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30: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手术护理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有史以来,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和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对手术患者来说适当的心理护理是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的确切手段。目的是实施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紧张情绪,提高病人手术及术后质量。方法是贴切的心理分析和有效的心理护理,这是一种特殊的技术、精细的艺术,可使病人以最佳心身状态接受手术。其结果是心理护理使病人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手术,对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病人在手术前的一般心理活动主要是恐惧和担心。由于病人对疾病和将要施行的手术缺乏认识,往往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负担,病人的消极情绪、焦虑不安较其他治疗都要严重,死亡的可能性纠缠着病人的心理。因此,求生的欲望使病人及家属对医务人员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希望医生尽全力抢救,并渴望技术高明的医生主刀。也有的病人认为手术也难免一死,产生绝望心理而拒绝手术。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因而恐惧和焦虑是术前病人最普通的心理状态。各年龄阶段的人手术前恐惧心理也不一样,小儿害怕手术后引起疼痛,青壮年对手术的安全性、并发症、疗效和术后康复问题忐忑不安,老年人多为手术的死亡危险而担忧,妇女则常担心术后内分泌紊乱影响性生活及家庭关系等。下饭、睡不好觉,心理波动很大
1 患者在手术前都有恐惧心理,表现为心绪紧张,恐惧,白天坐卧不安,夜间睡眠不佳,甚至有的用镇静剂都无剂于事,给手术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一天应到病房看眼患者,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讲清手术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手术,手术是对机体有一定创伤的治疗措施,在实施前,必须争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在决定手术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本病的性质。发展与转归,解释手术的目的,说明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有时能在麻醉和术中,术后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充分理解后他们才能在万一出现不测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治疗。
2 了解患者的近期情况,如:有无心慌、气促及其他不适,对女性患者需了解其月经情况,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日期,并向患者讲述手术前的注意事项。禁食水的目的,对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我们都要采取亲切的语言,和葛态度耐心的进行回答和解释。从而,保证患者术前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睡眠。为接受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3 对于急诊手术患者,医护人员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患者,同时,要安慰患者使患者有安全感,并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病情和拖延手术的后果,以取得家属和患者的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 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首先,当手术室护士去病房接患者时,态度一定要和葛,动作一定要轻柔,病人进了手术室由于环境的变化可刺激患者心情紧张,使患者逐渐适应这里的环境,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实施个体心理护理,积极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中,病人常会合乎情理地感到自己丧失了尊严,因此在麻醉及术中注意遮盖病人,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必须暴露时,应先麻醉,后摆放手术及消毒,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在施用麻醉剂前,将谈话控制在最低限度,特别对于处于全麻诱导期的病人,因为病人最后丧失的知觉是听力。脊髓麻醉时,巡回护士帮助病人维持不动,轻声平静地告诉病人会有什么感觉。对骨科病人,当需要电钻时告知他们电钻的声音及动骨的感觉。对实施非全麻区段麻醉的其他手术病人,术中及时告知他们出血不多,手术很顺利,不要过分紧张等。
三 手术后的心里护理
病人经过手术,尤其是经过大手术的人,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颇感侥幸。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等疼痛缓解之后,就不担心预后情况。因此,手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及时报告手术效果:病人回病房后,手术医生和护士要在24小时内看望病人,用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和鼓励,告诉其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病灶已切除,只要忍受几天疼痛就能恢复健康了;可以大胆咳嗽排痰,适当地进行活动,伤口是不会裂开的。使病人意识到既然已经渡过了手术关,就要争取早日康复。
鼓励病人善待人生:手术后机体生理功能被破坏,如脏器切除、截肢等,会给病人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创伤。护理者应给予同情,注意病人的思想和心态,并主动关心和体贴,勉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适应生活,消除心理负担,争取早日康复出院,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结语
【摘要】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手术室作为手术治疗与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其护理工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病人手术成败与否以及性命安危。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不仅可以确保医疗质量,而且能够达到患者满意的基本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缺陷,有时可能延误手术进程,有时甚至可能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等等。因此,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相关人员技术素质和责任心,都非常重要,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本文作者讨论手术室护理工作日常较易被忽略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忽略的问题;预防对策
手术室是外科及其相关专科患者进行手术的场所。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点,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结束为止,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加强安全管理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需要。然而当前手术室建设方面以及手术室护理工作却远远无法达到接受手术数量以及护理质量标准的目标,尚存在许多细节上的不足。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树立安全观念,确保病人安全,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
1 目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缺陷
1.1 容易接错病人: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或昏迷病人,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容易发生接错或错送手术间床位的现象。
1.2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不清,发生忽略:进行术前与术后清查器械、敷料非常重要。清点差错,操作不当? 忽略检查校验,导致异物遗留术后清点是防止手术器械与敷料等遗留于病人体内的重要举措之一。倘若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术前不严格按照手术器械清点核查制度进行,或是手术中未对添加物品及时登记在案,有可能使棉球、纱布、缝针或手术器械等遗留于患者体内的情况发生。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造成医疗事故,术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可能为今后埋下了隐患。
1.3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观念不强,手术室护理工作常常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一般只关注手术医生,严重忽视了手术护士的重要性,这间接促使相关护理人员缺乏成就感与责任感。如手术中聊天说笑、接听电话、讨论与手术无关话题等现象时有发生,可见其法律意识极其淡薄、欠缺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导致患者误解进而引起纠纷的原因之一。
2 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2.2 清点制度: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清点台上用物,如纱布、缝针、刀片等,并做好记录。安全管理?,术前严格执行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按病人查(病区、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术前准备及过敏状况;病人入手术间再次核对;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关闭体腔前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全部备齐。
2.2 手术室一般制度: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各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惩措施。
2.3 落实并完善无菌技术管理: 无菌技术管理属于手术室护理工作重点任务,更是手术室感染防控关键,对手术切口感染以及术后愈合情况等均有影响。为完善无菌技术管理,应当要求相关护士定期(30日)进行空气培养与物品培养,手术室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一般不可超过200cpu/m3,将培养结果做好记录;每天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对于施行感染性手术后的手术间及时进行消毒处理,以防空气传播、器械与物品污染后再使用等情况所致的交叉感染。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每一份任务,也就是自进入手术室手消毒开始到手术台的每一项操作环节稍有遗漏均可致无菌操作失败,引发感染。全体手术室相关工作人员对无菌技术的认真操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2.4 严格落实手术安全相关核查规章制度: 手术安全相关核查需由具有执业资格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以及手术室护士共同完成。在手术开始前、麻醉前以及术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必须对患者具体情况以及手术部位与方式等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核查。由此对于手术室安全核查任务提出了更高标准,相关护理人员需严格落实该项制度,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进行仔细核查,以确保手术顺利安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2.5 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从根本上纠正旧有的轻视工作、认为其与法律无关等错误思想,需要钻研相关法律法规,并在日常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对于履行法律程序等予以重视,唤醒工作的责任心,进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2.6 业务学习:定期组织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再学习,外出学习和进修。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对新知识、新改进有所领悟。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2、8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加强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好警钟长鸣,预防为主。
3 结语
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超负荷的部门,是医护人员一起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与抢救的重要场所。可见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与抢救病患质量。因此作为手术室护理工作者,首先,大家必须意识到所负责工作自身的重要意义,落实好每一个手术相关的基本护理工作,严格遵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其次,要注重提高护士专业技术素质、新护士要加强岗位培训,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总之,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全面管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翠兰,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预防措施的探讨[J],临床护理2011,3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98-02
安全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为生命板极保驾护航,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职[1],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手术病人安全,手术室护士更应杜绝各种安全隐患?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1 手术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1.1患者或手术部位出现差误?手术部位术前无标识或无腕带识别?某些双侧脏器,由于手术医师在手术通知单上未详细注明左右侧,在手术时巡回护士.麻醉医生及主刀医师又未认真核对,此时极易造成手术部位错误[2],接患者入室时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或因患者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1.2不当造成意外伤害?安置不当影响患者循环?呼吸,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导致褥疮发生?
1.3物品清点不准确?手术器械核对和管理不规范导致器械敷料等残留体内?
1.4手术患者交接班不认真或术中不坚守岗位?术后患者病理?x线片?CT片等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1.5设备管理使用不当?设备性能掌握不好,增加手术电灼伤?烫伤风险?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一次性电刀极板多次使用造成皮肤灼伤?
1.6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用药有误?
1.7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标识不当导致误用?
2 安全防范对策
2.1防止接错病人及弄错手术部位 接病人时,核对病人腕带及病历?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用药?确认与病历?病人所述相一致?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共同核对填术安全核查表上的逐项内容,确认无差错后才能进行各项操作?
2.2正确摆放手术 防止病人跌伤及压伤,摆放手术前,再次与手术医生确认手术病人及手术部位,掌握手术摆放的原则,充分显露手术野,顺应呼吸和循环功能,使患者感觉舒适和安全,妥善固定,防止术中移位,但也应注意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
2.3防止体内滞留异物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清点”,手术开始前由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所有物品,每项清点两遍并确认物品完整性,认真登记在护理记录单上;关闭体腔前,按记录单逐一核对台上物品,与之相符后方可关闭;关闭体腔后,作第三次清点,确保无一遗漏;(2)手术过程中,使用清点过的物品时,如发现异常(重叠?缺口?少带?少螺丝等)应立即汇报,及时处理;向深部填入物品时,术者应及时告知助手和洗手护士;手术台上掉下的物品,应及时拾起,放在固定位置;增减的物品要及时点数,并由巡回护士准确记录;(3)带护生上台,必须由带教老师清点核对,进修生或护生单独上台,由巡回护士全面负责;(4)手术护理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2.4防止病理标本保留不当或遗失 手术取下的标本,不论大小均应妥善保管及时登记,术后应将标本完全浸于标本固定液中,贴上标签,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逐项填写清楚后按时送病检室,手术室送标本的人员和病理科接班人员共同清点核对并双方签名?保留病理登记本以便日后查对?
2.5防止电灼伤?烫伤(1)使用高频电刀前,脱碘要彻底,贴负极片方向及部位要正确,使用电切时检查是否漏电,注意病人体内有无植入物,作好相应的处理?(2)如头颈部使用电刀时禁止开放性吸氧(面罩或鼻管),避免用电刀切开肠腔?胸腔?气管等脏器;(3)摆放时骨突处用棉垫保护,防止术中电灼伤?压伤?烫伤?(4)定期检查手术间各种线路?气体管道的安全性?密闭性?发现问题及时维修;(6)术中用热水保温时检查水温及是否渗漏,并包裹好,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烫伤?
2.6防止用错药物 (1)对一些易过敏,高危险的药物应作好标记贴红色标签,并将容易混淆的药物分开放置[1]; (2)巡回护士核对病人时,注意核对手术医嘱,检查有无术中用药,可带药品是否正确齐全,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3)手术室用药多为口头医嘱,必须坚持“三对一重复”,吸药前核对?吸药时核对?吸药后核对,给药时重复一遍?台上使用与器械护士核对,台下使用与麻醉师核对;(4)手术未结束或危重患者抢救用药后,空安瓿不经许可不可拿出手术间或丢弃?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7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前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血型?交叉配血试验?RH因子?采血日期?血液保存期?输血后再次查对,密切观察输血后的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压输血时,注意及时更换液体?
3 讨论
3.1健全各项制度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3.2定期开展差错事故分析会 发现隐患或工作缺陷时,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并将从错误中吸取的经验教训转化为更安全的护理工作?
4 结论
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健全规章制度,增强安全意识,注意环节的防范,在工作中注意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慎独精神,易出现差错事故的问题经常提醒,警钟长鸣,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观念,培养高度的工作责任感,重视高危环节的质量管理,是手术病人安全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护生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完成角色转变,走向独立工作的关键一步[1]。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工作有明显区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是护生临床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笔者通过多年手术室护生带教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对策总结如下:
1 存在的问题
1.1护生原因: 由于手术室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特殊的工作性质,不同于临床各科室的护理技术操作,先进的仪器设备,严格的管理制度使护生产生陌生感和紧张心理,据调查78%的护生对手术室有神秘陌生感,48%的护生有紧张情绪[2],护生常有畏惧、小心翼翼、无所适从、不敢动手操作、自信心不足等表现,严重影响护生对各项护理操作的掌握。手术室各项护理工作要求严谨,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护生对手术室接触的时间短,无菌观念差,无菌操作中污染环节较多,而有的护生在不慎污染了无菌区后因害怕老师指责而隐瞒甚至因为害怕污染而不敢动手操作,也有带教老师担心护生影响手术的时间和效果而独立完成,从而减少了护生实践的机会,不利于护生工作能力的培养。护生学习主动性差,不会主动去请教老师或翻阅资料;还有部分护生害怕操作错误或存在惰性,把工作推给他人做;有的护生选择护理专业不是自己本人的真实愿望,再加上由于近年来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护生在实习后期因急于找工作而不安心学习,这些都影响了护生的实习效果。手术病人病情复杂且手术种类多,手术器械和仪器的不断改革更新,现有医学教材中有关手术室护理章节的内容简短抽象,护生在校所学知识不能满足手术室工作需要。
1.2带教老师原因: 术室工作量相对较大,手术要求高或时间的原因,虽然带教老师想让护生多操作,或者即使让护生操作,带教老师也担心因为不熟练、不规范而影响手术;再者,手术配合时需精力集中,带教老师无暇更多的讲解、示范,减少了护生实际操作机会,影响实习效果。带教老师缺乏教育、管理、科研、心理等方面的知识,缺乏综合性知识的积累,部分临床老师缺乏积极的带教态度和情感,只是在机械的完成护生实纲等。
2对策
2.1带教老师的选择和要求
2.1.1提高带教老师对手术室护理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要: 手术室护生带教的任务一是要教会护生认识手术室不同于临床各科室的各种手术器械、仪器的使用、消毒、保养,各手术的护理配合等;二是学会在手术室特定环境下工作及工作流程;三是培养护生在各类手术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四是教会护生如何适应和改造学习环境。手术室带教老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这四种能力为目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学生通过实习认识、熟悉、掌握手术室的环境、工作和技能,实习护士成长的过程需要带教老师的步步指引和导教,老师作为过来人应该充分认识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2.1.2 提高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护士长根据手术室护士的理论技能、业务水平、个人素质、职业道德、能力结构、教学意识等进行综合评价,择优选拔,竞争上岗。医院护理部经常聘请专家进行各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培训等,科室内每月进行组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鼓励护士外出进修学习以提高带教老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各科教学负责人经常进行探讨优秀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通过深刻详细的专题讲座、活泼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清晰明了的手术护理配合过程录像等教学使实习护生更易读懂、弄懂,上台进行手术操作配合时不会茫然不知所措。
2.1.3 加强师生沟通交流,进行教学意见反馈: 带教老师不仅要学会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亦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在工作中通过赞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对职业的热爱,保持工作积极性。护士长在护生出科时在对学生实习表现进行评价的同时,收集学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反馈。
2.2 护生的实习管理和考核
2.2.1 加强岗前培训: 护生入科第一天,由科室负责管教学的带教组长进行岗前培训,主要介绍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无菌技术要求、操作原则,手术结构、布局、环境,各器械、物品、药品的名称、摆放位置,各手术间的要求和用途,简单介绍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分工和职责;讲解医疗安全的重要性,加深护生的认识和重视,加强其责任心,严防带教中差错事故的发生。
2.2.2 落实带教计划,培养护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向护生介绍科室医护人员,认识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依照实纲,对中专、大专不同的实习要求,认真备课,制定高质量、统一、详细、切实可行的教案进行规范实习,实习生跟定带教老师后,要虚心请教,不懂必问,做好实习日记;每日下午固定时间带教老师按照教学计划讲授常见的手术配合方式和要点,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对学生定期进行理论、模拟操作考核,实习最后1w由带教组长主持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
3小结
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培养高素质、有能力、有知识,并能与临床实践需要相适应的护理人才是护理教学活动的理想状态和最佳效果,亦是临床护理教育的最终目标。手术室工作是一个多科室、多专业人员配合的过程,工作随机性强,各个环节都不能出现任何差错,手术室的临床护理带教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化、循序渐进的程序,护生要在有限的短暂时间内获取广泛的知识,需要带教老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充实,总结自己的工作和带教经验,制定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科学的教学方案,避免带教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采用由浅到深、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导方式,使护生掌握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等基本操作技术,培养护生对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学习效率和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以及工作中的自我防护能力,胜利完成实习任务。
参考文献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9月收治的计划生育手术患者2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130例和观察组130例。对照组中,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7.4±3.7)岁;人工流产术82例,妊娠中期引产术12例,输卵管结扎术8例,宫内节育器。置放与取出手术28例;未生育31例,一次生育67例,2次以上生育32例;患者本科以上44例,中专或大专41例,初中或高中37例,小学以下8例。观察组中,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8.8±4.1)岁;人工流产术75例,妊娠中期引产术13例,输卵管结扎术7例,宫内节育器置放与取出手术35例;未生育33例,一次生育69例,2次以上生育28例;患者本科以上39例,中专或大专42例,初中或高中38例,小学以下11例。2组患者的年龄、学历、生育、手术类别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以心理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1.2.1术前护理
①部分手术患者由于家庭传统的观念所强迫开展手术,护理过程中,护士应该与患者开展良好的沟通,倾听患者的内心苦衷,并给予合理的心理指导,使其减轻焦虑感,正确面对手术实施;②女性患者通常会在手术前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当发现患者存在这种心理情况时,需要护理人员细致耐心地讲解手术实施的过程、麻醉方式和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对实施手术的医师水平加以介绍,讲述手术有效治愈的经典案例,并且可以简单介绍术后的预后措施,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增加面对手术的信心。
1.2.2术中护理
①护理人员安排好输液及输血护理,保证在需要时可以顺利实施,准备阶段仔细检查有无渗漏、脱落等情况。②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会由于手术室里消毒水味道以及手术器械的声音,再次出现恐惧情绪,通常有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等表现。护理人员需开展合理的交谈,询问患者感觉,讲解应对措施,保证患者在术中能够积极配合。在手术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为患者保护隐私,开展护理动作轻柔,并要控制手术器械的刺激性响声。手术开展过程中如遇突发事件,护理人员应保持镇定,不能显示出慌乱的神情和动作,准确、迅速地开展相关事件操作。
1.2.3术后护理
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不断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如入院须知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消毒隔离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安全警示规范等。②对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开展有效观察措施,对患者的疼痛和负面情绪做必要的干预措施,告知患者手术的顺利程度,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为了缓解疼痛感,依情况促进患者之间交流及看书等项目开展电视、音乐等音像设备的使用,使患者情绪乐观,尽早恢复。
1.3观察指标
在手术前后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患者开展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评估,依照患者临床表现开展计分评估,无焦虑情况,不计分;轻微的焦虑心理,计1分;患者存在焦虑心理,计2分;患者焦虑情况较严重,计3分。分数越大,焦虑情况越严重。设定分数>29分患者为严重焦虑,21~29分为显著焦虑,14~20分为中度焦虑,7~13为轻微焦虑,分数<7分为无焦虑。患者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分为3个等级:满意、良好、不满意,每项指标均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即1分为很不满意,2分为不满意,3分为一般,4分为比较满意,5分为很满意。1~2视为不满意,3~4分视为良好,5分视为满意。问卷调查表在填写后及时收回,对于患者填写过程中不明白之处进行详细讲解,待其充分理解后按照自身实际意愿进行填写。本次调查问卷共发送260张,实回收260张,所有调查问卷均为有效填写。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情况对比2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焦虑心理问题均得到了改善。但相比较,2组干预前患者的焦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严重焦虑4例,显著焦虑11例,中度焦虑12例,轻微焦虑16例;对照组严重焦虑19例,显著焦虑21例,中度焦虑19例,轻微焦虑23例,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1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3.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计划生育手术主要是针对已经生育过的健康育龄妇女,她们在生育后想要通过节育办法来控制生育,或者是因为节育环脱落、异位、损坏等意外情况造成避孕失败,因此选择计划生育术达到计划生育的目的。计划生育手术对妇女来说并非是机体疾患的需要,故心理上格外敏感。部分妇女对计划生育术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文化素质较低,所以她们在手术前容易造成紧张、恐慌、害怕等不稳定的心理情绪,如担心手术时出血情况、害怕疼痛、担心术后是否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对性生活和生育能力的影响等,这都是手术患者在术前典型的心理担忧,从而导致在手术进行时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延长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术后引发并发症的几率。伴随着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普及,全国妇女对妇科知识和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有了明显提升,但是,目前仍存在部分偏远农村的妇女,由于传统思想观点浓重,思想固化,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有限,并且环境条件较差,医疗卫生水平低等原因,使得她们对计划生育手术不了解,相比都市妇女,她们更容易产生不稳定情绪,甚至抗拒手术。面对这类情况,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向她们讲解国家政策和计划生育手术开展相关知识,缓解她们的紧张情绪,放松心情,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手术,保证手术效果。做好护理对策,从基础工作入手:工作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建立尊重、和谐、有礼、友善的医患关系,塑造计划生育行业良好形象。重视宣传工作: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积极主动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宣传。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全程的心理疏导、辅导及咨询:通过计划生育服务人员对手术的详细介绍后,帮助服务对象做出知情、自主、自愿的决定,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消除顾虑,树立信心。服务人员要注意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受术者在平静、舒服的心境下度过手术关。要关心受术者的心理恢复,心理疏导不能随手术的完成而停止,还必须要严格观察,及时随访,特别是那些有明显心身症状的患者,仍要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本次研究中以130例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综合护理方式,对患者焦虑等心理问题施行了必要干预手段,包括术前的沟通与宣导,降低了患者由于手术所产生的恐惧感,增加了治愈信心;术中护理合理减少手术器械、手术室环境等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并实施有效的交谈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术后着重增加手术效果和注意事项的讲解,配合音乐等心理调节的措施等。经具体干预后的结果表现,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综合护理患者在干预后严重焦虑情况下降16.1%,显著焦虑下降25.3%,中度焦虑下降19.2%,轻微焦虑下降6.4%,无焦虑增长至66.9%,心理问题的改善效果十分显著,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问题表现,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1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3.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开展综合护理的方式对患者心理问题的调节有重要意义。魏晓芳以512例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作为对象,开展心理干预效果的相关研究,通过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有效心理干预措施,使患者焦虑与疼痛情况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研究认为对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开展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改善焦虑与疼痛情况,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本次研究的结果与该项研究基本一致。
[关键词] 整体护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c)-108-01
整体护理是一种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护理对象为生理、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根据护理对象的需求和特点,为护理对象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面的帮助和照顾,以解决护理对象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达到恢复和增进健康的目标的护理观和护理实践活动[1]。
1 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现状
1.1术前护理
1.1.1术前访视术前1日下午进行,目的是了解病人的心理、生理状况,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麻醉方法、手术,介绍手术前禁食水要求等。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减轻心理压力,增强病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1.1.2术前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病人的心理、生理情况,病人对手术的了解程度,接受手术的态度,对医疗的配合程度等[2]。
1.1.3确定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访视护士根据收集的资料和手术类别,预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
1.2术中配合
包括几点:①手术当日晨会,访视护士汇报病历,列出护理问题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护士长加以补充,使计划更加完善。②备好手术常用物品,严格检查手术间的设备是否齐全,功能是否完好。调节好适宜的温度、湿度,备好特殊器械。③热情接病人入手术室,严格查对,再次向病人讲明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④巡回护士建立静脉通道,确保畅通,安置,注意保暖,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全程陪护病人,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护理记录。⑤器械护士力求稳、准、快,术中不要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不议论病人的病情。手术结束前认真查对纱布、缝针、器械等,保管好标本。
1.3术后随访
术后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一起送病人回病室[2]。术后48~72 h到病房了解病人的生命体征、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征求病人对手术室护士的不满意之处及要求,填写意见反馈单。术后随访后,通过病人及医生麻醉师的评价,确认整体护理计划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 存在的问题
2.1整体护理存在的问题
护理人员对整体护理重视不够,护理观念陈旧,长期的传统护理模式影响了护士的价值观。大多数护士仍以传统的护理观念和模式服务于病人,即医生-护士-仪器-病人的服务模式。一部分手术室护士缺乏整体护理的管理技巧。还有一部分护士对整体护理认识不到位,缺乏责任心,使病人感觉不到关爱。
2.2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内容片面、肤浅,缺乏自我保健、疾病预防和身心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缺少沟通技巧,影响了病人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
3 对策
3.1转变护理观念
学习整体护理理念的相关知识,深刻认识整体护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术中给予病人的关心、支持是其他科护士无法代替的。
3.2加强在职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拓宽知识面,强调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功能,即顾问指导角色、协调管理角色、安全卫士角色、体贴的亲人角色等[3]。使手术室护理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拓展。
3.3提高管理水平
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者应加强自身修养,从而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和开展。
3.4提高与病人沟通的能力
良好的护理沟通能满足病人被关爱、被尊重的心理需求,能使病人增强治疗信心,使整体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术前访视是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的标志[4]。99%的病人希望手术室护士术前看望自己;92%的病人希望能了解手术室环境;47%的病人因恐惧而失眠;100%的病人需要关爱[5]。我院的整体护理开展时间已4年,手术室将整体化、人性化的观念融入护理工作,收到可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蒋李洁.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体会[J].医药产业资讯,2006,3(15):107.
[3]谢卫.巡回护士在整体护理中角色功能[J].九江医学,2000,15(1):54-55.
[4]沈志萍.浅谈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J].铁道医学,2001,29(30):173.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手术室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a)-135-02
当前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特别是入世后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人才、技术、服务的竞争。作为以人为对象的护理队伍,我们要紧紧抓住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其提供优质、高效、一流的服务,预测服务对象的需求,主动提供服务[1,2]。以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去组建我们的医疗服务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扩大和巩固市场份额。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患者人性化照护[3]。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如何及时发现和满足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应对,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1手术患者的护理、心理需求
1.1手术患者的护理需求
人们患病时,从自己熟悉的社会环境走进陌生的医院,从家庭社会的多种角色变为患者。住院后,患者非常关注自己的手术医生、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长、护士。希望尽快进行手术治疗,知道自己的手术结果;希望了解疾病的治疗效果;希望知道手术治疗所需的总费用;希望亲人的陪护及与手术室护理人员沟通交流;希望手术护士的技术娴熟;希望手术室安全舒适等。
1.2手术患者的心理需求
人们患病后,心理方面会产生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问题[4],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需求。
1.2.1焦虑恐惧心理害怕手术不能成功,经常处于惊恐不安的紧张状态,有的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精神压力很大。这时,他们希望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长、护理人员多关心他们,给他们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指导他们如何配合手术治疗。
1.2.2孤独心理人们患病后进入医院这个新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及医护人员对他们而言都是陌生的,他们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没落感。他们希望有亲人的陪护,希望医务人员多与他们谈心,尽量缩短与手术人员之间的距离。
2满足手术患者的需求
2.1营造人性化的环境
医院和手术室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的、尽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和舒适的环境。一切本着方便手术患者出发,从细微之处入手。
2.2将人性化融入护理过程
我们的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我们首先要尊重、理解、关怀手术患者,我们要把手术患者当作一个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来关注,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手术室环境及周围的人;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多与他们沟通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与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配合手术的信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他们交流,以娴熟的技术为患者服务。
3存在的问题
3.1护理任务繁重与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的需求这一矛盾日趋突出[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在手术室已开展,手术前访视、手术中护理、手术后访视,护理工作几乎占据了整个工作时间,与患者沟通的时间微乎其微,加之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护士缺乏耐心,情绪不好,这与我们的人性化护理就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3.2对护理内涵理解不全面
长期以来,我们的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受计划经济和“特殊行业”的影响,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感受和生理体验。护士的知识面狭窄,知识陈旧,我们的护理工作者普遍缺乏伦理学、心理学、行为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及不重视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这给我们开展人性化护理增添了困难。
4对策
4.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为了使我们的护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需加大护理人力资源的投入,尽量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梯队。为了减少护士人才的流失,医院也要重视护理人才的使用,完善激励机制,尊重与理解护理人员,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及各种需求,为护理人员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开展向榜样学习,树立真正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充分认识护理人员的价值,从而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她们最大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2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这就要求我们新老护士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补充新知识,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护理技术,跟上时展的需要。定期举行诸如“假如我是患者”的活动,让我们的护理工作者进行换位思考,充分体会作为一名手术患者所产生的一系列需求,从而将我们的感情及智慧融入到护理活动中。人性化护理是近年来被人们所赞赏和推崇的一种服务模式,有人将其称之为新世纪服务模式的一场革命。作为一个新的服务理念的形成,一个新的服务模式的推行,它不是独立存在的,更不是一朝一夕促成的,而是需要不懈的学习,长期的积累,从个人到整体,从被动到主动,从点到面,从表面到深层。作为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在逐步完善自己人文修养的同时,使人文理念真正扎根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贯穿于为患者服务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叶志弘.以人为本提供超期望服务[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315.
[2]王艳萍.更新护理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91,90.
[3]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
[4]戴晓阳.护理心理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9-110.
子宫疾病;手术;心理问题;心理护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也不断提高,追求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子宫作为女性身体的一个重要生殖器官,在人们的意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给那些需要手术治疗子宫疾病的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也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江西省人民医院2008年200例子宫疾病患者的术前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紧张和担心,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症的信心和勇气,让患者能够较轻松的接受手术治疗。
1 临床资料
本院妇产科2008年1月至12月,共做了子宫疾病手术200余例,作者随机对200例患者进行了术前心理分析与心理护理。其中子宫全切除术181例,子宫次全切除术19例;腹式手术111例,阴式手术89例;子宫肌瘤104例、子宫腺肌瘤21例、宫颈癌18例、子宫脱垂17例、子宫恶性肿瘤10例、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8例、子宫内膜息肉6例、子宫内膜异位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4例、不育症3例、子宫畸形2例、子宫颈发育不全1例;年龄在35岁以内的16例,35岁(含35岁)~45岁的92例,46~55岁的63例,56岁以上的29例。
2 临床分析
从临床资料分析,子宫疾病多见于35~55岁的妇女,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在单位上,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起着骨干作用,且工作责任感强;在家庭中,上有老人、下有小孩要照顾,家庭负担重,所患疾病又在生殖器官上,所以手术治疗给这些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术前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谈时,发现她们或多或少存在如下问题:①尚未生育者担心丧失生育能力;②已婚已育者担心手术切除了子宫和(或)宫颈后会引起性生活障碍,不能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以致影响夫妻关系;③ 担心没有月经对身体有影响,特别是农村妇女,怕术后影响体力劳动;④担心手术治疗住院时间长,在这期间,自己的工作被中断,又怕自己的工作被别人取代,从而影响工作;⑤担心住院期间,不但不能照顾家庭,还需要别人来照顾自己,给家人和朋友带来不便;⑥ 担心做术前准备、手术中、手术后会引起疼痛;⑦担心麻醉意外;⑧担心手术费用高,给家庭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⑨担心亲威朋友知道后会说三道四;⑩癌症患者害怕死亡。
3 临床护理
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本院进行了相应的心理护理,术前利用做入院宣教、术前准备和健康教育等机会,与患者进行朋友式的交谈,有时亦特地安排时间与患者交谈,让其把真实想法告诉护理人员,以了解其的心理动态,帮助患者分析不做手术带来的不良后果,如:月经过多者,由于长期慢性失血,不仅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会引起继发性贫血;子宫肌腺症患者随着月经周期的到来,出现的痛经现象,让患者恐惧来月经,长此下去,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造成精神紧张。
3.1 对尚未生育的患者,要告诉其,只要有一线希望,医生都会尽量为其保留子宫。实在保不住的,只有进行心理疏导,让其正视自己的疾病,不能为了生育后代而延误了治疗时间,甚至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况且,随着当代文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育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些女人只是为了传宗接代的旧观念已经逐渐被人们抛弃,丁克家族不断增加。再则,还可以领养一个孩子;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育观,放下思想包袱,不断从各方面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生活,从而协调加深夫妻感情[1]。
3.2 对于那些怕影响夫妻感情者,向其仔细讲解卵巢、子宫以及阴道的生理功能,让患者家属尤其是丈夫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以取得其理解和支持,达到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的目的。
3.3 对那些担心影响劳动力的患者,要告诉其子宫的主要功能是孕育胎儿和在卵巢的作用下产生月经,手术切除了子宫,只是不能怀孕了,不会对体力产生影响。
3.4 对于担心影响工作的患者,术前尽是让其安排好单位的工作,有时也直接与患者单位领导取得联系,让其领导为其安排好工作,以解除后顾之忧;要让其明白,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工作。
3.5 对于担心住院期间不能照顾家庭的患者,要让患者术前尽量安排好家里的事物,再做手术治疗。
3.6 对于害怕疼痛的患者,要详细介绍术前准备、术中的经过,术前准备中的备皮,就是用剃毛刀把手术部位皮肤的汗毛和刮掉,这个过程只有轻微疼痛;插尿管时尿道口会有点胀,都是可以忍受的;手术中会打麻醉,在这过程中是没有知觉的,也不会感觉疼痛,术后疼痛可用止痛药或镇痛泵。
3.7 对于担心麻醉意外者,告诉其麻醉过程中,一直有麻醉师在旁边监护,还有监护仪监护麻醉效果及经过,向患者讲解麻醉经过。
3.8 对于那些经济困难者,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告诉家属只有治好了病,才能有更好的身体,对以后的工作和对家庭都是有益的。
3.9 对那些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病情的患者,要告诉其,为患者保守秘密和隐私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工作人员以外的人是不会知道其病情的。
3.10 对于癌症患者,通过与患者的接触,根据性格、文化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决定是否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对于那些文化程度低,又非常害怕患癌症的患者,尽可能不直接向患者说明病情,而是说明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延误治疗的不良后果等,向家属详细介绍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取得家属的合作;对于一些文化程度较高,性格开朗的患者,应告知患者目前手术是治疗早、中期癌症最有效的方法,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化疗和(或)放疗,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及治疗方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让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3.11 术前安排访视接受相同治疗方案并已获得明显疗效的病友,交流感受,分享效果,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或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2]。
4 结论
通过对上述200例需要手术治疗子宫疾病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分析和针对性心理护理,让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和治疗方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紧张和担心,使患者对手术治疗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以配合治疗,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也取得了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能够较为轻松地接受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法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在医疗工作实践中,很明显地感觉到患者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投诉和付诸于法律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手术室作为病人治疗的特殊场所,护理工作与法律的关系密切。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必须学法、懂法,在护理行为中守法,在维护病人的权益的同时,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医疗纠纷,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1 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使用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发,手术室护理记录单作为法律文件,将成为举证倒置的有力证据,成为有效提供术中一切护理行为的客观证据。简明、准确、完整地记录术中所用的物品、器械及术中护理情况,填写时由该台手术的巡回护士准确填写,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内容必须客观真实,不可凭个人的主观想像,交接班时应按照记录单中的有关内容进行逐项交代,切勿遗忘签名[1]。患者送至病房与病房护士交班后,立即请病房护士签字[2]。
2 规范护理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护理工作必须由护士干,护士只能干护理工作。在手术室有时麻醉医生有事往往会让巡回护士代为监护病人,有时手术医生人手不够会要求护士干一些不是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护士往往会很愿意帮忙。这在以前被视为“团结协作好,护士积极肯干”。但往往由于能力不及出现一些“好心没干成好事”的情况。有时有些护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却让其他人员承担也容易引起纠纷。因此,护士必须干护理工作,护理工作必须由护士干,不可越职行事。任何护士需他人顶替时,必须由具有相当的技术职称的人员代替。加强手术室护士责任心的培养及提高认识,洗手护士提前15~30min洗手上台,认真清点纱布、器械数量,并检查每块纱布是否是规定手术用纱布,并做到随加随记。不要把器械、敷料物品的核对流于形式。明确工作中每书写一笔都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如不依法办事,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手术室护士要严格遵照工作规章制度配合手术,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查对工作容不得丝毫马虎大意,清点程序作到清楚、仔细、严格、医护配合。重视业务学习,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专业知识,熟悉掌握各种手术的配合、准备、仪器操作。操作动作迅速、敏捷、准确,即要达到稳、准、轻、巧、快为标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中用药、输血情况,紧密配合麻醉工作。
3 正确处理病人的隐私权知情权和保护性治疗的关系
现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病人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并可参与自己的治疗方案,但对病人的隐私还是要保密,有的患者为了达到健康的目的,会毫无保留地讲出自己的难言之隐,但是病人有权要求医护人员给予保密。而医护人员也必须明确认识到了解病人病情是为了及时解除其痛苦,早日康复,所以绝对不可将病人的难言之隐随意泄露或当作笑料宣扬。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点,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病人的隐私部位,在护理操作中,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尊重病人的意愿,注意遮挡,应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3]。
4 护理人员的语言
手术室护士应注意交流勾通艺术。做到和蔼可亲、举止端庄、礼貌待人,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注意保护性语言的应用,避免患者猜疑,产生恐惧心理可或造成精神伤害。加强对高危患者高危操作的护理指导和监控,降低手术风险因素。护士与患者交谈时要慎重,给自己留有余地。既要对患者负责,又不要违反原则,切忌医务人员对患者说“死不了”、“没问题”之类的话。在手术时不要说与做手术无关的话和事,特别是不能谈论患者的病情,即使是全麻患者,在某些程度上患者的听力依然存在。在手术中,如医护之间发生争执时,不得在手术台上争吵,应手术后协商解决。在手术室最常遇到患者询问手术还有多长时间,手术是否安全等,护士应慎重解释。还有一些剖宫产手术患者家属经常询问是男孩、女孩,护士也不要轻易回答,以免说错引起纠纷,应由手术医生告知。更不能在产妇还未出手术室就把孩子交给家属,以免被人冒领。孩子应随产妇一同送回产科。
4.1语言使用不当在手术室这个特殊环境里,由于护理人员缺乏沟通技巧或工作任务繁忙,面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时,回答简单、生硬,引起患者反感;另外医务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可能影响患者的病情变化、预后和转归,严重者还可引起医疗纠纷[4]。
4.2医护人员的语言要求手术室护士在接患者时态度和蔼,语言要诚恳,并且有问必答,并简单介绍手术的人员及手术步骤,以消除患者的疑虑,取得患者信赖,让患者在最佳心理状态中接受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切勿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要给患者以安慰性的语言,使患者感到信任与安全感。术中汇报病理结果时要回避患者,以免恶性结果刺激患者而产生不良应激。
5 强化手术室护士法律意识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全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患者和家属因对医疗工作不满而向司法部门申诉,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作为手术室护士除按护理常规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依法办事,在维护好患者的权力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自我约束,自我保护,把法律作为工作责任、个人权利、义务、自由的价值尺度[5],确保护理安全。
6 小 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处理已进入到法律轨道。人们更多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作为手术室护士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严格执行护理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保障手术病人的健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我们从事着特殊的职业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有高度的责任心、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娴熟的配合技巧,做到快、稳、准,与麻醉医师密切配合。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完善,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曾宏玲,黄莉,向英.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使用.护理学杂志,2003,18(7):514-515.
[2] 钱红姿,张海彤.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使用体会.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227-228.
[3] 李兰春.医疗改革中手术室护理的法律问题.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3,1(4).
关键词: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临床护理;探究分析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继发病变的一种,多由于外力作用头部所致,具有病情急、发展快、治疗复杂的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残致死率[1]。就目前临床治疗情况来看,首选血肿清除术进行临床治疗,并结合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果,控制死亡率[2]。在本组探究中,通过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清除术治疗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120例,采取对照护理的方法,评价针对性护理的临床价值。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13-62岁,统计患者致病原因,其中交通事故58例,跌伤22例,坠落伤20例,击打伤10例,其他伤害10例。其中50例硬膜外血肿,38例硬膜下血肿,32例脑内血肿。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颅内血肿诊断标准,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的患者,事先告知患者或其家属本次探究的方法与目的,征得其同意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进行准确诊断后,均采取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进行麻醉后,采取开颅置管引流的方法清除颅内血肿,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各项体征指标。护理方法:手术治疗期间,采取对照护理模式,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意识清醒的患者进行术前宣教,同时建立静脉通道,使用甘露醇进行颅内降压,并在术中配合术中进行手术治疗,及时告知术者病人的体征信息,术后做好体征监测,进行用药护理、引流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指导等;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术前做好临床资料调查,结合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必要时进行专人护理,术前采取心理护理与临床宣教,术中采取预见性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完善常规护理步骤,并加以呼吸护理与恢复护理[3]。观察评价方法:首先统计两组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之后根据预后效果,比较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情况,最后采取自制问卷,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采取满意、一般和不满意的评价标准,其中满意度包括满意与一般。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1.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取手术治疗和对照护理后,两组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死亡出现。其中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观察组91.7%显著优于对照组78.3%;而且观察组一期愈合率91.7%显著优于对照组78.3%,P<0.05,在护理中,观察组患者并未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有4例并发症,其中1例颅内感染,3例术后出血;之后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也显著占优(96.8%,3 讨论
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病率较高,多数患者是由于交通事故、坠落伤或摔伤、以及暴力伤所致,因为产生的血肿会压迫脑组织与血管的正常运作,因此对患者生命威胁极大[4]。并且该类患者往往会合并其他病症,如果不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很可能会对手术治疗产生影响。目前临床治疗中,主要采取颅内血肿清除术加针对性护理的治疗模式,而且经过本次探究,也对针对性护理的临床价值予以肯定。笔者则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本次探究进行如下总结。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是通过开颅手术,安置引流管的方法将血肿清除掉,因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如果抗感染护理不到位,就会引发颅内感染,最终影响手术疗效。因此临床护理的有效与否就成为治疗的关键之一。在本组探究中,观察组患者所采取的针对性护理就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首先通过心理护理与宣教护理,可以使意识清醒的患者减轻心理压力,这对保证术中心率、血压等监测指标的稳定性有显著意义;其次在手术时,加强抗感染和预见性护理,避免诱发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再者术后完善常规护理的方法,提高引流管的无菌护理,确保饮食护理与药物护理的针对性,并结合病情观察,确保患者恢复效率;最后还要进行健康指导,以及康复训练,逐步恢复患者身体机能,而且笔者发现,经过有效的康复训练,多数患者的身体机能都有显著改善。而且根据本组探究的结果也不难发现,采取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其各项监测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这对减少医疗纠纷有显著意义。
综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对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龚启慧,翟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护理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06(10):198-199.
[2]苏洁静.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2):220.
关键词:探讨;乡镇医院手术;问题
基层乡镇医院手术室护理的对象主要是即将进入手术室以及做完手术的患者,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乡镇医院手术基层护理是指为手术期间的患者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通过综合,为患者减轻身心痛苦,使患者尽早渡过疾病折磨期。随着人们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基层护理差错导致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给乡镇医院机构也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基层护理的质量有待提高。
1基层乡镇医院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经资料调查和研究可知。乡镇医院手术室护理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术前缺乏心理护理在进手术室后患者心理上、身体上都比正常人脆弱,承受能力低,非常敏感,因为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加之即将面临手术,患者心情会非常复杂,如恐惧、焦虑甚至绝望闭。然而,目前中医院手术护理过程中体现了因病施护,却没有体现因需施护,没有注意到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而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这个问题值得医疗机构深思。
1.2术中预防感染问题手术室是进行抢救及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场所。中医院术中感染问题是手术常见并发症,也是医疗护理中的重要问题翻。导致感染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这也跟医疗人员的预防知识密切相关手术中稍有疏忽。就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因此,手术期间预防感染的问题需要重视。要对基层护理人员加强管理。
1.3术后缺乏及时随访手术后,患者需要经过恢复阶段,接受后期治疗。在这个阶段,基层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手术后,很多患者身体上会有很多不适的感觉,有些是手术后的正常症状,但是也有些是因为患者对用药敏感的反应。因此。患者身体的每一个不适反应都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甚至影响其生命安危。很多年轻的护理人员因为缺乏这些常识,缺少与患者交流,从而不能及时反映给医生。做出相应的措施。
2基层乡镇医院手术室护理对策
2.1为患者创造最佳心理状态进入手术室后,手术之前,患者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消除患者的恐惧,增强患者的安全感闭。作为照顾患者的基层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去人性化照顾,对患者做好心理舒适护理。手术时护理人员应了解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
2.2手术室及时消毒目前医疗机构大部分都是使用药物预防感染。在正确的时间使用适宜剂量的抗生素,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但是仅仅使用药物是不够的,还要认真做好防感染的准备工作。
2.3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手术后。患者处在昏迷状态。基层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最周到的护理。
关键词 手术室 手术护理记录单
手术护理记录单是巡回护士对患者术中护理情况及所用器械、敷料的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时完成,手术护理记录单也是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各项制度的执行及患者特殊情况的记录,是手术室保留在病历档案中并准许患者及家属复印视为有法律意义的护理原始资料。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使用,为手术的安全进行提供了保障,也为每份病案提供了法律依据[1]。如何提高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质量,是目前护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
常见存在问题
缺项、记录不全。护理人员对其不够重视,有时为了省事,把项目漏写。如进行了输血、物品清点等操作,却没有相应的记录,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如体重、皮肤、药物过敏史等未记录。记录不全面,关键内容漏记,如经常漏记手术输液量、带回液体量、是否有标本等。护理人员记录数据要准确、全面、客观,使之具有完整性和科学性。
手术护理记录与麻醉记录内容不一致:例如1例宫外孕患者手术名称,麻醉记录左侧输卵管切除,护理记录为右侧输卵管切除。又如1例LC患者,麻醉记录10:10出室,护理记录10:20出室。
灭菌指示卡、植入物、输入血液制品。植入物3M胶带忘贴,所用钢板、一次性吻合器等合格证和医生交接不清。
字迹潦草、不清楚,错别字,涂改、刮擦。在下笔书写前未经过认真思考,书写随意,出现书写错误时,用刀片刮掉甚至直接在错误处涂改。
分析原因
护理人员对手术护理记录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职业风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对手术护理记录缺陷会引起医疗纠纷认识不够,对引起的法律后果的严重性缺乏了解。
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沟通不够。由于沟通不够,造成个别手术护理记录单与麻醉记录单内容不一致,麻醉医师与手术室护士虽然专业不同,但应做到专业互补、相互协作,护士应熟悉麻醉相关知识、了解麻醉内容。
责任心不强,执行制度、规定不够认真。对手术护理记录单填写内容及要求掌握不够准确,造成内容书写不及时、不真实。
防范措施
加强责任心培养。培养手术护士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规范书术护理记录,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清点物品数字必须清楚、清晰,严禁涂改。
个人自查。按照护理记录质量标准自己检查,每完成1项护理记录检查1遍,保证每1项都正确无误。
夜班检查。夜班查当天的记录单,发现问题告知本人,并及时改进。
科室控制。科室应有专人检查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护士长或指定一名资历较深及责任心较强的护士负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告知责任人,以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同时,与患者多交流,取得患者对护士信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
定期讨论。对这一段时间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问题。
从法律意义角度规范手术护理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单是严肃的医疗文件,它不仅是护理工作的需要,而且在将来可能发生的法律纠纷中也会发生作用,因此,必须从法律的角度规范书写,并与医疗文件同步的原则。
总之,对手术护理记录单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原始记录及医疗纠纷的举证资料,因此我们要非常的重视护理记录单,按要求书写,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意料护理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政司.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汇编[S].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