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7:25: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22
素质教育的提出旨在改善传统应试教育造成的不良影响,如过分关注学生成绩,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教育、创新意识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等。而初中阶段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阶段,理应将素质教育贯彻到底。初中地理具有很强的思维逻辑性,是兼文科、理科于一身的科目,初中是地理学习的基础阶段,学习该科目能够使学生初步接触宇宙、自然地理环境、资源保护、地域特点等学科知识,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
但目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对于新学科具有新鲜感,随着教学的深入,新鲜感渐渐消失,不再对地理有着浓厚的兴趣。地理学科知识凌乱复杂,知识点很多,有很多需要背诵的知识,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厌烦情绪,且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关键,未受到教师的重视。为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就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将创新教育融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创建真正贯彻素质教育改革的新型教学模式,使教育真正有利于学生,以下是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新模式创建提出的几点方法与建议。
一、初中地理创新教育的概念与特点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其重要内容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情感。创新意识是指进行探索创新活动的欲望,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才能进行探索创造;创新情感的培养是指创新的兴趣、态度、动机、意志的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的培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在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初中地理作为文科与理科兼具的学科,也具有较强的思维性,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设计成鼓励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老师发挥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学生发挥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发现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初中地理学科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情感性,将创新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课堂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初中地理学科知识点繁多,但其自身有趣的知识又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不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地理的乐趣,作为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者,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下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
1.初中地理是学生接触自然知识的途径之一,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地理学科的知识本身就很吸引学生,认识地球和地图、海陆变迁、世界气候时,可以借助适当的教学工具,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直观深刻,地球仪是学生学习地理必备的学习工具,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七大洋、五大洲、经纬网、海陆分布等知识时,学生可以事先通过研究地球仪对知识有一定的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对不懂的知识认真学习,不放过一个知识漏洞,同时也要利用好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将目前世界的形成过程、火山的形成等知识用视频的方式展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研究性学习同样也要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采用“满堂灌”的上课方式,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课堂模式教学成果一般。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设置悬念,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再研究,采用地理知识抢答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也能在知识抢答的环节,进行知识的再复习。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树立学习地理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形式还有很多,但学生学到知识是关键,过分追求形式反而会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
2.地理学科本身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利用一些课堂所学知识展开实践,显得十分重要。生活中有许多与地理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环境保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结合其他学科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制定时间目标,进行明确分工,在对知识有一定了解和掌握的前提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有益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与迁移。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初步认识社会现状,对我国的环境和资源有着客观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习惯,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
同时,在进行分组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在与同学合作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集思广益,让学生帮助学生,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实践中,发挥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共同将任务完成。开展地理实践实践活动,除了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之外,还能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真正发挥学生在集体中的作用,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传统;新课标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是极其重要的。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形势,改变教学方式是刻不容缓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初中地理教学或多或少的延续着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也比较沉闷。因此本文就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调查、分析,并给与教学策略指导及实践研究。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地理知识能够有效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地理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地理课程在所有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学生认识地理环境,掌握地理技能的基础。但是在传统教学中,地理课程在初中课程中地位低下,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淡薄,这就导致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存在偏差。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地理在初中课程中属于“副课”状态,受重视程度较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低下,兴趣淡薄,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地理知识过于肤浅,认为只要自学就能掌握书本上的地理知识,还有的学生认为地理知识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知存在偏差,是影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障碍。
2.教师的地理课堂教学观念存在误区。
(1)教师综合素质低下。
虽然初中地理教师经过培训,对新课程理念的内容也非常熟悉,但是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综合素质普遍低下,无法将新课程理念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这就导致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低下。
(2)教学方式变革有误区。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为了实现师生互动的目标,地理教室将非重难点教学内容当做重点,设计大量的教学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氛围,但是地理教学效果却十分不理想。
(3)课堂教学缺乏地理特色。
很多教师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频繁借助计算机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进行新课标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将地图、地球仪、黑板图等直观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放弃掉,这就导致初中地理课堂缺乏地理特色。
二、初中地理教学的新思路
1.注重对学生的教学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地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叙述性有效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初中地理理论性知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地理课堂上要做到精讲、细讲,在课堂上善于提问,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融会贯通。例如:教师在讲述《地图和地球》这一章节的内容时,不断要做到精讲、细讲,还要在学生面前反复讲,加深学生对“地图和地球”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动手绘制地图,制作地球仪,这种实践教学的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投身到初中地理知识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山顶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对自己观察到的地理情况进行记录,加深学生对课本上山峰、山谷、山脊等地理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大自然的现象、规律有效结合起来,巩固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更好地理解初中地理理论知识,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采用图文结合、正反设问的形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和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科的主要区别是课本插图较多,配有地图册,其中包含的内容较多,地理知识抽象性较强,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只有采用图文结合、正反设问的形式进行地理教学,才能实现地理知识的形象化和实地化。因此,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图文并读,阅读教材中的文字,观察图形,并对其进行想象和设问,做到推本溯源,按照这种方法将相关地理名称、特点落实到地图中的相应位置。例如:教在讲解《黄土高原》这一课时,可以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描述出黄土高原的地理形态特征,然后在学生的描述下反问学生“黄土高原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形态特征?”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4.巧妙运用合理的地理模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合理的地理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抓住地理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快地将地理知识转化为地理技能。例如:教师在想学生讲述河流的基础内容时,要让学生列出水系特征的只是模式,弄清河流的源地、水系组成、形状、流域范围,利用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的地理知识思路更加清晰,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总结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呼吸到“新鲜空气”,只有运用新方法和新理念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正确的思维认识世界。
参考文献:
[1]王丽媛.生本课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J].求知导刊,2016(05).
[2]古颖.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16).
关键词:初中地理;综合性教学;策略;有效学习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这样写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坚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断培养学生创新、合作、探究的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不断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最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以往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的教学模式,即在上课前依据课标进行备课,在课堂上按照课本的目录进行一一讲授。这种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也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地理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现状,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不断激发课堂的活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本文通过分析三种初中地理课堂的综合性教学策略,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促进综合性教学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也逐渐被引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其自身的优势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发挥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展示视频、动态图画、音乐等多种形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点,活跃了课堂氛围,从而有助于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地理知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时候,由于本节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观察地球运动,掌
握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了解昼夜交替现象,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的照射情况,并且掌握五带的基本界限。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动态图,使学生在这种动态效果中观察地球的运动状况。之后拿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地球仪,让学生和同伴之间相互模拟地球的运动状况,自己先寻找地球的运动规律。之后跟随多媒体课件中的动态地球一起去学习本课的其他知识。多媒体课件以其特有的优势极大地吸引了学生兴趣,学生都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地理,从而促进了有效学习。
二、引进“翻转课堂”,促进综合性学习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目前的教学环节中颇受教师青睐。翻转课堂主要指的是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变传统的单调的“讲授”课为现在的“学生主动学习”课,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想进行一堂完整的“翻转课”,必须要协调三个内容,也就是合理的网络环境、自觉的学生和充足的时间。
例如,在讲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这一节的时候,由于本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和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逐渐了解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推行因地制宜政策的重要性。在进行本节的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即“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他们各自对农业的影响是什么?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界限是什么?我国有哪几大牧场?我国东部、西部的农业种植都集中在哪些地方?”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本上的知识,寻找问题的具体答案。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即“我国到底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具体的例子有哪些可以提供参考的呢?”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后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主导着课堂的走向,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三、组织合作学习,促进综合性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一直被教师所倡导,但是并没有取得实际性的效果。在新课改背景下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即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和积极主动性,使其可以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并在此过程中感受地理学习的魅力。
例如,在讲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这一节的时候,由于本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且分析其划分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进行本课的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并且给每个小组发一张大的中国地图,组织小组内部合作、探究、讨论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地图的秦岭―淮河线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意义?我国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进程中,提升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不仅可以合作讨论出问题的答案,并且在讨论过程中又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内部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总之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模式,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创新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实践综合性教学策略,需要国家的支持、社会的宣传、学校的推广,教师的实施和学生的配合,才能顺利进行开来。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发挥初中地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地理课堂魅力;引进“翻转课堂”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整体全面健康发展。总之,不断创新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完美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范善慧.从有效性角度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的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14(2).
地理是一门取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常用学科,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是一项可行、有益的改革。而其中的难点为以下两个方面,怎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较直观、较深刻的地理现象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怎样教育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性地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引用“生活化”教学,既可以引导学生对书本上所授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理解和更灵活掌握,也可以帮助学生熟练地应用理论地理知识,分析、解决日常实际问题。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地深入进行中,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目标也由之前局限性较大的一味地增加学生对相关地理的知识储备量,转变为较科学合理地更加重视学生在接受、了解相关地理知识后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和遇到实际问题后的感知应用能力,更加注重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转变旧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而积极地将“生活化”教学推行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中,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在将至的这段时期内,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将会成为初中地理课堂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式。
一、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概念论述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引用的“生活化”教学,是一种现阶段较先进可行的教学模式,其旨于将初中阶段课堂所授的地理知识与初中学生所处生活环境内容结合起来,通过生活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更直观、更深刻、更浅显易懂的地理知识,而非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硬性填鸭式的枯燥教学。其优势表现明显,既改善了枯燥、刻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增加了初中地理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使地理知识更加鲜活易记,又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对地理这一学科及相关知识的兴趣和亲切感,转变了传统枯燥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厌恶和排斥感。在新的教育改革进程中,将“生活化”教学氛围引入初中地理教学课堂,结合“生活化”方式、“生活化”案例对相关知识进行展示和解释也对初中地理教学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若想顺应潮流,将“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发扬光大,初中地理教师就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掌握“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并提高自身对“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能力,还应顺应学科特点,取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积极观察生活、收集资料,以保证能够顺利、自然地实施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实施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方法,具体从以下“生活化”教学的引入、“生活化”情境渲染和教学实例“、生活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等这几个重点内容进行分析。
1.“生活化”教学的引入。“生活化”教学真正被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课堂中需要一个正确合理的引入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举例描述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案例情境,引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兴趣和注意,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中,以引起对相关问题的探究和思考。例如,在讲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一课程的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师便可以用几个问题将学生引入思考和学习当中去,如,“中国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你听说过的、了解过的那些国家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师生共同探讨列举之后继续进一步的引导思考,“为什么有些国家是发达国家而另外一些国家则是发展中国家”“你理解的发达国家相较于发展中国家有哪些不同之处”,以进入课堂教学主体。这种“生活化”教学引入,一方面便于学生更快地理解知识进入课堂互动中,另一方面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
2.“生活化”教学的情境渲染。有趣的“生活化”教学导入之后,需要以生动形象的、“生活化”气息浓的、轻松自然的情境渲染为线索贯穿引导教学过程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解“中国的民族”这一课程的过程中,强行要求学生对大量的民族习俗、特色进行死记硬背效果既差又会引起学生的厌恶反感,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观看相关图片、音律、视频,直观、形象地进行欣赏巧记,分小组进行知识竞答竞赛,并给予优胜者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使教学过程活泼、吸引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生活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既可以巩固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掌握,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地理知识“生活化”的意识和认知分析能力。譬如在讲解“我国的水资源”这一课程的最后,教师组织一次“生活化”活动,引导学生课下分小组进行观察、记录生活中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亦可采用观察结果记录评比大赛,对表现优异、结论科学的小组给予奖励。这样在“生活化”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体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初中地理课堂引入“生活化”教学具有深远、积极的意义。相关教育工作者顺应潮流,与时俱进,改进教学,发扬“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雪、董玉芝.初中地理课堂“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以《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例.新课程研究(下旬)》.2014年11期
关键词: 体验式 初中地理教学 情感体验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探究新型教学模式,立足于促进素质教育快速向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初中地理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将体验式学习方式合理应用到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地理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学生能力得到发展。
一、创造模拟情境,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当前初中地理教材内容中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理解部分知识点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老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部分地理知识,老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模拟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知识点,从而加深学生对部分抽象地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纬线和经线”的内容时,由于学生刚接触到地球仪和地图,对部分地理概念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因此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由于这些概念知识较为抽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因此,老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通过模拟地球公转和自转,采取动态化教学模式,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概念知识,全面提高地理课程教学效率。
二、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对于地理这门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只有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到该学科的应用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老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全面提高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逐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内容时,老师便可以根据当地实际交通运输情况,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实践活动,广泛调查和搜集关于当地交通运输类型、交通发展情况、交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前景的资料,让学生通过分析自己调查的内容,对当地交通运输网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绘制出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图。针对部分地理能力稍强的学生,还应该全面分析和评价所处地区的交通运输发展情况,并综合评价总结出当地交通运输网络的优势条件,再根据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善的方案。通过设计这样的实践教学过程,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地理分析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间的紧密联系,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运用能力。
三、采取互相交流的方式,激发体验兴趣
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渗透体验式教学模式,一个重要教学方式就是合作交流,促进师生相互沟通,感悟交流心得,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采取体验式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师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谓体验式主要指亲身经历的教学过程,需要学生在亲自参与过程中获得经验和感知。因此,将体验式学习方式应用到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要求老师重视体验经验的交流,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越来越多的学生都愿意利用假期和家长去旅行,远到国外,近在附近的旅游景点,都能够给学生带来较好的体验。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和主题,让学生自主展示所见所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北方地区”的内容时,老师便可以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前时间整合北方地区旅游的资料,并将其合理制作成PPT。在这个PPT中并不固定只是东北三省的资料,也可以是具有相同地理特征的地区;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展示出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信息交流过程,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创造能力。因此,从这里能够清晰地看出互相交流是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在初中地理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需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体验式学习方式,合理地将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具象化、形象的内容,让学生多角度了解和认识地理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提高地理学习效率。总之,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合理融入到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是提高地理课程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更新,利用参与式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整理高中地理教学重难点,然后让高中生们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继而大大提高学生们在地理课堂上的积极性,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参与式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各个高中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越来越重视,力求让学生们在身体和心理的成长阶段都能够得到最完善的启蒙教程,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成形,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应该进入更加深刻的阶段,教师要让学生们对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主动探究,参与到地理课堂教学汇总来,继而能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主动探究的习惯,提升高中地理课堂学习效率。
一、培养学生探究习惯,建立参与式教学模式
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与初中地理课程相比,有更多的知识点与内容需要学生们进行记忆,这对于已经习惯了初中阶段地理教师单向灌输知识教学方式的学生们来说有着诸多弊端,学生们需要发挥主动地位,积极探究思考教材上的知识,做到与课堂同步。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需要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更新,帮助学生们树立信心,在课堂上将学生们的作用放置在比较重要的高度上,让学生们在地理课堂上更加活跃地表现自己,感受到教师对于学生自主思考的需求,从而利用引导的讲课技巧,需要让学生们也参与到教师的引导中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思维方式,建立参与式地理课程教学模式。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时候,可以采用小组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们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地理知识的探究,在遇到难点的时候也能首先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主动地位,锻炼学生探究能力,提升参与式地理课程教学效率。在划分探究小组的时候,教师可以按照班级内部学生们具体情况进行划分,保证探究小组内部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言机会。教师还需要让小组自组员建立明确的探究目标,按照所设定的探究目标收集相关地理知识材料,并在课下研究学习重点,达到深入探究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主观判断,建立参与式教学模式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们讲解相应的地理知识,还要让学生们具备相应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只有学生们能够在学习地理科目的过程中进行主观层面的判断,才能养成最高效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在备课环节,需要事先对于高中生们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识接受能力有所了解,为学生们抛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判断,还需要对于课堂上将要讲解的难度比较高的知识点进行讲课方式的改变,设法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们提供多歌理解角度,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来,提高学生们的分析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树立起信心,在教师讲课的时候积极参与进来,让学生们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乐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教师可以在让学生们回答问题以后,对学生们提出表扬,比如“说的很棒!”“这个思考角度十分新颖!”等等,让学生们在教师的鼓励中更善于做出自己的判断,在遇到不明白的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及时提出疑问,与同学、教师共同探讨,加强课堂上师生合作联系,加强高中地理课堂学生参与度的同时,也让学生们习惯于根据情况做出独立判断,提升综合素质。
三、创设自由轻松氛围,建立参与式教学模式
课堂环境对于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有着很大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有着独立的思维,在课堂上,教师就需要让学生们感受到课堂趣味性,继而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们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们对于课堂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们从兴趣出发,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独特魅力,进行提升课堂学习效果。因此教师们就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进行师生互动,为学生们建立轻松、自由的高中地理课堂氛围,让学生们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内容,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播放有关课堂的教辅资源,在教学中添加有关地理课堂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们结合多媒体资料,围绕地理知识进行思考,然后在播放完有关资料以后,让学生们进行知识点总结,从而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了解相关地理知识,养成仔细观察地理现象的良好习惯,在高中生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同时也能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效率。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时候,要善于在传统教学方式上进行更新,创立参与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相对自由、轻松的学习范围,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们在地理课堂上与教师积极交流合作,主动接受地理知识,并能在课下进行自发探究,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让学生们能够具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作者:程美琴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大成果。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应用翻D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有益于地理教学过程创新。
一、丰富课前学习材料,落实翻转教学模式
课前学习,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前,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开展自主学习。下面,笔者结合《陆地和海洋》这部分内容,分析课前学习材料丰富的方法。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课前学习,是学生结合个人学习水平开展的预习活动。翻转,重在让学生自主控制个人学习行为,加强自我管理。在学习《陆地和海洋》这一单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掌握世界大陆与大洋的名字、地理位置与相关地理数据,了解海陆变迁基本原理。在课堂中,学生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世界地图描述大陆与大洋。学习目标,是重要的学习材料,也只有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能让学生高效开展课前学习行为。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丰富课前文本学习材料。在课前,学生要通过自主学习对课堂学习内容形成初步、整体认知。教师要从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入手,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地理学案,引导学生建立文本学习材料,建立地理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写出答案建立地理知识体系。比如“世界共有几大陆、几大洋?各大陆与大洋的名字是什么?各大陆大洋位于什么位置?依据面积如何排名?”等问题,个个关乎地理基础知识,学生将这些问题的答案组合在一起,建立个性化地理知识体系,有利于自主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发现个人的学习难点。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丰富待解决问题材料。自主学习,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挑战。鼓励学生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写下来,作为课堂交流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优化。在针对《大陆与大洋》自主学习时,有的学生会在课本上海陆变迁部分标注一个三角或者问号,表明自己在这一部分具有疑问。有的学生会将自己的问题写在笔记本上,像“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海陆变迁的现象还会发生吗?”等。积累充足的学习材料,才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者“翻转”成为主动学习者,成为地理问题的探究人。
二、科学组织课堂活动,落实翻转教学模式
在利用翻转教学模式实施初中地理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疑问,并利用课堂时间高效解决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
首先,解答课前疑问。对学生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是翻转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要先收集学生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分类汇总,明确各个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易到难地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土地资源》时,有学生提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有学生提出“土地资源怎么利用才能达到最优配置效果?”的问题。还有学生提出“土地资源到底有多重要?”的问题。教师要选择具有教育意义与讨论意义的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中互动。在解决问题时,先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要解决的是学生难以通过个人与他人力量解决的问题。
其次,检测学习成果。在自主学习与课堂互动后,利用课堂练习环节让学生小试牛刀,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手段。像在学习了《土地资源》知识后,教师可以利用“.我国耕地面积有1.3亿公顷。(对)、我国是一个多林地的国家。(错)、我国草地面积比重大。(对)”这样的判断题激活学生思维,快速检测,优化初中地理课堂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出题考察学习伙伴,让学生成为地理学习检测者。
三、创新地理课堂评价,落实翻转教学模式
课堂评价,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翻转教学模式必须要改革的地方。教师要利用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信心,让学生发现地理学习的乐趣,而不是一味地发现自己的学习不足与学习失误。寓教于乐,要从尊重学生、让学生快乐学习开始。
在落实翻转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激励式评价,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更要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使学生从评价的幕后走向前台,成为评价自己与他人学习成果的主人,突出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初中地理教学结合在一
起,不仅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还能拓展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促进师生课堂互动。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地理学习中,调节个人学习方式与学习状态,成为积极且高效的地理学习者。
参考文献:
[1]陈昊.初中地理教学两大原则体系及应用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8).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法;误区;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8.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047-01
随着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地理教育教学工作中,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使得学生由过去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已经成为一个大的趋势。其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情境式教学是如今初中地理课堂上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得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之下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地理课堂中常见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工具也开始更新换代了。如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工具越来越频繁地走进了地理课堂。在使用多媒体工具之前,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只能借助于地图、挂图、模型等来辅助教学,这些教学工具在很多时候无法满足地理学科动态化的需要。而多媒体工具的引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多媒体工具的帮助下,我们可以为学生模拟出很多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直观地模拟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及自转的情境,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理现象,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工具直观地感受日食、月食的形成,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地震、火山喷发等地壳运动的情境和具体产生过程,等等。通过多媒体工具,我们可以把一些文字化的知识转化为声像动画等为一体的形式,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受到强烈的刺激。而在这种强烈的刺激之下,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学习。
2.利用生动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最主要的工具。在课堂上,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语言,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学风格,并且对教学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懂得充分利用语言的艺术,采取生动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水循环”的知识时,就开口朗诵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而紧接着,学生就自然地接出了下一句:“奔流到海不复还……”就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这时候我问道:“为什么说黄河的水是从天上来的呢?黄河的水流到海里以后是不是真的不复还了呢?”这样的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兴趣盎然的讨论。就这样,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学习水循环的情境之中。
3.利用提问创设教学情境。
提问环节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提问不但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集中听课的注意力,使得教学效率获得一定的提升。我们在地理课堂上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进入一定的学习情境。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非洲的气候类型”时,就给学生提了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非洲的气候呈现出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的特点?为什么与它同纬度同样地跨南北半球的南美洲却没有呈现出这样的气候分布特点呢?问题一提出,学生开始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样,在思考探讨中,学生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学习的情境。
二、情境教学模式中常见的误区
1.情境的创设多出现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
在地理课堂上,很多教师往往把创设教学情境用作课前的导入部分,这样,就使得情境的功能仅仅局限在引入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在导入部分结束以后,很多教师的教学活动又重新回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继续按照教材上的知识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活动。这种情境教学没有把情境的创设同整个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在接下来大部分的课堂教学里无法在情境的刺激之下进行主动的学习,这样就丧失了情境教学模式的精华。
2.情境教学流于形式。
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之下,大力推进情境教学已经成为一个大的趋势。为了迎合这一趋势,很多教师在地理教学中经常性地使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然而,很多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时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情境教学的形式上,而不注重其实效性,导致情境教学华而不实。例如,一位老师上公开课“东南亚”,为了突出教学的情境化,这位老师就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只需要简单地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就能够获取答案,而无需兴师动众地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采用这种不必要的形式,不但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降低教学的效率。
3.情境教学只在公开课中使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教学;教学反思
一、引言
教师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自身教学经验的积累,促进了自身监控意识的有效提升,同时也为其课堂教学的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不仅要加大教学理念的创新力度,同时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思考研究能力,才能实现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的目的。
二、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生活化反思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本身的学习和实践的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冲破以往的记忆知识的怪圈,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促进其地理素养的不断提升,才能达到将其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的目的。比如,教师在地理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运用了《46亿年之恋》这部电影的名字,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虽然46亿年这一奇怪的限定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点不知所措,但是学生通过深入的学习地理知识后,知道了原来46亿年是地球诞生以来的年龄。这种将具体实例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生活与地理知识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而更加注重知识本身的学习和实践的应用。
三、教学观念和教学理念的反思与创新
以往教师所采取的灌输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无法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种被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也呈现出逐渐淡化的发展趋势。所以,为了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教师必须积极地进行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地理课堂实践过程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反思,才能确保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四、教学过程反思的目的
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反思大多针对的是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比如,教学难点的突破是否准确、教学重点的把握是否恰当、重点知识的讲解是否到位等。经过这样的反思过程,将其所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地理知识,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实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另外,现阶段大多数教师所推崇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也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
五、教学方法反思的目的
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影响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必须对这方面的内容予以充分的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地进行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将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在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的同时,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充分地激发出来。虽然地理知识的教学内容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在教学操作上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教学反馈反思的目的
教学过程是影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那么要想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学生理解地理课堂知识讲解的程度,就必然会涉及教学的反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及时地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和不理解的知识,同时还要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地分析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掌握新知识的程度进行全面的评估。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法。另外,新的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对学生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各方面知识的掌握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相对较强的学科,这几方面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紧密配合,同时还应该通过课堂练习以及作业练习等方面的及时反馈,才能确保教师全面详细地掌握学生学习知识的实际情况。另外,作业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学生练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和巩固知识的过程。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知识作为一门承上启下的学科,其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积极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才能实现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目的。而学生则在积极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将其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邵海英.浅谈“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398.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
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于初中地理教学也提出很多新的要求,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更多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知识,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良好融合,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生活知识的积累。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将生活化教学方法具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改革,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不良问题分析
目前,初中地理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众多方面与以往传统应试教育相比较,都发生了较好的转变,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对于初中地理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其中还存在着众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地理知识应用能力较差。在教材中提到的众多地理现象就在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但是学生对其没有任何认知,主要是因为学生不能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第二,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手段过于单一,教师死板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灌输,课堂教学气氛过于沉闷,不能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地理教学内容中也涉及一些公式,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课堂教学成效也会造成不良影响。第三,教师不能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不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这些都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弥补这些不良问题,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必须要提升重视程度。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初中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可以利用地理知识认识这个世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注重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积极寻找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教学素材,将其应用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对“天气和气候”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述时,教师如果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述,必定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而且学生记忆不牢固,一段时间过后就会遗忘。教师可以在初中地理课堂上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选择立秋这一阶段,对当地气温变化的数字以及区域风向、环境温度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将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与学习活动开展进行结合,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2.利用项目任务进行地理生活化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可以利用课堂上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去解释周围存在的众多地理现象,或者应用地理知识满足自身的多元化需求。
例如,教师在讲述“世界气候类型”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一个项目,让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让学生思考假期和父母一同出去旅游,需要利用所学习的地理知识做哪些准备工作。要求学生从气候方面进行思考,有的学生说自己想要去丽江古城,教师需要告诉学生丽江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特点。学生就会考虑出行路线,选择适合的交通工具,需要准备什么类型的衣物,使得学生明确地理知识的应用性,激发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改革,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成效。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应用性,激发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的学习热情。初中地理教师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将生活化教学方法的优势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出来,使得初中地理教学水平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一、图文并茂的初中地理教学形式之价值探微
(一)是现行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立足点
教学改革的推进,要求当代教育工作者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让教学活动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更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不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实施教学,重视课堂活力的提升以及师生关系的改善。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地理图形与图像的重要性得到肯定,初中学生通过初中地理学习应当具有基本的地理图表识别与应用能力。立足于地理图形开展教学,可以使得初中地理课堂图文并茂,切实保障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热情
因中考中地理所占分值不高甚至只是考查科目,很多学生对初中地理学科不够重视,这往往使得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参与度。但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使得他们对地理图形和表格充满好奇心,尤其在学生初步接触地理学科知识时,教师应尽量将课堂教学内容使用图表做载体展示出来,可以在形象化学习内容的同时力求通过教师的引领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到课堂上,积极参与并主动思考。
二、图文并茂的初中地理教学形式之实践途径与反思
(一)寻找多媒体技术与地理教学之间的完美契合点
有时候,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并不是专任教师,因教学经验和精力等方面的原因难以保证尽量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地理图表等内容进行展示,更谈不上在多媒体技术和地理教学之间找到完美的契合点了。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内容虽然难度不大,但却包罗万象,其有自然景观、基本地理学科知识、地质构造、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内容,这些知识点相对较为分散,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对于刚刚学习地理的初中学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将这些分散的知识植入到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中较为困难。针对初中地理知识点零散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图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用图表的形式将地理知识表达出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的力量与演示文稿的图文并茂特点实施地理教学,能够促进地理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利用图片收集与识别游戏开展图文并茂的初中地理教学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是初中地理知识的两大分支。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针对这两个方面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所谓学习,就是让学生知道一些学习前并不知道的知识,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初中地理知识一般是自然地理事物或者现象的产生原因、分布规律以及发展影响要素,人文知识涉及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教师引导学生以地理学习内容为基本做收集与识别图片的游戏,有利于图文并茂地理教学活动的实施。
(三)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开展图文并茂的初中地理教学
摘要本文从当前在地理教学的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地理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出发,就多年来的地理教学和近一年多来实施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实践的体会中,提出了一些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问题改革的初步设想和做法。
关键字重视基础;教学情感;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89-02
就目前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还是处于“小儿科”、“皮肤科”的地位。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充分地突出表现了地理课的“庐山真面目”,使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性越来越强:“还是升学学科‘语数外理化政’重要”。所以,对初中生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负担”的“副科”的科目,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在新形势下,地理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地理教育教学提供理想的育人环境,坚定不移的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理念,把地理学科摆在应有的地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上要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环境,同时要有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最根本的保障,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的是整合和端正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而更关键的是应把地理学科放在同等学科的位置上,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地提高,否则地理教师还是个副职。
1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非专业地理的兼课教师更拘泥于课本和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
2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要发扬“民主”。
3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地理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个人,不管是住在城市还是农村,生活中都需要地图的帮助,这已成为当代人的共识。此外,学习中也需要地图。大家都知道,地理学习的主要对象之一就是地图,而其它学科的学习也需要地图的帮助。
总之,在新的地理教学目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加强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牢记“三个代表”和树立“三个一切”的思想,与时俱进,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的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身“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将是美好的地理课堂教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