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图书管理方案

图书管理方案

时间:2023-08-06 11:40:12

图书管理方案

第1篇

1图书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总体任务是实现图书信息系统化、规范化以及用户使用自动化。本系统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有:图书借还管理、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和系统维护管理。系统功能设计最终必须转换成详细设计,要充分了解用户各个方面的需求,进行需求分析,得出数据字典。设计出满足系统需求的各种实体,对读者信息实体的描述,对读者以及属性信息的定义;画出用户信息实体E一R图,对用户信息以及属性的描述;画出借阅信息实体E一R图,描述借阅信息实体,刻画各实体间的关系。系统数据流图描述了图书管理系统的输入输出,用数据流把这些加工连接起来,进行书籍的分类及书籍信息的处理。根据读者类别表,读者信息表获得读者信息,读者可以查询借还书信息,借阅情况等。系统详细设计包括登录模块,图书管理模块,读者管理模块,图书借还管理模块和系统维护管理模块的功能,输入输出流以及流程设计。登录模块主要是验证用户身份,要画出图书登录界面的流程图,判断是否为合法用户;图书管理模块包括图书入库处理子模块,主要描述了图书入库处理子模块。图书查询子模块查询图书信息;读者管理模块包括读者登记子模块,登记读者的一些信息。还包括读者查找子模块,列出读者所借书籍信息;图书借还管理模块包含借书模块,实现借书功能,还有还书模块,实现还书功能;系统维护管理模块,要画出系统维护管理模块的流程图,实现系统用户与普通用户的设置。数据库设计。我们使用为Access2003数据库系统。为图书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命名为T1,设计图书信息表,表名为book。设计读者信息表,表名为user,读者级别信息表,表名为rl,设计系统用户信息表,表名为ADoper,设计借阅信息表,表名为b1。

2图书管理系统检索算法

这是整个图书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利用计算机技术,高效的检索算法能够提高图书管理系统的性能。随着图书的类别与数量的增加,我们会发现其检索成为系统性能的障碍,针对图书管理系统的检索模块,能设计出一种高效的图书检索算法。即基于类别、日期和类别日期的索引表。图书类别和图书日期索引表为二级索引,图书类别索引表和图书日期索引表。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网络里已经呈现出海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数据检索成了业界关心的问题。数据挖掘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整合了多种学科技术,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检索的效率。在我们这个系统中,它主要是通过统计出读者近期所借阅的书籍,然后进行相关运算,得出读者借阅书籍的类别,年份等信息,接下来再将这些信息加以扩展,设置缓存,利用相关算法统计,直到重新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数据挖掘的索引表采用分块处理的机制,具体算法包括建立类别日期索引表,检查无误后进行了初始化缓存,放入相关借阅的书籍,然后使读者能够进行正确查询,用数据挖掘技术,经过相关运算后放到读者偏好的书籍,采用LRU算法,数据挖掘技术与索引表的结合,对书籍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加速检索的速度,并推测读者未来可能借阅的书籍,充分发挥数据检索的优势,把这些书籍提前放到缓存中去。

3图书管理系统各模块的实现与测试

用户登录模块的实现。用户登录窗口是用户和管理员进入系统信道,用户登录窗口起到了保护系统的作用,本系统的最大登录次数设置为三次,密码不正确则系统会出现信息提示。若输入的用户名与密码正确,方可进行系统界面。主窗口及菜单的实现。这个部分要求设计界面好看,实用。主窗口是管理系统的重要部分,用户通过登录接口进入的就是主窗口,并在这里实现系统各功能。菜单栏下面的工具栏有四个快捷图示。图书管理模块的实现。实现了图书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新的图书信息,对某图书信息进行修改,为图书信息删除等对图书信息进行编辑。对图书管理系统检索功能做性能分析,将把图书类别作为聚类对象,检索方式主要有直接进行检索,建立类别和日期索引,进行检索,在索引表中引入数据挖掘技术检索。读者管理模块的实现。其窗体与图书入库处理的窗体类似,但所有的数据项都不能为空,查找方式采用的是多条件查找和模糊查找。另外,还有图书借还管理的实现、系统维护管理的实现,最后进行系统测试,结果标明检索时间、可靠性达到需求分析指标。

作者:赵淮羚 单位: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老干部局

第2篇

关键词:资源共享;大学图书馆;管理方案;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65-01

一、当前图书室资源共享模式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图书资源共享意识较为淡薄。当前我国大学图书馆图书资源过于分散,资金短缺,大学图书馆间缺少一个可以组织管理所有大学图书馆的专门机构,以至于层次较深的图书资源很难实现共享。部分大学的图书馆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本位思想,在对本学校的图书室资源进行构建时,长期片面追求本校图书馆收藏图书的数量和图书的特色,满足于在较长时期以来所形成的封闭现状,全局观念严重缺乏,不能把支持和参与图书室资源共享看作是自身应尽的义务。

(二)大学图书馆的现有管理体制无法满足图书室资源共享的需求。缺乏全局观念、没有明确的长远目标以及思想封闭的现象是所有大学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严重阻碍了图书室资源共享的建设进程。图书室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书本、数据库、各种载体的文献等实体物质方面的共享。我国大学图书馆之间是依据有关协议的规定来满足图书资源共享的,尽可能的以最少的投入,最大限度的丰富自身资源,以满足广大学生读者的需求,这种自私的管理方式不利于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再加上各大学图书馆之间在管理模式和所涉专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这也给图书资源共享的构建加大了难度系数。

(三)信息网络化建设还没能形成一定的规模。从大学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构建现状看来,各大学图书资源共享建设的开发工作都比较薄弱,数据库建设既没有进行统一规划,也没有实施宏观调控,图书馆的各个网络系统的发展明显趋于分散,不够集中,许多大学图书馆通常都是根据学校自身的需要和条件来开展各自的图书资源建设的,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共享模式。但是信息网络化是实现图书资源共享模式成功构建的必经之路,只有将信息网络化实施到最大限度为止,才能达到图书资源共享以及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的最终目标。

二、大学图书资源共享管理建设措施探究

(一)设立资源共享保障机制,对整体进行合理规划。图书馆资源共享牵涉到技能、职能、职权等的划分和落实,其具体程序较为复杂。因此,首先是要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对资源共享中的信息建设、资源管理、资源配置等进行统一调度和规划,以此保障资源共享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作为学校自身而言,光是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便已经占据了其大量的时间,没有更多的机会来落实图书室资源共享。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不仅可以缓解学校紧张的工作,还能够依靠机构内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资源共享渠道尽快尽早地投入使用。当然,“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就必须要设计并实施与之工作相匹配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资源统筹工作的开展。

(二)加大斥资建设力度。要实现资源共享,就必须加强共享渠道建设,以及增加图书资源储备量。而在资源共享建设过程当中,大量人力需求同样需要以经济作为保障。因此必须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以足够的资金作为后盾,一方面能够保障建设过程中材料的供给,不至于因为材料的不足而拖延工程进度。另一方面,资金充足了,才能够稳定工作人员的情绪,使他们平心静气地投入到资源共享渠道建设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也要充分发挥财会人员的积极作用,为工程建设做好各个阶段的预算和审核,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资源的浪费。

(三)加强社会联系,构建长期而广泛的资源共享模式。以网络为依托,将大学校园之间以及大学与社会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最终建立起能够长期合作并不断融洽的合作机制,以稳定的资源互动渠道保障资源的长期共享。

三、大学图书馆人才管理模式分析

(一)加强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作为教育政府相关部门和图书室管理机构,都应当积极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人力、物理等资源,为图书管理人员创造受教育机会。政府部门应当对社会进行考察,寻找出在图书管理方面具有优异成绩的管理者或在管理方面资历较深的人员,组成专门培训团队,为广大图书管理提供师资力量,并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图书管理者的素质。学校也应当效仿政府部门的办法,利用假期时间,或是专门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图书管理人员进行深入学习,并为图书管理人员的深入学习活动提供一定的书籍、参考资料和资金支持等。

(二)工作评价与奖励制度相结合。工作评价是对员工工作的总结、分析和客观鉴定,评价结果越高,则证明员工工作能力越高,工作投入越大,工作效果越好。要实现员工工作评价与经理制度的结合,需做到:1、建立广泛的评价体系,对员工的工作状况、精神状况、管理技能、理论知识等进行动态、客观地评价;2、细化奖励制度,对员工的表现进行分层、合理的奖励,突出奖励设置的阶梯型,使员工有奋斗方向;3、将评价结果作为奖励标准。

四、总结

总之,图书管理资源运用是否合理,关系着图书馆功能的实现,是社会管理和文化体系发展过程当中所必须考虑的问题。要合理运用图书管理资源,需要对资源体系有直观认知,继而以管理制度和管理策略为依托,实现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对图书馆的合理建设,发挥出图书馆的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杨革.总分馆制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整合策略研究——以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0.

[2]张连分.美国大学图书馆的机构改革——以泽维尔大学图书馆和信息技术中心合并为例[J].图书馆建设,2009.

第3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应急备份;工作创新;高效;人性化

引言

档案管理时图书馆工作中重要的不能缺少的工作之一,是图书馆提供图书馆运营、服务读者等的前提和基础,高效的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能为图书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服务支持。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移动互联网技术、云技术等的日益普及等,但该高校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做好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成为了图书馆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当代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时期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有着不同的特点,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也存在着异同。在经济社会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党组织建设相关档案。主要包括党组织建设、发展、党员发展、党组织活动、培训材料,党组织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等等,是保证党的建设和基层发展及为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头功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的重要组成材料;其次,行政工作方面档案。行政工作档案涵盖面较广,主要包括图书馆整体运行的各个方面,包括行政事务、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考评材料等等内容,做好行政工作档案的管理工作是保障图书馆高效运营的基础;最后,业务档案。主要包括图书馆图书纸质书籍馆藏资料、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平台资料、期刊、杂志、报纸征订、上架及过刊馆藏等,是整个图书馆运营的中心和关键,是图书馆开展业务工作的重心。[1]

二、当代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在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应急备份、工作创新等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在档案管理制度方面不完善,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忽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档案资料不完整,影响图书馆管理、服务读者和运营的有效性。

第二,档案管理方式单一,或档案管理方式与图书馆的发展实际不想符导致档案管理整体效率低下,管理效果不明显,影响图书馆长远发展和图书馆业务的有效开展。

第三,缺乏图书馆档案资料的应急备份,或根本没有对图书馆档案资源进行应急备份的意识,在出现意外的情况下丢失大部分甚至全部馆藏图书资源,应对各种图书档案破坏情况往往茫然不知所措,对高校和社会资源造成一种浪费。

第四,现有的部分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云技术、4G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代,固守原有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及方式已不能适应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发展节奏,导致图使馆整体工作效率降低等。

三、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在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应急备份、工作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从图书馆管理机制建设、多元化管理方式、应急备份预案设计、与时俱进的工作创新几个方提出了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新举措,为高校图书馆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首先,建立健全图书馆档案管理机制建设。[2]针对所在高效图书馆的发展实际和发展目标,结合所在高效科研研究的重点和学科建设重点,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图书馆档案管理相关制度和规范,重视高效图书馆档案管理机制建设,约束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以便于图书馆更好的为高校科学研究和重点学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提高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效果,促进高效图书馆与高效学科建设并行发展。

其次,多元化档案管理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技术及移动互联网网技术的不断普及,档案管理的方式也应之进行改革,多元化档案管理方式,根据不同的档案管理内容,结合图书馆档案储存现状,多元化档案管理方式,如对电子期刊进行信息化处理及管理,利用系统或平台实现“无人”自动智能服务读者等。

再次,制定图书档案管理应急预案。图书馆是高校师生学习和查询知识的平台,但是一旦平台发生事故或意外,高校师生将失去这些资源,同时学校也承担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图书馆档案的日常应急备份,在图书资源发生意外的时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图书馆光藏资源的流通和服务,为高校科研和教学研究提供资源保障。

最后,与时俱进的进行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3]总所周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那么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也如此,因此把握各个时期的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特点和重点,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创新,是图书馆高效运营的基础。如在信息化的今天,运用信息化技术和平台进行档案管理和运营等。

四、结语

总之,档案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中心和关键,应该加强重视,与时俱进的进行档案管理改革,提高管理效率,更好的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做好图书馆服务师生、服务高校、服务教育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方华. 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的具体内容与规范化措施[J] 办公室业务・图苑论坛, 2014.1:132-133.

第4篇

关键词:图书档案 信息化 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b)-0107-02

图书档案是指人才的档案资料在相关部门存档备案,是政府和企业发现和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传统图书档案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纸质档案保管,存在着查找不变、易损坏等诸多缺点,就此引出了图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该文就新形势下图书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行研究与探讨。

1 图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模式老化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管理要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工完成档案管理和操作,图书管理效率低;二是图书档案流动起来比较麻烦;三是图书档案更新起来比较慢。

1.2 图书馆配套措施不足

在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上,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一方面硬件比较落后,跟不上现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要求;另一方面配套的软件也跟不上图书档案管理的要求,软硬件配套设置急需改进。

1.3 信息数据库建设落后

图书档案的录入信息上,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录入的信息数据不全面,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再加上数据库更新不及时,都造成了图书档案查找不便和管理缺乏科学化。

1.4 档案信息安全建设不足

在档案管理中缺乏信息安全意识,没有对数据信息及时备份,档案系统的安全漏洞明显,一旦遭受网络攻击,将严重影响档案管理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档案资料的泄露。

2 国外图书档案信息化对我国的启示

2.1 图书档案管理的集中性

以美国为例子来说,美国图书档案管理实行的是集中性的档案管理体制,所有图书的档案都是由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总署来负责管理,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总署的工作就是对各级图书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与指导。对于我国来说,目前我国仍处于图书改革的阶段,要时刻以人为本,吸收和借鉴外国的经验,采取集中管理的手段去管理档案管理部门,并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2.2 图书档案管理制度的开放性

在美国,图书档案资料不仅对个人开放,而且还对个别被授权的机构开放。但是这些开放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必须向法院申请,待法院审核批准以后才可以以被授权人的身份进行查阅,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开放的。美国公民非常重视自己的知情权,他们有权对图书档案资料进行查询,如果发现错误的地方,可以提出质疑。对于我国来说,任何公民都是有知情权的,我们要合法保障公民的利益,原来模式的封闭性档案管理显然已经不m应新形势下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切实为人民服务,提供相对开放性的政策以供人民查询。

3 图书档案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3.1 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律化管理

在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首先,应建立可行性操作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保障档案工作的充分落实;其次,制定法律法规时邀请档案相关专家进行研讨,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大众群体对档案管理的建议与意见,如档案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档案信息如何维护、档案信息多久进行更新、档案信息应录入哪些有益的信息等;最后,档案信息应标准化和规范化,一旦形成法律法规,任何人必须严格执行,从而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信息档案机制。

3.2 加大投入图书档案设施建设

在建设图书档案设施中,一方面在硬件设施上,加大对多媒体、计算机等硬件的投入,图书档案的特殊性要求录入档案信息时需效率高、成本低、保存时间长、更新及时的优点,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图书档案的硬件投入,降低手工操作的失误率;另一方面在软件投入上,图书档案所要求的安全性和机密性高,应购买或者开发专门针对图书档案的软件设施,保障图书档案的安全稳定,并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图书档案软件的维护和更新,确保软件的正常安全运行。

3.3 强化图书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图书档案管理具有数据库信息量大、准确性高、安全性能要求强等特点,因此在建立图书档案的数据库中,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准确录入图书档案信息,减少录入信息的失误,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二是图书档案的信息要及时更新和动态更新,保证数据库的信息与图书馆的实体信息相一致;三是图书档案信息要具有安全性,并永久保存。使用档案数据库管理,不仅减轻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失误。

3.4 实现档案管理的资源共享机制

在档案管理中,通过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还可实现与其他部门的资源共享,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共享:一是政府部门之间的档案共享,可通过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局域网实现;二是企业之间的档案资源共享,这个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或者企业间的局域网实现;三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档案资源共享,这个既可以通过软件对接,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对接;四是对于一些保密性要求不是很高的档案信息,通过建立档案信息网站实现资源的信息共享,为档案需求人员提供查询、查看甚至修改的服务。

3.5 构建信息交流平台

在档案管理的互联网、内部局域网和对接软件的基础上建立综合的档案服务网站,利用该网站实现对档案管理、图书决策、对外服务等方面的帮助。网站既可以自己组建开发团队,也可外包有关档案管理的第三方软件公司,只需定期检查网站的稳定性,确保档案服务网站信息的及时更新,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综合服务网站。

3.6 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在新形势下,还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人员素质和加强信息化建设。一是为了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适应性,加强专业能力的培训;二是招聘档案管理方面高信息化素质的人才;三是高校和政府合作,针对档案管理岗位的特殊性重点培养专业人才,政府或者企业提供其就业岗位或者实习机会;四是在高校学习或者工作过程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品德教育,加强品德引导和品德素质的培养,避免发生档案管理中的违法乱纪。

参考文献

[1] 高丽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5):99-100.

[2] 张凤霞.我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6(8X):213-214.

[3] 李洪兰.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刍议[J].档案,2010(2):

45-46.

[4] 黄霄羽.国外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北京档案,2006(1):20-23.

[5] 崔静.美国的人事档案管理浅说[J].海南档案,2006(1):48.

[6] 王红敏.美国的人事档案管理[J].中国档案,2003(4):16.

[7] 傅荣校.论谢伦伯格的理论贡献[J].上海档案,1999(4):

23-26.

第5篇

关键词:新时代;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作为党和国家工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改革的重任。目前档案图书管理工作之中还存在着与我国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不高,服务意识淡薄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因此,在新时期,需要用创新的思维去审视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开辟出一条管理的新途径,使得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进而更好地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一、更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理念

在档案图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随着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实际发展的需要来对工作理念进行不断的更新,对于从事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说,由于长期受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自身性质的影响,在从事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局限于现有的管理方式,致使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水平较低、效率也处于一个非常不理想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档案图书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在推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进程中,对于档案图书管理人员来说,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工作的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将满足社会发展对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需求作为最基本的工作理念,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进而使得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对各种档案图书资料的需求,使其能够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二、创新档案图书管理的工作手段

在提升档案图书管理工作水平的进程中,要注重工作制度的创新。在进行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创新的进程中,要在传统的档案图书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来进行,充分借鉴传统的档案图书管理模式中有益的部分,对于一些不再适应当前档案图书管理模式需求的工作方法来敢于舍弃,从而在继承传统的档案图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工作形式方面,可以将一些利用价值比较小同时保存的年限又比较短的一些档案资料通过分级保管的形式下放到基层的管理部门中,这样不仅大大方面了基层部门对各种档案图书资料的使用,同时又能够缓解档案馆藏库存紧张的局面,使得档案图书管理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投入到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之中。此外,在进行档案图书管理工作之中,为了避免以前在案卷立卷工作中繁琐复杂、随意性大、案卷的质量得不到有效地保证等现象的出现,要积极推进立卷工作改革,对传统的档案立卷工作进行积极地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水平。

三、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运用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行业领域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的大量使用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在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进程中,也要注重对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数码技术、影像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运用,通过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来进一步提升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可以缓解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工作中出现差错的几率;此外,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之中,还要进一步推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运用,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其能够能加符合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需要,进而实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与高效化。

四、注重服务方式和工作内容的创新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在服务方式上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一系列的优势,进一步创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服务方式,通过各个档案图书管理机构之间的联网来进一步实现档案图书资料的共享。当前,通过巨大的网络信息资源来获取所需要的资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方式,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进程中,要充分重视对网络的利用,积极推动各级档案机构之间数据档案资源的联网进程,在更大范围之内实现档案图书资源的共享,推动电子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同时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注重网络平台的开发与利用,建立起网络在线服务平台,使得需要档案图书资料服务的用户能够获得在线支持,进而为社会各个行业领域提供更加快捷、方便、优质的服务。此外,还要注重对工作内容的创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在改革的进程中还要在工作内容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对各种档案图书资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和处理,从而进一步优化档案图书资源、提升馆藏资源的质量,进而使得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提升服务的质量。

五、提升管理队伍的水平

以人为本是实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推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改革的进程中,要重视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档案管理队伍,进而形成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人才支持。首先,对于档案图书工作人员来讲要充分认识到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打破传统的档案图书管理理念和模式的束缚,解放思想,在新形势下依据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要进行积极地创新;其次,要提升自身的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了解和掌握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各种业务需求,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更好地适应档案图书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新变化;最后,要重视对于档案图书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对在岗的工作人员通过开展定期的培训等形式来不断地更新其档案管理的知识结构,提升其业务能力,同时档案图书管理机构还要依据自身工作的实际需要来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进而带动整个档案图书管理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整个档案图书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六、推动档案图书管理的法制建设

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发展和创新的进程中,要进一步推动法制建设,使得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能够有法可依。目前针对档案图书管理我国已经制定了《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在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进程中,要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同时在工作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健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进而使得档案图书管理工作能够在法制的规范下健康地发展。

结语

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推动档案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进程中,要注重工作理念和工作手段的创新,注重科学技术的运用,不断创新工作内容与服务方式,注重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和法律法规的建设,从而进一步提升档案图书管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姚晓红. 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的相关探讨[J]. 办公室业务,2014,03:113.

第6篇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员;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205-01

在科技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图书档案对于社会实践活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是学术科研中心,对图书档案资料的需求日益增强。高素质的图书档案管理队伍对高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今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仍存在不足之处,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提高高校图书管理员素质刻不容缓。

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员工作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之处。

首先,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图书档案管理员肩负着为高校保存、维护宝贵文献信息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的重大责任。然而,在高校中人们对图书管理员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图书档案工作无足轻重,往往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无论是从经费还是设备上,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支持。

其次,图书档案管理队伍不稳定。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图书档案管理队伍人员频繁调动,且对新进人员把关不严。新进人员往往没有图书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不懂图书档案的分类、编码及维护,这无疑将影响到图书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最后,图书档案管理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新时期对图书档案管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后,部分图书挂档案管理员存在观念保守,骄傲自满的心理,认为做图书档案工作没有必要提升自己。大部分人依然故步自封,不能做到创新思想,与时俱进,自觉去学习网络技术,将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代接轨。

提高新时期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

良好的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是图书档案工作人员的内在要求。高校应加强图书档案管理人员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培养。定期组织管理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理论,以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为准则要求自己。图书档案管理员应根据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依照校规校纪,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主动树立服务意识,无私奉献,尽职尽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午,更好的服务全校师生;同时,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改革创新的精神,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效率,把图书档案工作做好、做精。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图书及档案管理工作逐渐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等互相渗透,相互交叉,图书档案管理学科正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高校应加强对现有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首先,培训要多样化,可采取参观访问、实习交流、继续教育、进修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也可与其他兄弟院校图书馆进行馆际交流,互通有无,学习对方的先进经验;另外,培训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如学习使用图书档案资料分类、编目、检索、开发利用等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掌握信息检索技术等现代化工作方式;最后,培训要层次化,根据不同管理员自身素质的不同将人员进行分层,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管理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加强外部交流,管理员之间也要加强内部协同合作,互帮互助,以强带弱,共同做好图书档案管理工作。

三、更新思想观念,增强图书档案工作的重视度

图书档案管理员面向的是全校师生,然而,部分工作人员存在工作怠慢,认为图书档案工作没有技术含量,服务态度不好,只是单纯的保存并没有尽到维护、创新管理的职责。要改善这一状况,必须更新思想观念,一些领导认为图书档案管理无足轻重,这不利于高校的学术发展。学校应提高对图书档案工作的重视度,加大配套设施投入,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图书档案管理员的积极性,保证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多引进青年人才,为图书档案管理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努力打造业务精湛、组织管理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来充实图书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推动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自觉学习能力,树立服务意识

除了外界的重视和支持,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员应加强自觉学习能力,积极主动的学习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手段,更好地担当起数字图书馆的检索咨询工作。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全校师生,服务对象的多样化要求管理员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热情主动的工作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最后,图书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加强业务创新,努力做到精益求精。

总之,图书档案是高校宝贵的文献资源库,对于人才的有效培养,科研学术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日益发展的新时期,只有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加强业务培训、创新思想、树立服务意识才能适应新时期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史淑琴.试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04).

[2]李丽.浅议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J].黑龙江史志,2010(07).

[3]吕晶.浅析图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图书馆论坛,2014,7(386):112.

[4]阎婷.信息时代下如何做好图书档案管理[J].金田,2014,6(317):452.

第7篇

【关键词】图书馆 档案管理 问题 改进措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的信息处理已经脱离了手工操作,在图书档案管理方面,传统的手工档案存档、归类、整理及查询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学校发展的需要。中职学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急待改进。

一、中职学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图书档案管理重视不够。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档案管理就是抄抄写写、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学校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学校创造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就行了。轻视档案管理的思想都表明了一些人对档案管理缺乏了解,忽视档案管理已无法适应现在的管理需求。

(二)图书馆设备太落后。学校图书馆大多没有实现设施、设备的现代化,图书档案的分类、编目、存档、归类、整理以及读者对文献的检索等等工作还是原始的传统的手工操作,不论是图书档案管理员、还是读者,要完成一项任务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耗费很大的精力。

(三)图书馆制度不健全。中职学校在管理中虽然制定了使用与本单位的、较为健全的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但涉及档案管理的制度、职责较少,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没有统一禄准,缺乏统一管理,很多文件材料没有进行系统整理归档,管理混乱。中职学校的档案形成于学校日常管理、教研活动和教研成果的开发推广中,档案材料涉及面广、内容繁杂,如果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很难保证档案材料收集完整。

(四)图书馆管理不到位。在中职学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受到应有的仲好似,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时缺乏专职档案员负责图书馆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二是大难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档案收集意识单薄;三是少数中职学校没有专用档案室,档案无法集中管理,缺乏保护措施,不利于档案的管理。

(五)利用不充分。图书馆是中职学校的窗口部门,图书馆的工作会产生大量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为领导决策、业务工作和科研的重要资料。充分利用已收集的档案资料,对图书馆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档案管理意识落后,许多学校的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基本上都属于重藏轻用,造成了图书馆但当唉资源的浪费。

二、改进中职学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图书馆档案是中职学校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真实地记载着一个学校图书馆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具有很强的信息利用价值。因此,学校的档案工作应着眼于今后的发展,既要适应今后管理的基础工作,又要尽快运用现代划管理理论和科学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一)领导重视。领导重视是搞好中职学校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一个学校档案工作管理的怎么样,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要做好图书馆档案工作,首先要积极争取领导对档案工作的支持。

(二)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学校一方面要指定有责任心、能吃苦的同志专职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档案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关心他们工作、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档案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管理人员。此外,作为档案管理人员,也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熟悉档案工作的各个关节和基本要求,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档案质量。

(三)配备先进的软硬件设施设备。硬件是提高中职学校档案水平的基础,也是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把档案设施建设列入学校基本建设的总体规划,配置足够的档案库房,库房内可适当配备空调、去湿机以及防虫、防火、防盗等基本设备;按需配置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在软件方面,应安装档案管理软件,把档案录入计算机,建立电子档案,极大地提高图书馆档案管理中存储、处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能力,以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四)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是搞好档案工作的前提条件。图书馆应根据国家有关档案文件规定,结合学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档案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按章办事、按规操作、妥善保管。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必须遵循以下要求:第一,规章制度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第二,简明实用;第三,坚持制度约束的双向性,既约束领导又约束职工;第四,坚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档案部门既是制定档案规章制度的主管部门,又是规章制度的执行部门。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

(五)科学分类。科学分类就是按照档案部门的要求,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按部门,内容等,分成不同类别。一是党群类。包括上级文件、校内文件、计划、总结、规章制度等。二是业务类。包括个业务部门的报表、工作日志、各类活动等。三是人事类。包括职称晋升、考勤、考核、职工培训及进修情况等。图书馆的档案收集通过科学分类,便于系统地查找利用。

(六)电子归档。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现代档案管理的基础,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为此,中职学校图书档案管理中,要逐步实现技术现代化,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施,收集、处理、传递、利用档案信息资料,提高档案的服务质量。它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科技新成果和管理新手段,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已尽快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

(七)提高服务水平。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的观念。要明确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树立创新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服务的好坏是衡量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的重要尺度。

中职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一个漫长的从观念到技术再到实际应用的过程,是中职学校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在中职学校的横向比较过程中,除了办学的师资力量,现代化的校园管理方式也是学校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图书管理工作对学校的和总体实力是非常重要的做好中职学校图书馆档案工作,对于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对学校的教育和科研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信息化;档案;管理;图书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23

[中图分类号]G273.5;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1

图书档案的管理对于图书馆来说尤为重要,档案当中详细记载着整个图书馆的发展轨迹和运营的状况,具有重要的价值。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的部分档案管理可能并不能满足对于图书馆的发展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信息化的图书馆档案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整个目标,可以避免人工整理的繁琐,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整理过程中的错误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图书馆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信息化建设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包括着人事档案管理、文书档案管理、业务档案管理和设备的管理。其中的人事档案,是指图书馆的使用用户的资料,包括书籍的取还情况、用户的基本信息等;文书档案指的是图书管理上级领导下发的相关工作文件,图书馆的会议纪要、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以及对上级机关发送的请示文件等。业务档案指的是档案管理部门日常活动的开展情况及业务的完成情况。设备档案指图书馆设备的登记、清查、核对和维修信息,以及报p、报废物品的核实登记信息。

2 图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图书馆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现代的信息与网络技术,依据图书馆自身的发展要求和自身的建设要求来开发和利用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为图书馆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信息化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的人群对图书的相关需求。图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相对于传统的图书馆档案的管理模式来说,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下面3个方面。

第一,随着整个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图书馆档案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存在着信息流通量不高、查询繁琐、文档归档工作的工作量较大、处理不及时、档案容易丢失等大量的问题。此外,档案信息的检索不够灵活,不能及时、精准地满足读者的要求。对比之下,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后可以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更高效的检索和书籍的处理,使图书馆的档案信息,在速度和准确率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正是通过网络的终端,图书馆的的读者才能更好、更快速地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相关书籍内容,不需要像过去一样一本本地翻开、一卷卷地查阅,从而为获得更多的读书时间。

第二,在传统模式下各个图书馆的档案都分开来管理的,所以图书馆出现一种半封闭的“典藏馆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实现信息的共享非常困难。对如果采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系统,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让图书馆变成一个开放的信息共享的平台,与此同时,也给知识的传播、科学的普及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此外,对于每一位使用图书馆的读者来说,在信息化的平台上将能获取更多的信息,让时间得以高效利用,信息的时效性得以发挥,展示出信息化系统人性化的一面。

第三,在传统的管理之下,储存档案的空间相对较大,还需要借书室、还书室、类室等相关办公场所。另外,图书馆档案的整理、归档的工作量巨大,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来维持。一些图书馆没有这么大空间,也很难配备这么多的工作人员。而信息化建设下的图书管理工作只需要一个不是很大的空间,几台可以使用的电脑、存储设备和服务器就可以实现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人力、财力、物力都是很大程度上的节省,并且这种情况下还可以提升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为社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3 结 语

现阶段,信息化建设对于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十分重要,其能更好地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及档案工作的效率,满足图书馆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作为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环节,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应该更积极地吸入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展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从而促进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沈滢滢.浅议信息化建设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必要性[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1(5).

第9篇

[关键词]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29

[中图分类号]G258.2;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1

1 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所谓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根据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要求,开发和管理图书馆各项信息资源,为图书馆用户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的过程。这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读者对图书信息资源的需求。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是其相较于传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模式来说的,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图书馆档案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存在着信息流通量不高、处理不及时、查询繁琐、档案信息易丢失、文件归档工作量大等弊端,导致档案信息不能及时被搜集、整理和归档。其档案信息处理和检索的及时性、灵活性和准确性也无法满足庞大的读者需求。而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能高效处理和检索档案信息,其速度和准确性都会大大提高,通过网络终端,读者可直接快速查找到所需要的数字化文件内容,不必像过去那样从一卷卷的文件中翻找。

二是传统的图书档案管理模式中,一方面需要很大的室内面积来储存档案,同时还需要对应的借书室、阅览室以及采编室等办公场所,这在很多单位和学校中很难完全满足;另一方面对于庞大的图书档案信息,需要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对图书档案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归档、查询和维护等,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要求较高,一般单位很难配备这么充足的专业管理人员。而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只需要一个很小的空间甚至几台电脑加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就可以实现储存功能,不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还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是传统的各个图书馆档案管理单位之间都是相互分开的,一般都是半封闭型和馆藏型的,如果想要实现信息共享非常困难。而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一方面可以让图书档案信息实现由半封闭型、馆藏型向开放型、开发利用型转变,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同时也为科学研究和知识普及等提供智能化服务。另一方面,对每一位读者来说,在信息化系统平台上获得的信息会更加广泛,信息量会更大,可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编著时间,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的时效性,更能体现出档案信息化系统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特点。

四是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普遍发展的今天,很多图书馆采取将传统服务延伸拓展到现代网络上,极大地提升图书馆的现代科技含量和服务功能。能够大大缩短档案形成和利用周期,避免归档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不及时、不齐全等现象。在一些部门和管理层中,决策是否正确,管理措施是否得当,都要依靠完整的、准确的信息来保障,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避免了人工查找和判断的错误,可用准确完整的档案信息支持决策和管理。

2 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步骤

2.1 建立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和设施

强大的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需要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和设施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障,从硬件到软件,从内部到外部。从硬件方面来说,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大量的设备进行支撑,例如电脑、服务器、扫描仪、打印机等。从软件方面来说,选择适合自身办公特点的图书档案管理软件和管理平台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其体系结构、系统功能、适用网络结构、后台数据库、与办公自动化系统数据接口、以及档案管理模块等要符合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例如,利用各种搜索引擎从网络上查询并获得各种信息;利用各种导航系统为读者快速获取信息提供服务等。单位要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经费列入年度财务预算,对档案保管数量的增加和档案载体形态、技术手段的变化要有一个特定的预算等因素,增加经费投入。

2.2 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和体系

不同的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共同点,各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都要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工作内容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和体系。可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涉及到的大量的基础设施和设备、信息应用系统、资源管理、安全系统和人员培养等诸多方面进行规范管理。

2.3 提高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一是要求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要有档案管理方面专业的知识,主要包括对档案信息真实性的辨别能力,对档案信息重要性的评估能力,对档案信息的整理加工能力等。二是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网络信息处理能力,才能保证各种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结 语

目前,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动力,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图书馆管理人员首先应认识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然后再根据工作特点和发展方向采取合适的建设平台和方式,把握好关键步骤,才能更好地做好图书档案管理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图书馆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是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图书馆建设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高校图书馆要努力创新档案工作,要敢于突破那些与当前图书馆工作不相适应的工作观念和管理模式,积极主动地研究高校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用新的观念、新的视角、新的模式、新的技术和手段来解决档案工作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促进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加快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一、档案管理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档案资源的管理,也称档案实体管理;二是对档案中所包含的信息的管理,称档案信息管理。档案实体管理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内容。通过档案资源建设来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体系,是对管理中各项工作记录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同时也是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档案信息组织是对档案中包含的信息内容进行揭示、加工和存贮,形成二次文献,便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它是为管理工作服务并对促进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一手材料。

就图书馆来说,档案管理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又是图书馆各项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如设备管理档案是设备管理的一部分;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的一部分;行政管理档案是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技术档案是技术设备管理的一部分。档案管理工作包含了信息的输入、存贮、加工、输出这样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是一种信息控制系统。因为档案具有原始纪录性的特点,所以档案管理具有档案资源积累过程的缓慢性和档案管理活动对档案形成者的依附性及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的相对保密性。

二、档案管理建设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必要性以及面临的问题

档案管理是一种信息控制系统,档案的建立需要图书馆各个部门的材料汇集。材料是在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其形成和管理也就是各部门的管理工作之一。搜集和汇总后的档案材料经过加工、输出又为管理工作服务、提供各项数据。同时,通过对档案材料的分析和总结又起到促进管理工作的作用。档案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一部分,同时又显现和作用于整个图书馆管理当中。所以说,而加强档案管理与建设对图书馆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目前少数图书馆领导对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各级领导存在“档案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作风,常常是做了好多工作都在脑子里装着却没有及时建立完整的档案,认为部门档案管理是额外负担,这样就不能为今后工作的总结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料。

三、档案工作的创新

图书馆是每个高校必不可少的教辅机构,也是学校对外的“门面”,有其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图书馆档案是图书馆发展变化的历史见证,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保存价值。因此。开展独立的档案工作,建立完整的现代化档案体系,有利于图书馆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有利于提高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更有利于图书馆整体事业的发展。图书馆的档案工作并非可有可无,它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说,图书馆档案是“图书馆历史文明之母”、“高校文化之母”。在树立档案工作是图书馆工作一部分的观念的同时,也要树立档案信息化意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从时间和空间上大大拓展了档案工作的范畴,从而给档案学基础理论带来冲击,也给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变革和发展机遇。受其影响,管理文件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管理对象更加复杂、多元化。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前进,才能更好地为图书馆建设服务。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时展的必然选择,是信息社会图书工作的需要,也是推进档案事业发展、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

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本质上是一项管理性工作,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创新,最终要通过一定的管理机制来实现。机制创新是其他创新工作实现的条件、途径和保障。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与管理机制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现代化需要,因此,档案工作创新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实现机制创新。早期图书馆由于人员少、业务范围狭窄等因素,在档案管理方面,采用传统的兼职档案员管理模式,即由办公室文书一人担当兼职档案员进行全馆档案管理工作。近年来,伴随着普通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壮大,图书馆也随之发展壮大,馆员队伍得到扩充,业务范围不断扩展,更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具体要求,使图书馆在教学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体系,不但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体制保障。

第11篇

【关键词】图书馆;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

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入,文化的普及,理念的开放,国家和地方的图书出版、发行量迅猛剧增,而且内容繁复,更新迅速,瞬息万变,于是21之世纪被誉为“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一发展形势在给以专门从事信息资料收集、整理、服务为己任的图书馆行业带来无穷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图书馆业务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重要的方面便是图书馆业务的规范化建档。本文从图书馆业务档案的概念、现状出发,以思维、文献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对图书馆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粗浅的研究和思考。

一、图书馆业务档案管理的概念范围和现状

(一)图书馆业务档案概念

图书馆业务档案是指图书馆在开展各项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并作为原始记录保存起来以被查考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集合。作为图书馆业务档案,它既具备一般档案“反映同一个具体单位不同时期的活动,形成具有一定的条件,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原始记录性和知识信息的传递性”等普遍属性,在分类上,它又属于专门档案的范畴,在内容和管理上自成体系和特征。

(二)图书馆业务档案范围

图书馆业务档案的建立既要遵循一般档案工作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又要按照自身专业的特点进行,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人员来完成。图书馆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形成的资料繁多,内容广泛,既有直接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行政指导性、指令性文件材料,也有业务对口的上级单位、横向单位过来的业务性文件材料,还有图书馆自身事业发展情况材料及业务工作统计材料等等。具体工作则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检索、统计、保护、修复、复制、利用和研究等等。

(三)图书馆业务档案管理现状

由于图书馆业务档案管理属于完善性工作或善后性工作,一些图书馆领导或一些人员缺乏科学规范化的管理理念,过于强调眼前效益,对于图书馆业务档案的意义认识不够,从而影响了业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使档案资料的连续性、真实性、完整性受到影响,最终影响了图书馆整体业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降低了档案资料的考察、评估等应有的史料价值。主要表现为:1.从事业务档案管理的人员专业素质不够,缺少再学习的动机,客观上不胜任档案管理工作;2.业务档案管理架构不科学,体制不规范,过程无秩序,导致档案资料流程无序、建档不合理,人员工作效能低下,难以与外界业务单位接轨;3.在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护等环节上存在疏忽、脱节、失真、混乱、浪费等现象;以致档案资料不能起到对图书馆自身工作的考察、评价作用;4.形式化地建立档案,缺乏科学有效的研究和利用,致使档案资料不能发挥应有的实用价值。

二、图书馆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创新,首先表现于信息的创新。图书馆是信息的收藏者、管理者和传播者,因此,图书馆事业是国家创新体系支撑的重要力量。时代在创新,作为支撑社会创新体系重要力量的图书馆尤其需要创新。然而,创新虽然在形式上以“新”为名,但是这“新”的核心要素却是“科学”和“进步”,否则单纯的形式创新是没有任何实际生命力的。现代图书馆藏书众多,业务纷繁复杂,管理千头万绪。信息创新则意味着作为图书馆的具体管理对象――信息资料将会向着更加迅猛、繁复的形势发展。为了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需要对图书馆的业务活动进行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便是业务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既是业务档案工作本身的需要,也是图书馆业务工作全面规范化的体现。科学的、规范化的业务档案管理对于图书馆的业务开展、工作研究、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一)业务档案建设是图书馆科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建立图书馆业务档案本身就是图书馆业务内容之一,而且它对于图书馆工作中的采购、编目、布局、保管、服务等其他业务环节都具有记录性、指导性、提纲挈领性的作用。

(二)建设好业务档案工作是图书馆全面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要实现图书馆业务的科学管理,需要对图书馆现有的馆藏文献状况、业务流程状况、服务社会状况、工作效益状况等进行全面的评估研究,这就需要以内容真实,取用便捷的业务资料为依据。

(三)业务档案建设是图书馆业务工作全面规范化的体现

一个图书馆的业务管理是否规范,需要对其业务工作进行综合考量和评价,其中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是重要的环节。一份小小的业务资料,在眼前看起来只不过是吃力不讨好善后工作,可是过后就有可能成为某个时期发展所依据的重要开端。此外,规范化的业务资料初管理、流转、保存还可以积极地促进图书馆业务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使各项业务都按设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实现前后连贯,相互衔接。

(四)业务档案建设是保存图书馆重要资料的手段

由于业务资料及时、翔实地记录了一个时期图书馆的业务往来以及生存、发展状况,反映了图书馆在一定时期巩固、发展、改革等历史状况,通过对这些业务资料的合理化分类、科学性建档、规律性存档,就可以“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使图书馆工作发展有凭,改革有据。

三、如何进行图书馆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图书馆业务档案管理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其管理水平的优劣将从宏观上影响到一方文献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转播。要想从根本上加强和完善这项工作,需要图书馆乃至政府主管部门领导正确策划和引导,在完整的理念贯彻,统一的思想指导,充分发挥图书馆人力、物力的前提下,利用原有的档案资源循序渐进地进行。要使业务管理和业务档案管理两项兼顾;使眼前效益和长期发展目标全面统筹。

(一)提高领导层的业务档案管理意识

一切业务问题、效益问题都是人的问题,首先是领导的问题。因此图书馆的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在图书馆的当家人这一环节上把好关,把懂图书馆业务流程,重视业务档案管理的人员调配到图书馆从事领导岗位,并对现代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专项工作进行学习、调查和研究。

(二)通过外部借鉴和内部评价,完善业务档案总体框架

在组织专门人员去业务档案建设的先进单位参观考察,进行横向借鉴的前提下,对本馆现有的业务档案管理框架、流转程序、操作效益、研究和利用情况等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找出薄弱环节和缺陷,按图书馆业务档案学的原理和要求重新调整和完善本馆的业务档案管理体制框架、流转程序、保管机制和研究利用机制。

(三)建立明确可操作的业务档案工作执行机制

落实专门人员负责按既定业务档案管理体制框架、流转程序、保管机制和研究利用机制的要求,对今后的业务资料流转和建档过程进行规范化的日常指导、把关,并做好明确的与前期档案的阶段性截止和有机衔接;落实相应的工作效益考评制度,对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综合效益考核,与个人利益挂钩,使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处于日常性状态。

(四)利用全员力量,共同促进业务档案建设

对所有可能产生业务资料的岗位人员进行档案基本知识和实际工作技能的培训和指导,使业务档案建设和管理意识深入人心,做到人人懂档案,人人都按照档案建设制度开展业务,人人都会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档案。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业务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重要的方面便是图书馆业务档案的规范管理。为此,我们需要在借鉴先进图书馆经验,评价自身图书馆现状的基础上,按现代图书馆业务档案建设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建设和完善,使图书馆真正肩负起“国家创新体系支撑的重要力量”的职责。

参考文献:

[1]王学熙.图书馆业务研究与业务指导[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11.

[2]梁继宏.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兰台世界,2002.

[3]方敏.高校图书馆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

[4]司敬新.试论高校图书馆的档案工作[J].档案天地,2006(2).

第12篇

 

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的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核心。不仅记录着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及事业发展,也是由图书馆积累、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资料,更成为考核评估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技能的重要参照,也是图书馆内部各项工作和馆外社会活动顺利展开的基础保障与有利条件。因此,必须引起领导层对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视,完善管理制度;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好图书馆档案文件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和服务层次的创新,强化图书馆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性[1]。为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一、 加强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的必要性

 

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是对收集到的图书馆管理档案和图书馆业务档案进行整理加工,为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数据。作为图书馆内部信息控制系统,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的加强很有必要。

 

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是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图书馆真实历史工作的原始业务记录,能够为图书馆馆建工作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积极探索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同时,做好图书馆档案管理及文件资料管理工作,也是深入开展图书馆服务工作、创新服务层次的有力保障[2]。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工作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及处理,奠定了图书馆业务统计分析比对的基础,利用数字化网络平台,整合馆内与馆际间的文化资源,实现图书馆档案资源的数字化融合服务[3]。不但能够从中改进图书馆日常工作方式,还能够创新图书馆工作方法,利于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估,有效提高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的工作效率。图书馆的发展与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有迹可循、有规可依的,在长期静态的信息资源累积中,通过先进技术设备加强图书馆科学管理、改革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制度,进而为领导层决策与行业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数值依据,完善图书馆自身工作,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图书馆特色资源与服务设备,体验有层次的创新化读者服务模式,还可促进信息时代的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研究[4]的理论建设。

 

二、 目前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现状来看,某些图书馆领导层对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甚至认为这项工作是“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负担。因而,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的基础工作没做到位,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诸多[5]。

 

基础工作不到位,数字信息化建设滞后。基础工作主要指档案及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在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中,存在有分类模糊、收集不完整、存档期限界定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工作的数字信息化建设,难以适应信息交流广泛的发展需求。

 

信息资源利用率低。许多图书馆档案资料仍然是纸质形式,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普遍走低。电子文件归档以其设备技术、即时共享、保存条件等方面优越性得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认同。信息化的档案资源简洁、高效,关系到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也预示了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工作朝向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双轨制发展的趋势[6]。

 

缺乏制度约束。绝大多数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工作基本上处于结构松散的状态,缺乏主动性,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人力财力的投入,档案归档、编码、整理、信息利用、安全保护等都没有统一明确的规范[7]。甚至出现档案资料残缺不全、丢失的情况,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服务层次不明晰。传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服务一般是工作人员进行信息查阅,停留在原始人工的层面。面对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工作的双轨制发展趋势,现代信息技术介入档案管理服务工作能够切实提高管理水平[8],规范化图书馆档案管理,建立起档案信息资源使用者之间的沟通平台,才能有望明晰与提升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的服务层次。

 

管理模式老化[9]。单一化的管理模式,使得图书馆档案管理建设滞后于服务工作,依靠人工方式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无法实现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的“二次建档”。

 

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甚至主管领导对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的专业知识了解不深,自身职业素养不够,漠视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编码分类杂乱无章,有些领导对负责档案管理的部门随意安置,乃至有无人看管档案的情况出现。

 

安全意识薄弱。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的保护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10]。一些档案及文件资料涉及到国家文化安全、专业领域绝密信息,具体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对档案信息的安全保护意识,导致相关信息流播,造成不良影响。

 

三、 加强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的策略

 

加强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工作,实现对其数字信息化建设,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建议可采取的策略有以下几方面:

 

1、 加大支持与投入力度

 

部门主管领导要改变认识,充分重视对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管理工作的决策与执行,协调与配合好参与方的工作。不仅提供对档案资源有力的政策支持,还要加大物质方面的投入力度,以保障图书馆日常工作的高效运转。

 

2、 完善归档、保管制度

 

根据具体工作情况,树立完善的档案及文件资料归档、保管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做好档案及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别、保管、分类、统计与循环利用等基础工作,确保信息核对无误,与专门档案保管人员按时交接,按照归档时间和归档范围整理档案信息,从而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性。

 

3、 实现档案及文件资料的循环利用

 

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档案登记与检索,优化档案及文件资料的归档流程,减轻了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大大节约了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时间,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将档案管理与图书馆其他业务结合,最大限度地开发图书馆档案及文件资料的信息资源,实现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循环利用。

 

4、 提高管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自身业务水平有限,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技能一知半解。因而,图书馆要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评和专业培训,有针对性培训来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选拔优秀员工来带动档案管理的工作激情与氛围。

 

5、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工作人员对档案的认识,要时刻提醒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接触档案及文件资料时,注意档案信息的安全,增强安全意识,也是其职业道德修养的一部分。

 

6、 数字化设备的引入

 

图书馆领导层要做好图书馆建设工作的规划,为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设备的引入保证充足的经费,比如专门的档案库房、装订设备等。

 

7、 创新服务层次

 

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要与图书馆各项活动积极配合,要求专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掌握现代化设备操作的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更加便捷化、创新化为读者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