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30: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治理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以建设和谐矿区环境为目标,按照“规范、有序、安全、科学”的要求,坚决整治矿山开采、生产经营、矿山运输中存在的违法违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破坏生态等突出问题,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整顿重点
按照“什么地方不放心,就排查什么地方”,“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对各类矿山、交通干线和居民区周围砂石采场和煤炭物流中心的环境状况进行专项检查和治理整顿。同时,举一反三,认真抓好土地征用、城市拆迁、涉农涉牧、民生领域等方面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矿山治理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区矿山治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
四、职责分工
(一)煤炭生产经营秩序及灭火工程排查整治工作由区煤炭局负责;
(二)非煤矿山排查整治工作由国土资源分局负责;
(三)矿区环境保护、粉尘污染、噪音监测工作由区环保局负责;
(四)矿山安全生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审验工作由区煤炭局、安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道路运输排查整治工作由区交通局和交警大队负责;
(六)矿区草原植被恢复治理排查工作由区农牧业局负责;
(七)打击非法开采、盗采由公安分局、国土资源分局和区煤炭局负责。
五、实施步骤
该项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全面排查阶段:按照自治区和市政府会议精神,重点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二)归纳总结阶段:对排查和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全面梳理在矿产资源开采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对策。
(三)集中处理阶段:集中处理对矿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违反矿业开发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存在非法开采行为的,一经发现坚决从严查处。同时对矿业开发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一并处理。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各镇、办事处政府主要领导作为治理整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靠前指挥,亲自组织进行排查自纠。各有关部门既要分工负责,也要密切配合,明确监管责任制和排查责任制,组成工作组深入矿区监督、检查、指导工作,把工作落实到人。对工作不认真、责任不落实、消极推诿和排查不彻底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管措施。一是严格审批手续检查。所有建设项目都要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和要求严格审查报审条件和相关手续,否则不得接受设计审查和开工许可。坚决制止未经竣工验收,擅自组织生产。二是完善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自治区关于切实加强矿业生产管理、依法保护环境、保障民生的有关规定》中确定的各项补偿机制和有关要求,加强对矿产品运输车辆和矿山企业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三是建立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凡是矿区生产、运输等环节出现人身伤害、引起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关地区、部门、企业必须及时报告,及时处置,以防事态扩大。
以“十八”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政法和综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巩固提高公众安全感建设和平安吉水建设水平,打牢夯实综治基础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单位职责任务,始终坚定不移地把维护社会安定作为首要任务,严格按照上级部署,努力做好社会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
1、深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平台规范化建设,设置国土综治平台规范化建设示范点,通过规范和提升,进一步化解涉土矛盾纠纷。
2、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征用土地,严格执行法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坚决查处拖欠,截留和挪用被征地农民补偿费用的不法行为,妥善处理征地纠纷。
3、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切实处理好保障经济建设用地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关系。
4、加强土地管理工作,依法严肃查处各种违法用地,规范征地程序和批准手续。
5、在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工作中贯彻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工作,落实社会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
6、会同相关部门查处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违纪、违法案件。加强行政调解工作,及时调处因土地资源使用方面引发的和土地权属矛盾纠纷。
1、结合实际,坚持“谁主管、谁负责”,机关和下属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做到领导、制度、人员、措施四落实,及时清除不安全隐患。
2、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建设,最大程度上预防和减少干部职工违法犯罪。
3、严格要害部位、重要场所和贵重、危险物品的管理,杜绝和减少被盗、被抢案件,以及火灾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4、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服从驻地镇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管理,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其他成员单位组织开展的综合治理活动。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十)
四五普法依法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心得体会之四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演讲稿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心得体会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演讲稿、讲话稿、发言稿、学习体会、实施方案
法治理念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二
基层法院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检察干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一
公安法治理念心得体会
农业局普法依法治理总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第一阶段小结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小结
在各市依法治市办公室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体会二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十五)
区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半年总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的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演讲稿
法治理念教育演讲稿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十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八)
依法治种科技兴种推进我省林木种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司法为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演讲稿
医院“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政法干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体会
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会心得
法院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十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六)
法治理念演讲稿(三)
20__年度司法行政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检察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论文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体会(五)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九)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专题辅导会上的讲话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体会之十七
法治理念论文
公安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方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心得体会(四)
检察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发言稿
公安 机关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十七)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心得体会(公安)
司法系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演讲稿--让法律援助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闪光
司法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总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七)
检察官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演讲稿
法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阶段总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十七)
水管站在创建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法治理念中心组学习发言
市检察院反贪局开展法治理念教育学习活动小结
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动员部署阶段工作总结
司法行政系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动员讲话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实施方案
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演讲稿
律师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演讲稿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化专项整改活动实施方案
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培训实施方案
政法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司法局系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动员讲话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国体会
区教育局“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从科学发展观谈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体会
关于在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某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第一阶段小结
教育局“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法治理念演讲稿(二)
普通警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演讲稿
检察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总结
法治理念论文-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体会(二十一)
20__年依法治区工作总结
检察机关学习法治理念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体会(二十二)
20__年度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法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体会
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实施方案及配档表
上半年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总结
县政法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方案
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活动上的讲话
人民检察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上半年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总结
公证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演讲稿
XX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一、进步看法,实在增强中间城区地盘治理
增强地盘治理,是树立和完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体例,促进国民经济继续、疾速、安康开展的客观要求;是树立集中一致的地盘买卖市场,科学合理供给地盘,蕴蓄城市建立资金,促进城市建立开展的客观需求;是城市人民当局增强对城市规划区地盘市场微观调控,充沛发扬市场装备地盘资本效果的主要伎俩。当前我市中间城区地盘治理的近况,已极不顺应城市建立和经济社会开展要求。因而,各级各有关部分要充沛看法进一步增强中间城区地盘治理的主要性和需要性,紧紧环绕“三新一强”计谋和“构建20万生齿的中间城区,建立与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当的城市”的目的,容身集中一致,增强组织指导,严厉依法行政,实在做到维护资本愈加有用,保证开展愈加有力,节省资本愈加凸起,依法治理愈加落实,有力促进我市城市建立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
二、强化统筹,执行中间城区地盘治理“五一致”
市人民当局对中间城区地盘执行“五一致”治理,即一致规划、一致储藏、一致开拓、一致出让、一致收益。
(一)一致规划。市规划行政治理部分一致担任中间城区城市规划区局限内各类建立用地的规划。
(二)一致储藏。中间城区城市规划区局限内的地盘,由市国有资产投融资运营治理有限责任公司、高速公路开拓投资有限公司、市城市建立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市新区开拓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收储单元)收储。收储资金由收储单元担任。市地盘储藏中间担任处理收储手续,所辖区(县)人民当局及其疆土资本治理部分共同。
(三)一致开拓。已归入收买储藏的国有地盘,由辖戋戋(县)人民当局及相关部分依照属地治理的准则,共同收储单元施行房子拆迁安顿和完美根底设备等前期开拓并构成“净地。
(四)一致出让。中间城区城市规划区局限内的国有地盘运用权,一致由市人民当局出让,市疆土资本局详细担任组织施行。县人民当局出让南白镇、龙坑镇属中间城区城市规划区局限内的地盘,须报市人民当局审核后再按相关规则出让。
(五)一致收益。中间城区城市规划区局限内国有地盘出让收益,一致由市财务收取,由市人民当局统筹布置运用。
三、强化办法,确保“五一致”治理落到实处
(一)展开地盘清算。由市疆土资本局牵头,市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局、红花岗区人民当局、汇川区人民当局、县人民当局、新蒲新区管委会共同,对中间城区城市规划区局限内的地盘进行清算。
(二)搞好地盘规划。市规划部分依照“五一致”治理的要求,在作好城市开展近期和远期规划、根底设备建立规划以及城市扩容、城市新区建立规划的还,对地盘储藏订定储藏规划,对每年拟出让地块出具建筑性具体规划目标。
(三)订定储藏出让方案。依照“有方案、有目标”储藏地盘的准则收储单元每年2月提出下一年度地盘储藏方案及供给方案,经市疆土资本局统筹协调后,报市国有资产措置指导小组搜检,确定各收储单元的地盘收储出让额度和局限(地块)。
(四)夯实根底营业。依据年度地盘储藏方案和年度地盘供给方案,由市疆土资本局牵头,市地盘储藏中间、收储单元一起共同完成收储地盘的报批任务。红花岗区人民当局、汇川区人民当局、县人民当局、新蒲新区管委会及区、县疆土资本部分详细担任征收地盘材料组织、方案编制、报批资料及批后的赔偿兑现等根底营业任务。其收储资金、根底营业和任务经费,由收储单元担任按规则付出。
关键词:治理能力现代化;决策;执行力;调控力;协同力;改革
一、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探究
(一)现代化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治理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网络时代,更是知识经济和科技兴国的腾飞时代,信息资源的更新层出不断,更新周期也在缩短,传播速度增快。在“面向历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图书馆作为知识传递重要的载体,扮演着承接历史开启未来记录现代,展示世界的重要角色,图书馆的治理是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后现代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文化又常称为后现代主义文化、信息社会文化、后工业社会文化、跨国资本时期文化以及后资本主义文化等,它是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迅即又风靡整个西方发达国家并迅速向世界各国、各地区渗透的一种国际性社会文化思潮。大多数人认为图书馆治理需要的是现代化的科学与理性,可是随着后现代化思潮的涌动,人们逐步认识到人们对待科学的态度,阅读的兴趣,经典的选择等意识理念都深刻的影响到图书馆管理能力建设和服务的方向。对于图书馆建设事业而言,虽然在理论上对后现代文化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但是从客观上来看已经受其影响很深。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不断缩小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距离,世界正在打造对外开放和谐共同处的发展环境。人们对知识、真理的态度确实已经发生了改变。后现代化思潮下图书馆的建设再也不是有多少名贵的藏书永恒的经典而是如何使图书馆资源在流通过程中更好的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的服务不再仅仅是教育职能而是以读者和用户为中心以其需求为导向,图书馆管理者与用户之间也不再是机械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更加和谐。后现代思潮的蔓延使得图书馆治理需要与时俱进,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潜在市场。
(三)图书馆治理能力存在的偏颇
1、图书馆治理要素协调不畅
图书馆的治理机制一般由图书馆治理主体、客体、治理过程三要素的统一协调而实现。社会公认的治理主体包括政府、高校师生、以及与图书馆有着相关利益的群体,客体是指图书馆治理中所指向的一系列客观内容,治理过程包括图书馆的招聘、决策、组织、控制等。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主体间通常存在着责任模糊,职能界定不明确,有些治理结构不合理,造成治理主体间的责任重复而又有缺漏的情况,三要素不能很好的协调,主客体之间沟通不畅,治理过程不顺,管理的错位、越位等协调困难。
2、图书馆治理中决策能力失误
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治理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要求都发生着转变。第一,图书馆决策主体的多元化,问题的复杂性; 第二,图书馆决策实施影响的受众面积广,领域宽;第三,图书馆信息化对时间维度的要求严格。综上所述,现代化图书馆治理的高要求高标准使得特别是在决策方面,由缺乏专业技术多为国家任命的行政人员担任决策者,决策水平和能力有限,决策方法多为经验式,已然不能很好的适应图书馆发展。
3、图书馆治理过程中执行力度不够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都是在一个封闭独立的环境体系中完成的。图书管理人员大都是事业行政人员,缺乏专业技术性综合素质不高,传统的行政体制结构下图书馆治理职能不明晰,治理责任不明确,缺乏监督。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图书馆的治理能力和执行力度。
4、图书馆利用不充分,管理事务的复杂性
图书馆规模扩大,特别是电子信息化增强。过去的图书管理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畅通性导致数目有限,书的类别也有限,电子科技的发展,使得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网络化和信息化使得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都极为提升,这无疑也加大了图书馆治理的难度。在信息资源过于庞大的图书馆中,很多高校认为它只是辅的教学设施,使得馆内的管理难以独立于教学,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制约了图书馆的功能充分发挥。同时图书馆治理由于涉及多元主体,管理事务琐碎复杂,治理难度系数较高。
5、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较低
很多图书馆的藏书和信息资源的收集不是以读者或客户的需求为导向的,对自身的发展没有进行合理的定位,这表现在:一是采购时没有顺应时展读者需求,购买了很多重复而单一的图书,收集的信息也比较落后,只有数量缺乏质量的资源使其功能被虚化;二是借阅模式的落后,图书流通性受阻不能很好的传递信息与知识,这也造成资源的浪费;三是单从图书馆这一组织机构来看,缺乏源远流长的组织文化,使得这一组织缺少活力与文化气息。
二、构建现代化的图书馆治理能力
(一)图书馆治理决策能力的科学化、民主化
图书馆治理能力决策的科学化是要求我们始终以科学求实创新的态度来了解图书馆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用善治的思维方式和辩证的来设定合理的目标以及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从中选择最优亦或是最满意的方案。图书馆治理能力的民主化是为了选择更为科学的决策方案而要求广泛群众参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集思广益。图书馆治理能力的民主化是其科学化的基础和前提,反之,图书馆治理能力的民主化又是科学化的本质归宿。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做好二者的统一,才能提升图书馆治理决策能力。
1. 科学化、民主化的确定图书馆治理决策目标
在图书馆治理决策过程中,领导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管理中心系统,或员工的反映,管理咨询委员会或是实地调查了解图书馆治理的现状,发现管理漏洞,或是预测可能出现的治理危机,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评估,按紧急难以程度进行优先排序,抓住关键问题。然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的方法收集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运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对目标进行分解,榻一步拟定备选方案做铺垫。
2. 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定和选择图书馆治理决策的备选方案
在确定图书馆治理决策的目标后,通过头脑风暴尽可能多的收集制定各种解决方案,其次再运用德尔菲法向图书馆治理方向专家和有经验的人发送方案进行评估,征询异议,拟定选出最优或最满意方案。
3. 科W化、民主化的实施备选决策方案
图书馆的领导者在实施最佳备选方案之前可以公开透明化,最广泛的民主,接受馆员,客户读者以及社会的相关建议,给出备选方案优选落选的解释,以便能更好的落实执行最佳备选方案。根据决策目标管理的方法,对决策方案的实施进行分级管理,及时分步骤跟踪,最大限度的反馈信息,了解图书馆决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或是各部门执行情况,加强监督管理和问责制的建设,从制度是保障图书馆治理过程中的决策能力的科学化、民主化。
4. 科学化、民主化的评估总结决策方案实施的效果
在图书馆治理决策方案实施信息反馈后,管理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及时对决策方案的实施目标与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为分级目标的改进,人员调整,方案更新做好各类数据和资源的收集工作。同时形成综合性的文案文本,记录方案的实施全过程,为以后图书馆治理过程中类似决策提供科学的蓝本,节约成本。
5. 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示图
(二)图书馆治理执行能力的公开化、法治化
1. 优化图书馆治理中决策执行的环境
一项科学民主化的图书馆治理决策只有切实保质保量的执行后,才能发挥其效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所以图书馆的治理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馆,站在图书馆战略发展的高度来审视问题,排除一切干扰,遵守国家有关图书馆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公开透明化图书馆政策环境,确保高效的治理政策能得到公平公正的落实。
2. 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图书馆职能,提高执行力
传统科层官僚的图书馆治理体制严重打击着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容易滋生腐败行为。图书馆的治理需要加强行政体制的改革,引进优秀专业的管理人员,使图书馆治理体制活性化,同时引进市场化竞争机制,让图书馆成为独立的单位,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不再是教学的附属机构,而是有着自己独立的运行人事财务体系,将图书馆职能由传统单一的学习辅导组织转向为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化平台。独立的运营模式可以保证自主的治理,从而提升执行力。
3. 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升图书馆治理人员的素质
人作为决策的执行者,是影响决策执行的核心要素。要想提升图书馆治理中执行能力,图书馆治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必须从“选”、“育”、“用”、“留”四个角度来把握。首先在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招聘甄选中畅通公开透明化求职渠道,要设定相关的岗位职责要求,保证招聘的人才的专公开性和专业性,再则定期开展图书馆治理的职业和道德培训,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保证馆员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能适应和推动新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图书馆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对图书馆人员的运用,必须使得人岗匹配,以岗定人,保证用人的公开化,竞争上岗,人力资源最大优化配置,获得最佳用人效率,同时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考评制度,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治理者,设置宽带薪酬和激励制度,为图书馆的治理吸引和储备优秀人力资源。
4. 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和多维监督机制
问责制和多维监督机制的确立是图书馆现代化治理执行力的根本保障。图书馆的执行力提升首先必须建立领导对下属,同事之间,下属对领导,自我评估和客户评估的360度考核监督机制,明确职责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内容。图书馆问责制的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健全制度,配套充实图书馆文化,改善图书馆信息不公开,图书馆人员民主参与度不足等问题,切实提高新型图书馆建设,提升图书馆决策执行效率,培养优质人才,强化“3E”的图书馆治理执行理念。
(三)图书馆治理能力的协同合作化
图书馆的协同治理主要体现在治理主体的多元性上,包括:图书馆单位,行政单位,图书馆的用户,市场相关者等。多主体之间都存在着理性,都在为了各自的利益群体而博弈,很难形成合力促使图书馆治理的制度化,高效化和良性的互动合作。协同合作化治理的实质是治理主体素质的提升,利益的均衡化,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协同治理的价值理性是指公正公开谈判对话,协调磋商,使个博弈集团能够建立深层次的信任理解机制,这样有利于决策的落实。协同治理的工具理性是指创建一个公正公开的融洽的氛围,要求每个人都能按照制度规则办事,履行职责,使办事氛围透明公开化,广泛民主化,这样有利于建设持久高效的图书馆治理机制,保障图书馆稳定的运行。
1. 兼顾协同合作治理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原则
在图书馆协同合作治理过程中,主体多元性和利益述求多样性与集体统一性的冲突频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矛盾等都直接影响了图书馆的协同治理效率。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处理好二者关系。首先必须尊重每一主体多样性的需求,其次要权衡利益:利益大小,长短,但更为重要的是要用系统和长远的眼光来处理图书馆的协同合作问题,以图书馆的公共利益为先,充分地协调必要时辅以强制手段加以平衡。
2. 坚持平等的原则和科学的多数人原则
平等是协同合作治理的前提,然而在图书馆治理的多元主体中由于人有限的理性和财产背景的不同,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的行使决策等权利。多数人原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合理的,但是它也存在着“三人成虎”群众暴乱等不足,所以我们要科学的看待平等和多数人原则,在不伤害集体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小团体,少数人的意见和建议,从思维理念上和制度上保障平等和多数人原则同步升级,实现利益的均衡,图书馆协同治理功能的优化。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的重要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从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科学合理开发山石资源,切实维护山石资源的开发秩序,全面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谐统一,为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基本原则
按照“政府引导、统一部署、市场运作、分步实施”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的手段,依法推进。合理调整矿山开局,优化配置资源,严格控制山石开采企业的数量和生产规模,对布局不合理的山石矿山限期关闭,统一规划到集中开采区。加大对已破损的山体和废弃矿井(坑)恢复治理力度,逐步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工作重点和目标
(一)工作重点
1、整顿的重点:查处无证勘查开采、越界勘查开采、持勘查许可证非法开采山石资源等违法行为;整顿和关闭破坏地质环境、“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的露天建筑石材矿山;针对山石资源开采现状制定科学的整治方案。
重点矿区:镇的矿区;、等乡镇的岩矿区;矿区。
2、整合的重点: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山石开采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实现山石资源开发的规范化、科学化。
重点区域:矿业权布局不合理,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的矿区,可以集中开采而分散开采的矿区,主要是、、建筑用岩开采区;生产规模与储量规模不适应的矿区;矿区范围平面或立体交叉重叠的地区和地质环境脆弱区。
3、地质环境治理重点:积极开展省级地质公园评审及筹建工作;落实治理资金,大力开展损毁山体、采石坑的治理工作。
重点区域:省级地质公园申报区域;京沪高速公路段。
(二)工作目标
1、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规划区和主要交通沿线可视范围内及其他禁采区内山石矿山全部取缔关闭,做到“三不留、一恢复”,即不留人员、不留采矿设备、不留建筑物并开展损毁山体恢复治理。
2、制定综合整治规划和实施工作方案,建立治理资金筹措机制。
3、结合实际,制定符合省内标准的山石资源开采规模标准。
4、划定山石资源集中开采区,开采布局合理,基本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开采。
5、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开采方法、开采工艺和技术。2012年6月底前,建筑石料推广应用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和机械化装载设备达50%以上。
6、通过专项整治,山石资源矿山比2005年压减20%以上。
7、2012年6月底前,城市周边和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可视范围内70%的被毁山体必须得到有效治理。其中城市规划区及周边可视范围内的被毁山体,限于2012年9月底前治理完毕,已恢复山体有根本性改观。
8、进一步制定完善山石资源勘查开采管理办法,山石资源开发要更加规范、科学。
三、工作安排
(一)工作方法
一是依照省、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整合方案的要求,按照“禁采区关停、限采区收缩、可采区内聚集”的原则,大力推进山石资源整合工作。要按照已划定的禁采区、限采区、可采区,对现有的石材矿山进行清理,凡是不符合规划、整合方案要求的一律予以取缔关闭,避免山体自然风貌继续遭到破坏。要认真编制山石资源整合方案,合理调整开局,优化集中开采区设置,严格控制山石开采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对布局不合理的山石矿(点)进行资源整合或关闭。整合后的矿山要符合法定条件,并达到规定的最低开采规模标准。对生产规模达不到标准的已建矿山,要按要求限期达到最低开采规模。对破坏浪费资源、不符合资源整合条件、限期内生产规模仍达不到标准及其他达不到整顿规范标准的各类石材(料)矿山,2012年6月底前全部予以关闭。各级资源整合方案未批准前,不得设置新的山石资源采矿权,对已设立的要进行清理。
二是严格矿权准入门槛。按照资源整合方案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科学设立采矿权。严格新建山石矿山准入条件和最低开采规模标准,适度控制山石资源矿山数量和规模,对矿业权设置实施源头管理。新设立矿山的建设规模必须与矿产资源储量规模适应,不得大矿小开、一矿多开、化整为零。严格审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凡达不到国家技术规范、开采回采率低、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不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批复文件、生产能力达不到5万方/年的建筑石材(料)新设矿山一律不予批准。生产能力小于2万方/年的已建小矿山,均要进行整合,整合后仍达不到最小开采规模的,一律予以关闭。
三是切实做好对已毁山体和废弃矿坑的修复工作。因历史原因遗留,特别是“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的被毁山体、残留矿坑,要认真编制修复治理工作方案,提出具体工作计划,落实治理资金,分步骤、按计划的综合整治。对新建和生产矿山,必须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认真进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申请新办矿山,未提供矿山环境影响批复文件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已建矿山未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限于2012年3月底前制定完成。矿山企业未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要限期予以治理,否则,不予办理延续、变更和转让等采矿登记手续。对逾期不治理或治理达不到要求的,除治理保证金不予返还外,还可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采矿许可证。要认真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和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积极督促矿山企业缴纳治理保证金并签定治理责任书。一次性缴纳治理保证金的,要于2012年3月底前缴清;分期缴纳保证金的,首次缴纳时间不得超过2012年3月底。对于拒不缴纳和不足额缴纳的矿山企业,要依法严肃处理,坚决杜绝只开采不治理现象的发生。
(二)工作步骤
1、宣传发动和部署阶段(2012年3月下旬)。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山石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顿规范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11]105号)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山石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顿规范工作实施方案分通知》(临政办发[2012]5号)要求,宣传山石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顿规范工作的重要意义,召开专门会议,进行整顿规范工作的发动和部署。
2、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4月至2012年6月底)。根据山石资源专项整规和批复的矿产资源整合方案要求,按照“政府调控推进,企业平等协商,合理划分利益,依法规范管理,促进企业提高,争取做大做强”的原则,积极实施山石资源专项整规工作。对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破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无保障的矿山坚决予以关闭;积极引导矿山企业引进先进的开采技术、开采方法、开采工艺和管理经验;切实搞好对已毁山体和废弃矿坑的修复治理工作。
3、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7月下旬)。对本县的整顿规范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本地矿产开发秩序长治久安的措施和方法,7月底前写出总结,申请市政府进行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这次工作中,要充分考虑保护国家资源,体现国家利益,最大限度的提升资源价值;要妥善处理好政府、集体、投资者和群众的利益关系,做到国家资源不浪费,资源性资产不流失,农村集体经济不受影响,投资者权益不受损害,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充分考虑资源有偿使用与资源整合的有关衔接,坚持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并重、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与矿业产业政策衔接的原则,坚持政府规划引导和企业资源结合的原则,稳步推进资源整合和采矿权的市场化改革,全面实现矿产资源资本化管理和有偿使用。县政府把整顿规范工作列入工作责任考核目标,主要领导亲自抓,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签订目标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分管领导要靠上抓,把目标任务落实到部门,落实到矿,落实到人。对管理不到位,特别是“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山石资源开发秩序得不到有效治理的,要追究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方案策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方案策划,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环节中的重要一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环节,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相互关联的若干阶段,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的具体工作程序,一般而言,这一过程可分为策划、实施、评估三个阶段,策划是这一过程的灵魂与核心。
一、确定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任务必须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完成,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要坚持目标导向原则。“只有确定准确的目标,才能提出实现目标的教育内容、措施、方法,并根据目标的要求,选择教育的时机、人员。”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目标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内容: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一是注重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备与和谐;二是注重教师授课内容的理论性与逻辑性;三是注重教师授课方法的灵活性与艺术性。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与敬业精神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元素。“面对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起着榜样的作用,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与行为的楷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言一行始终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标尺。”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在科研工作中,教师对理论与实践的把握更加准确,思想更加深邃,而深邃的思想更能触动大学生的心灵。
二、制定方案
目标明确之后,策划者就要根据既定目标进行具体方案的设计。方案制定是一个动态过程,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策划的准备阶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方案策划的基础。在这一阶段,策划者必须运用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根据培养目标,开展积极、详尽的社会调查。调查过程应分为信息搜集与信息处理两个阶段。
(1)信息搜集。这一过程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全面。调查应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的所有要素,即主体、客体、介体与环境要素。具体围绕以下几方面内容展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现状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提升需求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主体现状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介体要素调查(包括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环境要素调查(包括积极因素调查与消极因素调查)。二是发展。在现实生活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各要素的实际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各种影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各自又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因此,调查者应建立起信息搜集与监测的日常机制,密切关注调查对象实际状况的各种变化,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2)信息处理。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策划者应依据科学的程序与方法对其掌握的信息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与研究,得出调查结论,以此作为方案制定的可靠依据。调查结论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理论研究与实施现状的分析,具体包括关于理论研究现状,培养模式现状,相关各部门、机构、单位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对该问题的认知现状,培养条件现状等问题的分析和总结,分析中注意对问题的挖掘;二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需求现状的分析,分析中注意从国家发展、高校发展,大学生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加以总结。
2.方案拟定
方案拟定就是根据已掌握的信息资料及确认的目标,运用恰当的思维方法形成创意、制定计划的过程。这是整个策划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应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目标的再次确认。这是在具体方案设计之前必须在头脑中再次确认与理清的一个问题。策划者对已确定的目标深刻研究,充分领会,严格以目标为导向,才能保证方案正确的方向,不至于在策划阶段出现偏差,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的最终效果。
(2)构思轮廓。方案策划是一个思维过程,构思轮廓是这一过程的起点。策划者在经过前期调查与目标确认、细化等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要设计出方案的基本框架。这一阶段至少应完成两项工作。首先,设计主题。主题是策划的灵魂、核心,是对整个培养活动的高度概括,主题要独特新颖,但必须服务于目标,并准确反映需求。其次,确定方法。根据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应体现出以下特色:一是情感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活动不能是一种冷冰冰的、无视客体需要、甚至会使客体产生消极情感的培养模式,而应该是一种关注人性、满足人的爱与被爱的需要、充满情感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中的各个要素都要体现出对受教育者的关爱,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注重以情感人。二是开放性。一方面,策划者应该思路开放,勇于创新;另一方面,培养工作应通过广泛的人际交往、人际互动来展开。素质培养应走出灌输。灌输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其有效性已得到验证,而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克服灌输的弊端,素质培养应寻求人际互动。同时,素质培养不能仅仅依托课堂、讲座等教育途径,要放开思路,寻求和探索更为灵活有效的培养方式,建立起全面、立体的培养格局。
(3)设计细节。当方案的基本框架确定之后,需要进一步细化,确定方案的所有细节,并估计方案的实施结果。在这一阶段,应将所有细节工作确定并落实,包括培养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基本步骤、经费预算与落实,这些问题在细节设计阶段都需要周全考虑,并认真落实,确保方案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
3.方案确定
在方案拟定阶段,策划者已经设计出了具体而详尽的方案,但方案可能不只一个。基于开放的视角,策划过程应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让思路相近的策划人员组成一个创意团队。所有策划人员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尽其所能把一切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为最终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广阔的思考与选择的空间。进入方案确定阶段后,方案的最终策划与决策者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根据培养目标拟定出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讨论,评价,反复论证,选择出最优方案;如果各种方案均不理想,就应重新拟定,力争制定出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目标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综合治理目标
根据煤层开采与相应地表变形预测结果,使局、矿领导预知各工作面开采对相应的地表产生的实时移动变形影响,地面建(构)筑物移动变形及损坏等级等情况,以便统一安排资金,进行复垦、搬迁村庄等工作。②确保钱家营矿区综合治理,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治理、少花钱、多办事、提高企业效益。
综合治理内容和方案
复垦位置钱家营矿业分公司井田范围,浅部为12煤层防水煤柱的波及线,规划方案初定两个复垦区:①东黄各庄西南沿沙河复垦区,复垦面积2000亩左右,将来作为东黄各庄、南苗庄、北苗庄迁村用地及恢复耕地;②二采区上方地表土地(从规划图中得知,2004年该区域12煤开采完毕,可进行复垦,复垦面积2000亩左右,将来作为小屯、岭上庄、林子里搬迁用地及恢复耕地)。复垦工艺①经过地表移动变形预计,确定复垦区塌陷深度及复垦厚度,经计算将附近要沉陷于水中的土取出,回填到复垦区,经地基处理作搬迁村庄用地。②经地表移动变形预计,确定复垦区塌陷深度及复垦厚度,开采前剥离复垦区表土,分区堆放,用固体废弃物煤矸石充填复垦区至设计标高,经地基处理作搬迁村庄用地。村庄规划方案搬迁开采方案对位于采区上方的村庄,如:北阳庄、林子里、小屯、岭上庄、南苗庄、北苗庄采取搬迁开采方案。预先复垦村庄搬迁用地,将村庄搬迁后,进行井下工作面开采。部分搬迁方案对位于采区边沿或波及地上方的村庄,如东黄各庄,采取近地搬迁或原地重建抗变形民房开采方案。控制地表变形方案对位于井下煤层赋存条件、构造复杂的区域,如钱家营村、闫庄,采取特殊的开采方案,控制地表移动变形,采取原地建抗变形建筑物技术措施。沙河堤加固维护方案随着井下开采,地表下沉,相应的沙河堤将产生下沉,根据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制定边开采、边起垫加固的维修方法。建议沙河河堤加固、维修与河道清淤沙相结合。适当调整沙河道,加深河道,将清理的淤沙排向积水塌陷区,复垦土地,这样既满足沙河排水,又造地复田,利国利民。
经济效益分析
综合治理工程内容开采损害综合治理工作重点主要是:①综合治理采煤塌陷波及地4600亩,绝产地2300亩。其中利用矸石复垦采煤塌陷波及地1200亩,用于今后搬迁东黄各庄、小屯、岭上庄、北苗庄、南苗庄等5个村庄;采取挖深垫浅方式或用沙河淤沙复垦农用耕地3400亩;利用矸石隔坝方式将绝产积水塌陷坑分隔成50亩左右的大型精养鱼塘2300亩。②利用矸石回填采煤塌陷的沙河大坝。工程费估算①利用煤矸石复垦采煤塌陷波及地1200亩(回填矸石厚度按2m计算,回填矸石量160万m3),费用估算168万元。复垦1200亩建筑用地直接费用估算为2568万元,合2.14万元/亩。②采用挖深垫浅及用沙河淤沙复垦农田3400亩,类比价格1万元/亩,估算费用3400万元。③积水塌陷坑分隔成50亩一个的大型精养鱼塘,用矸石回填渔塘坝,类比价格1万元/亩,估算费用2300万元。④利用矸石回填沙河大坝,按每年回填4万m3,15a合计回填60万m3,估算费用600万元。直接发生工程费用估算8868万元,不可预见费10%,计887万元(包括:地面建筑物补偿、试验研究费等),总计为9755万元。6.3效益分析①直接经济效益:复垦建筑用地及耕地4600亩,以目前征地费5万元/亩计,共计23000万元;复垦精养渔塘2300亩,目前绝产地补偿500元/(亩•a),15a补偿费2300×500×15=1725万元,创产值24725万元,直接经济效益14970万元。②社会效益:今后15a做到村庄有搬迁用地,农民有地可种,改善了矿区周围环境,提高了经济效益,使工业与农业同步发展。
结论
通过编制“十五”开采损害综合治理方案,可实现边采煤边综合治理,井下和地面同步的最佳治理模式,以全面提升矿井经济效益,实现钱家营矿业分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②改善开采损害治理区域的环境,实现地方和企业同步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李风志 单位:开滦钱家营矿业分公司
关键词:水利规划;研究任务;方案比较;论证工作;规划方案
“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是我国长期以来水利建设的指导原则,也是水利规划的指导思想。这一原则的核心是“全面规划”。由于兴利除害涉及到各国民经济各部门,我们必须对各行业,各地区的的水利规划进行正确认识,对其需求进行统筹兼顾.同时要考虑国家和地方的财力和物力。因此水利治理需要综合治理.以最少的投人获取最大的效益。这些都需要通过水利规划的细致工作进行落实。
1 认真研究规划任务
水利规划不论是综合规划。还是在综合规划原则下的专业规划,都有其特定的目的,也就是规划任务,这是规划工作的主攻方向。规划任务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需求。客观实际即是规划地区的基本特点(包括水文、地貌、经济、社会等);客观需求是该规划地区内各行业各地方对水利规划提出的要求,是为了满足他们发展水利的需要。把客观实际和客观需求这两者结合起来。经过分析论证,确定客观实际与客观需求的主次关系,这是水利规划所首先要做的关键工作。
1.1 规划任务的内容
水利规划所涉及的大多数江河湖泊和地区,主要任务一般有防洪、除涝、防水(包括农业)、水运、水土保持。这些任务在不同河流不同地区其排序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其对国计民生的影响程度而定。在平原地区,防洪往往都是首要任务,因为防洪是保障规划地区国计民生安全的首要大事。防洪某部门的需求,是全社会的需要。除涝也是主要任务之一,在平原地区,防洪和除涝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一般都与防洪一并研究,分别解决。
水土保持是水利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对防洪、供水、环境都有重要作用,在规划中需要认真研究,但并不与其他任务发生矛盾。
1.2 规划任务的安排
规划任务的安排主要是确定首要任务。
规划地区各部门各地方政府都会对河流规划提出各种要求,对防洪、供水、发电、水运更会提出具体目标。
对规划任务的安排,首先要根据河流本身特征,初步确定各种要求的现实可能性,对比合理的要求(例如过高的供水要求)予以调整。经调整后的各项任务,通过初步计算分析,确定其大致的效益和作用,再作出安排。下列是安排规划任务的几点粗浅经验。
(1)凡是规划实施后,能对下游重要地区,即对规划区域的经济或人口密集区有重大影响,能提高防洪等级的。防洪应作为首要任务。防洪等级可以20年一遇、50年一遇、IOO年一遇、200年一遇、500年一遇、IOOO年一遇为级差。在有些年份或时段,其他任务与防洪任务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防洪。
(2)在发电或供水或水运有重大效益,而对下游防洪能力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则可以发电效益为首要任务,但必须确保一定的防洪作用。在矛盾发生时采取折中办法,各有所让。
f3)在供水需求十分迫切的地区,除了满足防洪要求外,供水与发电或水运发生矛盾时,必须确保供水区的城乡生活用水和部分工业用水,发电、水运需要作出让步。因为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
(4)对于用水量相对少的环境、水产、漂木、旅游任务,在用水紧张时,可降低标准,但不能取消。
(5)规划中应注意近年的水质污染,做到优质优用,合理调配。
2 作好方案比较工作
水利规划的重点之一是方案比较。真理越辩越明,要寻求一个好的方案必须进行多方案比较。由于水利规划涉及面广,问题复杂,方案比较不可能很快完成。方案比较不仅要考虑复杂的情况,而且要考虑在比较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调整。可以这样说,没有真正的方案比较.也就不称其为真正的规划。
2.1 比较方案的代表性
江河总体规划是一个流域范围内的根本性国土资源规划。影响到该流域内整个经济和居民生活,批准的规划又是建设的依据,规划总体方案选好了,全面受益;选错了,贻害无穷。这种事例屡见不鲜。因此,规划方案选择事关重大,切不可马虎从事,也不可搞形式上的比较,更不能在缺乏科学论证情况下,按个人的恶好选择方案。规划总体方案的选择。一定要经过多方案的比较,而方案比较首先研究有代表性的方案,才能全面反映方案的实质。
2.2方案比较的等价性
江河规划多方案比较,方案之间千差万别,计算出来的结果和经济指标也存在差别,但比较工作都必须在同一个基础上进行,才能显示出其优劣,这是方案比较的等价性。化,各自代表的最优方案参与最后比较。
2.3 方案选择的辨证观点
江河规划的总体方案经过多方案比较和筛选,最后提出几个(至少3个)方案选择,在方案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观点,作为决策参考。
(1)方案比较的全面性。需要提出技术、经济的若干指标和社会认同程度,进行全面比较。同时技术经济指标之间还有相互换算的关系。也必须说明。有些方案经济指标较好,但技术指标较差,可以用增加投资提高技术指标。这就是要把技术经济指标的灵敏性也包含在方案比较内。社会认同是方案选择的重要条件之一。往往技术经济指标最好的方案,社会认同分歧很大,就不可能选取。因此,比较的各项指标都不可忽视。
(2)方案之间的转化关系。往往不同方案都有其突出的优点和缺点,在方案选择时有可能取各方案之长,补其之短,形成另一种方案。方案比较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哪一个方案的优劣,决出胜负,而是在比较中寻求最为合理而被社会认同的方案。有时各比较方案的支持者,往往把方案比较视作部门或个人观点的较量,这就会把工作引人歧途。最明智的是取其他方案之长.补己方案之短,不断完善,才能成为对开发治理最有利的方案。
(3)社会认同的辨证关系。有些江河流域开发。地区或部门之间分歧较大,关系比较紧张,对总体方案的选择,争论相持不下。在研究比较方案时,除了尽量考虑各方意见的折中方案外,在必选时还必须注意分析矛盾的内涵,了解各种分歧意见的真正目的。在方案布局服从总体效益前提下,可以采取效益和义务的平衡法,使矛盾各方对推荐方案都感到有所得,也有所失,“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表面上可能是各方都反对,但这样的方案经过完善,可能被各方勉强接受。那种一方支持一方反对的方案是永远不可能统一认识的。
3 规划的论证工作是规划的主体
“论证”是主题与证明之间的关系。水利规划中有许多需要明确的并作为今后工作依据的内容,都需要不同方式的分析工作加以证实,这就是论证工作。调查情况,分析特点,理清供需,确定任务,布置方案,比较选择,经济和环境评价。这些规划工作的内容和步骤,都必须以论证工作为基础,作为规划的确定性成果,这样才能成
有科学依据的可执行的规划,成为建设的依据,最终实现规划目标。
3.1 基本资料可信度分析
一条江河规划,尤其是大江大河规划,涉及方面各时期的基本资料,其数量之多,远远超过重大工程设计,二十世纪50年代进行长江流域规划时,所汇集的基本资料多达数十吨。
基本资料中最影响规划决策的,在自然资料方面主要有水文、地形及高程、地质、灾害性天气;在社会资料方面,主要有人口与土地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国家与地区建设计划。
3.2 规划目标和参数的论证
各规划目标的确定及诸目标在规划中的地位与关系,需要通过论证才能确定,目前大多采取征求意见讨论决定。在一般情况下,根据集体经验,不会出现失误。但在有矛盾时或者讨论把握不定时,则必须通过论证解决,不能任凭规划者意志,贸然而定。参数的论证,必须作出技术分析与计算。规划目标和参数的论证,包括:①社会影响:社会安定和发展,经济发展的支持程度,社会公众需求。②规划参数:包括各种规划水位;各种效益的特征值;各种开发利用部门的规模。③经济效益:直接的效益和本目标实施后对社会产生的效益;投人和产出的关系。④各目标之间相互的关系。
这些目标和参数(有可计数的有不可计数的)的综合比较结果,再辅以讨论分析,最后确定各规划目标在规划中的地位和采用的参数。
国内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在诸规划目标中,争议最大的是防洪、发电与供水三者之间的地位与关系。有时发电与航运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一定矛盾。
3.3 规划方案的论证
在选定规划方案后,对选定方案的各项主要参数要进行全面论证。选定方案的论证,不仅要对方案本身的主要内容进行论证,而且在论证过程中还可能提出与已淘汰方案的比较,因此就有可能在论证过程中对已完成的方案比较工作,进行局部反复,以求得选定方案在各方面是一个好方案。规划方案的论证是规划过程中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作,所涉及的方面也较多。
关键词 适应性管理;污染物控制方案;复杂性;公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 X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2-0073-06
水污染的根本问题是有效控制污染源。为控制水污染,遏止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我国基于水环境容量提出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思路[1]。目前,这种方法在太湖点源污染防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10年,太湖流域地区生产总值翻了两番,但主要污染物COD的排放量仅增加了一倍,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指标在“十五”期间基本保持稳定。然而随着新型污染源凸显、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难得到有效遏制以及更为严峻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这种根据固定环境容量从全局出发自上而下确定污染物排放量和削减量的控制方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2]。本文首先从规划内容与目标、规划方法、方案实施与效果及监督与评估等方面对太湖近20年水污染物治理历程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分析太湖水环境污染物排放的特点与趋势,并探讨政府管理协调对象和方法的变化,最后基于适应性管理研究太湖水污染控制体系的构建。
1 太湖水环境治理方案总结与分析
在近十几年里,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区政府都对太湖水环境治理给予了极大重视,在中央或流域层面出台的主要措施与方案有: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1998年的“零点行动”、太湖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及最近的“十二五”保护和治理太湖议案(表1)
1.1 方案内容与目标
内容上,由表1知,“九五”计划及“零点”行动以工业点源、城市污水处理为主。由表2知,“十五”计划和总体方案加强了垃圾处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及“引江济太”工程,反映了由工业点源污染控制为主向工业点源与农业点源污染控制相结合的转变、城市污染控制为主向城市与农村污染控制相结合的转变的思路。总体方案还增加了节水减排与及科技支撑方面的投入。“十二五”议案还积极探讨了协同治理和公众参与方式等。
目标上,由表3知,“九五”和“十五”计划定的太高,时限要求过紧,实际统计值与目标值相差甚远,总体方案重新进行了核算,但指标仍比较刚性,灵活性较差。这也导致了方案实施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如“九五”计
表1 近20年国家针对太湖水环境治理的重大措施
Tab.1 Significant plans for Tai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uring the recently 20 year in China时间
Period控制方案
Control plan主要内容
Primary coverage1996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确保1998年底全流域工业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沿湖的宾馆、饭店等单位排放的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2000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出入湖的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地面水Ⅲ类水质标准,实现太湖水体变清;2010年基本解决太湖富营养化问题,湖区生态系统转向良性循环。1998 “零点”行动在1998年底,太湖地区1 035家重点污染企业必须全部实现达标排放。这1 035家企业中,江苏省占770家,浙江省占257家,上海市占18家。2000太湖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加大城市及工业污染防治力度,补充有效控制磷,氮污染物的措施。启动湖泊生态恢复工程,重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明显改善梅梁湖、五里湖重点水域水质、全面保证饮用水源地及跨省市界断面水质。管理上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2008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主要措施包括:工业点源治理,污水和垃圾处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工程,“引江济太”引排工程,节水减排工程,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等。方法采取总量控制,浓度考核;管理采取三级管理,落实责任,实行河长制。2010“十二五”保护和治理太湖议案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保护和治理太湖:(1)全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2)严格控制农业面源和城镇生活污染;(3)恢复太湖生态系统;(4)着力促进流域协同治理;(5)积极倡导建设节水型社会。资料来源: “九五”、“十五”及总体方案等资料整理而得。
划实施后,2000年COD和TP的统计值分别为目标值的2.8和3.6倍,“十五”计划实施后,2005年COD的统计值为目标值的2.2倍,与规划值相差较大。
究其原因,《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认为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及布局不尽合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严重滞后、水环境监测和预警应急能力不强、法规不完善,执法不严、部门分割管理,缺乏相应的合作机制以及资金筹措渠道不畅,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刘小峰等:基于适应性管理的水污染控制体系构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 第2期1.2 规划方法
规划方法主要以环境容量测算结果为指导,分阶段提
表2 “十五”与总体方案主要项目投资
Tab.2 Principal item investment during Tenth
five year plan and overall concept亿元主要项目类别
Major item十五计划
“Fifteen” plan总体方案近期
Overall plan
(shortterm)总体方案远期
Overall plan
(forwardterm)饮用水安全13.9587.4135.19工业点源污染治理1.1335.191.00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置129.27232.31116.67面源污染治理22.9749.9048.94生态恢复20.8118.54254.31河网综合整治39.7939.4850.50节水减排--13.6722.48科技支撑--1.010.44资料来源:“十五”计划和综合治理规划整理而得。出排污总量控制要求,以完成总量削减任务为主线,自上而下制定环境综合整治的具体措施。制定思路见图1,主要包括:①水污染问题系统分析,掌握水环境污染物排放与治理现状。分析水环境质量和污染控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规划方案和措施;②依据现实数据和模型计算相应的水环境容量;③以环境容量测算结果为指导,分阶段提出排污总量控制要求。④以完成总量削减任务为主线,制定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具体措施。⑤以落实综合整治措施为目的,提出各项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计划。⑥以实现水环境质量达标为目标,分析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目标可达性,并提出保障措施,确保规划方案的实施。
表3 规划目标值与现实统计值比较
Tab.3 Comparison between plan target value
and realistic statistical value万t
规划 PlanCODNH3-NTPTN九五计划目标值:200017.55--0.41.56九五计划目标值:201016.16--0.220.652000年统计值49.1513.01.44--十五计划目标值:200537.89.91.24--2005年统计值85.039.21.0414.16总体方案目标值:201271.987.030.8210.84总体方案目标值:202052.433.80.495.9资料来源:“九五”、“十五”计划和综合治理规划整理而得。
图1 基于环境容量的水污染物控制方案形成
Fig.1 Form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plan based
on environmental capacity资料来源: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技术规范》整理而得。
图2 基于适应性管理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方案构建
Fig.2 Construction of water pollutant emissions control
plan base on Adaptive management
1.3 方案的实施与评估
“十五”计划提出对于规划实施要施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求三省市人民政府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承担“十五”计划中规定的资金筹措、政策落实、项目进度、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任务。《总体方案》要求“将允许排污总量逐级实施到省(直辖市)、市、县(市)各级行政区,污染物的控制施行三级管理,地方政府是责任主体,明确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纳入政绩考核,建立问责制”。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尚未建立完整的监督与评估规划。一般在下一个规划时对早期规划进行回顾评估,并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3]。
2 污染物排放趋势与应对挑战
与“九五”、“十五”计划时期相比,目前太湖流域水污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正处在转型期。其主要趋势有:从常规的点源污染转向面源与点源相结合的复合污染、由单纯的工业污染过渡为工业和生活污染并存、水污染从有机污染向新型污染加重过渡等。
(1)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工业点源污染得到一定的控制,面源污染逐渐上升为新问题。由于过量和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迅速发展的城郊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增加,造成面源污染升级。同时,乡镇企业的污染日益增加,成为主要的工业污染源,而这些乡镇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常处于无序的状态,随意排入河流与地表,与农业发展形成的污染源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污染。2005年农村污染面源(包括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以及位于农村的小型企业)污染中化学需氧量总量为384 023 t,占总量的45.16%;总磷为6 987 t,占总量的67.51%;总氮为72 687 t,占总量的51.33%,成为了太湖流域最大的污染源。而在2000年的统计中,农村面源和农村生活污染中,化学需氧量仅占总量的27%。
(2)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变化的另一个特征是由单纯的工业污染过渡为工业和生活污染并存。尽管城市污水处置率的提升,使得城镇生活污染得到一定的遏制,如总磷排放方面,1998年生活污水占总量的45%,到2005年仅占27.6%。但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城乡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不仅在数量上迅速增长,而且日常用品中大量化学制品用量的增加使废水成分也发生了变化,水中化学品和营养成分增加,使得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并存,污水处理难度变大。
(3)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第三个变化是新的污染物不断增加,成为新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如持久性有毒有害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素、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的食品行业中的大量的有害物质污染等。新型污染物的加重使尚未得到控制的传统污染物和新出现的污染物并存,不仅治理技术难度更大,而且处理成本更高,管理也更加复杂。
除污染物趋势变化外,流域污染物控制在管理协调对象上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1)更为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九五”、“十五”计划时期,方案实施者管理协调对象主要是大中型企业及负责重大工程的地方政府或承包商。而农村面源污染、生活污染物及中小型企业污染物成为主要污染源后,方案的实施者管理协调的主要对象将变成农民、城镇居民及中小企业。相应地,管理层重点会逐步向基层单位偏移。由于农民、城镇居民和中小企业在地理上的分散性及行为表现方式上的异质性,使得只有基层单位才能积极应对,特别是在涉及到“三农”的一些水环境问题上,需要地方基层反复细致的做好相关工作。在广大居民和中小企业面前,管理层应该多积极聆听公众的意见,采取协调优化的管理方法,而非单一的行政手段。
(2)科研力量的积极参与。太湖流域污染物排放控制方案目前主要由国家或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总体方案由发改委负责)是委托科研所(工程咨询中心或环规院)完成,由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会同其他部门反复协商、最终确定。其他科研队伍较难在方案构建、实施和监督中贡献力量。而太湖流域水污染问题是由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引起的,需要的分析技术超越了单一学科、单一部门所拥有的知识和分析技巧,需要更为广泛的研究者采用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法和工具来综合分析[4-5]。太湖水污染控制的长久性与复杂性,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和团队加入到治污队伍,从事相关问题研究、知识宣传、行为规范与引导等活动。
尽管当前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方案在点源污染及重大环境工程实施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污染物趋势和管理协调对象的变化使得目前以任务分解、指标指派为主的控制方案面临极大的挑战。因为总量控制方案采取的水环境容量是一个定值,无法反映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湖泊水文过程、自然边界条件及人为调度控制等因素的动态变化[1]。而且管理对象的变化使得协调难度加大,大量普通民众和中小企业的被迫或积极参与会涌现出许多难以预测与处理的问题。
3 基于适应性管理的水污染控制体系
污染物趋势和管理协调对象的变化使得太湖流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面临更难应付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太湖水污染排放控制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些学者和管理者也在积极寻找新的研究方法或管理方案。适应性管理正式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并很好的应用于流域的水环境治理。在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的基础上,Holling于1978年提出了适应性管理理念[6],随后这一思想得到了深入研究[7],并应用到生态系统管理众多领域。适应性管理以流域水环境系统各要素或整体恢复力为调控与管理的目标,使复杂的、难以预测的流域水环境系统演替与发展有了新理论与操作手段[8-10],同时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美国科罗拉多河流域大峡谷水生态恢复工程[11]、澳大利亚MurrayDarling流域水土资源综合治理[12]、美国哥伦比亚河流域鲑鱼保护计划[13]、美国密苏里州河流域生态恢复[14]等。
与当前的以水环境容量为基准核定排污量和削减量,把污染问题当成一个确定性问题来看待与处理不同,适应性生态管理以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理解是不完全、管理行为对生态系统的生化物理效应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为前提,以现有技术、认识以及污染现状为基础,要求从管理实践中学结,对已发生的管理实践及时反馈到新一轮的思考与决策中,期望更为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方案的制定、执行和评估中。其构建过程如图2。
具体分析,与基于环境容量构建的太湖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方案相比,适应性控制方案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
4 适应性管理在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应用通过比较研究,结合目前太湖的水环境污染状况和管理现状,尤其是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新型污染问题凸显且更难处理的趋势以及主要管理协调对象向农民、中小企业和居民偏移的变化,从理论体系和实践案例看,适应性管理可以积极有效应对由于环境趋势和管理协调对象变化所带来的系统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将是一个积极有效的补充方法。本文主要从适应性管理平台、科学研究与治理决策以及公众参与和环境争端解决等几个方面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与比较。
4.1 适应性管理平台
与当前方案强调规划目标自上而下的具体落实和分配安排不同,基于适应性管理的太湖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方案的构建并没有这样一个自上而下分配任务的机制,也没有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红线,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一个适应性管理的平台。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具有差异。①与基于水环境容量的规划方案形成不同,作为方案构建中制度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方式,管理平台会根据动态问题确定任务并根据现实状况进行任务分解,并不以环境容量为基准自上而下控制太湖水污染物排放,从全局静态规划好一切。适应性管理更加强调局部变化对整体的影响,是一种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管理思想。②由于坚持人类对水生系统理解的不完全性,适应性控制方案形成必然表现出阶段性。如图2中,方案的构建具有反复性,管理平台需要安排相关工作人员适时研究、跟踪及评估系统的运行,发现新问题,考虑公众、利益相关者及科学家的意见,逐步修订控制方案,而不是等到规划周期期满后进行系统评估与重新规划。③彰显适应性管理平台的协调
表4 基于环境容量与基于适应性的管理模式比较
Tab.4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total environmental capacitybased pollution control
and adaptive managementbased pollution control基于水环境容量的管理模式
Capacitybased pollution control适应性管理模式
Adaptive managementbased pollution control管理
假设科学认知方面:对水生生态系统的认知足以实现预测,并可以制定出与之相宜的管理方案;管理实践方面:系统遵行基本线性因果关系,可以自上而下分配排污量和削减量。科学认知方面:人类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理解是不完全的;管理实践方面:管理行为的生化物理响应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适合
对象以工业点源污染、重点项目的实施为主的流域治理以农村面源污染、生活污染以及新型污染治理为主的流域治理协调
管理主要为大中型企业、重大工程建设的承包商,以行政命令为主。主要为大量的农民、中小企业、城镇居民及从事流域社会经济环境研究的知识分子,以协调优化为主。管理
目标以控制水污染为主,兼顾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对COD、TN和TP的控制较多,目标明确清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追踪指标的变化与科学认识的进步不断调整目标、战略、方案来适应系统管理需要。规划
方法以水环境容量测算为指导,自上而下逐级分解问题,宏观上静态分派污染物排放量和削减量。以现有技术、认识以及污染现状为基础,在各个阶段动态分析问题,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思路制定治理方案,重视方案的现实性与可行性。公众
参与集权式,较少利益相关者参与;方案制定与评估主要由部分政府机构和科研所参与。更为广泛的公众、基层单位及科研力量参与;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评估随系统运行与科学认知不断更新。 优势方案决策效率高、可以集中资源办大事;政府对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行有较强的控制力。可以高效处理工业点源污染和大型重点项目实施出现的各种问题。(1)面对突发事故,反应较迅速,处理新型污染等事物时具有良好的弹性;(2)公众参与度高,有益于优化公众环境行为,能较好处理农业面源污染及生活污染出现的问题;(3)知识分子参与度高,科研力量贡献大。不足公众参与度低,较难应对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和新型污染治理中遇到的问题。弹性不足,对突发事故,反应较慢,投资风险较大,容易产生沉没成本。 方案决策时间长,效率低;沟通协调成本高;资源较为分散;投资不能得到较好保证;项目与工程容易半途而废;不一定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功能,宏观层面:平台以政府组织为主,采取省部级合作方式的联席会议制度[15],通过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解任务、沟通信息、交流情况,提高各管理主体的整体行动能力。微观层面:适应性管理平台更加注重发挥村委会、工业园区、居住小区管委会及各种行业协会等基层单位的作用,突出底层对系统层的支持与贡献。
4.2 科学研究在方案构建中的作用
与目前少数机构高效完成一种确定性的控制方案不同,基于适应性管理的方案建构中,期望更多科研力量在方案构建、实施、评估与监督中的作用。
科学研究对太湖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应在以下4个方面做出贡献。①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认知当前流域社会经济环境状况,在污染物控制过程中及时发现新问题,尽可能及时客观地向决策者和公众提供科学信息;②针对不同控制方案及不同变化情况,建立多种情景探寻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预测不同情景的结果,为决策者提供理论支持;③针对太湖水污染物的变化情况同步研究对策,增加方案实施的弹性与灵活性;④研究太湖水污染物控制效果的评估方法,积极宣传环保知识,探寻合理的公众参与方式,引导参与行为。
此外,科学研究还应用于污水处理、重大工程技术攻关,对一些基础扎实的技术,进行研发、综合集成和示范、应用,开发出多种适应于企业或个人生产生活的目前可行的最佳管理方法[2]。这一点已经在总体方案中的科技支持计划有积极的体现(表2)。
4.3 公众与基层单位的参与
基于适应性管理的污染物控制方案体系中,公众和基层单位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图2)。适应性管理注重听取地方环保部门和公众意见,期望环境管理“从政府直控”转变为“社会制衡”,减轻政府沉重的环境管理压力,认为公众参与是解决生活污染、面源污染及新型污染物控制难的重要途径。因为地方基层和公众的参与一方面提高公众水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对政策的理解力与执行力,规范流域人们排污行为;另一方面保证了方案的公平性,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公正的、有序的决策过程,有助于解决环境争端,形成健康有序的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马巍,禹雪中,翟淑华,等. 太湖限制排污总量及其管理应用研究[J]. 科技导报, 2008, 26(18): 49-53.[Ma Wei, Yu Xuezhong, Zhai Shuhua, et al. Control of Gross Water Pollutant Discharge in Tai Lake [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008, 26(18): 49-53.]
[2]Ortolano L.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mpact Assessment [M].New Jersey: Wiley, 1997.
[3]詹歆晔,刀,郭怀成,等. 中国与美国环境规划差异比较与成因分析[J]. 环境保护, 2009, 424(7): 59-61. [Zhan Xinye, Dao Xu, Guo Huaicheng, et al. The Difference Comparison and Cause Analysis Between Chinese and the American Environment Plan [J]. Environment Protection , 2009, 424(7): 59-61.]
[4]Liu Y, Gupa H, Springer E, et al. Linking Science with Environmental Decision Making: Experiences from an Integrated Modeling Approach to Supporting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J]. Environmental Modeling, 2008, 23(7): 846-85.
[5]Pahl Wostl C, Mostert E , Tabara D.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Social Learning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ility Science [J]. Ecology and Society, 2008, 13(1): 24-28.
[6]Holling C. Adaptiv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M].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78.
[7]Lee K. Appraising Adaptive Management[J]. Conservation Ecology, 1999, 3(2):3-16.
[8]佟金萍,王慧敏.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研究[J]. 软科学, 2006, 20(2):59-61.[Tong Jinping, Wang Huimin. Research on Water Resources Adaptive Management in River Basin [J]. Soft Science, 2006, 20(2):59-61.]
[9]Allan C, Curtis A. Nipped in the Bud: Why Regional Scale Adaptive Management is not Blooming [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5, 36(3): 414-425.
[10]Prato T. Bayesian Adaptive Management of Ecosystems [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05, 183(2-3): 147-156.
[11]Robin G, Lee F, Paul H. Adaptive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Decision Making: A Case Study Application to Water Use Planning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6, 58(2): 434-447.
[12]Meretsky V J, Wegner D L, Stevens L E. Balancing Endangered Species and Ecosystems: A Case Study of Adaptive Management in Grand Canyon [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0, 25(6): 579-586.
[13]Ladson A R, Argent R M. Adaptive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Flows: Lessons for the Murraydarling Basin from Three Large North American Rivers [J]. Australian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2001, 5(1): 89-101.
[14]MaLain R J, Lee R G. Adaptive Management: Promises and Pitfall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96, 20(4):437-448.
[15]米.构建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跨部门合作机制:以太湖流域为例[J]. 中国行政管理, 2009, (4): 86-91.[Zhu Demi. The Construction of Grosssectoral Cooperation Mechanisms in Drainage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Take Taihu Basin as a Case [J] China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9, (4): 86-91.
Construction of an Adaptive ManagementBased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System:
ACase Study of Taihu Lake Basin
LIU Xiaofeng SHENG Zhaohan JIN Shuai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China)
一、加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全民水保意识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为重点,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具体的是:印制和发放水保宣传材料1000份,制作布标3条,召开各种会议5次,参加人员45人次。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及群众对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增强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等到有关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有利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健全机构,强化水保监督执法,认真执行“三权”,落实“三同时”制度
我县已成立了水土保持委员会和水土保持监督站,乡镇水管站也有专人负责水土保持工作。全县现有监督执法机构一个,监督执法人员32人,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水保监督执法队伍。
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上半年执法重点是抓“三权”,落实“三同时”制度。首先是审批权,凡是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都要求编报水土保持方案。今年1-6月督促开发建设项目单位编制和报批了××县国际界河2008年度新增第四季度项目水保方案,省地矿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英山金矿水保方案,××县海关物流有限公司勐啊开发区综合服务区水保方案,并审批3个水土保持方案,涉及水土保持投资47.85万元,涉及防治范围8.4hm2,可减少水土流失量5228.65吨。2月份参加了由市发改委、市水务、环保组成的验收组,对××—澜沧110kv输变电工程水保方案进行工程验收,涉及水土保持投资46.51万元,涉及防治范围2.89hm2,减少水土流失量1959吨。
其次是监督权,对芒信金矿等10家的已建、在建且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进行了监督检查,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家,警告5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高见和措施。
三是收费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简称“两费”)的征收,是为了更好督促开发建设项目单位认真执行水保方案“三同时”(水保方案与主体工程同设计、同施工和同时验收投入使用)制度,把可能产生水土流失降到最低。今年1-6月共征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4.33万元。
三、加强协作与配合,全面完成各项治理任务
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须各部门、社会各界共同支持与配合,也是一项社会性工作。特别注重与农、林等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和配合,全民动员,举社会之力,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半年来,全县完成治理面积1.5km2,小型蓄水保土工程8座,设计蓄水量900m3,完成投资250万元,完成投劳1.5万工日。
四、做好项目储备工作
以“国家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为契机,积极争取水保项目资金,在对全县水土流失情况调查后,做了《戈祖腊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糯董水库坡耕地水土综合治理》等6个水保治理项目的可研报告,为下一步争取项目资金奠定了基础。
五、2009年下半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
根据6月在××召开的全省水政监察工作会议精神,2009年下半年我县水土保持工作要点主要是:
1、继续加大《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做好普法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水保法制意识。
关键词:城市环境保护;具体措施;环境污染治理;噪声污染
1空气污染治理方案的应用
(1)在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过程中,一系列的生态基本要素构成了环境污染的源环境。这些元素包括了噪声因素、水源因素、空气因素等。这几个要素共同构成了环境污染的处理体系。为了切实提升城市环境保护的效益,需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协调。只有具备充足的客观物质基础,才能为保护环境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在日常生态环境维护过程中,做好噪声处理方案、水源处理方案、空气污染处理方案等的协调是必要的。针对不同城市、不同环节的污染问题展开相关防护计划的开展,要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目标贯穿全程。根据相关空气监测单位的权威数据来看,我国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并且呈现出日趋严重的趋势。北上广等超大城市的PM指数已经超过安全的空气质量指数。一些城市的雾霾污染状况非常严重,北京就是一个雾霾污染严重的城市。为了解决客观存在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要强化城市环境的防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好协调。如果任由环境污染持续下去,我们生活的环境将不利于自身健康的维持,对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2)为了实现对城市污染问题的良好控制,我们必须要明确相关的环境安全方案。首先要进行空气污染状况的处理。空气污染的构成状况比较复杂,其成分包括了化工厂排除的废气、汽车尾气、发电厂废气等。在这些空气污染成分中,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是主要的构成要素。为了满足现阶段空气污染处理工作的要求,进行工业废气排放限制方案的应用是必要的。相关的发电厂及其工厂,需要做好自身的环保技术应用工作,确保自身工艺的升级及其改造,保证工作效率的提升,实现对资源的循环使用、节约使用及其高效使用。针对汽车尾气状况,需要落实好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提倡自行车代步,减少普通汽车的使用量。相关单位需要进行城市环境管理体系的健全。在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过程中,落实好相关的环境保护制度是必要的,强有力的法律条规能够为环境保护创造一个健康的法律环境。国家的相关环境部门需要进行空气污染治理体系的健全,做好城市空气污染的防护及其处理工作。
(3)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进行新能源的应用是必要的,资源的应用状况是产生环境污染的源头。这就需要实现新型清洁能源的应用,提升能源的应用效率,降低工业及其民众的资源依赖率,通过对新型清洁能源的应用,取代传统的能源,从而满足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要求。
2水源污染处理方案的应用
(1)在城市环境污染的处理应用中,水污染状况是常见的环境问题。一个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应用,不论是社会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民众的生活,都离不开水资源的应用,这就进一步说明水源污染问题治理的必要性。水源污染的处理,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的污染状况,进行水源污染处理模式的应用。为了控制好城市水源环境的污染源头,城市相关环境管理部门需要进行污水源头的控制,强化对水污染源头的治理。需要根据实际污染情况进行污染源头的找出,进行水污染情况监测点的建立,要有计划、有规律的进行水污染情况的检测。这一环节的开展,需要国家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针对那些污染排放的钉子户,需要给予相应的经济惩罚,从而避免水污染问题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在公司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需要给予一定的环境保护优惠政策,确保污水处理工作的良好运作。
(2)城市的相关部门需要进行水资源污染检测方案的优化。针对城市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展开不同防治措施的开展。从水资源污染状况上来看,水资源污染状况分布广且地区分散。在水资源污染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较大的水污染问题,再去处理其他的水污染问题。城市的相关环境管理部门,需要针对不同的水污染区域展开持续性的监控及其管理。
(3)生活污水及其工业废水是水污染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城市水污染的处理过程中,要做好水污染原因的分析工作,为了有效提升城市的水污染处理效益,城市的相关部门需要落实水污染公司的处理工作。重点监控那些较大污水排放的公司,针对不同的水污染登记,进行污染处理等级制度的应用,切实提升水源处理的处理效益。在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要强化生活污水的循环利用性,保证生活污水的循环使用,降低生活污水的污染状况。无论是生活污水还是工业废水,城市环境管理部门都需要积极做好相关的监测及其管理工作,扼杀导致水源污染的源头,确保城市水源污染的积极处理。
3噪声污染处理方案的应用
(1)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赖于噪声污染处理方案的应用。在城市生活中,噪声污染是随处可见的,这些噪声污染的来源广泛,比如交通街道、施工场地、音乐厅等。这些噪声污染都是非常常见的。为了解决好城市噪声污染问题,我们需要明确噪声污染的特点,噪声污染具备多源性、复杂性等的特点。噪声污染处理方案的应用,必须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不能用传统的噪声处理方案进行相关问题的处理。需要及时更新噪声污染的处理理念,进行噪声污染治理体系的健全,找出城市噪声污染的源头,采取相关措施,切实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在城市噪声污染处理过程中,做好噪声污染源的控制是必要的。噪声污染源是形成噪声的直接因素。在实际治理过程中,要做好不同方面噪声污染源的监控及其处理工作。针对噪声污染状况做好相关处理级别的划分,进行噪声污染危害程度的等级化,强化每一步的噪音处理步骤,提升噪声污染的处理效益。这需要进行噪声污染等级的确定,控制好噪声污染的源头,切断噪声污染的传播途径。确保噪声污染源监控工作的良好开展,提升噪声污染源的监控力度,保证城市噪声污染整体效益的提升。
(2)这需要国家进行相关噪声污染处理体系的健全,以满足城市噪声污染工作的处理需要。针对城市噪声污染的实际情况,实现噪声污染处理方案的改进,提升城市噪声污染的处理效益。城市噪声污染的处理工作体现在多个细节上,比如街道噪声阻挡板的应用,减少汽车的使用,限制禁鸣区域等。城市噪声污染的处理工作是涉及到社会民生的大事,国家有必要进行噪声处理体系的健全,保证不同噪声处理制度的确立,保证这些制度的科学性及其可执行性。
4结束语
城市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实现社会的稳定进步,有必要实现城市环境保护体系的健全,做好噪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的处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平.东昌湖水质变化及水环境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蔡昌凤,徐建平.景观水微污染控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
[3]卢少勇,金相灿,余刚.人工湿地的磷去除机理[J].生态环境,2014(2).
[4]武琳慧,吴林林,黄民生,等.人工浮床及其在污染水体治理中应用进展[J].净水技术,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