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要素

经济发展的要素

时间:2023-08-06 11:40: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的要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发展的要素

第1篇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2006-2011年31个省市不同资本要素与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不同资本素的流动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对中部,东西部借助政策优势有效利用资本要素,具有更高资本流动性。从总效应的角度,除中部外,不同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均有正向作用。总之,政策导向推动资本市场的完善,同时也缓解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资本要素 资本流动性 传导机制 区域经济

引言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资本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资本要素种类偏多,不同资本要素在不同时代对经济发展有不同影响,金融危机后有必要重新考虑资本要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郭金龙(2003)对1990-1999年的资本流动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实际存贷差、人均筹资金额以及人均利用外资都与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呈正向关系。门洪亮(2004)对我国各区域的资本流动与经济发展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全社会固定投资、财政收支差额、银行存贷款、外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与经济发展呈正向关系。Eslamloueyan(2010)对亚洲国家的贸易开放度与储蓄投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贸易开放度越高的国家,其资本流动性越强。本文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不同资本要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分别讨论不同资本要素的流动性问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传导效用,从而综合分析不同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初步统计分析

在深入分析之前,先对资本要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初步的统计观察,以便了解研究变量间的基本关系。Sula and Willett(2009)根据投资者不同类型并考虑金融危机下资本要素流动的波动性,将资本要素分为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市场筹资和贷款三部分,这三种资本要素在金融危机下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在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和财政支出的稳定性较强,金融危机对其的影响不大,故本文参考Sula and Willett的研究,将考虑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市场筹资和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这三种资本要素。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市的统计年鉴;资本市场筹资包括股票筹资和债券筹资两部分,其数据来源于《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考虑数据统计口径及完整性并结合金融危机的影响,本文数据涉及2006-2009年不同资本要素和经济发展的省际面板数据。

从图1可看出,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贷款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呈正向关系,而资本市场融资与国内生产总值有较弱正向关系。根据以往的研究,资本要素主要集中在东部,从东往西逐步递减,资本要素投入越多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越高,但具体关系还需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资本要素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假设及变量说明

借鉴Aizenman(2011)的研究模型,模型设定为:

GDPi,t=a0+a1×Fdii,t+a2×Portfolioi,t+

a3×Loani,t+a4×Zi,t+ei,t

其中GDP为国内生产总值,Fdi为外商直接投资,Portfolio为资本市场筹资,Loan为人民币贷款余额, Z为控制变量,i为各个省市,t为年份,a0为常数项,a1、a2、a3、a4为变量系数,e为随机误差。控制变量涉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人力资本即平均受教育程度总和,制度因素包括政府财政支出和地方进出口总额。

(二)实证分析

根据初步分析的结果,本文分别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实证研究。按照传统的划分方法:东部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面板数据的估计方法主要有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本文通过Hausman检验并考虑回归的显著性进行模型设定。同时,对于面板数据往往存在着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故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见表1。

从全国角度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贷款余额对经济发展有正向作用,而资本市场筹资却阻碍经济发展。第(2)列表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第(3)、(4)列表明,人力资本、政府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但对资本要素的影响不大。第(5)列表明,随着地方开放度的加入,其与经济发展有正向作用,但改变了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与资本市场筹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由正向作用变为负向作用。对比全国与各地区的回归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在全国范围内总体来说呈现出阻碍经济发展的趋势,具体来说在东部阻碍经济发展,在中部和西部却促进经济发展,而资本市场筹资出现类似的趋势,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全国和东部呈现负向关系,在西部却呈现正向关系。人民币贷款余额对经济影响始终为正,但从西往东的影响系数逐渐变小。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和东部依然促进着经济发展,但在中部却不再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除西部,人力资本阻碍经济发展。总之,从全国总体上来说经济发展已不能过度依赖财政支出,但在中部财政支出依然促进经济发展。除中部,地方开放度促进经济发展,东西部拥有政策优势,而中部的进出口制度相对不健全,从而阻碍中部的经济发展。

资本流动性及传导机制分析

(一)资本流动性

本文分别研究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市场筹资和人民币贷款余额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研究主要资本要素的流动性(见表2),模型设定:

Invi,t=b0+b1×Ci,t+ui,t

其中Inv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C为各资本要素,i为各个省市,t为年份,b0为常数项,b1为变量系数,u为随机误差项。

对于外商直接投资,东部的流动性最强,而西部的流动性较弱,中部的流动性是最弱的。流动性越强的地方,资本利用率越高,其资本市场结构越完善。东部资本要素市场结构比较完善,资本利用率更高,经济发展也更快;西部则依托西部大开发政策得到了飞速发展,对资金的利用率也相应得到了提高;但中部却没受到多大关注,其资金利用率相对较低。

(二)传导机制影响分析

资本要素与经济发展主要通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经济。上文已经分析不同资本要素流动性,这里将表1与表2的回归结果结合,通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传递效应,不同资本要素将继续影响经济发展,其导致的间接效应与直接效应也有所不同(见表3)。

不同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总效应相对于直接效应有很明显的改变。除中部外,不同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均有正向作用。在东部,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影响有所降低,其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依托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中部却表现出负效应,这说明中部对资金利用率极低,没充分利用资本来推动经济发展,这与资本要素流动性分析的结果一致。西部则依赖资本要素实现自身的高速发展,以承接东部产业的转移。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了不同资本要素流动性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从资本流动性的角度,还是从资本要素与经济发展的角度,我国的政策导向性较强。在东部,继续完善资本市场,降低对资本要素的依赖性,尤其是对外来资本的依赖,逐步实现产业升级,依托科技创新以促进经济发展;在西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借助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市场筹资和人民币贷款余额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与东部的产业承接;在中部,资本市场并不完善,资本流动性较低,资本要素阻碍经济发展,故应推行“中部崛起”政策,以政策为动力,完善资本市场,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金龙,王宏伟.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研究[J].管理世界,2003(7)

2.门洪亮,李舒.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4(2)

3.ESLAMLOUEYAN K,JARFARI M. Capital Mobility, Openness, and Saving-Investment Relationship in Asia[J]. Economic Modelling,2010,27(5)

4.AIZENMAN J,SUSHKO V. Capital Flow Types, External Financing Needs, and Industrial Growth: 99 countries, 1991-2007[C].NBER Working Paper,2011

5.SULAO, Willett. The Reversibil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Capital Flows to Emerging Markets[J]. Emerging Markets Review,2009,10(4)

作者简介

肖智(1961-),男,重庆人,重庆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预测与决策方法。

第2篇

经过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被称为“中国奇迹”。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对“中国奇迹”真实图景及其成因的解读都存在严重分歧。事实上,经济发展是复杂社会系统的演化过程,经济发展的绩效水平来源于包括政府在内的经济行为主体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创造的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规则和方式,它明确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决定了经济发展采取什么样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构成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复杂系统的“隐秩序”,所谓的“有效率”还是“低效率”,仅仅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外在表现。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当理论界试图对“中国奇迹”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时,却发现对新的发展阶段本质的认识和对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更为迫切。因为,在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动力、新的机制、新的发展路径和制度框架,需要创造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而照搬过去的经验,可能是搬起自己的石头砸自己的脚。

两种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定阶段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发展机制和路径的理论概括。在中国30年经济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思维或战略。一是立足于主流经济理论所强调的比较优势,试图依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环境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所带来的“要素租金”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二是立足于竞争优势,强调通过专业化分工、知识的创新和积累所创造的“创新租金”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

因为两种发展思维或战略对经济增长和发展驱动因素的理解不同,前者被称为“要素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后者被称为“创新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两种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所依赖的驱动因素不同,需要不同的发展机制和路径。例如,在价值创造的源泉上,前者强调知识的利用,后者强调知识的创造及其产业化;在微观基础上,前者依赖的是生产型企业及其生产网络,而后者依赖的则是创新型企业及其创新网络;而在体制和制度变革上,前者强调的是简单的管制放松和投资环境的优化,后者强调的则是创业环境的构建。

现实中,究竟哪种经济发展模式能够真正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经济发展呈现出路径依赖特征,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取决于特定环境约束条件下可获得或利用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和制度框架的有效性。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尤其是可获得的驱动因素及其租金的耗散,发现和创造新的驱动因素,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新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前提。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变革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经济变革或经济转型过程。“要素租金”驱动下的高能和低效

改革开放以来,与特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相适应,依赖“要素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实现了30年的高速增长,并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7年,中国的GDP总量是1978年的67.7倍,进出口贸易总额是1978年的105.3倍,财政收入是1978年的45.3倍。①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制度结构和国际经济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要素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了中国经济发展初始条件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生产型企业的大量涌现使中国制造快速崛起。与发达国家明显不同,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民营和国有企业,大都是生产导向的。在生产型企业的支配下,中国经济的实现形态是制造经济。

中国制造的生产导向,不仅表现在企业追求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生产规模的扩张上,还表现在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组织和制度形态的演变上。从组织形态上看,无论是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集群生产还是以外资为主导的加工制造,企业和产业的组织形态都是以生产为导向的生产网络,而不是以产品或技术创新为导向的创新网络。

从制度形态上看,中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制度供给主要是生产导向的,通过简单放松管制和优化投资环境,为企业追求“要素租金”和规模扩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例如,为了适应外资和本地企业的规模扩张冲动,地方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税收优惠、低环保和廉价土地供应政策,吸引FDI和启动民间投资和创业。2000年以来,对生产导向型企业的过度制度供给,在实现了经济粗放式规模扩张的同时,造成了中国企业竞争的加剧、产能过剩和“要素租金”的耗散。

“要素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带来中国经济30年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三次产业发展的不协调和环境保护压力的加大等一系列问题。无论是民营还是外资,在“要素租金”的驱动下,企业追求的都是生产导向的规模扩张,强调对国际已经成熟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对要素资源和投入高度依赖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取得巨大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曾经付出过的资源过度开发、区域产业和企业之间恶性竞争、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高昂代价。

“创新租金”驱动下的二次转型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新的环境条件下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素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从“要素租金”驱动转变为“创新租金”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从当前中国的实际出发,“创新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是立足竞争优势,依赖自主创新,通过新知识的创造及其商业化,在掌握传统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启动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握后金融危机时期新一轮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前沿的主导权。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新的动力机制、发展路径和制度框架。从“要素租金”向“创新租金”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本质上就是中国经济的第二次转型,即从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的转变。

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一样,从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长期演化过程。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特征和组织及制度形态上看,两种经济形态都存在着根本性差异。与制造经济的“要素租金”驱动的发展模式不同,创新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创新租金”驱动的。为了应对更加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不再是生产型企业,而是创新型企业。企业市场竞争的基础不再是规模和范围经济,而是产品的持续创新和生产的柔性化。为了获取“创新租金”,围绕着新知识的创造及其产业化,动态能力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来源。为了获得动态能力,企业和产业由生产主导转变为创新主导,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态将从生产网络转变为创新网络,而政府制度供给的重心不再是简单的放松管制和优化投资环境,而是构建创业或创新环境。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面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中国经济发展未来的立足之地不再是生产型企业和生产规模的扩张,而是新知识创造和产业化过程中的创新型企业的涌现和快速成长。从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复杂经济系统的演化过程。其中经济活动主体对外部环境变化所做出的积极适应中的创造性试错行为,是经济转型的发端。经济行为主体的创造性试错行为,不仅表现为产品和工艺创新,而且表现为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从创新经济形成的过程看,对新的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试错中的创新行为通过一系列的正反馈,最终表现为创新型创业活动的涌现,并发展为整个经济活动的主导。这不仅取决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作用中创新性竞争行为的涌现,而且取决于政府与其他经济行为主体相互作用中的创新性制度供给。

在新一轮经济转型过程中,“官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混合组织和创新型城市是创新经济的策源地,从“要素租金”驱动向“创新租金”驱动、从生产型创业向创新型创业,从生产网络向创新网络、从简单的放松管制和优化投资环境向构建创业环境的转变,是中国第二次经济转型的逻辑主线。(作者为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本研究得到了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NCET-05-0234)和国家社科基金(10BJL017)的资助)

第3篇

1.1要素分析

农业创意经济形成要素的研究对政府制定农业创意经济支持政策和相关经营主体明确经营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创意经济的本质在于农业创意的产业化,没有创意的产业化,创意就不能形成财富,而没有产业的创意化,产业也难以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农业创意经济的形成既有一般创意经济形成特点,同时也有其独特之处,即创意来源于农业、农村,来源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及产后诸环节,并对农业、农村经济起到推动作用。笔者认为农业创意形成要素按其所起的做用不同可以分为内生要素和外部支持要素两个部分。核心要素包括:创意资源、经营组织、人才资源、交换平台;支持要素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企业生态环境、区域创新环境等几个方面。农业创意经济形成的核心在于创意,创意的价值在于在相关要素的配合下实现产业化,本质上是农业创意经济的内生要素在特定的空间、地域间的合理配置问题。以要素流动为前提的要素齐备程度和要素间的比例关系,决定着创意能否形成产业化;另一方面,农业创意经济的外部环境,即支持要素决定着农业创意产业化的效率。

1.2形成机制

农业创意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的体系。各要素之间有效的链接机制是农业创意经济形成的关键。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互为条件是推动农业创意经济发展的前提,这种作用过程及其规律即为形成机制。要素间互动机制的建立需要传递媒介,媒介是使各要素形成动力的根本原因。传递媒介是要素间发挥作用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对动力效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集合,即要素形成动力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政策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市场环境、经营管理环境以及组织环境等。农业创意经济发展的程度取决于机制所产生的效应程度。在农业创意经济相关各要素没有建立起完整、系统、有效的机制之前,要素间没有有效的沟通活动,因此,农业创意经济就不能进入良性发展阶段,甚至难以形成产业。

2农业创意经济资源状况

2.1人才资源

人才是农业创意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截止到2004年,从事创意产业的高学历和拥有技术职称的人才明显高于全行业的水平,特别是本科和研究生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接均水平的5倍,全国创意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数为955.15万;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为1273.72万,占全国企业就业总人数的5.72%;实现增加值3576.72亿元,占GDP的3.1%。从就业总量而言,文化服务业就业人员规模已经超过批发和零售业;从经济总量上而言,文化服务业的经济总量与房地产产业大体相当。尽管我国创意产业的机能性人才还很缺乏,但上述数据表明,我国农业创意经济发展的人才储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2.2文化资源

文化作为一种资源,体现在有形的物质载体和无形的精神遗产两个方面,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文化性、潜在性、流失性、传承性、共享性等是文化资源的主要特性。我国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是发展创意产业的良好资源。“九五”规划后期,我国已有部分省市完成了“十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随着规划实施的全面展开,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必将成为新时期经济增长的热点。

2.3产业资源

2004年全国创意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共有385915个,占所有企业总数的11.88%,创意企业户均吸纳就业人数为24.75人;全国创意企业资产总额为104935.26亿元,占所有企业总额的10.85%,创意企业户均总额为2719万元;全国创意企业年营业收入为22997.06亿元,占群补企业收入的5.22%,创意企业户均实现营业收入556万元。统计数据表明,创意经济在我国已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

2.4消费资源

2006年,我国文化消费总量约为4685亿元,这一数字与同年度消费的总体水平和人均GDP相比,比重还很低,但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大中城市,文化消费、艺术消费和高品位消费已经成为消费热点。

3农业创意经济化形成机制障碍因素分析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创意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得到较大幅度的发展,影响力和辐射力还很弱,主要障碍性因素表现为:

3.1观念

虽然绝大多数的大中城市都把创意产业纳入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但是农业发展规划中还看不到对农业创意经济发展的支持。管理层面缺乏对农业创意经济发展的足够认识,重科技发展,轻创意经济的观念还很浓厚。需要提高认识,拓宽视野,更新观念。

3.2政策和体制

创意农业是农业创意经济表现得雏形,目前还属于弱势产业,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政策的强力扶持,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但现有的政府支持农业发展政策中,还很难看到具体的政策支持内容,农业发展支持政策中很难找到农业创意经济的一席之地,更缺乏能够激励农业创意经济发展的全面、系统的制度和体制设计。需要尽快落实区域农业创意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体制。

3.3缺乏各类农业创意经济人才

创意是人的智慧成果,创意人才是农业创意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而目前,在创意产业比较发达的上海市,创意产业专业人才占就业总人口的比例还不到0.1%。目前我国创意产业最缺乏的就是创意产业内容经营管理者和创意的创作者。农业方面的创意经济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引进和培育各类创意人才是当务之急。

4农业创意经济推进策略

农业创意经济的发展实践表明,农业创意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不能只靠单一的动力要素,而应当通过政策、制度的建立去推动相关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建完善的动力要素体系,形成格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护卫保障的系统。

4.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科学密位

农业创意经济是改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因此,要尽快更新观念,提高对农业创意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研究,对区域农业创意经济进行科学合理定位,全力推进农业创意经济的发展。要改变重视实体经济,忽视知识经济,尤其是创意经济的局面,切实把农业创意经济当做抢抓机遇的关键,当成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抓手,形成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文化规范,促进农业创意经济中的创新与竞争行为,营造出协调、配合、支持的农业创意经济发展环境和氛围。

4.2合理规划,重点布局,积极培育

在充分认识农业创意经济重要性的前提下,应尽把农业创意经济发展内容纳入到农业发展规划之中,从战略角度去引导和规划对本地区农业创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根据区域创意资源特点、创意人才特点、确定重点布局方向,经济培育农业创意企业和组织,尽快形成农业创意经济产业体系。

4.3创新管理,政策扶持,培育人才

要加大在国家宏观经济制度和政策下的农业经济政策方面的创新,依据各地的实际,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创意经济发展战略,发挥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作用;更要在人才培育和引进方法上开拓创新。目前,各级政府和农业企业都非常重视科技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但是对于创意人才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在知识经济、创意经济大发展的今天,农业创意人才必将对农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发展竞争力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尽快制定培育和引进创意人才的力度,为农业创意经济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第4篇

一、中国经济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转变的意义

全要素生产率是各种要素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1]。全要素生产率的实现,从微观上来讲,一个企业则需要进行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并拓宽企业市场;从宏观上讲,国家则需要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劳动力从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大大提高生产率,同时,需要进行科学技术的研发,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水平。同时,全面发展各种产业,并大力发展经济效率较高的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无法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将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没有强劲的动力。在新的世界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形势下,要保证我国健康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就需要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转变。

二、中国经济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转变主要策略

(一)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科学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加强了科技的研发与创新,以其作为本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巨大动力和保障。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科技含量较低,科学技术水平不高,主要仍以制造业为主。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重心从制造向创造转变。国家应当加大科技研发和创新的资金投入,使得科研拥有强劲的动力支撑,同时,加大科研人才的培养力度,为科技创新和研发提供人才保障。只有实现科技水平的全面提高,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经济环境,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有力支撑。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仍处于转变当中,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中,这就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西方发达国家仍较慢,经济增长的效率也较低。因此,应当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具体体现在我国所有制的改革、政府改革和价格体制改革上。实现所有制改革,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实现经济更加的自由化。实现政府体制改革,则能有效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实现价格体制改革,能够使得市场机制全面推行到其它生产领域当中。

(三)发展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产业上的分布仍不均匀,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三产业的产业优势仍未充分发挥。为此,应当努力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价值较高的服务业。其中,服务业包含消费业和生产业。消费业随着人们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将会实现其自身的巨大发展,而生产业的经济效益则需要得到有效的促进和提高。应当降低生产行业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得其经济效益得到巨大的提高。

(四)推动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我国的农业人口较多,且都聚集在农业生产当中,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力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能够有效发挥劳动力的价值,使得非农产业有效解决劳动力匮乏的问题,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还能够为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巨大动力,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因此,我国应当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经济效率的有效提高。

第5篇

[摘 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国际国内经济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但如何在经济社会的生产、分配等过程中,让政府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进一步发挥好经济管理和服务职能,是当前一重要课题,本文围绕当前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政府经济职能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政府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策略

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框架下,政府既代表着社会公共利益,又具有其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如何在经济转变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首先需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几个阶段性特征。

一、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模式创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也是难点,当前,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面临一些具体问题。

(1)政府充当了地方经济活动主角。在当前的行政体制下,政府往往凭借着对资源和财政的掌控,对投资的方向和规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对竞争性领域的市场化投资介入过宽,行政干预过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项目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直接的体制障碍。

(2)政府成为了资源配置主力。有什么样的体制机制,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方式。由于政府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过度干预,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小,直接导致生产要素的流动常常背离投资回报率和区域专业分工等客观经济规律,扭曲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本来途径,弱化了市场在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3)缺乏有力的经济监督主体。企业和民众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参与空间受限,造成他们投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不足,缺乏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因此,关于政府对资金投向的规范性、透明性以及合理性都监督不够,这不仅不利于政府转变职能,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同时成为了政府腐败的土壤。

二、引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困难的原因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对引起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概括起来,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投资体制改革滞后。市场经济作为改革开放一大成果,虽已初步建立,但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之一,投资的改革还未真正实现市场化,很大程度仍由政府掌控,造成有计划投资和无限自由市场的错位。政府在投资过程中,由于其投资范围过宽和利益的驱动,缺乏科学的、有预见性的宏观产业导向,造成经济发展过分看重经济性指标,忽视社会性指标,从而扭曲了经济发展方式。

(2)政府对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的长期管制。政府凭借对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控制,使要素价格长期被压低,导致市场对资源和产品的配置力减弱,经济结构的调整就缺乏市场杠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改变要素价格过低的现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倒逼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产品和要素价格机制。

(3)财政和税收体制不规范。财税政策对提高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有重要决定作用,但由于我国财政政策不规范,造成我国每年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的就有几千亿、上万亿元资金,为资金使用的不规范、不透明提供了空间。税收体制的不合理,这也延缓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

(4)金融体制改革进展迟缓。当前的银行管理体系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市场化融资的需要,利率、汇率机制僵化,资金价格扭曲,这也容易刺激粗放型经济增长,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证券市场方面,其制度创新久拖不决,也难以发挥扩大直接融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

三、政府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中导演作用的发挥

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让企业根据市场和价格信号进行自主决策,政府只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导演的角色,这样才能确保各类市场主体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应转尽转。

(1)在宏观领域要加强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将政府的直接参与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到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上来。一要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同步拉动转变,鼓励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为产业转型提供发展基础。二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使经济发展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要引导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使经济发展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的消耗,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模式上来,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动力和支撑。

第6篇

关键词:构成要素;创新型城市;路径

一、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

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系统包括创新主体要素系统、创新资源要素系统、创新支撑要素系统三大要素系统。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主体要素是创新主体要素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它们是创新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是创新成果产生并促使其进入市场流通的关键环节;创新资源要素系统是由人力、物力、财力、知识等资源要素组成的,是城市创新资源集聚的表现,也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基础;创新支撑要素系统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法律法规、创新文化、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要素,这些要素为城市创新活动的开展、创新成果的转化等提供交通、法规、文化、专业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是整个城市创新体系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

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系统是创新主体系统、创新资源系统、创新支撑要素系统三者的有机组合,对三大系统之间及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是构建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系统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是对城市创新演化、创新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各要素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的详尽描述。

二、创新主体要素系统

各创新主体作为创新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是创新型城市建设必须的组成要素,也是实现城市发展的主力军。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行为主体,通过科技人员、技术、产品、市场等元素的流通互动,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形态。

在创新主体系统中,各创新主体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创新网络,在竞争与合作机制的共同作用下,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制造,并将这些创新成果或者经过产业化后投入市场,再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进行新一轮的技术、产品研发,在创新知识-技术-产品-知识的循环往复中促进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发展。在对系统整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以各创新主体间的行为及相互关系为主线,建立基于创新主体系统的创新型城市系统动力学模型,如图1。

如图1所示,该模型主要存在5条反馈环,这5条反馈系统的描述了创新型城市创新主体要素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以下是对这5条反馈环的分析:

(1)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收入政府财政支出研发投入政府对教育、科研的投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数量及水平城市科技人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人员(企业科技人员)城市创新能力创新收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正反馈)

(2)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宏观经济收益政府创新意识创新激励保障政策企业创新意识企业创新动力企业研发投入科研成果数目创新收益企业利润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正反馈)

(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收入政府财政支出研发投入政府对教育、科研的投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数量及水平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率创新收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正反馈)

(4)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政府创新意识(创新激励保障政策)(企业创新意识)企业创新动力企业研发投入研发平台创新主体合作创新成本创新收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负反馈)

(5)企业利润企业研发投入科研成果数目创新收益企业利润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正反馈)

三、创新资源要素系统

创新型城市可以看作是对城市资源要素的重新整合,它要求创新资源在空间上集聚,其创新资源要素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知识等。人力资源要素主要指参与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物力资源主要指城市创新活动顺利开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基础、研发平台、设施等物质资源;财力资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支持、银行贷款、企业自筹等;知识资源为创新活动提供知识基础,主要包括专利、数据库、科技文献等。

在对创新资源要素及要素间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创新资源要素的创新型城市系统动力学模型,如图2。

如图2所示,该模型主要存在3条反馈环,这3条反馈系统的描述了创新型城市创新资源要素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以下是对这3条反馈环的分析:

(1)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吸引力风险投资研发资金投入量企业科研投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数量)科研设施、研发平台数量科研成果转化率创新收益创新利润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正反馈)

(2)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吸引力引进人才量科研人员知识存量专利、科技文献数量城市创新力创新收益创新利润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正反馈)

(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吸引力风险投资研发资金投入量企业科研投入企业技术水平(科研人员知识存量专利、科技文献数量科研成果转化率)创新收益创新利润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正反馈)

四、创新支撑要素系统

创新支撑要素系统是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服务支撑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集合,主要是为了有效实施创新,加速知识的传播和技术的流通。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相关的制度及法律法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文化等方面。

在创新支撑要素系统中,各创新支撑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支持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在对创新支撑要素系统整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创新支撑要素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系统动力学模型,如图3。

如图3所示,该模型中主要存在6条反馈回路,这6条反馈系统的描述了创新型城市创新支撑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以下是简要分析:

(1)市场机制健全程度市场需求科研院所创新动力(企业创新动力)科研成果数量科研成果转化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正反馈)

(2)市场机制健全程度技术创新成本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创新动力科研成果数量科研成果转化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负反馈)

(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金融体系完善程度政府研发投入科研院所创新动力(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创新动力)科研成果数量科研成果转化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正反馈)

(4)政府宏观经济收益科技体制完善程度法律法规合理性市场机制健全程度产学研联合程度科研成果数量科研成果转化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正反馈)

(5)政府宏观经济收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创新基础设施水平中介机构完善程度(科技体制完善程度)中介机构服务水平(创新主体合作创新成本产学研联合程度)(技术创新成本企业创新动力)科研成果数量科研成果转化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负反馈)

(6)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创新基础设施水平(创新文化)城市吸引力人才引进量科研成果数量科研成果转化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正反馈)。

五、基于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的城市建设路径分析

在对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个要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主要反馈回路的研究,进而从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资源集聚及配置、创新支撑条件完善三个方面提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路径。

1.创新主体培育路径分析

通过分析创新主体要素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在创新主体培育中,应主要遵循以下三条路径。

①企业-龙头企业-产业-产业集群、联盟的路径。应当鼓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重点支持新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对传统企业的改造;优胜劣汰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导、辐射作用,形成知名企业、知名品牌,提升城市吸引力;促使企业以行业或产业链为纽带加强协同创新,引导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以实现规模优势、知识溢出效应、创新集聚效应。

②构建完善的产学研创新网络,强化产学研组织之间的互动联系。企业在市场信息、生产、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在对新技术及新知识的敏感度、研发能力、科技人员等方面具有企业所没有的优势;产学研合作能够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进而能够提高创新收益、增加创新利润;产学研互动的创新网络可以实现企业和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优势互补,更好的发挥创新资源的作用。

③建立政府引导、激励、协调机制。包括依据城市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相关战略规划及政策措施、完善创新基础设施、营造创新文化环境;具体表现在各种激励机制的建立,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公共采购、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等;创新型城市建设参与的主体多且复杂,出现利益冲突是难免,这就需要政府完善其协调机制,以使创新工作有序进行。

2.创新资源集聚及配置路径分析

创新型城市的标志之一就是城市创新资源的集聚及创新力的提高,建设创新型城市,应当加强对其创新资源的集聚整合及优化配置。

①加强创新资源的集聚整合。除了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外,企业应拓宽创新财力资源的渠道,增加创新研发投入;通过人才引进、使用观念的转变及引进多渠道多样化,增加人才储备量;以多种方式组建技术研发平台,提供必要的实验设施等,为创新主体研发能力的提升提高物质保障;重视知识产权、专利的保护,增加知识存量的基础上,提高知识资源的生产力转化率。在创新资源集聚整合过程中,还应当提升创新资源的质量,优化资源结构。

②强化对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同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的数量及质量有不同的要求,结合各个创新主体的创新特征,合理分配创新资源;强化对创新资源的管理,充分发挥创新主体的协同效应,以提高创新绩效。

3.创新支撑体系建设路径分析

创新支撑要素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保障要素,在整个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创新支撑要素。

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以科学规划为前提,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实际水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的建设,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基础实施建设,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证;重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的宜居功能。

②加强相关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的保障。建立公平、高效、完善的市场机制,完善创新体制;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制定相关激励制度、政策,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知识产权等的保护力度,降低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成本,从而有效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③健全中介服务、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各种培训机构和提供专业服务的事务所以及各种行业协会、技术开发中心等组织机构,完善城市创新服务体系;加大对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的管理力度,提高这些机构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健全技术产权等交易机制,促使形成形式、主体多样化的市场网络。

④营造具有浓厚创新氛围的创新文化。将创新与城市文化特色及地域文化相结合,积极开展创新文化活动;建设“学习型”城市,改革教育制度,鼓励终身教育,鼓励创新思维;促进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认同,只有认同了最终的产品形式,创新活动才算真正完成,也才会再反馈到创新活动的开始。

参考文献:

[1]C.Landry. The Creative City: A To

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 [M]. 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 2000 (6).

[2]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

[3]胡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和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7(4).

[4]蔡林.系统动力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11).

[5]马有才,赵映超,杨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互动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8).

[6]宋延广,龙如银.城市创新能力的动态仿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5).

第7篇

【关键词】信息化 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

信息化既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又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信息技术是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早在十六大上,我党就提出了“以信息技术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信息技术化”的新路子。在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传统产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新兴产业和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仅仅依赖这些传统资源要素已无法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要求。现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区域根据本地区的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结合本地区的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分布状况,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获得了比较优势,形成了规模经济收益和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也就是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

可以说,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形成比较优势,形成特色产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优化和升级本地区的产业结构。我国区域信息化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这种现象对区域经济自身的发展不利,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也极为不利。而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和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显著削弱自然资源等有形生产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提供的资源,弥补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不足,充分运用高新技术等手段来弥补传统生产的不足,并根据需要进行产业的升级和优化,缩小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使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起源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首先提出信息化的概念并对其内容作了界定,提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信息化不是孤立分散的,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信息网络体系,将会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经济的运行模式甚至是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从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本身的发展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正是利用科技和信息产业优势,走在了信息技术发展的世界前列,这也是西方经济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大力发展信息科技及相关产业,推进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保持技术领先和经济增长的优势,实现了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西方国家通过这种发展模式,进一步拉大了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的差距,已经占据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并利用这种差距在世界经济体系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控制甚至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核心的世界经济贸易体系,让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进入21世纪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业,占制造业的比例已经翻了一番,目前这一趋势继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己经成为推动西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如果我们不能认清这一形势,固步自封而不是努力追赶,必将被发达国家远远甩于身后,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必将越来越大,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也将处于被动的地位,这对于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是极为不利的。

反观我国,传统产业在我国经济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有数据表明,在我国,90%的国家产业是传统产业。可以说积极应用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我国传统产业,是我国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现今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容置疑,现在一种新经济发展趋势已经形成,即经济与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这种新的发展趋势既对我国传统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时代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信息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二者融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综合起来看,二者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化可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在传统产业的发展中,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当地自然资源构成、人力资源因素和技术水平等传统生产要素。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关键取决于这几种因素的比例构成,取决于各产业的比例构成。即经济结构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经济因素的合理比例构成,保持各产业良好的比例分配,让各产业均衡协调发展是发展经济的不二途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的约束和限制。这就对依赖资源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挑战,资源依赖型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无法维系。因为资源是不可能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所以,经济发展模式必然要面临转型。

第8篇

关键词:电力经济;可持续发展;全要素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电力行业一直作为国家的重要能源行业,在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之后一直没有能够很好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全要素生产率被应用与我国的电力经济之中,对我国电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以及对电力经济增长的作用等方面做出了分析。

一、对电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能超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必须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保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在人类生活中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能源,比如说人们日常生活中做饭需要天然气、照明需要电能、出行需要汽油等等,人类生活已经离不开能源。然而随着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已经逐渐被过度开发,呈现出枯竭的状态,使得人们进入了能源紧张的时代,即将要面临能源危机。这正是过度的开发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从而造成了这样的现状。

电力资源最为一中二次开发的能源,它的使用对于环境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说电力能源的使用对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同时电力能源的使用又存在着阻碍可持续发展的地方。电力能源是一种二次能源,在将煤等一次资源转换到二次资源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环境的物质,比如说二氧化硫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所以说我国面临着电力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矛盾的现状。

二、全要素生产率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唯一要素

全要素生产率又可以翻译成“总和生产率”或者“总和要素生产率”是指除了劳动和资本两大物质要素之外其他所有物质要素所带来的产出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中的“全”这个字指的是除了劳动和资本两大物质要素外其他的所有物质要素。只一个总括的名词。根据各国经济学者的研究,发现经济发展的三个要素是劳动投入、资本投入、科技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全要素生产率(TFP)指的就是因科技发展提高了的效率。在现代的经济生产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分析经济增长因素的工具。通过对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推到可以得出全要素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中的唯一要素,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有三个来源,第一是生产效率的改善,第二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是生产规模的影响。通过对二十世纪六十到八十年达国家经济增长要素的分析得出其中有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八十七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FTP)的贡献,百分之十七到百分之二十七来自普通的资本贡献,只有百分之十四来自于单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同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量的实践对经济增长的要素得出了很多心得。实践证明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道路。而且我国国内的很多理论家都认为全要素生产率所占的贡献率越高越好,至少也要超过百分之五十。全要素生产率表示的是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大量的实践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高,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高。而全要素生产率却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科技的进步以及员工本身素质的提高,同时还包括了经济结构以及生产规模等的影响。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创新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发明一种新的产品、制作一种新的物质、改善现有的管理模式、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制度等来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国将全要素生产率概括为三个方面:制度长信、管理改善、技术进步。这是符合我国发展国情的全要素生产要素的概括。

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处于百分之三十左右,与许多的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发达国家的生产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都是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甚至与达到百分之六十。从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实在是存在了很大的差距。国民经济中国的科技发展也明显落后与发达国家很多,现在的经济管理一般还都是采用的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

三、全要素生产率在电力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我国电力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处于缺乏竞争机制、电力短缺、资金利润下降情况。电力部门的管理模式也是粗放型的经济管理模式,对于资源有很大的浪费,已经不适应现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所以对于我国的电力行业来说,必须要尽可能快的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就要求对于电力行业的管理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电力行业作为一个对于科学技术要求很高的行业必须要建立一个追求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理念。而全要素生产率就是反应的经济增长率中科技贡献率的多少。完全符合我国电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应用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方法对电力行业的人员素质、科技水平、规模发展、管理素质等进行计算,找出影响企业技术进步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正式通过对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进行量化的计算,直观的反映出影响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从而对这些因素进行改进促进电力的可持续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普遍适用的生产率公式,它适用于大多数的生产模式之中。通俗的讲,对于电力的全要素生产率就是将电力作为产品,将电力经济的增长表现为出售电量的多少,而增加电量出售量的过程可以通过增大生产规模、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等方法来进行实现,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我国的电力经济想要进行可持续发展,就需要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的电力行业进行公式化的计算,找出其中影响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将这些因素量化的体现在我们的面前。然后通过技术的改进、管理方式的改进等各种方法对我国的电力行业进行改革,从而实现电力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经济不同于其他的经济模式,电力经济需要跟高的科技要求,科技的发展对于电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更大的影响,而全要素生产率就是反应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因此说全要素生产率非常适合在电力经济中进行使用。

结语

我国的发展正在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我国作为一个能源产出和使用的大国,电力这个二次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在电力行业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很适用与这个对于科学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能够更好的反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力经济的贡献率。

参考文献

[1]闫彦. 全要素生产率在电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3,02:101-102.

[2]齐亚伟. 环境约束下要素集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D].江西财经大学,2012.

[3]杨爱婷. 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福利增长的经济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4]李少林. 资源环境约束下产业结构的变迁、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3.

[5]刘海英,张纯洪. 污染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环境规制实施[J]. 国有经济评论,2013,01:79-102.

第9篇

关键词:入境旅游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一)模型构建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不同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省市分别对入境旅游消费所产生的溢出效应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针对我国不同省市的国外旅游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溢出效益分别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

本文采用Hausman 假设检验方法确定面板模型为随机影响模式还是固定影响模式。面板模型具有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不变参数模型三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在确定模型的影响形式之后,需要通过F检验结果来确定模型的具体形式。具体如下:

构造统计量F1和F2:

(1)

(2)

其中,S1、S2、S3分别表示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及变参数模型的残差平方和,N、T、k分别表示模型的横截面单位、时间跨度和自由度个数。将S1、S2、S3值分别代入求解F1和F2,若F2临界值且F1临界值且F1>临界值,选择变系数模型。

虽然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以资本要素投入与劳动力要素为经济增长影响要素的典型投入经济增长函数模型,但我国学者王玺、刘胜荣等为构建切合实际经济意义的函数模型,针对该溢出效应对地区经济作用进行研究时,从技术进步这一角度修改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由于国内外缺少统一且权威的技术进步要素指标认证体系且我国统计能力偏低,分析入境旅游消费所带来的溢出效应时,需遵守技术进步保持不变并采用非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二)指标与数据选取

涵盖科学开发旅游景点和环境保护等的整体经济实力可持续上升,不仅比广泛的地区经济发展要具体,比局限于旅游业拉动收入水平提升更要全面,但目前缺少能够代表这种经济实力的统一经济统计指标。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在选取经济指标时,只能选择基本可以代表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地区生产总值作为经济指标。本文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选取数据。

本文按照以前的研究惯例选取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作为资本要素指标,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选取数据。

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劳动力要素选取指标,且分歧较大,不仅有直接采用就业人数代替劳动力要素指标的,选用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或者毕业学生人数来度量劳动力要素指标的,还有采用其他替代劳动力要素指标的。从经济意义层面来讲,这些选择方式各有优缺点。本文借鉴陈涛涛的方法,采用每年年末时,无业人数减去港澳台商以及外商投资单位就业人数作为劳动力要素指标,而且数据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选取。

依据当时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针对入境旅游者每天人均消费数据将其单位由美元/(人・天)转换为元/(人・天),并选取入境旅游者每天人均消费额为国外旅游消费指标。该数据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选取。

实证分析

本文删除港澳台及缺失数据的地区,选取2006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

第一步,采用取对数的方法处理所有变量来减少异方差对估计系数的精度的影响。运用Hausman提出的检测方法确定模型的影响模式。经检验得出检验统计量为46.763,对应的P值远小于0.001,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的原假设相矛盾,则确定固定效应影响模式为模型的影响模式。

面板模型的具体形式包括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不变参数模型三种。需要通过F检验结果来确定模型的具体形式。具体如下:先将分别为0.168099、5.353591和5.487883的 S1、S2和S3代入式(1)和式(2),得出F2和 F1的值分别为7.977891 、10.912665,再查表发现F2和F1的值均大于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F统计量临界值1.68和1.74,最后选择变系数的模型。

模型的估计结果为:

Ln gdpi=3.603+ailn gdzc+βiln rlzb+γiln rjxf (3)

其中,ln gdpi表示产出;ln gdzc表示固定资产;ln rlzb表示人力资本;ln rjxf表示入境旅游消费;αi、βi和γi分别表示各地区固定资产、人力资本和入境旅游消费的估计系数。

估计模型拟合情况较为合理。对估计模型进行取对数后的常数项表示各个地区整体经济的平均发展动力,但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和入境旅游消费的系数因为地区差异而各不相同,如表1所示。

针对估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若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系数均>0,则说明该地区固定资本投资和科研人员推动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由表1可知,资本要素系数均>1的省市有北京、内蒙古、上海、江苏、广东和青海,说明这六个省市的资本要素每提高1%,地区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就将超过1%,即省市的资本要素和该省市的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呈正相关。

作为我国的首都和金融中心的北京和上海竞争优势显而易见,不仅聚集了全国科技、金融方面的专业人才,并且掌握了全国各个领域的先进技术以及部分世界顶尖技术,为推动地区经济水平打下坚实基础(肖冬荣等,2007)。另外,作为我国早期的对外开放城市的江苏和广东等省市的外来投资份额始终高于我国其他省市,该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外商投资企业涌入所带来积极溢出效应的推动。可见,以科学技术为指导、扩大投资规模可带来高效的投资效率,此外,优化投资结构也能带来高效的投资效率。近年来,内蒙古为降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对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如将投资重点转移到电力、煤炭、石油化工、化学原料及化学药品制造、冶金以及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为了实现地区经济的稳步发展,青海省也对投资重点进行了转移,转移到交通运输、电网建设、水利项目和地质找矿等领域,并且利用扶持西北部经济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商进行投资(戴鹏,2011)。

劳动力要素的系数>1的有广东、广西、四川和云南,说明这些省市的劳动力要素每提高1%,该省市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1%,即扩大劳动力规模可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张泽厚、黄朗辉,1995)。近几年来,这四个省市的劳动力要素增速较快导致这些省市每年都需要大批劳动力。另外,很多地区的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系数之和>1,说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大。

入境旅游消费的系数>1的省市很多,说明入境旅游消费可以促进大部分省市的经济发展。这些地区旅游规划合理,发展模式正确,入境旅游增加,促进地区消费进而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王晓瑜,2007)。

此外,天津、上海、重庆、云南、陕西和甘肃等省市该指标的估计系数却是负数,说明入境旅游消费阻碍了这些省市的经济发展。相关部门应该针对由省域间旅游发展基础条件不同和省域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此类情况多加重视。

国外游客旅游消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建议

(一)加大旅游发展投资并完善旅游发展制度

就总体而言,入境旅游消费对绝大多数地区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是正向的。我国不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应该在政府和企业的扶持下,对潜力大的旅游景区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应该加大财政投资,为入境旅游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采用便利的交通渠道、优质的旅游服务、完善的旅游保障等措施完善的旅游环境必然会受到外来游客的喜爱,但同时也需要以旅游投资为基础。为减少旅游投资中的重复投资和浪费投资,应充分考虑旅游投资结构的影响再进行旅游投资。

此外,为吸引国外游客创造有利条件,需从国家层面规范国外游客入境旅游提高东道国旅游业发展的软环境。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需制定合理化入境旅游政策加以实施,并针对突发事件提前做好应急方案。同时,为给旅客留下深刻印象、吸引旅客二次旅游,需要通过加强旅游文明素质教育提高当地人民的文明素质,树立良好的人民形象进而促进地区旅游活力。

(二)因地制宜实施旅游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东西部的经济水平差距较大,各区域旅游业的基础和发展速度也相差甚远。由于地域不同,交通、文化和地理等方面各不相同,入境旅游消费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也各不相同,进而导致各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溢出效应是双向的,不仅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为了有效发挥溢出效应的积极作用,不仅需要地方政府提供相关的扶持政策吸引入境旅游消费,还应学习、效仿国外旅游发展模式,重视培养旅游专业人才。除此之外,为解决就业难、刺激消费,进而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应该以长远经济发展为立足点,针对旅游产业链的关联产业加大扶持力度。

(三)大力开发多元化市场

目前,我国入境旅客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来自港澳台以及部分东南亚等临近地区的游客,相比较而言,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游客所占比例较少。为使我国入境旅游呈多元化、多层次发展,需要在为吸引美等发达国家的游客入境旅游创造便利的产品和优质服务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来自印度、非洲、拉美等远洋国家游客资源的开发。

(四)促进国内外旅游业的交流与协作

国内外旅游业的交流不仅能有助于国际旅游发展模式的学习,还能使入境旅游的溢出效应正向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并将我国旅游产业扩展到国际领域。但是,由于市场的竞争和利益的矛盾,国外媒体对我国的不实报道有损于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家利益。为改善我国国际形象并促进旅游业发展,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国外的交流与协作,消除隔阂进而互利互信。

(五)加大旅游业海外营销力度

我国学者王纯阳和黄福才(2010)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通过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可有效促进入境旅游消费。为使我国旅游业走向国际,不仅需要通过海外旅游宣传扩大中国旅游产业知名度,还需要通过海外旅游宣传调动旅游需求者旅游热情。由此可见,加大旅游业海外营销力度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肖冬荣,江莹,赵靖.上海市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18)

2.戴鹏.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投资结构探析―以青海“十二五”发展为例[J].青海金融,2011(5)

3.张泽厚,黄朗辉.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比较及开发策略研究[J].统计研究,1995(4)

第10篇

[关键词] 城镇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9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are highly correlated. Sustained and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 will form a strong push for economic growth: population transition provides sufficient labor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scale effect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es economic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the urbanization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quality.

Key words: urbanizati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study

从全球来看,城镇化率越高的国家更富裕,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并且综合各国发展看,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所以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存在着高度相关的关系。城镇化的表象和本质是乡村人口向城市聚集或乡村形成城市。笔者认为研究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好的入手点是研究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山东为例,对城镇化进程概念和经济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再阐述山东城镇化进程概况,最后通过对《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解读,得出山东推动城镇化建设能够达成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结论。

一、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概念阐述

在分析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时,有必要对城镇化进程的表现与经济发展的概念做一个简要的解读,以更好的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城镇化

城镇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是指大量的农村人口向乡镇聚集形成城市,其间伴随着产业的优化与升级,即农业(第一产业)向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第四产业)转变。城镇化概念的核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

1.人口转化。城镇化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人口转化。从“量”上讲,即大量的农村人口从农村聚集到城市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从“质”上讲,即转移人口由农业转而成为拥有新的适合城市发展需求的经济观念、价值观、职业技能等。

2.产业调整。正如概念所述,城市化过程是一个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的一个调整的过程。现代化城市拥有更加完整的产业体系,包括工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城镇化进程,正是劳动力由农业解放出来,聚集到城镇,大量的投入第二、三、四产业中去,进而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形成新的城市体系

3.资本聚集。城镇化是一个多元化概念,还表现在随着大量人口聚集到城市,土地、劳动力、金融资本等生产要素也被聚集在一起。

4.科技进步。大城市拥有更广阔的信息资源和更充足的人才储备,因此城镇化相对于原有的乡土社会来说还表现为生产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形成科技创新和信息交流的中心。

5.区域性。城镇化还是一个空间概念,往往在一个地区内进行。其成因有两种,一种是外力推动,如政策等,将一个地区的人力、物力聚集到一起形成城市;另一种是,区域内某一地区拥有更好的资源优势、就业优势等,自发的拉动周边的劳动力向此地聚拢,形成城市。

(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既是一个量的概念,也是一个质的概念,其包括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经济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读:

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物质财富或者物质产出的增加。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通过对经济增长的分析,认为其决定因素可以分为两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劳动、土地和资本)和生产要素生产率(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决定要素生产率)。

2.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另一个表现。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克拉克,在其产业结构理论中表述道:“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3.经济质量改善。经济发展还表现在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区域经济体经济效益的提高、稳定程度的增加、制度的进步等。

二、山东城镇化进程概况

据统计,2005年以来,山东省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9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45%提升到2013年的53.75%,户籍城镇化率达到42.97%。“山东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主体,7个大城市、9个中等城市、89个小城市、1086个小城镇组成的城镇格局。”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宋军继在接受中国日报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根据2014年10月9日山东省省政府颁布《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山东将继续扩大其城市化规模。规划提出:“到2020年,山东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努力实现700万农业转移人口和1000万城中村居民市民化。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协同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三、山东城镇化对于山东经济发展的推动分析

(一)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按照规划内容,推进改革户籍制度,从2015年起山东每年实现转移农业人口100万,到2020年实现700万农业人口与1000万城中村居民市民化。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巡视员姜清海表示:“为促进农民进城就业创业,我们依托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和定点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以及创业培训,以解决农民工城镇化后的基本诉求。2015-2017年,全省每年培训180.7万名农民工。”可见,山东省城镇化能为城市建设,社会生产提供大量的、适合各岗位需求的新增劳动力。

丹尼森在1985年出版的《1929-1982年美国经济增长趋势》一书中,对经济增长的各生产要素进行考察分析得出下表结果。

总国民收入增长的源泉表(1929-1982年)

资料来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554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劳动力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1.34%,是其各决定因素占比最大的。由此可见,山东在城市化进程中,将大量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会由于劳动力增长的因素,推动山东城市的经济增长。

(二)规模效应推动经济增长

按照规划:“到2020年,济南、青岛两市城区人口达到500万左右;淄博、烟台、济宁、临沂4市达到200万以上;枣庄、潍坊等10个设区市达到100万以上;50-100万人的中等城市15个;20-50万人的小城市50个;10-20万人的城镇35个;5-10万人的小城镇50个。”

在上述表中,规模经济占经济增长权重的0.26%,表明增加规模能够产生规模效应,推动经济增长。Henderson将美国城市按人口分为5-50万,和50万以上两个规模,研究人口规模与城市化经济、专门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现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职能有着很高的正相关性。而资源配置,吸纳资本与劳动力正是城市职能的一部分。根据表1的数据显示,山东城镇化规划中提出的扩大城市规模的目标,能够带动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增长。

(三)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巡视员赵锋,在发言中提到:“加快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等园区的转型升级,推动符合条件的省级园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加快由单一产业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型。”山东城镇化市化规划中,提出依托园区建设,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正是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和要求。

(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

规划中提出:“建设城乡统一的人才、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市场,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生产要素的统一规划有利于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占总经济增长率的权重为0.23%,说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体系能够对总体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五)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质量的提高

再次分析山东省城镇化建设规划,可以发现城镇化建设对与经济质量的提高具有推动作用。首先,由上述分析城镇化建设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状况、形成规模经济和知识、技术进步,从而提高要素生产率,即要素产出率,从而提升整体经济效益。再次,随着城镇化的进行城镇的土地流转制度、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城市的基本功能等能够得到不断的完善,促进制度、文化的不断进步,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最后,城镇化建设是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逐渐进行的,多元化的经济体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从而增加经济的稳定性。

四、结语

总观世界各国发展历史,城镇化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通过对城镇化化具体表现出来的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借助分析《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规划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城镇化进程所形成的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进步等经济要素变动,得出城镇化过程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的结论。

[参 考 文 献]

[1]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R].鲁发[2014]16号文件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1

[3]杨金凤.关于加速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6(5)

[4]罗建玲.我国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徐雪梅,王燕.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4(2)

[6]谢守红.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探析[C].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2007

第11篇

关键词: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0引言

生态与经济是一对相关概念,而且这种相关是正相关,也就是说,生态制约着经济,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影响着生态,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生态具有了一定的区域性,同一区域内的生态组成要素是彼此相互影响的,且互相交叉,这种状况的存在就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了不同于其他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一定路径也就成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1生态经济的特征

任何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组成,生态与经济作为人类社会不可跨越的两大环节,其组合自然也就具备了一定的特征。

1.1协调性特征协调是一种普遍规律,无论在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社会,都起着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存在协调,才可以表现出整体效应,才能反映出1+1>2,但协调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人类不仅要懂得正反馈还要懂得负反馈,既要懂得加也要懂得减,因为在一个系统里只有有加有减才能保证它是最稳定的,才能得到良性循环。如一个地方若鸟很多,那就会使虫很少,而虫一少,树就长的好,进而就为鸟创造了更好的生存条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里有一个负那就是虫少了。假如虫多了,那就会使树少,鸟也就没了生存条件,那这个系统里就不稳定了。

1.2系统性特征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但在这众多要素之中,生物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这种系统性是以生物为中心的,没有生物的存在就不存在生态系统,而生物与环境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它们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某些信息流使得生物得以跟环境进行交换,从而形成开放系统。这种开发系统的存在,使整个自然界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否则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后患问题。

再者,生态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其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必须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只有这样,生态经济的系统性特征才能凸显出来。

1.3循环性特征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一种循环,而这种循环也是其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的,在这一点上,外力的作用很是有限,但人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干预这种循环的进行,由此也才形成了“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的概念。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惟独生态没有形成循环。而生态经济则要求必须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因为如果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就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而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此外,生态经济还具有一定的新的价值特征。生态经济在考虑自然时,已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仅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经济这些特征的存在,就要求人类在采取经济发展手段时,必须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路径,进而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分工协作,对策建议

一、武陵山区概述

武陵山横亘在中华腹地,绵延于湘、鄂、黔、渝四省市,处于我国国土的中心位置,生态结构良好,有丰富水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号称中国的“绿心”。这里是出川入蜀的重要通道,是连接中原与西南的重要纽带,是中国区域经济的分水岭,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和最好的实验基地。武陵山区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只能用“穷”来概括,它的特征:一是地缘关系密切,人文同脉。是一个自然结构和社会发展方面都有较强同一性的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地理单元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二是区域城市空间松散。武陵山区主要由重庆市渝东南一区五县、湖北省恩施州八县一开发区、怀化市二区二市、贵州铜仁市十县等71个区县组成。

二、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

(一)区位优势。渝东南、湘西、鄂西、黔东北虽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划,但地理上相邻相连,是一个不可分割整体,是东南西北人流、物流、经济流的交接、汇集处。同时,随着渝怀铁路、沪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张家界机场、万州机场、黔江舟白机场的新修(扩)建,以及湖北利川至重庆涪陵铁路、重庆黔江至湖南张家界铁路等被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建设规划,该地区的交通条件即将得到极大改善,独特的区位优势将得到凸显。

(二)丰富的自然资源。一是水能资源丰富。武陵山区地下水储存量丰富。乌江、沅江等主要河流,水量丰沛,是全国十大电力开发基地之一;二是生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达1100多种,植物种类达3700多种;三是矿产资源丰富。武陵山地区已探明的矿种达79余种,且具有组合配套优势。四是旅游资源丰富。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古朴的民族风情,都具开发价值。

(三)国家高度重视和优惠政策。由于武陵山区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享有国家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2010年,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又将武陵山地区确定为6个重点区域之一。更重要的是,2011年11月,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召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随后公开扶贫新战略的重点,部署14个特殊片区。这其中包括武陵山区。2011年国务院已批复《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可以说,武陵山地区是集多种优惠政策于一身。

三、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条件滞后,交通不畅信息闭塞。武陵山区地质条件复杂,交通、通讯、农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难度大、加之各地经济实力较弱,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交通方面,武陵山地区交通运输渠道单一,特别是与大中城市的链接通道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成为了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主要经济指标存量处于垫底地位。经济实力整体偏弱,人均水平较低,经济发展面临边缘化危机。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总量偏小。从人均来看,武陵山区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足5千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行政区划壁垒严重,经济要素流动受限。武陵山区是由若干个互无隶属关系的行政区域组成,这种行政划分与区域资源整合发生严重冲突和矛盾,阻断了交界地区的经济联系和社会联系。各地区只关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行地区贸易保护政策,限制各种经济要素流动,阻碍地区经济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

(四)产业发展雷同且结构不合理。武陵山地区由于地理特征趋同,自然、人文环境相似,因此,各地在产业发展中,几乎都是依托现有资源。从产业结构来看,武陵山区各县(区、市)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产业发展的雷同与结构的不合理,在推进区域经济分工协作发展过程中,必将带来产业的重组、取舍和利益的博弈问题。

四、促进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经济发展条件。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促进作用,而且会给整个地区人民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主要体现在生产和运输方面,良好的基础设施件才可以使得生产顺利完成,只有足够的供水、供电乃至灌溉设施,才能使产品生产得以实现,而原材料和产品的空间转移,则需要快捷便利的交通。因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经济发展条件,成为了区域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发挥区位优势,培育产业集群。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是优化产业区域分布,使产业空间格局合理化。在发展规划中,各地应从全局出发,摈弃小而全的发展思路和做法,突出重点,分清优劣,根据协作机构所制定的发展规划,找准位置,合理进行产业开发,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造成的不必要浪费。

(三)加快金融体制创新、要素流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流动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推进武陵山区经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要素自由流动市场建设,应根据“政府引进、市场运作、企业为主、全面合作”的原则,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体系。要打破市场的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加强市场主体监管,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通过加快金融体制创新、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市场经济的总体效益和效率。

(四)借助外力协助,发挥优惠政策效用。武陵山区发展中,应注意加强与周边城市地区的协作。要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带动产业发展,吸引外来投资,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以商品流通量的扩大促进规模生产和利润增加。进一步开放市场,减少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发挥西部大开发中国家政策优惠和产品成本较低的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把特色产品和资源推销出去。

参考文献;

[1]戴楚洲.加快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思考[J].三峡论坛,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