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时间:2023-08-04 17:26: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现状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时代。同时我国也十分重视高等教育,致使人们的思想活跃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趋向多元化。其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日趋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视角来考察,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都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新媒体的应运而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例如下几个方面:1.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在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是不够的,不仅体现在学校领导对办学的规模、博士点、考研项目师资队伍和其他硬性指标的建设上,同时也体现在对一些先进的理念和科学思想的贯彻落实上。2.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不完善。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存在辅导员未全面实现专业化专职化,半路出家、中途转行等现状,此外,还有一些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在职教师的待遇跟不上,没有发展前景,致使一些师资力量流失。3.教学方法不科学。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课都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教学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单方面的授课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而且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学生汲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单一。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

二、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优缺点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其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优势

1.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和广阔的信息平台。以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局限于课堂或讲座,学生与老师之间也只能在校内进行谈话交流。而新媒体的出现大大改变了这一现状,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在线搜索,及时了解最新的思想政治信息。老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在备课过程中从网络上汲取优秀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成果,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课程与教育理念。2.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教师以讲道理的形式讲给学生听,学生是被动受教的状态,参与度低。利用新媒体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有效地避开这些问题,互联网、微信、微博、QQ、网络论坛等也可以成为老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老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媒体形态为学生展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大大增加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的机会,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自己思想和观点的表达,还能够使学生对教育内容产生更深层的思考。3.新媒体大大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首先,新媒体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形式,对数据的实时传输性使得老师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与信息,并与学生进行沟通,获得反馈。极大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其次,新媒体打破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使学生在可以避免与老师面对面交流时的敬畏心态,减少心理负担。在虚拟的交流场景中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轻松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老师的观点。

(二)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挑战

1.新媒体迷惑了大学生的思想与言行。大学生的思想正处于逐渐成熟阶段,容易受到极端、不健康等观念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可控性强,而新媒体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相对来说是自由传播的,因此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2.新媒体减弱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以往多是老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学生对老师讲授的内容铭记于心。而进入新媒体时代后,学生借助于媒体就能迅速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绕过了课堂这一环节,面对不同的思想,他们开始怀疑老师所讲,挑战老师的权威,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3.新媒体干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目前,仍旧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牢牢掌控着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主流,他们通过新媒体平台肆意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制造不稳定因素,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

三、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一)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

在网络出现之前,大学生获得新信息的主要方式是电视、报纸、图书等这些传统的媒介,这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具有滞后、信息量小等缺点。网络能给我们带来即时、新颖和快捷的信息,而且我们在接受信息时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和可选择性,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且涉及到不同的领域。这就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个新的启示: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查阅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了解科研成果,查询各种学科的最新进展,第一时间获得需要的教育资源,真正做到与世界接轨。并且可以以网络为载体,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互动,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二)QQ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

QQ作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具有重大作用。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QQ传播信息,也可以通过QQ与学生进行交流,能有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同时,能有效降低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成本。总之,QQ给思想政治教育者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媒介,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播,有效降低成本,使师生沟通更方便。

(三)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

自微博出现以来,因为其涉及范围广泛,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由于微博广泛应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学生中的作用逐渐消弱,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学生很难清楚分辨真伪,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了解微博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过去,学生获得信息的媒介比较单一,是可控的,但是新媒体以来,丰富多彩的信息也夹杂着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信息,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麻烦。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构建一个被大家广泛接受的信息传播平台,利用微博进行信息宣传,及时辟谣,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微博环境。

(四)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

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微信活跃用户已达到4.38亿,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自媒体工具。由于微信朋友圈的封闭性特点,其好友多半是认识的人,使得信息在微信的传播有更高的接受度,传播的重复性强。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正确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来研究微信对大学生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微信平台有效的结合,将教育有关内容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给他们。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使用微信的观念,不要被朋友圈各种虚假的信息所蒙骗。同时做好微信平台的运营,并且学生感兴趣的信息,真正将微信打造成师生沟通的良好媒介。

四、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一)新媒体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及其周围的文化氛围,使得不同专业学生的思想个性更加明显。因此,在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充分考虑其专业及其个性特征,从学生角度出发,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并结合传统说教式教育,以便于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新媒体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兴趣随年级的升高而不断的失去热情。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就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形成以各院系党团组织、任课教师、辅导员为领导层,来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习、应聘技巧等项目,并在其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打造全能型人才。

(三)新媒体对不同民族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任何事物的影响都是双面的,同样新媒体在不同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如此,若要新媒体在学生教育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就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目标设计,施行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管理监督方式来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思想上与社会衔接,并积极接受与传递正能量。

五、展望论述

在这个新媒体高速发展与应用的新时代,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继承并发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的优势,并且充分利用与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作用,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转化为个人工作的动力,不断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田野 于晓亮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第2篇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专门课题。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导并使其工作顺利开展,也能使大学生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一)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方面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大学生在政治态度、道德品质及心理的成熟度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积累的社会经验还不足以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思想信念还不够坚定,知行脱节现象普遍。这就需要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受到各种多元化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西方国家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影响,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思想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有盛行趋势,这些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要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把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具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精神方面的信仰教育相结合而形成的一套全新的,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教育。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意识。当代大学生对政治活动热情不高,一次调查结果中只有16.67%的学生喜欢关注政治,其他的都对政治冷漠。这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大学生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相比,这一代大学生对政治活动的参与意识较差。其主要原因是人生观、价值观、就业问题及社会环境有关。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对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稳定进步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作用。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道德品质。良好道德品质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使大学生更好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礼貌、诚信、对待友情和感情的真情以及孝敬父母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更有些人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本身就应具备判断是非得失的能力以及优良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先学会做人,才能更好的学会做事。在任何时候道德是不能丢失的,否则就会失去方向,误入歧途。

(三)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历来是与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相伴随的,大学生活条件的多元化必然会在具体的、单个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方面显露出来。从目前的高校实际看,大学生这种复杂的思想观念突出地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的多元化。一部分大学生一味的崇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攀比心强,奉献精神缺乏等等。这些不良的现象误导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总的来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必然会使当代大学生政治上、道德上、心理上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四)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学生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内在保障。然而,在社会经济气候多变,中西文化冲突,各种思潮碰撞,各种矛盾现象不断出现,造成了大学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如人际关系中的闭锁心态,职业选择中的焦虑情绪,恋爱中的人格裂变以及各种精神上的疾病等问题。

三、存在问题成因的分析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社会塑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受着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由其中不良因素影响产生的,因此有必要了解这些不良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沃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产生重要的影响。现代家庭的父母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由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现象增多,导致了父母对子女的过于溺爱现象严重。使孩子从小就缺乏锻炼,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物质攀比等等不良现象,孩子从小就灌输了不良的教育,自私自利的行为严重,这也阻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不仅仅是高校的问题,而是各个教育阶段共同联动的问题。大学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中学以及中学以前的学校教育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道德教育一直在搞,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不少学校德育教育重灌输,轻实践;重提升,轻生活基础;重成绩,轻道德培养。有的学校过分强调“社会本位”,忽视人的德育,导致德育功能缺乏,市场泛化,也使学生感觉到道德教育的虚假性。这些都严重阻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我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出现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生活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等多样化的新特点。这些特点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情况、新问题。社会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在学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政府应制定有效地措施,使思想政治教育顺利有效地开展。社会团体更多的是注重大学生的能力问题,却忽视了道德缺失的问题。

结束语: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必须高度认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为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第3篇

    论文摘要:灌输的本质是一种教育宣传活动,是教育者有规律地传播相应的政治观点、思想理念等,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活动。坚持灌输论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二者相铺相成才能使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焕发更强的生命力。

    灌输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变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灌输理论,甩掉传统灌输观点。针对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灌输客体,我们必须不断努力创新提高灌输方法,。

    1.坚持灌输内容的针对性

    坚持灌输内容的针对性,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高素质及自主意识、选择意识、批判思维的发展,都对灌输接受的选择性增强,对灌输内容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理论“灌输”的着重点放在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和面对的现实问题上,对当前社会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热点问题进行客观、辩证、科学的解释,指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理性分析。提高他们的认识分析水平,真正做到灌输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提高理论灌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坚持灌输内容的实效性

    从实践来看,灌输不仅是人类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传承人类社会文明的主要渠道。有人说,灌输只对知识水平低的人适用,大学生是不需要灌输的,因为他们有知识、有自学能力,可以通过自我教育而具备公民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坚持这种观点的人不懂得灌输和自我教育的联系和区别。自我教育和灌输是相容的,其目标是一致的。一方面,灌输最终要通过自我教育来消化和理解;另一方面,自我教育以灌输为条件,否则,自我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况且,灌输具有系统性、正面性和目的性,能克服自我教育中难以避免的随意性、零碎性,为受教育者克服理解和认识上的障碍提供了帮助。如果一味地强调教育对象的自学,而否定灌输的必要性,就无异于否定教育的必要性。

    3.坚持灌输方法的多样性

    实施灌输也就必须坚持启发式教育,决不能采取强制硬灌的做法。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了。自主性也加大了,要使灌输起作用。灌输的方式方法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做到“两课”灌输与其他课程灌输、第一课堂灌输与第二课堂灌输、他人灌输与自我灌输、普遍灌输和个别灌输、理论灌输与实践灌输等有机统一。扩大灌输的覆盖面;要重视从显性灌输向隐性与显性相结合的转变,大力提倡环境灌输、形象灌输、行为灌输、舆论灌输、校园文化灌输、实践灌输、网络媒体灌输等。将灌输融入管理之,融入文体活动之中,融入校园文化之中,融入网络媒体之中,融入环境之中。潜移默化地将先进的思想意识灌输到广大青年大学生思想之中。

    4.坚持灌输客体的主体能动性

    在灌输过程中,教师作为灌输的主体,具有能动性和诱导性,居于主导地位。然而,学生虽然作为灌输的客体,并不是一味地居于被动地位,特别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自主选择意识显着增强。他们比以往的青年更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崇尚自我实现,追求独立人格,注重自我感受,强调自我主判断,以“本真”的方式去思维、去说话、去行为,而不人云亦云,他们也会以其能动的反作用对灌输者产生影响,有时还会把接受灌输变成一种自觉需要。在主动开展的学习、研讨中,以自我教育的方式接受灌输。因此,在灌输过程中,强调

    灌输客体的主体性与能动性,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灌输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灌输客体能动的实践过程中,外在灌输才能成为对灌输客体有价值的活动。反之,如果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他们只能复制教育者事先编排好的程序,那么,学生的知、情、意、行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甚至思想处于消极封闭状态,或者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在灌输过程中,必须改变灌输理念,从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灌输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坐标的双向互动式的灌输模式。把大学生真正作为认识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培养他们自主发展、自主选择、自主评价、自我我控制的能力。使他们的主体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

    5.坚持灌输内容的正反相结合

    要注重灌输内容正与反的关系。当前全球化的浪潮与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局面已使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感到迷惘与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只是正面说教就是显得苍白无力了。在灌输教育中,适(下转第7页)(上接第5页)度安排一些“反面”材料是有益的。例如,除了灌输理论,还可介绍一些其它意识形态的理论,客观评价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优劣,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走过的曲折但却属正常的道路,不能一味回避我国社会初级阶段所面临的困难。让大学生在具有一定理论背景的基础下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去体验。这样的灌输,才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才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

    面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处于现代化、市场化的新境遇,我们要在整体性视野下深入思考灌输内容的科学性,灌输渠道的有效性,灌输情境的和谐性,克服眼前短期的实践功利性。要有效地发挥灌输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以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坚持在内容、方法、对象、等方面创新和发展的灌输理论,赋予的灌输理论强大的生命力。开创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繁荣。

    参考文献:

    [1]史文光.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忽视灌输[J].理论研究,2001(增刊).

    [2]陈选华.对灌输教育的新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261-03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开始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视阈,利用社会科学出现的新工具、新视角展开研究,例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位等,这些研究对于丰富现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项耗费人财物资源的经济行为,需要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产出的系统分析,由此就出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趋向——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研究。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可以发现,题目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的论文共有26篇,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绩效内涵、绩效特点、绩效评价等三个方面,整体上侧重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略显不足,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正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可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研究已经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并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践的不断深入,会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焦点。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成果较少。本文在借鉴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以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研究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绩效体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运作状态及其目标实现程度。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的取得体现出较强的过程性,这种过程性通常会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外环境的多重影响,既表现为积极的、基础性的方面,也表现为消极的、制约性的方面,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实现过程体现出复杂多元的特征。消除和弱化消极层面的影响,提高和增强积极层面的作用,需要构建一定的机制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的管理。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研究,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意义。

1.有利于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取得的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取得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过程,内外环境因素不同程度地产生作用和影响,这些因素与绩效取得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本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取得的规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取得过程涉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形式、类型和内容复杂多变,使得绩效取得规律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如何有效把握绩效取得规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绩效最优化,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认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能够更加有效地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取得的规律。

2.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的内容。各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的环境因素都可以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既是组成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的基础和条件,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目标和任务的依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研究,能够更好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的内容,明确绩效过程内容各层面之间的内在关系,增强对绩效过程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利用水平。

3.有利于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的体系。现有的绩效评价研究主要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评价,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略显忽视。实际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更多地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这就需要突出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的管理,通过构建教育绩效管理机制,有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水平。

4.有利于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的视阈。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已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例如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学研究、系统论研究、有效性研究等,这些研究对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现有的研究仍然不能够适应和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势的发展需要,这就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而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研究正好契合了现有形势的要求。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的概念特征

第5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给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带来严重影响,我国也不例外。金融危机不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还给我国文化发展带来一定影响。高校教育是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面临新挑战。

1.金融危机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1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带来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意识范围,是在一定阶段内为了实现某一种特定目标或者经济利益而对大学生进行有意识和有规划的思想政治影响,属于一种文化实践活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文化领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受到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政治教育包括政治立场和政治观念教育。此外,包括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为了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1]。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实际形势相结合,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题和新内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反映时代需求和特征,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跟上时代步伐。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1.2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带来的挑战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学校这个小环境中进行的,但更是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进行的,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制约性。应该考虑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因素。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增长效率变得越来越缓慢,导致很多企业破产,下岗人员越来越多,对整个社会发展及每一个人的生活都造成一定的影响。经济收入持续低下,就业岗位越来越少,给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也造成影响。

1.3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的挑战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发展。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能顺利展开[2]。但是金融危机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能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教育工作者的政治发展敏锐性有直接联系,教师是否具有金融危机意识和知识等都会对教育效果造成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多自身都没有经历过金融危机,所以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应对。

2.针对挑战的应对措施

2.1加强学生对金融危机的本质教育

受到我国教育机制的限制,现阶段知识越分越细,高校教育中只有经济专业的学生了解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影响,其他学生对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和结果不无所知,并不了解。因此一些学生担心找不到工作,从而引发恐慌,甚至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多涉及一些关于金融危机的知识教学,让学生了解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让学生理性对待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之前做好相关准备。应该让学生明白金融危机指大部分金融指标发生恶化,正常投资活动不能继续下去,可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如股市崩溃、银行倒闭及货币危机等,所以人们常称之为系统性危机[3]。只有让学生理解金融危机的本质,才能从容面对。

2.2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

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学生就业,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感到恐慌,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受到工业经济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观非常统一,很多学生都希望毕业之后找到高回报和高满意的工作,对于一些普通企业或者薪资水平不理想的工作,很多学生不愿意就业。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提醒毕业生改变这种高回报高满意的就业观念,将目光投入到有潜力的中小型企业中。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小型企业也在不断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家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也给予了更高重视。因此,学生可以将就业目标定位为中小型企业,为学生提供良好锻炼平台。

2.3进行和谐社会教育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强调构建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创建和谐的社会,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不断发展。金融危机下,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甚至产生失望和悲观心理,这种心理问题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加强和谐社会教育,让学生明白中国政府正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恢复经济创伤,促进大学生良好就业,最终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创造一个以生为本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生活。

3.结语

金融危机使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挑战,为了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加强金融危机本质教育,加强学生对金融危机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应对,此外,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提高就业率,同时加强和谐社会教育,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田穗.从国际金融危机入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14,14(4):28-31.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解决路径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名―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行为表现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应该对大学生思想教育道德素质中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对解决的方法战略进行考虑,这样才能让它更为健康的成长。

1.“90”后大学生的特点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90后大学生接受比较多的是知识、奋斗目标、爱国主义、自我奋斗、自我发展教育,但是接受比较少的是明礼、目标、党史、集体主义、团结协作。90后大学生凭借国家高考制度将优秀的学生选择出来,经过高中的学习获得一些科学文化知识,文化素质都比较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在进入了 21世纪之后进一步提升,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国家不断地繁荣昌盛,‘90后’们的国际交流更为热情和主动,国家荣誉感和自信也越来越强烈”,学习、工作、生活很有激情。可是处于此阶段的学生对问题的看待不够全面,很容易冲动,容易偏激的对待人生中的问题,假如引领的不够正确,那么就会有负面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 .中的90后的大学生们被社会环境时刻影响着,这样会致使一些大学生将自我成才作为核心,其学到的知识会同现实生活产生互相矛盾,在经济、学习、就业方面有着巨大的压力。

2. 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内容

思想道德素质指的是人们在对个人同个人、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时应该遵守的基本规范、准则,也就是说一个人理应有的思想品德、道德素质、行为规范、情感意志、做人准则。人才方面要求和标准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贾鸾ヌ嵘。大学生们要想在“四化”建设中做出贡献,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实现,那么就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思想进德素质。

思想、身心、业务素质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的素质结构。“具体的思想素质包含人格(自尊、自强、自爱)、价值观(信念、理想、世界观)、超前意识(环保意识、现代意识、忧患意识、国家意识)、伦理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遵守社会公德)、修养品德(情操、美感、追求美)。具体的业务素质包含:创造性思维,主动思考;知识结构的理性很强,能够全面的对问题进行考虑;获得知识的能力,可以单独的对文献资料加以利用,再进行统计分析和逻辑论证;计划组织管理的能九合理进行计划,和别人协同合作,将关系协调好,使矛盾得到化解。身心素质具体有:身体素质,身体健康,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适应性;心理素质,积极乐观,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能够承受住压力,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敢于直视失败。”‘

3.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意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个任务十分艰巨也必将持续很久,只有全民一起努力才能将这个艰巨的任务完成。高等院校的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培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非常有益于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强化,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可以指引他们的人生观,让其健康快乐的成长,提升全民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之下越来越迷茫。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协助他们将成才之路上的思想障碍扫清,在全民素质的提升层面为一重要内容。

大学生同社会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也受到了社会积极以及消极的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大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美丑之分,将崇高的理想建立起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拒绝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通过自己的良好品德对社会和他人产生影响,对全民思想道德素质产生直接影响。国家教育事业的基础就是师范教育,师范教育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可以维持活力的源泉,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民族素质提升、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实现上,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使命。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1.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对大学生培养教育的主要方向是促使其能够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认真贯彻全面发展方针,让人类能够自主、全方位进步,这和大学生培养方向是相同,它奠定了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从“现实的个人”角度进行分析,马克思理论指出,我们应该明确两个根本指导方向:一是对这一概念的认知不可以与人的需求相分开。现实的个人不但在物质层面有需求,而且在精神文化层面也有需求,只有各方面的需求都获得实现的时候,人才能持续成长与成熟,需求是人类行为发生的催化剂。伴随社会前进,历史阶段不同,人类联系也随之出现变动,所以,体现人类联系的需求也会出现变动。二是对“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的认知不可以和人类行为相分开。社会历史到最后还是人类行为产生的结果,“社会是人类彼此联系的统一体,是人类行为推动而形成的,在当今人们在原有的行为基础上持续改进与更新而出现的彼此之间的联系,社会其实就是人类行为的整和体”,“现实的个人”其实是在社会生活中始终营造历史和促进社会前进的人。同时,人类还是生态条件运作的结果,对“现实的个人”进行认知也要从人类和生态间的联系层面考虑。马恩曾经指出,“人在形成生态的时候,生态也在不断推动人类的成长。”社会环境不但对人类成长产生作用,同时人类对环境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彼此统一于人类的社会实际行为中。根据观点,现实的人指的是产生实际行为的人类,始终在特定生态条件下从事社会行为的人,人类进步和生态换进存在某种联系,特定的历史环境会对人类发展发生一定的作用。因此,根据的有关阐述,我们应以人的现实需求为基准点,加大对人的现实行为的关注力度,重视生态对人类发展发挥的作用。

2.引导大学生心理活动

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来说至为关键,是其成长与成熟的决定因素。身心健康、个性发展需要与客观环境条件的适应、个体的主体性发展和生态社会性需求相符合,有利于促进人类良性发展。当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存在下列心理特点:一是心理变动应和生理改变相符合,也就是说要表现为心理变动持续性的特征;二是大学生的心理变动应和其年纪水平相一致,要体现其和年纪相一致的特点,也就是说要具有年纪特性,表明心理变动具有一定的阶段特色;三是大学生的心理变动应和社会进步相一致,也就是说心理变动表现出其社会性特征;四是大学生心理变动要和自身成长水平相符合,个体的心理变动存在一定的独特性,因而造成个体不同,其心理变动也不一致的情况;五是大学生自身能动性会对心理变动发挥作用,使其心理变动呈现出积极性、自觉性、自主性等;六是大学生自身心理变动具有两个层面内容,主动性和被动性同时存在。因为大学生心理存在上述特性,在社会环境比较繁杂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难题,如学校较为沉重的学习任务、繁杂的人情世故、多样化的文娱体验、难找的合适工作、较高的生活预期,这些都会让大学生承受较大的负担,而且处于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固有的彼此冲突、繁杂且不稳定的发展特征,这些都会让绝大多数的学生由于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而出现较多的心理负担,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产生质疑,假如这些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的调节与疏通的话,部分学生就会出现心理问题,严重的话就会干扰其正常的生活与学习,也会阻碍其今后的社会活动。

3.建立系统教育的思想

第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在对人成长发展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者的共同点是旨在强化人的各种能力特征,但也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包括:家庭是人的内部成长环境,人的习惯的养成与家庭环境有直接的关联,对人的成才培养主要起基础性的作用;学校是人们学习生活的地方,通过学校人们获得了大部分的专业知识,而且由于人的少年和青年期主要在学校度过,学校环境的好坏,直接对人的成长起到了主导、决定性的作用;社会是人生长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变化都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三者要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人的成长培养。

第二,教育功能的互补性。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宗旨,对人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生长的大环境包括微观环境,主要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宏观环境,主要为社会环境。外部环境主要通过人参与社会其中,通过其各种社会角色的扮演,了解社会文化生活,掌握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素质、技能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活动,来丰富人的社会经验,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达到育人的目的。三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一方的发展需要以另外两方的健康发展为基础,三者相互影响,共同提高。

三、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1.提倡交往式教育,了解大学生的基本需要

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目的性。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育体现为一种工具价值,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社会的安定,或者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片面强调国家和社会利益,要求个人无条件服从国家,忽视甚至否定了个人的需要和正当利益。这种片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导致的结果是高校的思政教育非但不能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反倒招致大学生的冷漠甚至反感情绪,对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在的需要理论看来,需要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动因,“作为联系人的思想与外部环境的中介和桥梁,调控行为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需要是人的行为的最终源泉和持续动力,是人类有目的活动的助推器。”

若能了解人的需要,就可以预测人的行为,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大学生行为之前,满足了大学生的需要就可以引导其行为,自然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主动性。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都要依靠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第一步就是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贯彻到教育的全过程,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利益出发,充分切合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避免空洞而不切实际的说教。思政教育要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作为最终目的,在向学生传递社会价值、道德规范、政治理念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关注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

2.发挥主观能动性,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

根据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的特点,大学生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具有诸多不同于一般人的需要特点,此阶段求知、交往和情感的需要是表现相对突出的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大学生的需要,并为大学生合理需要的满足创造必要条件,而不能压制其合理需要。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实际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公平感,这样一来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建立起对于社会的一种信任感,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不断发展,因为只有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更高层次的需要既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动力,又是促进大学生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首先,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这虽然是较低层次的需要,却是学生实现高层次需要的基础,也是对学生进行远大理想教育的基石。其次,针对大学生的交往需要,要采取多种手段,积极组织多种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大学生踊跃参加校园集体活动,既能丰富大学生的群体生活,又能促进大学生积极融入群体之中,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而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第三,对于大学生的求知以及自尊的需要,要着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同时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3.凸显公平性特征,尊重大学生的差别需要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际上就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在充分了解不同大学生的不同需要的基础之上,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手段,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提升其针对性,既有理论上的依据,又是出于现实的考量。

尊重大学生的差别需要,也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生个体作为教育的根本,尊重并理解学生的需要。目前大学生在个性、心理和价值观念上都有着千差万别,决不能再采用过去“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而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具体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好大学生群体共性需要和个性需要的关系,既要保证满足大学生的共性需要,又要对学生的具体状况做出分析,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需要,因人而异地开展教育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2008 年版

[2]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人民出版,2008 年版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4]王茂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

[5]方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

[6]冯文光:《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

[7]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8]杨鉴晓:《试谈三个面向与强化素质教育》[J].《社科纵横》,1998(2).

第7篇

1.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我国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这种形式在给我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思想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当代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人群,容易受到一些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影响。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在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发生着改变,有些高校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有些高校却忽视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有效抵制经济利益的诱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盲目夸大社会功利,而缺失了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诚信意识。

2.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

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和经济发展规模的速度不相适应,导致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数量逐年递增。有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有应届毕业生700余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实际数量有750余万人。如此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一方面是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另一方面也与高校的教育观念和技能培养等原因分不开。当前高校片面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导致部分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不能承受社会压力,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甚至出现对就业缺乏信心的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与大学生实际情况相衔接,更没有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网络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更多的大学生愿意从网络中获取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沟通,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获取的途径。网络传播对当代大学生在教学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不良网络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负面作用。部分大学生在利用网络便利性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养成了对网络依赖的习惯,导致不愿意思考、不愿意深入学习和研究问题。有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耽误了学业;有些大学生对网络信息不能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分辨,被错误信息所误导;有些大学生被错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所影响,改变了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些现象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失的结果。

4.学分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教育体制也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和调整,全国各大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推行学分制,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也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一方面,虽然学分制对于激发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具有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于专业进行选择性学习的要求,但同时也导致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忽视,对实践知识的忽略,而只是片面追求理论和学分,进而走上社会之后会出现政治意识不强的现象,不愿意承担一些社会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学分制度下每个学生选择的学分和课时不同,上课时间和地点也不相同,传统的教室和班级的概念被打破了,导致学生流动性增加,班级集体意识却逐渐淡化。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勤劳勇敢、诚信友爱、谦虚互助以及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全社会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教材,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学生可以感受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感受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精神,热爱祖国,勇于现身祖国的博大情怀。

2.有助于改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个人的内在道德修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教育大学生要首先提高个人内在思想道德和修养,进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教育当代大学生要培养和树立人道主义精神,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3.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观念,从而正确处理好自个与集体、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只有让当代大学生明白了对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也才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进而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为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去,另一方面还要从高校的角度去从制度和课程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理论课程中

以课堂为主渠道的课程教学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为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中更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起来。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二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中。

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制度建设中

俗话说,一个好的领导,不如一套好的制度。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高校的制度是一种隐性的文化软实力,对全校教职工和学生有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的形成中,制度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校制度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价值观作为高校制度的内容。比如,在学生管理制度中、奖学金选定标准中加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比重。在高校制度建设中,提倡道德第一,既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代有机结合起来,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3.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中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方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情况

(一)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缺点和不足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本来只是属于思想等领域的问题上升到一个政治高度的这样一个过于政治化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方式抑制了学生的思想的创新性和思维发散性。另外,传统的思想教育大部分是对于理论知识的灌输,教育方式往往是以书本等形式进行理论的传输,使学生对于这些纯粹理论的知识产生了厌倦,学习的主动性不断的衰减。

(二)当前社会新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

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传递迅速,各种文化、思想以及不同道德观念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这些信息及观念变化快且关系复杂,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思想本身就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力较强的群体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思想冲击。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特点

(一)爱国主义意识较强

毋庸置疑,从小便开始的爱国教育及家庭教育,都使广大的大学生树立了牢固的爱国主义思想,而且随着我国日趋强大,学生们更是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他们关心国家命运,都对报效祖国怀有极高的热忱。

(二)思想观念的转变

而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和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使得人们在网络虚拟的空间里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掺杂了过多不诚实、不信任的成分,对于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在当今这个物质观念极强的时代,也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大学生从各个方面获得的信息,使得他们的思想也潜移默化的受着影响,他们会出现对于一些事物的迷茫、价值观不清晰等的现象。

(三)主要思想政治特点

大学生显著的思想政治特点是个人意识比较强,他们追求个人意志的实现,注重自我,厌倦对其进行说教说服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喜欢自己对于一些事物独立的判断,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欢强加于自己的观点,对于同一事物他们可能有着不同的看法,思想认识上存在差异,但是他们也都能接受别人有不同于自己的看法,大家各持己见,彼此平等对待。不喜欢受束缚,崇尚自由的生活方式,注重个人情感。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等也使大学生对于物质、经济、思想等方面的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可实施的工作方法

(一)切实加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思想政治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采取平等和平易近人的态度,积极主动、耐心地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思想及心理。换位思考,切实从学生角度设身处地考虑他们思想上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能够坚持自己正确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不消极、不极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讲究方式,真正的尊重、理解学生。

(二)善于发掘学生个人优秀特色

思想教育要建立在相互沟通了解的基础上,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个人特色,观察总结其个性特征。在认清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个人特点,给他们提供个人发展的平台,使其充分的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才华。

(三)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整体工作的各处

在日常实际的工作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整个教育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在各个环节中都要有所体现。在教学、科研等环节中,加入思想教育工作,向学生渗透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的效果。

(四)加强教育者自身素质

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引导者,教育者自身应带好头,起到模范作用。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强化自身的政治观念,提高教育者自身素养从而为学生树立起模范形象,以身作则,以自身优秀的品质、道德、高尚的人品来影响学生的思想。

(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高校思想工作教育要针对新的发展形势和生活方式,找到具有时代特色的恰当的工作方法,善于运用高科技的教学设施来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将互联网在社会、学校和家庭中逐渐普及的新形势,树立网络战略意识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主导网络舆论阵地;加强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增强影响力;让网络成为学生传达信息的通道,学习知识的阵地,交流情感的乐园;我们逐步建立思想教育的调研网络和信息网络,积极开展网上宣传,不断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六)逐步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培养的能力

大学是一个相对自由,更加注重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小型社会。现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浓厚,渴望独立,所以需要具备相当的自学能力。除了对于思想教育理论的传授之外,还要多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让同学们进行自我学习与锻炼,提供更多让他们证明自己的机会,从而建立起自信,并且促进自我认知、自我学习,使他们更加注重自我培养。这样,不但有利于个性自我完善,促进良好的个性发展,也加强了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只有认清形势,明确思想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书记在中国农业大学上的讲话中那样:“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对青年和青年学生高度重视、充分信任、热情关怀、严格要求,更好地发挥青年和青年学生的积极作用,努力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认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新一代的大学生成长为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高尚人格的一代。

参考文献:

[1]王婷.关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考与探索.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7,(2).

[2]盖东芳,崔月政.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的新特点及其对策.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1).

第9篇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与机遇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我们进入互联网时代。由于互联网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但同时提出挑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这就需要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措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充分运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有效地解决带来的一系列挑战,这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一些挑战,特别是由于网络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入分析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互联网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极易受到网络的影响。当前网络上有很多不良的思想,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同时会对大学的行为方式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定的冲击和挑战,需要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推动理念创新,否则无法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需要。

2.互联网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普遍都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同时有一些实践教育,比如开展的一些讲座及互动等,应该说具有一定的效果。当前一些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由于不能与网络时代相适应,进而导致某些大学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缺乏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造成重要的影响,如何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尽管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深入分析,挑战与机遇并行,互联网同样能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些有利因素。

1.能够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过程中能推动教育模式创新。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比如微信平台、微博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同时由于网络的便捷性,使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很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高校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

2.能够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

互动性是网络时代最突出的特征,因而互联网将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互动性”。比如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网络平台的运用,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有效的互动,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动,进而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研讨等形式,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步入新的轨道。要大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平台建设,可以探索建立依托网络平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有效载体,这样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开放性。

3.能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能够极大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特别是对于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这就需要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增强,按照“知行合一”的标准,积极探索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举措。比如高校可以将微博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加强对高校“官方微博”的运营与管理,建立自上而下的运营管理体系,并配备专门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特别是要在收集信息、编辑信息、审核信息、问题回复等方面做好工作,而对于微博上具有倾向性、苗头性的言论,必须在第一时间澄清或做出说明,确保不出问题。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这就需要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有清醒的认识,重点要在抢抓机遇、趋利避害等方面狠下功夫,积极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充分互联网的优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及教育体系改革,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第10篇

【摘 要】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新媒体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

>>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分析 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讨 新媒体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新媒体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手机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新媒体依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手机媒体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及实效性研究 如何加强新媒体视阈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陈先红,何舟.新媒体与公共关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30.

[3]朱林,胡勇.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群众,2008(07).

[4]杨晓慧.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J].高校理论战线,2009(07).

[5]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06).

[6]肖学斌,朱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09(07).

[7]田月.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资源的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10.

[8]重庆大学生手机报简介[EB/OL]. http:///2011/sjb/index.htm.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 创新 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能力与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也面临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与心理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必须坚持从解决学生的思想根源问题出发,利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进行相关问题研究与实践,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另外,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突出创新与发展,以保证各项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生命线”,国内高校均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置于重要的位置。从国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情况而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与政治素质主流是积极、健康与向上的,他们关心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对于自身的未来也充满了信心。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思想的影响,出现思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政治信仰迷茫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脱节是不容忽视的。另外,在国内现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现象较为严重,以及教育内容相对陈旧、落后,缺乏创新和发展理念等问题,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与质量不容乐观。因此,在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牢牢抓住新情况、新问题与新任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策略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策略,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际需求。

2.1加强教育观念的创新

在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很多较为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一定要坚持全面分析问题的原则,对传统的思想政治观念进行创新。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大对于功利化观念的纠正力度,从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同时,高校教师要尽量破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保守思想和观念,在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中,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观念,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高校管理工作的目标。

2.2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作用,教师要学会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处理师生、生生,以及学生与社会、家庭之间的实际问题。在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过于重视思想问题的解决,而忽略了对于大学生工作、生活、学习、求职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这种做法是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和理念的。因此,在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构建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的新体系,深刻的体会到学校的人文关怀,这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与吸引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必须引起高校政工部门及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2.3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育功能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与自我服务,这也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能力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自育功能,协助学生将头脑中的思想转化为自觉行动,最终形成影响其一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对于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而言,自育功能的形成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关键。

2.4教育主客体之间建立平等与互动关系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逐步改革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互动,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和质量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其全过程,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与互动,了解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现状,逐步引导学生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自觉的接受、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加强学生的民族精神和荣辱观教育,从而才能符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需求。另外,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并且认识到学生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成长特点、兴趣爱好、价值观与能力倾向等,实现师生交流互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步进行,进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为了促进其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广大教师必须加强对于思想问题与现实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且采取多种教育手段联合应用的模式,以全面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婉玲.浅析经济全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响[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2]张伟强.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

[3]刘似丽,高建林等.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济论坛,2007,(3).

作者简介:

第12篇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意义

从理论方面看,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视角。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当把传统的教育工作与新时代特征相结合,采取全新的教育方式。高校应对传统的思想教育理念、方式以及内容进行研究,并就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挑战提出相应对策。这有利于对新媒体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从而丰富及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容。

从实践方面看,因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受传统方式影响较大,再加上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相对较晚,所以对其相关的研究内容缺乏实证研究。因此,高校应当结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用问卷调查、访问、案例分析等方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实践机会。

二、国内外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还没有有关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专著,国外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道德教育研究上。发达国家对新媒体技术的研究较早,他们的研究重点在社会传播机制建设上,较为注重利用渗透与熏陶的形式,借用新媒体的方式把西方的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塑造一批有资产阶级理念的公民。

2.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有关新媒体的研究不仅起步晚,还不够深入,但发展速度极快,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学术研究的重点课题。当前国内的新媒体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新媒体的内涵,另一方面是新媒体时代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全新机遇与挑战。

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新媒体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虽然国内对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不少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国内有关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不足之处:第一,主要是在研究方法上还缺乏经验性的描述,没有进行定量研究。第二,高校工作管理者并没有从大学生的角度去进行研究分析。第三,研究相对零散,只是从局部的角度进行分析,没有理论意义,当今还没有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是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全面提高大学生运用新媒体学习的能力,其中主要包括大学生的道德思想、信念、素质等内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加强理念教育。一方面,要坚持以思想为信仰;另一方面, 需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结合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效利用特色媒体作为平台,以此来促进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提高大学生在复杂社会中的辨别能力,使大学生能自觉过滤新媒体传播的不良信息。

二是要从教育者的视角出发,培养一批有新媒体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其中包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升学生素质、改良教育方法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在于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新媒体时代的相关知识,了解新媒体传播的相关知识与技巧。

三是要从新媒体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针对当下影响大学生最深远的网站、微博、QQ、微信四大媒介进行深入研究。由于新媒体的形式多样化,并且各自的特点不同,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所有新媒体资源结合起来,发挥出所有媒体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