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11:40: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资源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社会工作 社会支持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016-01
社会工作理论对社会工作实践与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它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协助认定社会问题的性质与原因,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法、技巧及行动模式,即“解释、预测、确定干预方法与模式以及发展新的理论”的四大作用。社会工作及其理论的本质性在于其社会性或曰整合性,因此社会工作理论复杂、流派众多。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与实践,浅谈对社会工作理论中的社会支持理论的理解。
一、社会支持相关概念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概念是在精神病学的研究中首次提出来的,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引起广泛关注,并逐渐被其它学科所引用。社会支持包括有形和无形支持,但无形支持是起主要方面。所以社会支持在心理学领域被研究的比较透彻和全面。总的来说有四大方面的看法:(1)和谐关系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社会支持的实质。这一观点是从社会互动关系上理解社会支持,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2)“帮助的复合结构”观。这一观点认为社会支持是一种帮助的复合结构。帮助行为能够产生社会支持。(3)社会资源观。社会支持是一种资源,是个人处理紧张事件问题的潜在资源,是通过社会关系、个体与他人或群体间所互换的社会资源。(4)社会支持系统观。社会支持需要深入考察,是一个系统的心理活动,它涉及到行为、认知、情绪、精神等方方面面。
二、社会支持理论述评
1、理论表述
社会支持理论指出:“社会支持是由社会网络、社区、家庭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所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者表达性支持。”社会支持网络是指“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支援、服务和新的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理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核心理论之一,社会支持理论启发社会工作者关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个人能力、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社会环境;两个实践:有意识的建立与运用社会支持网络(资源)。
肖水源把社会支持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二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主要指个体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和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三是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情况,有些人虽然可以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的帮助。人与人之间的支持是相互的,支持别人的同时,也为别人提供帮助打下了基础。
2、理论内涵
社会支持理论重视人对社会的适应性问题,强调人在社会环境中的感受并且认为个体首先应适应社会环境;与此同时,重视个人对周围环境中的资源的有意识建立与运用。将个人的发展与适应性问题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认为人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工作、生活、学习、家庭、社会、市场、政治、宗教等)是相互作用的,认为个人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广泛利用可以改善目前的生活状况。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行为模式,实施相应的干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个人社会适应问题,为个人的成长和潜力的发挥提供一定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改善个人的生活状况提供资源。基于此,社会工作者首先是帮助案主有意识的认识到其身边的可用社会资源,并进行评估、分析,进而争取、补足、运用。
三、社会支持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从社会工作的三大传统工作手法的角度看来,社会支持网络的介入可以分为3个层次。(1)个人网络工作。它是指一个人通过亲戚关系以及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与他人发展相互的接触,而这些人际关系形成一个社会支持系统,保护个人免受失调。个人网络的分析内容包括:网络的大小,即自我认为周围可以并愿意伸出援手的人的数量;关系的基础,即来自6个不同影响范围的愿意提供援助的人——家庭、亲戚、朋友、邻里、同事和其它的援助者;(2)自助群体和小组的网络工作。自助群体网络是指一群有意识地界定会籍、目标的人所组成的网络。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同时又想改变现状的一些群体自发组织一些自助团体。小组工作网络不仅包括自助的群体,还存在为这些群体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将服务的提供者及他们的组织结合成网络,以改善相互的沟通与资源共享。当下社会中还存在一些为需要帮助的一些群体提供服务的非政府团体,如“打工妹之家”等,为农民工提供服务的“工友之家”等团体。(3)社区网络工作。指自然发展的援助被连接起来,形成社区网络,强化了社区的社会构成,并促进社区生活的质量。社区的网络资源充分,可以利用社区中的社会资源改善个人的社会生活质量,并促进社区的照顾功能的发挥。
可见,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在工作过程中主要发挥两个作用:一方面,是以其掌握的正式社会资源为受助者提供直接的帮助,以满足受助者当前比较紧迫的需求;另一方面,帮助受助者建立、补足、争取和扩展其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受助者提高建立和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
四、结束语
社会支持理论重视个人从人际关系中得到的资源,以及社会系统中各种资源的流通、运用于经营。社会支持理论能给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能在个人或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或矛盾出现后迅速的地做出全面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回应。因此,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可以很好的解决个人的社会适应问题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问题。社会支持理论不仅能帮助我们从宏观的层次去分析问题,更重要是从微观的层次介入并解决问题,但它也有其局限性。社会支持理论对个人及社会问题的出现没有充分的理论加以预防,我们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发挥社会网络的优势,避免理论的局限,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实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真实性是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和核心。文章基于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对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对策和建议(即范围选定、符号提升、帷幕设置、社区参与、动态建构),为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社会旅游资源 真实性 建构主义真实性
引言
随着“深度游”的兴起,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游览单一的旅游景点,更希望能接触到旅游地真实的社会生活。这促使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把那些跟人们当下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资源纳入旅游资源开发的范畴。
然而在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方兴未艾之时,部分地区的开发却受到了质疑。社会旅游资源开发不仅需要满足游客的真实性体验需求,还需要充分考虑社会伦理和日常功能等方面,只满足单一需求的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无疑是片面的。有鉴于此,本文从建构主义真实性的角度,提出了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与策略,以期为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
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指导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合理性
社会旅游资源是指“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为载体、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当代人类,及由当代人类所创造的、不以旅游为主体功能的,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活动”。从该定义可以看出,社会旅游资源反映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具有真实性的内涵。为保障社会旅游资源的主体功能,这个“真实性”是需要被重新“建构”的。
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认为,绝对真实是不存在的,真实是社会建构的结果。绝对客观的、静态的起源或“原物/作品”是不存在的。真实性是旅游产品生产者和旅游者根据自己的想象、期望、偏好、信仰和权力赋予旅游产品的某种真实。建构主义真实性将真实性理解为一种“象征”的真实,是社会建构的结果,适宜作为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建构主义真实性契合社会旅游资源的“真实性”内涵。社会旅游资源的“真实性”并非绝对意义上的真实,它往往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体现出明显的动态性特征,因此社会旅游资源的真实性是时代建构的结果。
其次,建构主义真实性契合旅游者对社会旅游的预期。旅游者在社会旅游中追求真实性体验,但是否体验到真实取决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预期和想象,而旅游者的预期和想象是可以通过宣传等方式建构的。
最后,真实性建构的过程契合社会旅游资源开发过程。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是开发者和旅游者对真实性互相探索并最终认可的动态过程。社会旅游资源开发者需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根据旅游市场真实性需求,不断建构和完善社会旅游产品的真实性。
基于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的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范围选定:“真实性”代表甄选
“真实性”代表甄选是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步骤。经过甄选的社会资源应反映旅游地真实的社会状况,符合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预期与想象。具体原则应立足以下几个方面:
1.代表性。社会旅游资源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充分展示当地人民生活、社会建设成果或地方形象,帮助旅游者了解旅游地真实的社会文化状况。比如浙江杭州市在甄选代表时,从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六大领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社会文化、社会政治和节庆会展等)选出了100个社会资源国际旅游访问点,就具有典型的杭州特色。
2.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社会旅游资源开发能否持续经营的前提。由于旅游者存在着个体差异,具有不同的真实性期望,对社会旅游产品会形成不同的真实性体验动机。开发者应根据市场调研, 选择出具有针对性、有市场需求的社会旅游资源。
3.整合难度。社会资源由于功能属性、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整合难度各有不同。真实性开发过程中会影响社会资源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从而会加大开发和整合的难度。如北京市在甄选代表时,最初将110指控中心列入开放点,但由于公安部门的可进入性不强,整合难度大,最终只能放弃。另外,由于社会资源隶属不同的管理部门,旅游部门只能通过其主管部门协同管理,因此,开发者还需考察社会资源点的管理体制,评估其整合难度。
4.社会伦理及道德。社会旅游资源有别于自然旅游资源,在某种程度上真实反映了当地的生活、信仰和文化习俗,涉及社会伦理和社会道德的领域,因此并非所有的社会资源都适合进行旅游开发。开发者需要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选取的社会资源应符合社会伦理和道德的规范。如上所述,巴西将贫民窟作为旅游资源,就是一个反例。
(二)符号提升:“真实性”符号建构
社会旅游产品因其独特的真实性属性而具有吸引力,但这种真实性仅是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通过符号提升,使社会旅游产品成为真实性符号代表,并借助市场营销手段被旅游者认同,才是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成功的关键。具体而言,对“真实性”符号的建构可分符号提炼、景观命名、功能改造、宣传推广四大步骤。
1.符号提炼。首先,社会资源作为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应该被赋予某种价值与意义,这种价值能使其成为真实性的符号代表,并符合旅游者的真实性预期,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能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将社会旅游资源进行价值赋予的过程是符号提炼的过程,也是旅游产品定位的过程,为以后的社会旅游资源开发各环节奠定了基础。
2.景观命名。其次,将社会资源冠以某种名称,使符号的价值得以彰显。景观命名的原则,一是主题明确,符合旅游产品定位;二是易于宣传,通常可从典故、历史、人文、习俗等方面考虑,景观命名应具有丰富的外延,容易使人产生联想,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
3.功能改造。再次,对筛选的社会旅游资源进行功能改造,以使其更符合旅游者的真实性体验预期。社会资源主体功能并非旅游,当确立其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便要在保持基本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其旅游的功能。在改造的过程中,应以提炼的符号为准绳,以景观的命名为参考,增加缺失的符号元素,凸显已有的符号元素,使“真实性”更加饱满和立体。
4.宣传推广。最后,根据建构的符号以及旅游者的心理认知,借助市场营销手段,通过旅行社、网站、海内外组团社、编印宣传手册等进行推广。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社会旅游资源分散,如果依靠单位或者个人力量进行宣传营销,难以形成鲜明统一的旅游形象。应借助政府的力量,将形象宣传推广提高到城市文化建设与打造文化品牌的高度。
(三)帷幕设置:“真实性”时空营造
随着游客的涌入,或多或少会造成对社会旅游资源主体功能的冲击(如北京胡同游的尴尬),“帷幕设置”则有助于解决这个矛盾。所谓“帷幕”是“前台”与“后台”的一个“缓冲区”和过渡空间,其功能类似于舞台上的帷幕。 “真实性”帷幕设置可防止过度旅游化影响社会旅游资源日常功能的正常运转,保障其功能属性和政治安全性,弱化政治敏感度。具体而言,帷幕设置有两种形式:时间帷幕和空间帷幕。
1.时间帷幕。时间帷幕主要是指社会旅游资源点在特定的开放时间,通过提前预约的方式,形成一段特殊的缓冲及准备时间。如北京市设立旅游开放日的单位在每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和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免费开放。其他时间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这便明确了游客的参观时间。
2.空间帷幕。空间帷幕主要是在特定开放区域通过设置 “帷幕区”,形成后台的缓冲空间和保护性空间。如北京市金融资产交易所在正常工作不扰的前提下,对交易大厅进行适当整修,并设立接待区、参观通道、休憩点和游览标识,明确了游客参观范围。与此同时,空间帷幕的设置不仅仅是单纯的隔离开放区,还可以通过符号运用、文化主题设计等形式来营造真实性体验氛围,引导旅游者的真实性体验,满足游客的预期。
(四)社区参与:“真实性”体验塑造
社区居民及工作人员的参与对于真实性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为增强旅游者真实性体验起到了独特作用。社会旅游资源开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将当代居民生产生活的常态以特殊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只有充分尊重当地居民(包括旅游从业人员)的意见,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才满足旅游者真实性互动体验。
具体而言,社区参与可通过背景及知识讲解、社区文化展示、游客互动参与等形式来创造体验氛围,增强体验效果。需要强调的是,为调动单位及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政府应引导资金投入及建立利益分配机制。
1.背景及知识讲解。旅游地社区居民,尤其是旅游从业人员的人文背景介绍和专业知识讲解在旅游体验塑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从服务方面保证旅游体验质量的基础。在人文背景介绍上,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介绍的全面性、深入度、自豪感和投入程度将直接关系到旅游体验氛围的“人气”营造和旅游者对“真实性”的判断,进而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质量。在专业知识讲解方面,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讲解员的专业讲解程度、敬业精神等因素也直接关系着旅游者的“真实”感知。因此,社会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培养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引导社区居民加强对历史及社区文化的了解。
2.社区文化展示。社区居民是社会旅游资源社区文化及当地生活的活性载体,他们的生活习惯、服饰语言、生活习惯本身就是真实性的旅游载体,而且他们本身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因此,可在社区居民生活基本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发挥社区居民(包括志愿者、单位职工等)的积极性,鼓励开展社区表演、体育、娱乐、比赛活动。如杭州市珠儿潭社区,组建了10支文艺团队及16支志愿者服务队伍,招募志愿者940人,既丰富了社区文体生活,又为旅游者真实性体验营造了良好氛围。
3.游客互动参与。旅游者通过各种互动参与活动可刺激感官知觉,加深记忆,从而提升真实性体验效果。因此,社会旅游资源开发应加强互动交流环节,并注重互动参与的文化性、愉快性、体验性。如北京在开发四合院旅游产品时,有意识的加入了拉家常、包饺子、对春联、贴窗花、扭秧歌等参与互动活动,增强了游客对老北京生活的认知和体验。
4.资金投入与利益分配。在资金投入上,旅游开发初期,政府可设置鼓励社会旅游发展的专项基金,对有开发前景的重点社区建设给予一定的政策及资金扶持,减免相关税收及行政事业收费;在中后期,以政府主导、自主发展、利益分享为原则,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在利益分配上,要确保参与的社区居民或工作人员能公平的分享到旅游开发的经济成果。
(五)动态建构:“真实性”建构的提升
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真实性建构应该是一个不断更替与循环的动态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者的真实性需求会出现新的趋势,社会旅游资源内涵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不断充实。基于此,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不断自我优化,与时俱进,动态地实现真实性建构的不断提升。
结论
通过上文可以看出,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是社会旅游产品真实性建构的过程。本文从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因素——“真实性”入手,引入了适合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并据此提出了开发对策与思路,为社会旅游资源开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野并提供了实践指导方向。但由于社会旅游资源涉及面较广,功能属性与载体形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针对各专项社会旅游资源如何进行真实性建构以及对社会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各利益相关主体(政府、社会资源点、专家学者、媒体以及旅行社等)所扮演的角色和职能,还需做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毛卫东等.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及范畴探析[J].企业经济,2008(7)
一、加强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领域的研究的创新
技术创新理论是在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领域的研究过程中得以提出来的,在这过程中离不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二者互为因果,所以相对于生产关系来讲,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自主性和首要性。而在我们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中也发现,一旦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则会推动新的生产力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要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改革,与之相适应。而生产方式的变革实质上就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是技术的创新,是一种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应用和生产。
技术创新是当前我国在经济建设工作中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其可以使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提升在世界经济上的地位,同时还能有效提高企业的效益。目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快快速发展下,可持续发展战略被人们所普遍认可,这就导致技术创新的理论视角开始侧重于科学技术和应用,更注重技术创新和生态保护的相互关系。而且在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中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的发展同时纳入其中,利用生态化的技术确保了技术创新商业价值的实现,使新的技术创新观念和理论得以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下,知识也在全球化得以进一步拓展,知识的全球化对技术创新了有更高的要求。任何一个企业、组织或是国家其所掌握的技术及资源都是有限的,单独以其自身的能力去发展会受到较大的制约,无法满足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要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合作的模式来进行发展,创新方式以技术及资源的联盟及合作体现出来,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重点也开始有所变化,已不仅仅对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创新研究,开始向资源的合作及优势互补方向发展,在这种过程中,企业在合作中受益,拥了进行科技创新的技术和人才,同时在合作过程中也获取到了新的知识。企业之间也有效的形成了一定的网络和社会关系,有效的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
二、在与西方经济学比较中进行创新
政治经济学要实现创新,则需要从传统的思维中走出来,充分的吸收其他经济理论先进的思想和精髓部分,从而使自己得以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政治经济更应走出自我封闭的体系,但不能偏离的指导,从而积极的吸收西方经济学中精化的部分,经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优势互补。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的理解过于绝对化,将其看成是绝对的真理,认为其他的东西都是错误的,这种思维过于片面,政治经济学要想发展和创新,就需要研究和汲取西方政治经济学中一个合理的理论,并为自己所用。传统的政治学与西方政治经济学相比,两者在研究对象的定位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政治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西方政治经济学则研究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从这其中我们不难看出,西方政治经济学更注重在一定社会制度基础上,通过提高生产率及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增加社会财富的目的。西方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社会资源相对或绝对短缺的情况下,经济效益的提升,只能依靠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实现,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社会成本,增加社会财富,确保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加快了社会政治学的发展。而政治学也研究市场经济,但其研究的并不是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是市场经济中的生产关系。
在社会发展的人类进步过程中,生产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创造社会财富,而且作为原动力,有效的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在西方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质上就是生产力的合理配置。而在当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更注重将合理的对先进生产力进行运用,从而加快社会经济建设的步伐,这与西方经济学中相关的理论具有一致性,所以可以将西方经济学与当前政治经济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提出与当前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力发展理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不仅需要更发了的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坚持,同时还要对一切文明成果进行正确的吸收和借鉴,这样才能使之更好的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结束语
追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在无数经济学在对政治经济学的不断研究过程中提出了经济学的理论,并不断的对其进行完善,从而使其得以不断的发展。所以政治经济学具有较深的底蕴,是一座知识仓库,还需要我们在研究中不断的深入去发掘,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政治经济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马艳,李韵.现代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本路径.学术月刊,2011-07-20
精益管理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主要是指运用精细、精确的管理手段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通过实践证明,采取精益管理对企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首先,精益管理能改变原有的企业运行模式。当前,我国企业的粗放型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如人员的不作为、设备材料的浪费、不合格的产品或不满意的服务、繁冗的程序等。而精益管理能从细微处入手,合理分配人力、物力、材料、资金、时间、空间的问题,最大程度的减少浪费,合理利用手头上的资源获取最大的效益。其次,精益管理有助于企业集团的战略部署。企业集团往往由多个分工不同的企业组成,若整个企业集团均采用精益管理,则企业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密,协作更加流畅,效率更高,配合更完美,是社会资源就会得到充分利用。最后,精益管理有助于社会资源的整合。企业采取精益管理后,使得资源能够合理分配与运用,社会资源就会被有序的合理的使用,有助于社会资源的有序开采、流动与使用。
二、企业精益管理模式的应用现状
我国多数企业运用精益管理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比较粗糙,我国企业在运用精益管理的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总结如下几点:
第一,引入缺口较大,引入理论而未进行实践,精益管理在我国企业当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与应用,但是相对我国企业数量来说还未达到普及的效果,有着一定的引入缺口。在引入了精益管理这把“利刃”的企业当中,存在严重的只学理论而不付诸实践的现象。许多企业积极的引进了精益管理模式,却不理解精益管理的深层含义,学习书籍较少、培训较少,只做表面文章。而有的企业认为精益管理起源于汽车制造行业,不适用于自己的企业,从而心底不重视,手头不紧抓,精益管理名存实亡。对于积极实施精益管理的企业,也存在未及时监控、反馈与总结的现象,没有形成以经验指导实践的良好循环,实施过程中的错误也未能及时更正,并没用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生产模式。
第二,“本本主义”,理论脱离实际。精益管理是以丰田汽车精益生产方式发展完善起来的,这就决定了其与丰田公司企业环境相适应这一特别之处,然而当前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时代背景、企业的领域与文化背景皆不相同,因此要求我国企业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结合社会经济环境,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实施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精益管理方法。然而,我国企业在实施精益管理的过程当中仍存在严重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没有深入分析理论知识,没有考虑企业自身的特殊性,更没用量身定做符合企业自身的精益管理模式,造成精益管理形式化,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甚至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错误理解含义,片面强调单方面。精益管理的“精”是指精益求精,“益”是指获得收益。在我国企业实施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片面强调“精益”的现象。有的企业把“精”放在了重中之重,演变成了“吹毛求疵”,付出成本更多而收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有的企业片面强调“益”,从而对细节放松,资源得不到合理安排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此,精益管理并没有带来良好的管理办法和较大的收益,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三、企业精益管理模式的实现路径
1.树立精益价值观,打造精益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对于采取精益化管理模式的企业来说,以”“精益”为主打造企业文化不仅能提高员工的主动性,还能提高企业形象,无形中给企业加分。
2.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团队协作
企业的精益管理主要是依靠团队的协作完成,这就要求企业要重视团队的作用,强化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精益管理还要求员工具有主人翁意识,能积极地学习精益管理相关内容,提高节约成本的意识,避免浪费,严抓产品质量,尽可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
3.积极寻找不足,完善管理办法
难度之一:扣紧严肃的第一主题,在基础生存的层面上,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让社会资源分配达到社会和谐
从基础生存的层面来说,社会资源的分配是人的生存之本,是社会要合理解决的第一严肃主题。2005年,同志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把实现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六大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加大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倾力在基础生存的层面上去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诉求,对社会资源作出比较公平的分配。
大众传媒是社会的平衡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紧跟=国家战略部署,紧扣购房看病、升学就业、物价波动、变通安全、消费打假等这样一些严肃的第一主题。关注丸的生存尊严,抓住社会资源分配方面的问题做新闻、做节目,在舆论上,对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予以矫正。如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的不平等,城市与农村的不平等,地区之间的不平等,等等。很多传媒直接走到人民群众身边调查了解其生存状态,突出民生、反映民声、表达民心,推进各级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或以做体现党性原则、关注民生的新闻节日方式,请来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与现场群众展开对话,搭建起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使基础生存方面的利益诉求及时得到解决、得到满足。速将促进基础生存方面的社会资源的分配走向合理、走向公平,使社会走向和谐。
维度之二:切入转型的社会心理,在精神生存层面上,满足人民群众的情感诉求,让人的精神状态与社会精神达到内在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向深层迈进,就是人的精神状态要与社会精神达到和谐。
社会重大转型,使社会的一切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计划经济下生活惯了的人面对新形势、新生活,一切都要重新认识,一切都要重新适应,一切都要重新定位。由于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一些人在心理上的危机感加重: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活、工作的节奏不断加快,一些人觉得难以适应,心理上的压力加大:由于身居社区,被独处的高楼寓所所隔绝,导致一些人与社会现实产生摩擦、产生疏离,积聚起不满的思想情绪,显得意志消沉,精神烦躁不安。这样的精神状态与昂扬向上、奋发进取、安定团结的社会精神不协调。面对现实境遇中一些人的精神现状,面对社会公众相互间的需要倾诉、交流、理解的诉求,大众传媒积极主动地担当起协调人与社会矛盾的责任,在内在精神结构的层面上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努力。十多年来,大众传媒所开办的情感讲述、财经对话、人生交流、现实评论等系列栏目,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领域,准确寻找与人生相关的新闻事件、新闻热点、新旧观念撞击作为话题,设置情感宣泄的出口。并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来对话,以此疏导、抚慰在社会急遽变革中心理失衡的人们,使这些人走进节目后,能够明事、明理、宽容、豁达,正确地面对现实,让自己的精神状态与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社会精神达到同构,使社会做到内在和谐。尤其是大众传媒中所运用的深度报道和评论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社会关系的协调以意见沟通为基础,深度报道和评论抓住能排解思想抒发诉求的社会问题,进行合情合理的评论、分析和解释,让人在满足情感抒发诉求的同时,也获得深刻的认识,达到最大限度上的理解与共识,使人的所思、所言、所行与社会和谐建设步伐一致。
维度之三:紧跟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设置公共论坛,满足人民群众的话语诉求,让人的思想民主与社会民主达到高层次和谐
民主政治是当今全球鲍大多数国家所认同的治国方略。中国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后,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因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层次内容。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之一是让人民群众享有话语权。我们看到,中国在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竟和政府不断制定措施,不断加大力度,还话语权于民,这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参与意识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利用话语权,在有关方面的组织下,平等地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参与各级政府的公共决策。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参与企业的改革和管理。但这些参与,毕竟机会有限、人数有限。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众传媒紧跟民主建设的步伐,适时开办《议政与建吉》、《圆桌》、《市民与社会》、《沟通》等类似的专栏和专版,设置公共论坛。紧扣现实热点、难点、疑点设置议题,力求让每一个社会公民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讨论,通过自己的思想观念,为时代的发展提出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作为社会公民,期盼自我言说成为现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历史的言说者和见证者。在言说和见证中,理性精神就得到焕发和提升。因为在公共论坛中,人们自由表达和沟通情况所形成的意见是公共意见,它是公开的、公正的,不是某种个人情绪的表达,不是谋取私利。这就要求参与者站在公共立场,在意见表达中,全面地综合思考、冷静地理论分析、建设性地提出措施。我们看到,大众传媒开设的公共论坛,有效地训练了参与者的理性精神,开发了参与者的智力潜能,提离了参与者的理性思考能力和理论思维水平。
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理性精神。大众传媒开设公共论坛,在满足人民群众话语诉求的同时,又进行了理性精神的培植,从而使人民群众具有真正的民主政治精神,这也与社会民主达到了高层次和谐。
对于有没有外星生物仍然是一个谜,在现在的时代中并未被证实。
2、地球将变成“火球”。
意思就是世界末日迟早会到来的,现在仍未实现。
3、富人将变成超级人类。
富人将会比穷人占据更多的社会资源,并且利用这种社会资源,将自己“改造”的更加优良。尽管人类的进化已经停止,但是人类对于“超级”的追求,或许才刚开始。
4、宇宙不是上帝创造的。
在霍金看来,宇宙大爆炸的产生完全不需要借助所谓的“神力”,现在仍然有许多关于宇宙形成的理论。
5、女人们完全是个谜。
6、希格斯玻色子。
宇宙将会毁灭在希格斯玻色子的手中。但是以目前人类的发展,还远远达不到让这种色子拥有毁灭地球的能量。
7、人类未来的选择。
霍金提出了关于人类未来的两种选择,一是进行太空殖民,而是等待消亡。
8、没有天堂。
这并不是指天堂或者其他某个地方,而是指人死了就是死了,生命并没有在其他的地方进行延续。
9、黑洞不存在。
在现在的理论中,黑洞是存在的。
关键词:私营企业 社会资本 关系网络 制度
近年来,非国有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私营企业的迅速崛起,是中国体制改革以来社会结构最重大的变化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规定,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之所以要规定雇工8人以上,是为了与个体工商户在雇工数量上相区别,本文的讨论也不包括个体工商户。
与私营企业的兴起相伴随的是一个全新的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兴起,之所以要强调私营企业主,不仅是因为在私营企业的股权结构中,业主个人占了绝大部分,还因为私营企业主个人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讨论私营企业主就是讨论私营企业。
1.理论前提
资本,在科尔曼(Coleman 1992)看来,分为三类:一是由遗传天赋形成的人力资本;二是由物质性先天条件,如土地、货币等构成的物质资本;三是自然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所构成的社会资本。所谓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它在形式上表现为社会关系网络,但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网络,具有个人性、亲密性和排他性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资源、信息、社会支持等可以借助这个网络运动。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网”(Social Network)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网(又称社会网络)是一个结构概念,它可以定义为一个由某些个体(个人、组织等)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而整个社会则是一个由相互交错或平行的网络构成的大系统。社会网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考察个体的行为是如何受到各种外在社会关系的影响的,正是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美国学者格拉诺沃特(Granovetter )和林南(Lin Nan )提出并发展了个人的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关系的理论。所谓社会资源,就是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取,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人更好地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林南认为,决定个体所拥有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有下列三个因素:一是个体社会网络的异质性,二是网络成员的社会地位,三是个体与网络成员的关系强度。具体说来,就是一个人的社会网络的异质性越大,网络成员的地位越高,个体与成员的关系越弱,则其拥有的社会资源就越丰富(1982)。林南的这个“社会资源”概念与我们下面将看到的其他学者的“社会资本”概念已无太大的差异,在后来的研究中,林南有时也将“社会资源”称为“社会资本”。
对于处在迅速变革过程中的中国来说,资源的分配方式是由以前的计划向市场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国家行政权利将逐渐淡出,而市场的经济力量将逐渐增强。但是,经常出现的是原有的国家行政权力在相当程度上丧失了效力,市场关系又没有完整地建立起来,此时,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就成为建立和维护信任关系、进行交换和寻求支持的基本形式。另外,中国渐进式的改革还将持续很长时期,这就使得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在1997年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私营企业在领取执照进入市场时,有3%会得到网络成员的帮助,在集资和向金融机构贷款时,有13%需要动用网络,在日常采购、销售、获取信息和技术等方面,65%会得到网络成员关照。越是日常的活动,越能体现关系网络的重要性。
2.数据分析
对于私营企业社会资本总量的测量,主要通过测量私营企业主的主要社会关系网络来进行,限于资料,本文首先选取了私营企业主的关系最密切的亲戚和朋友的职业作为直接指标来测量。因为在私营企业成立之初,由于收到体制的制约,为了企业的生存,私营企业主必须要寻找足够的资本,利用这些资本实现企业与体制的结合。
综合上面三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到,三次调查中,私营企业主的亲戚和朋友中,机关干部、企业干部、个体户、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始终非常高(这四者的比例大于70%),考虑到相当部分私营企业主是农民出身,所以农民的高比例属正常。这样我们可以知道,在私营企业主主要的社会关系中,有70%以上直接能够增加企业的社会资本。私营企业一直以来都在正式体制的边缘,私营企业主长期以来的社会地位也得不到正式制度的认同,所以,利用自己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干部朋友,更方便跟正式制度的接触,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个体户和技术人员,对企业是重要的支持,技术人员提供企业发展必须的技术,而个体户则可以提供企业发展所急需的资金(私营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除了业主自己的投入以外,亲友借款远远大于银行贷款)。所以我们从三次调查的数据中可以肯定,私营企业的社会资本总量是非常大的,企业主的关系网络质量是很高的。另外,社会地位高、在关系网络中作用大的亲友,特别是“机关干部”和“企业干部”,属于“来往最频繁的朋友”的比例均高于“关系最密切的亲戚”,因为亲戚是先天的,而朋友则是后天努力的结果,这也表明,私营企业主在主动寻求和扩展个人社会资本、保持社会关系网络的“高质量”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
3.讨论
为什么企业的社会资本在经济活动中如此重要?对此有结构和文化的两种解释。结构的解释认为,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上都有失灵或效率太低之处。以信息为例,在计划经济下,由于层级太多或非经济因素的干扰,有可能使信息流通渠道阻塞或被歪曲。在市场经济下,信息成为商品,竞争者为了蒙骗对手往往散播假信息,使信息获取存在着风险。所以,企业如果拥有社会资本,即可以通过企业的社会联系,从相熟的、信任程度较高的部门或企业那里以较低代价获得真实信息。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在信息提供方面,旧体制的功能逐渐减弱,但新制度的功能尚未完善。在这一时期,企业的社会资本对信息的获取、甄别、选择、使用尤其显得重要,而这正是企业要进行社会资本投资的制度基础。
文化的解释认为,中国人处事的方式会因血缘上的疏亲、交往上的生熟而明显有别,人情、面子、缘分、回报等行为规范在维系社会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作为经济行动者,将受这些文化规范的约束。企业对社会资本的投资和积累,是为了依从这些文化规范而产生的。缘分可以成为建立社会联系的契机。人情、面子和回报的规范可以促使有长久交往或紧密联系的组织之间提供互助,可以使施惠者相信受惠者早晚会给予回报而不担心只有付出。有趣的是,虽然大多数人都认可这些规范的存在及其约束力,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其实是社会化的结果,人们早已将这些规范内化而不得不被动地接受。还有人则进一步认为,中国人一方面受这些规范的约束,另一方面也会将这些规范作为达到目标的手段。
结构的解释和文化的解释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社会过程和所依赖的条件既是结构的又是文化的,更多的时候,这两种力量是如何相互影响而最终产生社会资本的。
参考文献:
[1]《社会理论的基础》科尔曼 著 邓方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2]《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李路路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中国的私营经济与私营企业主》张厚义 刘文璞 著 知识出版社1995
[4]《再造魂魄——中国私营经济问题报告》 孟捷 姜少敏 编著 沈阳出版社1998
[5]《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 张厚义 明立志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6]《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 张厚义 明立志 梁传运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中国私营经济年鉴》1996,1997-1999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香港经济导报社
[8]“社会资本与私营企业家” 李路路 载《社会学研究》 1995年06期
[9]“‘社会资本’理论述评” 赵延东 载《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10]“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边燕杰/张文宏 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中华文明传播和民族复兴的后备人才,高校大学生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双重使命。同时高校大学生也是我国就业大军中的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目前随着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无法就业甚至走向极端。另外,目前的高校大学生就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与市场的结合程度也在逐渐减弱,高校就创业教育与市场的渐渐脱离也间接造成了毕业生就创业的问题。因此,推动高校的就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对于提高高校大学毕业生就创业的数量与质量意义重大。
一、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就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不健全,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实践经验
高校过去的就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更注重学科的划分、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课程划分、学科积累、具体实践与应用和教学组织分配缺乏实用性,直接导致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减弱。高校大学生就创业课程应当系统化,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课堂教学层面,更应该增加实践课程。高校开设大学生就创业指导课程的目的就是把学到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的生产力,缺少了教学实践环节,使得许多大学生成了书呆子型的人才。因此,完善高校大学生就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成为高效大学生就创业教育的一个迫切性和根本性问题。高校开展大学生就创业教育工作要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单纯的课堂灌输式的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高校大学生的就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亟待完善,教学方法亟待改革。
(二)高校大学生缺乏就创业实践知识与资源,缺乏对市场的认识与了解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开设了就创业指导课程,但是基本上都是停留在理论教学的阶段,极少有高校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甚至有部分高校由于对就创业课程的不重视,没有开设学生的就创业系列课程,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就创业指导教育工作,导致了大学生对就创业知识掌握不足,特别是实践知识的严重缺失。很多大学生空有一番热情,缺乏对自己和市场的分析了解,在困难重重的就创业过程中不知所措。
大学生要实现就创业的目标,不仅仅要有知识、能力和机会,还要有一些资源。目前高校相对比较缺乏社会资源的辅助,大学生的就创业扶持较少,单纯通过政府的帮助,很难完成对大学生就创业资源的提供。
(三)高校就创业教育教学工作与社会结合不多,社会扶持资源缺乏
现阶段各高校的大学生就创业教育工作基本上是由高校独立设置开展的社会企业的参与程度较小,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基本上是通过政府部门和高校自身的双重合作解决的,社会企业参与的只是少数。高校大学生就创业的教育工作急需社会资源的加入,社会企业的加入不仅能够拓宽高校大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可以为高校的大学生就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一系列资源。目前利用社会资源参与高校的就创业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高校要与社会企业形成就创业合作机制,积极规范和引导社会企业入驻学校,为大学生的就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优质的社会资源。
二、高校大学生就创业教学改革探讨
(一)建立科学系统的大学生就创业教育教学指导体系
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目标是让大学生走向社会实现就创业的价值,体现了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培养人才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但是培养出的人才也要实现与社会服务的转化与衔接,也就是要实现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高校在设置大学生的专业教学或实践教学时应适当的把就创业教学工作结合到专业教学当中去,不能仅仅依靠开设的就创业教育课程来指导,职业化或者是专业化的教师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就创业指导更有市场说服力和针对性。
培养大学生多元化的就创业能力,就要求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育。高校的就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进行改革,仅仅依靠课堂传授理论知识的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取而代之的将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多维知识与就创业能力高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现阶段的高校大学生就创业教育已经融合了多元因素,高校建立科学系统的大学生教育教学体系至关重要。
(二)培养大学生的就创业意识,将就创业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
高校大学生的就创业教育工作应当全方位的融入到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中去,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就创业及创新意识,高校的就创业教育应当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及生活教育全方位的融合,将就创业教育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中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就创业意识和明确的学习目标。高校应当全面构建有助于发挥学生个性的空间和条件,创建有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宽松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就业与创新意识和良好的意志品格。
(三)加强国家政策的教育引导,引入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
国家目前出台了一系列对大学生进行就创业的政策和法规,这些政策和法规对于指导和规范高校大学生的就创业教育工作意义重大。高校应当在就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对大学生进行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引导,把宣传和细化讲解国家的政策贯穿于高校就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同时,高校需加大与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为大学生的就创业教育教学引进更多更有活力的社会资源,在原先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引入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就创业的指导和教育。打破陈规,开拓创新,建立校企合作的示范基地,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职业经验,循序渐进地把职业人才引入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尽快融入到社会当中。
参考文献:
[1]索朗旺杰,师晓娟.高校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初探[J].河南科技,2014(10).
[2]陈晴晔.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统计教育,2007(8).
[3]罗兴社,陈虎.从大学生就业男反思高校教学改革与就业指导[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10).
[4]黄敬宝.大学生就业难:呼吁高校教育体制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
关键词:发掘社会资源;爱国意识;道德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257-02
课程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就是对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发掘与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成效。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强调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对课程改革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增加用于思想政治课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课时,积极发掘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应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政治课课程资源主要包括:①文字与音像资源;②人力资源;③社会活动资源;④信息化资源。其中社会活动资源包括利用大众传媒,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进行教育教学,进行课堂讨论、辩论、演示等;也包括课堂外的参观调查访谈等。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教育基地等,都是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但是目前政治课对社会资源发掘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一方面是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通过发掘厦门特色社会资源,有利于改变目前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及本地文化传统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和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有效课堂的构建也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教材”出发,即教学始终要以学生为本,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中的主角,在课堂活动中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发掘厦门特色社会资源,与思想政治课充分结合,改变政治课单调、枯燥的被动局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达到教育教学的双赢。主要做法有:
一、发掘社会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思想政治课要唱响主旋律,学生要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爱乡之情首当其冲。热爱祖国首先要了解我们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学习无数先烈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了解当代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从而进一步增进爱国爱乡之情。我利用大众传媒,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教育,利用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例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对我们国家、厦门市民生活的影响和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等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教学。鲜活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发展的日新月异,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还与青少年活动场所,如厦门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法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立稳定的联系,便于学生进行学习。为培养学生爱国爱乡之情,我组织学生参观厦门观音山队歌广场、科技馆、国防园、英雄三岛战地光园、湖里山炮台、华侨博物馆、思明区人民法院等,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来自不易,觉得自己更应该珍惜生活、珍惜生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我还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校外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邀请由离退休干部组成的校外辅导员,通过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请何成锹老师做“责任与成长”的主题报告,学生深受教育。利用“清明节”、“五四”、“六一”、“国庆节”等契机,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感染力强,效果好。
二、发掘社会资源,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传播精神文明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政治课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主阵地,中学阶段是人生荣辱观、道德观基本形成并固定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过程,所以必须加强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文明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在寒暑假期间,我组织学生在车站和公车上开展文明劝导活动,使学生体验公交工作人员劳动的艰辛,体察社会的人生百态,初步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服务意识,正确认识奉献与索取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把公交车厢作为一个传播文明的流动窗口,在文明劝导中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传播精神文明。助人为乐是公民道德高尚的重要标志。我组织学生不定期到学校退休老教师家、社区敬老院看望和慰问老人,为老人做好事,使学生从小养成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社会风尚;组织学生在中山公园开展扶弱助残、献爱心活动;积极组织赈灾捐款、义卖活动,使助人为乐的中华美德得以发扬。
三、发掘社会资源,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初中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法制意识,依法享有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以案说法,收集今日说法视频、社会生活中典型案例如李某某案、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等组织学生讨论,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学习兴趣。我还利用学校与思明区人民法院共建的契机,邀请厦门思明区检察院张鹏检察官为初二年学生做法制安全教育讲座。他引用厦门未成年人的案例,从相关法律知识、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未成年人的感恩教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还组织了首届厦门一中“法制主题团日”活动。同学们先参观了厦门思明区人民法院,了解了法院的作用、法庭的组成部分和法院院史等。通过参观活动,学生更加体会到了法院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公平公正、尽职尽责的高尚品质,并深刻意识到了法院“以廉为本,以法为主”的廉正本质。在法院学术报告厅,首批团员参加了庄严的入团仪式。此次活动使同学们接触了社会,丰富了法律知识,在法院中进行入团宣誓更加深了首批团员“以团为荣,以团为榜样”的信念,长大后为国家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后我还将争取与社会政治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采用讲座、开课、座谈等形式,使之成为参与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补充力量,同时拓展学生参观实践的场所,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发掘社会资源,进行社区服务实践,提高学生责任意识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青少年时代树立责任意识尤为重要。我校与思明区坑内社区共建,坑内社区为学生的课外活动、假日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劳动锻炼等社会实践提供了各种人力物力的支持。我以此为契机,动员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节假日深入社区,开展社会实践,帮助居委会整理户籍,打扫环境卫生,开展文明、创安、普法、禁毒、畅通工程宣传,在传统节日与居民进行联欢活动,慰问孤寡老人。我还鼓励支持学生参加社区的创卫劳动、社区文艺服务宣传等,积极为社区服务,并要求学生每学年至少完成15天的实践活动,涌现出像初二学生甘伟强积极参加社区服务,长期义务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为小同学补课的感人事迹。通过深入社区,参加社区教育活动,学生接触社会,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今后还可以与社区挂钩,组织学生参观科研机构、高新技术发掘区、示范农场、工厂、农村等;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在那里劳动和服务,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为公众服务的责任意识。
当然,在发掘厦门特色社会资源过程中,我也遇到不少困难如:受到经费限制;学生人数较多,受场地限制;学生如何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关系等。要解决这些困难,对属于教育系统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有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对非教育系统的科学教育社会资源,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应从长远考虑,有计划地与之建立必要的联系,使其在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各类活动时兼顾学校教育的需要,形成制度化、常规化。
参考文献:
[摘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独特的规律性,需要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等组织的共同参与。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认为高职院校应遵循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的原则,建立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外部保障机制,健全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内部管理机制,为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
[
关键词 ]高职院校政校企协同 人才培养机制
[作者简介]韩春燕(1987-),男,河南南阳人,重庆财经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重庆40216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科研项目“高职院校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4ky0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9-0010-03
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技术结构的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需求的矛盾日渐凸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视角出发,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考。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高职院校、政府和企业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他们之间需要建立协同联动、责任共担的人才培养机制,解决高职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独特的规律性,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要进行专业实践的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学校人才的培养与社会产业需求的完美对接,从而达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因此,实践性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重要特性。然而,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却存在着十分矛盾而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社会上许多行业企业抱怨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毕业生所掌握的技能与用人单位的真实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教育规律和个人成长的规律来讲,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职院校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十分困难的。理论知识的教学目标在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实现,而实践技能这一教学目标仅仅依靠学校的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训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借助政府和行业企业的资源和力量,将实践训练深入到行业企业中去,深入到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去。因此,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既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责权不明
政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利益相关者。然而,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政府与高职院校之间存在责权不明甚至是缺位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省级政府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地方各级政府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和义务模糊与缺失。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地方政府的责权缺失使得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失去了重要的保障。
(二)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才能实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不断提高,校企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合作的形式也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职教育目前的校企合作大多流于形式,未形成完善的合作机制,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当前的校企合作大多处于浅层次的合作阶段,合作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合作程度比较低,成效甚微。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时多从事非常具体的机械性、事务性劳动,使得实践过程流于形式。
(三)协同培养机制薄弱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高职院校来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不现实的。要利用有利的社会资源并充分发动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协同联动,才能有效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然而,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中,政府、以企业为主体的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的社会组织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承担应尽的责任。他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缺失,造成高职教育中社会资源的缺失,从而导致高职毕业生与社会产业需求的脱节,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从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看,建立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责任共担”的机制是解决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高职院校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一)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首次提出了“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这一概念,很快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利益相关者理论是针对企业治理而提出的,最初在企业战略和公司治理等范畴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利益相关者影响”“利益相关者参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研究领域也很快渗透到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领域,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和运用。
对于利益相关者的概念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界定,直到1984年,弗里曼(Freeman)在他的经典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中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上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人。”弗里曼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观点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成为后期利益相关者研究的一个标准范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面临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严峻挑战。高等教育要想进行彻底的变革和创新,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因此,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包括学校在内的政府、企业、家庭以及社会各种组织的积极参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亨利·罗索夫斯基首次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他出版的《The Uni-versity-An owner´s Manual》-书提出大学“拥有者”这一重要概念,将大学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进行研究。他指出,这种“拥有”不是经济利益上的“拥有”,而是社会利益上的“拥有”。利益相关者运用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对高等教育进行审视和研究,为我们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二)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的原则
1.利益共享原则。利益共享是相关利益主体在合理差异和互惠互利基础上形成的对共同利益的公平享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利益相关者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重要保障机制。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下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只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利益共享的原则,才能使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高职院校逐渐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也由不计利益成本向互惠互利转变。没有利益的校企合作是没有生命的校企合作,利益共享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则。
2.责任共担原则。责任共担原则是高职院校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则,也是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风险机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利益相关者应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承担一份责任。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承担各自的责任,尽到自己的义务。由于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和获得的收益有所不同,他们所承担的责任也各不相同。但是,责任共担原则作为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原则,在维护和保障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优势互补原则。优势互补使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成为可能。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政府和企业是高职人才的需求者,同时也是众多社会资源的拥有者。相对于企业来讲,政府拥有更多资源的分配和协调能力;相对于政府来讲,企业又是高职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政府和企业的这些资源和优势是高技能应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必需的,也是高职院校所缺乏的。高职院校在专业知识和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方面是政府和企业所远远不能达到的。因此,优势互补是高职院校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三)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的内容
1.建立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外部保障机制。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高职院校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因此,建立健全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法律保障体系和资源协调机制,是构建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保障。
第一,完善“责任共担”的法律保障机制。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是促进和保障不同利益相关者共担人才培养责任的首要条件。在世界职业教育史上,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尤其是在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方面。为了使职业教育体系适应市场、依法发展,德国对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均有详尽的法律规定,无论企业还是学校,都有法律保障。企业主要依据《职业教育法》及《培训规章》,学校则依据教育法。规范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法律有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手工业条例。此外,还有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基本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各州的职业教育法和学校法等。我国高职院校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也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尤其是要将企业和行业等相关利益者纳入高职人才培养的法律体系中,保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从而建立长期稳定的多方协同人才培养机制。
第二,建立“优势互补”的资源协调机制。高职人才培养需要社会多方资源的协调和整合,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资源协调机制。在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协调机制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德国联邦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负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尤其是对双元制中企业和学校双主体的管理、运行、监控、权利、义务等,都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学校类型的设置、专业的布局都是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协调。在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是社会各种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整合者和协调者,从而保证不同社会资源能够为高职人才培养服务。
2.健全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内部管理机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涉及政校企多方,因此需要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利益共享”“协同共管”。
第一,完善“利益共享”的内在驱动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高职院校逐渐走向社会办学和多元化办学的今天,高职人才培养需要社会多方的参与和协同合作,而企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也要求他们与高职院校合作。这种内在需求的驱动机制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合作运转提供了前提和可能,也是他们之间长期稳定合作的根本保障。因此,在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和高职院校各利益相关主体要充分尊重对方的内在需求,尽可能为满足对方的利益需求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获得对方的支持并维持长久稳定的合作。在“利益共享”的内在驱动机制构建方面,高职院校要不断为企业提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智力支持,帮助企业解决研发、生产、管理和经营等诸多方面的难题,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实习、实践、就业的岗位,还可以与高职院校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帮助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政府正是这种内在驱动机制建立的协调者、保障者以及组织实施者。
第二,建立“协同共管”的管理运行机制。政府、高职院校、企业是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只有建立政校企“协同共管”的管理运行机制,才能保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同的利益相关主体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和影响面有所不同,因此他们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侧重也有所不同。在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过程中,政府以其特有的职能和资源优势进行统筹协调,通过相关制度和法律的制定明确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发挥主导作用;高职院校承担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主体作用;企业是高职人才的接收者,并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开始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又一主体。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从不同的角度参与高职人才培养过程,建立“协同共管”的高职人才培养管理运行机制,确保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
参考文献]
[1]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洪芳,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3(3).
[3]张兄武.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责任共担”机制探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
关键词:实际履行、损害赔偿、效率违约、效益原则
在合同法律关系中,因对方违约而受损害的一方应当怎样获得救济,历来是合同法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大陆法系中,实际履行是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要形式。法国法将实际履行作为一项最基本的优先于赔偿损失的救济措施,德国法则将实际履行当作对违约的首要补救方式。与此相对,在英美法中,实际履行仅仅是衡平法上的补救措施,只有在损害赔偿不能对受害人提供充分救济时才能加以运用。[1] 由于我国的法律体系受大陆法系的影响较大,所以无论是《民法通则》还是《合同法》都将实际履行作为违约方承担责任的首要方式,而将损害赔偿排在其后。例如,我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实际履行不在于企求弥补受害方所受的损失,而是强调违约方应按原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所以实际履行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相比更有利于实现合同的目的。但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并非任何的合同都是可以实际履行的。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违约方无法履行原合同义务或者虽然能履行原合同义务,但所需费用过高。在这种情况下,损害赔偿责任的替代作用不容忽视。基于上述考虑,我国《合同法》第110条规定了损害赔偿替代实际履行的三种情况:“一是法律上或事实上不能履行;二是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履行费用过高;三是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在这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第二种情形,这项规定在客观上的弹性很大,给予法官以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已经充分体现了效率违约的精神。本文试就效率违约这项产生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制度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分析我国引进这项制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从而使我国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逐步实现从片面的强调实际履行到以损害赔偿为主实际履行为辅的转变。
一 、效率违约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效率违约又称为“有效益的违约”,该理论从交易双方的角度考虑,认为当履约的成本超过各方所得利益时,违约比履约更有效益。所以效率违约理论是指当违约给全部交易关系人和整个社会所带来的效益超过了当事人履约时,法律应允许当事人违约的一种合同理论。它是在以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 Allen Posner)为代表的美国经济分析法学派学者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违约理论。
在通常意义上讲,违约不仅意味着违约当事人对自己允诺的违反,也是对对方的合意和信任的破坏。违约不仅仅使正常的交易中断,而且会给非违约方造成各种损害,所以违约在法律上和道德上的可归责性和应受非难性历来是违约当事人应当承担责任的依据。对违约的制裁和对受害人的补救,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价值。然而19世纪末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许多西方学者对违约在道德上的应受非难性,违约责任对不法行为的制裁功能,这两方面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进而引发了对传统理论的挑战。在18世纪苏格兰的班克顿勋爵曾认为:“很清楚,遵守建立在诚意和真实的自然义务基础上的合同活跃定时自然法的要求。”[2]然而19世纪末期这一观点受到了美国学者霍尔姆斯的强烈批评。他认为道德和法律的混淆在合同法中最为严重,违约的非道德性观点完全混淆了法律和道德问题。合同当事人并不在道德上负有一种履约义务,所谓履约义务本身是一种假象的(imaginary)“因为一个合同当事人具有一种选择-履约或在不履约时赔偿损害,缔结合同并不承担履行义务。[3]”在普通法中,信守合同的义务意味着一种推断(prediction),即如果你不信守合同,必须赔偿损害,正如你侵权必须赔偿损害一样仅此而已。[4]霍尔姆斯所主张的违约不涉及道德问题的观点对普通法,甚至大陆法的合同责任理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经济分析法学派通过对交易过程中的成本与风险关系的分析来重新评价合同责任的功能和价值基础。其代表人物波斯纳在《法律的经济分析》一书中指出“违约的补救应以效率为其追求的目标。如果从违约中获得的利益将超出他向另一方做出履行的期待利益,如果损害赔偿被限制在对期待利益的赔偿方面,则此种情况将形成对违约的一种刺激,当事人应该违约。[5]
另外,大陆法系国家的传统观点认为,违约责任是对违约行为的一种法律制裁,因为民事责任与民事制裁的外延是同一的。民事责任就是民事主体依照民事法律规范对因未尽其应负的法律上的义务时,所应受到的法律制裁。我国台湾学者林诚二曾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违约责任应具有的制裁性,其认为“整个合同法的重心在于根据何种原理解决违约的法律制裁问题。制裁是违约责任的根本性质之所在。此种法律制裁的具体表征即民法上所指的责任,失之责任则债权与债务均无法律意义,亦失去其经济意义。”[6]然而,违约责任具有制裁性的观点也受到了经济分析法学派的批评。美国学者Dowson 指出,在普通法中违约责任并不具有制裁性,“传统合同补救法律的目标并不是强迫允诺人履行其允诺,而是补偿因违约所受的损失,因此故意违约与其他类型的违约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惩罚性损害赔偿在违约时被禁止使用,当损害赔偿足以保护受害人时,则不采用实际履行方式。”[7]在该理论的影响下,美国《合同法重述》(第二版)第355条的官方评论明确宣称:“合同救济制度的核心目的是补偿而非惩罚,对违法者实施惩罚无论从经济上或其他角度都难以证明是正确的,规定惩罚的合同条款是违反公共政策的,因而是无效的。”[8]
由此可见,效率违约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违约行为在道德上的非受谴责性;二是违约责任的根本功能是补偿功能而非制裁功能。
二、效率违约制度的价值意义
效率违约理论的突出特点在于把效率从经济学的领域引入合同法领域,弥补了单纯法律分析方法的不足。在效率违约理论中包含着重要的经济学观点,即在违约行为发生时,法官要求当事人实际履行还是损害赔偿,取决于合同的履行成本与合同双方收益的比较。经济分析法学派认为,违约方从违约中获得的利益,超出了他做出履行所获得的利益,则继续履行原来的合同对他来说只是一种损失,而违反原合同则实现了价值的最低化,从经济分析角度来看,实际履行本身是可以被交易的。因为如果违约对一方当事人有利,则该方当事人可以花钱去购买另一方当事人享有的要求实际履行的权利。然而达成这种购买协议也要增加额外的交易费用,因此该当事人通过违约并赔偿对方的期待利益,可以不必增加额外的交易费用。[9]
美国经济分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理查德。A.波斯纳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一旦一方当事人已经违约,再要求其履行实际上是不经济的。对此,波斯纳在其《法律的经济分析》一书中举例说明:甲厂与乙厂签订协议,委托乙厂为之加工10000个小器件,作为甲厂制造的某种机器的配件。在甲厂收到10000个器件后,其生产的机器在市场上出现滞销。甲厂立即通知乙厂终止合同,并承认自己违约,但乙厂回信表示要继续履行合同。这些小器件除了安装在甲厂的机器上外,别无他用。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资源的损失浪费,使有限的社会资源获得最佳配置,法院应终止原合同的效力,判决用损害赔偿的方式代替实际履行。假设在同一前提下,甲厂与乙厂签订协议,委托乙厂为其加工10000个小器件,作为甲厂制造的某种机器的配件。乙厂在生产10000个器件后,因机器故障而中止了生产。另有其他的厂家有能力供应甲厂需要的剩余器件,但甲厂却坚持要求乙厂完成其契约履行。如果法律强迫完成(即强制履行),则乙厂将不得不与其他生产厂商协商达成协议以完成与甲厂订立的契约。这样可能造成一个后果,即乙厂去寻求其他可选择的供货方比甲厂直接去寻求的成本费用更高,这样实际上已经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法律同样不应当强制乙厂履行其与甲厂的合同。[10]
应当说,经济分析法学派的理论主张有很大程度的合理性,如果仅仅局限于大陆法系的“契约必须遵守”的法律观念,单纯尊重合同的效力并实际履行合同,确有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甚至在某些场合会对违约方构成不公平。这样就出现了二律背反的危机:一方面,如果允许当事人随意不履行合同是对合同效力和契约价值的破坏;但另一方面,尊重合同的效力并实际履行合同又可能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甚至在某些场合会对违约方构成不公平。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这一对矛盾一直是法学家们所致力于的目标。西方学者通常把效率与公平对立,把他们作为一对互不相容的概念,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效率的追求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不公平的现象,因而效率和公平经常处于深沉的张力之中,面对着效率和公平这两种价值冲突,每个人都会有意或无意的进行选择。有学者认为合同法的首要价值是维护交易秩序,保障交易安全,即通过对交易行为做出普通的调整,使交易双方得到平等的对待,从而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维护理想的社会秩序。[11]笔者并不否认在合同法中贯彻公平正义价值观的重要性,因为这样可以维持和谐的交易秩序,但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任何资源的供给在一定的时期内总是有限的,此即经济学所谓的“稀缺性”,任何资源的特定用途都意味着放弃其在其他方面的运用,这就是“机会成本”,由于“稀缺性”和“机会成本”的存在人们才会努力追求资源的最佳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同时权利资源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在配置权利时,不仅要考虑权利配置的公平性,还要考虑配置效率的最大化。笔者认为,合同法作为规制商品流通的法律,它的宗旨是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加速社会资源在市场主体之间的优化配置,以实现最大化的资源效率,所以相对于其他部门法而言,合同法应当更注重效率价值。
三、效率违约制度对我国合同法的借鉴意义
法律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准确的给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做出何谓善德、何谓正确的规定。人类个性的差异,人类行为的多样性以及所有人类事物无休无止的变化,使得无论是何种艺术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制定出可以绝对适用于任何问题的规则。[12]因此为了克服成文法的局限性,为了避免法律适用过程中的僵化而导致的不公正,应在遵循合同效力普通性的前提下,赋予法官一定限度的自由裁量权,使其处理具体条件的过程中可以对一般性的法律规则予以变通,从而实现或接近个别公平正义。从这一角度出发,经济分析法学派主张用损害赔偿来替代实际履行合同,既维护了合同的效力,又避免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从而最大限度的兼顾了一般公平正义与个别公平正义的关系。
在我国合同法领域,上述成文法的局限性表现的尤为突出,我国合同法基本上沿袭了大陆法系的法律传统。强调了“合同必须遵守”,把实际履行作为违约责任的主要形式。在司法实践中,当一方违约时,如果非违约方要求对方实际履行合同而违约方又有履行能力时,法官通常会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其结果是使社会生活中大量的违约责任以实际履行为救济措施,不仅使合同的履行质量难以保证,无形中还增加了法院执行监督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强化了违约责任的惩罚功能而削弱了其社会补偿性,加剧了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之间的矛盾,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笔者认为,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之所以违约一般是因为在选择更有效率的合同后,没有能力再履行前一合同,若对违约方采取强制实际履行措施,往往会导致后一更有效率的合同的破灭。司法实践中,因为这种原因而对合同标的进行查封、扣押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不仅仅付出了较大的司法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还损害了交易的效率。而在承认效率违约制度后,虽然在表面上似乎损害了非违约一方的利益,但由于违约一方会给对方充分的损害赔偿,所以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实质上都没有遭到损害。此外实行效率违约制度还可以起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更大的交易效率。因此笔者建议,我国的《合同法》也应该建立效率违约制度,具体说来对《合同法》第110条第2款“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履行费用过高”其中的“履行费用过高”借鉴效率违约理论中的效益原则作出明确的规定,当违约方履约成本超过合同双方基于合同所获得的利益时,法官就应该允许其用损害赔偿代替实际履行。
注释:
[1] 谢怀轼,合同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290。
[2] 王利明,违约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2。
[3] Holmes:The common law (M. Dew Howe edu,1963),324。
[4] Holmes:The Path of the law 10, Harvard Law Rew 458-469。
[5] Posner: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led 2.Boston and Toronto(977)] ,89-90。
[6] 林诚二,民法理论与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220。
[7] Dowson:Contracts,The foundation Press, Inc 1987.31。
[8] American Law Institute,Restatement (second),contracts 1981,355。
[9] 王利明,违约责任论[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382。
[10] 尹小贝,试论效率违约[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2),15。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活动 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人才的重要使命,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培养直接关系着大学生个人能否健康成长和成才,也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方的热切关注。随着我们大学生社会参与的深入发展,社会文化和思政教育在大学生身上出现的矛盾和张力将愈加凸显和复杂化。鉴于此,高校思政教育应深入认识和恰当评估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内涵和意义,主动引导大学生社会参与,形成社会参与机制,以立足于大学生实际及其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大学生社会参与的有利方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从根本上说,每个人都有理想信念,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却往往带有盲目性,且未必都是科学的,这一点对于大学生来说也不例外。要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必须对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思政课本身内容丰富,内在地包含了人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科学理论体系,能够给学生的社会实践带来引导,科学地加以把握有助于促进他们认清形势,快速成长。尤其面对当前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惟有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积极学习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才能让我们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找到自我,发觉自我价值的真正所在,从而坦然面对社会,在深刻认识自己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思政课本身承载着知识、觉悟、能力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和使命,其在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同时,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我们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既打开视野,丰富人文基础知识,又增长创新精神和主动思考的能力,使我们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做到协调发展,知行统一、德才兼并。因此,不断加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建设能够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奠定基础。
2社会参与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从思政教育角度来看,大学生社会参与产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和高校思政教育存在共通性,都旨在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参与因此可以成为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和高校思政教育又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具体的,我们可以将社会参与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分为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大学生社会参与有助于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构建更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教学内容。高校思政课的教材内容基本上都是对国家和社会方面高度概括的抽象化理论,但作为具体的育人途径,教学内容需要从抽象走向具体,需要在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个具体的问题作为抽象性问题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应具有很大的扩展性,往往需要反映出社会现实,同时也和学生的实际有很强的关联。大学生社会参与的普遍化和丰富化使大学生具备更多的现实生活经历和理解力,将有助于这一切入点的构建和展开。
(2)大学生社会参与可以规划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种模式,丰富和拓宽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层面。近年来,随着课程建设的发展,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视,在实践教学上做了不少的探索和改革。但是由于现实各种因素的限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还相当局限,一般局限在课内或校内进行,通过模拟、视频观看、研讨报告、调查等形式展开。对大学生社会参与进行适当的规划统筹,将有助于解决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
(3)大学生社会参与有助于利用社会资源,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社会化发展。随着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发展,大学生和社会的互动越来越频繁,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育人责任几乎由学校全部承担这一传统理念在日渐改变。“社会的发展,也对社会组织和个人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关心、支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自然是其中的内容之一。”把我们大学生的社会参与纳入高校思政教育范畴,可以强化与社会的合力,把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整合到思政教育体系中,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思政教育的社会化发展。
(4)大学生社会参与能用以扩展高校思政教育评价的维度,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的评价体系。思政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品格和素质,与知识的简单传授不同,它关涉内隐的认知层面,也关涉到外显的行动层面,所以思政教育的评价应该是关于知和行两方面的,且对于“行”的规范追求甚于对“知”的理论把握。但长期以来,受制于现实条件,高校思政教育的考核评价往往过于一元化和简单化,一般只是依据考试成绩和课堂表现等,缺少真正的“行”这一维度。大学生社会参与与其内在素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其素质影响着其社会参与的表现,而大学生社会参与的表现又能反映学生的素质状况。
3结语
本文所提出的把大学生社会参与纳入高校思政教育范畴,进行合理规划、强化管理和引导拓展,是大学生社会参与常态化背景中,发挥高校思政教育主动性和主导性,以提升其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政教育社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