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

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

时间:2023-08-07 17:30: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

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防范

    1 研究背景

    1.1金融全球化过程导致银行风险增加

    金融的全球化成为近年来发展的大趋势。在这种新经济的背景下,国际金融业全球化的发展也就成为必然。新兴金融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原有的旧格局,使国际金融市场逐步扩展到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国际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各类保险公司)在全球大量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全球性业务网络[1]。同时,互联网的运用克服了不同地区之间时差的障碍,使国际市场的交易一体化。这种趋势既促进了国际金融的极大发展,也加大了金融风险的范围。出现债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国际金融组织面对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动,越来越显得力量不足,无法进行协调,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手段显得特别脆弱。国际金融炒作活动,进一步加剧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由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市场之间传播敏感度的增强,使得一个市场的变化会迅速地传导给另一个市场,金融风险因素变得更加复杂,某一经济现象会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金融市场之间进行传导,并形成连锁反应,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更加突出。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金融市场固有的投机性,对一国的金融市场的冲击力和破坏性也越来越明显,进而波及到整个世界经济,使各国的经济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例如:自90年代以来,1994年墨西哥发生的金融危机,1995年12月巴林银行的倒闭,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等,都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损失。这些也充分暴露了金融市场国际化、一体化的过程中,金融风险加剧。

    1.2我国银行如同世界金融机构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经济背景下,我国银行如同世界金融机构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金融市场之间连接越来越紧密,风险的传导机制越发密切,金融风险因素变得更加复杂。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我国银行不仅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而且自身存在着积聚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的严重问题,这将会成为引发我国银行金融风险的一个根本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速度加快,这使得银行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国内金融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使我国银行同业间的影响日益加强,竞争加剧。

    因此,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我国银行目前也面临着如何控制风险、消除风险存在的隐患,增强银行整体竞争力的任务。就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形成的原因分析来看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微观主体主要是以国有企业为主,而由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体制原因导致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下,及缺乏公司治理结构等原因使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直接转化为国有商业银行系统的信贷软约束,致使国有商业银行系统存在着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融资机制、信贷结构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加速了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形成,进一步加大了银行系统的金融风险产生。

    1.3 研究现状及意义

    “前车覆,后车诫”。研究和比较历史上各国、各区域的金融风险及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有助于我们从金融风险控制与防范的角度,对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制度安排及政策设计等方面进行反思和重新认识,通过修正与完善经济运行机制、制度与政策目标体系,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平衡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银行竞争不充分,银行资产质量低下,呆帐坏帐比重居高不下,国外群雄虎视耽耽,资本市场不完善,投机气氛过浓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稍有不慎,都会酿成大祸。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无论是政界、金融界,还是学者,都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采取很多措施加强监管、加强研究。比如1998年国家增发2700亿元特别国债以弥补国有独资银行资本金的不足: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银行不良资产;加强对信贷资金的监控以降低不良资产的比重;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内部调整以适应市场化、企业化的需要。众多学者也纷纷对全球、对我国的金融形势进行研究、对比,发表了大量的有关金融风险的着作,为我国防范金融危机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操作的建议。

    2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内涵及现状

    2.1 金融风险的概念

    银行风险是预期银行业务经营和管理中因不确定因素导致事后造成的损失或不利目标实现因素的总称。市场金融中,这种风险的大小必然通过价格形式加以量化和度量。某种银行风险大,其经营与管理的综合成本就越高。银行风险是一种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第2篇

已从美联储退休的格林斯潘近日按捺不住,接二连三向白宫当局发出美国经济已近衰退边缘的警告。最近他更加明确预言,还将有更多银行和金融机构倒闭。

虽然“格老”在资本市场的名声还好,因为他的货币政策刺激美国资本市场延续了长达十多年的繁荣期,不过微词也不少,很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美国今天的金融危机,与他当初对于资本市场过于关照的调控不当有关。不过格老坚持认为他在美联储的日子里所采取的措施,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现在的麻烦与他当年的调控手法无关。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判,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不过,格老此时因为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萎靡不振而出言指责当局,认为没有必要如此监管,因为没有任何监管会刺激市场回升。窃以为,不论格老此论是否有效,这却是给全球资本市场出了一道题。

格老虽然没有直截了当提出放松监管能刺激市场回升,但是透出的信息是明确的,他认为全球股市的表现是金融危机能否走出困局的关键。也就是说,真的要走出困局,股市依然是一张王牌。看来他很不赞同由于次贷危机引起的人们对于衍生产品监管的强化,目标也就是美证券监管机构近期对于市场监管提出的越来越强硬的主张。我们无心去追溯格老投资经历是否还在延续,是不是目前的言论有很强的利益驱动。但是,他提出的问题的确是严肃的。

人类对付危机的办法,尤其是金融危机的方法不外乎有几方面手段,一是政府出面动用财政手段来拯救;二是对于出现危机的薄弱环节,增强人为力量,强化监管;三是靠时间医治危机创伤。以上前两种方法美国已轮番动用,第三种方法就是目前人们不断在预测的,次贷危机何时见底的那个底什么时间出现。第一种手段不用评判,处理重大经济危机是国家的责任,而第二种方法,格老坚决反对。

沿着本次危机暴露的路径可以看出,靠市场自身纠正危机非常困难。次贷危机出现时,最早呈现的是那些最易暴露的问题,比如信贷呆坏账,比如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犯罪,后来有高油价、高粮价,人们又都能找到热钱炒作的身影等等,因此,面对危机人们提出强化监管逻辑上完全正确。“安然事件”引发资本市场信任危机后,美国同样容忍监管机构采用了强化监管的措施。

史上发生过的任何一次危机,流动性从未像这次这样过剩;全球化从未像现在这样涉及如此众多的国家;美元从未像这次受到不断贬值的挑战;能源问题从未像现在这样突出等等。如果,我们承认以上的分析,那么格老出的这道题,还真的难解了。

股市要繁荣,首先一定得恢复人们对于未来经济的信心,要放松监管,那投资精英一定得真正做到自律。而目前来看这两方面都很难,那些习惯性地以豪华阵容去市场搏杀的人们未必会放弃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这也是美国以及亚洲一些国家在拯救金融危机时投鼠忌器的根本原因。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84岁高龄的格林斯潘是在给人们提醒:如果股市被金融危机拖进灾难中,美国经济将会受到更大打击,将有可能延长危机的时间,对全球冲击会更大。不知道,这一点是不是该相信?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原因;表现形式;对策

在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中,金融危机居首位,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金融与经济关系紧密联系,经济越来越容易受到金融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的概念与特点

金融资产或金融市场的危机称为金融危机,常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股票债券市场暴跌等。根据导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可以将金融危机进行分类,如货币危机、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等。近年来,金融危机呈现出多种危机形式混合的特点。

二、金融产生的原因

诱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如信用风险、经济政策等。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为例,美国社会住房需求逐渐降低导致银行提高短期利率,造成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不断提升,无形中增加购房者的还款负担。住房需求降低,买房者数量变小,使房屋难以出售,以抵押住房进行融资的方式变的难以实施。大批还款人不能按时向银行还款,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严重的资不抵债情况,只能宣告破产,大批金融机构倒闭成为金融风暴形成的导火线,随之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尽管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抵御金融风险能力,但是金融危机还是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使国内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大。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危机下,其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就是信用风险。从美国次贷危机可以看出,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就是信用风险,因此必须从金融危机中总结经验,对我国金融信用风险管理进行改革。

三、金融危机的危害

金融危机犹如狂风暴雨,毫不留情的袭击着所有的金融市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层面上遭到波及和影响。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实业在很大程度上遭受损害,而伴随经济危机而来的却远远不止这些,许多国家的公民没有了消费信息,不敢再消费;一些中小企业因为信用不够而拿不到贷款,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本就是势单力薄无法同许多大型企业相抗衡,此时无法从银行贷款来缓解资金链的压力,更使他们举步维艰;根据实际调查,公民的生活受经济危机的损害也较为严重,生活质量下跌,个人幸福指数降至冰点,这些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打击与危害。我们所看到的金融危机,犹如不知餍足的野兽,时时刻刻准备侵吞国家、企业、个人的金钱、精力、时间,甚至一切。由于金融危机破产的企业和个人数不胜数,倾家荡产生活无以为继的的人也不胜枚举,各个企业单位的裁员风波不断,这些因素和问题也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而已。看不到的还有更多,数十年经济发展如霜打的茄子萎缩,这对国家、社会和整个世界的负面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

四、化解金融危机风险的具体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政府调节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可以人为的调节市场供应与需求,确保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可以采取许多宏观调控手段,例如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以化解金融危机风险。经济手段方面通常可利用价格、税收、信贷及工资等调控经济。法律方面可以制定相关的经济、金融政策,维护市场秩序。行政手段方面可以采取强制性命令直接控制市场,宏观调控是控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可以有效化解金融风险。

2.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政府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市场的自由性和调控能力,政府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能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各方商业人员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更有利于打开市场,扩大内需和外需,对中小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只要市场活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金融风险的到来。健康有序、活泼自由和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市场对化解金融危机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由此可知,政府要根据实际国情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科学有效地利用货币政策来化解难题。

3.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生产力

经济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成为一切的焦点,如何规划经济、搞好经济、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都显得至关重要。可以说,经济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经济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世界的满足是其他任何事物都难以替代的。而发展经济当务之急和必经途径就是提高生产力,生产力的大幅度上升是经济健康飞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上去了,经济就搞上去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都要清楚的认识到,谁都离不开谁,二者密切相关、互相作用。

五、结语

第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会计规范

20世纪以前,会计的发展基本上是处于一种无序的、自由放任的状态之中,会计准则还属于一种非正式规则。20世纪初,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会计职业界首先感到了会计管制的必要性,人们开始要求使用统一的会计规范。1906年,针对当时铁路行业对重置会计的滥用,美国制定了赫本法案(HepburnAct),授权州际商业委员会为铁道业制定一套统一的会计制度,铁路业成为最早受到会计管制的行业。1917年,美国公众会计师协会(AAPA,现已改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表了现代会计的第一份权威性指南《统一会计》(TheUniformAccounting),标志着人类开始通过会计规范对会计行为实行管制时代的到来。

一、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

1929爆发了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票市场大跌价。几周之内,纽约证券交易所所有股票下跌了50%,大约260亿美元失去了,大体相当美国在一次世界大战中支出的费用。通商,贸易流通中的交换手段被冻结,制造业的残骸到处都是,农民找不到产品的销售市场。成千上万的多年储蓄化为乌有。

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空前的经济危机,松散的会计实务和对创造性会计的滥用被指责为市场崩溃和经济萧条的罪魁祸首。为了响应纽约证交所的要求在大萧条中逐渐恢复公众和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公允性的信心,国会成立了SEC,它有权规定财务报告编制中会计处理方法,并确保上市公司遵循“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这一机构先于确定GAAP的主体成员之前就开始运作,可以看到政府对规范会计准则的急切心情。随后,SEC着手组织会计职业界制定GAAP,投票决定了依靠民间机构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制定的制度,SEC希望能够通过对其施加压力来影响会计准则。

二、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1998年12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成员M.ZubaidurRahman向该组织提交了一份名为《会计披露在东亚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吸取的教训》的研究报告,分析了东亚金融危机的一般特征、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区域内国家会计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会计审计准则质量较差、会计信息使用者忽视了引发金融危机的诸种要素,严重降低了公司和银行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会计在金融危机预警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各种有助于提高会计披露质量和透明度的建议:如风险集中与会计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与会计披露、或有负债问题与会计披露等。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宣告成立,倡导在全球推出统一的会计标准,其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已在130多个国家得到应用。

三、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subprime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危机蔓延之初,会计准则一度成为千夫所指。首当其冲的就是公允价值条款。经济危机期间,欧美政治家、银行家们纷纷将矛头对准了按市价计算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认为正是这种会计方法导致了危机的恶化。2008年12月30日,SEC向国会提交报告表示,公允价值条款不可废止,但应修改完善。随即,IASB计划推出与银行资产减记有关的减损支出披露准则,要求公司公布在不同减损模型下计算得出的公司资产价值有何不同。同时,IASB还拟于2009年开展对减损准则的全面修订,并有望在2009年内推出。

四、经济危机下对会计规范制定的反思

(一)需要客观看待会计规范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会计准则会对政府、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决策产生影响,这些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完全无偏的准则是不实际的,会计准则的改变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适时地调整准则可以在危机中提振市场信心,有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当然,会计准则并不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所以不可能靠它解决经济危机。正如80年代银行危机出现时,许多人认为这是70年代的会计准则15号公告的后遗症,它并未消除危机,只是延迟了危机。

(二)需要在危机中发现会计规范的缺陷

准则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危机使人们重新认识会计准则的局限性。如前所述,80年代的金融危机之后,公允价值被认为比历史成本更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在这一轮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的缺陷暴露无疑。金融业的利润在经济形势好时,由公允价值计量的利润被高估,夸大了对经济的乐观预期;经济形势不好时,资产的市场定价往往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数据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不高,这误导了投资者,使他们对低迷的金融环境更加悲观。因而,公允价值会计只是通过财务报表提供公司各项资产要素的公允价值信息,而不是提供整个公司的公允价值信息,这意味着公允价值会计反映的公司价值也是相对的。

(三)需要构建更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

会计准则实质是为了保护投资人利益的,而在危机中准则制定机构的立场很可能屈从于政治需要。为了防止在危机中出现“救火式”的准则,需要构建一个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简称CF)并作为准则制定的理论基础,使具体的准则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有助于FASB更能体现公众利益。从理论上讲通过CF的研究,逐步确立了会计准则制定的科学化思想,并使现有的会计理论研究更加系统化,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也更加集中,这样也避免了在每次经济危机中,会计准则都成为危机“替罪羊”的尴尬局面,帮助会计准则赢得广泛的信任和权威。

参考文献

[1]亚洲金融危机的会计原因[J].

[2]黄平,简剑辉.经济危机与会计披露监管演进分析[J].财经论丛.

[3]王棣华,花婷婷.事件推动会计准则的完善[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5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按揭贷款规制性监管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

美国次贷危机顾名思义是由次级贷款难以收回引起的。在美国,抵押贷款市场根据借款人的信用高低分为最优贷款、次级贷款和超A贷款三类。次级贷款因其贷款标准低而得其名:一是借款人无需很良好的信用记录,二是借款人的债务占其收入的比率及其按揭的比率分别可高达55%和85%。

1.从宏观经济政策看,持续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使房市虚假繁荣,并刺激了次贷规模的膨胀。2001年至2004年美联储低利率政策的刺激使美国次级房地产贷款市场空前火爆。在美元流动性很强的情况下,美国房价本来就连年上涨,超低利率政策又为房贷公司品种创新和融资规模扩大提供了有利条件,美国人的买房热情不断升温,没钱可以贷款买房,买房后房价继续上涨,金融机构用不断升值的房屋作抵押,进行再融资、再放贷。房贷尤其是次贷规模的增加实际上进一步扩大了购房的有效需求,反过来拉动房价继续走高。这样,美国次贷市场进入了风险循环的状态。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2004年—2006年发放的次级贷款从2007年开始,59%的贷款月供增加25%以上,19%的贷款月供增加50%以上。

2.从金融创新风险的角度看,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过度的信用创造。次级抵押贷款支持的衍生金融工具,其中间链条复杂而且脆弱,从而使次债风暴由单一产品风险演变为系统性全球风险。房屋抵押贷款原本是为购房者提供信用购房的便利,在次级抵押贷款下,投资者信用级别较低,违约率较高,房屋价格下降导致部分投资者资不抵债,违约率上升从而导致贷款受损。各类房贷公司则资本有限,将原本流动性很差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通过房贷证券化,一方面,在低利率条件下,房贷公司利用高杠杆率的融资方式,买人房贷、卖出债券,获取高额回报;另一方面,出售债券回收资金,拉动房价继续上涨。于是,投资银行再度创新:将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分割成不同的三个层级:高级、中级、股权级,并重新命名为担保债务权证。这样,原来的房贷放在一个“池子”里,大部分住房抵押贷款都卖给了不同风险投资偏好的投资者和投机者。但这场次级抵押贷款引发的危机是对过度信用创造的回应,也是偿还此前在信用创造过程中所忽视的风险定价。

3.在这次美国次级债危机中,疏于监管是此次美国次级债风波爆发的根本原因之一。作为一项金融产品,必须要有权威的资产评级公司为其评级,而其评级结果是大型投资基金以及外国投资机构进行投资的依据。从美国次级债的运作过程来看,资产评级公司的评级推动着所有的游戏环节,经过包装后的高风险的次级债纳入了大型投资基金以及外国投资机构的视野,由于次级债这种金融产品自身的设计缺陷,加之对资产评级公司监管不善,最终引发次级债危机的爆发。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借鉴和启示

(一)应该将金融创新与审慎经营有机结合起来

按揭贷款证券化以及信用衍生产品等金融创新在分散住房按揭贷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更多的金融机构和其他构投资者参与了房地产金融业务,有利于分散信用风险。但是,如果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机投资者、会计审计机构和评级机构缺乏前瞻性,信息披露不完善,就会掩盖或低估房地产金融的风险,使风险更有隐蔽性。通过创新,一方面,贷款机构进一挖掘了客户资源、拓展了还款方式,有效分散和转移了贷风险;另一方面,推动了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日益活跃,使得美国经济较快复苏。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成功发行,商业用房款的证券化试点也在积极探索之中。通过对房地产信贷券化,可以有效分散风险,改善资产结构。因此,对房地产贷款证券化不失为我国银行业加快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二)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房地产信贷管理

房地产业是最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或支柱产业。如果银行放松贷款标准,不注意防范房地产贷款中的风险,过度发放个人按揭贷款和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就有可能催生房地产泡沫或放大泡沫,泡沫的破裂,首先危及的是银行的贷款安全乃至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金融机构为了逐利而不惜降低借贷标准,只看到房价的不断上涨,而忽视了贷款人自身的偿付能力。贷款公司和银行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包括所谓的“零首付”“零文件”贷款等,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些行为都是不审慎的。银行将这些贷款证券化,把风险从银行账本上转移到资本市场,风险本身并没有消失,而是为后来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从美国次级债风波的教训来看,房价的快速上涨往往会掩盖大量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金融监管的作用

如果政府监管部门缺乏必要的风险指引和劝告,缺乏对市场运行的监测,不能对金融机构进行及时的风险提示,就会失去对危机的预警。例如,早在2003年末,美联储就已经注意到信贷门槛标准的下降,但由于贷款机构这一做法并没有违规,因此,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未能及时出台专门的次级住房贷款监管指引,这是爆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汲取美国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在坚持以规制性监管为主的基础上,实现规制监管与原则监管的有机结合。同时,不难发现,美国次级债危机反映在债券市场,根源于信贷市场,表明在一个统一的金融市场中风险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扩散性,风险监管不再是单个部门的事情。随着境内跨市场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综合经营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应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监管。在当前分业监管的格局下,我国必须加强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机制,强化功能监管,防止出现监管重叠、监管遗漏或空缺的现象。并建立全国性的独立的第三方资产评级公司,对其加强监管,以避免重蹈美国次级债的覆辙。

参考文献

[1]张炳辉.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警示.经济纵横,2008年第7期

第6篇

摘要:万解秋教授认为,欧债危机是金融危机的延续,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和结构的失衡,低效率的经济运行和增长动力的衰退,难以用国家债务来填补,当然也不可能用发行货币来解决,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债务危机是这种经济衰退危机的必然表现,而仅仅想通过债务发行和货币投放就能解决问题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它有可能招致更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危机,这也是我们现在所应该引以为戒的。白永秀教授认为,欧债危机从深层原因来看,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效率与公平、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责任与权利之间矛盾激化的必然产物。钱津研究员认为欧洲债务危机不是市场化的信用危机,而是政府信用的危机。传统的陈旧的货币理论直接导致了经济相对脆弱的一些欧洲国家在遭遇到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自家政府财务的危机。从本质上看,欧洲债务危机是一个货币理论亟需转换和推进的问题。余斌研究员则认为,欧债危机不同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危机,它更多地是一场人为的危机。他进一步指出,如果中国大量持有欧债,那么欧盟和德法金融寡头必然会以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如设置人权话题等手段在合适的时机迫使中国同样贬值所持有的欧债,借机掠夺中国人民。

关键词:债务危机;金融危机;欧洲联盟;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3-0010-12

一、债务危机起因金融危机

欧债危机的爆发看起来是一场国家的债务危机,从希腊、意大利等国的债务曝险,到欧盟主要成员国的债务比重超越警戒线引发债务评级下调,显示的是一场可能的债务违约和债务危机。现在这场危机还在继续延宕过程中,影响波及可能进一步扩大,这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什么在全球经济最核心的欧元区国家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债务危机。

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欧洲经济和金融市场时,货币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看起来是关键因素,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产生的冲击波杀伤了融资过度、金融体系脆弱的国家,出现了像冰岛、爱尔兰这样的陷入危机的经济体。因为金融市场的扩张过度和过分的杠杆融资而导致金融体系脆弱部分曝险,一部分金融机构受到了影响,这显然与债务性质结构无关。

金融危机的冲击首先体现为对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是否稳健的影响,当时主要的观察认识认为金融市场衍生品的杠杆化交易失控和银行类机构资产的过度市场交易是主要原因,其他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资产受到了影响,货币体系和货币政策并没有陷入危机,主要国家的货币体系和政策是健康稳定的。这些国家的财政体系也是健康安全的。在应对金融市场动荡时,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充分发挥了财政的最大能力对金融机构实施救援,主要国家的财政预算支出水平和赤字规模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当然也是应该的,一些国家的财政甚至超越了自身的承载能力实施扩张和经济拉动,甚至还带动或强制其他金融机构实施扩张和提高支出水平,以应对经济下滑。这在学术界不同流派看来,是对于“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或自由市场经济机制的一次彻底批判和否定。

那么,在一个健康稳定的财政体制和货币体制下,金融体系的危机爆发可能吗?它仅仅可能是局部性的吗?这个问题似乎有点难以理解,金融市场的交易和融资活动与一国的财政体系活动和货币体系的活动可以完全地切割分离吗?这样的问题看起来并不清楚,在学术和政策实际运作层面并没有很多关注。在金融危机爆发初期,美国的财政体系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危机,货币政策体系也显得稳健安全,利率、汇率和通货膨胀水平都是在稳定水平状态下运行,金融危机在当时显得像是个别银行和证券机构的信用危机。在应对流动性收缩和金融机构稳健时,美国政府冲在最前面,其采用了特种预算工具筹集资金,并给予了危机金融机构大幅度的资本输入,而美联储并未作出过多反应,维持了基本的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只是在2009年以后当经济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和就业率下降以后,才推出了扩张性的货币供应政策,即QE1和QE2。

欧洲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金融危机冲击的初期,也体现出了一种有限的金融机构信用或支付危机,对于经济财政支出最多是一种间接的负面影响。金融危机并未影响到货币体系的稳定,欧元体系的货币政策是稳定健康的。它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于今天的欧债危机来说,它似乎与金融危机的爆发有着某种联系,但作为财政工具的债务危机又似乎与货币政策体系没有直接的联系。

这种假设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被多数人所接受,也就是欧债危机是债务问题,是欧盟内部经济发展和财政支出水平失调所带来的后果,如果是这样的话,债务危机也就是一国的财政信用危机,与欧元货币政策体系没有直接关系。我们必须要问,这样的假设合理吗?金融危机条件下出现的债务危机与欧元货币政策体系究竟有何关系。

当我们深入地看一下欧元货币政策体系的结构影响,才能发现欧元体系内部财政体系的功能,它们二者其实是被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的,财政支出体系与统一的非的货币政策体系被结合到一起时,它们的运作就已经潜伏了财政扩张和债务失控的危机,而国际金融危机就是此次欧元区债务危机爆发的导火线。因此,欧债危机,看似并非货币体系的危机,实际上真正是货币政策体系矛盾危机的集中爆发。我们这种分析假设的基本前提就是欧元货币体系隐含着内在的矛盾,财政体系的矛盾是一种突破口,债务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来袭中已经是无可避免的结局。

二、货币政策体系矛盾的财政表现

欧元作为欧盟统一货币始于1999年,它的产生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与职能。它既是欧洲统一经济体的流通货币和支付工具,也成为欧元区的储备货币和外汇支付工具。欧元一诞生,就取代了欧洲各国原有流通的货币,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与美元、日元、英镑在国际结算中竞争,而且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欧元的流通也形成了欧盟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于欧盟各国的经济发展和财政体系运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欧元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与美元竞争国际储备货币中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使欧洲央行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同时,在欧元区内部,统一的货币也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和利益,对于资本流通、货物贸易和劳动力就业等带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欧元体系从诞生起就带来了它的不稳定性,它隐含的矛盾冲突在市场条件形成时就必然爆发出来。

第一,欧元作为一种区域性的货币是欧元区国家的货币,它的出现是建立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统一开放条件下的,17个国家形成的货币区大约有3.3亿人口,12万亿美元的GDP总量,人口规模已超过美国,GDP总量为美国的80%。欧元一出现就被认为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市场条件,欧洲各国经济文化社会和意识形态高度接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水平差异较小,对于经济合作和联合市场化竞争的意愿十分强烈,因而在政治上的阻力也较小,大多数西欧国家都积极加入了欧元区,一些东欧国家也积极要求加入欧元体系,这也使欧元一度被多数人看好,甚至认为在未来10多年以后极有可能取代美元成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欧元作为货币体系涉及到了诸多国家的权利和利益,在其中如果出现严重的利益冲突,货币体系的运行就会出现危机,尤其是在各国的经济利益诉求难以达成一致而又没有一种强制性的行政力量加以控制时,矛盾就会爆发,货币政策体系就难以去左右国家的财政行动,更不可能去控制各国的政治决策。而欧元被大多数人看好的原因就是因为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和一定程度的政治联合行动,没有被看出其中可能存在的严重分裂隐患,也就是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政治结构和权力分配控制的不同,它们所获得的来自欧元体系的利益可能是不同的。而当面临市场冲击时他们所受到的冲击程度也是不同的,极有可能出现人们不愿看到的组合:最小的获益者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最大的受益者则成为最小的受害者。而十分不幸的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出现的欧债危机,正是这种结果。

第二,在各国纷纷放弃而加入欧元货币体系时,并没有考虑到这种可能的结果,显然也低估了这种可能性,也可能是在短期利益驱使下去搭便车,获得一些免费的经济利益。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一些南欧和东欧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会极尽努力直至修改财政数据力图加入这一体系。这种利益是什么,我们简而言之,就是在货币体系层面有可能的储备货币利益,竞争型的储备货币份额可能是发行和货币国际化流通获得实际的铸币税收入,而且统一的欧元变得更有竞争性,对于那些经济地位较为弱小的国家来说,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和对于美元的储备性依赖也会大大降低。而从经济层面上说,区域性货币减少了汇率波动带来的贸易摩擦,对于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会产生积极的效应,这在理论上也被归结为存在着一种最优的“区域货币配置效应”。

现在我们从实际状况看,金融危机的冲击粉碎了这种美丽的梦想,欧元区不得不回到严酷的现实中来。这个现实就是,欧元区货币的运作需要付出极高的运行成本,利益矛盾冲突积累又可能使得区域货币体系分崩离析,财政和债务危机的爆发是货币体系矛盾的直接体现。

第三,已有研究已经揭示了大量的问题和原因,指出了财政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本是一国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区域货币体系的形成已经统一了货币政策,各国也就只有财政政策可以作为调节支出的工具了,欧元区成立时已经意识到财政支出规模和预算赤字有可能危及欧元体系的稳定,已经对各国的财政赤字占GDP比重规定了上限,但财政支出具有更高的含义,这一要求的提出没有强制的法律或行政约束,这为金融危机后的财政扩张和失控留下了隐患。

财政支出失控和债务危机爆发的诱发原因可以分为下列两个方面:一是从经济结构差异和政治决策冲突方面看,财政支出功能失控必然引发债务危机。欧元体系的17国在进入统一货币政策以后,各自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竞争能力以及市场产品的发展前景差异极大,它们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阵营。第一阵营即欧盟的领头羊德国和法国,其具有极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劳动生产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人均GDP在35 000美元以上;第二阵营为意大利、荷兰、比利时、挪威、瑞典、芬兰等国家,经济结构较为优势,有较高的竞争力,人均GDP为25 000~45 000美元;第三阵营为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爱尔兰、冰岛等国,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人均GDP大致为20 000~30 000美元,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低。这样的结构差异导致经济政策协调的困难。统一的利率、汇率和货币供应政策必然导致不同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企业在市场上具有不同的竞争力,并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的财政收入和预算支出能力会受到更大的制约,赤字政策和财政状况的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欧猪五国的财政赤字和债务比重已经达到了危机临界状态,而且背负的债务包袱越来越重。二是从危机应对决策过程看,财政政策失控导致的债务危机是金融危机的扩展爆发,金融危机引发了债务危机的爆发,其中具有内在的联系。

欧元区国家具有较为近似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但其国内的政治结构、治理方法、社会文化影响还是有着较大差异,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创新能力较低的国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包袱,福利主义盛行,出于政党利益要求而对于财政约束松弛,导致债台高筑。其中欧猪五国的当年赤字占GDP比重在2006年为1%左右,到2011年已经达到13%以上;累计的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70%上升到120%以上,其中希腊已经达到180%以上,其他国家也达到了100%以上,大幅度超出了欧盟规定的安全警戒线。

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时,出现了人们对于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批判,对于用国家干预来影响市场的凯恩斯主义抱有幻想,学术上也出现了否定市场机制推崇国家干预的思潮,这正好迎合了激进主义思潮的国家干预控制的理念,在欧债危机爆发过程中,这种思潮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和信用收缩的主要政策,这些国家的财政纷纷采取了空前的扩张和救援行动,对于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亏损进行补贴,增加公共项目的支出,甚至直接补贴消费者以拉动市场,应对危机事实上是在扩张支出刺激经济,这完全符合凯恩斯主义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原则,新凯恩斯主义者也主张财政扩张。

但随后我们看到的是狂热扩张后的严峻局面,欧元区各国的财政赤字和债务比重迅速上升,欧猪五国的财政赤字比重已经上升到15%左右,累计债务比重超过了GDP的1倍以上,更为严重的是债务在2009年以后,已经进入偿还期而财政已经失去了偿还能力,债务危机已经是一触即发。巨额的财政支出并没有带来就业和经济的增长,反而引发了严重的国内通货膨胀和失业增长,局面已经恶化到经济的负增长和高达20%左右的失业率,青年人的失业率已经达到50%以上,应对失业经济衰退和面对债务危机已是欧元区国家的两难处境。很明显,在财政扩张和收缩这条道路上根本就找不到出路。破产清算也许是唯一结局,这也意味着财政扩张主义的破产,连带着欧元货币体系的破产。

三、欧债危机的不同解读与启示

欧债危机的爆发已是事实,但如何看待其爆发却出现了不同的解读。这对于分析其影响冲击和经验借鉴也存在分歧。一种分析结论认为欧债危机就是一国的债务危机,是一国财政扩张和赤字预算导致收支失衡而引起的债务清偿危机,按此结论,可以认为是一种财政危机解读,这与货币金融危机没有直接关系,应对危机的方法就是收缩支出,恢复财政平衡,包括实施国际救援和债务重组。这一解读单纯化看待债务危机的爆发,无法解答为何在欧元体系国家中同时爆发债务危机,也不能解释为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财政扩张行动后会爆发债务危机。另一种解读是将欧债危机看成是一种欧元区的货币危机,金融危机在欧元区的爆发冲击转化为了债务危机。在欧元货币政策体系内,各国已经失去了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调整的措施,也就是失去了货币贬值避免经济衰退的手段,转而只能使用财政杠杆扩大预算支出来避免经济的过分收缩,财政支出的失衡引发了一部分经济弱势国家的债务危机。按此解读,金融危机引发的信用收缩和经济衰退只要应用货币贬值就可能解决,这是自欺欺人的观点,因为那些经历债务危机折磨的国家,岂不是轻轻松松就可以渡过难关了吗?从实际看,一个国家用自贬货币的方法是嫁祸于人,也不能自救,因为这必然会引发其他国家的货币报复性贬值,这样的货币汇率战根本不能解救一国经济的衰退危机,而且混乱的国际经济贸易关系必定会阻碍经济的复苏。

欧债危机是金融危机的延续,但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和结构的失衡,低效率的经济运行和增长动力的衰退,难以用国家债务来填补,当然也不可能用发行货币来解决,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债务危机是这种经济衰退危机的必然表现,而仅仅想通过债务发行和货币投放就能解决问题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它有可能招致更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危机,这也是我们现在所应该引以为戒的。

参考文献:

[1]米什金.货币政策方略:来自金融危机的教训[J].金融评论,2010,(6).

[2]徐明棋.欧元区国家债务危机、欧元及欧盟经济[J].世界经济导刊,2011,(1).

[3]丁纯.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欧洲经济:表现、成因与前景[J].欧洲研究,2010,(4).

[4]白光裕,庄芮.从债务危机看欧洲一体化的两大缺陷[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11).

第7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驱动力

(一)区域金融的扩大及深入发展

现今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种形式。虚拟经济的扩张又主要与金融相关,包括金融秩序、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等(这些金融表现又正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加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连通性,推动着实体经济(制造业、采掘业、加工等工业)的发展。西方的政治经济学家曾提出过“将廉价的虚拟经济转化成实体经济”与“经济一体化”双赢的美妙构想,那么,多年之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世界经济一体化,也将有达到双赢的可能。

(二)成员国之间各行业横向分工水平程度相当,是一体化得以发展的基础

产业的国际分工,在发挥各国专业化优势的同时,又发挥了规模经济的效益。以此为基础的区域集团不易破裂,具有内部凝聚力的比较优势,当遭受全球性的危机时,各国承受的压力相当。同时,若成员国的产业水平较低,其遭受风险的危险就越大,相反,若产业水平较高,其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稳步发展的几率也就愈大。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内部成员国总体劳动水平较高,生产成本较低,且与世界最低生产成本相距较小

一体化的形成通过贸易转移带来利益。若成员国形成同盟后,与同盟国的贸易往来成本高于非成员国的贸易成本,那么,集团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将受到相当大的制约,也就缺乏巩固的基础。

(四)成员国内部的供应与需求弹性要求比较高

一体化的组建,撤除了各种障碍,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和消失,大大减低商品的价格。若成员国的昂;需求弹性较大,那么需求会大幅度的上升,从而出现贸易创造,增加社会福利。同样,若生产弹性较大,生产障碍消除后,可迅速增加,替代从非成员国的进口,提高社会福利。从另一角度看,当金融危机卷入区域体中时,因起源国的本币贬值而进口商品价格降低,若需求弹性大,从国际贸易转移角度分析,其创造的福利也能保持正值。

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

金融危机的是怎样传播,以至全球蔓延?其主要是以“溢出效应”为传导机制。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的流通是其主要渠道。贸易溢出是指一国投机性冲击造成的货币危机恶化了另一个(或几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可能导致另一个(或几个)国家遭受投机性冲击压力。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实现的,即一国金融危机造成的货币贬值一方面提高了其相对于贸易伙伴国的出口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国内经济(国民收入减少)而减少了向其贸易伙伴国的进口。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导致的本币贬值使得该国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下降,出口竞争力增强,对其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导致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减少,损坏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基础;本币贬值使得贸易伙伴国向其进口的商品、劳务价格水平下降,导致贸易伙伴国的价格水平下降,消费价格指数的下降使得其居民对本币的需求量减少,于是本国居民兑换外币数量增加,导致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减少,贸易伙伴国的竞争力下降,失业率上升(尤其是出口部门),若政府期望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缓解国内失业压力,就可能诱发投机性冲击。另外,本币的贬值,损害了本国经济,使本国国民收入减少,对贸易伙伴国商品、劳务的进口需求减少,从而使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量下降,贸易收支恶化,诱发对它的投机性冲击。投机性冲击的诱导,导致货币危机,造成其市场流动性不足,迫使一个市场上的金融中介清算通过各种方式将其在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市场上的资本大规模抽出者,在此国的大量资本的外逃,从而造成另一个市场对流动性不足,即金融资本的溢出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样的“溢出效应”,并非仅存在于两个联系体之间,而更多的是产生连锁反应,影响第三国或更多的经济体。

三、金融危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一)从静态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益的影响

1.贸易效益

金融危机产生的贸易效应危机,主要在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一体化集团。以东盟国家为例,在此次危难中,身处全球金融危机漩涡中心的美欧日市场多年来一直是东南亚主要经济体的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其国内需求已经并将继续出现下降,甚至还有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可能。海外需求下降而导致的出口急剧下降,将东南亚出口导向型国家的经济拖入泥潭。

2.福利效益域经济一体化,本身会产生福利效应。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初的几年间,墨西哥的就业率增长了17%,新增加了150万个就业职位,加拿大的就业率增长了15%,新增了230万就业职位,美国就业率增长了12%,新增加了220万就业岗位。而在当下,美国顶级机构的破产,自身失业人口创历史新高。失业人口向他国流串,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社会福利水平受到影响。再者,各国政府积极拨款救市,使用于福利的资金减少,加重了效益的负担。

3.投资效益

投资创造效应是区域集团经济效应的重要部分,其来源包括区内成员国相互投资的增加,何区外非成员的投资。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为保护自身的利益,即使是已有了联合关系,也会以因资金的短缺而引起投资来源枯竭或现有资金抽逃。另一方面,为补救金融市场,各国政府的大规模救市,扩大内需,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这将造成需求的增加,但因缺乏资金,生产滞后,造成供需不平衡,原本应有的经济效益甚至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

(二)从动态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的影响

1.利于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体制出现

此次金融风暴背景下,各大政府救市背后,孕育着新的经济政治体制革新。欧盟以图改造自由经济模式,推崇国家集权经济模式。这样的形式不难看出,世界经济已经出现试图改变战后至今,一直以美国为主导的局势。重病之后寻求治病的方式,世界各理性经济体也一样。主体国家的利益不同,地位权重不同,新体制争鸣局势的出现成可能。这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2.各集团内部成员国宏观调控影响度加深,一体化区域的相互影响控制加强

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技术不够成熟,进入监管秩序失衡,房地产业的泡沫经济引起全球总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能力的供给的过剩,是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那么,各联合经济一体化主体国家,必须扩大自身与关联方共同市场的监管与控制力度。以实体经济为主的经济一体化集团,内部成员间及与其他发达的第三经济一体化主体,也会加大合作和技术创新的吸收,力求改变实体经济受虚拟金融的强大牵制。

3.对以实体制造业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危机也带来一些机遇

实体业的受限对于发展中的经济一体化集团是其发展受阻的因素之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因以欧美为主的金融风暴的席卷,在其投资难度加大,各投资商必将寻找新的投资出路,这就有可能对出口制造业为主的新兴经济体造成一种“到逼机制”。这样,迫使企业升级发展,加快追进步伐,并且,从长远看,世界范围内,大量资金寻找投资机会时,会避开因金融危机处于动荡中的发达经济体,而选择高增长发展中经济体作为新目标市场。同时,对于后者而言,还有吸纳国际高端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务的机遇。

4.金融危机的冲击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8篇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会计核算

公允价值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下,是一个比较基础,却又十分重要的概念。 通俗的说,他就是一项资产在市场上公认价值。账面价值是则是资产的入账价值减去累计折旧、减值准备、跌价准备等而形成的价值。公允价值它的出现主要基于历史成本的缺陷,国际上普遍认为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尤其是在金融工具会计中的全面应用体现了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核算与国际准则及发达国家的趋同,为我国金融业加强对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更好规避金融风险和参与国际资本市场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公允价值的使用有利于将金融工具从表外移入表内,对我国上市银行的会计报表信息披露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欧债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影响着世界经济,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1. 金融工具与公允价值

金融工具

为了规范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加强对上市银行的金融和会计监管, 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财政部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关于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新准则,2007年1月1日正式在上市公司中使用。新准则详细规定了关于金融工具的分类、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特别是重点要求金融工具交易和运用的相关风险的定性和定量的双重披露,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准则制定和实务操作指导的空白。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我们知道,要符合会计目标,会计信息必须具备一定的质量特征。这里所说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是指可靠性与相关性。公允价值由于反映了现行市价或采用预期现值法估计的市价,因而提供的信息更具有决策相关性,有助于投资者等利益相关人评价和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公允价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可靠性不足,体现在公允价值的可核性较弱,然而它却能基本满足其真实性和中立性的要求,体现在公允价值无论初始计量还是后续计量都是比较客观的反映市场价格的情况,且以市场参与者的假设为基础,独立于企业本身,为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提供了一个相对中立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公允价值计量基本满足可靠性的要求。

金融工具与公允价值的关系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最大的亮点,这标志着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是立足于我国现实会计环境和金融环境具体国情,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并没有完全照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引入和使用还是持谨慎的态度。

2. 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会计核算的影响

公允价值下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

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相同金融资产的公开交易价格更公允,或采用仅考虑公开市场参数的估值技术确定的结果更公允,应当采用更公允的交易价格或估值结果确定公允价值。当放弃或收到对价不符合公允价值的要求时,公允价值应当采用相同金融资产的公开交易价格或以估值技术确定的结果来确定公允价值。金融工具的后续确认采用了混合计量模式,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1)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2)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出售或重分类的金额较大,使该投资的剩余部分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企业应当将该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公允价值下金融工具的披露

对于公允价值套期,应当披露本期套期工具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以及被套期项目因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同时企业应当按照每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披露下列公允价值信息:(1)确定公允价值所采用的方法,包括全部或部分直接参考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或采用估值技术等。采用估值技术的,按照各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分别披露相关估值假设,包括利率或折现率、预计信用损失率、提前还款率等。(2)公允价值是否全部或部分采用估值技术确定,该估值技术有没有以相同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开交易价格和易于获得的市场数据作为估值假设。如果这种估值技术对估值假设具有重大敏感性的,必须披露这一事实及改变估值假设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还须披露采用这种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的本期变动额计入当期损益的数额。

3. 公允价值下金融工具会计核算应注意的问题

对政府而言,一方面,我国应该密切跟踪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后续动态,加强公允价值研究力度,公允价值计量受各种客观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的影响,在动态当中求得计量准确是很难的。在使用和计量出现问题的时候找一些原则以及特别情况下的应对方式应该考虑得更加周全,使计量模式更加科学、更加深入。对会计准则而言,应进行适合我国国情的调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次贷引发的流动性不足、金融创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金融危机并不是由公允价值导致的,恰恰相反,要通过这次金融危机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会计准则,提高会计准则在揭示、控制风险方而的功效。对金融机构而言,我国银行业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公允价值会计的问题。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另一方面,做好实施公允价值会计的准备工作,如加强执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教育,禁止滥用资产负债表,防止为他人所用,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保证企业有能力去评估和衡量。对投资者而言,应该辩证的看待公允价值对银行业产生的影响,股市大涨时,有利于企业利润上升,业绩增长;股市大跌时,可能会导致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亏损。投资者应该客观的分析银行财务报表中有关公允价值的信息,重新树立对市场的信心。

总之,在新企业会计准中,公允价值的本质仍是反映金融工具真实价值的最佳计量属性,具有长远发展性。不过我们要客观辩证的看待公允价值问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调整和完善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姚莹.我国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J].企业家天地,2008,3:74-75.

[2] 陈兆芳.公允价值运用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财会月刊,2008,1:16-18.

第9篇

关键词:经济学金融危机解读

关于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已经有很多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人性的贪欲;二是政府政策干预失误和监管失控;三是新自由主义泛滥,盲目崇拜市场经济调控的有效性;四是实体经济存在问题;五是金融体系和金融创新出了问题;六是美国主宰下的经济全球化的恶果;七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对此次金融危机进行剖析,认为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分层次的。

一、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虚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2001年,美国房贷金融机构推出零首付的次级按揭贷款。借贷者买房时不再需要交纳20%或更高的首付,银行也不再对借贷者的背景和收入情况进行任何审查,这实际上是在大规模向按揭贷款信用等级低、偿还能力很差的低收入阶层贷款买房(次级贷款)。之后,银行机构把按揭出售给投资银行,这些投资银行再把不同的按揭放在一起,变成一种“有按揭支撑的证券”在市场上出售给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机构,将全世界大量的投资者吸引到美国国内的住房市场上。2001年“次级贷款”余额仅为1200亿美元,2006年增加到14000亿美元,到2007年达到1.2万亿-1.5万亿美元。“次级贷款”经过包装衍生为证券在二级市场流通,总规模膨胀到10万亿美元,其中在国际上流通的约占2/3,涉及“次级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多达2500多家,全球45家大银行和券商都参与进去。

次级贷款及能够流动起来的“有按揭支撑的证券”,对美国的房价上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2002年至2007年,美国房价上涨速度惊人,形成巨大的泡沫。2007年初美国房地产市场房屋总价值约21万亿美元,其中有约8万亿美元是投机的价值,泡沫占房屋总价值的38%。2007年2月,泡沫达到顶点,房价开始下跌,而在2006年,利率开始迅速攀升,结果是次级按揭贷款的整个循环链条断裂,低收入贷款者无力偿还贷款,放贷的金融机构本息无法收回,购买了“有按揭支撑的证券”的投资者的债券价值大打折扣,由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并且在世界范围蔓延开来。

这样的结局是必然的。政治经济学中所揭示的市场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和虚拟资本理论能够对此做很好的诠释。价值规律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在市场交换中,由于供求的不平衡使市场价格背离价值,而市场价格通过对价值的背离又调节着供求,结果是使供求趋向平衡,价格趋向于价值,交易遵循等价(等量劳动)交换原则。在这里,特别需要关注马克思的需求理论,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马克思说:“要给需求和供给这两个概念下一般的定义。真正的困难在于,它们好像只是同义反复。……社会要满足需要,并为此目的而生产某种物品,它就必须为这种物品进行支付。事实上,因为商品生产是以分工为前提的,所以,社会购买这些物品的方法,就是把它能利用的劳动时间的一部分用来生产这些物品,也就是说,用该社会所能支配的劳动时间的一定量来购买这些物品。”可见,马克思认为,需求首先是生产问题,即需求方之所以有支付能力,是因为在生产中投入了相当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向社会提供了包含这个一定社会必要劳动量的使用价值(财富)。只是现在需求方用货币来抽象地代表他向社会提供的财富(抽象财富),他持有的货币体现着换取具体财富(使用价值)的支付能力。第二,把需求放到市场中进一步研究,马克思指出了市场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在需求方面,……从量的规定性来说,这种需要具有很大伸缩性和变动性,……如果生活资料便宜了或者货币工资提高了,……对这些商品就会产生更大的‘社会需要’。”“如果需求减少,因而市场价格降低,结果,资本就会被抽走,这样,供给就会减少。”所以,市场需求规模取决于公众通过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所形成的实际支付能力的大小。就某个市场而言,其市场需求规模决定着供给规模。

美国的次级贷款是向偿还能力很差即没有多少支付能力的低收入阶层在零首付条件下贷款让他们买房。并且认为,在低利率和房屋需求增加刺激下,房地产价格一定会上升,次级贷款者一定会从房屋投资中获利。从而形成支付能力,并且可以获得投资收益和物美价廉、功能齐全的高质量自有住房。银行机构通过“金融创新”把按揭出售给投资银行,这些投资银行再把不同的按揭放在一起,变成一种“有按揭支撑的证券”在市场上出售给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机构,把全世界大量的投资者吸引到美国国内的住房市场上,同时也把风险推销了出去。魔术似乎变成功了,低利率、不需要首付、有大量的投资机构愿意投资,这就在美国房地产市场虚拟出一个巨大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使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

马克思指出,证券化的资本积累是虚拟资本的积累,“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做资本化。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样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利率越低,证券化的资本的投资规模越大、价格越高,虚拟资本的积累规模越大。由于房地产和有价证券一样,有定期的租金收入,投资规模受利率和房屋价格影响大,因此,在房地产价格过度上涨中也会产生巨大的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的积累会远远大于实际资本的积累。虚拟资本的积累产生于房地产和有价证券价格上升带来的投资机会。例如,如果预期房地产价格上涨,会诱发人们的投机行为,市场需求就会迅速膨胀。由于房地产和其他产品不同,在一定时期内供给很难快速增加,因此投机需求会带动价格持续上涨,而定期的租金收入和相对较低的利率会使房地产市场虚拟资本积累额巨大。2001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为了挽救经济,连续13次降息,基准利率降至1%。低利率使资产价格上涨,2003-2006年,房价涨幅超过50%。低利率、房价上涨、没有首付的次级贷款、“有按揭支撑的证券”的流动,都在极大地刺激着房地产的投机行为,由此膨胀出一个巨大的虚拟资本。马克思把虚拟资本称为名义货币资本并且把它比喻为肥皂泡,所以,在美国房地产市场虚拟资本的快速积累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房地产泡沫。

但是,泡沫是不能无限制地吹大的。2004年6月,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担心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两年内将基准利率从1%提高到5.25%。2007年3月,房价开始下跌。高利率和房价下降使许多低收入的次级房贷家庭无法还贷,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大幅上升,次级房贷危机爆发。表面上看,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由利率提高和房价下跌引起,实际上是,美国房地产市场虚拟出的巨大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远远地超过了美国人对住房的正常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实体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发生着作用。由于美国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实际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无法兑现巨大的房地产价格泡沫,实际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把利剑最终刺破了这个泡沫,房地产价格下跌,不仅向其价值回归,而且,由于在价格泡沫刺激下使房屋供给远远超出实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房屋价格会持续跌落至其价值之下。

为这场危机买单的,首先是低收入阶层贷款买房者,他们丧失了住房,丧失了存款甚至倾家荡产。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学术顾问、东京大学伊藤诚院士指出,当年日本由投机易推高住宅价格,引诱劳动者家庭借款,结果导致巨大损失。这种住宅融资的攻击性推销,只能成为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新发明的现代化大规模的剥削手段。其次是公众的利益损失,它通过和次级贷款相关的债券贬值、金融危机及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让公众来承受由此带来的损失。马克思指出,当经济中的泡沫破灭时,“只要这种贬值不表示生产以及铁路和运河运输的实际停滞,不表示已经开始经营的企业的停闭,不表示资本在毫无价值的企业上的白白浪费,一个国家就决不会因为名义货币资本这种肥皂泡的破裂而减少分文。”但是,经济泡沫的破灭往往和经济危机相伴随,并且加剧经济危机,表现为虚拟资本大规模减少,信用危机程度加深,有价证券持有者的财富大幅缩水,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下降。本次金融危机毫无疑问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美国为什么要通过次级贷款来虚拟一个巨大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呢?根本原因是分配制度导致了贫富分化,使大量低收入者缺乏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

资本主义是一个资本强权的社会,资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的趋势。”“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发展劳动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缩短工人必须为自己劳动的工作日部分,以此来延长工人能够无偿地为资本家劳动的工作日的另一部分。”“在劳动生产力提高时,劳动力的价格能够不断下降,而工人的生活资料量同时不断增加。但是,相对地说,即同剩余价值比较起来,劳动力的价值还是不断下降,从而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状况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所以,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好处大部分由资本所有者占有,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成果都必然会进入了少数资本所有者的口袋,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是贫富分化日益严重。资料显示,2005年,美国最富有的1%和1‰的人所拥有的财富都达到了192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最富有的1‰的人口只有30万,他们的收入与最穷的50%的人口的总收入相当,而最穷的50%的人口有1.5亿。从1980年到2005年,最富有的1‰的人口的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份额翻了番。

贫富分化带来的问题是,“以广大生产者群众被剥夺和贫困化为基础的资本价值的保存和增殖,只能在一定的限度以内运动,这些限制不断与它自身的目的而必须使用的旨在无限制地增加生产,为生产而生产,无条件地发展劳动社会生产力的生产方法相矛盾。手段——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的发展——不断地和现有资本的增殖这个有限的目的发生冲突。”一方面,资本在竞争和信用制度促使下不断集中,资本集中加速了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社会财富日益增加。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分配关系,使工人阶级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提高是有限度的,“工人的消费能力一方面受工资规律的限制,另一方面受以下事实的限制,就是他们只有在他们能够为资本带来利润的时候才能被雇佣。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在繁荣期间,增长更快的是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和由此带动的资本积累,这就使生产扩张快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扩张,潜伏着即将爆发的经济危机。

在美国,由于贫富分化,大量低收入者缺乏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不可能通过改变它的分配制度来消除贫富分化,避免经济衰退。而通过零首付的房屋次级贷款来虚拟出一个巨大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刺激总需求扩张,只能延缓经济衰退出现,并且通过虚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有按揭支撑的证券”的出售将全世界大量的投资者吸引到美国国内的住房市场上,进一步促进供给相对于美国国内实际有支付能力的过剩,加强了经济危机爆发后的深度,并且把世界其他国家带人经济危机之中。

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生产相对过剩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才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三、金融危机爆发的助推器:市场失灵且缺少监管

凯恩斯认为,经济波动虽然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但是,“商业循环之所以可以称为循环,尤其是在时间先后上及期限长短上之所以有规则性,主要是从资本之边际效率之变动上产生的。”即投资的波动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源。而“在自由放任情形之下,除非投资市场心理有彻底改变,否则就没有办法避免就业量之剧烈波动;然而我们没有理由可以预料会有此种彻底改变。所以我的结论是:我们不能把决定当前投资量之责任放在私人手里中。”可见,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必然导致经济衰退,国家必须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有意识的干预,特别是要对投资进行一定程度的管制。在凯恩斯主义主导下,1945-1973年,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有政府管制的资本主义,政府对经济和金融系统实行严格管制。

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的新古典及新自由主义,都主张市场是唯一有效的经济活动调节器,反对国家对宏观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和实行有政府管制的资本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在继承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主张自由化,认为自由是效率的前提;主张私有化,认为私有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主张市场化,认为离开市场就谈不上经济,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就指出,自由市场经济“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前提,……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资产阶级……高声地责骂对社会生产过程的任何有意识的社会监督和调节,把这些说成是侵犯资本家个人的不可侵犯的财产权,自由和自决的‘独创性’。”可见,新自由主义并没有超越古典主义和马克思所处时代的资产阶级主张的无政府主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逐步取代了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信奉自由市场的市场经济,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现在,资本主义世界所推崇的新自由主义之花结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恶果。

美国经济学家大卫·科茨指出,现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新自由主义条件下,非常容易发生金融危机。美国在19世纪实行的是比较自由的市场经济,那时大约每10年左右就有一次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到1929年,自由市场经济导致了美国金融体系的崩溃。此后,美国于1945-1973年期间实行的是管制的资本主义,在此期间没有发生一次大的金融危机,也没有一家大的金融机构破产。但是自1980年以来,随着新自由主义的抬头,美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的资产泡沫,并伴随着产生了相应的金融问题。比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次比较大的危机,一种特别的金融机构——储蓄银行破产了,中央银行不得不耗资数千亿美元来挽救这些银行。90年代,美国股票市场又出现了一个吸引了全世界范围资金的巨型泡沫,这个泡沫在2000年破裂的时候也造成了数千亿美元的损失。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又出现了一个巨型泡沫,而这个泡沫目前也在破裂。”这是因为,有管制的资本主义通过严格的经济和金融系统管制以及调节贫富差距的税收和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新自由主义的主张反其道而行之,反对社会对市场有意识的监督和调节,而在生产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自由的市场调节只能加剧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加深危机的深度和广度。

马克思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条件下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进行的深入剖析表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失灵,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助推器。

首先,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资本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实现最大利润的重要途径是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在资本不断积累过程中,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不断加剧。在无政府的市场经济中,只有通过经济危机的爆发来解决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市场无法有效调节经济的表现,“社会的理智总是事后才起作用,因此可能并且必然会不断产生巨大的紊乱。”

其次,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是资本集中的有力杠杆,并且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信用制度通过为实体经济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会产生虚假的社会需求来刺激实体经济生产的扩大。特别是在一些生产周期比较长的部门,生产的扩张会受到货币资本的限制,但是“这个限制被信用制度和与此相联系的联合经营(例如股份公司)打破了。因此,货币市场的混乱会使这类企业陷于停顿,而这类企业反过来也会引起货币市场的混乱。”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是,没有监管的次级房贷和金融创新创造了对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虚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推动下使实体经济中的供求失衡,而实体经济问题的爆发又引发金融市场的混乱。因此,本次金融危机实质上是经济危机,而没有监管的次级房贷和金融创新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助推器。

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的剖析表明,科学合理地设计金融创新,对市场经济体系进行包括金融体系、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必要的调节、监督、管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避免市场经济“不断产生巨大的紊乱”的基本保证。对市场经济进行必要的调节、监督、管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所做的生产关系的必要调整,是社会向更高级阶段演进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3]中国教育报[N],2008—10—14。

[4]陈彩虹,世界大转折的伟大预言[M],读书,2008,(1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5]陈彩虹,美国金融危机与我们[M1,读书,2008,(1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第10篇

一、东亚发展模式概括

东亚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东亚发展模式是指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方式和特点。在20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上半期,东亚国家的经济处于高速增长之中,东亚发展模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但是,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东亚国家接连爆发金融危机,没有爆发金融危机的东亚国家也存在与爆发金融危机的东亚国家相似的问题,东亚发展模式似乎又变得一无是处。总结东亚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显然有助于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人们对东亚发展模式已作了多种概括,大致有以下几种论点:

1、“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是指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2、“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体制模式”。即认为东亚模式是指近几十年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整套发展措施和体制结构,其最显著的特色是强力政府具有强烈的经济建设意识和强大的导向作用。

3、“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综合的现代化模式”。即认为东亚模式具有许多要点,包括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升级和调整的产业政策、温和极权主义与市场原则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强有力的政府公营经济与民营经济相互合作,以及政府同企业界的密切联系与协调、技术引进及其特有的企业文化、较高的国民教育水平、倡导文化多元和民族文化的复兴,等等。

4、“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模式”。即认为东亚工业化地区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它们共同的儒家文化背景,儒家传统是保持东亚工业化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决定意义的天生本性。

5、“东亚模式”是一种“制度模式”。即认为“东亚模式”作为一种制度模式,其特征表现为东亚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是它们致力于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政府理性地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并有效地予以实施的结果,制度是其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取得巨大成效的根本原因,但并没有指出东亚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东亚发展模式具有下述特点:

(1)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东亚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政府与企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例如,韩国政府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扶持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的发展,给予这些产业在国内市场的垄断特权,促使这些产业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企业集团,以实行规模经济的效益并与外国跨国公司展开竞争。

(2)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东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政府十分重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东亚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一方面通过优惠贷款、出口补贴等方式扶助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推动这些企业出口产品,以支持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另一方面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实行优惠的税收制度等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同时还从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或商业银行取得各种形式的贷款,以弥补国内投资缺口,加速国内经济的发展。

(3)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东亚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第3个共同特点就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东亚国家或地区在经济起飞前都是较为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他们有着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但缺乏资本资源,科学技术水平也较低。在东亚国家或地区大规模地引进外资以发展国内经济时,伴随着资本而来的不是最新的技术而是发达国家即将淘汰的技术,所建立起来的不是高新技术产业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东亚国家或地区依靠劳动和资本的高投入来实现产品的高增长,从而走上了粗放型经济增长的道路。

二、东亚模式值得借鉴的经验

1、后发优势。东亚经济落后国家(地区)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后发优势,引进并模仿先进国家的技术,以较快的速度和较低的成本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目标,这不失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理想选择。后发国家因其落后,劳动力价格低廉,已消耗掉的自然资源较少,可以引进先进国家大量的过剩资金,以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的稀缺。充足的资金与后发国家充足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相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的起飞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先进国家在工业化进程的初期阶段所难以具备的。后发国家通过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与装备,不仅可以替代有关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与开发,使工业技术进步过程大大加快,并避免有关风险,而且可能使其在相对更高的技术层次上开始工业化进程。

2、政府宏观干预经济。一方面是因为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另一方面是由于世界经济中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使世界各国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防范风险的任务重大。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发展尤其需要政府的参与,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以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以我国香港特区为例,在东亚金融危机中,当国际金融大炒家袭击时,特区政府采取了果断的措施,不惜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汇市进行干预。这种举措似乎与香港实行的“积极不干预政策”相背离,但是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就没有金融市场的稳定。

3、对世界市场的积极参与。虽然美国市场对东亚各经济体的优惠具有个别性和冷战特征,但是不能否认出口导向战略所带来的重要意义。只有对世界市场的积极参与,才能了解市场的需求,并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获得本国无法在短期积累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4、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如“四小龙”中的新加坡,是个“海岛式”小国,没有发展农业的基础,缺乏自然资源。但是,新加坡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时就充分发挥了其地理优势,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使新加坡这个“袖珍国家”竟成了世界瞩目的新兴工业化国家。

“四小虎”与“四小龙”尽管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并非照搬某种发展战略,如印尼凭借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优势,实行“石油生产出口推动”战略,在20世纪七十年代世界能源危机期间,获得了巨额石油美元,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泰国则坚持“农业工业化”发展道路,实行以农业为依托,推动工业化的方针,用丰富的农产品换回建设所需的外汇资金,为经济起飞奠定基础。

三、东亚模式留给我们的教训

1、对外依赖不能过分。东亚后发展模式过分依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少数发达国家。一是出口依赖。东亚发展中国家 (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龙头是出口业,因此其对外贸易对后工业国家的依赖必然成为其重要的政策选择。可以说,20世纪八十年代韩国和台湾经济增长中的42%和74%完全依赖于美国的工业产品买主。“四小龙”和“四小虎”虽然都大力鼓励出口,但是产品较为单一,相互之间在产品结构上互补性较弱,带有明显的“依附性发展”的内在缺陷,因此不仅在个体上,而且在集体上容易受到世界市场变动的冲击。二是投资依赖。对后工业国投资的依赖成了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唯一来源。从战后至八十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的资金90%以上来自于发达国家,特别是从八十年代起,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危机,只能依靠新的借贷来支付高额利息。三是技术依赖。东亚国家和地区对外引进技术的依赖性极强。东亚国家技术引进的来源是日本、美国、欧洲,其中日本是主要来源。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东亚国家对日本的技术依赖增强,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受制于日本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以信息技术开发为主的产业占据主导地位,而制造业生产出现过剩,使东亚国家日益膨胀的制造业面临出口竞争压力。四是教育依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从1995年以来,发展中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外流达到70%,无疑严重地阻滞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东亚国家(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本国科技和教育严重滞后,长期无法形成自主开发的能力。结果,无论是高级技术人才还是熟练技术工人都严重缺乏。

2、外延式增长,生产力水平提高有限。东亚经济增长普遍依靠投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过度引进资金,普遍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工业化道路,而不是走依靠科技进步,以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道路。1970~1990年的20年间,“四小龙”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0%,而同期美国为53%,相去甚远。时至今日,这条工业化道路已经日渐穷途。

3、发展速度过快而造成“泡沫经济”。快速发展并不一定必然产生“泡沫经济”,只是在脱离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而过快发展时,才会出现“泡沫经济”。东亚一些国家(地区)在六十至八十年代曾先后出现快速发展,例如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中期的日本及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前期的“四小龙”的高速发展,还有八十年代东盟“四小虎”的高速发展。这些快速发展当时并未立即造成“泡沫经济”,而是后来某些经济领域或部门发展过快而出现不平衡发展时产生了“泡沫经济”,并发展到相关经济领域或部门难以承受时开始破裂,导致经济的某些领域或整体经济出现紊乱或衰退。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其基本原因就是由于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的“泡沫经济”破裂,特别是“虚拟经济”膨胀、金融业不健全造成的。

4、国际市场的狭隘性与国内市场的开拓问题。酿成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最直接原因在于东亚国家国际市场的狭隘性,未能形成自主的技术工艺战略,以及对国外投资的单一依赖性,而外债偿还困难加之无法保持本地区大多数国家汇率稳定,最终成了引发金融动荡的根源。东亚国家(地区)长期以来忽视进口替代战略,忽视国内市场的工业发展,过度倾斜地发展面向国外市场的出口导向战略。

5、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与发展传统产业的关系。科技落后、人才不足是落后国家的主要原因。但作为落后国家,其比较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高科技产业对一国国际竞争力的贡献愈加明显。如,何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就成为东亚各国政府关注的问题。但传统产业的发展与提高国际竞争力之间应当是循序渐进的,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只能埋下危机的祸根。如韩国为了早日跨入高科技阶段,大规模进行科研投入发展高科技风险产业,大量收买人才,但高科技又不能一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致使企业面临困境,在金融危机中企业制度遭受重创。

第1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预警组织结构 预警机构建立

一、后危机对公司预警的启示

08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线的经济危机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众多国际性集团都深陷危机。如雷曼、通用等巨型公司都因为糟糕的财务状况引发经营危机最终导致破产而不得不受到经济保护。这些危机的表象是货币但是从公司内部而言,就是盲目的扩展,没有节制的“发展”导致公司处在一种极为不稳定的高比例负债资本结构中运行,风险抵抗能力随之下降。一旦遇到危机就会使得公司陷入困境,很多公司尤其是大型公司和财团一夜之间就资不抵债而导致倒闭。这些危机所带来的公司接的振荡引起了实务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将从财务预警的角度分析如何降低公司经营风险,提高公司抵御危机的应变能力,从而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二、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的组织构建

公司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必须建立在与之相配合的公司组织的领导下,这样才能发挥其功能,即公司组织认可并与之配合才能使得财务预警系统在公司运行中起到真正的作用,所以要建立预警系统必须线完成预警组织机构。

(一)由公司决策层直接领导的预警系统

此种模式就是在公司决策层下直接设置独立的预警部门。此类组织模式需要设置预警信息小组、预警监测小组、预警处理小组,其中预警信息组主要负责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进行收集与处理;预警监测组则是负责预警模型的确立与调整,财务危机监测,财务危机预警情况进行监督与反馈;预警处理组则负责对形成的财务危机进行处理,即采用相应的策略应对与处理危机,消除危机所造成的隐患和威胁。独立预警部门在工作中相对独立,其不会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直接向决策层负责。组织结构的优势是具有独立性且分工明确,有利于细致深入的开展财务预警工作,同时其结论相对独立与客观,保证了公正性和权威性。

(二)财务主管领导的预警系统

这种组织结构是在财务主管的领导下建立财务预警部门。其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只是一个预警小组,其成员有专门的分析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市场分析人员等组成,其中设置信息收集与分析、危机监测、危机处理等岗位,并有专职人员负责。预警小组内的不同岗位与人员都有其专长,并发挥其优势发挥预警系统的作用。此类组织模式有点是财务预警工作由财务部门直接开展,其对信息获取更加直接且高效,对财务危机的处理也更加的直接而准确,提高了预警系统的效率。

(三)应急性质的预警机构

此类预警系统组织模式是一种临时性的预警机构,其建立的目的就是应对公司出现的异常经营和财务危机。通常临时性的危机处理机构都直接向公司领导层负责,待危机消除后就会撤销临时机构。这种组织模式只是一种应激性措施,其效果不能与前面两种组织模式相比。

总之,公司要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首先应从组织机构设置上入手,即选择第一或者第二种组织模式,建立适应自身管理需求的财务预警机构,这样才能为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打下基础,才能使得财务预警实现其预警与化解危机的功能得到发挥。

三、公司财务预警系统作用与系统构成

在危机中倒闭的公司给业界提供了研究从产生到危机整个公司经营的过程,研究发现破产的公司中财务危机是其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虽然通用、雷曼等公司的破产与本轮金融为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危机仅仅是压断公司利益链条的最后一根稻草,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公司的高速发展中,其财务管理已经失去了对资本和债务之间的协调作用,导致财务杠杆率过高从而导致了资金链条的断裂。由此可见不论公司的规模如何,其危机意识是永远不能忘掉的管理理念,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公司都应在管理中建立预警系统,为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站岗放哨,在出现危机的时候为公司决策发出预警,使得经营者在决策与管理中利用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这就是公司管理中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价值。

财务预警系统通常有四个子系统构成:财务预警咨询;预警决策;预警执行;预警监督。其处理过程是发现危机;寻找源头;分析本质;处理危机等。从其具体作用看,财务预警咨询系统就是将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归纳与对比,以此为公司的财务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转与准确判断危机提供数据基础;财务预警决策系统就是反应与实现咨询系统的数量化管理后作出的反应结果,是财务预警的起始点;财务预警执行系统是对决策的执行,也是实现预警系统功能实现的重要过程;当咨询与决策、执行系统的运行随着某一项工作实现并达成目标后,监督系统就会对本次财务预警的过程进行评价,以此将成功或者失败的信息反馈给决策层,并以此对其管理进行调适。

四、结束语

总之,在后危机所形成的潜在风险巨大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组织并建立符合自身管理需求的财务预警系统,其系统的构成必须可以保证企业的整体绩效,可以灵活的运用各项财务指标为公司的正常经营服务,同时也可在海量的财务数据中获得风险信息,以此启动相应的防控措施规避风险。此时就需要企业的预警系统结构满足信息捕捉准确、信息分析科学需求,并通过高效的组织运作完成对危机的处理,这才是公司预警机构研究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韩素兰.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1,(02)

第12篇

《环球财经》:随着QE2在褒贬不一的评价声中结束,QE3讯速成为了热门词汇,其会否实施成为了全球争议的焦点。不久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3%,说明了市场对QE3有强烈的预期。美国的货币政策走向对下半年全球经济前景的影响不言而喻。您如何看待这种市场预期及争议?

宋鸿兵: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会有QE1和QE2,如果没有QEI$flQE2会怎么样,然后才能判断会不会有QE3。QEI和QE2出现原因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经济出现了流动性紧缩,美联储通过两轮量化宽松政策能为美国经济注入充足的流动性,主要方法是大量购买美国的国债,压低长期资本的成本,特别是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这样可以降低借贷成本,促进经济的复苏。但是我们看到这个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QE2,在就业和经济增长这两个方面都没有达到目标。从就业方面来看,美国的失业率仍处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从10%降到8%又升到9.298,QEI、QE2并没有使失业情况有明显好转。从经济方面来看,美国经济增长率从去年的1.3%到今年的1.9%,也没有根本性的好转。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看,QElQE2并没有奏效。

6月30日QE2结束之后,如果不再向经济体注入流动性的后果,我认为将是经济的进一步下滑,甚至是衰退,失业率长期维持高位。反过来我们要问,为什么没有了QE2经济会陷入衰退,而不是伯南克所说的经济增长呢?我认为,原因是美国经济一直高度负债运行,总体负债比例现在已经超过了美国GDP的400%。金融危机的核心即是违约,出现资金链断裂。不论是家庭、企业或是国家,负债达到一定的程度,都会出现违约的问题。1929年的大萧条和美国现在的情况类似,总负债高达GDP的300%。而美国是如何走出大萧条的呢?就是靠逐步降低负债比率,从300%降到140%,这个漫长的修正一直持续到二战后,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负债规模降下来了,才能轻装上阵,否则利滚利,经济体的收益有很大一部分会被负债吃掉,使得经济的净增加值很有限。美国经济在1950年代是每借1.5美元可以获利1美元,而现在获得1美元需要借4美元,这说明美国的经济效率在衰竭。如果美国不解决负债问题,是无法走出衰退的。QEI、QE2失败的原因正是由于美国的高负债率,而仅仅降低资金成本,是无法刺激经济增长的。美国的GDP中70%是消费,并且储蓄率很低,如果要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则只能靠借贷。高负债的情况下怎么能扩大借贷呢?试想一个高度负债的家庭,如果想借钱买一座房子或者换一套更大的房子,银行是不敢借给他们的。所以,企业和个人对资金的成本问题并不是很敏感,QE1、QE2完全走错了方向,反而还加重了国债透支的问题。

如果没有QE3,会怎么样?在如此高负债的情况下,我们将看到美国经济再度下滑,陷入经济衰退。银行总资产,意味着银行系统为社会创造的流动性,它本来是一个平滑上升的曲线,但是在2008年中断了上升,近几年一直处于下滑的状态,这说明美国的信贷规模在不断缩小。私人信贷规模每年大约缩小一万亿。为了弥补私人信贷的坍塌,政府每年有一万亿以上的财政赤字。如果政府不去弥补,那么每年一万多亿的信贷规模减少将造成美国流动性紧缩,出现第二个大萧条。所以美国政府无法削减财政赤字,到头来只能推行QE3。我认为推行QE3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不是会不会的问题。

世界的经济形势,在我看来从来就没有走出过危机,一直在危机的泥潭中打转。美国上世纪30年代真正出现经济衰退只在1931至1933年及1937至1938年,其余的时间经济都在增长,但是人们把30年代称为“大萧条”,因为整个30年代失业率都很高。我认为,如果用现在这个思路来治理美国经济的话,最终将重蹈大萧条的覆辙。虽然2009、2010年的经济有所增长,但是如果不把负债水平降下来的话,我们将仍然处于萧条。

其实,这个问题有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但是削减负债规模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这意味着大量的债权债务关系重组,银行也要承担相应的损失,这个损失是巨大的,很多大银行也很可能会倒闭,比如美国30年代就倒了一万多家银行。现在华盛顿的大权其实真正掌握在华尔街金融巨头的手中,他们本能上要维护金融体系的利益不受侵犯,而让纳税人和外国人来承受这个损失,他们的方法就是贬值美元,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中国日本等国的外汇储备受到损失,这实际上是美国输出危机的一种手段。

世界各国都将受到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QE1和QE2已经证明,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会上涨,美元币值会下跌,全球将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所有国家都会承受这个损失。而中国将会承受双重损失,一是通货膨胀,一是外汇储备的价值缩水。另外,美元币值下跌,将会伤害美元信心,使人们对美国的信用产生极大的恐慌。大宗商品价格,包括贵金属价格的大幅上涨,将会增加很多国家的生产成本。

金融危机正逐步演变为货币危机

《环球财经》:最近,意大利陷入债务危机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欧元区及世界经济复苏的担忧,作为欧元区的核心成员,意大利出现债务问题,会对欧元区的经济复苏产生怎样的影响?由于债务问题,今年以来三大评级机构下调了日本和欧洲多国的信用评级,美国也面临着被下调的威胁和警告,这说明了什么深层次的问题?

宋鸿兵:去年希腊出现问题时我就说过,这只是多米诺骨牌倒下的第一个,欧洲的问题和美国的是一样的,即高度负债。欧美发达国家形成的巨额债务,就像水库一样,对下游的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债务需要还本付息而债务又天生是不稳定的,当债务的水位不断上升,最脆弱的部分将首先被压垮。就像次贷危机的爆发,还贷能力最差的人最先违约,而违约具有传染性,一旦缺口被打开,银行资产将变坏,流动性紧缩,将促使更多的人违约。欧洲情况也一样,首先是情况最差的国家出问题,比如希腊,然后一个一个出现危机,这就像是欧洲版的次贷危机。意大利到底是问题的终点还是问题的起点,要看整个欧洲的债务情况能否好转。

在应对危机方面,欧洲国家采取的方法不同于美国。欧洲央行完全有能力复制美联储的做法,但是欧洲对待问题比美国更加积极,各国都在努力地削减赤字。欧洲债务危机之所以显得十分严重,是因为欧洲央行没有去救。这也许和一些欧洲国家的传统有关,特别是像德国这样经受过超级通货膨胀洗礼过的国家,他们对通货膨胀和不负责任的货币态度,比美国要谨慎得多,又比如大英帝国,宁可自己违约承受损失,也不愿意让英镑恶性贬值。

2008年的危机,我们称之为金融危机,主要特征是流动性枯竭导致金融机构的破产,从而流动性进一步恶化,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信用危机,又称为货币危机。当一个国家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还可以印

钞票来拯救金融机构,而当一个国家出现货币危机时,性质就严重得多了,当一个国家失去了信用时,印钞也没用了。一个国家的危机真的上升到货币危机的程度的话,这个国家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拯救不了自己了,只能靠外部的力量来拯救。信用评级变化说明,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逐步地演变为货币危机,危机实际上是在升级。

如果出现美元危机,全球货币体制将出现重大裂痕,那么世界上所有人的财产都将受到严重的侵害。中国政府和老百姓都不能幸免。这时候各国政府只有两个办法,第一是财政部通过大借国债或资本市场融资来补足资本金,第二是中央银行去印钞票,这样一来就会稀释每个人手上的财富价值。

中国应建立独立自主的货币发行机制

《环球财经》:IMF报告预计,2011年中国的GDP增长9.6%,CPI增长4.7%,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加大。您认为我国通胀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中国的通货膨胀呢?

宋鸿兵:中国现在的主要经济特征是高增长伴随高物价。中国的通货膨胀是必然的,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货币投放和美元的紧密联系。现在外汇占款已经成为了人民币投放的最主要渠道,这意味着人民银行不能从根本上控制抵押品的价值和人民币的价值。当美国推行QE1、QE2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同时也就受到了损失,因为抵押品的价值少了。因此中国的货币投放制度是当前中国出现通货膨胀趋势的最本质的源头。

由于美国在全球推行的是美元本位制,输出美元而换回商品,所以美国必然是结构性的逆差,无论是国际收支还是财政,这是美国的美元制度决定的。中国的通货膨胀之所以无法避免,是因为美国向世界大量的输出美元,人民银行收下美元立即投放人民币,虽然会发行央行票据回收流动性,但是央行票据最终还是会换成人民币的,这仅仅只能延迟流动性的释放。中国的货币发行是被动的,不能在需要紧缩的时候进行紧缩,货币的发行已经和本国的经济脱钩了,只和美元有关。美国进行量化宽松稀释货币是它的本能选择,人民币外汇占款就会越来越多,人民币投放量就会越来越大。所以,只要美国的美元战略方向不发生改变,中国的货币投放制度不改变,中国的通货膨胀只会越来越严重。

改革中国的货币投放制度才是最本质的解决方法。我在《货币战争3》中提到,中国当年的陕甘宁解放区就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当时的解决思路是,把其他的货币完全排除到自身的体制之外去,建立起完全独立的货币发行机制,我的货币投放不跟黄金挂钩,不跟美元挂钩,而是根据经济的需要来进行。我认为中国应该恢复当年那种独立自主的货币发行机制。其实,我认为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货币,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进行微调,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下半年全球经济形势波谲云诡

《环球财经》:您认为下半年全球经济会出现怎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