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0 01:10: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语文教学实践的纲领性、法规性文件,是语文教学实践必须遵循的准则。它的科学与否,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否快速高效地熟练掌握母语,进而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能否迅速提高。
笔者觉得近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同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基本一样,仍然是很不科学的,用它指导语文教学实践,不可能使亿万青少年迅速高效地熟练掌握母语。因此必须尽快进行重大修订,甚至要推倒重来。
一
语文课程只是基础教育中众多课程之一,它不可能单枪匹马地实现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基础教育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有赖于各门课程专心致志卓有成效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有一门或几门课程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却热衷于搞种种“第二职业”,总喜欢“在自己的田里种别人的庄稼”,那么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就不能圆满完成,甚至还有落空的危险。因此,确认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必须先将语文和非语文区别开来,进而必须能将语文课程同非语文课程区别开来。
可是新课标却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论断是自相矛盾的,它根本不能把语文和非语文区别开来。交际工具是用来交流思想文化的,语文既然是交际工具,那么它怎么又会是被交流的文化呢?如果文化也是交际工具,那么什么是用文化这个交际工具交流的东西呢?语文又何以能成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呢?语文如果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它究竟是人类文化的哪一部分?它同其他课程中的文化有什么不同?堂堂新课标中居然会有这样的逻辑错误和含混透顶的核心概念,岂不要让人笑掉大牙?
新课标接着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又是一个自相矛盾、莫名其妙的论断,它根本不能把语文课程同非语文课程区别开来。我百思不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到底是什么意思,只好妄加揣测:大概就是“交际工具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吧。可是前面它已说过:“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那么,“交际工具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就等于说“人类文化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了。这真是“你不说我倒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难道人类文化与人文精神是两个本质不同的东西,要用语文课程来统一吗?换一个角度来看,说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等于说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非工具性的统一”或“人文性与非人文性的统一”,这就如同说“牲畜是动物性与非动物性的统一”、“庄稼是植物性与非植物性的统一”一样叫人莫名其妙、哭笑不得。什么叫基本特点?基本特点就是某个事物独有的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可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独有的区别于非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吗?许多非语文课程不也可以说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吗?
笔者认为,把语文界定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并不算错。但作为严肃的科学的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不能仅仅满足于这种蹩脚的比喻性的解释,而必须进一步说明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究竟是什么,并要把它同在哲学层面上与思想、观念、意识、精神、经验、知识等概念相同的非交际工具的“文化”区别开来。
首先可以肯定,语文教学就是母语教学,语文课程就是教学生学好我们的母语或者说国语即汉语的课程,因此,语文就是我们的母语或者说国语即汉语。那么汉语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汉语就是散嵌于话语文章中的语词文字,而不是话语文章。因为话语文章是外显的思想观念或者说文化知识,除了话语文章之外,世界上再也不存在外显的用人类语言构成的思想文化知识。当然,语词文字也是一种“文化”,但这种“文化”同通常意义上的在哲学层面跟思想、观念、意识、精神、经验、知识等是同一概念的文化即话语文章具有本质的区别:(1)前者是全民族每个成员可以终生反复使用的用来交流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的常用符号和最重要的工具,后者则不是;(2)前者是有限的,后者是无限的;(3)前者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后者的形式则是由内容决定的。如果把语文即汉语混同于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那就必然要自相矛盾:语文既是交际工具,又是非交际工具;语文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语文既是基础的基础,又不是基础的基础;语文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既是约定俗成的,又是非约定俗成的。由此可见,对语文的科学解释应该是:语文是散嵌于话语文章中(不是脱离话语文章孤立存在)的语词文字,是交流思想文化知识的常用符号和最重要的工具。
这个解释如果要称之为工具论也未尝不可,但最好应称之为“新工具论”。因为它不同于以往的跟“人文论”看似对立实为一家人却又被“人文论”打得躲躲闪闪的“旧工具论”或者说“伪工具论”,它是“人文论”打不倒的。
就像一门学问的基本特点或者说本质属性,只能决定于这门学问的研究对象一样,一门课程的基本特点或者说本质属性,只能决定于这门课程要教会学生熟练掌握的对象。那么语文课程要教会学生熟练掌握的对象是什么呢?我们不妨来一个假设。如果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祖国的语词文字,即不再需要教学生熟练掌握祖国的语词文字,那么语文课程就可以取消。因为文化底蕴、知识素养、学问识见、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精神根基、健康人格,以及某些方向和领域的基础性的思维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都可以从其他课程和生活(主要是其他课程)中学到和养成。但如果学生没有熟练掌握祖国的语词文字,那就会严重影响他们学好其他课程,进而严重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直至严重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开设一门课程来专门教学生熟练掌握祖国的语词文字。至于这门课程究竟是叫国语、国文、汉语、语文,还是别的什么名称,是不很重要的。
由于除了字典辞书之外,语词文字总是散嵌于话语文章之中;语词文字内化于大脑也不是像在字典辞书中那样堆积,而是类似在百科全书中散嵌。因此要熟练掌握杂多的语词文字,就必须让学生听说读写杂多的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那么,通过听说读写杂多的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来学习掌握语词文字的同时,自然就要潜移默化地受到杂多的思想文化知识的浸润、熏陶、感染和启迪,或者说要不知不觉地积淀到由语词文字潜携暗系的杂多、离散、粗疏、模糊、隐约的思想文化知识。这就是说,通过听说读写话语文章来学习掌握语词文字的同时,必然要获得一些“副产品”。
既然散嵌于思想文化知识中的语词文字和思想文化知识是两个具有本质区别的事物,那么从思想文化知识中学习语词文字和从思想文化知识中学习思想文化知识就会有不同的心理过程和学习规律,进而就会有不同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就是语词文字和思想文化知识必须分科教学才能获得最大效率的客观原因。
由此可见,对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科学概括应该是:教育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话语文章以熟练掌握祖国常用的语词文字,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
新课标由于把语文混同于人类文化,因此凡是人类文化中具有的东西和学习交流人类文化必须具备的素养能力都成为“语文素养”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宣称:“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这何止是“语文素养”,分明是一个“万能博士”的素养。有了这样的“语文素养”,还用得着去学其他课程,去考研读博吗?这种无所不能、无处不会的“语文素养”恐怕只有上帝才会有,凡人是没有谁会有的。
笔者认为,世上无人能熟练地听说读写不限方向和领域的用本民族语言形成的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即使是听说读写一定方向和领域的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也不是单靠语文素养,而是还要靠从其他课程中学习和形成的思想文化知识素养。语文素养只是听说读写话语文章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词文字的素养或者说能力。它在听读行为中是听读话语文章表层意义的能力,即初通话意文意的能力;在说写行为中是把心内的形式不规范的只有自明的思想文化知识外化为规范的别人能顺利明白或欣然接受的话语文章的能力。当然,语文素养和思想文化知识素养(亦即某种方向和领域的思维能力)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到它们的区别,就像植物中的纤维和植物密不可分,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到它们的区别一样。确认语文素养同思想文化知识素养的区别,并不意味着语文素养中只有一堆杂乱的语词文字,根本没有一点思想文化知识。因为如前所述,语文是散嵌于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中的语词文字,而不是脱离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孤立存在的语词文字,所以在为熟练掌握语词文字而听说读写话语文章的过程中会自然地、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积淀到由语词文字潜携暗系的杂多的思想文化知识。事实上一个人熟练掌握的语词文字即语文素养越是丰富,他的语文素养中由语词文字潜携暗系的思想文化知识就越是杂多。但语文素养中这种由语词文字潜携暗系的杂多的思想文化知识,只是心理词汇赖以存在的离散、粗疏、模糊、隐约、暗昧而难以集中唤醒的里衬、背景或者说凭借,它不足以形成能熟练听说读写某一科类所有话语文章的系统的思想体系、知识结构或者说文化底蕴,更不足以形成能熟练听说读写天下所有话语文章的思想体系、知识结构或者说文化底蕴。谁也说不清自己从语文学习中掌握了哪些科类的系统的思想文化知识,更说不清自己的心理词汇嵌藏在哪些科类的系统的思想文化知识之中。由此可见,语文素养中的思想文化知识同其他学科培养的系统、明确而容易集中唤醒的思想文化知识素养有着本质区别。因此,要能熟练听说读写一定方向和领域的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不只需要语文素养,而且还要有从其他课程中学到和养成的思想文化知识素养。这就是说,听说读写能力中不仅有语文素养,而且还有思想文化知识素养;对前者的培养是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对后者的培养是思想文化知识课程的教学目标。新课标由于混淆了语文同话语文章即思想文化知识的区别,进而混淆了语文素养同思想文化知识素养的区别,把既有语文素养又有思想文化知识素养的听说读写能力等同于语文素养,因此它无法科学地阐明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
新课标由于把语文素养混同于思想文化知识素养,因此课程目标就成了一种无所不包、博大精深、无边无底、虚无缥缈的目标:既有道德品质、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又有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的提高;既要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又要吸收人类文化营养;既要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又要养成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既要有独立阅读能力,包括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又要有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其中任何一项,都是不限方向和范围的,也就是适用于任何方向和范围的。
这哪里只是语文课程目标,分明是“万能博士”课程目标。不用说,这样的课程目标也只有上帝才能达到,凡人是没有谁能达到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改革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得与失
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第一届课改学生已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笔者在担任了第一届初中语文课改时期的教学工作后,又担任了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在近两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在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过程中体会颇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石。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成功之处将极大地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但其中的不足之处也将影响高中语文教学,站在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角度上,回顾初中语文课改既有得也有失。
(一)
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来说,初中语文课改都为高中语文教学开拓了新的局面,为高中语文课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语文课改开拓了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带来了生机。
初中语文课改就像一块实验田,在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来进行播种。这实际上为教师们提供极大的发挥空间,在这样的教学形势下,创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便产生了。“教无定法”,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合理利用大众传媒手段等,这其中不乏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说,这些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在极大丰富初中语文课堂的同时,也为高中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经历过语文课改教学的学生们,在形式多样的课堂熏陶下思维是异常活跃的,他们会给高中的语文教师们提出各方面的知识欲求,这势必会促进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的发展与变化,促使高中语文课堂的改革,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活跃了,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
二、初中语文课改促使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转变,为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双主体”教学关系奠定了好的基础。
新的教学理念中,强调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授知识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而初中课改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实现这一“双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事实上,初中语文课改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学生的主体意识已被唤醒,这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为师生研讨问题,共同成长提供了一块肥沃的土壤。
三、初中语文课改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激活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初中语文课改教材中出现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章节,在这些活动中有许多丰富的内容,比如中国的京剧介绍、广告设计、设计导游词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创新、发散的思维,这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能力已在初中阶段得到很好的培养,在高中阶段再进行研究性学习就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初中语文课改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为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重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比如大量阅读、古诗词鉴赏阅读等,甚至在中考试题的设置上都对这一方面有所涉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初中打下的良好基础有力地推动了高中阶段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整体提高。
五、初中语文课改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评价,为高中语文的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了可参照物。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①“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②初中语文课改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评价,不以分取人,这为习惯了以高考指挥棒为唯一评价标准的高中语文教学做了一次示范,为高中语文的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了可参照物。
(二)
但是,在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一些初中语文课改的不足之处,对于知识强调体验,对于基本技能却不够重视。
一、语法知识的淡化处理,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难度。
语文语法知识早已作为非考试知识,在所有的初中语文课改教材中找不到一章关于语法知识的内容,许多学生连什么是主、谓、宾都没有听说过,而这块极其重要的知识实际应该在初中时期得到补充、巩固、加强,但遗憾的是这块知识却成为盲点,因为这块知识的缺失使得高中的许多知识点无法讲透,特别是古文教学更是让教师头疼,教师只能生硬地将一些语法现象讲给学生听,而学生也无法做到真正理解,更加不会举一反三。语法知识向来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它可以不是考试点,但却应该是知识点,而且应该是最基础的知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文语法知识没有系统地学习的话,不仅语文学习会受到影响,甚至连英语学科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课改中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对工具性的重视不够。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③初中语文课改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非常重视,重视培养学生的过程体验及思想上的升华,却忽视了对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培养,比如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应用文体掌握得不够好,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好,而书面表达能力尚不足等。这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又增添了负担,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不少,但却无法将这些体验表达出来,这无疑没有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三)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课改应更具科学性,为高中语文教学铺好路、搭好桥。初中语文课改下一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针对教材的改进与研究,反思初中语文课改可以是我们在下一步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中更具研究性、系统性。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石,这块基石的厚重与否,取决于我们语文教育者的努力探索,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初高中语文教学定能成为一条线索明晰、流畅的教育过程。
注释: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选修课程 问题与对策
现阶段,我国许多地区都开始进行高中课程改革,旨在打造有基础、有层次、多样化、综合性的课程体系与内容。在此过程中,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不仅仅能满足社会需求,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各大学校要找准选修课实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科学措施进行解决。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资源不足,办学水平不高。
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中,存在教学资源不足、办学水平不高的问题。有的高中学校没有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只靠基层教师进行选修课程改革,因此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单纯照搬大学语文选修课的内容,引进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需求。若是将大学生都鲜少问津的学术著作当做高中选修课程资源,就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部分学校领导者对语文选修课程不够重视,未能找准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于是偏离正确的轨道,使得新课程的设计和学生的需求背道而驰,难以提升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办学水平。
(二)教学内容受限,选修课程设置缺少针对性。
目前普高语文课程设置的选修课程主要包含“诗歌和散文”、“新闻和传记”、“小说和戏剧”、“文化论著研读”、“语言文字应用”五个环节。学校应当根据不同环节的内容和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选修课程。但由于出版机构对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模块存在预设限制的问题,因此学校难以变通性地实施选修课程改革。比如《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选修课中的“诗歌和散文”部分应当设置“古代诗词选读”、“唐宋散文选读”、“鲁迅作品选读”、“国外诗歌散文选读”等内容,有关专家就会根据该标准的提议,出版对应的语文选修教材。这样教学内容就会受到限制,学校也不能根据学生需求自由设定课程。
(三)对选修课程制定统一要求,阻碍学生个性化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直接把高中生的语文水平和学分相对应。第一层必修10分,第二层必修10分加选修8分,第三层必修10分加选修14分。学生修满必修10分,就算是完成语文课程的基础学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选修更高水平的学分,如果只参加普通高考,则选修四个板块即可。但大多数学校受到高考的影响,实际考试的内容早就深深刻在师生的心中。虽然有人文方向的加试题出现,但很多地区和学校都已经在选修课制定时统一选考的板块,给语文选修课程打上地方化印记,使得课程只具有必修与规定选修的单一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的具体对策
(一)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办学水准。
对于课程的领导而言,在开展课程设计、开发、组织、评价等一系列工作的时候,必须正确行使自己的领导职能及决策职能,有效实现课程目标。在课程变革的阶段,领导的力量可以发挥出至关重要的效用。对于从上到下的课程改革而言,在刚开始的时候,老师长时间被动实施课程计划的行为会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开展。只有以强大的外来力量推动课程改革,才能使新课程能够顺利开展下去。因此,学校领导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学会因地制宜,找到自身的长处并合理规避劣势,不断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办学水准。例如某高中学校就开出“制定一门新选修课,立即奖赏7千元”的奖励标准,鼓励广大教师主动开发新选修课程。该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当中的规定,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条件,如师资条件、物资条件等。
此外,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也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所必须具有的教学资源之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养成追求精神层面的积极意识,并确保所有语文教师都可以胜任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的基本需求。学校要注重开发潜在的教学资源,比如邀请校外专家任课,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等,保证高中语文选修课程高效开展。
(二)改善教学内容,调整选修课程。
在设置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时,制定人员应当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科学的课程实施方案。当前,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各自包括五个大的板块,整体看来已经较完善地囊括高中语文学科体系的重点教学内容。但如果仅仅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制定教学内容,则容易构成“套餐”式的教学方案。在《语文课程标准》所设置的五大选修内容当中,诗歌和散文都属于韵文的类型,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小说和戏剧都属于虚写的文学类别,因此存在共通性。但新闻是应用文的一种,旨在写实,传记却属于文学领域,两者不应当放在一起。对于文化论著这一系列,更包含文化、文学、语言等多个范畴,不可以同一而论,应该分别进行研究。所以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制定者必须改善教学内容,整理好各个选修系列之间的关系,简化并重构语文选修教学的课程内容,提高其可行性。
(三)多样化设置课程,发展学生个性。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重在“多样化选择”。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目标是,让学生阅读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多个文本,并按照不同的阅读目标灵活采用多种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率。因此,在选修课程实施中,要让学生理清不同文本的概念,并坚持以多样化的理念进行课程设置,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选修课程上。教师要正确处理学生个性发展和考试之间的关系,在保持高考语文“必修加选修”的基础上强化学生选修课程学习的多样性,尽量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发展。
学校和教师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找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对策。要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办学水准,改善教学内容,调整选修课程,还要坚持多样化设置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梅云霞.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4:12-14.
一、教育管理者应为高中语文新课程评价清除路障
从课程教学管理层面看,相关主管部门和学校等各级教育管理者首先必须勇敢冲出旧评价的樊篱,清醒地认识到新评价对于解放师生教与学的创造力的意义。只有真正转变传统的偏重于量的检测的单向度的课程评价思想,而转向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双轨整合的路径,才能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发展趋势,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新课程的稳步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学自然发展为个人化学习,个人化学习则自然要求要有与之相应的个人化的评估反馈机制。而着眼于学生个体发展的质的评价,就是一种比较合乎人性的评估反馈机制,“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中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之一,包括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等等”(胡中锋、黎雪琼、刘桂秋《论新课评价中质的评价与量的评价的整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评价原则就已明确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这已经渗透了质的评价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是这种评价体制的延续和深化,而不能因为有高考在前,而将评价异化为片面以高考分数测量来作为高中语文课程教与学的效能评估的唯一标杆,并以之为紧箍咒来束缚语文教师,从而导致“新课程旧教学”“新课程旧考试”(就2007年海南、宁夏两个高中语文课改试验区的语文高考命题看,仍然被笼罩在旧的高考语文模式的阴影下)现象的出现。
其次,教育管理者应该具备将课程评价的理论理性切实转变为课程评价的实践理性的勇气,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上,细化、实化高中语文新课程评价的具体标准与操作程序。从便于新课程教学实践的角度看,课程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案、规程应先于课程实施,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修改、完善。然而,当下我们面临这样一种矛盾的局面——新课程实施了,却没有配套的新的语文课程评价切实并行,而往往流于表面与语文教材教学进度关联、实际与高考挂钩的书面限时测试。如此一来,课程标准关于新评价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就虚化为了空中楼阁。让一种新理念根植于人心,难;而更难的是执行,即让新理念成为看得见的行动。因此,为教育管理者松绑,卸下固有的单向度的量的评价的枷锁,是最迫切需要的。
二、教学执行者应该为高中语文新课程评价开拓道路
从学校课程教学实施者层面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迅速行动起来,扮演好新课程评价实践“改革者”的角色。首先,从思想意识层面来看,要认识到彻底转变狭隘评价观的紧迫性。要扭转单一的量的静态评价的思想,而代之以发展性评价;亦即不仅仅热衷于高考的分数,更要关注教学全过程中学生语文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增强、情感的丰富、素养的形成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教师有必要学习、掌握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相关基本理论和知识。其次,要在评价的具体操作行为上尝试行
动研究。当前,高中语文课程实行“必修”与“选修”并行的模块结构课程,课程标准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领域内的各类课程都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内容与要求。作为课程执行者的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把这些评价的内容与要求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细致的评价方案,努力建构高中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
从评价方式来看,应该采用多形式、多侧面的评价手段。首先,要改革、优化传统的量的评价的手段,提高高中语文书面测试命题的信度和效度。传统的量的评价重结构的严谨性和量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书面的测试上,比如会考、高考等。书面测试的命题应该知识、能力、素养三者兼顾,而以素养为重,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体现所考即所学的原则),能最大程度地检测学生在一个特定学段之内的语文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素养形成所达到的水平。其次,要研究质的评价技术在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评价操作中的应用。比如,通过情景活动、课堂观察、过程记录、学习日记、语文综合性学习、作品展示、成长记录袋等等途径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三、高中语文新课程评价要落实主体多元的原则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程评价是一种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新课程评价则强调主体多元评价,它吸纳了学生、家长等多个评价者参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强调“尊重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巢宗祺、雷实、陆志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宰的“教师学生”评价,应该发展为与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学生”评价,以及与以其他评价者为评价主体的多维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发展状态和水平层次,不应仅仅由其任课教师来认定,还要吸纳同学、家长、其他科任教师、学校、社会团体等评价者的评价意见。这有助于更客观全面地衡量学生的语文素养。主体多元评价可以弥补旧评价的一个缺陷:因传统的一元评价所产生的偏见乃至歧视,压抑了一些有某方面语文特长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在书面测试中成绩并不突出或者很差)的学习兴趣。它可以更充分地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丰厚其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真正体现“全人教育”的特质。
四、高中语文新课程评价要注重全过程的评价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课程教学 教学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逐年上升,很多其他国家随即开始研究中国文化,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基础,便是语言学习。特别是倡导中国主流文化输出,在这一国家意志中使得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高考分数的提升,使得语文真正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之母。高中语文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更好地论述新时期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措施,笔者结合自身所在学校的一些具体范例,和多年来高中一线语言教师的一些感悟、体会对现实的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措施进行论述。
一、高中语文课程有效教学措施的先决条件是教师的专业能力
当前,教育系统的改革铺天盖地,无时无刻都在倡导课程和教学的变革,以及学科内部的变革。笔者认为,进行学科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教师的变革,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现实语文教学的不足之处,并且清楚未来高中语文教学的趋势和方向,才能够更好地推动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变革。因此,高中语文课程首要的便是教师的变革,如何忽视了教师因素则意味着强调变革。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有主导地位,教师不发生变革,则学生和课堂便很难出现新气象。在新一轮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倡导高中语文教师成为学习内容的筛选者、有效教学形式的参与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等任务。为了更好地胜任未来高中语文教学,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更好地胜任未来高中语文教学。
二、高中语文课程有效教学措施的保证是师生关系的和谐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思想,比较重视学生的分数,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分数,教师在现实的高中教学管理中会更加倾向于家长式的强硬管理。只有这样的管理才能更好地控制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的载体,更好地传授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控制学生学习非常重要,由于自身的自由受到一定的拘束,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越发倾向于紧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导权的争夺非常严重,使师生关系矛盾加剧。新课改后倡导在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学生第一位的教学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保证学生的利益,教学方法上多以美国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法,这使得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发生很大变化,要求教师放弃原有家长式的教学方法,转而以合作者和朋友的身份出现的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利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进行高中语文教学。
三、高中语文课程有效教学措施的途径是教学方法的变革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分数在学习过程中所占比例较大,教学重点均指向学生的分数。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分数,传统高中语文教师便会将学生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让学生强行记忆一些考试过程中容易考到的部分内容,重点讲授可能会在考试中出现的内容,课后还会给学生留下较多的课后练习作业,巩固课上所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便是讲解法、重复记忆法和练习法。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所催生出来的学生多数都呈现出高分低能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响应国家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号召,高中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现实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多采用合作法、发现法等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课程评价中淡化学生分数的评价,以学生进步度的提高为主要评价手段和方法,以此更好地推进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使高中语文教学重新焕发生机。
四、高中语文课程有效教学措施的突破点是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必要的扬弃
新课改倡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往往是放在学生分数的提高方面,并且将分数高低视为定性班级好坏、学生好坏的标准。某种角度上看,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确实扼杀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思维能力,将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忽视课堂中对于学生独立思维的锻炼。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是顺应我国市场经济竞争不断激烈而在学校教育系统内发生的变革,对于学生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课改后部分教师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在课堂教学中大谈改革,重视创新,这些做法有其合理的地方,但不能完全丢弃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优点,不能丢弃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因此,在现实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在尊重知识,强调学生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为了更好地培养出语言能力出众、文化根基深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应重点抓学生的有效教学。在多年一线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高中语文课程有效教学措施的先决条件是教师的专业能力;高中语文课程有效教学措施的保证是师生关系的和谐;高中语文课程有效教学措施的途径是教学方法的变革;高中语文课程有效教学措施的突破点是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必要的扬弃等四条措施,为更多的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Discussed shallowly how to realize the high school language classroom instruction validity
Zhang Youyin
【Abstract】The language classroom valid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link which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enhances. How to let the student obtain the new knowledge within 45 points, makes the considerable progress, promotes the student full scale development, fundamentally promotes the student language accomplishment development. Does the author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how to realize the high school language classroom instruction validity to carry on the inquisition.
【Key words】High school language; Classroom instruction; Validity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教师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达到预期的目标,以少的投入取得高的产出。那么,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 精通、整合、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媒体,是依据课程标准由专家编定的教学文本。现代教学观认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学科知识和教材结构,领会教材编排的意图,吃透教材的科学思想、文化底蕴,融合单元之间的知识,确定教学设计目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有关资料。”教师应不受教材的束缚,以教材为蓝本,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处理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重组、补充,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活化教学内容,实现现实生活资源与教材资源的结合,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语文的兴趣。
2 明确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落实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美国教育学家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以三维目标为依托,根据课文的人文思想,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让学生明确一堂课该学什么,该把握什么。
3 课堂充分准备,要有课堂的预见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一般认为,教师课前备课主要是“备教材”,吃透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但往往忽视了“备学生”这一环节。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学生,学生对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除了依据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外,更应该在备课的过程中有前瞻性,预测在课堂中学生可能提出问题或出现的情况,预设解决方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不可预见的问题时,要能随机应变,及时改变教学方法,机智灵活地处理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顺序,做到因材施教,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 加强课前预习,强化课后作业
学生学习过程是预习、上课、复习的过程。课前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预习,我们可以按照教材后面的思考题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将课文中生字词在课前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解答,把课文中难点和不易理解之处勾画出来,使学生带着思考、质疑上课。课后作业不一定每堂都要布置,依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布置课后作业,既要兼顾巩固旧知识获得新知,又要作业适量,让学生有充分时间去思考和完成,达到预期的效果。
5 教师激情、幽默,创设情境,调动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一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首先,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要有激情。美国著名教授查德•威伍有这样的一段话:“想要教好的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高效的课堂需要有激情。激情的课堂迭起,唤起学生的激情,驱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其次,课堂语言要幽默。前苏联教育家斯维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在课堂教学中,幽默的教学语言,生动、活泼、生动,增添教师讲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能粘住学生,使学生保持兴奋的大脑,清除疲劳和紧张的现象。用风趣的幽默语言传达教学内容,让课堂氛围不再枯燥,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活力。最后,“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创设设疑、激思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问题中质疑、批判、探索、创造。借助多媒体教学,让教学内容“具象化”,让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可信性,有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浓缩教材精华,扩大教学容量。
6 语文课堂教学重学法指导,让学生长足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语文课堂教学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语文课本学习,学生从中学习到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语文课本中还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从中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气质,提升精神境界。学习语文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学习语文的方法,指导学生生活实践。语文课堂不应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更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促使学生课外长期、自由学习语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7 课后发展性教学评价,促使“教”与“学”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课型化 教学 思考
当今,各种版本的课标实验教材都把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等作为与阅读鉴赏并列的几大块学习内容列入教材。这种编写理念,贯彻了国家课程改革精神,落实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课程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但现行的语文学习模式却依然是“删繁就简”,无视“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阅读”等学习方式对全面实现课程标准的独立价值,语文教学等同于“讲课文”的局面仍然是一统天下。基于上述尴尬现状,建构诵读、教读、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多种课型并行的全新的语文“课型化”学习方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克服“少慢差费”,走出高耗低效困境的突围之路。
一.课型及课时设置方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了高中语文课程性质: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对语文课的课型设置及各种课型的课时分配作如下设想:
高中学段(5天制,周课时5节+2节早自习)
1、诵读课 2节/周,将每周的2节早自习改为诵读课。
2、教读课(包括自读课)3节/周
3、阅读课 2节/隔周 连上
4、写作课 2节/隔周 连上
5、口语交际课 每节教读课前3分钟安排开放式口语训练
6、综合性学习课,1节/每周
二.各类课型实施思想
1、诵读课:①以课外篇目为主,课内篇目为辅,依据学段特点按学期作出推荐规划。②在诵读中培养语感,提高感悟能力,丰富语文积淀,提升语文素养,以亲近文字,形成语感为目标。③采用朗诵比赛等形式培养、检测、巩固诵读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2、教读课。整体构划五个模块阅读与鉴赏选文的教读目标。对同类文体的教读目标,各有侧重,不面面俱到,互为补充,形成体系,使学生学会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形成和发展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能力,提高鉴赏能力。
3、阅读课。①篇目为课外内容,依据学段特点,按学期、学年做出规划。②自由阅读,以拓展阅读视野为宗旨。③阅读成果为读书笔记和“读书论坛”等各类阅读交流活动。
4、写作课。①写作课应结合学期、学年作出系统、科学规划,遵循“有话可说—把话说充实---把话说精彩——把话说深刻”的语言表达发展之路。②写作训练课应充分勾连学生的阅读成果,采用教师批改与学生互批的方式,强化修正功能,“一文多改”,“一题多练”,在不断地修正中使学生明确表达要领,提升写作质量。③训练点应遵循学期、学年规划,明确具体,形成科学体系。
5、口语交际课:①课前三分钟是口语交际时空,交际内容呈现时代性、生活化和开放性。在交际中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感受、思考生活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②口语交际全员参与,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与良好的表达能力。
6、综合性学习课。(1)综合性学习课之“综合”表现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着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2)综合性学习课之“综合”表现为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互动发展。(3)综合性学习课主要由语文活动、口语交际、研究性学习等主体内容组成。
现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到第五册(山东人民出版社),从2004年秋季投入使用,至今已经十年有余。在进行了三个循环的教学实践之后,重新审视这套教材,我有几点想法。
第一,纵向看,五大模块之间没有梯度,没有体现“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下同)中的“有序”这个理念。就算是“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总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尊重一般的认知规律和能力提升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计一个各有侧重、循序渐进的层级吧?拿第一册来说,首先应考虑到从初中到高中的衔接,跨度不能太大。但是现在的教材没有体现这一点。
此外,不仅五大模块之间没有梯度,每个模块各个单元之间也没有梯度,没有任何联系。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第二,横向看,每个模块、每个单元都没有明确的可供检测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没有各自明确的教学重点,甚至没有比较明晰的类别――每个单元话题的拟定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选取这些话题?依据什么编排这些话题?依据什么编排五大模块?文本的选取和编排,看上去缺乏相对严谨的科学性。
“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这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必修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实际情况是,学生在必修阶段几乎不接触论述类、实用类文本,基本没有进行论述类、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实践。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形式上“学生修满必修的10学分”,实质上也不应该“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也不能算“达到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第三,话题和文本的内在联系不大,有的话题甚至模糊了文本的教学重点,降低了文本的思想境界。如,第五册第一单元话题是“人生的五彩梦”,而两个文本《沁园春・长沙》《离骚》(节选)的主旨都不是追求个人的多彩梦想,而是对国家、对民族的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勇敢探索,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显示着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这两个文本放在本册第五单元“以天下为己任”的话题下更合适。
还有的话题内涵空乏,且不能涵盖所有文本。比如,第四册第二单元“美的真谛”这个话题,下放《滕王阁序》《米洛斯的维纳斯》《新诗二首》(《雨巷》《错误》)。什么是“美的真谛”呢?三个文本怎样体现“美的真谛”呢?“真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真实的意义或道理”。“美的真谛”就是“美的真实的意义或道理”,如果说《米洛斯的维纳斯》《新诗二首》能够某种程度地体现这个话题,那么描绘滕王阁的美、赞美与滕王阁有关的人、抒发作者的一些人生感慨的《滕王阁序》,就和“美的真谛”距离比较远了。
第四,五个活动性学习专题的内在逻辑关系也不明显,各专题和各模块的文本内容也没有什么关系。如,模块四的“真情伴我成长”这个活动性学习专题,比模块一的“语文伴我同行”、模块二的“与经典对话”、模块三的“走近孔子”相比,都要浅易得多;提供的资源材料――《多年父子成兄弟》《小鸟归巢》《给母亲写封信》《孝心无价》――也比前三个专题的资源材料(《古人的名字》《卜居》《给女儿的信》《孔子世家》《孔子:第一位教师》等)简单得多;而且和模块四的四个单元的话题“历史坐标上的沉思”“美的真谛”“洞察世道沧桑”“构建精神家园”之间,也看不出有什么关系。
以上是我的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不一定正确,希望对以后的教材修订能够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尝试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构建起既反映新课改理念,又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高中语文辩论课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依托课堂教学,立足语文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将必修和选修教材作为媒介,要求教师“用教材教”,根据需要来使用教材,在进行这些教学内容时,语文教师正可以抓住教材中所表现出的与辩论有关的思路、方法和观点,以此为契机,引导和鼓励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在潜移默化中先期培养学生对辩论的兴趣和对相关方法技巧的掌握。
应当注意的是,辩论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内容相结合,尤其是议论文写作教学。现阶段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特别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这与辩论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辩论与议论文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充分利用资源,创造学习氛围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具体到口语表达与交流方面,就是要尽量选择他们所感兴趣的、贴近实际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并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锻炼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
辩论课程中的资源采集应尽量贴近社会生活,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遵循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图片、文字、音像乃至现实中活生生的人都可以被当做资源使用。同时高等学府在辩论资源的丰富性上有着其他地方所不及的巨大优势,大学生辩论赛是开展得非常广泛的活动,积累的经验和材料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和辩论员也很多,可以邀请一部分有辩论经验的大学生来到高中校园,和高中生互相进行广泛的交流。这些活动往往可以带给高中生以极大的兴趣感和启发性,能够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开拓他们的眼界,对辩论教学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三、广泛开展实践交流,挖掘学生潜能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辩论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们自身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活动,并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提高自己,进而获得自信和乐趣,在自主反馈与自我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积极而富有成效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分析处理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在辩论中自主理解、思考、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做出合理有效的应对。无疑的,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践交流。
辩论的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形式要根据学生本身的具体学习水平和发展需要而定,交流的对象也不应当局限于较小的范围内,而是应该更加广泛。
四、综合考量,积极评价
《课程标准》认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该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高中语文辩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要采用更加全面有效的评价方式,充分肯定成绩,指导学生的发展方向,鼓励其学习热情和信心,最终促进综合发展。因此,在对辩论学习进行总体评价时,应特别重视构建一个积极开放的、全面的评价体系。
笔者在十几年的辩论教学中尝试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并针对每种评价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1)平时成绩与比赛成绩综合评价。平时的出勤、作业和课堂表现都参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核办法》予以量化打分,在总体成绩中占到百分之六十;而各种比赛活动中的表现则占百分之四十,主要由教师和学生综合评价赋分。这种评价形式的长处是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情况,但打分体系标准有其固有的局限性,而且比赛表现不易量化也是一个问题。
(2)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综合评价。所有书面文字作业成绩占百分之四十,口语表达占百分之六十,这是考虑到辩论课程的特点,综合了两大类形式,适当突出本课程倾向口语表达的特性,但要特别注意不能让学生通过口语表达的优势来掩盖其文字书面表达的不足。
(3)学生自主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评价就应该让学生参与其中。在辩论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交流探讨,每个学生都能够展示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也发现他人的优点与不足。这就为互相促进,取长补短提供了可能,也为互相鼓励、互相指出发展方向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在相互评价之中树立发展的信心,但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可能流于空泛或者人情面子,教师评价应当及时加入。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个性化阅读 教学研究
在高中语文中施行个性化的阅读模式,主要是为了塑造学生的性格,增进他们的情感交流,接受语文知识文化的熏陶,使他们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因此,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就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进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一、高中语文中个性化阅读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中语文中个性化阅读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在高中语文中利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应该从高中语文课本的基础知识学期,要按照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来进行学习,对课本的知识要有所了解。
(2)高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要能够明白课本中内容呈现的多元化,同时要理解每篇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要注重情感因素,正确理解课本中的内容,并且能够读懂作者的意图。
(3)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掌握自己所阅读的作品的作家的具体介绍,和作家的成长经历,以及生活背景。同时还要掌握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是怎样对文章进行构思的,通过阅读,在加上学生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有个总体的感受。只有学生熟读语文课本中的知识,才能锻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精神。
(4)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些高中语文老师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觉得干巴巴的阅读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这样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然而,有的学生不听老师的话,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学生在下面开始东张西望,认为阅读的过程非常枯燥,这样,就使许多学生不愿意学习语文课程。
(5)与以往的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的气氛是比较活跃的额,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逐渐适应了现代教育改革的步伐。然而,有的高中语文老师却把教学的方法弄混乱了,借用了一些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这样就使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走进了一个误区。
(6)高中语文课堂上过分的热闹,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有些老师很会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整个课堂的气氛处于非常高涨的状态,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的时候,有些学生就开始不尊重老师,在课堂上起哄,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发言的机会非常多,也使课堂上的气氛热闹了,但是当我们仔细的分析问题的时候,课堂上这种表面的热闹,只是掩盖了学生的不认真学习的思想,这种方法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
二、个性化阅读对高中语文老师的要求
(1)引导学生要学会阅读。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作为高中语文教学老师,应该在课堂上不断的引导学生要学会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首先,高中语文老师要热爱阅读,教师应该熟悉高中语文阅读的方法,要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高中语文教师要在日常的备课过程中,阅读语文课本,并且要与文章的作者对话,这样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才能够更好的教学生文化知识。
(2)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我们知道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是非常开放的,那么作为高中语文教学老师就应该制定语文教学目标,达到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在高中语文中重视目标教学,合理规划教学内容。高中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站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高度,要抓住语文课程的总体思想和规律。
(3)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有明确的教学计划。要熟悉,同时对教学的大纲和教材中所规定的内容要有所了解,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在课堂上利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努力学习,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对学生作出具体的要求,并且不断的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样就可以在老师的教导下,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4)高中语文教学老师,应该优化教学过程。主动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要按照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创设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语文学习环境。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5)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增强语感。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必须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的知识进行感受,并且加深理解,要不断的在认知上获得一种能力。我们都知道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是处于活动的状态,我们的手、眼睛、大脑等感官是在进行相互的协调,是主要的直觉体悟语言的一种基本方式之一,是锻炼思维的一种较好的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经常阅读,并且对课文进行熟读,反复的阅读,经过多次的阅读,学生可以对文章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的时候增加语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们多多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阅读的语感,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学习语文。加强学生的语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因此,高中语文老师要抓好语文课本,引导学生们精读教材,对他们进行语感培养。
参考文献:
[1]李舒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4).
[2]谢银根,文学作品多元解读的思考与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4).
[3]专注人本关怀 注重文言文基础----2010高考文言文阅读浅析准则.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0,(8B).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鸡肋 语言文字 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钱梦龙先生曾经感慨地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教材中所选的文言篇章是千古传诵、文质兼美的佳作,在新课改中我们应尽力从音韵、形式、情理角度去展示古汉语的美,让甘如醴酪的美文在学生心中绽放成璀璨之花。
一、音韵之美
朱熹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叶圣陶先生也说,吟诵能“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兴趣” 。读,可以突出形象思维,感悟课文内容;读,可以鉴赏再创造。文言文教学要做到每堂课都能听到读书声,或老师范读,或听名家范读,或学生朗读。 “读”并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是为了把握文言文的音韵神韵。
首先是要求读准字音,特别要求掌握通假字、古今字、异读与破读。例如“数”,在“范增数目项王”句中读“shuò”,意思是“多次、屡次”;而“数罟不入池”中读“cù”意为“密”。又如通假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中“景”通“影”;“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生”通“性”。
其次是读准句读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通读文言文,做到正确停顿,恰当理解。如《廉颇蔺相如传》“相如前进缶”一句,应是“相如/前/进缶”,而非“相如/前进/缶”;《师说》中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正确断句应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再次是要读出语气和语势。这样有利于体会文言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如《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可以让学生边读想象:清风明月,水色一天;朦胧迷离,羽化登仙。读《陈情表》中的“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时体会李密的如泣如诉。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朗读,才能让文言文中的无声语言变成声情并茂的语言艺术。
二、形式之美
古人作文很重视文章的形式美,所谓“言而无文,行而不远”说的就是这个。在谋篇布局上或似《阿房宫赋》骈散错落的句式;或似《六国论》一般正反论述,深入浅出。
在遣词造句上或似“蜀山兀,阿房出”般高度凝练,6个字概括了无限深广的内容,而从“兀”到“出”的过程,更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特殊句式更是文言文美的体现,对特殊句式的了解也有助于现代汉语的学习。如许多成语是从古文演变而来的,如:草木皆兵(判断句)、古为今用 (被动句)、沧海(之)一粟(省略句)、唯利是图(唯图利。宾语前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于忧患生,于安乐死。状语后置)……通过学习,学生对成语中的古文知识点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成语的掌握将更好。
在修辞手法上多用比喻、对仗、排比、对偶等让文章增色不少。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其中既有排比,又有对偶和比喻,间接写出宫中美人之多。
三、情理之美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的历史性总结和升华。语文的工具性早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语文的人文性,亦是由该学科的自身特点所决定。文言文大多是作者“披情入文”的呕心之作。其中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热情,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仁爱之道,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善心德行。学习这些文言作品,就是聆听圣哲先贤的济世忠告,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超然、旷达、淡泊、宁静,领略集大成者的才华、品德、襟抱与睿智。
文言文经历了上千年的锤炼,载负着璀璨的华夏文明,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它之所以能久传不衰,在于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无尽的美学价值。语文老师肩负着历史的责任和使命,要尽力去发掘文本中美的因素,让这些古代文化之精华在教学中大放异彩,让古汉语之花璀璨于历史星河中。
【参考文献】
1.杜草甬 《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2.秦训刚 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永康 翟启明《中学语文教学论》天地出版社2001年.
《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文化发展奠定基础。”语文的课程改革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极为重要,而对语文课程资源化的开发与利用则是语文课改的重要部分。当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从整合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这一视角出发,对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一些对策。
中学语文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语文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语文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按空间分布,大致可以分为校内语文课程资源和校外语文课程资源等等。语文资源与语文课程关系十分密切,没有语文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好的语文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转化成为实际的教育成果。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协调性。
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时间和空间开,课内和课外、校内与校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协助调性,阻碍着课改的进一步发展。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老师和家长为了让学社让那个考上好的大学,不惜一切代价把学生留宿在校让他们少接触社会和参加社会活动,这样就切断了他们与校外的联系,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无法协调起来。
2.各年级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机制缺乏持续性。
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上也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过渡性和可衔接性。然而实际上很多学校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老师三年内连续变动,各年级语文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各年级语文课程资源很分散,不能有效衔,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谈不上连续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三、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之策略
整合原本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指的是各种力量要素的系统集合,通过集合产生某种聚集的效应。中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是指通过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内容及其机制的有机整合,从而使资源更加集中化、系统化、综合化,发挥资源的最佳优势。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相互配合。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出了语文老师之外,还有学生自身和家长,教师除了引导课堂教学,发挥开发资源的主导作用之外,还要去引导学生和家长。只有自主去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目标。
2.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内容有机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