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素质教育的案例

关于素质教育的案例

时间:2023-08-07 17:30: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素质教育的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素质教育的案例

第1篇

关键词:高等医科院校;法律素质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加强高等医科院校法律素质教育是当前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等医科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肩负着人民生命健康的寄托和希望,这就要求他们既要具备较高的医学专业知识和能力,适应日新月异的生命科学的变化和挑战,又要具有相应的法律素质,自觉规范医疗行为,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强化高等医科院校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让其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自觉做到敬畏法律、信仰法律,在今后的工作中践行依法行医,尤为必要。

一、高等医科院校法律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高等医科院校对法律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没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由于高等医科院校专业性强、课程设置门数和内容偏多,学生往往偏重于学习专业知识,客观上造成了学生无力顾及医学外的学科,对非医学学科的学习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目前,绝大部分高等医科院校仅仅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卫生法学》这两门课程中涉及法律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高等医科院校对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的重视度不够,课时数也太少,无法满足学生就业以后面临解决实际问题所具备的法律素质的需要。

(二)高等医科院校法律素质教育的方法落后,缺乏与法律

素质教育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高等医科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内容涉及法律基础理论、卫生资源管理、公共卫生监督、食品安全、医疗事故等诸多方面,这些内容的实用性很强,需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目前,高等医科院校对学生进行法律素质教育的手段相对滞后,对于实践性很强的法律素质教育来说,无异于“纸上谈兵”。大多数高等医科院校没有配备法律教学的软硬件设施,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极少,仍停留在理论灌输的传统形式上,多采用“一言堂”的方式,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互动交流,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趣味性。

(三)高等医科院校复合型师资力量匮乏

高等医科院校法律素质教育要求任课教师既要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还要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目前大多数高等医科院校法律素质教育是由不懂医学的法学教师完成的,这必然会影响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因不懂医学的法学教师对授课中涉及的医学知识难以进行科学的阐释、剖析,影响了学生对案例的准确判断和分析,从而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要提高高等医科院校学生的法律素质就需要培养兼具医学和法学复合知识结构的师资力量。

二、强化高等医科院校法律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改变传统的高等医科院校法律素质教育形式,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高等医科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医学专业人才,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医学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与医学专业相关的法律、伦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高等医科院校学生的法律素质,促进医法结合,是当前高等医科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高等医科院校应重视、抓好学生法律基础、与医学专业相关的卫生法律知识教育,通过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实习、见习前开设《卫生法学》等与医学法律相关的选修课程,推动学生法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在校期间不间断地对医学法律知识的学习,努力营造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结合医德医风建设、医患纠纷的处理,使学生有效提高法律素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解决医疗服务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供知识储备和实践积累,为未来依法行医奠定扎实的基础。高等医科院校应强化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连续性的法律素质教育,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可以让学生自觉树立法律权威意识,在未来职业过程中如果遇到医疗纠纷,就会自觉运用法律思维,化解矛盾,构建融洽的医患关系。

(二)高等医科院校应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改革教学方法,应尝试以下方法:一是案例分析教学法。即实现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获取法学知识的积极性、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教师可按教学内容、目标的需要选择与医学专业相关的案例作为学习资料,学生重点围绕案例进行学习,通过师生共同对案例的剖析、讨论,达到提高法律素质的目的。案例分析教学法推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资料。这一方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又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二是庭审旁听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从课堂讲授内容的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就近的基层法院审理医疗纠纷等方面的案件组织学生旁听,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前布置的问题,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法律知识的浓厚兴趣,更能让教师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具体案例中分析、讲授,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法律知识。三是模拟审判教学法。模拟审判教学法要求学生亲自担任模拟法庭中的审判员、当事人以及证人等各种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理清案例中涉及的法律关系,深层次分析案例的问题并作出推理、论证和判断,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法可以启发学生提高适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法律素质教育的杰出效果。模拟法庭教学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把知识讲授、运用和能力提高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认识到法律规范在医疗活动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高等医科院校的临床教师在学生实习、见习的过程中可精选典型的医疗纠纷案例,带领学生剖析案例,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掌握案例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点,提高法律素质,提升运用学到的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依法行医的自觉性,使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效的统一。此外,还应当经常性地举办关于有影响力的典型医疗纠纷案例的讲座,将他人的教训引以为戒,汲取其中的经验,引导学生自觉养成法律思维的习惯,避免其在将来的工作中再走弯路、重蹈覆辙。

(三)培育一支医法结合的师资队伍,是提高高等医科院校学生法律素质的关键

高等医科院校应在师资队伍的培养上加大资金投入,制定师资培养计划,鼓励骨干法律教师补充医学知识,骨干医学教师补充法律知识,做到法律知识和医学知识有机地融合,逐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健全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高等医科院校还应设置医事法学的教育研究机构,配备专业师资,与卫生行政、司法机关长期合作、互通信息,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满足培养学生法律素质的需要。总之,高等医科院校学生法律素质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更为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既具现代法律素质、又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王树华.问题与展望:浅谈医事法学专业〔J〕.西北医学教育,2007,8(15):615-616.

第2篇

[关键词] 职业院校职业道德 素质教育

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学而优则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实际需求之间的鸿沟也越来越大,人们开始反思并提出了素质教育。其实素质教育并不是什么玄之又玄的东西,我们可以浅显易懂地将素质教育理解为要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今低至学龄前教育,高至研究生的培养中,都无一不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但是目前素质教育的现状却是差强人意,离真正的素质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其中最突出的方面之一就是在德育教育方面的缺失。这种缺失并不是说没有,而是说反映在教育结果上的缺失――即目前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普遍仍停留在空洞的理念层面上,学生并没有真正接受,表现出来就是口头上一套夸夸其谈的大道理,实际行动上却是背道而驰。因此如何加强德育教育是我们现阶段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我将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总结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顾名思义,职业道德是指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定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职业道德素质即指劳动者在职业道德方面的品质和素养。现阶段有很多的社会问题究其根本都有职业道德素质缺失的内在原因,例如医患纠纷等。有效解决职业道德素质缺失,已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从劳动者个人角度,劳动者缺乏职业道德素质,就很难尽职尽责,不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只有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取得突出的工作成绩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成功;从企业角度说,具备较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劳动者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从而提升竞争力;从国家角度,国民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也必须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目前关于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讨论在理论层面的比较多一些,而在开展和实施等方面的讨论却并不多。以下我将根据我个人在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实践方面的归纳与总结,就如何有效开展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给出以下几方面的参考建议。

一、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授相结合

通常,德育方面都会设置一些专门的课程,但是学生对于这些经常敷衍了事,远远不如对待专业课程一样认真,因此效果一般都不理想。但是如果能换个角度,将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地蕴含于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之中,那么其效果将是事半功倍的,要远远好于照本宣科式的填鸭灌输。

那么如果将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移植到专业课程中呢?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切入点着手:

首选,利用课堂案例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都会用到案例教学,在这些案例选取上我们可以多花些心思,选一些对于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比较典型的案例来进行讲解分析,这样可以深入浅出的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

其次,利用课后习题。通常我们在布置课后习题的时候往往会以知识点为中心,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形式多以有问答为主。我们不妨在课后习题的布置上也动一些脑筋,多选取一些思考题或讨论题,既能涵盖知识点,又可以涵盖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具备正向引导作用。

二、化被动为主动

过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学生往往是在被动的接受,听教师讲应该如何做。但是这种做法的结果往往是左耳进右耳出,流于表面,即理论上滔滔不绝但在实际行动得不到落实。因此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想办法将教育化被动教学为主动求学。化被动为主动可以尝试多种途径和方法,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

第一,创造条件多开展深入浅出的讨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热情,另一方面,通过讨论实现让学生自我思考、自主求知,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主动求学的目的。在讨论前,教师要注意选题;在讨论中,教师要注意讨论方向的把握以及整体节奏与气氛的控制;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要有深入的引导,不能让大家仅把讨论作为热闹看,还要他们学习其中的门道。

第二,树立典型,提供正向引导。正向典型的榜样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我们可以选取一些让学生感觉真实的正向典型榜样,例如可以请优秀的往届毕业生与学生一起座谈;带领学生去实地观摩行业精英的实际工作情况等。一方面,这些活动会让学生觉得与榜样距离更近,更乐于接受;另一方面,他们通过活动所了解到的就是以后他们工作的实际,他们会更主动的去学习和借鉴榜样的经验与指导。

三、开展互动式体验课程

单纯的德育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排斥心理,但是实际体验的感受却会让他们印象深刻,因此在教学中有条件的开展一些互动式体验课程往往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互动体验式课程不同于实习:实习是真正的职业场景,而互动体验式课程则是以实际职业场景为背景进行设计的体验课程;实习中,学生可能轮换不同岗位,但角色都是劳动者,而互动体验式课程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可以做劳动者,也可以作为服务对象。互动体验式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个场景的设计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他们未来的职业工作。

另外,互动体验式课程每次的重点不宜过多。以医疗类为例,通常让学生分类扮演的角色主要包括医患两类,每次的场景都会变换,包括门诊、病房、候诊区,等等。通过互动体验式课程中的角色扮演,学生反映最多的是他们从中学会了换位思考,对于“一切从病人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了更真实、更具体的感受和认识。我也相信通过这样一种锻炼和学习,他们一定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得更好。

以上几方面建议仅仅是结和我校职业教育特点及实践的一些经验总结,各个职业院校由于职业教育方向不同,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希望我的这几方面建议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帮助大家开阔思路,大家可以针对自身职业教育的特点探寻出更多、更好,并且适合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方法,以期能和众人之力,共同对于逐步完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当然,职业道德素质教育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这是一个需要全民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致力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学校、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有可能真正的有效解决职业道德素质教育问题;也只有职业道德素质教育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才能真正受到企业和社会的欢迎,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职业素质与中职语文教学相关性分析

1.职业素质内涵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之后形成的品质,职业素质有很多特征,其中稳定性、内在性和发展性是主要特征。职业素质包含的范围也很广泛,包含身体素质、专业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职业素质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表现出来。所以,培养好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对其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帮助。要培养好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首先要重视学生的语文教学,中职语文教学是是职业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内容,语文教学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息息相关,两者不可分割。

2.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中职院校的性质决定中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中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机构,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学校必须及时有效的进行调整,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使自己的教学模式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中职语文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合理安排学生的课程。第二、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标准决定中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近些年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对于录用的人员都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还要人员能够快速适应环境,具有高素质。一个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代表了整个企业,一个成熟的企业都会要求对其企业的文化形象有严格的要求,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自然也会要求严格。进入中职院校读书的学生大多数是初中毕业,这些学生社会经验较少,对于语文的学习也不积极,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职业素质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师要对学生结合语文教育进行职业素质教育,这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课题。

二、如何加强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

1.围绕语文课本知识,逐步灌输职业素质

在我国中职语文课本中,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社会价值观以及技能知识和思想政治,这些内容不仅包含了语文的人文性质,还包含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课的时候要着重围绕课本知识,对学生逐步灌输职业素质。让学生在学习实际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在课本中,深入挖掘关于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引入一些真实案例,用这些真实案例来感化学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使学生从心底接受职业素质教育,只有学生真正地接受了职业素质教育,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才能逐步建立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

2.加深阅读延伸

第4篇

关键词:工程力学;素质教育;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6006103工程力学是机械、土建等工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一、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虽然强调工程力学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基础,但不重视课程本身与实践的联系。由于教材忽视理论与工程实际之间联系,如果教师仅按照教材讲授,会显得机械和枯燥,学生在学习时就容易把它看作是一门抽象难懂的理论课程。理论与工程实际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二,课程教学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目标,学生片面地认为只要会做题就行,忽视课程本身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三,“填鸭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主动探索和思维训练方面有较大的缺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四,工程力学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将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两部分内容截然分开。材料力学按照杆件的拉压、剪切、扭转、弯曲4种基本变形分别独立地介绍。这样的编排作为教材内容体系无可厚非,但教学时如果照本宣科,一味孤立地研究某一问题,零散知识点的学习将使学生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工程力学的全貌,不能形成知识体系,更何况利用工程力学的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工程力学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工作作风以及综合素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体会工程力学给自己带来的自尊和自信,感悟工程力学给自己带来的智慧和启迪,享受工程力学带来的使自己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通过工程力学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全过程实施素质教育策略,必须改变过去只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却忽视素质培养的做法,探索工程力学课程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工程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工程力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是相当重要的[1]。

近年来,项目组从对学生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的教学工作,对工程力学课程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二、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渗透

工科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工程意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学生打下宽厚的工程力学理论基础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的应用,把知识的应用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严慕容,等工程力学课程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

由于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工程力学教材关于工程实例的内容不多,几乎所有的例题和习题均是针对已经简化好的常见几种标准的约束类型和杆、梁、轴、柱等模型,学生感觉课堂理论与工程实践脱节。因此,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尽可能创设与工程实际相近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工程实例结合讲授,使学生感受到工程力学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到所学课程的价值,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学习了工程上常见的标准约束类型及约束反力之后,介绍工程实际中真实约束的构造和作用,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观察分析生活和工程实际中各种具体约束,并把它与常见的标准约束类型归类,使学生理解约束这一抽象概念。又如在讲授弯曲强度理论中关于合理截面、合理支承、等强度梁等概念前,要求课前观察实际工程中承受弯曲构件的截面形状、放置方式,并思考:“在截面积相等的前提下,圆管较实心杆在抗弯强度上有何优点?吊运长杆状构件时,其合理的吊点是否应设置在两端?扁担合理的截面形状变化是什么?”问题的设置有助于引发学生观察、思考,带着问题预习,对授课难点可以在在课堂上安排适当的提问和讨论环节。又如讲解轴的合理截面形状的问题时,结合麦杆、动物的骨骼等空心圆截面,说明它们的合理性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通过这些直观的事例加深学生对合理截面形状的认识。总之,把工程力学的应用性环节贯穿每一个章节,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取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掌握自学方法,形成对知识信息的分析、综合和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通过不断引导学生寻找各部分知识点的逻辑关联,将课程所有知识点整合成完整的逻辑链图,形成层次化、网络化的工程力学知识体系。如在静力学部分,按照一般的认知规律,按特殊力系到一般力系的顺序讲授后,引导学生整理出从空间一般力系倒推出各种特殊力系合成与平衡的逻辑框图,这样学生就理清一般力系与特殊力系的逻辑关系,形成局部的知识网络。又如讲完轴向拉、压变形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材料力学研究方法的步骤框图,并指出扭转、弯曲等基本变形杆的强度、刚度等问题的分析思路是一致的,这样,看似零散毫无关联的知识点,由于研究方法的统一穿引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主线。工程力学包含了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两部分,内容体系相对独立且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关联。如果在教学中不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产生概念模糊、理论零散的感觉,不利于科学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与渗透,引导学生将这两部分内容连成有机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从各自研究对象、分析方法、基本概念上引导学生不断地对比、关联。如在讲到位移时,提出位移分为刚性位移和变形位移两类:若物体中任意两点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则这时物体的位移称为刚性位移,理论力学中,当刚体作平动或转动时的位移就是刚性位移;若物体中任意两点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则这时物体的位移称为变形位移,材料力学中所研究的物移,是与线应变或角应变有关的变形位移。又如在讲解构件内力计算时,引导学生回顾理论力学中关于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使学生明白截面法其实就是力系平衡理论的应用。此外,关于物体的弹性力势能与构件应变能,刚体的转动惯量与截面惯性矩、桁架内力与拉压杆的轴力等,通过这些相关概念、方法的对比分析,使学生加强课程章节之间和各方法之间的联系,达到知识和方法的融合,起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习题课中,着重引导学生以一题多解的思路进行分析,强调平时作业中解题步骤表述的严密性和合理性,使学生对知识理解透彻、表达严谨。通过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改变学生的工程力学知识点零散、系统性不强和理解不透彻的弊端,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通过工程事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事故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力学、材料、设计、施工、质量管理等多方面知识。教师在不断优化自己知识体系的同时,平时要多留心收集有关资料作为教学素材,在介绍有关知识点时穿插介绍相关的事故案例[2]。在教学中精选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如在讲解连接件的强度问题时,介绍近期在中国多个城市发生的几起电梯事故,其原因都是由于扶梯主机固定螺栓松脱或被切断使主机支座移位,造成驱动链条脱离链轮,扶梯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滑,导致多人伤亡。这样鲜活的案例使学生树立工程安全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结构丧失承载能力、出现重大工程事故的例子不胜枚举,有些可通过视频等方式给学生直观感受,如:播放1940年11月7日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马大桥在风载下倒塌的视频,这起由于对大桥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和结构分析不严密所致的事故;美国纽约911恐怖袭击事件中高达110层的世贸中心双子塔倒塌的力学原因,可以结合压弯组合、冲击、材料的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因核反应堆外壳所承受的蒸汽压力和温度远远超过设计值而发生强度失效,导致了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的案例。此外还有常见于报端的有关建筑工地棚架失稳、塔吊钢丝断裂等导致的工程事故等。残酷的工程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的损失,令学生心灵震撼。工程力学教学中分析一些重大工程事故案例的力学问题,使教材上看似枯燥的力学知识如强度、刚度、稳定性、材料的力学性能等,在事故分析中更显得鲜活而重要,教学中通过重大工程事故分析非常有说服力,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学好材料力学的强大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即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使教学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最高境界,真正实现教书育人[3]。

五、通过课程设计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在工程力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可针对不同专业的要求,从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在工程实际中选取一些较为复杂的构件,要求学生从全面、整体的角度予以解答,并撰写课程设计论文。这样既可以深化课堂内容,使知识系统化,又可培养了学生应用工程力学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中做、做中用,学用结合,既能系统应用所学过的基础课知识(如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算法语言、计算机和工程力学等),又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使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有机联系。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可以锻炼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胡海岩.对力学教育的若干思考[J].力学与实践,2009,31(1):70-72.

第5篇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英语教育更多地突出了英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其人文教育本质被日益边缘化。了解学生对人文教育的看法有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对沈阳工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调查,了解其对人文教育的认知倾向,提出适合于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人文教育的有益途径。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学生;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157-02

1 研究设计及过程

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方法。问卷设计包括三部分:对人文素养的认知、对学校人文教育的认知、英语专业学生人文教育倾向。调查时间为2012年4月。调查对象为沈阳工程学院英语专业大二、大三、大四全体学生(因为大一学生刚来学校,问卷中一些问题无法填写,故未将其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方式是将印制的260份问卷发到学生手中进行问卷调查,现场填写、现场访谈、现场回收。共回收有效问卷210份,回收率81%。对调查问卷采用社会经济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进行统计处理。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英语专业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知

(1)对人文素养概念的认知。

关于人文素养的涵义,调查显示,18.6%的学生听说过且知道其大概涵义,77.1%的学生听说过,但不了解,4.3%的学生从未听说过。这说明学生对人文素养概念的认识度较差,原因在于学校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在师生中的宣传较少,导致大多数学生对人文素养的涵义不甚了解。

(2)对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认知。

关于学生对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认知,调查显示,95.7%的学生认为作为英语专业学生有必要学习人文知识,4.3%的学生认为没必要。这说明学生认识到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意识到在学好英语专业技能的同时,要加强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3)对自身人文素养的满意度。

当问及学生对自身人文素养情况如何,调查显示,28%的学生认为非常欠缺,52.9%的学生认为比较欠缺,386%的学生认为不欠缺,但不满意,仅有5.7%的学生对自身人文素养情况满意。可见学生对自身人文素养现状不满意,渴望学习人文知识,希望通过人文教育提高自身素质。

2.2 英语专业学生对学校人文教育的认知

(1)对学校人文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关于学生对学校人文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调查显示,58.6%的学生满意,41.4%的学生不满意。可见,学生对学校人文课程的设置不满意,说明学校英语专业的人文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思想政治类课程设置过多,其他类人文课程设置较少;第二,理论型课程设置过多,缺乏实践型的课程。

(2)对学校人文课程实际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关于学生对学校人文课程实际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调查显示,40%的学生满意,54.3%的学生认为一般,5.7%的学生不满意。可见,学生对人文课程的教学评价不高,满意度较低。原因有三方面:第一,教学方法陈旧,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第二,考核方式陈旧,强调对人文知识的考察,忽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部分教师人文素养有待提升。

(3)对专业课教师渗透人文教育的满意度。

关于学生对专业课教师渗透人文教育的满意度,调查显示,34.3%的学生认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45.7%的学生很少结合,11.4%的学生认为没有结合,8.6%的学生不知道。可见,学校的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要实现人文教育手段多元化还比较难,一方面要转变专业教师的教育理念,重视人文教育,另一方面要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使其有能力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4)对校园环境人文氛围的认知。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问及学生校园环境人文氛围是否浓厚,54.3%的学生选择是,45.7%的学生选择否。可见,学生对校园人文环境的满意度较低,校园文化基础薄弱,缺乏人文环境的感染力。学校应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良好文化精神的熏陶。

2.3 英语专业学生人文教育倾向

(1)喜欢的教学方法。

关于学生喜欢的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调查显示,210名学生共做了387次选择(多选题),其中,65.7%的学生喜欢交互式教学,61.4%的学生喜欢案例启发式教学,31.4%的学生喜欢分小组讨论,17.1%的学生喜欢教师个别指导,8.6%的学生喜欢理论式灌输。可见,教师应尝试多使用交互式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分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2)课余时间喜欢从事的活动。

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可以大幅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养。问及学生课余时间喜欢从事的活动,调查显示,210名学生共做了480次选择(多选题),其中,80%的学生喜欢上网,45.7%的学生喜欢交友,35.7%的学生喜欢学习,257%的学生喜欢体育锻炼,21.4%的学生喜欢学生工作,20%的学生喜欢文艺活动。可见,大多数学生课余时间没有被有效利用,基本上被上网和交友占用,学校应加以正确引导,有效利用课余时间。

(3)感兴趣的人文课程。

关于学生感兴趣的人文课程,调查问卷中设置了十大类课程,调查显示,210名学生共做了732次选择(多选题),其中,70%的学生喜欢心理学,60%的学生喜欢艺术,543%的学生喜欢历史,52.9%的学生喜欢文学,28.6%的学生喜欢社会学,21.4%的学生喜欢法学。学校在设置人文课程和人文与专业交叉课程时,应适当考虑学生需求,多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课程。

3 结论及建议

调查分析表明,沈阳工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对人文教育感知呈以下特征:第一,学生对人文素养概念的认识度较差,但是已经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渴望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第二,学生对学校人文教育情况评价较低,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效果,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还是校园人文环境氛围,学生都不满意,学校需要加以改进;第三,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是交互式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分小组讨论;第四,学生课余时间喜欢的从事的活动是上网、交友,上网时喜欢查资料、浏览新闻和聊天;第五,学生感兴趣的人文课程是心理学、艺术、历史和文学。

基于该研究的结论分析,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设置科学的人文课程体系。

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人文教育的核心。社会的需要和个体的需求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制定培养方案时,应根据专业特点,考虑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要,构建适合本专业的人文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体系时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考虑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其次,注重安排实践型课程。最后,注重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的融合。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二,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要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须从以下四方面入手:首先,提升教师人文素养。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构成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改进教师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多使用交互式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分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再次,改进考核方式。鼓励教师构建科学的人文课程考核体系,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领域考查学生实际能力。最后,教师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大学教学更多的是思想的交流。

第三,加大专业教师渗透人文教育力度。

专业教育是实施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学院应加大专业教师渗透人文教育力度。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要求教师将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个性的主体,为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其次,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教学的“各环节”。“全过程”指课前深入挖掘教材中人文教育素材,课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活化教材信息,课后和同学保持联系,让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各环节”意味着,专业教师不仅在理论授课中渗透人文教育,在实践教学、毕业实习等环节也要找出结合点,做好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第四,营造校园人文氛围。

人文教育的主基地是校园,学院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提升教育理念,塑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首先,举办人文讲座。加强校际间交流,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不同主题的人文讲座。其次,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围绕人文教育主题,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校园文化节等。最后,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要结合应用型英语专业学习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和技术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全方位、多角度得到人文素养的教育,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审美能力,把对美的追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史玉梅.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认知倾向调查[J].高职高教研究,2011,(71).

[2]孙琳,肖兰英.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1,(2).

[3]张晓颖.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情况调查-以衡水高校为例[J].学理论,2010,(25).

第6篇

关键词:管理素质教育观 案例教学 案例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93-02

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加强大学生管理素质教育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强化未来管理者管理素质教育,各个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管理素质教育,《管理学》作为管理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管理理论知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管理技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管理理念,有利于形成大学生正确的管理态度。因此,高校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一些列的改革,包括课程内容体系的重建、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探索符合管理素质培养规律的教学模式,更新当代大学生的管理理论知识,提升其管理综合能力和水平。

在这种教育观的影响下,管理学教学的方式也相应的发生改变,于是,案例教学成为管理学教学中的一个主要方法。它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它将原有的教学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纳入课堂,学生在案例的讨论、角色的扮演中,对管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其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1 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常见的问题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面临一个常见现象,就是学生面对一个案例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在理论依据的选择漫无头绪的时候,学生一般会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凭直觉入手,使得案例教学的实际意义大打则扣。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案例选择出现了问题。案例选择直接决定了案例教学成功与否。案例选择不科学,不仅削弱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限制了学生思考。案例选择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案例选择缺乏系统性

传统的案例教学虽然也关注案例选择,但是没有从案例组合的角度来选择案例。学生不能系统认识和把握,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注重单个案例的选择,但是对课程案例缺乏系统思考,不能将单个的案例有机地组合起来。在有的教材虽然考虑了案例的组合问题,但是各个案例之间、案例与理论知识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性。所以呈现给学生的是单个的、分散的几乎没有关联的案例。

1.2 案例选择脱离实际

常见的案例教学容易脱离实际,既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缺乏实践经验,也没有联系我国实际国情,有的与教学知识也没有紧密联系。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引用现成的西方案例,脱离了国情、文化、法律及制度环境。有的教师引用经典大型综合案例,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学生不知所措,根本不可能思考讨论,导致案例教学困难重重。

1.3 案例选择过于陈旧

在案例教学中还有一个常见现象就是选择的案例过于成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教学效果。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有的教材还在使用上个世纪的案例,虽然说有些知识点原理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案例不新颖难有吸引力,学生看到过时的案例会觉得索然无味,同时,案例所处的时代环境特征不同,根本就无法实现案例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1.4 案例选择数量不足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符合标准的案例数量不够。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保证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既要考虑教学的整体进度安排,还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得兼顾案例自身实用性。考虑到众多的影响因素,可供选择使用的案例就会受到限制,导致案例选择数量严重不足。

2 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标准

案例选择的标准决定了案例的质量,关于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标准,国内外不同学者看法不尽相同。在罗伯特・T・戈伦比威斯基(Robert.T. Golembiewski)看来,案例选择有四条标准:案例的现实性、案例的可操作性、案例的典型性、案例的实践性。国内管理案例库专家张丽华从单个案例的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符合教学目标、难易适中、适用。这些观点所讨论的案例选择原则对案例教学中单个案例的选择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是,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重点关注案例的组合问题。总的来说,案例选择的标准应该包括:目标性、现实性、典型性、可操作性、新颖性、关联性。

2.1 案例的目标性

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管理素质的培养。因此管理学案例的选择应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围绕相关管理知识,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滥竽充数。每个章节所选择的案例,必须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直接相关,以利于学生对每一章节的难点和重点的理解。

2.2 案例的现实性

案例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仅要真实可靠,而且要贴近生活。管理学案例的选择,要接近现实生活,有血有肉,真实可靠,不能胡编乱造,同时案例要尽量从本地出发,贴近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对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学生觉得更可信、容易理解。

2.3 案例的典型性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选择的案例必须典型,具有代表性。案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让案例很好地体现相关知识,必要的加工处理也是允许的。案例内容结合教学知识,提炼加工,做成经典案例。管理学经典案例,对学生来说能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有利于管理素质的提升

2.4 案例的操作性

管理学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复杂的案例、西化的案例很容易让学生无所适从。管理学案例必须考虑学生没有经验的现实情况,选择一些简洁、条理分明、事件清晰的、贴近现实的、与理论知识直接相联系的小难度案例的案例。学生易于学习讨论,有利于提升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5 案例的新颖性

陈旧的案例让人索然无味,新颖的案例让人兴趣盎然。所以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必须选择反映社会热点焦点的全新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当然,管理领域也不乏经久不衰经典案例,但是选择经典案例时也要新的内涵,符合时代特色。一句话,管理学案例要与时俱进。

2.6 案例的关联性

案例的关联性不仅是指案例与知识的关联,也指案例之间组合逻辑。在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将多个案例依据内在的逻辑关系组合成几个专题,案例之间内在的理论联系能够激发学生对案例学习的兴趣,比传统的单个分散案例教学更有说服力,教学效果更好。

3 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方法

3.1 总体教学规划

在管理学教学实践中,要找到现成的管理学教学案例并不是很难,但是对于教师来说,要保证管理学的教学实效性,需进行总体教学规划。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对教学的内容安排、重点难点的确立进行总体设计。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安排,最终也是为了服务于教学目标。

案例的总体教学规划,不仅要考虑案例的位置、多少、大小、难易程度,还需从案例组合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管理学案例教学,根据教材内容体系(总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可以分为六个专题,每个专题下的案例与所涉及的理论直接相关,每个专题之下的案例赋予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去琢磨案例之间的内在关联,给了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在具体案例安排上,每章每节应该有一个难易适中的开篇案例,学习之中,结合简洁的案例进行理论学习,经过理论学习之后,应该有一个相对难一些的案例强化理论的学习。虑到管理学教学对象都是没有实践经验的低年级大学生,每个专题、每个章节的案例都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循序渐进的原则,案例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3.2 单个案例的选择

按照总体教学规划,教师需要针对具体内容单个案例的选择,教师首先要清楚通过该案例的讨论让学生学习或掌握什么等,然后再来具体筛选单个案例。单个案例的选择必须遵循现实、典型、新颖、可操作的原则,结合具体理论知识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案例后面的问题,则应该围绕主要知识点,以便于学生分析思考。

单个案例的选择,不经要考虑具体内容结合简洁案例,而且每章每篇之后则需引入综合案例。简洁案例围绕具体的知识点,综合案例则要体现章节的主要知识,使抽象的理论寓于具体的案例之中。简洁案例应该源自生活、离大学生很近,而综合案例则应该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通过简洁案例的讨论学习,使大学生掌握具体的理论知识。通过综合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大学生有一个自主思考的空间,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强化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强化大学生管理素质。

4 结论

综上所述,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案例的位置、多少、大小、难易程度,还需从案例组合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案例选择必须遵循目标性、现实性、典型性、可操作性、新颖性、关联性六个基本原则,能有效避免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相对于传统的简单案例教学有更好的效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强化大学生管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顾建平.探讨和谐视角下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9):78-79.

第7篇

一、《旅游文化学》教材建设的现状分析

1.教材更新周期相对偏长,不能及时反映学科新进展。旅游管理科学发展迅速,新知识、新进展层出不穷,而我们的教材出版周期长,更新速度慢,大多数教材的更新周期为5~10年,而国外教材的更新周期平均为2年,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不能及时反映学科新进展。

2.有的教材篇幅偏大,不适应当前本科教学实际。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为实现培养人才的“宽口大径”,各高校普遍增加课程门类、压缩课程时数。如衡阳师范学院本科生《旅游文化学》课程,改革前为80学时,现在压缩为54学时。

3.教材编写体系存在不规范和无特色的现象。不规范体现在章节顺序安排不尽合理,导致内容前后衔接不好。如《旅游文化学》中文化遗产内容,不同教材安排的章节顺序差别很大,其中有的教材存在安排不合理问题。无特色表现在千书一面,很多教材并不真正具有自己的特点,大部分同类课程教材都沿用某一个优秀版本的体系,在内容的组织和安排、讲述问题的方式、文字叙述及语言风格等各个方面表现出千书一面、大同小异的雷同现象。

4.教材综合质量与国外差距较大。与国外旅游文化学教材相比,国内教材的质量不管在内容还是出版印刷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国外的旅游文化学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印刷和纸张质量好,内容图文并茂,特别是配有大量的彩色图表,教学素材丰富,非常形象生动;而国内的旅游文化学教材,从内容来看,形象的图表资料明显较少,特别是彩色版教材凤毛麟角,印刷与纸张质量也相对较差。

5.教材质量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教材内容陈旧、针对性差。教材建设明显滞后于教学改革,没有真正体现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成果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不能适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应用性、针对性、岗位性不足。配套性差,实践性课程的教材建设几乎是空白。许多教材还是选用普通高校的教材,理论性偏强,不适用,对于提高成人学员的实践能力没有帮助。教材内容陈旧、针对性差的重要原因,是成人高校学生数量少,教材用量少,适合素质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教材难以出版。此外,一些教师参加编写教材后要承担包销的任务,使学校积压大量教材,也使教材陈旧落后。

6.教材建设管理问题。教材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高校学生特点的、能够满足素质教育需要的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给教材的选用带来难度,很难选择到适合的教材。高校在教材选用上往往有一定的随意性,往往是由任课教师决定选用何种教材,而教师往往愿意选用与自己有关(如自己参与编写)的教材,使一些选用教材的质量难以有保证。高职高专院校一般都有教材建设的规划,但教材建设的规划往往不落实,教材自编率、更新率低。

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说明,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建设,尚处于草创阶段,既缺乏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又缺乏今人的实践可以总结。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精品教材工程的实施,又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旅游文化学立体化教材的设计思路

所谓立体化教材,简言之就是某一门课程的教材包,既有该课程的主教材,又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编写的辅助教材;既有纸质教材,又有音像制品,是电子与网络出版物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材。立体化教材为学校提供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满足教育市场需求,促进教学改革,从而形成教学支持平台,提供自主学习空间和信息化智能化教学管理平台。建设立体化教材,可以克服以往教材形式的单一、提高其适用性,满足现代学习者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的要求,为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促进优秀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与合理运用。旅游文化学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路是:

1.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旅游管理高等教育是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服务应用能力为主的教育,同时,和其它教育类型一样,也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特别是职业技能的教育。可以说,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重新认识,是编写旅游文化学精品教材的最直接动因。为此,旅游文化学教材编写应确立以下指导思想:(1)既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和运用、继承和发展普通高校教材编写经验,又必须特别关注职业技能培养的特点;(2)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突出内容的实用性、综合性;(3)从人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出发,注重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整体优化。

2.教材体系确立。基于上述旅游文化学教材指导思想的确立,旅游文化学的教材体系应由三条主线构成,即:知识、技能和素质。为此,旅游文化学立体化教材在编好主教材的同时,还应完成教学参考教材的建设,以适用的教学辅导教材建设为突破,先后编写了如下教学辅导材料:(1)根据一线教学经验编写了《学习辅导》,主要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多角度释疑;(2)精选大量习题编写了《习题解析》,兼顾题目的难度和广度,注重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培养;(3)从科研项目和实际应用中抽取相关案例形成《案例选编》;(4)实践环节编写了关键算法实现、实训与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书。

3.教材内容确定。旅游文化学教材内容选择上应做到实用、够用、新颖。所谓“实用”主要指教材内容应满足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需要;所谓“够用”主要指知识容量适度,知识起点适度等;所谓“新颖”是指教材内容应反映该专业领域中的最新立法、理论或技术等。

4.教材编写方法。(1)在写作中尽量做到从问题出发,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导出必要的概念和方法。(2)案例分析是高职教材的写作特色。职业能力的训练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案例分析是完成这种培养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搜集、编写、比较典型的案例,通过案例提出问题,并因势利导引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教材编写的主要手段之一。(3)教材中应给出足够的训练题目。高职教材中的习题一般包括巩固理论知识题目、分析研究性题目和训练性题目。(4)给教师和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创造条件。如设置弹性教材体例和内容结构,给教师留有选择讲授内容空间;再如在教材内容中有针对性地穿插问题和相关链接,即拓展教材内容的同时,又创造更多的学习空间。

三、旅游文化学立体化教材的构成及特色

旅游文化学立体化教材包括“主教材+辅导教材+光盘+教学网站”,具体内容包括:

1.关于教学:提供了电子教案、教学案例、多媒体课件等丰富的教学素材;

2.关于辅导:每一章都提供了学生电子笔记、知识结构、教学难点和重点、学习要点、重点整理、重点难点释疑、典型题解、课后习题详解、学习自测等全面的学习资料。

第8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通识教育;人文素质培养;通识课程体系建设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10-02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实用型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进行教育改革,逐步建立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高职教育的关键,同时也是高职教育的弱点,因此,转变观念,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最基本和最突出的问题。

一、建立人格本位的新型高职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人的素质要求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能力本位的概念已构建不了成功的人的完整概念,它要求教育所培养的人不仅仅是一个劳动者,而且还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最具开拓精神的人,最善于合作的人。因此,从教育学的角度看,高职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能够从事职业、具有行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更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人。这就意味着素质教育应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独立人格、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体。但是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实际上在西方流行并为港台所提倡的教育模式是通识教育。由于素质教育强调包括专业在内的课堂教学,是对专业教育的超越,表现为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向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深化。而通识教育则试图通过一套专业性的课程来矫正和弥补专业教育的偏失和不足,因此两者在本质上都是针对过度专业化导致学生片面发展问题而提出的,都以培养高素质的人为宗旨。由于通识教育在西方已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基本理论已经成熟,而素质教育只是近期才提出来的,实践环节十分薄弱,许多正确的思想还没有形成可操作的实践方案。因此,要建立人格本位的新型高职教育体系,就应当借鉴西方通识教育的方法系统,构建高职教育人文素质培养的新模式。

高职教育如以人格本位的构建为标准,则必然以通识教育为教育的基石;如以市场需要为核心,则必然以通识教育附庸,因为通识教育更多地是培养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品味,明了人生的价值,基本上不给予受教育者谋生的技能,也不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挂钩。但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必然受制于社会主导制度。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要求逐步渗入到各种社会制度,成为支配性因素,教育也越来越成为市场经济的附庸,教育的目标越来越以市场需求为转移,大学生在校所学的东西与日后的经济收益直接挂钩,兴趣、爱好、所学之物本身的价值,乃至个人的性格、能力合适与否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更不用该人格修养的培育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而言,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受教育者将来能有不错的经济收益。这种忽视人文教育的一些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如人的素质下降、知识单一,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人文关怀、语言的粗鄙化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中较以往更受到重视,但只是量的变化,没有质的改变。[2]显然,高职院校当前的重点是推动文化素质教育的普及和通识教育示范性基地建设,“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延伸,整体推陈出新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1]

二、高职教育人文素质培养与通识课程建设的现状

尽管教育部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要求,但高职院校通识课程开设的现状与实效却与教育部的初衷相去甚远。主要表现为:

(一)理论上实用化取向明显

我国高职教育的“专业教育”和“应试教育”倾向严重,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独立和完备,忽视相邻学说的兼容和渗透,特别是对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认为人文教育无非是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补充一些人文知识,提升学生审美品位等。

(二)实践中片面理解“必须、够用”原则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培养高职高专人才要以“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然而不少高校并没有真正理解“必须、够用”原则既必须又够用的双向规范性,反而消极地利用它,完全把基础理论课当作任人装扮的小女孩,为我所用,为我所需,作了实用主义的随意解读。[2]同样学生也以此为依据,选择对他们日后就业竞争有利的课程,而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课程却很少有人问津。这种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片面追求实用的倾向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是深远的。

(三)将通识教育等同于非专业教育

高职教育的通识化就是要改革高职院校专业划分过细,培养的技能型人才适应能力差的弊端,但不是削弱专业,而是注重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注重专业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教育,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专业教育中除了知识之外,还必须注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创新力的培养已经被提到重要地位。因此,通识教育教学思想的推出和执行,正是保证转变思想,超越专业,突出以学生人格发展为本的观念的有效手段的根本目的。

三、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但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等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许多高职科院校也没有积极地以通识课程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使得高职教育在重视科学和技术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自由教育中人的心灵的育化和人格的培养,忽视了人的精神和价值养成。这种情况加剧了高职教育工作中技术化、非教养化和功利主义急功近利倾向,导致了高职生的片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严重滑坡。

(二)改革教学计划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要建立与通识教育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系统,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哲学及美育因素。哲学和美育知识具有三种特殊作用:能调和感情,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能陶冶人们的心灵,使人变得高尚纯洁;能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从培养思维的意义上讲,不借助哲学的话,任何科学研究也是不能完成的。因此,教师应在专业教学中充分挖掘哲学及美育因素,以此舒展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心灵,促进学生知、情、意协和,追求人生真、善、美。如此开展通识教育,一定卓有成效。

(三)建立核心课程系统和人才培养模式系统

课程是承载知识的重要媒体。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需设置哪些最基本、最必需的人文社科通识教育课程,用怎样的模块方式来选择,以构成比较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这些问题是否能正确处理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目前比较成功的模式是1982年哈佛文理学院院长Rosovsky提出“核心课程”的通识教育不仅使通识教育具有清晰的理念,而且还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方法,成为大学教育中一个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要培养一流的高职学科生,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通识课程系统,一是要明确通识目标,努力保持非专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平衡。二是通过分类必修,保障学生对人类文化遗产的总体把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应当借鉴通识教育的课程模式。三是坚持学业标准和适应学生个性相统一。

(四)师资到位

师资队伍建设对专业精深的掌握仍然是培养一流高职学生的基本条件。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如果没有高深的专业技能与学术修养,培养出的学生也不会是一流的。淡化专业,也不意味着不要专业,我们反对的只是那种对高职学生培养得过于细致的专业划分。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重组、开发的同时,应全方位深入挖掘教材深蕴的外延教育因素,科学处理,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使之更具有“通识性”;把通识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内容中去,使之更富于现实感和时代感,以提高高职学生文化素质,从而促进个性发展。

(五)改革教学方法

彻底摒弃过去“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社会调查等方式,实施论坛式、研究式教学,讨论、讲授、辅导、实验、案例、模拟、自学多种方式并重,鼓励研究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通识教育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方法运用上,通识教育首先着眼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组织指导学生的独立学习上,并不断提高学习活动的独立性和相互配合,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的认知习惯。[3]

参考文献:

[1]叶莎莎.整体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报.2005.10.23:A1-2

第9篇

医学院校计算机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对策计算机科学,是研究计算机及其周围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属于技术性学科。随着国内医药卫生领域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为适应需求不少医学院校纷纷设立计算机专业来培养具有信息技术在医学中应用、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可在医疗卫生及医学科研单位从事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并能够在相关部门和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网络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学生要系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及管理科学为主干学科的不同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繁重,学业压力很大,很多学生认为重点学习专业知识,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且素质教育在实际中也存在有思想上重视不够,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造成学生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多了解一点文史哲的基本知识,不能“养家糊口”,学习兴趣不高。

近年来,随着国内医药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对相关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一个单位,都要求员工不仅具备过硬的技术能力,更希望员工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主动学习进取的能力。扎实地进行素质教育,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思想上重视不够。相对于专业素养的培养与训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思想认识上普遍认识不够。主要体现两个方面:(1)素质教育课程被弱化,甚至被边缘化。未把素质教育课程纳入到主体教学计划当中,仅仅把素质教育课程置于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课的地位当中去。(2)素质教育课程的学时较少。占所有课程的总学时比例约为8%,明显较低。

其次,课程设置不科学。除公共课程外,如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素质教育方面的核心课程在很多学校并没有真正设置。

再次,师资力量的匮乏。由于国内医药卫生领域信息化的需要,师资力量要有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架构,实践中能够达到这样要求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师的知识结构、学历层次、学科的科学研究、梯队建设等都难以胜任医学院校计算机学科发展的要求。

最后,教学方法落后。素质教育课程基本采用合班授课,往往还是停留在课堂提问、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演讲辩论,等等,依然是传统的课堂上的“灌输”式的教学。

二、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

首先,教育科学主义泛化。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被认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和手段;而人文社会科学则不断地被人们认为是无用的,甚至不被认为是一种科学。因此,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自然科学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人文社会科学则相反越来越被人们忽视。虽然该种观点已经被实践所证明是错误的,但是它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一个急需飞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中更是如此。其在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教育方面的表现仅仅是重视对专业教育与训练,忽视了对“人”关怀的专业教育与训练。

其次,教育功利主义泛化。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功利主义侵入各个领域包括教育界。教育功利主义泛化的结果是,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学生评价一个学科、专业的首要标准是该专业、学科是否有用,而是否有用的标准则简化为就业率。作为新兴专业的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同样如此。在此背景下,学校高度重视专业课的教育和培训,以适应市场和就业的需要,而忽视不能直接增强其就业能力的素质教育与训练,造成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盎然,而人文素质的学习则索然无味,所谓的学习也仅仅是应付考试。

最后,对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科学研究不够。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专业、学科,在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甚至是基本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编排到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做科学的研究,给予科学的回答,正是对这些基本的问题研究不深入,才使我们在对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出现了种种偏差,遭遇到种种困境。

三、解决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素质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树立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的理念

在新时期我们需要从战略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把其作为战略的选择,充分认识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扭转“知识本位”等观念的影响,认识到对学生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不能单靠开一些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和讲座等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培养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除了要有科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需要具有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的高尚情操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所以需要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

(二)架构科学的课程体系

要彻底改变素质教育研究滞后的现象,对素质教育相关的学科定位、学科内涵、学科外延、学科整体性规划等方面应加大研究和建设,把与医学、计算机、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交叉学科课程纳入到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教学计划,革新课程体系,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育中,培养具有跨专业、跨学科、文理医互相渗透的知识结构师资队伍。

(三)优化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方式,可借鉴西方有关学生素质教育的方式:一是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鼓励学生通过讨论、阅读等方式自我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二是教学情境的设立。该方法认为,在具体问题的情境中学习更有效果,因此在教育与培训中要特别注重教学情境和场所的设立。特别是态度、价值观等塑造上,单纯的知识讲授并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真正的效果只能来自被培训者在一定情境中的个人体验。三是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直接引导教学活动及其所采用的方式,因此科学教学评价方式是教学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媒介,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在人文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人文的启迪与熏陶。而校园的人文环境的建设主要分成三部分:一是物质文化层面――校园基础设施、自然景观等物质设施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和谐统一;二是制度文化层面――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能体验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三是价值层面――价值观中融入人文色彩,克服校园文化中只有“技术判断”而无“价值判断”的弊病。

要培养具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人文底蕴,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复合型医药信息化人才,必须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乃至职业生涯教育的全过程。素质教育不是一次性的终结教育,而是系统性、连续性、长期性的教育工作,我们还需要积极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效果,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医药信息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岂之.关于深化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在2007年12月16-18日召开的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书面发言稿[J].华夏文化,2008,(01).

[2]孙孔懿.素质教育研究之研究――以《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为样本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程 素质教育 乡土地理教学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137-03

1 前言

中学地理素质教育是实现全民族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1]。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着眼于长远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地理能力、思想道德水平为宗旨。而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土的地理,乡土地理教学中对本地区自然条件、人文社会景观等内容的传播在提高中学生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逐渐成为现今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乡土地理研究本地区地理的特点以及乡土地理本身教学内容具有的实践性和时代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通过对学生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对祖国、对家乡有更深切的感受,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2]。

虽然目前已有大量关于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问世,但大部分都是集中于对乡土地理教学的应用研究,而对于乡土地理教学的起源、演变以及发展对策思考却很少见到。而这种纵向思考却是对于乡土地理教学能否在未来以系统化形式发展极具重要意义的一面,也是未来中学素质教育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载体。本文立足于对我国乡土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基本内容,包括教材编写、实践活动、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动态系统的研究,明确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历程中的变化特点,以进一步深化乡土地理教学理论和实践活动研究,最终科学的开展日常中学乡土地理教学。

2 国内外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现状

国外非常重视中学乡土地理教学,许多国家已经把中学乡土地理纳入中学地理教学的必修课程,并列为成绩考核项目。目前对于中学乡土地理教学课程的安排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单独设置乡土地理内容,如英国、日本等国家;另外一种是把乡土地理内容讲授穿插到本国和本省地理教学内容中,如澳大利亚。而美国的乡土地理教育是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演示获得和课外获得,如调查文化景观的外方法,从而提供学生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我国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编写了乡土地理教科书,如《天津地理》[3]、《上海地理》[4]、《重庆地理》[5]等。有些省市还形成了互相衔接配套的教材,编制了乡土地理地图册,开展了以幻灯片、乡土地理影像片段、乡土地理课外读物等多种形式的多元化教学方式。许多学者也深入开展了对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如《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6]以及焦洪霞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等。大量的研究性成果从乡土地理教学的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案例设计、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实践活动等方面在理论性和实践性上极大地丰富了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

3 我国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历程

我国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教材编写和实践活动两方面。

3.1教材编写

我国对于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乡土地理教材在内容结构上主要以地理要素并列式类型为主;内容选择紧紧停留在乡土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简单介绍;在图像类型上数量偏低,文字篇幅比重占有较大,图像的类型较为单一;栏目设置主要以作业练习达到回顾知识的目的,教学功能低下。90年代后,乡土地理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侧重各要素素材并加以提炼;内容选择上增加了旅游和环境保护等知识性内容;增加了图像数量并扩大了图像呈现方式,例如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表格等类型 [7]。2000年以后,乡土地理教学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编排体系发生了重大改变,既有地理要素并列式,也有地理特征标题式,甚至还有混合式类型;内容选择上力求简洁和突出乡土区域特征,反应乡土时代鲜明特点和发展情况;图像数量和图幅密度也有较大提升,图像类型和图文的配置也逐渐趋于合理,生动直观形象的向学生呈现。

3.2实践活动

伴随着地理教材编写的开展,在20世纪80年代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就明确指出了要注意指导和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8]。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范围仅仅局限于少量条件较好的学校,其他大部分学校的教师仍然只能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演示。进入90年代后,在实践内容上较为丰富起来,增加了家乡知识、实习基地等内容,在乡土人文地理方面也有所提高。21世纪后,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显著的新变化。各个学校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地理实践活动,如调查型、观察型、填表型、论文型、分析和讨论型等实践活动类型。此外,还开展了展览演示、演讲比赛、论文征文、地理晚会等活动。而在内容上不仅有乡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容,并且还结合了地理学科和乡土地理的特点,侧重培养了学生综合思维和想象能力。

3.3 教学研究

同样,在19世纪80年代,关于乡土地理教学研究处于起步和探索期,主要集中研究编写乡土地理教材和指导地理活动的开展。进入90年代,地理工作者对乡土地理教材的研究,不管是教材编写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还是内容的编排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实质的变化,提高了乡土地理教材的质量,此时还融入了对实践活动的研究。进入21世纪新时期,乡土地理研究以对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为侧重点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对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身边环境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4 促进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发展的策略

通过对我国乡土地理教学在教材编写、实践活动、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发展回顾,结合现行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实际,本章重点探讨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乡土教学的一些发展启示和教学建议。

4.1深化乡土地理教材编写

乡土地理教材应有“乡土味”、“乡土气息”,精选最有乡土特色的素材,采用反映当地人文社会的最新资料,并具有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投身于课外实践的功能,发展学生的地理学习智力与技能[9][10]。教材呈现方式上应注重优化性,科学地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构建开发式的教科书呈现方式。文字表述应注意浅显易懂,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尽可能多使用地图、示意图、表格、统计图、漫画等图像类型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更直观的感知学习内容;图文并茂可以使乡土地理教材内容的呈现达到更好的效果[11]。

4.2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乡土地理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形式可以采取辩论、竞赛、讨论、演讲、表演、游戏以及观看影片等。在课堂教学范式上可以采取激发兴趣-确定课题-参与学习-小组协作-学会学习的方式实施。以《重庆地理》为教学案例。第一章:巴渝之乡是从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面积等方面介绍重庆,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首先宏观的认识自己的家园。就学生本身而言,由于生活在重庆,对重庆或多或少都有了解,稍加引导便可以自主、合作的开展学习,通过分组,布置课题,学生自己查找材料,以重庆的城市特色为主题来介绍重庆。

课外实践活动主要是由教师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的活动形式。课外实践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现阶段我国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方式比较少,需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开展灵活多样没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12]。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发组成兴趣小组开展各种乡土地理实践活动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比如科技馆、气象站、水文站、天文馆、公园等丰富乡土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以《重庆地理》第五章为例,主题是保护环境,建设美丽家乡,从重庆环境综合治理、城乡建设等方面来介绍重庆。教师便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确定研究课题。例如大气环境兴趣组可以联系气象台参观访问;水环境组可以到城市内河去实地调查;固体废物研究组可以到重庆主城的三个垃圾处理厂调查访问等。最终形成一个研究性的学习报告,并通过学习交流,对家乡环境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4.3 深入拓展乡土地理教学研究

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师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灵活多样化和开放性的教学。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内容应该重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研究,扩大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进而深化乡土地理教学研究。我国在乡土地理研究方面基础理论层面研究薄弱,主要局限于教材编写、实践活动等方面的研究[13],今后应注重以教学实践者、课程实施者的角度和视野来探索区域乡土教学的规律和探索乡土地理教学实施的策略,以推动乡土地理研究的有效实施。

4.4积极探索乡土地理教学模式

新课程的教学不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作为最终目标,而以素质教育为最终目标,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14]。乡土地理教学亦然如此,应以其实践性、直观性、综合性、时代性等特点着力推动情景式教学、案例教学以及合作教学模式等[15]。

4.4.1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主要有实地活动教学和角色扮演两种类型[16]。情景教学设计实践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比如相关的地图、 图片、遥感图像、文献和统计资料以及工具等,还要做好地理活动教学设计。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有针对地进行指导。地理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及时组织学生整理调查资料,总结结论,撰写调查报告并组织评价[17]。以重庆“四山”生态屏障重要功能区地理观测、调查计划为例,活动要求应包括:(1)了解功能区的历史;(2)观测功能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类型;(3)观察区内主要的树种,初步了解地带性植被类型的气候特点;(4)了解区内地形、地质、气候、土壤、植被等各个自然条件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准备工作包括:(1)确定考察路线和考察点,熟悉区内岩石和主要树种分布。(2)带好指南针、图纸、小垫板等野外调查工具。工作安排包括:(1)收集有关资料,并且到野外观察点作好预习工作;(2)指导教师向学生做有关地理研究问题的业务报告;(3)根据实地活动的收获,写成乡土地理研究书面报告。

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模式应按选材与改编的内容进行角色分配,使学生清楚角色要求,了解角色特性。在布置任务时,紧密联系内容,逐步加大难度,从而使学生扮演的角色真实丰满。乡土地理的场景可以在户外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做好表演记录,而教师通过点头 手势、眼神、微笑等来表达肯定和赞赏,对学生一时表达不出的内容通过口型或形体语言进行提示,对非严重性错误可以记录下来,在活动结束后以引导的方式提出。最后教师通过观察、讨论与评价等形式,使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培养其思维与质疑能力,进而引起学生发自内心的思考或见解。

4.4.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学生学习研究,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过程[18]。乡土地理案例教学设计过程可以首先提出案例,接着分析案例,最终评价案例模式展开。在方法上要注重直观性和多样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师生阅读、学案配合、图表展示、实景模拟、多媒体展示等多样化的方式出示案例,以最适合案例内容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展示方法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4.3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模式是一种参与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深刻体会和掌握所学知识[19]。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性格特点、智力差异等因素,根据内容的需要每组分3-5名同学,组内要有学习好的、也要有学习较差的学生。小组成员的作为宜采用就近原则,确定各个成员的职责,使成员感到自己和全体成员的紧密关系。教师当好促进者的角色,发挥好协调、激发、合作监控的作用,并建立评价机制,合理的运用技巧激发成员的参与性。

5 结语

乡土地理教学是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落实地理新课程理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国近几十年来的乡土地理教学发展的各个方面对比剖析,概括了我国各个阶段乡土地理教学的变化特征,并适当地提出了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今后的发展对策,以及提出了一些易操作的教学模式,可供广大地理教师在进行乡土教学时参考。

参考文献:

[1]付贺梅,王立红.乡土地理新课程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J].成都教育学院报.2004,(11).

[2]赵国军.重庆乡土地理教学发展变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3]仲小敏,李兆江.天津地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乡土地理[M].1984.

[5]重庆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著.重庆地理[M].2011.

[6]杨慎德.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M],1992.

[7]陈胜庆.乡土地理教育新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1.

[8]陈尔寿.加强乡土地理教学,为家乡建设服务[J].课程.教材.教法,1989(4):94-95.

[9]郑耀星.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0]张君政.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87.

[11]古伟侨.浅谈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771.

[12]郭卫红.对乡土地理教学实践方案的探讨[J].甘肃教育,2009,(1).

[13]罗莉.研究性学习在初中乡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09,(12).

[14]方刚,王川石,陈建永.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02(1):118-119,136.

[15]董瑞霞.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乡土地理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111.

[16]黄贵贤.关于中学开展乡土地理教育的几点探讨[J].华章, 2010(12): 120.

[17]金明玉.乡土地理的有效运用策略[J].中国新产品新技术,2009(23):230.

第11篇

《统计学》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其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学生看来是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确实比较困难。当前,统计对象日益复杂化和经济活动多样化,我国统计准则又不断改革的环境下,对统计课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一轮的挑战。

一、统计课程改革应基于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统计课程改革应基于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从社会实践来看,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与人沟通能力等。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是统计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对统计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教学模式,大多将学生按本科生教育模式来培养,使用的教材基本是本科教材的简写版,讲课也是先理论再实务顺序讲课,没有按照实际工作流程顺序来重整教材,理论性太强,内容枯燥。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都不能达到职业教育要求的高技能人才要求。

从统计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仅限于课本,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无论是统计课的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上都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考查,缺乏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引导,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意识、手段和考评机制,导致统计教学结果与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的脱离。因此积极探索基于素质教育的统计课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对当前统计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统计教学与全面素质教育脱节的原因

(一) 统计教学理念滞后于社会发展。

首先,就统计教学的方式来看,当前的统计教学基本上局限于课程讲授,老师讲,学生听,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教学方法局限于灌输。统计课程从性质上来看与其他相关课程(如会计)有较大的区别,它是一种逆向思维,它要解决的是“怎么样”(统计信息与其他信息是否公允)以及“为什么”(以充分有效的统计证据支持所作的统计结论)。而现行的统计教学方式对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其次,就统计教学过程来看,目前在整个统计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所缺乏的东西很多,其中缺乏必要的案例是很重要的方面。

最后,就教学内容来看,教育中统计学的课程教学老师必须考虑教学大纲、学时(学分)的要求,因为教学内容大多以教材为主,而教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很难及时随着有关统计法规、准则等的变化而相应的修改。因此在教育阶段很难保证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的需要能完全衔接。

(二)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现代统计的内容和方法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统计由传统的财务统计不断扩展到经营统计、管理统计、经济效率统计,内容不断丰富;目前统计教学内容对统计理论和原则方法的介绍比较充分,对统计实务介绍比较欠缺。教材内容上看,也是理论性过强,案例资料较少,有的案例资料或时间滞后于当前的经济环境,让学生感到操作性不强。

(三)师资队伍严重脱离实践。

现阶段,从事统计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操作技能薄弱,所以,讲起课来脱离实际,无法满足高职教育要求。这是长期以来统计课普遍令学生感到乏味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实践性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定期组织安排教师参加实践教学和毕业实习,深入统计第一线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

学习效果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统计课的传统学习效果评定方式基本上是以期末书面考试成绩为主,加上极小比例的平时成绩综合得出的。首先这种“一卷定优劣”的评定方式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更不注重对自身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其他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其次这种教学效果的测评存在后滞性,即便发现了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也难以通过对信息及时反馈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再次,忽视了学生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的引导,不利于学生自我调控学习过程,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能力,从而保证统计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改变单一的事后总结性评价模式,已成为阻碍统计教学改革的重大问题。

三、统计教学与全面素质教育改革新思路

统计教学要与素质教育很好地融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统计教学要加强实践教学。

高职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而且统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可以采取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两种形式。直接实践是让学生亲身投入到统计实践工作之中,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统计工作,锻炼动手能力。学校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找实践工作场所,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各种类型的统计实习基地,为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行统计实习提供方便;间接实践是指学生通过校内建立的统计模拟实验场所将所学的统计理论及方法运用于实践。学校在直接实习有困难的情况下,应建立多功能的现代化统计模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战演习”的基地,使学生通过统计模拟实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逐步建立开放式的统计教学环境。

应将封闭式的教学环境逐步向开放式转变。首先,应通过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同时建立统计模拟实验室并配备相应的统计软件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其次,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应逐步完善统计教学的网络环境,一方面利用校内网络平台将统计教学的内容以及相关知识的扩展与学生共享,并建立师生互动机制;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资源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分组协作,进行研究性学习。再次,应尽量安排小班授课并划分学习小组,通过课堂分组讨论等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三)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学校都有自己的信息化平台,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首先,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 ”设施的功能。其次,使用新的教学手段,例如,制作或购买统计教学软件、在课堂上运用互联网上的优秀资源等,以便形象地演示统计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再次,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网站,为学生增加交流的渠道。比如,利用网站,提前让学生准备下节课要讨论的案例资料,为学生提供在线答疑,开设热点问题的案例讨论区,大家随时发“帖子”进行讨论等。

(四)实施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

老师的主讲应限于介绍主题、基本观念及分析信息的方法。同时应要求学生做较多的书写和口语表达上的沟通,将思考问题、表达意见的权利交给学生。启发性教学原则就是要承认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贴于

(五)教师积极参与实践,不断提高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对统计课程教学的师资来说,无论对于新、老教师都要进行经常化的理论更新和实践锻炼。我们应当承认的教师,出于主客观的原因,普遍都有长时间或短时间脱离实际工作的弱点,对于出了校门进校门的老师,这一问题还相当严重。要克服这一弊端,应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制定新的工作量计算办法。除规定完成课堂教学量之外,应规定实务操作的最低时间线,并将此作为考核工作量、评定职称的基本条件。第二,创建教学实习基地,使教师尽可能多地接触实际工作。第三,尽量让教师参加全国或地方的统计社团活动,增加同实际工作多年的专家进行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可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资深学者或实际工作者指导工作,从中得到宝贵的经验和知识。第四,建立定期轮训制度,实行强制性培训。

(六)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第12篇

(一)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做到真正的“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教师除了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之外,还要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一直以来,我国法学教育沿袭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传统,注重分析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基本原则、具体的法律规则以及相应的法律原理等,所以,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法教学成为首选。经济法课程教学也不例外,仍然沿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师是教学中的唯一主体,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不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对案例教学的使用也欠缺灵活。另外,教师和同学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教学相对分离。总之,经济法教学如果单靠教师一味的讲解,就无法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难以实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教学目标。

(二)考核方式的非科学性

一般而言,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到总成绩的20-30%,期末考试成绩占到总成绩的70-80%。平时成绩往往由考勤、课堂表现、作业与测试等内容组成。由于目前班级人数较多,加上授课任务繁重,所以教师对考勤及课堂表现不能准确把握,往往是根据模糊的主观印象来评分,从而使得平时成绩难以体现出学生真实表现。期末试题题型不外乎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题等。在一份试卷中,不管是客观还是主观试题,其中死记硬背的问题分值占到8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传统考试考核方式重理论、轻技能、重闭卷等,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经济法教学改革的价值定位

从哲学上讲,价值主要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现象以及人们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积极意义。在以法律为主要行为规则的现代社会里,法学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出一批能够促进法律规则真正实施的职业人群,从而能够维护社会的秩序,促进正义的实现。①在世界范围内,法学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的法学教育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前者是强调法律职业教育,后者是强调法律理论教育。现在,不管是普通法系的的国家还是大陆法系的国家都在不断进行法学教育改革,最终都转向采用对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法学教育价值观。当代法学教育价值观的融合的新趋势也必将影响到我国的法学教育价值观。一直以来,各高校都在根据各校具体情况,积极进行改革实践。现在的改革主要是针对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培养专业人才的弊端,转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推进文化素质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相适应,法学教育也转向了通才的法学教育,培养法律、政治、行政管理等多领域需要的法学人才。中山大学教育学教授冯增俊曾指出东西方教育理念的本质差别是:“我们是为社会需要来选拔人才,西方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对所有人的教育负责。”显然,长期以来我们坚持的教育理念必须要改善。而通才的法学教育正好契合了这样的改革目标。教育部确定了所有的法律院系都必须开设16门法学专业核心课,即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其它课程由学校自定。经济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当代中国法学教育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一般的缺乏人文教育或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而在于能否培养出有足够能力回应这个社会提出的法律以及相关问题的并且在国际竞争中最终能获胜的学生。②所以,经济法教学改革不能仅强调经济法学理论教育的价值,更要注重经济法实务教育的价值。关于理论教育的价值,既要重视法学理论的教学,也要重视相关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后者是前者的而基础,不可或缺。关于实务教育的价值,从事法学教育职业的人已逐步认识到,但仍然没有在教学中落实。经济法中的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市场管理法,以及金融法和税法等宏观调控法都是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由于没有足够的相关法律实践工作,致使很多老师很难在教学中进行大量的实务训练。另外,学生几乎没有接触具体的社会事例和实践的机会,所以造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差。显而易见,经济法学教育的实用性更强,在不忽视学术性价值的同时实现其实用价值。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我们培养的法律人才必须是“宽口径、厚基础”的,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和严密的法律逻辑思维。在经济法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性和主动性,以更好地适应现实经济生活的需要。总之,我们要培养出“像法律人那样思考”③的大学生,必须强调经济法的教育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而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但另一方面在经济法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西方社会的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教育是为人服务的,为人的发展为目标。虽然在目前现实的条件下,我们还不能完全将经济法教学的价值定位于学生的发展,但是可以适当地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这恰恰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经济法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外,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等。

三、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建议

“教授不是雇员,教授就是大学。”④每一位大学教师都应该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所以笔者提出的经济法学教学改革的思路是直接的,即以提升教师素质为核心来推动经济法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经济法课程,学生应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体系的总体框架、基本原则、各项具体的法律制度。各个大学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大部分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法理学、法制史、民法和行政法等基本法学学科后开设的,这是值得肯定的做法。因为唯有如此,学生才有能力在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及其他内容。经济法课程的内容包括总论和分论两部分。对于经济法总论,即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应该在整个经济法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学习不仅仅是学生对经济法这个部门法学基本原理的掌握,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容易理解经济法的具体法律制度。在进行经济法基础理论教学时,教师应力求介绍逻辑严密和体系严谨的经济法学理论,并揭示法与法之间、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理解经济法的本质。然而,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经济法基础理论更是如此,因为相比较于其他传统部门法学,经济法是一个相对年轻的部门法。所以,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反映出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学术动态,另一方面,仍要给同学们介绍为大多数人认可的理论,以使他们对经济法获得一个基础的认识。对于经济法分论部分,应该确定一个大致的授课范围,即哪些是必讲的,哪些是可讲可不讲的,必讲的内容当中又有哪些是应当重点介绍,哪些是应当次要讲解的等。根据多年的经济法授课经验,笔者认为,经济法分论应该包括三部分:经济法主体、市场监管法和宏观调控法。其中,经济法主体部分按照经济法主体体系框架分为包括三部分:政府主体、市场主体和社会中间层;市场监管法部分应该包括竞争法(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房地产管理法和银行监管法等内容;宏观调控法部分应该包括国有资产管理法、自然资源法、财政法、税法、金融法和价格法等内容。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相比较于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时期,经济法的立法仍然很不完善,甚至有很多空缺,所以,经济法的教学不能局限于对现行法律的诠释和解析,而是应该将国外已经成熟应该为我们所用的做法介绍给学生。

(二)教学方法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一定教学方法运用的过程。同样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甚至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但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合不同的教学环境。经济法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极强的学科,其教学一定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恰当运用案例,会使学生兴趣盎然。要做到恰当运用案例,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案例的选择,选择案例合理与否决定了整个案例教学的成败。选择的案例不仅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而且最好是贴近生活最近几年发生的典型案例。选择案例的途径既可以是教师自身的司法实践中的案例,也可以是报纸、杂志、期刊、电视栏目上介绍的案例。二是案例的呈现,是案例如何传导给学生的环节。案例的呈现既可以事先准备好的文字材料分发给学生,也可以由教师进行口头讲述,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甚至可以由教师或者学生亲自表演。但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必须简明并相对完整。案例呈现的时间既可以在讲述基本理论之前,也可以是在讲述理论知识后。最后,教师可以结合经济法知识点提出恰当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思考并讨论或辩论,进而总结出相对准确的结论。举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举例教学一般是在已讲述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例来论证所讲授理论的正确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它主要是为传授理论服务的。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都是通过实例来进行教学,即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进行教学。因为实例与实践联系较紧密,能吸引学生而且易被接受,因此,教学中的举例和案例分析都能避免抽象、枯燥的理论讲授,可以增强授课的说服力和生动性,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甘阳先生指出,实现通识教育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之一——讨论⑤,对经济法教学,同样也是应该受到重视的。当然,这里的讨论包括课堂讨论和课外讨论。课堂讨论的形式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对于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课堂讨论也应有所变化。对于相对有深度的选题或案例,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由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准备讨论内容。对于相对简单的选题或案例,可以直接组织学生在课堂讨论,后由教师总结。至于课外讨论,仍要由教师设计选题,由学生根据相关知识分析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形成文字交与老师。讨论式教学可以将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综上,经济法教学应打破思维定势,积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不断地推进素质教育。

(三)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