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低碳经济特征

低碳经济特征

时间:2023-08-06 11:40: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低碳经济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低碳经济特征

第1篇

1.1低碳经济的概念与内涵研究

对关键概念的清晰理解和明确定位是有效开展该领域研究的基本前提,但当前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有学者偏重于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进行定位,冯之浚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其基本特征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2].也有学者从环境影响、能源效率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了总结,潘家华等认为,低碳经济是指在一定碳排放的约束下,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具有“低碳排放”“高碳生产力”和“阶段性特征”三个核心特征[3].还有部分学者以全面系统的观点对低碳经济进行了阐释,认为低碳经济具有如下三个主要特征:①综合性,即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或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②战略性,即低碳经济要求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进行一次全新变革,是人类调整自身活动、适应地球生态系统的长期的战略性选择,而非一时的权宜之计;③全球性,即全球气候系统是一个整体,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全球性,涉及人类共同的未来,超越国家的范围,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低碳发展需要全球合作[4].对概念和地位的准确界定,明确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各自特点,将是未来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基础问题.这将使政府工作者、企业和民众形成对低碳经济的准确认识,在工作和生活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低碳经济”,而不至于在诸多发展理念的名词中迷失方向,进而稳步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经济结构及产业低碳研究

经济低碳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多数国内学者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推进低碳发展的根本途径[5],所以众多的路径建议中都会将调整产业结构放在首要位置.庄贵阳认为,我国在重化工业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实现低碳发展的可能途径包括: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调整产业结构、遏制奢侈浪费、发挥碳汇潜力以及开展国际经济合作[6].也有部分学者针对当前将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的主流观点,提出不应只重视结构性减排,应同时关注传统产业内部的技术改进和创新,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改进才能真正实现低碳经济.潘家华认为,中国要低碳化,靠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受当前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的约束,空间有限[7].李健、周慧对中国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不同省域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联特征并不相同,即我国各省域产业结构变动与碳排放之间不存在单一、精确的演变规律,因此,应尊重地方经济发展的异质性,统筹考虑各省域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不同的关联特征,制定适宜的低碳发展措施,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各地碳减排指标的量化分化等[8].除经济结构的低碳化研究外,关于低碳产业这一新领域的发展也有一些研究.蔡绍洪、和思鹏提出了能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优化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循环产业集群模式,研究认为,该模式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构建西部地区绿色增长极的最佳途径[9].卞继红从低碳经济的含义和特征出发,分析了低碳经济模式下我国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10].李健、徐海成从产业低碳化、低碳技术产业化和低碳产业规模化角度出发,研究了低碳产业的特征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11].总体而言,关于低碳产业的研究目前尚处于理念构想阶段.

1.3能源低碳研究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能源部门具有关键作用.史立山认为,构筑低碳经济体系,应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做好能源运行管理等方面着手,从法律、政策、技术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统筹协调[12].刘琦对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研究认为,中国的清洁能源发展应统筹做好相关规划,大力发展可再生电力,有序开展核电建设,积极推进水电开发,进一步提高火电高效清洁化水平[13].陈柳钦认为,中国发展低碳能源的实现途径主要有: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加强建筑、交通两大消耗领域低碳能源利用;尽最大可能促进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利用;全方位推进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的安全利用等[14].张乃根从法学的角度指出,鉴于目前尚缺少有拘束力的国际技术转让协定,我国在后《京都议定书》时期,应根据国际惯例和国情,规制反竞争的专利许可做法;区分专利侵权与合理利用,保障专利技术的转让后续研发;制定太阳能和风能技术标准和相关专利许可规定;适当强制许可使用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清洁能源技术专利;大力推进CDM项目开发,促进发达国家在我国转让清洁能源技术[15].刘卿等研究了中美清洁能源合作已取得的成绩及当前存在的政策及市场壁垒等问题[16].郑方能等提出制定清洁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国家战略的构想,从顶层设计和具体设想两个层面阐述了加强清洁能源国际科技合作的若干建议[17].

1.4低碳城市研究

“低碳城市”应当包括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两个层面,中国的低碳城市建设不是后工业化的低碳发展,而是要探索一条工业化过程中的低碳发展模式[18].低碳城市作为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简单的城市减排和能源增效,而是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作为其最终发展目标的[19].付允、汪云林、李丁提出基底低碳(能源发展低碳化)、结构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化)、方式低碳(社会发展低碳化)和支撑低碳(技术发展低碳化)等低碳城市发展路径[20].刘文玲、王灿认为,城市需要依据自身发展特征选择适宜的低碳发展模式,总结出现有低碳城市实践所遵循的四种发展模式,包括综合型“低碳社会”目标模式和低碳产业拉动、“低碳支撑产业”、示范型“以点带面”三种过渡模式[21].毕军从城市系统物质流的角度认为,低碳城市建设应包括能源低碳化、生产低碳化、消费低碳化和排放低碳化四个方面[22].城市规划视野中的低碳城市应具有如下特征:合适的规模、紧凑的形态、发展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能促进低碳技术和政策的实施[23].低碳城市规划的关键问题是,确立合理的低碳发展目标,根据城市发展阶段选择降低碳强度目标或总量控制目标;明确重点领域,应着重关注空间布局、产业、建筑、交通和基础设施五大领域;建立适当的保障机制,通过目标考核机制、市场机制和舆论引导,保证低碳规划的实施[24].张京祥认为,对于规划界既要充分重视低碳城市这个新的议题,积极探索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但也要超越“低碳城市”,不停留在片面强调“低碳城市”的层面,更应去建立更大、更综合的生态观、可持续的发展观,过于片面、应景式地强调“低碳城市”有可能会迷失方向,影响规划师更加理性、综合的思考[25].

1.5技术低碳及相关研究

低碳经济的发展所需要的科技支撑体系包括:知识研究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和技术传播系统、科技资金保障系统、科技监督与监测系统[26].我国低碳技术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产业发展超前压缩了技术创新空间;低碳技术系统性发展差;成本和信息障碍[27].金涌等认为,科技创新推进CO2减排可以有以下方向:强化节能、优化工艺路线、优化替代产品、开发CO2捕集技术以进行利用和埋藏、发展CO2利用技术[28].学者们对于政府在低碳技术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很多研究,具有较为一致的结论,即政府在低碳技术的创新、发展、扩散、转移中都具有关键作用.黄栋研究认为,我国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要点为:发挥政府作用,综合运用相关政策工具;加强低碳技术平台建设与能力建设;注重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29].张发树、何建坤、刘滨运用博弈论方法,分别从企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角度建立相应的博弈模型,研究认为,虽然技术转移的实施主体是企业,但国家在低碳技术国际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30].王靖宇等研究认为,政府对于低碳技术扩散的不同管理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单一领域的持续投入以及低碳技术国际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促进低碳技术扩散的有效途径[31].朱翠华研究了政府在企业研发及使用低碳技术中的作用,认为政府必须在其中发挥先导性的作用,进行全面的低碳规划设计,通过政府干预使企业的低碳生产成为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最优选[32].在专业技术的低碳研究领域,已有部分学者开始触及.殷素红等以技术路线图的研究方法,界定了水泥产业的范围和边界,绘制了技术路线图边界范围链图,对水泥生产各环节的碳减排重要性进行了分级,并提出和分析了水泥产业低碳技术的市场需求和产业目标的各阶段重要性要素及排序[33].袁建华等分析了低碳经济时电设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对降低CO2排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上海电气电站集团节能减排的战略举措[34].杨颖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经验和数据,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计、制造和运营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出相应的降耗和减排措施,阐明了低碳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35].周光海介绍了深圳地铁在列车车辆、工程车辆、车站空调和通风、电扶梯、车站屏蔽门、车站及区间照明等系统中所进行的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指出在进行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创新过程中,要对各有关子系统进行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和建设,力求使整个轨道交通工程达到最佳的低碳状态[36].高富强等研究了陶瓷行业的节能减排,提出应采用先进烧成技术、循环技术等方法实现陶瓷行业的低碳化[37].技术进步是实现低碳发展的根本途径,没有技术进步,只会发生能耗转移而不会有实质性减少.产业竞争力的最终来源是核心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38].能源供应、工业生产、交通运输、CO2捕集利用等各部门内技术的深入研究都将是很有意义的方向.此外,在相关的政府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方面也将是该领域的重点课题.政府是低碳技术发展的推动者,在促进低碳技术开发与进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与低碳技术发展相关的公共政策驱动机制及发展策略方面将大有可为.其中,对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培育和管理等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1.6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涉及发展价值取向、组织形式、激励约束和发展手段与工具等要素[39].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关键在于创造一整套有利于低碳经济生存发展的制度,形成配套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保障.应发挥国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调控作用,转变政府职能使其成为市场调控者和服务者,创造低碳产品优势竞争的市场环境,创造低碳经营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法律环境.应充分发挥经济政策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引导作用[40].中国确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如下难点:经济结构的特征与刚性;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定位;低碳技术研发不足;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成本很高[41].付允等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认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42].刘鸿渊等以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行为人为基本理论,从中观层面研究分析了低碳经济在异质性区域之间的生成条件和内在微观基础,提出了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区域之间以碳交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43].刘慧针对武汉市当前面临传统重工业结构依旧较明显、工业成为重能耗主体、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的现状,构建并分析了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路线图,从政府、企业、高校和社会四个方面给出相关建议[44].低碳经济的系统发展不仅取决于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也取决于中观层面的地方政府及微观层面的企业的生产行为与消费者行为,既与纵向层面的部门协调有关,也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的竞争合作有关.因此,未来的研究视角应从当前宏观层面的方式与形式转向微观的内在运行机理,在内容上应开展对城市或区域的实证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2讨论

第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意义;主要问题;建议和对策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低碳经济指的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更新。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它主要依靠的是技术创新的方式来开发和利用能源,通过用新能源、低碳能源来替代或减少原有石化能源的使用,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以及资源消耗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发展。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目标性和技术性三个主要特征。在发展方向上,低碳经济注重的是绿色经济、节能经济。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它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它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同时,发展低碳经济是适应人类生存环境变化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意义。最后,发展低碳经济适应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一种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道德观、科学发展观。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能源需求加速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

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对重化工产品形成巨大的需求,这种需求最终转化为对能源的需求。煤炭消M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的特征非常明显。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在解决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

(二)低碳技术水平的制约

我国总体的自主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现有降低碳排量的技术水平有限,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新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如氢能技术、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大型风力发电技术与燃料电池技术等。在发电行业中,我国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热电多联产技术、高参数超临界基组技术等也尚未成熟,在很大程度上仍旧依赖于火力发电。因此,我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低碳技术水平的制约。

(三)污染产业和污染产品的国际转移

国外污染产业和污染产品的国际转移,也加剧了我国的碳排放问题。由于各级政府偏重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增长,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够强烈,致使一些国外污染较重的产业以对华投资的方式转移到我国。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相对发达国家环境标准而言,我国的环境标准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国外污染行业为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向我国转移。此外,发达国家通过贸易转移方式向我国家输入危险废物。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缺乏相关的限入标准和措施,给予了污染产品转移的机会,这也成为我国碳排放量增加的重要方面。

(四)国民的低碳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需要政府和企业投身其中,同时也需要国民的积极参与,尤以提高国民低碳环保意识最为关键。从消费角度看,我国国民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一是污染性消费比重很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次性商品的消费。二是存在严重的陋习性消费,体现在环保意识淡薄,盲目追求排场:要大排量的汽车,毫无必要的私家车出行等等。这也导致污染产品的消费不减反增,已经制约成为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发展的顽疾。

四、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和对策

(一)优化能源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煤炭资源是有限的,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推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政策,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是控制碳足迹的关键。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淘汰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企业。只有大幅度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才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制开发。

国家应成立专门的低碳经济研究机构,制定低碳技术研发计划,为从事低碳经济的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鼓励企业研制开发低碳技术和产品,限制高碳排放,走节能、降耗、清洁的生产道路,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分别从资金匹配、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还应注意加强国际企业间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低碳技术转让,并整合国内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多途径地迅速推广和应用。

(三)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

制度是发展的保障,低碳经济要想健康顺利的发展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构建完善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在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失灵的时候,法律手段必须发挥作用。完善立法的同时要严格执行现有法律,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强化法律约束力,建立更加有效的节能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坚决依法惩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四)推行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的发展和推行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发展低碳经济,推行低碳生活政府应该首先从思想观念的转变上入手,加强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可以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和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增强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培养民众的低碳消费观念。一旦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低碳生活方式得到认可,普通民众就会努力为社会的环保事业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贡献。同时作为公民,我们应时刻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维护,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吧。

参考文献:

[1]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2]郭万达.低碳经济:未来四十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导报,2009(4)

第3篇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目前,世界各国对低碳经济发展特点的认识并未达成统一观点,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排放污染物(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三低”特征),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碳排放污染,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直接手段,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与碳排放和新型清洁能源相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由以上几点特征可以看出,所谓的低碳经济,本质是经济增长和高效能源协同发展,即实现“三低”(低能耗、低排放以及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重点在于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开发与利用新型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低碳物流发展随着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全球化的“低碳革命”正在兴起,人类也将因此进入低碳新纪元,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时代。而随着低碳技术与低碳理念的推进,节能减排、保证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以低碳为标志的经济发展模式将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发展。物流作为重要的经济活动,在发展低碳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物流作为能源消耗大户,是碳排放大户,降低物流业的消耗,能够有力的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先进的物流方式可以支持低碳经济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撑。因此物流作为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也必须走低碳化道路,着力发展绿色物流服务和智能信息化物流。

低碳物流经济发展的产业特征研究

由于各产业的特征不同,低碳经济发展在各产业的发展中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发展低碳产业关键是要降低能源强度,能源强度即单位GDP能耗,指的是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总量,行业能源强度是指单位行业增加值所对应的能源消耗量。发展低碳经济要以降低能源强度为目标,而不同产业之间能源强度高低产生的原因不同。利用迪氏分解法可以分解能源强度变化的组成因素。选取1985-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应数据对上述因素分解模型进行计算发现,第一产业能源强度下降幅度较小,发展低碳产业潜力不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能源强度从1989年到2001年持续下降。影响能源强度下降的因素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解释。计算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时间里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可以解释99%的能源强度变化,其他因素影响几乎为零。在这两个因素中,技术进步是主要影响因素。由此可以得出我国在结构调整上存在着一定问题,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产业结构存在着很大的调整潜力。而物流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代表,其涉及的行业分类众多(如交通运输业),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低碳物流经济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低碳物流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全面发展低碳产品消费群体通过市场手段促进企业开发利用环境技术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通过对公众的宣传使消费者接受和喜欢低碳产品,扩大低碳产品市场,那么企业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的积极性将会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加入到低碳技术利用的行列当中。市场经济是以需求(即消费者)为立足点的,任何的供给都是要满足现实的需求,有需求的市场就会有供给的一方,所以,要鼓励低碳技术开发和利用,首先要鼓励消费者使用和青睐低碳产品。当前对于低碳物流的发展而言,消费者对低碳物流产品有诸多的疑惑:第一,对低碳物流产品的认识不够,什么是低碳产品;第二,低碳产品的质量能否过关;第三,低碳产品的价格是否更高。这些疑惑都有待于企业和社会共同解决。要解决消费者对低碳产品认识不足,就要大力宣传低碳产品,政府和企业联手让低碳产品观念深入人心。质量是消费者关注的第一焦点,要使消费者确认低碳产品的质量,信任低碳产品,当然企业在这一方面努力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确保产品质量,才能建立良好的低碳产品口碑。产品价格是消费者关注的第二个焦点,要降低产品价格,成本是关键,要降低成本就要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并用先进高效的技术,才能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降低产品价格。贴近消费者,扩大消费群体,进而扩大需求,这样就确保了买方市场的稳定和连续性。目前低碳汽车运输业、绿色包装等低碳物流措施无论在观念上还是产品设计上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公众的认同。

低碳产品需求源于向消费者提供的效用,与普通产品不同,低碳产品提供的效用包含了两大功能因素:使用性及其超越使用性能而与环境相关的性能。低碳产品首先是产品,能够给予消费者基本的使用需求满足,可称为低碳产品的基本价值功能;低碳产品同时又具有在生产、消费和消费后的处置过程中碳排放量低的特征,体现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从自我的使用提升到转向良好的环境选择,给予消费者超越一般使用效用需求满足,可称为低碳产品的环境价值功能。低碳产品减低碳排放量的环境价值包括环境的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还包括选择价值以及由遗赠动机、礼物动机和同情动机形成的存在价值,正是由于低碳的环境价值的存在使得消费者有对环境价值的支付意愿。对这种环境价值的兴趣和消费因人而异,但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低碳产品的超越价值功能的比重逐渐增加。按持续发展理念,低碳消费终将是社会消费的导向与主流,消费群体会从完全注重商品的使用特性逐步转变为注重环境的心理满足。低碳宣传和公益广告有利于增加对低碳产品的需求。首先很多消费者没有意识到低碳产品的存在,从而不选择低碳产品。宣传和公益广告会使得消费者获得低碳产品的信息,在消费决策中考虑。其次,宣传和公益广告还能够使人们认识到产品低碳属性的价值。很多消费者知道低碳产品,但不认识“低碳”对自己和社会有什么意义,一旦知道低碳的价值和重要性后,这些消费者就会愿意为低碳支付较高的价格。第三,宣传和公益广告能够提高对低碳产品选择的预期效用,有调查发现,有些消费者虽然知道低碳产品的重要性,但是认为这不是自己选择低碳产品就能解决的问题,有些人不选择低碳产品的原因是自己选择低碳产品,别人不选择低碳产品,也不会改善环境质量,就想一个均衡博弈(囚徒困境)。

利用市场那只“无形的手”促进低碳技术研发无论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还是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无论是循环经济的发展,还是节能提效的实现,一切都离不开低碳技术的研发利用和创新,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物流行业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完善和改革“产学研”机制,引导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的方向与市场需求和物流产业发展相结合,培养实用性人才,研发实用性技术,形成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的机制和导向,充分发挥“产学研”在低碳经济发展和节能提效中的作用,

促进物流信息化、电子商务化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环节。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构成的整体。物流技术的发展又产生了条形码技术、射频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可视化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等新的物流信息技术。从数据采集的条形码系统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心的微机,各种终端设备等硬件及软件的使用、升级给物流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也为物流产业的低碳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可能。

第4篇

低碳、节能已经成为全世界为此,全国上下针对国家政策制定了切合城市自身发展的低碳经济政策,对于热电行业低碳经济发展,更是有着新的要求。针对于热电行业,如何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碳排放问题,是切实推荐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 

二、低碳经济的概念以及研究现状 

1.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这个概念来自于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其当初的主要意义在于节能环保。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低碳经济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已经由单一的经济效益延伸到了社会的其他生活领域。现如今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发展模式以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为支撑,建立一种高效低排的低碳产业链,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低碳经济研究现状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其具有先进性、全面性、经济性以及可持续性特点。为此,低碳经济的研究已经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开展,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广泛达成的共识。就目前来看,建设低碳经济的方向主要从能源消费角度、城市综合排放的构成角度、城市空间结构的角度来研究低碳经济的实现和发展问题的。 

而我国的经济学者则认为,城市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主要分为目标层、标准层、指标层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涵盖了产业经济发展指标、农业发展支撑指标、科学技术支持指标等内容,低碳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城市的合理规划和节能减排问题来看。 

三、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级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简明扼要,反应低碳经济的内涵,同时也要注意到其可行性,尽可能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要坚持系统优化与层次化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原则。 

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主要在于指标体系的量化,对低碳经济系统各层次、各环节进行高度概括,实现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过程当中,通常选择能够反映出该指标各个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根据其反应的特征和状况,来健全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除此之外,在进行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指标体系构建过程当中,需要对指标进行宏观掌控,使评价指标能够尽可能量化,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 

四、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方法及相关步骤 

1.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方法 

热电行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产业生产过程,其碳排放量受到生产技术、生产企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设计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要根据热电行业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设计,将各个方面的因素都要考虑进来,避免因为遗漏而造成评价指标的不准备。本文当中涉及的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主要来自于《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主要参考依据。 

就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来看,低碳经济评价主要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物质流分析法(MFA)、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相比较而言,针对于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来看,模糊综合评价法更适合于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要从定性的模糊选择入手,基于其变化原理,需要建立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式,并且将其转化为一个较为简单的运算,其结果设定为X、Y的因素集,其中对于任意属于X因素集的因素为其特征指标,属于Y因素集的因素同样为Y的特征指标,以其变量作为矩阵R=(rij)nxm,就可以得到X到Y的模糊关系矩阵。 

2.评价步骤 

进行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指标评价,首先要确立其基准值,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低碳发展基本要求的评价标准,该项指标已经有明确的要求值,通过与该指标的要求值进行比对,就可以判断低碳经济指标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在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指标的考核当中,各项指标存在正、逆向指标,正向指标为低碳综合利用和科学管理,逆向指标则为低碳能源消耗、低碳污染排放,因此在判断低碳经济指标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无量纲化处理。除此之外,指标的权重值反映了该项指标对热电行业低碳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也需要将其考虑到低碳经济指标的算法当中。 

五、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方法采取的技术路线 

热电行业低碳经济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技术系统、环境系统四方面组成的复杂系统,要想确立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必须以这四个系统为指标体系框架,从而反应出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水平。 

第一,以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确定目标层,明确热电行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差异,从而达到一个宏观上的掌控。

第二,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确立后,需要对各个环节目标进一步明确,从生产过程、生产技术、生产机械等方面考虑,查看哪一方面影响了碳排放量,之后针对这一方面进行整治,以确保指标合理化。 

第三,热电行业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有着明确的指标,这个指标是根据国家政策所确立的。在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价后,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会得到一个指标数,这个指标数是否符合政策指标,是最终判断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是否符合标准的关键。 

六、针对热电行业低碳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低碳技术的发展,对于降低热电行业高污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确保我国热电行业低碳经济指标的达成,我国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热电行业低碳经济发展。 

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先进能源。热电行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对燃料的燃烧,以此来提供电能供应,如何以清洁能源代替原本的高污染煤炭资源,是减少高污染排放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为此,我国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改善热电行业的设备,促进新能源投入生产,例如核能、动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以此减少二氧化碳等排放。 

为了发展低碳经济,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目前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节能减排技术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加强与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合作,将有利于我国技能减排技术的提升,这对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全球气候变暖而引起的温室效应是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难题,必须要坚持低碳经济发展,加快低碳新技术尤其是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从而促进热电行业排放量减少,促进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 

第5篇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发展低碳农业重要性的相关研究

沃里克基于对二氧化碳、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提出必须改变当前的农业生产方式,改为发展低碳农业。[1]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都倡导结合当地作物和自然资源特点,选择适当路径发展低碳农业。弗赖鲍尔等研究了欧洲农业生产和土壤固碳能力的问题,认为农业对增加土壤碳库作用潜力很大,应全力促进现代农业向低碳农业的转型。[2]伴随着世界范围内低碳农业的逐渐兴起,我国学者也展开了低碳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如,王昀界定了低碳农业的含义,认为低碳农业就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温室气体、获得最大收益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3]李晓燕、王彬彬认为,发展低碳农业是低成本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和快速步入农业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4]罗吉文认为,低碳农业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其发展有助于缓解人类能源、气候危机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5]

(二)关于低碳农业实现路径的探讨

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官员纳蒂娅•西尔拉芭认为,土壤包括天然草原是一个巨大的储碳库,发展有机农业能够实现土壤固碳,抵消掉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4。刘瑞峰等研究认为,有机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向低碳农业的转型。[6]哈钦森等基于对加拿大农业生产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农业碳汇的作用机理及其可行性,认为农业碳汇模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首选模式。[7]我国学者翁伯琦等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低碳农业的重要路径。[8]陶良虎具体提出了四种低碳农业发展模式:节地、节水、节能的立体种养模式,三品基地模式,循环农业模式,休闲观光农业模式。[9]罗吉文认为,应该充分发挥低碳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发展有害品投入替代模式、节约模式、清洁模式、循环模式、产业链模式、农业观光休闲模式等多种低碳农业实现模式。[10]黄璜建议建设农田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农业区域系统和植物系统以实现固碳减排的发展模式。[11]李晓燕和王彬彬提出了将节碳固碳行动与以碳汇交易机制、农民合作组织订单机制和农民利益共享机制为主的利益连接机制相结合的低碳农业发展路径。[12]

二、低碳农业经济理论

(一)低碳农业的内涵

结合中外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低碳农业是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兴起的,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基本度量指标,以低碳农产品为主导、以碳汇产品为支柱架构而成的低碳农业生产体系与产品结构,强调在生产链条中凸显二氧化碳低排放与高固化特质,旨在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改善农业小气候环境、保障消费者健康,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目标的全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范式。首先,低碳农业是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为综合目标的全新农业发展方式或新兴经济学范式。以往学者常常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唯一标准或目标,来判断某种发展方式是低碳的还是高碳的。这种认识容易误导实践界,使实践界产生生产力低下的自然经济农业也是低碳农业的错误认识,从而在农作物增长指标约束下踌躇不前。低碳农业并不排斥经济效益,而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低碳农业要确保农产品数量安全、农民收入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其低碳属性,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实现农业小气候环境逐渐和谐、生物多样性相对稳定等生态目标,以确保社会正常运行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由经济目标、生态目标与社会目标三者组成了低碳农业综合目标。只有在三者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低碳农业,任何一个目标都是不可或缺的。其次,低碳农业以低碳农产品为主要生产成果,旨在增加碳汇。以碳汇产品为新兴产品的低碳农业有别于生产中不断增加碳源的传统高碳农业。一方面,低碳农业以生产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农产品为主要内容。低碳农产品是指在原材料采集、生产环节、运输过程的全寿命周期,即从土壤到餐桌的整个过程均能做到尽可能减少碳排放、达到碳当量标准要求的农产品。另一方面,碳汇产品是低碳农业的特殊产品,包括林业碳汇、水业碳汇与草业碳汇等。当前,最直接、最能看到实效、最有利于实现经济目标、生态目标与社会目标三赢的项目,就是碳汇产品的生产。最后,低碳农业的生产链条凸显了二氧化碳低排放与高固化特质。在低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碳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会降低,主要采用如生物肥、生物农药等替代物,会提高含碳产品的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效减少碳源。同时,在碳汇产品生产方面,低碳农业会通过提高二氧化碳固化与埋藏效率,以增加碳汇或碳库。

(二)低碳农业的特征

低碳农业与人们比较熟悉的循环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农业发展方式。低碳农业的独有特征在于:第一,低碳农业具有“三性”特征,即低碳农业发展的全球性、外部性和长期性。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客观上具有世界范围内时刻逸散循环的特点,所以低碳农业在发展范围上具有全球性,其发展成果具有收益共享的外部性,在发展时期上具有长期性。“三性”特征加上很多不可再生资源在分配上的“零和性”,必然引致低碳农业发展中不同时代的人类即当代人与其后展权的争夺,以及同一时代各个利益集团间的碳博弈。这在客观上要求发挥政府职能,加强低碳合作,引导低碳市场,推进碳交易。第二,低碳农业具有综合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大农业综合协调发展的“三化”特征。低碳农业不仅涵盖传统的以种养业为主的小农业,而且是包括林业、湿地、草地甚至海洋等领域的综合大农业。低碳农业是以生产低碳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模式,要求在产、供、销及其垃圾处理等各个环节实现产业化发展。低碳农业的发展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与动力,只有依靠各种低碳科技的发展创新与推广应用,才能最终实现低碳农业的现代化。第三,低碳农业具有可衡量、可报告、可检测的“三可”特征。[13]“三可”特征被认为是低碳农业区别于其他环保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由于低碳农业具有可衡量、可报告与可检测的特征,低碳农业在目标制定、成果衡量、质量监测上才会有切实依据,使其发展阶段可知、发展成果可查、发展质量可测,成为一种优于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的可量化、有抓手的发展方式。

(三)低碳农业符合农业演化发展规律的诉求

环境气候变化存在其自然周期性。尤其应注意的是,根据气象学的研究,除了人为因素导致气候变暖外,从自然气象规律的角度讲,目前世界也正处于一个自然气温明显波动上升的阶段。[14]因此,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变化危机。从农业生产方式的生态影响看,人类的发展进程必然会经历一个由低效低碳到化学高碳,再到高效低碳的过程。在原始社会,由于认识自然的能力低下,人类对自然界充满了敬畏,只能顺应自然,依靠刀耕火种、畜力人力生产,对环境干预很少,属于低效低碳的农业生产。到了封建社会中后期,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入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逐渐开始试图征服甚至肆意掠夺自然。伴随着化学和机械工业等高效生产方式的普及,人类在不断破坏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累积着物质财富,结果导致的各种形式的“自然力报复”威胁着人类生活,使社会与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气候瓶颈。[15]

随着人类灾难意识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倡导发展高效低碳农业。低碳农业不仅具有生态功能,而且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可见,低碳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是当前自然气温波动上升这一客观阶段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变化及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的必然趋势。而在我国,无论是出于对世界环境保护的责任,还是为了实现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应当选择低碳农业的发展道路。

三、我国低碳农业实现模式的选择

目前,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障碍。首先,存在生产习惯约束。经过长期的化学农业生产,一方面,农民对现有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路径依赖,短时间内很难转变;另一方面,土地和动植物对化肥、农药以及饲料的依赖在短时间内也难以转变。其次,存在土地分散经营问题。在我国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分散的农业生产导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形成规模效应,难以形成农业生产者之间统一的低碳行动,不利于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再次,存在农业劳动力素质障碍。农民的低素质、短视性和逐利性不利于农业的低碳化发展。最后,存在低碳技术困境。国内低碳技术水平不高,仍面临很多核心技术难题,且国际间还存在低碳技术合作壁垒。因此,必须基于我国国情,采取多样化的低碳农业实现模式和路径。

(一)以碳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产业链互动模式

产业链互动模式是在农业的低碳发展中充分重视包括产、供、销以及农业垃圾处理在内的产业链上所有环节,实现从土壤到餐桌的全程低碳。首先,实现农产品生产源头的低碳化。借鉴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绿色农业的经验,发展低碳农用机械,开发绿色生物肥料和杀虫剂等低碳农用品,实现农用品的低碳升级。在农用品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进工艺水平,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其次,实现农产品生产过程的低碳高效。如,通过区域土地监测和土地治理,针对土地营养状况进行肥料调配,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进灌溉方法,采取滴灌技术,减少灌溉中的用水消耗,提高灌溉效率。再次,实现农产品加工、深加工和运输阶段的低碳升级。农业生产是初级生产,需要通过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加工、深加工才能提高其附加值。而在农产品加工中,应该采用低碳的生产技术,杜绝过度包装,同时采用低碳的运输方式。此外,应建立健全碳足迹认证体制,通过碳足迹排查和碳标签注册等方式,对每一个进入消费领域的农产品进行碳足迹考量,规范低碳农产品认证体系,努力通过“低碳高价”驱动农业生产主体主动加大低碳农业投入。最后,做到农业废弃物处置合理化、垃圾资源化。农业是人类直接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生产部门,其生产中存在很多转化损失。这些损失一部分是无法避免的,但也有些是可以通过转变生产方式使其最小化的。如,可以通过开发秸秆饲料、秸秆还田和秸秆发电等技术,使秸秆得到合理处置,从而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

(二)以碳捕获为方向的碳汇农业模式

农业虽是碳源部门,但也具有碳汇功能,而其碳汇属性也是发展低碳农业的潜力和空间所在。因此,应充分重视森林、湿地、海洋和草原等碳汇能力的发挥。首先,通过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和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生态涵养功能的复杂系统,也是强大的碳储库。应当通过还林、还草,充分发挥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以二氧化碳的游离形式存在的碳素固定到植物中,从而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实现碳素向自然生态系统的还原。其次,做好碳森林建设规划,最大限度地实现森林碳汇效应。碳汇森林的建设是一个相对长期的项目。在碳汇森林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林木品种差异,根据区域特点,种植碳汇水平高、经济和生态效益好的林木品种,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灌溉方法与合适的种植间隙,以提高单位土地的碳储能力,使森林碳汇成效最大化。最后,发展森林旅游,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对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通过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氧吧,开发生态农业、森林休闲度假和疗养等旅游项目,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时,赢得社会效益,充分发挥森林的多重功用。

第6篇

关键词: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探源:启示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剧,低碳的城市规划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低碳城市建设是对传统城市发展方式的一种否定,是对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指引。它是建立在文明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基础上,以实现高层次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为目标,确保经济、资源、环境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低碳城市概念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向经济发展、社会公平、资源节约和环境优厚的良好图景。

2 低碳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2.1萌芽阶段(18世纪6。年代之前)

农耕文明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完全依赖自然,并对自然抱有一种“尊从和敬畏”的心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放在首位,以适应自然为主,坚持人工建筑与自然的协调。从城市的起源看,农业时代的城市大都选址在依山伴水的环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管子・乘马》篇言“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充分体现了农业时代人类与自然相融的思想。

2.2发展阶段(18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

工业革命后,针对工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交通、住房、公共卫生、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一些有远见的学者开始探讨一种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使之能够解决众多城市问题,协调好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这个阶段涌现了大量的代表性理论,主要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马塔的带形城市、耐特的广亩城市、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等。同时表达了人们亲近自然、改善生存环境的想法,无形中为低碳城市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

2.3成熟与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后现代时期,人类在充分享受物质财富之后,开始关注城市的环境质量,渴望生活得更加安逸舒适。人类追求生态系统物质生产的高效性、持续性,同时又希望营造一个社会经济发达、自然和谐共存、令人感到愉悦的城市环境。这个阶段出现的代表性理论有:新城市主义、紧凑城市、精明增长、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低碳城市以及包容性城市等。这些理论和实践的共同特点是城市建设相对集中,生活和就业单位距离拉近;土地混合利用;创造方便、快捷的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和公交系统:新增开敞的绿地空间,促进城市碳汇系统运行。至此,低碳城市的关键要领已形成,达到了成熟与完善阶段。

3 低碳城市的概念内涵

3.1低碳城市的概念

“低碳”(LOW carbon)最早在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造低碳经济》白皮书的“低碳经济”的概念中被提出,其核心思想是碳排放量的减少。城市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中心,是社会发展的心脏,也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因此,建设低碳城市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重要举措,倍受关注。一般认为,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3.2低碳城市的内容

低碳城市构建通常包括五部分内容:城市结构低碳化、产业结构低碳化、交通模式低碳化、能源结构低碳化和城市建筑低碳化(图1)。

3.2.1城市结构低碳化。紧凑城市空间布局,尽量保证职住平衡和商住平衡。强调多元化的土地用途混合,缩短交通距离,减轻交通负担。此外,增加城市碳汇,拓展开敞空间,保证大面积城市绿地能起到的碳汇作用。

3.2.2产业结构低碳化。首先对高碳行业减排,按照低投入、高效率、可循环的原则,实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同时,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发展静脉产业和循环产业体系,减少碳排放,调整和升级城市产业结构。

3.2.3交通模式低碳化。低碳交通是指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交通方式,主要从慢速交通、公共交通、高效高速交通和限制城市私家车四个方面研究。鼓励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积极促进公共交通系统,大力发展高效高速轻轨地铁交通,规定私人汽车碳排放标准顺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3.2.4能源结构低碳化。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加强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开发,积极做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同时,逐步限制化石能源,积极开发利用核能。不断优化和完善能源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2.5城市建筑低碳化。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通过外墙节能、门窗节能、屋顶节能、采暖、制冷和照明的节能。此外,能够使室内能源供应达到人类正常生活需要的被动式节能建筑也是低碳建筑中重要组成成员。

3.3低碳城市的特征

通过以上对低碳城市概念和内容的分析,总结得出低碳城市包括以下两个特征:

3.3.1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的特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国际化背景下,通过研发低碳能源,发展低碳产业,树立低碳的价值观来积极回应气候变化,实现生态文明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2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低碳城市的本质是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从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和城市建筑等多个方面探讨低碳城市的构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努力降低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碳足迹”、实现可持续城市化的同时,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

4 低碳城市的规划案例分析

4.1强调自然生态环境的案例

当前城市规划发展越来越重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考虑,为了增加城市碳源与碳汇,近几年国内外一些城市在编制总体规划时引入景观生态学方法,结合生态资源客观条件和碳足迹标准确定城市发展战略(表1)。

4.2倡导低碳交通模式的案例

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引发许多城市病,提倡绿色交通工具、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已成为低碳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点。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并在公共交通路线周围设置居民点,以此减少高峰时段私家车的出行;规划紧凑的城市结构,将公交站点与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集中起来组织成一个多功能混合空间等(表2)。

4.3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案例

循环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

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主要强调区域产业布局,促进循环产业链的形成;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循环产业发展潜力;通过产业与科研结合布局,促进新兴产业的出现,丰富循环产业网络(表3)。

4.4鼓励生态基础设施的案例

鼓励能源结构转型、减少能源消费、改变增长方式是低碳城市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关键环节。清洁能源的开发、运用生态技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是低碳城市构建的主流,具体的措施包括:风能、太阳能的能源形式;利用环境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地区的污水、垃圾的处理和回用等(表4)。

4.5以低碳社区为导向的案例

低碳社会的构建强调社会的包容性发展、规划的精细化设计,这体现在支持、鼓励和培养社会联系,鼓励面对面交流。在国外许多“诱导型社区”中,我们可以发现规划师注重公共场所和人类之间的交流,通过高连通性的步行系统创造一个体现人类尺度、结构紧凑、多样化的功能社区(表5)。

5 启示

低碳城市构建融入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的因素,它必须兼容并蓄,整合所有影响其发展要素,以实现城乡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物种之间多种关系的和谐共生,同时体现了社会公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整体协调。通过对国内外不同类型低碳城市案例的分析,并得出以下启示:

5.1土地功能复合使用。采用紧凑、城市性和绿色的战略方针,进而加强社会的流动性,使城市特征明显。有效地降低交通需求,减少出行距离,节约能源消耗,提高空间资源使用效率,促进街区功能的多样性,增强社区活力。城市不应该过分地推行功能分区,而应该根据人们活动需求,强调不同功能的混合使用,积极探讨新的用地使用模式,如“商业+交通”、“居住+商业”、“商业+交通+居住”等多种用地功能的组合模式。

5.2绿色交通系统的支撑。坚持低碳交通构建5个导向则:POD>BOD>ToD>x0D>COD,即步行导向发展>自行车导向发展>公共交通导向发展>形象导向发展>小汽车导向发展。鼓励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逐步限制私人小汽车的使用。

5.3城市与环境协同发展。由“正规划”向“负规划”的变化,也就是由过去的先“建设”后“保护”的规划向先“保护”后“建设”的规划转变。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是低碳城市规划的新方向。此外,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碳汇系统的主体,能够有效地将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中,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第7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保护;低碳技术

当今世界,我们的环境正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比如气候变暖,空气和水资源污染,以及对自然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共识,这就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关注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态需求。

一、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的关系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尼古拉斯·斯特恩向英国政府提交《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从气候学的角度对当前经济进行分析,并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可见,低碳经济的概念就是由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而产生的。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二、我国低碳经济建设中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的低碳产业和相关技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在低碳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推进低碳经济建设。总体来说,我国的低碳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能源消耗持续增加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稳定与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而能源的持续供应与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必需推动力。能源、钢铁、汽车、交通、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高碳经济状态仍然比较突出和明显。由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将同时并进,这就必然导致能源消耗快速增长。这是与低碳经济的内在发展要求冲突的。

2.我国的资源储备决定了碳的高排放量

作为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我国煤炭的比重占70%以上,而在各种能源中,煤炭含有最高的碳含量,因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数量也相对较高,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虽然我国已经开始研究并开发出可再生能源以及各种清洁能源,但在短期内依然难以完全替代传统能源,我国以煤炭等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3.产业结构阻碍低碳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5:4,第二产业仍然是主体产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的,而我国目前又处于以高能耗为特征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大部分产业链低端产品都是在我国制造完成的,这就决定了我国需要消耗大量基础原材料,即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而工业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高碳经济特征。总之,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产生了严重的阻滞效应。

4.低碳技术水平低下

低碳技术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实现未来低碳产业的目标,至少需要60种骨干技术支持,其中有42种是中国目前没有掌握的核心技术。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在低碳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还存在严重的落后性。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其先进与否,直接决定着低碳经济建设与发展能否成功。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措施

1.加快产业结构改革

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工业所占比重过大在所难免,但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不能一味偏向工业的发展规模,而忽视了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在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应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制定完善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计划。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既然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煤炭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耗方式难以改变,那么要想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就只能通过提高单位能源的利用效率来实现。比如通过政府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引进先进高效生产设备;制定严格的能效标识制度和能效准入制度,鼓励和规范家电、建筑等行业的能源高效利用;以价格为杠杆,逐步推行阶梯能源定价,从消费者一方入手做到节约能源;加快低碳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并尽快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低碳生产。

3.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我国低碳技术还不是很发达,可以加强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提高能效的技术、先进的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另外,政府还应该鼓励支持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以及对引进的技术进行二次创新,使我国在低碳技术领域拥有自己的技术特色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全球环境使然,也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面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合理改善产业结构以及提高低碳技术等逐步提高我国在低碳领域的竞争力,从而健康快速的发展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洪大用.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M].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02)

第8篇

关键词:低碳农业;问题;实现模式

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代人的不断努力和补充才能实现。在我国现今的发展形势下,低碳农业的建设并不遥远。基于此,对低碳农业经济理论进行介绍,指出当今低碳农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个实现模式以供选择。

1低碳农业

1.1内涵

低碳农业是在气候变暖与低碳经济的双重影响下产生的,以二氧化碳为度量指标,以低碳农产品的生产为导向,以碳汇产品为架构而产生的生产体系。其最终目的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改善农业的气候环境,保证食品健康和改变环境质量。低碳农业是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也是为了人类的未来考虑。

1.2特征

1.2.1“三性”特征

低碳农业有长期性的特征,即要立足于农业的长期发展;全球性特征,即需要全球都充分重视,做到低碳生产、改善地球的环境;外部性特征,即低碳农业的发展成果要实现共享。

1.2.2“三化”特征

综合化特征,即低碳农业要涉及到更多的农业领域,不仅是种植业,还要在林业、菜地等领域进行;产业化特征,即生产规模要大,实现产业化发展;现代化特征,即利用最新技术,指导农业生产。

2低碳农业发展问题

2.1起步晚

我国的低碳农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并未被大多数地区所用。我国的制造业和工业都未达到低碳的要求,农业的低碳就更需要时间积累。高碳的生产模式并不容易打破,因此低碳农业的普遍实现还是一个问题。我国农业的高碳体现在很多方面,观念不好转变。生活方式、农作物的秸秆处理都存在问题。农民在处理农作物秸秆时多用直接焚烧的方式,而薪柴则是砍伐树木获得的。但秸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很高,部分农村地区天然气、煤气的使用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2.2碳排量高

我国农业碳排放量过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力数量多。我国在农业生产上的人力投入约是世界投入的1/5,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都要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这些生产模式对环境、资源的影响是很恶劣的,也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农作物的连片种植更是破坏了植被,各种不合理的生产使碳排放量无法得到根本的控制。

2.3碳汇及固碳能力弱

我国的生态系统管理落后,没有成熟的技术,使现有的碳库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种子的选择和培育技术落后,使种子发芽率低,增加了碳排放量。食物在摆上餐桌前的每个过程都是由大量的碳排放产生的,而我国在各个环节缺乏可行的管理措施,也未对碳排放予以控制。因此,我国彻底实现低碳农业还需要很多探索。

2.4矛盾存在

低碳农业的长期性决定其是一个长远目标,而农民追求的却是短期效益。农民缺乏低碳意识,也不认为低碳有必要性,两者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农民作为低碳农业的实践者,生产方式还是较为落后,这种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的收入较低。在这样的收入水平下,农民是不会选择低碳农业这种高成本的生产方式。同时,收入水平低也导致作为社会的大部分群体的农民不会去购买低碳产品,而选择购买低碳产品的较高收入人群却不涉及低碳农业的实践。同时,我国农民的素质普遍较低,不会轻易改变传统观念的,这也是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3低碳农业实现模式的选择

生产技术的落后、农民素质的低下、经济效益的影响,都使我国低碳农业在实践过程中荆棘密布。农民对现有生产方式的依赖使他们不会轻易发生转变,土地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在短期内也无法改变。而且,我国的农业生产过于分散,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增加了统一的低碳行为的难度。在这些条件的制约下,我国必须要探索低碳农业不同的实现模式。

3.1减少碳排放量

产业链不管是在工业还是农业上都是最好的生产方式。在整个产业链的建立下,可以征合产、供、销之间的资源,同时对农业垃圾进行科学处理,使之再利用。这样可在生产源头控制碳的排放量,也可借鉴生物农业的发展思路和方式来开发使用低碳机器,利用最新技术来生产绿色肥料。在产业链的生产中力求改进工艺,降低能耗,使农产品低碳环保、安全卫生。

3.2创建碳汇农业模式

农业的碳汇功能对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因此,应注重湿地、海洋、草地等碳汇能力的开发。以退耕还林或植树、种草等方式,最大程度地还原森林的生态能力。森林是丰富的碳储库,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把碳素锁在植物中。

3.3实现“碳中和”的模式

“碳中和”要实现立体模式,立体模式其实是一个大系统,它能重建并适当地恢复大自然中的食物链,使动植物能够和谐相处,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模式。

4结语

目前,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不仅有政策支持,也有技术的投入和研发,但由传统农业转变到低碳农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发展低碳农业时不可过急。要利用大自然的资源,可持续地进行发展。我国低碳农业存在的问题已经被剖析,接下来要对实现模式进行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刘静暖,于畅,孙亚南.低碳农业经济理论与实现模式探索[J].经济纵横,2012(3):64-67.

第9篇

1.1对人力资源主体的影响

低碳经济是为了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涵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工业革命以来的高碳经济还是绿色经济,本质上都是通过“人”这一能动性要素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人力资源经济,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人”,而低碳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影响则主要是对人力资源主体的影响。传统的工业化生产及城市化进程,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在传统高耗能高投入的发展特征下,人力资源主体是以工业生产领域的产业工人为主的;而在低碳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主体则是以集中在新能源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工作者。因此,低碳经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当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人力资源主体的变化,必然带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变化。

1.2对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影响

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中,由于产业结构及具体企业发展的差异,很多企业仍然停留在以“事”为中心的管理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无法完全摆脱作为企业管理辅助职能的地位,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被单纯的认为仅仅是为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在低碳经济时代,由于人力资源主体的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然要转向以“人”为中心。因为只有以人为中心,加强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企业才能占有更多的知识,并依托知识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因此,低碳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应该是有效整合知识工作者的知识积累,为知识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知识工作者利用自身知识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1.3对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的影响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人”为中心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内容必然是在考虑企业或组织工作目标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员工个人性格、能力、特长及发展要求等,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实现企业或组织与员工个人的双重发展。在低碳经济时代,由于企业或组织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与生态责任,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具体而言,低碳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更多的融入“绿色”“低碳”“和谐”等理念,从“人”这一根本要素出发,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各个具体环节(如招聘、培训、绩效考核与激励等)强调“绿色”“低碳”“和谐”的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整合整个价值链,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竞争环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本身不仅要考虑企业经济效益和员工本身的利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2.1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界定

前文述及,在低碳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为企业的战略服务,还应充分考虑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实现。因此,基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依据既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期“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又要反映生态和谐、内外和谐、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故本文认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能仅仅以低碳经济理论为唯一支撑,还应融入绿色经济理论、和谐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生态系统理论的有益思想。基于此,本文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定义为:以低碳经济为基础,融合绿色经济理论、和谐管理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生态系统理论的有关思想;通过构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解决以往人力资源管理中不注重环保、和谐发展等“非绿色”与“非和谐”问题;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外环境(如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管理环境),促使人力资源管理从传统的职能管理迈向系统管理,开发和培养具备“绿色”“低碳”“和谐”思想的人才,并合理安排人才的使用;推动企业或组织的宏观管理走向“绿色”“低碳”“和谐”,并最终促进经济增长从粗放式增长向低碳集约型增长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实施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从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最根本要素——人的角度出发,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从各种人性假设的前提下解放出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通过对“人”这一要素的管理,为企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从传统高碳粗放式增长向低碳集约式增长转变。

2.2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绿色”“低碳”“和谐”的特征,是与低碳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增长模式的特征相吻合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从企业或组织的微观角度出发,但着眼于宏观层面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效益的实现;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在不否定以往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的前提下,系统的分析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环节融入“绿色”“低碳”“和谐”的思想,在兼顾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与和谐。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明显区别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特征:

(1)绿色性。

绿色思想的核心是环保、无污染、低排放的原则。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仍然遵循绿色思想的基本观点,注重对各类资源的节约利用——也包括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各种非必要消耗。因此,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绿色性必然要体现在要求员工关注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绿色企业文化的建立,同时倡导低碳健康的办公方式以及关注企业内部运转与外部信息交换的整体健康。

(2)生态性。

自古以来,人的活动就是处于一定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态环境中的。尤其是在一定的文化、制度、经济的社会生态环境下,人这一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最根本要素才能够得以体现和发挥自身功能。因此,人力资源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下,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发生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必然要体现生态性,以求得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

(3)和谐性。

从管理的角度而言,和谐的本意是从人的不确定性出发,探讨企业与环境、社会、市场、政府以及企业内部之间的和谐。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可以通过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实现信息沟通便利和无纸化办公,达到缓解生态压力,节约能源的目的。企业内部环境的和谐则是指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状态是以“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人本管理,主要通过绿色企业文化来塑造健康的员工心理、积极的工作态度、员工之间和睦稳定的人际关系。

3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施措施

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内涵可以看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非绿色”与“非和谐”问题。因此,首先需要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绿色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活动融入“绿色”“低碳”“和谐”的理念,并最终通过各项职能活动的实现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

3.1企业内外环境的绿色化

企业外部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及生态环境等。企业外部环境的绿色化,需要政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转型创造有利的大环境。在经济建设上要通过政策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文化建设上要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倡导“绿色”“低碳”“和谐”的发展观念和生活理念;在社会建设上要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与生态责任意识,引导社会大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在创新能力建设上,要积极支持企业开发和应用各种新能源技术与工艺,生产绿色产品或提供绿色服务。企业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物质环境、文化环境等。企业内部环境的绿色化,需要企业从资源配置、研究开发、生产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都要从低碳化的角度出发加以考虑,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与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特征相匹配的战略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同时,企业要建立绿色企业文化,审视自身所处的行业,了解行业技术革新的方向,在日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树立起“绿色”“低碳”“和谐”的理念,并建立企业绿色品牌。

3.2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绿色化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活动包括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等。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绿色化也可以从这些方面展开:招聘环节的绿色化,要求企业招聘人员应充分熟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生态责任,了解有关环境法律及其他环保方面的知识。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可以采用无纸化招聘的方式,同时优先选择具有环保意识的应聘者,尤其是环境敏感行业内的企业,如化工、石油等行业。企业还可以考虑设置专门的环境部门,或者设置环保方面的高层职位。培训与开发环节的绿色化,要求企业对员工的培训需要包含企业社会责任、生态责任及和谐发展思想等方面的培训。使公司每位员工牢记公司的生态责任与社会责任,梳理企业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思想。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时要注意培训信息要简单明确、培训以非正式的形式,多次分开进行,尽量使用企业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来支撑培训与开发。企业培训与开发要注意保持创新和主动性。绩效管理环节绿色化,要求企业在员工的职责里纳入社会责任、生态责任等相关方面的指标。对于员工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生态责任的行为要给予积极的提倡和宣扬;对于非本职工作范围的绿色行为,例如提出改善公司环境形象的建议,个人或小组的节能措施等,也要给予适当的肯定和激励。以此引导企业员工树立为公司整体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改进作贡献的思想。

4结语

第10篇

论文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将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等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文章从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出发,相应地找出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探寻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对策,从而为相关的宏观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与借鉴。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全球生态、经济、政治利益的整合,已上升到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节能减排在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经济开发要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区域发展要以环境的可容量为基础。因此,根据区域实际,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对于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区域行动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能源利用水平及能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各区域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也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基于区域层面来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我国正处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受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结合区域情况,改变经济增长结构,减少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促进区域经济持续高效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撑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扶持。

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仍不理想

区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能源消耗处于上升期,碳排放强度高。高能耗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电力热力、金属、化工、采掘以及非金属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

从区域情况来看,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该地区的煤炭、石油的大规模开采也是其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中部地区工业化是为了适应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钢铁等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中部地带的资源开发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中国生产力布局主要集中在东中部两块地区,沿海地区在加强能源、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等重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了电子、家电、通信等新的工业部门和行业,在出口工业品的生产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二)能源利用效率低

当前,我国能源资源结构表现为“富煤、缺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难以改变。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经济发展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

由于我国各区域之间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碳排放的差异较大。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即能源强度,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能源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该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能源消费强度来看,我国不同省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能源强度排在前三位的均处于西部地区,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能源强度低、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则分别是北京、浙江、广东省均处于东部地区。

(三)技术创新步伐缓慢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我国东部地区基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人才资源较有优势,而其他三个地区与东部相比创新能力较弱。重点是能源开发利用,第二产业等领域技术更新缓慢,产能落后,使得整个产业体系薄弱,加上传统落后工艺在重点行业领域比重较高,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使得未来几十年内,基础建设以及工业生产将维持高排放的特点,这也加大了减排压力,增加了低碳模式的实现成本,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四)政策法规尚不完善

《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系列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需要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保证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同时现有的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加之由于中央到地方政策执行链条过长,执行效果不易控制,因而导致执行效果不佳。

三、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一)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第一,发展低碳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促进工业低碳化,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并拉长产业链,加快构造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东部地区应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降低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电力、热力以及采掘、化工、金属冶炼、非金属制造等重工业行业要重点治理,限制高碳产业准入,积极发展低碳产业。

第三,积极发展服务业。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卓有成效地拉动国内多数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从不同侧面去分析,低碳经济既是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准。通过服务业的战略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思路,也可以从一定层面缓解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前期工业增长与排放正相关的矛盾。

第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二)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

第一,源头控制。推进节能减排重要的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要改善能源的供应结构,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

第二,过程控制。即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如引进先进技术、更新和改造落后生产工具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高效能、低排放的目的。

第三,事后控制。捕获、封存和积极利用排放的碳元素,即开发以降低大气中碳含量为根本特征的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及利用技术,以及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同时,还要大量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三)加快低碳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

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引进;二是自主研发。技术研发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高效能源利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都需要很长的研发周期。因此,技术转让是目前发展低碳产业更适宜的方式。目前,国际社会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而订立了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或者实施技术管制和激励,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最终目标。

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低碳技术研发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低碳技术落后的现状。

(四)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为保障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以及技术创新上的实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限制高碳产业准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在能源效率上,要加强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内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实施,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总体规划及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专项规划,完善“配额制”和“固定电价”等相关政策制度,以求改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状况,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供应。

在技术创新上,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引进政策,同时政府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如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等给予税收优惠支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减免税收等有效手段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在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等低碳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11篇

关键词:低碳试点城(镇);现状;路径

一、 引言

全球产业分工下,中国变成“世界工厂”更使得中国的能源消费量飙升,BP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国际能源署的报告中指出,2013年中国碳排放量已经占到了全球的28%,而同年中国的GDP仅占到全球的12.4%。中国于2009年11月首次世界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在2015年11月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中,更进一步提出,中国将在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2015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国家低碳城(镇)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了覆盖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一批具备相应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的8个城区和城镇,开展国家低碳城(镇)试点工作。本文基于各省市的低碳城(镇)试点工作报告,梳理目前8个低碳试点城(镇)的发展特征,总结各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结合以往文献研究成果,提出相应对策,探索切实可行的低碳城(镇)发展路径。

二、 国家低碳城(镇)试点发展特征

国家试点低碳城(镇)是以建设国家低碳发展的典范城(镇)为目标,以小尺度的城(镇)空间为载体,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实现城(镇)生产低碳化、生活低碳宜居化、能源资源利用综合化、基础设施绿色环保化、空间布局集约合理化(欧阳慧,2016)。目前,各低碳试点城(镇)具备以下特征:

(1)基本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开发潜力空间巨大。各试点基本以开发建设新城新区为主,并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启动时间上来看,各试点启动时间较晚,最早启动的湖北武汉花山生态城于2008年开始建设、珠海横琴新区于2009年开始建设,其余的基本在2010年后开始建设,最晚的福建三明生态新城于2013年7月才开始启动;从开发程度上来看,各试点开发程度较低,大部分仍处在园区规划、交通设施建设前期阶段,土地开发程度较低,以官塘新城为例,现城市建设用地只占总用地的12.16%;从试点城(镇)单位面积产值来看,各试点区域内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较低,以深圳低碳国际城为例,单位面积土地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5,存在很大的开发潜力和空间。

(2)以当地原生态为依托,因地制宜构建低碳生态环境。各试点以低碳为纲领,充分结合当地原生态特征,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全方面统筹空间功能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景观绿化等各个领域,划分建设区、限建区、禁建区,建设区又进一步划分为起步区和拓展区,起步区是近期布局的重点地区,而拓展区则基于起步区的发展状况,以其为中心进行空间上、技术上、产业上的延伸拓展。如云南呈贡生态城充分应用TOD原则和NMM理念,充分利用呈贡新城山湖之间的平坦地带,自然形成的“依山伴水”的地理环境,采用“多组团、多中心”的分区布局,构建以城市森林、城市隔离带和湿地等构成的网络化生态系统。湖北武汉花山生态新城结合本地“一江两山四湖”的地域特征建设水生态示范区、沿山体地区修建林地景观“花山”、“花果山”,打造集合生态环保、教育、展览、旅游为一体的新型生态城市。青岛中德生态园借鉴德国“莱茵模式”,结合当地天然生态岩石的地域特征,构建镶嵌在自然景观中的岩石区―城市岛。

(3)以无煤化为方向,以优化能源结构为目的。各试点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与常规能源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能源利用模式,同时积极推广新能源技术,加强能源梯级利用,促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为例,生态城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耗达到 10%~15%,公共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达2%~5%。同时有效促进高品质能源的使用,禁止使用非清洁煤、低质燃油等高污染燃料;珠海横琴新区也在产业发展、城市环境、交通、建筑、能源、水资源、固废利用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的低碳安排,在区域内以天然气和电力替代煤炭消耗。数据显示,2014年该地区天然气和电力消费比重分别为83.15%和16.84%,其万元GDP能耗为0.403吨标煤/万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依托自身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规划建设之初,各试点积极与具有先进经验的国家进行合作建设,将先进的低碳城(镇)建设经验引入到我国多个低碳试点城(镇)中来。青岛中德生态园引入“莱茵模式”,编制绿色低碳规划,利用对德合作优势,开展德国绿色低碳技术的引进工作,实现园区绿色低碳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并计划积极组织园区开发公司在德国上市,探索境外融资路径。深圳国际低碳生态城充分利用低碳城与欧美等国城市在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方面的交流和合作现有成果,拓展低碳技术、低碳特色学院、低碳服务等重要领域的合作,同时依托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会、C40、R20等国际组织的现有合作资源,吸引和集聚国际优势资源建设低碳城市。

(5)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探索“产城融合”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各试点积极探索“产城融合”的低碳发展模式,将以人为本、产业发展低碳化及城市发展低碳化进行有机结合,以低碳产业培育导入为抓手,通过产业升级实现城市升级。积极引进高附加值、低能耗、低碳排放的高技术产业,同时结合本地的产业优势,发展低碳特色产业,从而实现城(镇)低碳化。以湖北花山生态城例,花山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农业发展基础良好,花山生态城在初期规划中就探索了生态农业专项发展研究,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构建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实现农业产业低碳化。从产业体系构建上看,各试点瞄准知识产业、生产业等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产业,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强发展商贸服务业,延伸至时尚休闲产业、文化创业产业,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从产业结构上看,各试点以低碳为目标,依据当地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发展以低碳为特征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横琴,呈贡来看,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占其试点产业比重均相当,并且三产比重均超过当地其他地区水平。

(6)紧扣低碳主题,逐步构建完备的低碳指标体系。各试点以“低碳”为纲领,搜集有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具体指标,根据低碳城(镇)的特点、要求、城市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并结合试点的实际情况,建立以“绿色、低碳、和谐、共融”的核心发展理念,以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为基础,涵盖智能电网、绿色建筑、专业领域的绿色低碳规划体系。中德生态园建立了控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两大类,并在每一类指标下设计五大类一级指标,四小类二级指标,指标体系涵盖空间、能源、交通、生产、生活等领域。湖北花山生态城建立“生态安全格局、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低碳生产生活”等四方面的目标,并基于上述目标提出30项低碳城市建设指标。

三、 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发展面临的问题

1. 以低碳为纲领的发展意识有待加强。各试点积极推动低碳引领、多规合一,然而由于各相关部门间对低碳的认识不统一,特别是担心低碳发展制约当地经济增长的思想仍存在,导致在许多地区政策落实中面临一些阻力,例如在能源系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由于考虑的角度不同,部门间易出现分歧,难以形成合力。针对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各试点相关部门出台了多种涉及空间的规划,主要有:主体功能区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空间规划类型多,体系庞杂,深度不一,编制目标、期限不同,技术标准和要求也不同,造成各类规划之间难以衔接和协调,有限的空间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和管制。

2. 低碳城(镇)建设保障资金缺口较大。为支持各试点建设,各地区推出由政府财政引导,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协同运作的的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部分试点提出了设立低碳发展专项资金,但因为各试点为尚未开发或部分开发的城市新区,创建初期投资需求非常大,按照各试点项目的需求,八家试点的资金总需求在2 331.92亿左右,以统计局的201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88 469亿元估算,八家试点的的资金需求规模很大,在经济下行、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资金筹资压力比较大。

3. 基础设施亟需加速建设,兼顾低碳与经济发展操作难度大。国家试点低碳城(镇)基本是新城新区,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基础设施薄弱。从各试点的待建基础项目库来看,基本投资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启动时间较早、规划面积较小的青岛中德生态园、无锡中瑞低碳城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分别占到40%和83%。从已完成情况来看,深圳国际低碳城,属于发达城市落后地区,目前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在新建、改建市政道,解决断头路多、交通不畅,新建高压电力通道、市政干管等线路的层面。国家试点低碳城(镇)覆盖了我国的东西部地区,虽然各试点在当地属于龙头经济地区,但各试点内部来看,基本包括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各试点经济发展差异度大,经济发展阶段也不一致。深圳国际低碳城处于发达地区深圳,虽片区发展方式落后,产业结构低端,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是深圳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但借助深圳的发展优势,高起点、高标准的走跨越式低碳建设之路并不难,而三明国家生态城处于后发山区,经济实力相比发达地区要弱,经济资源很有限,不能容忍一定的经济损失来实现低碳城建设。因此,统一当地政府、企业和居民对于保护环境的认知,扭转“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成为了当务之急。

4. 特色产业挖掘较少,重点发展方向模糊,同质化较为严重。各试点的地方特色产业布局较少,并未充分利用地方特色产业在低碳发展的优势。以湖北花山生态城为列,花山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农业发展基础良好,从基础项目库来看,花山生态城投资方向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及住房地产,特色产业在低碳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重视不够。重点产业发展上,各试点基本都集中在高技术产业、旅游、文创领域,产业选择重合度高,其中高技术产业的方向过于模糊,基本都涵盖了目前大部分可以实现低碳的技术研发产业,并未很好的结合区域产业优势,集中发力于几个可落地、可持续的高技术领域;而旅游、文创领域的规划偏重于自然资源的初级层次开发,缺乏对当前国内旅游、文创的深度研究,挖掘区域内生态经济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5. 尚未建立专门的支撑管理体系。国家试点低碳城(镇)仍停留在以完成低碳指标,重点促进新城新区投资建设的层面上,对低碳发展中的低碳管理缺乏自上而下专门的行政管理体系和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运营主体。各试点至创建以来,积极参考国际先进国家地区的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低碳指标体系。但现状来看有待加强,以主要的低碳指标单位GDP能耗,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量来说,只有珠江横琴、云南呈贡测算了有关的数据;从能源消费结构上看,各试点均强调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但只有珠江横琴具体测算了能源消费结构,其余的试点暂未有结论;从碳排放管理信息平台来看,各试点处在规划或建设前期阶段,尚未开展碳排放管理,以2008年最早启动建设的湖北花山生态城为例,尽管较早提出建立分区布点与移动式相结合的“大气质量实时监控中心”,但在从上报情况看,湖北花山生态城未有大气质量数据,而其他地区对于碳排放的数据监测体系仍停留规划层面,有待下一步的建设中很好的贯彻落实。

四、 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低碳转型是我国“十三五”发展的关键期,城镇化发展与城市低碳化两个目标需要同时完成。因此,低碳城市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以经济增长为重点,同时贯彻低碳理念,实现城市的低碳城镇化发展。

1. 统筹规划建立完善低碳城市发展支撑体系。总结目前低碳城市试点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的城市建设模式,确定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理顺低碳城市建设的部门职能分工,明细各级政府部门在低碳工作中的角色定位,确定统一核心的低碳发展指导部门,建设完善专门的自上而下、层次完整低碳城市管理体系,对低碳城市的建设和监督给予有效的指导。强化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温室气体监测、统计、监督体系,全面开展温室气体的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

2. 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并积极采用PPP等融资模式化解资金缺口问题。政府通过加大研究和落实是低碳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试点低碳城市项目建设。通过设立低碳城市风险投资引导资金,通过对低碳技术企业参股、并购等资本手段,实现低碳技术企业的发展。试点低碳城市的建设主要以财政拨款,地方债为主,依赖性较强,市场化融资机制不足。PPP等融资模式有利于丰富低碳城市的建设资金来源,确保更多民间资金流入低碳建设项目,快速有效的推动低碳城市的建设项目落地。积极探索“绿色债券”金融政策和制定银行绿色评价制度,支持风险资本等民间投资机构投资低碳技术创新的企业,完善低碳发展投融资服务体系。

3. 以低碳发展为契机推动新旧城市建设。将低碳发展有机融入城市发展规划体系,以低碳发展与功能需求为原则推进试点城市的建设。将低碳相关指标加入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如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城市绿化率等。按照低碳生态的原则建设新城改造旧城,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强调城市土地建设的紧凑发展,重点推进城市骨干网、城市排水、城市绿化等基础设施。着重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电网智能化建设,发展分布式光伏项目,沼气等能源供给,改变居民用能方式。

4.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低碳产业体系。充分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围绕试点的功能定位,考虑当地产业特征,借助地方产业发展优势,促进低碳科技产业、低碳技术服务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构建以高技术产业、服务业为主的低碳产业体系。鼓励和引导低碳产业链发展,着力发展具有当地产业特色的低碳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低碳产业集约式发展,形成低碳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

参考文献:

[1] 陈飞,褚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及目标策略确定[J].城市规划学刊,2009,(4):7-13.

[2] 郑艳,王文军,潘家华.低碳韧性城市:理念、途径与政策选择[J].城市发展研究,2009,(6):23-27.

[3] 吕斌,熊小平,康艳兵.我国产业园区低碳发展思路初探[J].中国能源,2014,(12):31-35.

[4] 刘文玲,王灿.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17-22.

[5] 宋德勇,张记录.中国城市低碳发展的模式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15-20.

[6] 陈晓春,蒋道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学术论坛,2013,(4):123-127.

[7] 蒋长流,杨志敏,张卫.低碳城镇化的型构与演化路径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6,(2):32-36.

[8] 欧阳慧.基于碳减排视角的国家试点低碳城(镇)发展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6,(6):15-20.

[9] 杨重光.新型城市化是必由之路[J].中国城市经济,2009,(11).

[10] 李迅,刘琰.低碳、生态、绿色――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11,(2).

[11]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4).

第12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金融支持

一、金融支持是促进低碳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处于核心地位,金融引导经济资源配置、调节经济运行、服务经济社会,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的基本功能一是使社会资金转化,二是优化配置经济资源。金融市场通过运行机制的作用,可使社会闲散资金和企业暂时闲置资金转化为生产周转资金,变储蓄资金为投资资金。另外,由于金融市场拥有广泛的信息资源和众多的投资者,信息传递迅速,使经济资源的配置得到优化,促使经济资源流向生产最有效的企业。

低碳经济成为危机后带动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力量,低碳产业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低碳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一是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发挥金融融通的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交易的广度、深度和弹性。二是推动市场自发进行低碳创新活动的功能,使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可以不依赖于政府扶植,有效避免了路径选择的错误及权力寻租的浪费。三是实现碳市场的激励功能,提升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效率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排放交易机制的制度功能。四是有利于碳投资的风险分担和退出,有利于投资者队伍的扩张,有利于能源金融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产生,有利于资本对节能减排的推动。

2009年11月,我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2年7月20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目标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到2020年,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其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是属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要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就要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在低碳经济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产业体系的建立。

二、低碳经济产业结构优化需要金融支持

金融对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传递机制如下:金融—影响储蓄和投资—影响资金(资本)结构—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金融可以通过资本的优化配置,引导经济资源流向低碳技术创新领域,促进低碳经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包括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和技术结构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代表产业的规模经济性,技术结构代表产业的能耗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

根据《2010—2011中国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2010年产值已超过2万亿元,新能源产业接近4000亿元。报告指出,虽然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拥有巨大的产业规模,并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来推进,但是为数众多的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企业并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低碳产业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由于存在巨大的行业壁垒,广大民营中小企业难以通过常规的商业手段参与市场竞争,风险资本对这一领域总体持观望态度。因此,在当前我国正处在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新能源产业、节能设备制造、低碳技术研发等相关领域发展前景广阔,融资需求巨大,有必要建立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促进低碳产业结构优化。

低碳产业紧密结合金融支持的主要表现:一是金融资本直接或间接投资于低碳项目与企业,如支持化石燃料改造、提高传统行业的能源效率、发展新能源产业、植树造林等;二是来自不同项目和企业产生的碳减排量进入碳金融市场进行交易获取收益,并且碳减排量被开发成标准的金融工具,引导经济资源投向低碳产业,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优化,促进低碳技术升级,实现节能减排(如图1所示)。

三、低碳产业的发展特征需要创新金融支持

低碳产业的发展具有项目周期长、高风险、高投入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其对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的需要。首先,项目周期长。低碳产业的发展是指通过创新技术来提高传统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促进新能源的开发。但是,低碳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并非有投入即可立竿见影,低碳项目的周期从技术研发阶段到技术转化阶段,再到产品推广阶段,是个漫长的过程。项目周期较长的特点决定了其中短期内不能够为企业带来回报,因此开发低碳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在项目周期的不同的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均不相同。其次,市场风险高。低碳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在社会上的认知度仍然不足,人们对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接受需要时间,当前低碳市场相对弱小且不确定,这中间会有较高的市场风险。另外,采用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生产产品成本过高。比如燃煤发电成本为1,则小水电、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成本分别约为煤电的1.2倍、1.5倍、1.7倍、11—18倍。高成本形成高价格,使得市场无法接受低碳产品,导致了低碳技术迅速发展所带来的质量改进和社会成本降低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低碳技术作为高新技术,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对于中小低碳企业而言,在缺乏政策支持和信贷资源、技术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一般难以维持自身运营。为了管理和转移低碳产业的风险和成本,需要创新金融支持。

四、全球碳金融市场的形成需要金融支持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缔约方和其他发达缔约方应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以协助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履行《公约》,《公约》建立了向发展中国家分配资金的融资机制。另外《京都议定书》规定,允许有减排责任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购买减排指标。这一规定推动了全球碳金融市场的形成。

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迅速,2012年5月世界银行的《2012年碳市场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碳市场总值增长11%,达1760亿美元,交易量创下10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新高。随着碳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其价格发现功能导致市场主体把碳排放成本作为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REN21)公布的两份最新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达257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世界银行专门成立了碳金融业务部门,并已经设立了总额高达10亿美元的8个碳基金用于全球环境保护项目。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涉足碳金融领域,目前全球采用“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已超过60家,对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进行判断、评估和管理已作为其金融行业基准,其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项目融资额占全球融资额的85%。

在国际碳金融发展领域,发达国家都竞先抢占碳金融市场,围绕碳减排权,建立并完善碳交易市场,试图构建碳交易货币,并发展包括相关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基金、碳排放期权期货以及碳衍生理财产品等一系列以金融创新产品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EUETS)于2005年4月推出碳排放权期货、期权交易,碳交易被演绎为金融衍生品。2008年2月,首个碳排放权全球交易平台BLUENEXT开始运行,该交易平台随后还推出了期货市场。其他主要碳交易市场包括英国的英国排放交易体系(UKETS)、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国家信托(NSW)和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也都实现了比较快速的扩张。加拿大、新加坡和东京也先后建立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

对于蓬勃发展的碳金融,我国仍处于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居于被动参与的地位。目前国内碳排放交易的买家主要是境外企业,国内企业与国际买家谈判时,缺乏话语权。虽然中国现在是最大的碳交易供应国之一,但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碳交易市场,因此没有交易定价权。中国要想掌握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的主动权,就必须发展碳金融市场,构建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注:本文为2011年度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D11YJ35。)

【参考文献】

[1] 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9(2).

[2] 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支行课题组:发展循环经济的金融政策支持研究[J].福建金融,2009(1).

[3] 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

[4] 安国俊:发展碳金融市场,助推低碳经济[N].金融时报,201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