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7:25: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系统在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中起着纽带的作用,它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业是一个不创造新的可见物质的产业部门,其生产活动不提供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只是实现旅客和货物的时空位移。区域经济发展直接涉及交通运输的建设,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相互影响的一般表现及规律是:当区域经济发展迟缓、乏力时,它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和投入能力萎缩,表现为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限制和阻碍,当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时,它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迫切,投资积极性旺盛,但因交通运输发展本身的技术经济特点,不可能迅速显出效果,因而表现为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内部条件,同时又是区域经济系统中一个创造产值的物质生产部门。其次,交通运输是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先行,是区域产业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先决条件。区域资源的开发包括矿产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海陆生物资源及旅游资源等,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与技术工艺,将这些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状态的潜在物产,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现实财富,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再次,交通运输是区域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现代化发展的保证和动力。我国的四个现代化中,提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事实上,它们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支持、保证作用。在区域工业现代化方面,生产规模化、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的多元化、多向化、网络化,与高技术和分工专业化及布局临空化相联系的信息化是其突出的技术经济特点。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在区域农业现代化方面,商品性专业化的生产、外向型农业及农工贸经营公司的运作、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十分活跃的生产、商贸活动,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和地域性流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提升等等,靠传统落后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信息传输状况,绝然无法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为避免在经济发展中各省市区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客观上要求在更大范围内考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发展交通运输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对应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保障交通运输发展形成的效益应在区域社会成员、部门及地区,按社会分配原则公平分享、把交通运输建设对环境生态的危害降到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能够容许与消解的最适程度。这些也正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加强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联系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要求。区域联系网络的基础结构可以分为交通运输、通讯、动力设施网络等,在这些传输性基础结构中,实现人与货物流动的交通运输网是最基本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以区际贸易为主包括要素流动在内的区域经济联系的变化。公路交通运输网的完善,可以从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交易的空间成本两个方面来促进区际贸易。区域贸易不但受本地需求的影响,同时受伙伴区域进口需求的影响。作为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运输成本对贸易价格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影响伙伴区域的进口需求和区域间的贸易。运输成本随距离的扩大而增加,这会产生空间组织中的距离衰减规律,两地之间的距离越近,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贸易量越大,贸易种类越广。这使得贸易首先发生在相邻区域之间。如果运输费用大到极点,任何距离的运输行为都变得不合理,那么区域贸易就不会发生,各个区域只能靠自给。随着运输成本的逐渐下降,区域间的相互需求扩大,区际贸易也不断扩大。在现代交通的基础上,区域间的运输成本不仅取决于实际距离,更取决于覆盖它们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密度和结构,对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不仅要满足当前阶段的贸易需要,更要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的区际贸易需求。
第三,政府加强制度管理。交通运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交通运输管理当局,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交通产业投资基金制度,扩展政府资金来源与投入方式,以达到解决目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须”制约的目的;另一方面,要从发达国家成熟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借鉴经验,将交通运输各种方式的发展看作一个综合、有机、相互补充而又相互制约的整体来加以规划、建设和发展,变革并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只有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固有规律,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方案,才能达到全国经济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益与均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贵影.实现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
2、刘秉镰,赵金涛.中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6).
关键词:区域经济 地方高校 Granger检验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我们当前的现实存在,在这样的现实存在中寻找更好的发展思路就需要更多的理论和数据支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寻找新的经济推动力、经济增长点是重点;对于高等教育的主体地方高校而言,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找准自身特色和发展突破口成为地方高校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将两者的发展重点结合,不失为一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高校发展的好方法,即:地方高校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着眼点,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统领下,使得自身获得长期稳定发展;区域经济在地方高校智力和人力支持下,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使生产更注重内涵,提高集约化水平,在发展上取得实质性提高。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高校的关系特别是定量的因果关系就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为地方高校发展规划制定奠定现实基础。
一、相关理论基础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部内涵为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财富增加,即各种产品和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以货币形式表示,则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一观点面临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这些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尽管取得了很大提高,但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却没有得到改善,贫困、失业、两极分化等问题仍然非常严重,使得经济学家开始重新认识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涵义包括多方面:首先,人均收入水平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其次,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包括在GDP中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在工业中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在第三产业中,新兴的现代化的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技术层次更高的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最后,城市化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意味着更多的民众参加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来,有传统的农民转化成现代化产业的工人,聚集到城市里,从事效率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活动,带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更多的强调,高等教育在培养高层次产业工人,提升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应予以充分的考虑,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来做战略部署,使之和区域整体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其作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实力和产业升级。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即高等学校中地方高校占比极大,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发展竞争激烈,既有来自中央高校的竞争,又有来自相同区域地方高校的竞争,地方高校自身要获得更好发展,在战略上要有新的着眼点。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既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思路,又对地方高校自身的战略规划提供新的视角,促进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
经济理论指出,某些经济变量之间确实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意味着经济系统不存在破坏均衡的内在机制,即使变量受到干扰偏离长期均衡点,在均衡机制调整下会在下一期重新回到长期均衡点。协整表明,尽管两个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两者的某个线性组合却可能是平稳的。两个序列之间的这种稳定关系,是对经济学中所说的规律的定量描述。因此,研究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就是在研究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协整关系的经济意义在于:两个经济变量,虽然它们各自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是如果它们是协整的,则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关系还是避免“伪回归”的检验,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对它们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就排除了“伪回归”的可能性。协整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变量为同阶单整序列。下面以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二、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检验
本文选取内蒙古1987年至2011年的内蒙古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用IG表示;选取内蒙古1987年至2011年地方高校的在校生数作为衡量地方高校发展指标,用SE表示。选取的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对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检验涉及的数据均为取对数后进行分析,取对数的原因:首先,是符合经济增长的理论的一般形式;其次,能够保留数据所包含的有用信息。对数据取对数后,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内蒙古生产总值用LIG表示;作为衡量地方高校发展的内蒙古地方高校在校生数用LSE表示。
(一)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ADF单位根检验
对数据进行ADF检验是为了检验数据的平稳性,进行因果检验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是Gre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要求。对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平稳性的ADF检验是避免“虚假回归”,探寻数据之间真实关系的必要步骤。因此,在进行Grenger因果关系检验之前,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ADF检验,以确定其平稳性。
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1进行检验,具体检验结果如下:
表1是LIG和LSE在水平下、一阶差分、二阶差分的分别仅含截距、同时含截距和趋势、同时不含截距和趋势的ADF检验结果:
表1 LIG、LSE的ADF检验结果
(二)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Johansen协整检验
由上文中的ADF检验结果表明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是同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以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于两个变量的协整检验,Eangle和Granger提出了两步检验法,也称为E-G检验。本文采用较新的 Johansen检验,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 Eviews5.1,检验结果如下:
表2 LSE和LIG的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由检验结果可知,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检验结果得出二者的协整方程为:
LIG=1.347656LSE-6.106427
式中,Log likehood为79.71640,标准误是0.11950。
(三)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基于以上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可以判断排除了“伪回归”的可能性,对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数据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运用计量经济学Eviews5.1软件,根据AIC、SC准则,确定最佳滞后期为4阶,做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
表3 LSE和LIG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由检验结果可知,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是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的Granger原因,而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不是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因此,数据检验结果拒绝了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为因果关系的假设,它们之间是单向的因果关系,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是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被拒绝,没有得到数据支持。但是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的存量因子即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内蒙古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而日益明显。由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结合上文中计算得出的协整方程,可以分析得出结论: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增长1%,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将增长1.35%。从上文对内蒙古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的数据分析中可知,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相对地方高校发展而言,发展超前,即地方高校发展现状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地方高校总体发展规模较小,但其发展空间较大,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增长迅速,随着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在较大的发展空间里必然会快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有效的支持了上述结论。这一检验结果并非是检验内蒙古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互为发展因果关系的正确与否,目的在于通过定量的科学分析研究二者的实际关系现状,为内蒙古地方高校战略规划提供现实思路,让其战略规划更能促进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使自身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结语
通过上述的论证,内蒙古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互动关系:首先,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地方高校的发展,代表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总值是代表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的在校生数的Granger原因,内蒙古地区生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增长1%,地方高校发展将增长1.35%;其次,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地方高校不断发展后所增加的存量因子的影响,即人力资源的积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会越来越大,内蒙古地方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留在区内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逐年增多,由于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区外大量人才的流入,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尽管整体存量较低,但是出现了逐年增长的趋势,人力资源积累所产生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参考文献:
[1] 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3
[2] 李俊英.对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J].科学与管理.2009,
1:55-57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
计出版社,历年
[4]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M].北
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历年
[5]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年
Abstract: Administrative regional economy is an economic forms which relying on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al plann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In general,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s mainly have three types: cohesive type, radiation type and complementary type. St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administration regional economic can draw on more experience, and have some meaning to our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ning.
关键词: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规划
Key words: administrative regional economic;development models;development planning of economic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018-01
0引言
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浓厚的行政区划色彩。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近三十多年的总结和研究,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对我国行政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力求找出规律性的发展模式,为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1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行政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个分支或类型。上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国外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有缪达尔提出的“累积因果论”,赫西曼创立的“核心与边缘区理论”,在此基础上弗里德曼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核心――边缘”演变模式,艾萨德尔在《区域分析方法》中系统地阐述了区域开发的理论与方法。在这些成果之后,还产生了各种区域经济学原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引进和本土的理论主要有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二元经济理论、梯度发展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中心城市联网辐射理论等。其中比较突出的成果就是把区域经济分为两类――经济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域经济。行政区域经济是一种依靠行政规划来调配社会资源的经济类型,强调的是这种经济的外在约束性。
2我国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的经济经历了三种发展模式,即内聚型发展模式、辐射型发展模式、辐射型发展模式。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在时间上表现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空间上看,三种模式并行不悖。
2.1 内聚型发展模式行政区域经济内聚型发展模式是指行政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靠行政手段把资源集中在行政区域内较有优势的一个或几个城市,集中优势资源促进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类型。行政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增长极的培养为起点,通过行政力量把物质资源集中起来,优先发展这些增长极。建国以来,国家财政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表明在国家一直在规划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区域优先发展和产业优先发展,其结果是区域经济带上浓厚的行政区划色彩。从资源的流向以及进出的量上看,在2008年废除农业税以前,资源流向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农业。这些资源流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向行政区域内一个或几个点各集中,因此把这种发展模式称为内聚型发展模式。
2.2 辐射型发展模式梯度发展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和中心城市联网辐射理论都蕴含着辐射发展的思想。行政区域经济辐射型发展模式是指行政区域内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城镇、经济带、经济区和市场,其生产要素向周边转移,从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过内聚型发展之后,优先发展的城市的各种经济要素在有限的行政区域空间内膨胀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带来人口压力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政府以行政手段为导向,引导各种资源向行政区域内的其他地区转移,这种转移既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向周边城市经济腹地转移,也是这些转移产业所带动的生产要素的溢出,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经济区和乡村的发展。如广州和上海两个优先发展起来的城市,其辐射效应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甚至超越了行政区划的范围,形成了以分别以这两个城市为核心的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带。
2.3 互补发展模式行政区域经济互补发展模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区域之间为了实现资源互补以带动经济发展而联合起来发挥联合优势实现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条块”分割的,各个行政区域具体情况不同,实行的政策也不尽相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易出现摩擦。同时,行政区区域之间出于整合资源和优势互补的需要,可以通过政府间的协议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互补发展模式可以促进行政区域间取长补短,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经济规模效应。
3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3.1 正确评估,确定行政区域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行政区域经济对规划依赖程度较大,其发展一般遵循内聚型到辐射型、再到联合发展的规律。对于某个具体的行政区域来说,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其前提是要对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有全面的评估,确定当时该行政区域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行政区域经济某一阶段的发展水平是经济基础的基本内容之一,经济发展规划则是上层建筑重要内容,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必须建立在对经济基础的全面正确的评估之上。
3.2 科学规划,完善行政区域经济功能科学规划是行政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在行政区域经济规划中,区域板块划分、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及其功能的发挥不仅要充分,更要形成合力。要求行政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要有长远眼光,不能只看到短期的经济效益。实践表明,行政区域经济发展越成熟,越要求其整体功能越完善。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区域之间会形成互补的关系,这互补是建立在各自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行政区域经济规划不科学,功能不完善,在竞争中必然受制于人。
3.3 突出特色,构建行政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行政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着各种竞争,要求每个行政区域经济发展要形成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要依托自身的资源、地理、人文历史等因素,识别和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培养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竞争优势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舜著.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2.
[2]鲁勇著.行政区域经济[M].人民出版社,2002:8.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经济圈;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8-0077-04
中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经济圈。然而,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无序竞争所带来的问题凸显,尽快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呼声渐高。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之所以出现“南快北慢”的状况,与这一区域内经济联系较弱有着直接的关系。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势在必行。无论是从适应国家经济重心战略调整的需要来看,还是从解决区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问题考虑,都要求京津冀地区必须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进程,担当起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任。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剖析
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同“长三角”、“珠三角”相比明显滞后。资料显示,就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而论,“长三角”是京津冀都市圈的3.45倍,“珠三角”是京津冀的3.25倍;以人均GDP而言,“长三角”是京津冀的1.84倍,“珠三角”是京津冀的2.63倍,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行政区划观念过强,适应市场经济的合作机制还未形成。突出表现在:行政意识远远强于市场意识,区域内没有形成统一的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服务市场;缺乏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重复建设、产业雷同问题突出;跨省市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还缺乏有效协调,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力不断加大;区域经济合作缺乏高层协调机制,长期以来主要局限于学术讨论,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没有实质性进展。
2. 受“分灶吃饭”财税体制的局限,条块分割严重。区域内各省市的绝大部分发展措施往往首先考虑本行政区利益的最大化,地区间经济协调的成本很高;各地区几乎还是封闭的,这与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大潮流不相符。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开放不仅对外,而且也要对内。
3. 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区域发展的市场推动力。京津冀区域经济结构明显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地区政府对资源控制能力强,对企业干预比较大。目前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大多是以城市群的面目出现的,如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和五大湖区城市群、日本关西城市群、英国中部城市群、德国中部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大小城市之间,在避免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产业部门合理分工的多层次网络型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可以说,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式,在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提高大城市的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城市发展规划的必然选择。
4.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感觉是走走停停、时冷时热,而且理论探讨多,实际效果不大。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区域发展权威协调机构与机制,这已成为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当务之急。
二、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1. 城市规划与布局一体化。城市规划与布局一体化,是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首要问题。区域经济的空间聚集指向于城市,主要是由于城市具有聚集经济效益的缘故。然而京津冀区域除了具备一般城市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地域集中和流动性点状布局的特征外,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就是该区域是集全国行政力量与经济强度于一身的经济中心与科技中心,这就决定了京津冀区域具备了一体化较为明显的空间特征,即它的等级性与多层次性。
2. 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体制一体化。京津冀地区拥有科技体系完整、人才资源丰富、科研机构密集和科研开发深度强等优势,但三省市经济技术水平的明显差异决定了该区域只有尽快改善区域科研管理体制,实现技术经济一体化,变分散优势为整体优势和现实优势,才能有效推动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受经济技术梯度差异规律的影响,任何国家或地区均存在着一个完整的技术分工与协作体系。因此,三省市在推动技术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应选择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根据技术体系构成、技术发展规律及特点来进行合理的区域技术分工,从而达到各有侧重、联合攻关的目的。具体而言,在垂直分工方面,三省市要围绕该区域已具备的先导技术、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强大优势,借助北京科技开发和综合配套能力强、天津科研成果转化条件好以及河北基础研究有一定特长等优势,建立科技开发与成果转换、主机生产与零部件配套的区域协作。
3. 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京津冀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中国航空、海运、铁路、公路和管道网络的枢纽地带。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增加了各国经济与贸易的相互依赖性,使生产和流通过程更加规范化,从而引起了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这种变化将意味着京津冀地区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必须建立一个以联合运输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运输网络。从国内外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实践经验看,综合运输网络的关键是建立合理的综合枢纽布局。它不仅是各种运输干线的汇集点,大宗客货中转、换乘、换装与集疏场所,而且也是联运生产的主要基地。它决定了不同运输方式间联运换装地点的分布,而且还会对主要客货流的运输、路径、运输效率和物资运转速度产生重要影响。
4. 产业结构与生产力配置、基地建设一体化。京津冀区域性产业结构合理化,应以能否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和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为准则,扬长避短发展当地优势产业和调整自己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加强同国内外、区域间的相互联合、协作和配套,逐步建立起既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自身产业特点,又能同周围区域相协调的产业结构体系。
5. 旅游网络建设与综合开发一体化。旅游业已成为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九五”期间,京津冀三省市旅游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均达到4%以上,特别是天津已达到5.91%,表明该区域除了具有区位优势大、交通通讯便捷、景点相对集中的条件外,还具备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区的巨大潜力。然而,从京津冀区域旅游业的整体素质看,仍处于一种高速度低质量的发展状态,旅游服务滞后、旅游产品单一、缺乏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是三省市旅游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一地区旅游科技投入少,高科技在旅游决策科学化和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利用程度低,导致该区域旅游环境管理中高科技产出效率不高。
三、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想
1. 强化合作意识。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首要的问题是合作,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提高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通过建立利益协调和利益分享机制,使我们从区域合作中加快区域整体发展,实现个体“共赢”,在树立先进的“竞合”理念的同时,增强整体发展意识。区域合作的目的是总体利益的最大化。为此,必须加强沟通、联系与配合,实现区域内的要素流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协调发展。
2. 打造 “京津塘高科技产业带”。“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发展最可贵的经验,就是产业链拉动区域经济联动,形成经济圈。而京津冀地区却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链,仅有的几个产品的产业链十分单薄。其原因主要是这一地区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占主导位置,产业自然是“大而全”,“强势政府”自觉不自觉的“大而全”行为,自成体系的后果是区域内产业链的残缺。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存在两大突出问题。其一,京津产业严重趋同。北京应充分发挥其人才、技术、信息齐备的首都优势,发展具有更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总部经济”。而天津则应发挥其天然的港口优势,利用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着力发展制造业、物流业、海洋经济等等。其二,除京津之外的周边地区以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为主要表征的城市竞争力落差太大而且活力不足,导致一方面北京核心地区功能过密,大量第二产业急需外移;而另一方面城市能级落差太大,周边地区很难接受京津地区的辐射效应,不利于双方的发展,形成两难窘境。笔者建议在构筑大规模的交通网络体系的前提下,在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等地兴建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改善投资软硬件环境,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合理的产业链。
3. 组建京津冀区域发展权威协调机构。三地政府应从区域发展的大局出发,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并积极争取中央出面协调,尽快建立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牵头的京津冀区域发展权威协调机构与机制,并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体系建立、区域资源整合、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选取条件成熟的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
4. 建立京津冀地区资源补偿机制。京津冀山水相连,而地处京津上游的张家口、承德两市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问题直接影响着京津地区。一些学者提出在张家口、承德建立“首都生态特区”的设想,使其享受国家特殊政策,突出绿色屏障、饮用水源、治理污染、城市环境四个重点,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生态经济,以生态经济增量消化高污染、高能耗工业存量,进而推进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河北省政协与会同志提出关于建立京津冀地区资源补偿机制的建议,得到了北京、天津与会代表的理解与支持。大家认为,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资源补偿机制问题被忽视了,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一方面加剧了河北省一些地区的贫困状况,不利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京津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只有解决了资源的补偿机制问题,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合作才能立足长远,真正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5. 在构建现代化区域交通体系上实现突破。从国际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大都市经济圈的范围按尺度和作用强度分为两种:日常都市圈和大都市圈。日常都市圈也称“1小时都市圈”,即从核心城市到周边城市之间的单向时间距离在1小时左右,距离约为100公里;大都市圈也称3小时经济圈,单向时间距离一般在3小时左右,半径可达300公里~400公里。1小时经济圈主要表现为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通勤圈,它们的内部联系十分密切。3小时经济圈主要表现为核心城市对腹地内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与腹地城市之间存在密切的要素聚集和辐射扩散效应。按照上述城市理论,河北省绝大部分区域在京津的辐射圈内,11个设区市都在3小时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内。区域交通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城市之间时空观念的更新,为地区空间结构调整带来新的可能性。京津冀要积极推进城际快速轨道网络建设,强化通道运载能力,为城市布局的扩展和城市体系的组织创造新的条件。京津两大枢纽应加强分工与协作,实现区域交通运输网从“单中心放射式”向“双中心网络式”的转变。强化航空港、海港、信息港等交通通信枢纽与区域及城际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的有机联系。要留出足够的发展余地,建设国际枢纽机场。加强沿海港口的协作,合理分工,形成港口体系。要联合开展港口、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全方位融合交织,让区域间血脉贯通畅行,城际融合零距离。
6.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性职能。从国内外大都市圈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政府仍将是协调、整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政府的作用仍然是首位的。(1)政府职能发挥的主线应是区域经济市场一体化的制度供给,通过制度规范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从而减少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政府职能要积极引导并发挥市场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市场是经济运行的主体,政府服务于市场,为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由于政府的作用往往是先导的、显性的,因而往往容易被高估。但不能因为市场的作用是分散的、潜在的而忽视其在区域经济运行中的主导作用。(3)政府职能还体现在加强市场不愿涉足的公共领域的跨区域协作上。所谓公共领域,主要是指交通、生态环境、水资源等市场不愿意提供也无力推动的公益性项目。面临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必须打破行政界限,按一个生态整体加以宏观治理,以实现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
[参考文献]
[1]唐茂华.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5).
[关键词] 政府投资环境 区域经济 竞争力
政府投资环境是政府为各种投资主体的投资回报提供的条件和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政府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等。就政府投资环境与其他投资环境相比较而言,任何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即政府投资环境具有同质性。然而,就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相比较的角度而言,政府投资环境又存在着区别,有的甚至是巨大的区别,即政府投资环境又具有差异性。在了解政府投资环境同质性的同时,更清晰地认识其差异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是寻求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有效路径的关键点。
一、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从哲学上讲,政府投资环境的同质性,就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本质或一般特性;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则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特殊性。从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来看,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差异性的认识水平,也是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差异和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最重要的认识平台。从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实践来看,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主要来自于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然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的不同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往往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由此需要政府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提供不同的服务,进而形成特点各异的政府投资环境。
地理位置不同,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地理位置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因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构成的影响上。这种影响虽然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却不可能完全消逝。不同的地理位置,因其气候条件和适宜于人类生存的条件不同,往往会历史地形成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这种因地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性,在客观上促成了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上的差异性和政府其他方面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如沿海和内地在具体的政策供给上,就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内地就无法提供临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又如处于交通要道的行政区域,往往是商品的集散地,需要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等等。这种具体政策环境的差异性,往往是难以通过主观努力加以改变的。
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是形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又一个基本要素。从根本上来讲,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通过对资源的加工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产品的过程。因此,自然资源永远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要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加工自然物质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和全覆盖的特点。但具体到某一种或某一类资源而言,其在自然地理上的分布却永远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往往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核心要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又往往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需求和供给的差异性,由此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是,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往往会使拥有资源和拥有不同的资源的区域,形成资源性经济区域,在具体的政策环境的形成上,往往会出现排斥其他产业的屏障。这种屏障实际上就是资源型经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重要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有些是无法改变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呈现日趋缩小的趋势。特别是由于整个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上,某一区域相对过剩的资本总要找到新的增值空间。资本的流动性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在客观上对政府投资环境产生影响,使政府投资环境在质和量上呈现出某种趋同的态势。
2.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主要是指由于人的主观选择而使不同的行政区域形成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这种差异性来自于特定行政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理念、观念创新能力以及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多个方面。这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最重要而又经常发生作用的要素。
历史文化上的差异,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根基。不同的行政区域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别,是一个永远存在的事实。这种差异性虽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旧的差异性消除的同时,还往往会产生新的差异性,反映到政府投资环境上,就导致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即使存在雷同的情况,但也不会是对其他行政区域的翻版和克隆。由于历史文化的作用,使得一个行政区域会产生集体的历史记忆和观念取舍,由此使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在政策的设计与选择上形成不同的特点,营造了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如江浙等地,历史上就有商业文化的基因,一旦有适宜的气候,就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并由此构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
经济发展理念上的差异性,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从宏观上讲,人们一般都对计划经济观念和市场经济观念的差异有着比较清楚的认知。但就形成区域间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看,经济发展的理念又不仅仅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而是大量的经常的体现在政府和民间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好恶上。从理论上说,理念也是历史文化的现实表现。具体到政府投资环境来说,理念又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的主观因素。由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和民间在经济发展理念上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尽而形成了对市场主体产生不同影响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使同一投资者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发生着不同的投资成本和获取不同的投资收益。
观念创新能力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实际发生作用的观念创新,并不表现在认识水平和能力高的个别人身上,而是一个行政区域集体的观念创新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少数人对于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快速演化为本行政区域的集体认同上。观念创新与一个行政区域的国民教育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地说,国民教育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地区,对创新观念认同与接受的就相对较快,观念更新的周期也相对较短。观念创新是政府投资环境创新的基础和认识来源。观念创新能力的差异,也就构成了政府投资环境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现实要素。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对于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有着不同的定位和选择,由此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具体差别。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选择正确,政府投资环境就往往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反之则呈现恶性循环。这方面的实例无论在沿海地区,还是在内陆,都不鲜见。如东南沿海的某个市,由于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一直摇摆不定,且几任政府几经结构性的政策调整,使其不仅没有抓住中央在改革开放初期给予的优惠政策,形成先发优势,而且还丧失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时机,至今也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
3.政府投资环境的累积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累积差异性,主要是指政府投资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由于历史积累的原因而形成的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存在的差异。累积性差异是客观差异性和主观差异性综合作用的体现,是政府投资环境存在差异性的历史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生成和改变,尽管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但并不由人的意志任意去改变。从实践上来看,改变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既不像变形金刚那样来得随便,也不像换一身衣服那样容易。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无论是良好的政府投资环境,还是不如人意的政府投资环境,其形成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由于历史积累形成的差异性,往往又带有很强的历史惯性,这种惯性同样来自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从客观上讲,由于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行政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进而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上的差异性。经济发展是和人的现实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形成,往往意味着一种现实的利益结构的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变,同时也意味着对利益结构的调整。在客观上的差异性还足以支撑既有利益结构的条件下,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容易做到。比如对于资源型行政区域,在资源远未接近枯竭期前,要调整经济结构就往往得不到广泛的支持。由此也可以看出,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的历史积累,往往是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的重要成因。
从主观上讲,主观差异性的历史积累,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特别是其历史惯性影响最大。政府投资环境从外在上体现为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等方面,但从内在上看则是一种具体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的体现。一个行政区域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改变的。从根本上说,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的不同的利益结构,更多的并不来自于客观上的差异性,而是来自于主观上的差异性。由于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的区域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观念特别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不仅会形成特定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进而形成维持既有政府投资环境的强大社会力量,而且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变,又往往是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预期,因而在获得社会支持的力量上,常常又会处于相对的劣势。这就使特定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具有极强的历史惯性,进而形成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二、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
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不同行政区域政府间投资环境质量的对比。这种对比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它们不是各种经济要素及其构成相同的行政区域的对比,而是所有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对比。因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上,所有的行政区域都在同一片蓝天下既相互合作,又要相互竞争。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差异性。相反,正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为缩小以至于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上的差异性创造了条件与可能。
1.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特点
认识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首先需要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一般地说,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与市场主体的竞争有相同之处,但又与市场主体间的竞争不同。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相同对手”的竞争。一个行政区域无论占有怎样的竞争优势,都不可能将另一个行政区域挤出竞争的行列,也不可能彻底排除另一个行政区域与其存在的竞争关系,除非中央和上一级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这一特点决定了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是“相同对手”之间永远存在的竞争,竞争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从理论上讲,不能定义一个行政区域永远保持对于另一个行政区域的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在竞争中出现此强彼弱的不断转换,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综合性竞争。普遍来说,市场主体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产业中的竞争。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则表现为不同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竞争。这种综合性竞争,并不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在所有的领域和产业,都要对其他行政区域形成比较优势,而是依托某一两个或几个优势产业,有效地吸引相关市场主体和集聚更多的资本,形成相比较的优势,进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总量、效益和社会发展上形成优势。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一种合作和互补性的竞争。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如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为全球市场以至于本国市场提供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一样,任何一个行政区域也不可能为自身,以及国内外市场提供所有种类的产品和服务。作为“相同对手”,不同的行政区域之间,既存在着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长期占有或赶超对方的竞争关系,更存在着因自然和历史上形成的分工而相互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会因不同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资本总量、资源占有情况等的不同而不同,也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日益丰富,但从整体上来说都集中体现在相互提供市场和服务上。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既是在竞争中不断增强的,同时也是在合作中不断培育和生长的。没有合作就没有区域间的有效的竞争。
2.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比较优势的基础
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就其具体的技术层面来看,更多地体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从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主体,政府投资环境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不仅不是降低,反而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这主要是因为:
一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高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是因其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而形成的。一个资源匮乏或没有海上交通条件的行政区域,不可能去制定特定资源开发和保护或临港经济发展的政策,也谈不上这方面的政策环境问题,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在提品和服务的特殊优势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加强政策环境建设,以及其他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政府投资环境每一个基本要素的具体构成,只要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就不存在质量上的问题。同时,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才能形成比较优势。
二是不同行政区域占有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实际上是扩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互补的空间。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等。任何一个行政区域,在上述资源的占有上,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资源占有的情况不同,决定了其政府投资环境的具体构成也不同。如同任何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样,其政府投资环境的建设也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应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差异性,形成本行政区域的优势产业,增强与其他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提升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三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提升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建设,不能简单地复制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等,而是必须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这就决定了某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在政府投资环境的建设上,必须突出与其他行政区域的差异性,以此为基础加强自身的投资环境建设。如在政策环境的建设上,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就不能随着经济发达地区跳舞,而要在市场准入等方面相对降低门槛;在服务环境建设上,也不能一味效仿,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产业结构,来提供相应的服务等等。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说,政府投资环境如同一人的穿着打扮,不是越洋越好,而是越适合自己的身份和体型越好。而要做到合身、合时、合用,就必然要以突出差异性为基础。
3.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比较优势,又决定了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一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的基本途径。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从其发源与起步来看,都是来自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有的是因交通便利而繁荣的;有的是因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发展的;有的是因政治和历史原因拥有丰富的科技和人力资源而发达的等等。但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经济优势。政府在培育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其他方面环境时,只能是依托本行政区域的资源条件,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培育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获得更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有效吸引市场主体的基本途径。人们习惯上都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上,也是如此。不同的行政区域,往往集聚了不同的市场主体。所集聚的市场主体中,资本量最多的又往往是与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相关。从政府投资环境对于市场主体的关系而言,除了极少数特殊的资源性产业以外,对于不占有垄断性资源的行政区域而言,优势产业是可以跨区域流动的。政府只有基于本行政区域的实际,通过突出差异性,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才能吸引更多的与本行政区域优势产业相关的市场主体,壮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三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的基本途径。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成本,主要取决于其优势产业和相关的产业链条的平均成本。政府投资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意义,集中到一点,就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为市场主体提供最大的合理利润空间。当然,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成本,首先是降低其优势产业特别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的平均成本,以此来吸引市场主体和集聚民间资本,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这就要求政府在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要把降低优势产业的投资成本作为首选政策目标,以此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贤卓:中国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2]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迁;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在区域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当中,主导产生占据了主要的动力,通过不断的技术研究与进步,推动出了新型产业的出现,并且也推动了产业结构不断地向着高级化的区域发展。技术的研究与进步有效地提高了社会的整体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地深化了产业的分工。高新科技技术的运用,有效地改造了传统的产业模式,这也是我国针对传统产业的发展所提出的最基本的应对策略。不断地将先进设备引入到产业当中,合理地规划与管理重工业,做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配套设备的吸收与消化,才是产业结构升级当中的重点。
一、产业结构变迁与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一)结构问题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问题
在现代的经济发展当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社会分工正在日益的细致化,随着急剧增加产业部门,也使得部门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导致相互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这也显示出了现代化的经济增长需要具有一体化和专业化的特点。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也就使得经济结构调整效益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点。在现代的经济增长当中,另一点较为显著的变化则是持续高增长。从一般情况来看,对于人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以及配置等决定了持续高增长,而资源配置会出现何种效果则取决于结构状态。另外较为显著的变化则是大量科技技术的使用。也可以那么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现代经济的高增长率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的高增长率。但是,从目前形势来看,不可能在生产部门之间平均地进行新科学技术的分配,科学技术只能够被某些特定的生产部门吸收。所以,首先是在特定的部门当中出现了创新技术,然后才逐渐地扩展到其他的部门当中。因此,对于总量的增长来说,技术创新是结构关联效应的产生而最终实现的。
(二)产业结构变迁加速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变迁是存在相互的因果关系的,结构的变化取决于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而结构的变化也会带来经济一定程度的增长。之所以产业结构变迁能够对经济增长起到加速作用:其一,主要是由产业部门之间增长率不同而造成的。因为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增长率的不同,为了加速与实现经济的不断增长,就需要将增长率较低的区域内的经济资源逐步转向到较高的区域,也只有实现这种经济资源的转移,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经济增长,增长率较高的区域才能够提供足够的资源以备使用。如果没有进行此类资源转移,增长率较高的区域就不能够实现资源的增长,或者说是增长较为缓慢,而产业结构出现变迁的过程就是此类转移过程。因此,只有在结构变迁当中以一定的资源转移作为其内容,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经济增长加速,如果没有这种变迁,经济增长就会较为缓慢,甚至是不出现经济增长。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产业结构不仅有利于经济运行的实现,又能够反映出资源配置的效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演进,其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是结构的变迁与调整。所以在经济发展当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最为永恒的主题。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增长与发展来看,其新趋势已经是结构优化和调整,最终实现了质量与效益提高的经济增长,形成了结构效益的增长。从这一个意义上来看,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为抓好结构调整。
二、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经济总量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经济体制与增长方式的问题。
1.第一产业集约化的程度较为低下。从目前我国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农业基础依然较为薄弱。对于农产品来说,生态、水资源等等都约束着正常的供给。目前的农业生产大多数都属于小规模的经营,不能够形成统一的规模,严重地束缚了农村的生态化与现代化。
2.过度依赖于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从数量上推动第二产业增长。在第二产业上,主要是依赖机械、能源、房地产等等,在这些产业当中,以技术、附加值为主的行业水平不足,导致了第二产业所占比例过高,而工业技术的密集型偏低;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第三产业依然满足不了需要,尤其是没有形成行业当中需要的,并且较为规范与系统化的法律法规。
3.没有合理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非正常趋同等问题。在地区都遵循着“GDP至上”,而相对落后的地区依然对于先进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律与模式进行照搬,完全忽视了自身在产业方面所具有的优势,重复性的建设比比皆是,导致只从数量上增长,而忽视质量,导致产能过剩,而此类问题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而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能源与资源的消耗程度较大;二是在国际经济的竞争当中,我国的企业缺乏核心能力,导致贸易摩擦急剧加大、贸易条件日益恶化;三是三次产业之间不存在良好的协调性,导致就业矛盾日益严重。
我国国内层面的区域迅速发展,要求我国的区域公共政策适时调整。当前,我国区域政策正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从我过区域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了目前中国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新时期区域发展的公共政策做一展望。
关键词:
区域发展;公共政策;政府干预
区域发展政策作为政府的公共政策,是为了解决国家面临的区域经济问题、特别是区域差距问题而采取的干预行为。在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已成为党和国家决策的核心问题之一。回顾和总结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对于全面深入认识区域发展政策,有力地贯彻和实施区域发展政策,都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1中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会出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而对于中国来说这个现象并不是当今所独有的,而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这一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我国的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沿海和内陆地区等此现象尤为凸显,甚至有的地区已经出现了马太效应。由此可见,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已经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也已经成为了中国各级政府以及理论界最关心的话题之一。1.1经济指标上的区域差距扩大:中国所实行的非均衡发展区域政策让本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增长,然而,也正是因为中国政府实行了这样的政策才出现了非均衡的经济空间布局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增大的现象。上世纪末期,我国东部和西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呈现出持续升高的态势,然而东部地区增长的幅度明显高于西部地区,此现象的出现逐渐拉大了两者之间的经济差距。从1991年到2005年这短短的15年时间里,虽然东西部地区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值上距离正在不断的缩小,但是两者之间所相差的倍数却出现增大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政府有关部门不能及时采取一定措施的话,距离一定会越来越大。站在理论的角度分析,过高的区域经济差距会引发收入分配不均、有效需求不足以及区域合作受阻等一系列不良现象的出现,与此同时还会给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形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还会引发社会矛盾,阻碍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1.2区际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放大:1979年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将经济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所出台的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政策也在这个方面有所侧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育、卫生、文化以及社会保障等公共物品的区域平衡,从而导致公共服务水平的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相比较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自身经济增长的速度较快,所以有能力在社会公共事业上做一定的投入,但是经济落后地区由于自身以及政府政策方面的一些限制,和发达地区在公共事业方面就会存在一定的差距。
1.3产业结构水平和利用国际资源的的区域差距增大:很长时间以来我国政府都想利用以往的计划体制营造出一个貌似“合理”区域分工的布局,从“七五”到“十五”政府一再要求各区域要发挥自身特色、合理的分工,形成自身所独有的产业结构,然而收效甚微,不同地区之间重复引进、重复建设,从而导致各地之间产业结构差距越来越大。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离不开合理的产业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可够的状态不但会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效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形成影响。如果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资源的浪费,不仅无法获得规模收益还会使社会的生产效率下降,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增长往往是依靠投入的增加而不是产业结构所形成的效益。(2)经济活动所创造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直接受产业机构的影响,产业结构如果缺乏合理性所产生的国民生产总值也会不合理。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经济增长尽管会带来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却不能切实的满足人们的需要。此外,1979年以后我国东部地区就开始逐渐成为国际产业汇聚以及吸引国外投资最多的区域,相比较而言,大部分的内陆地区由于市场、产业结构以及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发展速度较慢。
1.4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伴随着整体经济的提升以及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各省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比国内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差距还要大。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省内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形成。因此各地政府当下所要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就是怎样合理规划省内经济以及社会的均衡发展。
1.5缺乏一个职能明确的区域政策管理机构:在我国,和地方援助有关的区域公共政策执行机构数量众多,然而却存在区域政策管理机构严重缺失的问题,这种缺失集中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缺乏立法意义,二是职能未能得到清晰界定。除此之外,区域公共政策无论是在决策权力方面,还是在实施权力方面,均存在过于分散的问题,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间难以形成有机配合,出台了有所抵触的政策,造成我国区域公共政策领域暴露出两种极端:首先,中央政府立足于本身的主观性以及权威性来主导区域公共政策的实践,如此一来,使其无论是在科学性上,还是在针对性上,均备受挑战;其次,地方政府在该方面表现出明显的随意性。而部分地方政府出台的公共政策尽管能够给相关区域带来显著效益,然而因为未能准确把握好政策区域、非政策区域之间的关系,很容易诱发所谓的跨区域公共问题。由此可见,建立健全区域政策管理机构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2区域发展公共政策步入新阶段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中国的区域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已经逐渐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2.1对区域经济问题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国家对于区域经济越来越详细的划分使得人民逐渐学会利用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竞争能力、生活质量等一系列的综合指标来准确的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状态以及差距。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不仅体现在东西部地区,还体现在城乡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发展的水平以及状态也更加多样。1979年以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经研究发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不平衡现象不断扩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明显的标志之一,而想要在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则需要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这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区域差距逐渐增大的现象一定不能忽视,应该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争取早日缩小差距。
2.2更全面更清晰的认识了区域政策的目标。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区域政策目标分为三类:迅速增长型、稳定增长型以及平衡增长型。想要追求经济的迅速增长就一定会出现经济发展失衡的现象。而只有稳定增长和平衡增长才可以在提升经济的同时避免失衡现象的出现。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仅要注重经济的增长还要关注经济的相互联系以及相互协调。传统经济体制,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职能是不能分开的,企业所获得投资都以政府性的投资为主,所以此时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也就只能以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工作重心,选择不平衡的经济增长战略。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已经逐渐失去主导地位,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企业和市场的力量,所以当下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应以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工作重心。而经济的协调发展重点包括一下几点: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收入分配、调整经济关系以及调整生态环境等。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整体性的快速提高。
2.3政策系统更健全也更多样。以往,区域政策为了更好的和计划经济体制相协调,只能以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最终目标,对有关区域所提供的投资和融资也大多是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所出台的区域发展政策则包含了支持政策以及控制政策等多种不同的政策类型。所谓的支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家在支援地区选择以及支援方法、范围以及方向的选择方面所面临的难题。所谓的倾斜政策则与产业倾斜政策之间有机结合,接受帮扶的对象不仅局限于贫困地区,还可以是和贫困地区有关的新兴发展地区。而所谓的控制政策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支持政策中所涉及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的问题,有效的避免了政策目标的偏差、落实中的失误以及发展速度过快所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2.4伴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以及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国家政府具备更强的财力和物力来实施区域政策。近年来,全社会的固定投资每年都达到了两万亿元以上,仅2000年一年的时间内,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金额就达到了4600亿元之多,这个数值已经超过了上世纪50-80年代将近30年投资金额的总值。2001年,为了更好的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仅国家开发银行一家银行就向中西部地区提供了高达819亿元的投资,再加上其他银行的投资以及该地区吸引的外来资金,中西部地区所获得的投资金额是前所未有的。尽管站在投资比例的角度来说,中西部地区所占的投资比例依然无法和东部地区相比,但投资的数额已经明显高于大三线建设时期。
3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3.1完善区域经济政策的法律法规体系:在现代,法律赋予了国家行政的权力,而一切法律法规的制定也都要以法律作为最高准则,而区域政策的制定也一定要遵循这个规律。我国现有的区域经济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某些政府部门在制定影响力较大的区域经济发展法律法规时还存在随意以及不科学的现象。依旧缺乏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为基础,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来支撑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的话,就一定会增加区域政策制定中失误出现的概率。因此,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来说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只有保证了区域政策的可行性以及科学性,才能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真正的起到促进作用。
3.2在促进区域经济时应主要通过政策的引导:政府对于经济的敢于蛀牙应该体现在政策引导以及协调发展等两方面,原因有三:1,关于资源配置,应当合理的利用公共支出以及税收等资金来源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2,关于收入的再次分配,为了更好的解决收入初次分配时所出现的一系列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应该在再次分配的时候采取转移支付制度、提升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和提高社会福利等方式来弥补;3,关于平抑经济波动,因为市场经济想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经济稳步增长所需的时间较长且同时所需资金投入量也比较大,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政府一定要适当的调节以及干预,平抑经济波动,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稳定物价、解决就业难问题以及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3.3政府应该注意干预的力度:通过实践可以看出,政府的干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的失灵进行挽救,而不能在根本上代替市场机制所发挥的作用。市场机制和政府的干预之间存在一定的主次关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干预本身有一定的限制范围,这种限制一般被称之为市场失灵,而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则有政府越位干预以及政府缺位干预两种。所以在实践中如果出现区域经济利益之间的冲突可以利用市场机制本身的作用在较短的时间段内自行消除的情况,政府就没有必要进行过度的敢于;而出现区域经济之间的利益冲突比较严重,与此同时市场经体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利用自身力量进行解决的情况时,政府就应该增强干预的力度,甚至可以采取直接干预的方式。
3.4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效率与公平问题: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效率和公平是人们一直高度关心的话题,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这两者往往难以兼顾。站在本国国情的角度来说,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时应首先以效率和公平作为准则。一定要全面的考虑到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不仅要确保区域发展整体的效率还要确保区域之间的差距不被过分的拉大,在合理的差距范围内,兼顾效率和公平。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产业 产业转移 珠三角
80年代,香港制造业大批内迁,珠江三角洲借助港资推动,发展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实现了初步工业化。90年代,台湾IT产业的迁移使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发展成为外向型的资讯产品加工和制造基地。借助港台产业转移实现经济崛起的珠三角,如今再次掀起了产业转移的浪潮――将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转移出去,对于珠三角这个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经济区域,始终都是全国经济学界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焦点,伴随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便是业界和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研究成果也相对丰富。关于当前有规划、有组织的产业转移,又引起业界、学界新一轮热烈讨论。
一、珠三角加工制造企业面临的危机与困境
20多年前,珠三角作为港台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是主要依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形成轻型、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型外向产业,但进入21世纪以来,珠三角的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日渐趋紧,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大,人民币汇率被迫上升,劳动力价格上涨,珠三角出现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关闭或外迁。金融危机与产业转型的浪潮接踵而至,使得珠三角企业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发展的危机与困境,从90年代下半期开始,珠三角已逐渐有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向周边的粤北山区,以及粤东、粤西转移,不少地方领导也逐渐认识到,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赚到了一点辛苦钱,但大量外来人口集聚,也带来了教育、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的沉重负担,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鉴于资源匮乏、社会问题等情况的制约,珠三角选择转移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
二、珠三角部分加工制造产业转移路径与模式
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于资源供给、市场需求或竞争优势的变化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是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区域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产业顺应竞争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使产业表现为在空间上的移动。根据转移的动机不同,产业转移可分为扩张性产业转移和撤退性产业转移,珠三角产业转移既有扩张性的转移,也有撤退性转移。
1、转移路径
理论界对国际产业转移路径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演进、主体演进、技术演进、投资方式演进等方面。产业演进规律是由初级产业领域向服务业领域转变;主体演进规律是由发达国家向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单向转移向双向转移转变;技术演进规律是从垄断技术、边际技术向技术研发转变;投资演进规律是从直接投资向服务外包转变。国际产业转移的这种路径规律给我们的启示是,珠三角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利用外资过程中,将逐渐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移至欠发达地区,更多地引导外资投向服务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当前,珠三角产业转移路径在产业演进和技术演进方面,主要是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逐步改进或转移使用劳工、土地较多的制衣、玩具、塑料等行业,以及耗电较多、污染较重的印染、食品等行业;在主体演进方面,主要由珠三角向内陆中西部、东南亚和广东省内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
2、转移模式
为什么要进行产业转移,什么产业发生转移及何时转移,这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无论是美国雷索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论、梯度推移理论,还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形态理论,或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他们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产业转移的动因、时机与转移规律。但归根结底,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在于要素成本上升,比较优势下降,转移的规律一般都是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当前,业界根据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机制,将珠三角产业转移总结为三种模式,即佛山模式、东莞模式和深圳模式。认为佛山模式是一种“分离式”产业转移模式,即生产制造部分的工厂外迁,研发、销售、总部留在佛山当地;东莞模式是一种“增量”产业转移模式,即原企业不动,继续增资扩产部分迁移到外地;深圳模式属于“混合式”产业转移,即部分企业实行产销分离,生产转移,销售留下;部分企业则是全部迁离。
上述三种转移方式,佛山模式属于总部经济形态,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而且也不会削弱品牌价值,对转移地经济冲击不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东莞由于大部分是“三来一补”外源型经济,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不能掌握发展主导权,抗风险能力低,所以,东莞这种转移方式可以降低企业承担的风险;深圳由于工业化水平较高,所以,土地价值更高,同时,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一般性的生产企业难以在当地立足,只能大规模迁移,留下的都是高附加值企业。
三、对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几点看法
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受资源瓶颈约束,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发展陷入困境。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产业转移,是符合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无论是向内陆中西部转移,还是向省内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转移,对解决国内和广东省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都有很大作用。但在转移的过程中,政府如何发挥调控作用,使得资源配置更为有效、降低市场失灵带来的负面效应;企业如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使得承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既关系到国家的长期规划和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也关系到企业、消费者等微观个体的直接利益,是值得探讨的。
1、是转移还是就地升级转型――政策引导是手段,市场调节更关键
针对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转移还是升级转型,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应该选择后者,理由是引进新型产业,不等于引进先进产业,对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改造也能使其成为先进制造业,同样可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这个观点从理论上来说是非常可行的,但实际中如何推行,将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首先,创新的主体缺失。在珠三角这个外源型经济体中,绝大多数企业都是港台和外资企业,他们选择中国投资,看中的就是廉价的资源优势,所以,没有创新的动力,很难依靠技术创新求得新一轮的发展。其次,企业是理性经济人,由于技术的滞后效应和技术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企业在权衡“技术投资”与“企业迁移”的利弊基础上,认为迁移在中长期还是有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再次,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也有一部分企业处于存亡边界,生产几乎维持在“停止营业点”的位置,无力再打技术升级转型的“翻身仗”。
鉴于以上原因,政府在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的基础上,政策应该发挥调节导向功能,引导科技含量高、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型企业进行升级转型,鼓励中小企业服务于低梯度区域经济的发展,要避免行政的直接干预。
2、是要眼前利益,还是要长远利益――企业定位是根本
许多企业只使用“黄金年龄段”的员工,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对珠三角企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新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很多企业为了规避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便提前与工龄接近10年的老员工解除合同。珠三角过去粗放型的发展,对能源、资源的过渡消耗,对劳工的克扣,所有这些都反映出企业对承担社会责任的漠视。
转移只是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过渡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若干年后,产业承接地的要素价格上涨将又是企业面临的难题。因此,要获得长远发展,企业就要正确定位。根据“微笑曲线”理论,企业只有不断往附加值高的区域移动,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让产业承接地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否则,转移对企业来说,只是起到“中转站”的作用,而不能发挥“起跳板”的功能。
增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首先,要健全完善企业环保责任制度,增强企业节约资源意识,加大环保投入,推行循环生产,实现清洁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企业。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再次,关爱员工,自觉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积极回报社会,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3、是服务大局,还是考虑局部――协调发展是核心
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对企业自身、当地就业、收入及与之相关的金融、物流,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肯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东莞这种外源型经济,相当一部分村民依靠出租民宅、出租厂房等方式生存,对劳动密集型的外资企业有很高的依赖性,因此,学界的一个普遍观点认为,在新的支柱产业没有成长起来的情况下,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外迁会导致产业空洞化和产业衰退,也会影响到一些利益群体的既得利益。
从国企改革到住房、医疗、保险等改革,曾经都不同程度影响不同的利益群体,但所有这些改革都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改革。同样,珠三角地区经过一段时期的高速发展,当前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发展成本上升,竞争优势减弱,产业发展陷入困境时期。产业转移是服务大局,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难题,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可行方式,转移并不等于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停止,相反,转移后,企业可以在一个新的起点谋划新一轮的发展方式。因此,企业应抢抓机遇,痛下决心,再次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完成转移的使命,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储东涛:区域经济学通论[M].人民出版社,2003.
【摘要】本文具体介绍了模式分析法及省域经济发展模式概念,并对省域经济发展模式在理论上进行了分类。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省域经济发展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省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分析
1、模式概念。模式(Pattern)一词指涉的范围十分广泛,它是指由多个相关因素或多个子系统构成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复合系统及其运行方式,是被加工后的一种范式,一种可模仿、推广或借鉴的一种相对固定的运行方式。它不同于在约束和假定条件下通过数理方法形成的数理模型。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对其运行模式的研究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模式分析方法是一种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是通过把事物及其运动方式进行理论概括而进行思维的一种方法,它是人类思维的一个典型特征。概括的说,模型忽略掉它所描述或解释的原型(特定事物或现象)中的次要特征,而突出原型的本质特征,以使人们把握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特定事物或现象,并运用概括出的模式范畴来解决实际问题。
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比较来看,模式理论的基本思想起源于中国,是中国文化的固有思想。模式的中文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模式的思维方式存在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角落,包括哲学、法律,医学,兵法,体育,文学,直到我们行为处事的方式。例如孙子兵法中,充斥着各种模式。孙子说,至于死地而后生,就是一种战争模式;三十六计,条条都是战争模式,而走为上计,则是讲:在诸种模式中“走”这种模式是最好的策略选择;甚至空城计,都可以讲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的战争模式。
模式分析方法现已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中。在政治学中,人们把西方民主政体的政治体制模式概括为:总统制模式和内阁制模式等。前者如美国,总统有很大的权力;后者如英德,内阁总理或首相有很大的权力,总统或国王更多的是荣誉职位,无实权。在公共管理科学中,人们把政府的公共管理类型在历史上的变迁,高度概括为三种模式转换,也就是从古代传统的统治型模式到近现代的管理型模式再到现代和未来的服务型模式。在经济学中,较早使用模式分析的是二战后的发展经济学家,例如195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三个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初级产品出口模式、工业制造消费品出口模式和国内市场扩张模式。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尤其有名的是世界银行提出的东亚模式。目前模式分析方法已广泛运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如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商业赢利模式等。
模式分析方法之所以被人们广泛运用,概括起来讲是因为它有以下三大优势:一是通过对各种事物运动规律的提炼而将它们概括为不同的模式,有助于人们在相同或相似的条件和环境下参照相应模式来解决或处理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例如,中国古代兵法中的三十六计,就是三十六种模式。二是通过提炼事物的基本特征而将它们简单地概括为不同的模式,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把握复杂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例如,公共管理理论将政府管理形态在历史上的发展演变高度抽象地概括为:统治型模式、管理型模式和服务型模式。三是面对事物新的发展和变化,而在已有理论不足以解释和解决其发展变化时,通过对其进行模式概括,有助于突破已有理论的束缚,使人们能从思想上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例如,发展经济家把东亚数国经济发展奇迹概括东亚模式,以及近年来把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概括为中国模式,就是因为占主流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这些国家的发展之迷。
2、省域经济发展模式概念。省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指我国特定省级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它反映的是省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本质性、规律性的活动特征。由于经济发展是多元因素复杂作用的、动态的有机体,且从历史的角度看,经济发展又是很多周期叠加的结果,所以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是一个省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省域经济发展模式又是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环境和自身经济发展进程,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升华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领域既表现出相对稳定性的一面,也表现出渐进性和渐变性的一面。省域经济以特定的省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省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配置资源,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陈仲伯,2006)从经济运动过程来看,它是由再生产各个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构成的;从经济结构来看,它涵盖了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比例关系;从发展来看,它一般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动性和不平衡性;从地位上看,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我国国民经济战略实施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的基础作用,因为全国经济发展状况,从区域空间角度看,即是全国各省域经济发展的综合。
我国省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不仅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特色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有的反映在一个省域经济总体发展方向、路径的宏观层面上,有的反映在特定产业、特定领域、发展方式方法的中观层面上,还有的反映在一个行业、一个增长极点(产品、产地)发展的政策路线、技术路线、市场路线途径选择的微观层面上。因此,研究探索省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化对省域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深入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省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
目前,对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类型的研究还未见系统研究报道,根据经济活动中的要素作用、组织方式、市场依赖等关键性节点,我们对省域经济发展模式作以下分类。
1、从资本所有权的角度看,有公有资本推动模式、民有资本推动模式和外来资本推动模式等。古典的哈罗德—多马模型得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就是: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虽然早期的发展经济学据此而“唯资本论”是不正确的,但是没有一定资本的积累,经济发展也不可能的。这一道理在省域经济发展中同样成立。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来源通常具有多元化特征;而资本来源与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关联性。就一个省而言,实际上是一种混合经济,单靠某一种资本是很难实现推动经济良性发展的。实际的情形是只有公有、民营、外来资本共同作用,效力才有可能达到最佳。所不同的只是三种资本的各自作用力有所不同而已。因此,从推动省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资本性质,可以将省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公有资本推动型模式、民有资本推动型模式和外来资本推动型模式。
2、从聚集经济角度看,有中心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网状交织模式、圈层开发模式等。中心开发模式即“中心—理论”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典型运用。这一模式的实质是区域经济核心区通过发挥其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联动效应、生产效应等来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支配地位,并通过核心区创新带动扩散区的创新,以核心区的增长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
点轴开发模式即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轴发展的空间运行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具有发展优势的轴线地带,并使产业向增长极和轴线地带集中布局,从而以点由轴及面,逐步形成产业密集带,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网状交织模式是点轴经济发展模式的延伸。它是通过加强不同增长极或增长点之间的有机联系,延长和拓宽发展轴,通过加强不同发展轴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发展轴由直线延伸状态转变为网状交织发展结构,形成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立体型发展轴网络,从而把全区域各个增长极或增长点纳入一个统一的发展系统中。
圈层开发模式的特征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并根据城市扩张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将城市由内到外分为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如长株潭城市圈、武汉城市圈等。这种模式通过极化效应造成经济吸引,并通过扩散效应造成经济辐射,形成统一的生产和流通渠道,带动周边次级城市发展及农村城镇化建设。
3、从地缘经济的角度,有珠三角模式、长三角模式等。所谓地缘经济,就是依靠地理区位的优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蒋年云,2007)地理位置相近的多个行政经济区域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联动发展已成为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增强综合竞争力,不同的省际之间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共同打造超行政区划的共同经济区,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如长三角就包括了上海、浙江、江苏三省市的有关地区,目前珠三角也由期初的“小珠三角”扩大到现在的“泛珠三角”区域。这些经济共同区是相关省市通过共同发挥地缘经济优势,从而实现各自发展目标而形成的一种泛省际行政区划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组建和产业集群打造诸方面极力追求联动协作共同发展,对省域经济及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4、从对区域内外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依赖程度的角度看,有外源主导型发展模式和内源主导型发展模式。不同地区根据其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环境,对本地区内外的生产要素及市场依赖程度有所差异。采取外源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地区往往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等不可移动要素的天赋优势,对外资具有很强的聚集力,外资进入后往往有利可图,这些地区往往利用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业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来推动本地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如广东在这方面非常典型。而内源主导型发展模式主要依靠本地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自身不断增强的经济聚集力完成累积循环,实现后天的分工和专业化及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优势,推动本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其经济具有很强的根植性。温州就是典型的依靠内源型经济发展起来的地区。
【参考文献】
[1]张孝德:模式经济学新探——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选择与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理论分析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教育规划项目:“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10010)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6月20日
一、引言
我国学术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界定并不一致,大多是从高等职业教育涵盖范围(即外延)、高等职业教育特征、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或目的进行界定的。如,“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能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高等职业教育是技术实施型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实施技术作为其知识的主导框架;高等职业教育以实例和课题为组建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方式;高等职业教育以情景模拟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还有就是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得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义:“由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实施的旨在培养高技术人才的高等教育称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说,高等教育阶段是培养高技术人才的教育。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的两个类型,当然有衔接有沟通,不是层次上的差异而是类型上的差别”。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类型的教育。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年16号文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
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在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上,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区域经济是由各种地域构成要素和经济发展要素有机结合、多种经济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区域经济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区域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的高等教育,它在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引领区域经济等方面都是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展开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它的生命力在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服务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变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结构调整的内涵、规模、专业类型和层次差别等。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关系
(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来源。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不是来自教育内部,而是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的人才需求。纵观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应用开发型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日本和美国为例。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非常发达,近半个世纪以来,形成了多层次、开放性、适应日本经济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是:整个体系由短期大学、专修学校、高等专门学校等多样化教育机构组成。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实践型技术人才为根本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已形成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是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和文化教育,适应时展的要求。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是日本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建立了包括社区学院、技术学院、区域学校和工业管理学院等在内多层次、多种类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这些高等职业院校不仅为美国培养了大批技术性人才,而且也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二)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依附性,是培养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群体的摇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区域科技结构决定了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区域科技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关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未来社会是区域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区域经济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积极应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适应中提高发展能力,以办学特色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理论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基本理念。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上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而区域经济是遵循着非均衡的轨迹发展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也将通过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手段在明确的分类指导下,以发展求突破,以期与经济社会形成双向适应拉动的态势,直接融入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设定,是通过非均衡的发展途径,达到相对均衡的发展目的,教育均衡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中求均衡,资源配置不仅仅是单线的“锦上添花”,更是要统筹的“雪中送炭”;另一方面要注重非均衡发展中的增长极。就经济现象而言,如果存在一个经济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位于这个区域空间中的某个引领性或推进性的发展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在一个区域空间,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是往往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这些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辐射并扩展,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由点而面的关键的拉动作用。教育也有相同的现象,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增长极。一定意义上,鉴于社会需求的直接性和急迫性,高等职业教育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可以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实验区。鉴于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地区其他教育而言,可以成为高教强省、高教强市的首选点和增长点;鉴于政府积极引导投入和社会广泛响应支持,国家和省市二级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对于全国高职院校而言,可以成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样板和辐射点。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外部关系规律。外部关系规律是指高等职业教育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关系规律。它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而言的,其简单表述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受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二是要为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着紧密的、直接的联系。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化是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主动适应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途径,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对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做出敏锐的反应,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专业设置、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深入改革。就某一所高职院校而言,它不仅要注意研究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研究与地方高等职业教育技术优势相匹配的技术市场的变化,研究与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相关联的行业经济的变化,而且要特别注重高等职业教育所处的周边关系,尤其是政府关系、社区关系和媒介关系的处理。高等职业教育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义不容辞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与高校有着非常密切的利益关系。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全息结构。全息结构是一个由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四个子系统(物质再生产、精神再生产、人力再生产、自然再生产)构成的“四位一体”的空间网络结构。它的主要特征是,任何一个微观子系统的内在结构都反映出宏观大系统的一般结构特征。我们可以把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力生产三个系统简化为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事知识和技术生产的科技活动,科技活动既为经济活动提供知识与技术,又为教育活动提供新的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教育活动是人力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活动为经济活动输送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为科技活动提供科技人才,科技反过来又成为教育活动的知识源泉。教育、经济、科技三者密切配合,互相促进,在整个人类活动系统中同时并存,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也同样具有全息结构的特征,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城市不同层次级别的系统中都包括这三个系统。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系统,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区域内的教育、经济、科技的互动作用。各种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经济特色时,必然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并行发展与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获得最佳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教育方针。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二是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层次、一个目的,而后者则是前者的一个方面、一条途径。教育必须与生产相结合,则要求教育发展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教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即要求学校恰当地安排学生参加劳动实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迫使高等职业教育要走出一条适应我国和地区发展的新路子。而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就是其本身发展所能够实现的合理的途径。
(五)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动力机制。教育的动力机制是系统地、综合地起作用的,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发展往往由几组对应的关系相互作用拉动或推动,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反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愿景与政府政策法规保障,行业质量要求与院校开放办学,社会尊重人才、尊重技术与院校改革创新。从分析的角度看,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外部拉力有相关的两端,即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企业能级提升的直接动力和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导向的主导动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行业企业的需求催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政府则根据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水平、区域特点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通过行政调控,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财政投入标准,规范院校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和规模,引导高等职业教育适时对路健康地发展;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内部推力也有相关联的两端,即高职院校为生存而自发应对与为发展而自觉做强的内驱动力和社会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感召动力,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作为教育事业而存在的。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创新企业服务能级提升和新技术开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职院校的职责,也是高职院校的价值追求。同时,学校教学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对接,学校多元化的办学路径与精致化的办学业绩会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赢得社会的赞誉,反过来促使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六)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特定方式。一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补偿性特征,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的起点较低,为弥补我国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差距,在一个时期内采取了急剧的快速的增长方式:当高等职业教育的增长达到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水平基本相当时,补偿性增长就会逐渐转化为适应性增长,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和自身逻辑可持续地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补偿性发展阶段需要过渡性对策,逐步迈向适应性目标。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方式,是在补偿性增长的方式下,采取延用适应性增长方式的目标思路,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处理好高等职业教育增长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充分考虑区域对于发展程度的经济承受能力,适度超前但不盲目拔高,面向需求但不急功近利,建立人才需求监测预警系统,避免出现投入过度不足、人才结构失衡和人才过剩等现象;二是处理好高等职业教育数量规模与教学质量的互促关系,加强教学资源的统筹和师资队伍及教学条件的配置,降低稀释效应,最大限度化解质量代价;另一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后发性特点,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的起步较晚,但可以具有后发优势。这一优势在于:立足类型教育的改革,实施赶超战略,产生蛙跳效应,特色的类型的赶超战略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可行选择。这一战略的着眼点是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建成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其路径是融合社会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充分强调建设主体作用,力求通过学习模仿创新实现追赶目标,国家示范性建设院校就是后发赶超的典型范例。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均衡”作为一个术语,最初来自于经济学领域,指经济体系中一个特定的经济单位或经济变量在一系列经济力量的相互制约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并保持不变的状态。沿用到教育领域,教育均衡发展是指教育各组成要素的整体协调发展与统筹兼顾,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本质是追求一种理想、公平、高效、优质的教育状态。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且要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相连,因而兼有教育与经济的双重属性,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尊重教育的一般规律,还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灵活调整办学思路,在职业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保持相对平衡,实现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关涉时间与空间、区域经济与文化、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等多个层面多种关系协调发展的复杂系统,特别是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产业大军过程中,职业教育与政府行为、企业行业参与态度、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人才需求情况等因素的紧密相关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要关注职业院校内部与外部、区域内与区域间的多维度协调发展。同时,这种均衡是动态的相对平衡,均衡为理想状态,常态为非均衡,遵循着“非均衡———均衡———非均衡”的发展轨迹。基于供求关系平衡原理下的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表现在资源均衡、发展均衡和布局均衡三大表征。资源均衡指经费投入、设施设备、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均衡配置。发展均衡表现为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均衡,职业教育本身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的均衡。布局均衡是指职业院校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情况,包括城乡职业院校、区域内外职业院校以及更大范围内的东西部职业院校在数量上的布局均衡。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角色错位
经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政府角色偏离自身职责任务、活动范围和运行轨道等错位现象,反映在职业教育中,则是在职业院校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方式等方面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过多干预上。具体表现在,政府对本应由职业院校根据职业教育规律确立的发展规划进行了不必要介入,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不自觉地扮演着全能者角色,政府对职业教育管得过多过死,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活力。政府角色错位既与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扮演的全能者角色一脉相承,也与现行的体制机制有关,还与职业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实力不够还必须依赖政府紧密联系。从区域经济发展上看,个别官员为个人政绩着想,总是或多或少高估政府能力,大事小事一起抓,最终既阻碍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政府自身也疲于奔命,效率低下;从行业企业上看,有行业背景的职业院校在自身发展中受制较多,行业部门也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职业院校管得过多过死,职业院校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渐行渐远。我们认为,政府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有关联性,在职业教育由外延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同样需要转变管理观念,更新体制机制,提高人员素质。
(二)职业院校:思路失衡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统一性决定了职业院校必须“请进来,走出去”,即通过与外界更加广泛的交流,以开放、灵活、发展的眼光开门办学。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相当部分职业院校过于依赖政府或主管部门政策性的规划,课程与专业建设按部就班,缺乏实效性,培养的毕业生与区域经济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职业院校本身的官僚化、行政化则越来越严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职业院校因为有政府近乎“溺爱”的支持,弱化了职业院校自身的免疫能力,无论是学校宏观发展思路,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逐渐形成固有套路,上至学校领导,下至一线教师均缺乏足够创新,职业院校逐渐成为向本科输送学生并成为本科院校的附庸,“职业”内涵有逐渐淡化的趋势。
(三)企业:动力缺失
企业与职业教育的依存关系,不仅表现在人才供需上的依赖关系,还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员工培训以及师生实习实训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由此,无论从现实发展还是法律规范方面,企业都应该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在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自己应有的积极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与动力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人才需求与评价机制上,企业内部创新机制不足,流水车间里的单纯体力活对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工作态度、反应灵敏上的要求,企业认为可以通过员工岗前培训提升工作满意度,对参与职业教育缺乏内在的支撑动力;二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上,无论是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职业院校都趋向于大批量、统一化,培养的学生没有个性特征和专业标识,在促进企业发展过程中未能体现其固有的职业教育价值。
(四)政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政校企合作作为职业院校提升自我、扩大影响的重要办学方式,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形式有余,内容不足。如前所述,政府因错误政绩观的影响,在过多的参与到职业教育过程中,不一定大事小事都能办好,最终受制于自身能力与体制机制影响。企业在参与多方合作过程中,外部因素影响大于内部自身动力,甚至因为政府“强迫”不得不参与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则由于自身协调能力及影响能力有限,在开展政校企合作中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宣传多实用少。
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理
(一)政府在市场机制下对职业教育的宏观掌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同理,职业院校资源配置也应在市场框架下通过自由平等的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由此,政府需要改变角色定位,从宏观而不是微观上对职业院校的发展起指导作用。在布局均衡上,政府基于信息与资源优势对职业院校在一定区域中的数量及规模进行总体把握,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利用率;在资源均衡方面,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可以有方向性的向农村职业教育薄弱地区投放,从宏观上掌控职业教育城乡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在发展均衡方面,政府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做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平衡,同时,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职业教育退出机制,对那些缺乏办学特色和竞争力的职业院校,要通过重组、改型甚至破产等方式使其退出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保持良性竞争发展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总体方向。
(二)职业教育非均衡发展态势下的动态过程
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理想状态,遵循“非均衡———均衡———非均衡”的发展路线。首先是区域经济发展给职业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选择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专业优先发展,同时,职业院校在地区分布上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有差异,加上因经验不足而导致职业教育在发展水平、区域数量等方面出现差异,职业教育呈现“非均衡”态势。随着职业教育质量与规模的逐步发展,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水平和数量上有了较大提升,向社会提供的技能型人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职业教育开始与区域经济协调并行发展,呈现“均衡”态势。但这种均衡态势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必然会随着社会就业人口、产业结构、人才需求标准的变化而变化,职业教育必须在专业结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指标等方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作相应改变,职业教育又处于“非均衡”态势。职业教育也就在这种“非均衡———均衡———非均衡”的动态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地适应与调整,逐步成长与发展起来。
(三)“四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互动;路径
作者简介:刘佳龙(1983-),男,吉林通榆人,乐山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立项课题“教师团队培养”(编号:TER2012-031;主持人:刘佳龙)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5-0004-03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职业教育地位与作用日趋凸显,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影响着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职业教育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应充分发挥其引领和推动作用,而区域经济作为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载体,则应积极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如何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将厘清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分析二者之间进行互动的重要举措,定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最佳路径。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
以往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研究主要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和智力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条件、教育资源的改善和提高。但是,对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不能够单纯的就事论事,而应该深入挖掘互动过程的执行主体,理清各个主体的权力和责任,明确其在互动过程中的制衡关系。
(一)互动利益相关者界定
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1]现代职业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在我国,职业教育层次一般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可分为公立职业院校、私立职业院校等。在与区域经济具体的互动过程中,职业教育的现实载体就是职业院校,它的类型和层次决定了其作用发挥的大小,合作与互动形式的多样性。
区域经济是指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或包括在经济上有密切相关性的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2] 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区域内的各个企业,企业的类型和规模,以及与职业教育合作的强弱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具体体现为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互动,但是介于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对二者具有规划和指导作用的另一个主体则是政府。这里的政府主要是指区域内的地方政府。政府能否进行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协调职业院校和企业的有效合作,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进行良性互动的关键因素。
(二)互动利益相关者的制衡关系
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是区域发展中的中坚力量,三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各个区域不同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每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的差别。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不均,进而影响了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和速度。政府作为区域发展的领导者和监督者,其主要职责是对区域内经济和教育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以及扶持和鼓励政策的有效与否,是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能否进行良性互动的重要保障。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践行者,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规划与监督,更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教育培训。职业院校主要是为区域经济发展而服务的,它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智囊团,更应该为企业发展提供超前的引导和服务,满足不同企业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因此,只有清楚地认识到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才能够有效地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基本取向
职业院校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职业院校培养的大量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是企业发展需要的主要人力资源,职业院校还是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基地;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层次、规格和规模制约了职业院校的发展水平。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对接互动,不仅仅需要两者的积极主动,更应该将这种互动转化为一种自觉。
(一)认清形势,积极转变办学思路,主动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职业院校应紧密结合区域实际,大力发展适合三大产业需要的专业,既要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应该为促进三大产业发展提供人才。职业院校担负着为经济和社会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必须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做出十分敏锐的反应。
首先,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合理开设专业。职业院校要想和企业进行有效对接,必须开门办学,走进市场和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现实状况,如人才的数量、规格和质量要求等,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专业设置、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职业院校要善于发现和预测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及企业转型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从而进行合理的专业调整和设置。
其次,重基础、抓技能、提升综合素质。职业院校最主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提供人才,同时也承担为企业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重任。职业院校不仅仅要专注于对学生职业性的知识、实践的技能与能力的培养,而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人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积极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建立实习实训基地,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与企业对接。
最后,统一性、整体性、促进教训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院校不仅是对学龄青年的职前教育,而且还必须要兼顾对经济结构调整中必然涉及的新增劳动者、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等进行入职教育培训。因此,职业教育应摆脱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应针对不同对象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和培训,与企业积极合作,建构灵活的学制和多种形式的培训模式,从而达到职业院校发挥职前职后教育培训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有效结合。
(二)深入合作、建立有效校企联动机制,促进职业院校发展进程
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规模是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合作关系与密度,合作形式与效率,决定了区域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改变以往的有需要就合作,没需要就互不往来的合作方式。
第一,加强与职业院校的密切合作,推动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只有企业才最清楚其发展过程中需要什么类型、什么规格的人才,而企业的主要人力资源来自于职业院校,所以企业应提高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水平。经济结构的调整会最直接地反映到行业和企业,而行业与企业的结构调整直接影响到职业院校结构的调整。如果企业与职业院校调整步伐的不一致,则使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脱节,甚至会出现错位。随着我国市场化速度的加快,我国行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的步伐将越来越快,这必然对生产一线的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所以,企业有责任协助职业院校了解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方向,促进职业院校有序的、及时的进行专业结构调整。
第二,企业应与职业院校建立有效联动机制,促进二者和谐发展。以往的校企合作基本上都是由职业学校牵头,联合企业共同合作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现代企业要具有活力。企业的活力源自于企业领导者的管理创新和员工的技术创新,而这些创新都离不开对教育的需求。企业谋取发展,创造活力就应变被动为主动,结合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将职业院校“请进来”。一方面,企业可以为职业院校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为教师提供科研课题,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另一方面,企业可以聘请职业院校的教师为员工开展培训,进一步激发员工教育的活力。企业通过主动建立有效联动机制,既可以加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又能够与职业院校共同研发,互利互助。
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与经济的耦合度越来越高,加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则成为一种时展的必然。区域内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实际载体,应及时转变观念,明确各自的责权利,立足现实,建立相关的有效的互动机制。
(一)转变观念,提倡全面深入合作
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的有效合作是促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重要前提,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缺一不可。为此,必须转变旧有的单一的互动观念,树立全面深入的合作观念。区域经济是建立在政府宏观指导下,依托企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借助职业院校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而发展的。虽然是教育与经济的互动,但离不开政治的指导和保障。从政府的角度应该充分认识企业和职业院校互动合作的重要性,并从整体上做好规划和布局,制定相关的支持和保障政策。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的互动也要具有全局性的考虑和规划,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
(二)抓住关键,明确互动主体的责权利
1.政府统筹规划。在我国,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重要力量之一。随着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地方政府越来越把职业教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并将其作为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要素的重要保障。在区域经济发展范围内,政府应建立“政府统筹、全面规划、全员参与”的互动机制,营造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间技术服务的互动环境、加大企业和职业院校结构调整的契合度,整合区域内职业院校的优势资源,制定保障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争取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合作项目的经费支持,逐步形成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为基础、形成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发展的互动新格局。
2.企业主导。当前,市场经济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不断深化,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职业院校专业调整的错位与不及时反映出市场机制对学历教育的诘难。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之间的竞争及运作机制已逐步渗透到职业教育,在对职业院校毕业生规格的要求、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中,市场经济日益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企业在与职业院校的合作过程中应积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转变合作观念,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研发科研技术项目,切实发挥职业院校作为企业发展的智力支持的作用。
3.职业院校主体。职业院校必须紧密联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走自主化、合作化的发展道路。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依据学校自身的实际和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面向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制定校企合作的联动机制与措施,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提供的科研项目,走进企业,服务企业,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立足现实,建立灵活有效地互动机制
1.双赢机制。政府、企业与职业院校都是区域发展的相关利益者,三者都有共同的目标—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政府在制定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利益,保障其合作的现实需求。职业院校在与企业合作时,要充分了解企业的想法和需求。学校应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企业解决知识和技术问题,帮助企业培训员工,接受企业委托的项目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把企业发展需要和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源头上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企业在与职业院校合作时,要切实考虑职业院校的现实需求,满足其物质基础、实训基地、双师型技师的硬性要求。
2.约束机制。有约束才能规范,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是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互动的重要保障。这种互动是双方共同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双方的合作必须要受到法律和制度的约束。法律约束包括政府、行业或相关部门为校企合作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也包括校企双方签订的协议。[3] 职业院校和企业通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明确其各自的责权利,当有违反协议条款时就有法可依。
3.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是调动企业和职业院校积极互动的有效措施。首先,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规划时,应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加大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项目立项,资金支持等,鼓励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合作与互动。企业与职业院校互动合作时,不仅要制定本单位的激励策略,更要建立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激励机制。如对共同参与科研项目的教师和职员,既要有资金的支持,更要有相应的人文关怀,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时予以优先考虑等。
总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良性互动既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谋取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只有对自身明确定位,履行其各自的责权利、由自主走向自觉、有无序走向有序,才能形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叶立群.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谷鸿溪.中国职业教育跨世纪走向[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