以科学规划为导向,凸显低碳效应

随着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越来越深入,旅游规划作为指导当地进行旅游开发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更要体现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因此,在旅游规划开发过程中要遵循生态学的规律,根据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构筑旅游地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减少包括土地在内的资源使用,采用节能降耗技术,减少能源使用,尽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生态化的旅游规划与开发就是要在保证旅游地开展旅游活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用生态平和的方式,努力使旅游者的活动及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旅游环境融为一体,以实现保护一利用一增值―保护的良性循环。

2、以环保节能为特色,提升服务质量

旅游生态的节能化主要包括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大环节中的提供各种相关服务和产品的旅游企业和整个旅游产品供应链。低碳旅游要求对旅游资源实现高品位、高效率开发,推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节能效应。首先推动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发展。转变过去铺张浪费、粗放发展的思路,依托当地实际资源、特色、文化等丰富旅游产品类型。以旅游景区为例,应充分发挥当地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农业观光游、休闲度假游等,特别是开发绿色低碳型酒店、低碳农事体验园、绿色农耕节等产品,建设低碳旅游示范村,将产品主题与低碳旅游的宗旨紧密结合,使旅游者被绿色环保的氛围所感染,自觉践行低碳旅游。其次在旅游业中积极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将低碳技术广泛的应用于旅游企业中。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旅游通行方式。旅游酒店取消免费提供洗漱“六小件”;酒店的庭院灯、景观灯、霓虹灯、车库灯等均采用太阳能及风能产品和技术,甚至酒店内部的部分照明系统也可采用屋顶发电替代部分市电供应;酒店新建、改建和改造,应使用新型节能设计和新型建筑材料和设备装备等。

3、以高效运作为基础,优化旅游管理

实现旅游管理的低碳化,一方面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制定节能低碳的管理制度,在宏观上进行监管。制定行业规范,明确工作标准,加强行业督导,特别要细化对降能降耗指标的分解和分配。制定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措施,对节能减排成效好的项目和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对污染环境的企业进行责令整改,严重者予以关闭。另一方面针对旅行社、旅游酒店等旅游企业的微观管理,按照节约能源、环境友好的方式经营。努力实现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的经营方式转变。旅行社作为旅游企业的重要部分,通过设计低碳旅游产品、低碳旅游线路,倡导文化旅游形式及徒步旅游线路等,引导旅游者低碳环保的意识,从而维护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景区需要合理确定景区容量,保证景区的环境承载力,同时景点和服务设施也应遵循环保原则,尽量采用环保型材料,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景区门票采用可重复使用的电子票等;对于旅游酒店必须坚持“绿色饭店”的管理模式,通过深入了解酒店内部的能源消耗情况,制定全方位的酒店能源管理计划,针对能源的性质进行相应的诸如时间、温度、压力、洗涤量等方面的控制,同时尽量减少办公用电、办公用纸等。通过精细化的旅游管理,把节能降耗渗透到旅游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使包括旅行社、景区、酒店在内的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真正由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

4、以低碳理念为支撑,转变消费方式

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是促进低碳旅游发展的主要力量。只有实现旅游者消费低碳化,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低碳旅游。首先要大力开展低碳宣传。加快低碳理念的普及推广,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公众了解低碳旅游的益处,增强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的理念,自觉采取低碳旅游方式,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其次,应积极引导低碳旅游消费。倡导旅游者尽量选择低碳旅游方式,避免过多的碳排放。比如尽量减少乘坐飞机等、自驾车等大排量交通工具,乘坐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增加步行和自行车在旅游活动中的使用;酒店住宿时,尽可能自备牙刷、牙膏、拖鞋等旅游物品;景区旅游过程中,不购买过度包装的旅游商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率,同时自觉处理垃圾,维护景区清洁卫生。旅游企业对旅游者低碳环保予以物质表彰等形式,加强旅游者自愿、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强化旅游者低碳环保的意识,使旅游者在在享受健康的旅游环境的同时,也创造了健康的环境,有利于促进低碳旅游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发展低碳旅游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应该充分认识到低碳旅游在结构优化、功能释放及素质提升等方面的价值,制定切实可行的低碳旅游价值提升策略,统筹旅游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寻求科学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最终促进低碳旅游成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先锋和亮点。

(注:本文获得湖北省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2009087)和湖北省科技厅重点研究项目(2009DEA034)资助。)

[参考文献]

[1]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

[2]江丽芳、王晓云:从生态旅游到低碳旅游――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深化[J].中国集体经济,2010(18)

[3]梅燕:发展低碳旅游五大措施[J]商业研究,2010(9)

[4]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

[5]瞿葆:基于低碳概念的旅游业发展初探[J]北方经济,2010(10)

[6]李兴林: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意义和对策建议[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7]周梅:我国低碳旅游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7)

[8]王勇强:低碳经济条件下的旅游业4E发展模式刍议[J]经济师,2010(6)

第12篇

【关键词】低碳节能;电力市场;规划分析

1.节能环保下的电力市场

1.1电力市场导向

低碳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是与国际接轨的经济视角,节能减排的施行在对电力市场的发展上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组要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借鉴参考国外先进国家电力产业的发展策略,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改善电力市场类型,能够对我国自身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进行促进与发展。

1.2电力市场在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设计要求

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减少环境污染,缓解电煤关系的依赖,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使得电力企业增加自身核心竞争力,需要满足以下具体要求:

(1)投资资本要求。我国幅员辽阔,地域面积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排名首屈一指,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我国整体的运营环境中,电力建设的投资建设成本占电力市场的的份额巨大,无论是资源运输还是能源调配,都需要成本来支撑,因此在低碳节能的前提下,投资成本的控制首当其冲,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在这个特殊时期的,提高投资效益的主要措施。

(2)维护生态环境的成本要求。传统电力企业周边环境的破坏是严重的,致使部分周边城镇无法发展,市场上升空间收到抑制。在考虑生态保护的基础上,电力机组的调整压力是巨大的,为了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传统电力机组改造或多或少均需要增加配套的环保设备来处理生产中的污染物,提高对环境的保护,但是这样一来,设备成本陡增,环保设备的购置以及日常维护费用,无形中增加了电量产量的成本。就目前而言,维护环境投入成本的巨大,但是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角度来看,这是对长约效益的投资,应为电力市场经济效益与环境友好性上一定会达到平衡。

(3)电力设备的要求。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机组设备的能耗不断减小,一些小型企业从自身发展角度而言竞争力不足,设备更新换代无法跟上步伐,只能使用较陈旧的高能耗机组,因此设备的更新以及对新技术的利用无疑是各类型电力企业将面临的共同问题。

(4)新技术的发展方向要求。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的出现在电力产业中普及开来,相对传统发电模式有着巨大的天然优势,无论是从能源储量以及采取难易程度而言都具有极大效益空间,然而特殊能源的的特殊性,使得电力市场的需求性受到了局限,地域特殊的环境无法满足电力产业高需求的要求,难以发展与推广,因此无法真正解决环保节能环境下的电力需求,同时正如上一点所述,新技术、新设备的投资成本,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投资成本是高额的,新技术的使用要总综合考虑我国电力市场自身情况,结合实际,平衡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效益。

2.电力市场运营现状

我国国内电力市场调度是以发电机组为基础,其中火力发展占了大部分,在新型环保机组的工作效率比较之下,产能相差无几,仅仅是提高了环境保护的能力,在缺乏相应鼓励机制的电力产业中,这些新技术就无法普及下去。相比国外先进国家,对从化石能源转向核能、水电转变的态度是坚决的,一系列鼓励措施与发令的推行,充分展示先进国家的宏观上的能源发展规划。

电力市场运营主要类型:

(1)传统模式。在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前提下,传统模式依然活跃于市场竞争中,传统模式对新技术及设备的需求较小,主要以小型电力产量的基础,地区电力需求较小,避免高需求地区的机组升级与引进,传统的管理模式对外性较小。

(2)对冲交易模式。对冲交易模式针对单独区域整体范围上的电力市场中的服务对象与供应对象,针对电力市场输电网络在所在功能服务区进行系统层面的交易,或者在单独市场的情况下采用独立发电调度模式。在系统层面与单一市场的两种情况下,电网系统均与之联系,比如在电力市场之外的双边交易,不仅需要独立发电技术,还需要寄予市场交易。

(3)电力市场的现货模式。现货模式中,电力市场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通过特定的市场运行机构针对市场特点进行控制、协调、管理,管理重点在于调度发电环节。

3.节能环保环境下电力市场的优化设计途径

首先,鼓励新型节能技术的引进与开发,选择满足市场需求的模式进行重点推广。在运营管理中针对高能耗、高污染的小型产业进行严肃处理,电力市场机组配置原则:遵循能耗等级根据综合考量需求进行合理分配,保证负荷满足服务需要,积极开发节能新模式,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导正发展方向。对普及性较强的太阳能、风能、水能进行大力推行,合理组合资源技术与投资方法,推动电力市场整体发展,提高能源的调配效率。

其次,低碳技术的推广使用,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碳排放量是国家硬性要求,在电力市场设计中,电力运营能够达到节能减排标准,从而满足环境保护的市场要求,需要大力推广运用低碳技术,这是电力市场节能环保改革的方向,加强低碳方面市场运营设计,有利于鼓励市场对低碳技术的促进,加快技术发展脚步。

再次,格局创新。积极实现新能源与市场技术同步,在节能环保环境下,使得技术成本与电力市场竞争达到平衡,改进现有格局的创新型技术虽然成本较高,但是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才能真正提高市场效益与利润空间,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最后,积极响应政策鼓励措施。在国际市场的交流中,积极交流,充分学习清洁能源的发展机制,以此为契机响应国家相关措施支持与扶助,减小电力市场转型难度,加快经济模式转型,完善自身模式,提高自我创新力。

【参考文献】

[1]耿建.节能电力市场设计初探[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