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30: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 要 文章从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出发,论述了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及信息素质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措施。
21世纪是信息社会,人们对信息的获取、选择及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应用,直接影响到知识的产生、科研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学生作为具体创新工作的承担者,其信息素质的高低,在我国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乃至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信息素质教育
大学生创新能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应体现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上。创新意识决定创新的产生,创新技能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决定创新的成功和水平,而信息素质教育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基础源泉。因此,培养大学生有目的地捕捉、选择、存储、加工、利用信息并进行创新思维的锻炼,让大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证明,大学生有了信息意识,就能敏锐地确定信息需求,从繁杂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这对他们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将会大有帮助。
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一)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创新型人才指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出新设想、解决新问题的人才。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复兴,必须在“传承文明”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一是要继承和借鉴人类已有的一切先进的科技、思想理论成果,具有广博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二要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利用能力。据有关资料统计,大学毕业生所具有的知识,只有近30%是在大学阶段获得的,而70%则来自于工作实践。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素质,具有良好的信息获取、选择与吸收的能力。这样,才能主动地去获取各种信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紧紧跟上时展的要求。
(二)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信息社会,注重信息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因此,必须改变传统教育中以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模式,指导大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信息素质教育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它能使大学生不断增强自己的信息意识,积极开拓进取,追求新的目标。
(三)信息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信息素质教育培养的信息能力是进行终身自学、吸收新知识的必备条件。信息能力越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越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就越高。学生通过信息素质教育,就能够具备较强的信息分析和判断力,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使事业不断走向成功。
三、加强信息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在信息素质培养模式的创建与摸索过程中,高校还要注重几个方面的创新培养: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他们的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和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勇于质疑,鼓励学生善于反向思考,标新立异,以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加快文献检索课程改革,促进信息素质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资源、信息需求的变化,文献检索课程必须适应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予以不断地更新、充实。在教学内容方面,应改变过去重信息获取,轻信息分析和创新的做法,把教学重点转移到信息分析、信息创新层次上来。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将信息素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增强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学生培养成积极主动的信息获取者。在课程设置上,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除了面授和网上课程以外,还可以采取讲座、讨论、实习、咨询、科研等多种方式。在教学目的上,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研究问题和检索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和学生做研究课题或毕业设计结合起来。
(三)创新教学模式,注重研究型学习和实践教学
信息素质教育模式分为独立模式、混合模式和层次模式三大类。研究型学习注重科研课题的检索和科技查新、课题综述和分析报告的撰写等,开展研究型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兴趣,促进学术写作和参与科研的能力。要重视实践教学,尽可能精简基础理论知识内容,将重点放在检索技能的培养上,增加检索案例的分析、教学范例的演示,加强信息的甄别与分析,增加实习课时,设计好实习作业。
(四)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信息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推进信息素质教育之根本,现代网络环境需要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专兼结合教师。我国的信息素质教师队伍由于历史原因,在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网络道德等方面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要求。因此,高校亟需构建一支以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为己任,通晓业务,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善于与他人协同合作的学科带头人和组织者,以及由一定数量、结构合理、有较高业务素质的教师构成的师资队伍。必须加强信息素质教师的继续教育,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在职进修,系统培训信息检索与利用的业务,以提高自身信息素质向学生传授信息检索与利用知识。
(五)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Online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简称OILI)是针对传统图书馆用户教育而言的。它是以网络为依托,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用户进行的普及信息知识、启发信息意识、强化信息能力、规范信息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由于其教学不受时空限制,是以用户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近年来在国内高校图书馆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要注意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重视学习者的信息反馈、建立更新、长效维护机制,还应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网上支持和指导。
高等教育必须以创新教育为理念,明确我国大学教育中信息素质教育的培养标准,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实现通过教育创新培养21世纪人才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明珍.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情报,2007,(O3).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素质教育;内在关联
1前言
自2008年4月24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素质教育研究大会以来,素质教育就一直是大家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是如何提高人们的素质,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等问题,各专家学者意见颇有分歧。陶宏开教授对素质教育有其独到的见解:“素质分为心理素质,专业素质,整体素质。现行的应试教育以被教育者听为主,而素质教育以被教育者的主动性为主”。而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老先生认为:“人类现在的一些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正在毁灭自然,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就急需提高全人类的素质,而素质教育不只是针对小孩子,社会上每个人都要提高自己的素质”。这句话道破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和在社会、历史、人类方面的紧迫性。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当前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符合当前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但是体育学科比较特殊,它大部分时间的授课在室外进行,它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特殊学科。因此如何在体育课中进行素质教育是当前体育课程中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目前国内高校素质教育和体育教育还没有一个好的切合点。在体育教育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是当前体育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素质教育的综述
2.1素质教育定义的论述
素质的概念在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认为是遗传素质。《辞海》对素质的解释是:“①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②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里对素质的解释比较狭义。
在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定义指出,它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这是素质教育中所说的素质,这种解释指的是广义素质。
近代素质教育的定义在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2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阐述
素质教育是在遵循人的自身发展、客观规律和人与社会需求之间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展开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1)素质教育是普及性教育
普及性是把发展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每一个社会公民素质的提高上,而不是像应试教育那样着力于选拔和淘汰。
(2)素质教育是基础性教育
基础性是指我们的教育应把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事业和求知基础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3)素质教育是发展性教育
发展性指教育活动不单是应试教育下对知识的被动继承,更要培养学生学会对知识的主动索取,不单要学生谨遵师授,更要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关心, 学会生存。
(4)素质教育是综合性教育
综合性或全面性指的是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功能在学校活动中的全面辐射和全面落实。
3高校体育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有什么方法和手段,都存在什么问题,以及怎么解决,是我们讨论的常新话题。
3.1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手段
3.1.1 高校体育教师要树立新观念
加强素质教育认知,首先要提高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认识,提高素质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地位,构建新的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依据我国普遍遵循的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的原则,更新教学内容。
3.1.2 努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首先,给学生以广泛的知识,这是基础;其次,给学生以多种方法,使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方法来处理问题;第三,给学生以开阔的视野,使学生学会认识社会,学会全面、深刻、辩证地认识问题的本质。从这三个递进的层次上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大学里所得到的,不应当仅仅是书本上的东西,而应具备一种解决千变万化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素质。
3.1.3 由单纯的“灌入式”教学转向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克服单一的传授法教学,不要只要求学生被动地去接受和服从,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锻炼中来,充分地挖掘学生的自身潜力,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教学和锻炼。
3.1.4 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
在体育教育中,要以学生认识体育教材内容规律的特点来安排教学的环节与步骤。要从过去较死板的规范体育课结构模式中,向多样化、灵活化、实效化、人格化的方向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需要从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条件出发,创造出不同特色又能体现素质教育功能的“体育素质”教育模式。
3.2普通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现存问题
3.2.1 体育教师的素质较低
造成体育教师素质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体育教师自身努力不够,很多教师安于现状、工作热情不高、创新能力不够等。这些都制约了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建立,因此,加强体育教师的责任感、紧迫感、敬业精神和专业技能水平的培养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满足新时代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更高、更广泛的要求。
3.2.2 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部分先天身体素质较差,运动激情不高的学生,不能简单地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分内容教学,使他们通过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调动他们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运动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达到自身运动极限,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3.2.3 体质健康测试流于形式
目前很多高校在进行身体健康测试后,没有进行数据分析,无法了解本校学生的不足,致使体育课堂上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练习,使体质检测和体育教学严重脱节。体质健康测试仅仅是为了测试而测试,使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不能落到实处。
3.3对高校体育教育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建议
3.3.1 以培养学生运动能力为主,搞好素质教育
重视学生的运动主体性的发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一种运动习惯,以学生终身受益为目标,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和运动观念的形成,使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和运动知识的基础上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3.3.2 转变观念,体育教育要适应新时展的需要
根据国家体育素质教育的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育教育新体系,必须改变高校体育教育中单一、机械的“增强学生体质”的体育教育观。按照体育多功能的特点,拓展高校体育的发展方向,向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化综合体育教育发展。
3.3.3 优化体育课程结构,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建设要以“一个深入、两个拓展、三个结合”为原则。“一个深入”就是加强对大学体育教育的深入研究。“两个拓展”就是体育教育必须从体育课内向体育课外拓展;体育课程必须由原来的“刚性”向“特性”拓展,使课程结构优化与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同步发展,建立多种课程体系供学生选择。“三个结合”是强调体育理论与技能的结合;现代体育项目与民族传统项目的结合;“健身”与“健心”相结合,从而达到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3.3.4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一支高水平复合型的师资队伍是在高校中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关键。高水平复合型的师资队伍中要有体育理论、体育各种项目技术、体育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教师,并且这些教师还要有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教学经验和知识,要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专业水平。
3.3.5 建立体育经费投入新体系,可持续发展高校体育素质教育
我国各高校除了按照国家相关部门法规对体育院(部)保持相应的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之外,还应积极开展体育服务的职能,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体育活动,开发体育康复、健身、娱乐保健、体育俱乐部、体育咨询等体育产业,开展有偿服务,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从社会上获得体育经费与发展人才,使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3.6 加强体育设施规划建设,提高高校体育素质教育
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是影响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我国高校急剧扩招,原有的体育设施已不能满足需要。在体育设施的建设上必须以国家投入为主,学校投人为辅,兼顾社会投入,形成高校体育设施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育则是高校一门必修的课程,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和推行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长远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由新的教育方式取代旧教育方式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会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只要我们勇于探索,不断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就能开创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新局面。让我们在培养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在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体育锻炼方法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相结合上,为培养世纪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21-323.
〔2〕刘德佩,石岩.体育公共关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158-160.
〔3〕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258-261.
〔4〕曹进.学校体育如何贯彻好素质教育〔J〕.读写算,2011,(39):174-175.
〔5〕黎虎清.素质教育下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l1,18:231-233.
〔6〕韩云霞.试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8:131-132.
关键词:素质教育;内涵;教育目标; 偏离;回归
教育目的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和制约着教育的全部工作,贯穿于教育各个问题、各个环节之中。一旦教育目标定位错误或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偏离,对整个教育事业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认为: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在教育者层面上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偏离。本文试论述素质教育目标的现实偏离、偏离的原因及回归的对策。
一、 素质教育的应然目标
正确理解素质教育、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定位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和基础。而是否正确理解素质的概念、人的素质结构的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目的的核心和关键。那么,在对素质教育目标定位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什么是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素质,从教育学角度来看,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之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是体质、性格、气质、能力、知识等要素的综合。它是决定主体活动的功能、状况及其质量的内在因素,是保持人同一性的基本原因 [1]。人的素质结构是由3G(三个球形结构)组成,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认知因素构成。其中知识结构:由信息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经验和技能四部分组成,知识性知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到“工具”的作用。能力结构:由二维因素组成,一是内容维度,包括空间、语言、数字和行为四个方面;二是操作维度,包括感知、记忆、分析、综合、评价五个方面。它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个体知识具有运作和操作的功能。非认知因素: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大方面。非认知因素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起“指挥、调控”作用[2]。
根据素质的内涵、人的素质结构的组成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位素质教育的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使他们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非认识因素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与提高。
二、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指的是素质教育目标在实践中的实际存在状况,是素质教育目标在不同的主体身上的表现。素质教育实然目标在现实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下简称双基);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二:双基+特长;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三:双基+特长+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四:双基+特长+个性发展+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实然目标之五:双基+智力+个性;
素质教育实然目标六:双基+特长+非认知因素。
三、从素质教育发展历程看素质教育实然目标与应然目标的距离
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它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要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是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全面认识的过程。素质教育目标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素质结构认识而不断演进。素质教育在中国经历了四个时期,四次进化:第一个阶段偏重知识结构,表现为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第二个阶段:人们意识到光强调双基教育不重视学生能力、智力是不够的,容易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高分低能”“书呆子”,因此,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纳入教育目的的范畴。第三阶段:人们在重视学生智力、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又发现学生的一些非认知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在社会进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目标又变成“加强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开发非智力因素”。第四个阶段:人们意识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于是提出了要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四个阶段展现的是人们对素质教育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是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但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来看,人们似乎还没做到与时俱进,没跟上素质教育目标的步伐。很多人实践素质教育目标还停留在第一阶段,即大部分人认为素质教育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甚至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大部分家长、一部分孩子他们的目标还没达到第一阶段水平,他们的目标还是瞄准考试,认为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与学的目标就是考试拿高分。有另外一部分人,他们的素质教育目标就是: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能在某一方面学有所长,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所以加上个性发展。当然,不可否认,他们这种“组合式”“合金式”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能摆脱“片面素质”教育的事实,都与应然的素质教育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四、素质教育目标偏离的原因
通过对素质教育的目标应然与实然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人们在践行教育目标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目标与国家层面制定的素质教育“理想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偏离应然目标。为什么素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会偏离目标?什么原因导致素质教育目标偏离?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人们对素质教育、素质结构认识模糊,导致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目标迷失
对素质、素质教育定义认识模糊甚至错误是导致素质教育目标迷失的根本原因。对于素质教育是什么,教育界存在以下看法。①素质教育就是“跑、唱、跳、琴、棋、书、画”的教育。②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3]” 。 ④“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4]。”当然,素质教育的定义远远不止这四种。对什么是素质教育的回答,有人曾作过一个简单的统计,1996年上半年,素质教育已有9类15个定义,两年之后,定义不下30种。如果现在有谁愿意再作统计,可以肯定地说,一定超过了30种。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素质教育”定义大丰收,使“素质教育”走入了一条死胡同。理论层面未曾达成共识,基层领导和广大教师对这一概念或主张更难明确认识和领悟,因而导致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迷失。造成了人人都认为自己搞的是素质教育,而结果人人搞的都不是素质教育的局面发生。
对人的素质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教育理论者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回答:有人认为:人的素质结构是由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四部分构成。有人认为:素质教育是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组成。还有人认为素质结构就是包含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内容。由于人们对于素质结构的组成不明确,导致对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哪几方面的素质的判断失误。结果导致了片面的素质教育观的践行。
2.应试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的完全对立,导致素质教育主途径偏离
由于人们总是用对立的观点来看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认为搞素质教育就要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模式。而应试教育总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联系,与知识讲授方式相统一。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搞素质教育应该抛弃课堂教学的形式,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方式。“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这一命题存在前后是否匹配的问题[5]。传统的课堂无法培养学生认知以外的素质。全面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扩展和丰富的课堂教学。必须打破时空界限,将课堂延伸到教室之外,扩展到学校、社会之中,将课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人际交往活动都纳入其范围。这种丰富和发展了的课堂观,其实就是人生处处皆课堂、处处可以进行素质教育的观念的反应。号召人们把素质教育的重任从学校、课堂之上移到社会、课堂之外。转贴于
3.素质教育与考试对立观,导致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师、家长、学生层面出现某种程度让位
考试是我国现行的主要的人才选拔与评价制度。受其自身的局限,考试一般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的内容也往往侧重于文化知识层面。对于任何一种优质资源,社会都会制定一整套分配方针,以便排除多数人的资格,在少数人中进行分配。而考试就是教育资源的一种主要的分配方式。学生是否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享有接受哪一类型的教育机会都取决于考试分数的高低。由于受分数在学生升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及“以分数论英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的影响,对高分的追逐成为家长、学生甚至教师的目标。一切以考试为中心,考试考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由于人的素质结构中的能力素质、非认知因素等无法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检测与评价,而相对被人们所忽视。
此外,由于一部分人认为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而相对放松了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放松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搞素质教育,教师、学生把大部分精力与时间都放到了素质教育课上、放到兴趣小组上、放到课外活动上,用来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少了,也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在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素质教育似乎与考试完全对立。而人们对分数的执着追逐,以及对素质教育的排弃,最终导致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在教师、家长、学生层面上出现某种程度让位。
4.技术操作失误,导致目标实际偏离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采取全新的教育方式,没有一定的规律可依也没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模式可以循。一线工作者在实践素质教育的过程, 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看。谁也不清楚究竟怎么搞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由于每个践行者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模索性,因此,难免会有实然目标偏离应然目标的现象发生。
五、 素质教育目标的回归
1.规范素质教育的概念,明确素质的组成要素,正确定位素质教育的目标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来的,目的是彻底抨弃违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应试教育教育模式,建立有助于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新的教育模式。这一看法或意见,已有学者表达过了,只是未被当一回事,以至于大家都专注于对一个含义宽泛、歧义丛生的素质概念,作形而上或形而下的种种探讨,却一直争论不休,没有明确的界定,而如何针对应试教育弊病作出改革本身及其探讨,却不经意地被疏忽了。其结果是第一线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没有因此增进,反而越来越糊涂,而对此进行改革的明确目标却被搞模糊了。概念、内涵对人们正确定位素质教育目标关系重大。笔者认为,具体对“什么是素质”和“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这几个关键性的概念国家层面要有一个具体、明确的界定。
2.目标表述具体明确,避免对教育目标的理解错误
我们国家教育目标的表述过于抽象、概括。虽然表述比较简单比较容易记,但却难以理解,更难以进入实践操作。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德的构成、智的成分、体的方面、美的部分都缺乏详细、具体解说。以至于广大一线教师、一部分理论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目标认识模糊,不知道要究竟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素质。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要做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3.正确处理考试与教育的关系,实现教育目的考试化向考试目的教育化转变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素质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概念。它指的是个体的知识能力、涵养等各方面的综合提高,个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追求自我、战胜自我的意识与能力整体增强,是对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与抉择,是知、能、情、意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应乎考试,考取高分。考试只不过是教育的一种检测、评价手段。要充分利用考试的功能,改革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评价。建立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考试机制。
4.加强纠偏力度,保证素质教育目标实现途径的正确
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有多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社区服务、社交活动等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受教育者某一方面的素质,但这些都只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辅助方式而不是主要途径。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素质、习惯养成的主要场所。又因为学生在校的时间80%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学生的信息知识、经验和技能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大多数都是以课程为载体、以书本为媒介、通过课堂进行传播的。学生的感知、记忆、分析、综合、评价能力以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加以形成、发展、提高的。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得以健康发展。由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本身的优势,能面向全体学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因此,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应该从在社会之中,在课堂之外转移到学校之中,在课堂之内。当然,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都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加以改革。
5.加强对教师素质培训,提高教育践行素质教育目标的能力
任何一种教育理念、目标必须借助于教师才能付诸于实践。教师是教育目标的直接践行者。教师对素质教育目标的领悟能力、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线教师素质难以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一方面,教师教育理念陈旧、落后,另一方面,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欠缺,又缺乏反思教学、研究教学的能力,素质教育无法落到实处,难以走进课堂。加强教师培训,是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核心和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佑清.教育活动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会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4.
[3] 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素质教育 对比 分析
自倡导以来,20世纪中国的艺术教育经历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历程。通过引进西方艺术教育的科学方法来弥补传统艺术教育的不足,并且以此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艺术方式。在这一时期的艺术教育发展过程,反映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动向。这种新兴的艺术教育明确了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并且提出了美育要成为智育的有利补充,这一重要理论,使人们真正沐浴到了新文化的光辉。
无可非议,诸如: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电影学院、戏剧学院在为艺术领域源源不断的输送着“高”、“精”、“尖”的艺术人才,然而,长久以来,从事艺术教育和接受艺术教育的人们在不断丰富艺术教育的技术内涵,却削弱了艺术教育的人文内涵。
西方一直以来很珍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这是古希腊艺术教育的传统,自文艺复兴以来它又重新获得了崇高声誉。艺术是时代审美标准的尺度和人文精神的支柱已经成为西方的文化传承。在西方,艺术学科中的每一门类,有其自身庞大的学科材料体系——系统的技能、知识和技术、它们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手段和思维及行动的方式。每门学科还提供有关世界和人类经验的丰富多彩的观点,提供分析和理论的视点,各具特点的历史,艺术阐释的各种流派,以及各门艺术与所有人类活动之间的无穷联系。这是西方学生进入艺术学科学习的基本要点。
中国的艺术教育目标必定和西方有相当大的区别,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技巧训练并非是一件坏事,更不会因此产生一种糟糕的后果。而糟糕的只是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用一种模式把他们来框定起来,以及学生自己把技巧变成创造力的桎梏。有这种可能性的威胁,向学生们尽可能地全面提供艺术历史和艺术现状的信息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使他们清楚自己的处境,明确什么是前人已经做过的和现在的人正在做什么,然后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表达方式。
其实,中国的艺术院校硬件设施并不比国外差。除了技巧要求,它也具备西方艺术院校类似的功能。不过中外校方对师资的要求差异就相当悬殊。西方大学里的教师也许没有我们理解的某种技术,但他们大都有广博的人文知识,精通艺术史,对艺术和文化现状有很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宏观上可以给学生有益的引导;也许中国的导师每个人都掌握了一门很具体的技法,而大多数在系统知识上或许有所欠缺。当然对于教师来说技能与系统知识谁更重要很难比较,然而,提高文化修养总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假设我们放弃形式审美和技术支持,任何艺术知识和技能都缩小成个体经验而无法再复制和传授时,艺术院校就应该为接受教育的人提供如下服务:
1、信息交流。艺术院校相对来说是各种艺术活动信息密度最大的积聚地,这里可以成为学生对信息直接进行接受、交换、分析、处理的场所,使他们始终处在艺术的前沿领域。
2、实验空间。学生借助学校提供的固定工作室,可以长期在这里对自己的观念理论进行实践,并用反馈的信息来证实自己的实践是否有较大的社会效应和价值。
3、建立人际关系网络。从事艺术活动是一个特定群落,只要想成为一个职业艺术家就必须在这个群落中出入,因此广泛的人际关系是一个艺术家成功的重要因素。
4、专业认同。通过几年的“学习”,心理上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专业锁定和社会接纳程度。因为一旦被艺术院校录取,就是对一个人艺术才能的肯定,使其有信心坚定地步入艺术人生,同时社会也用艺术家的眼光来给予判定。
5、塑造创造性思维。由于始终处在艺术家的群体之中,外界的任何信息都可能形成某种刺激,周边的竞争环境也会不断地诱发创造欲望和想象力,在艺术院校里应有许多机会把创作欲望和想象力转化成形形的作品用以展出。
6、使受教育者掌握比较系统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知识。
7、发放学院艺术专业毕业证书。作为艺术家,这张证书只能作为迈进艺术殿堂的一块敲门砖,而在为精神和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同时才能经历真正的历练和锻造。
在以上的综合条件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或许没有某项专门技巧,但他们的综合素质似乎更接近当代的要求。
中国当代艺术也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对西方艺术的拷贝,而是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形态,特别显示出自己的活力,具备了在当代文化层面上与国际艺术对话的条件和水平。中国目前的艺术教育也正处在空前发展的大好时期。与此同时,社会已经明确了对“美育”的理解,而且对“美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是这就难以避免的会造成盲目膨胀,除了规模上的超常发展之外,很难看出艺术教育的特色和成效。转贴于 目前全民办艺术教育的状况,使本来为极少数人关注的艺术教育格外引人注目,那么教育的质量就会令人担忧。在市场经济作用下的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用市场经济规律作出适当的调节,因为艺术教育这一市场不仅无序,而且失控。充足的生源给了各个院校扩招以充足的理由,而没有任何监控的生产又导致了更多进入艺术教育市场的机会。目前,在其它产业的生产和发展中,都有市场准入的限制和质量监督机制,那么,教育产业也不能游离于这一系列监控之外。艺术教育在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监控产品质量,谁来监控产品质量,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而这其中基本的师资和办学条件,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术业有专攻”的古训告诉我们一个不是所有大学都能办艺术教育的基本道理。目前我国的艺术人口是一支竞争力极强的求职大军,就业形式不容乐观。教育产业化还使许多考生报考艺术院校只是多了一个念书的渠道,不考虑将来是否能在行业内有发展,也不了解未来社会需要掌握怎样技能的人才,不关心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就业政策发生怎样的变化,导致专业与社会需要脱节。
全民办艺术教育,虽然带来了艺术教育的表面繁荣,但实际上不仅不能有益于艺术教育的发展和提高,相反却有害于艺术教育。比如分散了师资,就从另一个方面消弱了艺术教育。全民办艺术教育使艺术人口急剧膨胀,也影响到这一人口的整体质量,所以艺术教育也该搞“计划生育”了。
当我们从全民办艺术教育的急剧升温中渐渐冷静下来时,应该认真思考究竟如何打造艺术教育这块金牌?
首先,崇尚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应该是艺术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人文素质在专业艺术院校中不被重视的现象屡见不鲜。所谓人文素质,是指学生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人文素质包含文化素养、审美情趣、思想感情、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诸多因素,人文素质可以而且必然转化为人的外在行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离不开人文教育。加强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艺术院校是文化艺术的摇篮,是一片弘扬人类文明的沃土,更应把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但遗憾的是,我们一直不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片面强调实用技术教育,忽略人文教育,可能会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技术纯良的“工具人”或“机器人”。为了避免把学生培养成这种“人”,艺术教育必须加强人文教育。
只懂技术不懂艺术,便导致缺乏创新精神。许多艺术院校企图通过强化专业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创新人才,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专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产物。人文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大量事实证明,艺术修养较高、形象思维较发达的专业人员,通常在专业活动中创造力更强。形象思维是通过对外部形象的想象去构建心理形象。一个艺术家创造力的大小与他的形象思维能力密切相关。新奇的想象、巧妙的构思、闪光的灵感一向惠顾知识渊博、眼界开阔、情趣丰富的人。我国的沈括、俄国的罗蒙诺素夫、意大利的达·芬奇、德国的歌德等伟人,都是兼备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双重修养的。
其次,明确艺术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搞清楚它的发展方向和基本任务。重点综合大学艺术学科建设的定位,不能是粗放式的,而应该讲究精品效应。重点综合大学办艺术教育,在全国能起到带头作用,具有研究性、综合性、开放性,不能追求数量而是要注重质量,要培养精品。打破单科艺术院校的培养模式。重点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要和单科艺术院校共同发展,形成两条腿走路。单科艺术院校培养艺术家,综合大学则要致力于培养艺术理论研究者,在这样的双轨制下全面发展,深入研究,进行改革,注重交叉学科,从宏观的角度对艺术教育进行整体研究,确立艺术学科的地位。
要清晰的认识到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应该是:向在校的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提高整个大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培养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指导者。为国家和全民提高艺术素质起到重要的带头作用。运用经济手段来参与经济运作,将艺术教育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只有将艺术教育真正与经济接轨,才能了解到市场经济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反过来逐步提高整体社会的艺术水平。
最后,确立艺术教育的目的。艺术教育的目的,旨在使人性完美与充实,架起语词和非语词之间以及严密逻辑和情感之间的桥梁,以便使人们更完美地理解人以及人的社会生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艺术教育更要培养一批基础扎实、理论水平较高的、一专多能,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一身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贡献。
总之,艺术教育是一项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开创性的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教育的实际出发,对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基本任务以及艺术教育的目的进行全方位的探讨。明确各类艺术院校办学基础与办学条件之间的差异,由此决定各自不同的培养任务。艺术教育必须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确定办学层次和类型,大胆进行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艺术人才。书写我国当代艺术教育崭新的历史篇章。
参考文献
1.曲钦岳.跨世纪人才培养与大学教育改革.江苏高教,1997;(3)
2.陈科美.美育研究话集.暨南大学出版社
一、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
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
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民族心理研究的主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开发商希望对西部各个民族有个全面的了解。西部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特征,必定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中,民族心理的积极影响将促进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决策的实行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如维吾尔族和回族善于经商的心理特点则有助于这两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影响则会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民族地区发展,如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心理特点则不利于该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西部各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论文,并积极倡导各个民族发扬优秀的民族心理特征,抛弃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特征,使西部各个民族早目走上兴旺发达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个体民族心理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发展。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需要西部各个民族的配合,各个民族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在心理方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个民族带来的好处,然后才能在行为上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决策。
[关键词] 高师音乐教育 钢琴教学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教学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是提高音乐教育人才整体素质必不可少的修养课,是培养一专多能的音乐“通才”式人才的必要途径。然而高师音乐教育中的钢琴教学大多是仿效音乐院校钢琴教学的模式,无法适应当前培养音乐教师的需要。钢琴教学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水平和艺术水平的提高,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在更高层次上的体现。目前高师钢琴教学却存在着诸多与音乐教育革新脱节的状况,因此,对其进行教学革新必然成为高师音乐教学革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高师钢琴教学的内涵及其现状问题
高师音乐教育中的钢琴教学,从1920年以来,由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音体专修科开始,至前,将近30所高师院校的音乐系科一直在内容和形式上基本仿效音乐学院的专业钢琴教学模式。其内容大体上是练习曲、复调、小品、大型作品。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和音乐学院的专业钢琴课,既有密切的联系也有鲜明的本质上的区别。但是音乐学院的钢琴教学方式很难适应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必须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既要遵循钢琴基础课的方法,也要体现音乐教育专业的鲜明的个性和特性;要继承专业钢琴课的经验,也要适应音乐教育技能发展的特殊需要。
在过去的钢琴教学中,曾一度对音乐审美、情感表现有所忽略,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单一的学科观念较强,不大重视相关文化的联系,学生知识面不广,难以表现乐曲的思想情感。现如今,在艺术教育中强调审美和情感表达,于是,有的就忽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有的则手足无措。这些现象的产生有四个原因,也是当前钢琴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所在:一是没有把音乐审美、情感表达与知识、技能技巧的关系搞清楚。审美与情感表现是目标,知识、技能是手段,离开了知识、技能、技巧,情感表现就无法实现,音乐审美也不存在了。如果只讲知识、技巧,不管音乐审美、情感表现,犹如大海航船,没有目标,盲目行动;二是没有把握住动作技能的特征。技能技巧形成的特殊性决定其训练的艰难性、时间性。同时,应该把钢琴技能技巧的训练看成是为了表现乐曲的情感、为音乐审美服务的;三是对高师音乐教育中的钢琴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钢琴弹奏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四是缺乏整合的教学观念。
二、高师钢琴教学革新的社会背景分析
1.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学习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和钢琴水平也相应地得到很大提高。现在很多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考入的学生大部分经过了多年的学习。同时,随着社会行业形势的变革,诸如因实习机会少、表演机会少而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达不到己弹奏乐曲的程度;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偏食”现象相当严重;学生在学习中求难求高而忽视了对音乐的理解。
2.社会对音乐教育的需求层面不断升温
当前社会的业余钢琴教学的师资匾乏,造成社会上教授钢琴的教师水平良莠不齐。因此,社会业余的钢琴教育急需要大量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事实上目前有很多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要从事钢琴教学的工作。这些毕业生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钢琴音乐教育的水准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
3.社会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要求的变化
社会的需求对音乐教育专业水平的要求比以往提高了很多。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随着国家基础音乐教育进行新一轮革新,高师音乐教育也面临着适应新形势社会的需要。
4.社会及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不满意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的单向行为,教学过程属于讲授式教学。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而学生纯粹是客体。教学成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的代名词。所以,社会及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不满,也是高师钢琴教学革新的背景之一。
三、当前高师钢琴教学的革新目标与内容
1.高师钢琴教学的革新目标
高师钢琴教学的钢琴教学革新必须树立坚持高师钢琴教学的以美育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这是钢琴教学革新的首要任务:
(1)通过教学和实践,以美育人,完善美的人格,净化美的心灵,使我们将来的中小学音乐工作者具有良好的音乐修养和审美判断力,成为美的使者。因而高师钢琴教学不能片面地追求弹奏技能,而应把审美教育贯穿始终。
(2)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复合型钢琴教育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在钢琴教学中,就要力求把钢琴课与其它相关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因为钢琴课不仅与伴奏、和声、视唱练耳等课程有密切关联,而且还与和声学、曲式学、音乐史等学科理论知识有深刻的联系。教师应掌握各课程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把钢琴课与其他技能训练、音乐知识、音乐欣赏、音乐史、艺术实践和教学实习等课程有机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有效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者。
2.高师院校钢琴教学的革新内容
高师院校钢琴教学的革新内容涉及到教学大纲的各个层面: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改变教学理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保姆式”教学,改变刚性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改变重技轻艺的倾向,改变单科教学现象。传统的高师钢琴教学缺乏与社会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融合,导致学生视野狭窄等;改编教材,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评价模式与评估体系:大部分高师院校的钢琴考试评价模式与评估体系不合理、不科学,亟待需要革新;.改善教学设备:大多数高师院校的钢琴以独立的小琴房为主要摆放方式满足不了多班级、分班集体授课的需要,更不能保证重奏、合奏等教学内容的落实。
四、高师钢琴教学革新的具体措施
1.选择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在钢琴教学中,传统的课程体系是单一性的,分割性的。大部分学生只能上小组课,主修的学生才能上个别课;集体课只限于理论课;实践只有在考试和极有限的演出中才得以体现,而且大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参加有限的演出。这使得大部分学生得不到弹奏技术上的具体指点,也没有机会得到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个别技术突出的学生没有集体合作的欲望与能力。这与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传授知识为基础,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相违背的。所以我们应对钢琴教学实施总体优化,实行各种课程体系并存的形式:个别课解决基本的钢琴弹奏技能,解决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不同技术问题;集体课便于实施齐奏、联奏、重奏、合奏及伴奏等实用演奏形式;综合课可以讲授钢琴伴奏的和声、织体及伴奏中各部分的处理;实践课可让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并互相观摩和学习。有了多种课程安排,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学习效率会更高。
2.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
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1)借鉴文化课课前预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先探索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以与老师交流、共同学习的形式来完成教学。(2)有数码钢琴教室的,尽量在教室练习,便于监控和辅导;没有数码钢琴教室的,老师要下到学生的各小琴房逐一监控检查、辅导。(3)大量增加合奏合作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演奏能力。(4)教师的乐曲示范速度要分原速与慢速两种。(5)钢琴教师应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在弹唱与歌曲伴奏的示范中有弹有唱,使学生明确人声与琴声的关系。(6)变一名为两名老师合作教授集体课。一个主讲,一个观摩并观察学生反映,找出并重点辅导差生,从而互相辅助、交流。(7)聘请专业院校或资深人士来校讲座,拓宽艺术视野,强化学术氛围。(8)每次集体课请1~2名同学到前边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自信心。
3.重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增强即兴伴奏能力
为了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增强成人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能力势在必行,为了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能够更好的胜任工作,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增强即兴伴奏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应在教授钢琴技能课的基础训练时,在学生开始学习和弦的弹奏时,就可以让学生模仿伴奏音型再创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与创造力,利用几个和弦的转换,掌握初步的伴奏形式,在最初的教学中就重视能力的培养。其次,应在钢琴技能课的基础上,在课程安排上增加键盘和声、钢琴织体写作、钢琴音乐欣赏、钢琴教学法等功课,在教授键盘和声、织体写作过程中可采取集体课,批改作业可采取单独批讲,学生可直接在键盘中弹出自己的作业,教师在集体课上有重点的批改示范,使学生在学好键盘和声的同时,增强即兴伴奏能力。第三,在教授钢琴音乐欣赏课的时候,应强调学生对乐曲体裁、作品风格的分析,充分发挥钢琴的优势,丰实的织体变化,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修养,从而提高即兴伴奏能力,为以后的音乐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4.建立多项成绩综合评分的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是整个钢琴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在整个钢琴教学中具有其不能替代的功能,同时也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客观标准。尤其钢琴作为一门表演艺术,舞台演奏的质量和水平是评分的首要因素;其次,要考虑平时的学习进度和质量,然后分别制定出了评分办法和标准,注意兼顾期中和期末大考与平时测验的关系,得出钢琴演奏、伴奏与重奏、钢琴教学实践、艺术实践的各自分数,在把各项成绩相加除以四,得出钢琴主课的总分。将整个钢琴课教学内容细化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更为将来的学分制改革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胡自强.浅论高师钢琴教学的转型[J].钢琴艺术,2000,(06).
[2]李浪.论高师院校钢琴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西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3]朱振坤.高师院校钢琴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4]徐大成.试论新形势下的高师钢琴教学[J].乐器,2005,(05).
[5]杨瑾.对高师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02).
问题一:跨文化教育之概念界定
目前关于跨文化教育的定义尚且没有权威的、为世界公认的解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将跨文化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属同一个概念,相关研究中,跨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等词语也常被混合使用。就我国而言,1994年到2008年之间,主题词为“跨文化教育”的国内研究文章有132篇,但经查阅,存在理论研究不足、重复论述和表层研究较多等问题。比如有将多元文化教育直接等同于跨文化教育;有将跨文化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等同;有将国际交流等同于跨文化教育。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对跨文化的概念界定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尤其是与多元文化的区别上。这些研究观点大致归纳如下:
1.跨文化是动态的,表达一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多元文化是静态的,表明一种文化多样性存在的状态。
2.多元文化教育一般是指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内部,不同民族顺应或融入主流文化的同时,能通过互相交流,保持和发展各民族文化。而跨文化教育主要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在社会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交流和融合。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认为跨文化教育是一种主动的互动式教育多元文化,主要关注多种文化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而多元文化教育隐含的含义是其他文化能被主流文化接纳。从这一意义上来看,跨文化教育超越了具有被动性共存倾向的多元文化教育。[3]
以上种种关于跨文化教育的定义都有其合理和科学的一面。但以上种种定义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教育”这一核心词汇的含义,颇有把“跨文化性”(interculturality)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等同于“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education)的意味。本文以为跨文化教育应该是一种动态的教育过程,跨文化性,或者多元文化主义,都是最终的理想目标,不应模糊使用。那么在以上定义的基础上,就应将“跨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沟通、运作能力的教育”等类似的界定补充进去。如一学者的观点就突显了跨文化教育中的“教育”意义。“跨文化教育是对呈现某一文化的人类群体的受教育者进行相关于其他人类群体的文化的教育活动,以引导这些受教育者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从而通过教育层面的努力……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4]
由此可见,应对跨文化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具备清晰的认识和相对深入的了解。
问题二:跨文化教育之实施形式
我国实施跨文化教育以学校为主。根据学校类型和所处教育阶段、所处区域等各因素的不同,跨文化教育的实施也呈现不同的特征。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由于城市经济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较高,来自海外和国内其他地区和民族的移民人数较多,学校教育中跨文化教育受到一定重视,形式也较为多样。尤其是一些具有招收国际学生资格的中小学、外籍子女学校以及留学生数目较多的高等院校,具备了开展跨文化教育的优越条件和丰富资源。但在跨文化教育的实施上都存在形式和方法单一的问题,表现为:跨文化教育实施形式以英语教学或双语教学为主,形式和方法有待拓宽。
根据西方文献中有关跨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分类,可归纳成非文化特色教学法、文化特色教学法、非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等4个门类。[5]非文化特色教学法主要是指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式教学方法,并非特指某个具体的文化。文化特色教学法则针对某一特定的文化,主要是介绍一些有关某一特定的目标文化的信息以及与该文化的人如何进行沟通交流。[6]学校应该在正确认知跨文化教育的内涵的前提下,在实施跨文化教育的形式上给予突破。还有一些跨文化教育培训方面的技术训练,如导向训练、语言训练和同化训练等。
除此之外,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还应在课程设置、日常活动等方面给予加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终身教育滞后,学校承担几乎全部教育任务,社会资源和其他社会机构的协调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使跨文化教育的实施途径和形式都受到限制。
问题三:跨文化教育之实施内容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跨文化教育在实践内容上还比较混沌无序。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教育实践者的理论指导。尽管国际上关于跨文化教育的研究早已自成体系,但与其他教育领域一样,从事跨文化教育实践的教育者与理论研究者之间存在知识的转化和沟通期,或者说是断层,因此,大部分位于教学一线的实践者并未及时准确地获取有关跨文化教育的信息和国际研究成果。
2.缺乏明确的教育纲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跨文化教育的文献是纲领性文件,没有明确的指导纲要。我国的教育纲要中并没有明确的跨文化教育的内容,只是在一些学科教学纲要中零散地存在着一些跨文化教育的指南。“跨文化”作为概念直到2001年才出现在我国基础教育文献之一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稿)》中。[7]比如在素质教育中,明确提出了“面向世界”、培养“世界意识”,但究竟如何进行实践,却无明确指导,也无自觉的系统的教育实践。至今对于跨文化教育该教些什么,怎么去教,尚无一个科学有效的宏观层面指导。
3.缺乏科学的教育内容。跨文化教育在一些学科教育实践中内容程度深浅不一,知识范围不一,各个城市、地区、学校都在或有或无的自我意识指导下,进行着无序和零散的跨文化教育。而在国外则恰恰相反。比如,美国纽约州规定,不论何种专业的四年制本科大学生,大学一二年级都必须安排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主,为学生建立一个“核心课程体系”。[8]该体系明确将外国文化、世界历史、本国多民族文化研究等放进必修课程,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性和执行性都十分强,教育内容十分明确。
问题四:跨文化教育之目标群体
跨文化教育的目标群体应划分为三种:在何种区域实施;在何种教育阶段实施;在何种人群实施。以我国现状来看,跨文化教育实施的目标群体普遍存在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
1.目标区域。跨文化教育目前在我国的开展存在较大的地域差距。大部分学校将跨文化教育等同于了解外国文化,这其中以武汉、西安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居多。[9]在以西安为首的陕西省各个城市,在回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教育问题上,都应系统和深入地开展跨文化教育。
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对跨文化教育的认识、理解和具体实施都有较大进展。高校跨文化教育形式和内容都相对多样,连中小学的跨文化教育也开展得丰富多彩,教育者的跨文化意识和理念在逐渐形成,需要不断完善和更长时间的实践。
2.目标阶段。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对外来文化缺乏判断和甄选能力。对外来文化的心态观念也不尽合理。比如在美国的911事件中的漠视个体生命的民族主义观点在大学生、甚至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10]一名日本来华,在西安就读小学的留学生就有多次被小伙伴辱骂“小日本”、疏离和排斥的经历。新疆和的学校教育种遇到的种种民族冲突等,这些正是由于跨文化教育的缺失,使我们的学生在面对跨国、跨民族、甚至跨地域的文化冲击时,不辨良莠、无力抵抗。
3.目标人群。从狭义上说,跨文化教育实施的目标人群应包含教育系统内所有的学生在内,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任何的偏差和失衡都会带来诸多严重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不良影响将是长期的、隐性的、难以快速消除的。
从广义上说,跨文化教育的实施应从教师开始。教育政策制定者、办学者、管理者也要对跨文化教育有深入系统的学习和了解。教育政策制定者对跨文化教育的重视,确保从政策和制度层面给予跨文化教育的实施以保障。办学者和管理者对跨文化教育的透彻了解,有助于在整个学校贯彻跨文化教育,促进学生跨文化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而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教师来说,他们是文化的传播者,他们有权选择向学生传播何种文化、如何传播,是客观全面还是带有主观偏见。因此,对于教师的跨文化教育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3]黄志成,魏晓明.跨文化教育――国际教育新思潮[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
[2]赵中建,等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7]鲁子问.试论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5]孟凡臣.跨文化教育及其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6]范征,张灵.试论基于动态平衡模型的跨文化培训[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05).
[8]Atlanta Regional Council for HigherEducation(2008).Higher Education in America's Metropolitan Area
【关键词】图书馆;大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凸显。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较量,是高素质人才综合能力的竞争。大学生是国家发展与民族兴旺的未来,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国家今后的发展水平。当代社会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想培养高素质人才,关键在于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高校图书馆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然担负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任务。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理论,之后被推广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领域。创新可以总结为在前人或他人已有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对前人、他人已有成果做出创造性的应用。[1]大学生创新能力就是指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的过程中或以后,大学生个体运用所学知识,经过自身理解、领悟与加工,具备了获取、改组与运用新知识,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个人价值的产品,或者发现、发明独特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包含三方面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术。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心智活动,可通过学习、训练得到开发、强化和提高。
二、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
(一)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依托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源中心,具有保存知识、服务教科研的责任,是开展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可以弥补教师课堂传授知识的有限性;可以帮助大学生利用图书馆丰富多样的馆藏资源,通过自学方式获取最新的专业知识、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阅读本学科领域之外的知识,以此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因此,大学生要积极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培养自身创新意识,掌握一定的创新技能。
(二)多样的信息获取技术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图书馆现代服务提供了方便。现代图书馆服务日趋数字化,更方便读者查询和获取信息。先进的现代化服务设备与技术手段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特点是:数字化资源传送快捷、不受时空限制、检索方便、同时支持多个用户在线使用。校园网普及到学生宿舍,学生在宿舍就可以登录数字图书馆网页,查找与下载自己需要的各种学习资料;还可利用BBS等在线板块,发表文章和在线点评。现代图书馆藏多媒体教室设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视频、音频与课件,满足了大学生学科需要及兴趣爱好,拓展了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为创新能力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沃土
图书馆文化是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图书馆独特的风格或精神,是联系和协调图书馆所有成员行为的牢固纽带,是图书馆精神的体现。良好的图书馆文化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清新学习环境,不但可以培养大学自觉学习的精神,而且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大学生利用图书馆多样的知识资源,学习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最新科研成果,激发创新潜力。因此,建立浓厚的图书馆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四)高素质的图书馆员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智力支撑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要求现代图书馆员要更新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数字信息化时代下的图书馆员,服务意识现代化,专业知识扎实与综合化,熟悉馆藏各种媒介的资源,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检索工具。高素质的图书馆员是大学生信息获得的导航者,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咨询员,更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智力支撑。
三、高校图书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合理建设馆藏资源
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第一,合理化文献信息资源结构。图书馆在采购时在保证一定比例专业藏书基础上,注重跨学科、跨专业、新学科、新领域的相关资料采集,注重边缘学科书籍采购,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对文献的需求,为大学生创新教育提供资源保障。[2]第二,加大网络资源建设。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普及,方便了网络资源的采集和加工。因此,图书馆要加大对电子资源的采购,方便大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及时满足大学生对知识的查询,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源保障;第三,图书馆要加强馆际合作。优质的馆藏资源,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现有条件不能满足资源建设需要,可以加强各高校图书馆的合作以弥补资源不足,实现资源共享,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一切需要的资源与服务。
(二)积极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要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时机,介绍图书馆概况、馆藏结构以及基本的数目查询方法,培养大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意识与观念;利用文献检索课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与搜集信息的能力。[3]文献检索课教材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授课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使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相互补充,提高信息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大学生信息综合检索利用能力;利用各种形式的培训,加大大学生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有效利用,帮助大学生有针对性的使用图书馆电子数据库及馆藏多媒体课件辅助学习,拓宽大学生知识领域,提升其创新精神与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氛围
高校图书馆文化对大学生有隐性的教育作用,体现在图书馆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要以人为本,建设图书馆文化。物质文化,要注重馆内外的环境建设,良好的图书馆环境有利于树立自身美好形象,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比如图书馆建筑要突出文化内涵,馆内布局要合理,方便读者使用资料,馆内装饰要突出启发性与激励作用,为读者建立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精神文化是图书馆多年沉淀下来的,不仅蕴含在日常的规章制度,还体现在图书馆员的服务行为中。所以,图书馆员要依据读者不同需求,提供多样化服务,实现服务育人的目的;制度文化,体现的是图书馆的刚性管理,对图书馆的有序管理起到保障作用。[4]要发挥制度文化的育人作用,就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行人性化管理,在坚持制度的原则下,引入柔性管理,利用两者的优势,实现图书馆管理秩序化与合理化,体现制度育人的作用。
(四)提升图书馆员综合素质
优质的图书馆服务质量,一方面决定于馆藏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是由图书馆员服务水平来决定的。因此,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图书馆员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储备扎实的图书馆知识,与时俱进,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熟练掌握计算机管理技术,满足大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多样化需求,为大学生提供高效率与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应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大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良好关系,让大学生在无形的教育力量下获得知识的启迪,促进创新精神的爆发,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春霞.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5):76,78.
[2]徐家坤.图书馆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作用的深层次挖掘[J].科技与经济,2006(4):134,135.
[3]于洪升.试论高校图书馆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43,44.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师;专业素质
教育部于2011年10月8日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确定了以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课程理论,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就我国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在职教育的教师课程,根据各个学段学生的不同身心特点及其教育目标给出了教师教育课程的具体标准,其中课程目标从教育信念、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维度展开,构筑出了教师教育课程的框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不但体现国家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规定、对教师教育的根本要求,而且体现了对教师资格、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教师成长的内在规律。”\+①“代表世界教师教育主流方向的教师专业化,经历了从追求社会地位到完善内在素质、从关注专业权力到关注专业发展的转向,即教师专业化不仅关心教师专业地位的提升,更强调教师专业理想、专业知能、专业道德等内在素养的全面提高。这必然要求教师教育的专业化”。\+②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个不断完善和提升的动态过程,是教师教育的核心问题,而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具体而言,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在教师教育和教育实践中获得的、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并直接作用于教育过程的心理品质,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条件”。\+③主要包括三部分: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对应于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教育信念、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给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发展的新要求。
一、先进的教育专业理念: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灵魂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教育理念对教师的发展有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在这三观的指导下,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发展。
(一)学生观:在我国的教育中,受传统思想“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以及在教育起步之初,借鉴前苏联教师中心观念的束缚,使得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在追求效率第一的假设下远离了教育的本真,学生常常是教育中的无关他人。在教育中,无论是学习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使用上,都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为发展的学生预设好轨道。学校被戏称为标准化的大工厂,教师是拿着生产规格的工人,学生则是他们手中的产品,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搁置,成为教育中的边缘人。在新课改的倡导下,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但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要从学校的教师身上做起,在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深刻理解该学段在学生人生发展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认识到健康愉快、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校园生活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尊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权利,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发展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愉悦轻松的环境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主体的丰富与完整性,他们不仅是教育中的参与者,更是教育中的创造者,在关注他们生活与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发展他们高尚的道德体验和健全人格,实现育人的目的。
(二)教师观:《学会生存》对教师角色做了精辟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④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在无条件爱生的前提下,成就自己的师德。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我们相信教师会成为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要促进学生知识的深化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就必须以自己严谨的教育教学态度和人格魅力去教导和影响学生,向学生展露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神气质,同时也要勇于暴露自己因知识或能力不足而造成的困难或困惑,以自己的博识、精神和人格对学生起到垂范的作用。”\+⑤
(三)教育观:教育观对教育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要理解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是学生获得知识、学习社会规范、发展健全人格的主要途径。重视在教师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意义,是教师专业成长与自我发展的过程,是社会智力的策源地;了解教育的发展历现状和发展趋势,认同素质教育理念,理解并参与教育改革,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澄清教育“成人”的目的,并紧跟课改的步伐;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灵活应对教育实践中的教育状况,在师生的共同交往中现实教学相长,在润泽的环境中,完成创造世界、人际交往、完善自我,实现静悄悄的成长。
二、多元化的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核心支柱
“今天,世界整体上演变如此迅速,以致教师和大部分其他职业成员从此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即他们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⑥对教师知识的认识上,常认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而面对信息知识爆炸以及多元化的时代,教师拥有的不止是一杯水,更要向一条河流,即教师应该是“一条流动的河”,即不仅专业知识要加深加宽,还要构建综合知识结构,同时教师业已形成的知识体系也应不断丰富和发展”。教师专业素质中,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多元和有层次性的,主要有教什么知识,和如何教的知识两部分组成。\+⑦
(一)教什么知识中,也就是教师要教的内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给出了明确的指引,针对各个学段,要求教师了解不同阶段的主要知识,如小学的教师知识与能力的基本要求中提到熟悉至少两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学会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对小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学会诊断和解决小学生常见学习问题和行为问题,了解课程开发的知识,学会开发校本课程,设计、实施和指导简单的课外、校外活动等等,这些都反应出教师专业素质中对学科知识、课程知识、跨学科知识的要求,同时对教师的个人经验也有提及,“教师的个体经验也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载体和教育内容,尽管这些个体经验未经过科学论证,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善于利用和总结个人经验既反映教师的教育智慧,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条件”。\+⑧
(二)如何教的知识,指的教师在实践的教学中要明确的方法,主要包括教育学科中的教育学、德育理论、心理学、教学论等一般的原理。除此之外,一个人仅仅从技术的层面上知道了“怎么做”,并不一定能保证他在实际上“会做”那件事的发生,\+⑨由于教学中的情境性和不确定性,“无固定的模式和技能技巧可以套用,教师必须凭借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领悟,对灵活多变的情景创造性地做出自主判断和选择。因而,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在行动中反思得来的缄默知识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其前提是高深的学理和投入生命的体验。”\+⑩教学中的实践性知识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需要教师在对具体的社会环境、学校文化、教育对象有一定判断的基础上,结合自我的教学风格,教学经验来实施教学,这也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自我知识的发展,要了解教师专业素质发展途径、影响因素,学会利用以课程学习为主的各种机会积累发展经验,促进自我的教师专业发展。
三、扎实的教师专业能力:教师专业素质的综合体现
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教育的模式经历了对技术熟练型的重视到反思性实践家的转变,转别的主要侧重点集中于教师的专业素质上,而教师专业素质中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和支柱,是从事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学识和才能总
合。\+B11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视也贯穿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始终。在课程理念部分,强调在育人为本以及终身学习的理念下,发展教师的实践取向,指出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在三个目标领域中也重视教师教育能力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施加有目的的影响主体应有的能力,概括起来主要有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教育活动实施能力、教育过程的组织与监控能力、教育的评价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全部体现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也是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因此,“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比起获得显性知识毫不逊色,甚至更为重要”。\+B12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基本途径。这就要求教师有具有观摩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结合相关课程学习,观摩课堂教学,了解课堂教学的规范与过程。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群体活动的状况以及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获得与小学生直接交往的体验;具有参与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案,经历1-2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参与各种教研活动,获得与其他教师直接对话或交流的机会;具有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在日常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累所学所思所想,形成问题意识和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参与各种类型的科研活动,获得科学地研究学生的经历与体验。通过观摩、参与、亲身体验来丰富自我的教学实践,完成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将显性的理论知识在其已有的经验、信念和价值观等基础上内化、整合而形成自己所使用的理论或个人理论(教师实践知识),同时又将自己的实践知识在批判与反思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与概括而使其显性化,形成抽象的理论知识。”\+B13促进自我的教师专业发展。
[注释]
①汪明帅.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意义与价值[J].现代教育管理,2012,2。
②杨跃.关于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的理性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7,1。
③王 卓,杨建云.教师专业素质内涵新诠释[J].教育科学,2004,10。
④王艳玲.学习:当代教师生存的概念[N].中国教育报,2007,01,12。
⑤王德勋,皇甫素飞.试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J].成人教育, 2007,12。
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142页一143页。
⑦王德勋.论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
⑧王卓,杨建云.教师专业素质内涵新诠释[J].教育科学,2004,10。
⑨夏正江.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6。
⑩朱新卓.“教师专业发展”观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
B11孟万金.教师的专业素质及其立体架构:校长的视角[J].高等师范教育,2004,11。
B12Schon D.A.1983,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s: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E.New York:Basic Books:p49。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教育 创业教育
1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内涵
何谓大学生创业,目前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解释。而对于创业教育,也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冒险、探索、创造精神和从事各项事业策划乃至创办新企业的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按照这种理解,创业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包括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知识和创业心理素质等教育。比如开设新的创业课程、传授创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创业发展方向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企业的设立及运营过程中所需要的管理知识,与创业有关的法律、政策、工商、税收、保险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其它知识等等;二是把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来理解。有学者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我国半个世纪以来形成的“就业教育”模式也要从“创业教育”模式转变,因此,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于是有学者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毕业分配、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认为就业指导代表着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素质教育,它强调学生的知识复合、创新能力、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通过竞争来获得和市场经济要求相一致的自主择业能力和知识结构,是一种积极的“职业性”教育。而创业教育同样强调学生竞争能力和择业能力,但是,它进一步要求高等教育面对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急剧变化,以创新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内涵,培养学生自觉预测变化,积极应对变化的自主创业的能力和素质,这是一种主动的“创业性”教育。由此将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看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甚至是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了。
笔者认为,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并不是一种对立的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将就业教育的错误理解。所谓就业教育,一些学者认为:“就业教育”与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分”的就业特征相对应,以传统的教授式教学培养专业对口、能够胜任工作岗位需要的个体,它强调个体与岗位之间的“填充性”与匹配。他们认为就业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就业,以寻找到已有工作为目的,是一种被动的求职者。
其实,就业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在我国,如果,按照学生就业模式来划分的话,的确有毕业分配教育时期。由于那时学生就业是政府分配,高校谈不上就业教育。那么,我们的就业教育只能是起步于1998年大学生自主择业开始之后,至今不到10年的时时,我们从事的就业教育,更多的是帮助、指导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制定正确的职业取向、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规划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以及开创今后的事业之路。所以目前我们的就业教育,主要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专业学习、学业进步、职业选择、事业发展等关系的指导与服务,促进他们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这种教育并不排斥创业教育,恰好相反,创业教育需要就业教育作为基础。试想,一个连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都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取向都不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和事业目标都不正确的大学生,能够很好地创业么?所以,创业教育需要就业教育作为基础,甚至可以说,创业教育的内容,其实是就业教育的一种延伸。所以,不能将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对立起来。事实上,即便是在创业教育非常发达的美国英国等国家,他们的就业教育也做的非常好。
可见,不能将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否则,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似乎我们现在不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而极力鼓励他们去创业了。
2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联系
无论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还是一种教育内容,都与就业教育并无矛盾,两者具有内在联系。
首先,从教育的目的看。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都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在履行着高校培养人才的职能。既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不断开拓的意识,又提升学生从事本职工作、开创自己事业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是说,只有创业教育才培养“创新”人才,就业教育就只能培养出“守成”人才;只有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学生开创新的职业,而就业教育就只能教育学生寻求现有的职业。如果说,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生存能力的教育的话,那么就业教育就是一种促进学生寻求更好的职业、更好的设计职业发展道路、更好地开创自己的事业的教育,显然,两种教育虽有侧重,但本质相同。
其次,从教育的主体看。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都是由高校师资来承担的,目前主要由辅导员和一些从事就业和创业教育的教师来承担。就业教育既然要指导学生顺利就业,就必然要在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规划职业发展生涯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此,就业教育的老师不能不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指导。同样,创业教育的教师本身也要对就业教育有所了解,要具备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这样才可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创业。我们不能想象,一个学生连自己如何择业就业都不知道,却知道如何创业。我们也不能想象,一个老师不会指导学生选择自己的适合职业、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事业追求目标,却能指导学生成功创业。所以,对于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主体而言,既有教育主体上的重叠,又有教育者共同的素质要求。转贴于
再次,从教育的内容看。在创业教育中,高校教师教育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掌握创业必须具备的知识,增强创业必需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实际上,这些内容与就业教育是相一致的。我们在进行就业教育的时候,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敢于竞争、大胆创新的意识的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就业能力的提升,甚至讲授大学生创业的模式以及成功案例分析。所以,在就业教育中渗透着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就业教育。
最后,从教育的载体看。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都是进行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有效载体。一般地,创业教育除了一些具体的课程外,主要依靠第二课堂,如开展大学生创业设计、创业大赛、社会实践等活动。而就业教育载体中,也是依托这些有效形式进行的,因为两种教育的目的、手段和途径有交叉的部分。即便是在第一课堂,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一些内容也共同渗透到大学的教材教学之中了,比如,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中,都包含着自主创新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等内容和方法。可见,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都需要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等相同的载体和途径。
3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结合
我们强调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就是主张两者的有机结合,用创业教育的理念指导就业教育,用就业教育的基础促进创业教育,而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形成舍此求彼,弄巧成拙。尤其是当前,我国的就业教育尚较落后,创业教育更是起步甚晚,我们特别应该将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处理好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关系。综上所述,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做到二者的结合决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而是学校各个层面的问题,更是整个教育观念的问题。我们要改变那种将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割裂开来的观念。事实上,不管是就业教育还是创业教育,都能极大地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动机,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使许多有创业倾向的大学生投身创业,这不仅可以缓解目前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还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然而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将二者结合起来的重要性,他们要么只是忙于帮学生找工作,安于学生能够“就业”,满足于一定的就业率;要么一味地鼓励学生盲目创业,导致成少败多。我们要树立这样一种观点:创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的核心,是就业指导的灵魂,以创业教育的理念推进我们的就业教育;而就业教育则是创业教育的基础,离开就业教育的创业教育必然失去根基,创业教育就难以取得实效,学生的创业实践也难以成功。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主体,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我们应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队伍,从事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一方面是高校现有师资要加强培训、提高,另一方面可从社会上招聘一些经验丰富、理论扎实、实际工作能力很强的企业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一些在创业和职业发展方面的成功人士,来充实我们的教师队伍,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以确保队伍结构的合理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质量的实效性。
(3)加强基地建设,构建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平台。进行创业教育重在实践训练,积极的实践能给大学生们带来及时的反馈和成就感,也能带来更上层楼的创业欲望。首先,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创建校园内部的创业实践基地,如建立大学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创业企业孵化器和创业见习基地等。其次,高校也可以在大中型企业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这些基地的建设既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平台,也为就业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大学生在这里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并将其内化成自身素质的同时,这个平台也必然成为提高学生就业技能、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的见习基地,老师可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能力倾向,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完善和塑造,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基地的建设,既是创业教育之需要,也是就业教育之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木河.新时期大学生创业刍议[J].社科纵横,2006(9)
2 谭光兴.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框架的理论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6(11)
3 欧阳山尧.实现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的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04(6)
4 马建平.试论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J].理论导刊,2006(4)
卷首语
(1)浅析远程开放教育中英语教师的职责 张稹
教育之论
(2)浅谈“中国红”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邓海贝 韦锦业
(4)幼儿娱教电视节目的娱教策略研究 林秀瑜
(6)农村中学教师对待英语写作态度的调查研究 范秀苗
(7)学生通家书制作系统研发构想 陈具才
(8)论强化北部湾高职土建大类专业的大学英语的实用性——北部湾视野下建筑房地产类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二 朱仲纪 唐国卿
(10)多元课程教研活动研究 郝德刚
(1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策略的探索 黄鸿芳
(12)浅谈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叶丽萍
(13)浅谈初中美术对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 陈胜
(14)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探索 钱小娟
(15)浅谈职教英语课程改革 朱婧
(16)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 邓焱嵩
(17)新课程改革的反思 胡雪娟
(18)新授课课堂模式 张立秋 吕树君
(19)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方法 简健
(20)语文新课堂新在哪 王静
(21)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周昭健
(22)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探究 李翠平
(22)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探究 刘仲毅
(23)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 张建勇
(24)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郭建业
(25)体验新型课堂 感受语文之美 吴金玉
(26)开发利用生成性资源,打造社会课精彩课堂 申蓓蓓
(27)研究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秦理想
(28)建立“能力指向、项目主导、突出育人”的通用技术过程评价 何斌
(29)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创新与思考 孙逊
(29)浅谈如何把握“课堂生成” 宋金云
(30)新课标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靳西强
(30)高中数学选修课程的开发体会 丰红平
(31)开发原创题,转变评价观方式 李炎冰
(32)校本作业开发的基本原则及其评估 黄永新
(33)如何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林钱明
(34)高中英语课堂模式探究——多媒体教学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李艳丽
(35)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熊桂英
(36)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曾淑君
(37)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殷云霞
(38)浅谈新课程化学课掌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几点做法 陈灶阳
(39)在数学中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莫春华
(40)厚爱善教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胡海燕
(41)浅谈分组合作式课堂教学方式 高会
(42)依托阅读,提高学生英语任务型写作水平 黄珺
(43)刍议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 张岩
(44)乐彼之园,爰有树檀:用智慧去寻找写作乐趣--激活学生写作状态的思考 刘莉
(45)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魏可洪
(46)高中有机化学考查中合情推理的体现和运用 杨志杰
(48)走进新课改,感悟新理念——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 董英
(48)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升高职教育的创新性 冯莉莉
(49)转变历史课堂教学观念,开展创新教学 龚惠容
(50)浅析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 刘永红
(50)建设校园语音系统 拓展语文学习情境 张超
(51)打造高效课堂,享受愉快教育--浅谈初中语文愉快教学 刘媛媛
(52)如何构建小学英语生态课堂 黄丽华
(53)基于多种资源整合的初中英语教学 冷向芳
(54)有一种爱叫"放手"--浅谈新课程下政治学科教学中的"放手"艺术 莫冬娟
(55)初中语文教学中主体性教学理念的应用 苏敏
(56)对素数分布趋势的创新发现 李君池
(58)活用动态资源,让美术课充满色彩 王志华
教育之法
(59)《元日》教学设计 沈华明
(60)《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徐满珍
(61)中学历史教学不妨讲点时事 邓学红
(62)一咏三叹 读中见"悟"--对王崧舟美读艺术的若干思考 贺秀丽
(63)三讲"种群"概念 申庆丰
(64)《有几棵树》教学设计 李香
(65)角的初步认识 苏桂萍
(66)班内开题报告、结题答辩课的设计与思考 马克书
(67)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索 刘蓉
(68)精心设计语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季菊艳
(69)浅谈一堂优质音乐课的基本特征 谢永才
(70)挖掘文本,促进习作教学 谢苏环
(71)论思想品德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原则和实施策略 黄慧芳
(72)让错误成为走上成功之路的垫脚石 吕同
(72)浅析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难点教学
ef="baidu.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锡仓
(73)浅析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几种方法 门晓娜
(74)物理教学方法的研究 张瑾
(75)借助情感共鸣,承载有效课堂 顾华
(76)历史课堂 乐在其中 沈芳
(77)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张瑜
(78)分类、归类学习《政治生活》 李志明
(79)能力立意提升有效课堂--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余启涛
(80)沟通,让高中体育教学绽放光彩 崔伟嶙
(81)轻松走进游戏生活,快乐学习科学知识 葛艳玲 王伟
(82)历史课堂中学生聆听能力的培养 住斌英
(83)数学教学如何切实有效地实施自主学习 李福平 王波
(83)从中日战前准备对比看 姚勇
(84)浅谈习作教学中的"说"与"写" 韩春燕
(85)初探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策略 顾奕
(86)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 许敦辉 李志攀
(86)学生体质健康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赵琼仙
(87)生物课堂高效教学策略 刘晓霞
(88)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探究 陈自胜
(88)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古丽巴哈提·托合特白
(89)浅谈高中音乐课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于斌
(89)浅析高中英语短文改错 卢淑艳
(90)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复习新线索探究 李晓华
(91)浅谈初一数学教学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周桂芳
(92)关于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探究与分析 李意海
(94)小结论 大作用 张雪松
(95)浅谈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 张海霞
(96)卤素离子的鉴定及生物学效应 王润芳
(97)浅析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魏俊霞
(98)灵活练习,实现高效课堂 李显伦
(99)由一则故事所开展的物理探究课堂 赵静 吴先球
(100)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张廷勇
(101)加强课堂提问艺术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李彬彬
(102)浅谈对学生课堂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 盛永泽
(103)语文学习中复习方法的应用 刘丽伟
(104)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之我见 权金瑞
(104)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思考 杜洋
(105)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吴敏
(106)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 朱孝花
(107)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
的导入法 邓赛倩
(108)浅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种方法 黄蔓
(109)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 赵维新
(110)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黄淑红
(110)论述初三数学教学建议 徐伦
(111)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技巧的磨炼之我见 骆玉
(112)如何激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陈芬
(113)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命题特征及技巧点拨 齐继明
(114)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培养简析 田莉
(115)初三物理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理华
(116)观课后的反思 王蓉生
(117)"耐久跑"教学之我见 张拉成
(118)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提升对策探讨 董艺
(119)浅谈初中学生数学课堂讨论自信心的培养 刘长号
(120)展示交流环节有效性的现状分析与策略 刘飞
(121)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黄井平 叶付勇
(121)浅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几点措施 阔尔高·别开
(122)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尤鹏松
(12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杨登雄
(124)高中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成先艳
(125)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引路人 滕海燕
(126)巧用“错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彭靖东
(127)学生如何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更好地习作 鲍巧萍
(128)试论小学英语词汇学习的有效指导 钱晓红
(129)学而思培优 李小洪
(130)谈谈小学初中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 张世璧
(131)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刘一川
(132)浅析"并轨生" 黄坚钢
(133)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赵勇刚
(134)加强中职教学质量监测,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胥洪树
(135)中小学数学推理教学的衔接 刘金华
(136)用"问题导学模式"上课要注意的问题 薛旭峰 王改梅
(136)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鲁静华
(137)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应对 胡高平
(138)如何解决农村初中学生写作难的问题 赵精党
科技之光
(139)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赵晓辉
(140)适应变化,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改革 周栋鼎
(141)信息技术高效化课堂教学探索 孙万有
(142)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生活化 丁卫
 
; (142)基于qq群的校本研训 肖慧燕
(143)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王艳鹏
(144)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 李艳萍
(145)中职学校美术专业设计课程考核方法分析 赵江玲
(146)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培育特色精品课程 蒋俊祁
(147)职业学校技能训练多元化模式探索 荣喜德
(148)浅谈多媒体电教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康蕾
(149)对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韦友
(150)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用面积解决问题的探究 陈峰
(151)现代教育技术在《光合作用》一课中的应用 王数传
(152)如何在地理活动课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简强祥
(153)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探究 师小芹
发展之谈
(154)班主任的课间十分钟 罗心泉
(155)从教学实践中探寻新时期下教育的新内涵 杨福华
(156)班主任工作思考 王笑晗 齐佳璐
(156)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樊娴
(157)“暖小窝”在线--利用网络管理班级的几点做法 唐勇
(158)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买合苏旦木·阿巴拜克力
(158)高校外教的聘请与管理 严敏
(159)讲究工作艺术,为小学班级管理开辟新天地 木哈拜提阿依·伊那亚提
(160)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姚长荣
(161)生命教育春风劲,学校盛开德育花 李冬梅
(162)也谈教师应具备的几点素质 谢珍
(163)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几个“坚守” 李俊
(164)浅谈青年化学教师如何上好化学课 吴平平
(165)以生为本,做好班主任工作--浅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杨成寅 张金凤
百家争鸣
(166)论舞蹈与物质载体的延伸 田蕊
(167)艾青的《秋》与海子的《秋》情思分析 孙琼
(168)满族剪纸在小学美术课中的传承 吴尚
(168)杜甫诗作中泪水意象的生成 叶霞
(169)肖像描写揭示人物的灵魂 黄文全
(170)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数学学习习惯的一点思索 鲁云武
(171)试论国际公法对弱者保护制度的完善 唐秋玲
(172)初中英语课堂"沉闷"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倪丛美
(174)当前小学词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杨玲娟
(175)课间文化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杨桂杰
(176)追求“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教学境界--“激趣·寻疑·解惑”教学侧记
孙春峰
(177)倾听灵魂之歌 何春
(177)行走在"青年教师"的道路上 钟黎莉
(178)缘与圆--记苏州美术教研室沈南强老师 陆永祥
(180)与六年级学生及家长谈课外阅读之"读透" 董苗森
(182)让小班幼儿在尝试中提高自主性 冯艳
(183)手工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与思考--感悟我的手工教学活动 黎蜀芳
(184)播种 刘国瑄
(185)浅谈幼儿阅读活动中情境教学的运用 钱婉婉
(186)浅谈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陈梅
(187)基于轻负高质初中社会课堂的学生习惯养成研究 刘杰
(188)托物言志 激励人生情怀--从短文两篇析解当今中学生励志点滴 胡华栋
【摘要】 充分调动现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诸如人文史料、医学文物、网络资源等,充实中国医学史的学科内涵,深化医史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医学史; 中国医学史; 教学方法; 医学文物;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网络资源
中国医学史是研究和阐述中国医药学起源、形成和发展的一门学科。按照时间顺序,从原始社会直至近现代,介绍历代医学发明的主要成就,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和道德修养,医学与文化的关系等。因此是一门中医药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36节课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专业知识、医学道德、身心健康和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现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诸如人文史料、医学文物、网络资源等,充实中国医学史的学科内涵,改变传统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 人文史料的运用
中国医学史教学中,首先要讲授中医药在各个历史阶段发展的情况,如基础理论、本草、方剂、针灸、推拿、临床各科取得的成就等。这是医史教学的基石,属于内史范畴[1],即医学科学与技术本身发展的历史。陈邦贤《中国医学史》(1919年),王吉民、伍连德《history of chinese mediecine》(1932年),李涛《医学史纲》(1940年),3部著作成为近代中国医学史的扛鼎之作,也确立内史的研究方向。医史界前辈们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内史研究成绩斐然,大框架已经形成,这向来也是医史教学的核心内容。
中医药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不仅包括医学和历史学的内涵,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汲取古代天文、地理、气象、历法、佛学、道藏、儒家文化等诸多人文科学领域的成果,成为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交叉学科。中医药学与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因此,外史研究,即社会、文化、哲学、宗教、科技等外在因素影响医学发展的历史,自然而然地摆在我们面前[2]。如讲授夏~春秋时期的医学时,过去因为夏商周的年代模糊,教师往往从奴隶制社会兴衰的角度加以论述。“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0年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研究,成功解决千古之谜。夏(公元前2070~前1600)、商(公元前1600~前1046)、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引入中国医学史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明晰的年表。又如讲述朱震亨创立养阴学说时,除讲清“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等基础理论外,还需要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予以交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官府受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家持之以为命;世人习之以为俗”,辛香刚燥之剂,多服、常服、久服之后,势必阴液匮乏,故“震亨《局方发挥》出,而医学始一变”。养阴学说显然与朱丹溪所处的时代休戚相关。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医学史作为医学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和纽带,人文史料的合理运用,能将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教育有机连接起来,不仅了解医学的过去,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医学的现在以及预见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医学文物的利用
医学文物,这个概念近年来被学术界认可,与众多其他类别文物不同,定位明确,突出文物的中医药特色和价值,正逐渐形成医学文物独立的学科地位。对于中国医学史课程来说,医学文物的充分利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走进博物馆,成千上万的医学文物直观、真实、生动地再现历史,使教学变得极具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每个学生不由自主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置身漫漫历史长河,触摸到古老而又焕发青春的中医学的脉搏[3]。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自迁入张江校区后,面积成倍扩大,现有建筑面积6 413 m2,陈展面积约4 000 m2,收藏医学文物一万四千多件,展出二千五百多件。馆内设有9个展区和科普活动室、图书资料室、多功能讲演厅、文物库房和多媒体演示等教学设施。综合馆、校史馆、中药标本馆、中医科教馆和4个专题馆(中药方剂、养生康复、针灸推拿、中医文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医药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如砭石是中国最原始的医疗工具,展出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大窖村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砭石,能使学生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砭,以石刺病”有深切的理解,进而加深对医史教材和课堂教学的消化。又如当参观的学生惊异于乾隆御制针灸小铜人时,教师可以从清·吴谦等编撰《医宗金鉴》说起,回顾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高武《针灸节要》和《针灸聚英》等,前后串讲,温故知新,铜人对针灸学发展的意义,使学生体会更深。馆内收藏有各个历史时期造型别致的预防器具。如汉代鎏金铜熏炉,晋代瓷唾盂,明代室内大型烟熏消毒器,明代烟熏消毒被褥用器,清代灭蚊铜灯等。这些具体的医学文物,显然对加强学生预防学的理解大有裨益[4]。
利用中医药博物馆丰富的资源,采取具体医学文物为研究对象,使学生对馆内陈列的各个历史时期有一定特色的医学文物有所了解,加深对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及其成就、特点的认识。进一步结合书本知识研究,作现场专题讨论,既锻炼学生查阅文献、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网络资源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总量几何级增长,因特网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我们的学生,多生于20世纪90年代,就是俗称的“90后”,对于新知识、新技术,存在与生俱来的敏感,其中不乏网络高手。因此,教师善于应用网络资源,既有利师生沟通,更能使医史的教学如虎添翼。
常见门户网站新浪(sina)、搜狐(sohu)、网易(163)、雅虎(yahoo)等,用于一般信息的检索,均能提供相当的帮助[5]。谷歌google、百度baidu,世界二大搜索引擎,界面简洁,耗时更短,结果更多。如以“中国医学史”为检索词,google搜索所有网页,耗时0.22 s,约有3 690 000项符合的查询结果;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64 100篇,用时0.056 s。“在结果中找”“高级搜索”以及相应运算符号,有利于缩小范围,命中目标[6]。一般书籍,建议使用超星ssreader,全球最大的中文数字图书网。一般期刊,可以查阅龙源期刊qikan,这个全球最大的中文期刊网。专业文献的检索,诸如pubmed、springer、ovid、freemedicaljournal等,适合医学英语文献。
对于中医医史文献资料,常用的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vip)和万方数据wanfangdata等。譬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1994年至今约8 200多种期刊全文,并对其中部分重要刊物回溯至创刊,全文文献总量 2 200 多万篇。试以“中国医学史”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有记录802条。又如,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vip),包含了1989年至今的近9 000种期刊刊载的1 500余万篇文献,并以每年250万篇的速度递增。按照中图法分为8个专辑,近9 000种中文期刊数据资源。若以“中国医学史”为题名或关键词进行检索,有记录108条。如果以“医史”或“医学史”为主题词,那检索到的文献,更会成倍甚至十倍得增加。此外,《中华医典》《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二十五史》等电子光盘,均能为师生提供极大的方便。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方法的日益精进,中国医学史课程面临全新的挑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在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自我完善的同时,充分调用现有的人文史料、医学文物和网络资源等积极因素,综合利用,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年轻一代牢固掌握中医药学知识,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玉清,臧守虎. 中医医史外史研究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10(2):33.
[2] 朱建平. 开拓我国医学史研究的新视野[j].中华医史杂志,2005,35(1):3.
[3] 任廷苏,郗 效. 谈医史博物馆和中医教育[j].中医教育,1998,17(3):35.
[4] 吴鸿洲. 试论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的功能[j].中华医史杂志,1998,24(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