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导论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导论

时间:2023-08-07 17:30: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导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导论

第1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081-02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日益深刻地影响人类工程活动,大工程观念逐步取代将工程理解为单纯工程技术活动的狭隘观念,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界的指导理念。麻省理工学院率先提出“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理念,提出现代工程教育必须向实践化、宽泛化、整合化和全球化的发展。2006年,“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第三次研讨会在徐州召开,标志着中国工程教育引入了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以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指导,世界各国高等工程院校都开展了以加强人文教育为重要特征的教育改革。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对21世纪新的工程人才提出了11条评估标准,其中5条均为人文素质方面的标准,将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等人文素质与专业工程技能相提并论。可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工程观的内在要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大工程观引领下各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特征。近年来,我国的许多理工科院校也顺应世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潮流,积极加强人文教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是我国重要的地质工程人才培养基地。在社会对于地质工科人才素质需求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工程学院努力探索“三观三型”地质工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所谓“三观”是指“国际观”、“大工程观”和“人文观”;“三型”是指“创新型”、“实践型”和“复合型”)。目前,地质工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的现象,其根源应当归咎于狭隘的科学观和人文观。本应相辅相成的科学观与人文观,由于被过分割裂,使得工科人才的培养过分注重科学观而忽略了人文观的培养。实践证明,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其科技能力难以很好发挥,科学的“大师”无不是人文的“大师”。因此,新形势下的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必须注重“人文观”培养。围绕“三观三型”人才培养目标,工程学院在构建地质工科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明确指导思想,找准目标定位,为人文素质教育明确发展方向

人文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一个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问题,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保持独立性人格。人文知识教育是基础,主要通过人文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文、史哲、艺等人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对蕴含其中的人文思想有基本理解;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结合这个目标,2007年,时任工程学院院长、著名地质工程专家唐辉明教授在学院教代会上郑重提出工程精神应该成为凝聚工程学院全院师生奋发图强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工程精神概括为:一种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创业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是一种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是一种心胸宽广、止于至善的人文精神。弘扬工程精神、传承工程文化不仅是学院加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学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程,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弥补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短板

工程学院重视大学生人文基础知识教育。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加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比重,做到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并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必须选修可持续发展专题、文学与艺术欣赏、音乐、书法与绘画等人文类选修课程,同时学院自主开设《工程文化与工程精神》和《工程导论》课程,引导大学生从人文视角反思工程活动。在开设人文选修课过程中,学院通过举办教授荐书活动,向学生列出一批选读书目,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勤于探询,激发学生自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通过系列人文知识教育活动,工程类大学生完善了知识结构,丰富了知识储备,培养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将人文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让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时受到人文熏陶

专业课教育是整个地质工科培养体系的核心环节,占据了大学生大部分课程学习时间。如果专业课教学都能够追求“起于知识,止于境界”的课程理念,帮助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追求道德、情感、价值观等“高境界”的价值目标,人文教育就有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反之,人文素质教育如果不与专业教育结合,相互割裂,人文素质教育就难于深入和持久地开展。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以弘扬工程文化,传承工程精神为价值目标的人文素质教育渗透是人文素质教育持续、深化和提高的重要措施。工程学院鼓励各个专业在地质工程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教师自觉进行专业课教学内容背后的人文知识及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挖掘,构建富有个性特色的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知识的内化过程,通过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来提高教育效果。我们经常可以在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上听到教授们通过教授学科发展史、学科发展中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的事例等,和学生一起讨论工程伦理、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工程师的诚信意识等话题。通过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四、重视社会实践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实践中升华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有着强烈的现实关照,必须正面现实社会,融入现实社会,不能脱离或者回避现实,自我封闭,最后陷入曲高和寡、苍白无力的境地。所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人文社科知识传授的同时,又要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参加各项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磨炼思想、砥砺品格。工程学院鼓励人文素质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寒假推出“家乡美”主题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开展社会调查,使其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让学生在社会调查过工程中不断调整自我、改造自我,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暑期结合《社会调查》课程,推出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深入行业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学院依托学院学术科技类社团优势,组织了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讲团,深入秭归、西宁、唐山、北川等地开展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调查与宣讲。团队也荣获了湖北省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学院组织岩土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讲团,赴北京周口店、湖北荆州等地开展岩土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调查与宣讲活动。学院还组织公共安全知识公益宣传普及活动,赴中小学开展校园安全宣讲活动。学生通过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牢记使命、专业报国”的社会责任意识,增长了才干。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想环境

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置身其中的大学生天天耳濡目染,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有着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工程学院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功能,致力打造院本特色校园文化――工程文化。学院已经形成了以工程文化为龙头,以工程文化节为载体,全院师生共同参与的院本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学院开设工程文化论坛,包括名家讲坛、青年教师讲坛、大学生(博士、硕士、本科)论坛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至今已经举办50余讲。论坛有固定场地,固定工作班子,固定讲师班子,统一标识。论坛主题涵盖工程哲学、工程史学、工程美学、工程职业道德、工程文化与人文修养和国内外工程发展趋势等,工程文化论坛成为学校理工科院系开展文化建设的典型代表;工程学院连续举办六届工程文化节,以工程文化节统领各种学生活动(工程精英联盟培训计划、工程文化进社区、“未来地质工程师”演讲比赛、学生特色科技活动――纸结构模式大赛、学习“一帮一”春风帮扶活动、全民健身日、党员读书活动、明德工程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等),注意发掘第二课堂的人文素质教育意义,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基础素质教育;学院注重营造利用多方群体、利用多种契机、利用多个渠道宣传工程文化和工程精神,形成群体认同的良好局面。工程文化进社区,让优秀工程建筑、杰出工程师时刻与大学生相伴;明德工程网、明德工程志愿者协会、明德工程志愿者服务活动以统一的标识,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文化、体育和艺术活动,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浓郁健康、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中理解大学精神,以“真、善、美”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提升他们的人格、气质、修养,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回应飞速发展的社会挑战工科教育的重要对策,也是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遵循这一思路,继续开拓出一条地质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劲,朱凌.面向创新型国家,推动中国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2006,(3).

第2篇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欠缺,引起了党和政府、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各高校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做了诸多理论和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依然不平衡,尤其是对于理工科大学而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玄、虚、浅、散”的现象。所谓“高”,就是表现为把文化素质教育写在文件上、挂在口头上,讲起来很重要,做起来旁边靠;所谓“玄”,就是把文化素质教育说得很玄乎,难度很大,贪大求全,难以把握,可望不可即;所谓“虚”,就是把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做表面文章,花样文章;所谓“浅”,就是内容上表现为单项化,把文化素质教育肤浅地理解成唱歌、跳舞等技艺型的单项活动,或者简单地归结为让理工科生学文史,让文科生学理工;所谓“散”,则是表现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文化活动设置上,没有明确的和前后一致的指向和目的,东一榔头西一棒,“东边日出西边雨”。

这些现象从根本上而言则集中表现为:缺乏认识上的统一性、目的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关联性、对象上的针对性、活动上的系统性;实施中表现为临时性、随意性、不持久,内容浅层化、活动表层化,没有很好把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和设计文化素质教育。

二、实践的基本路径

近年来,兰州理工大学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在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上,对理工科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和方式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以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指导原则,以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为培养目标,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体系、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为有力支撑,强调教化养成、以文化人、知行合一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学校着眼需求整合资源,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让大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注重实践行为引导,构建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体系,让大学生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教化养成;熏陶感化以文化人,拓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让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并由此,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与办学格调。

三、实践的具体方法

1. 厘清内核把握重点,确立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让文化素质教育在紧贴学生中落地生根

(1)确立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的目标。分析总结多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经验,可以发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整体性、弥漫性、渐进性等特点。要使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取得预想的效果,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和设计。首先要厘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学校近年来,把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在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上,即在价值根基上懂得做人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内化为德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来规范行为,升华美好心灵,以此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核,而人文知识传授、实践活动开展、环境氛围优化都要以此为目标,并由此来整体把握和设计整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

(2)确立“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指导原则。“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构成一个整体,深化了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为学校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

――生活化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文化素质教育。2004年以来,学校每年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问题之所在,找出文化素质教育生态链上的“裂点”、“缺点”和“断点”。不难得出结论,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最需要链接的是人文素质的培育,而其中最紧缺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教育。因此,学校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人文素质教学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的构建中一以贯之。通过活跃和丰富学术文化、科技文化、体艺文化、心理文化、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网络文化、社区文化、社团文化、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等,把学生生活转化为文化素质教育资源,使人文素质教育饱含生活元素,富有生活气息,融入和渗透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充满生机活力,实现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全员覆盖,全过程开展。

――人文化就是从关心人、尊重人入手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题中之意和核心内容,更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首要着力之处,是由外在的教育进入大学生内心世界,把文化知识内化为文化素质的钥匙和媒介,正所谓要以爱心育爱心。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中,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活动开展,都注重从点滴小事中去感染人,从具体工作细节中去感化人,把人文精神的理念外化为人文关怀的行为,以人文关怀的行为感染和影响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诗意化就是以精神生态和审美趣向来提升文化素质教育。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注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以审美活动为载体,以情境互动为表现,通过凝练和宣传学校“红柳精神”,打造红柳品牌文化,优化校园人文环境,提升文化品位,强化引导作用,以高尚,高格,高雅,熏陶之,感染之,化育之,引导大学生从中体味、感受精神的自由和内在的幸福,使大学生在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里诗意地栖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滋润。

学校在“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原则的指导下,以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较好地解决了“高、玄、虚、浅、散”的问题,使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认识更加统一,目标更加一致,内容更加系统,氛围更加浓厚,特色更加鲜明,由空中落到地面,由虚浮变为实际,由散乱趋向系统,渗透融合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2. 着眼需求整合资源,优化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让大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

课程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主渠道。学校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学校教学资源的实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内容,对原有的文化素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增强了课程知识体系完整性和各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构建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内的,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使大学生文化素质在文化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

(1)整合课程模块,优化课程体系。学校从1994年开始在大学生中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经过近20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在全校本科生中逐步开设了100多门人文素质选修课程,规定学生必须修读5个学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在2006年、2010年两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收缩战线、优化结构、凝练特色、服务学生的要求,对分散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进行了规划、整合、完善,凝练为历史及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经典名著赏析教育课程、思维及道德养成教育课程、政治法律素养教育课程、知识普及教育课程五大课程模块,把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进而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规划体系和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努力为学生构建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哲学导论、科学技术哲学、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读、西方文化概论、大学生实用心理学等13门课程成为学生喜爱的精品课程。同时,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使二者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让学生感受到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还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指向的一致性,同一性。

(2)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学校积极推进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手段。通过组织教学观摩、参观、专题讨论、集体备课、学术沙龙等,积极开展文化素质类课程教学特点规律的研究,主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普遍采用了情景式、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和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启发思路,加深认识。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校改变原有的纸笔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将文化素质类课程成绩考核分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两部分,加重论文及答辩式、案例分析式考试的份量,以等级制取代百分制。这种考试评价方式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考查学生学习的效果,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思的目的。

(3)加强队伍建设,编选精品教材。学校成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配备了专业老师,制定了教师引进和培养计划。通过开展培训学习、加大引进力度等措施,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建设,购买大量的文化素质教育类书籍、影视资料等,丰富学习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学校教师和校外专家编写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教材,选用教育部推荐的文化素质教育优秀教材,保证课堂教学内容和授课的质量。

3. 注重实践行为引导,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系,让大学生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教化养成

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是一个知行合一、教化养成的过程,而其主体实践和切身体验活动,是将文化知识内化为文化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根本途径。学校通过科技学术、文化艺术和社会实践为三大支撑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平台,组织大学生开展系列化、届次化的主题实践活动,将文化素质教育从课堂拓展到实践,从课堂外延到校园,延伸到社会,由耳濡目染到身体力行。近年来,学校先后在校内、省内外建立了一批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教育基地,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红色圣地参观研讨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经典诵读活动、读书演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知识储备服务社会,亲身参与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之中,不但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挖掘了自己的潜力,体验了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带来的快乐,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更重要的是这种价值体验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人文精神的情感体验和主体认知,升华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励他们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学习进步的实际行动。

4. 熏陶感化以文化人,拓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让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很大程度上是在一定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氛围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近年来,学校以红柳品牌文化为引领,通过积极拓展、构建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突出校园文化的人文内涵,让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

红柳精神是兰州理工大学90余年形成的办学特色和光荣传统,学校深入挖掘红柳精神的文化内涵,打造了一批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富于创造性的红柳品牌文化。学校推出的“红柳大讲堂”,受到师生员工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创作的诗歌《红柳颂》,已成为师生员工耳熟能详的校园文化经典作品;创办的红柳网,月点击量超过10万人次。

在红柳品牌文化的带动、示范、辐射、提升下,红色文化活动、节庆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心理文化活动、网络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从学校到学院、社区、班级、社团等各层面全面展开,系列化、届次化的科技学术、文艺体育活动,精彩纷呈,推进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渗透,全方位覆盖,使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浓厚氛围里得到浸润和熏陶。

四、实践体会

以“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指导原则,构建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实践,深化了对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点规律的认识。

首先,要遵循“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的指导原则。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建立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目标任务、方法渠道提供了基本遵循。就是要坚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为目标,以课堂教育、实践体验和文化熏陶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用体系化的知识教育,主体性的实践体验,人文化的表达方式和诗意化的熏陶环境,使教化养成、知行合一、以人化文、以文化人相统一,让大学生能够处处感受到这样的文化氛围,乐意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快乐,从内在素质上整体提升文化品位和素养

其次,要把握整体性、一致性、覆盖性的基本要求。文化素质教育尽管内容涵盖方方面面,蕴含丰富,但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又具有很强的整体性,是人格修养、道德品质、文化知识、诚信责任、法律和公民意识诸方面教育的整合体。在内容上,要通过建立与教育目标相适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整体优化的教育教学体系,促进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教学积淀、实践养成、熏陶浸润等要素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在组织领导上,要通过建立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机制,保证文化素质教育决策科学化、责任明晰化、管理目标化和工作制度化,各级领导、各部门都能够围绕教育目标协调一致地组织文化素质教育;在教育对象上,要坚持课堂教学、学习实践、氛围熏陶相结合,并积极利用网络传媒等科技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研习文化知识,开展主体实践活动,接受文化熏陶,立体交叉、动静结合的环境氛围,使文化素质教育覆盖到全体学生。

第三,要采取渗透性、渐进性、持续性的培育方式。要通过学校、学院、社团、班级、社区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把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制定有梯度的和专业特点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实践活动,保证学生在校四年期间能够循序渐进、持续不断地受到文化素质教育。

第3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本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231-03

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它不以追求知识与技术为目的,而是通过对人的生存及其意义的探求,使人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大学生走出价值困惑,在于“人格心灵”的唤醒,在于对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导向和支撑作用。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将人从自然状态中解放出来,非但需要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还必然也必须需要获得价值理性和终极关怀。只有通过对人文知识的反思,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对终极关怀的体认,才可使个体达到自觉的状态,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那么,什么是人文素质教育?

(一)古汉语语境下的“人文”含义

当代意义的“人文素质教育”既非古代汉语中所固有,也非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古汉语中,“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贲卦》的彖辞中:

《彖》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曹魏的王弼之解:“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文也。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1]

唐代孔颖达诠释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者,言圣人当观视天文,刚柔交错,相饰成文,以察四时变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2]

宋代程颐认为:“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3]

综合上述古人的阐释,本文认为古汉语“人文”一词是置于“天道”与“人道”、置于“文明”与“威武”对比之下而言的,在这种语境下,“天文”指日月星辰等之运行,“人文”则指以礼教文化为代表的人类社会现象。

(二)西语语境下的“人文”含义

英文不存在与古汉语中“人文”一词相对应的词汇,反映西方人道主义、人文主义思想的词汇,英文为“humanism”,是从德语译过来的。

牛津英汉双解词典对humanism一词的解释是:(1)“system of belief that concentrates on human needs and seeks rational ways of solving human problems.”――关注普通人的需要并寻求通过理性而不是神学途径来解决人类问题的信仰体系,汉语译作“人道主义”,与“神道”相对。(2)“study of mankind and human affair (contrasted with theological subjects).”――研究人以及人的事情,以别于神学的研究,汉语译作“人本主义”。(3)“literary culture (esp in the renaissance )based on Greek and Roman learning.”――基于希腊和罗马学术思想的文学思潮,尤指文艺复兴时代的,汉语译作“人文主义”。其实,反映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学科为人文科学,源自拉丁文,即humanita,指人性、教养。文艺复兴时期所提出的人文科学教育,旨在对抗神本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禁锢,强调扩大课程门类,如社会科学、文化艺术以及自然科学,因此人文科学简称HASS(Humanist ,Arts ,Social ,Sciences),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4]。

以上探源性研究,可以看出英语中“humanism”一词和“HASS”词组简称是反对神学的产物,它的前提是对人自身的关注。而在古汉语中,“人文”一词与“天文”、“天运”对举,它的前提是对道德意义的“天”的关注,其含义非常广泛。不难看出,中西方“人文”一词的含义有着本质的差异。

(三)经济全球化语境下人文素质教育的含义

《辞海》《辞源》《现代汉语大辞典》《教育大辞典》皆无“人文素质教育”这一辞条。“人文素质教育”既不是古汉语词汇,也不是现代汉语词汇,它是教育理论界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创造的一个新概念。至于这个概念的原创人是谁,已难以考证,不过,说它是近二十多年的社会思潮所催生的大概不会有错。这种社会思潮表现在三个层面:

其一,现当代西方思想家对后工业文明带来的一系列异化问题的反思。西方经过三次工业革命的洗礼,由此也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流行。教育思想家们警觉其潜在的危险,重新审视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和人文精神,建议调整教育的功能和目的,使教育重新回到人文的轨道上。在这种背景下,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对21世纪教育战略思考的行动建议:“人类不能没有对道德理想和精神价值的渴望和追求,因此,教育的使命就是根据各国的传统和信念,在充分考虑文化多元的情况下提高个人的思想境界,以获得普遍的价值并在某种程度上超越自己。”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致方向[5]。

其二,面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我国教育思想界对科技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反思。现代化以来,科学技术给人类发展自身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但人类却愈发沉浸于物质享受,而忽视了对完善人格的追求和自身潜能的全面发展,造成价值取向偏轨,道德滑坡。科学的异化,还引发了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全球问题。这种现象反映到教育领域,使教育中的功利色彩日益浓厚,科学学科迅速占领了教学内容的主要阵地。于是,有学者提出了“人文教育”这一概念,试图用它来克服这些问题[6]。杨叔子院士倡导人文素质教育,提出:“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打就垮,永远受制于人,痛苦受人宰割;而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打自垮,自甘受制于人,宁愿为人奴隶。”[7]

其三,我国学者针对应试教育产生弊端的反思。面对应试教育带来的升学竞争日趋激烈、模式求同划一、偏重知识、死记硬背、缺乏个性等问题,教育思想界诸多学者对人才质量进行深层次思考,强调在观念上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种思考、这种转变,是我国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必然选择。在这种氛围下,政府适时提出素质教育改革。

在三种社会思潮的推动下,许多学者界定人文素质教育内涵:“人文素质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努力在大学生中提倡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8]“以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为前提,以个人潜能的最大发展为目标,以发展学生正确处理本我和自我关系、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的能力为目的,指导学生的行为朝着合人道、合规律、合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9]“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即通过教育使个体蕴涵人的内在精神,具有人的尊严,获得人格的独立与完整。[10]“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11]

确切地说,人文素质教育不以追求知识与技术为目的,而是通过对人的生存及其意义的探求,使人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这是学术界所大体认同的。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黑格尔有过经典的论断:“教育的绝对工作就是解放或达到解放的更高层次的工作。”[12]教育的本质是将人从自然质朴性中解放出来,造就有教养的人。“就是通过‘文化’过程,将‘人’从自然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13]

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将人从自然状态中解放出来,非但需要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还必然也必须需要获得价值理性和终极关怀。只有通过对人文知识的反思、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对终极关怀的体认,可使个体达到自觉的状态。而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价值理性主要是塑造道德人格,而人的道德人格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是人的本质的成因。因为“人创造文化意味着人的出现,同时文化又作为人的生活环境,反过来规定着人性、人的本质。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和主观精神感悟,认识、了解同化已客观化了的周围文化,把文化中的内在精神原则汲取和积淀着自己的人性中,形成人的本质”[14]。因此,“人文教育的真正实现需要一种变革,其关键是从知识教育走向文化育人”[15]。这里的“文化”意味着人文精神对道德人格的塑造。明确这一点,就不难理解高校文化素质课的地位与作用。

价值理性依托文史知识得以阐扬。它既表现为知识,又不只是知识;既通过知识建构,又不能停滞知识。就是说知识只是终极关怀的中介和现象形态,而更为重要的是知识及其背后更为超越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不同于专业训练,它必须更加直接、更加专注地指向人、人的生命和人的生活[16]。确切地说,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以追求知识与技术为目的,而是通过对人的生存及其意义的探求,使人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据此,有理由说以人文精神实现道德人格的塑造,将人从自然质朴性中解放出来,从物欲中解放出来,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

人文素质教育有何价值?“批判、解构以往过时的价值体系,建立一个体现着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新的价值体系”[17]。或许表达了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大学生走出价值困惑

步入21世纪以来,在唯科技主义、唯物质主义、唯功利主义和唯享乐主义的冲击下,大学生出现价值困惑,诸如:金钱与真理孰重孰轻?做人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自然科学无法解决。只有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出价值困惑,引导学生科学地理解他人与自己的位置,正确地理解世界、理解动态发展的时代与社会,不断在超越自我中成熟。

(二)对于“人格心灵”的唤醒

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18]

人格心灵的唤醒,指人从自然的蒙昧状态走向对自身的哲学反思。人的存在状态有两种:一则自在的人,二则自为的人。在自在的状态下,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肩负何种使命等等,没有思索。只有在自觉的状态下,人才能对人生问题产生终极体认。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对于人格心灵的唤醒,则主要依靠人文教育。唤醒个人自觉即是表达了人文教育的特殊意义和价值:它不像科学教育那样把被证明为真的知识体系强加给学生,从外部灌输给学生,而是从内部解放学生,解放其内部力量。“这种唤醒,恰好表明了人文教育超越因果规律之外的特性。个人在自觉状态中,最具鲜明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19]

(三)对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导向和支撑作用

从当代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思潮看来,新发展观将发展的重点逐渐从社会的客体因素转向社会主体――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新发展观强调发展是内在的,基本含义就是注重理应受到尊重的各民族文化价值体系,不可以忽视价值的追求,不可以忽视伦理学、美学和利他主义的精神。新发展观不仅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真正的、主要的动力,更主要的是还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但是,知识经济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技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也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的发展以现代科技的进步为基础,而人文社会科学则对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导向和支撑作用[20]。

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乃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它的前提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它的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它的任务是学生正确处理本我和自我关系、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的潜能挖掘;它的途径是通过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指导学生的行为朝着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西方著名哲学家尼采分析得好,他将教育作过两种划分:一种是生存技术的教育,其目的是追求知识,获取尘世幸福,赢得生存竞争;另一种是文化素质的教育,其目的不是个体生存需要和尘世幸福,而是直面永恒的生命意义。笔者认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大学生走出价值困惑,在于“人格心灵”的唤醒,在于对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导向和支撑作用。

――――――――――

参考文献:

〔1〕〔2〕楼宇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BB/OL].http://www/xsxx/txt.asp?id=990.2001-10-12.

〔3〕黄寿棋.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89.

〔4〕〔7〕杨叔子.相互渗透 协调发展――谈正确认识科技与人文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0(1):39~42.

〔5〕蒋旋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背景、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7(11):94.

〔6〕〔9〕于康平.人文教育:概念解析、历史发展及现实切入点[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2.

〔8〕李少琳.关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1):67.

〔10〕梁显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J].黑龙江教育,2009(7-8):92.

〔11〕张立娟.重塑素质教育之魂――谈人文教育的重要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1):11.

〔1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

〔13〕〔16〕樊浩.人文素质的教育形态及其知识生态[J].教育家研究,2005(8):11~15.

〔14〕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406.

〔15〕何祖健.文化育人:走出当下人文素质教育困境的选择[N].光明日报,2009-08-01.

〔17〕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 提高人文素质[J].教育研究,1999(2):31~35.

〔18〕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73.

第4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教育反思;人格教育缺失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246-03

21世纪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亦愈来愈高,不仅要求人们具备良好的文化、能力、道德素质,而且还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品质。作为社会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人格健康状况事关重大。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实际表现来看,主流人格向好,但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大学生出现了日益明显的人格缺陷。

人格缺陷是个体的身心组织在适应社会环境时,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偏离社会正常要求产生的结果[1]。大学生人格缺陷将会对其自身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全面认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缺陷及其成因,对于探寻健康人格教育的切入点,有效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大有裨益,是现今社会各方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的种种表现

1.信仰危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促使多元化的社会利益由隐性潜伏转向显性公开,年轻的大学生对以前空乏的“理想价值观”产生了普遍的质疑甚至否定,继而转为一种功利性的个人价值实现机制[2]。传统的社会理想、奉献精神遭到严重削弱,追逐名利、及时行乐意识不断升温。

2.主体价值错位。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已发生显著变化――价值选择趋于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在处理诸多关系上表现淋漓:理想和实惠之间,倾向于选择实惠;集体与个人之间,倾向于选择个人;纪律与自由之间,倾向于选择自由;奋斗与享受之间,倾向于选择享受。近些年,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学业和职业选择上都表现出急功近利,过分关心自身物质利益,而视高尚的精神追求无足轻重。

3.自我中心倾向。当代大学生大都崇尚个性,自我中心倾向明显:凡事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凡事替自己打算多,很少为他人着想;凡事先权衡得失,缺乏合作精神和包容心。还有一些大学生把经济利益作为人际交往的现实标准,这种以自我为轴心的交往,势必导致人际关系的失调或冲突。

4.心态失衡。由于信仰危机,使得精神生活空虚,一些大学生出现了消极颓废的学习和生活倾向:或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难以自拔;或把大好的时光消磨在谈情说爱中;或在困惑迷茫中虚度光阴。不得不承认,难以潜心读书和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的突出问题。大学生浮躁心态的滋长与目前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不无关系。

5.意志薄弱。当代不少大学生存在得过且过的惰性心理,做事拖拉可以说是通病。不少大学生面临矛盾往往不知所措,不善于冷静分析和积极应对,稍有不顺便会引发挫败感,选择退缩、放弃。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与抗挫能力较差是普遍的,在学业成绩、人际交往、恋爱、入党和担任学生干部等问题上均有体现。

6.道德人格分离。道德人格分离主要指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分离。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基本确立,他们已具备一定的选择和评判能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未完全践行道德规范,展示道德人格。明知言谈举止文明是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素质,但在校园内各类不文明行为却时有发生;明知诚信是大学生立人之本,但诚信缺失现象却屡屡发生。

二、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的教育反思

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的原因极为复杂,但从教育的角度看,在我国当代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下,社会各方教育中人格教育的缺失是其根本原因。

1.社会对人格教育的轻视。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世界范围内错综复杂的文化浸入和市场经济的趋利冲击,致使我国传统伦理观念发生动摇,传统道德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道德约束力[3],本位化、功利化思想意识愈演愈烈,甚至大有占据上风之势。在新旧思想意识碰撞与整合的过程中,各种不正之风乘虚而入,商业欺诈、、堕落、黑社会等。受诸多不良社会现象影响,功利、拜金、享乐以及极端个人主义在校园内蔓延,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严重扭曲,信仰迷茫、社会责任感淡漠、道德行为失范、心理素质滑坡接踵而至。尤其是近几年网络文化的迅猛渗透,其负面效应凸显,导致了一系列网络人格问题。

毋庸讳言,与社会道德文化的负面影响相比,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在提高人格素质、加强人格教育方面太过轻视。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由于经济建设任务繁重,社会出现文明建设失重局面,即物质文明一手硬,精神文明一手软。与之相应,整个社会教育导向出现严重偏颇:重视个体科技素养,轻视个体人文素养;重视学历层次,轻视人格品质。时至今日,无论是社会文风建设,还是网络文化构建,人格教育的内容似有若无,健康人格培育的社会文化机制并未形成,人格教育的舆论导向、环境氛围以及落实举措都非常欠缺。

2.学校对人格教育的忽视。学校教育本应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我国当代学校“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只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忽视品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选拨结果,而非教育本身,关注考试成绩,而非关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学校教育高度重视知识传授,极为忽视人格塑造。这种教育指导思想的严重偏离在基础教育阶段尤为突出。

第一,教育理念偏差。学校衡量学生、教师优劣的唯一指标就是分数和升学率的高低。第二,教育目标片面。重视智育,忽视或轻视德育、心育的现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第三,教育内容窄化。重科学轻人文,重说教轻实践在学校教育中司空见惯;心理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的内容极为匮乏。第四,教育方式简单。教师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缺乏对学生心理的深入研究,形式化的说教多,真正触动内心的体验少。第五,教育者人格不完善。不少教师并未意识到自己的人格会给学生带来重大影响,离“以身立教”的师表风范尚存差距。还有少数教师本身存在人格缺陷,成为学生人格缺陷的直接招致者,极大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近些年,尽管我国在力图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思想依然风行。机械单一的学习生活,使部分青少年走向两个极端:或因成绩不佳而放弃学习,过早流入社会,出现叛逆、等道德人格问题;或只知道埋头读书,不晓得怎样为人处事,如何适应社会。上大学后人格缺陷凸显:社会认知程度低、生存能力差、性格自我、自私等。

3.家庭对人格教育的弱视。家庭,本应担负个体健康人格培育的启蒙责任,然而,当代许多家庭受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弱化了人格教育。

首先,养育重点的偏失。在应试教育及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然也认为分数就是一切,学习是孩子的唯一任务。为了孩子的学习不惜创造优越的条件,不惜包办其他一切事情。“重求知轻做人”的教育注重的是知识与分数等外在的方面,却大大忽略了孩子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培养。其次,养育方式的偏失。研究表明,溺爱、放任和专制的家庭养育方式对子女人格发展有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只有民主的养育方式才对子女发展有积极影响。不过,完全采取民主养育方式的家庭并不多见,溺爱养育却占相当的比例。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长期在被宠爱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的成长历程很少感受生活压力,几乎没有挫折经历,因而依赖性强,缺乏独立坚韧品质。

4.自我对人格教育的漠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缺陷固然与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大环境影响有关,但也受个体心理因素的制约,如自我定位过高、意志薄弱、性格弱点等都可以引起人格缺陷。就主观因素而言,大学生对自身主观世界改造的认识不足,对自身修养的漠视是其人格缺陷的主要原因。

当代大学生大都意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却不清楚专业学习与人格修养的关系,一些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可以做到全力以赴,却很少给出时间和精力通过自修陶冶人格,通过实践磨砺心性。一部分大学生不屑上政治理论课,不屑谈思想情操,不屑从小事上修养自身。试想,青年大学生倘若只有专业知识而没有良好的德行和健全的人格,即使专业本领过硬,又能怎样?著名哲学家罗素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明确指出:智力和知识对人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够造福于人,也可以危害于人,所以,只有那些人格健全的人,才能用自己的知识和智力真正地为人类创造幸福,而病态人格的人,他的智力和知识可能成为人类的祸根。[5]国外还有社会改革家认为,人格就是力量,从更高的意义上,它比知识就是力量更为正确。知识掌握只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手段,而学会做人才是立身之本。因此,大学生必须意识到人格修养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修养的自觉性,重视自省、自律、自励以提升自我人格魅力。

综合以上教育反思,我们已明晰导致大学生人格缺陷的根本原因的确在于社会各方人格教育的缺失。重塑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需要整个社会树立人格教育的新观念,需要社会各方教育共同努力:家庭应重视创造和睦的成长环境,关注子女健康心理和人格培养;学校应重视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将健康人格教育落实到教育的方方面面;社会应重视营造陶冶人格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格感染力量;大学生个体应重视加强人格的自我教育,自觉克服人格弱点,不断促进人格走向完善,最终成为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张玉芬.大学生人格教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陈国和.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及其成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3]曾天德.大学生人格塑造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施久铭.评价“变脸”:从分数走向人的全面发展[J].人民教育,2013,(9).

第5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育人;特色办学

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办学特色,不仅体现在学科专业建设和科研等方面,更体现在大学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特色上。新时期,积极挖掘地方优秀文化精髓,结合自身办学传统,凝练独具特色的全新大学文化,实施"文化育人"工程,以特色大学文化培育特色人才,成为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发展方略。

一、创新文化育人办学理念,构建大学文化“研发创新”体系

1.固本强基,争创“特”字,传承创新地方特色文化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的重要讲话明确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重要使命,是新时期高教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因此,地方高校要依托地方丰厚的人文资源,开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以特色文化丰富大学文化内涵,并使之成为大学文化建设、文化育人的独特资源。

南阳楚汉文化底蕴丰厚。南阳师院成立了汉文化研究中心,开展汉文化研究,建成了一批具有南阳特色的汉文化博物馆和学术窗口。汉文化研究中心传承并创新了南阳地方文化,为此建立的研究基地及其研究成果也成为师生人文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南阳出产的独山玉为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学校成立玉文化研究中心,从文化角度研究玉石,丰富其文化内涵,进而开设了玉雕艺术本科专业,为发展玉产业、弘扬玉文化培养专业人才。南阳是“曲艺之乡”,民间曲艺种类和曲目繁多、影响深远,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学校以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工作。 “中原曲艺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先后落户学校。

2.自育育人,争创“优”字,挖掘凝练学校办学传统

大学的发展史是大学文化生成、积淀、传承的过程,也是大学文化不断优化、实现自育育人的过程。现代大学都高度重视教育思想的先导作用和办学理念的培育,专门挖掘整理校史和优秀文化传统,并将其凝练发展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在解放前4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先后提出“敬业乐群”的校训和“自育育人”的教育思想,“大仁、大智、大勇”的校园精神,“公诚朴实,耐苦勤学”的学风,“训练自己,教育大众”的教育理念,“以身施教”的教学原则,“信仰教育神圣,从事神圣教育,为大时代青年之神圣任务”的教育目标等,致力于培养能够开启智慧、教育大众、救国图强的教育人才。解放后,学校坚持育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改革开放后,学校确立了“实现三个转变,培养四强师资”的教育思想。新时期,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和谐向上;教学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特色教育”三大人才观,不断优化大学文化内涵。

3.与时俱进,争创“新”字,吸纳创新现代大学精神

南阳师范学院长期在南阳卧龙岗上办学,始终把传承南阳先贤伟业和卧龙岗文明作为育人要旨。学校通过挖掘整理办学各阶段的教育理念、校风、校训,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现代大学精神,形成了“勤学、求真、自信”的学风、“勤勉严谨、和谐进取”的校风、“博学求是、笃行自强”的校训。通过挖掘南阳地方特色文化精髓,尤其是以“南阳四圣”为代表的文化名人精神内涵,即“智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科圣”张衡“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博学创新精神,“医圣”张仲景“造福人类,关爱苍生”的仁爱情怀,“商圣”范蠡“广智务实,为富行善”的高贵品质,凝练出了“博大、厚重、睿智”的大学精神,打造了底蕴丰厚、主题清晰、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二、突出文化育人实践特色,构建大学文化“活性传承”体系

1.加强整体规划,突出“全”字,全面启动文化育人系统工程

开展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而“文化育人”则是当前高校提高育人质量的长期性、实践性、系统性的工程。围绕建设以地方特色、师范特色闻名全国的教学型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明确了“实施文化育人工程,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办学思路。这为学校在特色办学语境下,进一步开展大学文化建设、全面开展文化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把文化育人工程纳入“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十二五”校园文化建设子规划,构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增强了文化育人的系统性、整体性、实效性。

2.修订培养方案,突出“实”字,提高师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

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地方特色文化课程开发、教师文化素质养成、文化课堂教学实践、文化育人目标检测、育人工作考评机制为模式的大学文化育人工作链条,把大学文化贯穿课堂教学、融入师生身心,使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格导向、品质激励、价值认同、情感陶冶的育人功能,培育出独具地方文化特色和校本特色的优秀人才,切实把文化育人这个“虚”功做“实”。一是创新育人理念,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扎实做好培训,提高教职工的人文素养。对教职工集中开展校情教育、师德教育、学风教育,重点引导和强化新进教师对大学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新育人观念,增强教职工的文化育人意识。

3.拓宽育人途径,突出“活”字,积极开展系列大学文化活动

坚持把文化建设融入德育工作,在育人上突出“活”字。以实施德育工作“五个一”工程为抓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一是挖掘一方文化资源,依托南阳文化举办文化讲座、博士论坛,邀请国内汉文化专家及南阳籍著名作家来校作报告,让学生在与文化名人、经典的对话中陶冶情操、砥砺品质。二是建设一批文化场馆,建设汉代雕刻艺术馆、恐龙蛋博物馆、独山玉文化馆、校史馆等特色馆藏,定期向学生开放,形成一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三是建立一所文化学院,成立卧龙书院,继承古代书院的传统,以明经诵典为主要手段,传承文化,敦厚学风。四是打造一块文化热土,充分利用南阳生物多样性优势打造生态园林化校园;突出南阳文化内涵,建设校内人文景观,把大学校园建设成为南阳自然资源和文化精华的景观缩影,实现环境育人。五是开展一系列文化实践活动,如开展卧龙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艺术节、“张衡杯”科技创新大赛等,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三、营造文化育人良好氛围,构建大学文化“人文化成”体系

1.以人为本,推进制度文化创新,创建大学文化育人友好生态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人才培养上重视学生的德育和综合素质提升。学校修订完善《德育工作实施细则》《“三育人”工作条例》《和谐校园建设规划》等规章制度,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定和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为依据,坚持“四个抓手促提高”:抓目标引导、抓行为养成、抓实践创新、抓能力提升。实施“三育人”工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同时,修订完善德育目标考评、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章程,探索建立文化育人工作考评激励机制和工作体系,形成政治上引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疏导、心理上开导、就业上指导为主要方式的优质服务体系,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目标并富有人文关怀和创新活力的育人制度文化体系。

2.营造氛围,倡导和谐文化观念,铸造特色大学人的精神标识

文化育人是“以文化人、自育育人”的辩证统一。“以文化人”就是用文化来教化人,强调优秀文化和良好风尚对人的重要影响。“自育育人”是指作为深受大学文化浸濡感染的人本身就是文化的生动组成部分,在“以文化人”实践中,其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也成为影响、感染、教育别人的文化。以特色大学文化塑造大学生,每个大学生身上都有学校独特的文化烙印和精神标识,都承载和履行着自育育人的功能。学校倾力打造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实施“和谐兴校”工程,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倡导“学校和则学校兴、学校兴则师生荣”的观念,注重和谐氛围营造和正确舆论引导,注重发扬“人和”优势,以办学理念、管理体制、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化等为载体教育引导师生,与人为善、以邻为伴,讲情操、重气节,人人都为和谐校园增砖添瓦,为文明家园增光添彩,进而形成近者悦、远者来、人气旺、事业兴的良好发展环境和育人氛围。

3.文化引领,发挥浸濡感染功能,打造地方高校文化育人品牌

坚持特色办学之路,实施“特色名校”发展战略,把打造地方特色作为学校的办学方略和工作重点,融入地方乃至全国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使学校办学特色从地方走向全国、创出品牌。学校立足南阳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和区域优势,重点打造伏牛山昆虫生物学、南水北调源头区域环境保护等特色研究,精心培育地方特色鲜明的学科品牌,在大学文化的地方特色建设上做到三个结合:地方传统优秀文化与校园主流价值取向相结合,夯实特色文化建设基础;陶熔鼓铸的文化功能与人文精神的标识凝练相结合,丰富特色文化建设内涵;教育的文化传承创新与培育人才的目标任务相结合,实现特色文化育人,打造育人品牌。一是大打文化品牌。通过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挖掘办学传统中鲜活的文化因子,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现代大学精神,凝练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建立地方特色文化、学校办学传统、现代大学理念、社会主流文化彼此融合、良性互动、相互生发的大学文化“研发创新”体系,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校本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使其成为地方优秀文化的集中地和辐射源,引领、影响社会文化。二是彰显育人品牌。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大学文化的本体育人功能,即“人文化成”——“文化者,用人文去化成天下也;文化者,人化也。文化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突出育人工作的实践特性和文化特色,注重大学文化的熏陶浸染和潜移默化,培育出“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有明显南阳文化烙印的独具特色的多元复合型人才”——“卧龙学子”品牌。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2]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

[3]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韩延明.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J].教育研究,2009,(4).

第6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道德塑造;作用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教育学家先生曾经就提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思想,普及艺术教育可以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起到正面的影响,并且可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并树立高尚的情操,对完善的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教育在全国高校的地位也逐渐加深,如下图为2012年对某大学商学院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可见,艺术类学科在其占据了一定的重要的地位:

尽管如此,但是目前的艺术教育仍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1、 教学机构设置不合理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中艺术教育的差别极大,再加上高考指挥的作用,使得各高校大学生的艺术知识、技能水平相差较大,不少大学生选修艺术类的课程有着很强的功利性,仅仅是为了拿到学分或者毕业证,缺少艺术的感悟能力。在普通高校艺术教学机构设置方面,多数设立了独立的艺术教育部、艺术教研室等,各高校艺术教育机构的管理归属也不尽相同,有的是靠在人文学院或者由校部直接管理,可见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健全。

2、 教师素质低下

在一些学校中,艺术老师对音乐、影视、美术的专业知识少之又少,师资严重不足,又因为没有建立相应的艺术教育评价体系,以致于教师教学无动力,应付了事。

3、 观念守旧,认识度不够

因我国的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家长只关注主学科的分数,对艺术教育课,他们不支持,甚至也会阻碍学生学习。

针对上述的问题,我们首先了解下,艺术教育对我们到底有什么意义:

二、 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意义

艺术理论教育主要是以影视、音乐、舞蹈、美术课程为主的,如《交响乐赏析》《中外舞蹈赏析》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了解到全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蝉翼、美学特征、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同时还能够让学生领悟到作品本身的意义,在理解问题的过程中,塑造了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艺术实践的教学中,通过艺术的实践课程,让大学生切身感受体会到艺术的魅力,同时对学习生活的压力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音乐的影响下,能够使人的大脑和身体得以放松、兴奋、镇定、平衡,不同的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感知也是不一样的。而舞蹈可以增强人的体质,并能够使人的心情放松,同时可以培养人的气质,在完成整个动作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艺术所带来的一种满足感。如果一个人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这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模仿,更是一种理智的平衡和协调,这样更有效地开发了他们身体的协调能力。

另外,艺术的教育出了能够起到教育、改善人们心情之外,还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比如在舞蹈课里面,老师演示了一个动作让大家模仿,这样逐渐就形成了热烈的氛围,从而通过群体的力量来缓解了学生的自闭、孤独、紧张等情绪。这些都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区别,寓教于乐,使学生充分舒展了自由的心灵。

三、 艺术教育对学生道德塑造

对学生实施德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1、 以审美为核心,重视鉴赏和感受

艺术的教育基本价值应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蕴涵于艺术中的没和丰富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情智互补、陶冶情操的目的。学校要专门设立“鉴赏”课程,在培养学生没好的情操的同时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

2、 强调艺术创造,重视艺术实践

艺术实践是以人为中心的出于实现人们特性需要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很多理论对艺术的起源本质作出了解释,如“形式论”“表现论”及“游戏说”“本能说”等等,这些理论的共同点都忽视了艺术之于人类特性实现的必需,忽视了创造。在教学的内容中需强调学生的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够以艺术形式表达个人的感情,在艺术实践中能够享受到美的愉悦。

3、 弘扬民族艺术、理解多元化

艺术教育是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引导,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4、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任一门学科来说,理论与实践结合是非常好的一种教育方法,而艺术教育也是这样。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我们可采取以艺术史、艺术欣赏等位理论基础,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当今社会科技发达,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来建立各类艺术鉴赏网站并成立大学生艺术协会、创办艺术评论杂志,在网上开展网上各类艺术评论,让更多的学生涉猎各类艺术的宣传。当然,老师还可鼓励大学生亲身制作或参与校园各类艺术作品,如影视的拍摄制作等,并定期举行校园艺术文化周,向大学生介绍各种艺术作品的艺术手法,营造健康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结语

道德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艺术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小聪家庭、社会、学校全方位抓起,这样有利于让孩子人格健全、道德品质、气质内涵的培养,同时,中国也应当对艺术现状进行反思,更应该需求一种适合国情的艺术教育方法,形成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人文教育 高职院校 必要性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针对大学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基础教育的情况,高等学校开展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改革,主要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这一改革在公立综合性大学收效良好,但在职业院校中收效甚微。这是因为公立综合性大学一般都有自己的文学院、艺术学院,学科面广,知识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经常举办一些人文学科方面的讲座,学校的艺术学院经常举办一些美术展、音乐会之类的文艺活动,学生们耳濡目染,经常在艺术氛围中熏陶,审美能力自然提升。而职业院校旨在为一线企业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在学科设置上偏向于实用主义,却很少关注那些不能很快创造价值的人文学科。因此,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接受人文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另外,民办职业院校举办者多为民营企业或个人,他们往往把学校当成企业或家族盈利的工具,实行企业化管理,虽标榜公益,但实际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课程开设上尽量压缩与专业技术无关的人文学科,这样一来人才培养的成本倒是降低了,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下降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背离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初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经过近二十年的蓬勃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已蔚为壮观,有了政府法规政策的保驾护航,民办职业教育今后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2014年广东省有4所民办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可见民办高职院校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与综合性大学的差距仍然存在,要培养出既能胜任技术操作的需要,又能和谐地融入社会、充满人文关怀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时代气息的人才,必须加强人文教育。

1 加强人文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

专才教育与通识教育历来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两大话题,各有千秋,难分伯仲。专才教育方向明确,目标清晰,适应了现代社会行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趋势,培养人才效率高,成效快。通识教育科学与人文并重,知识覆盖面广,注重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但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速度缓慢,属于慢工出细活类型,因此多为职业院校所摒弃。

一代儒宗钱穆先生十分推崇通识教育。他于1949年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办学宗旨是“上溯宋明书院讲学精神,旁采西欧大学导师制度,以人文主义之教育宗旨沟通世界东西文化……惟有人文主义的教育,可以药近来教育风气专门为谋个人职业而求智识,以及博士式、学究式的为智识而求智识之狭义的目标之流弊……”[1]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最好的莫过于书院制度。私人讲学,培养通才,是传统教育中最值得保存的先例。新亚书院就是如今闻名海内外的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之一。

2008年,中山大学成立博雅学院,改革办学模式,试行通识教育,给本科生开设中国诗词、拉丁文、中国古代史、中国艺术史、世界宗教与民族冲突、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心理学导论等课程,在课程组织上采用了国外大学的“双重编码课程”,把若干院系最核心的主干基础课同时作为通识课,供全校的学生选修,这种注重人文氛围、文化底蕴、中西合璧的教学方式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随着职业教育办学历史的延长,办学经验的丰富,一些职业院校也开始反思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理念,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过程中防止三个方面的倾向: 一是功利色彩的技能培养,二是就业工具的订单培养,三是功能单一的职业训练。而这三方面的倾向恰恰概括了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最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急功近利和短视行为,必须得到纠正。正如爱因斯坦在《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中所言:“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就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2]

2 加强人文教育是高职院校专升本的需要

1998年12月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逐步建立立交桥,允许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经过考试接受高一级学历教育。” 当时的高职院校大多为专科教育,学生要想提升自身的学历需要参加专升本考试,到校外的本科院校继续学习。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成熟,许多民办高职院校纷纷仿效地方师专升级为本科类师范院校的做法,将自身升格为本科高职院校,将技术教育与学历教育结合,以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层次,吸引更多的生源。在学生们看来,同为职业院校,具备本科招生资格的当然比专科要出类拔萃。

从专科院校与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上看,也确乎如此。专科院校注重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某一专门技能,能从事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而本科类院校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本科教育知识的讲授不仅要向学科的纵深发展,还要注意学科间的横向关系,与此同时,本科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

本科类民办职业院校虽属本科院校,但与普通本科院校仍有差别,其办学定位始终不能偏离为中小企业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初衷。与民办专科院校相比,民办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要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并具备创新精神。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加强人文教育。首先,人文教育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预防专业定终身,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如参军、考公务员),还可以为学生今后在学业上的进一步深造储存后劲(如读研)。其次,人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专业技术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创新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帮助梦想、设计的实施,而形象思维让人产生梦想,是科技发展的源头。爱因斯坦不仅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还是小提琴家,他曾说:“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

3 加强人文教育才能满足职业院校学生多层次的需求

职业院校致力于为地方中小企业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前提假设是学生毕业后要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笔者所在的学校2013届毕业生4099人,平均专业对口率为81.48%,大约有759人没有从事所学的专业,几乎占了毕业生总数的1/5。一方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更加自由的择业观,另一方面不排除有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没有学到真本领。比如学校在招生的时候擅自调整学生的专业,把生源过剩专业里的部分学生调剂到其他招生情况比较冷门的专业,只考虑学校自身的利益,不考虑学生的前途。学生在自己毫无兴趣的专业学习,不但丧失积极性,学不到本领,还蹉跎了最为宝贵的青春岁月。

面对学生多层次的就业选择和被动的专业选择,学校若视而不见,一味地加强专业技术教育,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们会用脚投票,拒绝报到。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新生报到率不满70%,中途还有部分生源的无故退学,与人文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高职院校一般办学历史都比较短,学校大多没有文化积淀,文化氛围不够浓厚,从学校平时举办的一些文艺演出可以看出,职业院校的文艺演出与综合性大学的文艺演出水平相距甚远,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本身的文化层次比不上综合性大学,另一方面是因为职业院校不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比如,平时可以邀请一些音乐家、美术家到学校举办音乐会、画展,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还可以邀请一些文化名人到学校做一些学术演讲,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要注意人文景观的营造,比如可以在广场四周树立一些文化名人的雕塑;在建筑风格上注重实用,也要兼顾艺术效果;校园道路的命名可以让师生参与,集思广益,挑选有文化内涵的名称;校园指示牌,建议采用铸铁制造,以营造厚重的历史感;图书馆的藏书要根据专业采购,也要增加大量的文、史、哲方面的书籍,开阔学生的视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对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捆上双保险,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

4 加强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

职业教育侧重于“制器”而非“育人”,侧重于“授业、解惑”,忽视“传道”,不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与修养的提升。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学习,普及儒家思想,让学生行得端,立得正,堂堂正正做人。同时也可以结合本地区的文化精神,对学生们加强德学教育,比如广东省在发展过程中将自己的精神凝练为“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提法虽新,但仍不出儒家的范畴,加强儒家传统思想的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新时期广东精神。新儒家学派一致认为儒家思想可以产生现代性,因此儒家思想的教育必将为当代毕业生投身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我们国家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中国梦。现代化不仅体现在器物上、制度上,更体现为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是思想的现代化、意识的现代化。首先,作为一个现代人他首先要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其次,他的头脑中要有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意识,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意识,如法制观念、民主平等精神、环保意识,这些理念超越了民族、国界,代表着一种更为高尚的价值追求。而职业院校的专业教育只完成了半个现代人的塑造,加强人文教育则有助于职业院校培养完整、全面、立体的现代人。

职业院校一般创办较晚,校园处在偏离城市中心的远郊,交通不便。附近大多为失去土地或正在失去土地的农民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环保意识较差。加之附近多为工业区,空气污染严重。职业院校在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存身之时,应考虑环境的承载力,而不仅仅是把学生送到工厂、企业就万事大吉。职业院校应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破除唯领导是从的奴才思想,培养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理念。同时在皮具设计等专业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到产品的设计、研发上,引领时尚、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5 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人把接受高等教育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必备条件,即便是选择了高职类院校,也希望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能获得良好的人文教育,形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富有同情心,热爱公益事业,对法制建设、民主政治能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而不仅仅是成为工业化时代“单向度的人”。转变职业教育理念,加强人文教育,着力构建立体化“全人”教育培养体系无疑是职业教育的正途。

参考文献:

[1]钱穆.新亚遗铎[M].三联出版社,2005(1):69.

[2]曾传相,王克光.爱因斯坦的教育观与现代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1999(1):53.

[3]冯龙良,贾亚莉.高等院校人文教育的反思[J].价值工程,2011(20).

第8篇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通识课程 任课教师修养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给大学的人才培养带来了冲击,显而易见,在市场的引导下,大学对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于知识的实用性、操作性和技术性,注重于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培养,而割裂了知识间的整体联系,从而忽视了对人的人文素养、生活意义的培养,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大学之道。很多人把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功能性混为一谈,事实上教育的本质在于对人的培养,而教育的功能性更在于教育培养人才的实用性。而大学就应该承担起对于发展“人”的灵性、智慧和美德的任务。因此,通识教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正确选择,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肯定和赞同,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识教育所秉承的理念。

一、何谓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什么?

关于通识教育的概念源远流长,最早是由伟大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liberal education,即所谓的文雅教育,或博雅教育。最初的文雅教育以修习七艺(文化、逻辑、修辞、几何、天文、数学、音乐)为主,后来经由美国高校的继承而发展壮大。对于通识教育的概念和定义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学者说,“通识教育作为整体大学教育的一环,其旨在于培养学生作为知识分子,具备思维能力和意向,以理解人类及现代社会关心的问题。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视野,认识不同专业学科的理念和价值,提升对人类共同关心问题的触觉,简历判断力及价值观,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并认识融汇发展的可能,及发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康能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对通识教育有较好的论述。该书“宣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此种人具备四种能力:1.有效思考的能力;2.能清晰地沟通思想的能力;3.能做适切明确判断的能力;4.能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并认为通识课程应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1]这四个目的论也成为当前被引用最多且最知名的关于通识教育的论述。

中国也有很多的专家学者针对通识教育的观点看法。中山大学著名的甘洋教授对通识教育的定义是这样的:“通识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功利性的实用性的教育,不是让你去找一个工作,不是为了培养你今后可以在一个复杂的市场当中有多少灵便性;通识教育是要你回到人之为人的根本去。”黄坤锦说道:“沟通和整合便是通识教育的精义和价值所在。”因此,通识教育的理念其实是打破了传统的“唯专业主义”的界限,强调的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一种整合和贯通,它不是教授学生掌握一门知识、一种技术,而是更加强调对学生倾注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操的养成,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完成一种完整的人格塑造。那么这样的教育只有通过通识教育来完成。[2]

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培养适应的人才,中国的高等教育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在一些重点高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开展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但是由于中国的通识教育也是借鉴外国的模式而来,因此当前中国的通识教育还发展得不够完善,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同的学校对于通识课程采取的措施也是不一样的。

二、通识教育课程在浙江大学的情况如何?学生的反映是怎么样?

国内一流的重点大学――浙江大学率先进行了高等教育的改革。浙江大学的通识课程一共53个学分,占毕业所达标的总学分的约三分之一。其中的必修学分是38分,其内容也丰富多彩,包括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和导论类;选修学分15分,分为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经济与和社会、沟通与领导、科学与研究、技术与设计等6个课题组,学生在各类中选择课程修读。[3]对于课程的选择是软规定性的,学生自己从六大类中选择课程,最后修够学分就可以。

包罗万象的课程设置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满足了学生对于所感兴趣课程的学习,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参与了浙江大学关于《大学新生适应性研究》的课题研究,针对浙大通识课程设置的问题,对大二年级的两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学生对于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选择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的:1.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能够在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知识领域之间架起联系的桥梁,在知识的讲授中寻找到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引发思考,举一反三。2.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要具有人格魅力。对于人格魅力,我的访谈对象主要指的就是这位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课堂气氛要活跃,在一个轻松互动的课堂当中,师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在知识和学科之间实现“融通”。3.同学们选择某门通识课程,主要通过学长学姐们对于某位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评价来选择的,主要还是看这门课的任课教师的讲授是否有水平。

从对几位访谈对象的访谈当中,我也了解到学生对于通识课程的看法,以及他们选择通识课程的驱动力最重要的还是来自通识课程任课教师。在通识课程的选择相对比较有韧性的情况下,如何完成通识课程的任务和使命,对于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对通识课程的任课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养?

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来看,事实上课程与教师是一对“矛盾”,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课程文本本身是静态的,要把课程这种静态的文本转化成动态的课程,教师就是实现课程价值转换的实现者和操作者。另一方面,课程“预设”着教师的工作,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定着教师工作的向度。但是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师来说,他可以创造性地对课程有着自己的解读,也会悄然地改变课程原来的设定,这样就在课程与教师之间形成了一种“对抗”。本文着重来谈谈对于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专业化问题。

从前面所论述关于通识教育的定义、目的等方面来看,通识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它更注重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知识间的一种联系和“贯通”,所以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要具备不同于专业课教师的一些专业化素质。

首先,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要具备“课程意识”。意识是个哲学概念,在哲学里面意识是指人脑的机能;是头脑中产生的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意识揭示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指导着实践。

那么通识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具备一种“课程意识”。何为“课程意识”?有人是这样说的:“课程意识就是指教师在履行专业职责,完成专业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基于一定的教育理论与职业理想,通过与周围环境,特别是与职业工作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指导自身课程实践的关于课程的本质、规律及特征的体认。”通识课程是一种传统课程基础之上的“再创造”。它是要完成一种知识的“贯通”,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在学科与专业知识内部寻求一种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要理解和把握通识课程的本质,达到一种正确的通识教育的体认。[4]

其次,通识课程任课教师应是“精神导师”。教育是一种道德性的实践。而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要更注重学生道德情操的养成,那么通识课程的任课教师就要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就如我的访谈对象所说的那样,对于一门通识课程的学生的肯定与赞成,多数因素是来自于任课教师本人的人格感染力。通识教育任课教师从伦理的、方法的、效率的角度反思和批判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追求观念上的更新和行为上的改善,才能不断提高自我的专业素养、人格境界和教学能力。[5]通识课程的任课教师通过通识课程的讲授,使得学生形成一种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知识的理解从而建构自身的一种独立的知识结构,在实践中构建能力结构,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和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于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滋润,精神感化。

最后,通识课程任课教师应该是人文精神的通达者。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素质教育课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是根本,而文化素质是基础。[6]换句话说在人才培养上融合道德的培养、知识的传授和专业知识的形成,需要教师具备通达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原因在于,只有通识课程任课教师是人文精神的通达者,才能在专业化教育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才能在知识化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建构美丽的心灵世界;才能在实证化教育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7]

四、结语

一种较新的教育思潮,通识教育给我们通识课程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为通识课程要求实现知识的“贯通”,[8]但是这种“贯通”不是说对不同的学科或者专业知识都知道,单纯只是知道的话,那就是一种对于不同知识的博学或者多见罢了,但是不一定很精深,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要精深各种相关知识,在知识和学科之间建立起能影响学生“完整”发展的系统脉络,是一种对于学生灵性的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9]

因此,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要具备其他专业教师所不具有的素养,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素养之外,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再学习,自主更新知识结构,满足学生的知识诉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通识教育的步伐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之路上迈开不久,存在很多现实性的问题,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的素养是实现教育成功的十分关键的条件,因此要加强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素养,实现通识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08.

[2]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9.

[3]温儒敏.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顾秉林.人文教育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学报,2001.

[5]王义遒.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6]杜维明.人文与知识社会――兼谈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开放时代,2005,(2).

[7]黄俊杰.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挑战与对策//大学通识教育研讨会论文集,1987.

[8]Graham Good.Humanism Betrayed.Montreal & King

第9篇

关键词: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59-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地方高等院校对于专业和课程设置等建设也正在进一步变革。通信工程作为理工科大学的一个重要专业,截止2006年6月,我国设有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达到246所,年招生人数达三万人左右,就业竞争激烈,这给地方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对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增强社会竞争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针对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如何体现专业特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探讨。

一、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

1.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设备研发、设计、维护、运营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在满足本规范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体现各自的办学特色。

2.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在构建通信专业知识体系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六个统筹考虑:①知识体系与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认知规律统筹考虑;②专业知识与人文素质教育统筹考虑;③强化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面与整合更新教学内容统筹考虑;④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统筹考虑;⑤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统筹考虑;⑥应用能力、创新知识与综合素质培养统筹考虑。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体系主要涵盖四大知识领域,分别是电路与电子学知识领域、信号系统与控制知识领域、计算机知识领域、电磁场知识领域。

二、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基本思想指导下,结合地方高校发展的实际,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强学科基础课程的教学,以课程的整体优化来指导局部的教学改革。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等课程构成了学科基础课的核心。为了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具有“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实践能力强”的特点,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更新,优化理论课程体系,改进课堂教学。例如: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与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知识合理分配。数字电子技术中,EDA知识与专业课中FPGA的应用知识的整合;电磁场与电磁波和微波技术、天线技术的知识体系优化;信息论与通信原理内容合理分配等等。另一方面,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在自治区内是从高考一本线以上招生,学生素质相对较好,其中有一部分学生面临考取研究生的需求,针对电子信息类考研的课程,突出重点,加强这方面的理论教学。既满足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求,也实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

2.增加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课。开设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课,是为了使通信工程专业的同学在大学一年级时,就能领先一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现实意义,以及应用环境。进而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能有针对性地对组成通信框架的各个部分的具体细节做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从而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一二年级时的迷茫心理。

3.面向社会需求、改进专业课程教学。通信领域是当今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各种通信技术层出不穷,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3G已进入商用,各大运营商要完成3G网络的建设,GSM和3G网络优化人才需求急剧扩大;二是通信设备制造商近年来发展迅速,对从事研发和生产类的技术性人才需求旺盛,尤其是具有掌握通信理论,电子设计能力人才需求呈现较大缺口;三是集通信网络、软件设计一体的科技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旺盛,基于3G平台的应用开发将是目前的急需人才。因此,在总体把握“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个性、善于创新”的基础上,推进人才培养的分类指导,在专业课教学方面,采用模块化教学,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根据社会需求,我们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主要就业领域分布在①GSM和3G网络优化、通信网的设计、施工等领域;②在通信设备制造商从事售前、售中、售后等技术服务;③通信运营企业,从事电信运营、管理;④有线电视公司以及其他专用通信部门,如民航、部队等。为此,根据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专业选修课模块。通信网络与交换方向。该专业培养在现代通信网与交换等多个层面上,进行现代通信技术应用、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网络运营的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是熟悉通信设备和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性能,掌握通信系统构架与组网技术。具有网络设计与建设、管理与运维等操作能力,同时掌握通信基本理论,具有较为深厚的专业系统知识。适应通信领域内网络、系统、设备及信息交换、传输、处理方面的应用、安调与维护工作。主要专业课程有: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基础,现代交换技术,光纤通信、微波与天线、移动通信、现代通信网络、现代通信工程设计等。就业方向:通信设备生产企业、电信运营商、公安、民航、广电等特定行业需求的人才。计算机通信(宽带数据通信方向)。本专业培养从事计算机网络及宽带数据通信系统设备进行现场安装、配置、调试、管理与维护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数据通信、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计算机软硬件基本操作,宽带接入、数据库开发与维护等技术。具有较强的网络设计、施工、维护等基本能力,并具有跟踪宽带数据通信的新技术、新发展的能力。主干课程: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基础、数据库及其应用、操作系统、JAVA语言及其应用、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现代程控交换技术、宽带接入网技术等。就业方向:面向通信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通信和数据通信等相关工作,也可到各类网络公司从事网络通信技术工作。

4.适应社会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的指导方式。根据教学计划,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基本都安排在第八学期。这期间,许多用人单位的岗前培训、见习期也都安排在这期间进行。这往往造成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的不足,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毕业设计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学生在校内选做校内指导教师的题目;另一类是在校外,根据学生在见习单位的实习情况,指导学生选择好结合岗位、生产实际的毕业设计题目,并与企业协商,聘请有经验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联合指导,共同完成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这样,既完成了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的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又满足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工作角色,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问题与思考

尽管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建设,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使得我们地方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方面,更加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专业建设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①实验室硬件的建设,在同类院校中具有绝对优势的亮点项目不多;②师资队伍中缺乏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③产学研合作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形式单一;④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高,受到社会的好评,但是在重要的技术岗位或关键岗位的人数还不多。因此,我们根据地方院校的特点,从课程体系调整、课堂教学改进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目的就是更好地培养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云山,刘婷,张立毅.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24):85-86.

[2]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于慧敏,黄爱萍.信息与通信工程特色专业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6):96-98.

[4]张毅,郭亚利.通信工程(专业)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陈正宇.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4).

[6]成强,张奇惠.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7):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