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要素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要素

时间:2023-08-06 11:40: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电一体化的基本要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要素

第1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应用概要

一、机电一体化概要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只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有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力。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即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眼神,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发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

1、数字化微控制器及其发展奠定了机电产品数字化的基础,如不断发展的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崛起,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铺平了道路,如虚拟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数字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件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自诊断能力以及友好人机界面。数字化的实现将便于远程操作、诊断和修复。

2、智能化即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例如在CNC数控机床上增加人机对话功能,设置智能I/O接口和智能工艺数据库,会给使用、操作和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随着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小波理论、混沌与分岔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3、模块化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模块是一项复杂而有前途的工作。如研制具有集减速、变频调速电机一体的动力驱动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电机一体控制单元等。这样,在产品开发设计时,可以利用这些标准模块化单元迅速开发出新的产品。

4、网络化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使家用电器网络化成为可能,利用家庭网络把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用电器系统,使人们在家里可充分享受各种高技术带来的好处,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应朝网络化方向发展。

5、人性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给机电一体化产品赋予人的智能、情感和人性显得愈来愈重要,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完善的性能外,还要求在色彩、造型等方面与环境相协调,使用这些产品,对人来说还是一种艺术享受,如家用机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

6、微型化微型化是精细加工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提高效率的需要。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nic Mechanical Systems,简称MEMS)是指可批量制作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自198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出第一个医用微探针,1988年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研制出第一个微电机以来,国内外在MEMS工艺、材料以及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开发出各种MEMS器件和系统,如各种微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加速度计、微触觉传感器),各种微构件(微膜、微粱、微探针、微连杆、微齿轮、微轴承、微泵、微弹簧以及微机器人等)。

7、集成化集成化既包含各种技术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各种产品不同结构的优化与复合,又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同时处理加工、装配、检测、管理等多种工序。为了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与高效率,应使系统具有更广泛的柔性。首先可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层次,使系统功能分散,并使各部分协调而又安全地运转,然后再通过软、硬件将各个层次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其性能最优、功能最强。

8、仿生物系统化方向??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处于“静态”时不稳定,但在动态(工作)时却是稳定的。这有点类似于活的生物:当控制系统(大脑)停止工作时,生物便“死亡”,而当控制系统(大脑)工作时,生物就很有活力。就目前情况看,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有仿生物系统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但还有一段很漫长的道路要走。

第2篇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理实一体化

机电检测技术我院示范性的院校建设正在不断的推进与深入,学校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建设,对原有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进行深化改革,使我院的教学工作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课程建设方面,突出核心专业课的建设,强化重点专业基础课,体现夯实知识基础,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本文以学院重点专业基础课《机电检测技术》课程为例,进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1.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理实一体化

1.1现代学徒制和理实一体化的的概念

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上的创造发展,其本质是将理论和实践向结合,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和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

理实一体化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实训场所,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某个教学任务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1.2两者的结合

依据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需重构专业课程体系。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实施具有可操作性,可形素养、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理实一体化模式采用项目载体,将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实际生产技术的基本要素深度融合,实现学生的课程学习与企业实际生产工作有效融合,紧密联企业和学校,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2.课程改革思路

根据近几年学院机电类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结合实际分析得出,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学习《机电检测技术》目的是学会选用、使用传感器,做到会安装、会调试与排故。因此,《机电检测技术》课程所需具备的职业技能是:学会使用、根据与测量环境相关的参数,合理地选择传感器,做到会安装、会调试、能排故,完成各种检测、控制等生产任务。

2.1教学设计

项目教学法以工程项目为教学主线,通过设计不同的项目将理论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相融合。其项目设计要考虑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如实验场地、实验设施、学生素质、合作企业等因素,不能光是考虑实践环节而忽略了理论学环节,不能光考虑就业岗位而忽略了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各个项目按照知识点与技能要求循序渐进编排互有侧重,使学生在实践中既实现理论知识储备又能突出技能的提高,培养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中每一个工程项目必须来源于企业,但不是照搬,学院要自己消化确定典型的检测任务。针对不同的典型检测任务,以掌握技能为主线,相关知识为支撑,合理地选择理论教学的内容。

项目的实践环节中分两部分,一部分为与理论知识相呼应的实训任务,一部分为企业实际生产任务。这样设置的原由主要是充分利用学院的原有实训资源,同时在推行学徒制时又能考虑到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下面以一实例进行说明:如图1,任务环节由本校老师完成,学徒环节由企业老师完成。

2.2教学实施

2.2.1教学手段

多媒体与实训相结合,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最直观的展示,使课堂更加生动,便于学生思考和理解。

采用班组模式,每一组以各方面考核优秀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全组的任务监督与指导,协助老师的任务分配工作。

2.2.2教学考核

“以过程考核为基础、以能力考核为重点、多种考核方式结合”的原则,考核应体现在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采用学生自评、组评和教师评价三种形式。

3.实施保障

实训室的建设:在学院现有实训设备进行合理资源统计,根据班组情况采购一批新设备,进行实训设备的合理配置。

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学院专职教师的企业实践力度,企业的兼职老师要加强现代学徒制的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通过制度的约束和激励保障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最后新型的教学方法需要资源的大力投入,需要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通过不断的实践完善其不足之处,为其它类似课程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启东,高洪波. 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的高职教育实践与思考――以南通地区高职院校为例[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6,01:17-20.

[2]黄鹏. “自动检测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J]. 科技信息,2011,27:258.

第3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机电.集成.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智能建筑是由建筑、结构、暖通、空调、变配电、给排水、照明与众多的弱电系统组成的,各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结合,是一种较大型、复杂、交叉性的大系统工程。传统的各专业分立的建设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环保的要求,建筑智能化系统机电集成就是将各种建筑电气设备和建筑智能化系统相互熔合,将建筑机电设备和智能化系统进行集成。改变传统的各系统分立建设的模式,整体优化设计,各系统统一施工,达到降低建设投资,提高运行效率、节能降耗的目的,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集成:

1、规划设计过程中的集成

系统进行优化的全面总体规划,在设计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到各系统的合理搭配,强弱电系统的统一规划,使系统设计优化,减少重复,节省用户投资,使用户具有较高的投资效益。

2、制造过程的系统集成

在楼宇电气设备的制造过程中,强调强、弱电集成化制造,使楼宇自动化系统具有很好的协调性,并充分发挥电气设备的最佳效益,在节能、节省投资、提高工程进度等方面发挥较好的作用。

3、建设过程中的系统集成

在工程过程中,楼宇电气设备和智能化系统的集成设计、统一施工、合理布局、预埋管线、综合安装、集中管理,使工程施工过程顺畅,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加快工程进度。

4、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

实施建筑、暧通空调、变配电、发电机及其它强电设备和楼宇自动化(BA)系统的集成,使这些系统之间实现统一集成的数字化、网络化、图形化的管理,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使各系统可实现多种联动和互操作,使智能建筑具有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可以处理比较复杂的事件,实现资源整合,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的目的,以大幅度提高建筑物的管理水平、节省能源和人力,大幅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智能建筑全面集成

全面集成是将智能建筑中所有的子系统均集成在一个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全面的信息共享。这种集成是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但是需要有较高的建设投入和较高的运行维护成本。因此应根据智能化建筑的长远目标来制定高标准的规划,在充分了解自身的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规划,避免盲目追求高标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智能建筑自从1984年诞生以来,以其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目前,世界各国在新建较高挡次建筑时,均会不同程度的实现建筑物的智能化。

智能建筑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四项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优化,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具有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建设的中心思想是将建筑中的各系统进行优化,来实现一个投资省、性能优、能耗低的建筑环境,满足人们对活动场所的要求。

智能建筑的建设经历了由各系统分立建设到各弱电系统集成建设的阶段,目前已发展到机、电、智能化系统进行全面集成建设的阶段,智能建筑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智能建筑的传统建设模式

智能建筑通常由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组成,为了使这三个系统的信息及软硬件资源共享,把原来的相对独立的资源、功能等集合到一个相互关联、协调和统一的完整系统中,将建筑物内的各种工作和任务想互关联,科学合理的运用建筑内全部资源,即实现智能建筑系统集成。

传统的智能建筑的建设主要强调弱电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各系统分立进行,过程如下:

建筑图纸的设计

施工单位按照设计院所设计的施工图进行土建工程的施工,目前大部分设计院设计的施工图主要是包括土建、装修、电气、暖通、给排水等专业,包括部分的弱电系统,对智能化系统的设计通常需要由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进行深化。

土建工程的招投标及建设

各强电系统的分别招投标以及施工建设

智能化系统的招投标及工程建设

这种建设方式程序多,工作界面划分困难,工程协调难度大,各系统分别独立招投标与施工,业主协调的难度很大。特别是智能化控制系统和电机设备的设计和施工是相互分立的,因此,很难使机电设备运行在最优化的状态下,容易造成建设投资的增加和运行费用的增加。

这种建设的模式从上世纪80年代逐步开始,局限于当时的技术及工艺水平,这种建设模式曾经在许多的建筑中得到运用,到目前仍然是主要的建设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业主必须配备庞大的管理机构,包括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巨大,但建设过程中仍存在无休无止的协调问题。

2、智能建筑的现代建设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集成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不断深入,智能建筑的建设已开始进入建筑智能化系统机电集成的阶段。

建筑智能化系统机电集成强调机、电、智能化进行集成化制造和施工,适应了智能建筑各系统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的发展趋势,方式如下:

这种建设模式大大减少了建设项目的环节,很方便对建设项目进行优化,可以为业主节省建设投资、加快建设速度、优化系统的运行方式、减少业主建设的人员投入。其中主要的优势有以下几方面:

智能建筑整体规划和优化

建筑智能化系统机电集成是将各系统进行集中的统一规划,通过对系统进行优化的全面总体规划,避免了由于各系统分别规划带来的系统协调性不佳、部分项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问题,使系统具有较好的性价比。

智能化楼宇电气设备集成制造

这种集成制造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电气设备和楼宇智能化系统是两个独立系统的观念,从产品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均以智能楼宇的应用为中心,将楼宇自控系统和空调系统、配电系统、照明控制、发电机组、电梯等在制造过程中进行集成,由于楼宇电气设备和楼宇自控系统均由一个集成商提供,因此,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特征非常了解,可以提供优化的控制策略,使设备工作在优化的工作状态下。既实现了各系统的应用功能,又为系统的运行节省了能耗,而且还节省了建设投资。

要实现这种集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高性能机电设备;2)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制造能力;3)较强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能力。

电气设备智能化系统联合施工

由于智能化楼宇电气设备集成制造,在安装楼宇电气设备系统的同时,也完成了大部分楼宇自控系统的安装,减少了施工量,而且由于采用了机电总包的方式进行,在各系统安装、管线综合、进度协调、工作面协调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大大的减少了业主所需协调的工作量,使工程可以顺利进行。

推动智能化建筑电气设备的标准化

建筑智能电气设备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网络化,由于楼宇智能电气设备有空调设备、配电设备、照明设备、发电机设备、电梯设备等多种,要使众多的建筑智能电气设备能够互联,其网络的接口标准确化非常重要。因此,智能化建筑电气设备的标准化是建筑智能电器的基本要素,通过智能化楼宇电气设备集成制造,可以推动建筑智能电气设备的标准化工作。

改善了售后服务质量

通过建筑智能化系统机电集成建设,使业主仅需通过一个机电集成商对整个大楼的整个机电系统的进行全面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提高了服务质量,减少扯皮现象,大大方便了业主。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网络建设 生命周期

1 基于网络生命周期计算机网络建设的标准要求

从网络生命周期的视角,建设计算机网络需要兼顾建设的科学性、材料与仪器的性价比、网络运行稳定性、网络使用便利性等标准要求,具体内容为:

(1)工程建设科学性要求。在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当中,要注意工程建设的科学性,不仅仅是保证网络工程场所和场地的距离问题,同时还有关于长距离的信号发送和外界信号干扰源的消除,有必要采用多功能监控手段和运用多种手段,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评估。

(2)材料与仪器性价比要求。原则上材料与仪器性能水平越高,不仅能够节省更多费用,还可以提高材料与仪器使用的周期,有利于后期维护费用的控制,而且大大加强了系统维护的稳定性,譬如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3)运用稳定性要求。计算机网络工程建成后,需要强化运用方面的稳定性尤其是监督问题,笔者通过随机调查,了解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对网络安全起到良好的决定作用,同时能够确保系统畅通。

(4)网络使用便利性要求。计算机网络使用的便利性,是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考察的标准之一,要求我们使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应用和保护网络工程,这就是我们在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指标,有利于提高网络的使用程度,并通过提供更加丰富的使用功能,方便用户对系统工作稳定性的控制。

2 基于网络生命周期计算机网络建设的方法

在明确计算机网络建设标准要求的基础上,以对网络生命周期的保证为建设目标,我们需要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建设基本要素的了解,为计算机网络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1 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基本要素

计算机网络建设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元素,分别为人文环境、硬件环境、软件环境。

(1)人文环境。主要包括基本理念和基本制度,另外还需要在不同法律条件约束下进行技术改革。笔者认为,没有一定理念和制度支撑,体现不了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规范与秩序,另外我们还需要不断加强对相关法律的认识,提高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规范化水平。

(2)硬件环境。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应用时所提供的相关互联网服务。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皆为重要的网络硬件环境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巩固计算机网络系统功能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是计算机网络建设功能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

(3)软件环境。以不同媒介存储和记录信息,通过提供不同功能的计算机网络软件,为计算机网络建设奠定基础。换个角度分析,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开发程度,关系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效性与否。

2.2 计算机网络建设的技术支持

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的技术支持,包括正交幅度调制、虚拟局域网、解调器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1)正交幅度调制技术支持。该技术是幅移键控法和路由器秘钥结合的综合性调制技术,针对不同振幅强度的载波,能够在同一时间点调节相位偏移量,使得处于波动状态的载波信号,表现得更具逻辑性。

(2)虚拟局域网,亦称之为VLAN。这是计算机网络交换技术的高级表现形式,相比于最多只能提供2个进行数据互相传送接口的交换平台,虚拟局域网大大扩展了网络交换的辐射范围,这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整体效益和管理便利性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的进步表现。

(3)解调器。即根据载波的物理特性,将载波转变成为原始数据,并从振幅、频率和相位三个方面入手,共同完成载波物理特性的调制。

2.3 计算机网络建设的重点

网络生命周期要求计算机网络建设时,选定好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同时兼顾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

(1)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模型的选定。创建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模型时,一般采用几个不同的结构管理模式,以体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核心层、交换层、汇聚层、接入层等功能结构。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与网络设备、技术等具有直接关系,譬如为了网络布线的方便而应用总线模式的网络拓扑结构,而为了增加局域网节点,而采用星型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集线器的成本。另外,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功能水平的提高,网络拓扑结构模型的复杂性也将越来越大,由此我们需要着手研发混合型的拓扑结构。

(2)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管理的风险,主要来自于系统物理层、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四个方面的管理风险。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我们应该通过建立完善的规则制度,营造计算机网络使用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以此控制主客观因素对计算机网络的负面影响,例如雷电高发区的防雷击措施、关键服务器的冗余备份、网管人员的教育等,另外防止病毒、黑客、地址混乱、泄密等方面,可采用防火墙与病毒防御系统结合的方案,尽量保证计算机内网和外网运行的安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计算机网络生命周期为理论指导,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计算机网络建设中,采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指导,工程的施工和最终测试工作的调试,都需要在明确计算机网络建设标准要求的基础上,以网络生命周期的保证为建设目标,我们需要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建设基本要素的了解,为计算机网络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另外基于网络生命周期计算机网络的建设,采用正交幅度调制、虚拟局域网、解调器等技术和创建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模型,以体现核心层、交换层、汇聚层、接入层这些结构的合理化。

参考文献

[1]高莎莎.浅谈计算机网络建设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无线互联科技,2013(01):21.

[2]陈阳,雍岐东,陆思锡等.基于能量均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生命周期延长策略[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3(04):86-90.

[3]何斌,李刚.基于网络生命周期的节能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J].机电一体化,2013(01):34-36.

[4]程倩.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及选择[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6):60.

[5]黄蓓蕾,周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安全风险与防护措施[J].信息通信,2013(05):119.

第5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 信息化 社会背景 网络 智能化 人性化 舒适 信息服务 安全 服务

1.智能建筑的基础

信息技术使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1)电子商业的出现,包括网上信息服务、电子购物、电子银行和金融服务、网上攻读学位;(2)管理工作的变化;(3) 制造业和经济活动全球化。有了Internet,一个新设备可以在美国设计,中国印刷,俄罗斯制造。

作为人居住和活动场所的建筑物要适应信息化带来的变化,智能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是必然趋势。智能建筑是通过配置建筑物内的各个子系统,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桥梁 ,全面实现对通信系统、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空调、共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 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综合管理。所有这些,从技术上也为智能建筑的产业起到技术上的支撑作用。

2.智能建筑的社会背景

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据日本对各职业的分类,就业人口从事第三产业的职业人数,1955年时,为100万人,占就业总劳动人数的26%;1985年时,为 2800万人,占就业总劳动人数的47%.这表明一个从工业社会中脱胎而出的、新型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成为社会生产的一种主要资源,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信息产业的产值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因而它是一个国家产业,甚至是全球性产业,带有明显的独立和交融特性。

1957年,在美国从事技术、管理、职员等办公室工作的白领人员首次超过蓝领人员。1974年到1984年,美国办公室工作效率增加4%,而同期工业增加100%,农业增加200%.同时办公费 用却以15%速度递增。另一方面,白领阶层的增加,人们对办公环境的好坏也愈加重视。依 赖于大量享有高薪的办公人员提供服务而运行的经济,无法承受办公费用高涨而功率低的状态 .这一矛盾必然要由适用于信息化社会的手段来处理。智能建筑的产生为解决这一问题展开了广阔前景,尤其是其通信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80年代以后,由于高技术的冲击,给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活力,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和奖金匮乏等问题,这就出现了一些原来由政府投资的交通、通信等项目,向民间和国外开放,出现了“建筑—经营—转让”即所谓BOT方式。1984年美日通信和电信业开始 改革并全面开放、大幅度自由化。尤其是90年代冷战结束,大批高技术军工企业实现“军转民”,使得信息技术市场上出现如火如荼的竞争格局。所有这些都为信息社会的完善和智能建筑的出现创造了社会条件。

3.智能建筑的概念及其发展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传统建筑提供的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智能大厦(Intelligent Building,以下简单称IB)的出现,使得一幢幢楼就变成一个小社会,其内部有众多的小公司,各种商业的生活行为要求数以兆计的信息和控制指令进出整座大厦。IB把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基本要 素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提供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大厦”这一术语逐渐在建筑业流行起来,在国内的楼宇建设中正流行一股“智能化”的热潮。许多房地产商在广告宣传时,将其大名必冠以“ 智能化”或“5A甲级智能大厦”。但大厦的“智能化”并不仅仅是建设一个简单的综合布线系统,更不是时髦的头衔能随便加在自己头上。我们必须对智能大厦有一个全面、综合、深入的认识,这对于设计者、使用者乃至发展商都是非常重要的。

3.1 智能大厦的沿革。IB的发展史,是一个从监控到管理的发展过程,也是楼宇设备监控的演变史。早期的超高层大楼一般设备非常多,诸如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保安系统、消防系统、停车场系统等各种专业系统同时共存。操作和控制这些系统,仅靠中央临近室很难实现。80年代,微电脑技术的崛起再加上信号传统技术的进步,基本上实现了所有设备都可以显示于大楼内的中央监控室,并且较容易地进行操作和管理,从而提高了效率 . 198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市将一幢旧金融大厦进行了改造,建成了称之为(City Pl ace)的大厦(如图1),从此诞生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大厦。它是时展和国际竞争的产物;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各高科技公司,纷纷建成或改建具有高科技装备的高科技 大楼(HI-Tech.Building),如美国国家安全局和五角大楼等;同时,高科技公司为了增强自身的九应变能力,也对办公或研究环境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日本第一次引进智能大楼的概念 在1984年的夏天,近十年来建成了野村证券大厦、安田大厦、KDD通信大厦、NEC总公司大楼 、ARK森大楼、本田青山大楼。日本是对IB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并提出有关理论和进行实践的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1995年底日本还成立了国家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据有关估测 ,美国的智能大厦将超万幢,日本和泰国新建大厦中的60%为智能大厦。美国也宣称1995年 以后要大幅度增加智能大厦的比例。中国的第一座智能大厦被认为是北京的发展大厦。此后 ,相继建成了一批准智能大厦如深圳的地王大厦、北京西客站等,上海证券大厦其智能建筑的全部弱电工程由美国一家工程公司承包。

转贴于

总之,进入90年代以后,智能大厦蓬勃发展,步美、日之后尘,法国、瑞典,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及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智能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3.2 智能大厦的内涵与体系结构。(1)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智能大厦研究机构”对IB的定义 :“智能大厦是人们通过对建筑物的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及其内在关联的最优化分析,提供一个投资合理、效率又高的舒适、温馨、便利的环境。”(2)美国智能建学会(AIBI,American Intelligent Building Institute)定义“智能建筑”是将结构 、系统、服务、运营及其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所获得的高效率、高功能与舒适性的大楼。(3)日本的建筑学界强调IB就是高功能大楼,是方便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与通信设备,并利用楼宇自动化技术,具有高度综合管理功能的大楼。(4)新加坡规定IB必须有三个条件:一是具有保安、消防与环境控制等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以及自动调节大厦的温度、湿度、灯光等参数的各种设施,以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二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网络设施,使数据在大厦内进行流通;三是提供足够的对外通信设施与能力。(5)我们的认识:IB 是以建筑为平台,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通信及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更具人情化的建筑物。

3.3 建筑物的运作综合智能化通常由五个方面组成:

A、建筑功能运作自动化。大型建筑物的运作包含有多种功能系统,如水、电、热力、空调、通讯等等。他们又各有特色,如水又分为生活用水、生活污水、生活热水、生产污水、消防用水、生活及生产废水处理与循环使用、生产及生活污水的处理等。而这些对一座建筑物来说要实现自动控制就十分复杂。所以智能的概念是替人来做出最佳方案并完成其运行。B、建筑物的节能运作。智能建筑的另一使命是降低建筑物各类设备的能耗,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效率,减少管理人员,求取更高的经济效率。C、通信自动化。利用电信网络、卫星电视和计算机互联网络为大厦提供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手段。D、办公自动化。E、安全保卫自动化。通过各种摄像、各种感触探测器进行信号采集、分析、处理,并经由机电一体化的设备进行控制保护。

概括地讲,IB是由建筑、CA、OA、BA等四种系统所构成,将它们进行有机性的整和后,以便对办公室的业务处理提供各种高度化的机能,从而达到经济性、机能性、可靠性及安全性的目标。CA、OA与BA系统共同组成了大楼的头脑与神经系统,而建筑系统为三系统的躯体,同时亦为大楼居住者的活动空间。智能建筑是人、信息和工作环境的智慧结合,是建立在建筑设计、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人类工程学等各类理论学科之上的交叉应用。智能建筑将成为未来时代建筑的标志。

主要参考文献:

贺业钜等:《建筑历史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新建筑与流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名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黄绳:《建筑设计新概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曹伟:《智能建筑及其发展》。

第6篇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城市品牌 定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区域经济、地区经济分工协作的加强,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武汉承东启西的战略支点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武汉城市圈在发展过程中,欲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应重视城市营销的整体规划,根据城市的基础条件和特点,分析城市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发挥城市优势,转化和回避城市劣势,优化圈内资源配置,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找到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树立自己的独特地位,使城市营销的开展成为进一步提升武汉城市圈城市竞争力的加速器。

在城市营销的开展中,城市品牌定位是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营销的关键,是城市品牌塑造的前提和条件。只有准确定位,城市品牌才会有发展的潜力,才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个性。

一、城市品牌定位中的误区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城市资源、文化、城市魅力和优势所在,每一个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生活居住环境、人才环境、自然环境和相关的配套设施,关键是发挥所长,找到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树立起自己独特的地位。目前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在发展中,往往盲目跟进,造成各城市发展的雷同,以及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根本显示不出城市个性,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还破坏了城市的风格和传统。另外在城市品牌传播上,往往只是征集一两句城市口号、摄制几段宣传片,缺乏系统和统一的筹划,对传播的范围、媒体的选择、受众的特点等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大大影响了传播的效果,影响了城市圈的整体形象,从而延缓了城市品牌建设的进程,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目前城市品牌定位中的几点误区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1、城市视觉形象定位等同于城市品牌定位。国内目前以会展经济、旅游经济为品牌基础的大众型城市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将市政建设、星级宾馆的兴建、交通道路的改善和城市绿化简单地等同于品牌塑造,只单一地追求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的建设,没有全面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诸方面的因素。其实城市视觉形象和城市品牌有本质区别。城市视觉形象是通过城市建筑、城市空间形态所展现出来的给人们的一种视觉印象,而城市品牌是城市生态环境、经济活力、文化底蕴、精神品格、价值导向等综合功能的结构性呈现。因此武汉城市圈在城市品牌定位中,不仅应有规划良好的城市风貌,还应有健全的城市功能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城市品牌定位缺乏个性。城市个性的形成是一个系统集成,是城市特有的多因素的综合性呈现,有自然、地理环境、山川名胜;人工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生活习俗、道德情趣和行为方式等。在城市品牌塑造上忽视品牌个性塑造既不利于城市品牌的整合营销沟通,也不利于城市品牌的塑造。目前,我国600多座大中小城市的品牌定位趋同性极强,据国家有关方面测算,我国中部和东部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率达93.5%,西部与中部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率达97.9%,很多城市原有的地方性和历史性特色正在消亡。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也存在类似问题,表现在主导产业具有较大的雷同性,城市间的功能分工不太明确,城市间相互的协调和合作缺乏应有的机制。当然我国也有不少城市已经正式或正在赋予其品牌以丰富的个性与文化内涵,如北京的政治和文化、上海的经济和金融、深圳的速率和速度、香港的自由和法制等。武汉城市圈在发展中,应借鉴成功城市的发展经验,强调特色,防止雷同,准确定位,争取形成城市圈鲜明的个性品牌。

3、城市品牌定位脱离实际。城市品牌定位是城市品牌塑造的前提和条件,寻求科学准确的符合城市发展的城市定位,不仅可以为城市品牌塑造指明方向和目标,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城市定位整合城市资源引导城市品牌塑造,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我国的城市定位却存在脱离地方实际的现象。目前,我国600多座大中小城市有27%的城市明确提出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而我国目前有资格的城市最多不过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几座城市,世界上也只有纽约、伦敦、巴黎等十几个城市可称得上国际化大都市。因此,武汉城市圈在城市定位时应基于科学的调查研究,要根据城市的基础条件和特点,分析城市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实施差异化战略,在准确定位中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武汉城市圈中每个城市都有其自然、历史和人文方面的特质,城市品牌的塑造就应对城市特质的既有状态和未来远景进行提炼和概括。

4、城市品牌文化定位的缺失。在城市品牌定位过程中,一些城市重视城市外观要素的设计,但却忽视城市品牌理念和品牌文化的提炼与塑造,结果使城市品牌失去根基,导致城市品牌缺乏认同。武汉城市圈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例如代表现代商业文明的汉正街、代表现代工业文明的汉阳工厂、代表近代革命火种的辛亥首义、代表近代教育发展的珞珈山、代表自然风光的黄鹤楼和东湖……无论是从自然风光,还是到人文典故,武汉城市圈都拥有优质的文化资源,但在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过程中,却没能很好地彰显荆楚文明。因此武汉城市圈应重视文化建设,发掘文化资源,展示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即城市建设和产业链)、制度文化(即规范制度和公共政策)、精神文化(即城市价值观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三者必须有机统一。通过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推动城市的发展。

5、城市品牌定位缺乏持续的传播力。目前国内城市品牌宣传大多停留在一般的“点”上宣传,而忽视和缺少城市整合营销传播规划,例如有的城市从卫生城市创建入手、有的从某一重要的公关事件出发、有的从电视形象广告切入等,宣传和树立城市品牌。这些方式在一段时间虽然有效,但缺乏持续性和持久性,因此不能形成持续的品牌传播力。城市品牌定位之后,不仅需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并且独特有力的建设规划和实施,还要有持久有效的传播手段。武汉城市圈要形成持续的品牌传播力,就必须根据城市自身的各种有力条件,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途径包装、宣传、扩散、灌输城市品牌的理念和风格,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城市产品信息,实现与城市消费者的双向沟通,更有效地达到广告传播和城市产品营销的目的。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武汉城市圈的知名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外的广告宣传,充分借助地区性、全国性传媒广告,甚至是国际广告,向人数众多、范围广泛的人们公开、定期传递信息,将城市圈形象告知公众,增进公众对城市圈的了解,同时也可促进本区域不断改进和调整自己,完善自身形象。另一方面,可走出市门、国门,多批次、高频率地出访,召开招商会、经贸洽谈会等,扩大本区域在海内外的影响;与国际、国内城市广泛缔造友好城市,加强对外交往;举办各种国际、国内大型会展活动、各类会议和各种赛事,邀请海内外人士来亲身体验,同社会各方面发展长期和稳定的关系,从而提高武汉城市圈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城市品牌定位的形成因子

城市品牌定位需要一定的基础因子,否则品牌定位将是凭空定位,这些因子既是城市品牌定位的基础,也是城市品牌形成的原因。武汉城市圈在城市定位时应注意以下城市品牌定位的形成因子。

1、政治因子。城市的政治地位是构成城市品牌的政治要素,如瑞士的日内瓦,因为云集了联合国驻欧洲办事处、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总部等200多个国际机构,成为著名的国际会议中心。首都、省会城市、国际组织所在地等城市,由于承担特殊的国际、国内政治功能,赋予城市品牌特殊的政治内涵。武汉作为“中部引擎”,在战略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武汉应成为中国“中部崛起”最活跃最响亮的关键词。武汉在城市定位时应争取以中国经济新的地理格局中的战略支点和重要节点的面目出现。

2、经济因子。城市发展需要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城市经济的发展则依赖于城市的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以城市名优产品和企业为基础形成的城市优势产业,不仅可以为城市品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科技支持、人才支持,而且如果城市的某种产品或产业在市场上占有突出优势,这些都会成为构成城市品牌的因素,对城市的发展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应特别注意到城市品牌的树立必须有依托特色的产品和产业支持,需要走通过扶持培育本区域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来培育特色产品、品牌产品并带动城市品牌形成和壮大的道路,形成“产业品牌助威城市品牌”的效应。如巴黎以时装和香水成就时尚之都这一品牌;落杉矶以影视和娱乐成就国际影都之城;汉诺威以无以伦比的国际会展业成为世界会展之都;大连市通过整合环保业、旅游业的产业优势并使其品牌化来推动城市品牌――“北方明珠”、“中国浪漫之都”的形成。这些成功的例子,对武汉城市圈塑造城市品牌,培育城市竞争力,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目前,武汉城市圈应重点打造好以下六大特色产业带:一是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形成包括葛店、鄂州、黄州、黄石的高技术产业带,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及环保产业;二是以武钢为龙头,形成包括鄂州、大冶、黄石在内的冶金―建材产业带;三是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形成环城市圈汽车零部件产业带;四是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园为龙头,形成环城市圈IT设备及电器、电子元器件产业带;五是以武汉为龙头,形成包括仙桃、潜江、黄石、鄂州、孝感、咸宁的环城市圈纺织服装产业带;六是以武汉为龙头,在城市圈西侧形成包括云梦、应城、天门、潜江以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带。依托特色的产品和产业支持,树立武汉城市圈的特色城市品牌。

3、人文因子。人文风情是形成城市品牌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作为社会群体的人由于长期接触和积累而形成的一定习惯和风俗。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和文化习俗一脉相承,往往能够铸就文化品质、人文景观和城市精神。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培育出的“地缘经济”,一旦形成特色,组团发展,就将产生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武汉城市圈的品牌塑造应该从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着手,形成城市文化上的品牌差异。例如,目前就武汉来说,武汉各级各类学校2739所,其中高等院所59所,每3.5人中就有一个是教育人口,教育文化产业是武汉扬长避短的“撒手锏”。教育文化产业应作为武汉的城市名片,成为武汉城市圈城市品牌的定位点之一。

4、历史因子。城市在历史上曾经扮演过什么角色,如果这种角色非常突出,对内留下很深刻的历史烙印,对外产生很深远的影响,那么城市的某种历史角色就可能成为城市品牌。例如位列四大古都之一的西安,就利用明城墙、秦始皇兵马俑等历史遗迹,以及周礼、秦制、儒学、法术等文化发源地的历史大作古城的文章。武汉城市圈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很深厚的历史底蕴,尤其是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近代风云激荡,武汉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荣灿烂的篇章,但相比之下,我们在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还远远不够。所幸的是,今天许多有识之士已在做努力,比如为纪念辛亥首义百年,武汉相关部门已经着手打造辛亥首义文化区。

5、区位因子。区位即经济地理位置,它是自然与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组合,其中自然的地理位置是基础,很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得益于区位优势。武汉拥有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在百年之前,武汉就以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造就“码头文化”,曾以“贸易港口”的定位出现,这种城市战略定位应该传承下来。武汉城市圈应以武汉为龙头,发挥沿海与西部贸易的中介作用,利用武汉枢纽优势发展商贸、连锁超市、制造中心等行业。同时我们应看到水运速度的局限性,武汉城市圈还应加快航空港口的建设。

6、环境因子。城市要适宜人们的居住,创建宜居城市应是每个城市的目标。城市高层政府部门应转变思想观念,由以前以“城市为中心”的理念转向以“城市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满足消费者对“城市产品”需要的过程,这种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也包括精神需要,这就涉及社会服务、政府服务、公益服务等方面,包括城市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设施和条件;包括博物馆、体育场馆、音乐厅、大戏院等文化消费设施;包括建筑物景观、道路交通景观、人居环境、休闲场所、甚至气候地理、空气质量等。武汉城市圈的高层政府部门应在公共交通、水电资源、教育培训、社会安全、服务保障等方面树立服务城市消费者的意识,使其水平达到全国基本水平,甚至高于全国水平,从而提高市民和企业对其所在的社区的满意度,以及游客和投资者对地区的满意度。

7、制度因子。城市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或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多样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聚集地,它的基础是一种制度和规则。城市营销的主体是城市政府,城市营销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政府的营销,政府通过政策环境与制度安排等影响经济运行和重新配置资源,是决定城市竞争力强弱的环境支撑和关键依托。制度安排的完善性、政策法规的合理性、公共产品的有效性、社会管理的有序性等,是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基础。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关键推动力量是政府,应努力提高武汉城市圈政府合作协调整体调控能力,营造一个推动武汉城市圈发展的良好软环境。

三、结束语

城市品牌定位应该是一个决策系统,是城市营销者将与品牌有关的消费者信息、竞争者信息以及产品自身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整合、提炼、传播以形成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品牌特征和品牌价值的有机整体。定位的实质就是城市原则、战略目标、政治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完整体现。在定位中我们应注意遵循差异性、文化性、认同性、可持续性、动态性和务实性原则,以造就城市鲜明的品牌个性。

(注:本文是2009年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基于“内生型”的武汉城市圈城市营销战略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20091903。)

【参考文献】

[1] 朱惊萍、董小霖:城市营销与城市竞争力[J].国际经贸探索,2007(10).

[2] 王小增、龙朝双:基于武汉城市圈的政府合作协调机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