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时间:2023-08-07 17:30: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第1篇

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设置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构建以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实践以积极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以达到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称历经“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心理卫生和咨询”、“心理卫生与健康”等变化,直至近十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称才广为接受。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始走向规范化建设道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卓有成效,全国普通高校大多开设相关课程,呈现出一条从单一到多样,从任选到必修的发展趋势。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主要有三种实践模式:一是学科模式,以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内容作为设计课程体系的主线,注重传授系统与完整的心理学知识;二是经验模式,采取心理训练、活动、实践等形式,旨在让学生获得经验和体验;三是问题模式,注重心理辅导与咨询,从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入手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无论何种模式,以知识本位为核心的课程设计思想依旧占主导,过分突出学科理论体系,忽视人文精神的传递与文化素养的陶冶,没有把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新设课程,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没有太多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因而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目标上,以“问题矫治”为导向“,成长发展”不够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依据教育的三项历史使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置一般分为三级:一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为主,注重开发潜能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二级目标面向心理问题学生,解决问题为主,注重心理咨询与疏导,消除心理症状;三级目标面向心理障碍和疾病学生,以心理治疗为主,注重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矫治[1]。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受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影响,在教学目标上没有契合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过于偏重二、三级目标,忽视一级目标,导致过分关注学生心理问题与障碍矫治,忽视了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偏离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预防与发展为主,促进全体学生成长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教学内容上,以“理论”为主,“实践”不足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以“学科取向”为主,知识本位的课程思想严重,过分强调讲授心理学理论知识,在内容编排上呈现重症状诊断,轻预防,重障碍,轻发展的特点,凸显出过于理论化、专业化、系统化的专业心理学教学的特点。这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未能紧贴学生实际需要,解决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违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互动”不突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决定着其是一门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所开设的课程均是大班教学,教师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缺少课堂互动,更缺少教学实践活动,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冷眼旁观,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学效果较差,学生的心理素质未能有效提升与培养。

二、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首发,旨在倡导用一种积极的态度解释各种心理现象,致力于研究人类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支柱是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其中积极情绪体验是核心,积极体验中又以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最多、成果最丰富,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的理论体系。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点应该从单纯的问题取向转移到人类正向品质的研究与培养,通过挖掘人类自身拥有的潜能和力量来达到积极预防和积极治疗的目的,这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不同。1958年,学者Jahoda率先在反思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健康的科学概念[2];Cowen更进一步主张“健康应该是积极特征的存在程度,而不仅仅是疾病的缺乏”[3]。由此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指标正式融入心理健康的诊断治疗体系,促使人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也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应主张开发心理潜能、降低负性情绪,提升主观幸福感,从而预防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4]。可见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新的思潮已经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成为引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分析

(一)设置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智慧、感恩、乐观、美德、幸福”等积极因素被积极心理学认为是人类所固有的特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这些积极的特质被培育与强化,那么与其相对的消极的特质就会改变与消退[5]。因此,要想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品质和力量,必须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目标,协调发展、预防、干预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由关注学生的消极方面转向积极方面即可。在具体的目标设置上,大学身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健康、和谐、幸福的价值核心理念,关注和培养学生的优势心理品质和正向积极的力量,在协调心理问题解决与积极品质培养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人格特质的健全、心理潜能的开发。

(二)构建以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丰富了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扩大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提出了诸如增强主观幸福感、开发心理潜能、改善学习能力、完善积极人格等14项学校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5]。概括起来涵盖三层含义:一是增加积极情绪体验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其中最关键、最根本的就是增强其主观幸福感,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融入“幸福课程”;二是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必须塑造积极的人格,彼得森和赛里格曼提出了6种美德和24种积极人格特质[6],为开展大学生人格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增加积极体验,塑造积极人格离不开营造积极环境,一个良好而积极的教学环境是增加大学生积极体验、塑造积极人格的必要条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实践以积极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深入心灵的课程,它的开设不仅要让学生入脑,更要让学生入心,只有学生用心、用脑、用感情去实践与体验这门课,才能更好地领悟与体会,才能内化与升华。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以突出学生主体为中心、以创设故事情境为中介、以凝聚成功经验为起点、以提升积极体验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主线”的原则,通过课堂互动、团体活动、角色扮演、多元艺术表演等手段,形成自觉自愿的自我教育的氛围,培养学生用积极的角度去看待,用乐观的心态去体会,增强他们的心理免疫力和对不健康心理的抵抗力,达到预防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的目的。

作者:宋传颖 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4.

[4]葛莹莹.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J].科教文汇,2015,309(3):132.

[5]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第2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学习模式;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15-0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会出现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异常的类型

第一种,神经症,也称神经官能症。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常见的一种异常类型。神经症是一种心理方面的疾病,它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容易产生一些极端想法。这种症状一般没有明显的生理性病变,但身体的某些机能会发生衰退现象,有明显的心理异常表现。该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下降、烦恼、紧张、焦虑、抑郁、恐怖、强迫和神经衰弱等症状。第二种,精神病。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除了遗传因素外,是当一个人的心理压力过大,不能得到及时的缓解与减压,封闭性的人格导致精神崩溃时出现的一种病症。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患者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第三种,人格异常。人格异常又称病态人格或变态人格,该异常往往成型于青少年时期,并从此贯穿整个成年阶段,往往和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情感需求和教育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人格异常经常会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偏离正常轨道,出现扭曲现象,严重时无法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和普通的人际交往。第四种,性心理异常。大学生还处于青春期,容易萌发性冲动,一旦性寻求的方式异于常人就容易发生性心理异常。在大学生中经常出现的性心理异常包括恋物癖、裸阴癖和窥癖等。第五种,心身异常。通常是由于心理异常所导致的生理异常或身体疾病。当一个人的心理问题不能以合适的方式解决时,往往会引起一种消极情绪,这种情绪会直接影响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从而会引起人体出现生理性病变。

二、大学生心理异常产生的原因

引发大学生心理异常的因素很多,总的来说可以把它分成两部分:社会文化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生存压力也逐渐加大。这种社会形势已经逐步渗透进校园,开始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严峻的就业形势、冷酷的社会现实、沉重的学业负担、繁杂的人际关系和父母的期望,这些都会给大学生们以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像一张巨大的网,牢牢地将他们束缚在其中,难以挣脱。因此,当这些心理压力无法宣泄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发一些心理异常现象。大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也是引发他们心理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面对同样的压力、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与人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关。懦弱、自卑、消极、孤僻、自负等不良的个性特征会使学生在面对压力和困境时出现心理失衡,引发生理异常。

三、采取实施措施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服务体系

1.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人员队伍

高校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首先要提高认识,建立专门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部门和一支热衷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的组成要以专职教师为业务骨干、兼职教师配合,形成专兼结合、专业互补、品质优良的科学化布局。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团队的专业提升、兼职教师的业务知识的学习与教学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有专业的业务水平。

2. 心理健康教育要紧密结合德育,与政治思想教育同步进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与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但两者绝不是对立的,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足于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观,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两者相辅相成,都是做好大学生工作的重要手段。德育是大学生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德育才不是一句空话,一个口号。两者要紧密结合,与政治思想教育同步进行,互相促进,相互协调。

3. 创新心理咨询及心理辅导的工作模式

目前,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遍方式是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尤其是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及时得到帮助,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然而,一些大学生不愿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害怕别人认为自己心理有缺陷,疏远自己,无论有无心理疾患,都没有勇气自觉地走进心理咨询机构。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打破传统模式,不要等到需要心理帮助的时候才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而要把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作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要坚持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从课堂与实践相结合、个人成才与学业发展相结合、心理健康与素质发展辅导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这样,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3篇

网络不仅给大学生拓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加快了获取信息的速度,同时网络娱乐活动还给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增添了色彩,消除了大学生平时因学习带来的压力与紧迫感。但是,网络娱乐活动的骤然兴起让原本简单的休闲方式变了味,有些娱乐项目与赌博巧妙地结合起来,将学生推进赌博的深渊。由于赌博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大学生心理发育尚未完全,对事物不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因此容易陷入带有赌博性质的网络游戏中不可自拔,不仅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误导性。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1宣传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想要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正确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平台以替代传统的教育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与综合素质。基于此,学校应该不断创新大学生心理教育理念,并且对大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宣传。然而,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重塑的过程中应该以尊重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规律为基本前提,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2]。

2.2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一项庞大而长久的工作,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落实到实际当中,为学生构建一套切实可用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在网上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坚决心理问题,同时还能够为需要咨询服务的学生对其身份和信息进行保密,充分估计当事人的心理感受,尊重当事人的隐私权。

2.3提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

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心理教育问题上仍然要依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与及时辅导,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有心理教育方面更渊博的知识储备量,对学生的心理、行为变化具有更细心细致的观察,并且提出更有效的方法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想要更好地解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教师必须以身试法,深入网络世界去体验网络生活,亲身经历学生所经历的各类事件,才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学生的真实感受,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话题[3]。

3、结论

第4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有效;应用技术

应用技术大学是以培养应用技术类人才为办学宗旨的大学。笔者根据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了探究,旨在为培养应用技术类人才贡献一分力量。何为教学有效性?姚利民教授认为: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性质定位不清,教学方法僵化,考核形式单一,考试内容死板等。这些问题将导致课堂教学成效不突出,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的效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研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有效性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充分的备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一堂课有效的保证,充分的备课可以让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预见性和计划性,并合理地分配好课堂时间。充分备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备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指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个规定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注重让学生进行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促进学生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因此,要想提高该课程的有效性,教学就就必须紧紧围绕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展开。

2.备学生喜爱的课堂形式和内容

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期,观察力、思考力、创造性都有很大的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广博性、自主性、专业性、创新性等特征。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根据调查,大多数学生更喜欢活泼多样的课堂,他们喜欢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体验活动,在参与体验过程中促进心理的成长,对于传统的“填鸭式”的讲授则表示没有兴趣。对于该课程学习的内容,大多数学生更倾向于学习有关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经营、恋爱心理、压力管理、生涯规划等与他们现阶段特点密切相关的内容。

3.备教学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决定该门课程与其他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同。本课程采用理论与体验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心理测试、体验活动等。例如,在讲授“大学生人际交往”这一章节时,导入课堂环节可以采用2015年苏州大学“学霸宿舍”与某大学“投毒案”正反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不同的人际关系状况会引发不一样的人生,从而激起学生重视人际交往。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戴高帽”体验活动,让学生体会被他人赞美时的内心感受。在讲授大学生人格这一章节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气质类型测试,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

二、较高的教学素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1.授课要热情饱满

姚利民教授认为,饱满的热情表现为对教学内容真正的兴趣,教学时流利、兴高采烈的言语表达,炯炯有神、动人的眼神,惊讶、兴奋的面部表情等。积极的情绪对有效的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饱满的热情能够让课堂充满张力与感染力,有利于创造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放下压力,全心全意投入课堂的学习。

此外,教师授课的语言要抑扬顿挫,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采取不同的语音语调,用语言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注意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在课堂提问艺术上,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提问,才会取得好的效果。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综合运用“全班集体提问”“小组提问然后派代表回答”“同学个别提问”“小组提问,请同学个别回答”等提问方式。对学生评价要尽量正面,对于正确的回答要给予表扬;当学生回答不尽如人意时,教师要采取鼓励的语言,增加学生的勇气和自信,使他们(下转第170页) (上接第160页)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当学生的回答存在问题时,教师可以先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评价,而是给学生一些提示和建议,引导其再次思考。有研究表明,教师多对学生肯定而非否定,对于学生行为的改变具有较大的影响。教师较高的教学素养可以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恰当的课后作业与考核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课后作业是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的作业,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恰当的课后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的素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怎样的课后作业才是恰当的?笔者认为,恰当的课后作业应该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如“大学生人际交往”这一章的课后作业,可以采取“请你分析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成功与不足,并对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的作业类型。总之,该课程布置的作业要起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作用。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笔者认为考核的目的是以考促学。当今,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上,有的高校考试的内容过于简单,没有彰显应用作用。考试题目偏易,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轻视学习过程。考核试题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该课程的考核难度应适中,应更多采用应用型的题目,如采用案例分析考核题型,让学生思考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上。再者,单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大学生学以致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更有助于大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不能只从最后期末考核中检验,应该由多部分组成,如“综合成绩=课堂上的平时表现30%+课后作业20%+期末考核50%”。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要达到有效性,教师就要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使自己教学过程中具备较高的教学素养与技能,课后要有恰当的作业与考核等。当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要具备以上几个方面,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含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5):10-13.

[2]周玲,刘佛军.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

[3]姚利民. 论有效教学的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23-26.

[4]廖湘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教育探索,2001(8).

第5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必要性 优势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必然要求,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历程中成长、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师,应当主动积极地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广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以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并及时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

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

一、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部在2006年7月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应“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可见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包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学生及培养学生成长成才,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渗透于这几个方面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因职务、素质方面的优势,已成为扩充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重要选择。一名合格的辅导员必须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技巧,如此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因此,辅导员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同时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一支特殊的队伍,与学生联系最多,相处的时间最长,接触的机会最多,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高校辅导员作为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在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辅导员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与心理咨询专家相比,虽然辅导员的理论知识不足,但他们更贴近学生,亲和力强。一般来说,学生愿意与辅导员接触,愿意接受辅导员的意见,特别是辅导员一般比学生年龄稍长,刚经历过大学阶段,对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动态十分了解,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辅导员可以发挥心理工作的主动性和情感信任作用,为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

2.辅导员可以利用自身工作的优势,对那些思想认识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矛盾,从心理角度入手,运用心理康复的手段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加上思想引导,克服一些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和偏激观点,把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3.辅导员也是学生组织的指导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发挥才智,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心理素质。

4.高校辅导员能够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可以整合学校内外资源,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高校辅导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重要联系纽带,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处于枢纽的重要地位。辅导员可以从学生、学生干部等多种途径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状况,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心理咨询室、专业心理教师等多种资源,既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又可以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指导或治疗,同时将这些信息及时与家长沟通,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三、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1.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学习。高校辅导员要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疏导者,首先要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水平心理障碍的类型、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巧等相关学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而且,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心理特征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微妙,作为辅导员,只有不断地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才能正确分析学生的心理障碍,对症下药,成功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2.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理论知识,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班会、讲座、网站、报刊、板报、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试方法,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让学生学会心理健康自我保健,增强心理卫生意识。从新生入学后辅导员就要通过看档案,谈话、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掌握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的心理动态,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及时了解、记录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教育学生,帮助学生远离心理疾病。

3.利用好朋辈辅导。长期以来,朋辈辅导受到一定的肯定。大学生易被朋辈辅导接纳,是由于他们的年龄相仿,体验相似,又由于朋辈辅导的言语表达方式与被辅导者相近,不会对被辅导者产生专业压迫感。青少年时期朋辈的说服力与影响力有时甚至超过父母与师长。因此,采用朋辈辅导可以提高辅导效果。

4.利用网络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通过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可以排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但有时效果并不理想,表现在许多学生不愿将心中所想真实地告诉辅导员,有意掩遮,这大大降低了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网络恰好提供了一个学生和辅导员教师对等交流的平台。辅导员只要将自己的QQ或邮箱公布给学生,就可与学生在网上匿名交流。教师在明处,学生在暗处,增强了学生的隐蔽性,有利于其将心中所想真实地告知教师。在这里学生可以责问辅导员,可以咨询一些政策,也可以尽情渲泄苦闷及不满、寻求帮助。面对一个完全坦露的心灵,正是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的大好时机,同时也为辅导员展示心理辅导及思想教育引导水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可设立“聊天室”,让有经验的辅导员主持,让学生在此互相交流各自适应大学生活、克服心理障碍的经验和体会,相互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5.开展多种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高校是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必然要和校外的社会实践、校内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密切联系。要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实习见习、心理知识竟猜、趣味心理游戏等。社会实践会帮助学生在与人的交往中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而且对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同志曾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金晓琴.关于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7,(3).

[2]梁文娟.试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职业技术,2008,(4).

[3]裴海艳.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教育与职业,2007,(17).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 体验式教学 应用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高校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智潜能,指导人际交往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它的实效性经常受到人们的怀疑。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材的被动使用者。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化倾向特别突出,当前课堂教学大量讲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甚至像其他学科一样进行非常严格的考试。课程化倾向的直接后果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而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学科课程,使学生承受了更大的负担,最终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再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方法单一,讲授法运用不当极易成为灌输式的教学,抑制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心理健康教学又是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过程,是教育科学性、系统性、生动性的具体体现,所以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综合运用。最后,原有的考试评估体系单一测评教学结果,这种课程化的考试应逐步转向教学全过程的、学生充分参与的评价,充分发挥其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

二、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是个人通过亲自参加实践活动,在亲身经历中体会知识、技能,从中获得体验和感受。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体验式教学所创设的环境和氛围能愉悦学生的心情,增加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变得更加开放和放松,更乐于参与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

要使体验式教学富有成效,需要设置凸显生命关怀的教学目标,需要富于情感和意志的教学过程,需要科学灵活、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成长。

(一)设定重视生命关怀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生命

这强调的就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相适应。个人的生命成长需要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与发展情感、意志、态度并重,只注重一个方面都不能促进个体的完整成长。在大学教育阶段,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意志追寻和精神养成,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是“没有灵魂的专家”。因此,大学教育需要完善的教学设计,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养成以及价值观的确立纳入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还能充分感悟生命、感悟自己,享受体验,成为德才兼备、富于高尚品格的完整的人。

(二)实施富于情感和意志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人格成长

这强调的是教学过程的开展不能脱离学生的体验和需要。体验式教学是学生特殊认知和心理全面演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学生的情感投入,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教学情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和独特体验,善于接受学生突发的灵感、不同的认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放松的情境中真切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从而在体验中获得人格的全面发展。

(三)运用科学灵活、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快乐和自由

近些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者们提出了众多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如段康的感受――感知的教学模式、岳素萍的主体教学模式、吴彩霞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及刘海燕提出的“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等。根据刘海燕的研究,大学生认为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28.9%)和审美或音乐熏陶模式(25.3%)。就教学方法而言,大学生倾向于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因此,他们更喜欢情境模拟法(20.1%)、案例分析法(18.7%)、轻松教学氛围创设(15.1%)和角色扮演法(12.8%)等综合性教学方法的使用。

由此可见,将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学生接受的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审美或音乐熏陶模式,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氛围创设等多种教学手段融合的体验式教学适合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说教的教学方法,但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花费时间较多,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参与到体验式教学中的学生,他们会有非常深刻的感受,通过内涵丰富、启人深思的活动,让他们在欢笑中有所领悟,分享心灵收获,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升华。

【参考文献】

[1]王建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高等理科教育,2009(6).

[2]岳欣.体验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1(1).

第7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控制力;环境因素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与大学生接触很多,通过多年教学、科研经验的积累,切实体会和了解部分大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由于当前社会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压力很大,学习任务重,毕业就业难,不良的社会风气,甚至不同的家庭背景造成的现实差异均可导致部分大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不健康心理状态的大学生不愿与人交谈,与他人存在心理距离,自我封闭不善交流,遇事爱钻牛角尖,常常出现情绪低落、心情抑郁且烦躁不安等情况,做事较偏激我行我素,极易出现问题。要保证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独立生活能力,必须引导其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勇于面对现实,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保持对自己、家庭及社会的信心。

1、拉近心灵距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全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在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扩招等大背景下,新入学大学生的年龄层次逐步减小,大部分学生没有经历过挫折,社会阅历匮乏。我国目前初、高中的教育体系基本为应试教育,学习任务重,教育体制呆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均被学习、强化学习、模拟考试等占据,缺乏社会交往。同时,学校和家长的严格管理和日常包办,使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低,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能够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融入和适应新的生活。也有小部分学生惯性思维较强,如果在学科学习、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出现挫折,极易出现情绪低落、丧失信心、怨天尤人、甚至心理抑郁等情况。

为解决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集体活动,增加彼此间的交谈等方式拉近心灵距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国内外许多院校都开展了相关的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恢复理性思维[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给他们释疑解惑,及时转变观念,尽快融入集体生活。针对大学生男女交往的问题,尤其要重视,采用合理的方式,正确地加以引导,避免出现极端的或过激的行为。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个和谐的共同体,近距离交谈,增强相互理解,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养成良好的性格,对待生活乐观向上,对待学习积极主动,对待同学真诚友谊,对待事业执着努力,做一个成功的强者。

2、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控制力

高校教育要求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要强,适应全面的集体生活。在学习、社会实践、同学交往等各方面必须具有成熟的心智,具备足够的心理承受力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心理承受力是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是在逆境中心理抗压能力的集中体现[2]。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极易导致家长和教师将全部精力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如何提高学习成绩是首要任务,很少有人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一个可喜的现象是,目前社会上逐步认可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治疗,家长、学校、社会基本认可心理治疗,不再认为看心理医生是一件难堪的事情,这是思维方式和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大学生的自立自信是建立在心理健康基础上的,作为一个自然人要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随时调节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接受各种挫折和冲击,避免情绪失控、钻牛角尖、悲观失望等情况。

及时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控制力,保持大学生身心健康,可以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内容。该项工作可以融合在日常的学习、科研及社会实践活动中,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针对遇事怕困难不能及时解决,心理承受力偏低的大学生,及时加以引导,创造条件培养自信,努力应对现实社会带来的各种心理压力,要磨练他们的心理意志力,使其充满自信并能自我激励,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努力学习。

3、要培养大学生宽广的胸怀

宽广的胸怀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之一,要通过日常教育培养大学生宽容大度的气质和宽广的胸怀。引导大学生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多看他人的优点,正视自己的缺点,要培养大局观和集体主义观念,做事不偏激,不轻易欺侮或伤害他人,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作一个与人为善品德高尚的人。

4、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校内心理咨询机构

高校应为每一个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应具有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可对大学生的心理波动及其它情况进行必要监控,对不良倾向及时加以解决。在这方面高校可以依据不同的条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可以结合学生会、后勤、校医等,给大学生创造心理咨询,解决心理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查阅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创造条件使大学生增加交流和沟通,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但在这项工作中一定要加强监管,避免出现个人隐私泄露的情况。

5、实施“家校沟通”,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实施“家校沟通”,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教育相结合,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非常重要。绝大多数家长偏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及身体健康,忽视其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健康,从而使心理上有轻度障碍的大学生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更得不到及时引导与治疗,给社会、学校、家庭留下一定的隐患[3]。实施“家校沟通”,就能达到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一致,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更佳。

6、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

高校教育是要培养大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保持大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这不仅要求大学生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素质,广泛的社会交际能力,为日后走向社会打好基础[4]。如何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课题。应结合不同个体的心理特点及出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应对影响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进行客观分析,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同的高校具有差异化的文化背景和传统,校园文化体系不同,各有特点。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较大[5]。校园环境表现在硬件设施上,文化氛围体现在软件上,以硬件设施为基础,提升文化氛围等软实力,利用现有的条件如:学校内部网络、宣传栏、校刊等进行广泛宣传和教育,营造健康气氛,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高校环境优雅,学术氛围浓厚,教师与学生融入其中,自然会消除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从而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6]。

总之,如何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咨询,提高自我控制力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必须引起高校和家长的重视。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教育范畴,创造必要的条件,及时加以引导,对培养身心健康、能力突出、学术水平全面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文,应若平.论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6,6(4):23-26.

[2]李金山.以人为本,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6(1):34-37.

[3]傅瑞星,阎路,刘璟.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69):3-7.

[4]刘颖丽.浅谈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教育[J].长春医学,2006,4(4):27-31.

第8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64-0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通识教育性质的高校公共课程,该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传统的公共课教学通常包括课堂知识传授和课后知识内化两个教学任务[2],其中教师理论讲解时间所占比例大,知识内化主要在课后进行。为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多教师采用了融合讨论分析、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为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促进了知识的内化,但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难题。首先,将多种教学方法同台运用在少课时、大班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师可能面临更大的课堂管理和时间分配压力。其次,教师在课前主要围绕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备课,很少与学生沟通和互动,关注的多为普遍性问题,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以及兴趣点和盲点,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参差不齐。再次,知识内化主要依靠学生在课后完成,而课后师生沟通依然少,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缺乏教师引导和朋辈帮助,易于导致知行脱节。

如何克服以上难题,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焦点问题之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既符合高校师生的网络习惯,又符合师生互动交流的心理需求;既能辐射全体学生,又能聚焦个体学生[3];既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二、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适用性

在理论上,翻转课堂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异曲同工。翻转课堂在本质上是翻转教学理念以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其整个教学活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地考虑和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问题。在人本主义思潮盛行的教育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方式等也获得了重要的启示;其目标在于健全人格和幸福心理的培养,其教学过程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生活和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并引导其自我解决问题。此外,翻转课堂和心理健康教育一样,不局限于有限的教育空间和时间,而是深入实际生活中促进知识内化,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故而,两者都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其实质是对人的关注。以人为本,既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对单一学生个体和整个学生群体的关注,又是翻转课堂中的差异认同和有教无类。以人为本,既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对自我潜能和生生影响的关注,又是翻转课堂中的自我教育和朋辈引导。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在理论上是现实的。

从操作上,将翻转课堂运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翻转课堂对学习主体有着时间、认知能力以及网络操作能力三方面的要求。翻转课堂教学在课前,需要学生用大量的时间自主学习,而大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较之中小学生更为充裕和自由,因此满足了翻转课堂对学习主体在时间上的要求。不管是课前、课内还是课后,翻转课堂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控性和自觉性,以确保课前自学、课内讨论和课后反思的顺利进行,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监控能力已接近成人水平,因此满足了对学生主体认知能力的要求。翻转课堂要借助于网络平台实施,大学生正好是信息数字化时代的主流群体,对网络信息、视频课程有着更强的适应性和偏好,且熟知网络操作,故而满足翻转课堂对学习主体在网络操作方面的要求。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在操作上是可行的。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育模式,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集中在选择网络平台以及设计教学流程两个方面。

1.网络平台的选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网络媒体的发展而诞生,网络平台的选择和设计是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基础。网络平台承担着资料信息、支持互动系统、检测学习效果的重要功能。腾讯QQ和微信是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较常用的网络交流工具。QQ群是基于腾讯QQ的多人沟通平台。QQ群不仅可以供群成员聊天,还为群成员提供群公告、群相册、群文件、群活动等服务。微信公众平台是进行一对多网络媒体行为活动的平台,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种账号类型。其中,订阅号有权限每天为用户推送一条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等形式呈现的信息资讯。大学生普遍通过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在智能手机上只要装载腾讯QQ和微信等交流软件,在网络通畅的条件下都可以实现有效的网络沟通。因此,将QQ群和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翻转课堂的网络平台具有现实可能性。由此,网络平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及学生,三者共同组成翻转课堂的学习空间。

2.教学流程的设计。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特点,该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为准备、课前、课中和课后四个阶段。①准备阶段。首先,确定每个教学主题的教学目标,并明确每个教学主题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其次,构建网络平台。创建QQ群后,教师需要熟悉各项功能的操作;学生加入QQ群中后,以“学号+姓名”的方式修改群名片,以做到实名。教师注册微信公众平台后,先熟悉功能、管理、统计等操作,然后邀请学生添加关注。QQ群和微信公众平台的名称力求让人印象深刻,并突出课程特色。最后,整合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PPT呈现的教学内容、教学视频、调查和测验、习题以及拓展性知识等。其中,PPT需要精练简单、清晰易懂;视频可以精选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录制,其长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内容应具有针对性;课堂调查和测验旨在了解学生学习时的困难和相关的心理困惑;习题是由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所设计的思考题;拓展性知识是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实验、研究进展等。②课前阶段。课前阶段的第一个步骤是教学资源。教师将各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上传至QQ群空间,以供学生课前学习,并将相关的心理知识和资讯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给学生用户,实现扩展阅读。教学资源之后,教师需要借助于网络平台推进课前学习,如引导学生通过PPT和视频自主学习,督促学生完成课堂调查和测验、习题,并鼓励学生在群论坛中进行疑难反馈;如果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呈现多样性,则可以在线分组讨论。最后,教师根据课前互动、调查、测验、习题等情况,寻找普遍性的焦点问题和个别化的难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据此设计或调整课堂教学活动,使之更加科学、合理。③课中阶段。教师在课中阶段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实施课堂讨论。课堂中,教师除了讲授、答疑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组的标准具有多样性,可以按照随机原则分组,也可以根据目标主题分组,可以七八人一组,也可以三四人一组。分组后,小组成员围绕知识理解、疑难困惑等进行交流讨论。此时,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讨论的组织参与者、不合理认知的辨别者、问题解决的促进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会得以启发、课堂参与能力得以提高、学习态度得以升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二是组织成果展示。课堂讨论结束后,学生整理小组讨论结果和个体感悟体会,以进行成果展示。成果展示的方式有多种,学生个人或小组还可以在课后将讨论结果、感悟心得制作成PPT、微视频、动画等上传到QQ群或微信公众平台,以供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课后讨论和交流。④课后阶段。在课后,教师再次转变自己的身份,成为课后反思的促进者。反思策略可以通过在线辅导或讨论促进学生的认识,也可以通过情境案例题或实践模拟题提升学生的实践生活能力。在课程结束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继续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保持互动和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并指导其生活和实践。

四、总结与展望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固守静态的教育空间到构建流动的教育空间,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是高校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新尝试和新体验。超越以往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同时,还促进了教师的潜能开发,在完成学习认知的同时,还促进了情感的交融――即实现了成人和成己、认知和情感的同一。在翻转课堂的四个教学阶段中,准备环节是基础铺垫,课前环节是物质保障,课中环节是灵魂动力,课后环节是提升反思。在具体设计和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还应考虑并解决一些重要问题。如,寻求适用于文字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并力求这些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结合传统的评价模式,形成科学的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等等。这些都是翻转课堂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怡斌.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8):33-35.

第9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时代的变革高考竞争愈发激烈大学不断扩招,我国高校大学生从数量上较上个世纪出现了质的变化,大学教育也由知识技能的传授向素质的全面培养转变。然而,面临社会转型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身为独生子女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问题凸显,频频出现的高校学生蓄意谋杀、高校学生虐待动物、高校学生自杀此类事件,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敲响了警钟,如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方法还存在不断向前改进的空间。事实证明,大学生行为失范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心理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造成的,因此,必须不断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这也符合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完善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界定

道德教育按教育内容属于价值教育的范畴,但这种道德教育却规定施教者确守价值的中立,保证在传播教育时没有价值导向,其教育内容的仅仅是对学生在进行正确价值取向与理性分析的方法指导;此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本质来讲仅属于知性教育,它无法影响到学生感性与理融的内在的心灵和灵魂,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整齐划一、脱离学生个体心理状况的,也不可能把学生当作填充知识的“容器”和的标准答案统一的“做题机器”而进行简单粗暴的灌输和统一思想训教。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是一种价值传播,其关键在于根据当下阶级发展需要,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信仰的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根据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培养积极上进的知识分子,推进社会的发展进程。

关于心理健康的界定始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其内容可从心理疾病或变态与健全人格稳定的心理状态两个方面理解,心理的健康状态并不只限于没有心理障碍或变态心理,还包括个体在社会环境下稳定的适应性、健全的人格与个人心态与内在潜能的完全激发。另一方面健康的心理可以促使个体在相同的客观环境下将自身能力发挥至巅峰状态。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为目的,以多种灵活的手段为方法,改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心理健康水平,形成稳定的积极心态的活动。通过教育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建立健全正确的心理健康愿景,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从而树立积极的心态与有效的自行为,并能在自身心理状况不佳时寻求可靠的帮助,以达到改善与调节心理健康的目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1.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教育的本质趋于工具化、客体化等教育趋势;教学内容上主张实用主义,忽视学生差异化的独立人格培养;在教育模式上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灌输,轻视学生心理认可度;在教师素养上体现出轻视价值认同,职业道德欠佳等。在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校园文化活动忽视人文关怀,影响人格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整齐划一的价值取向的倡导,心理健康教育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在心理层面上改变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化”和“抽象”的认识和看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所依托。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育目的应与人的本质相适应。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学生主体的认识与教育目的共鸣相得益彰,以学生个性与正确价值取向的共性协调发展为目的。从本质上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大学生以健康的心理体会思想教育的内涵,激发学生的认同的内在动力实现自我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促进性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通过心理咨询与疏导,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良好的情绪控制力、坚定的意志、良好的心态与人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思想政治为核心,开展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政治观点,形成成熟的人格,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都是为提升大学生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思想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引导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心理支持的作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到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又受到主观内部因素如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的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成熟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品质,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保持健康的心理。拥有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是高校生在接受教育的基础,是培养良好政治素养,思想品质的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个性品质与其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状态的水平是培养思想政治的基础,是制约与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积极有效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并且在解决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矛盾时,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式,其效果事半功倍。

3.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从马加爵残忍杀害4名室友、车祸伤人后又补8刀最终导致伤者死亡的药家鑫、复旦大学研究生饮水机投毒事件等等,深究各种大学生恶性事件的因果,其中大部分大学生平日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都无可厚非,事件发生乃至后续的发展让人额腕痛惜,许多事件都将原因指向高校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在深刻的反思中不难发现,这种高智商的低级犯罪现象是由于大学生人格不健全引起的。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看,问题出在面对极端情况大学生心理稳定性差,面对出发状况时,大学生往往出现瞬时的心理防线崩溃,所有道德与法制观念瞬时土崩瓦解,这种不稳定的心态引起行为失常,引起平日行为规范良好的大学生成为令人发指的恶魔。其问题根源不在于平日的思想水平,更显现在其内在心理状态,因此高校的思想与法制教育应遵循当代学生的特点,针对其心智与心理的变化研究具有针对性、高校的教育方式。教育者与社会学者也应该将心理治疗作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重要现实意义,我国对于心理教育的认识也应该提升到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对待。

三、总结

高校心理健康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都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培养健康心态、完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心理教育创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基础,其内在特点弥补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种种不足,丰富了其教育方法与内容;进一步完善了思想政教育的施教方式;提高了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心理教育的重要作用应当全面贯彻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结合与完善其教育方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摆正两种教育手段的关系。相符依托相互促进,以全面培养大学生素质为核心,充分发挥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真正促进高校的教育水平。(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1] 《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邵献平,何丽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年5期P34―P37

第10篇

关键词:高师 公共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

公共心理学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培养未来教师的职业素养、从教技能和心育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诸如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调、严重脱离教育和生活实际等问题,始终是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难点,经过多年的思考与实践,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此谈几点体会。[1]

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重要性

1.提升未来教师职业能力的需要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必须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但长期以来,教师教育专业一直比较注重专业知识技能和心理学之教学应用的培养,忽视了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不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模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理解不准确,更谈不上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和方法。走进基础教育后,面对学生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这些教师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更谈不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如此普遍现实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高师公共心理学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反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仅仅是专职心理辅导员的职责,也应是每位任课教师的责任,任课教师还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有学者就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一个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2]

2.适应基础教育实际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社会改革的全面深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民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趋向多元化,这对处于未成熟期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然而,长期以来,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注重于心理学应用于学科教学,并不关注和解决中小学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以致实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在我校往届毕业生的座谈会上,许多师范毕业生提出曾学过的心理学课很难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排上用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共心理学教学严重脱离中小学教育实际所致。为此,公共心理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让师范生掌握适应社会生活、悦纳自我、发挥潜能的技术方法,知晓如何引导中小学学生有效解决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心理学教学对接基础教育实际,提高心理学教学的实效性。[3]

3.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处在青年中期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人格和事业发展方面最易产生心理困扰。虽身体上已经成熟,大学生在心理上并不完全成熟,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还缺乏完全适应的能力,心理韧性和抗挫力相对较差。一旦生活突变或遭遇挫折,心理的弱点便暴露无遗,表现出这样那样的心理困扰和障碍。如,一些学生因体相不佳、社交困难等感到苦恼和焦虑,不敢面对现实,陷入自卑和偏激而难以自拔。为此,许多大学生十分希望公共心理学课能在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所帮助,为心理素质自我提升、心理健康自我调适等方面提供更多适用的知识。然而,以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为主干,添以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部分内容的公共心理学内容体系,未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发展中遭遇的各种心理问题。因此, 在公共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能为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注入活力。[4]

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重在理念和方法

1.准确定位,目标融合

许多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薄弱主要表现在自控弱、社交困难、情绪易波动、适应能力差等方面。为此,公共心理学教学必须树立全面的心理素质教育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公共心理学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善学善教、育心育人的未来教师,带有一种理想色彩。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不是强迫学生达到某种理想境界,而是视学生为社会现实中的活体,以普通人的眼光看待他们的心理和行为表现,让他们全面、现实地认识真实自我,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实。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要融合两种目标,使之既符合教育目的,又贴近社会生活,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5]

2.案例教学,体验为主

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以及助人与自助的能力,其教学必须兼具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倘若学生只会记忆一些抽象的心理健康概念,完全偏离了教育初衷。为此,心理健康教育不应沿用传统讲授法,而应采用以典型案例研讨为主的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案论理,以理解惑,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交流,可以领悟相关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相关技术和方法,提高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现实心理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课堂将活起来,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还应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体验式教学,将心理学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公共心理学课程环境进行有机融合,通过“导入创设情境亲身体验交流分享内化应用”五阶段体验程式,协助学生获得充分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幸福生活。

3.创新模式,三助为体

心理健康教育应将学生、团体和教师的力量融入教学过程,构建学生自助、朋辈互助和教师帮助的“三助”教学模式。

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主体通过各种方式,满足自身的心理需要,促进心理发展,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其价值在于,可以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具体的途径和形式有:自助式心理探究、自助式心理训练、自助式心理辅导、自助式心理激励等。实践证明,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效果良好。[2]

朋辈心理互助是指大学生相互给予开导、安慰、鼓励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类似于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活动,促进互助者心理素质向积极方向发展。青年大学生喜欢向同龄人敞开心扉、倾诉心声,因此,朋辈互助能使助人者与受助者保持完全接触,通过专注的倾听,合理的劝导,理智的分析,真诚的安慰,帮助心陷困境的同辈恢复自己的理性和认知能力,缓解过度情绪,重拾自信,恰当应对。同时,助人者也提升了同学友谊质量,提高了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良性循环。实践表明,朋辈心理互助是一种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有利于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培养大学生乐于助人的品格,有利于助人自助目标的实现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3]

师助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教师为大学生提供课堂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和发展性心理辅导。

课堂心理咨询是指将心理咨询融入课堂教学,是一种受欢迎、实效好的新型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上解答大学生关注的心理问题,可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二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辅导,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学不仅仅是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对日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也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具体操作是,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先由大学生梳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感到困扰的心理问题,然后收集、分类这些问题,最后通过三种方式予以辅导。一是对普遍关注的典型性问题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辅导;二是对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心理问题,在课堂上公开解答;三是对个别性的心理问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4]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改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进而促进良好社会适应与发展的助人活动。团体心理辅导可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和心理困扰的成员提供理解、支持的气氛,在这种安全的氛围里,成员会尝试探索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主要用于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一般由辅导教师引导,重点放在大学生共同关注或可能共同遭遇的心理问题上,常用的方法有讨论、分享、交流和体验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这种活动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反思,完善学生的心理品质。

发展性心理辅导致力于培养健全人格和开发心理潜能,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帮助不同发展阶段的大学生顺利地完成各自心理发展历程,妥善解决心理危机,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目前,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中的问题。过去,此类问题主要是通过心理的成熟来自己解决,但如今,发展性问题在数量上日趋增多,在性质上日趋复杂,仅靠自我成熟的途径已很难加以妥善解决,因此,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已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向。

三、要加强教材建设和师资培训

近些年,公共心理学教材虽内容有所取舍、体系有所重建,但仍未能适应当前我国学生心理发展和职业成长的需要。为此,组织相关同行对公共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了尝试性建构,形成《教师教育心理学》一书,2012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本校2013级、2014级师范专业共3000多名学生中试用,师生普遍反映较好。为进一步提升和完善该教材,要以“高师公共心理学‘理论、实验、咨询三结合’教学模式的实验”为题申报了湖南省高校教学改革项目并获立项资助。在近两年教学实践、课题研讨和基础教育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正着手修订《教师教育心理学》,力争在反映教师教育、心理学最新成果的同时,渗透实践性取向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突出教材的时代性、实践性和实效性。整个教材分为基础编、教学编和育人编三编。基础编介绍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教学编和育人编是教材的主要部分。教材主要部分以 “双主线贯穿”的方式组织,教学编以善教善学工作为主线,育人编以育人育心工作为主线。[5]

课程内涵建设说到底是任课教师本身的内涵建设,加强师资培训是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关键。为此,对学校公共心理学任课教师进行了系统性培养和培训,主要从三条途径进行。一是实践培养,即与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合作,任课教师经培训后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二是科研提升,即在学校层面指定若干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作为教学改革项目由公共心理学任课教师承担;三是校校合作,即本校公共心理学教学团队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组团,做学结合、共同研究、分享交流。

参考文献:

[1]樊富珉. 二十一世纪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J]. 大众心理学,2000(4):12- 15.

[2]王希永. 论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2005(2):26-28.

[3]于娜,杜天骄,李艳波. 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J]. 西北医学教育,2008(5):990-992.

[4]王瑶. 将心理咨询引进课堂教学实践[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102-104.

[5]唐芳贵. 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实践性的视角[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131-134.

第11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社会发展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中,教师责任重要,需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心理素质,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就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倡导探索人类的美德,如爱、宽恕、感激、智慧和乐观等,因此咨询心理、社会心理、人格心理以及健康心理等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分支均可以在研究积极心理学的过程中转向研究人性的积极面[1]。在积极心理学角度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形成正确心理健康教育,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媒介,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在该背景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乐观的心理态度,使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意识,进而提高学生幸福感。

二、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缺乏教学目标在高职院校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避免因为心理问题,造成事故。很多学校将问题作为中心,将预防问题作为教学重点。这种教学目标的制定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忽略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高职院校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全面的教学目标,保证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单一随着教育事业发展与进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很多问题。传统教学中,主要以学生自我认知、挫折压力面对、精神疾病、心理障碍的防治等为主要内容。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结合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设计教学内容,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三)缺乏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日常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将教学内容应用在实践中,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往课堂活动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采用被动的学习模式,不能更好地体会学习的乐趣。只有实践活动,才能够巩固学生学习内容,在强化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进而提高其整体的综合素质水平。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则是忽略实践教学的意义,从而影响整体教学活动。(四)忽略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下,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并且提升该课程在高职教学中的地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种,如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室等等。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师比较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忽略学生能力培养[2]。很多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室的建立情况较差,缺乏专业的教师,无法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制定教学目标在高职院校中,为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完善可行的教学目标[3],且制定目标时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基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身。教学目标设计时,应在原有基础上,引进积极教学理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与性格,为学生工作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教学目标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幸福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二)丰富教学内容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重视学生积极个性与心理的发展,使学生更好适应社会环境,发挥自身优势。为了使学生形成积极品质与态度,建立良好的职业发展观念,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提高学生积极认知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心理教育,在学习中,增加情感体验,消除学生消极心理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角色扮演以及创建情景模式等,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使学生体会更多的学习乐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第二,增加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包括兴奋、快乐、感恩、爱等内容,可以传递正能量的一种情绪。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增加学生积极情绪体验,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同的正面能力,以此影响学生的情绪,形成积极向上的情绪态度,学会以乐观的方式对待事物,以此提高学生素质。第三,培养学生积极人格。高职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使学生形成阳光、积极的人格,学会以正面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此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丰富教育途径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要求,降低了教学质量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丰富学生学习途径,增加学生学习方法,以此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心理干预与辅导教育[4]。在高职院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性教学,并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这样一来,可以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可以健全学生性格。其次,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学校是学生成长的环境,对学生学习具有很大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新型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创建教学环境时,应该以积极向上为主,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增强学习效果。

(四)完善教学评价随着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以往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严重阻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传统教学评价中,将教学质量、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比较单一,无法全面了解学生。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情况并不平均,单一简单的评价模式无法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降低了教学质量水平[5]。因此应该对教学评价进行创新和完善,针对学生的学习专业与实际学习情况,综合评价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与素质水平,使学生在教师评价中对自己有全面认识,发现自身优势与不足,以此推动教学活动开展。

(五)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是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学校应该重视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组织培训活动,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使教师在培训中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此外,学校应增加招聘渠道,建设素质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开展多种模式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水平。

第12篇

【摘 要】如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缺乏必要的重视度,造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频频出现,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我们需要对此给予更大的关心和帮助。心就像是一个屋子,当自己将钥匙抓得紧紧的时候,只要有一个人为你推开一扇窗,整个心都会充满阳光。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充当推窗者,让大学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渡过美好的大学四年。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引导措施;职责

在十年之前,很少有人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老师,就连学生自身都很少考虑和关心过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家的眼里似乎更注重的是“双业”,即“学业”和“就业”。其实,正是这“双业”带来的无形压力,再加上来自于社会、家庭、父母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消极情绪渐渐地积淀,迫使在大学生中频频出现不良现象,例如:焦躁、不安、自闭等,我们统称为心理健康问题。这些不良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情绪和身心健康,甚至造成走向犯罪的不良后果。这一切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心理健康问题离我们不遥远,仔细观察周围的人,每个人或多或少的存在消极情绪,就需要有专门的组织和人员去帮助大家化解不良思想,净化心灵。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充当推窗者,让周围的朋友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渡过美好的大学四年。

一、大学校园屡屡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引导措施

通过自己所带的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清心社”针对本学部不同年级同学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结果显示:99%的同学存在至少一种不良情绪,但其中只有4%的同学存在相对来说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总体来看,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学业问题。许多同学步入大学后,希望找到一个可以释放压抑心情,摆脱高考疲惫状态的园地,再加上学长们的“经验”传授,觉得大学课程是可无、可翘、可睡觉的。因此,大家尝试着第一次翘课,一次又一次,多次过后,已经习以为常。渐渐把上课和学习当做一种负担,沉重的包袱。从开学之初,就要向同学们树立这样一种观念——无论何时,学习是第一位。只有心存终极目标,就像是一列火车有了目的地一样,才不会偏离轨道。我们可以采取:一是向大家简单介绍大学四年的学业任务、考试制度,使大家心理有数,合理安排各自学习和娱乐的时间。二是请各年级同学描述各自从开学来的日程和收获,近期情况和状态。让初入新生了解各年级的任务和所要达到的层次,从中吸取经验、摒弃不足,一切由自己来审判。(2)人际关系问题。我们有时会从同学那里听到某某是孤立主义者,不合群。造成原因也是不尽相同,包括:过于自我为中心而忽视周围的任何人;自卑过度,不愿与人交流等等。一是可以组织如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等团体协作互动项目,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让同学之间加深了解,化解矛盾,能够在活动的过程当中体会团体的重要性。二是举办辩论会等形式的研讨会。让每一名同学更愿意与其他人交流探讨,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敞开心扉,与周围的人也更容易相互接近。三是实行班委轮流制度。由于担任老师与同学媒介的角色,促使大家能够主动开口,锻炼在众人面前说话的勇气,培养外向性格。(3)恋爱问题。大学生恋爱极其普遍,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经历,往往在恋爱过程中受到伤害。从而自我伤心,耽误学业,整个人陷入一片混沌中。面对脆弱的心灵,将如何去抚慰,需要我们心理健康工作者去深思熟虑:一是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的情感要求,是消除大学生孤独感的良好方式。要让每一位同学在校园文化中显示自己的才华、表现自我价值,得到被尊重的机会。二是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恋爱问题要高度重视,灵活应对。要克服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偏见,对于正常谈恋爱的学生要给与理解和关怀。

二、作为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能力权限和职责

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能力和专业水平是有限的。作为心理工作者应当履行的主要职责可以形象的概括为以下四种:(1)扫雷兵。我们应该培养对问题的敏感度,及时发现身边不良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性格极其孤僻,由于家庭贫困、成绩极差导致自闭焦虑的同学,制作个人档案,并定期进行良性引导,记录工作过程和同学的情绪变化。(2)传声员。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支宣传力度广的团队,能够及时将积极的信息传达给周围的每一个人。(3)支持者。心理工作者应当成为同学们信任,可以倾诉的对象。具调查统计,当同学遇到难以排解的心里烦恼时,首先会想到朋友的占58.8%。可见,大部分人都希望有朋友陪在身边,朋友是最好的倾诉对象。心理工作者,就是要成为大家的朋友,学会耐心的倾听。

参 考 文 献

[1]张小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2002(3)

[2]谢炳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