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理复习课教学模式

地理复习课教学模式

时间:2023-08-07 17:30: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理复习课教学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理复习课教学模式

第1篇

中国教育体制之所以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是因为当前的教育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承载社会和西方国家所宣扬的教育体制了,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教育是全人类的,外国对教育的改革也启发着我国教育模式的转变,所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许多学科的分值、教育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已经开始进行改革。就初中地理而言,有些学校开始引入微课教学理念,即利用多媒体等电子产品来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攻克,专门针对个别重难点方面进行一步一步的分解,最终使学生理解。微课的生命力很顽强,有着其独特的吸引力,在不违背学习本质的前提下,对地理课堂教学换一个方式来讲解,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微课在地理学科的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可能会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教育如何改革,教师只需要关注微课对学生学习地理所起的作用,如何更好的利用微课这一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成绩提高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依然是教育学者需要探讨的问题。

2.微课教学对初中课堂的作用

(1)打开学生思维

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很多知识点涉及到理科的思维模式,但是对于理性思维较弱的学生来说,地理一些知识点十分生涩难懂,教师如果依据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学生在理解上会出现差池。所以把生动形象的微课教学引入到课堂中,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出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从声、色、行、光等方面的展示直接刺激学生的视线和思维,引起共鸣和思考,同时可以激起学生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地球与地图》这一章时,学生分不清经纬线以及宇宙、银河系等一些概念,便可以使用微课讲解,直接展示经线纬线的形状、长短、指示方向、度数划分及大小等,接着展示地球、火星、木星、银河系……依据课本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从而打开学生思维,使学生更具体、更形象的学习知识。

(2)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型教学模式和理念中,教师应避免让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这样效率并不大,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讨论研究的问题,而微课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课堂开始前可以先导入即将教学的内容,引起学生注意力,比如可以提问法(反问法)、抒发激情、创设情境等方法,而如今更为常见的则是微课法,特别是在讲解比较枯燥难记的知识点时,比如教师在讲解《陆地与海洋》时,可以以播放幻灯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示海洋、陆地、岛屿等部分,初中生对未知世界会产生好奇心,所以在展示这些环节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有选择的展示,可以选择美丽的岛屿、湛蓝的天空海水、可爱是动物等一系列事物,从而激起学生的吸引力:这是哪里?这是什么?这便是一个很好的引入方法,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世界六大板块四大洋等知识,就可以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这些生硬的知识,也利于学生的记忆,从根本上提升地理课堂效率。

(3)巩固学生成果

微课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涩难懂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度复习,达到巩固的效果。比如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将ppt或者视频网址传给学生,学生可以回家进行再度复习,不必担心学生漏掉教师上课所强调的重要知识点,或者更可行的是衔接即将要讲的内容,由于地理的知识点不同于其他学科,地理是比较连贯性和集中的,教师可以在讲解下章内容时,衔接上一章的知识点,既复习了所学的,又可以因此引入新知识点。比如在讲解《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时,第一节是讲解日本这个岛国,第二节是讲解东南亚国家,教师在制作微课教学时,便可以在开头制作出日本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让学生再度回顾知识,接着依据日本多火山而引入火山国家,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再引入东南亚,同为多火山的地区(国家),这样对所学知识是种巩固,同时也引入即将学习的章节,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串联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4)方便学生掌握繁杂知识

高中地理较初中地理来说理论性更强,更强调理科类知识,比如算昼长、夜长、国际日期变更线以及时差时间的计算,但是初中地理的知识点较杂乱,分为很多细小的知识,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知识点的梳理概括,很容易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全面,所以微课的引入可以适当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知识线。比如在学习中国的降水分布、人口分布、温度带分布、气候类型分布、行政区划分布、民族分布、地形分布干湿地区的分布等比较细杂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来整理出一条清晰的知识线路,将降水分布图用图片的方式放映出来,同时教师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知道我国温度带的分布与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大致走向是相似的,教师可以将两幅图片重合,将两种类型以不同的颜色标注,以视觉冲突来让学生记忆这两种的分布地区,同时也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各个小组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比如南方地区的福建省为例,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区为湿润区,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等等,这种对地区有针对性的进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更容易解决学生对知识点混乱不清的问题,提高地理成绩。

(5)提高学生成绩

微课教学不只是适用与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巩固,同样也适用于解题时的技巧性的分析和理解,对学生掌握常见基本题型和形成独立的答题体系有一定的帮助。由于微课不同于黑板板书的教学模式,微课更具有灵活性,是更加科学、合理的对知识的一种讲解,突破了传统板书模式,形成了新型的体系。比如教师在进行期中考试卷的讲解时,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全班学生成绩,分析错题的类型和题目,比如学生经常在经纬度方面失分,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让学生直接明白下次遇到此类题型时应该更加注意,同时可以归纳常见题型,向学生讲解此类题型的惯用思维,依据思维答题,从而掌握解题的关键,答到要点,快、准、狠的答题,直接找到关键点,准确的描述,从而提高题目正确性也节约了时间,最后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一些最容易失分的题型,并将正确解题思路展现出来,给学生形成一种新的解题思维,避免学生丢失不必要丢失的分数。

第2篇

关键词 微课 地理教学 实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微课内涵及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微课”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受教者。而在“微课”教学模式中,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课堂之中的活跃者与主动者。

在以微课进行教学的教学模式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制作视频。制作出视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直接进行视频录制,以录影的形式录制出约1分钟至10分钟的短小视频。另一种方式是运用特定的制作视频的软件,把图片、文字、声音等元素和PPT相结合,制作出视频,把知识点以动态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但不管是录制视频,还是制作视频,都简单易做,这才使得互联网之中,微课视频的数量不断增多,微课教学资源不断丰富。

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有三大优势。首先,微课所学的教学时间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之中或者课后的简短时间,以微课的形式加强学生对于某个重要的地理知识点的熟识度。其次,微课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内容少,主题分明,教学目的明确,能有针对性地复习学生所遇到的难点、疑点知识。再次、微课传播渠道丰富多样,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微课视频能够通过手机、电脑和计算机等新技术媒体进行传播。

地理课程是中学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地理教学课程,学生能够了解人类所居住的自然、人文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等基本的常识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更为深切地接触自然环境,了解日常生活,都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而微课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更为灵活地将地理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

2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的实例应用研究

在高中的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微课展开教学活动,能够以简短时间,对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节省学习时间。下面具体以两个实例来研究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案例一:在第四单元中的关于地质灾害的知识点。教材中把四种地质灾害活动都详细地列举了出来,内容可归纳为:

(1)地震,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其能量大小是用震级表示的,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3级以下为微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其要素主要包括震中,震源,震中距,震级,烈度。

(2)火山喷发,其构造主要包括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其类型主要有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

(3)滑坡和泥石流,在我国的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

在这个知识点中,各种地质灾害的特点被详细地列举了出来,但是要清楚地辨别各种地质灾害之间的细微差别却并不容易。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中,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描述以及观察图片的形式来进行这些知识点的消化。但是要深刻地感受到地震的震级之间的区别到底有多大,各种火山之间的具体区别,以及滑坡和泥石流的差别还是略有难度的。反之,在微课教学模式中,则可以利益互联网查找与这些地质灾害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制作合成一个简短的视频,并可以适当地配上和视频内容相吻合的讲解。而后,抽取时间放映给学生观看,学生便可以通过直观的视频清楚地分辨出各种地质灾害的不同之处。可见,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其视频播放形式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刺激,从而加对知识点的记忆程度。

案例二:在第六单元中关于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的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之中得到了详细的阐释,也搭配了相关的图片,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该知识点的内容可以归结为以下表格:

环境质量下降燃烧产生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危害人们健康废水,生活污水,危害人体健康染休息、工作、学习和交谈,甚至损害人体健康弃物健康和环境,居住条件差,导致时间、能源浪费;住宅表现为住房缺少、质量低劣难度,失业人数增多治安,还会带来贫困、内城衰落等问题。识点中,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被以文字的形式详实地陈述了出来。但是仅仅是简单的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不足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各个问题所产生的危害程度。反之,在微课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则同样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寻找相关的视频,制作合成为一个简短的视频,或者老师可以利用图片搭配文字制作成配有解说的视频。这样的视频既可以在课堂之上放映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观看之后,相互之间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商量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案。这样,既就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印象,又可以调动学生的讨论和发言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充分运用微课教学模式,能够以视频播放的直观形式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讨论视频内容的形式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应有效地运用好微课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数学复习课的现状问题分析

1.只注重回顾而不深化提高

现阶段,教师在进行实际的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让学生们自己进行知识点的回顾,这样一来,在大多数的数学复习课上,教师通常所采用的都是问答式的教学模式,由教师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做出被动的回答,整个过程中看似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却是学生按照老师的步骤和思路走,并没有及时的做出自己的思考。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通常只是教师带着学生来进行知识点的回顾,并没有再次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知。

2.不重视学生的主动能动性

简单来说,复习课就是对已学知识的继续与深化。由于课堂的容量非常大,且上课时间又比较紧蹙,导致许多教师害怕不能及时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敢放心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这样一来,就使得教师成为了复习课的主导者,自始至终都只有教师在不停的讲,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同时,虽然说教师能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引导者学生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复习一遍,但是却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如此一来,复习课的质量也就会大大降低。

3.忽视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

现阶段,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很大一部分的数学教师,把复习课当作练习课来进行。简单来说,这种复习课的教学思路从根本上来看其实就是题海战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能会在短期内对某一部分的知识点有一定掌握,但是其往往并没有从根本上对该部分的知识有一个深入地理解,并且不能形成自己的有效认知结构,也就是说,这样的复习课往往会让学生丧失掉掌握知识并形成自己认知结构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复习质量来说也会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二、新课标下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1.要提高复习内容的针对性

因为复习课本身就具有容量大且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如果说教师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复习,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话,那么就会加重任务的完成难度。所以说,教师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复习内容的针对性,将复习课向两头延伸。例如,在进行《圆》这一章的复习时,教师可以先布置一个课前作业,来让同学们构建起本章的知识树,然后再上课的过程中再让同学们进行展示与交流,进而寻找出本章中学生们并没有深入理解的知识点,然后再根据这些知识点,就行深入的讲解与巩固。

2.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复习

教师在实际的复习课教学过程中,并不能知识单纯的引领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回顾,而是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再认识。例如,当我们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一章节的复习时,教师并不能只是单纯的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重复描述,而是可以通过设计一个练习题,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来进一步加深对于该问题的理解,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在数学复习课上出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复习模式,能够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的促进蹙额生复习课教学效率的优化与提升。

3.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如果说,我们要想真正的促进复习课课堂效率的提高,就不能只是纯粹的进行基础知识与运算技能的复习,因为从根本上来讲,数学复习课的最终目标,就是能够引导学生,在对基础知识有一个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还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并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从而更好地培养起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进一步深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复习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问的方法,来逐层深入,让学生能够对基础知识有一个良好的掌握并能够做到逐步深入,这样一来,由于所设计的综合题目起点难度较低,学生普遍乐于尝试,进而培养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农村教育;复习课实效性

复习课课堂能够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相对完整的构建,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关键性的一环。教师对这个环节的操控程度直接影响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学质量。

一、农村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现状

就目前的农村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而言,存在着“内容涣散,针对性不强”“复习模式死板单一,学生缺乏复习兴趣”“知识点过于拘谨,缺乏知识的连接性与延伸性”等相关问题,对数学教育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实效性

1.改善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策略

(1)学生自备复习菜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数学复习的主人公,对学习的操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学生也是最了解自身学习情况的人,因此由学生自备复习菜单对其复习具有指导意义。

比如,教育者往往针对“简易方程”“分数的乘除法”等小学阶段的重点、难点组织复习,而这些知识点的复习无法顾及所有学生。一些学生可能对“方程”“分数”等章节掌握程度较好,而对“统计”“因数”知识却存在疑问。学生自备复习菜单有利于学生在数学复习中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复习实效性。

(2)构建知识体系,整理与练习相结合。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本质就是“查漏补缺”,即对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汇总以实现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点之间往往是存在联系的,没有孤立的知识要素。教育者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就应该带领学生摸清知识点的联系,对知识体系加以重造,同时要注意将体系的整理与数学知识的练习相联系,提高复习实效性。

比如将“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个数的认识”这三节小知识总结构造为“认识数与整数的简易运算”,通过知识的整合,让学生对几个知识点有了一个总的认识。从这个知识体系中学生能对同类型的知识实现一个梳理,能通过解题法的比较归纳出加减法的运算技巧。

(3)注重复习课的拓展延伸。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对数学教材上的知识进行讲解,还需要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探索,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比如我们在进行“九九乘法表”这一知识复习时,就需要带领学生进行“乘法表”以外的规则运算总结;比如带领学生进行“整数的乘方”“乘方的整合”等相关探索,就需对“乘法”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帮助其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对学生进行复习训练时要注意讲究策略

(1)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坚决避免机械地重复。学生的思维是发展的,一味地进行知识的机械重复不仅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还会为学生带来枯燥的感受,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在复习时就“整数的加减法”知识不停地采用“3+2=?”“9-3=?”“8-5=?”这类问题进行简单的机械重复,就会让学生产生复习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复习的顺利进行。

(2)训练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就我们数学考试的题目而言,近年来创新题意题越来越多,考试已经不是死板的考查某一个知识点,而是通过新型的出题方式将几个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这样的题目具有开放性强,涉及面广的提点,也更加大了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与思维转换能力的要求。因此,教育者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过程中要加大对数学知识的开放性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复习课教学实效性。

(3)训练内容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还要注意把握好综合性。复习内容要具有针对性,以便于让学生对具体知识进行具体学习,而数学知识复习同时又要注意综合性,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知识整合。因此,教育者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要注意将知识的针对性与知识的综合性加以协调,全面提高复习的实效性,增强复习效果。

复习课的实效性往往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对于复习课教学的有效利用可以帮助学生在考前实现对以往知识的归纳总结,对新近知识的查漏补缺,以此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实现数学的高效复习,有效学习的效果。因此,教育者在复习课阶段要注重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使得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复习需要,全面提高小学数学的复习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艳辉.优化教学手段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时效性[J].华夏教师,2013,(12).

第5篇

[关键词] 习题课 多媒体教学 高效 物理过程 物理状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一种重要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摸索总结了一些把多媒体运用于习题课教学的经验;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今就谈谈我把多媒体运用于习题课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想。

在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中,特别是高三复习习题课中内容多,难度大,学生接受困难。怎样让学生接受容易,使课堂容量大,并能让学生归纳、总结和整理知识点使之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并能将知识点运用于习题,通过习题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这是我们老师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上习题课,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加上习题课的难度大及枯燥无味,学生就会听得云里去雾里来。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最后往往收效不大。针对以上传统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特色,制作复习课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克服传统教学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把多媒体当成一块优良的多功能“小黑板”

有很多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就是一块黑板的替代品,没有多大用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习题课上,由于课堂特点,即要快速复习物理知识点,又要精选多个习题。所以需要将大量的文字、图像板书在黑板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先制作好课件,快速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同时,还可以加入声音图像影像等信息,达到双重或多重刺激学生的感观,使课堂效率大幅度提高。例如,在复习知识点时,加入普通话的朗读声,让学生在复习知识点的同时,又听到与平时不同的声音来解说知识点,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达到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的效果。如果运用传统的板书或试卷,都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再如,在习题课上,习题是课堂的精髓,而物理习题,基本上离不开图像,特别是精确和生动的图像必不可少,如果用计算机作图,即可达到精确而且快速。比起教师在黑板上作图就要优越得多,而且还可以作出动态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动画,可以将习题的物理情景、状态、过程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增强教学效果

在习题课教学中,除了复习物理的主要概念、规律、定理定律外,重点是通过习题来理解这些知识,所以习题的讲解和分析是习题课的重点,而高中物理习题的讲解,分析物理情景、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又是重中之重,而学生在对物理情景状态和过程的理解又很难突破,特别是多过程和多状态的习题,如果这时运用多媒体的动画来展示物理情景、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再分析起来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解决了教学中的难题,一定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例如,在讲解动态平衡的习题课中,可以用flash动画来展示动态过程中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的动态关系。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后再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又如在讲解带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运用多媒体动画来模拟演示带电粒子的运动过程及运动过程中各个量的变化关系,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就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对物理情景、过程和状态的分析更容易理解和突破。

三、用多媒体教学,教会学生建模,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习题课教学中,主要是要让学生学会建立物理模型;而一道试题,建立了物理模型,试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说教会学生解物理试题,只需教会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将一些典型的物理模型通过动画模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再通过一些变式题,有意识地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例如通过多媒体模拟“人船模型”,让学生直观理解人和船的位移,再练习一道变式题“人和气球”。通过一模多题的练习,教会学生学会建立物理模型,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注意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误区

1、多媒体只能当成多功能的“小黑板”,但决不能当大黑板用。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必须板书的仍然要板书,特别是重点知识和重要的物理状态和过程分析,如“运动简图”“受力分析图”等,教师同样应该在大黑板上与同学们一起分析,而不能用多媒体一展示就过了,因为学生理解的过程中需要时间,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作好笔记。

2、不能完全用动画过程代替教师的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的分析。在习题课上,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的分析,是解决一道习题的关键;动画只能直观地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觉,让学生容易理解物理过程和状态,对学生分析物理过程和状态起辅助的作用,但不能完全代替学生对物理过程和状态的分析。如动态平衡的讲解不能用动画一展示就过了,除了展示动画之外,还应该讲解受力分析及变化过程的分析,只有让学生认真学会分析物理过程和状态,建立物理模型,才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否则就会出现学生好像明白了,但在考试时又无法自己独立完成。

总之,运用好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的容量更大,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集中,使课堂更加生动,让学生对知识更加感兴趣,让课堂教学效益更高。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标及意义[J],教育研究2002,(4)

第6篇

    多媒体课件走进课堂,它的时代性首先应该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采用多媒体教学赋予了教学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外在表现形式。鼠标轻点,天下知识皆汇于咫尺荧屏,内容丰富而详实,教师"如虎添翼",学生"如鱼得水"不仅能够强调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且便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同时也为教学的综合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多媒体课件的时代性,还应该体现在课件设计、运用的指导思想应突出现代教育观点上,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课件的运用并不局限于就知识讲知识,而应辅助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课件的时代性,还应体现在探索和构建崭新的教学模式上。广大政治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时,必须探索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实现群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教学信息反馈、分析、计算机决策相结合,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确实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健康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效率。

    广大政治课教师要努力掌握多媒体技术,以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要关注多媒体课件的时代性、艺术性和实效性;要深入吃透教材内容,把握重点、难点,清理教材脉络,教师利用多媒体这种形式把抽象枯燥的政治知识寓于趣味的活动之中,亲身体验,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的注意。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时代性为一体的新兴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政治课教学模式的一场重大改革,利于克服教材的滞后性这一弱点。

    建议复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复习要有“据”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因此要仔细研究《课程标准》,课标不作要求的可不复习或不作重点复习。《考试说明》对考试范围及知识点要求更具体和仔细,一定要认真研读,围绕《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使复习内容覆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还要将《考试说明》要求培养的“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整合、表达、运用信息的能力”目标渗透其中,在培养学生基本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在复习时,要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相结合,对《考试说明》要求的而《课程标准》中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几个方面不同层次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并告诉学生,在教学中能放手的低层次要求的内容尽管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解决,对理解和要求掌握的内容,要下功夫,探求规律,学活学透

    二、复习要有“点”

    一是要强化基础,突出重点。政治中考命题尽管愈来愈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强调能力立意,但若胸中无数,能力从何谈起。因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这就要求在复习中首先要要注重让学生读熟教材,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要求学生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其含义,能复述其主要内容,并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它们在教材中的位置,为考试时翻阅教材作好准备,并且要把一个个的基本概念、原理经过归纳、综合、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的结合,在了解基本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系实际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因为考试往往是:“题在课外、理在书内”,所以对基本理论要做到“加深理解、重在运用”,这样才能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分析问题。当然,对基础的复习要抓住《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重点,切忌知识“泛滥”。

    二是要关注时政,点击热点。《考试说明》明确提出要“体现时代性。注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社会的命运”。时政热点是命题的重点,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热点时政、 地方时政更是中考的重中之重。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可以看出命题者往往注重以最新的时政热点材料为背景,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考生不能从课本中直接找到答案,而是要自己先弄清楚时事材料所设计的问题,再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解剖,其重点是方法的指导与解题技巧的培养,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较好的效果。今年的中考,我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观、依法治国等仍是考察的重点。

第7篇

关键词:教学现状;有效性;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高考命题的不断完善,高三化学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高三教师的重视,怎样的高三化学课堂才是有效课堂,通过哪些策略才能提高高三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都是一个高三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下面是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对目前普通高中高三化学教学现状及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一、高三化学教学现状

江苏省在目前高考方案的影响下,在学生层面,由于化学难度相对生物、地理而言较大,故普通高中选修化学的学生较少,而且化学水平较以前也有较大的降低,对化学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学习化学流于形式。

在学校层面,学校周课时安排也大幅度减少,课后安排给化学的时间几乎没有。高一、高二正常的新课教学就已经难以完成,造成学生基础较差,在高三更缺少系统的复习和训练。

学生在变,学习化学的氛围在变,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再沿用以前的教学模式显然行不通了。所以教师也要变、要创新,变复习思路,教学顺序,课堂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

二、提高高三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只有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的教师才会有高效的高三化学复习效率。一只狮子带领的一群羊能够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一位知识渊博的化学老师不但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现代化学飞速发展,很多高考化学试题也来源于当前最前沿的化学研究文献,所以化学老师不能满足已有的知识,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与前沿化学理论接轨。

一位优秀的高三化学老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也要有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在教会学生应试的同时,也要注重实验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构建合理的复习框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高三复习教学的前提是制订合理、周密的复习计划。应对目前各普通高中化学的时间较少,学生在课后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必须全面研究,细致分析,根据学生实际,在往年的基础上大胆整合,合理增删,重新制订新的复习计划,确保高三复习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不出现“烂尾工程”。首先从大的方向上,应确定是按三轮复习(一轮基础,二轮专题,三轮综合模拟)还是把模拟卷穿插在一轮与二轮之间。其次,对于一轮复习应细化至每一章节准备多少课时,二轮复习,每一专题花多少课时。每一章节课时多少的安排,既要根据内容的多少,也要根据学生基础合理安排。

一轮复习的框架可以按教材来构建。如按“必修1、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实验化学)”的顺序。也可以按内容为主线,将各模块的内容整合。如按照物质的量及其应用、化学反应、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有机化学、化学实验。

三、创新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当今对高三化学课堂最大的困惑是时间,对化学学科时间压缩后就必然对化学课堂的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好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更可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平时的摸索与实践,笔者觉得“问题链”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成效性。

高三化学“问题链”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高考考纲,将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设计成一连串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的问题串,课堂教学紧紧围绕问题串展开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串的设计,教师备课充分,问题紧凑,课堂容量得到扩展。学生思维活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与应用的复习中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链:①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所用的电极和电极反应。②当溶液中存在多种可能的放电离子时,如何放电?放电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③电极不变,将氯化钠溶液改为氯化铜溶液。④铜为阳极,铁为阴极电解氯化铜溶液。

⑤粗铜为阳极,精铜为阴极,氯化铜溶液为电解质。通过这样的一个问题链,用一节课的时间将电解原理、电解规律、电极反应式、电解原理的应用都复习了一遍,做到了高效的课堂。

四、注重反馈,查缺补漏

高三化学的复习教学是在高一高二基础上的综合,拓展与深入,学生要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也是一个缧旋式上升,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高三复习教学时多反复,多变式,多迁移,通过多途径的方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复习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把每次错误率较高的习题收集起来,经过改编组成题库让学生二次训练,二次讲解,再二次收集整理改编进行三次训练、讲解。通过这样几次反馈,查缺补漏,提高复习效率。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微课;辅助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5-0112-01

“微课”指的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利用视频的形式记录教师对知识点录制的教学过程。微课的特点是化整为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它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微课不受时间限制,有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初中地理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因此,在复习地理知识时,难度较大,而微课能有效提高地理教学的全面性与灵活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缩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在微课的背景下,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习成绩自然就会进步。

一、利用微课解析重点,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在讲解重难点时,把生动形象的微课融入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利用微课中色彩、形状、光度、声音等方面的功能,将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简单、生动、有趣。同时,在课堂上,微课能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与记忆力,比如,当课文中的内容较为抽象时,教师就可以把这一部分制作成微课,用动态的画面对难点进行讲解,也可以讲解与绘制同时进行,学生能够一边听讲一边观看动画演示,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利用微课导入新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对新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利用动画演示、提出疑问等方式,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对于结构性比较强的课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幻灯片制作的方式来导入新课程,同时,可以将一些流行歌曲插入到幻灯片中,对于歌曲的选择最好是选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可以将课本中的内容巧妙地编入歌曲中,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将内容编写到歌曲中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重点知识,而且能调动起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三、利用微课复习重点,达到巩固效果

微课可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复习课上学到的知识,达到巩固效果。课堂的时间有限,学生想要全面掌握知识点并不容易,所以,就需要教师的讲解和微课的辅助,比如,可以用拼图的方式对地理中各个地区进行组合,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复习地理知识,让学生基本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制作一些与课文类似的微课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对课文复习的作用。由于微课中已经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情况可以及时找教师解答,从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

四、利用微课整合技能,实现分层教学

初中地理教师应通过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制作与课程相吻合的地理微课,并且仔细深入地讲解地理内容,让学生牢牢掌握知识要点。应用微课后,学生不但可以在课上时间学习知识,还能利用闲暇时间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同时,利用微课还可以解决图形类的知识点,确保学生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微课视频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地质变化、气候温度,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五、利用微课渗透情感,做到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让学生用最充分的情感去学习新的知识。在一些与地理相关的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大量的谚语、成语加入到微课教学中,比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对南极洲冰层进行的说明,还有人们通常所说的“山水相依”指的就是我国与日本处于近邻的关系。不仅如此,在微课教学中还能用漫画的方式进行演示。通过微课的方式,可以了解更多的自然地理与自己村庄的知识。通过融入情感教育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来自地理的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时,利用微课还能培养学生独立答题与解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遇到比较难的题型时,能找到解题的方法和答题的关键。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形式,利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要学习的知识,并且可以反复播放来巩固知识,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该多应用微课形式,重视微课主题内容与素材的选择,从而使初中地理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希望未来的微课能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挥出最大价值,让我们步入微课的教学时代。

参考文献:

[1]陈世琴.我的微教学时代:谈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6):28-29.

[2]李巧云.数字化学习视域下的初中地理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174-175.

[3]李娟玲.乡土地理微课设计与开发:以《野外定向》为例[J].城市地理,2015(16):247-248.

第9篇

一、掌握导入艺术,提高教学效果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新课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因此,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充分重视新课的导入艺术。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即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所以,我们在一节课开头几分钟内,应精心设计活泼多样、新颖有趣的新课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无定法,在设计导语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注意交叉使用各种方法,切忌在每一堂课均采用同一模式的导语,这样才会起到“引人入胜”,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如诗词导入法:在讲哲学部分“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时,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完诗,随即提出问题:诗中蕴含了怎样的哲学道理?政治老师吟诗,本身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分析诗词时又是从哲学而不是文学的角度,所以学生很快就能集中精力思考问题。

二、 注重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直以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是个热门话题,政治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现象还普遍存在,学生疲于应付各种考试,在学习上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这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不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难以促使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1.“ 仿教师”教学模式

即让学生走上讲台,通过试着讲授知识,来达到掌握知识和带领他人掌握知识的目的。学生上讲台授课,可谓“小先生”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使用过“小先生”一词。他在《怎样做小先生》一文中曾提出为什么要做小先生和做小先生有什么意义的问题,主张“即知即传”、“自觉觉人”、“教人者教己”、“小先生制”。如今,我们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领域探索创新教育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仿教师教学法无论从其含义、操作方法和遵从的教育教学规律等方面,都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别于教育史上曾出现过的贝尔--兰喀斯特制(又称“导生制”,具体做法是: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

2.新闻评述式教学

鉴于时事与政治结合的密切性,在平时教学中,我们高度重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素质。

根据教学实践,操作程序设计如下:

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2~4人),每一个组作为一个新闻搜集小组,负责新闻的采集和评述;每周的一节政治课拿出5~10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全体同学做专题报道;要求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参与,鼓励学生实话实说,并能结合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理论进行分析,形式不限,有说有评;老师对学生公布的新闻简单作以点评(这里也锻炼了老师的临场发挥能力,因为学生的新闻冷的热的都有,老师需要迅速的作出评判,没有一点机智灵活是不行的),补充学生漏掉的新闻热点。

3.知识竞赛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在复习课中运用,由于教材的新知识学生都已学完、学会,故作为整体概括、侧重基础知识复习的知识复习课,适合于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以充分体现“学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达到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勇于展示自我的勇气,加强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德育目标。教无定法,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教师在实际中不断探索,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教学模式,如:对话式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漫画式教学模式等,不管哪一种教学模式,在应用时不可生搬硬套,应从教材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应注意巧设疑和巧提问,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朝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个优秀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设疑问题,这是深化教材,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如:讲主流和支流问题时,教材中说“事物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教师可提出:简单事物只有一个矛盾,事物的性质主要由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而复杂的事物包含着许多矛盾,它们可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事物的性质由什么所规定呢?这一提问,增加了知识难度,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望。

三、课后总结要做到“六思”

在政治课教学中,有的学生存在“课上听,课下扔,临时突击考试蒙”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存在,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说,主要是有的学生学习不得法,尤其在课后总结时,不善于思考。那么,在课后总结时,应思考什么?应怎样思考?搞好课后总结,必须做到“六思”。

1.思点。学习了一章节、一框题的内容后,仅了解全部知识点还是不够的,必须对重点知识深入思考,对难点进行反复思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2.思面。把新学的知识形成一个体系来掌握,做到胸中有数,心中有悟。

3.思线。把当前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在头脑中对知识形成一条主线。

4.思网。把当前的知识进行横向思考,包括经济、哲学、政治的思考,还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之间的思考,从中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以提高综合能力。

第10篇

自主探究、体验、感悟——《质量守恒定律》的问题教学研讨活动观感

生本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追寻语文教育的终极价值——以生涯发展观为视角

创设“色、香、味”俱全的农村政治课教学

农村初中思品课植入民俗文化教育的尝试

“点”在临界点“拨”在关键处

误差分析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苹果还能落地吗?——应用“供需”关系理解圆周运动临界问题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诗歌教学的尝试——以ShelSilverstein的幻想绘本三部曲教学为例

“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综合及其教学策略

教科版初中思想品德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以事明理寓理于事——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教学谈起

浅谈英语角的创意设计

语文课,取消预习又何妨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数字问题

向破解世界著名数学难题走近一步——关于“3x+1猜想”的一个定理及其证明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吗?

高三化学复习探究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一道中考题的教学启示

英语听力测试中的陷阱及其破解对策——浙江省高考听力(PETS二级)深度剖析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试论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过程设计”

论“科学史-探索”教学模式的内蕴

物理“弱”教材探究教学的研究

英语新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以“问题串”为载体,实施化学有效教学

用“标题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

有心栽得春满园——初中语文读写聊天课之尝试

耗散结构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遵循“交换”规律,调整教师课堂言语行为

在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质疑矛盾——文本精读的有效方法

文言文词语教学的“意义探寻”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生活题材的选与用

元认知视角下优化习题教学的策略

情境创设须精确

对生成性教学中两个问题的探讨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谈英语课堂的教学细节

设情境融生活给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谈

揉历史要素于地理空间概念的教学

快速书写酯的同分异构体的一种方法

诗情画意融古史,赏心悦目谱新章——以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例

初中数学“图式”复习教学策略研究

有机推断题解法浅探

再议语文教学与人格教育

化学实验的创新源于探究

问题生成,语文课堂的亮丽风景——兼论问题生成的基本策略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探讨

让探究成为数学教学的常态

物理演示实验潜在功能探讨

设计数学实验提高教学实效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练习设计

科学课堂支持过程教学的四种策略

探析高中英语话题式写作教学策略

学习认知心理学理论改进政治课教学设计

改进提问策略优化课堂教学

高中英语报刊阅读专题课的实施策略

第11篇

一、做最充分的课前准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首要前提

精心设计并努力构建高效中学地理课堂是至关重要的。这包含了两层含义:老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

(一)教师的课前准备

知识准备:要精心钻研,深刻领会并努力贯彻实施《课程标准》,制定出科学合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要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物质准备:要广泛搜集与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地理现象视频、影视剧、图片及相关资料等等,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感觉全面感受并理解地理知识。

心理准备:上课前教师要尽力把自己的情感、思想与心理状态调整到适应课堂教学需要的最佳状态,把可能对教学造成负迁移的所有令人不快乐的烦心事“忘掉”,一心一意投入到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情境中。为上好一节纯粹课、真实课、精品课奠定基础。

(二)学生课前准备――发现问题、努力钻研解决问题是高效课堂学习前提。

学生的课前准备主要是各个学习小组预习学案导,形成对课本知识基本轮廓的初步认识,在小组分工、合作探究找出存在的疑问,以便在课上有的放矢地解决所有疑难问题。

二、创设最佳的导入情景与情境──高效课堂教学的环境载体

常言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是关键的第一步。教师要想方设法,不断出奇招、妙招和新招,课堂教学,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尤其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能让学生引起兴趣、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相吻合的情境,使教学目标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学习感受知识的浓厚而强烈的心理欲望和持久的学习热情。 地理教师在导入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生动的导入语言,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展示图片、演示实验,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既有意义又富有趣味,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如果导入设计引入启发性的问题,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创设富有联想的教学情境,就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增长学生的智慧。所以,导入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导入主要包括:复习、提问、故事等语言描述性引入;直观画面或教具导入;联系实际或实地观测引入;课堂演示、室内实验引入。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

自主是培养能力的第一步,应始终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领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知识,教师要重视培养并努力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突显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人作用。让各个学习小组与小组成员之间明确合理分工、合作探究,各自完成相关任务,从不同角度寻找相关信息,经历体验、感知、探索、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况及讨论等思维活动及操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思考,吸收和内化新知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此基础上,学生也能够主动地营造有利的学习氛围,形成对学习结果作出较为客观的自我判断和评价。

在地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一般是通过学生小组的形式,其基本操作要领是:提出学习课题形成学习小组分解学习任务团结互助、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小组学习成果对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因此需要教师角色转变,由“教”变“导”。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因时、因地、因人、因学习内容而宜,教师应根据学校和自身的条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和探索小组合作学习。

四、精讲细拨,指点迷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自主学习探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课堂点拨、答疑解难则是体现老师教学智慧的有效教学之举,更是教师主导作用最直接的体现。因此老师精讲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学生疑难问题能否解决,教学目标能否达成,是课堂效益高低的关键之举。精讲就是讲学生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这要求老师从学生做的教学案题目中发现的疑难之处,从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的疑难之处入手,重点讲解;老师要授生以“渔”,给学生讲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科学指导,全面评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补充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当学生展示问题时,为了使学生对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能一味的鼓励,要针对问题在鼓励优点的同时,适当指明不足,在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基于以上情况,我以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问题卡壳时,给予启发式指导;问题偏向时,给予规范性指;问题错误时,给予科学性指正;问题混乱时,给予点拨性指导;问题深入时,给予递进式、发展性指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评价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出现了“为评价而评价”的现象,认为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就是一切都顺着学生。基于以上情况,注意以下几点:尊重事实,给予真实性评价;问题困惑时,给予启发性评价;情绪消退时,给予激励性评价。

六、练习巩固,矫正补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试金石

第1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实践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133-01

一、引 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教室应运而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将信息技术与传统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好策略、好方法,它让语文课堂更完美。

初中语文课本大致可分为:现代文、文言文、综合性学习、课后古诗词和名著导读及语文复习课六个部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各部分的特点,结合“五步教学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设计,将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现代教学

针对现代文部分,以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再塑生命》为例,以前在教学这一课时,很难进行较深层次的挖掘,一般是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领会文中主人公身上所表现出的可贵精神内涵便认为圆满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可当我今年再研读这一课时,在反复修改课件的过程中我发现《再塑生命》还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东西。我运用信息技术将课件围绕“五步教学法”进行设计:用幻灯片展示出本课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的检测内容、合作探究所涉及的问题。这些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加以展示极大地节省了板书所用的时间,在拓展延伸环节通过信息技术图文并茂的展示了古今中外的和《再塑生命》中主人公相类似的成功人士及有关格言,这不仅节省了板书所用的时间,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通过播放歌曲《少年强》给学生更强的心灵震撼,使其对自己的未来更加自信!这些已从学生的课后反馈中得到了证实。所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将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文言文教学

由于文言文本身的时代特点,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文言文的教学实践中,效果将明显优于单一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以八年级下册课文《与朱元思书》为例,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运用信息技术将文中所述美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展示,让学生边听诗文朗诵边欣赏美景,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也可将学生掌握所需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加以展示。如此将枯燥的文言文字生动形象化,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文的解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确是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好策略、好方法。

3.综合性学习教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部分,若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远不如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的效果。以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为例,它以“献给母亲的歌”为话题,旨在让学生在感恩母亲中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激起学生的感恩之心。在教学设计中可运用“五步教学法”将其设计为五大板块,由浅入深逐步激发起学生的感恩之心。这对于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来说,是一次极好的爱的教育,特别是让学生在倾听歌颂母爱的歌曲过程中回忆有关母亲以往对自己的关爱的点滴,在回忆中感恩母亲,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由此对母亲多一些理解和尊重,再恰到好处地给予学生引导,激起其灵魂深处对父母的感恩、对老师的感恩、对所有关心自己的人的感恩等,促使学生今后能够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和生活,这对其以后的人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最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书写出来与大家共享,既达到了德育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是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好策略、好方法。

4.课后古诗词教学及名著导读教学

语文课本中的课后古诗词,如果只是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亦可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初中语文课本每册课后都有十首古诗词,一般课本上只有诗前导读和少量的课下注释,针对每首诗仅靠这些学生很难从中有全面的理解,而理解是背诵和正确运用的前提,所以可利用信息技术将其完善。比如针对每首诗词设计一些课件,内容包括: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名句赏析及常见问题设置。对于已谱成曲的诗词,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加以欣赏、吟唱,效果将会更好。这些课件的恰当运用,既让学生对诗词有了全面地理解,又激起了其学习兴趣。这一方法用于名著导读教学,同样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

5.语文复习课教学

语文学科的复习课如果按以往的传统方法进行复习,效果远不如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的效果。传统的复习课一般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复习题,学生在下面手抄。黑板空间小,于是写了擦擦了写,较多地占用了课堂时间,一节课复习不了多少内容。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复习课中,首先可省去板书所占用的时间,学生在多样化的复习形式中其积极主动性得到很大提高。在本学期的期中复习备考中,我运用信息技术将复习内容设置为:字词专项练习、现代文专项练习、文言文专项复习、综合性学习专项练习、课后古诗词专项练习和名著导读专项训练,共六大板块,每个版块运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复习。以字词专练为例,我首先将所复习的字词以幻灯片的形式加以展示,并注意字体颜色和背景颜色的多样性,把所要复习的内容,以字词注音、找出错别字并改正、选出用词不当的一项等多种题型进行展示,将学生的答案运用投影仪加以展示,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复习热情,将原本枯燥的复习课生动多样化,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