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

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

时间:2023-08-07 17:30: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

第1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意义;发展难题;解决措施

1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为我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促进剂,是伴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力发展工业,以求获得快速的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经历过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其内容如下:(1)第一阶段:随着机械工程和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工作者便考虑到将二者结合起来,寻求一种能够为电器制造也服务的科学,于是便诞生了电气工程。(2)第二阶段:随着微波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科学工作者又将这一学科的优势有机结合到电气工程上面,通过微波和无线通讯技术对机械的控制,来使机器完成生产工作并满足生产要求,这便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带进了机电一体化的时代。(3)第三阶段: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它的优势也被利用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来,于是便出现了通过计算机编程并远程控制机器完成生产工作的新一代机电一体化工业生产流程。

2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发展意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吸纳并融合全球最新科技的过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无论是一个断路器的设计,还是整架航空航天器的研究,都少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身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使得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车间空间得到节省,也减少了车间内人力物力的配置,很多机械产品的加工不再需要工人来动用原始的手工劳动,而可以通过电脑终端的直接控制,这样,一个会控制电脑终端程序的工人便抵得上好几个人力工,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有效节约。机电一体化的运用更是可以使生产车间完成流水线的全部生产任务,包括生产零件,组装,包装,流动,检测等整个制造流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3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发展难题

尽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一起很迅速,但是到了新的发展阶段以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也遇到了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1)电气工程应用的能耗问题。所谓的能耗问题是指来源于电气工程设施的建造和安装所造成的能量损耗,当然,要想实现机电一体化控制,建造和安装布置控制设备是必需的,因而这部分能源消耗是无法避免的,为了降低成本,便只能从降低能耗方面着手;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建造和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光照和温度调节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还要考虑到系统耗电与厂用耗电的关系,电网的布置等问题,在诸多环节的能耗问题实在值得关注。(2)电气工程应用的质量管理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中,有很多工厂为了完成机电一体化控制,但又考虑到成本的节约,放低了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施工质量要求,使得建造标准低于国家规范,这样做会导致低了机电一体化系统所生产的产品质量降低,更可能使得整个系统运行故障频出,发生灾难性的事故。(3)数据传输的不方便问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主要是应用计算机对于所编应用程序的控制,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仍然处在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的尴尬状态,还没有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因而很多应用编程及其有效接收设备并没有国家标准来统一,在商业化的运行中,厂家只能购买某生产商的一中机型来进行控制运用,而不能完成不通机型之间的信息传递,这对商业化的运行和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4)电力控制系统的完善效率对工程进度的制约问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是一种控制系统,用来对机械系统进行控制,然而要想完成整个系统的运行,便得结合实际的机械操作流程编写相应的程序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因此对于同一工程,由于编写程序不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的效率就会有所高低,这也会进一步影响工业生产的效率,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速度。

4提高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方式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电气工程,另一便是自动化控制;因此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便要从两方面着手,通过实现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控制的有机的、高效的结合来更快更好地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从电气工程方面:从上文问题分析可知,电气工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能源消耗问题和施工质量管理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有效的措施便是企业和政府一起协商制定严格规范的电气工程施工管理标准,并且一切有关电气工程的施工要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违者必究;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不要照搬一般的施工流程,而要根据实际的施工地点的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拟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后再施工。并且施工过程中严禁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要严格按照标准选择适应的材料,施工完成后要有专门的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对系统进行监控检修。(2)从自动化控制方面:自动化控制的问题主要是数据传输接口不统一,控制程序控制效率有高低。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企业的程序设计人员应不断优化反馈设计,完成精简有效的高质量程序编写;然后将最优质的程序在企业内或者行内推广,从而使整个企业或者行业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提高,要想设计出优质的程序,设计者需要考虑客户的需求和工程的运行流程,通过精简和优化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另外,政府也应该在行业内制定相应的通用的程序接口,能够让优秀的程序设计在整个行业内流通,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信息传递和竞争提高。

作者:朱益成 单位: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参考文献:

[1]侯晓燕.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作原理[M].科技出版社,2009.

第2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电气工程;自动化;课程

在实际的技工院校课程设置过程中,主要集中的科目多数都是专业技能性极强的科目,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比较关键的专业项目。教师不仅要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建设,也要辅助学生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切实内化相应的教学内容,并且建构相应学科的实际操作能力。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的内涵分析

在实际的课程设置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是实操性非常强的科目,主要研究的是基础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以及基础电能存储和实际利用,学科具有非常广大的发展空间。并且,由于专业的性质决定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科目的设置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多数的技工学院内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主要包括基础电气应用技能、机电一体化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还逐渐衍生出数控维修科目以及楼宇智能控制科目。不仅要集中培养学生对整体电力设备进行必要的维修和调试,也要建立相应技术的分析和解构。电气应用技能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围绕电气设备的基础管理、安装以及调试和维修,需要学生建立设备改造和技术创新的学习技能。机电一体化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对于现代化工业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的管控和安装调试,并且要建立维修操作,需要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建立设备改造以及新型技术应用的学习技能。数控维修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一线数控车床的基础编程以及操作和维修,并且要运行相应的编程操作,需要学生建立设备维修以及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技能。而楼宇智能控制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是强弱电的基础安装、调试和维修方式,需要学生建立相应的学习技能。相应的课程设置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也要符合社会对于相应专业人才的需求。另外,在整体课程设置过程中,技工院校也要进行相应辅助教学资源的综合提升,辅以机床维修实训室、电气控制实训室、PLC实训室等项目。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置要求分析

在实际课程设置和运行过程中,相关教育机构不仅要关注整体学生的生源情况,也要集中关注企业的实际需求,真正建立有效的供求培养机制。第一,相关技工院校要综合分析学生的基础生源。在技工学校内部,基础生源多数都没有参加基本的国家级考试,学生整体理论知识比较薄弱,整体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都不是特别活跃,这就需要教师在基础课程设计过程中,集中分析相应学生的基本特点,教师要在课程讲解过程中集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集中实现理论与操作能力的优化,并且建立有效的实践课程。第二,相关技工院校要综合分析基础企业的人才需求。对于技工院校来说,只有保障基础专业培养内容符合企业的基础需求,才能保证学生在课程学习后能在实际工作项目中优化的运行相应的教学内容。另外,相关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要集中关注学生的准员工教育以及礼仪课程,保证基础学习能力优化的基础上,实现整体服务社会的素质的优化升级。除此之外,相关技工院校也要对学校内部的基础教学设备进行集中的改良,建立相应的教学辅助设备,以保证学生的知识能得到有效的内化,并且将基础知识转化成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能力。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置措施分析

(1)优化设计电气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在电气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相关技工院校要集中升级相应的教学科目,建立优化的课程结构,切实落实相应教学能力的优化性提升措施。在基础课程设置过程中,主要的教学课程包括:电工学、电机学、电气自动控设备以及基础系统学、自动控制技术、PLC技术等,教师要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集中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整体内化水平,利用相应的实际操作促进学生建立更加优化的项目分析和解构能力。在学生学成之后,主要的工作方向就是企业内部电气控制项目的系统安装和调试维修作业。

(2)优化设计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在基础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不仅要综合考量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基础知识点,也要针对相应课程进行集中的实习训练,才能保证整体学习力和学习技能的优化。在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过程中主要涉及的相应学科的应用以及项目开发,教师要集中培养学生综合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水平,切实落实人才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

(3)优化设计数控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在基础课程建立过程中,教师要集中考量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除了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以外,也要设计绘图实习项目、电气数控技术以及数控机床的编程和实际操作等,教师要在实际课堂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优化设计楼宇智能控制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这是一个践行时展需求的新型专业,教师要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集中培养学生对于智能项目的学习力和研究能力,在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方向也是智能化小区内部的项目安装和后期调试维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集中培养学生的高技能水平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发展趋势分析

在整体教学项目运行的过程中,相关技工院校要充分考量素质课程的优化开发,将德育要求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且针对企业内部的员工教育进行集中的讲解,保证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学习到相应的岗前技能,并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相关课程设置过程中,技工院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不仅要集中学习相应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也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优化。另外,相关技工院校也要建立良性的校企沟通,保证学生在实际学习后,进行集中化的实践操练,并且有效地缩短相应的社会适应期,尽快地融入到社会和企业文化中,要在实际教学结构中添加必要的发展规划,以保证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落实和应用。总而言之,要实现整体技工院校学生的良性发展,就要集中优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规划和设置,集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职高能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叶军.美国南方理工州立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课程学习过程考核评价方法及其启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4,34(8):100-102.

[2]吴晓,堵俊,羌予践,等.电气专业课程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124-125,144.

第3篇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PLC技术;煤矿行业

一、我国目前对于煤矿机电一体化的具体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扩大需求,煤矿行业的不断进步。煤炭行业中机电一体化程度也在不断地加深。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机械一体化设备的引用,可能会带来行业内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创造社会效益。对于煤矿行业来讲,煤矿领域内大多数工作都是特别繁重的,如果能在某些方面引入机电一体化设备,将会极大程度的减轻对于人工劳动的负担,也能减少人员从事煤矿行业的危险性。

从劳动生产的角度来看,因为行业本身的工作性质原因,煤矿行业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完成引入机电一体化设备。达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力的现代化改造。

(一)采煤设备

近年来,我国电牵引采煤机的研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新型设备的研发上,国内各厂家已经完成了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已经能够形成多品种、多体系、多型号的设备生产局面。国内厂家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 还完成了对设备不同传动方式的相互转换改造,在电磁,电液,机液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完整了电牵引采煤机的市场,使得采煤机能够更好适应地层地质的需求进行工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人工,更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煤矿建设对于工作环境的要求。将采煤设备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煤矿行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二)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

作为最能体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优势的一个领域,矿井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能够在煤矿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幅度地提高煤矿开采的工作效率,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将软、硬件系统协调工作的工作模式,更加合理地对煤矿的工作进行监控,提高效率的同时还延长了持续工作的时长,满足的不断进步的煤矿行业的要求。

(三)传输设备

随着煤矿工作效率,工作产量的不断提升,对于传输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在对提升运输设备的研发中,我国科研企业和相关人员,完成了对于输送机的自主研发,对于带式提升机的机电一体化有了重大突破。传输设备自动化的生产模式也在逐步形成,结合新型的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只要输入相对指令,传输设备本身就能够完成正常的开采运输工作,还能够对系统内发生的故障经行检测和排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的设备保养与维护。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势与发展前景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事业中的优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将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互联网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充分结合的技术体系,将传感装置,动力装置和机械装置进行有效整合和对高新技术的吸收改造,更好地发挥了机电一体化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性能,功能上区别于人工,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更加快速全面地完成工作任务,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方式,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生产产量。对于产品本身又有着良好的状态保证。在工作中的运算、记忆、控制、信息处理等方面对于与人工有了更大程度的进步,且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比较简单,对于人员的培养较为便利,同时又能减少对于工作人数上的需求。减少人员在现场施工的数量,减低对于危险区域工作的人员需求还能大程度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性。生产过程更加标准,使得煤矿行业在产能和产值上得到了了重要保障。

(二)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管理措施

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计算机技术机械一体化技术的核心,只有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才能带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通常也决定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因此,要善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到实际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改造中去,不断提高计算机处理事务的能力,根据现场情况深化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实际应用,将机电一体化设备本身具备的优势不断地发挥出来。

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创立一套新的管理策略也是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管理措施,对于新的设备要有新的方式进行管理,不能照搬别的地方的经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总结,发展出一套适合自身情况的管理模式。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人员,要经常性的带领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以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脚步,确保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场的具体施工中得到保障,也能在具体施工中不断地得到进化。

要相对煤矿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正确管理,还要在管理上成立一个对应的机构,能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迅速的反应,在此机构中,要明确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的职责范畴,形成机电为主体的管理部门,严格人员的管理,确立奖惩制度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及思路

在通信系统上可以将新时期实现的新型通讯手段运用到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中来,加强一体化技术通讯功能可靠程度,对于通信一体化的信息传输有一个新的革新,从而更好地完成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的控制。

在机械领域内,发展机电液一体化的程度。本身机电液一体化就是讲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结合发展的一种新型技术,在性能上更加趋近于稳定。如果能将机电液技术研究成果大范围的引入到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将会跟进一步地提高煤矿生产的机械化、智能化、现代化程度。

发展PLC技术可以更加规范煤矿机电一体化的工作。作为更适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PLC技术是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最好的控制模式的选择对于能耗与体积轻量化,而计算和存储能力却在不断加大,更好的运用PLC技术,可以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4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

引言

我国自造的煤矿机电一体化设备都具有智能化、程序化、信息化的特点,以及设备体积小、操作、维护方便、保护齐全、性能可靠等优点。从1970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和装备的第一套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大同矿务局试验起,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始萌芽。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综合机械化采煤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我国的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进程,采煤机已由液压牵引向电牵引发展。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在原有的研究成果上,又开展了采运支机械微机监控、故障诊断的研究和支架电液微机技术应用的研究,并研发了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而进入21世纪后,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均有重大突破,在煤矿安全生产监控、大型固定设备的后备保护等方面已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然而,与国外的先进采煤国家相比,我国的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尚有一定差距,并且煤炭工业相对机械、电子、航天、轻纺、化工、铁道、冶金等行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在开发水平、应用范围、投资规模、技术人才和管理水平方面均有较大差距。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实践

1.1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是最能体现煤矿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之一。我国监测监控技术应用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原国家煤炭部组织了对国外煤矿监控技术进行大规模的考察和引进工作,此举大大促进了国内监控技术的发展。先后从波兰、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引进了一批安全监控系统(如DAN6400、TF200、MINOS和Senturion-200),在部分煤矿中应用;在引进的同时,通过消化、吸收并结合我国煤矿的实际情况,研制出KJ2,KJ4等系统并通过了鉴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紧跟世界监测监控系统的发展潮流,我国自行研制开发出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监控系统,如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的KJ90系统、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的KJ95系统等,它们的主要特点是:测控分站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具有网络连接功能;系统软件采用了Windows操作系统。同时,在“以风定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12字方针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条款指导下,规定了我国各大、中、小煤矿的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装备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自此,大大小小的系统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出现,不仅为各煤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且促进了各厂家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意识。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我国现有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及配套传感器等设备的现场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的KJ90、天地科技股份公司常州自动化分公司的KJ95、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的KJF2000和北京瑞赛公司的KJ4,KJ2000等系统无论在软硬件功能、稳定性和可靠性、专业技术服务能力、企业性质和生产规模等方面基本代表了我国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

1.2矿井提升机中的应用矿井提升机是一种实现机电一体化较好的矿山大型设备,全数字化,交、直流提升机。特别是内装式提升机,从结构上将滚筒和驱动合为一个整体,大大简化了机械结构,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充分体现了机械-电力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的综合体。全数字提升机高度可靠,具有可重复性故障寻址、完整的诊断设施和自诊断功能,以及简单而快速的通信功能;它采用总线方式,大大简化电气安装;硬件配置简单,互相兼容,零备件少;可以方便地实现软启动、软件控制和改变瞬间加速度。

在我国“九五”计划期间,国产全数字化直流提升机已成为各煤矿提升机的首选机型。我国研制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化直流提升机的核心部分ASCS是由双CPU构成的计算机系统。除此之外,我国还用SIMADYND和S7研制成功了第一台交-交变频器供电的交流提升机。2000年11月,该系统在焦作古汉山矿投入运行,情况良好。提升机由于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其安全保护系统更为完善。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两台计算机装置,每台都有自己独立的测量、传感装置和数据处理系统。这两台计算机同步工作,互相检测,互为备用,对提升行程实现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容器位置相结合的方式,对两者进行比较、校正,实现行程自动控制。由于采用了计算机对安全回路、制动回路、电源和驱动回路进行实时检测,实现故障记忆,因此极大地提高了提升机安全性能。

1.3井下带式输送机中的应用在我国“八五”计划期间,通过国家一条龙“日产万吨综采设备”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带式输送机的技术水平,煤矿井下用大功率、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的研发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大倾角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成套设备、高产高效工作面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等均填补了国内此项技术的空白,并对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元部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成功的研制了多种软起动和制动装置以及以PLC为核心的可编程电控装置、驱动系统采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目前我国已经自行生产制造了多个品种和多种类型的带式输送机。

二、结束语

随着煤矿生产不断向深部水平发展,对控制水平和规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又加速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如网络、光纤、人工智能及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已渗入到机电一体化技术之中,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更强大、性能更优越,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越来越强,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采用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装备的煤矿,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加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也是一个煤矿企业循环促进不断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J].山西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1):88.

[2]文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钢铁企业的应用与展望[J].机械.2003.30(1):62~64.

第5篇

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工电子技术已经作为电气工程领域信息化的基础,对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电工电子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并被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之中。通过应用电工电子技术,电气工程行业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电工电子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情况相对较差,因此,加强电工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对我国电气工程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我国的工业发展实际需要出发,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

2电子电工技术简介

2.1电子电工技术的基本特点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型电子器件的使用和研究也步入了新的阶段,目前,电工电子技术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2.1.1高频化高频化是指电子器件在集成化的前提下也提高了器件的工作速度。

2.1.2集成化集成化是指全控型器件通过并联多个单元器件,并将其全部集成在一个基片上的技术。

2.1.3高效率化高效率化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器件和变换技术。通过降低器件的压降,能够实现降低损耗的目的。

2.1.4全控化全控化表现在将有自断电功能的器件应用到电力系统中,从而取代了半控型的晶闸管,这是一项电子器件的重大突破。全控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电路设计的精简化。

2.2电子电工技术的应用现状

2.2.1优化电能的使用以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前提,通过合理整合和配置电能资源,电子电工技术能够对电能进行广泛的优化。

2.2.2实现了机电一体化设计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通过改造加工传统产业,逐渐实现了新型机电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

2.2.3促进了电子技术的智能化发展电子电工技术的智能化,首先保障了功率和信息的和谐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电子电工技术的一体化进程。

2.2.4指明了系统工频的研究方向以电子电工技术的发展为背景,为了在小型化发展的过程中使机电设备加快响应速度,就需要进行系统高频和变频化的研究,这样才能支持和保证电气工程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3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研究

电工电子技术在交通运输、电气工程、能源开发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使用,电工电子技术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下面,我们对电工电子技术的新研究领域进行了探讨。

3.1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技术风能和太阳能是两种存储量最大的可再生资源,目前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提升,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厂的投资成本下降了很多,装机容量也不断地扩大,电工电子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目前,建设规模更大、容量更高的新能源电厂,提高能量的转换效率,已经成为该领域电工电子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

3.2太阳能电池发电技术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和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新型太阳能技术将光伏电池镶嵌到塑料薄膜的外表面,进而形成太阳能薄膜,这样不仅降低了投资成本,也显著提高了发电厂的发电效率。

3.3磁流体发电技术磁流体发电是指通过加热燃料使其成为易电离的状态,然后在磁场中高速运动切割磁力线,进而产生电能的技术。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能量的转换效率。目前,该技术的原理实验已获得成功,电工电子技术方面还需要在功率调节、超导磁体和发电通道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3.4受控核聚变技术受控核聚变是一种性价比高、安全无污染、原料充足、运行可靠的新型能源技术。与氢弹爆炸类似,受控核聚变的技术难度相对较高,并且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需要通过电工电子技术中的辅助加热、强磁场、等离子体和大能量脉冲等技术为核聚变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持,使核聚变的反应条件、启动和停止都在可控范围内。

3.5微型光芯片技术微型光芯片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光缆的入户成本,从而让家庭用户方便地享用真正的高速宽带技术。微型光芯片通过把不同类型的光路集中在同一个芯片上,使光缆体积大大减小,同时还不会影响数据的传输,在节约成本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6磁悬浮技术磁悬浮列车的高速度甚至超过了飞机,使乘客真正享受到了出行的方便,其应用的前景非常广阔。事实上,磁悬浮列车使用的磁悬浮技术也是一种电工电子技术,它通过减少行车的阻力,提高了行驶的速度,同时还具有能耗低、运行安全、噪声低、运力强的特点。磁悬浮技术是一种集合了供电系统、电机驱动、磁悬浮和列车检测等多种电工电子技术的高新科技。

3.7超导电工技术高温超导技术对超导的应用不再局限在实验室中,超导储能、超导输电都在超导技术领域得到了实际的应用。目前,超导电工技术已经成了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的重点,超导体的使用将会更加普遍。

4结论

第6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 改造 自动化

1.电气工程应用实践状况

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电气工程,比如污水处理系统、工业生产经营、电力系统等。电力为发展生产、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时期内,对电力需求将越老越高,社会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及其自动化科技工作者的需求将会日益提升。电气工程将会成为反映人民生活现代化和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社会的工业生产中,不是仅仅依靠人力来完成机械化管理运作,当我们使用机器设备的时候,是由人来操作,运行操控一旦开启,机器就将终处于生产状态,它将会一直自己运行下去。要让它精确的自动启动与停止,这就需要涉及到电气自动化的科学辅助。什么是电气自动化呢?它就是通过继电保护装置、感应器等电气元件来保证机器的自动化运转,从而实现严密的操作顺序控制以及控制恰当的持续时间。与此同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将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反馈到内部系统,从而优化更新输出量,最终保证可持续性,达到安全稳定的目的。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电气工程的实际应用。

1.1净化系统。目前,净化空调系统在对于空气质量有特殊要求的手术室、实验室食品厂房等区域净化空调系统被广泛应用。净化空调系统的核心构成部分就是净化空调的自动控制系统,它既可以设计为某个单一系统的控制,测量系统,又可以设计为以数字计算机控制管理的系统。净化空调系统采用DDC 控制来实现温度的控制,温度传感器将它检测到的温度传递到DX 一9100,接着系统将自动调控冷水电动调节阀或者是加热电动调节阀,将回风温度控制在需要的范围之间,这样就能达到洁净室温度GMP 要求。科学的引入了电气工程技术从而使净化空调系统具备了智能化调节空气环境温度、数字化、自动化监控等综合功能。

1.2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在建筑行业,智能化建筑成为当今建筑行业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电气自动化在建筑领域的科学利用,令它具备了安全电子设备、智能化控制、节约能源等多种新的功能。智能建筑合理的利用各种设备,为自动化控制系统下的设备有效的节省了人力。

2.电气工程改造与自动化趋势

2.1功能趋向于多样化。在未进行改造之前,发电,输电就是传统电力系统的重点功能,这种电力系统结构比较单一,能源浪费多,在传输过程中不能对电能值的大小进行转换。在进行电气工程系统自动化改造之后,电力系统的功能逐渐多样化,电能分配、电压转变和用电调控等功能更加完善,电气工程系统自动化的发展,为电力系统高负荷运行状态的操作提供了技术方面的保障。

2.2操控一体化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的发展趋势包括:人与机器的一体化,机械一体化和机电一体化等模式。只有在电力系统设备实现智能化以后,系统操控的一体化才有可能实现。“省力、省时、省钱”是电力系统一体化操控的优势,电力系统一体化操控也能为后期继电保护装置的运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3结构更加简单化。妨碍电力系统功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结构问题,当很多种设备同时与系统连接的时候就会导致技术操作人员的调控质量大大降低,有一部分设备在系统运行的时候有可能失灵,不能发挥它的作用。系统自动化改造以后系统结构变的更加简化,同时系统功能也显著的优化。建构的简单化使得电力行业的发展前景更广阔。

2.4设备逐渐智能化。电厂中发电、变电和输电等多个环节都需要依赖机器设备的操作与运行。电力系统发挥作用的载体就是电力设备。计算机作为自动化改造的控制中心,使用专用的程序代码来调控电力设备的操作,这种方式智能化执行了设备的命令,从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设的措施

3.1建立通用网络结构。网络结构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通用的网络结构可以再各行业实施工业领域自动化的进程中,对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监控该系统、企业管理系统和设备控制系统等各个环节间的数据搞下、便捷、安全的实现交换。通用的网络结构,还可以进行对中心控制系统以及其他管理通信设备之间的网络资源配置,以便做到数据正确安全及时的传输。

3.2突破现有技术,建立统一的系统同平台。在创新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同事,应该以正确的思想为主导,对开发的目的、目标人群、目标行业的等信息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做到科学规划实施。在具体的实施、试运行等环节中,更要给予科学的流程指导,以便节约成本和时间,将企业的消耗降到最低。此外,无论是面对其终端客户的不同要求,还是企业项目的流程特点,任何的控制系统,都应符合基于PC自动化系统的相关需求,以便建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唯一平台,这样,既可以减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科研成本,也可以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

总而言之,时展到今天,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工业经济改革也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而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参与国际竞争也日渐激烈,我国只有充分发挥本国自己的经济优势,才能争取到更多的筹码,得到更大的经济利益。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不但解决了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技术问题,而且为商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因此,研究电气工程改造及其自动化这门学科,显然成为了提升我国经济实力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简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06)

[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简介[J].化工学报.2010(08)

[3]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简介[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06)

[4]大庆石油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简介[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7(03)

第7篇

《电气工程与PLC技术》这一课程是目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进行教学的核心课程。在教学目标上,其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认知能力,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不仅要具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实际操作的本领,更要基于此展开合理的技术创新与创造,进而生成全面优秀的职业素养。鉴于高职院校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学实效长期停滞不前,为推动学生对于常见机床电气控制基本原理、数控机床维修及调试、常用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设计能力等的掌握与实际运用,故因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策略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切实推动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高职院校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在展开《电气工程与PLC技术》教学时,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即教师作为课程的主体,一边进行内容的讲解、一边进行板书,同时根据自己的思路以及自身对于课程内容的步骤与涉及,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流程逐渐接触问题的重心。其知识引入的方法较为枯燥、不具备生动性和直观性,而且容量有限,可供学生发挥主观联想以及主观能动性创造的平台几乎不存在。而且这种单一模式的课程讲述,很难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二者有效统一和结合起来,因此无所谓学以致用,也难以达到实践的目的;另一方面,针对课程中的实验环节,也大多是在模拟板块上所进行的参与与操作,并不具备企业或者工厂实训的真实情境,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难以达到实地演练和操作的本质目的。

二、高职院校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结合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

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块,根据现有的课程知识体系,将全部内容划分为完整的六大模块:基本电气控制线路模块、PLC技术指令与编程模块、PLC技术应用模块、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模块、PLC技术原理模块和低压电器模块。通过模块教学可以实现对于课程目标的优化与整合,并根据每一模块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单独划分出小目标和小要求,从而实现每一个部分其知识构成、能力要求都明确、清晰,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联系也都更加立体化、便捷化。

2.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学生感性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依托网络与计算机科技所生成的多媒体教学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家教学过程当中。对于《电气工程与PLC技术》这门课程而言,引入多媒体教学,有助于产生一种声形相映、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依托图片、声音等多媒体元素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增加对于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推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创造性地发挥。比如在低压电器模块学习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电电器元件的工作过程和结构,将其工作原理以及各部分的功能,通过生动的视觉演绎,让学生直观感受知识内容、深化认识,提升学习的效率。

3.引入分组教学策略,分类规划教学课程设计

引入分组教学,对于应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基于分组布置教学不同的教学任务,写出I/O分配表、PLC改造、设计出完整的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画出PLC外部输入输出接点连接图、完成梯形图不时旨令表设计。小组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然会引入合作学习的模式,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操作与流程创新,再根据不同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适当的总结和统一说明,将不同小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意提出、交予大家一起思考和解决。

《电气工程与PLC技术》是当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于教学模式和过程的改革,就需要基于教学内容的本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创造,唯有如此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科技人才,推动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瑞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高职院校“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措施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184-185.

第8篇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工程;煤矿;应用

中图分类号 TD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21-0169-01

煤炭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能源,我国又是煤炭大国,因此煤炭工业的迅猛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来说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煤矿机械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电子(微机)控制装置在煤矿机械上的应用将更加广泛。结构将更加复杂、维护也将更加专业化。由于,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个煤矿企业的煤炭生产过程中得到应用与推广,更促进了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1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是通过微电子技术并融合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新兴高科技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并且不断的融合传统机械、微电子及自动控制技术、促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更是融合了高科技技术,比如自动化控制、传感产品等进一步加强了新的机电一体化的向着智能化、信息化、便捷化、简单化、整体化发展。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煤矿机电工程中大大改善了传统的煤炭产业,降低了煤矿机电生产的劳动强度与工作的环境,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系数。与此同时,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还进一步调整了煤矿生产过程的产品结构,降低了能源消耗、实现了环保。

2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从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看出: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设备通过智能化、系统化、程序化等特征和便携、简单易操作、方便维护、性能安全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煤矿生产的各个方面,提高了煤矿机电工程中的生产质量及生产水平,也带来了可观经济及社会效益。目前,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煤矿机电中工程中,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些差距。

所以,新的机电一体化在今后的发展趋势,就是今后要大力研究具备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煤矿的开采质量完善煤矿开采等一系列配套设备。其次,加增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网络化、信息化等功能,进一步提高煤矿机电工程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大力研发在煤矿机电工程中的微处理技术,更好的监测各个设备运行的状况。

3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电工程中的应用

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煤矿机电工程中,其应用之一就是提高矿井的机械运输水平。由于煤矿生产发展的需要,要求现代化、运输能力强的机械化采煤运煤装置及设备。目前,世界先进的水平及一些煤矿业机电话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在矿井下主要采用的是带式运输及直流式交流变频的装置进行驱动。这些设备主要以电子器件等作为技术的核心。另外,通过大巷强力带式运输机,也能改善传播的煤矿井下生产及运输,促进数煤矿井下的生产运输日益皮带化,先进化。

目前,我国在矿井的机械运输中,矿井提升机是最能体现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大型设备,大多数煤矿企业都采用了交流提升机,并运用转子串电阻进行调速,同时在电控系统中还采用了接触器系统继电器,进行控制。而采用了可控制的编程器而拖动发电机的直流提升机,即使由可控硅进行供电,但是一般通过模拟量来完成控制操作。程序设计比较简单,不需要比较复杂的输入及输出接口等装置,抵外界干扰的能力比较强,并且能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期运转。另外一种内装式提升机,把滚筒和驱动联合成一个整体,简化了传统煤矿矿井提升机的机械结构,更好的运用了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电力电子及计算机技术,提高了矿井提升机的自动化及控制能力的综合体。因此内装式提升机不仅可以进行软启动、软控制、瞬间改变加速度,而且还可以进行自我诊断。

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煤矿机电工程中,其应用之二就是实现了综合机械化。传统的煤矿机电工程中机械化的综合能力不强。我国的一套综合机械化的设计和运用是在大同矿务局并一直沿用到80年代后。通过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我国煤矿机电工程中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和重大的突破,进一步推动了煤矿开采自动化。运用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煤矿采煤机经过液压牵引而逐步转由电牵引,液压支架的控制系统逐步应用高科技走向信息化、网络化,同时通过电液控制、自动化移架,用微机监控装置进行工作面运输机械的监测,实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控制。因此,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煤矿机电工程中,提高了综合机械化采煤的设备及其能力,使设备间的协调更加安全、操作系统更加完善、可靠性更强。

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煤矿机电工程中,其应用之三就是提高了传感器技术。在煤矿机电工程中,对于煤矿矿井安全的生产监控系统来说,好的传感器是影响其监控效果的关键。而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大大提高了传感器的不足,改善其稳定性比较差,使用期限比较短等不足,提高了传感器现场实际的应用率。通过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加强了网络化,使机电工程中的软硬件技术进一步发展,在提高了传感器的同时,还提升了整个监控系统的运行速度及运行质量,经过光缆等传输介质,信息媒体可以传送声像,促进了煤矿机电工程中的监控系统的大发展。

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煤矿机电工程中,其应用之四就是提高了整个煤矿机电工程的性能。众所周知,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通过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进行运算,提供大量数据的同时提高了存贮的空间,并且体积更小功效更大,同时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机电工程设备中的产品具有更强的通信能力,各个通信模块的开放性更强,更加智能化。在有设备干扰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化处理各类故障并采集相关的数据参数进行分析。因此,在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中,为了不断的适应新的环境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引入进来。比如,光纤、 红外线及雷达等。这些新的高科技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中,加大了煤矿机电工程的煤矿机电一体化进程。并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自我研发的煤矿机电一体化的设备及产品越来越多,其创作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大。

4 总结

综上,通过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电工程中的应用可以看出: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煤矿开采及煤矿综合生产的基础,大大促进了煤矿机电的自动化及信息化,更加有利于煤矿企业自身的发展及建设。并且通过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煤矿机电工程的机械运输、实现综合机械化、提高传感器技术、加强整体煤矿机电工程的性能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煤矿机电工程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提供微电子及自动控制技术,通过充分的应用及融合新兴的高科技技术,煤矿机电工程的一体化技术大大推动了我国煤矿生产综合能力。因此,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将会更好的实现高效生产、安全生产、机械化采煤等煤矿机电工程的新目标。同时,促进我国煤炭工业走向安全、高效、节能、洁净、优化的发展之路。从而在提高我国煤矿机电工程发展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煤矿生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研究[J].民营科技,2010,10.

[2]程升涛.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煤矿行业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0,05.

第9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器技术信息 网络控制技术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触角伸向各行各业,生活中的大小事务,均可见它的身影,与社会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十分迅速。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起源要追溯到18世纪,美国人富兰克林著名的“风筝实验”为人类解开来了电的神秘面纱,不仅如此,电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也为电气工程的发展奠定了最直接的受体。

19世纪初期,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定律相继被外国科学家研究出来。19世纪中后期,麦克斯发现的电磁理论,让电气工程的理论基础趋于完善。与20世纪交接的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陆续将电气工程专业植入大学课程,这是电气工程专业最早出现的地方。对于前期闭关锁国的中国来说,一直到时期,电气工程专业才被引进到我国,由南洋大学堂(交通大学前身)第一个引进理论,并且设置了电机专科,这是我国大学最早的电气工程专业,至今约莫一百年左右,可以说电气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也是较有历史的。到20世纪中期,我国高校陆续开设电气工程专业,也逐步将电气工程纳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大力培养相关人才。20世纪末端,因特网互联世界,电气工程不再是单纯的电力工程,而是一项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互交叉的一门前沿学科。进入21世纪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张迅猛,成为涵盖人类生活最广的一门实用学科。电子信息技术也能影响电子自动化工作和使用过程中的设备和机器。这些仪器是非常多样化,两个传感器与执行器,也包括控制器和仪表 。

我国目前的电气自动化的主要用途是分布式控制。其本身是一种智能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连接,将这些枝条分支的串行通信总线上。电子信息技术管理和硬件电气自动化技术不断的渗透。从管理方法、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电气自动化管理通过企业的数据处理系统进入现行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现状,也可以访问企业财务数据,数据等特定人员的机密数据。在控制室内的计算机、PLC控制软件和CPU和远程站、变频器、各种仪表和电机起动器等各种设备通过串行电缆连接,所以将设备采集到的各种详细的信息发送到中央控制器。企业也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以确保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最准确的信息。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更多地完成每一个行业的竞争也很激烈的空间,和企业想激励竞争中占据主动必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针对PC控制器高可靠性和简单的操作和维修,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不同层次的与PC控制方案,试图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周期,提高产品的质量,并逐步完善的服务体系的企业是促进企业利润的意思。与工业PC机为主要依据的工业PC将取代现有的IPC成为主要的控制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实现成本低,适合工业控制非常重要。

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控制系统在一般是非常重要的。管理也可以使用网络对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小到整个企业,区域面积、网络结构必须能够控制、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数据层层能够实时、准确,良好的沟通技巧。因此,在规划的体系结构、监控的计算机,并能保证从办公室环境,生产控制对整个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的部件等级范围和沟通 。

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跳跃式发展,对自动化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为自动化技术的革新提供了必要条件。未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趋向于更智能化、适应工业生产方向的控制系统上发展;趋向于多机模型处理问题的设计分析;趋向于日益增长的先进的控制原理以及趋向于信息技术化的自动化产品。

更为重要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应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电力工程系统体系,而是更加广泛的融入人类生产活动中。例如企业的综合性自动化系统、交通控制自动化系统、经济管理自动化控制系统都将投入运行中。自动化将在更大程度上匹配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速度,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拟人化。

在新世纪中,自动化控制类学科将具有更加开阔的前景,研究内容将更加富有挑战性,覆盖范围将更加广阔,关注和学习电气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的人员将不断地增加。

参考文献

[1]董小震.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J].科技风,2012(07).

[2]夏诚.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14(09).

[3]周春冬,王子荣.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的发展前景及动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2).

第10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运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工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各电网的建设和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改进,但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安全保障工作和供电质量问题也逐渐显示出来,如何很好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以使电气工程的建设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内涵

电气自动化技术包含着各个方面的内容:如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电力技术、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机电器技术、电子技术等;还包含着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电气系统的系统管理和分析等各个领域;为了进一步掌握和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必须具有电子通讯、物理、数学等学科基础,还必须具有电气工程系统控制、自动化电力系统、信息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装置等方面的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二十一世纪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电气工程这门学科,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巨大。

2.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2.1配电自动化的实现

配电自动化包括各方面内容,如: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电器设备管理技术、机电一体化等技术,构成了非常综合的信息管理系统。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在配电自动化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我国,主要采取的是配电自动化的集中监控和与电气设备管理相结合的监控模式,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同时,把配电自动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站和下面的分站使用网络协调配合,有序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供电的质量,减轻了供电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也使广大用电用户得到很好的服务,保证经济的更快更好的发展。

2.2电网调度自动化

对电网调度实行自动化控制,是使用专门的电力系统自动网络,把下面的发电厂、电网控制中心、变电站的终端设备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充分发挥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作用。

电网调度自动化不但能够加强电网的调度控制,还能够很好的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使用,彻底改变了由电力工作者对电气工程的电压、用电负荷和电网的电流、周波等的监控,对及时了解和掌握电器设备的运行状况、位置、最大负荷等的有关情况有很重要的作用。成为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能够很好的控制和避免电网运行时安全事故的发生,况且如果发生了安全事故,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能够迅速的产生反映并能够进行有效地应对,使人身和设备损失得到有效的避免,保证电力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对电网运行的控制方面,不但能够进行有效的调度,还便于减小电力损耗,使能源得到控制和节约,还能够为广大用电户增加充沛的电力资源,很好的避免用电浪费现象。

2.3变电站自动化

把电力系统的电器设备终端以及继电器的保护设备通过网络控制端连接起来,能够使变电器自动化通过计算机网络有效的进行工作,也能很好的对变电系统进行有效地调节和保障。变电器自动化技术采用微型化的设备,彻底改变了以前电磁式设备的缺点,以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等特点,被普遍应用;同时电器设备电缆及光缆的使用,使变电站自动化更发挥出巨大的优势。

在电力系统广泛使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让监控工作变得更加准确、有效,改变了只依靠工作人员或者使用电话进行操作的做法,也使变电器设备的管理、统计、运行状况等方面得到更迅捷的操作实施,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使电力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

2.4发电厂自动化

电力系统的最基本的系统是发电厂,它是由电压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动力机械控制系统、发电量自动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的。就发电厂的形式而言,可分为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就自动化系统而言,可分为自动化水电厂系统以及自动化火力发电厂系统。

当前我国发电系统主要靠火力发电,发电厂火力发电自动化系统在运行应用过程中较有经验。主要是由发电机、机炉主控设备、锅炉控制系统等火力发电自动化系统几部分构成。我国火力发电系统广泛使用自动化技术,加强计算机网络的有机联系,并能够很好的对发电厂的电气系统进行测试和保护,真正对发电系统实施综合管理,确保发电厂火力发电系统能够安全运行。

我国水利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已经建成了很多水力发电厂,并逐步实现水利发电厂自动化。其发电系统主要包括调速器装置、水轮发电机组励磁控制系统、水轮机装置等设备。运行的方式主要有厂自动化模式、单机模式、公用设备模式等形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力发电自动化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水力发电污染少,也能够减少资源的巨大消耗,逐渐成为我国发电系统的主流发电系统,也将逐渐代替火力发电。

2.5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有效运用

恰当的使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能使电气工程每个部分之间形成有序统一的整体,不但有利于管理和集成,还能够对电气工程的一些信息进行筛选整理,进一步达到对电气工程各个部分的调控能力。因此,要求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工作人员,一定要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能力,能够很好的把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就必须加强学习和操作,真正使自己自动化技术和操作能力都达到较高水平。同时,要加强电气工程的安全监控,及时判断和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经常对电器设备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检修,真正保证电器设备和工作人员的万无一失。

3.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前景展望

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深入研究,我国很早就已经开始了,能够很好的、安全的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已经向电网工程、发电、配电自动化的改变,各个部分已经达到相互协调、高效智能、区域转化的程度,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一定会有更大发展。

4.结论

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发展前景较好的技术行业,还应该注意技术和实际需求相互结合,同时吸收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思路,来实现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现代化应用。 [科]

【参考文献】

[1]张家文,刘勇.建筑中的电气工程 及自动化技术研究[M].建材与装饰,2012(16):8-19.

[2]徐东海.针对目前我国电器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2(21).

第11篇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世界各地的经济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明显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科学的发展。我国是工业大国,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电气工程占据了不可小视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建设脚步的加快,传统的电气工程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了经济建设更好的发展,提高自动化技术水平刻不容缓。

【关键词】电气工程 自动化 发展趋势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领域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一定程度上,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明显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然而近年来逐渐加快的经济建设进程,导致高效率的经济生产成为了各行各业努力追求的目标。只有更高的自动化技术水平才能满足当下社会的需求,才能更好推动经济的发展。这直接导致了现代化工业将电气工程从传统方式转化到先进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科学水平,更高的自动化技术水平俨然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1 什么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作为现代化工业发展中的领头企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正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电气信息领域的新兴学科,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与其密不可分的关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被广泛的应用于工农业以及国防等方面,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涉及到很广泛的领域,内容相当的丰富。电气工程主要包括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以及网络控制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等。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以及软硬件结合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具有的主要特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也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系统。

2 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现在的发展

2.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在社会上已经获得了不容小看的成绩。但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与建设中,某些客观的因素成为了其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当前,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还处于综合领域的时期,其独立性还不够完善。而工作人员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除了运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外,只能结合目前有关的技术成果,从而得到自己设计成果。这在无形中直接导致了经济成本的增加,最终造成了工程的总造价增加。而且,不同的企业拥有不一样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甚至,各企业有关电气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水平也是不一样。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的过程中,工作的效率决定着整个工程质量。因此,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加快发展步伐的时候,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各企业要紧跟其后,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众所周知的,优胜劣汰是这个世界上的生存法则,落后就要挨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在工业发展中形成的,在科学的进步中得到了发展与建设。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逐渐发展到商业领域的过程中,有关电气及其自动化的数据信息的管理是相当重要的,其传输的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在各企业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各个企业之间用来传递信息的电子产品各不相同,五花八门。这直接导致数据之间的传输和通信形成了一定的困难,从而增加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运营成本。因此,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与建设中,一定要对数据的传输工作投入百分之百的注意。

2.2 解决电气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工业发展的有力助手,其快速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工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虽然,目前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与建设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或多或少的问题,但它快速的前进脚步是不可抵挡的,是社会有目共睹的。只要能够把这些不同的问题依次慢慢的化解,一点一点的去耐心改善,在即将到来的时代中,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定会在世界的工业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要想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企业就必须利用科学的信息技术创造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体系,监督控制生产过程和信息的集成等工作环节。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体系拥有信息集成、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实现企业标准化接口等三个方面的优势。信息的集成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规范了企业的工作流程、把企业在工作中的失误降到最小。而企业标准化接口解决了企业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有效的节约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合理的控制了企业内部资源的使用,提高企业的收入利润,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另外,由于企业不同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导致的企业经济成本的增加,以及对企业的长远发展的不利。技术人员一定要设计详细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案解决这些问题,建立电气及其自动化的统一独立的平台,减少企业的经济支出。通用的网络系统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高效的、快捷的交换也有很大的帮助,能促使整个企业朝着更加优化的方面发展。更重要的是治病要治根,以上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只有人才的培养才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该以教育和管理科学为基础,遵循教育科学和大学生的成才规律,优化人才培养的方案,完善课程体系结构,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引领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3 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代表工业技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逐渐的发展和壮大。在形成电气及其自动化技术统一的平台时,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能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快速稳定的发展,必须对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其发展的现状,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完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努力为人类的利益作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候晓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作原理[M].科技出版社,2009.

[2]李娜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电气自动化,2010.

[3]杨泽斌,谭伦农.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导报,2006(9).

第12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大规模集成电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自然应运而生。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工业生产中表现出更加卓越的性能。在电气工程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从多方面满足工程的效率需求和可靠性需求,首先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减少工人操作的失误,实现高精度生产,同时通过既定的设计能够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故进一步提高机电一体化中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水平,对促进智能化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机电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概述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通过有机结合信息技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并将其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进行应用,故以往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又称为机械电子技术。简单的说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是通过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进行既定程序的设计,从而实现机械设施的自动控制。

所谓智能控制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思想,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对复杂多样的操作进行模拟,从而实现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完成机械控制并实现机械的自动化生产。通过智能控制能够帮助人类解决很多复杂的问题和实现很多复杂的操作,同时极大的提高操作的精度,使得机械制造业能够制造出更加精密的设备。智能控制系统与传统控制系统相比较具有更加方便快捷、更加精确、更加安全的优势,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精简参与生产的人员,在人类肉眼不可能达到的精密层级进行操作,使机械设备在一些人类不能到达的空间进行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控制系统已经在工业中大放异彩,随着其与其他技术的完美结合,已经为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二、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的作用

智能控制系统与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技术,通过二者的结合能够更多地发挥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同时也能够促进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

1、两者相互完善

目前机械工业的发展方向就是与智能控制相结合,与传统的自动化控制相比较,通过微电子技术实现机械工业的自动化控制能够更加完善机电一体化系统。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能够使机电一体化系统无需分析中间模型,从而根据变化直接形成命令信号,最终在运算器和控制器的作用下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快速、高效的完成工作。

2、提高工作效率

由操作员对机械设备进行控制,如遇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则需要操作员对环境变化进行分析与计算,从而确定命令的改变,同时由于人类自身条件限制,使得操作精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在操作中还需要多次调整才能将机器调节至最佳工作状态。而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操作的话则仅需一瞬间就能够将机器调节至最佳工作状态,首先在感受外界环境变化上通过传感器和控制芯片的作用即可在瞬间完成,同时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具有超强的计算性能,使得极短时间即可确定操作指令,并不需要调整过程即能使机械设备直接符合控制命令的要求,故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3、增加安全性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仅需要操作员输入指定命令即可,其余的一切操作则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自行调整,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保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安全性。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能够保证机械设备在人类无法到达的空间正常工作,比如月球探测器的控制。

三、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的应用

1、数控机床中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实质性进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数控技术的要求愈加提高,在原有的控制系统基础之上,通过扩展智能控制功能,从而实现数控领域中的智能编程和智能控制,以实现对数控领域中智能监控、智能编程以及建立智能数据库等目标,最终实现对于一些不明确的问题进行综合处理,以达到一些数控故障信息进行推理的最终目的。

2、机械制造中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

智能控制系统在机械制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人类的制造工作,能够大幅度节省人类的脑力劳动时间,通过信息采集系统录入机械制造图纸,再以计算机软件分析图纸的结构,对制造参数进行修改,从而实现智能控制系统对机械制造业的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机械制造的效率和精度。

3、建筑工程中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

一般建筑物中应用智能控制系统均为通过该系统控制照明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对照明系统的开启和关闭时间进行控制,同时对照明系统的逻辑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开启和关闭以节省能源;在建筑工程的内部运用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对建筑物内部的空调进行控制,从而智能调节空调系统以保证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同时保证建筑物节能。

4、机器人领域中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

机器人领域是现阶段全球高新技术集中的热门领域,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均涌向机器人领域,从而实现机器人的高度智能化。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能够使机器人在行走和工作中进行更加复杂的操作,通过专家对机器人工作环境的研究,设定适当的计算机程序能够使机器人的工作能够更加适应环境,通过合理有效的规划机器人的控制,保证机器人的智能化工作。

四、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发展趋势

智能控制系统在20世纪90年代的后期在一些发达国家被研究发明,并得到初步的应用。在通信技术、光学技术、微细加工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后,机电一体化系统也将这些技术整合在一起,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中进入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微机电一体化、光电一体化、计算机技术、数字模型系统等多项领域的发展,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应用的更加灵活广泛。网路化技术、光纤技术等诸多领域的深入发展为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中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世纪机电一体化中智能控制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发展必然趋势,当前的智能控制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增加了运筹学、模糊数学、计算机科学、生理学、心理学、混沌动力学等诸多新的方法,运用新方式、新思想、新逻辑对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探索,使其具有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决策能力,完善了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的学习功能、组织功能和适应功能均较强,应用遗传算法、专家系统及神经网络等技术后其功能系统更加强大。

目前,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其智能控制已经进入了工程产业化、普遍应用的阶段,虽然智能控制还处于发展时期,但是,随着各项理论技术的完善和新的科学领域的开发研究,机电一体化中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科学技术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已经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的应用与传统的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有着十分巨大的差异和进步,这种智能控制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宜海.关于机电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2014(0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