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

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

时间:2023-08-07 17:30: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

第1篇

这里所说的素质,当然指的是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的范畴早已大大超越了“德、智、体、美、劳”这几条。而这几条,可以说是我国自建国以来,经历几次大动荡、大变革之后,总结出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方向。曾几何时,“德、智、体、美、劳”把书斋中的学子们引导出来,为莘莘学子勾画出了一幅广阔的自我发展的蓝图,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客观地说,那个时代的教育并不能说就不是素质教育,而是适应了那个时代特征的素质教育。但在21世纪,社会要求的人才素质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文理兼备、技术精通早已不是用来判断人才的唯一标准。新的时代要求新的素质,那就是:(一)能将丰富的理论知识,用实践一一检验,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兼备,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当然,我们所说的理论和实践不仅仅是实验中的理论和实践,还有社会生活大课堂上的理论和实践。不仅要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二)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依靠书本和说教不会使人变得勇敢,面临实际困难的挑战才能激发人们的勇气和斗志。(三)创造和创新的欲望和能力。我认为,这是素质教育要求的最为关键的一种素质,我们曾经吃够了因循守旧的亏,而年轻一代缺乏创造力会严重阻碍科学的创新与进步。

当然,在这里,我不谈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相同之处,而是要着重谈它们的不同之处,不同之处何在?就是在于传统教育模式像是用一个模子造许多人,而素质教育更强调培养人的个性。换言之,以人为本。一个人与别人的不同之处也就是他的特殊能力的表现。重视这一点使他与别人不同,还是忽视他的特性,要求他向其他“优秀榜样”看齐,就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

二、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们当然知道“一刀切”的办法最简单有效,也最省力。而我们却要自找麻烦,是的,是很麻烦,麻烦在哪里呢?

1.要使每个人的个性与特长得以发挥,为他们创造环境很重要。而这样一个复杂的、使每个人各得其所的环境的基础就是――教育投入。对这一点我并不担心,困难一定是暂时的,国家对改善教育环境进行的巨大投入有目共睹。

2.传统观念的转变。“学生应该以学为主,其他都是歪门邪道、不务正业”,这样的评论,我们仍有耳闻。而让一些教师去亲近他们一贯认为调皮捣蛋、不可救药的学生似乎也太难了一点。然而教师若不积极去发现学生个性中的优点并加以鼓励和引导,那些天才又怎能产生?

3.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在学生看来不仅具有丰富的学识、崇高的人格,而且最好有一些幽默和风趣,使人乐于亲近。

三、实现素质教育的条件与方法

长期以来,教师和教育制度倾向于学生去做我们认为他应该去做的事,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就是这一愿望的写照。我们习惯于把一个目标看成是学生在学校阶段应完成的唯一目标,这就是考入高一级学校。而这以后的事与我无关。很多学校和教师把督促学生学习、考试看成工作的全部。一切管理教学基于此进行。这只会使教师和学校把工作看成是苦差事,这就难免整天愁眉苦脸,忙于应付。但是,仍有很多教师发现教育教学中的乐趣,而且是极大的乐趣。这也许就是这么多教师多年来勤勤恳恳地工作在这一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乐此不疲的原因。

诚然,观念的转变要有一个过程,习惯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学校和教师,坐等转变当然不是办法,唯有积极促进才有出路。很多地方学校实行的教师聘任制、学生选教师、对青年教师破格重用等方法,都不失为促进教师转变观念的好办法。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很多地方学校的以上措施往往流于形式,不能持久。

对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而言,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是必然的趋势。然而有一个先决条件:学校要松开束缚教师和学生的各种条条框框。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要想考试取得好成绩,一节课只讲一道题,怎么行?不留作业怎么行?一节课只讲一个问题,作业以学生提交论文的形式,用丰富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这样的教师应给予什么样的评价呢?学校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应有灵活性,不要只关心一时一事的得失,应当给教师自。只要教师能按时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重点不妨由教师决定。

说到这里,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教师成为学生的贴心人,学校不再是让学生感到沉重、压抑的地方,教师也好,学校也好,应该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或者说,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什么能力?这个问题在前面提到过,但是,这是一个十分沉重、十分棘手的问题,因为我们明知现在的学生缺乏责任感,没有勇气面对困难,处理事情时对父母、教师过于依赖,缺乏创新意识,娇生惯养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能做的是不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呢?须知,教师能做的,往往是一些小事,但是,正是这些小事塑造了一个人的一生。因此,我们每位教师,每位学校领导应注意到每件涉及学生的事情的处理过程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认真处理每件小事,就可以暗示学生对这件事情应抱有什么态度,(下转37页)

第2篇

(一)校园面授教育。

校园面授教育则是指被教师在学校课堂中面对面教育学生的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师课堂中授课的主体。教师在上课时,主要采用板书和面授讲解的形式,学生近距离听老师授课,以达到传授知识的效果。

(二)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则是指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技术平台,听老师在其中授课,从而实现传授知识的行为。远程教育的实质是教和学二者行为的时空分离。在教师和学生时空分离的情况下,往往其教学行为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不尽相同,学生往往不能够直接在教室中得到教室的教导,而是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知识传授。尽管远程教育也包含着短期的面授,可是总而言之,远程教育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教授行为是时空分离的。

二、远程教育与校园面授教育的共性

(一)组成要素的一致性。

从教育的组成要素角度而言,教育活动被分成正式教育及非正式教育。所谓正式教育,通常以传统教育模式表现出来,并且正式教育由教育者和学习者构成,前者例如教师、导师、导生等等,后者顾名思义则是指学生。并且教育者和学习者必须有共同预期的目标,即良好的传授知识的效果。正式教育必须具备教育者、学习者、共同目标这三个要素,这也是区分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核心。同理,我们可以看出,远程教育例如网课也由三者构成,网课授课的主体是有意吸收知识的学习者,而其遇到问题也可通过远程互联网平台向老师求助,这一系列的授课听课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归宿,即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都是正规的学校教育。可是有人却持有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远程教育只有学习者和学习内容两个要素,并不包含这教育者和共同目标,因此不能被认为是正式教育。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因为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教育者结合网络平台,衍生出自己独有的特点,当今远程教学的教师分成了教授网课的主讲教师以至在线答疑和评改作业的辅导老师两大主体,即将校园面授教育的教师一分为二。这种分工是教育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教育进步的表现。真正的非正式教育例如观看观众在电视节目中无意间学习到的知识,这种类似的非正式教育并没有人去有意控制教育结果和成效。

(二)规范程度来的一致性。

校园面授教育与远程教育均具备正规教育的基本属性。所谓的正规教育,其主要是指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有着严密的教育体系,可是非正规教育则缺乏严密教育体系,呈现出教学结构不严谨、随意特点。远程教育和校园面授教育相同,其均是为了培养特定的工作岗位的人才,所以呈现出周期短、针对性强特点。这也能使受训者获在短时间内获得得研究与开发中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适应工作岗位需要。

三、远程教育与校园面授教育的区别

(一)教学内容方面的区别。

当今社会学生受教方式仍然以校园面授教育为主,而远程教育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其始终是校园面授教育的辅助教学方法。因为校园面授教育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对学生灌输科学文化知识,相比远程教育,学习者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更具便利性和效率性。可是校园面授教育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它与预期的“素质教育”相去甚远,因此,校园面授教育改革步伐不能停留,其应该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完善自身从而达到真正提高个人素质的效果。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面对当今知识爆炸现象,传统校园教育的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而远程教育恰恰弥补了校园面授教育的不足之处,其通过网络平台,集思广益对旧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更新,远程教育在知识更新速度方面可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笔者对这方面有深刻的体会和感受,自己可以在网络上学习最新最权威的知识,例如选修高等学府的广电学的同时,又可以学习北京大学的财经类等等专业。这些东西让笔者真正感受到知识的全面性及丰富性。

(二)获取知识渠道方面的差异。

校园面授教育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教师的口述、板书以及学校发售的课本。并且教师教学有着固定的时间地点限制,因此学生了解知识的渠道具有单一性,并且在课后针对教师教授的内容,如果想要更好的掌握,学生必须通过借助课外参考书对知识进形总纳和归纳。可是远程教育弥补了这一缺点,学习者通过下载视频等等方式,仅仅利用手机或者电脑则可以观看教学视频从而打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并且事后学习者可以反复观看、查缺补漏,从而弥补了校园面授教育教学的一次性的缺点。因此在教学资源的享有渠道上,远程教育弥补了校园面授教育的劣势。

四、结论

第3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评价体系特性

曾经有一个同事老师问我;你是一个语文老师,我是一个物理老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说我们现在讲素质教育,可这在你们语文课上容易体现渗透,在我们物理课上怎么体现渗透呢?如果我们理科老师在课堂上大讲道德、品质、人文思想,那要你们文科老师干什么?我们是否有鸠占鹊巢之嫌。事后我想:他说的话不无道理,素质教育似乎在诸如语文、、等文科课堂教学中容易体现渗透,但在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的教学中如何体现渗透呢?这就需要理解以下关于素质教育的几个特性:

一、“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模糊性

提到“素质”一词,人们往往很容易将它同道德品质方面的概念联系起来。这种现象一方面与人们的思维惯性有关,另一方面也足以说明,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层面的学科针对性不够,显得有些朦胧、模糊。

再说,我国教育界一直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绝对不仅仅只针对语文科目,也绝对不仅仅只停留在道德与人文这个层面;针对不同的基础教育学科,肯定有不同的素质要求层次,肯定有不同的能力达成目标纲要。但翻遍好多书刊甚至纲领性的要籍,都似乎对理科类的基础教育学科缺乏有关的素质教育达成目标陈述。

其实素质教育在语文科目上达成的层次,也不只是在人文素养、审美情趣、道德节操等方面,那些诸如识字读写等与人文不相关的能力,难道不能算做语文素质的一种体现吗?

所以我想:很长时间教育界倡导的素质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理念,除道德层面上的概念外,在基础教育这个层面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各类学科应有不同的素质达成要求,诸如语文素质、数学素质、体育素质……是不是在基础教育学段,素质教育针对不同学科能更进一步的具体化,使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层面上不至于概念太模糊

二、素质教育的随意性

现行的各类指导性纲要书籍缺乏对素质教育实践序列层次的具体陈述。由此,导致了素质教育实践的随意性。

素质教育的随意性具体表现为三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教育目标和技能培养随意拔高,有拔苗助长之嫌;另一个极端是只重人文理念轻视本学科的基本技能培养,随意降低学科应达到的要求,有应付时势之嫌;还有一个极端是,形式上的素质教育,实质上的经验式传统教育,陈酒装的是新瓶,仅只换了一个外包装。

三、素质教育的无序性

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表现;针对素质教育理念进行的一系列师生教育实践活动缺乏应有的序列层次。

所谓现行素质教育的无序性,表现在同一学科内,就是缺乏素质教育达成能力的阶段性区别。比如小学语文课、初中语文课和高中语文课在课堂上达成的素质理念有不同程度的机械重复,形成了教育资源的无形浪费。同一种素质的达成程度在不同的年龄学段没有任何区别。现行的各科大纲在训练量的区别上似乎稍多些,但在素质技能达成的能力层次上陈述甚少,无法对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指导作用。

由于这种同一学科不同阶段素质教育的无序性和随意性,以及不同学科不同素质能力达成培养的无序性和随意性的存在,使许多从事基础教育的相关人员,在不同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上显得有些盲从,甚至是无所适从。同时,也让一场本该给教育注入应有活力的素质教育,只仅仅停留在理念的层面,而很难充分渗透于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堂教育中去。

每个年龄阶段和每个知识层次的教师对素质的思想及其实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操作过程中,又由于缺乏相应的序列和标准,导致了素质教育实践的随意性。这种无序性和随意性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愈演愈烈,极有可能变异一种新的教育实践毒瘤,也极有可能形成新一轮的教育宗派和教育八股争斗。

四、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宽泛性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已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我觉得,在教育效果的反馈评价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或者说摸索阶段,远远不如数学、理化考核评价那样科学。

针对最能体现我国教育反馈评价理念和倾向的高考而言,在对考生素质大考查方面,明显带有探索、摸索性,这种教育效果反馈评价的宽泛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实施的广度和深度,甚至也使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实施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和形式化。

第4篇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和能力。以能力为本位,应成为21世纪教师的基本理念。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变成能力才有用,能力作用于知识才有力量”。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支配和操纵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主导力量,人们只有依靠能力才能实现其价值。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突出了能力对知识的重要意义而在努力营造一个能力社会。由此,以人为本的进一步提升就是以人的能力为本。

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其实质就是解决“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的问题,确立“能力为本”的观念。这不仅是对传统教育弊端的矫正,也是对教育本义的回归。纵观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趋势,现代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由重知识向重能力和素质转变。因此,是否重视能力的培养也是新旧教育观和人才观的根本区别。对于教师来说,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不能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当然也就谈不上如何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能力本位是教师素质结构的重要内涵。国际师范教育界十分重视教师能力的培养,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开始了教师教育改革运动,其重点就在于教师能力的培养,认为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渊博的现代科学知识,而且要善于把知识交给学生,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在我国,对教师的能力也在不断得到重视,《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等已把教育教学能力作为教师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当前实施的全员聘用制改革中,教师除了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这一基本条件外,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竞争上岗、能否被聘用的主要依据。而目前在教师队伍中能力不强、水平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整教师教育目标,改革新师资的培养模式,修订教师的选拔聘任和管理制度,要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而所有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教师要首先确立“能力本位”的基本理念

第5篇

一、教师要用自己博学的知识,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现阶段,由于高中课程体系的确立及文、理分科的要求,使历史课常常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副科”,历史老师与学生接触沟通的时间又很少,加上历史老师任教班级都较多,这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和学生沟通上本身就处于劣势,要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就更加困难了。实际上,当学生把老师当成了知己的时候,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说,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体地位回归的关键所在。

二、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生活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学形式转变的前提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历史教师一定要摆脱传统教育的

束缚,在加固自己专业知识结构的同时,要放手大胆地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想象、去创造,要想办法让学生爱上历史,探究历史,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老师在课堂上也要由原来的“授鱼者”变为“授渔者”,要教给学生方法,引领学生动脑,勇于实践。让学生思考、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通过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爱好。

高中学生正处于思想逐渐成熟的关键期,他们想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索自然和历史的奥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科内容和特点组织安排一些开发学生思维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把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出来,如,在讲二战时期的历史时,我们可以模拟现在社会上形形的人物,每个人物分别代表着当时的法西斯各国、被侵略国家和中立国家,让学生惟妙惟肖地演绎各国的思想和做法,历史的烟云再次展现,于是,这段不易理解的历史也就让学生弄得明白透彻了。所以,当学生感受到舞台的乐趣时,自我价值的实现感也在课堂内找到了,这个时候想不让学生学好历史都难。

三、加强历史课堂的小组建设,重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这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只凭学生探索是不可能完成的,当今学生学习压力极大,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办法,要想学习高效,就得帮助学生寻找互相支撑的力量——小组合作。合作学习是最优化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对老师的挑战是极大的,教师在小组建设上就得下很大的功夫,所以,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小组建设,这样才能使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从而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时代要求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当然,要真正实现这一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我们认真做了,我们的教育前景就会一片光明。

第6篇

关键词:传统教育;差异化教育;比较研究

随着人们对应试教育弊病的深刻反思,素质教育的口号便响彻华夏大地,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学校教育必须要实现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的转变,课堂的主动权一定要归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是成为衡量课堂教学胜败的标尺,这些变化是喜人的,但应试教育并未真正退出教育的舞台,传统教育中那种简单的教育方式似乎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因此,教育改革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在与传统教育的对抗中,差异化教学像一缕和煦的春风,让我们感觉到了教育的春天真的快要到来了。与传统教育相比,差异化教育具有以下一些鲜明的特点:

一、差异化教育是在承认人的个体差异前提下,对不同个体进行适合于他们差异的教育

生命是多样性的,传统教育忽视或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非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把许多个性鲜明的学生同化为共性差不多的学生,那就是要适应各种各类的考试。知识是绝对的权威,能力则是一种奢侈的装饰品,没有谁在没有解决饥饱问题之前去奢望奢侈的装饰品的,所以,学知识是为了会用知识考试,目的就是得到高分,至于高分有什么实际意义和价值,那好像不是老师和学生思考的问题。

我们知道人是自然中的一个物种,人的分类各有差异,传统教育却在尽力地使所有的人成为同一种模式下的同一类别,同一本教材,同一份试卷,漠视人的差异性,这样做与世界是多元的,社会是多样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的是背离的,这种背离是不符合多样人才培养要求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会出现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不对等不统一。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教育必须走出这样的误区,必须懂得对人的培养应该遵循其固有的差异性,有绘画天赋和兴趣的就培养他成为画家,而不是非要让他成为诗人。换言之,也就是说,教育就是从人的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掘其特长,最大限度地把差异转化为能力。而非违背本人意愿和个体差异地生硬的改变,这样的改变也许培养的就不是人才而是毁掉了真正的人才。

二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这里的材就是人的差异性,主要有人的学习力和学习水平的差异,而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而进行差异化教育。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有许多优势,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教育资源不够充足的国情下,班级授课制就是唯一可行的教育模式,而班级授课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共性教育的优势突出,个性教育弱化。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客观上有使困难学生得不到有效帮助,优秀学生缺乏挑战,特长和个性发展受到影响,如现行教学中突出和强化了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而淡化了音乐节奏智能,视角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因此如何从学生学业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实际出发在班级授课制下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如何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发各种潜在能力教育教学上实现突破,这就是差异化教学要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差异化教育实施的前提是对学生进行差异化诊断,并根据不同差异制定培养发展计划

差异化教育理论的提出是基于1983年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人类智力结构理论,霍华德认为,每个人的智力不同,具有的个体差异性,多样性和自身特点。并且总结出了智力由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角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构成,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知道,学生由于智能类型和组合不同,以及所处的环境和家庭背景等造成的智能优势不同,个体间存在着差异。因此,人是有差异的,而有的差异是先天的,有些差异可以通过教育改变,有些差异可以利用。所以我们在实施教育中要扬长避短,依据差异因材施教。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尊重个体差异,这是进行差异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那么怎样确定人的差异?如何测试人的智能?如何鉴别人的能力上存在的差异,如何分析人的意志品质,兴趣爱好对学业成绩和人格发展的影响,所以进行差异化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诊断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

差异化诊断主要是运用诊断测试工具,对学生进行智力测试,学习适应力的测试,多元智能理论测试,学科学业水平测试,并建立起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化档案,建立学生基本信息库和数据库,通过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对学生个性差异有客观科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因材施教地制定出教育发展的规划,有近期目标规划,中、长期目标规划,根据这些规划,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设问,对优秀生,特长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优。尤其是特长方面的培养是差异化教学中的重要指标。

差异化诊断是为教师研究学生提供第一手资料,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计划,差异化诊断从学科知识、学习能力、学习适应性、性格特长、兴趣爱好和家庭环境等六个方面全方位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在教学中更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不同差异的学生培养目标做到客观科学,心中有数。

三、差异化教育是教育的革命,是对传统教育的肯定中的否定

反观传统教育在教学上的具体做法,我们可以发现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课堂上教师习惯于“讲”,学生则习惯“听”

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无论听没有听懂,愿不愿听都别无选择地要听,除了听就是记了,哪有功夫去动手做,动脑想,动口问,学生就只有机械的被动的接受。

(二)以教为中心,以教定学

教师不善于管理课堂,不善于组织教学和调动学生,干脆越俎代庖,包办代替,这样就出现了以教为中心,以教定学,课堂缺乏思维深度也就很难产生思想火花,教师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兴趣的激l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高耗低效。教师在自觉不自觉中就有意无意地扼杀了学生的活跃的思维和活泼的天性,把学生培养成同一模式下的“好学生”,就像选拨性考试时追求答案的唯一性一样,课堂上限制学生发散思维,硬是按照老师预设的思路去固化学生思维,对学生中的思维异己予以排斥,想方设法要让学生思维变成“我”,绝不容许“非我”的思维异己的出现。

(三)课堂教学中的“一刀切”

课堂教学中的“一刀切”是指教师在授课时,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优生差生一个样,学好学不好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授课不是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而注重教师怎样讲完课。在讲的过程中不分析学情,一律一视同仁,不会针对不同类别学生,适当调控讲课内容和难易度,没有区分度和分层教学分层设问的举措,所有学生,一个标准,这样做必然使一部分人吃不饱,一部分人吃不了。教师“讲课”的最终结果是,吃不饱的没兴趣,吃不了的失去兴趣,听话的乖学生越来越傻,学生群体渐渐产生厌学情绪;课堂上只有教师问学生,很少学生问教师;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教学偏重于外在动机,追求表面形式。教师唯书为本,学生为师为本,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只能做忠实的看客。

(四)以考试评价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学生学得怎样,传统的教学评价的尺度很单一,那就是考试。考试的分数高低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教师偏爱优生歧视差生,因为优生的成绩也是教师的教学业绩,而教师的教学业绩也就是学校评优晋级,奖金高低的分配标准。因而教育教学的重心就异化为“应试”,应试能力成为教学的重要量标。为了完成目标,学生的灵性已经被扼杀得所剩无几,题海战术就成为了很多老师考试取胜的法宝。这样的教育,还有生命力吗?学生的个性被整齐划一的教科书和练习题消磨殆尽。这样的教育,只能把人的差异性同化为同一性,这样的教育是用教师模型复制出更多会考试的学生,高分低能,高耗低效已成为传统教育的最大的资源浪费。

我们列举了传统教育在教学上表现出来的四大特点,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传统教育都已经不适应时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差异化教育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育,它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比如因材施教就是传统教育中能体现差异化教育意图的元素,这些都要继承。再比如差异化教育不等于不进行考试,只不过考试的权重发生了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联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知识与能力的分割还是统一,所以差异化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是肯定中的否定,肯定传统教育中至今依然起作用的因素,有用的因素,否定那些已经过时的和丧失生命力的元素。

差异化教育是在把学生个体在智力、知识、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作为教育的基点,学校教育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异,让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后,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要成为合作学习的共同体,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看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力和创新能力。而传统的教育则忽视了这些个性化的因素,教师的教学完把考试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智轻德,重结果轻过程,重方法轻情感态度价值观。全班学生用一个尺度衡量,全体学生用一种方法教育,用一种手段检验,因此最终消磨了学生个性,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模式下大同小异的考试的机器。

参考文献:

第7篇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最大可能的发展。

1、两种教育的定义传统教育,泛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流行的、具有影响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创新教育,是指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指导,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手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使之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宗旨的教育。

2、两种教育的区别大部分教育者认为在高职高专院校实施创新教育是难上加难,因为学生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创造力已失去新鲜感,也可能认为自己没有创新的必要,他们认为只有那些科学家才有所谓的创造力。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一则轻视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二则难以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要全面审视传统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差异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

(1)教育目标的不同

传统教育主要是强调知识的积累,重视课堂教学,是教师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停留在感知和记忆的水平上,为了成绩而机械的接受所有系统的科学知识;而如今提倡的创新教育则是在帮助学生培养其开拓精神、创新精神,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认知的低水平提高到想象与思维的高度上来。

(2)教育方法的不同

传统教育是讲与听,学生们完全不用独立思考,更谈不上去探索,这样就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而创新教育是努力培养学生形成以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主动参与、主动创造的新型教学过程,教育者要引导学生由“学会”逐步做到“会学”。

(3)教育评价上的不同

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唯师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如仓库般储存知识、积累知识,学生的优劣完全取决于一张试卷成绩的高低;而创新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教师虽是主导,但学生也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学生的学习结果有多方面的表现,不单以分数定学生的好坏。

二、实施创新教育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创新型教师需要较高的政治觉悟、人文素养、道德水平、沟通能力等,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教师才能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创新教育。

1、思想道德素质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对学生来说发挥着榜样作用,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自己首先必须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2、业务素质教育思想、方针的贯彻及一代新人的培养,归根结底要依靠广大教育者的教育教学实践,这支教师队伍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教师应当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形成自己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

3、道德素质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党和国家规定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教师的道德素质与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越短,教师的道德素质就越高。

4、身心素质身心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新世纪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等素质建立的基础。高的教学教育质量,必伴随着教师的健康身心素质而产生。

三、实施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科学不断发展的今天,创新教育的实施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1、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对创新教育意识不够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普遍认为“现实的自我总是落后于理想中的自我”,似乎无论如何努力都被套上差等生的帽子,这样的心理会让他们自暴自弃,因为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没有达到足够的水平,即使对学习有兴趣,但却没有问题意识,也没有解决问题的专业思维。

第8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教育 创造性思维

一、数学的内涵及其特征

1.数学的内涵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其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在本质上是辩证的。从其本身来说,数学对象并非独立存在,而只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具有主观性。但就其内容而论,有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也即数学对象就是抽象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正是由于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的一个侧面,因而数学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得到不断的发展。

2.数学的特征

(1)抽象性

任何一门科学都具有抽象性的特征。但是,数学的抽象性在对象上、程度上都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抽象。因而数学的抽象性不仅表现在广度上,还表现在不同层次的深度上,故恩格斯称数学是一种研究思想事物的抽象的科学,这是对数学抽象性深刻概括。

(2)精确性

数学的精确性,指的是数学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和结论的明确性。数学的对象是形式化的思想材料,他的结论是否正确,一般不能像物理等学科那样,借助于可重复的实验来检验,而主要靠严格的逻辑推理和一丝不苟的计算,使得每一数学理论都不可动摇。当然逻辑的严密性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任何理论的逻辑严密性都是逐渐加强的。

(3)应用的广泛性

数学研究的量及其关系不只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物质运动形态中,而是普遍存在于各种物质运动形态中。因而它必然能应用于各种物质运动形态的研究,成为各门科学发展的共同工具。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其《大哉数学之为用》一文中,曾精彩的论述了数学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方面的应用,生动地说明了一切科学技术在原则上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有关的问题。

二、创新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1.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问题。

(1)培养创新意识

只有有意识的去创新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主动建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点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精神。

(2)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指一种思维活动,它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主要体现在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而创新思维能力就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实践能力。

(3)培养创新人格

培养创新人格是指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敢于创造的勇气、善于创造的敏感性、不怕失败的毅力、创造成功的信心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激发创造意识,而且能促进创造能力,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的更好发展。

2.创新教育的特征

(1)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区别

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继承,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能较好的理解、消化和应用前人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而创新教育不仅注重继承,更强调对现状的突破和对未来的创新,其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2)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区别

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重视人才的人格,不断健全和完善,即更加重视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提升。

(3)应试教育、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区别

应试教育压制个性,束缚、压抑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而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重视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以人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发展个性。创造教育是侧重于操作的教育。而创新教育不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教育内容的增减,且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教育的重大革新与价值追求,是创造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升华。

三、数学与创新教育的联系

1.思考的充分自由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是创新的基础

任何事情的解决都需要一个思考的过程。作为一门科学,数学更是如此,但数学比其他学科或科学更注重思考、强调思考,主要体现在思考的充分自由性上。“数学的本质在于思考的充分自由”,是著名数学家康托尔对数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精辟概括。正是“思考的充分自由”这个思想使康托尔有可能在超越了有限的世界中,以数学的严密性建立起了集合论,使几何学家有可能建立起超越了我们想象的高维空间,使公理学家才有可能建立起抽象的纯数学和种种特异数学来。这个思想是数学产生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思想。显然,数学上的思考的充分自由性与严密的逻辑性,正是人们进行创新所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研究事物本质的一般规律,因而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

2.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创新的品质

数学的作用就是使人们利用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认识去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这无疑要求一批批的科学家来研究数学。而科学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献身于自己事业的那种持久而强烈的精神。现实告诉我们:非凡的天才只有少数几个人才有,而奉献精神则是人人都可拥有的而且也应当拥有的,没有这样的精神人的生命便失去了价值。

3.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核心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人们善不善于创造,能不能进行创造,这里的创造性思维是指运用以知的知识经验在创造想象的参与下,通过思维不仅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过程。人类从事的创造活动就其本质的内容来讲,就是创造性思维、人民所取得地创造成果,也无一不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也就是创造性思维成功物化的结果。而思维作为一种技能,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当然这种训练的过程可能是艰苦的,当你真正能掌握这种技巧并能运用自如,立杆见影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趣味无穷了。

事实上,整个数学几乎全都是创新精神的产物,从初等代数、几何到高等数学、基础数学的整个数学中充满了创造性思维的精华,于是这就为启发、锻炼、提高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无数很好的合适的材料。

参考文献:

[1]赵振威,章士藻.中学数学教材教法\[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第9篇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制教育 回归生活

当前在我国的教育中仍然过于重视对理论的讲解,忽视实践的作用。其中道德与法制教育更是以科学化的方式传输给学生,使得培养的人才都是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而无法将理论有效的转化为实践。道德与法制教学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全面型人才的重要组成课程。所以在中学的道德与法制教育中还需要将其与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道德与法制教育生活化中存在的困境

(一)道德与法制教育的边缘化

德育榻逃之首一直是我国教育中主要的教育原则,但是在具体的落实中却一直存在严重的问题,虽然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改革,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德育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重智轻德的教育思想在我国的教育中仍然根深蒂固[1]。从我国的升学以及教师的评定指标中就能够看出来,学生的智育仍然是考核学生和教师的主要硬性指标,而德育只是辅助的软指标,这也是影响我国德育教育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道德与法制教育无法实现协调统一

一直以来,学生的道德与法制教育都是由学校完成的,但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基础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往往注重的是孩子的智力开发,忽视了道德品质的教育,从而使孩子形成一些不良的品质,在学校中需要纠正和再教育,这无疑增加了学校道德与法制教育的难度。脱离了家庭的德育法制教育是不完整的,比如在学校要求学生要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回归到家庭中,家长由于对孩子的溺爱,使得即使孩子已经升到中学,仍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不要提孩子在家中会主动做家务。

(三)道德法制教育与生活活动脱轨

德育法制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生活性,所以在教学中不能仅以教材为基础,同时还需要加入生活元素,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制的判断力,使学生能够将课堂的教育在生活中得到实践。但是从现代的道德法制教育情况来看,课堂教育与生活严重脱离。很多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在生活中对道德法制教育的践行考核,同时在教学中没有引用生活例子的意识,使教学内容单调、刻板。

(四)学校道德与法制教育中教师的素质有待提升

受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一直将德育教育完全寄希望于学校,通过学校开展道德法制教育课程和活动来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模式。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具有高素质、高能力水平的教师往往被分配到智育的教育科目中任教,在德育教育中的教师素质往往相对比较低。同时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智育教育永远凌驾于德育教育之上,进而使得德育教师在教学中受到的重视不足。

二、中学道德与法制教育回归生活的策略分析

(一)转变传统的道德与法制教育模式

传统的道德与法制教育中,学生只能被动的听教师的讲解,缺乏有效的互动,使得学生难以对道德与法制教育提起兴趣,而且这种生硬的讲解取得的效果也比较有限。因此要想将道德与法制教育回归生活,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中加入生活的元素,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或者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方式来对教学进行改善[2]。比如在学习《走进法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需要先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意义以及与其他规章制度的区别。在讲解完法律的意义后,教师可为学生例举几个例子,1.违反学校的规定,迟到早退。2.违反商场的规定,在公共场所吸烟。3.违反公共治安条例,打架斗殴致人重伤。然后问学生哪一条属于违法行为。这样通过生活例子的融入,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违法的概念以及法律与一般性规定的区别。

(二)加强对道德与法制教育回归生活的实践力

当前在中学的道德与法制教育中,仍然注重对理论的灌输,忽视学生的行为实践,从而使得理论与实践结合成为空谈,学生的道德与法制教育回归生活的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举的过程。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制教育的讲解中需要注重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比如在讲《为正义高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正义的理论涵义,然后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播放关于正义的生活事例,如敢于与歹徒搏斗的路人、勇于提醒被盗者的同行者等。从而使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来理解正义的含义。最后,教师要求学生举出在生活中遇到过或听说过的关于正义的事例。通过这种方式的讲解能够使学生将道德与法制教育与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提升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力。

(三)提升教师素质,营造良好的道德与法制环境

教师是教学的参与者、实践者和引导者,所以在道德与法制的教学中,需要提升教师的素质,进而保证教学的质量。同时,教学的环境对学生的道德法制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学校还需要注意校园风气和环境的营造。首先在教师的素质提升上,教师不仅要注重对道德与法制教育基础知识的积累,同时还要注意对生活中关于道德与法制事例的收集和整理,进而在教学中能够多为学生讲解案例,使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其次,在校园环境的营造上,可以通过粘贴道德与法制相关的标语或者板报等来加强宣传,同时设立“道德与法制光荣事例园地”,将学生在道德与法制的践行中的事例利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塑造榜样力量。

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制教育是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但是在传统的教育中由于对德育教育的忽视以及教育方法的不完善,使得道德与法制教育与生活脱节,造成学生理论知识有余,实践能力不足。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道德与法制教育的生活化,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制教育的践行能力。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1]

加德纳对“智能”一词所下的定义是:人类在解决难题与创造产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又为一种或数种文化环境所珍视的那种能力。这大大不同于智力测验所探寻的信息,在智力测验中往往偏重“知识的掌握”,而对“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则不予以重视,很少能估价出一个人吸收新信息的能力或解决新难题的能力。由此带来的种种弊端使我们认识到,教育要以儿童的认知发展为基础,设计符合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案;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特征,提供发展智能、创造力的机会和环境,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是因材施教,改善教育模式,发现儿童潜能和智能的差异性。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比较多地重视多元智能理论中所论及的语言智能和数理智能。学校和幼儿园的教学大多是围绕着这两种智能进行的,而对其他几种智能很少涉及。教育被简单地等同于智育,智育又被简单地等同于以培养语言智能和数理智能为核心的教育,而这两种智能又简单地同读书、考试和升学划上等号。这样一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就成了以狭隘的知识教育为主,以升学为惟一目标的“精英”教育。在传统观念指导下的我国基础教育极大压制了很大一部分儿童多方面智能的发展,极大地埋没了社会所需的多方面的人才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有着积极的意义。根据该理论,每个人的智能都有着相对独立的多个领域,各领域在智能的整体结构中都占有主要的位置,正如加德纳指出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这种观点与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新课程实验所要求的“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不谋而合。因此,我们要树立起大教育观,并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展示。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影响

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采取了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儿童观、教学观、评价观等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多元智能理论恰好契合我国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从理论上诠释了我国教育目标定位的科学性、正确性,对我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给予的启示和产生的借鉴作用,已经在我国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尤其明显。

(一)多元智能理论儿童观的影响

多元智能理论把教育目标定位在儿童的全面发展上,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学校教育面向每一位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全面发展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让每一位儿童各项素质都得到发展;二是所有儿童的共同发展。

1注重儿童多元智能开发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的是人的多元发展,而不是实践低能、应试高手。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和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落实到学前教育阶段注重的是儿童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学习智力的发展,因而,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注重儿童的多元发展,注重儿童多元智能的开发,应该成为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2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为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素质教育以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和儿童的多元智能的开发和发展分不开的,通过多元开发儿童的智能,延展儿童的思维空间,促进儿童不断由善于解答问题朝着善于解决问题的方向转变。

3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

多元智能的儿童观是努力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天赋,让人人都能成功的儿童观。多元智能的儿童观,关注的不是哪一位儿童聪明,而是某位儿童在哪些方面更聪明。强调的是每位儿童都要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学校里每位儿童都能成才。因此,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将努力发展每一个儿童的优势智能,提升每一位儿童的弱势智能,为每一位儿童都能够取得最终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观的影响

多元智能的教学观是因人而异和因内容而异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的智能领域有其不同的符号系统和交互方式,同一领域内因人与人智能结构不同也存在着学习的差异。因而,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教育领域,灵活多变地采用适合不同智能领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同一类教学内容,教师也会关注每一个儿童的现状。

1“为多元智能而教”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推行新的活动设计而改变传统活动设计,改变了对原有教育目的的认识。在传统的活动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为一两种核心智能而教,主要通过整齐划一的直接讲授来教。这样的学校课程使得我们培养的儿童不仅是片面发展的儿童,而且是循规蹈矩的、缺乏个性和创造性的儿童。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师根据不同儿童的智能结构和智能特点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手段,通过多元化、个性化活动的开展,实现“因材施教”的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实现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多元智能人才观。

2“通过多元智能来教”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摒弃了原来的以语言智能、数理智能为中心的惯有思路,把儿童多种智能领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予以考虑。这样的观点,与我们新课程中设置的生成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所要求的实行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整合的观点是一致的。教师在原有知识经验的指导下,基于对本班儿童个体情况的了解,充分认识到不同儿童有着不同的智力和个性特点,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想法充分渗入到活动中,通过活动使每一个儿童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从每一个儿童的智能强项出发,带动其他各种智能领域,特别是智能弱项的发展。

3“通过多元智能来学”

随着教师教育目的的改变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儿童有了更自由的学习空间,真正实现了“玩中学,做中学”。教师能随时抓住儿童思维的变化,根据儿童兴趣点的变化,临时生成教育目标,改变教育内容,使整个教学活动真正满足儿童的需要,儿童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学习,每个儿童在活动中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获得最优的发展。

(三)多元智能理论评价观的影响

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不同的评价观对教育的发展和儿童的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导向作用。就教育评价而言,只有充分注意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发展性,评价才真正能够成为促进每一个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效工具。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是多元多维的评价观,动态的评价观,个性的评价观,注重的是被评价主体的发展,强调的是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正是我们目前需要借鉴的、贴近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科学的评价观。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对儿童所实施的评价主要由教师进行,家长等其他人员很少参与对儿童发展的评价。而实际上,正如《纲要》所指出的那样:“管理人员、教师、儿童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新的儿童发展评价应由教师、儿童自己、同伴、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共同操作,只有将涉及儿童的所有人(包括儿童自己)的意见、观点都加以综合,评价才能真正反映儿童发展的真实水平;只有通过各方的对话,儿童才能不断地成长。这种评价不再是教师对儿童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互动过程。

2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就评价内容而言,新的儿童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儿童在各学习领域知识技能的获得,也要关注儿童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沟通能力的发展;既要关注儿童目前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要注重分析过去,预期未来,注重发现和发展儿童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儿童发展中的需求。

3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当前的儿童发展评价不仅要使用量化评价方法,更多地要以质性评价为基础,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运用多种先进的评价方法,尤其要重视观察、谈话、作品分析、描述性评价等定性评价方法,能够发现每一个儿童的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保证每一个儿童在不同方面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扩充了智能的内涵,加强了智能理论与儿童发展的联系,对我们开展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考。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传统教育观念与实践的挑战,不断地引发我们的思考,拓展我们的思路,激发进一步深层次地探索素质教育的实施及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化。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张晓峰.对传统教育评价的变革———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评价[J].教育科学研究,2002(4).

第1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学科;个性特长

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全新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流,全面贯彻新课改的教育方针,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改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如果没有个性发展,又如何算得上全面呢?因此注重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十分必要,这是与传统教育的主要不同。在美术学科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是我们当前素质教育模式下的一个研究重点。

一、强调个性化教育模式的素质教育

新课改颁布实施以后,给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也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提倡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新课改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为教学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创造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条件,以便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和全面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没有个性的全面就如同失去了重心,而没有全面的个性发展很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畸形的个性,所以,它们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要想实现全面发展缺一不可。个性发展还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必备特征。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实施素质教育,注重个性发展的原因。针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特长,挖掘每个学生丰富个性的优势,为创新提供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特有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素质教育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关系

前面我们详细介绍了素质教育和个性化的发展,那么如何处理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关系是我们关注的焦点。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和教育内容的全面性,这里全面发展并不是排斥个性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深化发展。学生是个性发展的主体,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发展,它们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素质教育,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解放了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人才华禀赋。素质教育遵循的客观规律就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就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教育心理学理论我们知道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阶段性、可变性、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相同阶段的青少年在不同后天环境的影响下会出现不同的个性特长。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选择有效途径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美术学科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实践方式

1.学校担负特长生的培养

学校是学生成长学习的主要阵地,学校加大力度改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开设校园艺术,增订美学期刊,激发有潜力学生的美学兴趣。虽然美术课时固定,但是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如,艺术作品展览、橱窗美化等活动,定期开展艺术作品欣赏,激发美术学习热情,活跃学校美术环境氛围。美术特长生主要指那些具有一定美术基础并且对美术有着强烈学习兴趣的学生,教师要因人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设计适合其发展的学习课程。

2.家庭积极支持学生的特长发展

家庭是另一个学生成长的主要活动场所,即家庭的核心支持必不可缺。现在农村的家长对美术了解甚少,他们往往只重视文化成绩的多少,忽略学生的个性特长,缺乏兴趣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的原有天性被扼制,可能就此丧失了美术天才。家长应及时转变自己的陈旧观念,校方也要及时和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增加家长对学生美术学习的经济支持和精神支持,争取将美术教育的触角延伸。

3.融合当地课程资源和民间艺术力量的支援

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进行美术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许多来自农村的学生怀有纯净善良的天性,生长于大自然的环境之中,教师利用这些特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实现美学艺术走向民间。学校利用假期可以组织学生走访当地艺术家,追求艺术的传承和精髓并且学习先辈的精神。

哈佛大学校长说:“新世纪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创新的发展,人们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理解,然后追求更完美的成功。”个性化的教育模式需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的发展,不断地创设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和环境,培育新世纪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邓红琼.素质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中旬版,2011,9(4):15-17.

[2]寇思.素质教育体系中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初中美术教育为中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6):81-83.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学生 主体

21世纪是科技发展的领先时代,区别于旧时代的社会现状,现在的社会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科技方面都有着卓越的发展,这种发展下的教育体系也必定应该有所变革,变革成为更适合社会发展的模式。新课改的提出与试行就是依托于这样的背景所产生的,新时代的新形势下需要更多的素质人才来引领新一代的浪潮,填鸭式的中国传统教育已经被逐渐摒弃,自八股文就开始的应试教育也逐渐被素质教育所代替,中国教育真正开始转向素质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应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设置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关系的转变

一直以来,在课堂教学的设置中都是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作为客体,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完全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这样长此以往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于地理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新课改为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转机,它强调“初中地理学科的学习目的是在于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就否定了曾经注重地理问题记忆的教学方式。“重视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成为客体的师生关系转变过程,在作为客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就是要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思考,进而使自己去寻找答案,逐渐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主体的兴趣与意识

初中地理教学是一项基础学科的基础教学,目的是开拓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以及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是未来地理学科深入学习的基础,因此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宜设置得过于生硬。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丰富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更多地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只有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开发才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兴趣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地理学习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学科。

三、改善课堂环境,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初中地理教学是学生学习地理基础知识的一个初始阶段,尤其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刚刚脱离小学生活进入初中学习,无论是课堂还是学校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还处于小学思想的学生们并不能够完全理解初中的教学模式,这种情况下教学过程过于严谨、教师过于刻板、内容过于枯燥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打击他们身为教学主体的作用。因此在面对初中学生学习地理课程时,需要在课堂上直接营造出轻松积极的氛围,改善教师死板讲授、提问的模式,让学生不会因为小学与初中的区别产生过大落差,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适应初中生活、了解初中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下要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主体,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得到体现。

四、组织地理课外实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除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环境等进行革新外,组织地理课外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课堂教学在知识的传达上有着不容忽视的专业性,学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重视课堂教学,但课堂教学却很少能够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学生永远都会将教师看成是教学的主体,自己是听从教师安排的客体。改善这种情况的有效方法就是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课外实践。

五、良好的师生关系推动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教师倾囊相授的同时要配合学生仔细研修,双方和谐共存才能够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这些都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拥有更多的主动性,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保证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以及素质的提升。反之则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对于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有着深远的影响。新课改的提出和使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也一再说明要对初中地理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从学生与教师关系、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等入手进行逐步改变,让填鸭式教学逐渐向素质教育靠拢,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出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最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克霞 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2,(1)。

[2]武昭年 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的特点及实施办法[J].新西部,2013,(2)。

[3]孔祥梅 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自育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