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7:25: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林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
中图分类号:K90-4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2015年5月4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5]5号),明确部署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格局。按照文件精神,到 2020 年,我国将基本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2. 构建第三方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第三方评价体系的构建,能有效加大高职院校办学的透明度,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使高职院校及时准确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关注毕业生职业岗位中需要的技术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而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客观认识人才培养结果,把办学置于社会监督之下,进一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同时,构建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也是与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接轨的需要。
3. 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以林业工程类专业木材加工技术专业为例,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方面还处于真空状态,还未构建和制定科学、公认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方法、途径、体制与机制等缺乏。传统的职业院校人才评价体系主要以卷面考试作为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准,这种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国内学者提出了构建以“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发展档案”为载体的综合评价体系;以项目为主导的“多样化评价”体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能力或决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理论。其中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建立是站在全新视阈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具有公开、透明、全面、真实的特点。
4. 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的实施
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也可以称为社会评价,其实施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4.1 选择具有良好社会公信力的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
第三方评价的参与层面可以包括高职院校、政府、行业企业、教师、毕业生、家长、社会舆论等,那么由谁作为评价的主体是需要首先确定的问题,借鉴国内不少高校的经验,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可以交由第三方独立评价机构进行。目前最为知名且比较具有社会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价机构为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已与国内近700余所高校建立了研究合作关系,是中国首家提供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也是高校、社会大众、用人单位和政府公认的第三方权威数据机构。
4.2 建立切实可行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要考虑其专业特点,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建立人才需求、人才质量、专业人才的适应性等信息收集反馈系统,以形成人才培养与生产需求之间的主动适应,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机制。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凸显林业工程类专业的特点,突出人才培养的绩效评价,兼顾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具体实施林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时,第三方评价机构应针对专业特点设计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和学生三套问卷,问卷应按照指标体系,同时体现专业特点,设计第三方评价指标权重时,要充分体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主体地位,尤其是学生问卷对应人才培养内容指标的设计,林业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均应涉及。
4.3 建立毕业生信息化管理系统
第三方评价实践中,各评价主体相对分散、独立,各具特点,因此,采用开放性、便利性的渠道与方式,能够让大多数利益相关者都能充分参与评价。当前现实而可靠的做法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评价,即设计评价问卷,开发评价软件,然后引导、组织评价者参与网络评价。网络评价相对便利,没有确切的时间限定,有利于参评者深入了解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问题的策略和建议;十分易于组织,运行成本较低,也便于统计数据、分析原因、归纳结论。建立毕业生几页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实现毕业生和就业单位的信息录入,就业信息,信息资料检索和在线咨询等功能,从而实现就业信息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4.4实施第三方评价,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
在第三方评价实施过程中,应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建立校企互信机制,针对毕业生的信息采集,可以尝试“情报员”机制,每个顶岗实习或毕业班级选取1-2名责任心和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班级情报员,负责统计班级同学相关信息,并每月向学校信息管理员汇报,以确保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更新。学校可向班级信息情报员支付相应经济报酬。
第三方评价机构要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工作,进行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对应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给出结论,并反馈给相关高职院校,院校责成相关林业工程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依据评价结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完善实训条件、创新教学方法,使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促进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5. 结语
第三方评价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教育行政评估和学校的自我内部评估的教育新评价方式,既是简政放权的具体举措,又是推动我国教育评价方式改革的有力措施。构建第三方人才培B质量的评价体系对林业工程类专业真实有效、科学、客观、全面地进行评价,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李顺.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M].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关键词:发展性;高校教师;西部边疆地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逐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我们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0―2005)》的数据中可见,无论从高校数量、在校学生人数等方面来比较,西部地区高校教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我们从2001-2004年毕业学生人数、就业人数情况可看出,由于国家自1999年高等教育实行大规模扩招以后,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因为我国经济结构正在进行重要调整,所以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紧张。
面对逐渐扩大的教育规模以及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为了提高就业率,为了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我们对高校教师的评价观念以及评价标准已不能再延续以往的模式了。
对于西部边疆地区,大部分高校经过多年实践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但是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一、西部边疆地区高校教师素质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第一,教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专家(学校选定)评价、学生评价和科研评价(和承担科研课题)。
第二,教师仅仅是被动接收评价指标,按照条条框框工作,也就出现了教师只作正确的事情(能给自己增加评价分数的事情),而不是正确地做事情。
第三,现有的教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直接与教师的工资、津贴挂钩。也可以说这种评价体系本质上是一种惩罚制度。
西部边疆地方高校普遍采用这种评价体系是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些高校所面临的最突出困难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高质量师资严重短缺,而这两点恰恰又是制约高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迫于西部边疆地区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所面对的种种困难,西部高校为了发展只能过内部改革挖潜,提高现有教师学历、教学和科研水平来负重前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历史阶段。
我们必须承认,在西部边疆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种评价体系对提高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但是,也产生出了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广大被评价者在评价指标体系制订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很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体现少数管理者的意愿,不能体现被评价团体的集体意愿,而且某些制定的指标不切合实际情况。评价指标没有有效地、合理地反映不同学科自身的特点。广大教师在评价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并没有被重视,严重地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二)因为大学生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大学学习阶段仍旧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阶段,需要辅导员教师引导和教育。因此学生评价的结果究竟能否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反映出教师教学水平,对此争论颇多。然而学生评价的分值在教师评价体系中所占比例较大。
(三)专家评价结果在教师评定等级以及是否称职方面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此种做法有些不妥。评价教师是否讲好一门课程,不能仅仅通过听一节课就下结论。教师自身的能力同样要经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这种终结性的评价不能以“发展性”的观念评价教师。而且,高校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达到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不断地开设新的课程。教师也是边学习边上课边总结来提高教学质量。仅以专家听课后的评价作为评定教师的重要依据,会大大挫伤教师主动承担新开课程的积极性,无法实现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与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构建发展性教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议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不以奖惩为目的,是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是以明确合理的评价内容和科学的评价标准为依据,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力求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教师为主体,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注重评价和考核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
教师素质评价体系的确定是教师评价实施中的难点,如何确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教师评价成功的关键。下面,我谈谈一些建议。
(一)面向未来,以评促进教师发展
高校管理者要认识到教师评价一方面是教师任用和奖惩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帮助教师进行改进,使教师得到发展。在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时应注意该体系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要求教师在对自己教学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从而为教师专业发展积聚力量。在教师评价中,评价的目的是为被评价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并为其提供咨询与帮助,协助教师寻找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二)重视评价体系的结构合理性
在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中,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同专业评价和教师自评。没有教师这一评价主体的参与,就无法制定符合教师发展需要的评价标准,就难以获得教师自身及其发展状况的准确的信息。而且通过教师自我评价,与同专业人员等其他评价者平等对话方式参与评价的实施,能够引起教师对自身专业的关注和审视,同时能够使教师对评价结果信服,进而才能激发教师的反思意识。从而才能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三)分层次构建教师素质评价标准
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也应是多元的。例如,把教学过程作为评价对象,在评价之前不事先确定一个绝对统一的评价标准,然后再用这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定被评教师。发展性教师评价应是一种动态评价。是在尊重教师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确立个体化的评价标准。是教师本人的纵向比较评价,而不是绝对的教师之间的横向比较评价。教师评价的目的是充分挖掘教师潜能,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它体现出教师在被评价期间的进步与成长。
因此,我们可从三个层面开展,即教师任职能力、教师的合格胜任和优秀教师的卓越胜任力等评价体系。三者分别回答“可以胜任否?是否合格?是否优秀?”这三个问题。教师任职能力模块可以作为教师任职资格制度落实的基础,合格胜任模块可作为教师的发展评估和培训的基础,而优秀教师标准模块可以作为优秀教师遴选标准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教学型、科研型来划分教师的角色。针对教师自身发展的特点将教师分成教学型和科研型,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让教师自觉融入评价体系中。
(四)灵活运用发展性教师素质评价标准,构建和谐校园
教师评价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总是有一些可以于一般情况并已经为人们所认可的原则、原理,但却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适合于评价活动中的每一个场合。我们在执行发展性教师评价标准时,应根据被评价者的不同特点及其所处的内外环境因素,因人、因地、因时地设计不同的评价方案,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同时随时依照被评对象及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评价目标,修正评价方案,改变评价方法。同时,由于教师评价过程的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任何因素都可能对评价方法的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合理的评价方法不一定就能产生良好的评价效果,因此,评价方法的选择还应该追求有效或高效的原则,因为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低微的评价方法是需要评价工作付出很高代价的,对于教师的发展也是得不偿失的。
如何保证发展性评价的测量学指标合乎要求,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挑战。构建出反映任教学科特点的教师具体的发展性评价标准,并开发出一整套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这不仅有助于教师的发展,更有益于边疆高校创建具备自身特色的西部大学。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0-200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06.
②郭晓红.“权变理论”在教师评价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56-57.
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是一项复杂综合的系统性工程,应适应农村经济建设需求,构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计与开发应遵循因地制宜、科学性、实践性、个性化发展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应提高认知,加大扶持力度,建立课程设计与开发保障机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突出特色,关注质量,保障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顺利进行。
关键词:
社区教育;课程设计;问题
0引言
随着农村社区规模的迅速扩大,农村社区数量逐渐增多,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成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发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生产与生活实际的教育内容或教材,给农村社区教育提供一定意义上的指导。
1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意义
1.1有利于构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
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要充分考虑到社会效益,甚至需要将教育触角延伸到地方经济建设最前沿,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个性化的社区教育资源,有利于构建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
1.2能适应农村经济建设需求
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具有地方特色,促进农村社区居民知识结构调整,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求,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
1.3有助于农村社区居民个性化发展
农村社区居民在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上存在很大差异,对社区教育的需求也千差万别。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更有利于农村社区居民的个性化发展。
2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农村社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经费短缺、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影响高质量的课程开发和大规模的课程推广。二是对社区教育管理力度不够,还没有一个适合的标准,在运行过程中不易评价。三是相关的政策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相关的制度保障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
2.2理论和技术层面资源匮乏
现阶段关于农村社区教育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对于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相关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包含的内容广泛,对课程设计开发人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在具体课程设计开发实践中还不能深入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目前胜任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工作的研究人员匮乏。
2.3课程设计开发缺少规范
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需要有课程专家的指导,要求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经验。由于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主体的缺位,课程设计与开发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目前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大部分情况下是通过行政力量来推动的,农村社区领导为完成上级考核任务而进行,不能真正体现农村居民的兴趣与需求,出现“以供代需”的现象。
3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原则
开发设计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更能集中体现地方文化特色;能适应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动态发展,更能体现社区居民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二是科学性原则。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过程中要讲求实用性,但一定不要忽视科学性,从长远目标进行规划设计,确保课程开发的系统性和学术性。三是实践性原则。课程设计开发应首先考虑知识性和技能性,课程评价体系也要本着实践性原则,确保课程设计开发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四是个性化发展的原则。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要根据农村社区居民的接受水平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根据发展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形成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4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的建议及对策
4.1提高认知,加大宣传与力度
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是政府针对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应提供足够的资金和设施。在经费投入上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各级政府可设立农村社区教育专项经费,按时足额发放,鼓励民间投资等形式支持农村社区教育。将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纳入部门考核,有效推动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进程。对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的宣传,应努力提高认识,通过宣传教育和推介,得到广大民众的认知、接受和支持,引起广泛关注、参与和投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4.2建立课程设计开发保障机制
课程设计开发是一个完整、规范的过程。包括前期对课程资料、存在问题、居民需求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并以此为契机,从农村社区发展、居民需求和需要出发,确定和选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而开展教学实施,完成课程评价。课程设计与开发需要管理者、专家、教育者、社区居民等主体协调配合、共同参与。第一,组织相关人员针对课程设计与开发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专业素质。第二,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计开发,使开发流程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在详细了解农村社区情况及社区资源的基础上,根据社区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结合地方农村社区的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制订课程设计开发计划与步骤。根据农村社区及居民的实际需求与需要设计和编排课程内容;根据社区及社区居民的发展确定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过程和发展评价课程体系。第三,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需要建立质量评价体系,让质量评价贯穿课程设计与开发全过程。在制订课程目标、编排课程计划、组织安排课程内容、进行课程实施等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全程评价。参与评价的人员要包括授课教师、社区居民,还应该包括管理人员和课程设计专家等全员参与。通过“全程”与“全员”评价与反馈,不断提高课程设计与开发质量与水平,促进农村社区教育目标快速实现。
4.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整体素质需要提高,队伍结构需要调整。①加强农村社区教育专职、兼职教师的招募与培养,提高教师素质与水平。通过完善引进和培训模式,以观摩、研修、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村社区教育教师业务素质,提高课程设计开发能力。②利用城市带动农村的拉动机制,通过城乡交流轮岗、对口支援等方式,促进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提高农村社区教育教师素质与水平。③制订保障措施,提高农村社区教育教师待遇。④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教育教师引入与管理机制。建立日常考核和培训制度,健全评价与考核机制。总之,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需要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志愿者共同参与,适应农村社区实际需要,保证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4.4突出特色,注重质量
目前,无论从农村社区教育课程数量方面,还是课程质量方面,都不能满足农村社区及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数量少,整体水平偏低。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更要突出特色、注重质量。课程内容、学习形式贴近居民需求,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教学方式方法上体现多元化,切忌高、大、空,真正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
4.5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体系要相对科学合理,确保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质量与活力。要求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有适应性的课程进程,有显著性的课程效果。评价过程更加注重效果,以结果评价过程,以农村社区居民是否欢迎为标准,既要尊重专家学者的意见,更要关注社区学习者的体验与感受。
总之,立足实际、以人为本是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开发应坚持的两大原则。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村社区发展需求,从解决农村社区实际问题出发,建立体现农村社区特色、为社区建设与发展服务的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体系,促进农村社区及社区居民快速发展。
作者:王喜杰 孙厚红 单位: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高志宏.偏远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困境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04).
[2]高志宏.我国偏远农村社区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04).
[3]严为俊.对加快农村社区教育及其课程开发的简要认知[J].中学时代,2014(10).
产学研工作室制是一种为了适应设计类人才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而产生的新的教育模式,通过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使受教育者能够接受多方面的、知识面更广的教育,缓解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从而培养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创新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所以,如何以产学研工作室制为载体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是非常有必要进行研究和探讨的。
产学研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设计类人才教学质量评价不但包括教师评学、学生评教,还包括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以及行业、企业、专业协会的评价,该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不但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也是促进设计类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
一、以评促教,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以评促教,主要是通过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所获得的教学成果来达到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教学态度的开放性、包容性、互动性决定了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而使教学评价更加系统和全面。教师和学生的感情基础是工作室制教学的基础保证,工作室制教学教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师资结构的组成发生了变化,同一门课程,教师的组成可能有教授、普通授课老师甚至是和设计类相关的实验教辅人员、其他专业的高校科研人员以及术业有专攻的设计类企业的人员,多层次的教学可以满足学生不同水平的知识结构。学生评教的主体也不仅仅限于某一个任课老师,而是一个教学团队或者一个企业。评教的对象更加系统和全面,教师在工作室中,努力创造文明、和谐、融洽的氛围,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而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学评价,帮助老师总结经验,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促进教学相长。
教学内容的同步性、及时性、创新性要求教师通过教学评价不断加强对课堂的设计能力、对学生的关注度以及对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设计类教学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而,无论是材料、工艺还是审美标准都在发生变化,更新的频率越来越快,教师教学内容要随着市场运作、行业规范的要求不断更新,甚至要根据当今的流行趋势站在时尚的前沿进行超前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评价对教学内容的评价要求也不断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状况和发展水平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把握设计教育的脉搏,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教学,通过教学评价,能够“走出去”和“请进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走出去”就是要积极主动与其他高校、专业协会等等进行交流学习、培训和深造,“请进来”就是关注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工作室进行讲学。
教学方法的理论性、逻辑性、启发性要求教师通过教学评价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技能,丰富教学成果。传统的教育主要是采用灌输式教育,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需进入企业、单位后进行重新学习,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启发式的教育,在科研学习的过程中渗透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完整设计过程,从构思到制作到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与设计实践反复结合。教学评价中,以产学研的结合程度为标准,从科研、教与学、市场接受度等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寻找特色,发现优势,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活动有据可循,创造更加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的教学成果是检验和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评价成果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评优评先以及职称晋升等密切相关,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还应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惩罚和奖励两方面的机制。
教学设备、场地的系统化、科学化和完备化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工作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产学研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对设计类专业的科研设备、制作工艺以及设备使用的注意事项和考核标准都比较高。设计类专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实验室的建设来进行教学,还可以通过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缓解学校教学条件不能满足教学实践需要的矛盾,也可以促进学校教学设备的更新,例如新增专业需要相应的打印、扫描、切割等设备,专业电脑机房需要根据专业需要进行系统的升级,如果联合培养基地可以提供相应的学习条件,可以将学习的地点转移至联合培养基地。对工作室以及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硬件的评估是系统化、科学化开展教学活动的保障,为设计类人才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
二、以评促学,以评促改,相互尊重,共求发展
以评促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评价,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从而达到完善教学方案、使学生朝着良性方向全面发展的目的。
为保护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求学校要建立公平、公正、民主、平等的教学评价体系。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而学生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教师要通过教学评价,使学生乐于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有意识地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设计的方法予以解决,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促进自我反思及创新意识的发展。在教师评学过程中,适当的批评有利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适当的表扬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的主观意识,是影响教师评价最大的因素,通过评学,相互尊重,共同提高,以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教育模式。
产学研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设计类学生的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学习方法的多样性要求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注意教学评价的针对性、专业性、时效性。“差异性”是人在素养方面的客观存在,它反映了人在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性,学生具有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在评价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与学生的本人的基础进行对比。了解和尊重设计类学生的人格特点、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评价,有助于客观公正的评学过程的进行。基于专业学习的特殊性,设计类人才在大学的学习期间不断完善自我概念,形成了稳定的个性,思维比较活跃,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产学研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开放的课程体系更易让人接受,其打破了本科生与研究生、高年级与低年级的限制,部分课题因为研究内容的复杂性而组成不同专业共同参与的交叉团队,教师更要实施分层教学、评价,使评价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实际。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往往以课题或者项目的形式进行,课题完成或者项目结题意味着某个学习周期的结束,其时效性决定了教学评价也需及时、有效地进行。
产学研工作室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成果的展示也更加多元化、灵活化。通过学科竞赛、毕业设计、毕业作品展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是其通过作品与社会交流的媒介,也是其获得社会、企业认可的敲门砖。对设计类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评价是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保证。
三、加强监控,与时俱进,齐抓共管,提高质量
学校方面可以高效利用数字化信息平台开展评教和评学活动,在学校层面,开展教学督导、听课、巡视教学秩序等教学评价活动,定期对评价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作为教学评价的存档材料,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对培养的目标、理念、方法、结果等行为细节进行对比和参照,为确立新的规章制度奠定基础,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社会方面在评价体系中,增加用人单位、企业、社会评价的比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企事业单位的生产标准、成本指标、安全标准等等融入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中,强化学生的生产意识、成本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打造企事业单位、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监控和评价机制。就业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要根据用人单位、企业、社会评价,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动向,调整设计类人才培养的方向与标准。
政府方面可以建立长效、动态监控机制。自从国家将文化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后,社会对设计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产学研工作室模式下的设计类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立,不但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还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相关的配套政策。
总部设在纽约的“智慧社区论坛”(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ICF),创建了一套“遴选-分析评价-颁奖”流程,自1999年_始在世界范围评选“年度智慧城市”,分别遴选出“智慧城市21强”、“智慧城市7强”,最后评选一家“年度智慧城市”。
ICF构建的“智慧城市关键评价指标”,由宽带连接、知识型劳动力、数字包容(后改为数字平等)、创新、营销和共识等5个一级指标构成;2015年又增加了“可持续性”指标,表达对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1999年,新加坡荣膺第一届“ICF年度智慧城市”奖。
ICF评比活动对智慧城市理念的普及和推广产生积极的影响。从其历年的年度顶级智慧城市奖项来看,逐步聚焦于城市的信息-网络-智慧化建设,但对城市传统产业转型的重视,尤其是近年获奖内容,更加关注智慧建设对现代城市“经济发展”和“创新经济”的贡献,例如2013年ICF了年度主题白皮书《创新与就业》,介绍了一系列获奖城市转型案例。这些,也为我国智慧经济建设提供了国际范例。
欧洲智慧城市6维度指标体系
2007年,维也纳大学等机构受邀为欧洲开展智慧城市评价及排名活动。
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研究采用2001-2007年间的城市数据,从欧洲ESPON空间规划项目的1600个城市数据库中选择了70个中等城市为样本。评价系统由6个一级指标(关键维度)、31个二级指标(见表2)和74个三级指标构成,例如,一级指标“智慧经济”由创新精神、创业才能、经济情景与知识产权、生产率、劳动市场弹性、国际市场参与度和经济转型能力等7个二级指标组成。数据来源方面,74个三级指标中,48个采用本地或区域数据,26个采用各相关国家的数据,也有部分数据从其他研究中获得。数据收集后需进行标准化处理。
排名评价结果的表达。提炼并归纳出智慧城市的6个维度特征,包括:智慧经济、智慧交通、智慧环境、智慧市民(公民)、智慧生活和智慧(政府)治理,其理论基础分别对应区域竞争力理论、交通和ICT经济学、自然资源理论、人力和社会资本理论、生活品质理论,以及城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理论等,并对卢森堡等70个城市依评价分值进行了排名。
整整十年了,维也纳理工大学不经意间完成了首次大规模的智慧城市评价实践,堪称完美成功的一次评价活动。其构建的智慧城市研究框架体系,严格的评价逻辑和数据处理方法,著名论文《智慧城市-欧洲中等城市排名》的发表,以及六维度模型的提出,形成了业界广为引用的智慧城市评价报告,被广泛认同为智慧建设评价体系的经典样本。
“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合作”评估框架
2013年起,我国与欧盟开展了“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合作”项目,双方各选择15个试点城市(区),评估主旨是“比较每个城市的主要特征,以便确定智慧城市诸多项目中的最佳实践;通过一套共同的标准来评估各个城市,评价智慧城市项目所产生的效益,理解智慧城市项目所面临的挑战”。2016年,我国浙江省宁波市作为该项目合作方之一,获得“卓越奖”。
项目评估框架包括9要素,即智慧城市战略思路、利益攸关方、治理结构、融资、价值评估、商业模式、ICT基础设施、城市智慧服务,以及法律与监管政策。
其中“智慧城市战略思路”方面,关注是否具有智慧城市战略规划或顶层设计,是否制订了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关键绩效指标(KPI),是否体现了ICT技术发展趋势;KPI指标是否以国际标准为基准。“利益攸关方”关注智慧发展决策的主要利益相关方,也关注市民参与智慧城市的发展。“价值评估”指智慧城市建设的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影响,包括创造多少收入和就业、对城市GDP的影响、解决交通拥堵和城市碳排量能力,以及对智慧项目投资的社会回报率问题。“商业模式”则关注将智慧项目投资变现的商业能力,如收取交通拥堵费来为改善公共交通系统提供资金等。“城市智慧服务”关注服务的技术系统架构设计,包括是否可扩展到城市的其他系统或其他城市、是否云上交付、是否利用了物联网技术、是单一服务还是集成产品的一部分、是否利用应用程序接口API设计的开放系统等。
项目还编制了“试点城市成熟度评估标准”,将评估9要素分别设置为“基本、合格、较先进、最成熟”等四个级别成熟度。
【案例】巴塞罗那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智慧城市之一,在中欧评价框架上,其评分为:
“智慧城市战略”之“最成熟”:清晰地制订了各类可量化的智慧城市关键指标,具有完整的智慧城市战略规划或顶层设计;智慧城市考核绩效指标符合国际标准,适用于所有利益攸关方;在城市规划中体现了ICT 技术发展趋势;
“利益攸关方”之“较先进”:各利益参与方的作用和关系能够清晰定义;市民能够较大程度地参与应用设计,政府具有及时的响应反馈机制;
“治理机制”之“较先进”:形成了跨部门覆盖整个城市的治理结构,制订了跨部门绩效评价目标;
“融资”之“较先进”:拥有充裕的资金将试点项目推广到整个城市,对智慧建设资金的使用设计了完备的监控体系;
“价值评估”之“较先进”:建立了智慧城市评价框架,包括社会、环境等非财务因素,且对所有智慧项目开展评估;
“商业模式”之“较先进”:其具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智慧应用”之“最成熟”:智慧应用在城市内大范围普及,一些应用代表了最佳实践水平,并获得荣誉;能够通过开放数据和资源提供智慧城市各项服务。
中欧绿色智慧城市项目的启动,通过提出较为全面的评价框架及成熟度模型,为我们提供了探知智慧城市建设国际视野的良好机会。
从文献材料看,中方注重评估框架和智慧城市建设,而欧方优选了巴塞罗那、阿姆斯特丹、曼彻斯特、哥本哈根等知名智慧城市,重点在评估逻辑和项目完成的可移植性,9大评估因素让我们直接观察到不同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及其评价视角。为此,建议将中欧交流的经验及教训适时与国内其他城市分享,及早扩大合作成果。
国际标准机构制订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第一城市国际标准,《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城市服务与生活质量指标(ISO 37120)》,于2014年5月,上海成为全球20个试点城市之一。
ISO 37120从城市服务和生活品质两个维度,在经济、教育、能源、环境、财政、火灾与应急响应、城市治理、健康、休闲娱乐、公共安全、住房、固体垃圾、通讯与创新、交通、城市规划、废水、用水与卫生等17个主题,提出100项指标(46项核心指标和54项辅助指标)来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状态。该标准提供一套全球通用方法,帮助不同国家的同类型城市进行横向比较,以期发现各城市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2014年5月ISO 37120同时成立的“国际城市数据理事会(WCCD)”提示人们警示全球性的“城市数据赤字”,表达了对城市级数据严重不足的关注,强调高质量、标准化的城市级数据是构建智慧城市的核心,因而致力于创造一种“城市数据文化”。为此,该机构倡议开发新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indicators for smart cities)ISO 37122将涵盖智慧基础设施、智慧经济、智慧环境、智慧政府、智慧生活和智慧交通等六维度内容。
关键词:卓越计划;C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82-02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换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动能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向[1]。人才是创新的根本,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新时期,要继续坚持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必然选择。然而,工程人才短缺和工程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瓶颈之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近年来工程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与创新。南京工程学院作为全国首批CDIO工程教育试点学校和“卓越计划”首批试点院校,在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本文介绍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卓越计划”的
教育理念与教育目标。结合南京工程学院人才培养的实践,从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校企合作方式、考核与评价等多个方面,对两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通过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探索适应我国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途径。
一、CDIO工程教育理念
从2000年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跨国研究组织,在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的资助下,经过四年的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2]。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或工程项目从研发到运行的全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如果说CDIO模式是国际工程人才教育改革的成果,那么“卓越计划”就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尝试。2010年,为了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支持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3]。
二、CDIO模式与“卓越计划”实施路径比较
无论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还是“卓越计划”,要适应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就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下面以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系统集成)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加工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为例,研究两种模式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校企合作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的实施情况。其中,自动化专业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机械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试点。
(一)培养方案制定
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提出的系统、完整的具体要求和措施,是人才培养实施过程的主要依据[4]。自动化专业主要面向工业生产一线,培养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控制工程领域系统集成技术应用工程师。
机械专业旨在培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现场应用型高级机械制造工程师。由于该专业是“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因此采用3+1教育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校内培养,第四年在企业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为确保充分发挥企业学习阶段的作用,企业和学校联合制定了具有企业特色且详尽的企业培养方案,规范了该阶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计划、指导人员、毕业设计的安排等内容。
(二)课程体系设计
自动化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由公共课、专业课、素
质教育课三部分构成,其中公共课又分为公共基础课和工程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该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46%。此外,依托校企共建实验中心的优势,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CDIO教学理念,构建以项目教学为主要特征的核心实践教学体系,即“421项目教学”体系。通过4个三级项目,2个二级项目,1个一级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三级项目以单门课程为基础,旨在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二级项目是基于课程群的综合性设计项目,能够有效地将相关联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一级项目是对专业核心课程知识的总结与提炼。项目进行中,学生经历完整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的全过程。通过“421项目教学”训练,学生能够在认识、操作、应用、综合创新设计方面得到训练,形成逐层深入的实践教学特色,学生得到了综合工程能力的培养[5]。
根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机械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模块、机电系统控制基础模块、顺序控制系统模块、机械设计制造基础模块、CAD/CAM模块、数控机床综合运用模块、综合素质拓展模块、校企联合培养模块、综合能力课外培养九个模块。九个模块涵盖了“卓越计划”对本专业学生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要求。此外,结合机械行业和合作企业发展需求,增加Solidworks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工艺、三坐标测量技术等内容的讲授和实践。为了保障企业培养阶段的顺利进行,增设了“企业实习预备专业知识概论”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和文化背景,补充相关专业知识。
(三)校企合作方式
高等工程教育要适应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满足行业和企业的人才要求,就需要积极引导企业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本文中的两个专业采用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将企业引入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
自动化专业在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调研的基础上,聘请行业和企业专家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该专业还与三菱电机、通用电气、西门子、博士力士乐等公司合作,建成了23个形式多样的工程实训中心,并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编写适合工程教育的新教材。借助这些校企合作平台,自动化专业开展了项目教学训练和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机械专业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特点,结合合作企业的生产实际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企业亟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聘请企业专家给学生讲课,帮助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的生产情况,掌握企业实习所需的预备知识。合作企业通过对卓越班设立奖学金等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同时增加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此外,企业和学校联合制定了针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化企业学习计划表,开展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指导和答辩工作。
(四)考核与评价体系
CDIO教育模式和“卓越计划”的实施过程是带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的动态调节过程[6],其反馈通过考核与评价体系实现。理论课程的考核一般由出勤、课堂表现、作业、考试成绩等构成,实践课程的考核则着重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
自动化专业一级项目的考核由五部分构成,分别是构思、设计、实现、运行四个环节的成绩以及答辩成绩。前四个成绩由各阶段指导教师负责,考察和监督学生在各环节的学习情况。答辩成绩由企业专家、学校专家、院系领导组成的答辩组负责,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和教师指导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
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阶段采用双导师制,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因此考核过程也由双方共同完成。毕业设计答辩过程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专家组成答辩小组,结合学校标准和企业要求考查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
三、结论
本文以自动化专业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比较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校企合作、考核与评价四个方面的实施情况。通过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教学环节特色鲜明且卓有成效,工程教育环境对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有明显作用。而“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行业企业参与程度相对更高,学生对行业和企业了解更深入,所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贴近工业现场,所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针对性。
综上所述,CDIO工程教育模式作为一种工程教育改革的工具,可以借鉴并应用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CDIO“做中学”与“基于项目教学”的理念,可以将“卓越计划”学校学习阶段的实践环节设计成若干二级和三级项目,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企业学习阶段的第一学期中增设1个一级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引入CDIO理念,能够使学生直接面对工业现场,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进行学习和训练,又避免了企业学习中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缺失。总之,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需要兼容并包,取长补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吴帅.经济新常态下的人才工作新思路[N].中国组织人
事报,2015-06-01.
[2]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上[J].高等工
程教育,2012,(3).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4]林健.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进展评价
(2010―2012):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
[5]郁汉琪,解乃军,吴京秋等.项目教学训练体系构建下的
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3).
关键词:军队决算;经费审查;考核评价
一、军队决算审查质量考核评价的目的
军队决算审查质量的考核评价是强化军队决算审查质量控制,促进军队决算审查工作发展的内在需要。进行军队决算审查质量考核评价的目的在于:
第一,真实反映军队决算审查工作的质量状况,全面正确地评价军队决算审查工作的优劣程度。军队决算审查工作质量的考核评价,即运用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的各种方法,对军队决算审查过程中的工作质量按照军队决算审查计划、标准、规范,进行检查、对比、分析,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
第二,提高军队决算审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保证决算审查工作任务的完成。真实、全面、正确地反映和评价军队决算审查工作的优劣程度,只是决算审查质量考核评价的初步目的,其根本目的则是为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以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军队决算审查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决算监督的职能作用,为深化军队预算编制改革作好相应配套准备。
第三,强化军队决算审查质量观念,提高军队决算审查人员素质。在各级单位和部门中,建立健全决算审查质量考核评价制度,对决算审查质量进行经常性的考核,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对个人岗位责任制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开展评比活动,可以大大增强军队决算审查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强化军队决算审查质量观念。同时,在质量考核过程中,通过对决算审查事项的质量分析,寻找提高质量的途径,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军队决算审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不断地提高军队决算审查业务水平。
二、军队决算审查质量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
军队决算审查质量的考核评价,要着重对军队决算审查工作的质量、效率、效果和效益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分析、评价。
第一,考核评价军队决算审查组织管理的质量。军队决算审查人员在决算审查活动中组织管理的强弱,对整个军队决算审查工作质量有很大影响。其主要内容为:编制的审查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否周密、合理、可行、高效,军队决算审查人员之间分工是否合理,各个工作岗位的责任是否具体、明确、落实;是否遵循军队决算审查程序,贯彻军队决算审查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的要求等。
第二,考核评价军队决算审查原始资料质量。对原始资料质量的考核评价,是整个军队决算审查质量考核评价的基本环节。其主要是审查原始决算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相关性、充分性等。
第三,考核评价军队决算审查报告。军队决算审查报告质量是军队决算审查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因此,对军队决算审查报告质量的考核评价,是考核评价整个军队决算审查质量的重要关键。其主要内容为:军队决算审查报告反映内容的全面性、真实性和重要性,决算审查结论和处理意见的合法性、充分性、客观性和合理性,文字表述的简明性和逻辑性等。
第四,考核评价军队决算审查人员的决算审查行为。军队决算审查人员的行为对决算审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其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军队决算审查人员是否严格遵守军队财经纪律和职业道德,有无,违纪违法的行为;是否尽职尽责,圆满完成分配的任务;军队决算审查人员之间是否团结协作,互帮互学等。
三、军队决算审查质量考核评价的主要指标
军队决算审查质量考核评价的主要指标有两类:一是决算审查管理质量指标;二是决算审查工作效率质量指标。
第一,决算审查管理质量指标。它主要包括单位(部门)审查覆盖率、经费审查覆盖率、计划审查项目完成率等。
单位(部门)审查覆盖率,指已审单位(部门)与全部应审单位(部门)的比率。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决算审查监督的覆盖面,是考核决算审查工作数量的指标。其公式如下:
经费审查覆盖率,指已审单位(部门)的经费总额与全部应审单位(部门)经费总额的比率。它从经费总额的角度反映一定时期内决算审查工作的规模和决算审查业务量。它与单位(部门)审查覆盖率是同一性质的指标。其公式如下:
计划审查项目完成率,指已审计划项目与计划审查项目的比率,反映计划审查项目的完成情况。其公式如下:
第二,决算审查工作效率质量指标。它主要包括违规经费检出率、审查建议采纳率、人均审查经费总额、人均查出违规经费金额、单位(部门)平均审查时间等。
违规经费检出率,是考核决算审查人员业务技术质量的指标之一,反映决算审查人员对于被审查单位违反规定问题的发现和披露程度,是反映决算审查人员业务技术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公式如下:
审查建议采纳率,是考核决算审查工作对于军事经济促进作用程度的指标,反映决算审查所提出的各项审查建议的科学性、可行性。其公式如下:
人均审查经费总额,反映决算审查人员在决算期内人均审查的经费总额。其公式如下:
人均查出违规经费金额,是考核决算审查人员总体工作效果的指标,反映决算期内决算审查人员工作的平均水平。其公式如下: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确保全民用药安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接连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省药品监管部门严查辖区内所有药品经销企业和医疗机构,彻查发生药害事件的相关药品,并要求把检查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药品经销企业和医疗机构。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药理学家秦伯益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说,“如何才能做好药品监管?如何才能让医生做到合理用药?已经成为医疗改革中的一道大命题。基层医务人员贴近群众,对于药品使用的安全性要求更高。我个人认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水平。确保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安全,远比加快机构数量建设更重要。”基层用药安全现状堪忧
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专家分析,药害事件多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的主要原因是,基层药品监管体系差,医务人员诊疗水平落后,药品种类单一,急救设备有限。
2009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高于铺村第一卫生室刘建民说,在日常临床工作中,他们会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不同年龄进行给药,但由于农村药品品种有限,很多药品找不到替代的品种,即便有替代药品,价格也会相对较高,患者不愿意接受。例如,血塞通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是治疗脑梗死常用药品,后者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要好于前者。但在价格上,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要高于血塞通注射液近10倍,即便医生提示患者,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大多数来基层医院就诊的患者基于价格原因,还是会选择用血塞通注射液,
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急救措施有限,一旦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果令人堪忧。2009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广西省崇左市龙州县逐卜乡广合村卫生所乡村医生陆彩玲说,卫生所的急救措施是有限的,一般我们会首先选择脱敏治疗,对于严重的病例,会转到乡镇卫生院或者县医院进行治疗。但由于农村交通不便,很多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救治。
目前,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开始回避采购不良反应标识不清的药品,北京市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北京市以中医见长的基层医疗机构。从2006起,该机构已经不再采购中药注射液。
该中心主任吴海涛说,不仅是中药注射液,西药注射液也常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比如青霉素、头孢类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这类药品的不良反应标识还算清晰。我们之所以不采购中药注射液,主要是认为中药原本是汤剂,由很多味药构成,而且药品不良反应标识不明确,每名患者的身体机能又不一样,直接注射进人体血液,安全性还有待考证。他们认为要想确保基层用药安全,除了我们临床医生的努力之外,也希望制药企业能够在药品生产过程中提高质量,避免药害事件发生,在药品说明书中要详细标明药品成分及不良反应,制药企业研发部门加快研发速度。研制出目前不良反应高发药物的升级或替代产品。
药品上市后再评价体系待升级
对于近期发生的多起药品不良反应,国家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专家孙忠实教授说,从药物本身来看,由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样本量有限,而大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都需要通过一定规模的样本使用量才能得以确认,致使一些不良反应只有在药物上市并得以广泛使用之后才能浮出水面。从这个意义上讲,药物上市后的风险再评价对于维护公众健康来说非常必要。但我国在该评价体系的建立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主要依靠专家和技术人员的经验开展评价。
“实际上在这一套完整的药品上市后再评价体系中,不能只依靠专家和技术人员,制药企业对于自身产品开展上市后的临床疗效跟踪、主动进行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以及发生重大不良反应后主动召回,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波说。
一套完整的药品上市后再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系统、药品召回管理制度,进行药品质量标准制定和更新,开展药物临床安全性、有效性研究,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等。
孙忠实说,通过开展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工作,我们可以进行药物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了解药物在人群中的实际使用情况,查明药物使用指征是否正确、用法是否适宜以及会产生何种效应,找出药物使用不当的原因、药害机理和纠正办法,包括宏观防治措施,最终达到促进合理用药、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基层用药“两网”漏洞待补
早在2007年8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公布了25种严重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其中近期发生药害事件的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三种注射剂就已经被亮了黄牌。而在2006年收到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病例数排序中,双黄连注射液排在第一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基层医疗机构还在使用早已亮了黄牌的药品。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魏家桥乡梨树村卫生室负责人说,他们还不知道这几类药品已经出现药害事件,上级药品监管部门没有下发通知,配送渠道也没有中断这几种药品的供应。
湖南省石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马攸君说,“湖南省石门县卫生局多次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情况调研,结果显示目前部分村卫生室、诊所和药房的药品保管设施和措施还不到位。调查情况表明,20%的村卫生室达不到省定卫生室合格标准,10%的药房设施不齐全,没有电扇或空调,没有专用冰箱,没有防尘、防鼠、防蝇等设施。在检查中发现有的中药霉变,有的药品与菜混装于冰箱,有的拆零药品没有专柜和记载,有的接近到期药品没有警示表和专柜。这些问题严重影响药品质量安全。”
在采访中,村卫生室的医生告诉记者,“卖中药不如卖西药,卖西药不如打吊针,打一般药不如打抗生素。”卫生部近期公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乡村两级处方中抗生素的使用比例分别达到了62%和65%,远高于发展中国家45%~50%的水平。
安全用药基层在行动
为了确保基层用药安全,2007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基层药品实行“两网”建设试点管理。药品监督网络,是由各地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在所管辖地组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站,负责流通药品的检测;药品供应网络,是指一个区县选配固定的药品供应商,确保流通药品的安全性,做到48小时即可配送到每一个终端网点。
孙忠实说,为了确保“两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药品安全工作负总责,要增加对药品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加快药品监管部门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改善基层执法监督条件;加大对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的投入,逐步提高经费保障水平。
湖南省石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马攸君说,以前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的检测手段、工作设备很落后,及时处理问题的能力非常有限。现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增加了车辆,配备了先进的检测仪器,确保了基层药品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解决基层药品配送问题,上海市出台了“一站式药品配送制度”。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说,由于村级医疗机构交通不便,用量又少,配送成本太高,一般的配送企业根本不愿意做。现在我们通过区域内选配固定公司,如果要为区域内三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提供药品配送服务,就必须承担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配送工作。
某药品配送机构的有关负责人王涛说,“每盒药品进入配送公司后,就有了一张识别码,药品的生产厂家、被配送到的医疗机构都会记录在电脑上,当某种药品出现问题被通报后,我们都能及时找到该药品的来处和出处,也会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医疗机构暂停使用该种药品。”
关键词:绿色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建材
1、绿色建材的概念
绿色建材的涵义相当宽,又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材料或生态环境材料。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总的来说是指资源、能源消耗少,并且有利于健康,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且与环境相协调的建筑材料。
2、绿色建材的特征
绿色建材与传统建材比较具备如下的特征
(1)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不污染环境的清洁生产技术;
(2)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甲醛等有害物质,不使用铅等添加剂;
(3)产品设计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如具有抗菌、防霉、阻燃、除臭、消磁、防射线等功能的新材料产品。
3、绿色建材发展的必要性
新的消费观念,推动着全球进入一个新的绿色时代,在全球环境保护、维护生态浪潮的冲击下,21世纪的消费观念更加注重保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更加崇尚回归自然。大多数人有90%的时间都在室内度过,老人和儿童在室内度过的时间更长。
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室内空气中可以检测出5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室内有害气体高出室外数十倍。因此,人们对建筑材料及产品的性能和指标开始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能使用对人体无害、甚至有益的“绿色建材”。同时,绿色建材是实现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发展绿色建筑必须从绿色建材做起;发展绿色建材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建材的发展,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必须从产品的设计、产品的生产、产品的标准、产品的评价、产品的认证、产品的应用,建立起完整的体系,并在政策上对绿色建材产品体系的建立给予必要的支持。
二、绿色建筑材料的可持续要遵循的理念
1、因地制宜,遵循客观规律。了解城市的生态承载力,追求生态平衡是我们的目标,目标的实现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可再生资源以及相应法律法规的导向作用,由于城市的各种生态因子和城市功能要求不同,因此所构建的城市形态也是千差万别,在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所在的气候特点,挖掘和提升乡土的材料与技术,制定相应策略,创建节材节能的人居环境。
2、开展绿色建材的探索性研究,建立我国绿色建材的研究和开发体系,编制绿色建材近期与长期发展计划,建立绿色建材数据库,开展评价技术的研究。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绿色建材的使用功能以及做好明确可量化的材料评价指标。中国目前已开发的“绿色建材”有纤维强化石膏板、陶瓷、玻璃、管材、复合地板、地毯、涂料、壁纸等。如"防霉壁纸",经过化学处理,排除了发霉、起泡滋生霉菌的现象。"环保型内外墙乳胶漆"不仅无味、无污染,还能散发香味,并且可以洗涤、复刷等。“环保地毯”既能防腐蚀、防虫蛀,又具有防止阴燃的作用。“复合型地板”,是用天然木材,经进口漆表面处理而制成,具有防蛀、防霉、防腐、防燃、不变形特点等等;
(1)绿色建材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类:
单因子评价体系:一般用于卫生类评价指标,包括放射性强度和甲醛含量等。在这类指标中,有一项不合格就不符合绿色建材的标准。
复合类评价指标:包括挥发物总含量、人类感觉试验、耐燃等级和综合利用指标。在这类指标中,如果有一项指标不好,并不一定排除出绿色建材范围。
大量研究表明,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的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室内墙面、地面装饰材料以及门窗和家具制作材料等。这些材料中VOC、苯、甲醛、重金属等的含量及放射性强度均会造成人体健康的损害,损害程度不仅与这些有害物质含量有关,而且与其散发特性即散发时间有关,因此绿色建材测试与评价指标应综合考虑建材中各种有害物质含量及散发特性,并选择科学的测试方法,确定明确的可量化的评价指标。
三、绿色建材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建材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能源、资源的过渡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因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搞好环境保护是建材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环节。
1、加快建材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建设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与老企业对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要予以淘汰。建材行业中落后的企业占多数因此加快技术改造和现代化的步伐建立绿色建材工厂是促进建材工业发展与保护环境的主要途径。
2、研究开发大量利用废渣的高技术
建材地球上使用量最多的原料是粘土、石灰石、砂石。我国每年开采亿吨以上而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每年的产出量也达到亿吨。因此如能利用大部分废渣对地球环境来说就是一个重大贡献。但目前每年只能处理和使用一部分废渣。主要原因是用废渣作原料的墙体材料质量和稳定性不够好使用推广上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要解决烧结和不烧结的两种产品提高质量和大量利用废渣的新技术以减少环境负担。
3、开发研究节能建材和太阳能建材
全国采暖年能耗亿吨标准煤比发达国家高倍外墙传热系数高倍。因此首先解决传热系数小于的墙体材料。如空心砖、保温复合板以及植物纤维复合板、多孔板等争取建筑节能以上。
日本通产省组织研制了太阳电池和外墙、瓦片一体化的建材并解决了阴影时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以及贮能系统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之后新太阳计划中提出万户的太阳住宅推广计划。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计划。所以建议研究用光电化学电池的窗户太阳能贮热的墙体和
屋面光热发电、致冷墙体和屋面等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电、热转换效率降低成本最终节能 。研究开发大气净化功能建材具有分解或吸收大气中的等有害气体的能力的建材称为净化功能建材是世纪绿色建材的主要研究方向。
4、开发研究抗菌、吸臭和健康型建材
美国环保局的测试结果表明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不是工厂也不是马路而是居室。居室内的的含量为比室外高倍。在百货大楼内空气中细菌数为每空气中万个公园内个林区内则为个林区与百货大楼中含菌量相差万倍。人类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人们居住密集更需要经常保护和改善室内小环境。为了创造人类健康和长寿的小环境开发抗菌材料、吸臭材料和有利于健康的材料对环境也有直接意义。建议开发光催化抗菌材料、远红外健康功能材料等。目前国际上已开发了有抗菌性能并无毒的乳胶漆、涂料、抗菌面砖和卫生陶瓷等。
结 语: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材料正朝着利于节能、低毒环保、利废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和环保政策措施的大力推动,普通消费者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提高,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认知度越来越高,节能、环保、性能优良的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范围必将越来越广。
参考文献:
[1] 赵楠.绿色建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 2012 (10): 36.
[2] 高延继.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的发展[J]. 新型建筑材料, 2000 (4): 31-33.
[3] 龚腾芳 王山.生态环保水泥[J].国外建筑科技, 2002(3): 11-12
一、原因分析
1.德国特色的社会经济体制制度德国坚实的实体经济背后,也支撑着一套完整而特色的制度理念———“德国模式”的社会市场经济。二战后,德国社会普遍信仰弗莱堡学派秩序自由主义,因此按照秩序自由主义的理念和原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政府的首要任务是通过立法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然后根据法律制度来维持市场经济正常的运行秩序,确保市场经济自主运行的价格体系、货币稳定、私有产权、契约自由、经营责任完全自负、经济政策长期稳定等,并尽量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在这种正常秩序运作下,市场经济发挥着经济运行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该系统与“有序竞争”和“社会正义”相结合的原则是为了确保自由市场竞争,并努力使全体人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当经济偏离正常轨道时,政府可以适时加强干预和监督,协调市场各主体,缓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的平稳、健康、持久发展,从而将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平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中,市场经济“劳资和谐”的微观基础和“雇员共决制”是“德国模式”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这种基础和体制下,遇到纠纷和矛盾时,社会各阶层努力通过协商和谈判来协调平衡各方的利益,以整体利益为原则,各方相互做出适当妥协和让步。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中介机构商会、工业协会等组织十分发达,它们不仅及时地为所属企业和员工提供市场和专业信息情报,而且在处理纠纷和矛盾时也参与社会对话,从中积极斡旋和调节,从而有效地分担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在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和社会团结中起到积极的关键作用。这种独特的劳资关系模式成为德国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平衡的重要制度保障,可以有效地避免劳资矛盾过度激化,使企业发展成本保持稳定而适度。因此,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德国罢工数量少,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高,劳动力市场最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同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一样,德国也采取了国家加市场的混合经济模式,但是德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行为受到严格有效地限制和制约。1967年,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法》,明确规定运用经济政策手段努力实现价格稳定,高就业水平、持续的、适度的经济增长及对外经济平衡,约束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同时德国政府还为实施和协调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成立了:①政府景气委员会,它由联邦、州和地方机构经济和财政部门的官员组成,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其职责是统一德国各级政府的经济规划政策;②财政计划委员会,它同以上机构的组成相似,其主要任务是协调德国各级政府的财政编制和实施计划,使其在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更多地兼顾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目标;③由五位著名的经济学教授组成、独立自主的“总体经济发展评估专家委员会”(“经济五贤人”),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政府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和分析,并预测未来宏观经济增长趋势,给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政策和建议。事实证明,这些机构有效地保证了德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执行和实施的制度化、科学化和一致化。总体说来,在经济政策的未来目标选择上,德国政府的执政理念是:就业和价格稳定重要于经济增长目标;长期的、可持续增长重要于短期的暂时增长;质的增长重要于量的增长。
2.危机和机遇并存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虽然给德国经济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使得其出口短期大幅下滑,但另一方面也给德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欧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德国政府认识到营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此,德国政府积极地通过对企业直接减税、减少工资附加成本以及政府审批为企业减负、延长雇佣短工的政府补贴等措施,有效地减轻了德国企业负担,促进劳动就业市场灵活化,避免了社会需求的大幅下降。德国政府还出台其他经济刺激计划,具体措施包括增加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轿车以旧换新补贴、加大转移支付来鼓励消费等,这些措施一方面有助于德国的出口企业获得了大量订单。世界很多国家大都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投资需求等手段来应对金融危机,从而拉动了大型机械设备的需求,而机械设备制造产业恰恰是德国的传统优势,因此,德国的出口工业受益匪浅,增长非常强劲。另一方面,困难与机遇伴生,欧洲债务危机使欧元疲软,以欧元计价的德国商品变得相对物美价廉,因此具有了显著的国际价格竞争优势,这又拉动了德国出口。此外,欧洲债务危机也使得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德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政府及时有效的应对政策欧洲债务危机发生以后,德国及时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金融救市计划和经济刺激政策。金融救市计划的总规模为5000亿欧元,主要用于救助债务涉及银行,以稳定金融市场,防止银行大面积倒闭而造成经济动荡。同时,实施经济刺激政策,从规模上看,经济刺激政策共为900亿欧元左右,事实证明最有效的是德国劳动市场促进政策。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需求减少,导致德国企业订单减少,严重影响了德国公司的销售和利润,为应对危机,德国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的劳动促进政策。一是实施短时工作制,该政策规定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而生产订单显著减少的企业可以采用短时工作制度,企业仅仅支付给员工实际工作时间的工资,员工工资的其余部分由国家补足,这虽然暂时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但有效减轻了企业成本,为金融危机期间企业迅速恢复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降低企业的失业保险费缴纳比率,从3.2%减少到2.8%。这些措施的实施,一方面使得企业可以充分满足市场的需要,不再需要招募工人,有利于德国经济快速复苏,也因此而减少了重新培训和获得高质量技术人才的成本;另一方面起到使工人避免失业和克服在危机时期国内需求不足的重要作用。德国政府还通过增加公共直接投资支出和以旧换新的汽车置换补贴等措施,这些刺激政策有效稳定了金融市场和消费者信心。事实证明,这些措施使得德国汽车行业出现了产销:2009年德国国内新车登记达到1992年以来380万辆的新高,比2008年增加了23%,从而使得2009年德国汽车产业的减员压力明显减轻,同时也使得同年德国私人消费比2008年增加了0.4%,有效减缓了经济下滑趋势,避免了德国汽车行业可能遭受灾难性的打击,从而使得2010年世界汽车开始复苏后,德国高档车的需求出现了强烈的增长,2013年德国对中国和美国的出口增长率高达45%。德国在金融、危机中的稳健表现除了归功于政府有力措施外,还要归功于自身经济和社会体系特点。首先,德国的金融业发展并没有美国开放,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品远远少于美国,成为本次危机中德国金融状况相对稳定的客观因素。其次,自二战结束以来,在德国政府长期鼓励政策下,中小企业在德国经济体系中发挥了支柱性作用,虽然单个中小型企业在抵御危机方面的力量不如跨国集团强大,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灵活性较高,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而灵活调整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和产品品种,从而灵活地满足不同市场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这使得德国在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过程中相对其他国家处于有利地位。
二、政策建议
德国应对经济金融危机的策略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政策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1.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打破垄断,营造充分而公平竞争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无论是世界史还是经济学理论都证明了:垄断不仅会激化市场矛盾,阻碍产业转型升级,而且也会遏制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并且导致资本的高的社会矛盾和资源、财富分配的不公。这也是德国选择“限大促小”发展体制的根本原因。目前,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数量众多,但是依然面临很多经济管制和垄断限制。例如,在自然垄断、公共事业、军事工业和基础设施行业和领域,政策的原则已经放开,但实践是对特定资格的限制非常高,为“名义上的开放,以‘玻璃门’的实际限制”;在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和垄断势力利益的阻碍下,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颈瓶的严重限制。因此,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打破垄断,放宽准入条件,让中小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所有类型的行业和市场,认真贯彻执行《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营造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制度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2.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技术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仅为28.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35%的平均水平,其原因在于我国的人才评价机制。如今在大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对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主要评价标准是核心、SCI或者CSSI论文数量,追求统计数据指标,考核评价体系中论文导向过重,忽视科学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安全系统和开展与企业的合作措施缺乏,不采取合作企业的重要指标,这限制了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评价机制与我国当前的体制改革不相适应,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注重效益的科技创新和经济潜在的和实际的工业化,改变简单地以成果数量或期刊级别进行评估的粗放方式。具体来说,基础研究的结果,应重点出版学术论文与引文等级;对于应用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要突出强调其科研成果转化和实际产出经济社会价值。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人员的聘用、晋升、分配、激励制度上,制定出有利于产学研相结合的评价政策和措施。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善科技创新的机制和环境现代企业的竞争核心实质上是技术的竞争,企业唯有重视科研和科技创新,才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从而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在各种顺逆环境下长期生存和发展。德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出口面临的环境也日益严峻,在这种环境下迫切要求加强和依靠科技创新。一方面,制定和完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意愿的相关规划和产业政策,建立健全创新风险投资机制,促进风险投资机构发展,优化财税改革和企业科技研发管理法律,出台真正能够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自主创新意愿的科技政策,切实解决目前困扰企业研发投入的后顾之忧。完善投融资政策,通过对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多路技术、科学和科技保险、高新区债券、风险投资基金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支持体系、技术服务体系、技术产权交易体系,真正在我国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的企业外部环境,使企业自主创新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保障。
作者:张寒 娄峰 单位:中国石化国际事业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摘要:近年来,“四化”协调发展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以“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新体系为基础,通过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大陆各省、市、自治区2009~2013年的“四化”同步水平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四化”同步发展水平没有明显改善,高水平同步型省份还很少,大多数省份某一化或两化的发展明显滞后;“四化”同步发展水平总体上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格局。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3-0051-07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Evaluation of the
“Fourmodernizations”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Level
―Based on Allarou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UAN Jiaga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angqiu University, Shangqiu 476000, China)
Key words: “Fourmodernizations”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onalization;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llarou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g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stract: This paper develope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Fourmodernizations”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level and evaluated the dynamicity of the “Fourmodernizations” synchronization levels in 31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from 2009 to 2013 by adopting allarou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obvious improvement on the “Fourmodernization”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level during the period concerned; there are few provinces which have high level synchronization; most of the provinces lag behind obviously in one or two modernizations; on the whole the “Fourmodernization”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level presents the pattern of high level in the west and low one in the east, and high in the northsouth and low in the middle.
一、引言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弄清目前“四化”同步发展的程度和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自2012年11月8日“四化”同步发展概念提出之后,国内学者对“四化”同步的系统研究迅速展开,其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对“四化”协调度的测算。黄安胜等构建了每个子系统由4个指标构成的“新四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基于熵值法对2010年全国各省份“新四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1〕;张旺等计算了2005~2011年中国“新四化”的耦合协调性〔2〕;石涛对中原经济区5省2000~2011年间的“四化”发展协调度进行了测度〔3〕。郭俊华构建了每个子系统由5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协调度模型对2013年各省份“四化”协调水平进行了分析〔4〕。袁晓玲等在对两化间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四化”互动关系理论模型,并运用熵值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我国“新四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测度〔5〕。徐维祥、李裕瑞分别对2010年地级行政单元的“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揭示了我国地级区域“四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6~7〕。任治安、熊巍、朱琰洁等学者分别对皖北地区、湖北省、中部六省的“四化”同步水平进行了测度〔8~10〕。
文献分析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对于“四化”协调评价的研究,单个子系统的指标个数少(多为1~5个指标),不能客观地衡量各子系统的水平。同时,各子系统指标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反映的信息重叠,通过熵权、变异系数、复相关系数等方法直接对指标赋权会进一步降低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二是对于“四化”协调评价的研究多使用了截面数据,一年的数据会给评价结果带来极大的偶然性,研究结论对于地域经济发展指导意义较小。因此,本文从系统论角度,构建“四化”同步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各省份2009~2013年的“四化”同步水平进行测度,寻求信息化背景下加速“四化”同步发展的新途径。
二、“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3期阮家港“四化”同步发展水平动态评价研究――基于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已有的“四化”同步研究成果,依据指标选取的客观性、可比性、系统性等原则,考虑到面板数据的可获取性,主要从投入、产出、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等不同角度选取指标来衡量各子系统发展水平,最终确立如表1所示的每个子系统由8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X1人均GDP X11元/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12%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X13%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X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X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X16%每万人规模以上企业专利申请数X17件/万人单位GDP能耗X18吨标准
X2电话(包括移动电话)普及率X21部/百人互联网普及率X22%人均局用交换机容量X23门/人人均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X24个/人人均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X25户/百人人均长途光缆线路长度X26公里/人人均电信业务总量X27元/人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28%
X3人口城镇化率X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2元/人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X33元/人城镇就业人口比重X34%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及失业率X35%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数X36人/千人每万人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数X37个/万人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X38标台/万人
水平X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41%第一产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X42%单位耕地农业总产值X43元/公顷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44元/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X45元/人单位耕地农业机械总动力X46千瓦/公顷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X47吨/公顷单位耕地粮食产量X48吨/公顷从表1可见,每个子系统都选取了8个指标,一方面是这些指标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四化”每一方面的水平;另一方面,指标个数相同也是后续的全局主成分分析应用的前提,使各子系统综合得分间能相互比较,进而计算“四化”发展同步度。
三、“四化”同步发展评价模型(一)全局主成分分析
若使用相同的p个指标X1,X2,…,Xp来统计n个地区(样本点)的数据,在t年度就对应着一张数据表X=(xij)n×p,T年共有T张数据表,将T张数据表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构成一个大表X=(xij)nT×p,此表即为时序立体数据表。若对每一张数据表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则不同的数据表有完全不同的简化空间,无法保证系统分析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可比性。因此,对这种数据表需进行全局主成分分析,以得到一个统一的简化子空间〔11〕。若指标集隐含因子结构较短时间跨度内不会发生显著性变化,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可有效减小短期数据的波动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综合得分排名更具有稳健性和代表性。
全局主成分分析与经典主成分分析在分析方法上是一致的,都是用降维的思想把多个相关的原始指标转化为相互独立的几个综合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这些少量的综合指标能够反映原来多个指标所反映的绝大部分信息,一般保留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若干主成分。
(二)同步度模型
假定在某一时期,某复合系统运行到某一状态,其中两个子系统X,Y对应此状态的发展水平分别为PtX、PtY。则X,Y两个子系统在空间位置中的坐标可以表示为(PtX,PtY),评价这两个子系统的同步度DtXY可定义为〔12〕:
式中,PtXYMN=(PtX+PtY+PtM+PtN)/4,为四个子系统X、Y、M、N在t时期发展水平的均值。
采用廖重斌的同步度等级划分标准,将同步度划分为10个等级,即极度失调〔0~0.100〕、严重失调(0.100~0.200〕、中度失调(0.200~0300〕、轻度失调(0.300~0.400〕、濒临失调(0400~0.500〕、勉强协调(0.500~0.600〕、初级协调(0.600~0.700〕、中级协调(0.700~0.800〕、良好协调(0.800~0.900〕、优质协调(0.900~1000〕〔13〕。
四、“四化”协调发展实证及结果分析(一)实证分析
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0~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等资料,将所得原始数据依据指标类型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可得相应的无量纲值。
本文对工业化子系统、信息化子系统、城镇化子系统和农业现现代化子系统分别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KMO值分别为0788、0821、0791和0719,球形度检验的Sig值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而运用SPSS 20.0软件对时序立体数据表(5×31×32)进行全局主成分分析,得到全局特征值及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见表2)以及主成分负载系数矩阵(见表3)。以表2的工业化子系统为表2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贡献率
(二)结果分析
从各省“四化”发展的同步度均值来看,2009~2013年间重庆、吉林、浙江、广西、山西、四川、辽宁、海南8个省份的“四化”同步度较高。结合这几个省份的各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得分来看,重庆、浙江和辽宁各年对应的子系统得分相对较高,其“四化”同步应属于高水平良好协调。重庆、浙江和辽宁充分利用了良好的国家扶持政策,再加上自身先进的技术和较高的市场开放度,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和优秀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加强,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功能不断得到完善,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而“四化”同步发展程度全国领先。吉林、广西、山西、四川、海南5省份的“四化”同步水平虽高,但“四化”各子系统得分都较低,属于低水平良好协调。北京、河南、湖南、和江西的协调度均值得分较低,北京的“四化”同步等级为极度失调,原因为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结合子系统得分数据来看,北京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来说是领先的,而其信息化和城镇化水平更高,但用“四化”间的距离来衡量其“四化”同步度,同步水平较低。北京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随着企业外迁,加上未来不再批准工业用地,长期来看,北京工业的比重会有所下滑,而服务业的比重会上升,“四化”同步水平仍会进一步降低。河南省为农业大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中等,致使“四化”同步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其信息化水平较低。河南省作为信息化欠发达省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信息技术推广与应用、信息共享程度和信息化人才队伍等许多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提升信息化水平是推进河南省“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所在。其他地区分析方法同上,不再一一赘述。
从各省“四化”同步发展的趋势来看,吉林、黑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7省的“四化”同步发展势头良好,同步水平逐年上升。北京、山西、内蒙古、上海、海南、、甘肃、青海、新疆9省的“四化”同步水平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余省份的同步水平则相对稳定。至此可将我国“四化”同步发展水平分为三类区域:一是“某一化”滞后型。此类省份因有一化或两化的发展明显滞后,成为“四化”同步的短板,如西部地区的内蒙古、贵州、甘肃、青海等省份都属于农业现代化滞后型;天津、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属与信息化滞后型;北京、属于工业化和信息化滞后型;福建则属于城镇化滞后型。二是发展水平低、同步度高的低水平同步型。主要有吉林、广西、山西、四川、海南等省份。三是发展水平高、同步度也高的高水平同步型。主要包括重庆、浙江和辽宁,我国属于这一类型的地区极少。
从区域分布来看,按照将我国分为东部地区11省、中部地区8省、西部地区12省的传统行政划分,分别计算三大地区2009~2013年的同步度均值,各年的协调度均值均满足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大于中部地区。说明“四化”同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西部地区虽然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如中东部地区的高,但是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经济发达省份,农业产业化水平又较高,使得“四化”各子系统的得分基本一致,因此同步发展水而较高。我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格局。
从考察期内各省四化得分来看,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计算各年各省份“四化”得分间的相关系数均值发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相关系数均值分别为0.825、0577、0.676,说明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及城镇化关系不够密切,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农业中的应用也亟需加强。
五、政策建议“四化”同步发展的概念提出时间较短,考察期内我国“四化”同步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改善,须实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发展策略,从区域整体协调好“四化”的同步发展。
(1)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信息化则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工业现代化的催化剂。推进工业化、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是推进“四化”高水平同步发展的关键。要积极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加速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努力增加产品的信息含量;加快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融合,创新经营管理,加速企业管理与决策信息化。
(2)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应加大三农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政策扶持,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建设;积极转变职能,利用高质量的信息资源指导农业生产和科学管理,帮助农民预测市场、收集和购销信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农民的信息利用能力和素养,以实现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3)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市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提高农民种地的回报率,提升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善农业生产和经营条件,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黄安胜,许佳贤.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28-33.
〔2〕张旺,周跃云.中国“新四化”藕合协调发展的机理与测度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专刊):251-258.
〔3〕石涛.中原经济区“四化”发展动态效率分解及协调度测度〔J〕.区域经济评论,2014,(3):5-9.
〔4〕郭俊华,卫玲,孟楠.中国“四化”进程协调状态测度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4,(5):33-38.
〔5〕袁晓玲,景行军,杨万平,等.“新四化”的互动机理及其发展水平测度〔J〕.城市问题,2013,(11):54-60.
〔6〕徐维祥,舒季君,唐根年.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测度〔J〕.经济地理,2014,34(9):1-6.
〔7〕李裕瑞,王婧,刘彦随,等.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4,69(2):199-202.
〔8〕任治安,赵静静.皖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4,(3):87-91.
〔9〕熊巍,祁春节.湖北省“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9):130-135.
〔10〕朱琰洁.中部六省“四化”发展动态效率及协调度测度研究〔J〕.商业时代,2014,(24):136-138.
〔11〕雍红月,李松林.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水平的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1):21-25.
关键词:电子与通信工程;导师制;卓越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104-02
卓越人才如何进行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个难题,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1][2]。
一、电子与通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电子与通信工程类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特色,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很多高校在电子与通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上,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未能考虑高校实际情况,最终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不仅没有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更没能提升其自身的实践能力,致使其不能高效地与工作岗位进行对接。普通高校在电子与通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缺乏灵活性
我国现在处于大众教育阶段,不可能对所有学生进行精英教育。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要进行差别考虑,即在保证大部分学生得到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对优秀学生进行卓越人才培养;也就是说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或者说不同的学生群体分别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在保证大众教育的前提下进行卓越人才培养。可现实问题是相当一部分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建设过程中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
2.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
一般的普通高校在制定电子与通信工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往往直接参考甚至是完全照搬重点高校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各种实习等)等各个步骤跟重点高校基本没有差别,更别提自身的办学特色。关于实践教学,目前存在两个比较严重的也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一种是完全照搬重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学科分类方法,对知识的传递往往都是照本宣科,以理论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为教学的主导。虽然在相关学科或者课程开设了少量的实验课程或者课程设计,但往往都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有的甚至是为了完成实践课程指标而开设实践环节,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另一种是过分注重实践环节,有些高校为了体现自身的差异性,名义上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惜通过降低相关实践课程或实践环节的学分,从而大量开设各种课程设计和实践环节,使得学生们为了实践课程和实践报告疲于奔命,叫苦连天,没有真正达到实践动手能力提升的效果,也抹杀了学生实践动手的兴趣。这两种方案都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的真正目的,说白了也是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理解不够。
3.实践环节缺乏企业参与
一些普通高校,包括部分“211”高校和“985”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缺乏企业的深度参与,有些高校基本就没有企业的参与。目前比较流行的校企合作大多还是体现在科学研究及企业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基地等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参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基本上很少邀请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参加,也不能真正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人才培养过程当中也没有邀请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学生无法真正接触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对企业的设备、生产流程等各个环节缺乏必要的认知。当然,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高校本身的问题外,也有企事业单位的责任,他们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缺乏责任意识,没有体现其主动性。
4.教师队伍建设及评价体系存在误区
卓越人才培养需要指导老师在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等方面不断更新、不断提升。现实情况是很多普通高校的老师往往执着于理论知识的传递,不太愿意接受新的知识。有些老师虽然愿意指导学生,但由于自身相关科研项目和资源的缺乏而无法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有些老师实践能力很强但更多沉迷于科研项目而不愿意指导学生。当然,除了教师自身的问题外,跟当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或者说评价标准也有一定的关系,导致有能力指导学生的老师不愿意花很多时间指导学生,有意愿指导学生的老师往往因缺乏资源而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
二、电子与通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本文针对电子与通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构建基于导师制和小班化教学的电子与通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1.导师制下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建设
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应解决以下问题:导师制中的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导师制与科技创新;导师制与通识教育;导师制与“就业至上”等。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必须有效融合并解决这些问题。
2.导师制下的卓越人才培养平台建设
卓越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需考虑如何不断募集优秀的学生,促进导师队伍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出卓越人才。
3.卓越人才培养的小班化教学与科研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小班化教学与科研,淘汰传统教学中灌输的方式,采用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科研积极性的探讨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4.导师制下的卓越导师队伍建设
卓越的导师队伍是卓越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一。卓越的导师队伍应具有全面的指导能力,除了本科阶段的学习和科研指导外,还应具备与研究生导师制、企业导师制的接轨能力。
三、总结
本文调研总结了当前部分高校在电子与通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导师制和小班化教学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后续将结合学校电子与通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现状,对该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希望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能够在导师队伍建设和卓越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上取得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