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的根本方针

教育的根本方针

时间:2023-08-06 11:40: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的根本方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的根本方针

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疏导方针;创新运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优势。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科学发展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既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经济建设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和地位的进一步明确。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新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反映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鲜明特点和时代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学好用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方针。

一、准确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疏导方针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其目的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和认识问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还要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要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唯一的方针就是疏导。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唯一正确的方针。

疏导,最早见于大禹治水的典故。传说上古舜的时代,洪水到处泛滥,最初舜命令鲧去治水,“鲧盗息壤以堙洪水”,结果这种水来土掩的办法使得洪水更加泛滥。后来舜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吸取了其父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了“疏浚河道,导水以行”的办法,治水获得极大成功。大禹治水的成功方法迁移到对人们思想问题的解决,这就转化为我们今天所讲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方针。

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方针,包含疏通和引导两层含义。所谓疏通,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让人们畅所欲言,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不同的想法表达出来,以实现化解矛盾与理顺情绪,达到思想上的清淤除障。采用疏通的方法,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能清楚地了解工作对象的思想状况和真实想法,因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疏通相对立的方法,是压制各种不同意见,堵塞各种言路,只允许一种声音说话。由于各种思想和意见无法充分表达出来,结果只能是压而不服,最终达不到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目的。

所谓引导,就是采用政治宣传和正面教育的方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或者把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坚持引导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用科学的理论去教育群众,说服群众,把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使群众自觉自愿地服从党的领导,主动为促进经济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引导方法相对应的是放任自流,忽视错误思想的批评和指正,很容易导致思想上的混乱和自由化。

疏通和引导是思想政治工作方针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疏通中有引导,引导中有疏通。准确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对于正确理解疏导方针,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疏通是引导的基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疏通开始,离开了疏通这个基础,不同意见反映不出来,就谈不上弄清思想,引导也就无法进行。这如同治水一样,如果不首先疏通河道,就无法引导水流的去向。其次,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归宿。疏通是手段,引导是目的。离开了引导,疏通不但失去了意义,还会走向疏通的反面。疏通河道要注意水流方向,做思想政治工作,同样不能只强调广开言路,也要注意正确方向的引导。对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就会背离正确的政治方向,蔓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就有过这种情况发生。

将疏导方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总方针,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历史经验证明,凡是坚持疏导的方针,思想政治工作就大有成效。因此,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仍然要坚持灵活运用这一方针。实行疏导的方针,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为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问题,多数是人民内部的问题,必须采取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这也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仍需坚持的方法。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疏导方针的实践运用

用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方针,针对不同情况和不同问题,在策略上或重于“疏”,或重于“导”,或者坚持“疏”与“导”的结合。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特点,是既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两个方面都很重要。对广大群众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得采用“导”的方法;从群众的关切出发,帮助群众解决思想和认识问题,为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着想,就得采用“疏”的方法。提高疏导方针的运用效果,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

第一,普遍性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普遍而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工程,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其作用如同治水中的“导”。“导”的问题解决得越好,越能从根源上杜绝产生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思想认识,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一个好的基础,也能使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有一个普遍的提高。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仍然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任务十分艰巨。改革的力度越大,经济发展越快,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也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思想和认识问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越多,理解越准确,认识越深刻,群众的思想越能统一到党的中心任务上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活动中越有主动性与自觉性。特别是当前经济与社会生活发展迅速,政策影响十分显著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个别教育,是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而实施的一种教育方式。如对农民、流动人口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的思想教育问题,就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的选择,以便同这些群体的知识水平与认知特点、思想实际相适应,提高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工程,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也是“导”的关键问题。群众的思想问题许多就来源于他们对形势的不关心,对政策的不了解,对问题的不理解,对方法的不接受。实践证明,经常不断地向人民群众进行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党的政策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地分析形势、认识形势,把握时展的方向,对于群众正确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社会责任感,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同时还要教育群众用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教育人们树立合理竞争与共同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将自身的发展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对社会、对国家长远发展的信心。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导”中有“疏”,“疏”中防“堵”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策略。对于解决由具体情况引起的思想问题,靠单纯的思想工作是不行的,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一是要重“疏”,就是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帮助群众解决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困难,使思想工作落到实处,而不是局限于口头上,要特别关注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二是要防“堵”,就是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不当行为,保护群众合法利益,关注群众合理要求。从当前来看,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集中在就业、利益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就医、子女上学、生态环保、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食品安全等方面,这些又是群众产生思想问题的主要来源。既包括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又有对生存与发展的后顾之忧,这些民生问题正是党和各级政府工作的着力点。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人们的工作与生存压力也在增加,居民的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增加,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课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四,社会教育同群众的自我教育相结合。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方式而言,包括了社会教育和群众自我教育两种形式。其中社会教育是基础,群众自我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为群众自我教育提供素材、内容和方向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群众自己的事情。特别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比较突出,更需要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以化解各种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以及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一贯政策。当然,我们还要做好群众自我教育中的正确引导。

第五,循循善诱与循序渐进相结合。这主要由思想政治工作“疏”的特点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又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而人的思想转变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需要用心、细心和耐心。所谓循循善诱,就是针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不同情况,有步骤地加以教育和引导,逐步转变认识观念,教育人们以和谐的心态看待一切。所谓循序渐进,就是遵循人们认识和思想转变的规律,有计划地推进教育工作,从思想沟通到情感交流,最终实现思想认识的转变。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同样离不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信任、平等对话和双向交流。由“疏”的特点,决定的方法就是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言之有理,说理透彻,可以使教育对象信服;动之以情,用关怀、体贴与信任,真诚地交心谈心去感化教育对象,就能转化教育对象的思想,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

2、黄强.领导科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第2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就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方向。然而,目前的应试教育的浪潮却愈演愈烈,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呢?

很多人认为,是高考这根指挥棒导致了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如果没有高考的统一选拔,下面的中小学又怎么会统一考试、统一选拔呢?现在的教育成了以考试为中心,以考试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标准。考试的选拔功能,使中国的教育不断增加难度,学习的内容越来越艰深,有些学生感觉学习困难,许多农村学生和他们的父母认为学习内容对于今后的生活根本没有用处。一考定终身,一俊遮百丑,为了好的分数可以不择手段地竞争,学校的声誉也是在考试分数面前排队。教师认为,学生的成绩好了,在本年级组内就会排在前列,与其他学校评比也会名列前茅的。这样不但自己脸上有光,而且绩效工资也高啊。学生家长认为,孩子的成绩好了,就有好学校上,就能考上好的大学,将来找到好的工作。

这样就造成了片面地追求高分的局面,而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培养,结果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是高分低能。他们虽然能考得高分,但是他们的思想道德、专业技能却很低,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

我们的教育太需要改革了。我们的教育部门也确确实实是在不停地研究改革方案,各式的教育专家也确确实实是在不停地提出改革的建议。然而,我们的教育部门单一地把所谓的教育改革的重心放在了“怎么去改革考试形式”和教师的课堂教学上,却没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专业技能、社会交往能力等各种综合素质重视过。

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规划纲要》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提出了教育的改革要以体制的改革为重点。《教育规划纲要》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指导方针,指明了方向。然而,应试教育何时能真正被“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所替代,这恐怕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我们的教育部门是否能以《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指导方针去改革,改革的力度有多大,我们殷切地期盼着。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8-0074-02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落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发展指导方针。党的十提出,教育要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始终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个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教育命题。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前提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样才能保证职业教育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培养“大国工匠”,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人力支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延安精神有机融合,突出主旋律和正能量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二、坚持服务宗旨,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一是要服务于人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必须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满足人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着力于人的多样性发展机会的创造,让每个人都能体面就业、尊严生活,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二是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适应“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同步发展,不断增进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职业学校要培养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未来人才;着力培养大批具有良好服务意识、职业操守和怀有一技之长的优秀劳动者,使“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和“精品制造”。

三、坚持实事求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当下在部分领域,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和短视行为。比如,在办学层次上一些地方职业学校盲目升格,中专忙着升高职,高职忙着升本科,应用型本科想发展成综合性大学;在办学规模上贪大求全,动辄千亩地、万人校;在专业设置上一哄而上、同质竞争,甚至理、工、文等各类专业“全面开花”;在校企合作上热衷于签约,合作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校企融合和产教合作等。

这些都是职业教育者需要静下心来研究、思考和解决的职业教育发展困难及瓶颈问题,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急功近利,夯实发展基础,练好管理内功,注重职业教育发展内涵和品质特色;不避实就虚,多出实招,力求实效;不脱离实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遵循市场规律、教育规律,心无旁骛抓质量,实事求是谋发展,因校制宜地办好没有水分的职业教育,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不断满足行业和社会对多样化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四、坚持艰苦创业,推动职教事业快速发展

第4篇

关键词:体育建设 小学体育 教育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071-01

一、体育教学的现状

体育课的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因此,体育教育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了解,目前的体育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主要表在在以下方面:

(1)缺乏资金,使得学校不能够购买足够的健身器材,场地狭小,学生没有足够的空间去锻炼身体,这些都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打个比方,在城市学校体育课堂中,不同年级的许多班级可以同时上体育课,不仅如此,学生们还有足够的篮球,可以任意打篮球。而在小城市,这种现象几乎不存在,学生们只能以班为单位,碍于场地的限制,学生们也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没有足够的体育设备。

(2)校方没有给与体育课程足够的重视。学校只是片面的追求升学率而注重语数外的教育教学,体育课程相对少之又少,一些学校更是随意更改体育的教学课时或者更改为语数外课程,学生们也就没有了足够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

(3)学校体育教师青黄不接。在小城市由于生活水平较低,教师们经济不富裕也多达百分之五十以上,因此很多教师思想道德并不高,仅仅追求经济利益而没有做好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对待学生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体育课呈现一种“放羊”状态。此外,农村体育教师一般是一带多,教师有很多时候处于疲惫状态,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如何开展体育素质教育

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指让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地、主动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发展不但是全面的,也是和谐的,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所谓的共性就是指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为教育方针的要求。而个性则是指各具特色的个体性。在体育课的教育教学中要努力开展素质教育,加强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并教育好学生们对其有根本的理解。德、智、体、美、劳组合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个性化的。正是由于“五育”的存在,才会造就千差万别的独立个体,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人才。 “五育”的内涵和外在表现以及各育的发展层次和水平都有很大的差异。学校在体育的教育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找到不同学生的独特之处,并一起为基本点,找出不同学生的发展渠道,促进学生们更好更快的发展。

针对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相关教育部分或者社会大众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1)全面贯彻体育教育教学方针,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改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校方要充分保证学生的体育课时间,既要有室内课堂,又应该注意让学生们有充足的室外体育锻炼时间。学校要开满体育课,不能够只是单纯注重升学率忽视体育课程,保证体育锻炼的时间,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

(2)加大相关的教育经济投入,学校应该努力筹集资金来购买健身器材,加大体育投入,让学校里的学生也能够充分的、从不同方面来进行体育锻炼。与此同时,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3)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养。教师是体育教学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好的体育教师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们体育锻炼,相反,一个道德思想情操不高的教师只会使学生们不知从何学起。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理论讲座来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其次,在业务上培养。学校可以通过聘请有经验的体育老师来做演讲报告,对体育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

(4)改善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很多体育教师由于比较低工资而没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教学管理,针对这种现象,学校要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来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可以根据老师们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估,划分出等级,评划出职称,对于教学成绩好的老师给予更高的工资和奖金待遇,以此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为学校体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三、结束语

目前,在整个体育教育的发展中,学校教育的发展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如何才能够实现农村体育教育教学的合理化、规范化发展是长期以来人们应当关注的。在学校体育发展的过程中,要真正的落实体育新课标,全面贯彻体育教育教学方针,还应该考虑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即主观和客观因素,对症下药,以此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不足。

参考文献:

第5篇

1、提质量,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缩差距,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

3、重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4、建机制,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认真总结一些地方探索的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经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1、落实立徳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握办学方向,是政府的首要职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工作,始终是教育第一位的要求;

2、促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3、调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不断调整优化教育结构 ,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是政府教育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作为校长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以身作则,提高校长专业素质。

在市场经济建立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校长应树立全新的观念,并切实做到观念的转变,摆脱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和传统思想的束缚,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改革型的校长,成为校园和谐的带头人。这就要求小学校长做到以下几点:(1)要有务实开拓的进取精神:善于创新,更新教育观念,用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来办学,使校长的自我形象永远充满活力。(2)要有高尚的品格:尊重教师人格,知人善任,爱惜人才,唯贤是举,善解人意,使师生产生敬爱感。(3)要以身作则,言出必行:凡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必须率先做到而且要模范地去做;校长说话必须慎重,肓必行,行必果,切忌许愿不兑现。(4)要处事公正、公平:校长处理事情必须公正无私,一视同仁。只有这样,小学校长才能肩负起管理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的任务,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搞上去,提高本校的质量,进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最终把自己造就成为一名既有正确而稳定的管理意识,又勇于实践,善于实践的教育管理专家。

二、要依法治教,树立法规意识。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法规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生命线,它反映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同其他方针法规一样,教育方针法规也具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办学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依法治教的意识和依法治教的能力。在教学工作实践中进行依法治教,能积极引导和组织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创造教育教学和教改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校长树立坚定的方针法规意识,是以法治教的需要,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需要。校长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体现自己坚定的方针法规意识。在宏观上,要始终把握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办学方向,按照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法规的要求来确定自己的管理目标,来决策和部署自己的管理工作。在微观上, 即在具体的日常实际工作中, 自觉用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法规来规范、调控、检查和评价全部的管理活动。

三、要依法办学,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教育法”是我们办学的法律依据,依法治校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师生人格,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实行依法治校,就要不断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构建法制、文明、和谐的校园。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

学校长期的教育文化积淀,使她显现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近年来,更应将这一文化传统发扬光大。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还包括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等等。师生员工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客体,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接受者。我们要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坚持用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这对于活跃校园文化,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十个一”教育活动,即每学期组织一次“遵纪守法、做文明中学生”为主题的教育班会;举办一期以“知荣辱、树新风、比奉献、促和谐”为内容的墙报;每年开展一次清明节为烈士扫墓活动;看一部革命传统教育内容的影视电教片;精心选读一本符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知识读本;邀请法制副校长上好一节法制教育课;组织一次和谐校园演讲赛;在党员中发起一次“大手牵小手”扶贫助困的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利用校刊开展和谐校园文化征文活动。

五、加强课外辅导,推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根据学科特点,多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指导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增进师生情感,如语文课加强学生应用文写作指导、师生对话、学生心理疏导等;数学多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步把学科竞赛体现在平常学习中;物理、化学注重生活现象,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化学,从物理、化学走向社会的能力,其它学科都应有相应的内容补充。学期结束时或下期开始主动找主要领导说明情况,对学科差距较大的教师实行“对口帮扶制度”, 由同年级同科骨干教师结对帮扶,同时加强“学生评价”制度,一学期末以观成效, 实行动态管理。结合本班学生各阶段的情况,广泛听取任课教师的建议,拟订好计划、目标,利用朝会和主题班会对学校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确任务,激发斗志,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共同形成构建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

第8篇

回顾我国扶贫工作的历程,根据推动减贫的主要手段,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一是从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我国基本采取传统的社会救济扶贫方针,政府通过一系列强制手段和制度变革实现城乡居民之间分配平均化,总体上避免了贫困程度的加深;二是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大规模减缓贫困,这一阶段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三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逐步形成了我国农村扶贫的基本方针,即开发式扶贫。

开发式扶贫是对过去传统的救济式扶贫的改革与调整。经多年的实践,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的核心和基础。2001年我国政府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指出,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鼓励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改善生产条件,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据此,开发式扶贫方针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1)倡导和鼓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贫困农户中普遍存在的“等、靠、要”思想;(2)针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国家安排必要的以工代赈资金,鼓励、支持贫困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公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3)国家安排优惠的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重点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相应的加工业项目,促进增产增收;(4)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5)扶贫开发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发展后劲。

从国内外实践看,二十多年扶贫开发的巨大成就证明了这一扶贫方针的正确性。现阶段乃至一个更长的时期,我国扶贫工作仍然需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为主的方针。

首先,开发式扶贫符合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实际构成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研究,在目前农村2000多万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中,只有7%是丧失劳动能力需要救济救助的。而93%是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开发式扶贫脱贫致富的。同时,这2000多万人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群体,其中87%在l亿多人的群体中波动出现。国务院扶贫办通过建档立卡,基本摸清各地扶贫工作对象的总量为10698.9万人。只有逐步提高这1亿多人的自我发展能力,才有可能稳定地解决贫困问题。

其次,开发式扶贫不仅是为了解决贫困农户的温饱问题,而且是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解决贫困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发展。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以救济救助为主,显然难以达到这个目标。而且,过于强调以救济救助为主,不利于贫困人群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最后,开发式扶贫已成为国际反贫困领域的共识。是采取救济救助的办法,还是实行开发式扶贫,在国际反贫困领域一直存在争论。现在,即使是实行普遍福利制度的西方国家,也在对过度的社会保障进行检讨,强调通过加强培训、促进就业等方式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人摆脱贫困。经过几十年实践,美国经济学界和政府在扶贫问题上形成的主流认识是,必须以提高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为主。2004年5月,世界银行在上海召开全球扶贫大会,就是肯定和推广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经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我国共建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也是为了推广中国的扶贫模式。

国际经验进一步显示,无偿援助或补贴无益于穷人的发展和摆脱贫穷,反而会助长他们的依赖思想。应当使扶贫项目最终能促使穷人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使其经济发展即使在外力援助撤出以后仍能持续进行(外力帮助在开始阶段不可缺少)。只有采取措施从以下方面建立和培养穷人的能力和素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穷人的贫困问题,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这些能力和素质包括:认识到摆脱贫穷主要靠自己,而不单靠外援;掌握实施发展项目的必要认识;挖掘自己的资源,如储蓄,从小规模项目开始,然后再利用外部资源;获得管理和技术技能,包括提高文化水平、掌握会计知识和有关生产技术等;建立能保证穷人有充分参与机会的组织,发展横向和纵向联合,形成组织网络;学会使用政治手段,如争取实施法律赋予的权利,向政府争取新权利,与各种盘剥作斗争,让社会能耐心倾听穷人的要求等。这些是救济式扶贫方式无法达到的。

当然,应该看到的是,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未能覆盖全部贫困人口;相对注重生产性活动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对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及能力培养关注不够;扶贫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全过程贫困人口参与不足;总体上扶贫效果可持续性不足等。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开发式扶贫的内容需要拓展和完善。

二、开发式扶贫的内容拓展与完善

(一)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贫困人口的能力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人。重视教育和教育设施投资,尤其是初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对贫困地区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是世界各国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普遍经验之一。研究表明,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除了经济收入的差距以外,更显着的是人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水平的差距,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文化、劳动、技术素质和创业精神的差距。因此,进行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从长远看是减轻贫困的根本性措施。马来西亚在20世纪70~80年代,发展经济和减轻贫困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其中对教育的投资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60年代中期起,马来西亚政府就开始增加教育投资。70年代初马来西亚实行新经济政策后,1972~1977年间,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占国家财政预算总额的22%,提高了国民教育水平。1987年全体国民平均受学校教育的时间,男子为7.5年,女子为6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70年的50%降至15%.教育对贫困的减轻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如印度尼西亚、韩国、我国台湾、泰国等)的经验也都证明了教育投资对于经济发展和减轻贫困的重要作用。

根据新的扶贫任务,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开发主要包括:一是在继续从事自然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实用技术的教育来增强开发的技术含量。这样既可以提高资源开发的效率,又可以更多地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二是增强农民适应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三是提高贫困人口流动与就业能力,这是今后人力资本开发的主要方向。

目前在扶贫工作中,能力建设的主要障碍,一是观念:扶贫规划长期以来是上级行政部门及技术支持部门操作和控制的过程,缺乏以农民为主体和中心的工作经验,对村级参与式规划还存有疑虑。目前,14.8万个重点扶持贫困村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规划,如何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需要统一认识。二是支持村级参与式规划及其实施的能力建设还是空白:一方面,扶贫系统领导部门能力与技能的建设亟须加强。很多扶贫领导部门的有关人士对村级参与式规划、实施等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知识。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以往的扶贫方法上。另一方面,村民是村级扶贫规划与实施的主体,也是扶贫的主要对象。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不知道参与式,更不要说参与式的真正含义和具体操作方法。村民对参与式的理解就是投劳、投工参加到项目实施中。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给予重视,始终贯穿扶贫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二)构建参与式扶贫体系。促进贫困村自组织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就贫困村而言,参与式扶贫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行政村为基础,采用参与式的理念、原则和方法,组织、引导、发动群众制定、实施、管理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并监测、评价每一个项目的质量、效果和影响;二是以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为载体,培育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程度和能力。参与式扶贫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包括: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的质量;转变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方式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贫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参与式扶贫开发中的作用;为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实施管理小组和监测评价小组真正发挥作用提供制度支持;将培育贫困村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作为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的重要工作内容;以参与式扶贫开发规划为载体,全面提高贫困村现有基层组织的参与和管理能力;围绕扶贫开发规划项目的实施管理、监测评价,以及其他经济社会发展活动开展有效的培训;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制度建设。

(三)注重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网

对于大多数贫困地区来说,开发式扶贫是最有效也是唯一可行的途径。但那些处于极端贫困状态的穷人,或没有劳动能力而又无人赡养的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并不能从开发式扶贫中直接受益。由政府直接向穷人发放救济食品或衣物,是解决这部分人温饱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全部或部分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口,应当主要依靠社会安全网的建立来进行减贫。社会安全网的建立和完善,主要措施应包括:以保障城乡居民的最低限度生存需求为宗旨,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来确定合理的保障标准;扩大保障面,争取将所有应保人口都纳入保障的范围;在城市地区,应以完善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为核心;在农村地区,采取措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资金的筹集机制,增加上层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强社会统筹的程度。

第9篇

【关键词】盛宣怀;教育思想;独特性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48-01

盛宣怀教育思想的独特性

1895年,之后,中国正处于列强入侵,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一批有识之士认为,中国衰弱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落后,救国应从教育入手。作为身处第一线的清廷重臣盛宣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师夷长技以制夷”,积极学习西方各种先进知识,并于其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开始创办一系列新式学堂,在改革教育的活动中迅速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19世纪后期中国社会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政治与教育主张,就是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为根本,借鉴和采用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以及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若干具体办法,以达到富国富民而又不背离中国道统的目的。盛宣怀在处理中学与西学的关系时,始终以“中体”为指导方针,以“西用”来增强中国的实力。

盛宣怀认为要想培养人才,必须发扬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在“中学为体”方针的指导下,特别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他说:“中国遣使交邻,时逾廿十载,同文馆之培植不为不殷,随使之员阅历不为不广。然犹不免有令才之叹者。何欤?毋亦孔孟义理之学未值其本,中外政法之故未通其人,虽娴熟其语言文字,仅同于小道可观而不足以致远也。”可见,无论“西学”如何重要,盛宣怀也绝不放弃“中学的指导地位”。他希望通过经学修身等伦理过程向学生灌输中国传统道德和伦理纲常,以中国经史仁义为根本,在此基础上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为我所用。

(二)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型人才的创新精神

盛宣怀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筹建南洋公学。在当时中国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兴建一所近代新型高等学校,根本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而且创建一所大学需要涉及到政府、经费、师资、校址、管理等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十分复杂。最后在上海西南的徐家汇附近选定校址。盛宣怀和何梅生、福开森等人又着手研究聘请教师、招收学生、设置课程等一系列事宜。1897年,南洋公学举行--第一次招生入学考试,数以千计的学生前来应试。经过严格筛选,层层淘汰,结果仅有30余人被录取有资格进入南洋公学学习。这30余人是南洋公学,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上的第一批学生,他们的到来,表明了中国近代历史上N新型大学的诞生。

在创办南洋公学的同时开创分层设学,自成体系的办法。他于1897年首先招收师范生,设立师范院,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师范学校,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盛宣怀仿照西学师范院有附属小学的做法,成立了“外院”,“外院”就是小学堂,由师范生分班教学。1898年开办二等学堂,接着又开设了头等学堂,头等学堂的学生学习语言学之外,主要学习理工方面的知识,公共课主要有“天算、舆地、格致、制造、汽机、化矿诸学”。除公共课外,头等学堂分成“律例、矿务、制造”三个专科,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南洋公学是我国最早兼有师范、小学、中学、大学的完整教育体制的学校。

(三)严格选拔,严格管理的治校方针,

严以治校是盛宣怀办学的突出风格,表现在南洋公学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都坚持高质量、严要求。无论是招生考试,还是学籍管理;无论是升级留级,还是出洋留学;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校外实习;无论是操作评定,还是体育锻炼;无论是学生学习,还是老师授课……一律严字当头;严格要求。南-洋公学以及后来的实业大学堂、南洋大学堂,直至上海交通大学,一百多年以来,都是以“严”闻名于世。在南洋公学,对所招学生采用“试业制”即进院之后,试业两月,若发现其质性有不可教者,则于辞退;可教育者发给“肄业据”继续留校学习,如果不努力、不长进,以致于落伍,则立即被淘汰。南洋公学学生的功课之多,功课之深,在国内屈指可数。盛宣怀还十分重视学生的考核工作,他把南洋公学师范学院的学生按品德和学业水平分为五个层次,要求学生按各层次标准不断进取,每进一层,发给凭证和奖励。对于每次考试,都是派学堂的总理、总教习或是由集捐筹办学堂的单位派员主持,以保证考试的质量。

盛宣怀为南洋公学制定了十分周全而详尽的章程,总共有15大项,共一百多条小项。对课堂纪律、教员职责、职工职责、学生礼仪、学生用餐、学生休假、学生游息,功过奖惩等等均作了具体的规定,如有违反者,惩戒极严。体现了盛宣怀办学从严的教育管理思想。

(四)注重实践,学以致用的办学目的

盛宣怀注重办学实际,从其创办的南洋公学所设置的一些学科可以看出其注重实践。其所设的学科,正是当时中国社会所急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至于各类“西技…西艺”课程,更是和当时社会办实业、发展经济紧密相关。

第10篇

假期,我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无论是从优化育人环境,还是从自我完善的要求,都要准确地把握科学的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予以贯彻落实。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师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造就产品。产品一旦加工完成,它就不会改变;要说变,那就是磨损、消耗和毁灭。而我们造就的人才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他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学善习自网己。

二、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是高智能的复合型人材。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而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师要把课堂变成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乐园,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发展。

三、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我们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展,我们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而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羔羊。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个性鲜明,具有独立人格的合格人材。要保护和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的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个性。

四、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对教师来说,就要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一个真诚的教师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以人为本的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生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且师生关系应是世界上很纯洁的,不掺杂人情世故的关系,教师要把爱心融入教育教学的各环节。

总之,作为教师要站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自觉地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材保证。

第11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品质塑造;规范管理;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9-0070-02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猛,职业学校教育对象的根本变化和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使德育工作成为职业学校的生命线。开放办学、免试入学、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行为规范问题较多、自卑感严重等各种利弊问题逐步显现,这种变化使德育工作比以往显得更为重要。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如何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时俱进,积极挖掘和拓宽德育工作的新思路,用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把德育工作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有机融合多元因素,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实施高点定位,满足经济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对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成为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济南历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按照“德育领先、一专多能、全面提高、适应社会”的教学方针,以思想道德品质建设为根本、以学生技能训练为核心,以专业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契机,积极研究探索职业学校“育人成才”的成功规律,走德能并重的“质量兴校”之路。

1 德育教育以“品质塑造”为前提

要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需要较高的智商,也需要较高的情商,而情商的核心就是思想道德品质。为此,学校十分注重学生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坚持系统性教育和日常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四种意识,即自立意识、信息意识、通才意识和法律意识;四种观念:时间观念、信用观念、质量观念和效益观念。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历城职专的学生“有礼貌、技能熟、手脚勤、脑子活”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

2 德育教育以“规范管理”为保障

学校坚持把学生管理工作放在学校规范化管理的突出位置,“以人为本,管育结合”。坚持“德育与活动相融、约束与服务并举”的教育方针。从组织体系上讲,由分管校长、政教处(或教务处)主任、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学生会、班委会组成,组织体系要求各个机构在分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从制度体系上讲,积极建立和完善了“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的“三全管理”机制,力推24小时值勤制度,严格值勤奖惩制度,形成了全员管理、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 德育教育以“校园文化”为灵魂

学校坚持“工厂化学校,职业化培养”的独特办学模式,并紧紧围绕这一模式,打造卓越的文化品牌,用文化来引领学校健康有序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以“儒学”文化为基础、以“科技”文化、“运动”文化和“企业”文化为显性特征的特色基调,延伸拉长了师生的感知链条。

一是夯实学校的文化底蕴。在教学楼门厅内专门设立“儒学文化厅”,设立铸铜孔子像、论语摘录、孔子向老子问礼、诚信做人警句等;在校园新叶广场内新建“儒学文化长廊”,对儒学中的经典语言进行了古今对译,为全体师生时时处处践履儒学文化中“至圣至贤的理想人格、自强不息的人生追求、见利思义的义利观、和为贵的相处之道”提供了警示性的、激励性的宣传平台。

二是力推全民健身运动。学校运动场“奥林匹克文化墙”整修一新,再现了奥运发展的精彩发展历程;最新购置的30余套乒乓球台,为广大师生倡导文化健身、体育健身,激励师生在工作、学习中践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三是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学校在校园行知苑内设立了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达尔文、鲁班、祖冲之、张衡等六大中外巨人头像雕塑,石碑刻有“天道酬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等励志名言,让全体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了科技创新意识,启迪了人生智慧,感悟了时迁。

四是通过宣传栏、灯箱、文化长廊等形式,有机的融合企业文化、宣传企业文化,形成具有实效性的教育理念和校训思想,培育文化心理,增强师生文化认同感和责任感。如校训“立德自强,学以致用”,又如企业名言“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不平凡”等,处处彰显出学校育人观的用心。

4 德育教育以“课程设置”为根本

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主动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坚持面向市场、贴近市场,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分析预测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切实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创新教学工作体制,转变优化办学机制,积极推行“中专+高级技工+高职大专”的育人特色,奠定了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机制基础”。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坚持文化课“够用”,专业理论课“实用”,实训课“应用”的基本教学宗旨,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平台,深化课程改革,努力传播开展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

首先是优化课程结构;其次是优化课时比例;最后是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同时对一部分基础较好且有升学愿望的学生,如财会专业、计算机专业,实行单独组班、单独辅导,按照高职考试的要求强化相关课程教学;对大部分的学生,则按照就业市场的要求强化专业技术训练,最终实现想就业的能优质就业,想升学的能进入理想殿堂深造,想出国的能达成“镀金”研修的愿望。

第12篇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高等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是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本规定所称的师生员工是指学校的教师(包括外籍教师)、学生(包括外国在华留学生)、教育教学辅助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

第三条学校的师生员工以及其他到学校活动的人员都应当遵守本规定,维护宪法确立的根本制度和国家利益,维护学校的教学、科研秩序和生活秩序。

学校应当加强校园管理,采取措施,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制止校园内的违反法律、法规、校规的活动。

第四条学校应当尊重和维护师生员工的人身权利、政治权利、教育和受教育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不得限制、剥夺师生员工的权利。

第五条进入学校的人员,必须持有本校的学生证、工作证、听课证或者学校颁发的其他进入学校的证章、证件。

未持有前款规定的证章、证件的国内人员进入学校,应当向门卫登记后进入学校。

第六条国内新闻记者进入学校采访,必须持有记者证和采访介绍信,在通知学校有关机构后,方可进入学校采访。

外国新闻记者和港澳台新闻记者进入学校采访,必须持有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外事机关或港澳台办的介绍信和记者证,并在进校采访前与学校外事机构联系,经许可后方可进入学校采访。

第七条外国人、港澳台人员进入学校进行公务、业务活动,应当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同意并告知学校后,或按学术交流计划经学校主管领导研究同意后,方可进入学校。自行要求进入学校的外国人、港澳台人员,应当在学校外事机构或港澳台办批准后,方可进入学校。接受师生员工个人邀请进入学校探亲访友的外国人、港澳台人员,应当履行门卫登记手续后进入学校。

第八条依照本规定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进入学校的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的制度,不得从事与其身份不符的活动,不得危害校园治安。

对违反本规定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和本条前款规定的人员,师生员工有权向学校保卫机构报告,学校保卫机构可以要求其说明情况或者责令其离开学校。

第九条学生一般不得在学生宿舍留宿校外人员,遇有特殊情况留宿校外人员,应当报请学校有关机构许可,并且进行留宿登记,留宿人离校应注销登记。不得在学生宿舍内留宿异性。

违反前款规定的,学校保卫机构可以责令留宿人离开学生宿舍。

第十条告示、通知、启事、广告等,应当张贴在学校指定或者许可的地点。散发宣传品、印刷品应当经过学校有关机构同意。对于张贴、散发反对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制度、损害国家利益或者侮辱诽谤他人的公开张贴物、宣传品和印刷品的当事者,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在校园设置临时或者永久建筑物以及安装音响、广播、电视设施,设置者、安装者应当报请学校有关机构审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设置、安装。

师生员工或者有关团体、组织使用学校的广播、电视设施,必须报请学校有关机构批准,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擅自使用学校广播、电视设施。

违反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学校有关机构可以劝其停止设置、安装或者停止活动,已经设置、安装的,学校有关机构可以拆除,或者责令设置者、安装者拆除。

第十二条在校内举行集会、讲演等公共活动,组织者必须在七十二小时前向学校有关机构提出申请,申请中应当说明活动的目的、人数、时间、地点和负责人的姓名。学校有关机构应当最迟在举行时间的四小时前将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通知组织者。逾期未通知的,视为许可。

集会、讲演等应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相应的法规、规章,不得反对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制度,不得干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不得损害国家财产和其他公民的权利。

第十三条在校内组织讲座、报告等室内活动,组织者应当在七十二小时前向学校有关机构提出申请,申请中应当说明活动的内容、报告人和负责人的姓名。学校有关机构应当最迟在举行时间的四小时前将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通知组织者。逾期未通知的,视为许可。

讲座、报告等不得反对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制度,不得违反我国的教育方针,不得宣传封建迷信,不得进行宗教活动,不得干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

第十四条师生员工应当严格按照学校的安排进行教学、科研、生活和其他活动,任何人都不得破坏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不得阻止他人根据学校的安排进行教学、科研、生活和其他活动。

禁止师生员工赌博、酗酒、打架斗殴以及其它干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的行为。

第十五条师生员工组织社会团体,应当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成立校内非社会团体的组织,应当在成立前由其组织者报请学校有关机构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成立和开展活动。

校内非社会团体的组织和校内报刊必须遵守法律、法规、规章,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和遵守学校的制度,接受学校的管理,不得进行超出其宗旨的活动。第十六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的规定的,学校有关机构可以责令其组织者以及其他当事人立即停止活动。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损害国家财产的,学校有关机构可以责令其赔偿损失。

第十七条禁止无照人员在校园内经商。设在校园内的商业网点必须在指定地点经营。违反前款规定的,学校有关机构可以责令其停止经商活动或者离开校园。

第十八条对违反本规定,经过劝告、制止仍不改正的师生员工,学校可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处理。

师生员工对学校的处分不服的,可以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对违反本规定,经劝告、制止仍不改正的校外人员,由公安、司法机关根据情节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