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30: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常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知识储备
课?题: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立项课题成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改变了枯燥的知识灌输,将知识融于工作实际中,提高了学生的技能素养和职业成长性。根据医学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改革,使高职医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改革的热点所在。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的涵义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对高职教育是这样论述的: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要改变学习模式,改变后的学习模式要和具体工作相结合,即高等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以学生的工作需要为准绳,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将学习过程穿插在工作过程中,做中学、学中做。
该教学模式已经进入各种类型的高职院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高职医学院校的改革不能生搬硬套。
二、高职医学院校的特点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理论知识够用、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注重一线岗位能力的培养。例如,高职工科院校培养的是面对生产线的技工人才,他们只要能够熟练操作这个流程就可以了。而高职医学生面对的是卫生工作岗位,这种岗位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作为医务工作者,高职医学生将来的工作对象是病人,而现在的病人都很注重健康,也了解一些健康理念和医学常识,这就要求医生要有一定的医学内涵,能为病人提供较好的服务。
第二,医生岗位是在准确把握病情的基础上提供技能服务,对病情的诊断尤其重要,考验的是医生的知识储备,只有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治病的过程是医生的技能服务能力的体现。在医生岗位上,知识储备和技能服务能力并重,知识储备对技能服务起到支撑作用,甚至知识储备对从医人员的影响更大,因为这决定了他们的服务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对高职医学生知识储备的相关思考
高职医学院校的改革由于忽视了卫生职业教育的特色,导致在高职医学生在知识储备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将来工作的基础认识不足。有些学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流于形式,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强调的是知识的选择性和传授方式,它也强调内涵,只有在注重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而现在很多改革过多地强调技术服务,而对知识储备的教育不足,把高职医学生培养成了技工。
二是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整合缺乏科学性。有的学校把基础课程一刀切,或是缩减基础课程学时,只上专业课程并且多数是练习操作。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的基础,如果把基础课程砍掉,学生将来从事医学工作时,没有知识储备,就无法正确诊断疾病,更谈不上治疗了。
四、对高职医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1.清醒地认识医学生的工作岗位
医学生将来从事的医务工作要求医学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高职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同等重要。
2.改革现有课程
公共素质课在保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人格品质和专业品质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公共素质课的学时。
基础课程是为专业课服务的,明确基础课为专业课程提供的理论支撑,可将目标不明确和只提供少量基础知识的课程去掉或融在后续课程中。
专业课教学内容的删减不能仅从工作过程来考虑,专业知识的传授应该考虑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可持续发展。专业课改革除了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外,还要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开发新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工作任务,有些课程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开发新的课程。在课程开发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选择,二是内容的优化组合。课程内容分为理论和操作两类,理论教学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即按照学习规律来整合、序化;操作教学要考虑实际应用和学生的习得。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才能满足市场和学生的需求。
五、小结
总之,高职医学院校的改革要按照医学职业的特点进行,绝不能照搬工科院校的模式,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职业医学教育才会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王媛.医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建构的新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14(8).
[2]宋丽花.高校学生知识管理现况及改善策略[J].甘肃科技纵横,2014(11).
关键字 汉语言文学 应用型人才 培养建议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