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学科辅导

中学学科辅导

时间:2023-08-07 17:30: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学科辅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学学科辅导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小组课堂 课后辅导 试卷讲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38

自我国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改革以来,中小学阶段已经着手实行开放课堂等创新形式的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由于教师、学校等对学生的考核评估都是以考试为准,应试教育的弊端不能从根本上剔除,按成绩给学生划分了三五九等,班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从创新课堂形式来讲,分层教学可以体现在不同的方面。

一、利用学习小组模式,创建全班参与的课堂模式

中学生大都是通过中考筛选,然后到高中进行学习的,所以,一般来讲,高中的学生在学习上都是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的。高中的初始阶段,学生的差异一般都不大,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等都产生了较大差异。所以,不管是高中课堂还是初中课堂的教室里,总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是处于游离状态,对课堂根本就不参与,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身的原因,不想听课;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根本就听不懂。而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因为高中化学内容量较大,教师要完成课堂任务,不能因为小部分人听不懂,而反复讲,耽误课堂时间。所以,长久下去,就会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跟不上教师的思维。对此为了能够完成课堂任务,又顾及到全班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模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学习,互帮互助。

具体来讲,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机会拿出专门的时间给学生做实验,所以,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了解都是通过课本中老师的讲解得来的,而有些领悟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脱节。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来划分出学习小组,这样每一组的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是互补的,在课堂上,教师将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控制住课堂教学的主线,学生进行主干外的知识补充,相对于学生的想法而言,教师的想法显得太过单一,让学生都统一的去接受教师的想法,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而且,学习小组使课堂成为开放性的课堂,学生与教师之间轻松互动,这样的课堂就会显得趣味性和开放性十足,不明白的知识,跟不上教师节奏的学生,可以将不懂的知识标记下来,学生之间互相讨论。

现在很多高中学生在课下都是缺乏讨论的,学生大都是自己闷头学习,很少有同学自发形成学习小组,互相讨论,这样的学习方法并不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尤其对于高中化学学科,缺乏创新性思维非常不利于化学学习。所以,学习小组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有利于解决化学成绩两极差异问题。

二、利用课后时间对部分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辅导

高中学生一般来讲,其思维都接近成年人了,对于在化学学科有问题的学生而言,教师要注意课后的辅导,在课后作业的布置方面,对课后作业的难度,教师要有把握,对课后题进行等级分类,对班级学生成绩也进行划分。这样,成绩拔尖的学生可以少做基础题,多涉及一些创新拔高题目;对于中等水平,也就是班级的大部分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适应其大部分学生的能力,这些学生的课后作业就是常规的;而对于成绩较为落后的的学生,在课后作业方面,可以少做一些难度大的题目,多拿时间去巩固基础题目。对于化学学科来讲,很多知识尤其是实验方面的,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牢固性以及拓展性,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不能过多地去布置大量创新题目给他们,不要过于限制学生。

另外,在课后,不是每天的所有课余时间学生都会用来学习化学,而且课后时间本身就是自由的,是属于学生自己支配的。由此,教师可以给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组长由学生民主选出,让组长抽空给落后的学生辅导,这种做法不强制时间。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单独的作业布置,利用课后时间对学生进行检测督促辅导,这种教学方法在高中教学中其实是很少见的。

为了高考,化学学科不应该成为学生拖后腿的学科,教师一定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在其他方面当然要一视同仁,但在课后作业以及课堂授课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适应大部分学生,即学习成绩中等水平的学生,因为这部分学生是班里的主力军。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应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拔尖的学生,教师可额外对其进行辅导,多给他们搜集一些创新性的题目,因为这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已经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可进行拔高训练。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在知识上进行辅导,更要经常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缓解他们的压力,据不完全统计,高中学生的心理压力是人生阶段首次压力最大的一个阶段,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本身的心理压力就很大,如果教师再给他们学习压力,那么对他们的学习只会起到反作用。

三、试卷讲评之前了解学生的弱势方面

高中阶段本身是一个考试繁多的阶段,因为教师只能通过考试来帮助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初中阶段或许还会通过考试来进行排名,但高中阶段的考试主要是查漏补缺,并不是为了名次。这一点,教师要通过日常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在试卷讲评之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大体了解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做到对每位学生的情况有一定了解。

第2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 后进生 形成 转化

随着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与深入,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无条件地升入初中学习。由于初中教材内容比小学明显加深,教学要求提高,又由于学科增多、学习方法也不得不随之改变。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外界因素的干扰等多方面的原因,进入初中的学生两极分化逐渐加大,尤其是数学方面特别突出,优生不断减少,后进生不断增多,而且队伍越来越变得庞大。如果教师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加以引导,一定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何为数学后进生呢?就是班上数学基础差,底子薄,进步缓慢的学生。其主要表现是上课听课不专心,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作业靠抄袭来完成,考试成绩差,因而没有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我们中学教师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我谈谈对农村初中数学差生的形成与转化的看法。

一、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形成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力。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中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转化后进生的对策

(1)晓之以理,使后进生由厌学变为乐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实践证明,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无疑是一种苦役,也是很难学好的,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晓之学以致用的道理,能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内容时,我先安排了这样的游戏,由学生随意出一道一元二次方程式(Δ≥0)并求出它的根,然后让学生说出两根与二次项系数,由我猜学生所出的方程,一个、两个……学生争着出题,结果都一一被我说中,学生全都被我吸引住了,脸上挂满了新奇和求知的神情,引发了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此时我引导他们探求其中奥妙,后进生也都积极参与,最终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初中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采取电教手段,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加以润色,教得生动、形象、有趣,如教学《垂径定理的运用》一课时,我用电教手段介绍赵洲桥的情况,一方面为了解决赵洲桥拱圈半径的计算,另一方面通过研究赵洲桥的技术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还带领学生到某自然村的一座千年古桥,进行了实地测量,学生积极性别提有多高,通过鲜明生动的活动奏出课堂教学中思维的强音。

在教学中要更新观念,不断吸取经验,研究和改革教材教法,用自己的教学能力赢得学生的尊重,这样后进生就更能识事明理,就能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厌学也就变为愿学、要学、乐学了。

(2)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后进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还可使有些后进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转化后进生目的。

(4)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

因为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导致学生成绩和接受能力两极分化大。教师在课堂上要兼顾全局,因此部分数学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生在课堂上是不能很好地掌握其知识的。教师则可以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时间,把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生集中起来,根据各个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进行不同要求的辅导,留给不同要求的练习,使这部分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上有所进步。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数学后进生是不足为奇的,只要从农村中学实际出发,正确运用数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科学地加以引导,效果是显著的。再对后进生教与学关注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后进生的非智力因素与人格素质的转化,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数学教师,应关注要点,转化后进生工作需与同仁进一步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陈顺家.面对差生,数学课咋教[N].安康学报.2008(1)

第3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一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虽然各地许多学校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但是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我校基于“打造精致教育品牌”的办学战略,将精品课堂的创建作为学校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本文略述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在数学学科精品课堂创建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厘清数学学科精品课堂的价值追求

1.弘扬学校精致文化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学校文化是使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师院附中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精致”,即学校各项工作注重细节、精致实施,以“致学生成才,致教师成长,致学校发展”为努力方向。精致文化全面关注工作的起点、过程和结果,达到三者的和谐统一,在这一文化的统领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和着力点自然就落在课堂之上。数学学科历来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数学学科积极推动精品课堂建设既是落实精致文化的具体要求,又是大力弘扬精致文化的关键所在。

2.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学校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崇高事业,每个学生都是一座蕴含无限潜能的宝库,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可能迸射出闪亮的火花,但是面对数学学科,众多学生常常望而却步或者浅尝辄止,在数学学科大力开展精品课堂创建工作就是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益,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皮亚杰认为: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精品课堂建设有着明确的方向,即要求教师调动一切因素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发现自我价值、促进自主发展。

3.达成质量更大提升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数学学科又是中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创建数学精品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效益无疑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极大提升。不仅如此,还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是数学学科精品课堂的创建必然会对其他学科产生示范和引领作用,数学学科抽象程度高、课程内容多、教学难度大、学习时间长,在数学学科上的有益探索易于迁移到相关的其他学科。二是学好数学能够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不仅为学生全面学习提供思维支撑和方法支持,而且学生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的过程也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明确数学学科精品课堂的创建路径

1.将精品课堂创建工作纳入宏观发展战略

学校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科学的发展战略能够发挥导向作用,可以理顺各方面的力量关系和资源配置,更好地促进发展目标转变为现实。近年来,师院附中确立了“实施赢在终点的教育,让灵魂在更高处飞翔”的教育理想,制定了“打造精致教育品牌”的发展战略,提出“精美文化、精湛管理、精心德育、精良师资、精品课堂、精彩艺教”等创建要求,将精品课堂作为基本校策之一融入到精致教育品牌战略之中,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又率先启动数学学科精品课堂创建工作,尽学校之所能加以推进,进而实现持续、纵深的发展。

2.使精品课堂创建工作具备人力资源保障

精品课堂创建成与败,关键在教师。为使精品课堂创建工作具备人力资源保障,学校积极打造精良的数学师资队伍,引领数学教师“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即树立高尚的师德;“立功”,即通过自身水平的提升最终帮助学生实现成功;“立言”,即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努力有所成就。引导教师把眼光盯在更高质量上,把功夫下在扎实备课上,把关键放在教学改革上,把目标放在学生分层培养上,把效果显现在四十五分钟课堂上。通过“名师”、“青蓝”和“优课”三项工程积极锻造一支“好学善思、好研善用”的学习型数学教师团队。

3.为精品课堂创建工作搭建制度活动平台

一是创新教学模式,提出“四时四级”教学模式来引领数学课堂的变革。这一模式以时间为“经”,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时间段,以目标为“纬”,对每个时间段的学习目标提出具体要求。二是完善教学制度,用更加规范的行为成就更高的教学质量。为此健全数学教师业务档案,提出数学课堂行为指南,强化数学学科教学督导工作,优化数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办法。三是深化教学研究,用在反思中工作的状态追求教学效益的提升。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和听评课制度,广泛开展各层次系列赛课展示活动,动员教师聚焦课堂、反思改进、思致超越,使谋求课堂教学更高效益成为全体数学教师的自觉行动。

三、梳理数学学科精品课堂的技术要素

1.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是精品课堂创建的关键,虽然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是必须在推进精品课堂的进程中坚持同步推进乃至超前推进,通过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主体地位不明、教师满堂灌学生参与少等现象,有效解决教师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等问题。要重视动机激发,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需求欲望,形成学习动机;要鼓励主动求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大胆进行质疑、交流、探究、反思等深层次学习活动。在数学教学中,除了采用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外,还应该积极尝试发现法、程序法、范例分析法、自学辅导法等国内外教改中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

2.校本教研和学科建设

这是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抓手。在教研组功能普遍弱化的情况下,学校选用得力的数学学科带头人,规范教研活动形式,围绕精品课堂创建大力开展理论学习、课标研读、教法研习,通过讲座、论坛、沙龙、考察等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数学学科组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深入开展教材研究、学情研究、教法研究,通过研究课、督导课、示范课、同题异构课等引领教师聚焦课堂效益的提高。数学教师将自主反思作为常态要求统领自己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教学反思的撰写和交流促进教师关注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优化。

3.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倘若教学没有目标,或者目标模糊、盲目,课堂教学必然避免不了随意、混乱、低效或无效。中学数学教学目标包含三个主要内容:一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培养数学能力;三是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良好的个性品质。适切的教学目标还需要精当的教学设计来保障目标的达成,诸如导入设计、提问设计、内容设计、重难点突破设计、总结设计、板书设计、学习活动设计等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问题。缺少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势必走向粗放、走向高耗低效,势必与精致高效的愿景背道而驰。

4.学法指导和分层教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专家学者的精辟论述充分说明了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尤其是数学学科,其学习情况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更显得必要。要做到传授知识与示范方法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相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帮扶相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体系。还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施分层教学和分层指导,要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进度的控制、学科作业的布置、答疑辅导的安排、学生评价的实施等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

5.课堂节奏和教学手段

教师是课堂的直接调控者,其课堂节奏的把握能力、教学手段的选择能力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实际效果。适度的课堂节奏能始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延伸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张弛有度,从而轻松愉快地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手段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和教学的辅助用具,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能扩大课堂知识的容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降低理解难度、提高学习效率,能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要加大研究教材的力度,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科学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修炼课堂教学艺术,积极打造精品课堂。

第4篇

【关 键 词】 高中数学;滞后生;心理特点

数学学科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最基础的抽象学科课程,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数学素养是学生的一个重要素质,在基础教育及生活中有着极其中重要的地位,其改革处于课程改革的前沿。多年来,广大的数学工作者在探索数学课程改革、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如何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效益,全面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发挥数学学科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品味数学文化,是每位数学工作者为之不懈努力的追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学生中始终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没有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逐渐成为数学学科中的“差生”,甚至有少数学生因数学学习跟不上而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导致部分学生放弃学习,直至全面崩溃,成为我们教育的失败者和牺牲品。据调查,高中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现状满意的占23.5%;对数学学科有兴趣的占48.0%;上数学课感到高兴的占18.7%;对自己感觉数学学习没有进步或退后的占79.9%;认为数学学习困难和较难的学生占88.2%;在学习掉队的学生中,有90%以上的学生是因为数学学习首先出现问题,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而成为“差生”的。再看近几年的数学高考成绩,其平均分文科在60分左右,理科在80分左右,尽管是选拔性的考试,平均分如此之低,也是令我们数学老师汗颜。这些数据使我们看到,目前的数学教学存在着严重问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数学教育在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以及搞好数学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高中数学滞后生的心理特点

无论是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班级,都会产生学习滞后生。所谓滞后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是针对班级或学校的整体平均水平而言,也可以是针对教学大纲要求或高考而言,指的是数学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其中包含数学学习差的学生(即学困生)。这些学生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一)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的一种情绪体验的心理现象。由于数学成绩不理想,对未来的学习缺乏信心,看不到未来,在人前抬不起头,感觉教师、同学都看不起自己,害怕交往,畏惧失败,学习上不敢问,不想问,学习效率低,缺乏主动和创新精神,容易形成自我封闭。长此以往,会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出现一些行为偏差。

(二)依赖心理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心理。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好坏主要看教师,已习惯了教师把知识“传授”给自己,学习中遇到困难也总是依赖于别人给以帮助解决,不能充分发挥个人学习的整体性,不善于独立思考,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学习数学时,常常反映出依赖直观,解题时总想有现成的公式或结论,学习数学缺乏热情和创造性。常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与渔”,我们常说“会道者一缕藕丝牵大象,盲修者千斤铁棒打苍蝇”。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根据高中数学难的特点,教师不应让学生产生“等”的借口,应教会学生基本题型的解题方法并继续强化。特别说明的是,当前指导学生消除依赖心理,自主生成的重要方法,不论多难多苦都应该坚持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厌烦心理

由于学生没有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没有感受到数学的美,认为学习数学枯燥乏味,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产生一种厌烦心理。表现出学习上无动力,没有学习的具体目标,对学习数学、完成数学练习均采取应付的消极态度。因厌烦数学而影响其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滑,考试成绩不理想,继续发展下来,会导致学生的抑郁和焦虑。因此,为避免厌烦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日本学者佐藤正夫在《教学论原理》一书中指出,“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其智力的积极性,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发展知识、技能具有决定性意义。”以学生为主体,关键在学生“动”,“动”不仅表现为“口动”“手动”,主要在于“动脑”,开启学生心智,点燃思维的火花,把时间还给学生,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口、手、脑”联动,在方法指导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让学生自己感悟做学习“主人”的幸福,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喜欢数学课,从而消除厌烦心理。

二、产生数学滞后生的原因辨析

一个学生成为滞后生,有必要性,也有其偶然性,主要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从客观方面来看,第一是教育的体制问题。目前,我国的中学教育都采取班级授课制,每班45人左右,有的甚至每班有七八十名学生或更多,就算是入口差不多,学生学习基础相当,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有所分化,产生滞后生在所难免。第二是评价机制的问题。尽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共识,但我们的教育职能部门以及学校及教师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必须考虑每一届学生有多少升入大学,这在目前仍是评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教师不会丢了“西瓜”去捡“芝麻”,想去关照“他们”,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三是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及难度造成的。数学具有科学和技术两重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其思维的抽象性、严谨性、多样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归纳想象能力。另外,高中数学的学科内容设置,虽然经过多次修改、调整,还有部分内容显得偏难,是否完全适合高中学生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第四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础状况。尽快一再强调要面对全体学生,但在课堂教学中,在操作层面上、从理论上说是不可能的,只能面对大部分学生,还有一小部门呢?他们就是不久的将来的滞后生。第五是教师观念陈旧,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回归到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理念上来,改变重教师讲轻学生学、重进度轻落实、重优生轻学困生、重智力开发轻情感投入等观点。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揭示数学发展规律,展示数学结构特征,突出合情推理,重视原理数学,把应用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之中,提高学生数学文化水平和数学素养。

三、滞后生学习意志力薄弱

许多滞后生缺乏毅力,坚持性较差,自控能力不强,耐挫能力弱,学习遇到困难时往往遇难而退。

学生感言:忧者,深思熟虑而不敢暂忘;惧者,临事惶惑而莫知所措,这是我常会遇到的心情,我告诫自己,即使再怎么努力都要失败,但再怎么失败也要更加的努力。坚信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奋斗的人,全世界都会为他让路!我是一个没有数学天赋的人,但我乐观,即使我要走很多弯路才能达到彼岸,但我想:沿着别人的足迹走,总是留下自己的脚印,而弯路却可以赋予人们走捷径的经验。痛苦和悲伤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这句话是我学数学最大的体会。因为数学给了我痛苦,但更多的是力量。没有体会过数学学习的乐趣,也不会感受到她给人心灵带来的充实。

总之,学生的数学心理辅导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尽管我们已对学生心理辅导积累了一些探索,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对象的不同,必定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调整、改进和完善。了解学生滞后的心理特点,搞清楚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制定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改进我们的数学教学,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向明康. “后进生”心理分析及对策[J]. 青春期健康,2014(3).

第5篇

1.化学学科性质的原因

第一,高中化学是理科属性,但其需要记忆的内容也十分庞杂,因此被学生形象地冠以“理科中的文科”的名号.正如学生所称的那样,想要把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学好,不但要理解和计算等理科能力过硬还需要十分优秀的记忆力.如果学生只做到了理解但没有记住知识,抑或是没有理解知识想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好化学,这都是不可能的,学习成绩也不会有进步.第二,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十分紧密,学生必须每一部分都认真学习,有一部分稍有不慎没有理解或没记忆好就可能导致之后的知识学习十分困难.这也就是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学困生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

2.学习方法不正确的原因

很多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没有找到学习化学的重点,他们错误地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实验现象当中,学习物质性质时确实应该如此,但在化学理论学习的时候却万万不能如此.

二、高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使用分层教学法

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异,就很容易造成优等生没有提高的空间,后进生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将教学内容实行分层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将所有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在课堂上保障最低层次的学生也能学会知识内容,另两个层次的学生问题自然也不大.在布置练习题的时候,适当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给第二层次的学生,对于仍然能够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还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归为第一层次的学生,再对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课后辅导.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学习领域奋力前进.

2.采用语言激励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找到这些亮点,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教师的肯定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心理激励,让学生更加努力.化学教师要巧妙地将化学学科的知识理论与学生触手可及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有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教师要以和蔼的态度和激励的言语鼓励他们积极奋进,不要让他们感觉受到歧视.教师们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学习好的学生并不是就没有缺陷,学困生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学困生感受教师的不公平对待,很容易对教师产生敌对的情绪,日后正常的教学活动就会受到影响.教师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去研究关注每一位学困生,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唤起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3.建立师生间的信任

师生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信任关系才能够保障学习任务能够良好地完成,那么如何让学生充分相信教师,遵循教师的教导方法来学习呢?首先,教师要有较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师岗位,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充满感情.其次,教师要拥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对于所教授的知识有一定的研究深度.

三、总结

第6篇

【关键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其他学科都无法代替的特殊功能.但是中学阶段出现了相当一部分的数学“潜能生”,数学学不好,这对于他们今后发展有着相当严重的影响.本文就数学潜能生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转化潜能生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想要使得这部分在数学学习上落后的学生摆脱落后的局面,就必须对他们为什么会成为落后者的原因加以分析,对症下药,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得他们真正“先进”起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数学学不好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

一、中学数学潜能生形成的原因

(一)有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

潜能生由于数学成绩不好受到教师忽视,在数学学习方面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会对数学产生厌恶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潜意识暗示自己在数学方面不管怎么努力,也是个失败的人,从而导致数学越学越差.

(二)没有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没有学生不想取得好成绩,即使潜能生也曾梦想被鲜花和掌声包围,梦想成功的喜悦.也有很多人真的努力过,但是没有什么成效.时间砸进去了,但是没有开出鲜艳的花朵,事实上问题就出在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得事半功倍,例如,上课前要先预习的习惯,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这节课听起来就很有针对性,什么地方不理解,什么地方该怎么处理,学生会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但是几乎没有潜能生会认真做这项工作.

明白了潜能生产生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来改造潜能生,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有竞争力,这是所有教师的共同心愿.

二、让潜能生成为“先进”的策略

(一)重塑教师心态

每一名学生,不管成绩好坏,都是一个宝,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甚至花更多的时间在潜能生身上.因为他们已经落后了,更需要教师来帮助他们,拉他们一把,而不是不闻不问、忽视讽刺.

(二)重塑潜能生的心理状态

一般而言,潜能生都是很自卑的,自尊心也很脆弱.长时间的失败已经使得他们在数学学习上面没有任何自信,看不到任何希望.所以,改造他们的第一步就是要让他们摆脱自卑的阴影,看到希望.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而潜能生几乎不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事实上制订学习计划,并坚持严格按计划去做,常常能顺利地应对每次测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四)培养潜能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班的学生有好有差,不可能因为潜能生就放慢教学进度,这样做对于学优生又是一种不公平,我的意见是讲课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讲课语言尽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另外,加强直观教学,凡能利用直观教学的应尽量利用.使得潜能生即使在基础差的情况下也能听懂新课.习题中就要体验出难度差异,简单的模仿性题目尽量让潜能生来做,让他们也体会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影响着个人的学习进度和效率,每个人根据不同的自身条件应当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水平.教师应通过确定学生的性格特点、落后原因,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

(六)课后辅导,帮助潜能生把前面落下的知识点补上

毕竟数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前面的知识点存在漏洞,势必会影响数学学习的连贯性,影响学生之后的自主学习.我认为在课后辅导上把握一个原则――当前需要什么就补什么,以免使得辅导失去了针对性.例如,现在正在学轴对称图形这个章节,那么可以给学生补一下上学期的知识:如何画角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如何得到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等.

(七)防治能生的反复

第7篇

关键字:素质教育;职业中学;数学教学

在素质教育理论的倡导下,数学作为职业中学学生的一门必修文化基础课,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是职业中学学生对学好专业理论课与提高专业技能所必须的。但大多数职业中学学生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又因为职业中学主要以专业技能学习为主,而忽视数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观念,因此,如何培养职业中学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水平,这成为职业中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职业中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人类的生活生产也是息息相关的,人们也已经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职业中学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对于数学能力的运用就更为重要。而在现在的许多职业学校中,对数学并不重视,数学教学没有创新性,没有适合职业中学学生特点的数学教学模式,从而无法调动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这与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实施职业中学数学素质教育所大力倡导的。

二、职业中学在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数学课程特点导致职业中学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数学不同于语文等课程,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极强的科目。数学中的抽象形式、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等,都是极具难度性的概念。在客观生活中更是充满辩证、抽象思维。因此,对于职业中学学生来说,数学只会给他们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并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二)、职业中学学生数学基础差

职业中学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是不同的。普通高中教育是为高等学校培养和选送人才,而职业中学教育目标是为社会生产、劳动技能和企业提供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它们的培养教育目标不同。职业中学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数学学习的热情不高,缺乏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考试作弊、作业抄袭、旷课打架等,都极大地影响了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进程。

目前职业中学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实现对职业中学素质教育的培养,就必须加强对职业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改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效率低的现状。

三、职业中学中实施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改革数学教学观念

数学学科知识对提高人们智力和发展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关键,也是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通过数学能力将基础知识运用到数学实际问题中。职业中学的学历较低,针对社会对高学历的要求无法满足,而且更多的学生接受了终身学习的理念,这些都要求职业中学学生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根据职业中学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指导学生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从而提高职业中学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消除职业中学学生惧怕数学的心理

首先教师要有耐心,对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渴望帮助和耐心辅导, 除了课内指导外,课外也要主动地去接近和了解学生;其次,要鼓励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进步的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再次,对惧怕考试的学生,要更新他们的观念,引导和帮助他们,不要急于否定他们,让学生多参与,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培养学生数学模型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解决数学问题,就要学会建立数学模型。如何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以数学应用为主,对学生进行训练。同时也要根据职业中学学生专业特点和自身特征,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和理解力。

(四)、实行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数学开放性问题越来越多,开放性教学也被提出并逐渐开展,受到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开放性问题对提高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开放性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到一个高度。但由于职业中学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情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地引入数学的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结束语: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提高职业中学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动力。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利用各种科学手段,结合职业中学学生特点,设计出独特的个性化教学手段和教学风格,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学到数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参考文献:

[1] 李曙光.素质教育下的职业中学数学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1):248.

[2] 刘榕兰.素质教育下的职业中学数学教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1.

第8篇

【关键词】 影响;中学生;数学学习;因素

Impact of rural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learning factors

Du Xiaobao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in rural areas the emergence of new education crisis, rural students' mathematics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low has been puzzling every teacher, bu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learning, needs educators and social concern.

【Keywords】Middle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s study; influence factors;

我是 陕北农村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我在农村中学工作的八年来,一直担任初中数学教学,但数学成绩的不理想一直困绕着我的心身。我就自身所在学校的学生针对数学教学谈一些观点。

我认为影响农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因素很多,其中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还有家长及社会的原因,和数学学科自身的原因。

农村学生按道理要比城市孩子能吃苦爱钻研,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在减少。城市在扩大,无数的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似地成长起来,并不断壮大。我市超过1000人的私立学校就有4所。再加之公办学校超过2000人的有2所都在招优秀的初中生。经过层层的选拔能在农村中学安心读书的,也就是学习成绩一般,家庭条件差的学生了。

现在的中学生都是90后,计划生育这一国策在我国充分显现。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随之出现的适龄儿童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受到家长的过分溺爱长大的。自身吃不了苦,没有理想,没有毅力,自身无知,虚飘,被称为跨掉了的一代。

学校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农村学校无论从硬件配备,还是师资力量上以及制度管理上都差于城市学校。硬件配备往往落后于城市,且使用效率不高是一个事实。

一所学校的优劣更主要在于优秀的名师的多与少及学校的管理如何。以我校为例,身处在离城35公里的乡村。优秀教师少之甚少,绝大多数是刚刚分配下来的年轻教师。教学经验少,教学方法不得当。虽然有近20%的中学一级教师,但是借调走的就有许多,还有一部分是先离的,还有一部分退局二线或走上了行政的道路。真正担当教学一线的主力军都是年轻教师。再说,优秀名师谁愿意往偏远农村走啊!

再者,农村学校教学资金匮乏,辅导课之类的补助很少或没有,教师应得的得不到,所以积极性差。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是以班为单位的。班级管理对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但是农村中学的制度随意性大,朝定夕改,经常有之。教务,德育配合的默契性差。很多班级一味地追求荣誉,不注意学生学习上和思想上的动态,只为班级荣誉而带班,导致学生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抓芝麻丢西瓜。还有的班主任实行暴力管理,学生有逆反心理,厌学情绪十分严重。所以,不能说班级管理上不无缺点。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家长的教育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农村学生的家长绝大多数是文盲和半文盲,其知识水平低,不能够给孩子的人生做好正确的导向,学生的作业不能正确的指导和辅导。农村经济条件绝大多数都不是很好,家长没有充裕的经济来源,所以有近1/3的家长外出打工。所以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了。他们的生活,学习无人问津,甚至生病了也得不到应有的关心。所以有近1/3的学生思想不稳定,想念亲人,不能安心读书。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长期得不到改善。喝酒,抽烟,赌博等在农村盛行,长期影响着孩子。给孩子过多的零花钱,导致个别学生认为钱来的很容易,花钱买零食,抽烟,过生日,上网,玩手机等。部分家长暴力管理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现一些低就业率,贫富两极分化,网络等一些因素也严重地影响着学生。最近几年就业率低,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电视上暴出大学生卖肉的事,社会上反响很大,给学生传递着一个错误的信息,“读书无用论”上不上大学一个样,并迅速蔓延开来。

其次,学生都有手机,学生迷恋手机上网,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难度。

数学是发展人思维的科学,其抽象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知识间的衔接性,导致学生不易掌握,很容易拉下课来。新课改的冲击也不小。要在数学课上既生动又有趣,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活动课中解决问题确实很难。一味要求乐,趣,美数学难以体现,难以发展学生的思维。

第9篇

关键词:幼师生;后进生;非智力因素;解决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7-0027-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研究证实: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智力(智商IQ)及瑞文标准推理测试均无显著差异(t=0.688,P>0.5), 在学习方面有相同潜能。因此学科后进生应指智力发展正常而学科学业不良。智力很大程度靠遗传,后期智力培养是开发潜能,不能实质性突破,多数人是智力正常(超常

1化学成绩和非智力因素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非智力因素由韦克勒斯提出,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态度等心理品质。对此抽象概念,本调查采用问卷形式,以有关非智力因素理论为依据,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参照心理、教育学及有关学习方法,编写问卷包括:学习化学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设计37个选择题,每题4选项。应用模糊概念定量表示法量化评比,4个选项反映非智力因素水平高低定为6、4、2、0分。答卷15分钟。将学生答卷得分与其化学成绩相对应,据教育统计学求相关系数。从系数的正负、数值,判断学生非智力因素与化学成绩水平的关系。为保证成绩反映真正学习水平,初三的成绩采用中招成绩,其它为期末成绩。为了保证可信度,调查取样涵盖初三、高一、幼师一年级,并在安阳市5个学校展开,表1是调查统计结果:

表明:非智力因素与成绩呈显著正相关(r=0.5~0.7为显著相关),注重非智力因素,必然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成绩;初三生相关度大于高一,说明非智因对初中生影响较明显,应该尽早开发。与幼师生相关性最高,说明非智力因素对幼师生成绩影响最大,可能与幼师都是女生发育比男生早的心理特点有关。

表明:化学成绩与数学、物理相关性极高,与语文相关较高,与外语相关低。说明数理化的学习有相似心理因素。这符合新课程改革思路:基础教育将化学课程归入科学。

2优等生和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特征的调查比较

为确定影响后进生学习困难的非智力因素,我们进行了优等生与后进生基本非智力因素的调查。

2.1调查方法 小团体集体测试并辅助谈话法。

2.2测量工具 国际通用、国内修订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Cattell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

2.3被试选取 2007年三所初中512名应届毕业生,以中招化学成绩标准分高于600分、百分率在85分以上和标准分低于200分、百分率在35分以下的作为标准, 选108名化学成绩优等生为实验组, 89名后进生为对照组(当年考入安阳幼师67人在此列)。

2.4结果分析

2.4.1化学后进生与优等生的人格比较

两组被试16种基本人格特征比较分析:其中8种人格差异比较显著,是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怀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自律性(表3)。这表明后进生与优等生相比其内在动机和兴趣有差异,主动性和自律性不足。这一结果与人们已有的共识: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性表现一致。

次级人格特征和应用人格特征比较分析:次级人格中焦虑性、处事的懦弱与果断和应用人格特征的创造能力、在新环境中成长能力差异显著(表4)。

2.4.2影响化学学习人格特征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中招化学成绩为因变量,Cattell16种羁绊人格特征中两组被试检验差异显著,取P

3调查结果讨论

3.1幼师化学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与非智力因素呈正相关

非智力因素的确影响化学学习表明:相同学习环境和智力水平,成绩存在巨大差异很大程度取决非智力因素,即学习心理因素差异。表现为如其它条件相同,幼师生学习化学的非智力因素与重点高中优等生一致,学习成绩就好。这说明幼师化学后进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并不能只靠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学习时间,而应找出不利的非智力因素,即化学学习困难学生自身的客观心理因素。

3.2影响后进生与优等生的非智力因素比较

造成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因素可以从影响其与优等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比较中找到,即后进生与优等生的人格特征的差异概括以下:

动机障碍。表现为主动性差别。有明确学习目的和兴趣,学习才有主动性。优等生的成就动机高、目的明确,学习有较强的兴奋性、怀疑性,能主动寻求施展才华的环境和机会。后进生缺乏动机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责任感,对前途茫然,学习情绪冷漠、焦虑、厌学。

认知障碍。表现为学习能力差别。学习方法差异是造成学习能力差别的主要原因。优等生和后进生智力水平相当,但前者抽象逻辑思维的思路明确、清晰,形成正确学习方法和较强学习能力,因此聪慧性较高。后者缺乏正确方法,形成认知障碍,学习能力弱,知识掌握不牢,难形成合理知识结构,这与长期养成教育有关。

意志差别。表现为自信心差别。优等生自信心强,不轻易放弃主见,能独立完成任务。后进生有较强的依赖性,自控力差,受挫折的耐受力差。所以幼师女生入校后好哭鼻子,她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由幼稚与成熟混合交替发展的过程,一方面离开家来到一个新的完全靠自己的住校制学校,学习内容的加重,加大了认知不适。另方面社会变革、家庭和传媒带来的心理问题以及自身青春期发育和周围缺乏异性(幼师女生多)吸引、激励等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因素,缺少关心帮助。

4综合非智力等各种因素构建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4.1建立幼师生学习心理诊断、指导(心理调节)机制

诊断影响后进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和学习困难因素是转化前提,包括学生集体学习心理诊断和个体诊断。集体诊断是教师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对班级集体或小组的学习心理诊断。个体诊断是教师、家长等对学生逐个的学习心理帮助。

学习心理指导(调节)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氛围,帮助其了解现有学习心理状态,分析产生不良因素的原因,采取相应策略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消除不良因素。《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学化学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指出: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化学教学目标,提高适应性、自学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可见培养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的重要性。心理调节机制建设应依托学校整体的心理教育专门机构,我省9所幼师院校都成立了学生心理咨询(调节)机构,目的就是针对学生学习、人生中的心理问题缓解压力进行积极健康的教育活动,一般有以下职能:

①在行政领导下,由科研室制定心理教育计划,包括总体和学科目标、内容步骤。

②负责本校教师的培训和学生心理辅导,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③开展集体辅导和个别咨询。

依据心理教育任务,可依靠两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面向全体学科的心理教育;针对个体的矫正性教育。采用三种教育方式构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立体运作模式:第一开设心理辅导课,面向全体促进心理发展的心理辅导。第二设立心理辅导室,对少部分心理障碍进行咨询辅导。第三在学科教学和团队、学生会、社团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

4.2启动幼师生学习内在动力机制

调动后进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一旦目的明确,对学习产生兴趣和需要,就会形成强大的动力而主动学习,提高效率。学习动机包括兴趣和需要,可从以下培养。①给后进生创造成功机会,增强自信心。后进生在学习中多次失败,自信心低,增强自信心,能从根本上启动学习内在动力。操作上,一要善于捕捉其成功“亮点”,鼓励、帮助迁移到困难学科的学习中。二可采用分层教学,把握教学速度难度,让其能跟上教学节奏;提问控制好思维层次,让其有话可答;作业和考试难度上,让其能普遍考及格而感到自己正走向成功。②理论联系实际,展示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这属于教材改革,它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过程中掌握实在的学科知识,领悟学科价值,激发兴趣和需要,从而转化为学习内在动力。③提高学习能力,培养顽强意志。学习能力是造成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科基础知识薄弱。为此可做三方面工作即补习基础知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好学习方法。顽强意志是个人优良品质,决定了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持久程度。应结合动机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激励、挫折教育培养自控力鼓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4.3探索化学研究性教学促进后进生的全面转化提高

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改禁锢、被动的学习为主动、自主,符合心理和现实需要,受到学生欢迎,它使学生由需要产生兴趣,迎着困难上,自己要求去探索、分析、讨论,化学概念、原理、过程经过其研究意义的构建和加工,理论来自自身实践的探索,因此这种课堂上气氛活跃,没有压力,民主、开放的学习方式既强调了小组合作意思,培养了竞争意识下的团结合作精神,促进了班风、学风建设,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转化大量后进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黄琼.幼师生群体人格特征的初步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1996,2:45~46.

第10篇

【论文摘要】数学学科的特点更加明显地体现出两级分化的严重性与可怕性,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正确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和杜绝这种现象,对提高数学教学成绩,促进教育健康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1初中生数学学习两级分化的原因

1.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学习兴趣的淡薄甚至缺乏是造成他们成绩差的重要原因。初中数学相对小学而言,难度加深,教学方式变化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学生适应性及学习意志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分化的严重性与否。

1.2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相比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1.3思维方式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八年级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1.4双基不扎实。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公式、定理;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

1.5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科学。学生自学能力差,课堂缺少解题的积极性,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复习不练习,抄袭应付了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重视综合训练,缺乏竞争意识。

2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2.1培养后进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①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它的抽象性,是形成后进生的主要原因。教学时,应加强数学的直观性教学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②应加强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后进生的学习情绪,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③注重情感教育。

2.2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①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②大部分后进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③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对后进生要“爱”字当头,“严”字贯其中,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2.3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让他们体会成功与被赞赏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4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2.5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七年级数学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

2.6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

2.7尊重和理解后进生。要相信后进生是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的。他们通过努力而取得的成绩,希望得到同学的承认、老师的理解。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不同方式教育。对后进生工作要有耐心和信心。

3平时教学始终贯彻“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

3.1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有创意,注重严密的逻辑推理,力求解题过程的完整与完美。另外,开展课外提高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切实发挥他们的尖子生优势,让他们在平时学习以及中考中占有决对的尖子优势,这与中考成绩优分率提高,关系重大。

3.2注重中等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这部分学生占据了学生中的大多数,他们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考试均分的高低,抓好对他们的教与辅,也是数学教学中成绩提高的重要一环。他们对知识掌握不太牢固,解题时常丢三拉四,因此,解题时的严密与细心成为他们考取高分的关键。一定要训练他们在能得分处多得分,不能得分处想法得一分。

4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1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尽量采用启发法、点拨法、讨论法、图表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4.2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平时教学中多给学生教授解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重视他们能力的培养,加强“联想、想象、转化”思维训练。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在数学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中学生“不管他们将来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4.3要做到“精”。要做到精选、精讲、精析、精练,不搞题海战术。但不练习、不强化也不行,这就要认真备教材、教法、学法,使之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就要从“精”字作文章。

第11篇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08

一、115班数学学困生的主要表现

1. 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害怕数学,厌烦数学,对数学学科产生畏难感。2. 学习品质差。学习品质的好与坏是决定学习成绩优与差的一个重要因素。115班的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上课爱开小差,接受知识慢,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3. 参与意识不强。这些学生一般只对问题结论感兴趣,懒动手、懒动脑,专等教师与较为拔尖的同学把答案写出来,才抄下来。对一些概念与定理,没办法分析,所以根本不愿意参与探讨过程。这种心理阻碍越积越厚,厌学的心理也就接踵而来了。

二、115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 来自学生。首先,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基本定义、性质模糊不清,如:平行线的判定与平行线的性质,这两个内容学生总是混淆使用;其次,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差,当然也不会找出解题的关键了。最后,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学习意志薄弱。2. 来自教师。虽然现在我们都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但还是受到以升学成绩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我们教师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引。3. 来自家庭。在乡镇初中,由于种种原因,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管理的还是放任式多一些,课后辅导更是一片空白。在学习上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家长起不到监督的作用,再加上学生本身有惰性、好玩的表现,对知识不能夯实巩固,这样,学生的数学成绩就直线下滑。4. 来自社会。受“读书无用论”消极因素的影响,使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消极心理,数学成绩只会下降不会提高。

数学既是基础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科,要想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多数学生来说,都是倍感困难,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要学好这门学科感到更加渺茫。现在,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是学习成绩太差所造成的,因此,转化数学学困生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怎样才能做好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下面,笔者就结合115班学生的教学实验来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班上共有54名学生,男生34名,女生20名。其中属于留守儿童有18名,在家主要靠隔代抚养或亲戚寄养。平时根本谈不上督促与辅导他们学习了。根据笔者所在学校数学课题组对《乡镇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的研究,笔者对班上的数学科进行了学困生成因的调查,其中学困生就有20名。鉴于这种现状,笔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做了些许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转化115班数学学困生的策略

1. 师爱――转化学困生的关键。甘书州是班上数学科的学困生,他从小学就上网成瘾了。有一天晚上11点半后的其他班的同学相约爬墙外出上网。凌晨又爬墙回来被学校的政教处发现并给予严重的处理。笔者等学校处理后,就让他来办公室。甘书州一副满不在乎的态度,眼神冷漠。笔者意识到遇到“强劲”的对手了。一开始,笔者并不急着问他做错了什么事,而是叫他坐在笔者对面。见他衣着很单薄,就问他冷不冷。他先是一愣,摇摇头,态度开始有点软化了,笔者见机就趁热打铁,慢慢地他愿意和自己沟通了。说这一次是他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了。当中他向笔者提出要求,先不要告诉他爸爸,让他回家自己承认错误,笔者答应了他的要求。笔者也趁机向他提出了自己的希望,他答应得很爽快。后来笔者去上课,发现他不像以前那样在上课时爱搞小动作和制造嘈杂了,也开始做笔记了。上到“有序数对”这一课时,笔者让他发言,他一下子就回答出来了。全班同学在笔者的带领下为他鼓掌,他更是表现得更好了。在该章节测试中,他得37分,进步了10分,笔者在他的试卷上写下激励的话语。由此可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教育技巧的奥秘所在。

2. 调查――转化学困生的基础。为了找对转化学困生的对策,笔者先摸清学生形成“学困”的主要根源,然后实施相应的措施,对症下药。让学生真正懂得“找对鱼钩,还会钓鱼。”

3. 环境――转化学困生的外因。为了帮学困生创造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笔者与家长和其他科任教师密切配合,同时做好学困生周围同学的思想工作。(1)课前,笔者专门用一本为学困生而备课的教案,罗列了解他们能掌握知识的程度,使学困生与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他们掌握新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2)课堂上,笔者为了让学困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所以常让他们多回答、多板演,做到既动脑、动口,又动手操作,做到勤思好学,这样学困生既掌握了新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探索实践能力。(3)课余时间,根据学困生在作业中反馈出来的信息,有针对地进行个别辅导。其次,笔者常与学困生谈心沟通,摸清底细,并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与此同时,笔者在德育方面进行渗透,使得更有效地管理好学困生。(4)为每一位学困生建立个案研究的小档案。(5)在班上实行“一帮一”补困活动。让优等生与学困生结成对子,让他们体会到来自集体的爱与温暖。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学生处在一个团结向上、勤奋好学的集体中,使他们在帮、赶、并进的良好学习环境中取得共同进步。

4. 兴趣――转化学困生的动力。115班的学困生主要表现在学习上没有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好动。笔者就针对这些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学困生进行以下转化: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①笔者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了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模式,这样可以减轻学困生回答问题时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在作业的设计上笔者进行了分层布置,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对作业的批改笔者不打分数、只打等级,对学困生的每次进步,笔者都在作业本给予表扬,对他们出现错误的地方给予诱导性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希望,使学生乐于完成并自觉纠正。②通过“班班通”的多媒体进行教学,笔者充分利用教具的直观性、图像的形象性等来创设轻松愉快、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有效的评价,激发学困生的成就感。笔者班上的数学学困生邓钦煌在上课时爱讲话,作业又马马虎虎,但他劳动很积极,对班里的人和事都比较关心。为此,笔者在班上适时地表扬他,班会时也让他发言,同学们也比较赞同他的看法。在往后的作业上,也看到他一点点的进步了,字也写得比较端正了。在学困生的身上,有时明显地暴露出不良行为,缺点会常常盖了他们的优点。因此,笔者平时就注意观察这些学生,尽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奋进。这样,学困生经常受到这种成功的激励,无形中已经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成功――表扬――再成功――再表扬”的良性循环过程,从而逐渐进步。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学新大纲”就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以及独立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针对学困生可塑性强的特征,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对学困生进行培训。①严格要求,加强常规训练。比如,培养学困生认真听课的好习惯,上课不但要专心听教师讲,还要注意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学会听,并能听得懂;并要求他们在作业的书写上要整洁、规范;另外要求他们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②妙用“比中求进”的方法,比比哪位学困生在书写上表现得整洁规范,能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并推选出表现突出的学困生,对他们加以奖励,让学困生产生上进心理,让他们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了也就有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了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③适时表扬,有的放矢。当学困生在养成习惯中有了进步,笔者适时地鼓励,使其更上一层楼,对学习、生活习惯不好的学困生不挖苦、不讽刺,针对他们的个性,笔者因势利导,向他们提出希望,让他们懂得感悟:力求上进。

5. 方法――转化学困生的钥匙。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针对学困生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的特点,为他们专门设计能够掌握的方法与教学模式。在课前做好预习;课上强调训练与反馈;课后加强辅导。并利用学困生好动的特点,引导他们多动脑筋思考、动手操作,并要求他们做好笔记,在发言、板演、批改、辅导等方面给他们优先的照顾。

第12篇

一、 造成分化的原因

(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笔者对四所初中的抽样调查表明,284名被调查学生中,对学习数学有兴趣的占51%,其中有直接兴趣的47人,占15%;有间接兴趣的85人,占30%;原来不感兴趣,后因更换老师等原因而产主兴趣的17人,占6%;对数学不感兴趣或兴趣软弱的占49%,其中直接不感兴趣的20人,占7%,原来有兴趣,后来兴趣减退的118人,占42%。调查中还发现,学习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

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三)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 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一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二)教会学生学习

有一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要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