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30: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地理教学经验分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新媒体辅助
时至今日,信息化已然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格调,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并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早在2003年教育部推行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提出“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此类文件的实施,进一步夯实了新媒体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价值地位,因而有关方面的研究备受学术界关注和热议。
一、新媒体辅助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以多元信息传播形式、广泛信息传播渠道等优势,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大放异彩。从客观角度分析,受某些因素影响,新媒体辅助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现状不佳,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认知匮乏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媒体以独具的信息资源传播优势,现已广泛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领域,并增强了课堂活力,但在此过程中对其探索实践依旧浅尝辄止。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受观念行为束缚,不愿在新媒体辅助教学方面做过多的尝试或投入,片面认为学生容易受其他网络信息的吸引,导致其学习实效不高。而有些高中地理教师则表现为另一种极端行为,即过度依赖新媒体教学,弱化了自身主导职能,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足,难以深度挖掘其个性潜力,不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根本目标实现。从严格意义上讲,新媒体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其价值优势毋庸置疑,但与教师的主导地位相比,它更多地定位于辅助教学,切不可本末倒置,容易造成整个教学体系的混乱。
2.能力不足
新媒体辅助高中地理教学,是教育创革的重要之举,对师生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体而言,从教师维度上,新媒体运用要求其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沟通能力等,但现实状况令人担忧。例如,在地理课件编制上,高中教师往往仅针对某个知识点,直接从网络上下载资源,却缺乏系统的整合与梳理,多为零散使用,容易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混乱,不利于教学工作高效开展。同时,部分教师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把自己独特的教学视角呈现给学生,长此以往难免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兴趣。从学生维度上,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为其张扬个性提供了平台,但也暴露出了他们自律性差等问题,受多元文化生态的浸染,容易偏离地理自主学习主题,无疑对其未来成长与发展不利。
二、新媒体辅助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优化
新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辅助应用,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等特征,对师生提出了不同维度的要求,需理性分析、准确定位、优化全局。作者基于上述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新媒体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1.转变思想认知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应用功能越发完备,其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方式丰富多样,如微信、云盘、微课件等,并表现出了不同的优势,但其宗旨依然是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应用新媒体辅助教学之前,首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正确认知它的功能特点及价值定位,深度研析教材知识重难点,并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学生学习,建立系统化的教学机制,创新教学方法手段,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发展。例如,微信更便于师生互动交流,云盘有助于地理资源共享,微课件应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等。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高中院校应主导相关教师加强环境建设,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及装备,并开展一系列培训学习活动,转变主体思想认知,提高其应用实践技能。
2.提高媒介素养
新媒体以其强大的整合存储功能,承载着众多地理信息资源,但并非所有新媒体都适用于高中地理教学,需教师作出合理筛选,因而对其媒介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灵活应用新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创设虚拟情景,通过影音视频等方式活化知识,延伸学生感性认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互动机制,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作出适时恰当的引导,继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对此,高中应积极组织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新媒体素养,传输素质教育理念,分享成功教学经验,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针对高中学生的个性成长特征,学校需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体系中,尊重和释放其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加以引导修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雷.新媒体支持下高中地理翻转教学研究[J].求知导刊,2015(15):85-86.
提高。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效率;提高策略
地理学科常被比喻成文科的“物理”,这说明了高中地理对一般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其实地理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学生觉得学习起来很吃力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许多地理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合理、学生兴趣不浓厚以及自身学习方法不适合等。新课改在不断深入,地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与时俱进,但课改还是必须有针对性的,针对地理学科本身的性质,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际性。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创建一个高效的地理课堂。但是究竟应该怎样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具体的教学措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变讲台为师生互动平台
传统教学最大的特点及缺陷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具体可以理解为教师备好课然后讲给学生听,而学生上课来带着的到底是耳朵还是思想就无从知晓了。往往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学生却听得迷迷糊糊,尤其是讲排在下午的地理课时,学生都是昏昏欲睡的状态,教师看到后教学情绪受到影响,便严厉批评或者罚站学生,使师生关系进一步恶化,课堂效率在原有基础上降得更低。所以,首先,地理教师必须发现这个问题,转变教学态度,对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较差的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帮助他们将长处进一步发扬,缺点弥补或者纠正,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以素质教育为教学的出发点,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更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和学习的能力。其次,教师要走下讲台,学生要走上讲台。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应该拥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授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懂得走下讲台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更加地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以随时给学生解决疑惑,点拨要点,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创建一个开放的教学模式。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上讲台,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要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赞扬,通过赞扬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从心灵上靠近学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以往严厉可畏的良师转变成学生的良师兼益友,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学生真正的心声,让学生敢于向教师表达自己的问题,进而从本质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新时期学生和教师各自不同的教学作用。我们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建设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开放式、创新式高效课堂。比如,在教学“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时,我提前设计好了导学案,在课前分发给学生,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要求学生填写学习目标,思考本节课自己该学到什么,要掌握什么。(2)自主预习,要求学生各自进行预习工作,将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重点标记出来。(3)合作探究,在预习完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大家在本节知识中遇到的难点,从讨论中检验自己结论的正确性并帮助其他的组员解决困惑。(4)当堂检测,在学生合作学习环节结束后,教师提问,检测学生预习及小组探讨的结果。在学生预习和讨论环节我会在学生座位间巡回走动,有疑惑的学生会积极询问,这样我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了。这种导学案的好处有很多,首先,它不但将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还使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实现了师生间的积极互动,体现了教学相长,促进了师生的共同进步。其次,有效的课堂检测可以帮助教师透过学生学习的现象看到学习效果的本质;让学生知道自身哪里存在问题,学得怎样,掌握得如何,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出相应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提出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的建议,帮助全体学生取得进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共同学习是帮助学生学会取长补短方法的一个过程,可以使学生在与同学、老师分享自己不懂的知识的同时,帮助同学解决他们的问题,真正促进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实现课堂上的共同思考、探究。创建这样一个积极向上、阳光开放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学生互相信任、理解,互帮互助个性的养成,培养学生带着积极健康的心态去上课的好习惯,从而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三、精简课堂教学和作业内容
积极转变地理教学方式,勇于尝试并创新,在教授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信息时代给教育领域留下的最大的标志就是多媒体教学,所以,一方面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精简教材内容,将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简单知识剔除掉不讲;学生在小组探讨中弄明白的知识点不讲,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得最多量知识的吸收及最大限度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巩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不能随随便便,应该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布置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作业;学生可以独立探究的作业以及可以使学生能力得到迁移拓展和提高的作业;不布置知识含量低、重复率高以及学生能力限度以外的作业。
四、合理设置课堂评价标准
高效率的课堂自然应该有它相应的评价标准,其要求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课堂要求对教学效果做出准确评价。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模式下使学生明确知识点概念,让练习真正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具体评价要求有四点:(1)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制订出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制出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导学案。理论而系统的教学指导方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自觉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探究。(2)教师根据课堂的内容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当堂的检测题,要求题目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从随堂检测中得到提高,在自身学习基础上脚踏实地的进步。(3)地理教师要真正发挥出教学实践经验的积极作用,借助教学经验及技巧给学生提供最好的引导和点拨,将一节课的效率提升到最高点。(4)光学不记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检测教学效果的其中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看学生在一节课上记忆、理解和所掌握知识的分量。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将这四点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且达到相关标准,那么他的课堂教学效率是一定不会低的。
总而言之,课堂真正的主体必须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只有课堂真正回归学生,课堂气氛被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带动起来,高效课堂才能够真正地建立起来。要达到这种教学目标,地理教师就一定要积极探索、思考、总结,善于学习并运用科研力量促进教学改革,创建高效率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使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得到整体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范文.论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改变[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6).
[2]莫涛.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1(03).
[3]曹娟.彰显新课程理念全面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成效[J].文理导航:中旬,2011(02).
[4]吴永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探索[J].中小学电教:下,2011(09).
关键词:地理课堂;有效提问
教学效率的高低,可以从教师所提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中体现出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娴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这充分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学情的驾驭。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
一、传统高中地理教学课堂提问误区
传统的地理课也有问题教学,如“满堂问”,“一问一答”。有意义的提问会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他们发现、解决疑难问题提供必要的阶梯。然而,并非所有的提问都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质量低劣的问题没有目的性、准确性,缺少启发性。具体表现如下:
1.习惯性提问
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教学理论中有这样一句口号:高明的提问应该是“在不疑处设疑”。但现在课堂提问却出现了为设疑而设疑。
如在学习《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节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等学生一看课本就知道了。但有的教师领着学生去了解,一个接一个的去提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什么?其内涵是什么?有哪些原则?这样的提问是浮光掠影,学生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一问一答,看起来好像是问题教学法,其实很多是无疑而问,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且还对学生有害,导致学生习惯于不探究问题的实质,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思维萎缩。
2.表面性提问
旨在追求热闹场面,要求一问齐答,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哗众取宠是教学之忌,有的教师为表现其改革精神,提出的问题简单、肤浅,缺乏挑战性,把课堂搞得分外热闹,甚至“离题万里”而不讲求实效。例如:有的老师开门就问,“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样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不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学生“一答就对”。这样的提问只能是形式主义,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倦甚至抗拒,因为它无助于认识的深化、扩展、向前推移。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强求学生异口同声配合老师开展教学。
二、改进高中地理课堂提问设计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课堂更应该变成为积极思考的王国。教师提问既要有普遍性,又要有针对性,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所提问题应该有所不同,要因人提问,有的放矢。笔者认为教师在提问设计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提问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将问题设计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处,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大量收集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可能接触到的社会、经济、科学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将问题设计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里,以保证课堂教学提问的成功。例如:在高一地理必修2《农业的区位选择》的教学设计中,笔者是这样设计问题的:我们居住的金坛市有丘陵、平原、湖泊湿地,农业土地类型多样,课前分组组织学生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调查,以学生的社会调查为基础,指导学生思考丘陵茶场、沿湖蟹塘、城郊果蔬的成因。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农业生产必须考虑的区位因素,结合自身生活实践经验进一步归纳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热情。
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创造机会,把提问的权利留给学生,在教学设计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改变单一的“我来问,你来答”的提问方式。例如,笔者在全市教案设计比赛中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一节内容采用的教学设计方案。首先创设情境:①(打开多媒体动画:哥伦布前往美洲)著名航海家哥伦布于1492年率船队从西班牙沿海抵达美洲,首次航行花了69天,次年他再次率队前往美洲花了38天。
学生提问:第二次航线比第一次航线远,但少用了31天的时间,为什么呢?②(打开多媒体动画:郑和下西洋)。学生提问:为什么郑和常常选择冬季的时候出发,而到了夏季的时候回来?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打开多媒体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用动画展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运动图,请学生思考后进行提问。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回答这些问题。最后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探究、讨论得出洋流的分布规律,从而解决开始上课时的情境问题。
3.巧妙利用教材图表设计提问
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不能分割的信息载体。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或地理特征,了解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地理分布,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都需要学生具有从图表中发现问题,获取、应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地理图表,诱导、启发学生逐步养成运用地理图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读图、析图、填图和绘图的过程中,加快思维节奏,提高运用图表能力,消化课本知识。例如:我们在学习《常见天气系统》一节内容中冷、暖锋之间差别时,可以巧妙利用教材中冷、暖锋及其天气图,指导学生仔细读图、析图,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冷、暖锋降水区域为什么不同?冷、暖锋面与地面倾角大小为何不同?冷、暖锋过境天气有何不同?为何不同……在这样一个接着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通过读图和分析,在主动发现式学习中获得了各种地图的信息,理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体会了读图的快乐,形成了地理知识和能力。
三、结语
理想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互动的过程。由于功利思想的存在,在我国大部分省市的高中课堂,地理仍然作为一门“副科”存在着,在家长和学生的心目当中尤其如此。调动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时刻保持着对地理现象的疑问是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追求。正是在这一内驱力的作用下,笔者立足于现有高中地理课堂,针对传统课堂提问存在的弊病,提出了一些改进地理课堂提问的新途径与大家分享。
参考文献:
[1] 陈澄: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崔允: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人民教育,2001(6-7).
[3] 伊凡・汉耐尔(美):高效提问:建构批判性思维技能的七步法.汕头大学出版社
成就学生幸福快乐的时候,也在成就自己的人生幸福快乐。
学识是专业发展的基石,人格是专业发展的灵魂。
让自己的教学成为一种生活的自然。
由于工作的关系,平时经常接触地理教师,塘沽一中的李长爱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塘沽一中地理学科组人才济济,是我们地理学科教研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在与这个集体内的成员交流合作中,我结识了李老师。和组里的一些老师相比,对李老师有些“陌生”,所以当接到电话让我写写对她的印象时,还有点儿犹豫,李老师给我的印象是什么呢?
新课改以来,地理学科在塘沽一中组织了不少活动,很多市里的活动塘沽一中地理组也积极参与。在学科组承担国家级课题“可持续发展教育”课题结题总结汇报会上李老师没有发言;在市里组织的高三教师教研活动上,代表学科组做高三复习教学经验介绍的老师也不是她…… 教学功底扎实,在组里也很有资历的李老师,总是在学科组最耀眼时淡出镜头,正因为这样,我对李老师的印象不是很深。
但另一方面,地理学科室在与塘沽一中地理组合作交流中都能看到李老师扎实工作的身影,在塘沽一中组织教研活动与老师们交流时,青年教师总要提到李老师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帮助与指导。去年我们学科组织了一次说课评比活动,李老师代表学科组陪同参赛老师来的,李老师的话不多,但总是能在细微之处恰到好处地给年轻教师一些鼓励和帮助,李老师说课时的自信和踏实,让人看到李老师和塘沽一中地理学科团队对教师成长的实实在在的关心和帮助。透过这些琐碎的小事儿,李老师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很多学校都不乏优秀的教师,但优秀的教师未必能组成一个团结的集体。充满凝聚力的集体需要有人真诚的付出,李老师和塘沽一中地理组的其他几位“老大姐”、“老大哥” 正是通过自己无私的付出和宽让,培育了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
(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 吴刚)
高中生已经有了多门学科的知识积累,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如果让这些知识长期处在相互分割和备用的状态之中,它们就会被遗忘。在地理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激活各种储存知识,使学生能够通过应用相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地理学科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发挥它的学科优势,我们在地理学科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一、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它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展示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它强调的是主动探究的过程、亲身经历的体验,以及情景性问题的解决。同时,在自主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式,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地理教学要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离不开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它具有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而地理知识的广泛性、地理教育功能的多样性、地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为研究性学习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
地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量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地理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这种教学过程是一个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进行的过程,是学生经验连续不断的发展、变化的改造过程。地理知识的实践性很强,它需要通过广泛的接触自然、观察社会,不断扩大知识领域,理解和验证地理原理,培养观察、分析、调查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研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且重视学生体验和感受的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就是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使教学过程具有主体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特点。在面向学科知识、全面掌握地理知识内容的同时,强调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去主动获取地理知识,认识地理规律,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地理课堂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的感受和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在研究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同时,又使研究性学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全面开展。
二、研究性学习与地理教学
目前的地理教学容易出现“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能力培养”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单一。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地理教学将有助于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在引入地理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探究型”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自觉、主动地探索地理事物,研究地理事物的性质,发现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从而掌握所学的地理概念和原理。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在不破坏地理学科知识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在地理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与地理学科教学内容有关的专题研究课题或活动,用以解决教科书中某一个方面的问题。具体操作程序是: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解决问题。即,教师就教科书中的某一内容提出研究性课题,组织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通过查找资料、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获得相关信息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1.在教学内容上引入研究性学习。
地理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地理知识的广泛性,决定了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不在于对书本知识的加深和拓展,而是强调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加以综合并运用到实践中去。根据教科书内容和教学实际,在地理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研究性课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案例运用到地理教学中。例如:在高中地理“大气环境保护”一节教学中,教师预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需要,对“影响塘沽区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这个课题进行分组调查。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内容和方式,在开放的情景中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在对课题内容进行调查、收集资料之后,进行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如,有的小组对塘沽某些烧烤店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写出了《路边烧烤“七宗罪”》的调查实录,此篇调查实录获全国中小学生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征文大赛二等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调查实录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教学中,以调查结果作为案例进行交流讨论,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过程。
通过在教学内容上引入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富有个性的学习,通过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使学生得到“如何去获得知识”的体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应用所学的知识思考、分析现实问题,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实效。
2.在教学测评中引入研究性学习。
目前的地理教学测评,大多以单纯考查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程度为主,很难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地理教学测评,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研究性课题,通过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及其书面成果,全面、真实地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地理观念和知识运用水平,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在利用研究性学习进行地理教学测评的过程中,应注意评价的价值取向,强调“四个重视”:一是重视过程。如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知识整合与综合、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判断等。重视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二是重视应用。重视的是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勇气和能力综合等在更高层次的发展。三是重视体验。包括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精神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发展。四是重视结果。即学生是否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得出结论,结果是否具备一定的科学道理,是否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具体评价时要做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评价过程与学生的情感态度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研究性学习的引入,将逐步实现地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优势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情景和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我推荐的书
《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申继亮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作为探究的科学》,[美]阿瑟.A.卡琳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于优秀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在发挥自己专业所学的同时,应不断完善个人业务水平。高中地理教育是基础教育,但面对高考愈来愈激烈的竞争,对地理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继续学习和提高将会被社会所淘汰。针对这一要求,我对自己本学年工作、学习制订以下计划:
1、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在言行举止方面作好学生的表率。
2、我应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加强课外阅读,关心国内外教学改革的动态;努力提高对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
3、作好教学后记反思
在一节或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记下自己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一堂课或一天教学后,通过对教学设计执行情况的回顾,对教学原则、目的、内容、方法、手段、教学语言、教态和板书等诸要素、诸环节进行检查反思,特别是要抓住教学片断、实例分析得失,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有关教改、教研中的主要问题,抓住教学活动中的“精彩一刻”,捕捉师生思想碰撞的火花,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等,分析、解剖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总结概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行为的重塑。
4、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每学期读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及时反思。
5、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工作,总结、归纳和提升教学经验。深入学习贯彻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经验出发寻求相匹配的教育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方法,并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科学安排学生一日活动,合理制订计划,活动中注重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结合学校教育特色,对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加强教育。
6、认真参加参与教研活动,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调整。及时进行教后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7、在本学期5月份《畅游重庆滨江路》课题展示,6月份完成资料归档。
新学期开始了,本班决定在新学年里,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方针,继续发扬“团结、勤奋、求实、向上、互助”的优良班风,从严治班,深化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力争实现本班:一个改观、三个突破(即班容班貌有所改观、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学质量等方面有所突破的新目标),把本班办成一个人见人慕的优秀班级。
具体安排如下:
一、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
小学,不少学生染上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开学第一周,开一堂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规范两操,有专门班干部进行检查,同学间互相监督。班长作好每天的行为规范检查,教室、公共场地由各负责人分配指导一日三扫。体育委员负责好眼保健操的检查工作。语文科代表或英语科代表负管理好晨读。及时对好人好事进行表扬。
二、壮大班干部队伍
努力进行班干部的培养,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培养好班干部,让他们明确各自的任务,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前提。班干部不但能帮助老师管理班级,还能在同学们中间形成了一定的威信。本学期,我决定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当上班干部来管理班级。一方面可以减轻每个班干部的工作,同时有更多的同学可以自觉地形成自我约束能力,使更多的同学们在受到锻炼、增长才干的同时,体会到了当小干部的难处,更自觉地遵守各项制度。
三、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
培养学生尊师爱友,勤奋学习,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积极锻炼的好作风,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
1、期初每个学生给自己确立本学期的目标。
2、做好期初家访工作,特别是对调皮学生进行全面了解。
3、渗透《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中的思想精神,要求学生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加强礼仪教育和训练,引导学生对己讲礼貌,学习讲勤奋,社会讲公德,在家讲孝顺;加强小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监督和示范作用。
4、狠抓学习风气,进行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态度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学习的提高。学生要以学为主,抓学习的过程,也同时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在班集体中,要养成一种你追我赶的风气,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5、做好差生转化工作,建立一帮一小组,平时加强辅导。
四、加强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把安全工作放在班级工作的第一位。
1、利用班会、周集会、黑板报、图片展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
2、用班会课给学生传授相关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关于优秀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本期高二地理教学将认真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遵照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在学校、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的统一部署下,地理教学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精心上好每一节课、精心辅导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技能与终身学习能力,力争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人文地理的人口、城市、文化、旅游、世界政治经济、中国地理的相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力争使学生掌握用基础的地理知识去分析去解决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成为有强烈爱国情操又具有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中学生。
三、工作要求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选编好每一套复习试题。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在本期内向全校推出一至二堂高质量的公开课。
2、针对不同的的教学内容,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形象直观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指导学生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3、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设备,活跃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布置适量的课堂或课后练习,并及时批改和辅导,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便于老师有针对性教学与命题以期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加强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力争能在具有影响的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6、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四、教学安排
1、教学内容:本学期主要学完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然后复习初中中国地理。
2、工作安排:李进廷任教241、242、243三个班并肩负尖子培优辅导,任备课组长;任爱民任教238、239、240、242四个班并负责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还肩负普通培优工作。
3、课时安排:每周安排四课时,本期预计23周,实上课时18周,共计课时72课时。
关于优秀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一、教材分析:
在教学计划中对整个七年级的地理内容做整体分析,了解每个章节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与其他章节的联系及在整个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便于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理的研究内容,地理的学习方法,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同时了解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聚落等方面的特点。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读图、析图能力。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不久,学习任务的加重、自身自觉性的不够,学习方法的改变,自学能力的欠缺,这些将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阻碍,倘若课堂教学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效果将会大受影响。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学生在学习章节内容前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这样可以为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策划章节教学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2、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关于最新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到许多的地理知识,但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习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能力基本上时从零开始培养起。同时,初一年学生的所学的科目由小学的两个科目一下子增加到7各科目,学习压力加大,小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都要有所改变,而我校很多学生的小学时期的学习习惯都比较不好。
二、教学目标
加强教材、课标研究,更加高效完成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理的研究内容,地理的学习方法,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同时了解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聚落等方面的特点。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读图、析图能力。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安排
1、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关于最新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
(一)知识要求
1、理解地球、地图的相关知识。
2、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的有关知识。
3、掌握世界地理及相关分区地理的内容。
(二)智能训练要求
1、培养学生运用图像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动手实践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思想教育要求
1、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主要工作
1、拜师学艺,取长补短按照学校要求,新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坚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听完课后,及时评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集体备课,持之以恒坚持每周一第八节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本周备课内容、重点、难点、教学目的、教法以及学法指导,对于备课中发现的问题集体讨论,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3、参加教研,积极踊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认真听取每一位同组教师的汇报课,示范课,努力探索地理教学的新路子,新方法。
4、研究教法,及时总结在教学工作中,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利于今后教学。
5、教给学法,培养能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自学能力。
四、重点难点
1、本学期教学的重点为自然地理相关内容。
2、地球运动、时区计算、等值线计算、大气运动是本学期难点。
五、教学措施
1、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多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适当补充课外地理内容。
3、加强双向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4、加强辅导,保证差生跟得上,尖子生吃得饱。
5、精讲多练,向45分钟要质量。
6、虚心学习,多听课,向老教师拜师学艺。
7、集体备课,互相探讨。
关于最新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在发挥自己专业所学的同时,应不断完善个人业务水平。高中地理教育是基础教育,但面对高考愈来愈激烈的竞争,对地理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继续学习和提高将会被社会所淘汰。针对这一要求,我对自己本学年工作、学习制订以下计划:
1、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在言行举止方面作好学生的表率。
2、我应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加强课外阅读,关心国内外教学改革的动态;努力提高对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
3、作好教学后记反思
在一节或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记下自己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一堂课或一天教学后,通过对教学设计执行情况的回顾,对教学原则、目的、内容、方法、手段、教学语言、教态和板书等诸要素、诸环节进行检查反思,特别是要抓住教学片断、实例分析得失,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有关教改、教研中的主要问题,抓住教学活动中的“精彩一刻”,捕捉师生思想碰撞的火花,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等,分析、解剖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总结概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行为的重塑。
4、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每学期读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及时反思。
5、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工作,总结、归纳和提升教学经验。深入学习贯彻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经验出发寻求相匹配的教育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方法,并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科学安排学生一日活动,合理制订计划,活动中注重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结合学校教育特色,对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加强教育。
6、认真参加参与教研活动,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调整。及时进行教后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7、在本学期5月份《畅游重庆滨江路》课题展示,6月份完成资料归档。
新学期开始了,本班决定在新学年里,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方针,继续发扬“团结、勤奋、求实、向上、互助”的优良班风,从严治班,深化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力争实现本班:一个改观、三个突破(即班容班貌有所改观、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学质量等方面有所突破的新目标),把本班办成一个人见人慕的优秀班级。
具体安排如下:
一、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
小学,不少学生染上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开学第一周,开一堂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规范两操,有专门班干部进行检查,同学间互相监督。班长作好每天的行为规范检查,教室、公共场地由各负责人分配指导一日三扫。体育委员负责好眼保健操的检查工作。语文科代表或英语科代表负管理好晨读。及时对好人好事进行表扬。
二、壮大班干部队伍
努力进行班干部的培养,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培养好班干部,让他们明确各自的任务,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前提。班干部不但能帮助老师管理班级,还能在同学们中间形成了一定的威信。本学期,我决定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当上班干部来管理班级。一方面可以减轻每个班干部的工作,同时有更多的同学可以自觉地形成自我约束能力,使更多的同学们在受到锻炼、增长才干的同时,体会到了当小干部的难处,更自觉地遵守各项制度。
三、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
培养学生尊师爱友,勤奋学习,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积极锻炼的好作风,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
1、期初每个学生给自己确立本学期的目标。
2、做好期初家访工作,特别是对调皮学生进行全面了解。
3、渗透《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中的思想精神,要求学生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加强礼仪教育和训练,引导学生对己讲礼貌,学习讲勤奋,社会讲公德,在家讲孝顺;加强小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监督和示范作用。
4、狠抓学习风气,进行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态度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学习的提高。学生要以学为主,抓学习的过程,也同时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在班集体中,要养成一种你追我赶的风气,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5、做好差生转化工作,建立一帮一小组,平时加强辅导。
四、加强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把安全工作放在班级工作的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