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理课程特点

地理课程特点

时间:2023-08-07 17:30: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理课程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理课程特点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地理素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124

初中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课程。教师若能抓住教材的本质特征,创新教学过程,这门课完全“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为此,教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充分探求教材内在的特点或规律,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地理学可以说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它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在地理的基础教育阶段,很多国家都十分注重挖掘地理学科的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国的地理教学新课标也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地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需要指出的是,地理课堂教学在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注意透过对祖国辽阔的疆域、美丽的山川河流、丰富的资源与物产、浓烈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等方面的讲解,充分挖掘并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使其树立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等。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教材中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联与依赖等方面的剖析,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探寻教材内容的规律性,锻炼学生的思维技能

大家知道,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揭示的正是地理事物及现象间的规律性内容。为此,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地理学特别是区域地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也是初中地理教材内容中最基本的规律。它贯穿于整个教材。教师在教学中需充分抓住这一特点并加以总结,这不仅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教材的精髓内容,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总结能力。

首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组成陆地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特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了地理教材内容中存在的一些规律性知识。它散见于教材的各个方面,主要表现为各章节间一些宏观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和彼此影响。例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生物、经济生产甚至文化、生活方式、民族性格等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其中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整体性原理与学生一起分析各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及发展变化的影响,从而初步评价某方案或政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其次,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主要是指区域地理环境结构在区域内部的差异。它事实上是地理环境“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另类表现。需要指出的是,教材中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分布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地理景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布;(2)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地理景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布;(3)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地理景观的垂直地域分布。若这些分布“规律”被打破,就产生地理区域的自然景观分布的“非地带性”特征。这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普遍存在。它主要是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水分差异、洋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例如,处于同一纬度、北温带的天津和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和降水根据地带性规律应相似,但因两者的海陆位置不同而打破“地带性”产生差异。乌鲁木齐地处内陆,天津则临海,两地的年降水量显著不同,天津要比乌鲁木齐多。

三、利用地理教材的直观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2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04-04

2010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等要求[1];在经历了十年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教育部完成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修订、调整和完善工作,并于2011年底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于2012年9月开始使用根据《地理课标》(2011年版)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

本文从“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分析《地理课标》 (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修订、调整和完善之后的主要变化。

一、“前言”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导入语指明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价值——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2]。这源于《地理教育国际》中“序”的内容,也折射出《地理教育国际》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深远影响。

(一)课程性质

地理课程性质的问题,即地理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地理课程性质揭示了地理课程应具有的独特价值。[3] 《地理课标》(2011年版)不再细述地理学概念及其显著特点,而是直接阐释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纵观1988、1992、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发现其中提到的地理课程性质,均指向两个关键词:“必修”和“基础”。此次重用“基础课程”作宾语,强调了地理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所起的奠基作用。此外,《地理课标》 (2011年版)还详细地介绍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五个特征——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与《地理课标》(实验稿)对照,这一部分有如下变化:第一,保留了原有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两条理念,而在具体表述中注意了与“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的链接;第二,将保留了原有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和“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合并为“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第三,将保留了原有的“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和“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两条理念融到了实施建议之中。

(三)课程设计思路

这一部分的主要变化为,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第2条。讨论如下:第一,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编写的顺序,大致是先地球和地图,后中国地理或世界地理。“人教版”、“湘教版”、“大象版”、“广东人民版”、“晋教版”和“商务版”六种版本的七、八年级地理教材都是按照“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顺序来编排,唯独“中图版”是依照“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编写。由远及近和由近及远这两种地理课程内容的编排,各有利弊。究竟孰优孰劣,需要进一步探讨。第二,对于地理教师是否可以自行选择授课顺序,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地理教师对教材结构的把握程度和学校对地理教师的评价机制等现实因素会直接影响地理教师授课顺序的选择。例如,由于一学期地理课时数是一定的,若地理教师调整授课顺序,很可能会与当地期中考试等统一检测的考查内容与要求发生冲突,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地理教学评价。

二、课程目标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中阐述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总目标比《地理课标》(实验稿)更加精炼,删去了原有的“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4]一句,在总目标与分类目标之间增加了一段话,旨在强调不可肢解三维目标。

(一)关于“知识与技能”

主要变化为: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增加了掌握“地图”的基础知识与“表达地理信息”、“地理实验”的技能。可见对地理基本技能的要求有所提高,不仅要求获取地理信息,还要求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此外,随着地理教育界对地理实验的深入研究,地理实验技能的培养越来越得到重视。[5]

(二)关于“过程与方法”

主要变化为: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知识与技能”中的“归纳地理特征”移到了“过程与方法”部分;增加了“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不仅吻合了素质教育的核心诉求,而且符合《纲要》中提到的战略主题。

(三)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

主要变化为: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好奇心、吸纳兴趣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有所提高;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增强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这重在让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因地制宜等地理观点与逐步提升安全意识和生存能力。

三、课程内容部分

2011年版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均将《地理课标》(实验稿)第三部分标题“内容标准”改为了“课程内容”。

(一)标准

1.删去《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部分标准条款或词语,以降低或提高要求,规范表达,避免了学科间的内容交叉、重复等。例如,删去了“中国地理”中“认识区域”部分的“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标准,降低了教学要求。又如,删去了“气候”中“天气与我们的生活”这一标题的“与我们的生活”,以保持前后内容的一致性。再如,删去了“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以避免和政治学科中相关内容的重复。

2.更换部分标准条款或词语,以降低或提高要求,规范表达等。通过更换《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部分标准或词语而降低要求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将“说出”、“知道”、“描述”等了解水平的动词改为“归纳”、“概括”、“理解”等理解水平的动词,以提高学习水平要求。例如,在“世界地理”的“居民”中,将原表述“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改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明显提高了学习要求。规范表达,是为了让语句更趋准确、简练。又如,在“气候”中,将原表述“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换为“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显简练。再如,在“疆域与人口”中,将原表述“省级行政区”更换为全称“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更显规范。

3.增加部分标准或词语,以提高要求,强调规范表达等。《地理课标》(2011年版)增加了部分标准或词语,提高了要求,表达更加规范。例如,在《中国地理》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中,增加了“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乡土地理”中,增加了“举例分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这些新增的内容,符合地理课程目标中“增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的要求。再如,在“地球与地球仪”中,增加了“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强调在开展地球自转和公转内容教学时,需要采用地理演示法。

当然,对标准的修改是很灵活的。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也可能在某条标准中同时采用多种修改方式。

(二)关于“活动建议”

1.内容方面,规范活动建议。《地理课标》(2011年版)或精选、归并《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活动建议,或重新设计活动建议,以使活动建议具有典型性、可行性和启发性。

2.统一了对活动形式的表述方式。《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活动建议均采取如下表述方式:“开展……等活动。例如,……”建议开展几项活动,就举出几个相应的例子。涉及的活动类型包括地理观测、动手制作、运用地图、拼图游戏、模拟演示、参观、体验、辩论、讨论、学习交流、角色扮演、野外地理观察、地理知识竞赛、撰写小论文、乡土地理调查、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等,共列出23个例子。由此可见,地理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条件,从中选择或自行设计其他的适当活动内容,以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关于“说明”

1.编选区域时有所限定。《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部分都指定了必学区域。“世界地理”部分的“说明”中,增添了“南、北极地区是必学区域”要求,并指出,“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四个地区(例如南亚)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即必学地区由《地理课标》(实验稿)要求的五个改为四个,此外,增加了“‘大洲—地区—国家’组合应涉及所有大洲”的要求。“中国地理”这部分的“说明”中,增添了“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的要求,并指出,“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可见,要求所选的五个区域可以是不同空间尺度的,但必须满足其他条件和要求。其实,依据《地理课标》(实验稿)编写的七个版本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均满足了如上新增要求,只是“中图版” 《地理》七年级下册中,将香港和澳门放在第六章的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内进行简单介绍,不如其他版本教科书专门用一节或两节来介绍香港和澳门那样详细。

2.突出德育的时代特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就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答记者问》中谈到: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6]《地理课标》(2011年版)体现了这一精神,例如,在“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用“要引导学生用科学发展观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这一“说明”,代替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用发展的观点引导学生了解区域内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

3.删去不太重要的“说明”内容。为简明扼要,《地理课标》(实验稿)中一些不太重要的“说明”内容,在《地理课标》(2011年版)中被删去,例如“气候”部分的第2点说明。

4.新增必要“说明”,以免分歧和争议或强调某些要求。为明确概念,杜绝分歧,在“说明”中增加了一些必要的文字。例如,在“中国地理”中“地域差异”部分的“说明”中,新增了“四大地理单元是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而划分的综合地理区”一句,以避免对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中产生对四大地理单元划分的分析和争议;在“乡土地理”部分的“说明”中,新增了“提倡积极开发小尺度区域(乡、镇以下)的乡土地理校本课程”这一要求,对鼓励开发乡土地理校本课程的精神予以强调。

四、实施建议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案例,需简要说明时采用了举例的方式。

(一)评价建议

这一部分做了一些结构调整。《地理课标》(实验稿)是以“能力、方法、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建议——评价方式”的顺序进行表述,而《地理课标》(2011年版)则按“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 的思路陈述“建议”。其中,“根据地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确定评价标准”包括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具体地说,与《地理课标》(实验稿)对照,关于“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补充了对纸笔测验、档案袋和观察评价等评价方法的详细介绍;关于“评价的实施”,在《地理课标》(实验稿)基础上,强调了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等;关于“评价结果的解释”,明确阐述了解释评价结果时的注意事项和作出评价结论的最终目的。

(二)教材编写建议

《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教材编写建议”较多的是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调整、补充。

1.第一段简略交代了地理教材所包括的内容,代替了《地理课标》(实验稿)同一部分的第五点“重视教材的系列化建设”。

2.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其他四点拆分为五点,增加了“突出能力培养,发挥教科书的学习引导功能”的要求,强调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这与“使地理教科书成为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基本的教学资源”目标相一致。

3.在“建立合理的内容结构”中,增加了教科书编写者选择区域时应注意“适当分散难点,注意知识再现”。

4.在“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的阐述中,增加了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精神。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地理课标》(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修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创建地理教学环境,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在“建设学校地理课程基本资源库”一节中,增加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置地理专用教室、地理园等”这一建议;在“开发社会地理课程资源”中,增加了“有条件的地区可创建地理实习基地”这一建议。

2.利用学生的学习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标题更换为“利用学生学习经验资源”,明确并凸显了这一要点。

3.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地理教学方法。新增了一大要点——“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提倡地理教师从网络上获取电子资源,“借助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地理”。

综上所述,《地理课标》(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调整、修订和完善涉及深广,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地理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研究、理解,依据其新指向、新要求和新精神,认真地开展教学,深入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第3篇

【关键词】英国课程 地理 野外调查

2014年英国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野外调查定位为:运用特殊的地理专业知识、专业理解和技能对一个特定的室外的环境进行相关研究的经验。在野外调查中,学生练习一系列的技能,获得新的地理视野,对于他们身处的世界开始接受不同的看法。野外调查对于加强地理角色的设想是至关重要的,在所有层面,野外调查是一项更加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因此必须将看地图、野外调查的地理技能作为专业学习的一部分。野外调查方面也规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野外调查,最少需要两种差异巨大的环境。

一、重视地理技能

英国地理课程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地理技能的培养,从英国地理课程改革的过程和内容上来看,英国地理课程对地理技能培养由一开始的不是很关注转向关注,并且关注的程度在加深,给予高度重视。

英国1991年《国家地理课程》将“地理技能”列为五大教学目标之首,这是注重地理技能培养的重要转折点。英国地理课程标准在‘关键过程’中重点阐述地理基本技能,包括地理询问的技能、进行地理野外调查的技能、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和进行地理交流的技能等。在地理询问中,又重视学生提出地理问题、收集地理信息、调查地理问题、分析和评价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等技能的培养。地理学者必须在地理技能方面能够胜任,这个包括质的研究方法,野外实习技能和数据操控,地理技能和量化过程和比率的能力。

二、着重地理野外调查能力

(一)地理野外调查能力的重要性

2014年最新课程中进一步强调了地理技能中野外调查能力的培养和关注,体验和理解野外实习在地理知识理解中起到的作用。地理野外调查在地理课程占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地理科研的重要手段;地理探究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的延续;实现地理定量化的必要手段。在2014年英国《普通中等地理教育》中明确提出:GCSE地理规范要求学生扩展他们的区位知识,并将发展地图、田野调查和地理技能方面的能力放在首位。《A级内容咨询委员会―关于地理的报告》中申明,A等级规格应该包括给学生独子承担调查和研究的机会,这些调查和研究必须包括野外考察。野外调查是地理调查的关键。野外调查对于A级和AS级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都应该包含野外调查。

(二)地理野外调查的评估

地理野外调查评估的主题一定要包括一个可以评估野外调查的指标。其中一定要包括学生自己对于野外经验的评估,至少要涉及下面列出的两方面:理解各种在野外调查中被研究的问题,理解地理查询过程中要研究的相关问题。理解在野外调查中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包括观察和不同的测量方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和呈现野外调查数据包括地图、图表、示意图。分析和解释在野外通过使用相关地理案例研究的理论的知识收集到的数据。从野外调查的抄写本和数据中证明结论和提炼结论。批判性的反思野外调查的数据、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和获得的知识。

(三)地理野外调查的要求

地理野外调查要求学生:批判性的思考,和建设性和创造性地提问地理问题;收集、记录和展示信息;当调查议题时,识别带有偏见的观点和信息中滥用的证据;分析和评估证据,展示分析发现的信息去归纳得出结论;发现和创造性的应用地理技巧和理解地理技巧去创造新的地方联系和空间联系;计划地理询问,建议合适的一系列调查;解决问题和做出适当的决定去培养关于地理议题的分析技巧和创造性的思维;在实地考察和课外学习中,学生应该适合地、安全地和高效地选择和使用野外考察工具;在教室外的不同地方承担野外实地考察,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作为团队的一部分。

学生们使用英国和世界范围的地理知识去分析地方的自然和人类特点。通过详细的多维度的地理知识解释和预测随着时间的推进地方特点的变化。解释自然和社会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并且呈现这些关系如何帮助改变地方和环境。分析复杂的地理因素,用适当的方法去理解不同地方的发展。评估处理不同地理议题,提出不同的方式的方法,为自己持有的不同方法提出证据。理解可持续发展对他们自己生活的影响,以及计划和管理环境和资源应该考虑哪些,会使用例子来阐明。批判地评价证据来源并呈现连贯的观点,精确的和经过证实的结论,能够独立地在不同尺度上实施地理调查研究。

(四)地理野外调查在地理中的应用

野外工作将在核心和非核心内容基础上展开。自然地理的内容本身含有田野调查,包括观察和测量,地形识别和相关沉积物的描述,和在自然相关要素下,映射出不同的地理空间。英国地理课标中建议对沿海和冰川自然景观进行田野调查。水和碳循环知识内容可以开展广泛的田野调查,如测量降雨,入渗和径流(包括河流量估计),对土壤和植被碳储量的估计。课标中建议提供良好的在城市环境中的实习机会,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小规模的调查与全球环境系统之间的联系,并且提供了良好的实地测量与辅助数据整合机会。

人文地理方面可以针对全球范围内的自然全球系统和全球治理内容,对当地进行小规模初级实地考察例如:人口流动、人权和进入市场的进入,这些是潜在的主题,这些主题都可以使用地理野外调查方法。

三、英国2014地理课标对我国地理教育的启发

我国与英国虽然国情不一样,但是英国课程改革中体现的一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也是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一)注重地理与生活相结合

地理并不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割裂的,我国地理课程标准应该注重地理的实际应用,丰富实践性地理知识,地理教师应该在国家课程标准的规定下,增加乡土地理的教学,并且创造机会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在我们的身边。

(二)注重地理野外调查能力的培养

野外调查是地理调查的关键,野外调查在地理学中是一项很基本的技能,它可以使年轻人通过对真实世界的学习经验,从而使的年轻人有机会去巩固和扩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英国课程标准中,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并且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强调,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我国应该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发挥地理野外调查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并且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毕超.英国《国家地理课程》的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1996,(5):54-57.

[2]杨光.2013年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分析及其启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2):61-63.

第4篇

近年来,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在国内取得不少成绩,但问题也不少。问题1:理论研究多,实践研究少。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大多都是纯理论知识,而这些都是专家学者和高校的著名教授研究的,但是这些纯理论知识对高中地理教师的实际教学指导无实际意义。高中地理的特点是整体性和区域性。关于具体到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很少,尽管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多为理论类。高中地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理解存在局限性,一般都停留在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形式上,没有真正的做到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大多数地理教师只是把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看作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误解了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就是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这种错误的看法有部分是因为地理在高中学校的地位不太受重视和地理教师几乎没有外出去参加先进理论培训,使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实施离理论上理想效果偏差很远。同时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不清楚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阿的目的,只是觉得应用信息技术是一种时尚,或是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高中教师没有专门的研究经费和时间,学校追求升学率。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对高中地理产生的影响

1.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因为信息技术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拥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模拟的优势及特点。动态的图片及声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是因为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化解难点。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和某些特殊的地理现象属于高中地理知识的重难点,高中教师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板书、画图很难让学生理解这其中知识的深奥,而采用信息技术可以运用动画把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变的现象化,增强了教学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3.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和增加课堂的容量,是因为传统的教学高中地理教师通过板书,画图浪费很多的课堂时间,而信息技术让高中地理教师可以以课件的形式全面展示课堂内容,既为教师上课节省时间又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同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课堂上,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向学生提供多样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地理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应用地图的能力。地理的学习最主要的是使学生能够看懂图和应用地图,从而提高地理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是老师根据课本现有的地图或是通过挂图进行讲解或是在黑板上画图但不精确不规范,这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吃力,同时教师也浪费了时间和精力。采用信息技术可以把地图里的地理现象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一目了然。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把地图放大或缩小和移动,而且可以提高地图的清晰度和区分度。教师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应用地图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目前存在的问题

1.学校的硬件设施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一些乡镇学校,没有经济能力配置好的多媒体网络教室,部分学校甚至没有配置电脑教室。如果连基础的硬件设施都没有,谈何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

2.信息技术学科在大多数学校不受重视。现在学校都追求升学率,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学校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学科不是高考的考试科目,学校不重视,学生自然认为信息技术课学好无所谓。

3.师资力量不足。

4.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资源不足。

5.对整合的认识不深。

四、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对策

对于整合的认识不深的问题可以采用不同地区分层次分步骤实施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地理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整合。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五、结语

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课程;地理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259-02

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从概念形式到实践都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国内外学者对这种整合的定义也各不相同。目前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整合主要是指将信息科技融入课程的整体中,改变课程的环境。而狭义的整合则将课程等同于教育教学。后者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主要受一线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认同。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狭义的整合是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实践要求的。本文利用中国知网运用“信息技术、地理课程整合”和“信息技术、地理教学整合”为关键词,分别搜索出近十年38篇和74篇文献资料。旨在对狭义的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理论、整合的实践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梳理其理论逻辑,以期能为人们寻求信息技术和地理课程的整合的相关问题时提供一些有益的视角。

一、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理论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一课题,我国最具有代表人物的是何克抗教授。在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书中明确提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除此之外,他还介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整合的常用教学模式等等。而李晴、汤玉梅等人的《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一文中,也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就是在一定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特点,给地理教学创造良好的情境,增加学生对地理事象的认识,提高他们对地理事象的理解判断能力,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以及地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还强调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意义以及应该遵循“交互性、开放性、实践性、艺术性”的原则等。

二、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实践

近十年我国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文献综述中有54篇涉及到了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践问题,凌钥在论文《论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有效整合》中提到“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实践过程必然牵扯到学校软硬件的建设,教育理念的转变,地理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等各个方面”。而大多数学者都从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整合来论述。

1.信息技术与“教师的教”的整合。佟磊在硕士论文《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中分别阐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和教学模式等各个环节的整合。钱丽雅在《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优势》中也认为,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王莉在《浅谈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中,提出“多媒体网络教学”。徐悠、刘飞、钱海春、时峰等人也分别在各自的论文中提到了相同的观点。张桂如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中提出了“网络查询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网络游戏教学模式”三种教学模式。程南云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探索》中,除了这三种外还提出了“软件应用教学模式”。汪红艳在《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整合初探》中提出以下四种模式:讲授演示型教学模式、探究发现型教学模式、讨论研究型教学模式、小组协作型教学模式。钟爱群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提出类似的观点。牟桂琳的《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教学初探》中认为,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内容的整合主要表现在“利用幻灯片制作讲演稿”。而王志旺在《浅谈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一文中,结合了一定的教学实践提出,信息技术可以分别与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

2.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学”的整合。陈兵和曾国凤都认为应该从“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生的兴趣”两方面进行整合。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整合方面,陈兵在《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中认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为他们提供自由探索创造条件,学生有更大的灵活性”。而曾国凤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中提到: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开拓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与“学生的兴趣”的整合方面,陈兵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让教学内容动起来、活起来”。曾国凤认为“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价值”。马艳丽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中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整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自我检测的能力。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学”整合还体现于学习方式方面,宋城杰在《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中的应用研究》中提倡“混合式学习”。曾沛在《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中分别提出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查珍在《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中强调了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牟桂琳和李学全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教学初探》中提出了辅助式学习和自主式学习。周桂梅在《初中自然地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实证研究》中提出互动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陆敏和冯莉在《设情境求互动重发展――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中强调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张立伟在《新课程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研究》中认为应该“探索利用网络开展探究式学习”。通过对近十年我国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相关文献的梳理得知,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理论还不够完善,还有很多问题亟待去探讨与解决,如有关整合的必要性、特点、以及对于整合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等方面的论文尚少;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与“学生的学”的整合方面研究相对较少。

第6篇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总体框架的对比分析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从形式来看,保持了原来课程标准的基本设计、框架结构和各部分的内部结构,只在个别文字和前后顺序、具体内容上发生了些许变化,内涵也随之发生了突出的变化。总体框架由“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原来为“内容标准”)“实施建议”4大部分组成,课程内容的体系仍然由“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4大块组成;“课程内容”以表格和条目为主的呈现方式以及以行为动词(以学生为主体)的表述方式也没有改变。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更好地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精神和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改革在课标中体现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内容选择等得到了秉承和进一步完善。

    1.地理课程学科价值和功能更加凸显

    从修订内容来看,第一部分“前言”的导言文字有较大调整和修改。修订稿导言部分阐述地理课程改革背景的文字量明显精简,删去了“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等容易引起一线教师混乱的一些提法,更加开宗明义,先阐述社会和地理科学的发展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影响,然后阐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价值。这与原来“素质教育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内容不同,特别突出了地理课程的功能,尤其引用了《地理教育国际》中的一些提法,如“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这样的表述体现了国际视野,更突出了地理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更富有时代性和先进性,更好地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精神和课程改革的理念。

    2.课程性质更加突出与明确

    “前言”中“课程性质”这部分的文字表述改动、调整后的内容更加简练,层次清晰,要点突出。原来的内容在第一段阐述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文字量较多。修订后的内容一开始就阐明“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突出地理学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门课程,其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不仅使课程性质更加突出和明确,而且从性质引出的特点也比较明朗。

    3.课程基本理念内涵更加清晰

    “前言”中的“基本理念”,除了标题修订为“课程基本理念”以外,在内容和结构上也进行了精炼和调整,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两条理念的表述比之前更为具体、明晰,点明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内涵和要义是“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内涵和要义是“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原有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融入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中,删掉了“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和“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这2条理念,将原来一些阐述的文字移至后面“实施建议”部分的“评价建议”之中。

    4.课程设计思路更加完善

    “前言”中的第三个标题“设计思路”改为“课程设计思路”,也由原来的5条减为4条,并删去了两段“例如……”的文字,这样的阐述更为紧凑、明确。其中,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将原来“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的说法改为“除本标准规定的少量区域外,其他区域均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本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乡土地理”在“也可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前加了“可作为独立学习的内容”的说明。在“课程设计思路”部分增加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图”(如图1),此图原来置于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移至这里后,在画面设计和文字阐述上作了一定的修改,更加明晰了“概况”与“认识区域”所涵盖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部分的对比分析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提出了原来没有的课程总目标,并增添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总目标是一个宏观的、综合的目标,不能机械、教条地加以肢解。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内容顺序有所变化,删去了第二条中认识区域差异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和第三条中的“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的内容,降低了学习要求。更加明确了“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文字上有所变化,如将“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改为“分析、归纳”等并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的目标要求。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将“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改为“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这一内容,体现了对“人地协调”观念和“因地制宜”原则的重视,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渗透与培养。

    三、“课程内容”的对比分析

    作为地理课程标准的主体,“课程内容”是编写地理教材、地理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相对第一、第二和第四部分,这部分内容除了增加编排体例的说明外,总体结构没有大的变动,只在文字表述和行为动词的选用上有了一定变化,更加准确、明确,如把“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的行为条件和动词改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用实例说明”等,“在地图上指出”的行为条件和动词改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这样的行为动词要求更加具体、明确,突出了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气候”单元中,将“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这条标准修订为“举例说明”,将“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改为“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内容标准有一些删减和改动,适当降低了难度并明确意图。作为4大块之一的“地球与地图”,“地球”部分将原来的“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改为“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更加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人类探索地球历程的科学史教育;增加了一条标准为“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而删去了相应的“活动建议”,这一标准是必须进行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和动手实践。“地球仪”部分的“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位置”被修订为“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表述得更为明确,可避免与地理位置的其他内容混淆。

    第二大块“世界地理”部分,“气候”单元的第一个小标题“天气与我们的生活”被修订为“天气”,使之与“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主要气候类型”等下几个同级标题更加匹配。将原来的“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改为“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内容范围缩小,更加确切。第二个小标题“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中,删掉了“从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世界气候类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等文字,避免重复累赘。“居民”这一单元,把“人口问题”改为“人口数量过多”,范围缩小,更加确切。删除了“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地区发展差异”这一单元,标题修订为“地域发展差异”,使“地域”这一概念与后面“认识区域”中的“认识大洲一认识地区一认识国家”定的“地区(如东南亚)”概念便于区分,删去了“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在“认识国家”中将“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改为“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更加突出地理空间分布的核心知识。“认识区域”单元,为降低难度,在“认识大洲”的内容中删去了“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等问题”“通过实例说明某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在“认识地区”的内容中删去了“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在“认识国家”中删去了“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还有个别地方内容有所增加。如“地图”单元增加了“在地图上判读经纬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坡的陡缓”的内容,更加全面。又如,在第三块“中国地理”部分中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单元,新补充了“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和“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两条标准;关于长江和黄河,则明确要求“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文水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将原来的“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修改为“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增加了“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促使学生对我国河流分布、我国自然环境状况以及相关政策有更全面地了解,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生活及其终身发展都非常有用。

第7篇

中学地理课外活动,是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地理课程标准规定:“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因此,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1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旺盛时期,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正常发育,课外活动以感性认识为主,这正适合青少年学生认识事物偏重感性的特点。经常为他们开展形象化的课外活动、并加以启发引导,就是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

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经常为他们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符合他们这一心理愿望。

中学生还具有兴趣广泛,喜欢模仿和探索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他们的兴趣爱好得以培养和发展,就能渐渐形成技能和特长,为快出人才,多出人才打下基础。

2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造就新世纪人才的需要。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课堂知识得以验证和运用。并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如举办地理科普讲座、地理知识竞赛、进行气象观测、地理小制作、地理野外考察、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地理行为素质;另一方面,努力做出成绩,创出地理课外活动的新路,赢得人们对地理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最终能更好地发挥地理教育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3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地理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的重要阵地。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广为分布的名山大川,秀丽多姿的湖光山色,是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根据这一特点,可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观看录像片“长江三峡”“长白山风光”“井冈山风光”等,组织“中国地理知识竞赛”,出版“中国地理”手抄报专辑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在指导和带领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中,应积极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整个活动过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在活动中,教师更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增进相互了解,加深师生情谊,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表现出他们的真实思想、情绪、观点、行为,更便于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思想、言行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教师在课外活动中接触学生、关心学生、诱导学生,有助于建立一种稳固的、友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5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开拓学生视野

中学生的求知欲非常旺盛,课堂教学的时间、深度、广度都是有限的,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地理课外活动是一个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在内的广阔天地,让学生投入其中,既可开拓他们的视野,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又可让他们的意志得以锻炼,才干得以增长。如开展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学生能观察到各种地理现象,并搜集与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

6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增强学生地理实践的能力。同时也是对知识的运用和提高过程。这一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就,都能让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每一次失败,又能让学生受到极大的震动和启发。在这样不断地接触矛盾和问题,又不断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如在学习了“地图”一章后,组织学生测量学校,运用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绘制学校平面示意图。这样,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并能运用于实际中去。同时也使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总之,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教改三大板块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着眼点必须从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高度,从地理教育担当的历史责任,要十分重视沉重的素质教育和储能教育,要把课内与课外,知识与能力,动脑与动手,自觉与自理,智能与个性特长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统筹考虑,使地理教育培养出更多的有时代特色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段爱琼.东莞市中学生环境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德育天地,2010.

[2] 吴国强.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

[3] 赵华.中学地理课堂活动的思考[J].观察思考,2009.

第8篇

修订工作组:课程标准的修订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为指导,突出地理课程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公民方面的独特价值,很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和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

根据实验区的调查结果,修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保持原来课程标准的基本设计,课程标准文本的框架结构、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以及“内容标准”的表述方式、“实施建议”的基本组成等均保持不变。

《江苏教育研究》:深入学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之前,我们首先想了解,在现代社会,开设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意义何在?

修订工作组: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溯到现代社会对公民的要求上来。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恰恰能“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因此,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这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本源。

《地理教育国际》开篇写道:“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意识到,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地理教育的起点,当然要把“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负责任的公民”作为自己的本源。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规定内涵的五大特征。三大课程基本理念中,“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其中“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就是达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公民。

综合起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就是要培养活跃的、负责任的、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这是教师实施课程的最终目的,应该一以贯之。

《江苏教育研究》:据悉,这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在体系上没有太大变化,但在各部分内容上变化较大,请给我们介绍一下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修订工作组:好的,修订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国家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首先,审视课程标准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学科中的渗透情况。根据地理课程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等,加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在课程标准中体现时代精神。在课程标准中,这一点突出体现在“课程性质”的“思想性”中。同时在“课程目标”中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把“和谐”的概念引入地理课程。其次,注意巩固和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例如在修订后的“前言”中,提出地理课程有助于“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生存能力”。再次,进一步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是进一步阐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仍将地理课程的性质定义为“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的基础课程”,不同的是补充了5个特征: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以便帮助地理教师更好地把握义务教育课程的性质并在教学中予以体现。“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将原来的6条理念精简为3条。地理课程总目标中增添了一小段文字:“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总目标是一个宏观的、综合的目标,不能机械、教条地加以肢解。

三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删减了一些内容,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例如,在“课程目标”部分,删去了原第二条目标中认识区域差异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降低了教学要求。删减某些与初中其他学科有交叉和可能重复的内容也达到了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的目的。减轻学生不必要学习负担的另一种做法是删减或修改一些实验区教师反映教学难度较大、审议组也提出同样问题的标准内容。降低教学要求难度的另一个方式是调整行为动词的使用。例如,“中国地理”部分,将“……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中的行为动词“说明”修订为“认识”,稍微降低了一点要求。

第9篇

关键词:高中教育 地理教学 双动两案 教学模式

在高中教育当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地理课程的学习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升学,同时地理课程的学习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一直以来,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地理课程的教学都是采用传y的教学模式。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较为枯燥、单调,很容易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学生的地理课程学习效果。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也需要当前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地理课程的学习。“双动两案”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有着较大帮助。

一、“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含义与要求

(一)“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含义

所谓“双动两案”中的两案,指的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案与学生的学习方案。而双动,就是指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他新型教学模式的目的一样,“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应用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在地理课程中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以此帮助学生取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成果。因此,要想使得“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真正的发挥其效果,那么就需要重视教师教学方案的设计,在制定教学方案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对学生提供更大的帮助。同时,在进行学生学习方案的制定上,需要根据每一个学生学习以及性格的特点,为学生量身打造不同的学习方案,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个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都能有所提高。

(二)“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要求

在高中地理的“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应用中,应当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首先,针对学生,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自主的投入到地理学习当中,同时也需要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学会在地理课程的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并且进行更好的能力培养;其次,针对教师,教师一定要在教学方案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的学习,并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问题的思考和小组讨论,然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针对当前高中地理中“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提高对“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重视

从目前笔者所观察到的情况来看,虽然新课改的要求中已经提到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然而,在长期以往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当前许多学校中的地理课程依然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这样一来,就会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十分的单一、枯燥,也会影响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情况,除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校没有对“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产生足够的重视也是原因之一。因此,要想构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都必须要意识到“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同时具备改革的决心。

(二)培养一支职业素养较高的师资队伍

要想更好的实现“双动两案”教学模式,那么必须要培养一支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师资队伍。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案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同时还需要详细的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以及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以此来制定学习方案。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实现“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加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实践力度

从目前“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实际推动结果来看,虽然已经有部分学校采用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投入到地理课程的教学当中。但是与理论相比,实际的“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实行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不论是推行的力度,还是实现的方式,都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影响着“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发挥。因此,相关部门和学校,一定要加大对“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实践力度,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实现“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作用,为学生地理课程学习效果的提高提供巨大帮助。

三、结语

“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当前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学习效果,使他们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所海.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5,(10).

第10篇

关键词:影视资源 高中地理教学

引言

信息化时代的教育迫切需要信息化、数字化的课程资源。而现在的学生是被电影电视包围着成长起来的一代,凭借其在社会生活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嵌入,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须臾不能离开的东西,学生所了解的很多生活常识、为人之道最初都是受电影电视的影响或者说从电影电视中获得的。总之,电影、电视以及它们通过光盘、网络等传播的形式以其独特地魅力吸引着学生们的眼球,占据着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同时因为它极易获得,现已发展成重要的课程资源。本文分析了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功能。

一、丰富地理课程资源

目前,关于课程资源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综合国内外有关课程资源的部分文献,人们对课程资源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新课程提倡的是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即地理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地理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目标,促进地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地理素养发展的各种资源。⑴根据地理课程资源的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可将其划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信息化资源指以音像、网络媒体为载体的地理课程资源,如广播、电视、报刊、计算机网络等。本文所指的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影视资源就属于地理课程资源中的信息化资源。“国家基础教育司副司长王建国指出:‘影视教育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影视教育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在整个课程改革中间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理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当将影视资源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时,该影视资源就作为地理课程实施的内容,成为地理教学的内容。影视资源进入中学地理教学,可以给予教材更多的补充信息,扩充教学容量。简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影视资源的搜集、编选及运用,极大的丰富了地理课程资源。

二、增加地理教学效果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学生不能直接看到某些事物,无法亲身观察或感受一些地理现象,如:各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火山爆发、潮汝等。通过影视可以展示宏观、微观世界,教师就可借助影视资料进行地理现象、地理过程的逼真再现和地理实验的演示。通过影视频演示地理实验,可以浓缩实验演示过程,节省学生时间,还可以重复使用,省去大量实验用材料。在应用影视资源进行地理教学时,还可以通过镜头组接来进行各种创造,实现时空跳跃,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对所需内容的表达,而且可以将学生注意力直接引向教学的主要方面,突出关键部分,减少、排除不相干的信息,引导学生达到预期效果。影视资源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可以把教学的程序与学生的认知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段能创造出引人注目的可感知的形象来表达概念、思想,可解决在教学时遇到的教师讲不透彻、学生学不明白的地理难题;可引起学生注意,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忆。另外,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影视资源,还可以拓展地理教学内容,将地理探究活动做深、做宽;科学地运用科幻题材的影视作品,还能够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或作为紧张学习后的短暂放松;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案例学习材料等。

三、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对知识的追求是人类激情来源之一,当学生想知道地理知识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影视资源能以其它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展示魅力强烈勾起学生欲望,.从而对地理产生浓厚兴趣。“研究表明,当人对学习、工作有兴趣时,就可以发挥才能的80%-90%;如果兴趣低或没有兴趣,则只能发挥才能的20%-30%。”有这么一句话:“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这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的。还有如众所周知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所言。可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影视资料不仅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为学生提供近似身临其境的感性的替代经验;而且由于影像和声音的逼真性,在表达情感内容时,更能增加对学生的感染力,总之,影视资源能够通过精彩丰富的内容和声像并茂的画面,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促进地理教学现代化

1.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若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巧妙地应用影视资源,师生就有可能灵活运用地理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及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顺利开展高校地理课堂。在应用影视资源进行地理教学时会辅以多种教学方法,如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注重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法。这些教学方法运用合理的情况下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态度与探究精神的。

2.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

只有在应用影视资源进行地理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地理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情感的培养,若在应用影视资源进行地理教学时注意学生的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与教师和媒体之间形成一定的互动,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体会知识获得的过程,逐步形成个体的地理学习方法和技能。

五、结束语

将影视资源引入高中地理教学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现代化的必然之路。所以,今后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乡土课程资源 高中地理 教学策略

乡土资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乡土课程资源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它包括丰富的自然地理知识和复杂的人文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是对教材理论知识的有益补充,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1]。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家乡的地理环境是祖国地理环境的一部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家乡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一些课外实践、调查学习活动,能促进学生对家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了解,加强对家乡的热爱,从小树立热爱家乡、建设美好家园的理想。学生只有对家乡的情感具体深刻,才能形成对祖国深厚的感情。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这种爱家乡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将学生束缚于课堂上,忽略了学生通过实践调查获取知识的途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活动内容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调查。学生通过课外实践调查,结合家乡实际情况对某一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进行探究学习,既能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拓宽知识面。

(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之一。生活中富含学生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是最好的教材。乡土课程资源包含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很多地理素材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但如果用地理原理解释则学生未见得能解释清楚。教师将学生身边的地理材料加以点拨,更能加深对地理原理的认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乡土课程教学资源贫乏

地理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它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教学主要的载体。但教材并不能反映全部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关注教材和教辅材料,而忽略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例如乡土课程资源。很多地区缺少与地理教学相配套的乡土地理教材,而且教师对本地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使用的较少。因此,许多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不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二)开发程度较浅局限于课堂教学

受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开发的乡土课程资源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于教学课时安排有限,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仅局限于文字材料。教师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传授文字材料形式的乡土课程资源,却忽视了野外实践调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通过乡土案例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只讲教材,照本宣科[2]。因此,地理课堂气氛沉闷,教学内容枯燥,脱离了生活实际,效果较差。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应充分发掘乡土课程资源,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用学生身边的实例解释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丰富教学内容。

例如,讲农业生产的特点这一内容。教师如果直接将农业生产的特点讲解给学生,则学生被动接受,容易遗忘。如果将这一知识点与学生熟悉的家乡事物结合起来,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在课上引入家乡的苹果节。为什么每年的秋天我们举办苹果节?学生很容易想到这是农业的季节性特点决定的。为什么去年举办苹果节今年又一次举办?这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周期性特点。我们每年都有苹果节,为什么海南没有呢?这显然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教师充分利用乡土材料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运用乡土问题设置情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理解是片面的和浅显的。教师应适当选取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作为教学案例,帮助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释,找出地理规律[3]。

例如,关于地球运动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这一知识点,地球的运动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由于非常抽象,学生对其难以掌握。如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则学生也能总结出该地理规律。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帮助学生思考推导规律。(1)本地昼最长夜最短是哪一日,该日以后昼夜长短如何变化?(2)本地昼最短夜最长是哪一日,该日以后昼夜长短如何变化?(3)在哪一段时间内本地昼长大于夜长?在哪一段时间内本地昼长小于夜长?学生通过思考以上问题可以清晰地理解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三)加强地理实践培养学习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师可以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实施开放性教学,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课外实践中学生通过野外考察和调查巩固教材中的内容,培养与人交流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要以课堂教学理论为基础选择考察点、考察路线。实践前学生应掌握一些基本的野外考察技能例如:绘地图、摄影等。例如城市功能区的布局这一内容,在课堂内容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可提出具体的考察要求:(1)在城区找出各功能区分布的位置;(2)各功能区的形状如何;(3)在当地政区图上绘出各功能区。学生通过课外实践调查,加深了对教材理论的理解,也提高了实践能力。

乡土课程资源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生活是教育的大课堂。学生以家乡地理为背景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培养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将乡土课程资源有机融入高中地理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陈澄,樊杰.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第12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地理课堂教学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87-01

自多媒体技术引入中学地理课堂后,其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劣比较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焦点。本文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进行探究,期望寻找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的特点

本文所说的多媒体技术是指在教室中计算机与投影的结合,在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实现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1]。在多媒体教学中,通常将用于执行教学任务的多媒体软件称为多媒体课件(multimedia courseware),简称课件[2]。常用的课件开发软件有:Powerpoint、Authorware、课件大师等。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具有的特点有:

1.高度的集成性。

计算机与投影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被我们称为多媒体课件,因为它能将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整合,几乎能代替所有的传统教学媒体。如一堂课所需要的地球仪、挂图、电视机、录像机、幻灯机等都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地理CAL课件来实现。因此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2.强大的交互性。

交互性也可称为可控性。操作者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轻松的控制课件,如通过鼠标点击自由选择学习进程、输入文字查询信息、拖放图形实现拼图、媒体播放控制等。

与传统媒体相比,多媒体课件更容易编辑和修改。教师可根据课件的教学效果,及时修改或完善课件。也可将别人的课件进行修改,以满足自己的教学实际需求,可以极大地减小做课件的工作量。

4.资源共享性。

随着网络的发展,是不同地区的人们共享同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很多地理资源网站上的地理图片、地理影片、地理动画等,为我们制作课件提供了众多的素材。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时展的需要。

21世纪信息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地理信息也在迅速增加。地理教师想要在教学中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把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地理信息资源加以筛选、组织、处理、应用到地理课堂之中,从而促进地理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课堂呈现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教育改革的要求。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地理教师具备的重要理念中就包括“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4]。地理多媒体课件作为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主要载体,必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促使地理教育理论和观念、地理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发生深刻的变革。

三、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课堂中应用的实践探索

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后,成功率比普通教学方法提高了38%,而教学时间却节省了31%[5]。这说明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理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有利于创设地理环境情境,顺利导入新课。

多媒体技术对于创设地理情境具有独特作用,在课堂引入情境中,可以用多媒体地理图片、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创设地理环境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时,先以一段关于大气环流的新闻视频进行导入。通过视频的播放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探究大气环流上来,紧接着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回答,导入过程流畅、有效。

2.展示地理事物形象,辅助学生探究重难点知识。

地理事物具有形象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现形象生动的地理环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理,判断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如,在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节中,探究河流的侧蚀作用时,通过长江荆江段遥感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探究河流中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地貌形态的特点。

3.便于获取最新素材,进行时事地理教学。

结合时事新闻进行地理教学。例如,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时,通过视频新闻和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分析地震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并对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中国境内出现的抢盐风潮进行简单介绍,引出核污染物通过大气环流和洋流进行扩散等地理相关知识。

4.展示地理作业,有助于作业评价的开展。

将学生的画图作业进行拍照处理并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可以通过图片的放大、缩小、拖动等功能清晰直观的分析作业中存在的典型错误,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通过将作业通过系统自带的工具制成电影,并配以音乐进行展示,督促学生更认真的对待画图作业,提高他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四、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前景

国内外的大量实例已证明,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理教学,其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好得多。地理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十分强大而且多样,作为地理教师需要积极挖掘其潜力,使其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从多方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不断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46页

[2]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85-86页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报》2001年7月27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