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时间:2023-08-04 17:25: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地理教学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第1篇

GoogleEarth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地理知识由于其具有概念抽象性、内容丰富性等特点,使得很多学生对此望而生畏,再加之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很多学生对地理学习失去了兴趣。GoogleEarth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将地理教学的内容直观再现,使学生能够更加立体、直观的了解知识内容,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使高中地理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

地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更在于通过地理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感和地理思维能力。GoogleEarth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将地理文字知识与视觉图像信息完美结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知识点任意调整图像的大小及视角,仿佛整个世界就在眼前。这种三维立体的模型能够使地理问题变得更加简单而直观,学生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学习活动,形成良好的地理空间概念感和地理思维能力,真正发挥地理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GoogleEarth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策略

GoogleEarth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这两个方面,以下为对这两个方面的具体论述。

(一)GoogleEarth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自然地理一直都是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是由于自然地理知识较为丰富,对学生的空间概念感要求较强,学生需要在头脑中建立严密的经纬网络格局和结构,将每一个地理知识都贯穿到网络格局当中。GoogleEarth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经纬网络格局,使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例如在指导学生对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的地球”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利用GoogleEarth为学生直观展现3D球体模型,教师可以通过转动鼠标,使球体转动,也可以通过镜头快速拉近,使地理区域迅速放大,画面更加清晰,将宇宙的画面直观、生动再现,享受足不出户便遨游世界、近距离接触星空等美妙的感觉,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指导学生对“晨昏线”这一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控制滑杆”,为学生演示地球上的昼夜分布情况。教师也可以通过自主设置具体的时间,使学生更加清晰在每一个时间段,地球的晨昏线分布情况。

(二)GoogleEarth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与传统地球仪所不同的是,GoogleEarth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和细节的角度等多方位的方式对地理知识进行细致的了解,学生甚至可以通过GoogleEarth观察在某一个城市中,具体的道路、树木以及湖泊、河流等等。例如在指导学生对高中地理必修2《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的选择》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GoogleEarth为学生播放英国中部传统工业区的场景和美国硅谷的新兴工业区场景,这种场景对比能够使学生一目了然的明白水源位置、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选择对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发展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从而明确地理学习的意义和地理的价值。环境保护意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打开GoogleEarth软件,点击软件中的“全球意识”,就可以指导学生对其中的真实案例进行学习,比如阿巴拉契亚造山运动内容等等。直观而真实的案例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视觉冲击,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和对环境保护的迫切愿望。GoogleEarth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加学生对各类知识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记忆。

三、结束语

第2篇

在地理学科特殊性的前提下,如何让学生对这些复杂的知识感兴趣,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新颖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新奇中对知识进行探索吸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实施以来,地理学科的教材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一些枯燥的专业知识,而是图文并茂。让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结合地图来理解知识,能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为了提高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积极性,教师除了利用地理教材中给出的教学活动外,还可以创设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分析这些场景中包含的地理现象。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实际运用,使他们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运用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教师的发展性

1.进行教学观念的调整。

新课改实施以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教师在短时间内很难彻底摆脱在传统教学中形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这与以素质为主的教育中,要重点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矛盾的。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体会里面蕴涵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向,努力把握新课改的正确方向,摒弃传统教学中不好的部分,逐渐探索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方式。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地理教学中,教师由过去课堂的主角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但是教师把握着整个课堂的学习方向,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但是不能让他们漫无目的地进行学习。教师在上课前要把课堂进行学习的计划制定出来,让学生按照课堂计划进行自主探索,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积极思考,又能保证他们的学习行为行之有效,偏离不了教学要求的方向。

2.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应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的经验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运用能力。教师在进行知识讲授时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融入到地理课堂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再是一个记忆的阶段,而是通过对知识消化吸收后形成自己的一个地理知识体系,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从这个地理知识体系中快速准确地调出有用的信息。在地理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进行强化,让他们能具备地理思维的敏感性,能从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的影子,能用地理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在学习三圈环流这一课时,教师先是提出巧妙的问题让学生关注地球上的热力环流状况,接着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在自主探索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对副热带高压带及副极低压带的形成存在一定的疑惑,此时,教师要找准时机解释这个问题,使学生能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三、教学过程的创造性

1.课堂导入的趣味性、科学性。

教师在每次导入新课时,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有新鲜感及对知识的渴望心理,这样的一节课学生才能抓住主次进行选择性听课,而教师也可以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2.重视实践教学。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在很多方面能直接或间接为生产建设服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实践性教学,将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增长了社会见识。

3.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参观访问。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而不关心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状况,甚至对于在课堂上经常提问的学生表示不满,认为这些学生浪费了自己的教学时间,可能会使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懒惰,最后只是等待教师对自己进行知识灌输,而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提高他们对地理学科兴趣的同时,加强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校外开展一些地理小活动,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观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微课;高中地理;教学;渗透

目前,在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过程中,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高中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也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得到提高。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完善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案,完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阶段,重视“微课”教学在其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问题之一。

一、地理微课的概述

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活动可以发现,高中地理课程学习的重点,主要是地理事物的规律以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地理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地理知识形成的规律及人类相对应的发展策略。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应用,则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记录地理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重点开展的一系列教学过程。通常情况下,微课的时间大约五分钟至十分钟左右,讲课的内容比较少,更多的是具有针对性的问题点拨。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呈现出的特点包括:趣味性、生活性以及综合性等特点。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应用

(一)导入预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导入预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是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应用的主要内容之一。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微课的方式,将本节的教学内容导入预习,引导学生首先对将要学习的地理知识,形成一定的认识。学生在课前通过教材的预习,在观看微课视频后,可以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导入预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因此,导入预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解疑答难,帮助学生理解相对复杂的地理知识

不断的教学实践活动表明,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应用,促使学生可以观看微课视频,发现并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并在微课视频及地理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到正确的答案。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解疑答难,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对复杂的地理知识。解疑答难,帮助学生理解相对复杂的地理知识,更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地理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地理教学活动中,重视微课在解疑答难,帮助学生理解相对复杂的地理知识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问题之一。

(三)延伸拓展,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延伸拓展,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也是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应用的主要内容。地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延伸拓展,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其次,学生还可以在观看微课视频的环节中,及时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的向教师求助,逐渐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应在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重视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应用,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地理这门课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地理课程作为一门实用学科的课程,重视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完善,对于提升学生地理知识应用实践能力与素质,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究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实现全面培养学生地理课程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应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重视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郭晶晶,刘艳丽.浅谈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4,(12):75-75.

[2]杨中意.试论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12).

[3]崔成昌.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发和运用的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5,(2):75-75.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 初高中地理教学 衔接

初中地理是整个地理知识的简单架构,高中地理是对地理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初高中地理教学使学生了解整个世界和不同国家的风俗人情、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知识,更符合素质教育。新课改让初高中地理教学更加符合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需求,但是新课改初高中地理教学在衔接上有一定的偏差。

一、新课改下的初高中地理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

1.新课改下的初高中地理教学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新课改,初高中地理教学摆脱了将地理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强制性令学生记忆地理知识的局面,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初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有重要影响。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才能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新课改对地理知识的调整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学习,摆脱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2.新课改下的初高中地理教学调动了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地理教学首先要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去接受地理知识,学习并运用到现实世界。将地理知识一下全部灌输给学生的传统地理教学方法,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在新课改之后,地理教学有原则地向学生传递地理知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地理知识。

3.新课改下的初高中地理教学更注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地理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更好地了解世界和国家的状况,了解周围的环境,正确地认识世界。而传统的地理教学只是将地理知识灌输给了学生,没有做到真正地学以致用,其实是一种“ 八股”教学,学生在众多的地理知识中难以掌握到学习的重点,不利于地理知识的学习。新课改下的初高中地理教学,初中地理教授学生基础地理知识,高中地理分几块学习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地理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地理知识的统合运用。

二、新课改下初高中地理教学在衔接方面存在的优势和偏差

1.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为高中地理打下了基础。初中地理教学是对整个地理知识的介绍,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地理知识的框架,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地理教学的认识和把握。让学生对整个世界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而不是局限在某一具体的方面,是对整个地理知识的总的概括。其中包括认识地球、居民、气候以及对各大洲、国家的基本内容的讲述,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体把握和学习。高中地理教学则为地理知识的几块内容的具体深入讲解,是一个深入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例如,在初中学习地球的有关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经纬线等内容,为高中地理学习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等内容打下了基础。

2.新课改下初高中地理逐层深入的教学内容更易于学生的接受。初高中地理教学其实是一个逐层深入的过程,从初中到高中、从简单到复杂不断深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先建立了一个关于初高中地理学习的整体框架,然后又分几大块进行深入学习,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有先对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才能去深入了解各个部分的内容。初中地理教学其实是学会对地理知识宏观上的总体的认识,而高中地理教学是学生对整个地理框架的补充,即微观上的深入学习。例如,在初中学习世界的人口,初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在高中所学习的人口、城市和环境的关系则是进一步深化。

3.新课改下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存在着偏差。初中地理教学的简单化和高中地理教学的深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初中地理教学完成之后没有中间的过度直接进行深入的学习,强力的反差让学生难以适应。由于没有过渡阶段,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难以做到真正的得心应手。新课改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存在的偏差造成了学生在高中地理知识学习的不理解、掌握程度差等问题。例如在初中的时候学习气候方面的知识时,只是简单介绍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和原因,而高中关于此方面的知识就包括了气候形成的深层次原因,甚至包括水循环的知识。

总之,新课改是素质教育推行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改下的初高中地理教学的逐层深入更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接受、理解和运用。但是新课改下的初高中地理教学在衔接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增加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难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授地理知识的时候从基础讲起,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地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环境教育;意义;措施

在高中学科当中,地理课程性质独特,而从内容上或者表达的理念上,环境教育又是其中十分有深度的部分,主要原因是地理学科是以人的活动为主要对象来进行地理环境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帮助人类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向转变。这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对高中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积极指导意义。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深化高中教学改革的推进,人们对于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它并不是简单地对高中地理学科知识内容的发展和延伸,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是高中地理学科育人思想的重要体现。这对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必须有对高中生学习习惯、高中地理知识的细致观察,有完善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教育当中贯穿环境教育的先进思想,以特有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整个世界上各地理要素在系统上的关联,认识到人与自然保持独特的相处模式,才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基础,从观念上明白环境教育对于自身综合素质养成的重要性,时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行动之前明确可持续道路,从而养成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习惯。因此,我认为新课改能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将环境教育的内容重点提出来,是高中教学的重大突破,也为今后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线索,是体现高中地理学科价值的重要途径。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有效性策略

上文已经提到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价值,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育中是十分有特色的一部分,要想有效开展环境教育,首先要更新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旧观念当中,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要采用课堂讲授法,教师仅仅按照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研究和挖掘,从中抽取教学大纲要求的部分进行讲解,不需要对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进行引导。这样的教育方式仅仅为升学考试服务,在以往人才需求的方向上来讲,这样的教学方式确实能够培养出高分人才,但是在现代对人才思维方式、创新力,以及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时代,传统教育方式呈现出了拙劣面。因此,高中地理教学必须要着手更新教学方法,保留传统教育中的有效部分,结合时代特征,注入新鲜血液,教材的编写也要与时俱进,与教学方法完美结合,共同服务于新式人才的教育。

例如,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加入图片教学,让学生通过一些因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来反思人类过度开发资源造成的恶果,从而触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地图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从中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环境和气候差异,以及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等等。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中地理教育对高中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方面的引导极其重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突出环境教育正是时代对于新课改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挖掘有效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贯彻社会和谐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第6篇

【内容摘要】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太过于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了时间的重要性,难以使地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了解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传统地理教学的弊病,使得原本非常生活化的地理疏远了学生,因此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引起了大家广泛的注意。因此,本文通过对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改革传统地理教学的弊病,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回归生活实际 高中地理 教学研究 应对措施

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试教育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实际教育得不到落实。结果,导致高中学生对我们所生存的地理环境知之甚少。而教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只按照大纲和课本进行授课,知识讲解过于生硬,死搬硬套,毫无生趣。又不能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很好的结合,导致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效率,提升学习成绩,另外,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很好的联系实际,通过地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使得教学更加的大众化、生活化,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激发学习的动力,在于教娱乐中,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树立自信心,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由于不合理的教学,使得地理不在生活化,实际化,因此,教师开始注重将书本知识真正融入现实生活中,经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真正的回归生活实际的教学,因此,在地理课程中,不仅要结合区域特征,还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结局问题的能力。下面本文通过对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分析如下:

一、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真实体验

事实上,在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的资源可以被利用,但往往容易被忽视。在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中,有很多的要素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这些情景,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可以被模拟的,真实存在的,很多都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就在我们的身边发生过的。因此,我们需要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并发挥它们的作用,根据教学嫩容,现有的材料,结合实际,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灵活的经理论与实际结合,熟练的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对于有些经验的高中生来说,也容易理解。

例如:在学习必修课程的第二章《重要的天气系统》中的内容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反而会使学生顿时失去兴趣。但是,如果以提问问题的方式可能会事半功倍,如:“同学们看了昨天的天气预报了吗?昨天本市是12~20℃,微风。那么请根据该天气预报推测一下明天的天气会怎样呢?”首先在该问题中,是关于学生切实生活的,因此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因为天气现象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切身体会到的,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要想推测未来天气的变化情况,首先要学好今天的课程《重要的天气系统》,只有掌握了课本内容,然后联系实际生活,才可以进行预测。

二、充分发挥地方特色

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里边掺杂写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民谚和俗语,这样的课程就比较有趣啦!例如,为什么民间会有“春雨贵如油”的谚语。其根据又是什么呢?用地理知识又作何解释?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就必须先进行预习,对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自主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引起学生不断的思考。其实,“春雨贵如油”的谚语主要是因为春暖花开,大地复苏,来一场及时雨不仅可以缓解大地的需求,湿润空气,促进万物复苏,使得大地一片生机。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这样一句谚语,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求知欲。

三、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内容繁多,门类齐全,所以在讲课时,要充分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的兴趣取向。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资源,以学生为主体,完善教学体制,改变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工具,完善教学设施,合理安排教学秩序,合理布置作业,使其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融入地理课程教学。例如,为什么夏天大家都喜欢穿白色的衣服,不喜欢穿黑色的?通过课程的讲解才知道,夏天天气干燥,光照强烈,黑色吸光吸热,而白色增强阳光的反射,避免吸收过多的热量。

第7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导学;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法

引言

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形成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以及实践分析与操作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问题导学来指导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带着地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思维、拓展。一方面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兴趣性,提高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思维性;另一方面以问题脉络来架构高中地理知识体系,降低地理知识内容的抽象性与杂乱性,进而实现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精准化掌握与重点性拓展,全面构建高中地理教学的多元性与有效性。

1明确问题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的积极作用,强化地理教学的方向性与侧重性

1.1问题导学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难度,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

在利用问题导学来组织高中地理教学时,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对重点知识点以及重点问题进行分析与理解,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理解难度,并可以有效地保障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情境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与互动性。同时教师以问题创设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掌握地理实践模型以及思维模式。

1.2可以有效利用问题导学来框架化高中地理知识脉络体系,实现学生的系统化掌握与拓展

每一个地理问题都可以是对高中地理知识重点的具体性分析与拓展,因此学生可以通过所有问题来架构高中地理知识脉络体系,实现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体系的框架性认知与掌握,并通过问题模式来细化对重点知识以及思维方式的分析与掌握,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地理知识[1]。

1.3问题导学可以全面落实学生的地理思维训练,帮助学生的构建主动型的地理思维模式

问题导学以问题为蓝本来组织学生积极思维与高效互动,使得学生可以更直接地掌握高中地理思维模式以及思维重点,尤其是帮助学生全面适应高中地理学科思维逻辑,帮助学生构建起主动性的地理思维偏好,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地理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在实践思维过程中掌握地理知识核心以及知识逻辑要点。

2以多元问题角度来组织高中地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

2.1以多媒体来架构问题导学情境,降低学生对抽象性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教师在组织高中地理问题导学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来架构问题导学情境,实现学生在具象性的问题情境中对高中地理内容的精准理解与重点掌握。比如在进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播放地球公转的三维模型来组织问题导学情境,使得学生在形象化的教学情境中掌握地球公转模型以及相关地理知识点,进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指导性与有效性。

2.2以生活情境来实施问题导学,促使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之间地对接

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组织问题导学教学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生活情境来组织地理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之间对接起来,以生活问题来完成对高中地理知识的详细理解与重点掌握[2]。比如在组织《自然灾害与人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南方季节性水灾、512地震、台风灾害等的起因、影响、预防等作为地理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相关情节的分析与思维,实现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实践性掌握与生活化拓展。

2.3以小组讨论来组织问题导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与互动性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参与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在问题导学过程中以小组研讨来加强对问题情境的分析与掌握,使得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有一个全面梳理与分析,实现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全角度、多方位、细致化掌握。比如在进行《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因素、政策措施、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细致化的分析性梳理,使得学生在研讨过程中掌握更加全面的地理思维角度以及知识点认知面,进而提升问题导学的教学质量。

3强化对高中地理问题导学的管理强度,增强问题导学的教学有用性与针对性

3.1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分析与运用,实施差异化的问题导学策略

教师在利用问题导学来组织高中地理教学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显著学习差异,需要将教学问题建立在对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及个性化学习诉求的细致化了解上,实现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辅导性。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上课反应情况来及时调整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与形式,保障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情境中来。

3.2控制问题导学中的问题难度与数量,实现问题情境与地理知识点的紧密联系

问题导学的重点就是问题本身的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全面控制好高中地理问题导学中的问题难度与数量。一方面需要将问题导学内容与具体的高中地理课本知识点进行充分地整合与对接,实现问题导学的方向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控制好问题本身的难度与数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学得懂、学得快、用得好,才能真正实现问题导学的教学作用与意义[3]。

结束语

问题导学是现代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形式,教师需要立足于问题模式,选择具有思维难度、教学引导、知识点显著的地理问题,通过问题研讨式、结论展示式、归纳整理式、分析拓展式等方式来呈现问题情境,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细致、精准、高效地掌握高中地理知识要点以及思维模式,进而全面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优化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焦阳《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6(8)

[2]徐鑫《探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学研究2016(7)189-189

第8篇

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太过于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了时间的重要性,难以使地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了解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传统地理教学的弊病,使得原本非常生活化的地理疏远了学生,因此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引起了大家广泛的注意。因此,本文通过对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改革传统地理教学的弊病,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回归生活实际;高中地理;教学研究;应对措施

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试教育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实际教育得不到落实。结果,导致高中学生对我们所生存的地理环境知之甚少。而教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只按照大纲和课本进行授课,知识讲解过于生硬,死搬硬套,毫无生趣。又不能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很好的结合,导致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效率,提升学习成绩,另外,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很好的联系实际,通过地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使得教学更加的大众化、生活化,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激发学习的动力,在于教娱乐中,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树立自信心,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由于不合理的教学,使得地理不在生活化,实际化,因此,教师开始注重将书本知识真正融入现实生活中,经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真正的回归生活实际的教学,因此,在地理课程中,不仅要结合区域特征,还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结局问题的能力。下面本文通过对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分析如下:

一、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真实体验

事实上,在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的资源可以被利用,但往往容易被忽视。在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中,有很多的要素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这些情景,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可以被模拟的,真实存在的,很多都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就在我们的身边发生过的。因此,我们需要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并发挥它们的作用,根据教学嫩容,现有的材料,结合实际,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灵活的经理论与实际结合,熟练的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对于有些经验的高中生来说,也容易理解。例如:在学习必修课程的第二章《重要的天气系统》中的内容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反而会使学生顿时失去兴趣。但是,如果以提问问题的方式可能会事半功倍,如:“同学们看了昨天的天气预报了吗?昨天本市是12~20℃,微风。那么请根据该天气预报推测一下明天的天气会怎样呢?”首先在该问题中,是关于学生切实生活的,因此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因为天气现象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切身体会到的,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要想推测未来天气的变化情况,首先要学好今天的课程《重要的天气系统》,只有掌握了课本内容,然后联系实际生活,才可以进行预测。

二、充分发挥地方特色

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里边掺杂写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民谚和俗语,这样的课程就比较有趣啦!例如,为什么民间会有“春雨贵如油”的谚语。其根据又是什么呢?用地理知识又作何解释?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就必须先进行预习,对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自主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引起学生不断的思考。其实,“春雨贵如油”的谚语主要是因为春暖花开,大地复苏,来一场及时雨不仅可以缓解大地的需求,湿润空气,促进万物复苏,使得大地一片生机。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这样一句谚语,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求知欲。

三、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内容繁多,门类齐全,所以在讲课时,要充分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的兴趣取向。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资源,以学生为主体,完善教学体制,改变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工具,完善教学设施,合理安排教学秩序,合理布置作业,使其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融入地理课程教学。例如,为什么夏天大家都喜欢穿白色的衣服,不喜欢穿黑色的?通过课程的讲解才知道,夏天天气干燥,光照强烈,黑色吸光吸热,而白色增强阳光的反射,避免吸收过多的热量。

结语

高中地理课程越来越受重视,为了提高学生高中地理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注重实际生活和课本内容的联系,可使地理课程教学回归实际生活,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通过学习,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形成新的知识网络,同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空间,调动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在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的同时,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吴冬祺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蹇广勇.让高中地理教学回归生活[J].地理教育,2009(3).

第9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生活化;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255-0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与发展,我们都清楚了解到了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贴近生活和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这很大程度体现了地理和生活的紧密关系。《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地理教学的相关理念,并倡导地理教学生活化。那么,如何将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怎么样把地理教学引入生活、贴近生活和联系生活,这成了地理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很好地运用生活中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能够有效地让学生掌握一些与生活、生存及发展有关的生活地理知识,有利于学生今后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生活化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注重学生地理考试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生活地理素养的培养;有的学生受高考压力的影响,缺乏对生活地理的体验;有的地理教学内容死板,局限书本教学,不能很好地结合生活教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提出有效的策略进行优化。

1.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分析

1.1高中生的生活知识背景和心理思维特征和地理生活化教学相适应。第一,高中生具备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地理教学的生活化。高中生大部分都是16到19岁的学生,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生活中必需的地理知识;有的学生本身有地理方面的实践体验,这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第二,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实现。高中生是出于心理青涩的阶段,其心理不平衡、不稳定、不协调,这些特征很大程度要求高中地理教学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体验过程和方法,形成自己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很大程度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及需求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其有真挚的情感,尊重不同国家文化,进而形成保护环境资源的意识。第三,高中生的思维特征让地理教学生活化成为一种可能。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渐渐地变得成熟,辩证逻辑思维也开始出现,这有利于学生辩证的看待事物;高中生的再生性和创造性思维同步发展,这是地理教学需要强化的重要任务。

1.2高中地理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之中,以此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并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意识、自我反思和自我进步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可以通过进行课内外活动,为学生创设地理生活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形成自主思考方面的习惯,进而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学习质量得到提升,并形成健康的人格;地理教学生活化可以帮助其改变地理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有敏感的地理触觉,让其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学会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让其在学习中感悟知识,体验生活,进而推动地理教师教学目标实现。

1.3高中地理教学内容适合生活化教学。地理知识很大程度上都与生活有关系,地理脱离了生活就变得没有意义了。如:地理知识和技能一般是为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体验更好的生活。一般来说,通过"衣"来讨论地理,不同地方的衣服类型和地理有很深的关系,其根据当地气候,穿不同性质的衣服;从"饮食"来看,四川人喜欢吃辣椒,这是与四川的地理位置有关,其处于盆地内,其气候具备潮湿闷热的特点,为了让人排除体内的阴湿之气,抵制风湿等疾病就需要吃辣椒来祛湿等;从住宿来看,陕西和陕北地区主要以窑洞为主,这是与其地理土质特点有关,牧民却多住蒙古包,这是游牧的生产方式决定的;从交通工具来看,根据地理环境不同和自然条件不同,南方水资源丰富,船舶成了主要的运输工具,北方则主要是陆地多,交通工具就是车。这四个方面很大程度体现了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2.1地理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有的地理教师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内容停留在书本上,忽视了学生的具体需求,采取枯燥式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学习兴趣;有的地理教师把生活和地理教学脱离,没有注重到用生活中经验和知识来为地理教学提供服务;有的地理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方式,让地理教学缺乏色彩;有的地理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忽视了生活和学生的重要性,让对地理教学生活化没有多大意义;有的地理教师将部分地理实践知识省略,忽视了地理实践的重要性;有的地理教师上课不会与学生互通,缺乏交流与沟通,不注重对学生生活的地理进行总结,不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探索解决问题等;有的地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主要以评价学生成绩为主,却忘记培养地理生活素养的重要性,不利于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教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等;有的地理教师缺少职后培训,没有良好的地理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地理生活教学服务等。

2.2高中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受高考压力的影响,没有心思注重生活中的经验和地理知识的结合,一心思专进地理书本,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有的学生比较叛逆,不喜欢地理教师,就不爱学习地理知识,进而影响了地理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结合;有的学生缺乏对地理知识学习热情,觉得地理逻辑性很强,无心学习等。

3.优化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3.1优化高中地理教师教学水平。比如: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将生活经验与地理知识结合起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地理生活化教学;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切实了解学生生活经验与地理知识的结合度有多少;加强地理教师的职后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有效地将地理知识与生活情境结合教学;加深地理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识,认识到其重要性等。

第10篇

【关键词】高一 地理 衔接 入门

【基金项目】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编号:JCJY131203145。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87-02

笔者从事高中地理教学近20年,每到高一年级时,总发现部分新生对地理学习兴趣不高,而且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偏低。在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究后,发现问题主要在于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上。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发现,高中地理内容与初中地理内容联系十分密切,但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要求明显不同。在初中,大部分地区地理不作为中招考试要求,而高中地理则与其他科目一样同属高考科目,其地位和难度都要比初中地理高出许多。学生初中地理知识缺乏,是高中地理入门困难的最大原因之一。经过对我校学生的观察和研究,高一新生地理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标方面

(1)地球与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基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七年级学生掌握经纬网与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没有如何要求。经纬网的学习与地图的学习,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有初步的立体几何知识,七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尚未健全,立体几何的知识几乎是空白,要让学生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与技能难上加难。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经纬网与地图这部分内容没有进行加强与巩固,默认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理解与掌握了这部分内容。这一初高中课标衔接问题给高中地理教学造成困难。

(2)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以区域地理为主线,要求学生以某一区域为例,掌握学习方法,因此,各出版社在编写初中地理教材时都只对个别典型区域进行阐述,没有将所有区域纳入其中。这造成初中学生对地理区域的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了解甚少、掌握不牢。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系统地理学习为主线,要求高中学生以某一区域为案例,学习掌握地理原理和方法,因此地理区域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就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如人教版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在初中教材中只学习了欧洲西部,没有介绍德国;美国只是在介绍农业地区专业化时通过一副美国的地形图简单介绍了美国的河湖情况)。

二、教材方面

初中地理教材整体框架是按照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顺序构建的基本知识。高中地理则分为两大块: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以人地间关系为主线,介绍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基本规律,人地和谐地可持续发展。初中地理教材中具体地理事实,地理材料较多,高中地理则侧重于揭示地理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规律。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为主,讲述世界各地区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和经济特征;高中地理是系统地理,主要论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形成原理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初中地理以感性知识为主,高中地理则上升到理性知识;前者是基础和依据,后者则是前者的加深和拓宽,两者相辅相存。

三、考试方面

目前的教育状况,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中考沦为“小高考”。因此,现在的初中教学几乎全部是为迎合中考而进行的,而地理不是中考学科,学校、教师、学生都不重视,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简单地认为,地理不参加中考,所以这一门课程也就不重要了,因而学习地理的兴趣受到影响。课堂调查和问卷调查的结果都反映出初中地理教育不受重视,初一初二只有平常的期中期末考试,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将地理学科的分数计入考试总分,因此,初中地理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量上和质上都大打折扣。许多初中教师为应付学校的考试,在临近考试时只给学生划范围,出复习题,让学生死记硬背,以获取高分。而高考是国家级的选拔性考试,在文综的考试形式下,随着命题思想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向,对学科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比前者高得多。

四、学生方面

很多学生在某些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地理能力等方面存在储备不足,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学习能力有缺漏,例如高中学习必须具备的重要地理原理知识(地球运动、气候等)部分基础缺失或不扎实;运用地图进行地理学习的能力、阅读地图与资料分析处理。提取地理信息等能力不强,对中国和世界地理区域及特征认识不全等。特别是进入高中后,对学生的思维方法、能力要求、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造成初高中学习的“跨度感”,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五、教师方面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环保教育;价值;意义

目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成为当代国际社会间谋求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近年来我国雾霾天的持续进入大家的生活视野,环境保护已经持续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好的地理环境本身就是吸引人类居住的一个因素,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是实现环境保护,延续我们人类良好生存状态的重要一环。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一项内容。要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必须从学校教育抓起,在高中阶段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思维,能够认识到生态环境对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进而能够实现学生自觉地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更好的珍惜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进行了探讨,从意义与价值,方法与对策方面进行了阐述。

1在高中地理课堂对高中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1.1有利于广大高中生提高自身整体素质,顺应时展需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在未来的国家建设中需要的不仅是有文化、有知识、有技能型的专业人才,更需要提高人才整体的综合素质。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期,可塑性强,稍加引导就可以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树立起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而要担当起祖国未来建设的重任,提升道德修养,增加远见卓识,这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通过对高中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无疑可以提高他们对社会发展方向的认识,树立健康环保的思维意识,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的为维护我们地球的生态环境做贡献。

1.2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培养科学精神: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上,适时适当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帮助培养他们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培养科学精神。我们人类的生活环境是客观存在的,怎样让它得到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这个是一个具有科学性的话题,只有在心中牢固地树立了这个意识,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科学对待身边的环境,提高自己对环境的适应力和预知力。

2在高中地理课堂如何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2.1抓住课堂教学的契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实施环境保护的意识教育:高中地理教学课堂本身就是开展环境教育课的最佳平台。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在各国国家地理、乡土地理、时事地理、全球环境地理等方面的介绍过程中,与教材相关联的涉及到环境教育的知识,教师可充分发挥这一课堂教学的契机,把地理知识与环境保护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思维,树立环保意识。

2.2充分发掘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走进周边环境当中,在对乡土地理的学习中,增强对环境的亲切感、认知度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之下,这个环境有着自己的独特乡土地理特征。高中地理教师,就是要学会充分地发掘我们生活的周边环境,带领学生在考察乡土地理的社会实践中,增强对环境的亲切感、认知度,熟悉我们生存的环境,研究这个环境存在着哪些问题,比如空气、水源地、植被覆盖率、野生动物数量、水土保持情况等等,在社会考察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学会思考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思考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在这样的一个学习研究过程中,认识我们生存的环境,并为怎样去保护这个环境,建设更美好的家乡作出贡献。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2.3结合时事内容,提高环保意识:作为一名当代的高中生必须做到关心时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关注身边发生的许多事,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知识,才能最终做到学以致用。目前,就我国的时事来看,例如雾霾现象,就是全国人民关心的话题,甚至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那么在我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我们便可以作为一个探究性话题,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采访,实地观察等方式来对这个话题进行研究。从而调动起学生对有关地理环境方面的学习与关注,意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提高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高中地理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形成正确人地关系思想,更好地学会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握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契机,增加学生的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为他们今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靖.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周美芝.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7(05)

[3]徐开刚.利用地理信息丰富高中地理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7(09)

[4]郝瑞宽.在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12-13.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生成性 促进措施

在我国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们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兴趣教学,以保证让高中课堂从枯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感知、实践、体验以及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最终达到成功。由此,“生成性动态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课堂教学生成性概述

生成性课堂教学简单地说就是指生长和构建,即师生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相互作用,或者在师生对话的互动交流过程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发生的新问题、新情况,“生成”相当于“接受”,是教师转变教学方法的结果,还是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在“生成”中可以擦出师生互动的火花,从而有效地丰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二、当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新课改进程的深入,我国高中地理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新的内容和方法,但是,这些内容和方法又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例如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低下等状况,导致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并不够。

现在的新教材,对旧教材中存在的繁琐的知识点进行了删除,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点。例如,新版中案例和活动的增多,在对学生的知识实践接收能力锻炼的同时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新课改教学内容的改变,很多学生和教师也都显得很不适应。

面对高考,高中生的心理压力非常大,他们对所学的每个学科都要全面地进行复习,这就要求他们能够有效合理地分配好紧张而宝贵的复习时间。现在,高考试题的出题方向由传统的方向逐渐地向灵活性知识的考查进行转变,导致学生很难适应。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成性的促进措施

1.尊重学生,实现老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教育的技巧,指的是针对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况,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地作出教学方法的调整,不只针对课文中的细节过程进行预测。例如,在对“区域农业发展”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简单地按照课程编排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但是,按照生成性教学理念,就需要教师与学生积极地进行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引导作用。因此,通过运用“生成法”,将枯燥无味的高中地理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立体知识,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运用意外,创造生成。有人说过,学生出现的错误都具有价值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犯错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在学习过程中是必然存在的情况。错误是学生学习中的财富,只有在不断发现错误和解决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才能提高学习能力,加强情感体验。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喜欢提问题、好奇心强的学生,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应该遵循自主教育的原则,以激发、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为目的,积极地鼓励学生敢问、积极思考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索新事物,观察发现新问题。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学生提的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教师要做好回答任何问题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

3.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促进地理教学的生成。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着重于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类似于学术研究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以及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等方式,促进自身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发展,尤其是精神探索与能力创新的发展。例如在对“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进行教学时,说其“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而有学生提出“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不是热带雨林”,这时,教师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进而促进地理教学的生成。这要比教师简单地说出结果让学生死记硬背更有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的“生成”进行分析可以知道,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教学过程,其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能够成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成绩,要运用“生成”法,实现高中地理课堂因“生成”而精彩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