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30: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理学科教学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学期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使课程改革顺利推进:1、继续组织初中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把握“课标”,用新的理论指导地理教学;2、组织高中新教材、新大纲的学习和培训,组织高中地理教师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高中课程改革的方向;结合课程改革、高考改革,用好新教材,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迎接高中地理课程改革。
二、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与实施,深化教学改革。组织教师学习地理学科教学常规,使XXX市地理教师的教学能按照教学常规进行。继续组织教师开展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讨论,努力探索提高地理课教学实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本学期主要研究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备课时力求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情感、备手段等,征集教学设计典型案例,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为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1、重点抓好七年级地理的集体备课,组织研究课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活动;2、通过实施初二会考提高初二年级的地理教学质量;3、组织高一、高二教师研究教材,开公开课,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4、组织高三教师学习新的《考试说明》及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有关文件,明确高考导向与试题改革的特点,组织好苏、锡、常、镇模拟考试的命题、阅卷及评价工作,分析、总结前一阶段学生复习情况,召开XXX市市高三地理教学专题复习研讨会,研究下一阶段复习教学策略。
三、切实进行课题研究,引导“新课程改革指导小组”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地理课程资源建设”的课题研究,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深化“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提高课课堂教学效益;引导教师开展“改善学生学习方式”问题的研究;运用新课程理念,修订了《XXX市地理》,进行乡土地理教材建设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整体研究;本学期将组织部分地理教师研讨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四、根据学科基地发展规划,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向全市学科教师展示学科基地研究情况,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学基地的建设。
五、做好“XXX市教研——地理”网页的维护工作。
具体日程安排:
二、三月份:
1、高三期末试卷分析,交流高考信息、教学方法及教学进度。
2、召开部分教师座谈会,研讨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研究性学习方法。
3、高三地理研究课。
4、完成高三一模试卷阅卷及分析评价工作。
5、七年级地理新课程培训。
6、完成《XXX市地理》改编工作。
7、地理课程资源建设研究正式启动。
四月份:
1、召开XXX市市高三地理教学专题复习研讨会;高三地理研究课。
2、七年级地理研究课。
3、组织高三教师认真学习《考试说明》。
4、高一地理研究课。
5、初二地理研究课。
6、组织部分教师外出交流高考信息。
7、暑假作业编写。
五月份:
1、完成高三二模试卷阅卷及分析评价工作。
2、高二地理研究课。
3、组织高三教师交流复习教学经验,讨论下阶段复习教学计划。
4、相关年级期末、会考试题的命题工作。
六月份:
1、召开中学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议。
关键词:地理教学;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54-01
前言
地理学科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五方面--位、布、区、关、图。具体来讲就是:区位要紧、注重分布、突出区域、阐明关系、运用地图高层次的综合。在讲某一区域或某一国家时,介绍它的区位要素是最基本的内容,而在空间关系上,就是要读出空间上的分布,概括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在区域联系上,就是要概括区域特征,反映区域联系。阐明地理关系, 是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两个或多个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运用地图则是应充分认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发展趋势
1.1更加重视人文地理。
①减少自然地理知识量,加大人文地理知识比重,加大人口地理、城市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休闲地理等教学内容;②自然地理结合人文地理。例如:讲海陆位置时,要联系海陆位置对工农业、人口、城市等分布的影响。③利用区域地理辅助理解人文地理。例如:区域地理中要说明一个区域的人们,如何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进行各项活动,反映该区域的生产特点、文化特点和生活特点。
1.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①通过合理设置练习题培养能力。练习题要联系实际、有趣味性、设置疑问等,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②设置疑问,积极引导,使学生充分思考。初中地理教学中,不要将所有问题的结论都一一给出,而是设置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得出结论。③精心设计图像系统。丰富地理图像类型,美化地理图像设计,减少图载信息,充分发挥图像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2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方法
2.1结合实际,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地理思维和方法的养成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地理知识为基础,有了知识他们才能运用知识进行地理思维。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差别的分别进行培养,针对地理基础较差,对地理学习不重视的学生,在课堂上应通过实际案例、幻灯片教学、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要掌握地理基础知识; 针对学习态度端正, 但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要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2.2图表结合讲解---化抽象为具体。
初中地理有很多抽象的物理现象, 在教材中没有文字说明,如: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会有什么现象,针对类似问题可以采用图表结合进行讲解。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 通过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对这一知识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利用教学器材来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利用地球仪、电筒、在黑板上画图相结合及演示一年中地球运动的变化和直射点的位置、时间、产生的现象。可使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相关知识。
2.3利用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学校引进了大量的电教设备,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可以利用实况录相、计算机课件、地球仪等设备来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 地球仪"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步骤:通过观察地球仪,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地球仪上面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接着通过一边观察地球仪一边完成经纬线特点表格的填写。其中纬线部分由教师一边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填写。经线部分由学生自己观察,并仿照纬线部分归纳经线特点并填写表格。最后做巩固练习题。
2.4开展形式多样的高效课堂教学。
初中地理强调对事物原理的认识,理解难度大。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前,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教材,多收集一些资料,如" 地震"、火山、台风等现象,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认真备课。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 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地理小论文,野外考察,调查报告等。
结束语:
初中地理课程知识覆盖面广, 要想让每一名学生都全面系统的掌握知识比较困难, 但是只要初中地理教师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 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运用电教设备辅助教学,巧妙设计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海英."问"出初中地理课堂的精彩[J].才智.2011 年21 期.
关键字:自然地理;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127-02
21世纪是教育、知识和人才需求的时代。在知识经济发达的时代,其本质是“创新”,“创新”对教育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重要的是树立“教育创新”的意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与自然地理学相关的各专业在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和目标上更需要不断地创新,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狭隘专业观、课程观、学时观等,尤其是在课程设置上,要与时俱进,适时地增加国家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新项目,让学生更早的接触科研,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获取最新的知识技能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人才,根据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笔者根据长期以来从事自然地理教学的经验,就如何对自然地理学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提出探讨。
一、课程性质
自然地理学是全国高等院校地理学各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1]。自然地理学也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异特征、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学科[2]。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受到人类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人为环境和自然面貌没发生变化的原始环境,要求人类要探索自然、了解自然的奥秘和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而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自然地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与很多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如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自然资源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因此,自然地理学课程的体系和性质决定其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验教学环节。
二、问题
1.课程和体系结构不合理。中国现行的教育课程体系,是在学科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构建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专业性,理论教学内容比例过大,缺乏反映当今科学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内容。因此,导致自然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较少,缺少人文精神的培养,实践教学和能力的培养薄弱,教育类课程过于理论化,脱离中学自然地理课程改革实际和不易操作的弊端日益显现,政治理论性太浓,脱离实际严重,缺少针对性综合性应用性,需要整合。
2.实践教学观念落后[3]。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无论是自然地理教学还是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注重教学理论轻视实践的观念已习以为常。通过调查,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占专业课总学时数极少,其中包括自然地理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教师带领学生野外实习;第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室内试验;第三,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经验。其中以室内实验为主(这种室内实验占总课时很少),很少进行野外实习,致使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实践教学的目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然而,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把课堂所学到的学科原理、方法和内容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技能。因此,要加快改变实践教学观念,以此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实践应运能力。
3.教学模式陈旧。在很多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一直占主导地位,即老师是教学内容的传授者,是教学的指挥棒,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教学的被动者,教材是教的内容,课堂则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总之,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由于受被动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依赖于老师和盲目崇拜书本的思想,也形成了一种不爱提问、不想提问,更不知道提问什么的思维习惯。这种被动式学习方法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在这种压抑的学习环境中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改革
1.改革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教材结构是否科学、完善,教学内容是否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动向,教材体系是否适合学生的思维模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每个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如何,其本质上讲,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了什么课程,并从所学课程中学得了怎样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地理学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其理论和应用方面的重点知识大多涉及我国目前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人地关系的问题、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关的提出、生态文明理念等理论提出后,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具有指导作用。地理学科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人类社会中迫切、急需的实际问题,因此,要求自然地理教学要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而教学内容的改革要做到以下几点:(1)自然地理学教材修订应当注重从地球表层系统研究的视角出发,把当前社会最新的观点、多种学科融合、综合和交叉的思路与方法贯穿于整个教材内容中;(2)应将系统的观点、区域的观点、全球变化与可加强学科内容融合,进行综合研究,以培养学生全局意识和辩证的思想;(3)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话题,研究成果颇丰,可以适当的将研究成果增加到相关的教学内容中,加强对地理学应用的学习;(4)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涵养和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教学内容需要适当补充和更新,并且与实践紧密结合。只有内容新颖,逻辑关系严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新的知识和方法,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2.以学生为本,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创新,自然地理学的战略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其目标是:重新修订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方法,培养适应新世纪、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社会和人民服务,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4]。国家对自然地理学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但同时对地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不足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其学习激情,但却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实践能力,只有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随着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管理的深化,自然地理的实践教学也应时代的要求进行变革。在教学方式上,除了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之外,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师的课题,适当的撰写有关自然地理课程的论文,鼓励学生大胆的参加各种大学生技能大赛等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培养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学科思维[5]。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对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创新思维有巨大的影响。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当掌握熟练地掌握与自然地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次,要了解最新的科研知识和实践方法,并且要具备亲和力和好奇心,要引导学生对实践内容进行交流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教师交流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同时配备齐全实践教学设备,以激励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最终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有所用。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熟练地应用课堂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使学生易于理解,加深记忆。可运用以下几种实践教学方式:如普通的自然地理学室内实验、部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小组野外考察、区域专题调查等实践方式[6]。通过上述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环境的理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在野外实践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但最重要的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实习内容和区域的详细资料,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挑选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可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探究性和综合性实验。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组合,熟悉所实践的内容,掌握相关的知识,进行实际观测和现场讨论,通过教师的现场指导、归纳和总结,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理解撰写实习报告进行。以此通过实践教学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是建立自信、团结协作、自我提高、增长才干的有效措施之一,达到实践活动的预期目标,满足社会对地理学人才的需求。
四、结论
由于科学发展观、知识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等理论的提出,自然地理学学科教学必须不断改革与创新。通过对自然地理学的不断地改革,会取得以下的成效:(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不断提高学生洞察事物的能力;(3)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学有所用;(4)拓宽思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5)提高教师的教学和道德水平,培养适合国家的人才。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和老师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伍光和.从综合走向和谐自然地理学教学的感悟[J].中国大学教育,2007,(7).
[2]何彤慧,李龙堂,陈晨.自然地理学教材体系的变动与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3,(5).
[3]陈季,黄秀英.对高等师范地理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6).
[4]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现代自然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1999.
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课外课程资源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是很有必要的。不仅丰富了地理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它对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培养地理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终身学习地理的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际就开展地理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意义谈几点个人认识:
一、突破教材和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极大培养了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室为课堂,以教材为中心,往往注重单纯地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教师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学生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习方法单一,为了考试而机械地记忆,难以体会到学地理的乐趣和地理的真正内涵。而地理第二课堂活动则是解放了他们的双手,解放了他们的空间,解放了他们的思想,解放了他们的时间,为学生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社会为课堂,生活为内容,学生为中心,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了,投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去,选择他们喜欢的内容去做,干一点他们高兴做的事情。喜欢做手抄报的同学做手抄报,喜欢写作文的同学做地理调查报告,写地理小论文,喜欢动手的同学做地理小制作,让每个同学都能把自己才能表现出来。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当一个人对某一种事物发生了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事物的奥秘。地理第二课堂活动做到了人尽其力,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能力得到培养,把每一个同学的潜能都发挥了出来,让每一个同学没有负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任务。
二、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融洽了师生关系。
随着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方式的逐步改变,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自然就多了起来,这时,老师就成了学生解决疑问的好帮手,课余时间或自习课,进办公室与教师一起探讨问题的学生多了,常常是师生共同讨论、调查、查资料,想办法做出质量较高的作品,共同想办法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在活动中,师生接触多了,自然地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三、培养了生与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当今社会,竞争与合作并存,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因时间、空间的所限只能专注于书本知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多,而开展地理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地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是一种群体的活动,须分工合作,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要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共同解决问题,分享成功的喜悦。为了完成任务,一般都离不开与小组人员的合作以及与小组外人士(如指导教师、社会力量、调查对象)的沟通合作。如做地理手抄报的同学,他们先进行分工,有的同学负责在网上查资料,有的同学到图书馆看报纸、书籍找资料,有的同学准备好做手抄报时要用到的颜料笔。一切准备就绪后,再集中一起商量如何排版,字写得好的同学负责抄内容,擅长画画的同学负责画画等等。最后一起修改,看哪里的颜色要深一点,哪里的颜色要浅一点,最后一张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就完成了。
四、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地理第二课堂活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还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的意义和价值,要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就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比如:我在组织另一活动课―《关注我们身边的环境》时,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对乱丢乱扔、乱堆放垃圾的不良现象和行为产生强烈的不满与愤慨。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经历,使学生们切身体验到洁净环境的美好,以及被破坏,受污染环境的危害,让学生了解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强对环境的忧患意识,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五、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校地理教学 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1.近年来国外高校地理教学改革的特点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世界各国都掀起了规模巨大的教育改革浪潮,赋予了地理教育诸多新特点。地理学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养,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地理教育。美国1992年制订了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计划,规定地理学是所有大学和专业必修的五门课程之一(其余为英语、数学、物理、历史),美国和各发达国家的地理教学紧扣时代脉搏,并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不断创新,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强调学习的自主性、社会性、情境性,由此生发出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强调探究问题,而不仅仅是了解问题的答案;是批判性思维,而不仅仅是记忆;是在情境中理解,而不仅仅是获得些许信息;是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互动和分享思想和信息,而不是无益的竞争。
1.1理论教学。
现代地理科学的发展不断充实和拓展了地理教育的知识内容和基础理论体系,使现代地理教育理论日臻完备,地理教育学内容不断更新。近年来美国和西方各发达国家在大学地理教学中,首先对教材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补充,他们的教材在联系实际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一方面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成果相结合,另一方面和自然现象及生活中实际问题相结合。首先,随着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许多现代地理学的新知识、新成果及时反映到地理教学内容中,而环境、资源、人口、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成为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其次,更加注重实践性知识,即那些涉及个人、公众及日后职业生活的内容成为地理教材的取材范畴,突出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最后,知识内容的人文化比重加大,这是世界各国地理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这种普遍重视人文地理的特点,体现出现代地理学以自然地理方法为研究手段,以人文地理为研究目的的发展方向,这种教学内容的权重更新反映了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1.2.实践教学。
自90年代以来,地理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地理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任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十分活跃,除了更新实验内容,补充实验仪器之外,主要针对传统实验的问题进行改革。传统实验常常安排过死、刻版机械,国外很多学校都在想办法予以克服。很多大学的地理实验课程设置各有特色,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模式,其共同的特点都是注重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条件,以便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置身于富有探索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问题,受到类似于专业科研人员搞科研的那种训练。学生在做这类实验时,需要完成阅读文献资料、选择实验题目、拟订实验方案、配置实验设备、测量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等工作,这对他们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过程。对实验的时间和最终结果不作硬性的规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能力及兴趣安排。这种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做法,是极有远见的,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世界各国地理教育伴随世界教育的不断发展而表现出很多特征,了解这些特点和趋势对促进我国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实践,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2.目前我国高校地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十几年来,我国地理教育的改革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地理教育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地理教学内容陈旧、部分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需要、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够合理等,尤其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还远远不够;地理教育理论与基础地理教育的教育教学实践缺乏联系与合作,地理课程内容落后于迅速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对社会的变化缺少必要的反应能力,地理教育理论对地理教育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教育理论与地理教育实践和地理专业知识尚未有机结合,教育理论与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
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该学科的实践性环节分为室内实验实习和野外实习两大部分。多数地理院校的实践教学基本上都依据专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工作。实验大多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的,实验课只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实验方式大多是由教师先讲,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者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学生虽然参与了实验教学活动,但实质上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实验教学往往易和理论教学配合不好,造成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脱节;实验教学中规定过细、过死,学生在实验课程中机械地按规定的步骤重复。这不仅影响学生学习实验地理的兴趣,更可能影响学生的终生探索兴趣,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野外实习,除学生方面难于管理的因素外,其衣食住行安全保障及实纲的检查指导都要详细安排,同时还要协调好与实习单位的关系及支付大量的实习经费。个别院校怕麻烦及节约开支就轻避重,甚至干脆不搞实践教学。因此,在实验、实习时只是走过场,不愿动脑筋,更不愿动手,应付过关了事。
杨振宁先生曾对中美传统教育方法做过比较:(1)中国教育按部就班、严谨认真,美国提倡渗透式教育;(2)中国重视演绎,美国强调归纳;(3)中国着重理论和抽象思维,美国倾向实验和动手能力;(4)中国要求学生谦虚向上,美国鼓励学生向最了不起的权威挑战。杨先生认为,双方的长短是互补的,若能将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在教育上将是一个有意义的突破。
3.高校地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地理教学改革的动因来自于:现代地理科学的发展不断充实和拓展了地理教育的知识内容和基础理论体系,如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人地关系理论逐渐成为地理教育明确而公认的主题;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电教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教育手段、方法得以更新;教育科学的进步,尤其是许多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成果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对促进地理教育改革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3.1调整教育思想观念,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专业。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需要有预见性、超前性,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就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必须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不断更新,克服重硬件、轻思想,重近期、轻长远“急功近利”的倾向。教育仅靠学习过去、重复再现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地理教育必须强化“面向未来”的观念,以创新为主要特征,并且逐步取代重复和再现。一种面向新世纪,以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观正在形成。在教学思想上,摒弃把学科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加强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素质教育;摒弃单纯传授具体知识的观念,强调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综合培养和训练;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双向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学和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
新的地理教育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中的自然、经济、人文诸现象的空间格局,发展变化规律,相互影响及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人地关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地理学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从生活走向地理,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地理走向专业,使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的真正意义:不是为了学习地理而学习地理;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地理知识和通用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营造在专业所要求的类似环境中,培养专业人才所应具有的首创精神和聪明才智。
3.2.加强地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呈现方式。
课程体系应当以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科未来的发展为依据安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适应短期市场行为的能力,就不能获得当前就业,而没有长期适应变化市场条件的能力,就不能获得将来的就业。过去,我们的专业对当前考虑得多,对未来想得少。从国外若干国家的改革设想看,主要是打破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和内容结构,实行学科综合、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实现教育内容的整体性要求。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世界共同探讨的热点问题,其目标是:面对21世纪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更新地理学科教学内容,建立现代地理课程体系。在改革中必须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系,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实现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重心转移;从“知识中心”向“方法、动机、活动、经验中心”的重点转移;从“教师中心型”向旨在自我教育的“环境活用型”的重点转移,不断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教会学生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在掌握必要文化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和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断补充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变传统的教学呈现方式。在教学中,有些难点借助一般教学手段依然无济于事,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从人们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直观——抽象——实践)入手,有效地突破难点,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多媒体课件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三者在计算机上的有机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丰富了教学手段,改进了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大容量,为学生感知事物提供了更宽阔的思维领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可见,多媒体课件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地理内容很难用文字说清楚,多媒体通过结合内容给出的演示动画,形象地将授课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如在讲授“地球的运动”这一内容时,由于远离生活实际,抽象难理解,学生无法感知地球之“动感”,因此给教学设置了障碍,形成了教学难点。可是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地球公转”,即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画面上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转动,太阳在中心位置源源不断放射出光芒并以平行光束照射至地球表面,故公转时可观察到公转的方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一周为一年并留下轨迹为椭圆形;当地球依次公转到四个特殊位置[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画面出现闪烁,此时鼠标一点,锁定画面,出现字幕,停留片刻,教师讲解,之后地球继续运行至下一个特殊位置直至公转一周。教师利用生动的画面,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着手解决难点问题。这些教学中的难点内容,无需教师耗费太多口舌,都非常清楚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又如模拟演示板块的运动、地震火山的发生、泥石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经纬网,等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概念转化能力,为大学地理教学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加强地理实验教学改革,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地理学实验实习是地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体现了该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地理实验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地理专业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地理实验教学,学生在对实验现象观察、分析和对地理量的测量中学习地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初步了解科学实验的一般方法特点。在地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较系统的训练,培养和提高科学实验素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主动研究的创新探索精神,所以要加强地理实验教学。
改革课程设置。实验是理论的验证逐步深入到认知的阶段,合理安排实验课是巩固和反馈理论课的重要手段。然而实验课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实验课的时间安排受到多方面原因的限制,使实验课不能在紧跟理论课之后安排,往往是学生已经淡忘了这部分内容之后,才安排实验课,实验课只好先复习理论知识后再开始做实验。教师成为实验课的主体,实验效果仅局限于验证,难以提升到认知阶段,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合理安排实验课的授课时间。
改革实验课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求知,培养探究能力。实验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运用启发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地质实验主要以观察矿物、岩石标本为主,识别上百种矿物标本是比较困难的。在识别前讲讲它们的常见用途,引起学生认识标本的兴趣,再引导学生分析标本成分及其他特征,掌握该标本的鉴定特征等。学生在迫切求知的情况下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此时学到的知识往往记忆牢固,而且从常见的用途入手,把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明确学习的目的,明确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应用广泛、适应性强的特点。
重视实验课,培养实践型人才,提高实验质量是地理学实验实习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实验教学目的不仅是验证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验实习机会,利用“开放实验”和“设计性试验”升华学生的实验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开放性实验不仅有利于因人而异,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根据各自的专业有目的地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地理实验。通过扩展和加深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技术难度,增强实验的设计性和综合性、专业性,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科学推理能力、概念转化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3.4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地理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教学必须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体验及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地理学中很多名词用文字叙述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如在讲述“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时,我们先问同学谁登过高山,越往上登会有什么感觉?然后让同学们观看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的图片,接下来给出概念,学生们就会理解这个概念。如果再讲影响“气候的垂直地带性”因素时,给出位于不同纬度带上的海拔高度相似的山体所具有的气候类型时,学生就会清楚地得出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对气候垂直地带性的影响。学生在接受这些知识时不仅仅记住了该定义的形式,更将该定义与实际生活和社会生产联系在一起,使得该定义成为“活”的知识。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与体会就更深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对学生强调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只会停留在表面上,只会是低水平的,无法实现真正有意义的理论和技术创新,会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完整形成,又要重视实践教学,一方面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参考文献:
[1]史千里.师范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3).
[2]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教育科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1(1).
[3]赵媛,沙润.地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M].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4).
这些认识与目前许多教师,甚至研究者在还没有搞清有效教学的内涵和意义之前,就急于提出有效教学的两维度标准、10-15个评价指标、5个评价等级、8个方面技巧,乃至分解为几环节、几步骤的××有效教学法相比②显然清醒了许多,也更为科学。但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提出,必然意在影响教学实践。因此,必须在厘清有效教学的真正内涵的同时,结合学科教学的具体实践提出实现有效教学的可操作的办法。本文试结合中学地理教学的特点,对有效教学、中学地理有效教学,以及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学方式的选择、学习效果的测评提出一些看法,供参考。
一、对“有效教学”和“中学地理有效教学”内涵的理解
应当明确,有效教学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其核心是以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益的唯一标准。期望以此理念指引教学,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③
传统的对教学内涵的界定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质。教学是根据特定目标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和手段。④
比较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内涵可以发现,二者并不矛盾。都主张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都要求依据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强调教与学的统一,都蕴含着教学要遵循规律。只不过有效教学更侧重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而传统教学更侧重从教师的角度看待教学。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有效教学的主张呢?因为在教学实际中还有不少教师习惯于简单灌输、甚至“填鸭式”教学方法,不注意或者不会运用帮助学生发展心理技能的办法来进行学习,也就是说只注意如何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而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和自。
问题在于,我们绝不能把简单灌输、“填鸭式”教学等现象的存在归结为“是把教学定义为传授知识、讲学或讲课所致”。因为传统的教学定义并非如此。这些现象的产生和长期存在,恰恰是对教学的真正内涵理解不到位,在教学实际中没有真正体现教学的真正内涵的结果。因此,在研究和推进有效教学的时候千万不要将其与传统教学对立起来,以有效教学来全盘否定传统教学,在有效教学的旗号下又在鼓吹“教学就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把教学变成无目的、无计划、无规定内容的简单活动,甚至只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面活跃程度作为判断教学活动优差的唯一指标。这些从课程改革起始就屡见不鲜,至今仍在延续的现象恰恰是对传统教学和有效教学的双重背离,最终只会使得教学变成毫无意义的学生自由行动,反而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小学教学仍然是教师和学生在规定时间和地点、为实现全体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和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使用合乎标准的教材,结合师生实际情况,运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和恰当的教学方式,并对学习过程和结果及时进行评价而开展的共同活动。对传统教学和有效教学的内涵加以综合可知,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就在于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计划的要求,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结合学科特点和师生、设施的实际,在规定的时间(学段、课时)内,通过最佳的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达到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基本标准,同时又有体现个体差异的不同发展。相应的,中学地理有效教学应当是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计划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依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结合中学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师生的实际,运用必要的中学地理教学设施和最佳的教学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本标准,同时又有体现个体差异的不同发展的师生共同活动。而要实现中学地理有效教学就必须从“课”的基本要素出发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和实施,即充分了解和把握中学地理课程的设置、教学总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设施,师生状况、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评价标准和方式等教学要素的意义、作用、性质和实施条件,并在教学实际中有效地加以综合,而别无他法。绝不能对丰富的中学地理教学传统经验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和做法,完全另搞一套。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的人热衷于研究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得到一些好的启示,但也有不少偏差,主要是不看条件、不考虑历史发展和文化的差异、不顾基本国情的不同,盲目对比、盲目引进、歪曲原意、夸大其词。如发达国家与中国教育制度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保障机制和教育投入的巨大差别。这在相当时期内是不可比并且难以趋同的。又如发达国家和中国内地的中学地理课程设置完全不同,内地的中学地理课时远远少于发达国家。离开这一前提空谈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内容组织体系与表现方式的不同,是毫无疑义的。再如,建构主义学说在西方也只是心理学界的一个流派,在教学实践中也只是探索阶段,也有其明显的缺陷,影响也没有那么大。但引进中国内地以后,却成为时髦话语,不管对其真正内涵是否理解和把握,在各种文章中一律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甚至出现了“建构中国地图、建构世界地图、建构经纬度范围”的荒唐说法。还有一些学者热衷于“探究与研究、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等概念之争,使得实践者无所适从,等等。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中缺少的恰恰是实事求是、充分从现实条件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态度。长此下去,势必严重阻碍改革的深入发展,使得改革难以取得实效。
二、坚持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内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以学科课程标准替代了沿用多年的学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规定中小学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文件。其总纲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规定了总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时数及配置要求等。其分论即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规定了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点、教学进度、最低限度教学设备、教学基本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等。学科课程标准与学科教学大纲的基本性质及功能是一样的,都是实施学科教学的指令性指导文件。⑸因此,实施某一门课程,进行某一学科的教学必须以学科课程标准作为基本依据。这次内地课程改革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变化,不只是一个名称的变化,而是有着实际的意义的。如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有着许多新的含义和要求:⑥
(一)课程性质的变化
改变了以往以罗列地理资料(地名、物产、数据等)和记忆地理资料为重要目的的地方志式的课程,而定位为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课程。明确了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中学地理课程三个落脚点。
(二)课程目标的变化
与其他学科一样,改变了以往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基本限于认知能力)的培养、思想道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的渗透作为学科教学总目标的三个组成要素的做法,而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学科教学总目标)的三个组成要素。知识与技能是学生通过学习初中地理课程应当逐步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是学生学习初中地理课程应当经历的认知与实践过程和应当逐步掌握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通过学习初中地理课程应当逐步养成的,能够对个人行为和社会现象的正误、是非、善恶加以准确判断和采取正当行为起良好作用的健康情感、积极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二、坚持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内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以学科课程标准替代了沿用多年的学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规定中小学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文件。其总纲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规定了总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时数及配置要求等。其分论即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规定了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点、教学进度、最低限度教学设备、教学基本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等。学科课程标准与学科教学大纲的基本性质及功能是一样的,都是实施学科教学的指令性指导文件。⑸因此,实施某一门课程,进行某一学科的教学必须以学科课程标准作为基本依据。这次内地课程改革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变化,不只是一个名称的变化,而是有着实际的意义的。如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有着许多新的含义和要求:⑥
(一)课程性质的变化
改变了以往以罗列地理资料(地名、物产、数据等)和记忆地理资料为重要目的的地方志式的课程,而定位为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课程。明确了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中学地理课程三个落脚点。
(二)课程目标的变化
与其他学科一样,改变了以往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基本限于认知能力)的培养、思想道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的渗透作为学科教学总目标的三个组成要素的做法,而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学科教学总目标)的三个组成要素。知识与技能是学生通过学习初中地理课程应当逐步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是学生学习初中地理课程应当经历的认知与实践过程和应当逐步掌握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通过学习初中地理课程应当逐步养成的,能够对个人行为和社会现象的正误、是非、善恶加以准确判断和采取正当行为起良好作用的健康情感、积极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表述方式的变化
改变了以往在教学大纲中详细列出知识点(具体到每个地名)以及学生掌握每一知识点所应达到的认知目标层次(识记、理解、运用)的表述方式,而以内容标准说明学生学习初中地理课程以后所应当发生的基本的行为变化和相应的教学活动方式与内容,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内容则隐含在行为变化标准之中。因此不再罗列知识点。
对于区域地理内容的处理,改变了以往对中国各地区、世界各地区和主要国家均加以介绍的做法,而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任选1个大洲、5个世界地理区域、5个国家和5个中国地理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
(四)实施建议的变化
课程标准对于多种教学方式的选择、地理信息资源的利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和过程的评价、学习方法和活动水平的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等有了新的或更充分的阐述。
要想提高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首先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并在教学实际中认真贯彻课程标准。遗憾的是,由于课程标准意识的淡漠,如同以往不重视教学大纲甚至不知道教学大纲的情形一样,许多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中仍然不重视甚至不知道学科课程标准。许多课堂教学实例反映出教师不是以课程目标的达成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是随意而为。如仍然热衷于让学生记忆“最高、最低、最大、最小、最多、最少”之类的没有实际意义的地理资料,并频频在试题中出现。又如割裂课程目标的三个组成要素,脱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企图单独设立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过程,实际上使得这两个目标的达成成为空谈。再如将学生的行为变化过程简单化,对于需要多次设置为课堂教学具体目标的内容标准仅局限在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中,而没有循环和提高的过程,实际上使得学生的行为变化成为不可能或不巩固。还有选择教学方式缺乏对教学内容和学生与设备情况的深入分析,为探究而探究、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甚至以一节课有多少时间用于讨论和有多少时间用于演示课件作为衡量一节课优差的主要标准。凡此种种,都说明不少教师误以为学科教学只是无目的、无任务、无基本要求的“活动”,以致教学十分随意。再加上一些错误说法的误导,就使得学科教学没有依据,没有标准,也就达不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长此以往,何谈有效教学呢?
当然,新课程标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同样影响着中学地理有效教学的实施,主要问题有:
(一)对课程目标三要素的内涵与联系阐述不够清晰
1.关于“知识与技能”目标
对于“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一般都能理解为学生通过学习一门课程应当逐步掌握的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一向所说的“双基”。问题是这一目标与其他两个目标是什么关系,是首先考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再考虑“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最后才考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安排,还是首先考虑“知识和技能”目标的达成及相关内容的安排,再考虑“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的达成;是将三个目标的达成分割开来,互不联系,还是紧密结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有机地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过程与方法,逐步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这需要进一步加以明确。
有效教学必须非常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香港地区学者的研究表明,知识是解决难题的必需条件。东亚地区学生在解难能力上比西方发达地区同龄学生为佳,说明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解决问题也好,创新也好,都要以知识作为基础。没有知识的思考,只能是空想。因此,不能片面地认为重视学科知识的东亚学生的解难能力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生低,更不能片面地批评学科教学,而盲目提倡只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就可以了,教学内容是不重要的。⑦
2.关于“过程与方法”目标
对于这一目标,许多教师误以为是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而没有理解为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方法。这就背离了设置这一目标的本意。其实从这一目标的具体要求看,仍然是认知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的总和,并隐含着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了便于教师理解和把握这一目标,没有必要回避习惯的“培养能力”的说法,不如以“方法与能力”替代“过程与方法”的说法。
3.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虽然与德育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不能视为等同于原大纲所提的思想道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目标。其关键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偏重心理方面的概念,而德育虽然也是心理变化的过程,但其内涵远比心理活动宽泛。或者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只涉及德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许多欧美国家没有中小学德育的概念,而主要依靠宗教的力量和法制的力量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德育是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我们的教育必须以德育为首。而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轻易地将德育目标改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看上去似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目标相同,其实恰恰削弱了我们的德育,使得许多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从中小学学科教学内容中消失了,许多教师也不敢对学生进行灌输和约束了。对这个问题应该进行认真地反思和纠正。
再有,能够定为课程目标的教学要求必须是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阶段结束以后立即加以评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是无法像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和一定的过程与方法的目标用答题方式来评价的。虽然有的学者提出了运用量表、问卷、观察记录等工具来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⑻但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际养成结果必须通过学生进入社会以后的实际表现加以检验,而对于道德认知和一定的道德行为则是可以通过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因此,是否一定要照搬西方的课程标准,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替代对于中国十分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目标呢?
(二)区域地理教学内容有所削弱
诚然,改变以往对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众多国家,以及中国各地区一一加以描述的方法,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任选1个大洲、几个地区、几个国家的办法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有利于改变地方志式的资料堆砌,有利于把中学地理课程的重点转向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和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但是,随着小学阶段社会课与思想品德课的整合,初中地理成为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唯一的能够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地理常识的课程。如果对于世界和中国的地理概况没有一个较全面地认识,何谈民族的基本素质呢?学生也无法对整个地理环境有一个全面地了解。这种处理方法是有利于区域地理的学习还是恰恰削弱了区域地理的学习,很值得研究。
(三)“内容标准”的表述不够具体
诚然,以行为变化代替知识点和认知层次目标来说明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教学内容,灵活地实施课程,并且避免由于在教学中过分注意知识点而不顾及知识体系,使得教学内容支离破碎,忽视科学的认知过程的失误。但是从中国内地地理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看,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表述显得过于简单,不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如“中国的地形”一部分内容,原大纲详细列出了中国主要山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的名称,提出了中国地形的骨架、三级阶梯的划分,归纳了中国地形和地势特征。因此,虽然失之于需要记忆的地名过多,但教师很容易把握教学内容要点。“内容标准”对于“中国的地形”只是一句话: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至于我国地形和地势的特征是什么。为了掌握这一特征需要先找我哪些预备知识和地名。课程标准均没用说明,意在由教师自己去考虑。问题恰恰使许多初中地理教师并没有这个能力,反而助长了教学的随意性。
对于以上不足,目前最有效的弥补办法只能是加强常态教学研究,通过教学研究将课程标准作一定的细化,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以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每一部分内容和要求的真正内涵,而不要随意曲解。因此,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工作,而不要再以所谓的“教育科研”冲击教学研究工作了。
三、结合教学实际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式,实现中学地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相当多的教师过分依赖“师讲生听”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但是简单地依赖某一种教学方式,是不可能全面达成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各种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课程目标的。学生要掌握较难理解的基础知识和较难掌握的基本技能,离不开教师的讲授。学生要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必须通过实践活动亲身感受、体验和领悟。学生要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和开展研究性学习更为有效。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着适应性和局限性,即适于达成某些教学目标,而不适于达成另一些教学目标,即使是讲授式教学方式,也有为什么讲授、讲授什么、用什么方法讲授等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有着启发式和“灌输式”之分。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那种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能否接受,有无兴趣的生硬灌输,简单告诉结论的教学方式,尤其是简单重复课本内容,按照教科书的内容和顺序“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大力实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这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
中学地理有多种教学方式,诸如启发式的讲授式、探究式、体验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等。这些方式的又都可以与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与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有机的结合。⑨
1.讲授式,也称讲解——接受式、“先行组织者”
其基本程序是:
第一阶段,讲解现行组织者,即阐明教学目标。使用学生已知的概念、术语、原理,以恰当的阐述和类比强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提高学生的记忆新信息的能力,给出实例,给出背景,促进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意识。
第二阶段,给出学习任务和学习材料,即教师提出相关的学习材料,并明确学习内容的逻辑顺序,把学习内容和“先行组织者”联系起来。
第三阶段,强化认知系统,即运用整体综合的原则,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扩大认知结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确立学习新内容的批判态度,澄清疑问。
科学的讲授是把讲解的重点放在“先行组织者”,也就是概念、术语、原理,以及与原有知识的联系方面,而不是简单重复教材内容。为着理解概念、术语、原理,为着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师必须补充讲授那些在教材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必须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必须时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启动学生的思维。因此,科学的讲授是与“满堂灌”、“照本宣科”完全不同的。讲授式适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尤其是对学生掌握较难理解的知识,教学效率较高。
2.探究式,也称“引导发现”、“问题解决”、“科学探究”等。
其基本程序是:
第一阶段,使学生明确需要调查、探究的问题范围以及所要使用的方法。
第二阶段,引导学生找出调查、探究中的困难,并把困难转化为问题。
第三阶段,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第四阶段,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分析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并在调查、探究的基础上得出一致的结论,还要加以验证。
探究式教学方式仍然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但主要不是靠教师的讲授来使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而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师设计和提供的的情境中,围绕着预期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个人的疑问和见解,最终得出共同的结论。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由于这一方式能够较为综合地达成多方面的教学目标,所以应当比以往更多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以运用。但是探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和较难掌握的技能,其教学效率不如讲授式。
3.讨论式,也称“法理学的探究”。
其基本程序是:
第一阶段,给学生提供资料和事实。
第二阶段,引导学生确定资料和事实中涉及的观点、价值取向、政策等。
第三阶段,引导学生就资料和事实表明看法,阐述立场及理由。
第四阶段,引导学生从对立的角度彼此质疑。
第五阶段,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看法,稳固立场。
第六阶段,引导学生检验各自的立场,确认立场背后的事实与假设是否正确,以及保持这一立场的预期结果。
真正的讨论式并非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只用几分钟时间,让前后左右几个学生一起考虑并回答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真正的讨论式教学需要有充分的预备知识,要有真正的观点的交锋和活跃的思考。这一方式利于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但所用时间较多,学习知识的效率也不如讲授式和探究式。
4.体验式,也称“角色扮演”。
其基本程序是:
第一阶段,分组准备,明确问题,确定角色扮演者,进入情境。
第二阶段,分析角色,确定表演程序,布置场景。
第三阶段,组织观众,明确观众的观察内容。
第四阶段,表演,并对表演进行讨论和评价。
第五阶段,调换表演者,根据新的理解重新表演,并对新的表演进行讨论和评价。
第六阶段,总结。
这一方式不是让学生随意表达观点,而是以特定身份表现观点、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对于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很有效果。由于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的体验程度较深,适于围绕一些综合性、观点鲜明的主题展开,但所用时间较多,学生也要有一定的基础,所以不易大量运用。
5.研究性学习,结合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在新课程中开设的一门新课程。
按照教育部《研究性学习指南》的精神,其基本程序是:
第一阶段,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选择并确定研究的课题。
第二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确定研究方案和进行分工。
第三阶段,学生自主开展研究。
第四阶段,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解疑。
第五阶段,学生提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交流研究方法和体会。
这是一种最为开放的教学方式,应当在课堂之外,围绕一个课题作较长时间的学习,适于学生按照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和实践,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方式不看重学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也不看重学生掌握了多少新知识,而看重学生的体验和创新,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因此,这种方式利于能力的培养,尤其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于研究性学习,新课程已有规定的课时和要求,既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更不可能在课堂内用大量时间进行。
信息技术的应用、小组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运用,又都是与上述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一种单独的教学方式。同样是学生分组学习,小组学习是各组学习任务相同,最后将各组的学习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合作学习则是各组的学习任务不同,最后将不同的学习结果综合在一起。不论是小组学习还是合作学习,都必须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组合与分工,不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组合,以致出现“强强联合”、“弱弱联合”,甚至弱势学生无人组合的情况。
从以上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必须根据其适应性,结合学科特点加以选择。不加选择的盲目使用,或者简单地只运用某一种方式,都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还应当指出,启发式是中小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把启发式原则与讲授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并谈。
课程改革和有效教学都不是要以某种新的教学方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根据各种教学方式的适应性,恰当的选择和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但在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形式化,重现象不重本质,有形式而无实质,有外在活动却没有内在体验;二是绝对化,以为新课程的实施只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三种方式,不分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个学生都要合作、探究,完全自主。⑽再有就是有些人鼓吹探究式教学方式就是比讲授式教学方式好,不顾实际地一味强调探究和研究。因此广大教师十分关注接受性学习应当被批判还是依然是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探究性学习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还是学习方式之一?
应当明确指出,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是“最好的”。企图在教学中只运用某一种方式的认识和做法是绝对错误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各有特点,不能相互替代。接受性学习以掌握科学知识为主要任务,探究性学习以增进学生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⑾即使组织学生探究,也必须考虑教学时间的规定。如果把所有的课堂教学时间都用于探究,势必难以在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启发式的讲授式教学方式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绝不可以误认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少讲,甚至不讲了。那样做,才可能恰恰使得教学无效呢。
四、注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有效教学的又一重要条件,也是证明教学是否真正有效的唯一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这是正确的,也是符合新的中学地理课程三方面目标要求的。在课程改革试验中,中学地理课程必须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与过程,注重评价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效果和进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注重评价学生对地理感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因此必须在继续使用书面测试、口头测试、绘制地理图表、读图分析等方法外,还要通过对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诊断等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以外,还要让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⑿无论使用何种评价方法,都应注意中学地理课程评价的着力点应当是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实践活动技能与能力、对人地关系观点的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程度等,而不能是对地理资料的死记硬背。
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有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时,对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关系理解偏颇、把握不准。在某些人的误导下,许多教师误以为课程改革要用过程性评价完全替代终结性评价,甚至要取消考试。对于过程性评价也误以为只是学生成长记录。应当明确,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非智力因素进行较全面地评价。其功能在于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反思。过程性评价具有评价方法、标准和结果更为全面,反馈更为及时,实施方式更为灵活,评价层次更为深入,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持续进行等优点。但其也有评价标准较难统一、评价过程和程序难以规范,评价结果难以证明公平与公正,难以为社会所接受,易失之于繁琐,评价工具易运用不当等局限。
过程性评价以往在我们的中小学教学中运用较少,需要认真研究和稳妥实验。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教育教学评价中应当注意:
不能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对立起来,乃至以过程性评价替代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各有优势和用途,既不能互相排斥,更不能互相替代。
不要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排除在过程性评价之外,只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不能把过程性评价与某种特定的评价方法和工具等同起来,如误以为过程性评价就是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立。
不能过分夸大过程性评价的作用,无论实际情况如何都要进行过程性评价,甚至以为有了过程性评价,评价方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⒀
在实验工作中,在积极开展过程性评价实验的同时,必须重视终结性评价的改革,包括平时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测方式和题目的编制,还有毕业和升学考试制度、方式、试题编制的改革。
2006年3月26日于北京红莲园
参考文献:
①关文信:有效教学内涵《新华文摘》2006.3〈论点摘编〉
②见诸多刊物和网站上有关有效教学的文章。
③王斌华:关于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现代语文教育网
谌业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武大附中外校网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⑤同上
⑥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⑦林智中何瑞珠:香港学生在PISA2003中的解难能力表现及启示《教育研究》2006.1
⑧李吉会:如何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科学研究》2006.2
⑨BruceJoyce(美)等:教学模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⑩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育研究》2004.11
2007年,北京市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验。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思考:如何实现《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实际中应该如何操作?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参加了“北京市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网络资源开发与实施项目”的实验。该项目是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为保证高中课改重点工作顺利实施而设立的16个重点研究项目之一,由北京市教育学会承担。在这次改革当中,国家确立了符合时展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认真学习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将以往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况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间进行了比较分析,使我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模块教学是高中课程改革推进的关键与核心。在课程结构打破了原有的单一形式,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选修课程。以地理学科为例,共设有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内容丰富。在高中新课程中,选修模块是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它的优势在于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如何搞好这一最具“活力”的选修部分的教学,关系到高中课程改革的成败。但面临的问题是,如此多的内容光靠传统的现实课堂教学,课时是不够的,无法满足学生对选修模块内容的选择性学习。同时,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均显现出来。如何解决呢?通过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实验教学可以看出,借助信息手段,利用网络设立“虚拟课堂”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二、信息技术支撑课改实践
在当前这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的普及使信息化的概念和思维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课堂等各个社会领域中。这也必然导致中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的改变。学生课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上网,如何借助网络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我们这个项目的主旨。
北京市“高中新课程网络个性化班级教学平台(选修版)”为我们提供了教学实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组建了《旅游地理》和《自然灾害与防治》学习班,带领学生进入到虚拟课堂中自主学习。
虚拟课堂可以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中关于“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一理念。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利用虚拟课堂教学,需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
1.选定教学内容
我们确定了以选修3《旅游地理》模块进行实验教学。《旅游地理》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学习需要通过观察—体验、感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这样的过程才能完成,而观察是最重要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将选修教材《旅游地理》做了宏观的调整,从“旅游景观的欣赏”入手,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开始了我们的网上教学实践。
2.制定教学计划
我们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确定了教学指导思想,明确了教学目标,制订了每个教学阶段的计划。根据虚拟课堂的学习特点,教学可分为6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熟悉平台,激发兴趣。
①指导学生进行网络虚拟教室的注册。
②教师将旅游景观照片、资料和预设的专题在网上。
第二阶段:启动阶段——调查学情,自由分组。
①教师根据旅游景观的分类,初步将旅游景观分成若干组,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加入研究小组。
③学生跟帖、回帖,搜集资料。
第三阶段:推进阶段——专业指导,加强认识。
①学生思考问题后,回答教师的问题。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纠正,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首次现实课堂讨论。
第四阶段:再推进阶段。提出问题,深入思考。
①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引导,提出更深一层的思考。
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新的见解或新的问题。
第五阶段:交流阶段——现实课堂,总结交流。
①学生分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展示交流。
②提出问题,课堂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第六阶段:总结阶段——深入推进,结论共享。
澄清概念,得出结论,落实《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3.组建教学班级
利用网上的虚拟课堂教学,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跨区、跨校组班是突出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共享教学资源。跨校组班的另一个优势就是让学生看到彼此的差距,互相促进,互相激励,促进自主学习。如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曾感慨地说:“我们虽然回帖比那两个学校多,但他们比我们回答的深。”差距形成了学习的动力。
4.设计探究专题
网上学习的关键是设计好探究的专题,用问题引领,组织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旅游景观的欣赏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很感兴趣。
以首期《旅游地理》学习班的学习过程为例,我们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方面,设置了供学生欣赏、学习的专题共12个,配有景观照片。问题要求明确、具体、有趣味性,有探究学习的深度。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和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专题学习,也可自己设立专题学习。根据自己所选的专题不同,学生自然组成了不同的学习小组,满足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从所设置的学习专题来看,突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欣赏即观察,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突出了对人地关系的研究。学生通过网上搜集资料,锻炼了收集信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如网上答题、写导游词、写欣赏文章等),培养了表述及写作能力。
同时,在虚拟课堂的互动中,教师和学生探讨的问题也在逐渐深入。如在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学习中,教师引领学生讨论了沙尘暴与天气、气候的关系后,又进一步提出了深入、灵活的思考问题“逆温是加剧沙尘天气,还是抑制沙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将讨论继续推向深入。因此,虚拟课堂的学习主要是靠问题引领的,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断深入,进而完成课标要求的学习任务。
5.网络研究、实践研究、跨学科研究相结合
在第三期《旅游地理》学习班的学习中,教师们感觉到只让学生在网上虚拟旅游是不够的,学生缺乏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不利于他们对《旅游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对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利。因此,我们开始结合课外实践活动辅助学习。如人大附中以网络虚拟旅行团的旅游线路设计为切入点,利用实验项目的网络平台为载体、以世界遗产颐和园为实践研究基地,通过 “搜集信息—网络交流—分析思考—实践体验—课堂交流—生活应用”等环节的层层推进,以网络研究、实践研究、跨学科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学习旅游地理知识,体验旅游活动,感悟旅游乐趣。
在游览颐和园的过程中,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成为亮点。地理、语文、历史多学科共同加盟,让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综合领悟颐和园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提升审美品味与文化修养。
在研究颐和园的基础上,学生还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自己做导游带领学生参观、游览颐和园,同时把颐和园的研究扩展到文学、摄影、美术、历史、商业开发等方面。学生在学习旅游地理的同时又能够超越地理,扩展到他们所感兴趣的各个方面,让学生收获颇丰。
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让我们体会到了“双课堂”整合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虚拟课堂的学习让学生兴趣盎然,呈现出以下特点,即积极参与,回帖数量大;主题探究,回帖质量好;自主创新,观点原创率高;平等交流,合作讨论多。
6.评价标准引领方向
网上的学习是灵活的,学生自由度大,同时也显现出管理易于松散。如学生的回帖有些过于简单,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是没有学习效果的。如何保证在虚拟课堂的学习不流于形式?保证学习的高效性与实效性?通过实验教学使我们认识到,必须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才能使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因此,我们及时制定了初步的评价体系——“地理学科虚拟课堂学习评价标准”。这一评价标准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突出形成性评价。
在网络课程评价指标框架的设计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占到了课程成绩的75%,旨在改变以往课堂学习中学生重终结性考试,轻课堂参与的状况,以此提高网络课堂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将“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的课标理念落到实处。
第二,注重评价目标多元化,鼓励创新精神,重视问题探究。
在网络课程评价细则的设计中,改变以往单一重视知识与技能落实的评价标准,加大了探索性、创新性问题的得分比例,以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使好学生的标准不仅在于勤奋学习,更在于大胆提问,从而丰富课程的评价目标。本评价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评价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
第三,注重课程评价的公平性,引进多样化的评价手段。
在以教师为主的课程评价基础上,引入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手段,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使得课程评价更趋合理、公正。
除了上述特点之外,在评价指标及评价细则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力图使每条评价标准的语言清晰、准确,内容易理解、可操作,从而保证网络课程平台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
三、反思与感悟
1.学生的变化让人欣喜
在课改项目实施进程中,学生在悄悄的变化,从不解、好奇到兴趣盎然,从消极、观望到积极投入,从过去被动学到现在主动研究。
网络课堂的引入,使学生学习的时间更自由、学习的空间更宽广、学习的内容更丰富、学习的同伴多样化。学生逐步培养了整理资料、采集和处理数据、分析归纳加工信息的能力;在同伴间的交流碰撞中,学生相互为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学会了合作学习,体会到探究的乐趣;走进生活课堂,学生在多彩的现实世界还原了书本上的知识,对知识的认同感大大增强,在对生活实践的研究中不断有新发现,产生新的探究欲望,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获得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多学科联合作战,让学生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全方位了解身边的现实生活,眼界大开,思维拓展,豁然开朗,大呼过瘾。
2.观念的转变重于形式的转变
在课改项目的研究探索过程中,我对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从未停止,在虚拟课堂中没有固定的时间、空间,面对不同学生老师怎样教?生活课堂中面对崭新的生活实例,教师的权威性还在吗?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挑战,这种改革不仅仅是授课形式的变化、教师角色的变化,最重要的是教师观念的变化。尊重是创新的源泉,尊重学生,改变师与生是教与学的对位,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共同的探索者、研究者、学习者,那么课改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虚拟与现实的结合,有形课堂与无形课堂的结合,教学课堂与生活课堂的结合,多学科课堂的整合,学生学与教的结合等等都可以尝试,关键是让教学成为一种对话、一种沟通,让教学变成一起探究、一起合作的过程,让学生学到对终身发展真正有用的知识,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在快乐中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3.从学生中寻找应对问题的灵感
这种多样化的新型学习方式,对学生和老师提出了挑战,一些问题的出现也不断引发我的思考。当学生畅游在纷繁多彩的网络世界时,如何不流于形式?如何保证学习的高效性与实效性?当学生对网络研究与实践研究失去兴趣时,如何及时引导?当学生在生活课堂中考察研究时,如何让实践研究能够为生活实践服务?面对学生在兴趣点上的差异、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如何协调?问题来自于学生,答案也应该从学生中去探寻。
4.跨学科研究开辟新的教学模式
在实践研究和网络研究过程中,我深感世界遗产——颐和园这一鲜活的教学资源蕴含了太多值得开发的内涵,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已不仅仅是地理方面的问题,单一学科课程无法涵盖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跨学科教学”这一手段被引入了我们的教学创新实践研究中,成为我们教学实践研究新的突破点。语文老师加盟助阵诗歌、对联、楹联文化意象;历史老师走进课堂与学生共同探讨玉澜堂的历史背景;还有的学生对颐和园的摄影艺术十分青睐,于是我校电教中心的摄影老师被请进了课堂……这种多学科的联合作战,做到了深层次的学科共享,还原了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让颐和园这一世界文化遗产逐渐丰满起来,知识不再是被学科条块分割的,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这恰恰体现了以学生需求为本的教学观念。
关键词:俄罗斯;国家课程标准
俄罗斯的课程改革也是世界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俄罗斯课程的国家标准也有对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的反映。俄罗斯国家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大纲内容的最低限度、受教育负担的最高限度以及对毕业生水平要求等方面的限定,都是俄罗斯追求育空间和教育现代化理念的体现。俄罗斯《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法》(草案)明确指出,国家教育标准领域的俄罗斯联邦国家政策必须经常与教育领域居领先地位的国家的教育标准进行对比,以保证国家教育标准范围内普通教育基础的教育质量不低于国际水平。本文主要对当前俄罗斯的国家课程标准作一分析。
一、国家课程标准的缘起
俄罗斯学者巴罗多夫指出,当前俄罗斯的教育(课程)改革是最复杂的,它与这以前所有的俄罗斯教育改革以及东方的教育改革的本质区别是,改革情况在同一个共和国、同一个地区、同一个区域里都是非同质性的。[1]这种“非同质性”,虽然体现了俄罗斯教育改革的多样性,但也导致了实际教育活动中的无秩序性和无规则性。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地区在法律上具有管理教育的权力,各地区为了凸显自己的这份权力以从中获取更多利益,自主开设大量的新课程,如心理、逻辑、信息和电子计算机等。而许多的新课程教师却并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或专业培训,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例如,统计、经济、法律都应该进入俄罗斯学校课程,但最重要的是“今天谁来教法律?”。其二,由于学校和教师有权依据各种教育大纲,包括他们自己的大纲去选择或编写教科书,从而出现大量没有经过严格审核的质量值得怀疑的教科书和教学资料,导致教材质量下降。俄罗斯教育发展社会委员会主席亚罗斯拉夫指出,正是它们造成了学生总负担中的20%的负担。①同时教材的编者及广大教师凭主观认识来理解“基础知识”,为了适应科学知识的发展,教材的知识量越来越大,难度越来越高。据俄罗斯教育科学院的统计表明,1998年学生语言类的学习负担比1945年增加了49%,数学类的学习负担增加了62%。[2]其三,学校大量压缩国家课程的课时,尤其是自然学科及其实践活动的课时。如1998~1999年的自然学科教学时数比1968~1969年缩减了20%,物理实验缩减了3倍,物理学的实践活动也缩减了3倍,解决物理习题或相关问题的教学时间同样缩减了许多。[3]结果,自然科学学科时数的减少和其内容容量的固定与加大相结合,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这种教育状况使俄罗斯的教育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确实需要国家来进行必要的规范。
1992年,《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就提出要制订国家教育标准,即国家课程标准的设想并作了相关规定。其中把国家教育标准认定是对教育水平和毕业生知识情况的客观的基本评价;同时以联邦(中央)国家权力和管理机构为代表,对俄罗斯联邦在其职权范围内制订国家教育标准,以确定基础教育大纲内容的最低限度、受教育负担的最高限度以及对毕业生水平的要求。但有关国家教育标准的制订一直没有启动,直到1994年国家又专门颁布了直接针对国家教育标准的课程法规《普通基础教育国家教育标准法》(草案)以及2001年的修订草案。在这个法律中进一步规定:“国家教育标准评定普通基础教育质量状况的数据体系,它体现社会的意志,并考虑到个人和教育系统可以达到的国家教育标准的可能性”“国家教育标准是俄罗斯联邦唯一的标准法规,它规定各教育阶段基础教育大纲必修内容的最低限度、学生最大学习负担量、对已掌握该教育大纲的毕业生的培养质量的要求。”[4]也就是说,俄罗斯将在联邦法律的水平上保障学生获取知识的标准。
两个法律都对国家教育标准作了相应的规定。结合到地方的课程权力,国家教育标准实际上要在两个“部分”的法律中体现出来:一个是由联邦中央来制订的所有地区各个学校都必须执行的国家教育标准,通称为国家教育标准的联邦法;一个是由各联邦主体来制订的各个学校都必须执行的国家教育标准,通称为国家教育标准的地区法。而这两部分各自涉及的范围比例和基本内容则由“国家教育标准”的联邦法律来规定。目前,地区法还未能提上议事日程,而《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法》(草案)在1994年版本的基础上略作修订后,已于2001年提交杜马,至今仍未获正式通过。这里根据《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法》(草案)(以2001年的为主)、1998年的《普通教育基础教学计划》和俄罗斯教科院1997年尼康德罗夫等领导研制的《初级普通、基础普通和中级(完全)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联邦部分》和2002年德涅普洛夫等领导修订的《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的联邦部分》方案,以及2001年的《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等文本来综合说明课程的国家标准问题。
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1997年尼康德罗夫等领导研制的《初级普通、基础普通和中级(完全)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联邦部分》和2001年德涅普洛夫等领导修订的《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联邦部分》两个方案的区别。据俄罗斯教科院普通中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斯特拉乌特解释,德涅普洛夫的方案与尼康德罗夫的方案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其最大的不同集中于对每门课程学时的缩减上。而在阅读两个文本后,我们发现两个方案还在文本呈现的形式上表现出两点不同。第一,德涅普洛夫的方案中用课程的“量性指标”代替了具体的教学计划,以此来灵活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的统一。而所谓“量性指标”(обьемные показатели)②是对特定教育阶段、课程类别、课程结构的比例等在教学时数上的具体规定。第二,德涅普洛夫的方案中对课程领域仅在作必修内容最低限度和毕业生培养水平的要求划分,其中必修内容最低限度的要求分为“目标”“知识”“活动方法”和“经验”项目,毕业生培养水平的要求则分为“知道和理解”“学会”“运用”三个层次。而尼康德罗夫的方案也是对每个课程领域作必修内容限度和学生知识水平要求的规定,但却比较笼统而未细分出项目和层次,不过两者的规定在价值取向和总体内容上是基本相同和相通的。由于不同领域和专业的专家参加了2001年关于《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联邦部分》的重新研制,并且德涅普洛夫方案提交到社会予以大讨论,因此,标准便丧失了以前的稳定性和统一性;到最后已不能克服态度和观点上的差异,目前不同课程,例如,数学、文学和历史等课程的争论还在继续。国家杜马也迟迟未正式通过这个方案,只是作为过渡性的课程标准暂行试用。鉴于此,本文的分析综合参照两个文件来进行。
二、国家课程标准的规范性
(一)课程量的规范
在这里,课程量的规范主要体现于对学时数的规范。根据联邦部分、民族—地区部分和学校部分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所占的份额分别是不少于75%、15%和10%的法律规定,它们所支配的周学时数分别为200、43、21,合计为264学时;三种学时数在普通初等教育(小学)和普通基础教育(初中)中的分布分别是67、22、8和133、21、13。于是,这些周学时最后分布在各个年级中的最高周课时数额(除去4周假期和考试时间)为:小学的1年级22学时、2年级25学时、3年级25学时、4年级25学时,初中的5年级31学时、6年级32学时、7年级34学时、8年级35学时、9年级35学时。[5]这些学时数含三部分课程:国家的必修课程(不变课程)、必选课程和任选课程。而2001年修订的《普通基础教育国家教育标准法》(草案)则在保留联邦部分、民族—地区部分和学校部分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所占份额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总学时数,并明确地从学时数的角度规定了不同全日制学生学习的最低限度和最高负担限度:每学年的总周数在34~37之间,5日制和6日制学校的学时数不得少于10 500和11 500个,而学习的最高限度不能超过12 900和13 900学时。[5]其中,小学1年级1年内不少于33学周,2~4年级不少于34学周(不含假期);初中和高中1年内不少于35学周(不含假期)。[6]
对课程内容量的规范,反映了两个角度的教育内容要求:一是就学校而言,限定学校应当传授给学生的教育内容要求;二是就学生而言,限定学生必须掌握的最低限度的教育内容要求。这就说明教学过程不能只限于或集中于最低限度的、最必要的、“标准的”要求,而应当在更广泛更深刻的水平上进行,为的是让那些可以和愿意的学生能够获得更高的培养水平,而且所作的要求应当使教学过程的所有参加者都能恰当地理解,包括教师、学生、学校和管理机关行政人员、父母、社会。学校所保证的教育基本内容与对学生最低限度要求掌握的材料相比,要更广更深,以保证教与学活动中的可能空间,给予学生这种可能性,是学校和国家的义务,教师、大纲制订者和教科书作者都要以此为方向但同时又不能超过学生学习的最高负担量。
(二)课程门类设置最低限度的规范
就整体而言,普通教育的课程门类设置最低限度包括俄语和文学,外语,数学(含代数和几何),信息学,历史,社会科学(含文化学基础、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地理,自然科学(含物理、化学和生物),工艺学(含劳动和信息技术),体育,生命安全常识。[5]课程内容的最低限度体现了基础教学计划中的“不变部分”的国家必修课程,用以保证国家对课程的权力;而基础教学计划中的“可变部分”则用于学校选修课程(包括必选和任选)、具有分科性质的小组学习和个人学习。实际上对“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课程的划分本身就是对课程设置的一种规范。
第一,初级学校课程门类设置最低限度规范。初级学校要学生打下可用知识的基础,掌握本国和世界的文化,使学生具有交往和学习劳动的能力与技能,也为以后掌握基础学校的教育大纲奠定基础。其内容针对初步形成学生个性的主要方面:认知、交际、兴趣、审美、劳动和体育,它们决定了这个年龄段的教学计划构成。因此,国家教育标准把“作为俄罗斯联邦国家语言的俄语”“艺术”“数学”“周围世界”“劳动训练”和“体育”构成初级学校的必修课程设置。尤其是划分出两门独立的课程“周围世界”和“数学”,对发展学生的认知和交往能力非常有意义。表1和表2分别是母语为俄语和非俄语的小学国家标准联邦部分教学计划。
在2001年的修订中,小学2年级开始开设每周2学时的外语课程;同时,结合周围世界课程进行电脑学习,并增加1个学时。
第二,基础学校课程门类设置最低限度规范。基础学校毕业的学生将首次面临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或通过继续读书上大学,或通过继续读书就业。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学有所分化,但却不是有职业区别的分科教学,仍以不损害全国学校统一的必修课程为课程的基本核心。联邦部分只涉及必要的约占75%教学时间的课程设置,以保证宪法规定的应该给每个人的最低知识限度;所有剩下的部分(比如,涉及“东正教文化”课程)都交给地区和具体学校去规划。[7]国家教育标准把学校的最低限度课程设置为:语言(母语、俄语、外国语)和文学、艺术、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化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综合学习地学)、控制论和信息论(学习自控系统)、生物学、社会课程、工艺学、技术、劳动、体育。表3和表4分别是母语为俄语和非俄语的初中国家标准联邦部分教学计划。
三、国家课程标准的意义
建立统一的教育空间一直是俄罗斯独立后的教育追求,国家教育标准带来的课程规范以及由此形成的全国统一考试正体现了建立育空间的意义。教育体系和教学机构类型向多样性的转变,必然要求建立一种稳定教育体系的调节机制,教育标准就应当起到这种稳定和调节的作用。教育标准不受地区的特殊发展、各种类型学校的产生、可选择大纲的制定等等限制,而只是规范并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学校教学大纲在培养学生水平、学习内容的广度、深度等方面的制订都可以不同于标准,但都必须保证不低于标准的水平。这就能够在国内存在不同类型的普通中等教育,它们保证学校培养毕业生的质量,可以依靠它去组织以后更高一级的教育。实施标准是解决在可能迁移条件下发生的居民人口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因素,也是承认不同地区毕业证等值性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把俄罗斯国家教育标准的教育意义集中于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了联邦主体之间的育空间
这首先体现在学生可以自由地在各联邦主体之间进行“教育流通”。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某一俄罗斯联邦主体境内进行学校之间的转入,还可以在俄罗斯联邦境内进行不同联邦主体之间的学校转入,可以针对各民族—地区部分和学校部分的不同教育内容,相应地制定单独的个体学习计划。而且,《普通基础教育国家教育标准法》(草案)规定:“普通基础教育学校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时,该校对学生不准提出通晓国家教育标准民族—地区部分内容的要求”。这说明,通用的国家教育标准联邦部分才是衡量学生学习程度最必要和最必需的尺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跨地区上大学。2000~2001年的统一考试实验结果表明,中学毕业生选择大学的可能性增大了,许多不同地区的学生进入了有威望的莫斯科的大学。同时这可以适当改变曾经在俄罗斯出现的与收费教育、俄罗斯人的贫困直接关联的现象:苏联时期国家实行高等教育免费教育,大学生的一切费用,包括生活费、路费等大都由国家承担,俄罗斯其他地区的好学生都被鼓励离开家乡而进入大城市最有声望的大学学习,如莫斯科大学,过去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的莫斯科和莫斯科地区的居民占25%,而外地的占75%;而今天却变成外地的占26%,而莫斯科和莫斯科地区的占74%。③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后,学生可以不必跑到所选择大学的所在地区去考试,从而在减轻额外费用负担时同样可以报考全国所有的好学校。不仅如此,统一考试还可以进行统计登记,帮助俄罗斯联邦中央了解各个地区教育的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困难和逐步改进的顺序。
第二,建立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统一空间
在传统教育体制中,学校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是不相关的。而统一国家考试消除了国家教育标准及其相应的学校教育大纲与大学考试之间的差别,使中等和高等学校联系了起来。同时,它还能客观地评价每个具体学生的能力,以避免各学校多种多样的标准在大学入学上造成的不公平。学生和父母们都认为,统一考试比大学考试委员会单独进行考试要客观些,能客观地评价和控制学校教育的质量,比如,学校从来没有给学生打过“2分”,往往都是4分和5分。但统一考试试行表明,俄罗斯平均6%~8%的学生对不同课程学习的程度是“不满意”的,大多数只是3分和4分。[8]国家教育标准和统一考试使学生有了一个“知识管理中心”,使其知道要向什么样的知识标准去努力。
第三,为实现高等教育与世界教育的接轨打下了基础
俄罗斯与世界教育的接轨首先体现为与欧洲的接轨。俄罗斯教育部部长菲利波夫在2003年正式宣布准备加入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计划。④该计划旨在统一全欧洲的教育方法和标准,建立一个欧洲高等教育体系,使各国互相承认大学学历,以促进人才在欧洲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截至2001年欧洲已有31个国家加入了该计划,但在2003年“博洛尼亚进程”委员会宣布要严格限制申请条件并暂停接受新成员。所以,俄罗斯要加入此计划还需要长期的努力,而实行课程标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标准化考试则是此努力的重要部分。
第四,为实现学科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条件
这主要反映在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并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建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中指出,这种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可以反映为各种时间跨度的形式,如一体化的大课、专题讲座、一体化的总结性课程、课程的一定组合等等,以使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工程科学相互渗透和补充。[9]尽管这主要指向高等教育,但从标准所列示的课程内容,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艺学”等课程领域的设置看,便包含着一种对知识一体化的愿望。
① ege.ru/pressa/july2002/piter 150.html
②“обьемные показатели”一词的翻译在国内尚未统一,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肖甦翻译为“规模性指标”,本文从обьемные показатели所反映的是课程学习的学时数量这一涵义出发,将其翻译为“量性指标”。
③ В.Филиппов.О концерции ре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 проекте программы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РФ.Вестник высшей щколы.2000г.№ 11.
④ yuloo.com/cglx/lx-lxdt/2004-08/1092210802.html
参考文献:
[1]В.А.Болотов,О состоянии,тенденциях и перспек-тивах системы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 России.http: //pomorsu.ru/ScientificLife/Library/Sbornicl/Article 1.htm
[2]丁曙.俄罗斯基础教育教材改革评介[J].课程?教材?教法,2001:10.
[3]Концепция естественнонауч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http://ug.ru/?action=topic&toid=434
[4]Под редакцией С.Леднева,Д.Никандрова,Н.Л-азутовой:Учебные стандарты школ России(1-2).Москва.Прометей.1998.
[5]Проект федер ального закона “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м стандарте общ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http://ug.ru/02.30/pol.htm
[6]Оььемные показатели для разраьотки федер ального компонент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го стан-дарта оьщ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bio.1september.ru/article.php?
[7]Обьемных показателях для разработки Федерального компонент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го ста-ндарта общ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biro.ufanet.ru/pokazateli.htm
[关键字] 课程合作,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历史思维,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57-6241(2004)12-0048-05
国会最近对美国历史教学基金(the Teaching American History Grants)(该基金旨在鼓励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员和公共历史学家的合作)的空前投入在中小学的历史教学中激发了新的兴趣。本来,各个层次的历史学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在,受联邦政府空前积极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正加入到这些合作性的专业发展课程中来。
2002年6月,美国历史联盟(the National Coalition for History)的主任,BruceCraig,与美国教育部的人员组织了一次会议,讨论美国历史教学基金问题。参加会议的有美国历史协会(th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美国历史学家组织(the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及美国国家社会科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等三个组织的执行领导。这三个组织多年来一直鼓励和支持大中小学教师之间的合作,并出版了多种资料,包括图书和小册子等,这些资料将合理的历史学、教育学学术成就与建议性的课堂教学(suggesting classroom practice)整合起来。
会议的一项成果是,教育部人员责成上述三个组织制订一个文件,以便为美国历史教师确立合理的专业发展基准。他们要求组织者提出一个良好的专业发展课程的具体内容及其预期结果。于是,2002年8月,三个组织从中小学校、大学历史系、教育学院的教师以及公共历史学家中遴选有关人员组成了一个工作小组,开会探讨美国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以下内容就是他们思考和经验的反映。
历史是对于过去的研究(包括对一定的时间里所发生的沿革的研究)。历史学家Peter Steams(译者按:世界史研究者和历史教育研究者,乔治?马森大学教务长,曾任美国历史协会副会长,他是制订本文件的工作小组的主席)认为:“过去产生现在,现在产生未来。有时候,虽然晚近的历史足以说明某个重要的发展变化,然而我们却经常要回过头去进一步确认变迁的各种因由。只有通过历史研究,我们才能把握事物的变迁历程;只有通过历史,我们才能逐步领会引起变迁的各种因素;也只有通过历史,我们才能理解一种制度或一个社会的哪些因素不因变迁而延续下来。”学习历史不仅能培养学生恰如其分地把事件置于历史视野中加以考察,而且能发展其研究技能(research skills),增强其分析性思维能力(analytical thinking)。为确保这些思维和研究技能的实现,我们应该随时重新审视教学的专业发展方案。
本文件建议,为了历史教学的专业发展,必须对各类合作加以规划,并优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按照某种普遍的标准来确立合作,并考虑其计划性、参与面和持续的时间。第二,合作必须包含处理历史内容的合理方法。第三,合作必须充分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第四,合作必须强调几种可界定的思维习惯,它涉及在各种成形的辩论中运用证据和解释,以及理解历史中的各种变迁问题。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合作必须帮助教师掌握各种特定的评价方法。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合作性课程都必须依靠以下两个基本的假设:
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历史思维三者应该互相交织、相互关联;
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历史思维必须与课堂教学经验联系起来。
专业合作的基准
为了专业的合理发展,合作规划一开始就要吸收中小学教师参加。
考虑到教师所在学校的利益以及教师对开发自己的专业课程的意识,一开始就应吸收中小学老师参与合作,使之成为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的成员。咨询委员会应当考虑:是吸收一整个部门的教师参加(不管是大学还是中小学),还是只吸收相关年级或特定学科(如美国史、世界史、经济学、地理学、公民以及其他社会学学科)的教师参加。讨论的内容应包括:哪些书籍、论文和网站可为不同的研讨会所用;各种研讨机构应该邀请哪些人开讲座;教师们的各种要求和期望等。
要预先评定师生的知识基础及其课堂需求。
应当考虑参与项目的师生在内容知识方面的优势、不足,以及对他们而言,相关教学材料的可利用性。
专业发展课程的重心应该是:经由评估而确定下来的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目标。
合作应该包括:让教师们参与拟订基金项目的各项目标,并对这些目标的修订提出建议。
各类专业发展课程必须长时期地维持下去。
合作的具体安排(可能通过大学里的合作者进行)应包括:邀请大中院校的教师参加各种年度性的专题讨论会和大型研讨会,以推动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支持这些合作的资金要足可支撑。
应该大力提倡教师与其同事之间进行专业方面的合作。
这些合作方式包括各种非正式座谈会或研究会的探讨(及在网站上的有效交流),合作出版,以及专业研讨会上的报告交流。
在地方教育机构中,应当要求资深教师为其同事指导各种小型专题讨论会。
给在职培训或专业发展课程提供机会,让资深教师或大学院系的同行指导如何处理从各种专题论文中获得的原始材料及相关内容,并将它们用于课堂教学中。在职培训机会还包括:为教师提供一份课程概要,其内容从各种读物、讲座及教学计划样本中收集而成,教师将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实施教学。
教师队伍中那些各方面能力都很强、能充任促进者(facilitators)(facilitator:会议的主持人或活动的促进者、推动者,此处取后一种意思。教师培训的促进者不仅要维持大学与中小学的密切合作,而且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让参与培训的教师和新手理解如何将大学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基础教育的课堂中去。其任务是为教育活动提供信息资源或教育识见,从而促进一个集体(例如讨论小组或课程编制组中其他成员)相互间的积极作用。可见,其职责不是提供专门知识,而是沟通与提高他人的专门知识。)角色的,应确认其资格,并在合作方案中授以领导职务。
合作方案应尽量吸收大学/学院的历史教师,尤其是那些有中小学教育经验的教师参与。
如果专业发展课程面向一个特定的学区,那么,项目规划一启动,就要请该学区里的历史科与社会科协调员(coordinator)(coordinator:“召集人”或“协调人”,前者如某校历史委员会的召集人,后者如某市(或学区)学科课程或教学的协调员,此处应为后一种意思。)充当顾问。在这种有特定学校和学院的学区里,培训活动既要在中学、也要在学院里举行。凡对培训新历史教师负有责任的人都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
课程内容的基准
为教师提供机会,使之及时了解新近的、主要的历史研究成果。
教师们应该探讨有关美国史的主要时代划分法(periodization schemes)及这些分期法内在的问题。
课程内容远非历史“事实”的干瘪叙述。因此必须使教师养成以各种方式丰富课程内容的能力。
必须帮助教师运用现有的、合理的课程模式(contentmodels)。诸如“1994美国历史教育成果评价框架”(theU.S.History Framework for the 1994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 Progress)等文件皆为有益的指南。假如在某些州的课程标准里,历史被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待,那么历史学科的专业发展就要遵循该州的课程标准。
为教师提供一份合理的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包括与特定历史主题相关的一手材料、新近的二手材料及历史网站,当然也要包括探讨学生如何学习历史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