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30: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电一体化从业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1较高的安全性能
安全性能主要表现在煤矿的监测、报警、自动保护等方面,当在工作中发生电力故障时,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启动自我保护措施,将设备的损耗人员的伤亡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提高使用设备的安全性能。
1.2较高的使用性能
机电一体化产品采用全数字直流提升机和计算机监控,方便了操作过程,使手柄和按钮的数量得到很大程度的减少。该产品可以重复大量的动作,更为先进的产品还具有筛选工作程序的功能。
1.3较高生产性能
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自动处理信息和自动控制的能力,通过自身的控制系统使机械执行机构按照设计的要求完成动作,确保工作完成的质量和产品的合格率,最终提高机电一体化的生产能力。
1.4便于维修
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对工作中的故障自动进行检测和监视,对出现的问题可自行采取应对措施。当机电一体化产品发生故障时,通过编程在其控制系统输入控制程序即可对产品进行调控,这样变不需对产品的零件进行拆卸或是安装。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
2.1在矿井运输设备中的应用
在我国,煤矿运输设备已取得较大进步,表现在煤矿井下大功率、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的研发等方面,而且,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步应用于矿山运输设备中,这有效解决了带式输送机驱动的难题。
2.2在支护设备中的应用
支架作为一种机械支护设备,正向电液压控制方向发展,逐步将计算机技术与液压控制相融合,实现定压双向邻架或成组自动移架,减小对顶板和支架产生冲击载荷。我国研制的电液压支架控制系统还比较落后,在煤矿中使用的电液压支架电液系统主要是依靠进口。
2.3在带式输送机中的应用
带式输送机具有输送量大、运输距离长、高效率等特点,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点研究对象,也是井下主要的输送设备。目前,多数的煤矿已采用机、电、液一体化的CST可控软启动装置。
2.4在矿井提升机中的应用
矿井提升机是一种机、电高度集中的大型煤矿设备,内装式提升机具有效率高、结构紧凑的特点,它是将滚筒与驱动合二为一的结构标准,是电力—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有机结合的体现。
2.5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在矿井生产过程中,良好的监控系统是首要条件,以往监控系统存在说停就停的情况,这将对及时获取井下信息及矿工生命安全造成不利因素。在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后,可有效防止该情况的出现,机内数据库通过局域网连成同步模式,主备机的监控由自行研制的专用通信接口负责,实现软硬件结合,自身数据库与主机同步,该技术的应用在矿井中的监控系统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3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分析
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较世界其他国家来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煤炭工作从业人员要不断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及发展方向,还应掌握国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新动态,努力做好煤炭行业机电技术的研发工作。
3.1拓展增值功能
拓展增值功能要求是在研究新型煤矿一体化产品时开发出其自身的增值功能,使煤矿一体化技术与控制系统、监控系统得以连接达到远程通信的功能,确保通信功能模块的兼容性、可靠性、开放性。
3.2加大开发力度
加大开发力度是指矿用传感器的使用功能方面,以便于能保证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涉及到两方面:一是应针对不同的监测对象开发不同的测量传感器,二是在恶劣环境下可以进行准确的信号测量。
3.3提高产品四化
为保证煤矿机电一体化的长远发展,应对已生产的不同型号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标准进行统一管制,相关部门应规范其标准化、通用化、规划化及系列化的程度。
3.4关注新动态
组织培训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相关知识,时刻关注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新的发展动态,掌握和吸收新的方法和技术。
4结束语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机电一体化 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2.025
Abstract Combining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dea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tronics student skills, the author conduct research talent demand situation for the social market and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mechatronics students and personnel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requirements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s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were obtained at present, while providing strong evidence for the subsequent professional train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mechatronics; talent demand
机电一体化技术知识面宽,应用广泛,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的工作领域广,为了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岗位群、工作任务和企业需求情况,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找准人才培养的定位,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真正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办学方针,特对扬州及周边地区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
1 专业设置的区域与行业背景
目前扬州正提高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发展以汽车、食品机械、智能交通、化工机械、传动关键零部件等专业和成套设备为重点的装备型制造业。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前进步伐并且使得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市场上不断更新,因此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教育业和服务业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机械、汽车、化工、船舶、新能源新光源等五大千亿产业产值增幅全年均保持11%以上。上海大众就是一个典型事例:新增10万辆车、尤妮佳二期、江淮10万辆皮卡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投产。清华扬州智能装备科技园、东大科技园、扬大科技园开园运行,促进机电行业深度发展。
2015年,扬州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25亿元,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5.19亿元,增长13.9%,增幅列全省第二;其中税收收入242.22亿元,增长13.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80元,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55元,增长11%。产业层次提高效果非常之明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产业结构明显调整优化,而且建立健全有区域特色的机电类的自主创新体系,增加科技、人力、知识等重要环节的投入,成立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市场为导向、应用技术研发为重点的扬州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教合作新”计划深入推进,签订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496项,新引进高校院所或知名企业研发中心、创新中心54家。
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推动“长三角”及扬州地区经济繁荣,对五大千亿产业做大做强,对向高端发展、向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两端延伸、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更是扬州区域经济建设、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行业和区域的经济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 人才需求分析
通过对上海大众仪征分公司、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扬农集团、牧羊集团、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等扬州及周边城市的30家企业的调研,发现随着石油化工、汽车、现代装备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型机电设备、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占据企业设备的绝大部分,传统机电设备只占很小的比例;进口设备比例大,国产设备比例小;高端技能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门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机械技术与电气技术已经变的密不可分,从而机电行业对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企业一方面为了提高生产的高效性从而精简缺乏专业技能的员工,然而在另一方面又非常需要大量的专业的技术型员工。总体上看来,从事机电行业的人员数量非但没有明显的上升,反而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情况就变成了,机电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更高了,从以前单纯的“懂机”或“懂电”,向既“懂机”又“懂电”的方向发展。因此,与工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市场上极为短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制造行业生产及管理中的应用现状。随着企业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引进、嫁接以及改造的完成,机电一体化技术十分广泛地应用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成为现代设备制造和生产过程控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从简单的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FMS)、机械加工中心以及机械手发展到现在的智能机器人、无人生产车间和将设计、制造、销售、管理集于一体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涉及工业生产、科学研究、人民生活、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如集成电路自动生产线、激光切割设备、印刷设备、家用电器、汽车电子化、微型机械、飞机、雷达、医学仪器、环境监测等。
(2)企业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对扬州及周边地区的一些企业的用人情况作了调研,从收集的数据分析来看,受调研的企业只是全市机电类企业的一小部分,但有的企业在规模、技术力量、产品类型和质量、人才构成等一些基本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数据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数控机床操作仍占较多的份额,而一些机加工的市场需求仍在加大,尤其是对熟练机加工人员需求很迫切。自动化生产线的维护人员的需求也逐渐出现了上升倾向。另外,对懂得机电知识并且能从事机电产品营销的人员也有大量的需求。生产线的操作工的需求却在下降,大大小于前两年。企业对产品质量更高的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更专注于员工的质量,很多机电企业用人时,不仅全面考察其专业教育的背景,而且更关注人的社交能力和非智力素质,善于与别人交流,明确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敬业精神,培养吃苦精神,有纪律性,有责任心,并且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
(3)高职层次机电人才需求量。在传统行业中,高新技术行业已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产业的革命渐渐开始,然而机电一体化技术确是在传统产业革命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科学新兴领域。目前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产品具有强大先进的功能,在精度、速度、动力的优势下,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具有柔性化、智能化、信息化等特点,同时向先进的控制管理过渡,如自适应控制、自组织、资管理等模式,最终向智能化发展。当今,数控编程及操作人员有着大量的市场前景,所以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的机电专业毕业生在市场上更是供不应求,就业前景可谓是一片光明。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国内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人员的需求量是有增无减。目前省内高等技术工人严重紧缺,而且中年人较多,制造业工人中具备高等技术资格的人员不多。这都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调查显示,针对目前在职的机电技术人才的现状,大部分单位对此的满意度很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分专业人才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理论知识扎实,但是动手能力和工作实际能力较弱,在工作后通常需要职业培训;另一个方面是有经验的老技术人员的发展滞后于现代技术的革新,在新技术面前无所适从。绝大部分的企业表示对技能型机电人才的渴望。同时,在江苏省机电一体化维修行业的从业人员,具有高级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的所占比重很低,因此厂家不得花重金邀请国内外机电专业人员来服务,但是还不能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需求本地区人才市场的这种巨大需求,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设置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专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 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
(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看重的不仅是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更加看重的是工作、学习态度还有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因此对于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是:课程的理论知识不要太深,但应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对课程设置的建议。在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以专业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每个目标彻底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体系。以教学目标为中心,配备多个技能模块。专业课程种类与课时的合理搭配。就本专业而言,由于学生主要从事的是机电设备的安装、维护与维修等方面,所以在技能训练的课程应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而在必备技能方面需要达到应有的职业资格等级工的基本要求。
(3)对专业实验实训设施配置的建议。为了达到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在时间、场所、教师上的统一,充分利用已建国家级电气自动化实训基地和电气工程实训中心,最高限度地建设与生产实际条件相吻合的实习环境,对机电专业特别加强液压与气动、电气设备维修、PLC、机电一体化设备调试、钳工工场、机械拆装实训室等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并在校外加强机电类实习基地建设。
4 结论
在未来发展和发扬有特色的机电专业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我们要做好十分充分的社会调查,并结合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找到适合学生的专业发展的定位目标,全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苏教财[2012]177号);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201513 754005Y,201513754004Y)
参考文献
[1] 郑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息,2011(21).
[2] 王敏.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3.32(11):251-252.
[3] 张刚,张晓东.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3):67-69.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金美琴(1969-),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机电一体化教研室主任,讲师,工程师。(江苏 南通 22600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60-02
高等职业院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崭新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职业特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生力军。[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已从原来以机械制造为主的领域拓展到目前的汽车、化工、轻工、仪表、通信、电力、建筑、冶金等广泛领域。机械和电子两大学科的内容本身已经十分广泛,本科院校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知识已经很难,让一个高职学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既掌握“机”又掌握“电”是不现实的。[2]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既要防止出现教学内容过多、过杂、过深、专业技能不突出的现象,[3]又要防止不恰当地降低理论课的学习要求,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迁移能力和应变能力,将来无法胜任工作,影响升职和发展。
一、合理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适应市场需求,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以就业为导向,制订“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以“够用、实用、适用、先进”为原则,既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注重实现零距离上岗就业,同时也关注培养学生毕业后的转岗能力、职业迁移能力、竞争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前南通的工业化水平正处在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企业技术升级加快,集中表现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制造业的技术含量持续增加。[4]通过人才市场调查发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不仅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制造企业,更多的是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广泛的行业领域。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主要从事的岗位为: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升级改造和技术管理等。其中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往往以技校生、中职生为主,也是高职生的初次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岗位、维护维修岗位属于综合技能型工作岗位,一般对学历有一定要求,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基本为高职生和本科生;机电一体化设备升级改造和技术管理岗位则不仅有学历要求,还有工作经验的要求。这类岗位的任职资格一般需要大专以上的知识素养,并经过操作岗位、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岗位锻炼过的高技能型人才。
多年来的专业调研表明: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已渗透到传统的机电行业,控制方法和手段也悄悄发生着变化,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差别。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将机电行业中普遍使用的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作为职业技术课程的核心,构建“以电为主,以控制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突出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产品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在掌握“够用、适用”的机、电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机电一体化“融合”技术,从而克服原来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机”不如机制专业、“电”不如自动化专业的尴尬局面,并且做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拓展性,培养学生既要具有实践动手能力,更要具备随产业升级的岗位迁移能力。
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按照“企业调研—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步骤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1.进行专业调研,明确职业工作岗位
深入南通及长三角地区各行业中涉及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与生产线的制造、使用的企业调研,由企业专家提供有关本专业的工作岗位及实际工作任务。全面打造机电设备运行维护、机电产品检测、装配、调试能力以及故障诊断及维修技能等专业核心能力,使其符合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2.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
对企业调研所获取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做好这些任务必须具备的能力。机电一体化专业人员的典型工作能力概括为:熟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构造和信息流程,会定期进行检查、拆装和、保养;对设备常见故障有判断力、预见性,了解适当的处理、防范措施;会根据工艺要求调整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器件的安装位置和运行参数;能看懂和调试PLC控制程序、设置变频器参数等等。
3.基于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学习领域
以上的工作能力都要求学生具备读图、识图能力和常见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及相关教育方法论对行动领域进行整合,围绕学习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本着注重基础、强化共性的原则,整合知识点。确定了五门专业核心课程:机械零件加工与拆装、传感器安装与信号处理、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交流伺服与变频器技术和自动生成线的安装调试及维护。
4.由浅入深排序,设计学习情境
根据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以项目、任务、案例、设备、现象、产品等为载体,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工作项目的选择由易到难,将学习内容按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整体系统、由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进程,将知识的学习和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有机结合,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提升,实现教师的传授由多到少、学生自主学习程度由低到高递进。
5.加强校企合作,深化课程改革
广泛听取行业企业意见,与企业技术专家一起共同研究课程描述、学习情境划分、学习项目(任务)的划分、推荐考核方式等内容,经教学实践不断地修改完善,最终建立成熟的课程标准。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课程开发六步法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和项目化教材编写。教材内容与课程结合紧密,以实际工作任务和新方法、新内容、新规范、新标准等作为编写内容,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对接国家职业标准、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三、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训是促使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关键环节,为培养学生真正的职业技能,要有真实的或类似真实的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只有职业化的设备才可能培养出职业化的人。[5]学校要增加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硬件投入,购置符合行业现状、技术先进的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采取类似真实工作情景的实训教学模式,制订符合真实工作要求的严格的考核办法。
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创建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以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在项目中让学生分别担任操作员、检验员、工艺员、技术员等不同的角色,经历制订计划、设计工艺、准备材料、生产运行、质量控制、产品交付等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在项目评分中,让学生体会到将来的工作要求,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以职业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
将课程教学尽量安排在实训室、生产现场进行,“理实一体”,将元件、仪器带进课堂,对着实物讲原理,按照实景讲流程,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实践、边学习,在“教、学、做”一体化的现场教学环境下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例如:电子技术这门课项目化改革后,将学生按个人兴趣分组,分别组装收音机、门铃、小音箱、万用表等常见常用的电子产品,从元器件的选择、焊接、安装、调试到最后能正常使用,学生完成任务时很有成就感,极大地激发了其学习热情和主动参与能力,提高了其实践技能。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打铁先要自身硬”,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要有较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6]并且对机电一体化工作岗位的要求、行业标准和规范要非常熟悉,能把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能正确地指导学生实训实习,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能结合机电专业知识进行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等。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专业教师通过到国内外研修先进的职教理论和到企业学习、锻炼,参与企业横向课题,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从而拓宽视野、掌握行业动态和先进机电一体化技术;从企业聘请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从事实践教学工作。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任务导向、项目驱动的实训项目、课程、教材,发挥企业技师、工程师丰富的工作和管理经验优势,从而打造出一支专兼结合、技术过硬的优秀教学团队。
五、结束语
总之,新形势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从服务地方经济、实现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出发制订明确的培养目标,并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全面推广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总结,购置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先进教学仪器设备,不断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同时培养和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从而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陈为,范骏.以就业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研究——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王怀奥,徐智跃.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探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刘焕平.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3).
[4]管德明,汪锋.南通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教育发展互动的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0,(1).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Hubei provincial characteristic mechanotronics major as an opportunity. Through in-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it explores the "laddered, modularity"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mechanotronics major to deepen th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work study combination,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reform by the practice results and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阶梯化、模块化”;校企合作
Key words: mechanotronics;talent training mode;"laddered, modularity";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249-02
0 引言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省级品牌专业与特色专业建设的通知》(鄂教职成[2015]4号),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级特色专业的建设任务。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通过深入调研与分析,同时紧密结合湖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性的提出“阶梯化、模块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实现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为全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1 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理念
为了能够切实推进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省级特色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工作,该院机电专业教师充分调研了湖北地区、沿海地区等一些知名机电装备企业和骨干职业学院,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深入交流和座谈,了解国内机电行业、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吸收了沿海先进职院成功办学经验。并且通过对我院近三届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及顶岗实习岗位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该专业学生就业、实习主要岗位集中在机电设备的操作、调试、维修,偏少数从业岗位在质量检验、监控,生产管理,较少数从业岗位在设计研发等领域。因此,针对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及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通过科学分析,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定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以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抓手的专业建设模式,建立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适应新教学方法的考核体系,进一步拓宽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并在实施中不断优化,才能实现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特色建设方向发展[1]。
2 “阶梯化、模块化”人才模式内涵解读
所谓“阶梯化、模块化”,就是依照国家技术性职业等级标准,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基于知识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全面推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深化由行业企业、专业教师、毕业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性实施“阶梯化、模块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阶梯化”即把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过程划分为四个学习阶段即: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技师或工程师四个职业能力阶段逐级递进,从而彻底打破原有传统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通过引入国家技术性职业等级标准(维修电工、维修钳工)以及PLC开发工程师、单片机工程师、工业机器人操作员等企业认证标准为依据重新构建崭新的课程体系,通过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摒弃了原来传统课程里面很少用到的理论知识,依据机电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提炼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制订全新的专业课程标准,从而实现培养的机电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更贴近企业需求,真正达到与企业用人要求实现“零对接”。
“模块化”即基于知识够用、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的原则,在深入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或顶岗实习所对应的每个工种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职业岗位规范(工作标准),提炼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推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将专业课程标准和专业教材开发成不同的培训模块,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实施,实现电气控制基础模块、可编程控制模块、机械应用基础模块、计算机控制模块、机电一体化应用模块、企业顶岗实习模块六个专业能力逐级递进、有机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出合格的机电专业人才。具体如图1所示。
3 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石,能否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2]因此,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根据实际调研结果,按照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基于工作过程,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全新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第一阶段(初级技能):主要通过第一、二学期的模块化学习,掌握基本的机械应用知识和电气控制知识,成为具有基本人文素质的初级技能者。该阶段对应的学习课程分别为人文素质教育模块、机械应用模块I、电气控制基础模块I、II,可编程控制模块I、II。
第二阶段(中级技能):主要是利用整个第三和半个第四学期通过在学校一体化实训室的环境下凭借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及一个月的校外企业现场实践教学,从而使学生基本具备中级钳工、中级维修电工等职业技能的中级技能。该阶段对应的学习课程分别为机械应用模块II、III,计算机控制基础模块I、II,机电一体化应用模块I。
第三阶段(高级技能):主要是利用第五学期通过在学校伺服控制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训室、自动生产线实训室、创新实训室等接近工厂生产实际的一体化实训环境的学习,深入推进项目式教学,使学生掌握自动生产线检维,工业机器人操作、维保等机电一体化各系统间综合能力的高级技能。该阶段对应的学习课程分别为机电一体化应用模块II、III和专业素质拓展模块。
第四阶段(技师或工程师):主要是利用第六学期学生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通过企业技术工人师傅的 “传帮带”,经过职场真实的历练,从而使学生成为一名从事机电产品的开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的合格的技师或工程师。
4 依据市场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汽车制造业等,服务于武汉城市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的的相关企业,面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力工程等生产技术及基层管理岗位;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实践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具有先进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操作、维护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及能够负责机电产品销售、技术服务与管理的服务型人才。
5 依托校黄石职教集团,深化校企合作
在黄石市政府、教育局大力支持下,由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牵头组建的黄石职教集团,联合了我市企业38家,职业学校27家,其中对机电人才有需求的企业就有20家,这为我院与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与此同时,学院与黄石东贝机电集团等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建立了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
6 结束语
总之,通过“阶梯化、模块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学生通过参与真实工作任务实施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职业能力,使学生持双证毕业,持证上岗,既能培养活岗人才,又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顾著.谈基于行业调研的“课证岗对接”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4(2):96-99.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140-02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随着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机床电器制造业等重点发展行业的工业总产值逐年增长。近几年的发展现状已显示出机电行业处于平稳和较快的发展态势之中,机电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人才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然要求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然而,现实存在供求脱节的矛盾,企业反映人才难求,学生反映工作难找。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严重并普遍的社会问题。国内急需发展机电方面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因此,有必要对职业教育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脱节的现象,专业定位不准确导致学生就业困难,难以形成“进口旺,出口畅”的良性循环。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课程体系的学科型色彩较明显。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讲授的主导作用,没有真正实现从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相对滞后,课程建设仍然比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没有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校企合作依然保持在浅层次,由于专业很难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企业缺乏合作的动力和热情,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机制还不能有效建立。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1.实行“弹性学制、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弹性学制、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内涵。(1)弹性学制。本专业实行2.5年至5年弹性学制(标准学制三年),要求在两年内必须完成基本学分,然后由系里安排在第五学期参加顶岗实习,达不到要求者可以向系里提出书面申请参加顶岗实习,完成顶岗实习任务后再在第六学期继续选修完课程,完不成者向后顺延到第七至第十学期。(2)工学交替。本专业实行弹性学制下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根据企业的需要安排顶岗工作时间,实行弹性学分制。工学交替是职业院校一种全新培养模式,也称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指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外企业“厂中校”学习与校内实习基地“校中厂”学习交叉交替进行。实现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工学交替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宗旨,是培养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弹性学制下的工学交替可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基本学分的学生或因到企业顶岗生产而耽误的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学生,用延长学制的方法解决。(3)教学做一体。通过在校内机电专业实训工厂、校内电子电工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实现“校中厂”、厂中校”的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具体操作融为一体。
2.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大专水平相应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掌握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及生产工艺等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检修及管理等方面实际操作技能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专业分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与管理和机电设备管理两个培养方向。
3.人才培养途径。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人才模式改革的重点是:以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改革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以融“教、学、做”为一体作为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中心,抓住课堂实训、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训四个关键环节,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训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训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实践教学体系。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课堂实训―课程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四阶段循序渐进式实践教学方式。第一阶段为课堂实训,采用理论教学、现场演示和实际操作于一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熟练掌握课堂所涉及的技能点。第二阶段为课程综合实训,本阶段采用项目实训式,即把每门专业技术课程所涉及的技能点根据实际岗位任务综合汇总为若干个技能项目,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模拟实际岗位工作,按要求完成各项目所规定的任务。第三阶段为专业综合实训,采用项目教学法,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在真实或仿真模拟的现场操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多种实验原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强化学生专业综合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为主要目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整合了专业单项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融合了各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是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此阶段,我们聘请合作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实训教师,向学生演示和指导学生实训。第四阶段为顶岗实习,在课程进行适当的时候,把学生分组安排到多个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接触和熟悉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
5.教学质量保障体系。①校企合作保障,通过完善政策、建立机制、加大宣传等手段,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搭建合作对接和信息沟通平台。校企合作要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集合优势、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专业设置上,职业技术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课程体系建设上,职业技术院校可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把知识能力变成行为能力;培养方向上,企业要成为师生的生产型实训基地,通过合作使实训基地变成产品研发中心、新产品的展示中心和企业文化窗口。②教学团队保障,骨干教师要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学团队要加强团队内部管理和建设,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加强团结凝聚力和合作精神,确立发展目标,注重实效。③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评价每学期集中安排1~2次。各系应按教务处的统一安排组织本系全体学生进行网上评教,学生评价对象为本学期所有修读课程的任课教师。每学期应组织本系教师相互听课,应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评议结果为教师年度考核教学质量评价各部分构成比例分别是:学生评教占60%,系上教学领导干部评教占30%,教学资料检查评定占10%。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应顺应时展的需求,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构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将进行详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并贯彻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彭娟.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
【关键词】中职学校 电气技术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陕西省和咸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关内容和我们深入多家企事业单位和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开发区进行调研。现将调研及论证情况报告如下:
一、电气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1.专业人才需求的社会背景。电力是发展生产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电力的应用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电气技术应用的广泛与否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目前国际国内水平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电力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社会对电气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量呈上升态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企事业部门急需电气技术专业的技术人才。进入二十一世纪,工业电气自动化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主导。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量。本专业正是培养这种既有实践技能又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2.社会需求预测分析。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在我国振兴之路上,最重要的选择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我国现有8000万产业工人,其中高级技工仅占3.5%,技师与高级技师不到1.4%,而世界发达国家高级技师、高级技工的比例达到30%到40%。蓝领层技术人才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机床具体操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技术工人。企业对蓝领层的技术工人有很大的需求,而对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灰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机床维护、维修人员,这类人员在企业技术岗位中占25%,随着企业进口大量的设备,灰领层数控人才需求明显增加。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可从事蓝领和灰领的具体工作。这为中职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广大的机会。
从近期职场行情看,制造业是人才需求大户,其需求还将进一步增长,重点发展领域人才的需求特点是:高级技能型工人需求量大,生产岗位需求数量排在第二位,具有一线操作和管理经验的高技能工人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复合型、实用型、经验型人才是需求重点。调查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两个领域都呈现出需求人才趋于年轻化,对复合型、应用型、经验型、高技能操作型和维修型人才需求旺盛,需求集中等具体特征。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一体化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要求有精度、动力、快速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的集成融合,这必然需要机电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电气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更大。
2.本省、长三角经济带需要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近几年,长三角经济带高速发展,并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区和制造业基地,工业产值逐年攀升,各种成分的经济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自动控制产品更是占主导地位。目前,我省高等技术工人紧缺,且年龄偏大,制造业中具有高等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为此,各中等职业技术学院,为满足企业对电气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培养和输送了许多电气技术的优秀毕业生,但随着长三角经济带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大量的电气技术应用性人才。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课,对电工电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集成电路的发展,当今工业技术飞速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无处不在,然而这些先进技术无一不与电学相关。因此,电工与电子技术不仅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基础课程,更是整个制造大类各门专业的基础课程。
2现状
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都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对电工电子课程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与改革,丰富了教学方法,引入具有趣味性的电工实训,强化考证考核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重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当前先进制造技术飞速发展,要求从业者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具有行业知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内容多,学习任务繁重。虽然很多院校都编写了课改教材或校本教材,但是纵观目前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材,其知识点依然繁多。例如,电路理论部分,书中介绍多种电路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等,教师大都顺序讲解,无重点可言。再者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通常被作为多个专业的基础课,各专业教学计划有较大差异,而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却相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考虑后续课程的需要。(2)实验实训内容不合理。由于高职院校学制短、课时紧,通常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实训课穿插在理论教学课程中。大部分实验都是老师演示,学生按照步骤照搬照抄一遍,而且内容大都是理论知识点的验证性实验。因此学生在按照教材或者指导书编定内容来操作时,不能做到主动思考,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故实验实训不能体现该有的价值。(3)教学方法单一、很难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各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师习惯按照教材对知识点顺序讲解,但是由于课时紧凑而知识点又繁多,学生无法很好掌握,大都一知半解。理论课通常在多媒体教室或普通教室授课,实验课通常被安排在电工实训室,无法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3创新教学方法探究
3.1根据专业方向,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下面根据笔者所在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讨论如何科学编制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综合上表不难发现,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作为各个专业的基础课,其后续课程有较大差异,应当分别设置教学内容,控制知识点的深度与广度。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数控技术专业,应当增加课时。如我校现在课时为108课时(多学时),以确保教学效果。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时为64课时(少学时)。在授课过程中,多学时教学内容讲授电学概念、基本原理和典型电路分析过程,少学时教学内容则只讲授概念、基本原理与应用,在这样合理课时数的支撑下可以使学生掌握所必需的知识。
3.2采用现场教学法,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
现场教学是教师、学生以及协助人员一起,在现场对发生的事实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总结,从事实材料中提炼原理,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开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在现场直接看到的事实现象紧密联系起来,从而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改善了学生的认知过程,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现场教学应在一体化的电工技能实训室和电子装配实训室进行,实训室内设有教学区(配备多媒体)、实训区、资料区和展示区。实训区配备常用的电工实验台和装配工艺台设备,以及万用表等常用工具,授课时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分组,一般每组4~5名同学,配备一名主讲教师和一名实验室辅助教师。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总结,这种模式下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以提高教学质量。(1)授课任务由“双师型”教师担任;(2)分组教学时要选出每组的小组长,不仅利于管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3)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内容,采用项目式教学,保证每次课都按理论加实践的模式进行,先理论,后实践,让学生清楚每次课的学习目标。(4)针对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薄弱的特点,在教学中尽量采用鼓励教学法。教师要细致耐心,手把手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动手,积极思考。
3.3课堂教学中运用EDA技术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理论性强,且概念抽象。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通常需要做一些验证性实验,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因外在环境的影响,往往费时较多,效率低,意义不大。EDA技术的全称是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它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智能处理分析技术融为一体,是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的理想平台。常见的EDA软件很多,在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到底选哪一种软件,取决于高校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就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中常见电路的仿真而言,笔者推荐美国NI公司Multisim系列软件。NIMultisim软件是一个专门用于电子电路仿真与设计的EDA工具软件。其计算机仿真与虚拟仪器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际动手实验相脱节的问题。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把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用计算机仿真真实地再现出来。
4总结
关键词:专业环境;岗位需求;素质情况;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6-6546-02
Higher Vocational Automobile Electronic Specialty Construction Exploration
LU Yu-ting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 Changzhou 213164, China)
Abstract: The demand of professionals in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been increasing dramatical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uto market itself while the relevant personnel qualification in China is falling far behind the calendar. The whole industry is in urgent demand of high-skilled professionals. A new major is to be set based on education- employment combination and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of human resources, satisfy the personnel demand in auto industry and advance the employ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job demand; personnel qualification; training pattern;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1 专业发展环境分析
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的融合或者说信息技术在汽车工业的应用产生了新兴的汽车电子产业,使汽车在安全、节能、环保、舒适等方面的性能都得到明显改善,给汽车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汽车电子化被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未来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将主要体现在汽车电子技术的创新,在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汽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代步的交通工具,还具备办公、娱乐、学习和通讯等多种功能,并逐步向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汽车已经由传统的机械产品演变为高级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将最终成为集各种先进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电子产品[1]。上世纪90年代初,国外每辆汽车中汽车电子产品约占汽车成本的10%,90年代末达到15%,目前,汽车电子产品所占汽车成本的比例已经超过25%,一些豪华轿车甚至已经达到成本的50%。
随着国内汽车的普及,社会急需大量掌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进行汽车、汽车电子部件生产、汽车修理、销售和售后服务。汽车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已被国家教育部定为第一批急需和紧缺人才。而根据市场调查研究表明,汽车服务行业中最缺乏的是具有汽车电子技术的高技能型人才,汽车服务企业特别是汽车4S店(4S店是集汽车销售、售后服务、配件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销售店,包括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 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等。对高技能性人才的需求更突出表现为对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员的需求。
2 职业岗位需求分解
目前汽车服务业呈现出职业岗位归并和重组的趋势,分析汽车服务企业岗位设置及结构状况,在企业设置众多技工岗位中,机修(发动机底盘修理工)、电子电器、钣金(车身)、涂漆等岗位数占80%多,构成现代汽车维修的四大主体生产岗位,而为修复旧零件设置的机械加工职业(工种)岗位,仅占技工岗位的5%左右,并且日渐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地位。这种岗位的重组,一方面大大地简化和减少了企业岗位类别,同时对从业人员技能的一专多能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此同时,现代汽车结构的发展,维修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普及,又催生出一些新的智能型且具有复合特征的岗位,例如:机械维修与电器维修两个技术岗位复合而产生的机电一体化的岗位,已呈现迅速发展趋势[2]。
随着汽车服务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服务企业职业岗位归并的同时,又分化独立出一些诸如EFI(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 System电子燃料注入系统),ABS(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刹车系统),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等专业维修岗位或技术支持岗位。这一大批符合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和工艺发展趋势的新岗位已经与旧有的工种概念有原则的区别。随着汽车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汽车营销相关岗位对服务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汽车营销人员也必须了解相应汽车电子知识,便于他们更好的为顾客介绍及服务。目前整个汽车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呈现由单一技术型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具备汽车电子专业知识并掌握技能的人才可以胜任的岗位有:汽车机械维修工、汽车电子维修工、汽车钣金维修工、汽车喷漆维修工、汽车检测工、汽车前台接待员(服务顾问)、汽车销售顾问、汽车按揭(保险投保)员、汽车上牌办证员、汽车整车销售员(销售顾问)、汽车配件销售员、二手车专(销售)员、汽车保险理赔员、质量担保员、导车员、服务专员、汽车车间主管等等。
3 从业人员情况剖析
根据调查,目前本地区的汽车服务行业突出矛盾是人员素质远远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要,由于经过系统学习的汽车维修专业人员供不应求,导致大量未经任何培训的人员进入汽车维修行业,因为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许多企业中出现了劳动生产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不到位、事故率偏高的问题。针对本地区20多家国内一线品牌4S店1000多员工的调查,分析具体如下:
1) 高等级技能人才比例偏低
以具备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为样本比较,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及以上(含技师、高级技师)比例约为36%\41%\23%(发达国家为15%\50%\35%);调查的一、二类企业中,尚有22%左右的从业人员不具备任何技术等级证书;三类企业中技术等级的比例应该远远低于上述数据。
2) 文化程度偏低
初中\ 高中\ 专科及以上的比例约为35%\50%\15%(达国家为20%\40%\40%)。
关键词:数控维修;课程建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1-130 -02
一、引言
数控维修技术主要是针对数控机床做装配 、调整 、维修等相关工作,包括机械、电气,液压与气动及数控系统等方面的维护,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对于高级维护人员来讲,需要掌握机械、强电与弱电,计算机、PLC、液压与气动、自动控制等很多相关知识;甚至对英语的要求都很高,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从数控机床的总体市场占有率来看,中高档的数控机床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其很多技术文档都是用英语书写的。所以高级数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数控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认为是培养应用型及技术型人才,面向服务与生产的第一线。这样就对数控维修技术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让学生具备动手能力。理想的目标是毕业就能很快上手从事相关的工作。那么,数控维修行业现状如何?数控维修技术课程建设如何跟上时展的要求?又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呢?
二、数控维修行业现状及对人才的需求
当前,国内制造企业既有采用国产数控机床,也有采用国外进口的高档机床。虽然进口机床的可靠性比国产数控机床高,但是一旦机床出现故障,会导致维修困难,而且维修费用极其高昂。国产数控机床的维修比进口机床相对来说容易一些,但是机床售后维修服务不到位。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甚至是普通高校都开设有数控专业或者相关的数控课程,但是大多都是偏重于理论学习,造成了所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这样就会造成数控设备的维护不及时从而导致开工率不足。要改变此种现状,首先应保证有足够能力的维修技术人员。
数控技术很早以前就成为制造业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加工技术的发展及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局,制造业需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要不断淘汰落后的粗放式的a能,这样势必造成制造业采用更多的数控机床及机器人等,所以工厂中对数控设备的运用也越来越多,由此导致对数控设备维修人员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数控维修人才缺口较大已成为目前数控技术市场的一个问题。
随着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数控岗位上的人员需求也不尽相同,不少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掌握数控机床调试、维护与维修技能,对高水平数控维修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多。当前一些单位的数控机床维护人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年龄偏大,从而导致接受新知识与新事物的能力欠缺;其次是知识结构老化,他们大多只了解普通机床的机械结构及普通电气装置,而对机电一体化的数控设备就勉为其难了;另外综合知识差,对于数控机床中的模电、数电、计算机及接口技术等知识掌握不足,显然难以维修高度机电一体化的数控机床。
企业对数控维修与维护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大,各院校所开设的数控维修专业普遍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只不过或偏重于电类,或偏重于机械结构而已。然而,不管是偏重于哪一方,对于高度机电一体化的数控设备而言,都是不足的。
由此可见加强数控维修技术课程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数控维修人员是势在必行的。
三、课程建设与教学探讨
(一)课程建设
数控维修技术不仅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对于该门课程设置,既不能单独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不能一味强调实践学习。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数控维修专业建设,大部分偏重于理论教学。
根据应用型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要围绕能力、素质、知识这几方面来进行。同时,又必须具备新颖性、时效性、实用性以及基础性。由于数控技术随着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及软件技术的发展而进步得很快,市场上的数控系统种类又极其繁多,因此数控维修技术这门课程应紧跟数控技术的发展,将目前有关数控技术应用方面的新技术以及新知识及时地传授给学生,所以,应随时对教材与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由于学生能用于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数控维修技术教材应突出重点,着重讲明一两种典型数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及故障诊断与维护的一般方法,再加上一两种其他常见的数控系统,以点带面,即可使学生逐步理解数控系统的基本原理。
本门课程主要是技能的培养,因此,应该对理论性强以及实用性低的内容进行删改,突出技能性强的教学内容,还应将教材中内容相近的部分加以合并。同时,还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就业方向对数控维修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按不同要求进行整改。比如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数控系统有日本FANUC以及德国SIEMENS等,因此可将教学重点放在这几种数控系统上。由此,数控维修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就体现出了完整性、系统性、先进性以及科学性。同时也应注重吸取当前数控技术以及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方面,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数控机床实物演示、数控设备现场参观等方式组织教学,同时利用先进的数控维护仿真软件,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不仅能使教学形象、直观,更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利用该软件,能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数控系统的硬件连接和系统调试,而且能对模拟的数控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维修。这样一来,教学就能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体现出来,也将极大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利用多媒体进行该课程的教学能提高课堂利用率。
(三)考试方法的改革
通过考试,学生可以对所学课程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复习;教师也能通过考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然而,如何以合适的方式考核学生,非常重要。合适的考试方式,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风,反过来又能促进教师的教学。传统的考试方法是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期末考试,这期间学生有可能有好几门其他的课程也要复习备考,学生的课业负担会比较重。本课程与实际紧密结合,应用性较强,经课程小组成员讨论,本课程考核形式分为上课考勤、课后作业、两次实验及三次随堂测试。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平时成绩,占20分,包括上课考勤、课后作业等;第二部分为实验成绩,也占20分;第三部分为平时测验,占60分,包括三次随堂测试。随堂测试内容基本涵盖课程重要知识点,并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随堂测试提供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其成绩的评定参照进行。考试改革以后,可以端正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 降低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应用能力。
(四)实践教学
数控维修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实现数控技术大类专业对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特建立本门课程独特的实践教学项目:即系统认识──数控系统连接调试实训──数控系统启动及参数的备份──变频器的使用和故障排除──参数与诊断画面的调用──故障综合分析与故障档案的建立。
1.系统认识 让学生认识与了解常见的数控系统,如FANUC及西门子系统等。
2.数控系统连接调试实训 完成典型数控系统的电器连接,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数控设备结构及数控系统的组成。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二到三个人,给每组提供一套系统连接所必需的硬件和工具,让他们按要求进行系统连接。正确完成系统连接后, 再导入参数及PLC 程序,然后再进行系统调试,并对系统进行优化。
3.数控系统启动及参数的备份 完成典型悼叵低称舳及参数的备份等。
4.变频器的使用和故障排除 让学生了解数控机床常用变频器的结构,布线和连接,手动操作,变频器参数的设定和控制方法,数控系统主轴的控制和参数设定等。
5.参数与诊断画面的调用 让学生学习常用参数的设定,及利用诊断画面进行故障分析与排除。
6.故障综合分析与故障档案的建立 让学生学习建立故障档案,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故障分析、诊断与排除故障的能力。
四、结束语
新的形势下,应用型高校培养的人才如何适应市场需求是当前许多高校都面临的问题。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应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探索以满足上述要求,正是立足于这一背景,我们对数控机床维修技术课程的建设进行了初步地探讨。不过,对数控机床维修技术课程的建设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连续性的工作,我们会根据社会、企业的反馈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课程体系使数控维修技术课程教学不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连宝,李文军.浅谈数控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04).
[2]殷立君,柳荣华,黄跃.浅谈职业院校培养数控维修高技能人才的教学新方法[J]. 南方农机,2013,(03).
[3]王春霞,李康,董学文.浅析中等职业学校数控维修专业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12,(05).
[4]余新.我校《数控维修》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J].科技信息,2010,(08).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开发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任务,并要求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相关专家和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经过一年多的研制,最近了36个专业、200多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本次了6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包括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等。笔者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对课程标准的开发程式和特色进行探析。
一、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开发的程式
《教育大辞典》中对“课程标准”做了如下解释:“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的结构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前者是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规定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教学时数和编订教材的基本要求等。”1952年后,称前者为“教学计划”,称后者为“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学科的内容体系和范围,其核心是追求课程内容的准确性。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宜采用“基础平台+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
1.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开发者
第一,具有丰富的机电专业课教学经验,积极探索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有较强的文字表述能力的专业教师。
第二,长期在机电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的从业人员,带领过班组工作,熟悉机电专业群岗位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具有技术专长和文字功底。
第三,从事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对机电课程理论有深入的研究,熟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课程专家。
2.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内涵
中职学校机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某一门专业平台课程提供理念引领、目标规划,从课程设计、编写到实施的标准化规定,是落实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发课程内容、编写和选用教材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考核标准、评价教学质量等进行教学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建议、课程说明等部分。
3.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开发流程
课程标准的开发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领导,由职业学校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课程教学专家共同参与,具有一套完整、全面的技术路线,包括理论研究、开发规划、技术指南、文本编制、鉴定认证、实验推广、修正完善等流程。
二、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的特色
1.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思路
此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开发的核心课程包括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和调试等六门课程,课程标准主要是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所以课程名称和内容、课程开发和实施理念都与人才培养方案相匹配,为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能够完全担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劳动者提供了保障。
这六门专业课内容符合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能力分析表的要求,并且与相关职业资格要求相匹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必修课程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两种。课程开发以加工制造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前提,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以此形成多专业使用的课程标准。
2.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
首先教师要了解专业课程的性质。专业教师要全面理解课程的类型、特点、课程之间的关联度等。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技术知识、基础技能及职业素养的获得和形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及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注重人员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另外,这六门专业课程标准都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改革思路,但因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整合程度不相同,所以课程的特点也不相同。
其次是课程设计思路清晰。课程标准是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展现了职业岗位规范和技术要求,使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相融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以致用的课程改革理念。其主要特点为:第一,重视课程教书育人的目的,以立德树人为基础,弘扬“工匠精神”;第二,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三,重视中职和高职的衔接,重视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为终身教育留出了接口;第四,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连接的思想,将行业企业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相融合。
之后是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专业课程的内容和要求是课程目标的实施路径,是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不仅要全面掌握每门课程的知识点、技能点和其他职业资格要求,还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产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等。
3.制定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等职业业学校;数控维修;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54-02
随着现代加工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数控机床是集机、电、液、气等于一体的加工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就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随着数控设备使用量的快速增加,对数控设备维修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数控维修专业人员应该如何培养,其培养方向又是如何呢?这是建设数控维修专业应考虑的问题。
数控机床维修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在金属切削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数控机床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数控车床生产大国。可长期以来,国产的数控机床始终处于低档发展迅速、中档进展缓慢、高档数控机床依靠进口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技术上与先进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国产数控机床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比进口机床差一倍之多。虽然进口机床的可靠性比国产数控机床高,但机床一旦出现故障,维修困难,费用昂贵,真可谓“买得起,修不起”。国产数控机床的维修比进口机床容易,但机床售后维修服务不到位,主要原因是技术人员无法完成故障维修,不能体现国产数控机床的优势,从而使强项变成了弱项。
目前,各职业院校几乎都设有数控专业,而企业需要的是数控设备维修与维护人员。目前,数控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普遍偏重于理论学习和数控机床操作,而对数控机床的维护与维修几乎不涉及或是一带而过。这就造成了所培养的学生对于数控设备只会操作,而对于数控设备的维护与维修知之甚少。这样就不能保证数控设备的利用率与完好率,最终导致了数控设备的开工率不足。从表1不难看出,影响数控设备利用率与完好率的主要因素是维修力量不足和维修费用过高。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保证有足够的维修技术人员。
数控维修人才概况
随着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数控岗位上的人员需求也不尽相同,不少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掌握数控机床调试、维护与维修技能,对技术含量高的数控维修人员需求越来越多。
现在,一些单位对于数控机床的维护与维修并无专业人员,即便有也主要来源于普通机床维修人员,而这部分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年龄偏大,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较差;二是知识结构老化,他们主要了解普通机床的机械结构与电气,而对于机电一体化的数控设备仅凭这些知识就力不从心了;三是综合知识差,对于数控机床中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集成电路、微机原理、接口及计算机弱电部分感到陌生,维修高度机电一体化的数控机床显然是不行的。
从表2可知,当前数控技术人才主要来源于职业院校。企业对数控维修与维护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大,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却变得越来越困难。面对数控设备的维修与维护人员日渐短缺,学生就业难的现象,目前各职业院校纷纷开设了数控维修专业,由于各学校的师资、实训设备等力量不足,所开设的数控维修专业可以说是良莠不齐,所开设的课程也存在着严重的雷同现象。现在,各职业院校所开设的数控维修专业普遍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只不过有的偏重于电类知识的讲解,有的偏重于机械结构知识的讲解而已。然而,不管是偏重于哪一方面知识的讲解,对于高度机电一体的数控设备而言,都是不足的。开设数控维修专业的职业院校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训资源不充足、师资质量不高等问题。
对数控维修专业建设的建议
数控维修不仅是一门理论知识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数控维修专业的课程设置,既不能单独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不能一味强调实践学习。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数控维修专业建设,大部分偏重于理论教学。
(一)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应根据人才市场和企业相应岗位要求,通过“校企合作”,不断调整专业发展方向、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断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建立由企业、行业专家组成的数控维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企业、行业专家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完善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做”一体的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实习实训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积极探索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进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仿真模拟教学。突出职业能力,结合数控维修技术人才培养的特点,在专业建设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完善以专业理论课程、技能训练课程、综合技能强化课程和德育模块等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通过围绕专业领域核心技术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结构,精选课程内容。在顶岗实习阶段,可以将数控维修专业学生送至数控机床设备的故障诊断维修和维修售后服务处,让学生在数控设备故障诊断维修部门完成实习任务。学生在跟着维修人员进行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依据教学以应用为目的,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按“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要求,建设和完善以专业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德育课程三个系统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开展“模块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课程融入实践课题当中。
理论课程 依据通用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能力体系,并将与之相匹配的专业知识课程设定为专业主干课程。拟建设的主干课程如表3所示。
实训课程 根据职业教育的本质和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要求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原则,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将专业课、工艺课等理论教学内容融入实践环节,实践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比重达到60%以上。
通过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结合,达到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学过程由实训教室向车间延伸,使学生成为新型技能人才。实现实训教学与现实生产有机结合,更能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符合企业需要、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这样,学校在与企业合作同时完成对学生的“订单式”培养,不仅可以解决实训设备问题,为学校节约开支,同时也为学生实践提供充足的资源。培养的学生对于企业而言更加实用,无需再进行岗前培训。这样,不仅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三)提高教师的业务及专业能力
由于数控机床维修是一门综合学科,故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目前,大部分教师来源于学校,实践经验相对匮乏,教师的业务及专业能力制约着数控维修专业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一是让教师进企业实践,增加实践经验;二是聘请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让他们走进课堂,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
结语
数控机床是集机、电、液、气等为一体的数控设备,对于数控设备维修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是综合性的,而不应是单一的某一方向专业知识或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数控维修专业的设置既不能只注重理论学习,也不能过于偏重于实践学习,对于理论的学习也不能偏重于某一方面,否则,数控维修专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参考文献:
[1]易钢.对国内外机床行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金属加工,2011,(6).
[2]谷伟广.对我国国产化率概念界定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3).
[3]华玲芳.浅谈数控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J].技术与市场,2009,(11).
[4]贾亚洲,杨兆军.数控机床可靠性国内外现状与技术发展策略[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4).
[5]戴怡.开设“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本科专业的思考[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5,(9).
[6]陆春月,王俊元.机械故障诊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机械管理开发,2004,(6).
[7]臧建军.数控维修工作中的“三到位”原则[J].机械工人,1999,(10).
一、中国皮具行业现状
目前,中国皮具行业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影响,在经过一个发展阶段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皮具行业的一个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但是皮具行业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也十分突出,具体有以下几点。
1.皮具行业的现状和环境目前中国皮具行业制造水平较低,生产工艺落后,研发技术水平不高。尽管许多企业在生产规模和产品数量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管理没有跟上,结果是生产线扩张了,但效益却没有明显提升,生产的产品仍然以中低档产品为主。
2.文化与艺术的融合性差,缺乏创新性目前中国皮具行业不注重向文化、向艺术要产品和效益,多数产品只是对目前市场流行产品的简单模仿,缺乏创新性,不注重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创新点。
3.企业存在用工难和人才难留的问题目前全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皮具产业面临着民工荒、用工难、人才流动性大的问题,仅狮岭每年就面临3万人的用工缺口。同时皮具产业对设计、研发、管理、营销、品牌等各类人才的需求很大,但人才往往容易流失,很多企业成了一个培训机构,花大力气培养的人才却没有办法留住。①
4.品牌数量少,知名度不高目前,中国皮具行业拥有超过1万家各类皮具制造企业,但是具有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企业数量却很少,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来样、来件加工阶段,没有品牌的企业往往只能采用打“价格战”的营销方法。中国皮具行业中,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品牌效益不突出,与服装业、鞋业相比,皮具箱包行业在全国还没有形成一批中国名牌。鉴于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思路,即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皮具制造工艺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作为探讨皮具产业集群升级的一条道路。
二、“文化”与“艺术”范围的界定
“文化”一词是从《易经》贲卦象辞中的“人文化成”一语中简化而来的,其涵义有很大的可伸缩性。根据其外延的广狭,有大文化、中文化和小文化之别。大文化的外延非常宽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是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中文化的外延小于大文化,指人们改造、整合主观世界的能力和成果,具体指人类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人多称之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应。小文化的外延最窄,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财富。从三个文化的涵义可知,大文化与中文化是从宏观上、从理论上讲的,反映的是价值体系、精神理念;小文化是从微观上、从实践上讲的,反映的是人们具体的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1]关于“传统”,传统固然与过去有关,但它的关键却不在过去而在现在。大家知道,时间是三维的,即由过去、现在、未来所构成。而事物在时间中有至少有三种形态,一、它产生于过去,但在过去就死亡了;二、它产生于过去,一直留存到现在,尽管它可能已经变形易位了;三、它产生于过去,留存到现在,并有向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而所谓“传统”,至少是跨越两个时间维度的事物,即只有后面二者才能叫做“传统”。至于产生于过去并在过去就死亡了的事物,不能称作“传统”,因为它没有“传”下来,也未成其为“统”。所以我们说“传统”关键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如前指出的,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是思想,物质的东西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是精神却可以一直流传下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产生于过去、现在仍活在我们脑海里的精神的东西,或者形象点说,是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的活的东西。[2]203.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具有两个突出特点:直觉体悟的直观性和观物取形的象征性。这种整体直观的思维方法表现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方面,在于直觉体悟而不是明晰的逻辑把握。关于“艺术”,目前为止.广义的分类有造型艺木(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实用工艺等)、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等)、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等)、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狭义的分类艺术专指语言艺术以外的其他艺术种类。语言艺术也称文学,人们有时把文学与狭义的艺术并称文艺。[3]本文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指能够为皮具行业所采纳、借鉴、吸收的精神和理念,并折射在皮具制造和研发工艺过程中的,具有鲜明传统文化和艺术特征的这一部分。皮具制造工艺是指皮具制造技术、研发技术、生产技术的综合体,也是皮具行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三、必要性和可行性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皮具制造技术相结合,引领中国皮具行业新潮流和发展趋势,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可行的。
1.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从皮革皮具的历史来说,皮革皮具的诞生是装饰品和服装的衍生品而来,其来源是一种装饰文化和贵族文化。到现代社会,皮革皮具日益涵盖、渗透、融入了各种文化,诞生了一系列针对各种文化而特别设计的个性各异的皮革皮具产品,适用于不同的消费人群。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明,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精髓,寻找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皮具制造工艺的结合点,是建立中国品牌文化的重要目标。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形象地传达它的深厚底蕴,并直观地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理想。我们不只是借鉴传统文化在皮具材料制造方面、款式设计上的直接或间接的应用,而是要挖掘文化精髓,使文化与技术紧密结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道家、儒家文化更是对设计有着深远影响。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以和为贵是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不仅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特征,而且标示出与西方文化传统质的区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和最高境界。[2]203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也是我们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创造潮流、引导潮流的根基。
2.正确处理产品个性化与生产规模化的关系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叫做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倾向;矛盾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在皮具行业中,产品的个性化与生产的规模化是一对相互的矛盾,也是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选择。鉴于皮具行业的特殊性,多数企业选择了规模化生产,借助“三来一补”的贸易方式,依托国内的资源成本优势,不断扩大企业规模,而选择产品的个性化生产的企业较少,主要是因为采取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设计研发技术的支持。从欧美国家皮具行业向时尚行业转化的过程来看:技术的发展使产品的共性趋于实现,文化的介入使产品个性得到张杨,而二者的结合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3.采取差异化战略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企业可以采取三种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一点战略,这也正是管理的战略的不同体现。在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供不应求,企业只要考虑如何进行大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就可以不断获取利润,企业往往会采取成本领先战略,迅速扩大规模,提升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但是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产品供大于求,企业就将有预见性地选择差异化战略或者集中一点战略,而对皮具行业来说,产品的个性化就是一种差异化战略的体现。企业采取这种战略也是应对竞争的一种出路。
4.向产品的个性化方面发展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说,消费者对皮革皮具产品产生了兴趣,这种兴趣对消费者形成了刺激,带动了市场需求。目前,随着消费者对皮具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也使得皮具行业不得不向产品的个性化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产品的个性化与生产的规模化(实现共性)是可以进行相互转化的,只要企业注重设计研发和技术提升,产品的个性就会得到实现,企业的效益也会随附加值的提高而大幅提升。这样带来产品销售数量的提升,企业的制造成本也将降低,最终达成了规模化生产的成本效益,从而实现产品的个性化与生产的规模化这一对矛盾的统一。
四、技术支持
为了实现皮具行业的产品个性化与生产规模化的统一,需要各种技术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材料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设计研发技术、制造技术等等。
1.信息技术
21世纪可谓信息时代,诸如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CAT(计算机辅助测试)、MIS(管理信息系统)、FMS(柔性制造系统)及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将普遍应用于皮革行业进而实现皮革行业的“e化”。皮具行业的“e化”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胶原结构模型,开展绿色皮革化学品的分子设计;(2)利用计算机软件的新技术,力求实现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控制,以利于企业的规模发展,如:现代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ComputerAidedTesting)和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Intelligence),使皮具手感以及感观等方面的表达,从传统的眼看手摸转向量化表征阶段;(3)利用计算机软件自动打版系统,可以实现企业研发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化;(4)利用强大的箱包设计软件的功能实现款式和配件的快速设计,节约绘制过程,更多时间用于创造性搭配和设计。
2.材料技术随着合成革、塑料、纺织面料等新材料的不断发展,皮革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材料要经受各种新材料的挑战。要立足于市场就必须要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而不只是仅仅满足于现有的花色品种及常规皮革的制造。要立足于国际市场,就必须提高产品附加值。因此,开发各种特殊效应革以及稀有特种皮革已成为我国皮革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纳米技术已成为一颗新的科技明星。由于纳米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极强的吸湿性、抗菌性和阻燃性等优点,因此纳米科技的引入必将为皮革工业带来勃勃生机。材料技术的发展,也为皮具产品的特色和个性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机电一体化技术缝纫设备发明以来,经历了专业化、提速化阶段,进入了机电一体化阶段,其性质均属于机械技术的改进提高。专用机的应用必然需要在缝纫机上增加许多机械机构,一些零件结构特殊、复杂,精度要求也高,相应增加了制造难度,复杂系数的增加也伴随着机器故障率的增加。机电一体化技术对缝纫机而言,其含义概括地说就是缝纫机的刺布、挑线、钩线、送料等执行部件仍沿用原机械机构,而控制方面则采用电子或微电脑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皮革皮具行业的发展有着提升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的重要作用。
4.面料和产品的多样化如今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追求个性已成为时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皮革皮具也是如此,皮包、皮带、饰物、票夹等都在彰显人们的个性。要满足人们的需求,皮具产品就必须向着多品种、多风格的方向发展,其中皮革面料的多样化发展是皮具产品向多品种、多风格方向发展的基石。随着稀有皮革、特殊效应革的层出不穷和不断发展,皮具产品将不再局限于以猪皮、牛皮、羊皮等为基本原料,品种也将不再因原材料的限制而显得呆板、单一。不同特殊效应革及稀有皮革的使用或搭配,会使皮具产品呈现出迥异的风格。如复古效应革、珠光效应革、动感效应革可使皮具休闲化、时髦化、动感化,从而使皮具产品不再仅仅局限于正规场合的佩戴和使用,而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场合;鱼皮优美自然的鳞纹是传统猪、牛、羊皮革无法比拟的,也是人工压花板无法仿效的。采用鱼皮制造的皮具优美、高贵,而不同鳞纹如光鳞纹、毛鳞纹、绒鳞纹、蜡感鳞纹等品种的鱼皮革制成的皮具,也自然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五、案例研究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产业链配合、市场运作等方式,积极探讨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与皮具制造技术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下面就狮岭镇采取的一些方法和措施作一简介。
1.狮岭镇以及狮岭皮具行业现状狮岭镇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西北部,全镇总人口约2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近8万人;总面积16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距广州市中心34公里,距广州新国际机场和花都港均15公里;交通网络四通八达,107国道(广清高速公路)、京广铁路,珠三角环形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处在港澳2小时交通半径内。独有的海、陆、空立体型交通优势,为狮岭镇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狮岭镇抓住国际皮革皮具行业转移、国内皮革皮具产业集聚的战略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开放为动力,以民营为主体,以专业市场和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创建区域品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整合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了产业跨越式发展,在实践中成功走出一条市场培育引领,产业集聚带动,农民就业创业,政府有为引导,区域创新发展的富民强镇新路。①狮岭的皮革皮具行业经过多年滚动发展及产业链逐步完善,成为了花都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镇有皮革皮具生产企业和商家5000多家,从业人员近12万人,年产皮具近4亿只,年产值超80亿元,皮具产量占全国的1/3,产品远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等地。狮岭镇目前拥有中国最大的皮革皮具专业批发市场——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主要经销皮具生产所需的各类原辅材料、皮具产品和缝制机械设备,每天交易额均超过2000多万元,全镇皮具、皮革交易总量为全国第一。一年一度的国际性皮革皮具行业盛会—中国(狮岭)皮革皮具节已连续举办6届,更使狮岭声名远播、蜚声海内外;兼备交通优势、产业优势、市场优势的狮岭镇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皮具生产销售中心和皮具原辅材料集散地,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皮具之都的光荣称号。①
2.狮岭在文化艺术与产品制造工艺相结合方面的举措与成果2003年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狮岭镇领导认识到,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导皮具企业产品升级换代。那么如何升级,向哪一个方面升级呢?经过不断探索,狮岭镇政府和皮具企业达成了一种默契——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深入挖掘,从向制造要效益转为向创造要效益。首先建立“狮岭皮具”产业集群品牌,实现“从狮岭制造向狮岭创造”的转变,同时筹划成立中国皮具博物馆、皮具设计学院、皮具行业博士后工作站。狮岭还成立国内首家镇级产业研究机构——广州索派皮具产业发展研究院,旨在通过全面、客观审视狮岭皮革皮具行业发展优势及现状,整合全球皮革皮具资源,实现中国皮具之都的新一轮产业提升和技术飞跃,在世界皮具业界发挥应有的作用。上述举措极大地增强了狮岭皮具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吸引力,2004-2005年,狮岭镇的GDP都取得了超过10%的增长,特别是皮具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增幅超过了20%,外贸出口额增幅也超过20%,一大批企业正在不断做大做强,国家名牌、广东省名牌企业开始涌现。不少企业努力从OEM的低级贸易制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ODM以及企业自主品牌的打造,其中嬉皮士、LCK品牌的成功尝试验证了这一点。这两家企业均推崇“皮具演绎生活”的创新理念,坚持文化、艺术与市场需求高度结合,自主设计实现销售的产品占企业销售产品的70%以上。在设计上,坚持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生产制造技术相结合,在短短的三四年内,嬉皮士在国内已经拥有200多家加盟店,而LCK更是已经进入全国主要省会城市的大型商场中。②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皮具制造工艺结合的发展趋势研究,结合产业集群品牌的研究理论和实践,狮岭镇人民政府注册了皮具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商标——“狮岭皮具”;在产品开发的思路上,以引领中国时尚潮流为宗旨,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将传统文化引入皮具的设计当中,创造出一种富含文化魅力的时尚潮流文化。他们非常重视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质量,引入国际(意大利)先进的设计和生产工艺,再结合国内审美标准,推出适于国内销售的款式。选择一家狮岭最好的企业生产,注重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他们从一开始即以最标准的方式来生产品牌产品,达到与市场的高度融合。不到半年,企业已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吸引其他企业纷纷加盟。
六、结论
1.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皮具原辅材料及产品生产制造相结合,不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对于中国中小皮具生产企业来说,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和规模无法和大企业进行对抗,选择差异化竞争战略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2.在实现传统文化艺术和皮具生产制造相结合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处于一种引导的地位,从宏观上把握行业的整体发展,对行业的整体环境和良性发展进行引导,扶持各种智力平台、创新平台、研发平台的建立和发展,利用外部资源实现产业的腾飞。
3.在实现传统文化艺术和皮具生产制造相结合的过程中,皮具企业和政府需要通力合作。政府有针对性扶持有发展潜力的皮具企业,皮具企业也要执行政府的宏观决策并加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