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低碳经济的政策

低碳经济的政策

时间:2023-08-06 11:40: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低碳经济的政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低碳经济的政策

第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公共财政政策链

政策链是一种新型政策模式,对增强政策整体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构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财政政策链(以下简称“低碳财政政策链”),对于提高我国低碳财政政策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一、政策链内涵

从政策链的起源来看,它与“价值链”、“产业链”等链理论有着密切联系。1985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指出它是对增加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实用性或价值的一系列作业活动的描述。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

关于政策链,国内一些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多认为政策链是将“价值链”、“产业链”等链理论在公共政策学领域演化运用而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公共政策学是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与系统内外诸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和相关性研究,探索公共政策的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学科。

笔者认为政策链是公共权力机关或社团组织,为了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而选择(或制定)的各种方案按照彼此之间的政策关联性而构成相互促进、协调统一的链状系统。政策链由若干政策根据时间先后、层次高低、内容关联的关系而构成,具有下列特征:整体性。构成政策链的各关联政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联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2)连贯性。为解决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而选择(或制定)的新旧政策前后连贯,互相衔接;(3)层次性。构成政策链的各相关政策之间具有层次结构,有总体战略、基本政策、具体政策的区分;(4)增效性。政策链的各相关政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能有效发挥政策间的协同作用,增强政策的整体效能。

二、低碳财政政策链

公共财政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效”缺陷。《斯特恩报告》认为“气候变化在经济学上提出了独一无二的挑战: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市场失灵现象”。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低碳财政政策链就是为发展低碳经济而选择(或制定)的各种财政政策按照彼此之间的政策关联性而构成的相互促进、协调统一的链状系统。

低碳财政政策链包括纵向财政政策链和横向财政政策链。纵向政策链包括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总体规划、基本财政政策和具体财政政策三个层次;横向政策链包括由各项基本政策构成的第一条横向政策链和各项具体政策构成的第二条横向政策链,构成链状结构的若干政策环环相扣。根据发展低碳经济所采取的财政政策情况,低碳财政政策链的链状形态设计如图1。

三、低碳财政政策链的重要作用

财政政策在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低碳财政政策链具有下列重大作用:

1.实现政策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与传统政策制定不同,政策链是以政策的整体性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低碳财政政策链包括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总体规划、基本财政政策和具体财政政策,既有中长期战略又有具体执行政策,涵盖了各个层面,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总体规划作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纲领,把握着低碳财政政策的基本方向,从整体上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进行设计,使基本财政政策和具体财政政策都围绕总体规划来选择或制定,保证了政策的统一性。低碳财政政策由传统形式向政策链转变可以实现政策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2.增强政策的整体效能,提高财政资金效率。政策链的关键作用是最大化相关政策的协同、最小化相关政策的制约,在制定政策时综合权衡各项政策的关系。使各政策相互衔接、相互协调,有效克服单个政策的孤立性与局限性。低碳财政政策链能发挥发展低碳经济的各项财政政策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政策的整体效能。通过低碳财政政策链整合各项基本财政政策和具体财政政策,可以形成政策合力,实现“1+1>2”的政策效果。低碳财政政策链将使相同的财政资金投入获得更多的减碳效果,提高财政资金效率。

3.保证前后政策的连贯性。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同时期的低碳经济政策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政策必须保持连贯性。同样,不同时期的低碳财政政策也必须具何连贯性。低碳财政政策链中的财政总体规划是中长期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总体战略,不同时期的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是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根据各时期低碳经济发展情况而制定的,既保证不同时期的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有所侧重,又保持政策前后连贯、互相衔接。

4.加快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随着关于气候相关科学的发现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今天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是否需要低碳转型,而是转型速度能何多快、幅度有多大。我国提出在2020年前将单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2005年削减40%~45%。低碳财政政策链不仅能增强低碳财政政策的内部协同,而且促进低碳财政政策与低碳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渊,从而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速度,何助于国家碳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政策链视角下我国低碳财政政策的缺陷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但从政策链角度分析,目前我国低碳财政政策总体上仍然处于相互分割孤立的状态,政策体系不够完整,政策问的协同和配套不够,没有形成链状系统。

1.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总体规划。目前我国公共财政已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低碳经济发展领域。如在应对金融危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与应对气候变

化和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的资金占到相当比重,其中210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3700亿元用于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两者合计占到4万亿元的14.5%。财政通过税收、支出等政策支持节能减排、引导和鼓励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低碳财政政策并没有中长期总体规划,究其原因:其一,目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方案、行动路线图等纲领性文件还没有正式出台,造成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总体规划的目标、重点不明确;其二,财政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对政策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关注不够。

2.低碳财政政策不够丰富。随着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逐渐明晰,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也不断趋于完善。现行的发展低碳经济具体财税政策主要集中在财政投资、直接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从目前具体政策的情况来看,仍然不够丰富:一是低碳绿色税种欠缺。目前我国尚没有以降低碳排放为主要目标的特定税种,如碳税、能源税、气候变化税等。二是税收优惠政策的形式比较单一。发展低碳经济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形式主要为减税和免税,没有充分运用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方式。三是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有待充分落实。虽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府绿色采购政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由于政策不完善导致绿色采购成本过高,采购人员不能有效的获取环保产品的信息,无法做到真正的绿色采购;四是碳基金、碳预算等政策有待研究出台。

3.具体财政政策横向协同促进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财政政策仍表现为各项政策相对孤立,政策问缺乏相应的协同促进能力,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横向链状体系。主要表现为:(1)各具体财政政策比较零散,不成体系,有的还相互矛盾。如财政在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的同时对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予以补贴。这种不恰当的化石能源补贴增加了能源消费,降低了能源效率,增加了废气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支持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相互冲突。(2)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财政政策存在“重激励、轻约束”倾向。目前财政对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激励、支持政策多,但对高能耗、高排放等行为,则缺乏必要的约束手段。

4.配套制度不完善。低碳财税政策体系是政府为了发展低碳经济而嵌入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一系列政策工具集合。目前我国低碳财政政策相关配套制度欠缺,能效标准及其审计制度、碳市场交易机制、低碳中介服务制度等配套机制都还很不完善,严重制约了低碳财政政策效力的发挥。

五、构建我国低碳财政政策链的建议

(一)尽快制定支持低碳经济的财政总体规划

要按照低碳经济的要求,尽快制定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中长期财政规划,明确财政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长期目标、重点。首先,要尽快制定低碳经济的国家方案和行动路线图。低碳经济的国家方案和行动路线图是制定低碳财政政策总体规划的基本依据。应在战略层面上整合当前的“能源规划”、“循环经济规划”、“节能减排规划”等与低碳经济相关方案,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尽快制定出低碳经济的“国家方案”和行动路线图,形成一个可操作性强的低碳经济发展蓝图。其次,明确低碳财政政策的中长期目标。根据低碳经济特点和公共财政基本理论,低碳财政政策的长期目标应该是获取最高的人口和社会福利,实现社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低碳财政政策中期目标要与“十二五”规划相衔接,保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低碳指标的达成。另外,在确定低碳财政政策总体规划时,要注意考虑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差异,增加对西部地区的中央财政投入。对于东部地区,政策的重点应该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对于西部地区,政策的重点应该是合理开发资源,避免过度和无序开采。

(二)充实具体政策内容

充实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财政政策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没立碳基金。建议在整合各项与节能减排相关的资金项目的基础上,专门设置碳基金,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投入。碳基金由政府主导,其投资方向是三大类:即为“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具体用于: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研发支山;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支出;节能减排与新能源宣传与服务支出。在具体预算安排过程中,应当将每年财政收入增量的一定比例用于该基金。

2.丰富税收措施,形成我国绿色税收体系。(1)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2)争取早日开征碳税或类似税收;(3)对现行税制进行“绿化”。如,在企业所得税制设计中,可以将和低碳核心技术相关的研发费用给予更高的扣除比例;消费税应改变简单的以奢侈消费品为课征对象的理念,而采用高碳和低碳标准,更多地对高碳产品消费课征重税等等。(4)丰富低碳税收优惠措施,除减税和免税,应充分运用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方式。

3.完善低碳转移支付。在中央财政、省本级财政设立发展低碳经济专项拨款和资源开发保护专项拨款。制定科学、规范的分配制度,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中央财政这两项拨款主要应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4.认真落实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目前我国政府节能潜力很大,大力倡导落实绿色政府采购,实为低碳发展良策。要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认真落实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在已经的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基础上,积极研究制订《政府绿色采购实施细则》。要进一步扩大绿色采购清单,增加绿色采购占政府采购的比重。严把政府采购绿色预算关,优先安排采购节能低碳产品的采购预算,禁止采购高能耗、高排放的产品。采购机构要简化低碳产品的采购准入程序,采取优先采购的评审标准。政府应通过减税来降低“绿色产品”采购成本。同时,政府还应支持建立采购信息数据库,成立绿色采购网络组织,向采购人员提供绿色信息,增加采购人员对绿色采购的认知。

(三)加强具体财政政策的横向协同

优化我国低碳财政政策除了充实具体政策措施之外,还应加强政策的横向协同。对现有的具体财政政策进行有的放矢的调整,发挥政策问的衔接与协同作用,以实现低碳财政政策整体功能的最大化。在加强具体财政政策的横向协同方面,一要解决当前具体财政政策相互冲突的问题。要对目前实行的各项低碳财政政策进行梳理,对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财政政策进行合理调整。特别是要对现行的能源补贴政策进行改革,增强能源补贴的针对性。二要平衡我国的低碳激励政策和约束政策。针对低碳财政政策存在的“重激励、轻约束”倾向,未来应构建绿色税制,及时开征碳税或类似税收,发挥税收对“高能耗、高排放”行为的约束作用。另外,还应增加对“两高一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财政约束措施,如减小“两高一资”项目的财政投入、取消税收优惠等。

第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财政政策 庇古税

中图分类号:F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1-151-02

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的题为《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概念。

作为率先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转型期,发展低碳经济有益于缓解对石油等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依据,并针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提出相关的财政政策建议。

1 基于庇古税理论,减少企业碳排放量的税收政策

产品具有外部性,表现为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不一致。在没有外部性时,私人成本就是生产或消费一件物品所引起的全部成本。当存在正外部性时,由于某一厂商增大碳排放量,导致另一厂商为了维持原有产量,必须增加一定的成本支出(如安装减排设施),这就是外部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成本与外部边际成本之和就是社会边际成本。

假如完全竞争厂商的私人边际收益为PMR,私人边际成本为PMC,社会边际成本为SMC,由于厂商增大碳排放量所引起的外部边际成本为XC,那么,SMC=PMC+XC,这种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偏离可以用图1表示。

图1(a)和(b)的区别在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代表性厂商的私人收益PMR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并且是水平的;在不完全竞争下,代表性厂商的私人边际收益PMR处在需求曲线之下,并且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在没有环境污染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产量决策按照PMC=PMR的原则确定,即e1点所决定的产量Q1水平下。由于厂商增大碳排放量导致了XC的外部成本,使边际成本曲线由PMC移向SMC。这时,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产量决定应按照SMC=SMR的原则来确定,即图1的e2点所决定的产量Q2。可见,由于负外部性的存在,使完全竞争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产量Q1与按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产量Q2的严重偏离。(Q1-Q2)的产量就是企业增大碳排放的低效率产出。这部分产出既不符合效率最优的原则,又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

基于上述情况,需要针对企业的碳排放量征税,以减少企业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具体分析如下:

图2与图3分别是完全竞争条件下和不完全竞争条件的征税模型。(a)图用来表示供求均衡的变化,(b)图用来表示定产决策的变化。图2与图3的唯一区别在于代表性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PMR)的斜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代表性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落在需求曲线下方,并且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由于征税,边际损害成本(MDC)事实上由厂商以付税的方式支付。由于厂商考虑到税收并因此而衡量损害成本后,厂商的产量决定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q0(根据PMR=PMC的原则而定)减少到q1(根据PMR=SMR的原则而定)。厂商产量的减少导致整个行业的均衡价格发生变化,即由p0上升到p1。在新的均衡价格p1处,生产者和消费者支付的货币数量足以抵补全部资源成本和厂商造成的损害成本。q1数量的产出是有效率的。值得注意的是,行业供给曲线就是单个厂商边际成本曲线的总和,这意味着行业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抬高了均衡价格。

并且,

2 基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支出等财政补贴政策,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的政府补贴一般表现为多种形式,如设立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时的资金支持,产出环节的成本补贴(有时亦被称作价格补贴)以及消费环节对消费者的补贴等等。

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鲜明的正外部性特征,但在现实中,常规能源的环境污染等外部成本并未计入其产品最终的成本核算;相反,可再生能源在产生社会性环境益处的同时,其高额的初始成本却由个别企业承担,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两种外部性效应的鲜明对比使得可再生能源产业往往居于劣势,影响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国家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对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提供政府补贴是必要的。

政府补贴实际上是新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有益补充。新能源价格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价格的激励机制,国家利用价格杠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充分地实现激励作用,从而引导资金流向刚起步的新能源产业,鼓励企业投入、参与;(2)价格行为的规范机制,国家通过规制不正当价格行为,从而有效地发挥价格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保护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发展新能源最终是为了节约甚至替代传统能源并降低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从而保护环境。因此,新能源通常是负载于一定的技术之上,以不同的产品形式体现,并转化为一定的经济效益,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实践中,如利用一定的技术通过新能源发电,从而产生了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地热发电等,而由于这些发电的技术手段不同,因此它们最终以商品形式表现出来的价格也就有所不同。然而价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在政治经济学领域,所谓价格即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利润的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那么在其中,有学者对市场作出了精到的评价,即“在价格理论中,竞争市场的平衡被设想在这样一种时候出现:很多各自推进他们自己利益的人相互让步,以便他们能最好地一起让步得到他们最想要的回报。”

价格主要由成本、税、费以及利润空间组成,其中,相关的税、费由国家制定,同种产品在生产企业无特殊税费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可假定此种产品的价格将直接决定于成本。因此,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与变量的条件下,成本的高低与市场需求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价格的形成。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需求法则不容忽视,一般情况下,当市场价格上升时,需求数量会下降;而当市场价格下降时,则需求的数量会增加。以常规能源为例,尤其是用于生产能源的自然资源,由于受到“市场失灵”的影响,通常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如石油、天然气等一些可能具备不动产特征的资源,在缺乏政府监管时,这些特征妨碍了一定的市场供应。而电力和天然气输送的其他行业的结构决定了公司具有对消费者施加市场支配的力量。当市场中缺乏竞争时,政府可以通过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恢复有序的市场竞争。

新再生能源所遭遇的境地却恰恰相反,例如,太阳能发电与风电相比,它的成本较高,成本问题成为了制约太阳能发电推进的最大制约因素。新能源的发展所面临的是技术的相对滞后、成本较高、市场竞争不充分,这使得从事新能源生产与经营的主体不仅缺乏发展的内在动力,更缺乏市场发展所带来的正效应。如果仅依价值规律调整,则生产主体入不敷出、消费主体也无力承受,市场培育更无从谈起,因此,为了最终能够实现以市场调节进行资源配置的目标,政府补贴实属必要。

3 基于产权理论的低碳经济政策

3.1 产权理论

产权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安排明确了每个人相应于物时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他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或承担不遵守这种关系的成本。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内在化的激励,产权界定不清是产生“外部性”和“搭便车”的主要根源。在产权经济学家看来,权利无非是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确定规章制度,降低社会的交易费用,从而改善资源配置和福利分配,促进经济增长。如果能建立起一种有效的产权制度,使产权从低效率人的手中转移到高效率人手中,那么整个社会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这种有效的产权制度建立的关键是解决产权明晰、交易费用和产权保护问题。

3.2 碳排放交易的产权理论

科斯认为在处理外部性问题中的庇古传统是不够的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是错误的,市场失灵是与产权紧密相联的,社会最优化的实现依赖产权的分配与界定。基于这种理论的排污权交易(或可交易许可证TEP)有助于消除环境“公共物品”外部性特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效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排污权交易项目就是基于《京都议定书》跨国间的碳排放交易,根据议定书温室气体减排“三机制”,即联合履行(Joint Implemented, JI)、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和“碳减排”贸易(E-missionTrade, ET)。率先履行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允许采取以下减排方式: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欧盟排放交易系统在2005年1月1日正式挂牌营运,为现今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配额型交易市场,涵盖超过12000个固定源,约占欧盟25国全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5%。另据国际性的非盈利组织气候集团(the climate Group)报告《赢余:低碳经济的成长》(In the Black: The Growth of the Low Carbon Economy)指出,2006年全球碳交易项目总金额高达300亿美元。

参考文献:

[1] 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7.

第3篇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公布的《能源白皮书》,意指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低增长或负增长。中国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获得世界低碳革命的先发优势和国际话语权的必然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研发创新、碳金融体系等众多因素,被普遍认为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影响,所以系统地阐明这些影响因素,并理顺影响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关系,对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ISM模型理论介绍

ISM(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即解释结构模型法,是美国学者Warfield于1973年作为分析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结构问题而开发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通过系统元素间相互影响关系(包括单向或双向的因果关系、大小关系、排斥关系、相关关系,从属或领属关系等)的辨识,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为层次清晰的多级梯阶结构形式,使得众多元素错综复杂的关系层次化、条理化。

三、低碳经济影响因素的ISM模型法

第一,低碳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产业结构的转型、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技术研发创新和居民低碳意识的增强等等,其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举例分析了9个影响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因素,总结如下:

S1:人口规模及城市化水平(P&U)——人口因素是未来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贡献者之一。人口越多,消耗的能源就越多,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也就越大。同时,人口增长不可避免地改变自然生态环境,增加了碳排放量。

S2:经济发展方式(ECOD)——经济发展离不开大量煤炭、石油等石化能源的投入和使用,而能源消费的增加必然会促进碳排放量的增加。从2003年至今,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水平在0.9以上,最高曾达到1.60,这说明我国经济的增长依赖能源的数量而不是质量,呈现资源消耗型经济的特点,即经济粗放式发展。

S3:能源强度(ET)——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一个衡量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 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的17.73%,但产出只占世界的7.14%;美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的20.35%,但其产出占世界的23.44%,可见我国还属于高能源低产出的经济模式,能源强度偏高。

S4:能源结构(ES)—— 碳排放主要来自化石能源,但不同的化石能源的碳含量是不同的,其中煤的碳含量最高,其次是石油,再次是天然气。而在我国已探明的能源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将长期存在,碳排放强度必然较高。

S5:产业结构(IS)——不同产业部门消耗的能源类型和结构是不同的,导致碳排放量也各不相同。由于第二产业终端能源消费占到全部终端能源消费的60%以上,因此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例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碳排放量的变化。目前我国一、二、三产业间的比重约为1:5:4。

S6:国际贸易分工(ITD)——国际贸易中存在碳排放转移的问题:进口高耗能的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则减少了本地区此类产品的生产,从而减少碳排放量;而出口高耗能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则增加了本地区此类产品的生产,从而增加碳排放量。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度依赖于原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

S7:碳交易机制(CT)——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俗称“既减排又赚钱的CDM”,即清洁发展机制,是中国企业转型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碳排污权交易尚处于试点阶段,相关法规政策和部门缺位,碳交易机制还未建立完善。

S8:投资与融资(I&F)——对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来说,清洁能源开发、高效能技术的运用以及低碳生活模式的建立等都意味着大转变、高投入、长周期,对投资者的短期吸引不足;碳金融体系及相关配套措施发展滞后,无法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

S9:技术研发创新(TRI)——低碳经济必然依赖于低碳技术的创新和运用。由于资金投入和前期回报不匹配、自身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有限以及先进技术引进困难等因素影响,我国企业在低碳技术的研发利用方面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第二,影响因素相互关系分析。

建立ISM模型,先要理清上述九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和检索文献,确立了影响因素间的两两关系,建立邻接矩阵A。规定要素Si 对Sj 有影响时,矩阵元素aij为1,要素Si对Sj无影响时,矩阵元素aij为0,得到9×9方形矩阵A。(如图1.左)

通过布尔代数运算,可由矩阵A计算得到可达矩阵M,即根据定义公式M=(A+I)n-1 =(A+I)n ≠(A+I)n+1,经运算求得n=3,得到可达矩阵M。(如图1.右)

第三,影响因素层次结构。

对可达矩阵M进行层级划分,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可达集 R(Si)是指在可达矩阵中Si 可到达的诸要素所构成的集合;先行集Q(Si)是指在可达矩阵中可到达Si的诸要素所构成的集合,根据R(Si)∩Q(Si)= R(Si)条件来进行层级的抽取,最顶层表示系统的最终目标,往下各层分别表示是上一层的原因。

根据可达矩阵M列出各要素的可达集 R(Si)、先行集Q(Si)和共同集R(Si)∩Q(Si),通过分析发现,由于R(S3)∩Q(S3)= R(S3)且R(S6)∩Q(S6)= R(S6),所以S3(ET)、S6(ITD)作为层次结构的最高级,即L1={S3,S6};确定最高层级后,将其从可达矩阵中划去相应的行和列,形成新的可达集和先行集的关系表,又根据R(Si)∩Q(Si),可得S4(ES)为第二级L2;依次类推,可得S5(IS)、S8(I&F)、S9(TRI)为第三级L3;S7(CT)为第四级L4;S1(P&U)、S2(ECOD)为第五级L5。

在此基础上作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层级结构图(如图2.所示)。从层次结构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9个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被分配在5个层级内,表层因素主要体现在L1,即能源强度(ET)和国际贸易分工(ITD),而中层因素主要体现在L2、L3、L4,深层因素则反映在L5,即人口规模及城市化水平(P&U)和经济发展方式(ECOD)。所以,这两个深层因素对其他6个因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也意味着把握好这两个因素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着重要影响,指引政府战略规划的决策方向,决定中国节能减排的效果和政策措施的执行效率。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ISM模型对影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9个因素进行分析,理顺了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有助于决策者利用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把握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采取优先顺序处理阻障和挑战。鉴于影响因素众多且复杂,本文着重针对模型最终得出的两个深层因素:经济发展方式(ECOD)和人口规模及城市化水平(P&U)。根据结论,本文认为:

首先,我国应健全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低碳经济法案,整体上还没有形成规范低碳经济发展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应加快低碳经济相关立法的进程,结合我国的国情,制订详尽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作用,引导政府的工作决策,推动企业低碳经济行为。

其次,宣扬低碳理念,改变消费方式。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个人的生活模式和消费方式对我国节能减排的意义重大。通过低碳教育提高城镇居民的低碳消费意识,结合传媒对低碳消费进行宣传,达到调整居民的消费结构,实现低碳的消费的效果。

第4篇

关键词:发达国家;低碳经济;财政政策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意义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不断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尽可能的达到排放与生态环境转化平衡,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最早是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的,作为第一期工业革命的领导者,英国首先认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而且随着发展的逐步加快,对矿产资源的消耗也在快速增加,致使目前英国消耗的能源,大部分都要依靠进口,而且,温室效应的变化,对英国产生的影响也在不断地增大。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性的、关乎全人类的经济理念,在不同的区域和领域内理解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低碳经济的本质就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更多的清洁能源,在生产和发展中,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频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促进生态环境系统平衡。低碳经济的发展核心,是通过相关研究部门,开发更优质的技术,降低矿物资源和高碳资源的使用量,尽可能的维持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吸收平,保持平衡。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通过减少矿物资源的使用量,能够有效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清洁能源的可再生和温室气体的含量,对于低碳经济的推动,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二)低碳经济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快速提升,各类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而且,我国本身的矿产资源状态,呈现明显的“富煤、少气、缺油”的状态,大量的矿产资源消耗,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于矿产资源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地提升,“碳关税”不断地提高,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对传统优势产品贸易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巩固我国的经济地位,必须强化低碳经济的深化,提高我国的发展潜力。

二、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支出政策

2007年,加拿大政府提出了“让科技成为加拿大优势”,在2008年,政府对此发展政策进行了细化。加拿大政府每年在环境科技上,拨款6600万支持,在低碳技术上,加大开发研究力度,并且,不断极大技术研究的投入。加拿大政府计划在2020年,将电力需求转变为零排放。而且,加拿大政府还拨款3亿支持核能发展,包括有先进重水反应堆和更新实验室的技术设备。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收入政策

1990年,芬兰在全球首先实施了碳税,然后其他多个国家也开始征收了碳税。碳税,是根据化石燃料排放的碳量的多少,进行征收的。这种碳税在世界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实行,通过征收碳税,来提升一些矿物资源和高碳能源的应用成本,逐步提高低碳经济的发展,对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征收碳税。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

我国为了推动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建立了一系列的经常性预算,安排相应的财政支出预算,通过强化低碳经济的发展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政策导向,促进低碳技术的提高与进步。开征碳税,对碳排放量较多的单位,征收适当的碳税,采用量计征方式,采用定额税率形式,引动企业技术改造,提高我国工业的能效和竞争力。

第5篇

(一)金融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缺乏明确的定位

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言,金融起到重要的优化与引导作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充分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并没有与低碳经济的发展形成正确的匹配关系,缺乏明确的角色定位,金融机构习惯于服务大中型企业和优势产业,缺乏专门服务于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例如,研发低碳技术,需要转变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利用方式,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技术研发和试点设定工作。高科技企业虽然具备先进的技术理念,但是他们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开展各项研究工作。由于科技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不符合金融机构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因此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有效支持,直接影响到低碳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应当重新进行角色定位,认识到自身在发展低碳经济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树立低碳经济服务理念,大力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缺乏完善的外部环境

任何企业或部门的发展,都需要得到完善的外部环境支持,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同样需要相关政策与制度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与发展低碳经济相关的金融支持政策,我国有关于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政策缺乏协调性,金融机构在支持低碳经济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金融机构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时,缺乏能耗、环保等方面的信息支持,金融机构难以进行准确的信息评估,直接影响到资金支持的效率。另外,我国缺乏健全的社会信用与担保体系,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机制,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难以落实抵押和担保,并且其违约率通常较高,金融企业不愿意对中小企业投入过多的信贷资金,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由于以上外部支持环境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了低碳经济的顺利开展。

(三)缺乏健全的金融市场体系

随着低碳经济发展的规模逐渐扩大,单纯依赖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已经不能够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应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发展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第三方融资等综合金融支持体系,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健全的金融市场体系,由于当前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还没有完善开发出来,具有较强功能和创新性的资本市场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对不发展低碳经济的作用。由于我国金融机构的扶持重点与低碳企业融资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二者存在不对称性,从而使得低碳企业在发展中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

二、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转变,低碳经济需要得到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我国应当充分认识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出台各项政策来引导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更新金融机构管理理念

金融机构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我国金融机构需要不断更新经营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通过自身角色定位的合理调整,与国际合作,发现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提升金融支持低碳经济服务的理念。金融机构要不断优化信贷产业和客户结构,不断创新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在绿色信贷的基础上,探索发行绿色债券,将资金投入到需求量大、综合效益较好的低碳项目中,建立相对稳定的中长期资金。金融机构还要不断研究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推出符合小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对中小企业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不断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不断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低碳项目中,实施开放性的节能项目投资,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用制度保障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更新金融机构的管理理念,使之正确引导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金融支持的外部环境

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需要优化金融支持的外部环境。首先,相关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与绿色信贷相关的政策机制,建立科学、具有可行性的产业投向标准,在政策的引导下,进一步细化污染企业信贷指南和相关操作办法,便于金融机构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时得到技术支持。建立并完善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政策,通过该环保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经济政策为金融支持提供政策环境,进而制定与这些经济政策相符合的金融支持政策,确保金融机构的投资方向负荷国家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其引导低碳经济发展的结构与能源调整等功能。相关部门要加强金融管理部门与环保管理部门、商业银行等的交流与沟通,建立完善、科学的信息共享机制,构建与低碳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信贷产业目录。此外,要通过构建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来为低碳经济发展创造最优的外部环境。政府要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建设信用工程、完善中小型企业担保体系等的方式,鼓励中小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以此来促进金融机构对风险预测、防范后加大对低碳经济发展企业的金融支持。此外,我国应当建立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跟踪监测各个金融机构的政策执行情况,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信贷服务方式,优化投资方向,自觉地参与到国家环保计划中。建立相应的财政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来调动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体系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增长方式,应当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商业银行要看到低碳经济带来的机遇,合理调整自身的定位,增强与低碳相关的金融创新,帮助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的作用,积极推进低碳资本市场的建设,使之有力支持低碳经济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加强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培养,开发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帮助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体系,还应当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很多风险投资企业比较看重节能环保和新能源开发项目,但是目前很多节能环保企业大多是利用国家相关政策来获取小额贷款进行技术商业化,并没有有效利用国际流行的风险投资。相关企业要充分认识到风险投资对于发展低碳技术和商业化的重要作用,要有效利用市场规律,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体系,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引导作用,在政策性的引导下,重点支持低碳技术研发、低碳基础设施投资和低碳能源的发展等项目,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低碳经济建设中。

(四)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

风险投资比较重视生物工程、新能源等产业的投资,随着低碳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风险投资越来越看重低碳经济,风险投资基金和国际机构投资者将投资方向转向开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上。目前,我国低碳经济项目开发企业往往是利用国家优惠政策来获得小额贷款,虽然传统观念对风险投资持有怀疑态度,但是对于低碳技术的商业化发展来讲,风险投资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要加大引导风投资本的投资,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此外,还要充分吸引利用外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的升级,鼓励新能源、新技术和环保产业进入到我国市场中,同时帮助我国低碳企业的发展,吸引国外融资,进一步扩充低碳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结束语

第6篇

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低碳经济对于房地产经济的影响也是双方面的。下面,我们就从消极与积极两个方面分析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一)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的消极影响

第一,房地产的产业成本提高。虽然低碳经济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但目前来看,还没有相对健全的技术支持低碳经济活动的落实,在房地产经济中应用低碳经济模式,会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生成成本。落实低碳经济,需要开发新的技术,而新技术的开发则必然需要资金的投入。低碳经济是新能源为主要能源,新能源的开发成本较高,将低碳经济模式应用到房地产行业中,必然会提高房地产经营成本。出于经济利益考虑,许多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在没有确定低碳经济的实际效益前,是不会加大投入的。而小型房地产开发商又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低碳经济的落实。第二,房价直线上升。房地产成本提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房价的上升,利用低碳经济经济模式会使土地的应用形式发生改变。总有地产开发商将低碳经济模式视为销售的噱头,利用建筑施工低碳化与土地低碳化的观点提高房价,促使消费者购买。就目前来看,低碳建筑并不多,也只有极少部分高消费群体接受低碳建筑。更多的人认为低碳建筑就是一种价格高、质量好的建筑,房价就在这种观念的支持下直线上升。第三,阻碍房产经济繁荣。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要促进房地产行业更加繁荣,企业需要更多地利用木材与煤炭这些较为便宜能源,也只有这些能源可以满足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需求。但在低碳经济模式中,新能源才是房地产产业应当积极利用的能源,新能源价格高,必然会给房地产企业带来较大的负担,不利于房产经济的进步。

(二)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的积极影响

第一,促进节能减排观念的落实。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方法。许多房地产开发者为了短期利益,不考虑国家与集体的利益,破坏地产周边环境。低碳经济模式是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相和谐的模式,与传统的经济模式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利用低碳经济模式实施房地产开发工作,需要保证周边环境得以保护,做好节能减排。第二,优化房地产产业结构。房地产结构不合理,会产生错误的消费指示作用。在房产开发商的不断炒作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过于急迫,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大多数消费者在看房子时,只考虑地理位置、山水或者价格,而不是先看房子的质量。低碳经济模式的落实,让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政策得以完善,也让新技术得以开发。长时期利用低碳经济模式,会让房屋成本逐渐下降,促进房价的下调,调节房地产的产业结构。第三,给房地产日后发展提供动力。在房地产经济一片繁荣的今天,房价不断提高,然而物极必反,持续走高的房价必定会成为房地产行业的危机。在低碳经济影响下,开发商用低碳物品与新能源实施建筑施工,将建筑物的安全与质量放在第一位,更多地考虑长远利益,能够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影响的应用对策

(一)加大对低碳经济的重视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房地产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社会竞争。房地产企业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应当更多地考虑住宅的低碳性与建筑的环保性,重视低碳意识的建立。在开发新房产时,应当将创新与环保作为第一要务。在房地产工作中积极利用新的施工工艺与能源,降低建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力度,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多利用铝合金材料与生态纳米技术,能够推动房地产的低碳发展。另外,房地产行业要多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房地产行业发展模式,从中吸取合理的经验,重视工业生产方法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应用。重视低碳经济的落实,尝试达到零废弃物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能让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的积极影响发挥出来。

(二)政府及时给予政策支持

房地产行业的低碳发展,不只有利于房地产经济本身,也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政府应当加强对低碳经济的重视,在政策上给予房地产行业以支持。为了推动低碳经济在房地产行业中的落实,政策应当建立对应的赏罚机制。对于积极应用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给予精神与物质上的奖励,而对于不主动实施低碳房产经营行为的企业,要给予打击。政府部门通过政策去调整房地产行业的结构,能够促进低碳经济在房地产经济中的落实。另外,政府要借助税收政策,给予低碳房地产企业以优惠。建立一个低碳经济基金,用这部分基金去奖励低碳发展的房地产企业,并用这部分基金帮助低碳发展的房地产企业去减免税收。让房地产企业在低碳发展过程中尝到甜头,有利于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加强低碳标准建立与材料的推广

每一个城市都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一个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标准。政府部门要重视低碳标准的建立,并监督其执行,加大检查的力度,做好相关机构的建立。对现有的高耗能的建筑进行改造,以此来提醒广大房地产开发商低碳经济的重要性,警示其积极利用低碳技术与材料实施房产建设工作。支持节能减排的地产企业,鼓励消费者积极购买低碳建筑,利用优惠政策让引导消费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视低碳建筑物的示范,让更多人正确理解低碳的意义。建立了完善的低碳标准后,要做好低碳材料的推广。只有利用低碳建筑材料,才能提高建筑的低碳性。低碳施工,绝不意味着减少建筑施工中用的钢量与降低建筑本身的坚固度。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房屋结构设计的优化,减少总体用钢量,但要以保证房屋建筑的坚固性为前提。在采购建筑材料时,要利用无污染、低耗能的材料。像木质材料就是很好的选择。如果木质材料货源紧缺,可以用竹子代替木头,提升建筑物整体的低碳性。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财政政策

过去二三十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化石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CO2占我国CO2排放问题的75%,中国CO2排放量的增长速度一直居世界前列,在1990年―2001年,我国CO2排放量占世界同期增加量的27%,目前,我国与能源相关的CO2排放已位居世界第二;预计到2030年,我国CO2排放总量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谋求全体中国人的福祉,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的客观要求,能源消费和相应CO2排放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呈较快增长趋势,是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也反映了中国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碳排放空间。因此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在当前中国显得尤为突出。我国作为一个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的发展中大国,面临巨大的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这就迫使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低碳经济财政政策的运用以及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以更好地服务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践。

一、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1.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对重工化产品形成巨大需求,从而形成对能源的巨大需求。据相关预测,能源消费在短期内将延续加速增长的趋势,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量将达到50亿吨标准煤以上。从能源消费结构看,我国煤炭消费比重过高。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所占比率高达69.5%,而发达国家大都不到20%,致使我国经济的“高碳”特征明显。因此,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在解决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上面临严峻形势,任务也十分艰巨。

2.产业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产业机构仍然很不合理,耗能大、污染重的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在增加,耗能低、污染少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0.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46.8%,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比重为40.1%,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建筑业比重为6.7%,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42.6%,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这是因为我国作为一个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工业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得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也使得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而我国在低碳经济方面的技术研发仍比较薄弱。这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技术创新需要强大的资金投入,而我国低碳技术项目主要是依靠政府的临时拨款和政策贷款,或者是国际机构的贷款或捐款,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此外,金融机构对低碳项目的支持也不够,许多银行不选择低碳项目融资,即使选择,贷款数量也很有限,未能满足低碳技术研发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有限。尽管也曾出台了一些与低碳技术研发有关的优惠政策,但随着体制的变革以及机构的变化,一些政策名存实亡,未能真正实施。

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1.健全财政投入政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健全财政投入政策,加大财政预算资金投入是促进发展低碳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财政预算安排中,形成稳定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方面的投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支持低碳技术的研发,支持新能源产业和低能耗产业的发展建立财政预算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2.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给予财税支持

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要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给予财税支持,鼓励其发展,并吸引其他企业发展低碳经济。首先,健全鼓励企业参与低碳经济发展的奖罚财税政策,强化财税政策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其次,完善促进低碳技术发展的税收激励政策。最后,合理运用关税手段,保护国内环境和资源,提升国内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3.健全环境税收政策,确保环境资源有偿使用

我国应进一步健全现行税制,调整税收政策,加快研究开征环境税、碳税等新的环保税种,确保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一是要增设使用后可能污染环境的产品的消费税税目;提高征税标准,按稀缺程度不同相应提高单位税额,对非再生、稀缺性强的资源要课以重税,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二是研究开征碳税。开征碳税对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发展有明显作用,应抓紧研究,在适当时候开征碳税。三是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国家应从有利于环境治理的技术进步,有利于环境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设计开征环境税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4.完善政府的低碳采购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的低碳采购制度,加大政府采购对环保节能产品的支持力度。首先,完善政府采购的立法及实施机制,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采购对环保产品的支持,规范采购实施过程;其次建立绩效考评机制,把政府机关对环保产品采购的评价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中,强制政府对环保产品的采购;最后,要扩大政府低碳采购产品的范围,扩大政府环保产品采购的引导和示范效应,引导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低碳消费活动,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财税政策;措施

1碳排放过量对地球环境造成的危害及现状

至今为止,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对生态环境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也给人类的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1碳排放过量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经过近十几年来科学家对全球海平面高度和全球平均温度等数据的监测发现,两极地区冰雪大范围融化,全球气候变暖十分明显。很多数据表明,全球生态系统已经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这些影响在目前看来有好有坏,但从长远来看,整体是弊大于利。

1.2碳排放过量主要由全球工业化导致

自英国等发达国家率先进入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纪末,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增加了近一倍,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等。而全球气温升高又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如大旱、大涝、气温差异大等极端天气,给人来生活造成很大不便。

1.3全球碳排放过量还将持续很久

科学家根据现有数据做出预测,如果世界各国仍沿用如今的做法,未来几十年,全球气候变化仍将持续下去。到二十一世纪中期,全球气候将进一步变暖,并将进一步诱发全球气候的很多变化,甚至比如今造成的影响更加严重。

2实行低碳经济对我国发展的积极意义

人类活动造成了全球碳排放过量问题,给人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安全。因此,全球各国应该团结起来,控制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此,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目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国家。

2.1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观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数量很少,因此实现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基础,而这些能源的使用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也是我国如今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我国想要发展低碳经济,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提高我国能源使用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如风能、潮汐能等,从而改变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除此之外,我国还应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和低碳发展。另外,还应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依靠技术进步带动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大力发展低碳技术,推动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的进步。

2.2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环境的好坏对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最近我国很多城市都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导致空气能见度降低,空气中充满大量的有害颗粒,人类呼吸了这样的空气后,很容易导致呼吸器官疾病。另外,很多地区的酸雨天气造成建筑等腐蚀,庄稼颗粒无收,给人民的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目前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党和国家为了改善民生,保证我国人民的健康安全,改善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必须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的每一步上,从各个方面解决气候变化和高碳经济带来的民生问题。

2.3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

气候变化如今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不仅需要我国的努力,更需要全球各国的大力支持。气候变化不仅仅关乎一国,它关系到各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世界人民的生存与发展。如今,世界各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签订了许多公约,使世界各国得以公平合作。在这种环境下,为了满足我国的长远发展,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碳排放量减少迅速的国家也将获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有助于树立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

3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从财税政策方面,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以下措施:

3.1完善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与碳排放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社会中追求低碳经济的目标,因此,党和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完善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低碳经济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3.2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政府除了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在政策上给予低碳企业一定的优惠措施,具体到财税政策上就是减免一定比例的税收,从而鼓励企业实行低碳经济,体现国家对低碳经济的重视。同时,国家应该在总体上制定相关的碳排放控制目标,并鼓励全社会企业来积极完成。在宏观上,国家应积极主导经济的发展方向,给我国工业化企业指明道路,帮助其改变自身高碳排放的发展方式,使其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4总结因此,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首先应在法律制度方面给予支撑,并在国家政策上给环境友好型企业适当的支持,其次国家应对其起到宏观调控作用,牢牢把握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给全社会制定出相应的目标,给我国企业指明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为我国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郭代模,杨舜娥,张安宁,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路和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58):2-8,40.

[2]王顺敖.对我国低碳经济背景下财税政策的思考[J].前沿,2010(16):67-70.

第9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角色定位;地方政府

由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大力推进经济的进程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社会经济朝向低碳化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我国政府积极响应经济发展低碳化的号召,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蓝图和具体政策措施,并传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在这之中,政府充当着低碳理念的弘扬者、规章制度的制定者、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者、低碳市场机制的建设者与协调者等角色。

1政府是低碳理念的弘扬者,对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引导作用

政府应发挥良好的公共资源、完整的情报信息、强硬的公共权力等优势,引导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范围大且足够深入的优势,大力推广低碳理念,开设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的宣传活动,弘扬低碳生活文化,使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让民众意识到,出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对子孙后代的考虑、对未来长远的考虑,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使各个经济主体能够积极参与低碳经济活动,在生活中建造良好的低碳气氛;其次,政府应该鼓励民众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引导他们总结一些关于生活的小窍门,使他们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做到低碳环保,培养他们合理消费的理念,使他们养成低碳化、低耗能的消费习惯[1];最后,政府应该因地制宜地制定低碳经济的发展蓝图,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工业园区示范推广低碳经济,使其起到带头作用。

2政府是低碳经济具体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在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中起保障作用

促进低碳经济还要求政府制定相关规章体制来保障其有效开展与实施。首先,政府应该改善现有制度,增加相关低碳经济的规章制度,包括基础性制度、规范性制度、激励性制度和考核性制度,从而完善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强化制度约束力,使各个经济主体与社会公民自觉遵守法律规章;其次,政府应研究并推出碳税、碳信托基金等多项经济政策,并建立以碳基金和生态补偿基金为主要内容的碳平衡交易制度[2]。

3政府是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持者,在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中起激励作用

低碳经济就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使高碳消耗变成低碳消耗的过程,这是传统经济方式向创新经济方式的硬性转变。在这之中,先进的低碳技术是进行经济低碳化的重要支柱。首先,我国政府应该积极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研究,替换高耗能的不环保的措施,并逐步推广于生产生活领域。政府是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持者,主要表现在政府在增加研究经费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同时,能够较好的向其他推行低碳政策效果好的国家吸取经验教训,学习他们先进的低碳技术,并增加相应低碳技术类学科,培养相关技术人才,大规模的提高经济发展中低碳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利用率,让低碳技术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其次,低碳经济的发展还需政府制定相关激励机制。通过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以政府制定的具体政策为标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符合低碳经济标准的相关经济主体给予鼓励,对超出低碳经济标准的相关经济主体给予惩罚,从而保障经济低碳化的目标能有效落实;再次,关于新兴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政府应该积极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激励新兴能源开发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促使其技术逐步进步。政府还可以建立用于低碳经济项目的专门基金,对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以及低碳技术产业化进行物质性扶助,对低碳行业内有重要贡献的经济主体或个人给予奖励。政府应该吸纳其他国家对区域内产业升级所采取的各种金融支持政策和手段,专门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增设有关政策性银行,各个经济主体只要符合我国相关低碳经济法律规章的就可以从政策性银行中国寻得更便利、更周到的金融服务及融资贷款机会,对各类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低利息的贷款支持,以此鼓励创业投资和风险资本加入前景可观的低碳经济产业;最后,政府还应当对符合低碳标准的生活家电进行价格补贴,鼓励每个公民从意识上认识到使用低耗能家电的必要性,并从行动上使用低碳环保的生活家电,逐步培养民众的低碳生活理念,营造低碳生活氛围,使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4政府是低碳经济市场机制的建设者,对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在区域低碳经济的推进过程中,政府不仅要作为低碳理念的弘扬者、低碳经济规章制度的制定者、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持者来提供生产者不愿意卖、消费者不愿意买的公共产品,调节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外部性。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充当市场机制的建设者的角色,因为政府机制的改善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它往往不能代替市场机制制定措施、决定事宜,而是尽可能去完善市场机制所存在的漏洞,弥补它的缺陷。政府可以扩大市场机制的影响范围,通过保护低碳知识产权、建立碳排放交易权等措施发展低碳市场,推动低碳经济相关产权交易,从完善市场机制运行的基础性框架,不断推进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

5政府是低碳经济市场运行的协调者,在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中起监督作用

“政府不仅应该完善低碳经济市场机制,还应该建立相应的低碳经济监督管理体制,保障低碳经济在社会市场中能够健康、良好的运行”[3]。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运行中,企业是主要的参与者,而市场机制在对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的作用,我国政府除了需要扮演上述角色之外,还应当协调低碳经济市场的运行,监督运行中相关经济主体的行为。首先,政府应该完善相应低碳环境与清洁生产的体制,制定低碳标准,提高相关经济主体在申请有关低碳产业或产品的条件,对未来发展可能会高耗能、不环保的相关经济主体坚决拒绝;其次,我国政府应该在区域内建立碳排放的信息监控管理体制,严格控制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低效益的相关经济主体的产业活动过程,并按一定的时间段、频繁性的收集相关经济主体的碳排放信息,并按照法律的规定强制性的对碳排放明显超出规定的相关经济进行严格审核,使他们改善现有经济行为,进行清洁生产;再次,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经济政策的监督管理作用,提高三高一低的相关经济主体的碳税、信贷申请条件,增加他们从事不环保生产的负担,使他们自觉转变自己不环保的生产方式,加入低碳经济的行业;最后,政府应该积极动员社会每个公民的参与低碳活动,建立畅通无阻的信息反馈渠道,完善对三高一低相关经济主体的生产活动的监督。

参考文献:

[1]赵源.低碳经济中国化进程中的政府角色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1,(8):96-99.

[2]汪亚杰,等.应对国际竞争、建设低碳企业[J].中国环境管理,2010,(4):12-15.

第10篇

低碳经济的本质为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开发清洁能源问题,其核心为能源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本文以理论为基础,从拉弗曲线和税收对低碳产品价格影响角度介绍低碳经济和低碳税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低碳税收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旨在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税收;税收优惠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但与之带来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能源与环境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瓶颈,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模式的重要选择。税收作为一种富有效率的宏观调控杠杆,在实现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低碳税收政策支持体系,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低碳经济与低碳税收的关系

(一)拉弗曲线的角度阐述二者的关系

拉弗曲线反映的是税率与税收的关系,但从侧面反映出税率和企业经营成本的关系。税收具有调节经济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在极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政府对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采取抑制的政策,对其实施较高的税率,这样在非税收内实行高税率,导致政府税收增加,侧面反映出企业的税负较重,高碳商品的成本提高,其销售价格随之也会提高,消费者对高碳产品的购买也会减少;而对于低碳企业,政府是支持和鼓励的态度。高税率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了高碳企业向新能源、低排放、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也刺激企业对新能源的开发、新技术的研发,这样的低碳税收政策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税收影响低碳产品的价格

从需求看,我们假设市场上存在高碳产品和低碳产品两种商品,X表示高碳产品,Y表示低碳产品。横轴表示X的需求量,纵轴表示Y的需求量,预算线AB表示在商品X、Y征税前消费者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此时与无差异曲线相切于E0点,处于供求均衡点。如果对高碳产品进行征税,则高碳产品的价格相应的会提高,从而消费者将减少对高碳产品的需求量,此时的预算线由AB变化为AC,无差异曲线相切于E1点。由图可知,X0>X1且Y0<Y1,即对高碳产品征税可以改变x和Y的价格比,在减少高碳产品需求的同时增加了低碳产品的需求[1]。由此可以得出,低碳税收是通过税收政策来改变高碳产品及低碳产品的税后价格,从而减少市场中高碳产品的供应量,抑制高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增加低碳产品在市场中的供给,引导消费者优先选择低碳产品,使经济发展转变为低碳的发展模式。

三、我国低碳税收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体系不完善

我国激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税收优惠政策分散在各个税种中,主要以单个税种的税收优惠形式来体现,如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等税种中都涉及一些保护环境资源、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然而存在各个税种中的税收优惠政策方式比较零乱,难以形成激励合力,其有效性有限,难以达到保护环境、减少减排等目的。

(二)特定税种缺位

低碳经济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两方面的内容,因此应分别征收能源税和温室气体税。能源税是资源税的一种税目,碳税税是针对环境问题中废气的税目。目前,我国针对工业三废主要是以费的方式进行征收,对排放污染物总量没有限制。现行排污收费标准过低,同时,一成不变的排污费缴纳标准、过于狭窄的收费范围都限制了排污收费制度在治理污染过程中所发挥的[3]。而且费不具备税收的强制性和固定性,所以应该征收专门的税,合理设计碳税。

(三)税收优惠政策局限

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直接优惠的形式主要有免税、减税、退税,征收比较简单、税率相对明确,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关联性较低;间接优惠的形式包括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力度较大、弹性较强的优点,很好的实现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关联性。直接优惠的方式使得纳税人应纳税额直接减少,成本降低效果较明显,这使得纳税人由于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使,在主动争取的同时可能存在骗取税收优惠的行为;而间接优惠的形式能够激励纳税人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方式,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形式中直接优惠政策较多。

四、我国低碳税收的措施

(一)深化资源税改革

资源税直接关系到自然资源的能否可持续利用,根据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遏制能源的过度开发与使用,必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资源税政策。扩宽资源税征税范围。把森林资源、水资源和草场资源等受面临严重破坏和浪费的资源也纳入其征税范围。在税率上调节低碳经济。资源中很多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应对这些资源征收高税率,对新技术、新能源的征收低税率。

(二)特定税种的设立

虽然我国针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出台了《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将大气污染列入征税范围,并没有涉及二氧化碳减排的内容,应该将二氧化碳纳入环保税的征收范围或借鉴国外的经验开设碳税[4],并且针对新能源制定鼓励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运用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优化税收优惠模式

在进一步优化相关优惠政策的同时考虑制定限制性政策。纳税人对限制性的税收政策的敏感度一般会高于激励性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应该对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产业的发展进行引导,较高税率形式会引导高弹产业向低碳产业的发展,以解决高碳企业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实际运用中,可以对能源使用标准进行限制,对超过标准的部分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对能源消耗制定较为严格的审查制度,若企业的能源消耗超过规定指标,可以实施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时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作者:李悦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石油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昝月梅.基于财税政策对低碳经济的作用机理分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状况[J].经济论坛,2011(3):20—25.

[2]邢继旭,黄栋,赵刚.低碳经济报告[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19-121.

第1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财税;政策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环境的破坏使地球的生态环境千疮百孔,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则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财税政策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框架构建

1.1现阶段我国财税政策

随着目前低碳环保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旋律,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通过财税政策来引导各行业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如对节能减排的企业进行财税优惠等;二是通过财税政策来引导各行业企业积极利用新能源,如对利用新能源的企业进行财税优惠;三是通过调整财税政策,给于高耗高排企业一定的压力,如提高高耗高排企业的税率。从这三个方面出来制定的财税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但目前而言,财税政策体系不算完善,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难以发挥财税政策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政方面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不高,总体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投入占总体比重较小;二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手段单一,如国债、基金等各手段并没有开发出来,难以加速低碳经济的发展;三是目前很多财税政策并不是直接作用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这样就导致该方面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在实际实施中企业仍然存在一定的可操作空间;四是财税政策制定的不够全面,很多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都没有建立,如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就缺乏财税制度。

1.2财税政策框架构建

一是建立激励性质的财税政策体系,对我国市场主体进行节能减排行为进行激励。如财政方面用于节能减排的专项资金,再如和节能减排有关的国债投入、刺激市场主体节能减排的贷款贴息等等。二是建立约束市场主体高耗高排的税收政策,如针对高耗高排行为来提高税率,或增加能源消耗税种等等。

2.当期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2.1激励性质的财税政策

(一)提高财税预算支持

想要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提高财税预算支持,只有充足的资金保证,才能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政府应该把用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资金纳入到财税预算中,从而保证该项资金的稳定性、持续性。其次,提高低碳经济发展资金在财税预算中的地位,最好建立一个单独的科目,从而便于计算低碳经济发展资金占总体财税预算的比重,调节好这一比重,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稳定低碳经济发展资金来源

首先,在现有低碳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数额的基础上,扩大专项资金的规模。专项资金指的是,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专门用于某一项活动的资金,如我国现阶段已有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等等。而这些专项资金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能够促进专项活动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想要进一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提高专项资金的规模,稳定专项资金的来源,从而为专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加强该方面的资金管理工作,做好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督,避免资金滥用现象,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建立中央和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基金。该方面基金资金的来源可包含国家的财税预算,同时也可以把各项新实行的能源消耗税收所得税费纳入到低碳经济发展基金中。最后,提高低碳经济发展国债方面的资金,稳定该方面的资金来源,从而为我国市场主体能源开发、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三)建立低碳经济税收优惠政策

完善低碳经济税收优惠政策,从而提高我国市场主体进行节能减排的动力。税收优惠政策主要理论就是市场主体通过节能减排来实现缴应纳税种税率的降低,或减免部分税费等。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对现阶段实现能源消耗转型或本就采用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来减免或降低企业所得税;二是对能源利用率高的、进行综合利用的企业给于一定的税收优惠,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积极的改善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针对环保项目建设一定的优惠政策,即企业参与的环保项目可享受税收优惠,从而提高我国企业参与环保项目的积极性。

(四)加大财政补贴

一是针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活动,给于一定的利息补贴。即企业如果在进行一些能源开发、技术研究或环保项目时,政府应该给于该项目所贷款利息的补贴,从而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提高企业动力,并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二是除了利息补贴以外,还可以制定亏损补贴政策,即企业在参与环保项目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亏损情况,在合法范围内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补贴费用,从而降低企业损失。

(五)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方面制度的构建也可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采购制度,尤其是采购清单的制定,一定要选用低碳环保标志的产品,可有效刺激我国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如办公用品方面,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生产所消耗的能源较多,这部分的采购清单一定要筛选到位,必须要具备低碳环保的标志。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采购监督制度,对采购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采购人员必须按照采购清单来进行采购活动,一律禁止不按规定的采购行为。

2.2约束性质的财税政策

约束性质的财税政策,顾民思义指的是通过该类政策来实现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制约,通过惩罚机制来抑制高耗高排现象的发生。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增加新税种。针对节能减排理念来开展新税种的增收,如环境税、碳税等。同时,要调节好税率,做好污染越多,所需要缴纳税种的税率越高,相反,污染小所需要缴纳税率越小。二是优化原税收政策,调整税收政策方面,增加税收政策的激励性质,即避免出现“付钱就可以进行污染”的思想出现,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提高企业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税收对象的制定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即通过检测企业生产所排放温室气体的数量,进行新税种的征收。在能耗方面,要以企业生产经营所消耗的碳等非低碳能源进行检测,制定合理限额,超过限额则需要缴纳碳税等。而增加新税种所收取来的税费应该投入到环保事业中,作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资金的来源之一,从而不仅实现对我国企业高耗高排行榈脑际,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第12篇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和人类社会的供需所产生的矛盾不断的突出,这使得低碳经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快速成为了目前发达国家应对全球变暖的重要经济措施。这对于处在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来讲,是重要的挑战,同时也是发展过程中一次难得的机遇。了解和学习发达国家实施的低碳财政政策的相关措施,对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选择正确的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的政策、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践,分析研究了发达国家低碳财税政策,同时就我国财税政策的选择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发达国家;低碳财税政策;政策思考;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2-0128-02

目前低碳经济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这给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曙光。低碳经济主要包含了几个重要的层面。首先,低碳经济的实质是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人们对于能源的利用效率,以便可以减少人们对于能源的依赖,有效实现经济增长的低碳化增长,进而维护全球生态的有效平衡,促进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而避免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的气候灾难,确保全球生态系统的总体平衡。最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要发展各种低碳技术,这包含了节能、可再生能源以及温室气体减排等一些先进技术。了解和学习发达国家实施的低碳财政政策的相关措施,对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选择正确的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的政策、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达国家的低碳财税政策研究

11财政收入的激励政策

美国在奥巴马上任之后,美国政府大力的鼓励民众树立自身的低碳生活意识,不断出台一些节能优惠措施,比如依据规定所购买的太阳能热水器和小型的风能设备都可以享受到总价30%的抵税,鼓励民众购买低碳产品,促进低碳、环保企业的快速成长。

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对于符合节能设备进行减免所得税。比如日本的节能促进税就明确的规定,购买政府所指定的节能设备并且在1年内进行使用的,可以依据购置费的7%从应缴的所得税中进行扣除。

西方很多国家都实施了限制高碳产品的措施,比如美国政府就大幅度地削减对于石油的依赖达成了共识,特别是在油价高于80美元/桶时,会向国内的石油企业征收暴利税,这些税收除了用于对消费者进行补贴之外,还同时用于对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

20世纪的90年代,北欧一些国家就开始开征碳税,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性燃料的消耗。碳税收入还可以用来发展低碳技术、最大限度地开发新能源,促进社会就业,保持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

12财政支出的政策

为了可以进一步的实施科技发展的战略,一些发达国家实施了低碳预算拨款。比如2008年加拿大政府就拨款6600万加元用于制订工业废气排放的相关法规。德国为了强化对于气候的保护,特别是对节能领域进行基础的研究。建立了持续资源能源研究的机制。2010年用于研究能源的拨款超过了4亿,研究的重点主要是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领域。

财政补贴政策是发达国家低碳财税政策的重要措施。在经济危机之后,为尽可能在全球环境领域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日本政府在2009年恢复对于光伏设备用户发放7万日元/千瓦的补贴政策。同时政府对于购买节能汽车的用户进行补贴,以使得日本的新能源汽车能够具备更好的世界竞争力。目前日产聆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最为畅销的节能汽车之一,是北美和欧洲市场最为畅销的新能源汽车。

政府采购也是经常被利用的措施之一。美国法律规定,联邦政府所采购的耗能产品必须是能源之星认证的节能产品,凡是要进入政府采购供应的企业,必须要提供节能产品认证的“能源之星”标识。能源之星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美国节能产品的发展,并且这一政策同时也成为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要节能标准,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2发达国家低碳财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再加上煤炭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高碳特征十分的明显,这使得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的矛盾特别的突出。为了可以很好的巩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的摆脱目前高碳发展的局面,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借鉴发达国家低碳财税的相关政策,不断推行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这样才能够在新的时期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21低碳财政收入政策探讨

在完善现有税种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对可再生能源以及环保节能产品、获得低碳标识的产品进行适当的关税优惠,对于需要大量消耗资源的技术和产品则要相应的征收高关税。在增值税方面,对于常规能源则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征税,而对于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一些清洁能源的产品则应当进行增值税的免除,以促进清洁能源产品的发展。另外,在资源税和所得税方面也应该倾向低碳化。首先要扩大资源税的增收范围,对不可再生资源中和必须要在发展过程中保护的森林、水资源纳入到资源税的范围之中。在所得税方面,对于生产可再生能源以及低碳产品的企业应当看作是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税收上的优惠,鼓励企业和个人购买可再生能源或者是一些低碳产品,促进低碳产品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22低碳财政支出的政策分析

首先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在政府的经常性预算中要向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行倾斜,安排专门的财政预算给予支持。另外,在建设性的财政预算中,要强化财政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资力度,以便可以逐步的提升低碳经济发展投资在整个政府投资中的比例。

在财政补贴方面,首先,要强化对于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的财政支持和补贴。引导经济结构不断的优化和升级。其次,对于企业低碳经济技术研发的投资和建设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支持,提升企业开发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要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积极的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产品,放弃使用高耗能的产品。

另外还要完善我国的低碳经济的政府采购制度。对市场上的节能产品进行低碳认证,不断增加符合低碳标准的节能产品的数量和范围,这样就可以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政府节能产品采购制度,以便能够从政府层面对节能企业进行鼓励,给民众选择、购买新能源产品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3结论

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是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恰当的财税政策可以很好地引导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改善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意识。本文主要对发达国家的低碳财税政策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我国借鉴发达国家财税政策的思路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改善我国现行高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文,史路平建设蓝色江苏低碳城镇带的战略构想[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2).

[2]万莎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以及经验借鉴[J].财经政法资讯,2010(4).

[3]汪恭礼发展低碳经济主要途径与对策建议——以宣城市为例[J].地方财政研究,2010(1).

[4]安文,倪楠论低碳特区建设的战略及意义——以粤北河源为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