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酒店管理基本知识

酒店管理基本知识

时间:2023-08-07 17:30: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酒店管理基本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酒店管理基本知识

第1篇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复苏与快速发展,旅游与酒店行业在全球与中国地区的发展速度与就业率将远远超出传统型行业。全球很多著名大学均开设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在这些著名的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课程设置之中均提供为期半年至一年不等的带薪实习和理论课程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活动内容,其毕业生就业率远远高于其它专业的学生。旅游与酒店行业其薪金与社会福利收入远远高于其它传统行业,同时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其工作地位会稳步上升。2008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会大力促进中国旅游与酒店行业的蓬勃发展,其行业前景非常乐观。中国各地大中小城市均把旅游业作为其经济增涨的源动力,其政府与社会投资将不断增加,将会是中国最具活力的行业。

我们工业学校开设了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目的是培养适应旅游-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熟练掌握旅游和酒店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化旅游酒店管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入学第一学期采用“宽基幢模式,以宽厚的文化基础和管理理论课作为发展的基础,具体内容包括外语、计算机、礼仪礼宾、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等基础学科;第二学期则要分层次,在文化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课的开设中,采用“倒三角型”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加强技能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安排前厅、客房及餐饮等部门的专业技能实习。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旅游酒店管理学科上的通才,并具备一定的技能,使学生在今后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以适应动态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我们的课程体系大致为二种。

1、以管理为主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经营管理的能力,尤其注重餐饮管理能力培养。酒店管理的主干学科是管理学,但又区别于普通管理类专业,更加突出对技能的考察。因此,开设旅游学概论、饭店管理概论、餐饮、客房及前厅管理、旅游地理学等课程,使专业管理与管理学科有机地结合,熟悉酒店各部门、各环节管理方法模式,既培养了学生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旅游管理概论:主要是有关旅游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论述以及对有关分析方法的介绍。旅游地理学:主要学习中国地理及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世界各主要旅游国经济地理。餐饮服务与管理:主要学习餐饮组织、菜单计划、食品原料的采购供应等理论知识,使学生在餐饮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上有所提高。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主要讲授前台登记、前台服务、价格管理、客房服务管理、客房经营效益等理论问题及管理方法,使学生掌握前厅与客房较先进的管理方法,并能填制各种前厅报表。

2以技能为本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不同学期安排不同的实习,包括认知实习、前厅、客房及餐饮等部门的专业技能实习,使学生既要拥有精深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做到“穿上工装能操作,穿上西服能管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管理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技能课的体现方式较多:如以前厅、餐厅、客房、康乐为主的操作课、技能理论课、社会实践课、岗位实习课等,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使两者都得以提高。餐饮服务技能:通过有效地组织学生的技能训练,使他们能熟练掌握中西餐宴会的操作技能(重点是摆台、斟酒、上菜、分菜、托盘、餐巾折花),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岗位群的要求。客房技能:主要组织学生练习客房服务的各项技能,如清洁、保养及各种客房服务项目,重点是西式铺床,培养学生准确、迅捷地完成各项客房服务操作项目。

本专业就业面广,适应性强,深受旅游服务行业的欢迎。旅游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旅游企业,如星级酒店、航空公司及大型游轮的基层服务与管理工作,各大旅游景区及旅行社的导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等。

由于当今旅游-行业的高速发展及旅游人才的奇缺,相信我们旅游酒店管理的学生会很受到欢迎,而我们老师的重任就是把你们培养成为旅游-行业的综合性人才,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把旅游当作一项事业来做。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一起加油!

第2篇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花艺课程现状

相比茶艺课程在酒店管理专业开设比较普遍的情况而言,花艺课程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比例低于茶艺课程。根据笔者对20所全国主要的旅游类职业院校开展的调查来看,其中有10所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了花艺课,即花艺课在这些旅游类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比例为50%。花艺课程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比例没有茶艺课程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在酒店管理行业,各个场所的花艺布置,大多都是由专业的花艺公司负责打理;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入酒店行业工作后,除非自己特别喜欢或者有艺术设计基础,才能有机会进入花艺设计部门工作以外,其他毕业生很难有机会从事花艺设计类的工作。此外,虽然一些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也鼓励学生参加花卉工和插花员的职业资格考证,但是相比品酒师、调酒师和咖啡师这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考的职业资格证书来说,学生取得花艺类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学习花艺课程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需要有很多先修课程作为基础,比如美学、立体构成和色彩等。而很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进入酒店管理专业学习前并没有相关的艺术基础。此外,学习花艺课程,特别是插花实操课程,需要有专门的实训场地,同时需要购买大量的花材让学生进行练习。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受到地域环境和实训条件的限制,无法全面开展花艺课程的教学。尽管如此,但还是有不少高职院校在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花艺课程。从名称上以看出,大多数学校的花艺课程都比较侧重插花艺术和插花技能的培训。

二、花艺在酒店管理中的运用

酒店行业(包括酒店宴会和酒店婚礼场合)是大量运用花艺进行装饰的行业。酒店的花艺装饰,是酒店软装设计美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酒店竞争力和酒店品牌文化提升及氛围营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酒店独特建筑风格和内部装修环境的延伸,目前呈现出越来越受酒店管理者重视的趋势。每一家酒店都有其特定的酒店文化和经营背景,也有其对经营模式和主要客源的定位,甚至不同国籍的酒店品牌,会带有其自身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点。因此,花艺设计公司会针对酒店的整体风格制定一套设计定位流程。比如首先根据酒店的主体定位把酒店按照风格划分为古典与新古典,现代与后现代;然后再按照雍容、奢华、豪华、简约、时尚和前卫等风格进行细分;风格定位完成后,再根据花艺摆放位置和场景选定花材、容器并进行色彩色调设计。绝大多数酒店经营者都认为运用花艺可以很好地展现一个酒店的性格与气质,通过花的魅力留住更多的客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营销手段。上海外滩附近的高端酒店和会所,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会在前厅、餐厅等场所的显著位置布置花艺作品,精美而独特的花艺设计展现着场地的格调和高雅;广州的高端商场和酒店同样如此,花艺设计几乎随处可见。目前的花艺经营在酒店管理行业中呈现出高端花艺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特点,比如很多高星级酒店,对花艺的需求长期稳定在一个需求量大并且订单金额比较高的状态;有时候在一些特定场合和品牌活动现场,为了追求花艺造型的独特和视觉效果的耳目一新,酒店管理者不惜大量使用高价进口花材进行装饰。而作为酒店管理专业未来的从业者,学习和了解花艺的基本知识,并且能够从环境美学和装饰艺术的角度出发,对花艺作品进行鉴赏,是一项非常有必要掌握的实用美学技巧。

三、酒店管理专业花艺课程的开设建议

高职院校的花艺类课程,最早是在农学、林学及园林植物类专业中开设的。这一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本身所涵盖的知识面,在开设花艺课程之前,学生就对花卉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素材,比如植物的根、枝、叶、花和果等具备了较为专业的了解,因此在这些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开设花艺课程,可以在介绍花艺的起源、发展和流派的基础上直接讲授插花技巧。而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花艺课,不能沿用园林类专业开设花艺课程的模式,这样会让不具备花卉植物专业知识的学生感到课程难懂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酒店管理人才艺术素质培养和实用美学技巧训练的角度出发,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花艺课,课程构架可以设置为:在开课时,利用一到两周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高星级酒店和花艺机构进行参观,让学生了解花艺在酒店前厅、客房等实景布置中起到的作用,以及花艺在宴会、婚礼等生活场景中的运用,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进入课堂学习时,课程应该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首先利用一到两周时间讲解花艺的起源、发展和流派以及东西方插花艺术等知识,这个部分的讲解应该短小精炼,同时给学生准备花艺流派以及东西方插花艺术欣赏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美的感受。之后可以安排8~10个学时讲解插花基础知识,比如插花的基本造型要素和基本原则、花材的种类和基本形状分类以及花器和辅料等知识。之后就应该让学生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进入实操演练和动手体验环节,可以按照酒店前厅部,包括酒店的大堂、总台和经理桌等,以及酒店的客房部,包括会客室、卧室和洗浴间等,分场景向学生演示根据场合所选择的花材、花型以及作品完成的过程,同时提供花材给学生,让学生动手练习并对其进行现场指导。最后,鉴于大多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情况,为了提高学生对目前在酒店行业主流的花艺设计进行鉴赏的能力,应该根据酒店的不同风格定位给学生讲解酒店花艺设计的实际案例。相信酒店管理专业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对插花艺术的鉴赏能力,又能使学生结合专业背景学习到适应岗位能力的实用技能。

第3篇

【关键词】高职 酒店管理专业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酒店业迅猛发展。据统计,中国目前共有星级酒店达12000多家,其中五星级酒店近800家。全球排名前10位的酒店管理集团已全部进驻中国,这些酒店集团在中国不断开拓自己的领地。专家预测,未来50年内中国的酒店数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酒店业最具市场潜力的国家。此外,国内酒店业也已开创本土品牌,如首旅集团的诺金,万达集团的万达瑞华、万达文化、万达嘉华等。中国酒店集团化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旅游饭店集团的规模增长率高于国际品牌酒店集团,开元、首旅、金陵、万达等国内酒店公司也加快了集团化发展的步伐。酒店的国际化、集团化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但是,就当前情况来看,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缺口大,特别是应对酒店行业国际化、集团化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更是严重匮乏。究其原因,是由于当前许多高职院所培养的酒店管理方面毕业生质量上不尽如人意,且目前酒店业最缺乏的不只是某一部门的专才,更多的是需要集理论和实践、外语和艺术修养等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这就意味着需要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一)“产学式”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分别在学校和酒店两个场所、两种环境进行交替学习。学校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而学生到酒店主要开展岗位实践工作。这一模式的开展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密切配合。酒店在产学结合教育中起到关键性因素,为了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它有积极参与的责任与义务;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从专业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制订及课程建设等来看,学校是产学结合模式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酒店会指派专业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学校也会委派专门老师全程跟踪指导,随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并与企业深入沟通。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体现了在“学中做”、“做中学”的高职培养理念。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深层次的合作形式就是订单式人才培养。这一模式主要针对酒店的人才需求,在征求学生愿意的基础上学生与企业签订就业订单,承诺顶岗实习及毕业后到该用人单位工作若干年。由于其就业导向明确,酒店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高,不仅参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而且会在师资培训、实训条件等方面提供支持。学校也会根据酒店的具体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和规模,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教学。同时,学生毕业后能按照协议直接到签约酒店工作,提高了就业率。因此,这一模式能较好地调动学校、酒店及学生三方的积极性。

(三)“双证式”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使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能进一步掌握本专业的职业能力,不少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取得酒店管理专业毕业文凭的同时,也能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资格证有中国酒店管理师、餐饮服务员资格证、客房服务员资格证、前厅服务员资格证等。此类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高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就业竞争能力,使其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接轨,培养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存在“供需错位”现象。

中国酒店业发展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而当前不少高职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没有跟上酒店业发展的步伐,与社会需要产生了脱节,没有真正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高校的知识本位思想所致,未能处理好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关系,在教学中仍以学科知识为主,重理论而轻技能,即使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仍然强调知识体系的重要性,而未能体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变化调整培养目标,导致所培养的毕业生在解决酒店经营与管理实际问题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另外,目前中国酒店业正积极与国际接轨,由经验型顾问向知识型顾问发展。现行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毕业生远不能适应酒店行业的发展需要,这对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提出挑战。

(二)专业教学存在“两极化”倾向。

目前,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学生对酒店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轻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提出基础理论“越少越好”,特别是轻视学生对酒店管理宏观上的认识,高职教育成了中职教育的复制品。实际上,理论部分与实践教学内容相辅相成,如果过分强调高职实践教学,忽视了其理论教学内容,培养的人才必然是缺乏后劲的。二是存在专科教育“本科化”倾向,所培养出的人才大多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科研、开拓能力,但却缺乏基本操作技能的实践和锻炼,难以深入生产第一线,无法成为酒店急需的有一定实践能力、具有管理潜质的应用型中高级服务型人才。

(三)人才综合素质不够全面。

目前,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普遍重视专业技能培养,但在综合素质的教育方面却较为薄弱。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职业技能不错,但职业素养不够,表现在人文知识、语言能力、艺术修养、人际交往、心理素质等方面比较欠缺,特别是外语能力方面,无法与外国顾客沟通,同时也不能很好地跟外国同事或同行进行交流;另外缺乏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

三、酒店管理专业“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措施

戴炜栋认为,复合型专业并不是两个专业的简单叠加,而是针对市场需求,对某一专业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因此,此类复合型应该是一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外语+专业”复合型酒店管理人才可以界定为:将外语作为一门交际工具,熟练掌握酒店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酒店管理工作中能运用外语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专多能的人才。其特点是将“多元化”培养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培养酒店管理专业能力为主、外语能力为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运用“多元化”理念定位培养目标。

由于酒店管理专业开办的时间不长,属全新的专业,不管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采用哪一种培养模式,其培养目标都是比较单一、比较笼统的,着重围绕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教学体系。这样的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酒店行业全球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应运用“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来定位构建酒店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酒店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要以职业能力为本,坚持知识与实践的统一,首先要求学生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的相关理论,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熟悉运用,胜任实际岗位的操作;其次要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其创新意识;再次要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国外酒店行业发展的趋势,还要能了解区域乃至全国酒店业如何进行本土化、特色化发展。同时,酒店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要重视外语能力的培养,将外语的学习融入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教学中,培养服务行业具备外语应用能力的国际化、实用型的酒店管理人才。这是适应酒店行业全球化、国际化的需求,也为毕业生岗位提升、发展创造条件。

(二)建设“多元化”课程体系。

酒店管理课程体系的设置要融入“多元化”这一培养目标,体现“外语+专业”这一特色,注重如下几点结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二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结合,三是理论课与专业课的结合,四是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结合,形成以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为主体、外语及人文类课程为辅助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专业主干课程包括酒店管理概论、酒店餐饮管理、酒店客房管理、酒店前厅管理、酒店服务心理、酒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酒店营销、酒店信息系统管理、宴会组织与设计等。通过这些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现代酒店管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酒店一线业务服务的职业技能和基层管理能力;掌握酒店企业的业务操作流程,具备对酒店事务基本问题的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根据近年来的酒店管理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在酒店工作后续发展力强的往往是外语应用能力强的毕业生。那么在课程体系中应体现英语类课程的重要性,适当加大学分比例。与酒店相关的外语类课程有旅游基础英语、旅游英语听力与口语、酒店英语、旅游英语应用文写作、国际礼仪等,着重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旅游及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工作交流,掌握一定的游客心理学知识,具备较强的组织、沟通与协调能力。人文类课程能帮助学生具备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具备从事酒店管理工作所需现代服务理念、饮食文化,了解心理学、现代社交礼仪,懂得人生哲学,能胜任旅游酒店企业管理经营和服务工作。此外,课程实训也是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进度适时安排学生到酒店开展实训工作,学生将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起到检验、校正、补充、完善的作用。在基础专业课程完成后的第四个学期,安排学生到酒店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由学校及酒店指派的双导师进行适时指导,形成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岗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课程形态。

(三)打造“多元化”专业教学队伍。

专业化教师队伍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酒店管理“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的根本在于打造一支“双语、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首先要求这支教师队伍要专业化,具备精深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掌握酒店管理必备的技能;其次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能熟练运用双语进行课堂教学;再次要求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有较高的施教能力和授课水平,同时具有广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知识。“双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创新师资培养机制。一是通过在职提高,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酒店挂职锻炼,或定期指派教师参加酒店技能培训,鼓励教师获取酒店管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鼓励专业教师脱产进修,提高自身学历。二是加大引进力度,从酒店引进一线管理及技术人才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通过教师资格培训,能够形成具有丰富酒店管理知识和技能、具备现代教育理念的专业教师队伍。三是对专业教师加大英语的培训力度,既要学习通识英语,又要学习旅游英语;既要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又要提高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四是要成立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校内专业教师及校外酒店管理一线专家组成,校外专家兼有三重身份,既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兼课教师,又是校内专业教师的培训师,同时还是酒店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顾问。

(四)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复合型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是教师角色从单一的教师向教师兼师傅的“双师”的转变,既要讲授理论又要兼顾实践,既要动口也要动手,既能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又能亲自示范、熟练地开展实操;其次,在教学理念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再次,教学方式上要从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式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教育和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互动式教学、探讨式教学、实操性训练、视听说教学、角色扮演等,突出实践教学,把酒店技能引入课堂,注重提高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能感受到酒店职场的氛围。

(五)建立“多元化”的考评体系。

考评体系是构建酒店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多元化的课程体系需要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是考评主体多元化,主要由学校专业教师、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企业三方面构成,以学校专业教师为主,企业全程参与的考评主体,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企业实训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考评。二是考评项目多元化,酒店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除了课堂的理论知识学习外,学生的实训、实践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学习过程还有酒店的指导老师的参与,因此,考核的项目应包括日常课堂教学学习、实训基地实训、酒店顶岗实习等内容。三是考评方式多元化,结合学习内容及授课方式,考核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可以是书面闭卷或开卷答题,或采取口试方式,还可以采取理论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测试。此外,也可以采用答辩方式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六)尝试“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

基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性强这一特点,因此其人才培养必须依托行业,与酒店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以符合社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酒店建立“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一是“产学结合”模式,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习得除了课堂教学外,还需要在职业场景中进行操练,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产学结合”模式要求学校与企业紧密配合,做到五个共建,即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计划、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室、共建实训基地。二是“教学经营一体”模式,在“产学结合”基础上开放校内相关实训室,在酒店的指导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将专业教学与校内专业实践基地的生产经营进行有机地结合,达到“教产相长”,使学生既可以获得岗位技能,又可实现创新创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国际化”模式,要积极拓展与国外高端酒店开展合作,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理念及酒店的管理模式,引入部分酒店管理专业原版教材,逐步实行双语教学,进行双向交流,学校专业教师到对方酒店挂职、培训,酒店行业专家到学校任教,鼓励学生到国外高端酒店实习、就业,实现“引进来,走出去”校企合作模式。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复合型酒店管理人才是符合我国酒店业对国际化、现代化管理人员需求的,“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也是符合教育部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要求的。这一培养模式体现了理论与实践、职业教育与企业、专业能力与外语能力的高度结合,在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陈福义.旅游教育改革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9)

[2]陈小军.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职高专教育,2007(1)

[3]戴炜栋.关于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1999(4)

[4]蒋国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4(2)

[5]江浩.发展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商贸,2011(2)

[6]刘伏英.“洛桑模式”对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8)

[7]刘太刚.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1)

[8]田雅琳.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

[9]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10)

第4篇

关键词:酒店管理 人才培养 专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要为社会输送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全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1.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人才培养的根源在于教育,要想培养出适应酒店发展的新型人才还要从教育抓起。在酒店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和酒店都要认清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让酒店行业快速稳定的发展。过去一段时间,由于高校培养人才出现问题,致使整个行业出现了发展缓慢的局面。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培养人才,那么酒店行业必将永远滞后于其它行业,国内的酒店管理也会大幅度落后于国外。我国的酒店管理行业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使我国酒店行业走到世界的前列。

适应现在酒店行业发展的人才是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服务技能,并且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对于新型人才,掌握基本服务技能是必须的但对服务理念的探索对他们更为重要。目前,随着我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酒店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需要更高的要求,比如对现代化设备的熟练使用、学生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等。当前,学生在这些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满足要求。这些也影响到了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

2.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策略

学校教育是为了给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也不例外。学生未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自己的岗位贡献出自己的所学,就是高校教育成功的标志。所以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应符合整个社会酒店专业的发展趋势,培养出的学生能在竞争中有自己的优势。培养学生具有更高的素质,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加强教学管理,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一定要符合当前社会的要求,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高校必须要有一个这样的目标定位,这样一个定位是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模式的重要依据。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要有专业必备的良好素养、过硬的行业素质和外语水平、对酒店的管理要有充分的了解。高校可以多举办一些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来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可以根据专业的特色,开设一些训练学生英语水平的活动,使学生的外语能力得到提高,并能提前感受下实际应用英语的情景。也要适当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毕业后面临现代化的管理不至于束手无策。对于具体课程的学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联系实际,要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多给学生做课堂演示。这样把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更加深刻,走向工作岗位时应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2.2配备更专业的教师给学生教学

教师队伍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具备与实际工作者相同甚至更高的素质并且要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教师队伍专业化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过程,而且是未来教师队伍的一个发展趋势。是教师水平提高的一个具体体现。

教师队伍应该由高校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这两者有着各自的特点,也有各自的优势,也都有着不足。高校的专职教师,时间充足,精力充沛,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能对学生基本知识的提高和巩固起到很大的帮助,但是指导学生实际工作时,由于缺乏经验,没有太强的针对性。而兼职老师,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熟悉酒店的业务,但他们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如果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各有分工,就能将两者的优势充分的体现。另外,我们还可以与酒店进行合作,让我们高校专职教师去酒店进行培训,这样就积累了工作经验,在指导学生时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2.3做好学生就业工作

学生毕业后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使我们教学的根本任务,学生能否长期在酒店行业就业,也是衡量我们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满足大多数酒店对于毕业生的要求。要使学生能很好的就业,单单靠这些是不够的。学校要跟一些需要人才的酒店建立伙伴关系,这样酒店吸纳人才的作用也就得到了具体体现。另外,当前人才市场上信息共享程度较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存在“双高”现象。这就要求学生的个人信息要更加完善,这样才能让用人单位更好的了解学生。酒店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学生也都有自己的特长,只要酒店能满足学生的一些基本要求,保证他们的一些权益,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还是能很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的。

总之,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要紧跟酒店行业发展的潮流,并且与现实工作有一个很好的结合。目前,酒店行业发展迅速,这也能很好的促进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只要我们能跟上时代的补发,找对专业发展的方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一定会有一个灿烂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周义龙.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

[2]胡霞露.对编制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35).

第5篇

关键词 酒店管理专业 形体训练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我校酒店管理专业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酒店管理、酒店服务等基本知识,同时熟悉旅游行业现状并且具备基本旅游服务技能,具备酒店各岗位服务技能、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社会交际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国际、国内连锁酒店管理集团需求,面向涉外国际连锁酒店、高星级酒店管理、服务第一线,熟练掌握酒店管理方法及运作方式,具备管理水平和较高服务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就业主要针对以大中型宾馆及高星级酒店或大型餐饮企业、旅游等服务业,面向岗位(群)包括:酒店前厅与客房相关的服务技术岗位及管理;餐饮管理及服务、康乐管理及服务;酒店销售服务与管理;会展、会议服务与管理;旅游相关行业的服务与管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基层管理等工作。

形体训练课属于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结合房地产特色办学背景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本系学生专业及就业岗位需求,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要求,我校对形体训练课较以往进行了重新构建。

1 课程教学目标

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全面改善学习者身体素质,塑造良好身体外形并能培养他们树立终身锻炼的观念和习惯。不仅如此,本课程还应兼有健美、健心之效,将常规形体课程中的基本姿态、舞步和身体素质练习与酒店专业基本礼仪中的仪态和仪表相结合,既能延续民族传统“讲礼重仪”的美德,又能满足专业“塑形健体”的需要。并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要达到“内化道德情操,外化行为气质”,①改变常规的形体动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及良好的身体素质的目标。

2 教学内容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为指导思想,②与酒店专业紧密结合,循序渐进。并且课时分配合理,内容设置做到基础全面,重点突出,拓展行之有效。为有效教学,我们进行了如下改进。

2.1 教学内容应具有时代性

2.1.1 教学音乐可以采用当下流行的旋律

音乐是形体训练的灵魂,在同风格、形式的训练内容中应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选择音乐时尽可能选择当下流行的旋律,这样有利于改善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把培养的重点放在气质修养方面。

2.1.2 教学内容应多样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主要是教师引导,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形体训练的概念,教学目的,训练过程中注意事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音乐的选配及要求。③实践教学关键在于系统性、专业性及持续性。具体形式上,可以采用瑜伽、华尔兹、形体操等。

2.2 教学内容应适应当前行业需要

2.2.1 教学模块可采用与行业相结合的情景教学

针对我院对酒店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的设定,形体训练课不仅有常规形体内容,还应该包括前厅接待、客户服务、会议、餐饮等相关情景礼仪。做到课程内容与岗位群相结合的模式,分情景教学,使教学更生动、更具目的性。

2.2.2 针对不同个体及时反馈信息,掌握最新行业动态

针对培养对象的特点及专业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基本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及时收取个体的反馈信息,提出解决办法,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体现。

为了达到教学效果,要求教师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掌握最新的社会对人才能力及知识结构的需要,改进自己教学内容,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

2.3 教学内容可操作性强

针对高职教育,为了抓住学生的心理并满足课程需要,在课程内容上可以安排学生感兴趣并可操作性强的项目,如瑜伽、华尔兹、形体操。

我们并不赞成加入艺术体操、芭蕾、街舞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虽然这些内容也属于形体训练课程内容,但是对于非专业学生的可操作性一般。

3 教学方法

制定形体训练的授课计划,通过身体练习和情景模拟的方式,丰富课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培养自信心,提高学生适应职场的能力,有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不仅要利用好传统的讲解示范,重复训练等方法,还应该加强:

3.1 实践教学

建立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坚持以企业岗位需求为核心。

在本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专业技能,具有从事酒店管理各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的相关知识;帮助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正确理解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爱岗敬业、自律、诚信、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作、协调与组织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慢慢养成具有事业心、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习惯。

3.2 针对教学

由于我校学生是非艺术或体育专业学生,课程学习之前不具备应有的身体条件和舞蹈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自尊心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并多利用学生的理解力来弥补生理上的局限,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习积极性。

通过用人单位、同行及学生对本课程教学效果的反馈,我校将形体美与思想美相结合的形体训练课程改革,不仅使学生得到了常规课程对“美”的要求,还培养了他们正确审美和感知、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改善学生与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让学生们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具有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还锻炼了行业有关的基本技能和服务过程中的相关礼仪知识,有利于学生以后具备酒店行业必备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和进行个人职业生涯的总体规划。

注释

① 廖恒.形体礼仪课的优势与价值调研.四川戏剧,2011(6)(总第144期):138-140.

第6篇

总结

我是学酒店管理的,在书本上学过很多套经典管理理论,似乎通俗易懂,但从未付诸实践过,也许等到真正管理一个公司时,才会体会到难度有多大;我们在老师那里或书本上看到过很多精彩的谈判案例,似乎轻而易举,也许亲临其境或亲自上阵才能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一个月中,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走创业之路做准备。

言:实习是一个人从青涩走向成熟的第一个驿站,是通向实际工作的第一个人生转折点。带着幸运和幸福的感受我们开始我们大学必要走的路程---- 实习。实习是残酷的也是可以收获成功和希望的季节,我们都必须紧紧的牢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在自己的实习岗位上尽职尽责,不辞辛苦,勇于奉献,辛勤劳动,最终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不给学校丢脸,不给自己摸黑,用自己的能力证明,我们是一个强者,不论从工作还是学习。本实习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1.实习目标,2.实习收获和实习心得3.以及最后的实习展望,自己对将来工作的感受和感触。水平有限,敬请老师和领导匡正指教,以希在将来的人生路上走的更好,发展的更加出色!谢谢!

实习综述:酒店管理专业当然必须从酒店基层的服务人员开始做起,但是在实习之前唯一遗憾的是没有经过正统的面试。虽然在培训之出有一个自我介绍。我的表现欠佳,但是那个不是面试,那个自我介绍只能说明我的临场发挥失常。我实习的单位是营口天沐温泉度假村,天沐集团是珠海天沐温泉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珠海天沐地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一个集投资、开发、销售、经营管理一体化的复合型产业集团。天沐集团所从事的产业属于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绿色环保性旅游产品和旅游地产项目,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实习的收获真的是很大的,由于我在楼层做一名楼层服务员。虽然每天很少接触客人,但是客人的一些疑问和困难是需要我们去帮忙解决的。例如说客人对酒店内部不熟悉你要为他指路,回答客人的问题了解基本房价,了解餐饮部位置、了解温泉位置等等。

实习目标:通过在酒店的实习工作,

1.熟悉酒店的基本机构,以及每个工作机构的基本工作流程

2.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关于酒店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基本知识,将在学校学习到的楼层服务员的职责融会贯通变成一种本能。

3.在实际中提高自己对管理的理解和感悟

4.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作好正式工作前的热身吧

5.建立自己个关系网络,学会如何做人,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扬长弊短吧,希望自己不断的提高和更好的发展。

6.在工作中学习在学校学不到的实际知识。

7.学会如何的变通,不能一成不变,不能太死板,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收获,不能太放纵,要学会和同事之间好好的相处,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定位和理想。

9.在工作中学习别人的经验和其他同类学校同学的优点和长处,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轨迹。

最后希望自己在实习中有所收获,不要心高气傲,要平心静气的塌实工作,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称赞的!

走好自己的每一个旅程,在将来的路上不断的加油,成功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实习收获和心得:实习还没有结束,但是我们要做好收获和心得的总结,好好回顾历史,这将带给我们不可限量的好处。我们要随时的总结自己的失误改正缺点,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完美。,虽然我还没有拿到加分,但内在的收获的提高是不可否认的,谁也不敢说这一个月自己是混过来的。总的来说我的收获有以下几个方面吧:

1.我学会了如何的做人和如何和人们交流,尤其是那些难相处的客人、有特殊要求的客人以及脾气不好的客人,真的我必须大度的接受,我必须学会忍耐,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觉得我现在已经温和,平静多了。不在像以前一样同一个小爆竹一样。

2.无论作什么一定要用心,否则你总是那个大家讨厌的人,不受欢迎的人,你要学会察言观色,要从客人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中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客人的要求,要有服务的意识和精神。服务要有灵性,否则自己很难在这个领域里立足。

3.不要太高傲不要太气盛,要虚心,要平心静气的接受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以及建议,这样你的头脑才能时刻是清醒的,这样你才能在不断的竞争中取得自己的成功和收获.

4.要学好英语,英语在酒店的工作中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你的英语好一点的话你的机会将比别人多的太多了,如果你的英语不是那么的好你一定从现在开始就要加油,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为你的客人提供更加人性化更加优越的服务吧。虽然在客房目前我还没有为外国客人提供过服务,可是这不代表着以后不会有。

5.我收获了一月个美丽的回忆和经过,这将成为我人生的第一个美丽的驿站,在下一个月的工作中我会长长的想起这一个月的工作不足。

6.我同时收获了一个生存的技能,以及人生很重要的老师们,我感激!

最后的展望:我们已经是大人了,我们已经成年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不管如何我们都要坚强,我们都要学会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是一个强者,我们不要给别人增加那么多的压力和负担,我们一定要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在试着总结以下自己以前所走过的路程,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基础。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断的创造奇迹,创造属于自己的星空。我们的未来或许是有风有雨但我们的内功和外功只要足够的强,我们都会乘风破浪,我们都会闯出自己的世界。

第7篇

情境再现教学法的特点是以真实的专业工作环境为依据,在课堂上再现工作中的场景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案例情境,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情境再现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未来工作的真实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未来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我国高素质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情境再现教学法;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专业;职业能力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地得到提升,旅游成为人们新生活的方式,有力的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人才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关注的重点对象.近些年来,为适应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在该专业招生人数方面显著提升,但是教学质量却差强人意.情境再现教学模式即情境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模拟专业未来真实的工作环境,创设相类似的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

2情境再现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

情境再现教学法非常适合旅游酒店管理这种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感受未来真实的就业工作环境,其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两点.

2.1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情境再现教学法将真实的工作情景搬到了课堂,通过模拟创设真实的情景可以让学生马上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及时发现自己所学的不足,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改变传统上课方式的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核心就业能力的提高,适应未来岗位的要求.

2.2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学生个体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个性化、知识能力水平、处理问题能力、教育背景等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讲解为主,上课的方式很难显现差异化的要求,满足不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的作用也比较弱.情境再现教学模式可以说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通过旅游酒店工作情境再现,学生会更乐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教师可以听取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意见,根据其意见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个性化特点、能力水平等的不同,进行创设不同难度的情境,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情境再现教学活动中找到更适合自己岗位工作,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目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同时,更好地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3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专业应用情境再现教学模式的策略探讨

情境再现教学法与学生未来实际的工作情境相贴近,因此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专业实践性较强,应用情境再现教学模式可以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到情境教学活动中旅游与酒店管理应用专业涉及到的课程内容较多,首先,旅行社管理包括运行体制以及在管理中所涉及到的问题、旅游产品开发、旅行社营销管理、技术管理、客户与产业关系管理,导游技能等;再有酒店管理方向,涉及的实践问题更广,比如酒店一线部门:餐饮业务管理、房务管理(包括:前厅与客房);二线部门:酒店的市场营销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的管理、酒店安全管理、酒店运营管理、商务会议、商务旅行、集会以及展览等内容,这些都需要学生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才能够适应岗位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充分做好传统的理论知识准备之外,还应该根据专业的需要创设符合教学任务要求的情境模拟教学,比如酒店餐饮业务管理,涉及到餐饮“菜单的筹划与设计制作”,教师可以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设置相关的情境,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分析客户需求,再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根据顾客对餐饮的要求设计一份让顾客满意的菜单,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菜单的筹划与设计制作的相关要领.旅游方面如“导游词讲解”,将旅游景点用视频方式播放,让景点再现课堂,学生们可以边游览边做讲解,将导游的工作真实再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更好地提高了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等.

3.2教师要提高情境再现教学的驾驭能力旅游酒店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师要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提高情境再现教学的驾驭能力,尽可能地参加教师“挂职锻炼”,深入旅游或酒店一线部门实践学习,同时,要时刻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情境的创设.在课前要注意收集大量的涉及到旅游酒店管理方面的真实存在的案例,在教学活动中,要能够从所创设的情境进行适当的拓展.在学生参与情境再现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紧紧围绕教学任务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确保情境再现教学过程不会脱离课堂教学的主题.

3.3教学手段多样化对于教学活动而言,没有最好的手段,只有最适合的手段.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专业涉及到的课程内容较多,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采用情境再现教学法,教师应该要会判断哪些章节的知识点比较适合采用情境再现教学法,在开展情境教学的活动中要注意避免手段的单一化,不局限于使用某种教学方法.例如,有的比较适合使用问题情境再现法,即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进入到真实的情境中,比如关于“斟酒的方法”,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技巧.而如果是关于“导游的相关知识点”,教师则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来感知作为导游,在为顾客做旅游服务的过程中,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情境再现教学法需要有实践基地的支撑,学校应该要加大对这方面基地的建设投入,如:模拟前台、客房、餐厅等实验室,使教师有更好的开展情境再现教学的平台,不断地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

4结语

情境再现教学模式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情境模拟中感受到本专业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本文重在探讨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专业应用情境再现教学模式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翅勤,彭惠军,李伯华.基于认知迁移理论的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教学创新研究[J].市场论坛,2012,(1):92G94.

[2]方福强.专业情境再现的旅游酒店管理教学模式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61G162.

第8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酒店管理;课程体系

国家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以落实和推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目前,酒店管理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以专业技术和技能课程为核心课程,培养掌握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拥有现代酒店业所需求的应用型一线专门人才。若仍按传统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已很难培养出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为改变此现状,必须改革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1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高等职业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是厘清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目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有两种说法:一是教育理念说:《CC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中提出创新与创业教育应相互融合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说认为人为地将创新与创业教育割裂开来不科学,创新与创业教育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教育理念。[1]二是教育实践活动说:向晓书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包含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素质和思维的教育实践活动。[2]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求真精神和创业务实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活动。创新与创业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创新是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的一种精神和价值取向,属思想意识层面;创业是把创新思想付诸于创业行动,创造一种新的产品、职业或岗位的实践活动,属行为行动层面。同时,创新是核心、根本,创业是创新的最终目标;创新思维要通过创业实践来体现价值。这包含四个层面内涵:意识层面,即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知识层面,指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掌握知识和理论内容丰富,涉及学科众多,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科学等;技能层面,包括创新创业的基本技能、方法;实践教育层面,即创新创业教育应落实到创业实践活动中,学校应在拓展训练室、创业孵化园等场所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3]

2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体系构建

2.1酒店管理专业传统课程体系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传统课程体系有四大模块,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拓展训练课。公共基础共课包括“形势与政策”“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等课程。此模块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团队意识等。专业基础理论课包括“旅游英语”“应用文写作”“旅游学概论”“旅游文化”“饭店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学”等课程。通过这个模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积累法律、公关、礼仪、现代酒店经营管理、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的业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英语交流、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工作适应和沟通等方面能力。职业技能课包括“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宴会与会议业务统筹实务”“客房服务与管理”等课程,此模块可以着重培养学生酒店的前厅、客房、餐饮等管理与基本服务操作能力。拓展训练课包括“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电子商务”“酒店财务管理”“会展服务与接待”等课程,训练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解决酒店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档酒店服务设计能力和酒店产品营销能力等。

2.2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实践

构建新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关键在于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要求融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这里的“融”字应该理解为全过程、全方位的融合。[4]新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就是把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知识、技能、实践教育的四个层面全过程、全方位融入到传统的课程体系四大模块当中。

2.2.1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层面融入公共基础课

传统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中除了体育和计算机基础课外,其余科目都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比例分别是80%、20%。创新创业思想意识层面教育教育融入后,课程比例变为理论60%、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占20%、实践占20%,培养目标也发生变化,除上述传统目标外,增加创新创业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培养目标。以我院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为例,授课教师带领学生选取创业项目,共同进行社会调研、共同制定企业策划书,并在虚拟网商实验室进行可行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树立创业信心,完成创新创业教育目标。

2.2.2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层面融入专业基础课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传统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分别为60%、40%。融入创新创业知识层面后,课程比例变为理论40%、创新创业知识占20%、实践占40%。以我院开设“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为例,授课教师设置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创业篇,在学期见习中带动学生有目标地去调研实习酒店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优点,分析存在问题,初步提出创新性建议,见习结束后,汇总学生建议,进行分析验证。

2.2.3创新创业教育技能层面融入专业技能课

酒店管理专业传统课程体系专业技能课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分别为40%、60%。融入创新创业技能层面后,课程比例变为理论30%、创新创业技术培养占20%、实践占50%,培养目标为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如在“前厅服务与管理”课教学中,授课教师不仅介绍现有酒店前厅设计构成要素让学生了解,还从创新创业角度出发让学生设计前厅环境,教学生运用软件绘出图纸,锻炼学生创新创业技能;“餐饮服务与管理”课中关于中餐摆台的教学内容,老师和同学共同设计主题,设计餐桌、桌布、餐巾餐花样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摆台比赛,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

2.2.4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层面融入拓展训练课

传统专业课程体系拓展训练理论知识占20%比例、实践占80%比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层面后,课程比例变为理论课占10%、创新创业技能教育占20%、实践占70%,培养目标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以我院开设“会展服务与接待”课为例,我院教师组建礼仪接待队,利用课余或者假期进行训练,学院或淮北市召开大型会议,教师带领学生从会议接待、会场的布置到会议服务等全程参与;会议接待结束后,师生一起总结接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锻炼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此外,大三学生主要安排顶岗实习、撰写论文。在学生去实习岗位前,系部会请校企合作的企业家和一线管理人员进校园,为学生做动员。指导教师召开学生会议明确实习目标,把主题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收集资料,分析实习酒店存在问题,发掘市场商机,并最终以论文的形式提交上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实习学生的创新能力,毕业后可把这些创新的思想、理念通过创新实践呈现出来。

3结束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刚起步,处于摸索、试点阶段,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一方面,需要高校领导从思想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制定出政策和物质的支持和保障,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自觉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断学习积累创新创业教育知识,训练创新创业教育技能,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于专业教育中,充分发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职能,体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

作者:靳慧 朱军 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曹胜利,雷家骕.CC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64-65.

[2]向晓书.创新创业教育在创业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9):142-144.

第9篇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01-01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须系统掌握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酒店基础理论课程对以“酒店认知模块———酒店岗位服务与管理能力阶段模块———拓展能力训练阶段模块”为框架的渐进式专业课程体系起到铺垫作用,对实现专业教学培养目标具有深远意义。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须以行业职业要求为纲,以学生特点为本,以学生反馈意见为切入口,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革新,利用实用性、国际化、年轻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实现课程目标。

一、酒店职业认知类课程

酒店职业认知类课程旨在使学生对酒店职业建立正确、全面、直观的印象和认识,拓展酒店视野,鼓励其勤于涉猎酒店知识和规划自身酒店职业生涯,为其在日后开设的以日常具体工作岗位为背景的课程学习起到良好铺垫作用。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安排上应摒弃纯粹的课堂理论灌输,可结合酒店一线指导教师开设讲座、酒店实地调研、资源搜集等方式开展课程,具体可按如下板块实施:(一)邀请合作酒店高管赴校做“酒店的企业文化、经营特色及机构设置”讲座。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直面酒店从业者并展开互动交流,能够容易把握酒店企业文化(如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形象文化、企业教育文化、企业礼仪文化、企业生活文化等)及酒店机构设置(如前厅部、宴会部、餐饮部、客房部等对客服务部门,公关部、采购部、人力资源部等后台部门的设置)等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从而从宏观意义上初步建立对酒店行业、企业相对系统、正确的认识;(二)邀请合作酒店高管赴校做“酒店主要部门岗位设置、工作任务及技能要求”主题讲座,使学生从微观意义上树立酒店职业工作知识、工作技能、工作规范的感性认知;(三)安排学生参观业内大型知名酒店,使学生实地感受参观酒店的企业文化,形象了解其所从属的类型酒店在选址、客源、建筑、设施、服务项目、服务水平、经营方式等方面的特点,熟悉一般酒店主要业务部门的组织结构、各主要部门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加深知识理解和记忆;(四)要求学生回顾课程所学,并查阅相关书籍、期刊杂志和网络百科全书、酒店网站等网络资源,制定酒店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为题创作论文。

二、酒店英语课程

酒店英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酒店英语进行交际、完成工作任务和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因此专业教学必须贯穿“场景真实”、“交流实用”、“用语纯正”的原则,教师应积极改进目前市面相关教材工作场景设置失实、用语刻板等方面的不足,融合自身相关生活工作经历和英语学习应用的经验,制定、采用适合专业学生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具体可参考如下安排:(一)课程内容依据酒店真实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场景划分为不同单元,并于每个单元设立新词释放、常用单句、常用对话及情景短剧扮演教学环节,从符合学生认知习惯的角度介绍、练习酒店英语表达;(二)注意结合教学内容,介绍西方文化和英语语言知识,夯实学生涉外交流基础知识;(三)在保证教学内容用语准确、纯正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引导和训练学生不拘泥于例句的束缚,灵活构思符合情景表达需要的用语,真正实现交流应用的课程教学目的。

三、世界酒店行业概况课程

世界酒店概况课程要使学生能够激发起学习酒店的兴趣、日后投身酒店工作的热情,能够搭建起整个世界酒店行业框架,学会分析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以有效地在今后指导酒店在企业拓展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为实现课程目标,可就学生特点做如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一)设置实用性教学内容。摒弃依照以“酒店含义、酒店业的产生与发展、酒店的特点和分类、酒店等级制度、现代酒店发展趋势”为线索的传统课程知识介绍方式,将课程知识重心放置于更适应岗位工作知识要求的世界著名酒店集团介绍上,并采用任课教师引领和学生展示的方式,立体认知当今世界知名酒店集团,使学生养成独立分析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有效掌握专业重点知识;(二)积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明确每节课程的教学内容、知识目标、技能目标、重难点和相应解决方案,在此指导下在教材相关章节内容基础上,广泛融入中英文书籍、世界权威酒店组织网站、酒店行业权威中英文杂志(及网站)、酒店网站、网络百科全书等形式多样的拓展资料制作教案及教学课件(PPT);(三)充分运用各式资源增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网罗酒店图像(如真实的住店照片)、实物(如酒店宣传手册、会员申请表格、菜单、节日活动推介贺卡等)、酒店背景音乐、视频等各式各类材料,穿插当地酒店、西方文化、真实住店经历的介绍和讲述,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使讲授内容更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四)“师生互动,以学施教,教学相长”。教学过程中可设立学生展示单元,即每节课正式教学内容讲授前,邀请若干同学上台做小演讲,话题可涵盖酒店及酒店业的各方面,如可讲述关于酒店的新闻、见闻,或是对酒店职业、酒店管理、酒店管理教学的见解、意见和建议。

四、旅游知识课程

旅游业助推酒店业发展,因此要学好酒店管理专业,需从宏观了解旅游行业。旅游知识课程须使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理解旅游基础知识对其专业工作的重要性,激发其对旅游事业的热爱,提高其旅游素养,积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相关知识基础。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包括旅游地分布、相关情况和风土人情知识,导游基本知识和工作概况,以及酒店、旅游企业消费者行为分析理论等内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内外两个阵地,开展各式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教学主导,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培养其自主学习延伸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一)采访调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可于课外赴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访谈;(二)导游词设计和模拟导游大赛。学生在课前预先搜集关于指定景点的材料,依据相关导游词设计知识创作导游词,在课上按抽签顺序面向班级同学进行模拟导游,并于全体同学表演结束后以投票方式分别评选出最佳导游词设计和模拟导游奖项;(三)旅游基础知识问答竞赛。教师设置并公布旅游基础知识题库,学生事先通过复习教材、课堂笔记和搜集相关网络、书籍资源进行准备,于课堂相互竞赛答题,迅速巩固课程知识。综上所述,酒店基础理论课程是酒店从业者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是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石,是专业教学培养目标实现的首要环节。在专业四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剖析课程目标,发掘学生主动性,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方能产生良好的教学反响,奠定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

一、旅游酒店的发展史

在七八十年代,我们对酒店的认识仅是政府机构的“招待所”和一些小型的社会旅馆。随着经济发展,旅游业悄然兴起,兴起的同时有着对旅游酒店的需求,80年代末国家实施了《饭店管理公司暂行办法》,目的是扶植饭店、酒店公司的发展,但酒店的发展并不顺利,出现了行业萧条的景象。2000年之后迎来了繁荣,各旅游产业下的公司、连锁酒店、私营酒店、合资酒店如雨后春笋般节节攀升。人们的思想也发生改变,旅游不仅仅是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还有入境、出境。具体来说旅游已是国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就是这样的需求,也更加严苛的考验了旅游酒店的综合标准,它是标准的实体经济服务行业,伴随着客户的不断需求和各家酒店公司的竞争驱使下,酒店内部的掌控尤为重要。能否立足于当下迅速发展的经济和达到行业标准化服务体系,需要各酒店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谨慎前行。

二、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的定位

旅游酒店管理模式是大众化的,分层、分级、各部门各司所职。人力资源对各部门员工的流动、培训、管理、面试都逐一把关。旅游行业在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今天,客户对旅游酒店的选择也是精挑细选,那么服务行业内部的管理是需要系统、有序的操作。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企业的发展前景中资源管理起着核心的价值。在人力资源内在管理模式中从之前的传统管理模式中衍化成科技、互联网的新型人员管理模式。管理系统的变化可以分为从基础的人员档案、人员培训、实践操作转为新型市场经济旅游酒店的多角度实际操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需与时俱进,在经济社会进步的今天人力资源需要的更多是带动企业的运营,让企业的发展不掉队。

三、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旅游酒店管理模式分为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传统模式的运营管理多数企业一直沿用,传统模式基于行业的最开始,并没有被经济体制的改革淹没,传统的酒店管理模式属于静态管理从管控、激励、规章制度、人员安排、管理层是逐级管理,并以人力为中心。雇佣形式上单一,应聘资质不一。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旅游酒店在不断竞争和改革的方向中披荆斩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社会,驱动着企业从内部到外部的整改和总结,从内部抓住企业的创新机制正如现代资源管理模式与传统资源管理模式的区别所在。互联网的时代,客户的需求通过智能掌控便解决,在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减少了人员的安排,同时对员工的能力、素质也提升了一大截,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在筛选的过程中严格管理。多数客户通过互联网对酒店的测评显而易见,整理出测评结果,对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是重中之重,一个企业的前行与发展通过客户和网络媒介能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和态度是很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会局限企业内部的管理,可以参照国内外新型管理模式并能适应本企业的发展模式,一成不变就是没有改变,市场经济的严苛下,我们怎样冲出去与时俱进,首先从人力资源管理上传统模式会逐渐从企业模式中变革。新型管理模式在入住企业中需要内部的协调和引领,旅游酒店提供便捷的服务才是根本,科技领域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各企业的变革、国家的前行、消费者的需求都已提速,在旅游产业繁华的背景下也提防着前进的速度,过慢则落后于别人,过快得占领科技网络创新的实体经济并能满足于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新型体制变革中改变了员工的思想、价值观、技能操作知识提升最主要的是工作效率和智能管理的结合。从外部来看是对客户群体的良好信誉与智能的体现,现代人是一种快速的生活节奏,人力资源要从外部掌握大部分客户群体的实质性需求是很关键的,通过普及内在员工的高效率、智能化操作,延伸到外部客户群体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互相资源整合利用,有创新思想,符合大众要求、掌握新形势下发展的方向,时刻管理内部,为员工提高基本知识理念、服务宗旨、正确的价值观。

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实践思考

旅游酒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也不断地在创新,通过不同的效仿、学习、实战、实际运作来配合新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的繁荣带动着旅游酒店的发展。旅游酒店的运营和发展不单单是利益的趋驶,要设立长远的发展目标,不拘于眼前的利益,对待消费者以标准化的模式和新型的服务体系。不断的实践、整改、汲取对企业发展有深远策略的方法,从传统模式晋级为现代智能服务模式,人力物力的改变、增强内部员工的心理素质、员工定期访谈、有学习时间、让内部员工得到知识的提升,整体的运营得到高效率的回报。抓基础、抓生产、酒店管理的创新要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外部的宣传亮点、实际客户的满意率,抓细节、抓问题、不断地解决与探索,才能摸索出酒店管理的实质性发展方向,旅游行业的数据每年不断创造新高,既有压力也有动力,市场的需求是大量的,需要酒店管理者、参与者有良好的互动和高度的评价,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正确的前行目标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酒店管理课程 课程考核 措施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能适应酒店各种职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但是通常课程考核方式以传统的卷面考试为主,但是如果采取单一的卷面考试不能检测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这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职业化”人才的宗旨背道而驰。因此,有必要改革课程考核评价形式单一的弊端,分析传统课程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索新的考核评价方式,从而达到通过课程考核这一方法,促进学生学习、促进教学教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1 传统课程考核方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传统的课程考核一般采用的是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以100分地满分,按一定比例分配的评价方式。以酒店管理专业的西餐与调酒操作实务这门课程为例,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这种考核以概念、原理、推理等知识为主要内容,以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形式,往往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试卷为主要形式,学生对所学知识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疲于应付。同时对学生团队精神、表达能力、自主学习等综合能力无法很好的考查。

2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1)考核方式多样性。通过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主要包括专题项目考核、期末理论实践综合项目考核和职业素养考核三个方面。(2)考核内容科学性。考核内容的选取要紧紧围绕对课程的核心知识和能力考查,并要能够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3)考核过程系统性。要根据酒店专业课程的特点,合理地分配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比例。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即平时考核包括学生课堂回答问题和小组练习的成绩,而期末考核则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的成绩,同时加大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期间中的实际表现评价的分数比重。(4)考核主体多元性。要打破传统考核方式中由教师“一人说了算”的课程评价模式。采用学生推荐几名代表进行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形式。这样可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中,不仅能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被评价者能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

3 西餐与调酒操作实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

西餐与调酒操作实务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技能课程,其实践性与操作性都很强。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西餐和酒水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西餐菜肴和鸡尾酒的制作能力、各式西餐菜单的设计能力、各种酒水的鉴别能力等一系列的职业技能。针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考核方法上也要采用多样的评价手段和形式,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行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知识技能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代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模式。整个期末总评成绩包括专题项目考核(30%)、期末理论和实操综合考核(60%)、平时表现考核(10%)三个部分。

(1)专题项目考核。专题项目考核贯穿于整个学期,着重于对学生过程性评价。主要采取学生分组完成专题项目的形式,以教师评价为主。所选择的考核项目与每章节的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如咖啡的评鉴、菜单的设计、鸡尾酒的制作等专题项目。并且每个专题项目提供多个命题,学生通过抽签确定题目。同时根据每个项目的自身特点和每章节的教学要求,制订出具体、适合的考核评价标准。

单元项目的考试成绩分为合格、良好、优秀三个层次,采用相同的评分标准。考核主体由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组成,尽力做到公平、公正、客观。这样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评价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2)期末理论和实践综合项目考核。期末理论和实践综合项目考核,侧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组织协作能力的综合评价。在本课程中,综合项目考核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论考试,一是实践操作考核。考核具体步骤是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抽取命题,进行构思和材料准备。最后在规定时间内(以100分钟为限)制作一至两道符合命题特点、时令的冷盘菜肴,并解释制作理念及菜肴名称。其评价标准以“摆盘造型新颖美观、符合命题要求、菜肴搭配科学合理”为主。采用教师评价与5名学生代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给出最后的成绩。

(3)平时表现考核。该项考核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主要考查学生日常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学生课堂实际表现,由教师考核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到课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等。

4 课程考核改革的成效

该课程考核方案先后在2009级、2010级和2011级酒店管理专业中进行了实践。结果表明,通过课程考核改革,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学生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与授课教师有良好的互动,甚至会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课后能按照项目任务要求按时、出色地完成作业,并且有些同学还会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与西餐与调酒操作实务课程相关的技能培训。各个小组的学生充分发挥创意,为自己的冷盘作品构思出了独具特色的名字,如“心心相印(情人节)”、“圣诞的天空”、“普利茅斯(感恩节)“万寿无疆(父母生日)”等,2011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冷盘作品还在学校举行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成果展”中展出,获得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5 结束语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作为一个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服务人才的专业,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机制。考核方法的改革要与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相适应,与学生实践工作能力,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白宏洁,杨蕊.高职项目化课程设计和考核方法改革的实践探索[J].职业时空,2010(4).

[2] 闻立欧,李万军,易晓湘.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考核的改革与探索[J].科技资讯,2008(33).

第12篇

关键词:酒店业;就业;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高职酒店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980万,平均每年新增50万,缺口至少200万。 虽然从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高职院校的酒店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100%,但是选择在酒店就业的毕业生只占少数,某高校近两届旅游管理专业(含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毕业生,在酒店工作的平均不到20%。从事酒店行业的改行者较多,毕业生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一些国际著名的品牌饭店的人员流动率大概在10%-15%之间。而根据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对中国23个城市部分星级饭店的调查统计,近5年饭店业员工流动率分别为25.64%,23.92%,24.2%,22.56%,23.41%,平均流动率高达23.95%。苏州市有6家酒店店近3年招聘了250名大学生,目前已流失200名,流失率达80%。其中不到1年就离开的有124名。这样的现象确实引人深思。

二、高职学生就业实习中的显性问题

(一)对行业认识不深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中有很多人渴望高薪而轻松的工作,吃不起苦,耐不下性子,甚至认为从事酒店业就是低人一等,吃“青春饭”,看不到在行业内发展的前途,或者将“高星级”和“高薪”挂钩,而实际工作和他们想象中有很大差别。同时,学生对自身的能力定位和认识都不够清晰,与期望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又无法调节好自我心态,从而造成职业规划不明。在工作中表现出责任心的缺乏,又缺乏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这些给用人单位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频繁的流动率给酒店管理和学生的个人发展都带来不利影响。一方面员工流失造成酒店成本损失,降低酒店的服务质量,造成客源流失和商业机密泄漏等。另一方面,频繁的跳槽使得学生错失许多升职的机会,也是职业生涯的挫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从酒店方面来说,员工工作福利待遇问题,饭店内部管理制度问题,不畅通的沟通渠道,缺乏对人才培养的规划,给予员工自由支配时间少等。也有员工方面的原因,如对酒店业期望过高,受传统观念影响,职业认同感欠缺,等等, 由于工作经验在饭店行业里是非常被看重的,饭店会把没有工作经验或工作经验较少的员工安排在最基础的岗位,这些新招聘的员工有一大部分人是大学生,他们从“象牙塔的天之骄子”突然转型到普通服务人员,很多人无法承受心理的巨大落差。还有其他的社会原因,如整个社会对行业的认知度及社会舆论存在一定的偏见。

(二)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强。酒店专业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但是酒店业发展的国际化对其中英文语言沟通能力,特别英语的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星级酒店中无论是同事间的沟通,还是对客户的服务,英语应用能力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尽管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日常用语和行业术语,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还不能够达到得心应手的状态。这对服务质量和标准的提高也有一定影响。

三、改善高职学生就业现状的几点建议

(一)酒店方面。酒店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员工培训及教育体制,建立健全员工激励机制。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高职学生,应尊重其劳动成果,支付合理的薪酬,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员工满意度。尽量结合员工的兴趣和特长,安排其到合适的岗位,工作任务安排能够循序渐进,使其感受到酒店工作的挑战性和成就感。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认可员工的付出与努力。培养员工对酒店的忠实度。

(二)高职院校方面。高职院校是酒店人才培养的摇篮,应避免盲目跟风,一味扩大招生人数,而应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发挥区域经济和地方特色,着力开创自己的专业特色,寻求提高酒店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专业培养人才方案应该根据酒店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而定,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实施项目化教学,完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理实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能力本位为基本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选择管理规范、档次较高的酒店作为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在较高的平台上锻炼自己,不断开阔眼界,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同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与酒店的沟通,及时了解酒店的最新业态和工作方法,及时发现学生在实习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双管齐下,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努力转变学生的消极观念,帮助学生看清自己,找准定位,提升其对酒店行业的认同感。学生实习期间,加强其心理辅导为了适应国际化服务标准的要求,注重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学生方面。作为高职学生,应首先从心态上调整自己。酒店从业门槛较低且上手快,达到一定级别后,薪资也相当可观。因此,学生应看到行业发展的潜力,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职业发展规划,降低过高的期望值,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注重自身能力的锻炼和视野的开阔,摆正自己的位置;学会去处理和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在融洽的环境中学习更多的东西;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酒店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非一蹴而就,必定要经受长期的磨练和考验,而基层操作岗位正是起点。

(四)政府方面。从宏观面上,政府应提供最大政策支持,积极引导、鼓励和扶持校企合作,从制度上保障校企合作模式的推进与创新。在法律法规上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相应的规定,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建立起“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的校企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白利芳.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2).

[2]哈卫东.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解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08).

[3]何立萍,许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实习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

[4]张永丽,刘粉莲.浅谈酒店管理专业定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界,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