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理学科的魅力

地理学科的魅力

时间:2023-08-04 17:25: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理学科的魅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理学科的魅力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兴趣;课堂效率

随着素质教育的意义不断被人们认可,中学地理学科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减负”一直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议题,但是,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众多、繁杂,对学生而言,学习负担仍旧较重。那么,在当前少课时、轻负担,却仍要保证高质量的教学形势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效率这一问题就成为广大地理教师所必须认真考虑的。经过思考以及教学实践的检验,笔者以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内在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俗话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人的学习认知而言,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求知才会成为主动的行为,因此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关键在于兴趣的激发。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认知水平尚停留在感性阶段,兴趣对于他们的学习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中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充分引导、发挥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捕捉和创造兴趣点,调动学生对整个学习以及对某一具体知识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从被动吸收转变为主动追求,在主动求知的过程中,教师则扮演引导、启发的角色,经过这种求知意义上的师生互动,最终可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以下的几种做法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一)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初中学生学习某学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自于对该学科任课老师个人魅力的认同感,也就是所谓“吸引眼球”。而一个任课教师如何吸引初中生的眼球?很大程度上要靠该教师的个人魅力。一个教师的个人魅力应该包括:大方、得体的形象气质;幽默、精湛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有创意的环节设计;百问不倒、“无所不知”的知识储备等等。假若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使学生对老师的个人魅力极度佩服,甚至崇拜,那么学生对于该学科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将会空前高涨。就本人的地理教学实践而言,本校学生来自全国许多不同省区这一特殊条件,就成为地理教师展示个人知识储备、语言表达能力的良好平台,通过与学生“海阔天空”地谈论其原籍地的地理、风物,加之以风趣的语言表达,既可以充分地展示教师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佩服心理,又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吸收关于该地的知识点,而不感到乏味,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现在各科教学都已经不再处于“一张嘴一根粉笔三尺讲台”的时代,而几乎都已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这种充分发挥感性认知能力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对具体知识点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更加容易地吸取知识,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作为一个图示、演示本来就占有重要地位的学科,地理学科的教学方式更应走在多样化的前列。

记得笔者中学时代,除物理、化学、生物等需要实验器材的学科外,地理就是率先使用教具,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而且,新课改背景之下的地理教学对于教学方式又有了更多的要求,如何在不同课时合理运用不同教学方式,是提高课堂效率应该讲求的一种手段。比如,学习地球自转与公转时运用教具演示法,这是笔者中学时代地理教学就已运用的手段,当时的教学吸引着全班同学的注意,老师将太阳、地球、月亮在运转过程中的不同位置关系这一复杂问题讲授得清清楚楚,试想,如果这一处于教材开端的课程只是滔滔不绝地讲授,不仅知识点的掌握很成问题,而且同学们对于本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受到挫伤。

二、发挥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地理学科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人文科学的性质,是一个综合性学科。而初中地理因具有一定的普及性,故所涉及的内容更多、范围更广。初中学生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能够懂得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的学科优势,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因而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并且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挥地理学科优势,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点:

(一)依托地理素材趣味性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往往会涉及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风土人情,这对于好奇心强的初中学生来说,往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比如:西北地区“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习俗,白居易诗中所描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特殊现象,无一不是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点,笔者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探求这些有趣现象背后的气候因素、地理因素,从而将原本平淡抽象的知识——“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昼夜温差大”、“垂直高度对气候的影响”等——化为具象,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因此,只要地理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发挥地理教材中的趣味例子,并且通过合理的教学情境创设,就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这样就不愁学生不喜欢地理,更不必担心地理课堂效率了。

(二)凭借地理知识的生活性

地理学科所涉及的许多内容,在我们的生活中都能够遇到,但作为理性知识欠缺的初中生,他们或对此习焉不察,或对此有所疑问而不知所以然。而若能结合生活常识讲授地理知识,就能使得地理教学更加直观,通过探赜索隐的方式,达到令学生恍然大悟的效果,就能使地理教学更为有效。比如,可以结合生活讲授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这会让学生明白白天,黑夜如何形成以及昼夜气温为何不同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又如,可以结合生活讲授南北水热条件差异对于农作物栽种的影响,这会让学生了解南北饮食习惯为何不同等有趣的现象。发挥地理学科优势,通过联系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能保证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能寓教于乐,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地理是生活的地理,是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三、地图的辅助作用

地图在地理学科中,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文字载体,其直观可见的优势以及信息的丰富多样性都决定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对于认知水平还停留于形象思维的初中学生,理解地理空间特点的难度较大,而地图对于他们的理解会有很大帮助。所以对于地图的合理运用,将对课堂的有效性起到重要辅助作用。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运用地图?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

(一)图文结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传统地理教学图文分离,大量抽象晦涩的文字让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其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学生在感到无趣的同时对于整个地理学科的学习逐渐消极,学习效率低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图文结合的办法进行教学,以形象、直观的地图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记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引导学生理清地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通过对地图的阅读、研究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判断各种地理现象的内在联系,从而让学生更了解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台湾省》一课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地形图以及气候图的研读和判断,可以让学生推断出台湾农作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让学生从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出发,推断出台湾省的城市以及工业的分布情况。从而帮助学生将各相关信息串联起来,形成一条较为明确的学习线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在地图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中“重文轻图”的教学理念,通过对地图的灵活运用,帮助学生建立图文结合的良性思维习惯,经常借助地图工具,从而更为准确地解决地理问题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地理学科价值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较从前优越的物质条件,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期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地理作为一门具体的学科,又具有贴近生活、实践性强、可利用地图这些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笔者已经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如果能够恰当地挖掘运用这些优势,则激发学生学习具体知识点的热情,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课堂效率,并非难事。

【参考文献】

[1]朱广君.对“有用”地理教学的思考[J].文理导航(上旬),2010(12).

[2]吕琴.如何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的高效化[J].学周刊,2012(12).

第2篇

关键词:影视资源;高中地理教学;优势分析;具体应用

目前,在我国高中地理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学生总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约束,无法去亲身感受地理世界的独特魅力,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对地理学科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也有必要借助一些多媒体的教学资源。比如,与地理相关的一些电影、动画及录像视频等,虽然从本质上来看这些视频资源都具备一定的娱乐性质,但事实上,这一类的影视资源仍然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学生在影像记录的独特视角中领略地理世界的特殊气息,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地理学科有更加深入和直观的了解,而且还有助于地理教学课堂的气氛活跃,从而实现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及水平更上一层楼。

一、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分析

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动机

在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往往缺乏求知的热情和积极性,其原因就在于多对数学生并没有机会亲身体会世界上风格迥异的各国风情和奇妙壮观的自然奇观,但学生们渴望看到的这些情景却能以影视视频的方式被展现出来,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灵活的应用影视资源,更加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动机。

2.提升学生对地理世界的审美能力

一般来说,高中地理学科中涵盖有很多丰富的内容,其中在世界地理和人文地理这两部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影视资源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让学生在观看影视的同时把自己带入具体的情境,如在观看云海、瀑布、奇石等自然地理奇观的影视视频的时候,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尽情的发挥想像力,这样既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还可以领略到大自然浑然天成的美好。

二、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地理学科特殊特点的需要。从地理学科的本质上讲,地理学科要研究的内容广度很大,数量也很多,如地球的结构和运行、地理环境及相关知识等。此外,它还包含繁杂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如自然地理现象及原因的分析等问题。在地理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影视资源的辅助让学生把握地理学科的特点。例如,教师在讲到火山喷发的课题时可以给学生观看《世界地理频道》中关于火山喷发的节目视频,借助视频中真实的记录与讲述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火山喷发的震撼场景,这样也更易于让学生了解到自然地理现象发生的原因。另一方面,多元化的影视资源,可以为高中地理的教学课程做更充足的补充,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在地理学科中的具体教学。

三、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借助影视资源解决地理学科教学中的难点在高中地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影视资源灵活生动的表现特点,可以将地理学科中刻板的知识结构体系转换成丰富多彩的故事陈述,也可以把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变成更易于被学生接收和了解的内容。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有关晨昏线的课题时,如果教师只是使用地球仪、蜡烛等一些传统的教学辅助工具在教桌上进行一般的演示,那么座位在后排的同学就很难看清演示,或者也还有一些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同学会看不懂演示,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的成效也就会大打折扣;但如果教师让学生观看有关晨昏线知识的影视视频,那么以上的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2.借助影视资源缩短学生与地理知识的距离在高中地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影视资源的教学辅助作用,让学生了解到千里之外的地理景观以及全世界每个角落的自然奇观,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观影时渐渐消除对地理世界的陌生感,而学生与地理世界之间距离也就可以在视频的情景中被缩短,从而也能增加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综合上述关于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深入分析与探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影视资源的应用在当下我国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它能巧妙地与一般的地理教材充分的结合,一方面,可以为单一的教材内容做补充;另一方面,还能使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化、多元化。由此可见,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为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卓琰.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城市地理,2015,(10).

[2]罗勤.浅谈影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4).

第3篇

(安丘市石埠子镇召忽学校山东潍坊262100)

(一)兴趣教学法

(一)兴趣教学法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

主动学习,掌握知识。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地理课讲的都是一些

主动学习,掌握知识。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地理课讲的都是一些

抽象空洞的大道理,没什么实用,考试的时候记记背背就可以了,针对这种认识教师要高度重视,那么如

抽象空洞的大道理,没什么实用,考试的时候记记背背就可以了,针对这种认识教师要高度重视,那么如

何转变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呢?

何转变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呢?

1.强调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1.强调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在教学实践中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地理学科。它并不是大而空洞的抽象知识,而是源于实际,指导

在教学实践中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地理学科。它并不是大而空洞的抽象知识,而是源于实际,指导

实践,服务生活。列举生活中实例,几位老人在街头巷尾议论,今年春天气温持续偏冷,而蔬菜的价格有

实践,服务生活。列举生活中实例,几位老人在街头巷尾议论,今年春天气温持续偏冷,而蔬菜的价格有

可能会上升。就可以引导学生用地理学科的知识来解答。那么进一步,我们节假日出游要选择交通工具,

可能会上升。就可以引导学生用地理学科的知识来解答。那么进一步,我们节假日出游要选择交通工具,

那就要用到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需要比较各种交通运输的优劣,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就要用到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需要比较各种交通运输的优劣,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面向全体学生

2.面向全体学生

如果把教师比做一支乐曲的指挥,每一位演奏者的真情投入,才能奏出整齐和谐的美妙乐章。同

如果把教师比做一支乐曲的指挥,每一位演奏者的真情投入,才能奏出整齐和谐的美妙乐章。同

样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关怀。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交流,充分了解

样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关怀。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交流,充分了解

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性格特点、心里需求、爱好特长等因素,以便在教学中能做到充分尊重学生,分

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性格特点、心里需求、爱好特长等因素,以便在教学中能做到充分尊重学生,分

类指导,做到有的放矢。尤其是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因自身学习基础比较差,时常会伴随自卑心理

类指导,做到有的放矢。尤其是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因自身学习基础比较差,时常会伴随自卑心理

有意识的把自己定位为“差生”,认为自己不行,不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只是被动的接受,失去了表现自

有意识的把自己定位为“差生”,认为自己不行,不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只是被动的接受,失去了表现自

己的机会。因此更要关心鼓励他们。其次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提醒同学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

己的机会。因此更要关心鼓励他们。其次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提醒同学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

题。

题。

3.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

3.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

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更好的“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首

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更好的“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首

先要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内容、备学生,明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才能有较强的针对性。

先要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内容、备学生,明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才能有较强的针对性。

其次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以宽容、包含的心态去看待他们的缺点

其次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以宽容、包含的心态去看待他们的缺点

和不足。以鼓励赞扬的表现去看待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相信学生的能力更好的挖掘其潜力。再次教师要丰

和不足。以鼓励赞扬的表现去看待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相信学生的能力更好的挖掘其潜力。再次教师要丰

富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能单纯一味的以“填鸭式”教学,应根据教学内

富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能单纯一味的以“填鸭式”教学,应根据教学内

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之在愉快的情绪中获得知识。在轻松的氛

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之在愉快的情绪中获得知识。在轻松的氛

围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围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激励教学法

(二)激励教学法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喜欢学,愿意学的学科往往是能给他们带来成功体验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喜欢学,愿意学的学科往往是能给他们带来成功体验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

程中要多激励学生。以鼓励,赞赏的心态看待学生的进步,分享他们的成功和喜悦。

程中要多激励学生。以鼓励,赞赏的心态看待学生的进步,分享他们的成功和喜悦。

1.多进行正面评价

1.多进行正面评价

学生好比一棵小树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阳光,和空气。教师的评价是学

学生好比一棵小树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阳光,和空气。教师的评价是学

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成长需要激励学生需要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

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成长需要激励学生需要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

。因此在教学中要较多地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比如一个心领神会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专心听他说

。因此在教学中要较多地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比如一个心领神会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专心听他说

话或对学生的一句赞扬,点一下头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激励,体验成功的喜悦因而更好的调动了其学习的积

话或对学生的一句赞扬,点一下头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激励,体验成功的喜悦因而更好的调动了其学习的积

极性。

极性。

2.多层次教学

2.多层次教学

良好的学习气氛,会使每一个学生受益非浅,进而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良好的学习气氛,会使每一个学生受益非浅,进而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低起点,多层次地进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要解决好课堂教学中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

要注意低起点,多层次地进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要解决好课堂教学中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

矛盾。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要进行区别对待,给每一位学生参与的机会。例如对一个情景材料的分

矛盾。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要进行区别对待,给每一位学生参与的机会。例如对一个情景材料的分

析:对学习水平较低的同学要引导他们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夯实基础再进一步提高。而大部分同学要联系

析:对学习水平较低的同学要引导他们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夯实基础再进一步提高。而大部分同学要联系

材料和实际正确回答问题。而对水平教高的同学,针对这一材料还可以创设哪些与之相关联的问题。引导

材料和实际正确回答问题。而对水平教高的同学,针对这一材料还可以创设哪些与之相关联的问题。引导

他们对探究性知识的学习,使每一个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提高自信。变学生被动的“要我学”为积极主

他们对探究性知识的学习,使每一个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提高自信。变学生被动的“要我学”为积极主

动的“我要学”。

动的“我要学”。

(三)角色转换学习法

(三)角色转换学习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摈弃过去教学中教师主宰一切的通病。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或弱化教师的作

在教学过程中,要摈弃过去教学中教师主宰一切的通病。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或弱化教师的作

用,而是更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创造平等、民主

用,而是更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创造平等、民主

、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

、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

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主动性。

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主动性。

总而言之,通过“兴趣教学法”、“激励教学法”、“角色转换教学法”,使学生对地理学科有

总而言之,通过“兴趣教学法”、“激励教学法”、“角色转换教学法”,使学生对地理学科有

了充分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消除了学生印象中地理学科单调乏味的印

了充分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消除了学生印象中地理学科单调乏味的印

象。创设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堂,更好地促进了地理学科的学习。

第4篇

我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已20年有余,经历多届的高一年教学,作了不同的尝试,每一届的地理第一节课都要琢磨很长的时间,精心设计,赋予第一节课以更多的想法,目的都是想让自己的地理课对学生产生最大的吸引力,让学生喜欢地理学科,想学地理,轻松学好地理,把学生的心留住。现以2010级的高中地理第一节课来进行分析。

一、转变学生学习态度,让其觉得地理课很有趣

学生告别初中三年的学习和生活,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初中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设置在七、八年级时学习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并在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结束地理学科学习。由于种种原因,在初中,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本人,甚至学校其他科目的老师,都认为地理是“副科”“次科”,客气一点的说法是“小科”,很不重视,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地理只是背一背就能通过的学科,学生是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根本谈不上具备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更没有养成相应的学科素养。初高中都是基础教育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二者在课程总目标、课程设置、知识体系、学习方法、评价手段等方法既有联系,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高中地理第一节课对于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实施最终的环节就是要落实到课堂教学,高中地理学科教育的主旨和功能是通过学科的教学活动过程来实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

第一节课我设置了第一个环节:留心:我们的身边皆是地理学问。

“2010年上海世博会”――我看世博,让学生畅谈自己看世博的经历和感受,然后再引用冰岛和沙特馆加以比较分析,看世博,看什么,怎么看,和学生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联系起来,以及与今后所学的地理学科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激情,对高中地理的学习产生兴趣和期待。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兴趣的秘密何在――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最重要的源泉之一。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增加地理学科的直观性。让学生明白地理是什么,地理就是我们身边存在和发生的点点滴滴,不难学,而且很有趣。

二、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学习对生活有用、终身发展的地理

《地理教育国际》指出:“几乎所有学科――经济学、政治学、法律、技术或其他学科――都受到国际性和环境方面的影响,因此学习这些学科的学生必须具备地理素养。未来的专家们,例如国际事务专家或环境保护专家,必须接受特别摄入的地理学习研究”。

第一节课我引用学生关心又疑惑的美国2009年的灾难大片《2012》人类面临灭顶之灾――飓风、洪水、火山喷发、地震、海啸引发学生思考。2012年12月21日真是世界末日吗?玛雅预言,你信吗?

玛雅预言是什么?神秘预言一:世界末日;神秘预言二:两极倒转;神秘预言三:天体重叠;神秘预言四:未知行星撞地球;神秘预言五:太阳风暴袭击地球;神秘预言六:玛雅人真的预言过2012年是世界末日吗?

2012年12月21日是一个怎样的日子?(闰年冬至日)两极倒转是怎么回事,可能吗?天体重叠,天体是什么?未知行星撞地球,行星是什么?怎么个撞法?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什么是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将产生什么现象?会导致世界末日吗?通过学习,这些疑问将在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中了解到。

――泉州会发生大地震吗?谣言:2010年8月13日泉州发生大地震,人心惶惶。

泉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震带(长乐――诏安活动地震带)与台湾岛多地震的原因有所不同。

今年泉州好热!――引入中央气象台8月21至8月30日近10天全国气温距平实况图进入比对分析。

盼望已久的台风来了!(圆规的生成地与路径、莫兰蒂的强度大,破坏严重,几个台风接踵而来……引发的洪涝、风暴潮、山区的泥石流、滑坡等)

高中学生在心智发育和认知能力上与初中有着明显的差异,高中生喜欢作风民主、公正平等、严格友爱、幽默诙谐、知识渊博、方法多样、深刻生动的教师。学生是课堂舞台的主角,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善于提出问题,揭示矛盾,适度进行深层次的探究。特级教师王树声提出: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发挥主动性――要学;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爱学;教会学习方法,培养独立性――会学;养成好习惯,形成自学性――想学。对此我深有同感,只有让学生活动起来,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多元智能,动脑、动手、动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交流、沟通,设置问题与情境,启发学生的“愤懑心理”,深度探究,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关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可贵的生成,激发学生头脑风暴,让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三、引导学生学习方法,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有效教学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高中地理学什么?怎样能学好?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学习轻松有效。第一节课,我用思维导图引导教学过程,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把高中地理学科学什么,地理各模块、各章节、各要素、人地之间的关系制作成思维导图,展示给学生,并简单说明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及其今后思维导图在教与学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综合分析、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等,构建地理学科思维,学会根据地理环境的组成因素综合分析地理区域特征及其成因、归纳推理地理因果关系、地理原理和规律,把区域及其地理事象的“地”和“理”有机整合,形成“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地理觉察能力,能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地理,培养地理能力和素养,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只要用心,地理学科不难学,同时通过学习形成地理素养和品格,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现代公民的地理素养。

高中生热情活泼、兴趣广泛,思维敏锐,信息更新快,好奇心强,对身边的、国家的、世界的许多事情,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接受新事物快,地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把热点等问题引进课堂,提升学生辩证思维与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创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等五个方面,许多时候这些理念要借助课堂教学自然渗透,潜移默化,而不是单纯的说教与灌输。

四、发挥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作为教师要关爱学生,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的需要,选用与学生生活贴切的案例作为教学情境,深入浅出,解决学生的思维困惑,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其喜欢学习,轻松学习。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一书中提到: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从学生第一节课后对我的尊重和对地理学科的喜爱,让我感到这次的课堂较为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教育是崇高的事业,需要我们无私的奉献,教育是科学,需要我们努力探究,教育是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上好第一节课,仅仅是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的良好开端,让学生留恋每一节的地理课堂,舍不得下课,期待下节课的到来――这是当老师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作为一个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地理学科在许多乡村初级中学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急需受到重视

由于中考内容不涉及地理学科,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就被视为副科。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就不值一提了,把大多数时间放到中考科目上,地理学科上课只是休息性学习,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但是,随着学生升入高中,地理学科地位发生变化,学生再想学就有了一定的困难,重视基础学习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任务。

二、课堂效率需要不断地提高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课堂效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效。提高地理课堂效率,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上课效率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当学生对某个学科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产生兴趣,不但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本身产生兴趣。教师要努力地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各种激趣方法,展现地理知识的无穷魅力。比如:(1)用地形特点,激趣。我在教授“新疆”一课时,充分利用新疆地理特点,“三山夹两盆”,在黑板上先画上三座山和两个田,最后在边上画出弓弩,这时学生就会自然说出“疆”字。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一下就调动起来了。(2)运用歌诀,巧妙记忆。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内蒙古高原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3)巧用谜语,解决疑难,活跃课堂。在教学中恰当引入地理谜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习情绪,如“哪洲不连,哪国也不沾,盖房不用砖瓦,地皮也不出钱(打一地名)”学生对照地图边找边思考,很快猜出谜底“北极点”,然后根据经纬网、地球仪的演示,让学生找到北极点,这正是楼房要盖的地方。学生从而悟出北极点这一位置的与众不同来。(4)引用诗词成语,使教学生动形象。如讲解长江时,为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可吟诵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短短四句,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意境,湍湍急流,秀丽风光一览无余;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轻松的课堂气氛,是师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条件。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学生乐学,爱学,愿意思考和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也能自由地进行启发诱导。教师要允许学生像四五岁的孩童一样随意提问,相互讨论。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性地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说对吗?”“还有呢?”“再想想”“还有什么不同想法吗?”等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学生表现好时,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表现不好时也不能轻易地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可以暂时让学生坐下来换一个思维角度想想,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要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大胆让学生自学、讨论、评价、归纳,然后教师释疑。同时,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学习、独立思考、按时复习的好习惯。只有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好了,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第6篇

2 013年初,接到“中国高中六校联盟”将开展学科建设规划展评活动的通知,学校非常重视,要各教研组围绕“回归生活”的学校教育价值追求、“执信教学本真”的学校学科建设理念,规划出各自学科三年的学科建设方案。学科规划展评活动引发了湟川中学地理教研组全体老师的思考: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知识跨度很大,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的学科,该怎样体现“回归生活”的学校教育价值追求、“执信教学本真”的学校学科建设理念?地理学科的价值追求与学科使命是什么?

我们重新对课程标准进行了研讨。新课程强调:第一,地理与生活联系,“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第二,教学要面向学生生活的需要,重建学生生活。第三,地理课程要从纯科学走出来,回到学生生活世界。

面对这些要求,地理组全体人员经过多次研讨,达成了地理学科规划三方面的共识:一是要加强地理学科思想建设,转变学科观念;二是要加强地理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学校特色课程开发;三是要加强地理课程资源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根据学科规划共识,我们进行了诸多尝试变革。如在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等方面就做了详尽的规划设计。本文主要从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角度作一些具体说明。

我们主要在两个方面对地理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规划。首先是对旧有校本化课程的规划。新课程对高中地理内容整合编排后,学生普遍感到高一自然地理学习困难,学生缺少相应的物理基础知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规划中大胆尝试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验,将必修一的这部分知识进行编排上的调整,利用周三下午校本教研的两节课,分散难度实施教学,较好地解决了课程实施的难题。其次,这次规划我们加大了特色课程的开发,这是我们组学科建设在本轮规划中的重点项目。结合学校资源优势,我们创建了“开放式的地理教学课堂”,构建了“天文”“地质地貌”“环保”等3类特色课程,强调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特征,突出地理实践、环境教育和乡土地理为主题的特色地理教学。

以“地质地貌”课程和“环保”课程为例。课程内容我们设计了实地了解祁连山褶皱构造及丹霞地貌景观、认识三大岩类并采集岩石标本、开展青海湖环境考察、生态调查;教学时间安排是,5月在青海湖区教学,7、8月在祁连山区教学,10月在西宁城区和湟水河流域教学;教学组织形式一律为野外科考加论文写作。具体到野外考察活动的内容安排,以5月青海湖区考察活动为例,本次活动我们规划中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走近青海湖,了解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实地考察青海湖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类型、气候特点、植被状况、鸟类资源、鱼类资源、畜牧业现状、种植业类型、土地沙化状况,返校后以小组为单位写作科考报告。

这样,乡土地理教学也就融合在类似的科考活动中。如7、8月份我们规划实施的祁连山区教学,虽然是“地质地貌”校本课程的一部分,但其中也穿插了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在具体学习活动中,我们要求学生考察祁连山区自然环境(地质构造、地貌类型、气候特点、植被状况、矿产资源等)和人文环境(畜牧业现状、种植业类型、土地沙化状况等),要求他们做好祁连山区东西部差异的考察,并重点考察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考察中国最美丽的六大草原之一的祁连山草原。为何要有这样的重点要求?就是为了加入乡土地理的内容。湟川中学地处河湟谷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而西北地区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在河湟谷地,通过对河湟谷地特有的干旱区丹霞地貌的实地考察,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丹霞地貌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形成条件的地域差异,同时进一步了解祁连地区特有的丹霞地貌的成因。通过这样的课程规划和实施,让学生亲身感受丹霞地貌景观大美的同时,了解学校,了解西宁,了解自己的乡土地理环境,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无论是对校外课程学习实践活动的规划还是对校内课堂教学的设计,本次学科规划,我们都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中感受地理知识的价值,从而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利用地理环境育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地理环境,在生活环境中学习、领悟地理知识。这是学校“回归生活”教育价值追求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课程学习中,我们让学生求真、行善、审美、健体;在生活空间和生活实践中,我们让学生体验到地理之美,感受到地理的巨大魅力所在。我们认为,这既是课程的学习,更是育人的“本真”。

本次学科建设规划,让湟川中学地理组第一次感受到规划对一门学科的重要性,我们在规划中的努力,不仅仅是对学校教育价值追求的一次回应,也是对自身学科价值和学科使命的一次深入思考。同时,它还是地理学科建设中的一次突破,本次课程规划中的许多内容,若在以往是不可能进入我们的课程建设视线的。在这次地理学科规划过程中,我们切身体验到了专业生活方式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帮助。

作者单位系青海湟川中学

第7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新课标 兴趣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16

初中的地理教学在目前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教学以老师为主,教学围绕考试进展,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重视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学方法的创新、师生关系的改革、教学模式的转变。在地理所涉及到的不同的领域,在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不同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一、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

学生的学科兴趣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尤其应该注意学生兴趣的形成。在兴趣的引领下,学生将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同时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上。

(一)展现地理在生活中的作用

地理的学科涉及范围极为广泛,或平常到日常气温的变化,或大到地质运动,总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点。初次接触地理这门学科的学生,对于学科可能存在一些陌生感和畏惧感,教师应该像学生展示地理这门学科广泛应用在生活中的各种面貌。教师通过天气的变化、季节的变化、不同地域种植植物类型的变化、地质运动、生态环境的变化等等生活中可见或不可见的地理现象来激发学生对于地理这门学科的兴趣。

(二)应用多种渠道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应该拘泥于过去依靠课本和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注意运用在新的信息时代的不同的教学工具,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国家地理类的纪录片来形象直观的给学生展现地理的魅力;可以通过对于天气的模拟预测来向同学们直观的展示地理的实际用途;可以通过地图的认识让学生更加全局的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地方的同学来展现地理对于生活习惯的影响。通过以上这些多渠道的教学,就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最大的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角,更好的学习与地理相关的知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相应的语言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团体意识等等。

(一)教学活动在课堂上的开展

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成功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体包括通过开展情景模拟地壳变化感受地震运动,开展地理知识竞赛活动,以及地球仪、地图的使用熟练度的比拼等等课堂活动。例如让学生自己绘制中国地图,然后对于绘制出来的地图进行优秀评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能够熟悉国家地图的基本形状,了解各个省市的位置,了解国家的行政区划等等方面。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作图能力以及强调了地图在地理学科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学生为课堂的主体

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注意要适当的减少教师在课堂上面的主讲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以及查阅相关的知识来探索地理这门学科,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以一个辅导的形式存在,指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相应的指出学习的重点,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去挖掘地理这门学科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及相应的兴趣点。

三、师生关系的改革

新课标下的教学以学生为主,就更大程度的强调了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师生关系的良好互动在于教师能够更加方便的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度,通过及时的教学反馈清楚学生在当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转变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转变教学模式来改变师生关系。在课堂上面,教师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实践,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面主讲等等方式,淡化高高在上的教师形象,更多的作为一个“益友”的形式存在。这样在课堂上的教学氛围可以更加活跃,同时不会压制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拥有更大的学习发展空间。

(二)课后教学活动实践的师生关系和谐化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教学任务将不拘泥于课后的习题或者试卷的完成,相应的也要求在生活中的实践。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去户外扩展,或者构架地理模型来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例如通过户外开展爬山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温度对于植物的影响,不同的地方岩石地质的不同,感受气流运动以及岩石风化,观察地质运动留下的痕迹等等。通过活动的顺利展开,学生将能够与老师更加良好的互动,教师也能够有效的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上面的瓶颈以及学生对于学科的态度。

四、注重学生能力、价值观的培养

初中地理涉及到很广泛的范围,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创新意识、探索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一)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的任务。初中地理涉及到海陆变迁、人口、气候、世界地图等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在这些知识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培养相应的能力。例如通过对海陆变迁的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类比推理的能力推理出相关大陆的形成;通过对气候的学习,可以以全局的视野来判断极端天气的形成原因;通过对不同的知识的学习,以不同的侧重点培养学生的不同的能力,为学生开发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后续发展中所需要相应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等等。

(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

第8篇

初中地理的学习受现在中考制度的制约,学生学习地理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受到影响。如何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干扰,是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转变观念;培养兴趣;联系生活

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经历了目前中学地理教学的过程,目睹了其现状,由于地理在中考中的影响,造成了地理教学的诸多无奈,也使学生学习地理急功近利,成效甚低。鉴于此,我作了如下改变地理教学现状的努力。

一、转变观念,让地理课深入人心

首先,地理学科教师自身的思想要转变,要端正地理教学的执教态度,要为自己是一名地理教师而感到责任重大,不要受中考制度的干扰,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践行新课改,钻研地理教学,让地理课堂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展现地理的科学人文魅力,进而增强自己的执教魅力。其次,要扭转学生学习地理受中考制度、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乃至学生家长对初中地理学习的轻视,教师要挖掘学科本身特点,让学科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到地理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培养兴趣,让地理课丰富多彩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要从多方面入手,优化地理教学,课下要调动学生多搜集阅读与地理有关的奇闻趣事,让他们透过这些奇闻趣事,看到地理现象,对此做出科学理性的回应。课上要变通使用教材,使学生主动地获取地理知识,探究地理问题。把枯燥的地理知识与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产生对接,进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想方设法地解析地理现象,利用多媒体打开学生的视界,让形象说话,让地理中蕴含的有趣因素触动学生的思维,变枯燥为丰富,变单调为多彩,让地理课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三、联系生活,让地理课走向开放

地理教材图文并茂,内涵丰富,教师应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在封闭的地理课堂中,让思维走向开放,更应联系生活,让学生行动起来,走出课堂,甚至走出校园,在寒暑假让学生做社会地理调查,完成一次旅游,感受学习地理的实际应用,建议阅读一些涉及地理知识的书籍,例如《徐霞客游记》《水经注》等。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视野,又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地理的魅力所在。

总之,要突破不利于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些瓶颈,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就要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转变师生的思想观念,开放地理学习时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马秋爽 单位: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第七中

第9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策略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的学习而言,真正意义上的开始进入求知状态往往都是从探究开始的。对于初中生,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其好奇心较强,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好奇心就,促使其作进一步的、更为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中学地理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课程差异性较大,因此在学习评价方面,禁忌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应结合中学地理学科特征,采用适宜的学习评价,促进中学地理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1当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现状

就目前中学地理课程学习评价来说,存在的问题相对突出,梳理出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1课堂教学中对学习评价认识不足:

这个问题不单单停留在学习评价层面,根源还在于整个中学地理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学地理课程虽已列入中必修课程,但依然未曾改变其固有的学科地位,因此学习评价方面的受重视程度也可想而知。不管是学校的管理者、一线中学地理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忽视了教学中的评价。

1.2课堂教学中评价的主体相对固定:

在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主要指执行学习评价的个体,常规传统中学地理教学中,评价主体较固定,具体就是教师,整个评价过程都在教师的掌控下完成,而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新课程中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已深入课程,学习过程学生是主体,需由学生完成学习意义的建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因此仅以教师为主体的学习评价有悖于新课程理念。

1.3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方式相对单一:

在评价方式方面,传统中学地理课堂采用的不外乎:教师口头评价、通过完成作品情况评价、考试评价,诸如此类的评价方式其实质是从其他学科照抄过来,而在中学地理课的评价中,最禁忌的就是依照其他学科执行,这样会禁锢学生的创新意识。

1.4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内容比较单调:

中学地理课程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程,它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牵扯到操作性,就不可以纯粹的以“学习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参考对象,而以往的学习评价其实质还是仅注重学习结果,比如应付抽考或会考,而临时集中辅导。中学地理学科注重学习过程的教授,纯知识学习相对较少。

2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评价策略

学习评价的不足必然对整个中学地理学科教学效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针对中学地理学习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多元化的评价应运而生,这里的多元包含了两个方面,即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文章在做出相关理论、实践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以下几种学习评价策略,以促进中学地理课程有效评价的开展。

2.1多元化评价:

多元化评价其实讲的已经很多了,“多元化”主要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需要多元化。评价主体不能只局限在教师,更多的权限要放到学生身上,学习评价要以学生为主,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

2.2即时评价:

“即时”的意义就在于尽可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进行。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时刻发生着的活动,那么在这样一种实时进行的活动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比如一句表扬的话、一句批评的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等等,都会对学生的继续学习产生影响,这样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即为即时评价。即时评价充分考虑到了生的学习特点。学生个性突出,活泼好动,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好奇心极强,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也更愿意探索知识。

2.3作品评价:

作品评价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察很到位。阶段中学地理课程的学习,纯粹的知识并不是主干,更重要的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去运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所学知识的乐趣。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会进行作品的构思、设计,这样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尤其是动手操作的能力得以提高,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学习也更容易被生所接受。

2.4档案袋评价:

教师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份“档案”,这里的档案特定指的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档案的内容就可以这样来设定,学习预期目标(包括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学习过程的具体表现(阶段性的表现尤为主要),教师、学生、家长做出的评价语,学生自己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与感悟等等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各类信息。档案袋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全面深入的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学期初期,为每一位学生做一份属于他们自己的“档案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将学生在中学地理学习方面表现出的种种情景,比如完成的作品、获得的表扬/批评、得到的奖励、自我的学习感悟等等,存放在学生各自的档案袋里面,为后期的学习评价做准备。档案袋评价属于长期的过程性评价,评价结果也不可能立刻就凸显出来,但是它的魅力就在于记录了学生成长的过程,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错与对、得与失真实的记录下来,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结束语:

学习评价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于学生学习的激励,良好的学习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的作用。中学地理课程教学具有长期性,教学效果也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因此中学地理课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在过程性评价中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效果的增强。学习评价对教学具有一定的激励与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积极作用,为教学实践增彩。

参考文献

[1]薛会娟.浅谈中学地理教学评价策略[J].中学地理学,2010,10:39-40.

[2]何君辉.浅谈地理教学考核过程中的多元化评价[J].教师,2011,02:61-62.

第10篇

【关键词】地理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策略

一、关于人文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观等个性品格。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以传统和当代的优秀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教育熏陶学生,使之逐步形成对生活理想、审美情感、道德精神的理解和态度,并进而提高价值判断和文化整合创新的能力和素养,形成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它致力于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人、教育人,强调人的道德精神价值,注重对善与美的理解,引导人们求真、从善、爱美,使人能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二、地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

1.地理教育需要人文精神来支撑

地理学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复杂科学,几乎辐射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同时又与人文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往的地理学教育改革较多地局限在地理学学科内的分分合合和方法创新,没有从更广阔的视野看问题。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缺少一种从更大背景上去整体把握和认识其科学内涵、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人文理念。离开了人文思想的解读,地理学及地理学教育就变成了没有灵魂、没有人情味的冷冰冰的科学。所以,地理学教育改革必须转向注重知识的整合和系统性,特别是要强调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架起融合的桥梁,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创造型人才。

2.人文精神需要地理教育来拓展

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在每一学科中进行渗透,而地理学科兼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特征,在地理教育中有利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整合,更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全方位的拓展,具有比其它学科更多的内容。

三、地理学科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1.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内容是地理教学的最基本内容之一。该内容包含的人文精神教育因素是: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尊重自然,不损害自然必须的进程;人既不能屈从于自然,做自然的奴隶,同时也不要凌驾于自然之上,无休止地掠夺和破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重要行为准则。

2.人口道德

地理学科有关人口教育的内容,包含着以下人文精神教育因素:从人口激对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认识到节制人类自身繁衍的必要性,从而明确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意义。

3.环境道德

地理学科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包含如下人文精神教育因素:任何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应使学生懂得,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通过发展与环境发生关系,环境对人类有巨大的反馈作用,破坏环境既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最终危害人类的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

4.资源道德

“资源”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些内容中,可以渗透到以下人文教育因素中: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的空间、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域、一定的周期内,资源几乎都是有限的;应当限制非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费,可再生资源虽然可以不断更新生长和循环再现,但应该加强抚育与保护;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必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反抗,并威胁人类的持续生存,每个公民都负有阻止滥采滥用自然资源错误行为的道德责任。

5.全球意识

地理学科有关全球意识的内容包含如下人文精神教育因素:由于科技的发展,地球似乎正日益变小,地球上的许多问题互相联系,很多看来是局部的问题,都会带来全球性的影响。每个公民都应了解和承担他们从本区到全球规模行动的责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爱护地球,保护地球。

6.尊重“多元文化”

地理学科有关尊重“多元文化”的内容包含如下人文精神教育因素:人类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也不可能遵照同一模式。一个民族的生存权、发展权是其最根本的人权,尊重每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民风民俗等,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人文情怀。

四、地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1.加强地理教师自身人文精神的培养

首先,地理教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其次,教师应努力挖掘地理学知识中的人文内涵,把人文精神的精髓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身先示范的人格魅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这种心灵上的沟通,只有依靠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暗示才能做到。这样,教师的人格因素本身就成为一种教育手段、教育因素和教育力量。

2.在地理教育活动中探索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

(1)在地理常规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第一,教师通过地理学史的教学来培养人文精神素质,要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把潜在于教材中的科学发现、探索过程提炼出来。通过了解地理学发展的过去与将来发展趋势,学生可以认识到地理学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重大作用。这样,学生就能够认识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从而增强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通过习题教学来达到人文素质教育。首先,从习题的设计与编写上就可以表现人文素质。其次,在习题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具有真实情境的题目设计,其中往往有大量有用的、无用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需要我们挑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理解地理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还能培养学生先思考再做出判断的习惯。

(2)通过课堂专题的地理教学形式突出人文精神

涉及人文精神方面的专题非常多,范围也很广泛,专题讲座主要包括地理学科专题和结合地理学科的教育专题。

(3)在地理课外活动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地理教育不仅需要课堂,更需要课外的实践,只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才能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丰富直接经验,理解理论知识。课外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这几方面: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组织参观或社会调查;组织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第11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有效性

1.目前高中地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大,学习的能动性差

高中地理作为一门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论证、推理是正确学习高中地理的基本方法。兴趣作为学习的原动力,与学习动力、掌握程度息息相关。高中地理教学长久以往的被当成是社会科学,所以学生们在高中地里的学习中主要是通过死记烂背的方式,所以学生们会感觉地理学习很难,学不好自然导致成绩无法提高,学生们继续学习地理的兴趣、动力就会大大削弱。另外,在现今的信息化网络时代,一些新奇的元素会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既干扰了学生的学习,又消减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最后,由于高中课程较多、课业繁重,滋生了学生的厌学的心理,这也会造成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力大打折扣。

2)高中地理地位较低,学校缺乏重视,课程安排较少

高中地理在现今文理分科的时代,是文科生所学习的内容,自然就成为了理科生眼中的选修课,加上高中地理在高考中所占的地位仅仅是一门副科,高考分数权重远远小于语文、数学、英语,学校、家长以及学生本人对于高中地理地位的重视度都不够,高中地理对于理科生的这种选择性的、如同虚设、毫无价值的考试形式,使得学生学习地理的成绩自然就不理想,教师的积极性也较差。另外,学校对于地理课程的忽视导致地理课程的安排较少,加上代课地理老师所教课的班级较多,学生与老师平时交流很少,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老师的熟悉程度是有关系的,所以这也从另一个层面造成了现今高中地理授课的尴尬地位。

3)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教学课堂稍显枯燥

由于高中地理对于学生高考而言的副科地位,造成学校对于高中地理老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不重视,缺乏专业的地理教师,教师主体以年轻教师为主、快退休无心教学的老教师为辅会造成教学课堂的枯燥乏味,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无法愉快的学习并获取知识,教师对于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不能加以辅导,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会造成学生兴趣乏味并逐渐懒于思考、缺乏好奇心,久而久之,学生将对课堂失去信心而逃离课堂。

2.新课标下如何有效的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探讨

1)培养学生地理的兴趣与意识

兴趣是良师也是益友,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也必然会全心全力的认识了解掌握它,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精神动力。高中地理是一项艰苦的脑力活动,这需要学生坚定的恒心和毅力。高中地理授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鼓励学生投身于祖国的伟大建设中。高中生将来步入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有地理知识有关,经商需要知道哪里出产什么,从政也需要知到国际关系,只有我们充分的认识熟悉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理、人文环境才能更好的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教学伙伴关系

教师的个人魅力对于学生学习的动力及兴趣有促进作用。老师与学生既是教学的师生关系,又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对每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

3)开展地理相关的有趣的教学活动

有趣生动的地理课外活动不仅能加强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还能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对于启发学生们热爱、探索自然奥妙和社会现象大有裨益。学校或老师可以将教学方法进一步升华到教学目标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4)建立互动融洽的教学课堂

高中地理课堂应该是互动融洽的,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灌输式教学的弊端,并思考将如何使课堂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有趣的课堂学习转换。合作互助的教学课堂不仅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更是帮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学习中提问,在学习中思考。融洽、生动的教学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互相探讨的地理学习思维,可以培养学生之前互帮互助的综合实力、培养学生对于难题思考的创新能力,更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不仅要体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还应充分结合高中生的学习记忆规律,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区别辅导。

5)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时间利用率

有很多学生反应地理学习不容易,主要是因为地理学习的时间利用率交差,方法没掌握好自然会感觉学习很吃力。优化教学,通过图像记忆法,利用思维联合图像记忆的方法理清知识点内部存在的层次问题,帮助学生快速提高记忆。明确学习的内容,了解地理学习事物产生的原因,了解地理学习事物带来的影响,既通过课本学习基础知识,又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广播节目接受地理相关的知识,留心观察自然和社会的环境面貌,才能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锻炼学生的才智,才能更好的学习地理。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综合一些国内国外的地理实践进行授课学习,对于中东地区的学习时,可以联合中东石油与我国石油背后油价涨跌的一些因素加以分析,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3.结语

地理学科同样是高中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地理教师应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用来激励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动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另外,不仅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通过一些课外活动、课外书籍。课外报刊等将课本上的地理知识进行很好的结合、贯通,教师们更是应该所授课;理论充分结合实践、拓展课本知识面授课,教授给学生学习的技巧,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享受知识的科学性、丰富性。

【参考文献】

[1]王鸿雁.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丁佐明.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两个方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10:23-24

第12篇

GIS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定位国际上GIS作为一门学科和技术,从1963年在北美地区被提出后先后经历了开拓、巩固、突破性和社会化四个阶段。在中国自“九五”期间开始,GIS开始被政府重视,中国的GIS开始迈向产业化阶段。由于GIS的发展受到发展理念、学科教育、通讯技术、基础设施等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的GIS产业发展还相对缓慢。作为引导GIS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必将在推动中国GIS产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GIS领域的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抓住中国GIS产业的发展机遇,从GIS学科特点出发,巧妙地结合自身的专业方向和研究兴趣,担负起培养GIS人才和推动GIS发展的历史使命,是每一个GIS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GIS专业的学科设置与教师特点

1.全面认识高校GIS专业的学科设置

中国的GIS高等教育始于1988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第一个设立的GIS本科专业。1997年正式在地理学和测绘学2个一级学科下分别设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2个二级学科。1998年,教育部在原地理类专业中正式增设地理信息系统理学本科专业。随着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的调整,在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地理学1级学科中的“地理信息系统”调整为“地理信息科学”。名称的调整已经将GIS从学科的层面上升到科学的战略意义。

地理学作为GIS的思想基础奠定了GIS基本的思维模式,并不断拓展着GIS的应用领域。但是GIS的飞速发展还有赖于2个关键领域,即数据获取技术、数据传输处理技术。因此,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的测绘类1级学科下设置了“遥感科学与技术2级学科”,在计算机类1级学科下设置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分别对应着GIS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手段方面的人才培养,从而围绕GIS的核心“地理思想+数据获取与处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2.立足自身学科背景,把握GIS发展前沿

从目前GIS专业的教师构成来看,多数教师来自于地理学,部分来自测绘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分别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这对GIS本科专业教育来讲是一个较好的师资组合。但对教师个体而言,往往局限于自身的专业领域,缺乏对GIS领域或相关领域的全面认识。由于GIS具有的这些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就出现了青年教师职业定位模糊而导致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科研方向不明确、科研成果产出率低等问题,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最终影响自身的职业发展。因此,作为一名GIS专业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熟悉GIS的相关的学科特点及发展前沿,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合自身特点和学校学科优势,给自己一个科学、清晰的职业发展定位。

二、高校GIS青年教师的职业定位策略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立足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学术前沿,养成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和熟练的教学技巧。这样才能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高校的GIS青年教师应该围绕学术科研和课堂教学在以下方面做好职业定位。

1.熟悉GIS的学科特点与关键技术

作为一名GIS青年教师,无论是来自于何种专业背景,都需要对GIS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包括其形成发展历程、学科归属、思想基础、构成要件、关键技术、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基于这样一个全面的视野,才能较为客观地把GIS与自身的专业结合起来,才能明确自己的学术专攻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优势,才能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较为透彻的理论讲解。同时,要了解GIS发展的新思想、关键技术和热点应用领域,如“地理设计(Geo Design)”的概念与多点触控技术的结合,GIS对“云雾计算”技术汲取的“云雾GIS”,GIS与物联网的智能集成等。

2.明确自身学科与GIS学科的从属关系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GIS的学科特点应围绕GIS的思想基础和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据此GIS的核心应是基于地理数据的空间分析和数据获取与处理技术手段。由此,地理、测绘、计算机科学、遥感等学科分别在GIS领域中承担了不同作用。因此,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只有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去审视GIS的发展,才能找到较好的学术突破点。当然,不同专业背景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科的发展非常需要这样的专业交叉碰撞。

3.苦练教学基本功,追求高超的教学技艺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站好讲台,为学生带去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因此,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教学观摩教研活动,不断拓展宽阔的专业视野,训练扎实的专业知识,塑造独立个人魅力的教学风格,培养高超的课堂教学技巧与艺术。积极参加由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协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每年组织的高校GIS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在大赛上接受检验,开阔眼界。

4.紧扣学校专业优势融入科研工作

各个高校的GIS专业大多都依托了一定的优势专业,如地理、地质、土地资源管理、林业技术等专业。作为青年教师在过了课堂教学关后,要积极主动熟悉所在学校的GIS相关专业,加入一定的科研小组,在团队中进步,在学习中收获。在一定时期内GIS思维模式相对固定,关键技术尚未突破的情况下,拓展GIS的应用范围也是取得进步的重点。

三、结语

中国的GIS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GIS教育事业也值逢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一名GIS青年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学校GIS专业特色,紧密结合个人研究兴趣,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融入到中国的GIS教育事业中。

参考文献:

[1]边馥苓.我国高等GIS教育:进展、特点与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