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30: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经济危机;马克思;西方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1)05-0094-05
自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频繁发生,其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和社会财富的湮灭,促使如何熨平经济周期,避免经济危机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自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已连续20余年未出现经济危机,在此背景下,西方某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通过宣扬“第三次浪潮”“后工业社会”等理论,试图论证资本主义具有自我完善性,经济危机将不会发生。但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无情的否定了这些西方学者的理论。
鉴于上述背景,本文拟对马克思与主流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危机的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比较,特别是对资本主义危机的起源及反思的研究,将不仅对认清掩盖在现代知识经济外衣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机理与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将对剖析资本主义实质,研判未来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研究
马克思从根源出发解释经济危机的生成机制,不仅分析了经济危机产生的本源,而且对经济危机爆发的推动力量进行了研究。本文拟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研究出发,对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以及推动力量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梳理。
(一)马克思对经济危机本源的追溯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过程进行分析,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中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同时,只有完成商品价值实现中“惊险的一跃”,才能使商品生产流通过程延续,一旦商品价值实现环节出现问题,则之后一系列商品都会由于缺乏货币而无法实现价值,这为经济危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而资本主义中经济危机产生的必然性是则由“整整一系列关系”共同产生的结果,具体而言,它主要由生产过剩、需求不足以及资本收益率递减等因素影响。
在生产过剩方面,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中,资本的逐利性驱使资本家尽可能的扩大产出,而导致生产比例失调变为客观规律。因此,马克思批判西方经济学家只关注局部个别部门的生产过剩,而并没有意识到资本主义存在总体生产过剩。而这种总体生产过剩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导致的,其发生具有必然性。
在需求不足方面,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需求不足的内在矛盾。一种传统的解读是,建立在最大化榨取工人剩余价值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分配方式,注定使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的积累远高于工人工资。而资本家在收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将大部分剩余价值用于资本积累,这将导致资本主义存在无限扩大的生产能力与有限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的产生。但笔者认为,在传统解读的基础上,还存在对马克思观点的另一种解读,即需求由消费性需求及生产性需求组成。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生产性需求的比重不断提高,剩余价值实现愈发依赖于剩余价值的再投资。但是只有当工人工资能够达到所生产剩余价值的必要劳动的限度时,工人才可能被雇佣。因此,将导致社会总体需求的不足。
在利润率存在下降趋势方面,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压缩个别劳动时间而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其导致产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降低,与此同时,榨取剩余价值的难度将不断提高。为达到不断提高资本剩余价值总额的目的,需要不断扩大生产中的资本投入,从而造成市场整体的生产过剩。
综上,马克思通过将资本主义的矛盾细化为生产过剩、需求不足以及利润率下降等三个层面分析,认为资本主义存在生产最大化和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本身即为“一个活的矛盾”,因此,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二)马克思对经济危机推动力量的分析
虽然马克思指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存在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化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但马克思同时认为,经济危机是在“一系列关系”共同作用下爆发的。在此,本部分拟对视角下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推动力量进行分析。
第一,固定资本更新。固定资本更新对经济危机的推动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个别固定资本更新而言,由于资本家在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驱动下,会利用固定资产更新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但固定资本更新所具有的周期性,将导致在固定资本更新周期的间隔内相关产品部门的生产过剩;二是对于社会整体固定资本更新而言,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决策的分散化,社会总体固定资本更新总额与所预存的折旧基金总额很可能不相等,这将为经济危机的爆发起到推动作用。此外,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长资本周转周期的产业也会由于与固定资本更新类似的机理,推动经济危机的产生。
第二,虚拟资本的积累。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能够推动经济危机的产生,例如,当利率上升或股票增发时,会导致股票价格下跌。而股票价格往往与居民实际持有财富总量相挂钩,即当股票价格下降时,其所有者的总支付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市场整体需求,这将推动经济危机的产生。
第三,非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消费较多的是生活必需品,而奢侈品等非生活必需品则在资本家消费中所占比例较大。一旦经济出现波动时,人们首先会缩减非生活必需品的开支,这将导致生产非生活必需品的部门出现裁员,进而导致非生活必需品生产部门员工的需求降低,社会生产出现过剩。马克思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生活必需品所占消费比重将不断上升,这将导致出现经济波动时所产生更大的连锁效应,以推动经济危机的产生。
综上,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出发,以唯物主义的思想,通过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对消费不足,即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研究,在第二卷中对资本主义两大部类生产比例失调,即生产过剩的研究,以及在第三卷中对资本收益率逐步降低趋势的研究,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而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二、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
在传统研究中,一般以经济危机的影响因素来自经济运行内部、外部或是兼有为依据,而分为内因论、外因论、综合论对西方经济危机的研究进行分类。这种划分方法能够较好得对各种研究观点进行总结归纳,但是无法在时间顺序上反应出观点的演
进。在此,笔者将以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的演进历史为序,追溯梳理古典经济学、凯恩斯学派、自由主义学派等对于经济危机的主要观点,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归纳,这样能够在观点归纳的基础上,较好的反应出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相关研究观点的演进。
(一)古典经济学对经济危机的理论研究
由于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刚刚确立,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否必然导致生产过剩具有较大的争议。在此背景下,古典经济学对经济危机的研究观点经历了由全面否定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到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存在不可避免性的发展历程。
1.资本主义无危机论持资本主义无危机论的学者普遍持市场万能论观点,认为市场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从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会发生,其代表人物有萨伊、李嘉图等学者。
萨伊(Jeen-Bapfistesay)认为货币只是交换的媒介,出售某种商品意味着购买了另一种商品,即生产某种商品的同时为与它价值相当的商品提供了实现价值的渠道,所以总需求总是与总供给一致,不会出现普遍生产过剩下的经济危机。
李嘉图(David Ricardo)继承了斯密“看不见的手”,认为个人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与社会整体利益并不冲突,从而他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归结为满足社会需要。此外,李嘉图接受萨伊的思想,认为生产创造了需求,即资本家通过生产实现商品价值后,无论选择个人消费或扩大再生产,都会产生价值相等的新的购买,因此,总需求和总供给总是相等。纵观李嘉图的危机理论,其建立在需求无限论的基础上,并混淆了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关系。
综上,资本主义无危机论认为资本主义不会产生普遍性经济危机,这与当时处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初期的时代背景有关,当时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减少政府干预而扩大生产,其导致了当时主流经济学家关于资本主义无危机论的观点,符合其所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利益。
2.资本主义危机存在论与上述无危机论相对立的是危机存在论,其代表学者西蒙斯第(Simons)、马尔萨斯(Maltmos)等学者,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矛盾,资本主义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西蒙斯第接受了斯密教条的思想,认为商品并不与收入完全相等。而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机械化大生产导致的生产规模的无序扩大,使小生产者不断破产,进而影响市场需求和总体消费,最终导致商品价值无法实现,产生经济危机。因此,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大生产导致的生产无限扩大化与消费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
马尔萨斯认为当社会积累大量转向必需品的生产时,必需品的生产必将超过现有需求程度,产生的有效需求不足,但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方面,不能仅靠资本家和工人的收入,而应由地主、军队、官员等非直接劳动者创造与商品生产无关的需求,从而保持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平衡。因此,对于资本主义而言,若要维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平衡,则必须刺激非生产阶级的消费,从而避免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危机存在论通过分析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危机是必然存在的。但是,由于出身及代表阶级不同等因素,导致持危机存在论的学者观点之间存在差异,西蒙斯第基于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认为小生产者破产会导致国内市场缩小,产生经济危机,而马尔萨斯从代表的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认为贵族等非生产阶级挥霍能够避免和缓解经济危机。
(二)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危机的研究
凯恩斯主义是在1929年到1933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其全面否定萨伊定律,认为需求能够创造供给,并在“个人消费倾向”、“资本边际产出”以及“个人偏好”的基础上,提出有效需求的概念,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形成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凯恩斯(Keyhes)认为,“个人消费倾向”是由人的习惯、心理以及社会背景共同决定的,会随个人收入的提高而下降,因此,当国民收入提升时,收入和消费之间的缺口会不断加大,导致需求小于供给。而“资本边际产出”为新增的每单位投资可得到的利润,当资本边际产出高于资本的使用成本,即利息时,投资会增加;当资本边际产出等于利息时,投资将停止,在长期看来,资本边际产出是不断递减的,这也将是导致资本边际产出不足的原因之一。“个人偏好”是指个人基于交易动机、谨慎动机以及投机动机等心理,偏好于持有―定量的货币,而非全部储蓄。因此,在货币总量一定的前提下,由于人们对于持有货币偏好的存在,会使利率保持在高位,导致投资不足。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的概念,是指商品总供给与商品总需求相等时的需求量。有效需求不足时,均衡条件下的就业量小于充分就业的就业量,是资本主义大量失业存在的原因。对于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凯恩斯认为其可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方面。在消费需求层面,由于经济危机时期对失业可能性的忧虑,导致人们不断减少消费,使社会总需求降低;在投资需求层面,由于货币总供给量不足以及流通速度较慢等原因,导致社会整体中没有足够的货币支付投资需求。
基于上述原因,凯恩斯认为,在经济危机发生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尽快经济萧条的影响。其中,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政府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准备金率或利率等方法影响市场货币使用成本,以提高市场货币供给;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加大公共投资和政府购买,并利用相关政策鼓励私人增加消费,例如,可利用适度的通货膨胀,使居民实际工资下降,促进消费。
(三)新自由主义对经济危机的研究
随着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滞涨”爆发,凯恩斯主义受到质疑,而出现了以反对政府干预为主要观点的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强调以“无形的手”调节下的自由竞争的重要性,认为经济危机是由于政府采用凯恩斯主义,对市场进行过度干预而产生的。而在新自由主义中,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学派。本文拟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关于经济危机的研究观点进行归纳和梳理。
以弗里德曼(Friedman)为代表的货币主义以货币数量论为核心,认为由收入、边际资本产出、通货膨胀率以及个人偏好共同决定的货币供给量对于经济危机的产生具有决定性作用。当货币发行量高于生产产品总价值时,通货膨胀就会产生。但由于自然失业率的存在,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因而凯恩斯主张利用通货膨胀降低失业率的举措只能导致“滞涨”。而对于“滞涨”的解决措施,应采用只以货币供应量为唯一调节因素的货币政策,应保证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保持同步。这种观点对于缓和资本主义矛盾具有积极作用,但其忽视了失业的产生以及解决方法。
供给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需求创造供给的论断,认为需求不一定创造供给,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经济主体对于储蓄和投资的预期,从而产生经济危机。因此,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供
给缺乏,应通过减税、削减政府开支等措施,提高社会供给,避免经济危机。
新自由主义还包括弗莱堡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其都认为经济危机的产生是由于政府遵循凯恩斯学派对经济过度干预导致,应反对政府干预,提倡市场自由竞争。但是,在新自由主义对于“滞涨”现象作出相应的原因诠释和解决路径分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例如,新自由主义下,由于资本家对于超额利润的追求,使资本的投入重点由实体经济转向金融项目,这对于居民而言,能够依靠透支消费提前满足远期需求,对于资本家而言,能够提前支取远期收益,而一旦其中一项资金链断裂,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进而爆发经济危机。
三、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研究的比较分析
通过上文中对于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危机研究的比较分析能够看出,两种经济危机研究的根本分歧来源于研究对象以及方法论的差异,进而导致了在经济危机可能性、起源以及成因等根本观点方面存在差异。
(一)研究对象层面的差异
马克思从经济现象的本质出发,通过系统的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和趋势,科学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般性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经济危机的产生是资本主义这种矛盾的必然产物,因此,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而纵观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的研究,其以唯心主义出发,以资本主义永恒存在为既定研究前提,以具体阶段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导致研究观点与结论具有明显的时效性。无论从萨伊、李嘉图等学者对于经济危机的全面否定,到西斯蒙第、马尔萨斯等学者对经济危机存在性的肯定;还是从凯恩斯主义面对经济危机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到新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的危机应对策略,都反映出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研究仍停留在现象层面的分析,并没有接触到经济危机的本质,因此也无法对经济危机的起源与应对进行全面、客观的研究。
(二)方法论层面的差异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对于意识行为具有决定作用,人们在物质生产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形成的基础,而经济关系中的物质利益关系是经济主体行为和心理的出发点,所以经济主体行为和心理应当由物质利益关系说明,而不能相反。由于市场主体的经济关系错综复杂,因而不存在普世性的“心理法则”来指导所有市场主体的行为,也不能只用某一阶级的特定心理及行为描述整体,因此,应坚持唯物主义方法论,以经济关系人手对经济危机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
而在西方经济学在对经济危机的研究中,以唯心主义为方法论,普遍将心理因素引入研究之中,夸大了心理作用对于市场行为的决定作用,使得对于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过程的研究失去了应有的客观性。例如,凯恩斯在对经济危机的研究中,承认资本主义存在供过于求的矛盾,但是,他并没有深入研究矛盾形成的内在机理,而是以市场主体心理因素出发来研究有效需求不足。因此,这种利用唯心主义观点对经济危机进行研究与马克思的观点截然对立。
(三)研究观点层面的差异
马克思透过经济危机带来的各种表面现象,深入资本主义制度中存在的内部矛盾进行分析,通过在《资本论》三卷中分别对消费不足、生产比例失衡、资本收益率递减等矛盾表象的分析,从不同层面揭示经济危机产生的内在原因,认为市场供过于求是经济危机的直接表现,而供求矛盾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实现矛盾的表现,剩余价值实现中的矛盾则是生产者的盲目扩张与消费者有限需求之间矛盾的体现,最终得出经济危机中一切矛盾存在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与生产社会化。
由于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既定前提是资本主义是永恒存在的社会制度,这导致在研究中,西方经济学忽视了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而把研究重点集中于市场要素的需求供给关系、市场主体的未来预期乃至货币供给等视角,试图从上述微观层面人手建立规避经济危机的有效策略,此外,以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部分经济学家甚至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具有自我完善性,经济危机是各种外部因素,例如政府制度规制等干扰的结果,只要避免外部因素干扰,就能够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由此能够看出,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危机的研究停留在对现象表面的认识上,其导致对经济危机的分析结论较为片面。
[摘要]经济活动本身如自然界运行一样,存在着一种平衡状态,危机是平衡状态被打破的必然结果。过度投机导致经济或金融活动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信用交易监管的不力导致投机活动泛滥,加速了危机的爆发。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是抑制投机活动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在不打破现有体制的情况下为经济创造一个平衡器,作为政府来讲,主动并谨慎的面对风险,抑制人为垄断行为,监管投机交易是维持经济平衡和防范危机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金融危机投机经济平衡监管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目前这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距离上次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仅仅十年。纵观世界经济,为什么全球或局部性的金融危机反复出现?为什么它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它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人类应该如何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论述,探讨金融危机的根源,进而寻找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一、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
在自然科学领域,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已经被人们广泛的认识和接受。一旦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被打破,带来的是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本文认为:在经济领域,也存在着一种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一旦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被打破,必然带来经济灾难或金融危机。经济运行的规律与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在很多层面是相通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自然界最简单的生物链模型:在草原上,生活着狮子和羚羊,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开始点,处于生物平衡的状态。假设狮子的数量开始上升,那么在一定时间内,羚羊开始减少,草原开始茂盛,结果就是狮子被饿死,羚羊获得更多发展空间,草原开始减少;随着羚羊数量增加,草原开始减少,狮子也获得更多食物开始增加;当草原开始减少,羚羊会随之减少,其后是狮子因食物不足而减少;羚羊减少后,草原又开始增加……狮子、羚羊和草原之间正是在反反复复的增加和减少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自然界,很难找到绝对的平衡。假设狮子过度发展,最终吃光了羚羊,或羚羊过度发展,吃光了草原,结果就是一起毁灭,这就是自然界的危机。
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如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当某个环节过度发展,最终会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而严重的失衡状态就是我们谈到的危机。经济本身的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各个环节不同步发展也是客观现象,但是当某个环节的发展超出正常波动的范围,则最终会打破经济原有的平衡状态,表现出来就是经济或金融的危机状态。以金融、房地产、其他实体经济为例,当金融和地产的过度发展最终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透支了实体经济的血液之后,最终金融和地产也会因为缺乏真正的血液而崩溃,这就是目前经济的危机状态。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
经济危机的直接表现就是金融泡沫的破裂后表现出来的某些行业严重过剩某些行业严重不足的经济不平衡的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相伴而生的,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最直接和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经济危机则是金融危机的一种后果和本质所在。所以本文在论述时没有加以详细的区分。
下面简单探讨一下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本文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金融活动中的过度投机行为,而政府在监管信用交易(投机交易)方面的缺位加速了危机的爆发。
1.金融危机的直接根源:过度投机。投机活动无处不在,但是最容易发生在哪里呢?“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通过这段话不难看出,哪个行业利润高,哪个行业就容易产生投机行为,利润越高,投机产生的风险就越大。
经济中的某个行业如果处于利润过高的状态,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必然会有很多资本包括投机资本流如该行业,其结果就是造成该行业的过剩和其他行业的短缺,这种局面如果维持时间过长的话,经济的不平衡状态会逐步加剧直到出现该行业因为严重过剩企业大量破产的局面,最终造成银行大量坏账,进而波及其他行业,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
高额的利润诱发过度投机行为。我们从一些数据来看一下金融业和地产业的高利润状况。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美国房价2004年平均涨幅为11%,2005年平均涨幅为13%,美国2000年到2006年全国房价平均价格上涨了90%,其增长速度均超过同期利率回报水平;在国内金融界,2007年11位金融高管年薪过千万;2007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10名中,涉足地产的达到6位,前4名均涉足地产。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金融业和地产业的利润程度,如此高额的利润岂能不诱发资本的逐利行为?其行业投机程度由此可窥见一二。
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此次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其起源都是金融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这恰好反映出一个问题:金融业和地产业在危机爆发前存在着利润过高和规模过度膨胀的情况。可以说,过度投机使这些高利润甚至是暴利行业过度膨胀,最终助长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在自然界,如果某个物种过度发展,便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物种的发展,进而可能引发生态危机。在经济领域同样如此,过度投机使某些行业的发展超出了正常的规模,同时其他行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空间,最终使经济失衡导致危机的发生。
2.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信用交易失控。为什么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容易成为经济危机的重灾区,或者说,为什么在金融业和地产业更容易产生投机呢?投机需要大量的资本来支撑,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杠杆交易成了投机者最好的工具。正是因为在金融和地产领域广泛存在着杠杆交易,才使得这两个行业成为投机活动的重灾区。
我们知道,在实体经济中,交易1美元,就需要实实在在掏出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即使存在,也很难掀起大风大浪,但是,在很多的金融活动的杠杆交易中,投资10美元的东西实际出资只需要不到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暴利是很容易出现的,杠杆越高,投机活动就越密集,最终,疯狂投机打破了原有的经济平衡状态,当资本获利撤出或市场出现严重过剩后,问题或危机也就随之而来。
举例来说明:目前,世界上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相关资料表明: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著名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交易对手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都是源于高财务杠杆率支配下的过度投机行为。美国投资银行平均表内杠杆率为30倍,表外杠杆率为20倍,总体高达50倍。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杠杆率则高达62.5比1。
虽然银行可以通过保险等手段转嫁风险给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但是过高的风险总是要有人来承担,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也存在因为承担不了风险而破产的可能性。所以说,这个金融链条看似完美,但是一旦有哪个环节因为不堪重负倒下的话,受损害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为什么房地产行业也容易发生危机呢,按揭贷款在某种程度上起了一个不好的作用,三成首付、两成首付甚至零首付都是变相的杠杆交易。当杠杆交易失去控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不良债务和虚假的投机需求,给实体经济带来根本性的破坏。所以政府对杠杆交易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当任何一种经济承担了它本身不能承受的风险,这种经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就始终存在。
三、金融危机的防范及应对措施
1.抑制人为垄断,维护经济的平衡。经济中的垄断行为是高利润的源泉。作为政府来讲,防范经济运行中出现垄断行为是防止经济出现不平衡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在经济中引入更多的竞争来防止经济出现垄断行为。同时还应该立法防止经济中可能出现的串通合谋囤积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引发的人为垄断行为。一旦经济中某环节出现垄断行为,要么效率低下遭人诟病,要么就是借助垄断地位疯狂攫取,而且由于其处于垄断地位,在危机来临时缺乏必要的缓冲,极容易诱发连锁反应,对经济产生强烈的破坏。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该行业有更多的竞争者,至少可以给经济提供足够的缓冲,避免或延缓危机的发生。
垄断企业借助其垄断地位,很容易使其处于一种无法破产的地位,这样便造成一种局面:经济景气时股东赚取高额的盈利,危机时则要动用全体纳税人的钱来拯救。这就是经济中经常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就是说,当你把某种经济风险全部交给市场中的一个经济体承担时,如果这个经济体本身无法承担这样的风险,那么就存在着道德风险,这种危险最终还是要由政府和纳税人来承担。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就有必要主动承担并监管这种风险,否则的话风险机制就形同虚设。
自由竞争也会导致生产过剩,但是自由竞争产生的生产过剩还不足以形成经济危机,因为任何经济都有波动性,这种波动的幅度在健康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当垄断行为大大加剧了经济过剩,使其有可能超过经济本身的承受能力,造成经济危机。
2.控制信用交易、监管信用交易。(1)严格控制按揭贷款的发放。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此次金融危机,均含有房地产业过度发展的因素,这其中,按揭贷款的发放是诱发房地产行业过度发展的重要因素。银行为了追求利润,先是放贷给放贷给生产者,当消费不畅时,又放贷给消费者。银行按揭贷款的发放对于刺生产激消费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人为放大了房地产的生产和消费。这种做法最终为经济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促使某一能够获得资本的行业过度发展,另一方面为投机者提供了一个自买自卖,假交易套取银行资金的窗口,通过过这个窗口,投机者几乎轻而易举把风险转嫁给银行自身,这和借钱给赌徒几乎没有区别。(2)认真监管期货交易及其资金来源。期货交易是投机交易的重灾区,中国已经有很多企业甚至是大型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巨额亏损的例子。中航油、中信泰富、东航和国航等企业在期货交易领域均出现过巨额亏损,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所以,抑制企业的投机冲动监管企业投机行为也是维护经济稳定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这个问题,本文认为最重要的是政府应加强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设,防范企业投机冲动,尤其是借贷资金或挪用资金进行投机的冲动,切实保护企业运行的安全。
3.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通常的拯救危机的措施主要有减税、政府出资救市等,这些做法很容易遭到用全体纳税人贴补少数投资者的非议,而且是以牺牲政府其他方面支出或者扩大财政赤字为代价,提高了纳税人负担,降低了政府的信用,影响了其行动能力,严重的甚至会拖垮政府,冰岛政府破产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本文认为政府应该改变这种做法,建立一套应对危机的长效机制。具体设想如下:
政府对高利润行业或垄断行业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税收的主要部分用于建立危机应对基金,交由国家专门机构采用稳健保守的方式管理该基金,以便在危机来临是能够提供最大程度的缓冲,为化解危机争取时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首先,分级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的目的是调节各行业之间的利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投机对正常经济产生的破坏作用;其次,当危机真正来临时,政府可以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去应对危机;再者,专门机构还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探索一套稳定经济的管理模式。
新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之争由来已久。自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以来,这两种主张截然相反的思潮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大辩论。两大阵营纷纷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学者和专家,两种主义也交替上位,成为一时的主流。本文试图通过对新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宗旨进行阐述分析,再联系进几次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进而得出结论:新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救市药方”,它们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改良了或发展了资本主义,但是都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私有制与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虽然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对这两种经济思想进行实践,但是经济危机依然不断发生。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引发的,只有对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进行改革,才能彻底解决资本主义世界存在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
新经济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分配
一、国家干预主义和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
(一)国家干预主义国家干预主义是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发展的一个阶段,主要是指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状态,主张政府介入经济,由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并直接从事大量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其在当代则集中表现为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系统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并立即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二)新经济自由主义新经济自由主义是从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自由主义思想继承发展而来,强调自由放任理论与政策的经济学体系。20世纪70年代之后,凯恩斯的需求管理和宏观总量经济学无法解释“滞涨”现象而遭到越来越激烈的攻击,代表新自由主义的各种学派应运而生,新经济自由主义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对之后乃至今天的世界经济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哈耶克为代表人物的新经济自由主义信奉自由放任的原教旨主义市场经济,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之后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通过对哈耶克的哲学观、经济观的发展和继承演化出诸多学派,观点各异,但核心都是对自由市场的推崇,在此不进行赘述。
二、两种主义对于再分配制度的观点
新经济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干预和各种“不合理的”税收,支持削减社会福利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认为政府对再分配领域的干预侵犯了人们的自由,违背了自由市场,降低了社会的经济效率。哈耶克抨击了政府通过累进税制进行再分配以改变社会不公的做法。他认为,经由累进税制进行收入再分配,不公是产生不负责任的民主行动的主要根源,而且还涉及未来社会之政体特性所依赖以为基础的至关重要的问题。累进税制的问题,最终是一个伦理问题,而且在民主制度中,真正的问题在于,如果人们充分理解了累进税制原则的运作方式,那么它在当下所获得的支持是否还能继续。如果要确立一种合理的税收制度,人们就必须将下述观念作为一种原则予以承认,即决定税收总量为多少的多数人,也必须按照最高的税率来承担税负;如果该多数决定以一种在比例上较低的税率形式给予经济贫困的少数以某种救济,则当然无可反对。为了防止滥用累进税制,社会必须构建防御性的屏障。而国家干预主义则支持国家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通过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为核心,通过财政赤字和举债的方法可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凯恩斯认为收入分配不公是产生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原因,所以要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必须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他认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提高富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加强对富人直接税的征收。第二,消灭食利者阶层。第三,凯恩斯认为只要国家立法,甚至通过赤字财政政策,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提高工资标准,即采取“普通福利”政策,就可以抑制经济危机。
三、结论
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西方世界经历了几次严重的经济危机。通过之前阐述的西方资本主义政府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新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交替“上位”,成为西方世界走出经济危机的“药方”。在经济进行调整,经济运行重归稳定状态的时期,西方政府也曾选择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力图使经济长期稳定增长,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无论西方资本主义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经济危机依然周期性的爆发,最近几年更是危机频发,各国政府黔驴技穷。
回顾西方世界几次经济危机,不难看出:如果我们真正“回到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将暴露无遗。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于由私有制导致的贫富阶层财产性收入差距过大。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在于它的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其形成资本性收入和劳动性收入在分配比例上的长期失衡。这种分配结构长期积累的问题是公平缺失、贫富悬殊、消费萎靡等经济现象,导致了社会性动荡。这些问题反过来又会冲击总需求并使经济长期偏离均衡状态,集中爆发的表现就是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
要想从根本上认识当代西方世界的“经济新常态”,需要我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市场经济的运行有更深刻的理解、认识。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解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矛盾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论是信奉经济自由主义还是强调政府干预,二者的理论都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决定的财产权按资分配和由此而来的社会两极分化问题。而西方政府施行的再分配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这种贫富分化有所缓解,但是财产和财产权利问题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核心,行使私人财产权利的自由,是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的前提和基础,这种根本性问题不能由再分配的方法解决,彻底摈弃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找到这个困局的出路。对资本主义制度最激进的批判来自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批判的焦点正是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制度。马克思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由此产生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缺陷,并概括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为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提供了正确地理论方法。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了数次经济危机。但是事实证明,即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它的自由市场制度加以重新调整,他们也不会从根本上触动私有制这个基础,而只会力争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找到新的平衡。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自身的基本矛盾。除非从基本制度上进行改革,否则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只会陷入“爆发经济危机———政府救市———爆发经济危机”的死循环之中,无法自拔。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杨春学;谢志刚.国际金融危机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研究.2009年第十一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刘迎春.国际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反思.经济研究.2009年第十一期.
(一)合同买卖引发郁金香泡沫16世纪中期,郁金香从土耳其传入欧洲,受到欧洲社会的追捧。由于郁金香数量稀少,价格从几盾一直攀升到64盾。不断上涨的价格吸引了投机分子的关注,因为鲜花本身无法长期保存,为了满足大家狂热的炒作,人们发明了一种用买卖合同替代实物交换的交易方法。在这种新的交易方式引导下,郁金香的价格在一个月时间内从64盾上升到了1668盾。但好景不长,仅仅在两天之后就有人开始抛售自己所有的合同订单,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的崩盘,价格就像泡沫一样瞬间破灭,剩下0.15盾。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金融泡沫危机。这次危机的产生开始于投机分子的贪婪,他们通过炒作试图让资本不需要通过劳动而自身产生利润,这是资本为了获取利润所采取的跳跃性增值方式。而郁金香泡沫的出现则是从合同交易方式产生的那一刻开始的,这是投机分子为了能够长时期的买卖炒作郁金香所创作出来的金融产品,它用合同的方式替代了郁金香本身,把对实体的买卖转化为对价格预期的买卖。这就产生了两个市场,一个是实体郁金香的市场,另一个是郁金香合同的市场。由于对合同的炒作很容易让大家忽略对郁金香本身的评估,而且持续上升的价格也会争强购买者的信心,实物与交易之间的脱节让合同价格脱离实物的实际不断的疯涨,最终形成巨大的泡沫,但是被买卖的合同最终是需要被执行的,一旦高昂的合同价格在实体市场无法消化,合同就不能被实现,最终泡沫会被戳穿,危机随即产生。
(二)南海泡沫破灭引发政府诚信危机17世纪,英国经济空前繁荣。社会资金闲置、储蓄膨胀。在股票买卖还作为一种特权的社会环境下,旨在协助政府融资、分担政府战争债务的南海公司打着专营英国与南美洲等地贸易特许公司的旗号在民间募集资本。为了获取暴利,南海公司通过贿赂政府官员获得股票转换国债的特权。由于得到了政府的保障,南海公司的股价不断飙升。但是随着《泡沫法案》的通过,人们逐渐意识到南海公司不良的经营状况,开始抛售手中的股票,英国经济遭受重创,同时人们开始质疑政府的信用。以政府的信用作为保障来实现社会的融资,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次大胆的尝试。这也是南海公司挟持政府信用在金融领域的一次豪赌。由于政府信用本身不可估量,所以能够争强投资者对于股票市场的信心。政府的信用掩盖了公司不良的经营业绩,使得投资者对于股票价格的预期失去理智,股票价格自然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是金融最终依赖于实体经济,不良的经营状况最终会引发公司信用体系的崩塌。
(三)黄金储量不足引发货币信用危机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纸币是一种价值符号,也是国家通过自身的信用开出的反映价值数量的合同。不同于货币本身属于商品,纸币只是一种信用的符号,本身并没有价值。基于资本的贪婪本性,加之市场的反映具有迟缓的效果,所以金融家希望印发更多的纸币来增加资本,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纸币的票值是以硬通货为依据的,一旦印发过多,必然导致可兑换的硬通货不足,纸币本身的信用便受到了动摇。由于纸币是市场流通的重要工具,一旦失去了信用,那么就会导致市场对硬通货的回归,纸币的贬值与抛售自然引发经济的危机。
(四)综合矛盾大爆发引发大崩溃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极不平衡的繁荣。美国靠对德国贷款和国内信贷消费造就了经济的繁荣,在危机到来之前的18个月里,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动摇的,一些主要工业股票的价格竟翻了一倍多。但是,美国的繁荣不仅建立在新兴工业的蓬勃发展上,也建立竞争对手的牺牲和信贷增长上。由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导致供需矛盾扩大;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贫富差距过大,市场相对狭小,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大崩溃。1929年的经济大崩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各种矛盾积聚的总爆发。在实体经济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对于工人阶级的剥削,导致了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消费的不足与生产的过剩导致市场萧条。在虚拟经济领域,通过贷款和信贷消费投资市场的信用体系,最终导致巨大的泡沫在实体经济面临巨大萧条的状态下爆破。资本主义对于外部市场的客观需求将整个欧洲社会联系在了一起,使一开始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整个欧洲。
(五)信用叠加引发次贷危机2008年,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委身”美银、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美国金融危机而震惊。华尔街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和对次贷危机的估计不足终酿苦果。此次金融危机迅速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遭到重创。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经济面临停滞,为了促进消费,制造虚假的经济繁荣迹象,美国政府以政府信用为担保触及房地产市场,通过降低贷款人申请资格吸引大批美国人购买房产,通过把次级贷款打包出售分摊贷款风险。这种人为的市场繁荣和人为掩饰的风险管理引发了新一轮的经济泡沫。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对于资本运用的最新进展,通过复杂的数学模型,充分的适用政府的信用,将资本重复的出售以谋求最大的利润,表现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无限的贪婪。
二、与时俱进,把握资本运用方式的发展
纵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是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发展的过程,是货币流通到纸币流通再到信用流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商品生产逐渐升级为金融的生产,资本的增值不再仅仅局限于商品的生产,还蕴含了对资本的再生产,商品生产依靠的是劳动与生产资料,而资本的再生产依靠的是信用和交易。但是正如实体经济中资源是有限的,在虚拟经济当中,信用也是有限的,信用最终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旦信用被过高的估算,泡沫就会形成,一旦人们认识到了泡沫的存在,那么危机就产生了。因此,虽然资本主义经历了几百年时间的发展,资本的增值方式发生了巨大而复杂的变化,但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政治经济学依然能够揭示当下资本主义社会金融的秘密。
(一)资本的贪婪性是危机出现的根源回顾我们刚刚分析的五次极具代表性的经济危机,我们都能够发现,任何商品价格的炒高,任何金融产品的发明,任何经济泡沫的诞生都是源自于资本本性的贪婪。马克思在《资本论》就已经揭示了资本的本性,他认为资本的增值过程伴随着G———W———G的过程,目的在于实现从G———G1跨越,实现资本的增值。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任何活动其实都是围绕着这一目的而进行的。对于利润的追逐让资本家刚开始迷恋于商品的生产,继而发展为对商品价格的炒作,最终发明出信用合同的体系———金融体系。我们可以从郁金香泡沫中看到金融体系的创立就是为了能够摆脱商品的时间限制,实现商品的无限期交易和投机炒作。可见,马克思解释的资本的贪婪性依然是今天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动因。
(二)信用的产生让金融成为商品商品的凭证本身没有价值,它的这种价值是由开具凭证的人用信用作为担保所赋予的。所以信用体系的产生是金融向商品过渡的艰难一跃。因为有了信用体系,人们可以不使用货币来进行结算,可以直接使用价值符号,因为有了信用体系,对于物品的交易不再受到商品本身的影响,虽然郁金香依然在土地中生长,但是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它的交易。金融逐渐以信用作为依托脱离了商品的限制,这就为金融资本的无限放大创造了机会,纵观历史上这五次危机,郁金香泡沫凭借信用将商品买卖转化为合同买卖,南海公司借助政府的信用买卖股票,1837年的经济恐慌也正是因为国家通过信用发行了过多的纸币,而1929大崩溃和2008次贷危机更是因为信用将信贷作为商品不断的买卖。然而我们必须明确:任何资本都以物质为基础,但是在金融领域,资本可以通过信用凭空的创造出来,所以二者实际上存在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一旦二者超过一个平衡,那么商品就会刺破金融的信心,金融原本凭空创造出来的资本就会瞬间因为失去信心而消失。
(三)金融生产过剩引发经济危机郁金香泡沫形成于过高的订单合同价格,1837年经济恐慌形成于纸币的过度发行,1929年的大崩溃形成于商品的产过剩与信贷的过度发行,2008年的次贷危机完全形成于对信贷的过度使用和重复买卖。无论是合同订单,还是纸币与信贷,当他们直接作为一种凭证进入交换领域的时候他们就成为了一种金融的产品。由于金融产品本身是商品控制的一种凭证,他们本身可以用于交易,所以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商品的控制。由于在名义上他们等同于原本的商品,所以对于他们的大量生产在金融市场就等同于对价值的生产,基于资本的贪婪本性,由于商品市场的反映具有迟缓性,金融市场会对其不断地进行生产,从而导致金融产品生产的过剩,泡沫随机产生。由于金融本身是代表着商品的,所以金融生产的过剩其效果等同于商品生产的过剩。
三、认识政治经济学实效性,直视资本主义的危机根源
通过对历史重大金融危机的回顾以及分析,我们发现,随着虚拟经济的盛行,资本运行的表现形式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其根源并没有改变。因为信用体系的出现,让原本基于商品的危机,转化为基于金融的危机,但是在新的时代,金融在信用体系的保障下成为了一种新的商品,基于资本的贪婪本性,过去资本希望通过商品的生产来实现增长,现在则希望通过金融的生产实现增长。虽然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但是运行的规律并没有改变,金融因为成为了一种新的商品从而具有了商品的性质,为了获得资本的快速增值,金融家会大量的生产金融产品,从而获取资本的获利,而这种过度的生产必然导致金融产品的生产过剩和信用体系的崩塌,最终现代社会的金融危机就产生了。
关键词:经济法产生 社会经济根源 市场 政府
1890年,美国颁布了《保护贸易及商业以免非法限制及垄断法案》,即著名的《谢尔曼法》,该法被公认为是经济法产生的标志,以此为起点,经济法已经存在了上百年。深刻的历史根源是任何一种事物存在的支撑,而经济尤其是基础性的。因此,我们应当追本溯源,深刻思考和准确把握经济法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避免使经济法学的理论研究流于外在形式而无法探究其本质。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的经济法有着基本共性,但有其不同的特点。“其中某些国家相互之间更接近一些,形成各种类型、模式或板块。”[15]如以美国为代表的危机对策经济法,以德国为代表的所谓战时经济法,以中国为代表的转型国家经济法。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三个模块,以期探求经济法产生的共同的社会经济根源。
一、美国经济法模块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状况
18世纪到19世纪,两次工业革命使西方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9世纪末期,美国充分运用二次工业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使生产获得飞速发展。一方面,新的工业部门开始出现,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等;另一方面,旧的工业部门,如钢铁工业等因为生产技术的改造而获得新生。新兴工业部门的成长以及原有部门的重振雄风,代表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产品结构日益复杂化,促使现代大规模工厂生产迅速发展,致使资本集中、企业巨大化,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垄断从最初的仅限于流通领域扩展到原料采买、产品加工和产品销售等领域,于是高级的垄断组织托拉斯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托拉斯指的是“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或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并而成,由董事会统一经营全部生产、销售和财务活动,领导权控制在最多股份持有者手中的组织。”[16]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在当时证明是实现对某一行业控制最有效的手段。1882年,全国性规模的合并企业美国石油托拉斯成立,这也是第一个采用这种组织形式和名称的托拉斯组织。其它部门纷纷效法,制糖、烟草、煤矿、铝业、钢铁等行业也相继建立了托拉斯。根据1895年制造业普查报告,“大约有185个企业联合体,其资金总额超过30亿,占美国全部制造业总资本的近1/3。”[17]这些托拉斯组织凭借自身雄厚的资本使用搭售、价格协定、联合抵制等方式来实施其控制力,限制公平自由的竞争。
20世纪初,美国的垄断组织又有进一步发展,主要集中在了钢铁、石油、铁路等新兴行业。例如,在钢铁业,安德路·卡内基从1873年创办钢铁厂到1894年,已经控制了全美国炼钢能力的1/4。“为获得铁路及航运上的优惠条件并控制生产和市场,卡内基和其它十几个行业联合一起,于1901年合并组建了美国钢铁公司,该公司包括采矿、加工、运输、销售等行业的700多家企业。”[18]垄断经济的发展虽然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但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是生产过剩的问题引发经济危机频繁出现。1882、1890、1900、1907年,经济危机接连不断的发生。1882年危机使机车产量由2282台下降至800台,下降了65%。煤炭产量下降了7,5%,生铁产量下降了12,5%,棉花消费量减少了15,4%,甚至一直增长的钢产量也下降了10,7%。1908年,新建筑合同减少23%,钢铁托拉斯所属企业一半以上停工。失业人数超过以往各次。除此之外,垄断经济还带来其它问题:垄断减少就业机会,保持垄断价格使公众受害,垄断助长投机和资本掺水现象,大大的破坏了竞争,它使小企业失去了在市场中生存的机会。为攫取超额垄断利润,大企业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控制原料来源,划分销售市场,限定产品价格,不断挤垮或兼并中小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暴力、欺诈和腐败的行为。这些问题随着垄断的高度发展而变得日益尖锐和突出,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作出适当的控制,以使本国经济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和发展。
(二)美国经济法的立法状况
为解决垄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美国政府从不干预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转向对经济的适度干预,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干预经济运行。
1887年,《州际商务法》出台,该法禁止进行联合经营与订立运输协定,宣布回扣与歧视性运价为非法。
1890年7月20日,国会通过了《保护贸易及商业以免非法限制及垄断法案》,即《谢尔曼法》(Sherman Act),推动了国家经济权力的集中,对自由竞争进一步实行限制,标志着对全国商业活动进行调控的开始。
1897年和1898年,美国最高法院在美国政府先后与横贯密苏里的货运联盟和联合运输联盟的诉讼案中,判决铁路公司违反《谢尔曼法》。1899年,最高法院判决阿迪斯顿管道公司和炼油公司等六家公司组成的市场联营违反《谢尔曼法》。1902年,司法部对控制大北部、北太平洋以及芝加哥、柏林顿和昆西等铁路的北部证券公司提出公诉,最高法院于1904年判决北部证券公司解散。
1914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成立,并于同年出台了《联邦贸易委员会法》。该委员会拥有违禁命令的权力,对于违反命令的工商企业,可将案件提交法院审理。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之后,美国政府出台了《农业调整法案》、《全国工业复兴法案》、《铁路紧急法令》等一系列经济法案,力求恢复经济。
1933年的《农业调整法案》采用政府奖励、津贴的办法,提升农产品价格,恢复农民的购买力和战前的地位。《全国复兴法案》则是为了复兴工业和减少失业,保持工业的合理利润和工人维持生活的工资。为此,需要通过工商业的自行调整减少生产过剩,增加工资,缩短劳动时间和提高物价。同时,这个法令还授权联邦政府资助公共工程建设,鼓励工商业一定程度上的集体自治。《铁路紧急法令》设立联邦铁路协调员,协助防止浪费,改进财务组织,把运费率降到符合公共利益的程度,以改善铁路信誉。
上述的经济法律法规与以往传统法律大不相同,其特点是突出了大量的直接具体的经济内容;突出了国家直接具体地干预和参与经济生活的意志;突出了资产阶级整体利益的要求;从多方面制约传统民法确立的一系列个体本位化、权利绝对化、契约自由化等原则。[19]
关键词:技术 制度 体制 创新
金融,作为时代的高频词,引领着历代经济的发展、记录着经济的萧条、复兴和繁荣。金融危机也称金融风暴,主要是指全部或者部分地区的金融指标出现危机,或者无法继续生存。主要包括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次贷危机等几种类型,从“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恶化”等要素方面表现出来。
通常,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较为显著,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收到抑制,货币大幅度贬值,经济总额和经济规模锐减,大量的企业倒闭、失业率剧增、社会普遍经济萧条,严重的时候甚至可以引发社会动荡。
从1637年郁金香狂热开始出现的泡沫经济,到1929年股市大崩溃引发全国经济的大萧条,再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一直到现代2007-2008环球金融危机 ,可以说金融危机一直是伴随这经济的发展而前行的,人们依旧无法避免金融危机的突发性,但是,我们可以从根源处着手尽量减少危机造成的伤害。
一、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要有效的避免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伤害,必须要深入了解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当前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相较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金融危机有着很大的类似之处。
首先,泡沫经济是直接原因。
泡沫经济也是经济危机的直接反映,由于市场经济个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哄抬市场,营造了市场繁荣的表象,加上没有及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从而导致了泡沫经济的虚华表象。
其次,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
经济管理体制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上个世纪出现了经济“滞涨”以来,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遭到了强烈的批判,“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倍受追捧,然而,过度依赖市场经济的自身调节,容易导致经济的发展不受控制,在利益的驱使下,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市场竞争机制。
最后,经济环境和宏观调控的制约力不恰当
由于美国市场的泡沫经济现象出现,波及全球的金融体系,特别是信贷危机不断加大,而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在追求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的大背景下已然较难发挥其强制调控作用。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产生影响的主要方面
金融危机的产生对中国许多行业的影响深远,其中金融行业是主要影响行业。包括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消减了原来的扩张计划;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地产、汽车、广告等实体经济也收到影响,进出口贸易受到重创,使得我国不得不改变经济管理体制的手段,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最后由于市场的萎缩,需求量下降,科技企业等受到影响,尤其是硬件和软件外包、芯片制造等行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的科技的进步。
1、经济市场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浪潮不断波及着中国市场,特别是对金融行业的影响,“2007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783亿美元,2008年前三季度达到744亿美元。”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流动性的减少,估计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会产生一些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是继续升值或是贬值也是“两难”选择,货币风波、次贷危机等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不容忽视。
2、经济政策的影响
世界金融危机严重的阻碍了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的自信心,导致了经济市场的变化,而经济市场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政府金融政策的变革。首先,我国的财政政策由紧缩向扩展性转变;其次,货币政策的调整趋向适度从宽;最后,我国的进出口政策也相应的调整。
3、科学技术的影响
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的有序性,导致很多高科技产业的萧条,进出口经济收到重创,特别是汽车、电子产品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依赖于国外的先进技术。在进出口政策调整的前提下,必然导致产业经济的滑坡,产业经济受到影响,科技创新相应的收到限制,
三、我过应对经济危机的创新举措
1、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主要从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商贸、建筑业等方面进行产品和服务的交流,而虚拟经济则主要是市场中的信用制度以及资本证券化的经济活动。经济危机的典型代表泡沫经济就是虚拟经济的过于繁华,而导致实体经济的相对滞后,在应对经济危机的创新举措中,首先要从原因的根本出发,正确实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使两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2、有机结合市场经济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之间的关系
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经济有序进行的基本要素,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缺陷,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难以平衡国民经济结构,甚至引发一系列经济、环境、社会问题;所以,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势在必行,利用政策的扶持,有效实现市场的资源配置。
3、加强科技创新,以科技拉动经济、减小经济危机的冲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科技带动市场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尤其在面临国际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特别需要科技的拉动力量。加强政策的扶持和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科技生产,带动电子科技产业技术的发展,最大限度的缩小经济危机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的冲击。
参考文献:
[1] 欧文•B.今日宏观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经济学金融危机解读
关于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已经有很多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人性的贪欲;二是政府政策干预失误和监管失控;三是新自由主义泛滥,盲目崇拜市场经济调控的有效性;四是实体经济存在问题;五是金融体系和金融创新出了问题;六是美国主宰下的经济全球化的恶果;七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对此次金融危机进行剖析,认为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分层次的。
一、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虚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2001年,美国房贷金融机构推出零首付的次级按揭贷款。借贷者买房时不再需要交纳20%或更高的首付,银行也不再对借贷者的背景和收入情况进行任何审查,这实际上是在大规模向按揭贷款信用等级低、偿还能力很差的低收入阶层贷款买房(次级贷款)。之后,银行机构把按揭出售给投资银行,这些投资银行再把不同的按揭放在一起,变成一种“有按揭支撑的证券”在市场上出售给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机构,将全世界大量的投资者吸引到美国国内的住房市场上。2001年“次级贷款”余额仅为1200亿美元,2006年增加到14000亿美元,到2007年达到1.2万亿-1.5万亿美元。“次级贷款”经过包装衍生为证券在二级市场流通,总规模膨胀到10万亿美元,其中在国际上流通的约占2/3,涉及“次级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多达2500多家,全球45家大银行和券商都参与进去。
次级贷款及能够流动起来的“有按揭支撑的证券”,对美国的房价上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2002年至2007年,美国房价上涨速度惊人,形成巨大的泡沫。2007年初美国房地产市场房屋总价值约21万亿美元,其中有约8万亿美元是投机的价值,泡沫占房屋总价值的38%。2007年2月,泡沫达到顶点,房价开始下跌,而在2006年,利率开始迅速攀升,结果是次级按揭贷款的整个循环链条断裂,低收入贷款者无力偿还贷款,放贷的金融机构本息无法收回,购买了“有按揭支撑的证券”的投资者的债券价值大打折扣,由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并且在世界范围蔓延开来。
这样的结局是必然的。政治经济学中所揭示的市场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和虚拟资本理论能够对此做很好的诠释。价值规律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在市场交换中,由于供求的不平衡使市场价格背离价值,而市场价格通过对价值的背离又调节着供求,结果是使供求趋向平衡,价格趋向于价值,交易遵循等价(等量劳动)交换原则。在这里,特别需要关注马克思的需求理论,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马克思说:“要给需求和供给这两个概念下一般的定义。真正的困难在于,它们好像只是同义反复。……社会要满足需要,并为此目的而生产某种物品,它就必须为这种物品进行支付。事实上,因为商品生产是以分工为前提的,所以,社会购买这些物品的方法,就是把它能利用的劳动时间的一部分用来生产这些物品,也就是说,用该社会所能支配的劳动时间的一定量来购买这些物品。”可见,马克思认为,需求首先是生产问题,即需求方之所以有支付能力,是因为在生产中投入了相当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向社会提供了包含这个一定社会必要劳动量的使用价值(财富)。只是现在需求方用货币来抽象地代表他向社会提供的财富(抽象财富),他持有的货币体现着换取具体财富(使用价值)的支付能力。第二,把需求放到市场中进一步研究,马克思指出了市场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在需求方面,……从量的规定性来说,这种需要具有很大伸缩性和变动性,……如果生活资料便宜了或者货币工资提高了,……对这些商品就会产生更大的‘社会需要’。”“如果需求减少,因而市场价格降低,结果,资本就会被抽走,这样,供给就会减少。”所以,市场需求规模取决于公众通过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所形成的实际支付能力的大小。就某个市场而言,其市场需求规模决定着供给规模。
美国的次级贷款是向偿还能力很差即没有多少支付能力的低收入阶层在零首付条件下贷款让他们买房。并且认为,在低利率和房屋需求增加刺激下,房地产价格一定会上升,次级贷款者一定会从房屋投资中获利。从而形成支付能力,并且可以获得投资收益和物美价廉、功能齐全的高质量自有住房。银行机构通过“金融创新”把按揭出售给投资银行,这些投资银行再把不同的按揭放在一起,变成一种“有按揭支撑的证券”在市场上出售给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机构,把全世界大量的投资者吸引到美国国内的住房市场上,同时也把风险推销了出去。魔术似乎变成功了,低利率、不需要首付、有大量的投资机构愿意投资,这就在美国房地产市场虚拟出一个巨大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使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
马克思指出,证券化的资本积累是虚拟资本的积累,“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做资本化。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样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利率越低,证券化的资本的投资规模越大、价格越高,虚拟资本的积累规模越大。由于房地产和有价证券一样,有定期的租金收入,投资规模受利率和房屋价格影响大,因此,在房地产价格过度上涨中也会产生巨大的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的积累会远远大于实际资本的积累。虚拟资本的积累产生于房地产和有价证券价格上升带来的投资机会。例如,如果预期房地产价格上涨,会诱发人们的投机行为,市场需求就会迅速膨胀。由于房地产和其他产品不同,在一定时期内供给很难快速增加,因此投机需求会带动价格持续上涨,而定期的租金收入和相对较低的利率会使房地产市场虚拟资本积累额巨大。2001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为了挽救经济,连续13次降息,基准利率降至1%。低利率使资产价格上涨,2003-2006年,房价涨幅超过50%。低利率、房价上涨、没有首付的次级贷款、“有按揭支撑的证券”的流动,都在极大地刺激着房地产的投机行为,由此膨胀出一个巨大的虚拟资本。马克思把虚拟资本称为名义货币资本并且把它比喻为肥皂泡,所以,在美国房地产市场虚拟资本的快速积累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房地产泡沫。
但是,泡沫是不能无限制地吹大的。2004年6月,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担心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两年内将基准利率从1%提高到5.25%。2007年3月,房价开始下跌。高利率和房价下降使许多低收入的次级房贷家庭无法还贷,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大幅上升,次级房贷危机爆发。表面上看,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由利率提高和房价下跌引起,实际上是,美国房地产市场虚拟出的巨大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远远地超过了美国人对住房的正常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实体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发生着作用。由于美国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实际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无法兑现巨大的房地产价格泡沫,实际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把利剑最终刺破了这个泡沫,房地产价格下跌,不仅向其价值回归,而且,由于在价格泡沫刺激下使房屋供给远远超出实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房屋价格会持续跌落至其价值之下。
为这场危机买单的,首先是低收入阶层贷款买房者,他们丧失了住房,丧失了存款甚至倾家荡产。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学术顾问、东京大学伊藤诚院士指出,当年日本由投机易推高住宅价格,引诱劳动者家庭借款,结果导致巨大损失。这种住宅融资的攻击性推销,只能成为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新发明的现代化大规模的剥削手段。其次是公众的利益损失,它通过和次级贷款相关的债券贬值、金融危机及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让公众来承受由此带来的损失。马克思指出,当经济中的泡沫破灭时,“只要这种贬值不表示生产以及铁路和运河运输的实际停滞,不表示已经开始经营的企业的停闭,不表示资本在毫无价值的企业上的白白浪费,一个国家就决不会因为名义货币资本这种肥皂泡的破裂而减少分文。”但是,经济泡沫的破灭往往和经济危机相伴随,并且加剧经济危机,表现为虚拟资本大规模减少,信用危机程度加深,有价证券持有者的财富大幅缩水,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下降。本次金融危机毫无疑问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美国为什么要通过次级贷款来虚拟一个巨大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呢?根本原因是分配制度导致了贫富分化,使大量低收入者缺乏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
资本主义是一个资本强权的社会,资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的趋势。”“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发展劳动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缩短工人必须为自己劳动的工作日部分,以此来延长工人能够无偿地为资本家劳动的工作日的另一部分。”“在劳动生产力提高时,劳动力的价格能够不断下降,而工人的生活资料量同时不断增加。但是,相对地说,即同剩余价值比较起来,劳动力的价值还是不断下降,从而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状况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所以,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好处大部分由资本所有者占有,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成果都必然会进入了少数资本所有者的口袋,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是贫富分化日益严重。资料显示,2005年,美国最富有的1%和1‰的人所拥有的财富都达到了192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最富有的1‰的人口只有30万,他们的收入与最穷的50%的人口的总收入相当,而最穷的50%的人口有1.5亿。从1980年到2005年,最富有的1‰的人口的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份额翻了番。
贫富分化带来的问题是,“以广大生产者群众被剥夺和贫困化为基础的资本价值的保存和增殖,只能在一定的限度以内运动,这些限制不断与它自身的目的而必须使用的旨在无限制地增加生产,为生产而生产,无条件地发展劳动社会生产力的生产方法相矛盾。手段——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的发展——不断地和现有资本的增殖这个有限的目的发生冲突。”一方面,资本在竞争和信用制度促使下不断集中,资本集中加速了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社会财富日益增加。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分配关系,使工人阶级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提高是有限度的,“工人的消费能力一方面受工资规律的限制,另一方面受以下事实的限制,就是他们只有在他们能够为资本带来利润的时候才能被雇佣。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在繁荣期间,增长更快的是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和由此带动的资本积累,这就使生产扩张快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扩张,潜伏着即将爆发的经济危机。
在美国,由于贫富分化,大量低收入者缺乏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不可能通过改变它的分配制度来消除贫富分化,避免经济衰退。而通过零首付的房屋次级贷款来虚拟出一个巨大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刺激总需求扩张,只能延缓经济衰退出现,并且通过虚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有按揭支撑的证券”的出售将全世界大量的投资者吸引到美国国内的住房市场上,进一步促进供给相对于美国国内实际有支付能力的过剩,加强了经济危机爆发后的深度,并且把世界其他国家带人经济危机之中。
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生产相对过剩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才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三、金融危机爆发的助推器:市场失灵且缺少监管
凯恩斯认为,经济波动虽然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但是,“商业循环之所以可以称为循环,尤其是在时间先后上及期限长短上之所以有规则性,主要是从资本之边际效率之变动上产生的。”即投资的波动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源。而“在自由放任情形之下,除非投资市场心理有彻底改变,否则就没有办法避免就业量之剧烈波动;然而我们没有理由可以预料会有此种彻底改变。所以我的结论是:我们不能把决定当前投资量之责任放在私人手里中。”可见,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必然导致经济衰退,国家必须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有意识的干预,特别是要对投资进行一定程度的管制。在凯恩斯主义主导下,1945-1973年,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有政府管制的资本主义,政府对经济和金融系统实行严格管制。
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的新古典及新自由主义,都主张市场是唯一有效的经济活动调节器,反对国家对宏观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和实行有政府管制的资本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在继承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主张自由化,认为自由是效率的前提;主张私有化,认为私有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主张市场化,认为离开市场就谈不上经济,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就指出,自由市场经济“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前提,……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资产阶级……高声地责骂对社会生产过程的任何有意识的社会监督和调节,把这些说成是侵犯资本家个人的不可侵犯的财产权,自由和自决的‘独创性’。”可见,新自由主义并没有超越古典主义和马克思所处时代的资产阶级主张的无政府主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逐步取代了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信奉自由市场的市场经济,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现在,资本主义世界所推崇的新自由主义之花结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恶果。
美国经济学家大卫·科茨指出,现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新自由主义条件下,非常容易发生金融危机。美国在19世纪实行的是比较自由的市场经济,那时大约每10年左右就有一次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到1929年,自由市场经济导致了美国金融体系的崩溃。此后,美国于1945-1973年期间实行的是管制的资本主义,在此期间没有发生一次大的金融危机,也没有一家大的金融机构破产。但是自1980年以来,随着新自由主义的抬头,美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的资产泡沫,并伴随着产生了相应的金融问题。比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次比较大的危机,一种特别的金融机构——储蓄银行破产了,中央银行不得不耗资数千亿美元来挽救这些银行。90年代,美国股票市场又出现了一个吸引了全世界范围资金的巨型泡沫,这个泡沫在2000年破裂的时候也造成了数千亿美元的损失。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又出现了一个巨型泡沫,而这个泡沫目前也在破裂。”这是因为,有管制的资本主义通过严格的经济和金融系统管制以及调节贫富差距的税收和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新自由主义的主张反其道而行之,反对社会对市场有意识的监督和调节,而在生产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自由的市场调节只能加剧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加深危机的深度和广度。
马克思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条件下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进行的深入剖析表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失灵,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助推器。
首先,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资本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实现最大利润的重要途径是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在资本不断积累过程中,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不断加剧。在无政府的市场经济中,只有通过经济危机的爆发来解决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市场无法有效调节经济的表现,“社会的理智总是事后才起作用,因此可能并且必然会不断产生巨大的紊乱。”
其次,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是资本集中的有力杠杆,并且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信用制度通过为实体经济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会产生虚假的社会需求来刺激实体经济生产的扩大。特别是在一些生产周期比较长的部门,生产的扩张会受到货币资本的限制,但是“这个限制被信用制度和与此相联系的联合经营(例如股份公司)打破了。因此,货币市场的混乱会使这类企业陷于停顿,而这类企业反过来也会引起货币市场的混乱。”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是,没有监管的次级房贷和金融创新创造了对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虚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推动下使实体经济中的供求失衡,而实体经济问题的爆发又引发金融市场的混乱。因此,本次金融危机实质上是经济危机,而没有监管的次级房贷和金融创新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助推器。
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的剖析表明,科学合理地设计金融创新,对市场经济体系进行包括金融体系、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必要的调节、监督、管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避免市场经济“不断产生巨大的紊乱”的基本保证。对市场经济进行必要的调节、监督、管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所做的生产关系的必要调整,是社会向更高级阶段演进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3]中国教育报[N],2008—10—14。
[4]陈彩虹,世界大转折的伟大预言[M],读书,2008,(1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5]陈彩虹,美国金融危机与我们[M1,读书,2008,(1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1)历时态分析。
资本主义历经原始积累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迎来了当前的在全球范围扩张的国际垄断时代,但从未改变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始终是为了资本增殖的实现。资本主义不同阶段的演变,是基于生产关系的调整而呈现的基本经济特征的不断发展。其中一个明显的具体表征就是资本组织方式的变化,如股份公司、跨国公司的出现。同样,资本主义各个不同阶段的演变,也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本身范围的扬弃。但这种转换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资本增殖。因此,无论哪个时期的资本主义,都是围绕资本增殖的实现而运行的。不同的是,前期资本主要以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形态,作为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执行职能;随着商业和只是着眼于流通而进行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生和促使信用制度和它为自己所创造的工具即信用货币由单纯的商业流通进入一般的流通中,实现货币资本化,完成借贷资本作为生息资本执行职能。同时,基于信用制度的借贷资本,因信用制度自身具有弹性的再生产过程,成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和使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性质,打破了货币化的资本在原有形态下同一时间点上的单一职能,实现了同时“不仅为一方即卖者补偿资本,而且被另一方即买者作为资本来支出,来预付”。这样以来,以此二者为物质基础的新生产方式就把原来“用剥削他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会出现,是因为在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的作用下,新的生产方式会自然而然地从一种生产方式中发展并形成起来,但当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与其生产根本目的——价值增殖过程相对立时,就只会加速这种对立性——矛盾的爆发,正如金德尔伯格所描述的那样,金融危机出现的频率之高、影响程度之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再次验证了马克思理论的预见性。而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出现后并能得以发展,同样,是因为它满足和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根本目的的需要——资本增值。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要求生产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生产的集中导致垄断的形成,以金融资本为资本形态的资本随之应运而成。产生于垄断市场结构之中的金融资本的形成加剧了市场对货币资本的需求,这种相对稀缺的需求便成了扩充货币、加强金融创新的动力,与此同时也加强了金融资本与虚拟资本之间耦合。
(2)共时态分析。
无疑每一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都以资本增殖为目的;资本形态的演变亦是为了谋取最大可能的物质利益。只是,以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注定只是为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家谋取利益。同时这种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意识“个体”理性——资本与资本“他者”之间的对立,完全成就了物性资本割裂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单个资本循环运动和作为整体的社会总资本循环运动的有机统一性,而部分资本或绝大部分资本在短期内的增殖与整体财富的增长又极可具不同步、不一致性。这也为资本主义生产无视更多人和全民的利益,无视生产与消费的共生性,无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共生性创造了现实的可能。从而势必加剧基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危机的发生。资本主义不同阶段和资本形态的演变,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借以实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根本目的——资本增殖的工具和附属产物,商品生产和商品的使用价值更是附属物的附属产物。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形态的根本目的就决定了资本被赋予具有支配一切社会资源的客观强制性权力,即形成资本力量,在资本自在运动中表现为资本人格化的单个或少数资本家的利益,支配与组织着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社会经济结构的建构。同时,在虚拟资本充斥和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资本的脱域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也使得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资本本身和资本逻辑主导的社会形态引致的矛盾得以空前的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转嫁。无疑债务危机的爆发正是诠释了这一新的特征。金融危机其实是继发生在实体经济领域、以国家地理区域为主要殃及范围的经济危机之后转移到虚拟经济领域、以全球为“场”、变金融衍生产品等新兴商品为介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形态,即金融危机是资本形态发展到虚拟资本时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当代表现。
(3)金融危机的根源。
由历时态和共时态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的一切形式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皆是因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资本本身即资本逻辑——马克思毕生最重要的两大发现之一。包括目前由次贷引发和因债务形成的两大世界金融危机,依然没有脱离资本逻辑这一重要分析框架。危机呈现于由实体经济领域到虚拟经济,源于资本形态的演变,资本时间和空间的扩张,形成了不同阶段不同形态的变换。而且,这种资本主义危机形式的变换,只是在不同阶段,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为了尽可能适应不断前进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自身固有矛盾的再次呈现。资本运动始终以资本增殖为其出发点和最终的目的,资本逻辑从未改变,只不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表现形式——资本的形态在变。就像历史上曾发生过的由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重心转移一样,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公共资本以及资本未来其他新形态的出现,越来越更为广泛地表现为取决于社会的需求——欲望体系的变动趋势,以缓解和分散根源于资本逻辑的社会冲突,从而使之能够持存,实现永无止境的增殖目的,直到冲破资本主义制度所能容纳的生产力的极限。
2、资本逻辑与良性可持续发展
资本逻辑揭示的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正如“现代文明的本质重要规定是资本主义文明”,充满种种经济社会问题的现代社会的本质重要的规定亦是资本主义属性。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即是现代社会经济问题的矛盾根源。然而资本逻辑的深层本质,不仅是经济问题的根源,还表现为资本逻辑的现实性确认乃是一种日益升华的精神意识化过程。其严重后果在于与与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对立。资本逻辑是当代经济社会各种重大问题的罪魁祸首,有悖良性可持续发展——经济、环境和社会作为一个相互滋生、共同促进、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1)资本的主体性与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对立。
资本的主体性,是指资本支配劳动者、支配资源、支配一切资本之外所有生产要素以及在由此产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关系,以资本为主体,以实现资本自身诉求为唯一目的,其他一切对象化为客体的属性。分析资本的主体性,就要从资本作为主体的产生入手。在商品流通中,使商品流通过程的产物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初的表现形式的流通形式“G—W—G'”,这一循环是“从货币一极出发,最后又返回同一极”其“动机和决定目的是交换价值本身”,作为交换价值的资本在这种由资本本性决定的没有止境的运动中就转化为一个自动的主体,因此,资本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非资本形式存在,成为支配一切的主体,不是因为作为物态形式的资本的功用性;而是因为商品社会内生着资本的主体性。货币只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一切实体的即各种商品都可以是资本的存在形式。“所有商品的共同实体——不是作为商品的物质材料,从而作为物的规定的那种实体,而是作为商品,从而作为交换价值的那种共同实体——就在于:商品是物化劳动”,而唯一与物化劳动有着质的区别的对应的是非物化劳动,即在改造自然物物化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劳动。人是劳动的载体,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人就是资本唯一的对立面,“非资本”。而资本只有同资本的对立面——非资本,同资本的否定相联系,才是真正意义上质的交换,才能实现资本不断的超出自己的量的界限的本性,实现自己增殖的目的。鉴于此,人只是资本自为目的活动的手段和工具,只要资本为主体、支配一切,人就只凸显为作为物的有用的对象化属性,作为使用价值的载体;资本的主体性决定了资本在存在层面上与人相对立。人受制于资本的奴役,有悖人的本性,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相对立。泯灭了人的本性,又谈何基于人的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资本作为主体必然背离人类社会的初衷和最终目的,偏离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相对立。
(2)资本的逐利性与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对立。
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和动机就是追求最大程度的利润,资本的本性就是增殖,就是逐利的。资本的逐利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立在于资本的无限扩张性。这是资本与生俱来的本性。资本的产生最初以货币的形式存在,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G—W—G'”已质的区别简单商品流通“W—G—W”,后者只是占有使用价值、以满足一定的需要或者满足最终的消费为限;相反,前者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本身就是目的,商品仅是整个过程的中介介质而已,仅是由于这一点,这种运动就已是没有止境的了,并且因为只有存在这个不断更新的运动才能实现价值的增殖。因此,资本的运动是无限的。这种“无止境、没有限度”的运动亦即所说资本的无限扩张性的雏形。随着资本形态的演变,不断地变换着货币形式和商品形式,然而这只是运动的表现形式因资本形态的不同也有所不同。以产业资本形态存在且真正能带来价值增加的资本,必须借助商品为介质方能完成资本的流通,这也是仅能真正反映资本增加值的物质承担者,但这个物质承担者只是作为交换的手段存在,为谋取无止境的增殖,作为附属物的商品也需被无止境的制造出来。无止境的制造商品一方面需要无节制、无止境的开采一切可利用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导致生态破坏和对劳工的残害;另一方面作为只是以量的增加为目的无视消费的生产必然导致供需失衡引发实体经济领域的经济危机。而且随着发展到生息资本的出现,使资本的流通可简化为没有中介的简练形式“G—G'”,就成了后来发生在虚拟经济领域危机的铺垫。因此资本的逐利性与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对立,直接表现为生态危机、对劳工的过度压榨即人作为资源的不可持续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周期性危机。
(3)资本逻辑的核心——主体性与逐利性的统一。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的资本逻辑的核心在于资本主体性与逐利性的统一,这决定了作为主体的资本的意志实然表现为物质利益至上。对物质的崇尚,代替传统等级制社会对权力的崇尚,不仅符合了资本增殖的需要、满足了人作为生命体存在的基本需要,而且也从经济规则升华成为主要高度同一的社会运行机制。因此,在资本本性的驱使下,人的物欲也得到了迄今为止最大可能性空间的解放和展现。这也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社会得以空前快速发展的根源,作为消解传统等级制社会结构的事物——资本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资本负载着一种强制性的客观力量激活了人性所拥有的贪婪的和疯狂的占有欲即“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根——人类争取自身利益的欲望”。当然,这里的欲望只是人作为物的自然属性的欲望,并且资本逻辑也仅限于通过满足人的生命体的物质需要来维持和生产劳动力以实现资本增殖的目的。在这一目的性过程中,人也异化为物格的工具。人不同于其他任何存在实体,人不仅有维持生命实体存在的需求,还有追求生命意义的价值需求。因此,人是物质和超越物质的精神的统一体。但资本只有单一向度的物质诉求,其必然与人的非物质诉求相冲突,并抑制人的非物质诉求。因为每种生产形式都产生出它自身所特有的法的关系、统治形式,资本主义生产产生的制度体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映,其必然服务于资本意志。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必然转化为社会意识,物质财富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在拜物的价值导向和服务于资本意志的制度约束和规范的双重驱动下,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成为实现自我价值和获得社会认同的唯一途径。即“在资本逻辑刺激下,每个人的功能和需求的发展必然是单向的”这是资本逻辑与人类社会发展目的的根本对立,是引发种种社会失范的根源,也是其作为特定历史范畴必然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本所在。由此可见,资本的主体性与逐利性的统一,使其演化为整个社会的高度同一的社会机制,使人物化为资本增殖的工具,物质财富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致使引发种种社会失范,是与人类社会最终目的相悖的根基。资本逻辑在本质上是反良性可持续发展的。
3、启示及建议
基于人与自然与社会系统逻辑关系的思考,将从“一体三维”——“一个主体”、“属性维度、认知维度、实践维度”,探寻在限制与发展资本之间保持合理张力的途径,既消除资本及资本逻辑与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对立,又充分发挥资本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
(1)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既是限制资本的根本途径,也是其根本目的。资本及资本逻辑与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对立在于资本的主体性,把本应是手段、工具的资本提升为了目的,而人类社会的主体——人被贬为了工具。因此,扭转资本与人的主客体关系,是消解这一根本对立的根本途径。人作为主体,不同其他任何自然物,人是类存在的价值主体。人作为有生命的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不仅只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即类存在物,虽然最初只是表现为部落体,群居动物。人不同于动物,“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意识的对象”。正因为如此,只有人作为主体才可以平衡有序地进行一切生产,这是实现持续的良性有机循环的前提。
(2)限定基于资本逻辑的资本于经济领域。
限定资本及资本逻辑于经济领域的关键在于剥离资本逻辑主导人的价值领域,使资本逻辑的产物——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不再成为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惟一途径;而且物质财富的增长并不与人的幸福感的提高成绝对的正比,这是因为人自身属性的二律背反——生存的功利性与超越功利的价值性的对立。人是作为有机生命体自然属性有效需求的有限与永远面向未来的未特定化的社会属性的无限的统一体。这个意义上,资本于人就不再能够是一切社会活动的“生产关系”,而是仅限于是满足部分需求的经济性生产层面上的“生产关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基于物质利益的联接还需要有更为黏连的价值认同等契合关系。唯如此,资本于人类整体而言,只是满足人的自然属性的工具;人也就不再是单向度的人,物质财富也就只是体现其自我实现的维度之一。因此,应限定资本逻辑于经济领域。
(3)培育辩证的系统思维能力。
当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能够把“‘全体性’的‘类’概念、‘主体间性’、‘他者’这类概念以哲学学术的方式赋予时代思维语文学并转化为日常话语的时候”,资本作为当前最有效的经济发展工具,也就只能在事实性中表现为自为自在的与“他者”,并且与同类的部分相对立。这就要求作为能动的类存在的主体——人发挥有益的影响,实现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平衡持续的状态,而这一实现对应的就是用动态发展的视角全面地考察和分析空间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对象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的能力,即辩证的系统思维能力。
(4)推动科技生产力发展。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危机;普遍的生产相对过剩
[中图分类号]F0-0;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6-0036-03
自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5年了,目前全球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虽然世界经济在各国政府的积极干预下,避免了更进一步的萧条,但是经济衰退的雾霾仍然笼罩着全球经济,经济复苏的步伐仍然举步维艰。全球性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的破产、资本主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各种矛盾和困境,这些现象证明了马克思的种种预见。因此,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实质和特点,以及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和信用在经济危机中作用的论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我们防范金融危机的一把启关的钥匙。
一、普遍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现代工业发展不可避免的现象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含着绝对发展生产力的趋势,伴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大工业的发展,经济危机的产生就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马克思指出,“现代工业才会经常地出现生产过剩和生产不足的现象——由于比例失调而带来的经常的动荡和痉挛”[1]。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保存现有资本价值和最大限度地增殖资本价值,资本的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因而使生产具有了无限扩大的趋势。在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发展中,伴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过程的加速进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意味着资本积累增长的同时会相对减少对劳动的需求,因而造成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赶不上生产能力的增长,形成了大量的与生产力发展并进的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这些相对过剩人口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运行的蓄水池。可见,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生产发展的结果是一方面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得到强化。而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合理的比例,但是,在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条件下,各个部门之间的这种合理比例经常受到破坏,必然导致生产普遍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作出了这样的判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普遍的相对生产过剩。
二、普遍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爆发的特征
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的周期循环运动的特征,而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这四个阶段就是经济周期循环运动的各个环节。在这个周期循环运动中,危机表现为经济周期循环的终点和起点,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爆发特征的物质基础是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因为危机的爆发意味着社会再生产的比例遭到破坏,而社会再生产的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则需要通过大规模固定资本的更新。固定资本的周期更新必然引起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生产重新活跃起来,进而使社会再生产的比例重新得到恢复和调整,其作用机制是:作为社会生产的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生产部门通过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必然会引起其对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从而刺激生产资料部门的生产的扩大和发展以及工人就业的增加,由此又会带动社会生产的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生产的相应扩充和发展,这进一步重新激活了整个社会生产,进而达到新的经济繁荣阶段。所以,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为资本主义经济摆脱危机和萧条,进而走向新的复苏和繁荣创造了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又为新的经济危机爆发准备了物质条件。这主要是由于伴随着固定资本的大规模周期更新,必然带来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以及生产组织的改进,使得企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这进一步加剧了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大鱼吃小鱼”现象不可避免,从而使社会正常生产所必需的结构以及各产业间正常比例遭到破坏。当这种破坏作用造成社会总供给结构与社会总需求结构严重失衡,并且社会总供给量远远超过社会总需求量而造成大量的普遍的生产过剩时,新的经济危机便再一次爆发。可见,在固定资本周期更新的物质基础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循环往复地周期性爆发。
三、普遍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加速器是信用制度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经济危机往往是在信用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程度的条件下产生的,信用对于经济危机的爆发起着加速推进的作用,这是由于信用制度固有的二重性质:一方面信用制度的发展使得社会各个再生产过程加快了,因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信用制度为投机者提供了在一定限度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因而又成为投机的基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中,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发展,信用关系也不断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信用制度的扩大进一步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因此,“可以伸缩的再生产过程,在这里被强化到了极限”,而“信用制度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2]。在信用的相互链条关系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资本循环受阻,再生产过程就陷入停滞和混乱,这种混乱和停滞会削弱与生产一同发展起来的信用支付手段,使信用链条关系遭到破坏,造成信用关系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3]。马克思着重指出资本主义工商业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大都是以金融危机为先导,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础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其再生产过程中一旦信用关系突然崩溃,必然会发生由信用危机导致的严重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克思强调指出,正是由于信用制度具有二重性,“使信用的主要宣扬者……都具有一种有趣的混合性质:既是骗子又是预言家”[4]。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历史命运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历史实证考察,在理论上充分揭示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一切矛盾的现实综合和强制平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通过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强制地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得到缓和。因此,这种强制作用在使资本主义生产不断得到发展的同时,必然使其遭到一次比一次更大的危机,这种危机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依靠对生产力本身的暴力破坏不断继续前进的,这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无法逃脱最后崩溃的历史命运。
五、启示
综上所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阐释,不仅对于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性,对研究未来社会经济形式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必然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同样存在。在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市场机制越来越充分发挥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经济周期性波动。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又一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特别加以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当下的经济形势下,我们更有必要深入探索有关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并掌握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出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政策,避免由经济周期的剧烈波动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负效应。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物质基础同样是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为了避免经济进一步衰退,加强了政府干预,在各种干预措施中固定资本更新是其重要手段之一。从各国的经验和我国发展实践来看,在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时,要注重引导投资方向、控制投资规模、保证投资质量,使得固定资本更新在结构上更具有合理性,以避免国民经济比例的进一步失调导致的经济波动幅度的加剧。为此,我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中,要以各种产业政策和建设规划为依据来引导资金的合理投资方向,以保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比例平衡,避免在固定资本更新中的重复投资扩张而导致经济结构进一步失衡甚至恶化。
3.信用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信用制度既是促进再生产的工具,又是助长投机和冒险的武器。投机者借助信用工具造成经济虚假繁荣,会引发金融危机,乃至商业危机和生产危机。所以,如果银行信用极度扩张,信用关系一旦遭到破坏,金融危机就不可避免,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再生产就会瘫痪,从而引起经济危机。因此,我们要加强信用监督管理,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我们要以此为鉴,在充分利用信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限制其消极作用的影响。特别是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政府应加强对信用制度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的管理,加快完善金融政策、健全金融立法及融资体系的步伐,防止信用活动失控而出现信用膨胀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紊乱甚至危机,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
参考文献:
一、财务稳健是根本的应对之道
企业的危机?首先反映的是财务危机;财务危机的核心是资金运行的危机?资金一旦断了?企业就很难维持正常运转。在财务危机中?企业为了保证资金周转正常?大部分都要贱卖资产?以筹集现金。财务的职责是要做好核算工作,把握好有限资金的平衡和使用,确保财务稳健。发挥政策优势尽一切可能争取政策扶持以期度过难关。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现在的财务人员不单纯是对一般费用报销的审查,而应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从企业的经营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费用开支、收入实现,一直到财务成果的产生。并且在目前经济缩水的形势下,较低的利润率必须配套较高的运营效率。所以健全规章制度,是加强财务管理的依据,也是抵抗经济危机的保障。
第一,做到有章可循。
根据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并完善一系列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以提高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同时,严格按照岗位责任制,建立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和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为促进每一位财务人员的责任心,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也是做好财务基础工作的重要环节。
第二,严格按章办事。
在财务管理中有法不依、有规不循,是企业死亡和倒闭的根源。一系列的事实不断提醒企业财务人员必须在依法理财、公正廉洁的前提下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违章必究,防止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增强其执行的刚性是十分必要的。
三、在企业内部开源节流?但不能节省创造收益的支出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所有工作产生的都是成本?只有营销产生收益。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营销产生的收益?其他的成本越大?企业的利润就越低。因此?如果节支成为企业不得不采取的措施?那么在营销领域的节支必须慎之又慎。在应对经济危机的时候?一方面是缩减开支?但是更多的应该考虑怎样进一步拓展有利的销售市场。通过市场调研?对于企业有利的产品增加的营销费用要积极支持。
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
面对现在众多企业减员政策的出台,财务人员应在树立危机意识的同时,变压力为动力,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够承担多项工作或职位。企业必须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拓宽财务人员的知识面。同时,提高管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只有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全面分析并正确处理管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才能增强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提高管理效能。在日常工作中,还应鼓励财务人员进行思考和创新,实行竞争上岗、阶段绩效考核,为困难时期的企业留住高素质的人才。
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必会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扩大企业盈利。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不能被动地受制于外部大环境,更应主动出击。认真审视企业内部各种存在或潜在的财务管理危机,积极寻找对策,吸取先进的财务管理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营运经济效益,增强抵御“寒冬”的能力。
五、强调忧患意识,坚定信心和决心
强调忧患意识就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估计经济运行中已经显现以及潜在的问题、困难和风险。不能认为经济增速趋稳,就是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不能认为物价涨幅回落,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就可以高枕无忧;更不能认为一些关键领域的宏观调控和改革措施初见成效,就可以放松甚至放手。我们必须密切跟踪监测经济运行变化,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对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带来的新冲击,既做好应对短期突发影响的准备,也做好长期打算,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牢牢把握主动权。
论文关键词:次贷危机形成分析
论文摘要:本文概述了本次金融危机的形成,并对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简要的抒发了自己的观点。
现在我们正面临着一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全世界的股市和楼市在一瞬间蒸发掉一半以上,并且仍旧在下滑,大量的世界级的金融机构破产或者转型;金融市场风声鹤唳,银行惜贷如金,流动性陷于干涸。世界经济已经出现“硬着陆”的迹象。各国经济在短时间内出现巨大的滑坡。数据统计,美国第三季度增速也下滑GDP负增长0.3%,英国负增长0.5%,德国负增长0.5%,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增速也下滑到十位数以下。大部分的经济体在第三季度的小幅下降将在第四季度转化为大幅萎缩,下降程度可能达到第三季度的数倍以上。
经济危机发自于金融危机。对于产生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一致的共识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形成的。因为在美国,贷款非常普遍,房子、汽车、信用卡、电话单等,都有信贷,有信贷记录被视为是信用的记录证明。其原因可归结为:第一,基本信贷原则丧失。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一般要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还本付息。美国的次级贷款实现零首付,半年内无需还本付息,5年内只付息不还本,甚至允许购房者降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次级贷款的对象没有还贷能力,放贷银行违背了今本的信贷原则;第二,金融衍生产品产生的过度泡沫,与大量的金融衍生品的出现相伴随的风险,资产证券化这一衍生工具,在本次次贷危机形成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第三,监管缺失,美联储鼓励金融创新,衍生工具可以分散风险,对金融衍生工具缺乏了应用的监管;第四,美国经济体系出现问题,美国的基本经济基础是高债务经济,是全民债务经济,向全世界借债来支持高消费水平;第五,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金融体系为一个由不受约束的美元所主导的体系,美国的双赤字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美元的地位,2006年美国的赤字已达其GDP的6%左右。以格林斯潘为首的美国货币当局,在长时期内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支持美国经济的发展,加上松弛的金融监管,鼓励发展衍生工具,支持了虚荣的繁荣。结果世界金融体系内流动性泛滥,虚拟资产大量积累。金融危机的发展和扩散暴露了美国金融监管机制本身的缺陷,作为一个金融管制较为宽松的国家,美国政府介入危机的迟缓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危机的扩散。市场稳定有序的基础是法制和监管,建立在这个之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赖以生存的基石。
美国作为此次金融危机的“发起者”,既是金融危机的传播源又是传染者,任何国家,地区甚至是个人都被卷入此次金融危机当中。美国通过贸易、货币和金融等多种直接或间接渠道,在把本国金融危机传播分散给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同时,也加速或是刺激了各国金融泡沫的破灭,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可以说只要美国金融危机不消除,其危害就会借助于美国特有的传播途径,不断向世界各国传播扩散,不断引发各国金融问题,经济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救助既是对美国金融危机救助,也等于救助全球金融危机,也是从源头上救助金融危机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因此,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救助应以救助美国金融危机为重点之一,解决好美国金融危机,就可以从根源上避免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传播。救助美国金融危机可以从三个角度考虑:第一,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既可以有效的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也有利于美国通过汇率政策调整国际收支;第二,承担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有价证券损失,包括继续持有美国债券(权)不抛售、持有美国外汇储备不大量抛售,保持国际储备量与结构的相对稳定,一方面可以不减少甚至增加美国可调动救市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美国金融市场之一步动荡;第三,继续注资购进美国不良债券(权),增加美国资本流动性与对企业的救助力度。
局域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会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以及经济萧条,而美国金融危机之所以能将各国卷入全球金融危机的“深渊”,主要源于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制以及美国的特殊经济政治地位,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救助只是一时之计,并不能从根源上消除全国金融危机的隐患。所以各国在对全球金融危机积极救助的同时,也在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协商和谈判,希望建立起一个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金融危机爆发后,社会各界一方面忙着原罪,而在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中,矛头直接指向会计准则,认为第157号美国会计准则要求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即找出罪魁祸首;另一方面积极寻找应对危机的举措。在前一方面,人们从次贷危机追溯到衍生金融产品,追溯到市场及市场信用;在后一方面,政府开始“国家干预”,替代失灵的自由市场。在这一过程中,令会计界人士没有想到的是,金融危机也扯上了会计:公允价值成了金融危机的原凶之一;会计也成了金融危机的救“市”主。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成了金融界与会计界在危机拯救中的一个争议热点。在金融危机蔓延过程中,美国一些银行家、金融业人士和国会议员将矛头指向了第157号美国会计准则。他们认为,该准则关于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在金融危机中起到了发生器与助推器作用,即在市场大幅下跌和定价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导致金融机构按市价大幅减计资产,使亏损增加,资本充足率下降,引起市场加大资产抛售力度,进而形成“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推动并加速恶化了金融危机。他们并认为,失灵的市场常常意味着没有什么价格可以让金融机构作为基准来“盯住”,如果金融机构不必按市值计量其金融资产,金融危机就会消退。
参考文献
[1]菜律,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演变及对策值得研究。2008,11
[2]曹元芳,美国次贷危机:原因、机制和教训。华北金融,2008,5 转贴于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抵押贷款 次贷危机
一、资产证券化
(一)资产证券化的利弊
资产证券化是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贷款或其它债务工具进行一系列的组合包装,在此基础上配以相应的信用评级,将该组资产的预期现金流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动、信用等级较高的债权型证券的技术和过程。
首先,资产证券化降低了商业银行长期贷款的风险,减轻了银行的坏账率;其次,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第三,资产证券化丰富了银行的金融创新业务有望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但资产证券化也是一柄双刃剑,正是对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引发了美国的次贷危机。随后,次贷危机引发的信用风险最终演变成金融危机,逐步蔓延到实体经济,成为一场全球经济危机。
(二)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是指对被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进行现金流分析。证券资产风险大小的核心因素是基础资产能否产生预期稳定的现金流,当基础资产的现金流是可以预期的,由该基础资产支持的证券才有确定价值,证券评级机构也才能据以对证券进行评级。
资产证券化涉及到资产重组、风险隔离和信用级。资产重组是资产的所有者或支配者为实现资产证券化目标,对其资产进行重新配置与组合,来实现资产收益的重新分割的行为;风险隔离是指将基础资产的风险与基础资产持有人其他资产的风险隔离开,以降低证券投资者的风险;信用增级是指通过信用增级方式来保证和提高资产证券的信用级别。
二、次级抵押贷款业务
(一)次贷产品设计
首先,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为中低收入的次贷申请者开发出多种抵押贷款品种,主要品种为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ARM)。ARM产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最初几年的利率是固定的,且低于市场水平,被称为诱惑性利率。一旦几年后利率重新设定或本金重新计算,借款者的还款压力将会骤然上升。对于大多数中低收入购房者,重新设定还款利率后的月供是难以支付的,唯一的期望就是房价继续上涨。
其次,投资银行向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购买抵押贷款组建资产池,设计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销售给二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一般要对MBS产品分为优先级、中间级和权益级,每一级证券都以自己的本金为限为上一级证券提供全额担保。
对于中间级MBS而言,由于信用评级相对较低,流动性较差,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要,投资银行往往以中间级MBS为基础进行再证券化,相应的证券称为担保债务权证(CDO),CDO产品亦分为优先级、中间级和权益级。
三、次贷危机的爆发
(一)攀升的利率刺破房地产泡沫
2002年美国经济出现了回暖迹象,其中房地产行业的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市场繁荣的时候,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在高利益的驱使下,把目标瞄准了没有资格申请优质贷款的潜在客户。在房价上涨期间,房屋业主可将被抵押的房屋增值部分以较低的利率再次抵押,获得的资金用于偿还前期贷款和消费,甚而投资于股票市场。
低利率政策推动了贷款的增加,过剩的流动性促使物价上升。随后,美联储连续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基准利率的上升逐渐刺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次级抵押贷款者进入利率重新设定期,借款者面临的还款压力骤然增加,与此同时房地产业进入萧条期,借款者很难获得新的次贷,即使出售房地产也不能偿还本息,违约风险全面暴露。
(二)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资金链断裂
当房地产市场处于景气周期之中,对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来说,发放次贷的动力就会强于优质贷款,原因在于①发放次贷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②只要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上升,即使出现违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也可以通过没收拍卖房屋收回贷款本息;③房地产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证券化,将与次贷相关的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
但是一旦次贷的违约风险全面释放,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必然最先遭受沉重的打击。购房人无力偿还贷款使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现金流出现断档,不良贷款比率迅速上升,公司资金周转困难。而次贷危机的爆发也给证券化市场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争先恐后的抛售相关资产,使得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无法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进行再融资,大多数公司濒临破产边缘。
四、次贷危机的启示
(一)对个人投资者的启示
对于投资次级抵押贷款的个人投资者而言,必须熟悉次贷产品的风险根源及其传导机制。金融衍生产品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创新,但其只能转移和分散风险,却不能消除风险。作为个人投资者,如果想投资类似基于次贷而设计出的衍生产品,必须熟悉该衍生产品,掌握该产品风险的根源、分散原理及利益分配原则。
(二)对金融机构的启示
金融机构作为资本市场中的强势力量,为了群体的经济利益,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产品,并以设计的衍生产品为平台和依托来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本来无可厚非。但金融投资不应该为了短期的利益而侵害广大个人投资者的利益。
最理想的平衡点应该是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实现长期共赢,追逐长期利益的实现。
(三)对监管者的启示
次贷危机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单凭市场的力量很难消除道德风险,因为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就要求监管部门能够及时更新市场规则,积极对市场加以引导,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监管者也应该根据市场情况,积极做好相应的措施,做好宏观调控,使市场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