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7:25: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文明时代的背景下,高校义无旁贷地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担。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又提出了新的社会道德规范,即自然也是有道德存在的。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纳入可以促进学校德育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实效。
1 学校德育的概念
本文认为,德育是指德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对道德价值理解、道德品质素质体系建构和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促进德育对象个体素质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1】
2 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对德育体系的影响
学校德育体系涉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德育内容的丰富,对德育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得以重新建构。下面主要论述德育目标、方法和途径体系的重新建构。
2.1 德育目标体系的重新建构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确定德育目标,要从中国的社会实际出发,遵循受教育者对象的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在生态文明社会背景下,既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按照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要求,又要遵循受教育者自身道德品质发展的规律,来重新确定德育的目标。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德育也要遵循这一总目标,为社会培养包含生态道德素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接班人。
而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又是分层次的,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每个阶段的德育都有各自的内容和目的。高校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不同发展状况,又可以把德育的目标有所区别,有针对性地开展。使德育目标最终、一步步得到实现。
德育的目标是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公民。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成熟,而且确立了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更加全面,也更容易理解接受。那么在生态文明时代,新的社会发展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有所提高,更要确立其正确的自然观。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纳入到德育体系之中,高校要积极挖掘利用自然界中有审美价值的德育资源,使受教育者在欣赏自然风光、感受自然美景、滋生保护自然环境意识的同时,获得大自然丰厚的道德滋润和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洗礼。
新时期学校德育的目标具有新的内容:使大学生掌握有关生态和环境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和意志,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并且能够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并通过自身实践行为使大学生成为具有生态道德素养的人,最终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做出贡献。
2.2 德育方法和途径体系的重新建构
德育途径体系是以完成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以我国的国情和各级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而提出的。学校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很多:通过高校公共政治课、学校工作、社团活动、结合家庭与社会德育等等。而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新时期,德育的方法和途径需要创新。
德育的途径要对应德育的内容,且一个内容可以对应多个途径。对于生态科学知识教育,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以通过高校公共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其他各科教学进行教育,也可以通过讲座、知识竞赛、校园广播宣传等途径,并且在此过程中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情感、信念、意志等,已达到内化的结果。而对于生态实践教育,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学校工作、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并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与家庭和社会德育相结合、整合多种教育资源等途径来进行。
德育的途径要有重点,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性,重点在实践教育,让大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摒弃过去的消费观念、有节约意识,最终将理论知识消化并内化,对此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了解。另外要与其他德育途径进行结合,重点有分工,对低年级学生适当地进行理论教育,而对高年级学生重点在实践,最终实现分工协作,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作为生态道德理论转化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关键性环节,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职业行为的养成教育;识别“绿色标志”意识的养成教育,它既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也标志着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教养。【2】
除此之外,对于德育内容,要在大学生原有的生态科学知识基础上,强化他们的基本知识,让大学生了解支撑生命的基本系统,以及掌握认识、利用、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使他们懂得,世界上的一切生灵都是千丝万缕地联结在一起的,个人的幸福与整个地球的幸福密不可分的。【3】
总之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被纳入到高校德育之中,是顺应时展的结果,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也是高校德育发展的需要,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最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路琳,康月磊. 论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中学校德育的走向[J].教育探索,2009,(1):106-108.
【2】鄢本凤,宋锡辉.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及其实施[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73-77.
关键词: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家庭教育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 "why pay great attention the elementary student ecology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fosters" as a standpoint, expound the elementary student ecology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importance, the author in view of question, proposed own opinion.
Key words: ecology civilization; quality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十七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明确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着眼于国家发展的未来,关注祖国的下一代,着力于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1注重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1.1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必然要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和谐推进的坚实保障。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主要还是靠教育。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小学教育作为一个人接受整个学校教育的最初阶段,是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起点。因而,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小学生自身特点,营造节约环保氛围,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关乎千秋万代的伟大事业,而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并使之得以不断地延续和传承,就必需从娃娃抓起,着眼于发展的未来。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一代,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一代。
1.2不断加强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
小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有两个方面尤为重要,其一是启发性教育,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其二是德育、体育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和健康体魄。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道德、善良的心灵和优雅的情操 。
在启发性教育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传递“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等一些朴素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小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使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从节水、节电等一些细节做起,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素质教育重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教育,必将成为加强和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
2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2.1课堂教育——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主渠道
课堂是小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要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就要求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拓展教育途径,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不要试图引导他们理解很多大道理,记忆往往对他们帮助更大。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教师可以适时讲述一些与课文相关,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环保事件,让他们记住这些有趣的故事,知道其中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在数学应用题的案例编制过程中,也可以融入一些日常生活中节约、环保的要素,如对不节约的生活习惯造成水、电浪费的量化等。
2.2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要将课外活动作为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课外活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正确组织和吸引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兴趣、才能与特长。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其一要求活动主题明确,其二要求活动形式丰富新颖。例如,新华社曾有过这样一则报道——“江苏扬州开展‘生态文明你我同行’系列活动,面向社会征集节能减排‘金点子’。扬州市中、小学生广泛参与,争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小卫士。”通过类似主题鲜明的课外活动,使他们懂得生活中要环保、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环保。
2.3家庭教育——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学延伸
当前,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5+2=0”现象,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在学校里对小学生进行5天的系统教育,当小学生回到家后由于教育的不连续或滞后,经过周末两天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效果。所以,在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教育过程中,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与协调,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可以尝试以“绿色家庭日”为主题,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绿色环保活动。通过这样的平台,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3关于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思考
3.1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塑造的价值观往往对其一生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推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社会对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学校家庭联动等诸多方面,并未结合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这一主题,有针对性地改革和转变。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重视和完善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应对生态危机下提出的新课题,它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中把人的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人类面临自然、面临社会环境以及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教育给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注入了新内涵,要求大学生不断的提升综合素质,达到全面发展,为高校培养时展需要的合格接班人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二、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一)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的素质发展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当代的大学生除了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之外,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强健的身体素质,不仅要学习处理人际间关系,还要重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学生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不仅具备新技能、新知识,而且思维活跃,思想敏捷,是青年中群体中的优秀分子,他们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是祖国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还肩负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和生力军。因此,培养他们具备较高的生态文明素质,强烈的生态环保意识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衡量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否全面发展的重要量度,只有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二)生态文明教育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帮助他们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社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生态文明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仅重视人类自身发展,却忽略人和自然关系的历史性总结和升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上,其要求受教育者要树立一种良好的人生观和自然观以及生存发展观,更加的注重人,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有意识地控制人类自身在发展中对自然的盲目行为,这种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关系相和谐的,这种教育纵向上注重以人为本,人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在横向上则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因此,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保护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大学生“地球家园”的责任意识,教育他们要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从根本上增强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时展所需要的生态文明素质。
(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掌握着当代先进科技知识,且觉悟力较强,他们即将进入社会工作,是社会竞争的先锋力量,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不仅可以充当传播生态文明观的先锋队,也是监督、保卫、建设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发展的主力军。作为未来我国社会发展的未来主力军,大学生是否重视环境问题、是否具有生态文明意识、是否掌握生态文化知识、是否身体力行生态保护行动,将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整个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因此,发挥好大学生态文明的文化引领作用,实现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才是提高我们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之道。
三、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因此,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就要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理念,陶冶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发展观。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来看,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都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可或缺的方式方法。
(二)加大高校师资队伍的生态文明教育力量
高校教师对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只有极少一部分的高校教师很好在教学中自觉贯彻生态理念。办学之道,师资为本,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样需要一支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师资力量而只是盲目地开设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课程,必然使教育流于形式,无法实现最终目标。因此,加大高校教师生态文明教育力量是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重要保证,也是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经。
(三)发挥大学校园文化的潜在教育功能
现有的教育生态学表明,校园所具有的规模和组织结构、所提供的物质环境、推崇的价值观念、熔铸的行为模式等等,构成了受教育个体的学习情境,他们对受教育者学习行为造成了明显的影响。校园是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校园环境与氛围对学生能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如洁净的校园、醒目的环境保护宣传标语等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增强都会起到作用。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
(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作用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报纸、广播、互联网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增大。目前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获取有关生态保护信息的。因此,高校不可忽视新闻媒体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个庞大和开放的体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和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探讨的方面还有很多,如认识上、教学上、师资培训上等,这其中有很多方面都需要政府、教育部门、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只有这样,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才能沿着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一、什么是生态价值
生态学认为价值是事实的一部分,那什么是生态价值呢?从人和自然中其他客观存在的关系看,可以从两个方面对生态价值进行探究。
1.人作为主体,自然作为客体
人作为主体,自然是客体,自然为人创造的价值也就是自然的生态价值,因此,人要尊重自己的主体地位,以保障自然的价值满足自身需求,而这种保障必须是长久的,可持续的。
2.自然作为主体,人作为客体
自然是主体,人是客体,人对自然的满足,体现人的生态价值。人对自然环境可以施加影响,而自然环境的协调和稳定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因此人的生态价值是通过对自然的影响得以实现的。而这种影响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这完全取决于人的自身。
二、生态价值教育的内涵
1.生态价值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
生态价值教育是价值教育的一种类型,教学中要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人格、情感、意志、生活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得以自由健康成长。
2.生态价值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如今,工业文明建设正向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工业文明建设讲究的是利益,培养出来的都是利益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化,我们要重新审视和反思人的培养模式。我们需要看到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需要持续发展,而这些要求恰恰是生态人的培养目标。
三、生态价值教育的当代意义
1.生态价值教育是人的发展的需要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我们不能指望自然做出改变,我们只能去适应自然。在学校进行生态价值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对生活和学习方式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从发展的广度上讲,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视野,把学生纳入整个自然系统之中,从而产生相应的价值。
2.生态价值教育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学校作为生态价值教育最广泛和有效的发起和实施点,也必将品尝到它所带来的成果,以及受到成果带来的积极影响。
(1)对于学校师生来说,有助于加深师生对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师生生态意识,有助于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和学生学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价值。
(2)对于学校管理来说,在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管理者管理民主,势必会增强管理的效度和合理性,提高学校的生态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3)对于班级环境来说,生态价值教育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学生和教师之间会有强烈的亲切感,学校学习生活将是一个温馨的体验过程。师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4)对于教学来说,学校可以获得生态教育的思想,充实和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人文性,让学校提高办学效果的同时,完成教育的真正目标――素质教育。
(5)对于学校和外界的联系来说,生态价值教育鼓励教学走出教室,走向生态。这促进了学校与社区等外界的交流与联系,让师生在社会中学到来自生活的亲自体验过的指示和技能。
(6)经济效益。一方面,学校通过自身影响力的增强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势必会吸引大量的社会关注和投资,增加了学校的收入;另一方面,生态价值教育能通过师生节约能源、节电、节水、资源回收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了学校财务开支,加强了学校的内部管理,为学校带来经济利益。
3.生态价值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 乡土音乐素质教育功效
乡土音乐作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契合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它的纯朴、生机和亲和力,使它能于润物细无声的情境中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可作为素质教育的有力途径,具有其他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种背景下,研究探讨乡土音乐的素质教育功效更具有现实性。
一、乡土音乐的素质教育功效
1.乡土音乐中的素质教育内涵。
乡土音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研究价值。乡土音乐属于美育,美育的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包括: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知识和审美修养为目的,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并通过教育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健全而和谐的人格。具体而言,乡土音乐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带来丰富、健康的审美体验。
2.乡土音乐的素质教育功效。
(1)回归自然,禀赋纯净。
乡土音乐自然、单纯、真挚,它产生于田间乡野,是老农耕田时的畅喊,是老妇炕头缝衣时的低吟,几乎不需要伴奏,更不需要花哨的外表。它是歌唱者面对天地、面对自己、面对劳动、面对羊群、面对心上人用心而歌的音乐,是歌唱者自己内心最真、最纯的表白。这种自然、纯净的东西往往能让一个人听了后,一下子勾起对自己民族根性的一种追忆,一下子唤醒生命中的某种感动,回归到人性深处千丝万缕的情感。而生活中我们发现最自然、最纯的东西才是最美、最有魅力和最易感化人的。今天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其中一个内涵就是要人们学会欣赏美、懂得美、创造美,原生态民歌寄托了人对美的追求,把美的标准具体化,把审美趣味具体化,它其中蕴涵着的与生俱来美的东西,在它的文化中彰显出的独特魅力,因而令人感动和震撼。这些都有助于素质教育的进行,为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审美品位起着积极的作用。
(2)以朴素人性为本,热烈奔放和自由。
乡土音乐具有人性化的特点,符合人的需要,维护人的尊严,表白人的需求。无论是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翰调、爬山调,陕北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信天游,甘、青、宁地区的花儿,新疆的十二木卡姆,还是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江浙一带的吴歌,赣、闽、粤交汇地区的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的晨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藏族聚居区的鲁体、谐体民歌,海南的《天涯舞韵》《天籁之声》《印象・海南》等和其他各民族的山歌等,都表达了朴素的人性,不愧为结构精巧、韵味浓郁、风格突出、格式规范的精品。通过这些精品感染,学生可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传统节日,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将其制作为课程资源包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使学生了解乡土音乐及本土民间艺术形式,喜欢本土音乐,喜欢乡土民间艺术形式。
(3)贴近生活,体现生活本色,是做人做事的好教材。
乡土音乐来自于生活,在它的歌词中总有一些内容是对人的教诲,宣传或排斥一些东西,具有明确的价值观。在这些价值观里,有许多优秀文化因子在里面,如歌颂纯朴、善良、勤劳、勇敢、诚信的品德,教育人们要遵守传统美德,成为健康、高尚的人。如藏族民歌《丰收山歌》:“教会我才能象金鹿般聪慧,培养我才能象青松一样坚强。”这里所唱的内容,长期以来形成了当地主流的观念和生存模式,并受当地人的推崇,对维持稳定当地的生存模式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学唱这些乡土音乐――原生态民歌,歌唱者自身获得了社会的承认,一方面学习了社会的礼仪、规矩,另一方面获得了进入当地主流社会的通行证。通过乡土音乐人们还可以交流思想、看法,受到教育,并达成共识,从而建立和保持更协调、紧密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有助于素质教育的进行,为塑造当地人的伦理道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如何利用乡土音乐实施素质教育
目前,在庞大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虽然也推行多元题材的音乐素质教学体系,但尚未有将乡土音乐引入素质教育课堂的做法。笔者提出以下措施:
1.将乡土音乐纳入现行的教育体系。
学校音乐教育在采用指令性规范教材学水准的同时,应该规定一定量的自主性教学课时,由学校和教师立足于本地区本民族原生态民歌,从娃娃抓起,专门进行地域特色民歌教学,使幼儿、中小学生学习、演唱本民族民歌,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甚至第一节音乐课就应教本地区本民族的乡土音乐――原生态民歌,让娃娃们了解自己的根,了解自己的文化,并为此而骄傲。
2.开展乡土音乐为主题的社会活动,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
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和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形成一个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如组织以乡土音乐为主题的电视歌手大赛、学术讲座、音乐会、知识竞赛等,使人们受到优良文化和熏陶。2004年,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陆蓉举办了《绣荷包》个人独唱音会,搜集了全国各地各民族的《绣荷包》,并从几十首《绣荷包》中精选了18首不同风格、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绣荷包》演唱。音乐会从歌唱到介绍荷包的文化、历史演变,还介绍了绣荷包民歌的风格和特点,使观众受到很多传统文化的教育。
3.通过乡土音乐的家庭传承进行素质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民歌都是家庭世代相传而流传下来,我们应借用这种形式,把祖辈积累下来的好的生活经验在乡土音乐中传下去。如云南丽江石鼓的洞经古乐会,到现在已历经五代人,一直在演奏《清河老人》、《吉祥》、《元始》、《浪淘沙》这些曲牌,这些曲牌的内容涵盖了庭院洒扫、待客、穿衣带帽、做寿祈福等方面的礼仪,起到了培育后辈、教习礼法、劝学励志的作用。
4.加强乡土音乐人才建设,并贯穿审美教育为导向的素质教育观。
对于优秀的乡土音乐人才,政府应视为国宝高薪聘养,让其安心传承乡土音乐、原生态民歌,开门授徒,使乡土音乐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同时要选择一部分人才到高等学府进修,学习系统的理论,起到保护和继承乡土音乐的作用,加强培养大批优秀的音乐师资与音乐人才。这些音乐人才为其所处地区或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收集、整理、介绍、研究与教学等诸多方面,将会起到桥梁和带头作用。
5.提倡以乡土音乐为核心内容的生态保护区,创建文明城市和乡村。
政府应成立专门的原生态民歌保护区,设立乡土音乐保护基金,投入资金保护原生态民歌的独特性和生存环境,激发居民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增强当地居民的凝聚力,以乡土音乐提倡的真善美为行为准则,以推乡土音乐崇和歌颂的行为为美,以乡土音乐鞭挞和嘲笑的行为为丑,使居民的文明素质得以加强,创建文明城市和乡村。
乡土音乐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塑造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人们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我们可以利用它的独特性,创新教育观念和方法,生动活泼地对青少年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言根主编.学会学习[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3.7.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所提出的要求之一,其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以及人民的福祉,它是一项长远大计。党的十七大报告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与民族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要求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党的十再次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也越发重要。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生态文明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做出贡献。高校作为对大学生群体传播知识与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应积极发挥这一优势,在进行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引导,促进其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德育教育
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认识。它是由文化与自然价值相结合,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同时它也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
一、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广泛缺乏生态文明意识,由于一些高校将教学育人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与政治素质方面,而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德育教育的培养,使得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从而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淡化,没有从较高层面上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生态意识。因此,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经常发生。例如:浪费水电、浪费粮食、不爱惜公共设施、随手丢弃垃圾,随处乱写乱画等。对于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些高校虽然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也开设了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课程。但是,由于缺乏教育力度,课程空洞乏味,仅仅从图片以及罗列的数据方面让大学生了解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其效果并不理想,致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对于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关键在于让大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全民族的发展与福祉,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看待问题,明确如果不能够合理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制约经济的发展,制约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党的十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提升其生态文明素养显得尤为迫切。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解决对策
(一)开设具有综合性的课程
在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方面,高校应致力于开设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该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其囊括关于生态文明各方面的知识内容,具有灵活性、充分性以及内容的广泛性,成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以往的课程设置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仅仅是通过一些幻灯片或者一些数据来让学生对生态文明进行简单的认识,而该综合性课程,从内容上更加充分饱满,使得大学生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深刻地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自身建立起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念,从而形成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不断加强关于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方面,老师作为主要的引导者,首先应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具备各方面素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其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会对德育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应当打造一支力量雄厚、水平过硬的教师团队。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多开展一些具有真正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将关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不断的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大学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大学生精神素质的提升以及道德情操的养成产生着重要的引导和指示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将生态文明意识观念与其融合,切实开展一系列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观念意识,使得校园成为培养大学生态文明意识的摇篮。
(四)开展各类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
关键词:生态道德;小学美术;创新教育
一、生态道德培养概述
生态道德培养是当前教育界探讨的重要课题。生态道德不仅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品德,更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养的基本尺度。生态道德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生态平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对生态道德的培养,不仅是帮助学生建立生态意识,还涉及关怀自然、理解人与大自然的紧密关系、落实环保行为等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迫在眉睫。如果忽视生态道德的培养,任由破坏环境的行为继续下去,人类终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也无从谈起。生态道德应当作为道德观念培养的当务之急,与其他道德原则一起贯彻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在义务教育中建立系统的生态道德培养方案,从细节做起,从孩子抓起,让生态道德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在他们心中树立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道德基石。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引入生态道德培养的意义
随着我国对小学教育制度的深化改革,素质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人为本,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知识技能、道德素养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培养。生态道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宗旨。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生态道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良好素质,并能够通过在大自然中的体悟和感受提升审美意识。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在现代都市的钢铁森林中,学生难以透过同质化的环境和建筑发现艺术之美。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观察自然、体验自然的环节,既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艺术灵感,又可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是生态道德培养的重要指导方向。小学美术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传统教育更加强调人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素质教育则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生态道德培养融入小学美术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感情,加深对自然的亲近感,从审美和艺术的角度发现自然之美,从而真正建立与自然万物的感情,培养良好的环境意识。
三、生态道德培养视域下的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措施
1.创建情景,培养学生发现自然之美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倡自然教育,主张回归自然,在自然世界中寻找本性、释放本性,并以自然环境为背景树立自身品格,培养综合素质,同时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情和联系。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引入自然教育的核心思想,将自然之美通过课程设置导入学生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中放飞心灵,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自然景物,感受自然环境。以描绘春天花草的教学为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由描写自然风光的文字导入教学,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一段与春天有关的文章节选,然后将不同地区不同的春日景观做成PPT进行播放,带领学生在图片中感受各种各样的春季美景,体验大自然的奇妙与勃勃生机之美,然后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景致和植物,从而在生态道德培养下推进课堂进度。这种形式的美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美,提高审美能力,让他们善于从身边发现自然美,进而培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2.小组合作,建立学生节约意识小学美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手工制作是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手工课程中,教师应当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素材,创作美术作品。同时,在课程中引入生态道德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对废旧物品的搜集和再利用,完成教学任务。以拼贴画教学为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通过对布料、纸片等物品的剪裁、拼接,完成一幅具有明确内容和思想的拼贴画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家中的废旧衣物、过期杂志等,在课堂中进行设计、剪贴,从而完成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再利用的意义,从而建立节约、环保意识。
结语
小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全方位提升学生道德品质、情感思维等方面的素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导入生态道德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环境意识,让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生态。通过生态道德培养拓展小学美术教育创新,不仅能够促进生态道德培养的建设,而且有助于小学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振亚.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教育探索,2007(2).
[2]贾义保.论生态道德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06(6).
[3]陈寿朋,杨立新.生态环境问题的道德因素及其调适方法.甘肃社会科学,2006(3).
[4]黄明光,郑建萍.国内中小学环境教育模式探议.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10).
[5]谈志勇.浅议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基础教育研究,2004(9).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价值观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积极响应了党的十的强烈号召:“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然而,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和自然环境资源的浪费和短缺,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却还处于瓶颈之中。由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是时展的客观要求。
一、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道德教育的辩证关系
(一)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对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文化中的一种亚文化,具备社会文化的属性,但有着社会文化所不能的德育属性。高校是社会先进文化、先进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播地,也是培养社会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也是当下及亟可待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是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传播者,必须提高校校园师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将生态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弥漫整个校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
(二)加强校园生态道德教育又推动了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校园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之举,也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势所趋。新形势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更注重人文发展,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在全校渗入生态环境意识,加强生态道德教育。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全校师生和职工的共同努力,其教育过程也是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渐进过程,因此,加强校园生态道德教育又推动了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两者在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二、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培养大学生生态价值观
校园文化其特有的基本要素构成了一个以育人功能为标志的不同于其他文化的文化系统。其中,德育功能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个功能。本文主要从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娱悦功能和约束功能来探讨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
(一)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高校校园生态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新最热的校园文化建设课题,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校园文化主思想的指导,而且,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也需借鉴校园文化的优秀成果和方法。由此,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也适用于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校园文化对校园全体成员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取向上的一种引导和规范功能,使其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取向更符合校园主流文化,并得以内化,付诸于行动。同样,借鉴于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校园生态文化对高校全体成员在生态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层面上加以正确引导和规范,使其生态觉悟和生态价值观更符合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要求和运作。在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第一,规定体现阶级性和时代要求的校园生态文化内容,正确引导大学生提高生态环境意识。高校校园生态文化的内容必须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符合时代的要求,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譬如在高校校园内营造爱护环境、勤劳节俭的良好氛围。第二,及时对高校校园主体进行生态环境知识的充电,提升高校校园主体的环境素养。教师为人师表,且基于其责任和任务更要对大学生的校园生态环境意识加以积极的引导和教导;而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又是自身的教育者,对校园生态环境意识更应积极消化吸收,外化于行动。第三,在高校校园内创造强有力的生态舆论环境。环境是塑造人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和改造人的重要手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整个校园都被积极向上的生态环境思想所感染,那么不符合要求的消极颓废的思想就会逐渐减少。
(二)校园文化的娱悦功能。校园文化的娱悦功能是指校园文化使全体成员感到身心愉悦,在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中能够轻松学习快乐做人。通过开展一系列相关的校园生态文化活动,使全体成员在这个有形的活动载体中培养自身的生态价值观。第一,开展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课内外生态文化活动。高校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价值观,只有开展与学生相关的并且有益于其身心发展的生态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他们在受到教育的同时,身心方面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植树节组织大型的植树活动;园艺专业师生带动非专业师生规整校园绿地,修葺花草。第二,传授生态文化知识,积极践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校除了学习相关的生态环境专业知识外,还应锻炼他们的为人处事、独立自强的能力。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炙手可热的一项提升自身价值、增加社会阅历的活动,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生态文化实践活动和自发的生态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深入社会生活,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帮助正确定位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态价值观。比如:教师在大自然中传授专业知识,并实地练习;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实地研究学习。
(三)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是指产生正面影响的校园文化在精神上对学校主体思想和行为的约束和制约,使其远离不良校园文化的侵蚀,弘扬主流校园文化。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需要通过高校管理机构的严密规划和详尽落实,制定高校管理制度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开展是否顺利进行。第一,建立合理完备的规章制度体系才能使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有一个质的保证。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整体素质和风格特色的象征,受社会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不良的校园文化自然也渗漏到校园,高校在日新月异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新形势下更应努力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并严格执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二,学校管理与自我教育相统一。只管不教是浪费财力物力,只教不管更是失去准则和方向。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强有力的奖惩罚制度,将是一盘散沙;只是机械管理,没有内化与外化,将是一台废器。只有两者相统一,才能取得较高的管理效益和教育效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制度要求消化内化,付诸于行动,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而推动了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
总之,高校作为社会有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以德育人的职责和任务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和导向型的作用。高校的蓬勃发展、绿色发展直接决定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功能,通过多种方式的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使他们确定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的大自然做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路琳.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2] 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一、生态伦理教育的含义
“所谓生态伦理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教育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指导下,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伦理观念出发,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价值观和权利观,从而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自觉养成生态环保意识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它是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培养人们自觉应用生态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善”待自然,能够主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使人类和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只涉及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形成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忽略了生态伦理教育。但是,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未来的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面对的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展变化相适应,不断更新教育的内容,培养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需要的人才,所以,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必然。
(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彻底扭转长期沿袭的生产生活观念和行为,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而这种对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扬弃,意味着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文明形态的建立。”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滥砍滥伐,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经常发生,使贫困地区更加贫困。这种只顾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没有限制的开发、索取自然资源,结果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有学者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证生态平衡,生态可持续发展,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大学生肩负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任。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生态道德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前途和命运。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尊重生命、保护自然,树立人与自然之间和睦友好的理性关系。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人们出于私利对大自然进行掠夺、严重消耗自然资源,造成了人类生存发展上的不平等,也制约了人与自然的谐调发展。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升人们的道德意识,是促进人类自身发展以及人与他人、社会、自然共同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纳入生态文明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内潜素质(沉淀在心理深层的文化潜在意识)与外显素质(外部表现出来的从事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等。”生态文明教育应属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范畴,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我国高校现阶段推行的是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还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生态文明观,生态伦理观的全面发展的人。但是目前,生态伦理教育不成体系,导致大学生生态伦理素质缺乏,教育的结果很不理想。通过生态伦理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从而正确选择、调节自己对待自然的行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他们懂得尊重自然时,就能够尊重自然进化的内在规律,发自内心的关爱自然、热爱自然;当他们面对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够依照生态伦理理念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自律,形成简朴、健康的社会风气;当他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能够摒弃“个性膨胀、竞争至上”的思维定势,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新型人际关系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功能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社会中具有非常优越的地位,它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对我国经济基础产生能动作用,它可以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从而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不过在任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紧围绕我党的中心任务进行,它是党一切工作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走出校门后,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将生态伦理教育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正是顺应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使得我国的经济建设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渗透等,引导我国未来的建设者们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切莫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理论作为指导,其活动载体形式多种多样,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参与性和突出的社会实践性”。我们可以将生态伦理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视保护环境为己任,使他们将保护生态作为共同的理想信念,最终将形成一股非常强大的凝聚力。这种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将会根植于学生心中,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成为大学生崇拜和追求的社会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结合生态伦理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保护生态成为其心灵的感悟和内心精神世界的升华,成为其终身的理想信仰。
作者:范萍高娥娥张珮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一)生态道德与生态文明的统一性
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与广泛的空间维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的环节,生态道德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生态道德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是生态文明背景下伦理道德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的条件。道德作为一种伦理范畴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中,道德普遍的存在于人们的生产方式与行为模式中,“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的,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生态文明的最终确立需要生态道德修正规范人与自然的道德准则,确立人与人之间新的道德模式,从而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伦理道德的支撑。因此在推行生态文明的同时要进行生态道德的建设,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共同发展,“在道德视角上,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领域,道德也必须涉足生态文明建设中各种道德关系的调整”。
(二)生态道德的培育依靠生态道德教育
伴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环境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其中的第36章提出:教育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2002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将2005至2014年确定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10年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部分明确提出“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对人们进行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教育,将生态伦理的观念,内化为人们的信念,外化为人们的行动,使公众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增强自律的能力,从而自觉自愿地遵守生态法则与道德行为准则。通过生态道德的教育使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自然存在的权利与价值;协调人类社会中的复杂关系,实现生产方式的低碳化转型与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变。生态道德教育伴随着生态文明的建设不断走向发展与完善,成为培养具有较高生态道德素质的文明公民的重要形式,生态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转变传统价值观念,推动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生态道德教育对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提升国家的生态文明程度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工业文明以来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在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化进程;公民整体生态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一)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客观上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演进,对社会财富的追求成为主导的价值取向,物质主义盛行,“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幸福就在于创造、占有、享受(消费)物质财富,从社会的角度看,就在于无限改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传统的追求经济利益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植入人们的思维理念。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尚未完成,传统价值观念与生态价值观念的冲突依然存在。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只停留在表面,在具体行动上表现滞缓,一遇到经济利益的纷争,就放弃对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而社会又缺乏有效的法律与制度的监管,使生态道德的教育流于形式,直接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生态道德教育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目前的生态道德教育更多的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缺乏由理论到实践的道德转换,没有注重生态道德的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无法做到知行的统一。生态道德教育包括自然、社会、人三个领域,是各个学科相互交叉与合作的结果,而现实的生态道德教育沿用应试教育的模式,从小学到大学只注重既定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知识,缺乏实践性与感染力,只注重单向的理论知识灌输,且以说教成分为主的教育方法枯燥,使受众缺乏情感的体验,无法产生共鸣,这种脱离现实的教育模式远离生活,造成教育效果的低下。我国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国民的环境意识渐渐觉醒并逐步加强,我们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使每一个觉醒的公民将生态意识转变为具体的社会行动,体现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中,体现在追求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在自觉提高生态道德素质的生态文明的建设中。
(三)公民整体生态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是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国民的生态道德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程度的标识。我国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人们过多的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对精神家园的建设,受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认为所有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都可以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改进,而忽视生态道德的建设。随着生态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渐渐觉醒,但这种生态意识仅停留在思想观念的表层,还没有真正内化为内心的信念。而这种生态意识还没有外化为具体的社会行动,虽然存在参与渠道不畅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人们不能自觉自愿的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
三、提高生态道德教育水平的途径
对生态教育的开展与普及,需要从道德观念层面深入的培育生态文明的意识,在具体操作上,采用多样化生态道德教育模式,通积极营造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
(一)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培育全方位的生态道德理念
通过生态道德教育推行生态价值观念。改变传统的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价值观念,推行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理念,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还自然于本来的权利与价值,对人类活动的考量以是否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衡量的尺度。摒弃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的观念,而将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保护者与管理者;放弃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无限利用的观念,而寻求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价值观。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当代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自觉维护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保证自然资源的良性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既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体现其经济价值,又为人类提供清洁的自然环境,实现其生态价值。在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倡导低碳经济,追求绿色的GDP,在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发展的同时,达到社会可持续的进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的利用。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人们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低碳生活方式的养成,需要生态道德教育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引导与教育作用。低碳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人们消费模式的转型,包含低碳节约、自然健康、可持续性等消费理念。生态消费模式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其核心理念是消费的“生态性”,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基础上,崇尚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来自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杂志。《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二)确立针对不同主体的多样化生态道德教育模式
生态道德教育面向社会公众,教育对象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与层次性,针对不同主体的特点应当确立多样化的生态道德教育模式。各级各类学校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生态文明理念的主渠道。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如何,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的普及及未来的推行效果,要立足小学、中学、大学的不同层次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认知规律,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突出实践性的教学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丰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理论,从面向未来的高度来探索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之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对教育者的感染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内与校外的活动,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采用生态道德体验模式进行教育,使体验者置身于一定的生态情景之中,诱发和唤醒体验者的生态感悟,提高德育效果。目前的生态道德教育更多的体现在学校的教育中,从小学到大学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做了许多的工作,也取得了预期的教育效果。但是对社会公众的生态道德教育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机制,且舆论宣传不到位。在全社会范围广泛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与教育,普及生态知识、生态道德行为规范、低碳生活方式、绿色消费理念,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不同主体的培训、教育与宣传,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自觉履行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生态道德准则,进而成为具备生态道德素质的文明公民。社会上应当开展各种层次的在职人员的生态道德继续教育,并将这种教育常态化,充分发挥政府、环保部门和宣传媒体的作用,引起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唤醒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意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
(三)积极营造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
一、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也是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发展生态文明的意识是在工业化进程发展较快的过程中才逐步开始出现的,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不过是在近二三十年来才开始有了较迅速的发展,这就说明我国生态文明本身开始引起重视时间是非常短的,而且我国对于生态文明的发展并没有提出较多的要求,这也就使得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也起步较晚;其次,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由于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的广泛因而容易产生较多的问题,因为需要从较多的角度来分析相关问题才能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具体思路也才能取得较好的发展,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出现了这些问题因而起步晚发展滞后;最后,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在新时期的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相当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使得生态文明的发展严重的滞后了。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去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来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在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必须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的问题。虽然起步晚,但是如果发展快还是可以实现生态文明的高水平发展。
二、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生态文明的进步依赖于生态文明教育的不断开展,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存在生态文明教育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尤其是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
首先,从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宏观规划与指导上看,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这种误区不仅表现在生态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上还表现在教学计划的不科学教学目标的盲目性等方面。这就严重制约着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和研究。
一方面,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长期性和系统性缺乏深刻的认识,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只需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基本知识的了解就行,不需要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深入的系统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生态文明教育难以得到真正的发展。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是与我国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等问题相挂钩的,这就使得我国社会各领域中相关问题的发展就会陷入一种难以把握的状态之中,特别是难以解决生态环境发展与人们生存问题之间存在的矛盾,因为要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建立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基础之上。同时我国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并不明确,一方面并不知道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培养生态文明发展人才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重要性,因此会产生认识上是误区。
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进而使我国高校在实现生态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要积极提高认识,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解。
其次,从具体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角度看,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也存在误区。在有些高校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生态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对专业能力要求极高的理科学科,对于一般人来说,生态学是难以在文科和工科学生中进行比较深入和透彻的讲授的,更难以将其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进行开展,这就使得生态学难以作为公共教学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实施。当然,在实际情况中生态学虽然在理论上比较深奥,往往需要对生态模型、相关公式和系统性的理论进行分析,但由于它是描述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其深奥的原理和知识点同样可以用生动合理的例子来进行浅显易懂的表达,对于大部分理工科和文科学生来说都是能够比较容易接受并进行深入学习的。生态学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着教育地位缺失的问题,这与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对于不同领域人员的滥用是有紧密联系的。目前,一些对生态学毫无了解的政府官员都企图打出生态文明的发展招牌以蒙骗群众,动辄就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科学发展观”这些术语来作为口号进行宣传以期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事实上,部分官员在实践中却往往采取反生态反环境保护的行为,使“生态文明发展”仅仅变成一种姿态一种不具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的空洞口号,这无疑是对生态学的科学严肃性和地位的严重削弱,因而导致社会上形成一种伪生态学的怪现象。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根据我国社会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的状况来深入的分析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生态文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三、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需要有一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好,十分精干的师资力量,师资力量充足,教学质量优良提高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水平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问题。
首先,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的教师非常的缺乏,即使是比较优秀的生态文明教育老师也存在着理论修养缺乏和具体的实践操作不完善的问题,这就给我国的生态文明的发展出了一道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具有专业的生态环境知识和较高生态教育能力的师资力量,只有有较强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才能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开展。我国在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等专业虽然已经培养了许多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生态文明发展人才,但仅仅依赖这些缺乏足够实践能力和经验的人才来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显然是不够的,他们远远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对现代生态文明教育的高要求。所以制约生态教育广泛深入开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高素质、生态化的师资队伍的缺乏。
对现化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来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和阵地建设,是一个教育不可忽略的重大问题,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
一、校园环境文化是一个校园生态系统
众所周知,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机构。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校园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结构和功能。校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从而使自己保持着一种有序状态,并不断地发挥着自己的能。校园环境文化,在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课堂教学所能够完全承担的,它需要多种逻辑的训练。校园环境文化,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有其独特的作用。
二、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有影响作用
校园的环境文化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和利用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性的功能需要通过教育者的设计而体现。
三、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近些年来,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都进行以学校内部综合改革,并把比较多的精力散到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上来,特别是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予了高度重视。这都是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学校校园环境文化的创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发展有着其独特的潜移默化的、深刻有力的影响作用:
1、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前些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令人担忧,必须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严竣问题。
2、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气息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校园环境文化,它具有特殊而多样化的育人功能。如果说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角,那么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好比是他们活动的舞台,缺少这个舞台,师生的活动就失去了依托,并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效果。校园环境文化在学校思想教育中表现出以下几种功能:
1凝聚功能。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树立群体的共同价值观,通过它的影响力在青年学生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青年学生行为系于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之上,从而在高雅古富的精神生活中,陶冶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格。
2激励功能。不同的校园环境文化会将教育教学活动导向不同的境界和水平,产生不同的育人效果。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必然会出现“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校风,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内心节办,激发着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比起千遍万遍地说教方法,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熏陶功能。学校按照审美的要求去加强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这对学生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具有无形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4益智功能。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一般地说,丰富良好的环境文化因素刺激,可以促进智力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并以此为中介来促进智能的提高,特别是学习兴趣的提高。
以上功能的发挥中显出,学校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积极开展思想教育的极好阵地,必须加强重视和强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