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管理基础知识

金融管理基础知识

时间:2023-08-07 17:30: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管理基础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管理基础知识

第1篇

年 龄: 21岁 学 历: 本科

工作年限: 应届生 婚姻状况: 未婚

户 口: 广州市

居 住 地: 广东省广州市 近期任职: 金融管理实习生

待遇要求: 2000--3500/月 到岗时间: 随时到岗

希望地区: 广州市 佛山市 江门市

希望岗位: 储备干部 企业策划 区域销售经理自我评论

热爱运动,充满激情和活力;乐观进取,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动手能力强,喜欢搞些小发明小创造;乐于与人分享交流。

大学期间担任过班长,排球队队长,学生会外联部部长,成立新的校级社团——CIC职业精英分享会等,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以及良好的沟通表达、组织领导能力。工作经验公司性质:

担任职位:金融管理实习生

离职原因: --

工作职责和业绩:

1.接受资本市场、财富管理、风险管理、退休管理、投资理财、销售循环、财务策划等入职培训;

2.协助公司拓展内地市场业务,通过对比香港与内地保险业关键性指标(包括可比财务指标、资产收益率等),提出合理性建议,完成35页分析报告;

3.深入分析研究太平洋保险公司并撰写企业调查报告,运用SWOT和4P法分析其产品组合,竞争地位,完成17页英文版的分析报告;

4.协助部门经理进行市场调研,通过问卷进行40名客户的调研与分析,完成任务质量在团队排名前20% 。 公司性质:

担任职位:投资顾问

离职原因: --

工作职责和业绩:

1.完成黄金外汇基础知识、基本面分析、技术面分析、实盘操作等课程的培训,以优异成绩通过公司的入职考核;

2.协助经理撰写投资分析报告,在公司公司例行早会时作投资分析;

3.对黄金、外汇进行实盘操作,连续盈利高达22.3%。 教育经历

广东商学院 2008-09 - 2012-06

最高学历:本科

专业名称:文化产业管理

专业描述:本专业是在全国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的背景下设立的,目标是培养掌握经济学、文化学、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在各类文化企业及政府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事业单位和其他相关企业从事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营销与市场拓展、文化项目设计与策划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学科基础课有: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高等数学、公共财政学、文化市场调查方法、经济法学、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基础课有:专业导学、文化项目管理、现代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文化营销学、文化项目策划实务、文化企业融资与资本运作、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选修课主要有:受众心理学、传播学基础、会计学、税收概论、财务管理、广告学、货币银行学、行政管理学、媒体运营与管理、知识产权法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英语、管理沟通等。培训经历培训课程:团队管理、职业形象、职场礼仪、职业规划、行业调研、素质拓展等

专业描述:参加过来人求职商学院的求职培训,主要课程包括团队管理、职业形象、职场礼仪、职业规划、行业调研、素质拓展等技能专长:

机动车驾驶证(C牌);

全国计算机二级资格证,熟练掌握Word,Excel,PPT,photoshop,iebook等软件。

语言水平:

英语:良好

it技能专长

技 能:Adobe Photoshop

使用时间:一年

掌握程度:良好

技 能:MS Office

使用时间:五年

掌握程度:熟练

技 能:Flash

使用时间:一年

掌握程度:良好

技 能:PowerPoint

第2篇

(一)忽略了金融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金融类课程的设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足够了解和熟悉常见金融实务,具备初步投资和理财的基本技能。但是,对于金融类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实务类课程和基础课程也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实务类课程的开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金融基础知识,但金融基础课程的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师将金融实务类课程作为教学重点,忽略了金融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实务类课程中出现听不懂或难以理解的现象,尤其是金融实务的操作原理及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因素等,在这样的条件下,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的。

(二)不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

面对社会发展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对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必须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是,据调查显示,学校开设的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课程较少,一般每周课时仅为二节,在这种条件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交易的操作原理和技巧,往往教师只能通过一些案例来讲解。然而,在日新月异的社会金融下,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仅仅通过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和静态的案例分析,学生是难以掌握金融交易的基本技能的。

二、加强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金融实务课程的比率

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金融理论课程的开展,有利于让学生掌握扎实的金融理论,为金融管理专业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为了实现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目标要求,仅仅开展金融理论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金融实务课程的学习,提高金融实务课程的比率,在学生基本掌握货币、国际金融学、保险概论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上对证券投资分析、外汇交易及金融理财等实务类课程的学习。根据经济管理类的具体专业开设金融实务课程,如对于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可以增加外汇交易、保险实务等课时;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可以增加金融理财、证券投资等课时,合理设置课程及课时,以保证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二)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展

在社会金融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金融发展主要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金融交易形式逐渐多样化,交易流程也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各种金融衍生出的新产品;二是金融在居民生活中的渗透程度日益增强,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金融的不断发展,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仅仅采用传统的金融课程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难以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种新心的金融业务。为此,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应加强金融理论课程的学习,尤其是金融基础课程的教学,在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强金融实验和实践教学,适当提高实践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比率,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所以,对于实验课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应假期那个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在现代化时代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金融交易过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虚拟交易,使学生对金融的常见知识有深入地了解。

(三)构建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科研”互动机制

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建立“教学-科研”互动机制,从教学、科研、教学与科研等三个方面下手:在教学方面,适当调整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系,改变现行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兴趣;在科研方面,加大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注重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引进,建立科研平台,以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应形成完善的教学与科研考核评价体系,将年度考核体系融入到教学与科研考核评价体系中,充分发挥师资的力量,以保证经济管理专业的正常开展。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借鉴外校丰富教师的经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通过自身的学习,为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

三、总结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稳定;金融教育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1)05―0015-04

一、引言

金融教育在各国都极受重视,但金融教育结构是否完整,不同的金融教育所传递的信息是否全面和恰当却常被忽视。中国对金融教育的发展和研究与金融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表现出了明显的时序性和“专业机构导向”。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8年以前是建立专才金融教育体系阶段,研究重点是能否建立起相应的专才金融教育体系,满足市场经济和金融体系发展中金融机构的高层次金融人才需要;1999年以后是宽厚基础的专业教育阶段,随着金融教育改革要面向21世纪适应金融经济发展目标的提出,金融教育从目标到教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相关研究集中在如何建设具有宽厚基础的专业教育上,目标是为金融机构和企业培养具有较强金融实际工作适应能力的专业人才;2007年开始是关注普及型的公众金融教育阶段,金融危机把衍生金融产品扩大和迅速传播风险的特性清晰呈现出来,金融管理部门也由此意识到普及金融教育,提高国民金融素质实际上是金融稳定最坚实的基础。因此,金融管理部门包括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为主着手构筑面向社会公众的普及型金融教育,以贴近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使公众认识金融,了解金融。纵观金融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是以培养金融机构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金融教育,并初步发展了促进公众学习金融知识的普及型金融教育。

上述金融教育体系存在重要的结构性缺失:金融专业技术不断向高端发展而公众基础金融知识匮乏;金融投资理财功能被广泛宣传而风险控制和规避功能总是轻轻带过。这种结构性缺失在经济繁荣期可能不明显,金融危机则显露并放大了结构性缺失的弊端。从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有两个问题一直被不同人群在不同场合以不同形式追问,一是“金融危机把我们的钱卷到哪里去了?”二是“金融危机什么时候能结束?”。这两个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知道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发生,那么金融危机如何才能结束便是一道有解的题了。有疑问的人是普遍的,对于金融危机发生和发展的普遍不了解实际上还是反映了我们金融教育的某些结构性缺失。

二、金融危机由信用缺失肇始,由信心丧失放大

2007年危机之所以发生,是源于信用风险。金融机构在经济增长繁荣的时期过度高估自己管理风险的能力,大量放贷给其实没有足够偿还能力的人,然后把贷款打包以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为信用基础发行证券,这部分证券又会和金融机构的其他资产组合在一起作为再一次发行证券的信用担保……如表1,截止2007年10月,美国的居民和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消费信贷以及公司债务的发放总额是123700亿美元,而在次级和中间级居民房屋抵押贷款基础上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担保债务凭证,优质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消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及高等级公司债务、高收益公司债务、担保贷款凭证达到108400亿美元。整个金融界就像建了一座金字塔,只不过这座金字塔居然是倒置的,一旦经济增速放缓甚至衰退,作为塔底的次级抵押贷款将无力偿还,整个金字塔的倒塌就成为必然了。

这场由于次级贷款和次级债引发的危机,起初被称为次贷危机,因而认为起于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危机其影响可能也仅止于对相关次级证券的影响。初期危机属于信用危机,起源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违约。

危机之所以愈演愈烈,是受累于市场信心的丧失。次级债危机发生在美国却撼动了全球金融稳定的根基。市场参与者信心丧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不明白危机为何会发生,更不清楚情况还会坏到什么程度?在2007年10月的时候,我们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金融资产损失的估计主要是次级贷款和中间级别贷款,以及基于这二者的资产支持证券和担保债务凭证。到2008年4月则不仅各种资产支持证券被估计有7200亿美元的损失,包括优质贷款、商业房地产贷款、公司贷款在内的所有贷款都受到了影响,估计会有1.8%即2250亿美元的损失了。短短6个月之后,贷款的损失翻了一番达到4250亿美元,而资产支持证券的损失已经达到证券总额的9%了。美国某些地区及各国政府纷纷推出计划动用大量资金救市,而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却采取相反的行动――把资本抽出持有大量现金不敢投资。由此表明,如果能迅速重建市场信心,那么政府只要提供足够的信用保证,可能就不需要动用到计划额度的所有资金即能遏制危机的发展;如果市场信心迟迟不能重建,则市场就会像无底黑洞,源源吸去全部救市资金,看不见尽头,因为看起来巨额的救市资金和已经衍生成天量的金融市场比起来不过是沧海一粟。所以政府推出庞大救市计划是一个姿态,更重要的是重建市场信心,主要是通过规则的完善、体系的修补尽快让市场恢复信心。信心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的,坏账逐步清理出来,拿出修补的方案,市场信心恢复了,危机就结束有期了。要问危机什么时候结束,先要明白危机为什么会发生?可以说,什么时候导致危机的原因消除了,危机的结束就是可预期的。

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尚如此,如果发生在国内,其境况就更不可想象。在中国资本市场,大量基础金融知识薄弱的投资者存在股市中,缺乏自主获取信息自主判断的能力,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出,金融行为缺乏规律性。就很容易道听途说,盲目轻信,跟风行动,过度反应,放大“羊群效应”,这样的金融市场更容易动荡。

三、金融教育完整普及才是金融稳定的基础

从上述危机的演变历程已经可以清楚看到,信心和信用是金融市场稳定和有效率的基础。市场的信用和信心建立的基础又是什么呢?它是来自于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运行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这次危机由信用风险肇始而由信心缺失放大的演变历程来看,金融业界、投资者,乃至全社会对何为信用、何为风险,为何获益、为何损失是否了解其实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清楚,金融知识的普及成为关乎金融稳定的大问题。更准确地说,是金融知识的片面推广并不利于金融稳定,金融知识的完整普及才是金融稳定的基础。

实际上,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金融资产的质量和风险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众的基本金融知识、信用观念、金融风险意识和金融法律意识的完备程度。这就是金融教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它必须把金融知识完整地而不是片面地传递给公众。那么,这部分金融教育要由谁来承担呢?通常的“金融教育”可以区分为功能和内容都不同的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

(1)专业性金融教育。这部分主要是各高等院校为金融体系提供专业从业人员而开设的各种金

融专业教育,是为专门人员提供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属于金融教育的高端部分。

(2)普及性金融教育。这部分主要是金融监管当局为全社会公众提供的必备的基本金融知识教育,这是金融教育的低端,也是金融教育的基础。对于公众的金融教育,各国一直都很重视,也都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由官方推动的金融公共教育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金融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的基础知识,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金融决策和选择;二是进行金融法规的宣传,防止金融欺诈;三是对通货膨胀相关知识的介绍,以便货币政策能达到更好的实施效果。

(3)选择性金融教育。这部分是金融机构和教育机构为满足参与金融市场的投资者的要求而提供的教育。选择性金融教育应当由教育机构、金融培训机构根据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发展、投资者的需求来提供。

历次金融危机,尤其是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发生、发展的过程和金融界以及公众的反应来表明,普及性金融公共教育的不足导致了我们的公众金融知识体系(国民金融素质)存在两个缺陷,第一个缺陷是对信用体系的了解集中在中间的基础金融产品部分,忽略了两头,一头是最基本的信用货币制度,另一头则是庞大繁杂的衍生工具。第二个缺陷是公众的金融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欠缺。这两个缺陷其实反映了金融教育的结构性缺失。但是这种结构性缺失却难以完全依靠政府的金融管理机构来承担。原因之一在于中央银行关注的重点是系统性的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而非个体的金融风险。对于金融教育,除了基础教育之外的教育费用应该秉承“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由有需求的投资者承担。按照这一原则,对于金融教育结构的三部分:基本的货币与信用知识;新金融工具;金融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其中第一部分是应该由官方的金融监管机构来承担的,其他两部分就不应属于全民的普及性金融教育的责任,而应该是属于选择性金融教育责任。目前选择性金融教育多数由金融机构来承担,金融机构为他们的客户或潜在客户提供新金融工具的相关知识。但是由金融机构提供给投资者的金融教育虽然往往是免费的但却常常属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销,具有明显的诱导性,夸大利益忽略风险,更少涉及风险管理。投资者乃至社会公众需要有中立的机构来提供这部分选择性金融教育和部分普及性金融教育,这恰恰是社区教育机构和继续教育机构能做而且应该做的工作。

四、结论与建议

据上分析,我国金融教育包括三个部分,高端和主体部分是由高等院校为金融体系提供专业从业人员而开设的专业性金融教育;低端和基础部分是金融监管当局为全社会公众提供必备基本知识的普及性金融教育;金融机构和教育机构为满足各类金融市场投资者的需求而提供的选择性金融教育。但现有金融教育体系并不完整,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失,金融专业技术不断向高端发展而公众基础金融知识匮乏;金融投资理财功能被广泛宣传而风险控制和规避功能常被忽略。金融教育的结构性缺失在金融危机时期弊端尽显,易于传播并放大风险,动摇市场信心。

为了完善金融教育体制,笔者特提出以下建议:(1)可以把金融教育结构性缺失具体化为三部分内容:基本的货币与信用知识、新金融工具和金融风险的识别和管理。(2)金融教育的费用应秉承基础教育以外“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3)基本的货币与信用知识应该由官方的金融监管机构来承担。(4)新金融工具知识和金融风险识别与管理知识属于选择性教育,其费用应由有需求的投资者承担。(5)选择性金融教育不适宜由涉及商业利益的金融机构来承担。(6)中立的社区教育机构和继续教育机构应该承担提供选择性金融教育和部分普及性金融教育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殷孟波.金融教育如何适应金融体制改革[J].财经科学,1998,(1):25-27.

[2]张亦春,蒋峰.论面向21世纪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0,(4):32―35.

[3]陆岷峰,陈志宁.金融衍生产品定位与功能的再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4):24-27.

[4]周小川.普及金融教育提高国民金融素质[J].中国金融,2007,(3):8.

第4篇

一、金融数学教学概况

金融数学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交叉结合了金融学与数学,它以经济为背景,以数学为工具,以金融为例证,即服从于经济的应用数学即这门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我国金融本科高等教育要追溯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在90年代初初具规模,92年更是繁荣扩大时期,各类院校争相设立。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金融数学专业的研究及应用也多了起来。96年我国将其与金融工程以及金融管理一并列为国家九五重大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03年中科院系统“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无疑共同促进了我国金融数学学科的快速发展。以上种种足以彰显国家对这个领域的极端重视。

但是,这门应用性极强的基础学科涉及了基础数学和现代数学的高等知识,在某些地区,以西部地区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为例,存在着很多空白。如何进行完善教学,培养金融数学兼备的优秀人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金融数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

以西部地区的本科院校为例,金融数学专业经历了从无到有,存在着诸多不足:教学资源投入有限;实验室经费缺乏,甚至有些没有建设实验室;师资力量不足、质量低下,严重缺少硕士学位教师等等。无疑与发达地区再加上是老牌院校相较之下,差距可见一斑。

(二)区域劣势。

前已叙及,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发展还是很迅速的,但是,地西部区域差异现状我们有目共睹,东部地区人才聚集,金融发达,研究所比比皆是;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区域劣势,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难与东部相较量。

(三)实践技能薄弱。

在不发达的西部地区本科院校倾向于为祖国培养合适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加强实践技能是举足轻重的环节。但是,大部分的由原有院校升级的新建本科院校传统教育痕迹颇多,教学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重视灌输专业知识,而轻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训练,导致学生毕业之后在社会上缺乏动手、实践和思考、自学的能力,难以与社会需求接轨。

(四)专业指导思想无科学定位。

既然在不发达的西部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建设本科院校,其宗旨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人才。但是,这些学校中的不少盲目与老牌院校攀比,致力于建设一流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迷失了目标,明显脱离学校的实际情况,这显然不是一蹴而就那么简单的。

三、金融数学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以及关于人才培养的研究

(一)课程体系。

在不发达地区更要注重必须以系统的基础知识与全面的理论武装该专业学生的头脑,以实践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解决常见金融问题的能力,以应社会之需。前人的探索和实践业已具体形成四个教学环节:现代金融市场概论——介绍金融工程涉及的基本概念、方法与工具,培养学生金融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理论——介绍金融数学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对冲原理、求解方法;金融工程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金融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实习环节,满足人才市场需求,提升本科生的就业率。

(二)教材建设。

教材承载了丰富的教学理念,是课改的核心。教材内容的建设应当和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一样,立足区域经济,面向地方,服务地方,实事求是,扬长避短,具备自己的特色,并且不断进行完善,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迹发展。

第5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金融专业 实践教学

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高专院校金融专业学生需求非常旺盛,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计应该做到课程分布全面化,课程实践主导化和教学手段多样化。应将现代教育技术更加合理的应用于教育教学当中,使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发展走向可持续性道路。

1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金融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占据主导地位。在金融类课程教学过程中,问与答、分步骤演示、灵活查询与仿真教学、场景模拟等功能,通过多种教学课件都可以实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理想的交互效果。在教师指导下,广泛应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模拟测试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等得到有效的激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实现创造性的学习目标。在金融学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灵活性、逼真性、便于控制等特点,使得全方位的立体信息空间得到有效的运用,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2 现代教育技术为该校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带来的变革

2.1 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随着高校网络的快速建设,以及计算机软件的不断更新,在金融专业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从教学的辅助地位逐渐上升到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的职位逐渐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思想方面,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的金融建模、金融实训等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等。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自成立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以来,就一直倡导特色专业建设模式。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成立了“金手指模拟银行”,并且购置北京东方迪格软件有限公司全套银行模拟系统,让学生完全身临其境的学习商业银行相关金融业务,打破了传统的“口传”加“想象”的教学模式。

2.2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对于当前的学生来说,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为其学习创造了一个平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探求金融知识的欲望,同时为学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保障。在学生日常学习中,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学习模式,逐渐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金融学课程都是通过网络环境来实现模拟教学的。比如《证券投资与实务》这门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中通过网络来让学生看到股票的行情等,更加直观性的帮助教师完成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3 课堂教学的新概念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在抽象思维,逻辑推证等方面,充分发挥媒体的独特作用,与现代媒体对图形文字处理的特殊功能相融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如该校省级精品课程《商业银行综合柜员业务》,开设该门课程初期,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只能通过课本来告知学生商业银行柜员柜面的相关业务理论,如开户、存取款、冻结及解冻、挂失及解挂业务等。这样的授课方式无法使学生切实感受商业银行业务实际操作过程,教学效果甚差。随后,该校金融实训室的建成及购置相关银行模拟软件后,学生可以亲手操作这些业务的基本流程,身临其境感受银行柜员的工作内容。教师的授课方式也由起初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进为分角色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业务竞赛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通过在这样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学,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使教与学更好的结合起来。

3 现代教育技术在金融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课件制作方面的问题

大多数新进教师未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的应用,有的甚至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多媒体制作的相关知识,所以在金融专业授课课件的制作上就普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部分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就直接在网上下载其他院校金融专业精品课程的课件,并且不加修改就直接用于教学,无视教材与教学侧重点的差异化,致使教学质量降低,同时也难以体现其个人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课件形式过于花哨。部分青年教师以为没有音频和视频的课件就不是好课件,因此,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加了过多的音频和视频,在教学过程中反而分散了学生对应学内容的注意力。

3.2 “教”与“学”过程发生脱节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包含的知识量都是巨大的,教师一味的照着幻灯片读,尤其是金融专业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左耳进,右耳出”,没有对教师讲的内容进行思考及消化,同时学生也没有时间记笔记,使得一些反映较慢的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4 现代教育技术下高职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中的改进途径

4.1 注重金融能力培养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时间、学习特点决定了知识掌握的差异性。所以,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时,首先,要尽可能的压缩理论学习时间,除了讲授金融行业相关岗位基础知识外,需要预留大量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学习能力普遍较弱。但是,在动手能力、社交沟通等方面,高职高专学生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他们的这种能力优势如果能够通过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出来,这样的课程体系才是我们需要的。所以我们在利用相关现代教育技术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4.2 增加实训教学比重

能力的培养光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而应在实践中获得。良好地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已为金融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地教学环境,金融专业实训室的设计、配套操作系统软件的落实,都是金融专业学生能否得到良好实训的重要保证。从实训室建设方面看,应尽可能把银行、保险、证券的软件应用和工作技能的内容涵盖进去,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得到充分的训练。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通过新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接受教学内容,而是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现代教育中,需要充分开发利用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掌握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在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学中充分发挥优势,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喜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6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的观念也在不断加强。投资理财的需求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复杂,从简单到专业,因而对高素质的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另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我国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国内金融行业。据分析,在广州、上海、北京等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前沿城市,随着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市场,金融行业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同时外资银行不断进入,合资基金公司逐渐增加,银行和基金对人才的需求增长加快,金融行业对人才的争夺十分激烈。

所以,在经济学考研中金融学是非常热门的,具体有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货币银行学

该专业方向主要研究跟银行及国家货币政策相关的问题,这里的银行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

热门分析:如今,许多银行都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原本就倍受关注的银行业持续加温,成为热门的报考专业方向。

人才培养:货币银行学培养能在银行系统及其他金融机构、学校和研究单位从事金融经济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等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该专业方向主要在银行系统、学校和科研单位从事金融业务和管理工作,以及金融教学、研究领域就业。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工商企业和上市公司也需要大批专业人才,这些也是理想的就业方向。

推荐院校: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

金融经济(含国际金融、金融理论)

热门分析: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9460.30亿美元,全年增加4178亿美元,增长27.34%。许多新兴的名词如外汇储备增速、开放资本项目管制、国有银行股改、股票印花税都涉及到重要的金融经济理论问题。

人才培养:该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需要的具有较宽厚的经济理论知识、扎实的金融学专业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和国际结算、外汇交易、国际金融投融资等业务技能,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外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投融资部门工作的应用型金融管理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该方向就业范围比较广泛,与其他各个方向都有交叉的地方。毕业生主要去向是外向型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以及中资金融机构的涉外部门、跨国公司投融资部门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等。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投资学

热门分析:中国股市经历牛市后,人们对投资学的兴趣也随之高涨,其实投资不仅仅是证券投资,范围极其广泛。国家发展、企业赢利、个人获利也都离不开投资。近年来家庭理财及投资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人才培养:该专业培养具有金融、证券、期货、保险、营销、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必备基础知识和专门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一般来说,投资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去向:第一,到证券、信托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从事证券投资;第二,到企业的投资部门从事企业投资工作;第三,到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有关投资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第四,到高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应届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一般都是一线的操作员,因为没有任何单位会让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进入管理层,即使是基层管理岗位。

推荐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保险学

该专业方向主要研究保险法学与保险数学,保险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安全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与运行规律,保险业与银行、证券业的关系等全方位的保险理论与实务。保监会对于保险专业的教学模式分为“西南模式”、“武汉模式”和“南开模式”,其对应的大学分别是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南开大学。

热门分析:在我国,保险业被誉为2l世纪的朝阳产业。首先,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有利于保险业市场的扩张;其次,我国目前的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都很低,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再次,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为保险业市场扩大规模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人才培养:保险学专业主要是为适应我国保险业的需求而开设的,大多数学校都要求学习金融、会计、投资等经济课程,构架一个宽泛的经济知识背景。有的学校还补充市场营销、法律知识等相关知识,诸如保险营销、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与国际商法等。

就业方向:许多人误以为保险专业的就业去向就是卖保险,实际上保险营销只是保险业中一部分工作,其他工作诸如组训、培训讲师、核赔核保人员和资金运作人员、精算人员。毕业生主要到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社会保险部门及保险监管机构从事保险实务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此外,中介企业、社会保障机构、政府监管机构、银行和证券投资机构、大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等也需要该方向的毕业生。比较热门的职业有保险人、保险核保、保险理赔、保险精算师等。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公司理财(公司金融)

又称公司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是金融学的分支学科,用于考察公司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融资渠道,获得最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并形成合适的资本结构;还包括企业投资、利润分配、运营资金管理及财务分析等方面,也涉及到现代公司制度中一些诸如“委托-”结构的金融安排等深层次的问题。

人才培养:该专业毕业生在掌握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知识和实务后,可为企业进行金融市场的融资、投资与风险管理服务。具备创新、管理和应用能力后,可努力成为现代公司金融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选择各类公司从事融资、投资工作,也可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实务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厦门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第7篇

一、引言

防范风险是金融行业永恒的主题。地方金融相对于全国整体金融而言,是整个金融体系的微观基础,只有地方金融的风险可控,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风险。地方金融的市场定位主要在服务于“三农”和中小微企业,是地方政府实现地方经济目标的重要金融手段。地方金融主要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地方组建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商业保理公司和新型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机构,从监管职责上划分,地方性金融机构由主要有地方政府审批并实施监管。地方金融的发展不完全等同于整体金融机构的发展业态,具有增长速度快、面临挑战多、发展责任重①等特征。①速度快。网点迅速增加,遍地开花。自“十二五”开始,我国地方政府便相继出台地方金融规划,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的重视前所未有的达到新高度。根据银监会公布数据,截止目前,我国仅农村商业银行已超千家,其中有二十一家入选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银行业1000强。②挑战多。近年来,地方金融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幅度增加,地方金融金融风险发生概率大幅度增加。特别是伴随着金融改革创新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数量快速增加长,一些准金融组织和新型的金融业态迅猛膨胀,从多个层面和视角挑战地方政府金融监管体制。③责任重。地方政府具有维护地方经济稳定的责任,是地方金融风险的最终处置责任人。近年来,中央又进一步将地方金融管理职责赋予地方政府管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明确提出要“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相关文件②,界定了中央和地方的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重点要强化职能转变和制度体制建设、完善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工作协调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因此,地方政府具有维护地方金融稳定、防范地方性金融风险的政策属性。目前,各地政府也已基本构建了以地方金融办(局)为核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风险与体制关系很大,金融监管体制通常是指包括明确金融监管的职责、权利分配的方式和组织制度总和,最主要的是要解决明确地方金融机构监管主体、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监管方式以及对监管效果负责的责任人问题。目前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体制不完善造成,因此深化地方金融风险体制改革就显得尤为迫切。正是基于这一原因,通过对构建地方金融风险管理体制进行分析,以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体制建设,积极防范地方金融做出探索。

二、文献综述

学术界对我国地方金融风险进行分析已有十多年,但这十多年来,研究的着力点一直处于探索的阶段,寻其根,究其因,探讨地方金融风险的起因和对其划分是分析的主流方向。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在对地方金融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反复论证(吴周雄,2015;李洪强等,2012)。地方金融相对于全国整体金融而言,是整个金融体系的微观基础,只有地方金融的风险可控,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风险。邹小芃等(2008)[1]认为地方金融风险从风险特征上讲是具有一般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从概念上讲,他认为地方金融风险是指地方金融机构经营过程由于流动性紧张等原因,并诱发地方经济金融秩序紊乱及社会福利损失的后果和可能性。地方金融机构从属于当地人民政府管理,具有地方税收属性、地方业务属性和当地政府管理属性的三属性。从地方金融机构的范围来分析,不包括中、农、工、建、交及十余家跨区域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虽然这部分金融机构的相当权重的业务也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但这类金融机构实行的是全国一级法人体制,在界定地方金融风险范围时,通常不将这类机构列入地方金融风险序列。因此,地方金融风险的制造者就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地方性证券公司、地方性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等(王立军,2016)[2]。地方金融风险的种类可以用风险主体、风险特征作为指标进行分类。赵鑫男(2014)[3]根据风险主体的不同,地方金融风险可划分为三类,传统金融机构风险、新型金融机构风险和类金融机构风险,主要包括这三类地方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根据风险特征的不同,地方金融风险可分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等。从不同类风险在总风险中占有比例来分析,梅波(2014)[4]认为地方金融机构风险中信用风险仍然是当前各地方政府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金融风险之一。此外,金融机构面临的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创新风险等,同样构成地方金融机构金融风险点与风险源。余薇等(2013)[5]则认为地方金融机构其产品创新时的知识产品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同样具有较大的风险。其中,知识产权融资风险主要包括法律风险、知识产权价值风险、权属风险及质押物处置风险等。而陆岷峰等(2016)[6]则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是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七大业态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发生一种损失的可能性。由于地方金融所涉及的组织和机构的特点,其风险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①政府管理职责定位不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间没有明确的金融管理分界线,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多、杂、广(梅波,2014)[4]。②地方金融管理理念及方式落后。存在组织架构不统一、管理职能分散、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缺乏持续动态管理,缺乏市场化管理理念等问题,进而在地方层面产生了大量非规范的政策性融资平台(张雪兰等,2011)[7]。③地方金融普遍缺乏风险预警和监控。地方政府不能准确地选准金融机构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风险控制的平衡点,更多看重地方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而忽视地方金融机构风险对地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消极作用,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地方政府会更多的倾向于多批机构,批多种机构,而对于风险预警和监控措施关注较少。④地方金融机构自身存在的问题。吴周雄(2015)[6]认为大部分地方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仍是主角,通过政府可控制资源参与组建各类金融机构,较为典型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其大股东基本是由地方政府可控机构构成,结果,地方金融机构仍然没有建立起现代法人治理制度,内部产权仍不明晰,行政色彩浓厚,行政干预现象层出不穷,内部体制问题较为突出。在究其因之后,如何构建地方金融风险管理体制,防范风险,化解风险才是重中之重。刘月(2014)[8]对美国、德国及英国地方金融风险的管理体制作了深度研究,美国在金融机构机构出现风险事项后,金融管理部门会选择警告或合并的方法对风险进行分散和化解,通过存款保险基金的方式来保护投资者的基本权益。德国金融管理部门,面对有风险的金融机构时,通常选择极为谨慎的态度,至于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是否用退出市场措施,通常较为灵活:银行由于性质的不同,其退出方式也有较大差异,如果是国有银行,国家代其偿还债务;如果是股份制银行,一般会先选择停业、关闭,进行冷冻处理,这期间,其他金融机构如愿意合并之则可以不进入破产程序,反之,则进入破产程序;储蓄存款则由存款保险公司和股东负责;对于有问题的信用合作银行,一般会由同业协会接管或兼并。英国政府的做法有别于美国和德国,英国在对待金融机构许可时尺度较宽,但如果英国政府一旦认为不合标准时则会立即注销;对于金融机构破产处置上,政府较为关注申请人权益的保护,问题机构即使在破产程序申请过程中,仍然可以继续经营,但是金融管理当局并不能参与程序的运作。同欧美西方发达国家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措施方面,我国则更多选择关闭资不抵债、支付危机、管理混乱、违法违规类金融机构的路径,以多样化方式来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刘月,2014)[8]。北京市、上海市以及山东省从管理体制入手严格防范地方金融风险方面最具有代表性。(1)北京市主要积极探索构建地方金融监管协调体制。在现行的人民银行北京营业管理部、北京市银监局、北京市证监局、北京市保监局的“一部三局”的金融管理架构基础上,北京市先后构建两个大的金融监管方面协调体制:由三个监管局在2003年设立的“北京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由人民银行北京营业管理部在2004年3月设立的“北京金融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碰头会制度”。经过多年的运作,在两个会议制度引领下,各机构先后签署一系列部门战略合作协议,在建立高效有序的金融监管协调体制作出较多的有益尝试和探索(夏蜀,2012)[9]。(2)上海市则积极推动集中统一监管体制,主张地方金融实施综合监管理念。2016年底,上海市政府正式下发《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开展综合监管试点探索功能监管实施细则》。上海金融综合监管联席会议暨自贸试验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会议在市政府召开,意味着实质性启动了上海金融综合监管试点工作。(3)山东省政府在加强地方金融管理在界定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职责范围方面开创了先例。2013年12月,山东省政府出台我国首部《关于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的意见》,意见明确规定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和人员配置标准,规定了山东省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对象包括中央驻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法定监管范围之外的新型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基本明确了山东省地方政府金融监管职责、方式,当中有十五条规定了金融监管方面内容,并规定“一行三局”监管之外的地方金融组织必须纳入地方监管范围,这为地方金融服务、发展和监管提供较为系统的法律保障(张旭等,2014)[10]。该《条例》经过山东省人大审议于2016年7月1日起在全省实施,法规制度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和维护地方金融稳定。

三、地方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与体制原因

近年来,中央政府将金融管理职权进一步下放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则构建了以地方政府金融办(局)为主体、其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参加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2014年8月,国务院进一步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赋予地方政府具有维护本地金融稳定、防范地方性金融风险的责任。伴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来临,地方金融机构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传统以地方性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基础上,出现了以新型的金融机构以及类金融机构,包括但不限于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新的金融业态,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内涵进一步拓展。(一)地方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伴随着时代变革、经济周期转换以及互联网的持续渗透与冲击,如今的地方金融的服务定位与经营模式均发展了转变,因而地方金融所蕴藏的风险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并集中呈现出以下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复杂化。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信息科技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有力推动着各业态模式的快速发展与转型升级,同时,各类新型互联网金融企业在金融创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也在日益复杂化。以P2P网贷行业为例,截止2017年1月底,全国累计成立的网贷平台数为5881家,累计成交量为36500.85亿元;而与此同时,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数也达到了3493家,即正常运营平台仅占40.61%,行业早期的资金池、自融、跑路等违法行为较为普遍,更是相继发生了泛亚兑付危机、大大集团暴雷等恶性案件。类似地,互联网金融中众筹、第三方支付等业态的金融风险也急需重视,违法犯罪案件数量明显多于传统金融领域。虽然2016年4月开始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对规范行业发展具有重大积极意义,但互联网给地方金融带来的日益复杂化风险仍需持续关注与应对。这类风险所涉及受众多、机构多、范围广,处置时具有极为难以处理的复杂性。二是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经营风险、流动风险、信用风险等,如今“涉众型”风险也是层出不穷,某些地方金融机构利用技术手段,开展非法金融业务,导致大量普通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失,如非法集资、非法设立资金池、自融等等,利用高息吸引平民百姓的血汗钱。并且这一类风险具备极高的传染性,易引起恐慌,进一步导致挤兑风险。以轰动全国的e租宝案件为例,根据国务院处非办材料,到2015年12月3日止,e租宝案件所涉及到的投资人用户达到901294个,充值累计余额达到581.75亿元,累计投资额达到745.11亿元,当中估计有15亿元人民币被实际控制人丁宁用于个人挥霍、赠予亲属、情人及相关人员,给全国广大投资者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在社会上产生极为恶劣的消极影响。数据表明,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单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立案的就达30000余起,2016年全国公安机关对非法集资等立案数、涉案金额虽然比2015年下降8.9%和7.3%,扭转了此类案件高速增长的势头,但是“涉众型”金融风险事件仍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层出不穷、以不同形式不断影响着区域金融的安全与稳定。三是区域化。金融业务相互交叉,金融风险跨界传染并不少见,如今的地方金融风险已经呈现出区域化的特征,推行地方金融风险综合监管,有利于防范与化解地方新型及互联网金融风险。当前地方政府在地方金融风险管理的制度完善上滞后于地方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金融管理存在着真空地带,有较大的金融安全隐患,同时,新型地方金融业务的监管又没有可参照的成功管理经验与案例。以小贷公司为例,在经济继续下行以及网贷行业强势崛起的冲击下,小贷公司无论是公司数量、实收资本、从业人数还是贷款余额方面均呈现减少趋势。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半年报中,在新三板挂牌小贷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平均值为-8.74%,而且净利润同比增幅均值也为-26.83%,同年三季报中,上述两个数值还呈扩大趋势,分别为-11.49%和-23.09%。从行业数据分析,2016年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共有8673家,贷款余额为9273亿元,两个指标分别比2015年减少237家、131亿元。小贷公司作为地方金融的重要主体力量,一旦出现发展衰退或者关门潮,必然会给所在地的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甚至可能诱发区域性金融风险。此外,各地其他类地方金融机构还存在金融机构与企业间提供相互担保、交叉承诺、循环开票等表外等融资方式进行关联套利、空转套利、监管套利,有些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的风险表外化十分严重。据统计,2016年多地银行的表外业务增速高达50%左右,上海银行业表外业务余额甚至达到总资产余额的1.8倍,表外业务风险也是引起地方不稳定的重要风险源。这类风险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其影响的范围一般局限在金融机构所在地及所开展业务的区域,当然,这种区域性风险也不排除可能引起的系统性风险,甚至传导成行业及全国性金融风险。(二)地方金融风险形成的体制原因(1)监管履职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第一,地方人民政府的金融监管工作目前还没有适应地方金融风险特征、系统的管理制度、法律规定。在防范地方金融风险实际工作中,因为缺失上位法,地方金融监管立法工作推进困难。例如,目前对准金融机构如担保公司、典当行基本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完善的外部监管机制,致使这类准金融机构在经营中管理比较混乱,一些准金融机构偏离成立时的初衷,放弃主业,利用机构平台进行高息借贷、融资放款、赚取高利。第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行权缺少明确的法律法规,这必然影响地方金融监管效力及效果,中央政府虽然赋予地方政府承担地方金融风险的处置责任,但并没有明确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职权,因此,地方金融监管力量配备不足,面临压力较大。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在风险处置过程中,难以采取有效的惩处措施,意味着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在金融执法依据上不充分。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督也是由地方政府监管的,虽然2015年7月,人民银行总行等十部门联合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并支持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发展,并且确定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的机构分工。但从《指导意见》法律效果看,这个指导意见虽是一份规范性文件,但法律位阶较低,执行起来效力较弱。一方面可能引起合规经营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得不到法律保护,出现劣币驱逐优币的现象;另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也会利用制度与法律的空白或执行力,借机进行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2)监管权责不完全对称。自从2008年中央银行和银监会委托地方政府负责小额信贷公司的准入和监管等职责以来,地方政府已逐步成为维护区域性金融稳定的重要力量。目前地方政府有监管责任,却没有相对应的金融监管权限,在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下,地方政府具有维护辖区内金融稳定、协助“一行三局”处置地方金融风险的责任,对于新型类金融机构风险监管地方政府也缺少相对应的监管手段和依据。实践中,查处小额贷款公司违规行为时,经常由于得不到法律支持的权限而难以处置,导致监管工作容易流于形式;地方政府不拥有城商行、农信社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监管权,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权主要在中央金融监管派驻机构,地方监管部门对其日常经营基本无权过问,导致此类机构风险隐患及监管信息不对称,往往事后疲于应付。权责失衡的体制致使地方政府只能被动地进行风险处置,对地方金融风险难以实施主动管理。(3)分业监管体制下的各类监管主体多且分散。由于地方类金融机构种类较多,因而,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各类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主体多且分散,多头监管不仅监管力量分散,监管效率也很低。一是部分监管主体缺乏专业监管能力,监管手段落后,缺乏有效的事前和事中监管。二是在多头监管体制下,容易形成监管真空地带和重复监管。三是某些领域监管责任不明确,一旦形成地方金融风险,单一监管主体难以完成化解和处置重任。(4)条块间金融监管工作难以协调。近年来,各省政府虽然不断努力通过各种方法,加强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派驻机构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联络,但由于缺乏顶层制度设计,这种沟通协调范围十分有限性及效率的有限性。目前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农民资金互助社却分别由金融办、经信委、商务厅、农工办(农委)审批设立,出现“重审批、轻管理”的现象,且风险处置的责任也不清晰,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协调和配合。(5)监管难以进行事前风险防范。由于金融创新模式发展迅猛,金融混业经营程度不断深化,地方政府无法及时获得有效监管信息,监管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难以进行事前风险防范。权责分离和监管信息不对称造成地方政府在风险防范处置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非法集资、非法设置资金池等案件处理,难以做到事前防范和保证事后处置的效率。(6)监管体制缺乏全覆盖体制。在各省政府省内各级现行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体制,主要监管对象是以“机构”或“组织”类型为标准,而非以“业务”或“功能”为尺度来进行分类监管,这就容易导致监管重叠和监管空白的问题。在如今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发展迅猛,混业经营的模式层出不穷,例如某P2P平台同时做到信息中介、资金池及商业保理等业务。以现行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规定,网络借贷平台主要由省金融办监管,然而涉及到商业保理业务性质并不在其监管职责范围内,而是省商务厅的职能,容易造成“监管重叠”或“监管空白”的两难局面,最终会导致防范地方金融风险的低效率状态。(7)监管力量较为薄弱。一方面,具有金融专业知识和金融监管经验的人才较少;另一方面,在有限的人才队伍的情况下,要监管地方众多的地方金融机构,可能会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的情况,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农村资金互助社、投资咨询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组织违规经营行为泛滥,风险事件频发。

四、建立新型地方金融风险管理体制的着力点

稳定与发展是地方政府首要的两大责任,两者缺一不可。维护地方金融稳定发展是地方政府不可推卸的重大职责,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即是完善防范地方金融风险体制与体制。依据上文中分析的我国当前地方金融风险的特征以及地方金融风险的监管体制与体制现状,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本文逐项提出针对性建议。(1)不断建立和完善符合地方金融特点的监管机构。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地方政府具有对地方金融的监管权限,同时也有应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处置责任。因此,作为管理的基本要求,首先,要明确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的权限以及处置责任。从地方的省级政府着手,层层推进改革,细化工作程序,强化制度保障,解决当前监管权限责任不清晰的问题。其次,促进地方金融风险综合监管发展,加强综合金融监管的内部协调,提高金融监管协作效率,完善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体制,这样可以适应地方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防范地方金融业务交叉风险,避免地方金融风险跨界传染。最后,尽早建立针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扩大监管的覆盖面,以消除地方金融监管的盲区。(2)出台地方性金融监管条例,提升地方金融监督部门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通过地方人大立法颁发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使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可以有法可依。首先,出台针对各类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条例,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金融监管的细则,强化地方金融监管并将其制度化和法制化,为地方政府监管地方金融机构的提供法律保障。第二,由地方政府金融办(局)牵头,建立由工商、公安、金融等多部门的联动执法、协作监管和信息共享机制,严厉打击地方金融违规、违法案件,以保护广大投资人的财产安全。第三,明确划分监管“一行三局”监管之外的地方金融组织,避免由于技术更新等原因造成的监管缺位、监管重复现象发生。第四,树立科学的风险处置原则。在风险处置方面坚持“谁批设机构谁负责风险处置”的原则,相关监管机构在风险处置过程中应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形成快速、有效的风险处置体制。(3)加强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协同监管,实现监管信息资源共享。第一,可以构建地方各类金融机构征信系统。可由省一级地方政府牵头,搭建地方类金融机构信用信息中心共享平台。通过搭建地方金融机构征信管理平台,通过提升地方金融机构信息透明度,便于管理机构对各类金融机构的运营实施适时监控,便于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处置作出迅速反应,提升应对地方金融风险主动性。第二,建立监管信息共享体制。打通地方金融部门与司法部门信息渠道,统筹管理好地方法院、公安、人民银行、银监局、金融办等部门的金融信息资源,不断完善金融事件统计分析制度,增强各管理部门工作协调性和一致性,提升对地方金融活动异常研判能力,实现监管信息资源的共享。第三,不断创新地方性金融风险机构的监控体制。重点加强对各地区重点企业债务风险、信用风险、担保圈风险的监控,创新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对风险进行监控,做到日常监控、信息收集、协作处置的监管体制。(4)不断提升地方金融监管手段现代化程度,实施“互联网+地方金融监管”战略。第一,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利用大数据、信息自动化等互联网专业技术进行监管,提高监管效率,确保获得及时准确的监管信息。面对不断互联网化的地方金融发展,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要积极运用信息监管手段于监管实践中,将互联网新技术融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当中,增加地方金融监管的主动性、超前性、科学性。第二,不断建立和完善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健全金融行业的数据统计、分析制度,组织定期现场走访以及不定期的现场排查,加强地方金融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提升地方金融监管信息共享程度,提高监管的准确度和灵敏性,增加处置各类地方金融风险的主动性。第三,完善金融发展激励体制。从监管处罚的反面出发,加强金融财政政策倾斜,优化金融运营环境,建立激励体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态。优先为金融生态良好地区的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既加强地方金融风险自律体制,又拓宽监管信息获取渠道、提升监管信息的获取能力。(5)进一步强化地方金融监管责任,明确各监管主体的业务边界。第一,明确划分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范围。可以各类地方金融模式的“属性”为标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散落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地方金融监管职能,将不属于“一行三局”法定监管的各类具有金融功能的机构全部纳入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范围,要将地方金融监管范围全覆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第二,树立权责对等原则。哪级政府承担风险处置责任就应由其相应级别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监管,随着各种类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应动态调整监管主体及其监管职责。第三,明确差别化监管理念。制定差别化信贷政策,落实“有扶有控”要求,引导地方金融机构根据重大技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项目等国家重点项目,完善信贷准入体制,加大对战略性创新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以及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等领域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对于长期亏损、环境污染、高能耗、丧失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坚决压缩退出授信。(6)注重地方金融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地方金融监管人才培养常态化。第一,强化监管队伍与合理配置人员。监管全省上千数量级的地方金融机构,须加强与各地方金融监管队伍的协调合作,明确岗位职责与权力,合理调配人员。第二,注重质量提高和效能优化。特别是对地方金融监管人员进行金融、经济相关专业以及金融法律知识方面的持续培训。第三,不断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工作制度。通过制度的建设,使地方金融监管人才的培养常态化,同时还要加大从社会上引进金融专业人才充塞地方金融监管人员队伍。第四,兼顾数量引进和结构调整。一方面,适度放开有关监管部门进人政策,充实监管岗位。另一方面,进行监管人才地区间调剂、系统内调剂和部门间调剂,将合格的金融人才调整充实到监管岗位,充分合理配置人员。(7)加强地方金融行业协会建设,构建辅助监管体制。第一,协助完善监管体制与体制。通过行业自律,健全各类地方金融行业信息披露、信息共享等体制。行业协会组织是实现行业自律的重要机构,可以对行政监管信息进行有效的传导,也是创新地方金融监管的重要方式。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如果能充分发挥,有利于地方金融行业规范有序的成长,提升从业机构审慎合规性,便于营造监管效率更高、方式更灵活的金融环境,扩大地方金融监管的弹性和效率。第二,按地方金融机构的类别设立地方金融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能够为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提供标准化、透明化、集中化的行业数据,并且能提供具有反冲效应的对话机制,利于降低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要对各类地方金融行业协会进行统一监管、综合自律、沟通协调、通力合作,通过制定统一的行业规范,促进各类地方金融企业能实现自律监管和依法经营。同时,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要代表各行业协会统一发声,综合反应地方金融行业合理诉求。第三,要积极支持各行业协会建立和完善行业信用评级制度,通过定期不定期各类地方金融机构的评级状况,适度奖惩,支持运作规范、诚信经营的评级高的机构,控制评级较低的金融机构,促进行业结构不断优化。(8)切实加强投资人风险教育,积极构建投资人进行适当性投资的引导体制。要将对投资人的教育作为防范地方金融风险的根本性措施来抓,只有投资人的风险意识强了,才会远离非法集资,进行理性投资。如何强化公众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教育?第一,由于投资人缺乏风险意识,对形式多样、隐蔽性和欺骗性强的非法集资活动没有辨识能力,这样就加深了潜在地方金融风险。因此,强化各地投资人的投资风险,提高警惕性,增加非法集资等违法金融行为的识别能力。第二,强化广大金融投资者的互动沟通平台。打造具有各地政府特色的金融教育平台,提高教育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第三,优化投资者教育基础设施。加强投资者教育基地及教育网点的建设和布局,要以利用现有设施及便利居民为原则,教育内容要丰富多样,通俗易懂。可以充分利用各城市社区基础设施,比如可以作为投资者教育网点,增设各类投资理财基础知识书籍、宣传册、触摸屏等,定期或不定期安排金融专家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等活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向广大投资人介绍各类投资品的特点,特别是要对各类投资品的风险进行充分的揭示。

总之,保持地方经济稳定发展,将金融风险管理好十分重要,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将地方金融风险控制在预期之内是实现经济目标的根本保证。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地方政府就必须从机制和体制两个方面入手,从制度上深化地方金融风险管理的强制性与约束力。金融作为经济的一个分支,金融的稳定对于我国的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十分必要,因此,必须面对现实,深化改革,将地方金融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以推动全省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王婷婷 单位:中泰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第8篇

一、引言

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快速发展,新的资产类型、新的市场细分对资产评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需求已经逐步趋向高端化。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特征明显、知识背景综合的资产评估高级人才将是未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继2004年重新开设资产评估本科专业后,2010年又增设了资产评估硕士专业,目前全国有15所高校设置了资产评估本科专业,68所高校设置了资产评估硕士专业。人才培养层次的逐步高级化,一方面满足了市场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对资产评估专业的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资产评估专业学科定位的研究,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对资产评估专业知识结构的研究,过去一直被淡化,这可能源于市场经济发展有待完善,对资产评估专业理论知识的需求没有现在迫切。随着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计划的实施,从理论上探讨资产评估的学科属性和学科知识结构,将有助于研究生的培养和未来研究方向的选择。因此有必要对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科归属进行梳理,厘清学科知识结构。本文根据资产评估实务的要求,拟从专业学科属性和学科知识结构两个方面,阐释资产评估的学科定位和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构成,探寻学科知识对资产评估专业方向设置的影响。

二、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科定位

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科属性,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很多学者是以“倾向性”的观点阐述资产评估的专业属性。根据对文献的梳理,目前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倾向于管理学科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资产评估发轫于国有资产管理,与会计学、财务管理有较长的渊源关系,理应归属管理学科(李光洲,2007;邓九生,2008;唐振达,2009),在以管理(会计)学为基础的同时,还兼顾了经济、文学和理学(王开田、胡晓明,2002;张艳,2009),此观点偏向于管理学。教育部2004年在少数财经院校恢复资产评估专业设置时,将该专业归属于管理学科。从2010年15所具有资产评估本科招生院校的专业设置看,属于会计学院的有浙江财经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和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属于商学院的有上海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属于金融管理学院的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共有11所,占总数的73%,因此相对于持经济学观点而言,倾向于管理学的观点占了大多数。

(二)倾向于经济学科

对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的目的是为经济活动服务,如果资产评估的方法误用,评估结果的理解存在偏差,则只能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解释(陈鹏,1998)。同时资产评估的理论主要依附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供求理论、预期理论等,分析资产价值采用的方法也是典型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张俊平,2008),因此,资产评估更倾向于经济学学科。在全国15所资产评估本科院校中,将资产评估设置于财政(税务)学院的有内蒙古财经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商学院和河北经贸大学,共4所,占总数的27%。因此,倾向于经济学观点也符合资产评估的特征。

(三)倾向于交叉学科

交叉学科是指既包含有管理学、又有经济学,还有工学、法学等学科。张欣(2006)直接提出了资产评估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边缘性复合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宽,需要的专业技能高,且与多种其他行业相关。从对学科基础课程设置的研究中也可以发现资产评估学科的交叉性。在对学科基础课程设置中,王淑珍、尉京红、马慧景(2002)认为,应该设置会计方向课程、经济与管理方向课程、金融与证券方向课程、税收、统计方向课程;常丽(2007)认为学科基础课将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方向课程、财务会计方向或建筑工程方向课程与机械制造方向课程、金融与统计方向课程等。学科基础课就应体现不同性质高校的学科结构特点,财经类院校难以开展不动产评估和动产评估等学科基础课程。李春杰,柳娜(2010)认为学科基础课程可包括: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统计学、经济法(税法)、市场营销学和信息管理系统。从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的科目看,包含有《财务会计》、《经济法》、《机器设备评估基础》、《建筑工程评估基础》、《资产评估》五门课程,这些课程处于同等重要位置,涉及到了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较多学者认为资产评估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较为合理。

可以看出,不同的学者对资产评估的学科定位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是资产评估需要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单一的学科知识无法涵盖资产评估的全部知识领域。从评估实务上看,资产评估需要良好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由于资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评估需要不同的学科知识。从资产属性和技术角度看,评估某一项资产时需要掌握资产的权属关系、状况、技术特点、管理流程、收益成本关系等,涉及的学科知识包含了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技术学等方面的知识,缺少哪一方面的知识都无法正确评估出资产的价值。而职业道德是保证评估师正确履行自己职责,客观、公正、合理评估出资产价值的前提,伦理学的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资产评估是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这种多学科知识融合的特点给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对资产评估学科的知识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资产评估学科的知识结构

资产评估的多学科融合特点,决定了资产评估师需要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关于资产评估学科的知识结构,这里从评估师需要具备的能力、资产价值计量和学科门类的角度进行探讨,并尝试构建不同视角的资产评估知识结构关系。

(一)资产评估师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

掌握资产评估专业知识,最终还是要应用于实践。从评估师实务操作层面上看,可以将评估师需要掌握的知识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第二个层级是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三层级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层级是进行资产评估的基础。资产评估多学科融合的特点决定了评估师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只有对学科知识有正确的理解,才能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第二层级是对资产正确评估的前提。知识掌握后不一定能够运用,这就要求评估师能够恰当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特别是多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第三层级是评估师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关键。该层级要求评估师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在评估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可以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者之间是递进的关系,第一层级是第二层级的基础,第二层级是第三层级的基础,第三层级属于最高层级,也是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资产评估时需要具备的能力。

(二)不同视角下的资产评估专业知识结构

第9篇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财务管理在经济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财务管理国际化的趋势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竞争的加剧对财务管理人员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强财务管理的专业建设,培养适应财务管理新形势的专业人才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切问题。

国外财务管理专业,起步于19世纪末,到目前为止已比较成熟。由于财务总监及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显赫地位,目前它仍不失为一个热门专业。台湾学生第一志愿报考财务管理专业比率近80%,美国近40%。在我国,截止到1997年,设有相近专业的高校不到20所,在校生只有1000多人,很多著名的高等学府如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都还没有设置相近专业。这一现象从侧面说明了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是比较落后的。

随着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和投资年龄层的降低,社会大众对财务知识的渴望不断扩大,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培养一批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富有创造性,对未来复杂多变的财务管理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的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非常重要。因此加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势在必行。

(二)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几年财务管理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再加上该专业建设时间较短,积累的经验也不多,无论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上,还是专业教学体系的建立健全上,都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1.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在理论界,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一些报刊杂志中,大多是有关环境变革对宏观经济、企业组织以及对会计影响的研究,少有对财务管理影响的研究,这些舆论大都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研究上,较少顾及财务管理理论方面的研究,使得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制约了财务管理的发展。

2.人们对财务管理专业认识不足。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财务管理知识只能作为一门附属课程并入会计学专业中,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组织机构也采用财务与会计合二为一的一元化组织形式。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实际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人、财、物投入不够,还有一些学校将会计专业的现有条件发展为财务管理专业,缺乏必备的专业建设投入。

3.专业特点不突出。课程设置与会计学专业相近,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

4.从目前财务管理的专业建设和发展状况来看,财务管理专业应如何发展,缺乏较完整的建设方案。专业建设水平不高,专业培养计划很不完善,且各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区别较大,专业培养方式不具体,尚未形成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

5.教材体系建设不完善。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时间较短,各方面还很不成熟,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教材相对来说比较缺乏,虽然财务管理这门课的教材有许多,但就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配套的系列教材仍寥寥无几。 (三)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几点建议

大学本科教育志在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投资、融资、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问题,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战略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内部的财务预测、决策、控制计划等内容也越来越成为企业必须重视的战术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加快财务管理的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步伐。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必要性。企业竞争的加剧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一支稳定、高水平的财务管理研究队伍,切实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加快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西方国家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已有数百年,其教育体制既体现了对市场需求的高度适应又不失规范具体。财务管理专业应积极主动加快与国际水平靠拢的步伐,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2.合理确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应根据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以及学校的自身条件,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同时,培养模式的建立与运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等,无不依据培养目标而确定。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牛鼻子”,它直接决定专业建设的质量。

3.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几个层次构成。

(1)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为主体,夯实学生的理论和专业基础。公共课强调外语、数学和计算机等基础课,内容覆盖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统计学、经济学、经济法、税法、管理学等领域,通过学习,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基础方法。

(2)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兼及法学和工学等学科,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生视野,体现人才培养多元化的特征。

(3)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分为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计算机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等课程。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基本技能的训练,又使其在理论上有个完整的体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10篇

论文摘要:目前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缺乏制约了农村理财市场的发展。如何培养大量的农村理财技能人才,使农民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理财服务和理财收益,需要清楚地了解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培养途径,以推进我国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开发。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理财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村需要有一批了解农村实情和现代经济知识的投资理财人才,帮助农民群众放心投资理财,确保财富留得住、增值快,使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实惠受益人。而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目前相当缺乏,成为制约农村理财市场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试图研究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培养途径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

1。农民迫切需要理财技能人才的帮助或者提升自身的理财技能,以促使其资产得到保值增值。随着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在持续增长,农民的理财观念正在转变,投资理财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大多数农民缺乏投资理财知识、缺乏农村理财技能人才、农村理财渠道单一等因素,农村理财市场发展缓慢,农民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不强,如国家统计局2007年10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仅为84元。

2.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是提供农村理财服务的重要平台,需要大量的具有农村理财技能的工作人员。过去,由于利益问题各大银行似乎对农村理财市场兴趣不大,收缩农村网点,限制向农村贷款,理财产品主要针对城市人口,证券、期货、保险公司也难以深入农村,使大部分的农民无缘享受城市居民“大众化”的理财服务。其实我国农村理财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各级农村金融机构应该承担起对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投资理财知识普及和教育的责任,积极聘用和培养大量的理财技能人才深入到农村,搭建农村理财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和乡村企业提供良好金融理财服务。

3.农村乡村企业、农民私营企业以及乡、村委也需要理财技能人才。大部分农村企业资本金小、抗风险能力差,这就需要具有企业理财技能的人才帮助企业解决投、融资等经营管理问题。比如农村民间资金借贷、地下钱庄这种高风险投融资活动,会严重影响农民的理财质量,需要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正确引导。各级农村管理者如乡、村委,为了发展本地农业经济,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更需要理财技能人才来参与乡村经济的建设,提高村级理财水平。

二、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

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体现在:一要有较丰富的农村金融、经济、投资等基础知识;二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须具备实际的操作能力。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基本技能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与农村客户的沟通能力,理财服务的营销能力,财务策划书和文字表达能力及风险的预知和平衡能力。

农村理财技能人才主要的培养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院校面向农村大力培养和输送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目前,高等院校的金融理财专业非常热门,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学习这个专业。但是绝大部分理财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的金融机构或企业工作,主要面对大中城市的理财市场,为城市企业和居民提供理财服务,这造成了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匾乏。因此,我国高等院校应该大力培养为农村理财服务的专门人才,建立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开设针对农村理财的课程。

例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与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共同组建了“浙江农村合作金融学院”,针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农村金融岗位现有员工的知识结构和在校大学生学习状况,在高校中率先创设了“农村合作金融专业”,并在现有的专业中,设立农村金融方向,如财会专业设置农村金融柜台方向,保险专业设置农业保险方向,理财专业设置农民理财方向,营销专业设置农产品交易方向等;同时,增加与“三农”经济有关的课,编写《农户经济行为》、《农村金融》、《农村信用社综合柜台业务》等特色化教材,制定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专业教学计划,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农村、了解农业、熟悉农民。学院每年还落实20%的毕业生到农村金融部门工作,并建立奖学金,对到农村金融系统工作的优秀毕业生给予鼓励。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也积极培养理财技能人才,建立和利用金融服务实验公司平台,开设金融服务公司岗位认识课程,在各模块老师的指导下对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金融服务实验公司直接引入各大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作为理财实践的对象,由金融机构的专家直接参与产品和专业的辅导和培训,再辅以校内指导老师的辅导和管理以及创新的课程考核手段,所以学生基本上在就学期间就可以开展相应的理财业务。学院还通过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证合一”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就学期间能够考取保险、证券、期货、会计等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学生毕业后能立即胜任理财工作岗位。

2.各级金融机构应积极搭建农村理财服务平台,积极聘用具有农村理财技能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宣传和提供理对月又务。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农村理财市场的发展,开发和聘用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积极拓展农村理财市场。如在县城设立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农村理财部门,搭建功能完善的理财平台,承担专业化管理和服务;在乡镇以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营业网点为主设立农村理财服务柜台,聘用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积极创造条件为农民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理财服务,推出满足农民特征化要求的“农民理财顾问”,为农民答疑解惑,在提供生产贷款、搜集市场信息、参谋致富项目过程中,将通俗易懂、具体实用的理财知识宣传到农户家中,从而大大提高农民的理财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参与生产、流通、理财、投资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参与发展浙江省农村理财市场的主力军。

3.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帮助农民提高自身的理财意识和技能,使一部分农民逐渐提升为理财技能人才。金融机构、乡镇各级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应该相互联合,组织农村理财技能人员进村入户,向农民开办理财讲座和培训班。利用宽带网络、电视、报刊和发放资料等多种载体,组织农民开展金融投资理财知识的学习和宣传。金融机构在农村开设网点的同时,还要积极对广大农民进行“金融理财扫盲”行动,开办乡村技能培训学院等,如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省淳安县农村共同开办的“幸福学院”,不仅使当地农民能够提高素质,学到有用知识,而且使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价值突显,增强了农民群众的金融、理财、风险等基本知识,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民自身素质,使农民成为自己的理财专家,充分发挥了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也改善了农村的理财环境,繁荣农村理财市场。

三、士音养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建议

下各级政府应重视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开发,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农村理财技能人才落户农村、扎根农村,并解决技能人才住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后续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为留住农村理财技能人才、发展农村理财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11篇

Abstract: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odel in undergraduate financial management major, we investigate the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major in Chinese higher academies. Furthermore,we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关键词: 财务管理专业;现状;问题

Key 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major;status;problem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216-02

作者简介:任翠玉(1973-),女,吉林通化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0 引言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课程已有较长历史,而作为独立专业的历史并不长,根据教育部(1998)颁布的专业指南,财务管理才作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被列入了本科专业目录,许多院校陆续开设了这一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财务管理的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和实际教学上还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1 我国大学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调查

1.1 样本选取 为了使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本文选取了国家级会计学重点学科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八所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作为调查对象,研究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情况。所选取的样本具有以下特征:

1.1.1 学校性质 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校属综合类大学,其余的五所大学为财经类院校。

1.1.2 专业的综合实力 所选的八所高校的会计学均是国家重点学科,设有硕士、博士学位,均属于国家首批设立MPACC的院校。

1.1.3 地区分布 八所高校分别位于我国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这样取样降低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对调查结果的误差影响。

1.2 现状调查

1.2.1 财务管理专业定位和设置情况 财务管理专业究竟是把它定位于经济学还是管理学,是近年来专业设置问题中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人们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识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财务管理专业是区别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的一个特色鲜明的专业,有的认为财务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应该作为会计学专业或金融学专业的一个方向。国内各高校在专业设置和院系机构设置上也体现了这种认识上的差异,财务管理专业或设在管理学下的会计学院里,如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或设在管理学下的企业管理学科下,如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1.2.2 培养目标定位 依照2000年国家教育部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方案,国内各高校也都纷纷出台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各高校在对培养目标的具体描述上有一定差异,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具有综合的组织协调能力、扎实的财务专业基础,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上海财经大学为“培养掌握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和实务,具有从事企业投资、筹资和日常资金运作等分析、决策和咨询等能力的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中央财经大学为“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等,但在培养人才类型上大多强调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1.2.3 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目前,国内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一般都分为三个层次,即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基础课一般包括基础会计、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基础学科。各高校专业核心课设置基本形成两种模式:一种是按照财务管理的层次来划分,分为财务管理学原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等;另一种是按照财务管理环节设置课程体系,分为财务理论、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成本管理、财务分析等。专业选修课一般包括成本管理、审计学概论、风险管理、个人理财等课程。

2 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1 财务管理专业的定位与范畴需要进一步厘清 在调查统计的样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财务管理专业下设在管理学院,而其他5所财经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下设在会计学院,按照目前我国本科专业的学科划分,财务管理与会计学应属于管理学下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也就是说财务管理同会计学的学科地位是并列的,但专业设置却在会计学院下,这不能不让人引发歧义,是否财务学要从属于会计学?虽然1998年财务管理专业已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列于工商管理学科,但是教师、学生、组织结构等并没有独立,因此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会缺乏专业特色。因此,财务管理专业必须先厘清专业定位问题,彻底地从会计学和金融学中独立出来,才会形成独有的学科特色,才能为财务相关工作培养和输送财务专门人才。

2.2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 目前大学本科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从目前我国“五大”专业教育层次(即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学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分工来看,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与此相适应,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应定位于培养财务管理专门人才,而非传统定位的财务管理高级专门人才。从八所高校的调查分析结果来看,大多数都是参照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目标要求,强调精英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加入WTO后,市场对各类专业人才的知识层次、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学本科期间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实践经验也比较匮乏,难以满足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因此,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的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主要应从事较为复杂的财务管理实务工作,而不是直接从事高级专门人才所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即使是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本科生也只能说是具备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一定基础。另外,虽然现代高等教育强调“通才”教育,但是由于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客观存在,要求教育领域中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同时也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专才,即“通才”加“专才”。因此,现代财务管理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由专门化人才教育转向大众化人才教育,并在专业知识方面加强教育,致力培养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公司理财和金融等相关工作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一般专门人才。

2.3 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调整 从八所所调查的高校课程设置上来看,在满足“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下,各高校课程设置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可能与各高校的教育环境及面对的市场需求不同有关,但从整体上来看,课程设置体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①部分课程存在内容交叉重复。如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界限一直无法确定,国际金融和国际财务管理在汇率方面的内容也存在重复,中级财务管理与成本会计在内容和方法体系上有边界交叉和重复现象。重复的内容一方面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②专业课教材五花八门,有的学校采用国外原版财务管理教材,有的学校则采用本校自编教材,教材不同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难易程度的不同。③课程设置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目前的财务管理是以资本市场为背景,以上市公司为对象,但对非上市公司适用性差。在课程内容上则以企业投融资为研究重点,而对企业实际所需要的内部财务运行与控制则没有关注。改造和扩展现有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是一个十分迫切但又难度很大的问题,首先应捋顺财务管理与相关学科的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财务管理与上游学科和下游学科之间的关系;其次,处理好国内教材与国外教材之间的关系,单纯依赖国内教材或美国版财务管理学都无法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问题及其在中国企业的适用性问题,因此应内外结合,构建结构合理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再次,满足金融市场需求丰富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深化要求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公司财务这一范围。从课程内容来看,国际财务管理、外汇风险管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工具、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等课程或知识点也应在财务管理的专业课程中有所体现或受到重视。

2.4 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需要改进 由于财务管理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企业内部经营的千差万别,是让学生更多的掌握专业知识,还是应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多地提高专业素养和面对复杂环境的应变能力?从目前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看,大部分学校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灌输上,能力培养没有被提到应有的重视水平上。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财务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①教学形式多样化。对于财务管理课程的讲授,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应广泛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财务模拟、专题研讨、影像教学、公司访问、专家讲座等多种教学形式。尤其在案例教学方面应下大功夫,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哈佛大学商学院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总共要系统的分析研究800多个案例,内容涵盖管理的所有领域,效果极佳,深受学生的欢迎。②教学手段现代化。努力创造条件,运用时实行情系统、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手段,选用或自行开发适合我国使用的各类财务管理教学软件,进行财务管理情景的计算机模拟教学,改变单纯的“粉笔加讲稿”式的状况,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③部分课程课座化。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理论功底见长、实际经验不足的情况,今后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可以请一些企业集团、上市公司、跨国公司等财务专家担任课座教授承担部分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温素彬,彭敏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J].会计之友,2009(12).

[2]李世辉.基于新理财环境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大学教育,2009(2).

[3]曾维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9(1).

[4]赵德武,马永强.中国财务管理教育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财经科学,2008(11).

[5]李志斌.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

第12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课程设置,应用型

论文项目来源及编号: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B12381S)

教育部在2012年9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三条中明确提出:“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此,作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通常开设的财务管理专业,应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要求,充分分析课程体系现状,结合自身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满足服务地区市场对人才需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1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截止到2012年4月24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403所民办普通高校中,民办本科院校为87所。通过对87所民办本科院校分析,除了少数几所特殊专业性本科院校外,超过95%以上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同时,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且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为41所,其中,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及西北地区分别为1、9、16、4、5、0及6所,占所有民办本科院校的47.13%。

目前,通过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现有课程设置分析得出以下三个方面情况。

1.1 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

财务管理专业是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有经济、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培养主要学习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虽然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划)都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在课程设置上很难体现出财务管理专业特色。一是课程设置偏向会计学专业,大部分课程是以会计学专业要求的课程为主,对于财务管理专业涉及的课程主要为《财务管理(学)》(或分为初、中级)与少数院校设置《高级财务管理(学)》等专业课程,没有具体对财务管理专业本身进行细化和深入开设相应课程来支撑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课程设置偏向金融学专业,强调金融学涉及证券投资相关课程,以此来代替财务管理专业本身要求的内容。如此以上课程设置使得财务管理专业失去了其自身应拥有的课程体系来实现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就难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教育部对财务管理专业介绍培养目标和要求,更不可能实现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因此,这也是大多数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同时开设会计学、金融学与财务管理专业的原因所在。

1.2 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一方面没有完全实现在时间和内容上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理论实践前后衔接等效果。对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安排在时间上混乱,如专业核心课程《财务管理》在哪个学期开设各有不同,甚至出现学科基础课中没有完整体现必须开设的必修课程有哪些,以及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不规范等主要问题。

另一方面,课程对应教学大纲过多强调理论内容,对实践课的要求相对较弱,而“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能仅限于课堂和理论,更需要实践课程的强化。如此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适应。

1.3 课程设置名称混乱

通过对国内41所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计划)调查分析,针对同一门课程,各院校在课程名称上不一致,如专业核心课程《财务管理》名称存在“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学”、“财务学”、“公司财务”等课程名称。另外,涉及专业相关实验实训课程名称设置更加混乱,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各院校使用不同实验实训设备及软件,这些实验实训设备及软件不同造成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学目的差异,从而带来同样实质内容的实践课程名称设置不同。

2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完善建议

针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结合此类院校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具体设置和调整财务管理专业时,应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原则,促使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后付诸实施后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此需在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计划)时,势必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素质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和区域市场人才需求实际,将人才培养方案(计划)涉及的课程结构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教育课程等平台和相应模块,而且每个平台(或模块)均由若干个课程群组成,按相同或相近学科构成。即每个课程群教学组都是以学科为基础、课程群为核心构建,充分体现人才培养方案(计划)目标要求和应用型人才定位,如图1。

图1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

2.1 公共基础课程平台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同其他专业一样,都必须符合《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必须包括思想政治与教育和通用基础课两大模块,而且各模块涉及相应课程应在整个培养期间内逐步深入,成为专业教育平台各模块基础并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作用。

1.思想政治与教育模块

该模块培养要求和目标主要是实现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身心健康、良好的思想品德。此模块主要涉及包括军事、军事理论、安全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德育实践、健康教育、体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课程。

2.通用基础课模块

通用基础课模块是为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平台提供学习基础,具体来说一般包括有语文(主要指财经应用文写作)、英语、高等数学(如微积分、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线性代数)、计算机等内容课程。

2.2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设置重点不仅表现在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学习,还应在此基础上,由易到难、在时间上体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逐步深入,这就需要课程设置能够在时间上形成循序渐进的推进开展。此平台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和内容上逐步深入可以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及专业实践课程四大模块,其中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在时间上通常贯穿于前三个模块中涉及相应理论知识课程后随之开设的实践课程。

1.学科基础课程模块

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按照教育部对财务管理专业介绍,应以经济学与金融学为理论基础,会计学为商业语言,管理学为工具或手段,以达到执业需要为目的的课程体系。因此,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应涵盖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等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课程。

(1)与经济学有关课程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2)与金融学有关课程主要包括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

(3)与会计学有关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税法等。

(4)与管理学相关的学科基础课程一般主要开设管理学原理、公司战略、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等。

通过以上课程设置,有利于拓宽专业的知识面,并为后续专业必修课和方向选修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的设置奠定较为宽泛的专业基础。

2.专业必修课程模块

专业必修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关键所在,是专业教育课程平台的基本内容,其设置目的是为了系统地介绍财务管理专业知识。

为了全面深入反映财务管理专业,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应设置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或公司财务、公司金融)、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财务分析、投资学、专业英语等主要核心课程。

3.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

专业方向选修模块是为了扩大专业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开拓专业视野,培养创新能力以及适应人才流动和择业需要而设置的。民办本科应用型院校应根据具体实际条件和区域市场需求设置适用应用型选修模块。

此模块主要满足培养出人才能够从事实务工作的需要,具体课程设置可根据 目前市场的执业方向来设计,如培养出的人才希望从事与会计、审计相关的职业,可开设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资产评估、咨询与签证服务、内部控制等课程;如果希望从事与金融相关的职业,可开设投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证券市场与证券投资分析学等课程。

4.专业实践课程模块

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必须在公共基础课程、相应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必修课程开设之后。此模块主要是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具体包括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与校外实习。

(1)专业技能训练。在这部分开设认识(或手工做账)实训、财务会计实训、财务管理综合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税务实训、审计学实训等,分别安排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税法、审计学等课程开设之后。

(2)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在这部分应开设手工会计综合业务实训、会计电算化、ERP模拟实训、毕业设计,分别于财务会计及所有专业核心课程之后。

(3)校外实习。校外实习课程安排在上述所有模块完成之后,此部分内容有效实施需要校企合作以及实习基地的建立。

上述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平台+模块”体系设置中,“厚基础”专业培养通过公共基础平台的搭建奠定,旨在培养人才具有全面素质;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课程平台拓宽了专业知识,培养了人才关键能力,同时也突出了专业的学术特色和执业特色,形成了“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其中,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设置,满足不同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方式、职业生涯设计方面差异所提出特殊要求,为人才自我设计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在结构上与人才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一致,符合此类院校培养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36-41.

[2]向德伟.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3(7):56-58.

[3]李炜.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10(7):111-112.

[4]阮坷,刘鑫春,张才志.地方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探析[J].会计之友:教育园地,2012(4):117-119.

[5]Gunter,M.A.,Schwab,J.H.Instruction:A ModelsApproach

[M].Boston:AllenandBacon,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