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30: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血压病人护理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中年人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170―02
中年为“危险期”年龄阶段,中年期是人生历程中的中间阶段,一般指35岁或40岁―60岁或65岁这一年龄区间,是生理功能从旺盛逐步走向退化的转变期,各种感觉器官及其功能在发生变化,脑和各脏器官逐步走向退化。中年人50岁左右还要经历更年期的考验。中年人是社会中的中流砥柱,随着生产的飞速发展,给中年人的工作承受力、人际关系、心理的压力带来巨大负荷,加之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成为中年高血压病人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脑、肾功能障碍,极大的危害了中年人的健康,使其事业发展及家庭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我们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护理措施,综合了生活方式指导,用药指导、自我监测、活动方式的指导内容,同时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来促进护理措施的实施,并加强了社区护理干预的作用,为中年高血压病人构建健康的生活模式。
1 健康教育是实施护理方案的基本方式
中年人的理解能力强,判断力准确,对他们实施的护理中,进行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1.1 健康教育采用的方法
1.1.1 护患面对面交流,与其建立信任的朋友式关系,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健康内容传授给患者。
1.1.2 发放教育手册,介绍相关书籍,让其阅读。
1.1.3 通过看录像,观看相关的科普节目,这种方式即形象又娱乐。
1.1.4 举办专家专题讲座,并组织患者讨论,专家现场答疑。
1.2 宣教内容包括:针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脂、高热量饮食、钠盐摄入过多、肥胖、吸烟、缺少运动给予干预,进行生活方式指导,用药指导、自我监测指导、休息和活动的指导。
1.2.1 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患者心态平和、乐观、豁达地应对社会压力竞争,避免激动,正确对待工作,生活中的挫折,远离烦恼,学会精神放松,注意调整作息时间,合理安排睡眠,使生活规律。中年高血压发病与膳食有一定关系,在接受药物治疗同时,重视其营养治疗与护理。首先要限制钠盐的摄入。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食盐摄入3―5克,有利于稳定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最好钠盐摄入2―3克;其次要适当增加钾的摄入,如各种蔬菜、水果,包括蚕豆、花生、海带、西红柿、紫菜、荔枝、桂圆;钙的摄入也要合理调节,应多摄入鱼虾类、贝壳类、麦类等;还要控制能量,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过量摄入,控制体重,使体重维持在标准体重的±5%。重要的一点是指导患者要戒烟、限制饮酒,吸烟可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小动脉持续收缩,久之动脉壁变硬,管腔变窄,能加重高血压病。饮酒可使脑卒中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告诫患者限制饮酒。
1.2.2 用药指导
护士应向病人强调治疗高血压病,长期规律用药的重要性和不规则用药的危害性。中年高血压病人有时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使许多患者不适感体验较少,相反药物副作用会使病人不适感增加,但高血压病还必须坚持长期治疗,才能控制血压。对于中重度高血压病人,我们进行用药指导时,要有针对性,让其在认知的基础上主动配合,切不可因血压下降而停药,使血压上升。病人服药时间要根据血压昼夜的波动变化,正常人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为血压值在日间达高峰,午夜下降最低点,晨起血压突然上升,在短时间内达到日间水平。动态血压波动曲线(ABPM)呈双峰,而8:00―9:00主峰,17:00―18:00次峰,2:00―3:00低谷。短效制剂宜于6:00前和午睡后使用。中年人宜用长效制剂缓释片或控释片,于晨起前服用。降压要注意个体化,最好联合用药、安全性大,使血压控制在
1.2.3 自我监测指导
高血压病人家庭中,应备有经过检测的血压计,对于经常外出的应备好腕式电子血压计,并告知测量血压时的注意事项,测量应选择在每日高峰或低谷时期,一般7:00―8:00、12:00―13:00、16:00―18:00和晚入睡前测量比较合适,并做好记录、以备查阅,定期检查心、脑、肾及动脉壁和视网膜情况,教会病人自我观察病情变化。如:心脏意外事件――突然心前区疼痛、夜间憋闷,呼吸困难等;脑血管意外事件――头痛、头胀,肢体活动不灵,语言欠流利,如有上述症状及早到医院就诊。
1.2.4 活动方式指导
患者应增加有氧运动及耐力性训练,发挥自体降压,协同降压作用。运动一般在晨前6:30、午后2:00―4:00、晚7:00――9:00进行,以减轻体重。夜间血压自然下降,告知病人夜间起床时应清醒片刻,然后慢慢坐起,再下床站立,防止因性低血压而晕倒、摔伤。护士应根据病人喜好和适应方式,协助其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并给以相应指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是治疗轻度高血压的有效运动处方。
2 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中年病人护理措施的实施
人到中年,诸事劳形,万事累心。身心负担极重,加之疾病的困扰,使血压难以控制,据研究高血压和抑郁障碍有很高的共病性,是一种身心疾病,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心理行为干预,主要是心理护理,认知方法和行为治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紧张、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改善治疗效果,有利于护理措施的实施。我们将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应用到护理中,通过影响患者的人格、应对方式、认知模式和情绪,增加病人对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顺性,有利于各项护理措施的完成。
3 加强社区护理干预在中年高血压病人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
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欧洲就开展高血压病症的社区护理干预,使高血压病的病死率有所下降,取得一定成效。我国对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也广泛开展,使病人健康知识得到提高,认知行为、生活习惯有所改善,对血压控制率也相应有所提高。但还应注意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改善对人群健康造成影响的不良环境,促进和保持个人行为转变,还应加大社区卫生部门的医疗服务,提高社区护理干预中的资源共享,使社区护理干预成为促进防病、治病的重要环节。
参 考 文 献
[1]张施姜小鹰 高血压人群社区护理干预形式研究更差及发展方向[J]护理学杂志2005.6(20)11
[2]韩洁 论时间治疗学在高血压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20)3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护理
高血压具有患病率较高, 并发症严重, 预防和治疗周期长等特点。高血压病人的治疗用药和预防措施很多, 而且是一种长期的治疗和预防过程。所以, 一旦患上高血压病,必须树立长期治疗和长期预防的思想, 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专家多年的防治经验看,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要长期坚持降压治疗, 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或基本正常水平, 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并发社区护理工作可深入到病人家庭, 了解病人的病情, 对高血压病的康复及日常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经过坚持对高血压进行社区护理, 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所管辖区的27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家庭管理, 建立慢病管理档案, 根据病情定期随访。其中男158例, 女112例; 年龄30岁-80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2 社区护理
2.1心理护理 大量研究资料证实, 高血压病是一种心身疾病, 非药物治疗高血压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绪激动和焦虑或郁闷,有些病人虽然无并发症, 但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和个体特征, 进行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地心理护理, 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的特点, 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 保持乐观的情绪及平静的心境。提倡病人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娱乐等文化生活,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 向别人倾诉心中的困惑, 得到同龄人的理解, 促使其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心理平衡, 提高应激能力, 避免突然的情绪激动, 造成血管收缩, 使血压升高。
2. 2 饮食起居护理 饮食护理是控制高血压的基本方法之一。高血压病人饮食宜低盐、低脂、低糖、少荤多素、少吃高胆固醇食物[1], 如动物内脏、蛋黄、黑水鱼等。多吃蔬菜、水果及杂粮类食物, 新鲜蔬菜每日500g 左右, 水果每天100g左右, 杂粮类如玉米、燕麦、荞麦等。注意补充钾和钙, 如绿叶菜、鲜奶、新鲜水果、豆制品等, 每日钠盐量不超过6g。戒烟限酒。
2.3 运动健身指导 适宜的运动可提高机体抵抗力, 促进血液循环。高血压病人应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 提倡有氧运动。
根据全体差异科学健身, 如步行、游泳、慢跑, 一般可在清晨或晚饭30分钟后进行, 以不感觉疲劳为宜。长期坚持康复步行, 有助于血压稳定下降。此外, 太极拳、气功等放松运动也可减缓紧张情绪, 促进高血压病人的康复。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 养成按时起床就餐, 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2.4 扩大调查范围 有资料显示, 从低年龄组开始预防效果更好, 以往大多筛查范围都在30岁以上的人群, 而忽视了18岁-30岁这一人群, 从高血压一级预防的角度来看,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加强随访, 去除可能伴随的一些不良因素, 对防治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等并发症,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 时间护理; 高血压;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108-01
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流行存在明显的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多发病,极大危害了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时间医学的诞生和发展,时间护理已被人们广泛关注,时间护理理论也在不断的得到进一步完善。而利用时间护理理论对高血压病人在给药时间,给药剂量,生活方式,血压监测等方面实施护理干预,保持血压呈现正常人昼夜变化规律,以阻止或延缓靶器官的损伤,也在日益受到重视。我院对570例高血压病人引入时间护理理论,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的相关性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研究对象570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300例,其中男210例,女90例,年龄40-65岁;对照组270例,其中男190例,女80例,年龄41-66岁。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血压,病情,治疗,用药,文化程度,体重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实验组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波动给予服药时间调整,健康教育时间护理干预;对照组按服药方式时间及健康教育方式护理。两组用药类别相同,都随访检测血压一年,每日的血压监测时间都在6:00,14:00,18:00,22:00,记录血压情况作比较。
1.3 护理措施
1.3.1 实验组时间护理干预措施 (1)服药方式指导:实验组根据病人血压变化节律采用最佳给药时间,如每日三次服药,则给药时间为6:00,15:00,22:00每日两次服药,则给药时间为6:00,22:00每日一次服药:则给要时间为6:00.(2)心理护理:选择以19:00-21:00时间为佳。(3)健康教育:低盐,低脂饮食,控制饮食总摄入量;控制体重,进行适宜的体育活动;保持情绪稳定,勿急躁,焦虑,恐惧等: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4)随访 加强出院后的生活指导方式督促,提高病人从医的依存性,教会病人自己监测血压,增加防范心脑血管病的能力。
1.3.2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1)服药方法:给药时间,如每日三次服药,则给药时间为8:00,12:00,16:00;每日两次服药时间为8:00,16:00;每日一次服药,则给药时间为8:00。(2)心里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病人入院后随时进行。
1.3.3临床血压观察指标实验期间有专人测量血压,两组患者血压测量时间均在6:00,14:00,18:00,22:00记录血压测量值并作比较,测量时固定部位,固定血压计。
1.3.4疗效判断 (1)显效: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至正常水平,或舒张压下降10mmHg且降至正常范围;(2)有效:血压有明显下降,但未降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小于10mmHg但以降至正常,或舒张压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下降大于40mmHg;(3)无效,血压下降未达到有效指标
1.4统计学处理结果采用X平方监测
2 结果
两组病人降血压效果比较见表1
实验组显效142例,占47.33%,有效127例,占42.33%;对照组显效84例,占31.11%,有效72例,占26.77%。两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3讨论
对高血压病人应用时间护理理论进行护理干预的机理。
时间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利用机体本身存在的生理节律,对患者心理因素,用药时间,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的一门新兴护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病人其研究目的在于依照血压昼夜波动的生物节律调整给药时间,给药剂量,提高病人的服药依存性和病人进行服药和生活方式的指导。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血压临床护理干预饮食
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而且目前,原发性高血压仍是引起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08年我国卫生部的统计资料表明,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中国人群的首位死因,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每15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
一、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的意义
对于高血压病患者而言,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是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有效的临床护理是高血压病症减轻和康复中不可缺少的。然而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高血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不佳,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缺少体力活动等不良生活方式、行为的转变,却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就为临床干预护理的实施提出了要求。
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的服务内容是高血压病人照顾和疾病的预防,其核心是健康促进,由此赋予了医护人员重要的责任,不仅要为个人和家庭,而且要为团体和人群提供护理服务,承担着照顾者、教育者、服务对象代言人、合作者、管理者、研究者等多重角色。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活动,在慢性病患者的卫生保健中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二、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的主要内容
一般而言,高血压病的治疗主要是药物和非药物治疗,需要终身服药控制血压,并且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病情。患者能否坚持治疗,除了个人的信念、意志外,还与家人、朋友、同事等的支持和帮助密不可分。
临床实践证明,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的转变是高血压非常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非药物治疗手段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戒烟,节制饮酒,限制钠盐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减轻体重以及控制糖尿病等。可见,临床护理干预可以作为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措施,但是对所有高血压病患者却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结合小剂量使用降压药就可以使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1]。
具体而言,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干预疗法,主要是从患者生活方式,行为,心理活动等方面入手,医护人员通过引导,劝慰,鼓励等方式,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了解病症,配合治疗;同时,通过心理干预和沟通,让患者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燃起患者康复的信心。
三、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实施的途径
(一)确立社会支持理念
构建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对高血压病患者能够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多方面的支持力量,以保证各种主客观社会支持的供给。因此,必须首先树立对高血压病患者群体进行社会支持的基本理念。在中国社会目前的情势下,这种社会支持网络主要以社区为依托,社区中的每个个体在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或接触而建立各种关系及联系,例如患者与家人、朋友、邻居的关系,以及患者与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之间的联系等,使个体获得情感及物质的支持,从而掌握各种信息资讯和知识技能,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及压力[2]。医护人员因其职责要求,应当有心理准备去成为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中的一员,以“促进者”或“协调者”的身份出现,并且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一种在服务对象寻求帮助时,愿意为其提供帮助的氛围。这需要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与患者及其家庭建立起一种长期、有效、稳定的关系。
(二)促进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
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群体,有一定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与利益,并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社区是高血压病患者生活于其中的共同体,社区所能够为患者提供的社会支持能够促进患者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卫生服务在高血压的长期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护理干预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的有效途径。社区护理干预的顺利实施需要社区的参与、资源共享,社区护理人员应当在社区资源提供和服务之间起桥梁作用。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的支持以及社区环境的改善,加强社区相应的配套措施的建设。
(三)医护人员的引导和沟通
经常坚持体力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但需要坚持不懈。目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自身健康更加关注,已有部分人已经开始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但由于这方面知识的相对欠缺,大多数患者未能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技巧,一些人甚至认为只要散散步就算是锻炼了。医护人员要通过对与患者沟通,引导他们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同时帮助他们采用正确的健身方法。
此外,心理情绪的调控在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因为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心理因素和生理功能相互影响,并与环境因素、社会因素明显相关。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仍未能采取积极的措施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3]。因而在护理中,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给予其心理层面上的支持与援助,进行有关心理调试技巧的传授,将有助于患者情绪状态的改善。
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鼓励患者加强与他人的交往联系,对患者实施动员,调动其积极性,并促使其关注并参与社区活动,提高患者对社区护理活动的参与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患者对护理服务利用不足的障碍。患者的参与增加了他们在社区活动的机会,扩大了自身的社交网络,使他们从社区中获得必要的社会支持,这不仅有利于调节患者的心理和情绪,更有利于健康知识的传播。护理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护理服务,鼓励患者在遇到烦恼时主动向人倾诉以寻求他人的帮助,告知患者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技巧,让患者知道在需要时如何获取必要的社会支持,以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参考文献:
[1]杨礼芳,李雅兰,李琼.原发性高血压社区护理的研讨[J].当代护士,2001,(2):35-36.
方法:对本院心内科住院的4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入院宣教、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向高血压患者进行有关高血压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并发症、用药等相关知识的宣教,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率、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病因、控制危险因素及发病诱因,并能按时服药、监测血压变化、认识并发症及康复保健、提高依从性。
结果:被研究中的44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
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
关键词:健康教育 高血压 作用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33-02
现今社会上,高血压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该种疾病可引发多种并发症(例如:冠心病、脑出血、脑梗塞等等),甚至可能是危及生命。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减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有效的控制血压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减少高血压病的并发症。本文就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做出大致介绍。高血压患者通过接受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了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本研究调查了健康教育对44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现大致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44例高血压患者,男20例,女24例;年龄26~75岁。有家族遗传倾向的高血压患者32例,高钠盐饮食者及长期吸烟饮酒者8例,肥胖者3例,还有肾脏器质性病变引起高血压者1例。文化水平:大学8例,高中5例,初中7例,小学以下24例。
2 健康教育方法
2.1 加强医护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的培训。高血压病患者住院期间所接受的健康教育主要是来自医护人员。所以要接受良好的健康教育,首先是要开展对医护人员关于高血压疾病的知识培训。使医护人员能够较好的掌握高血压发生的病因、病程、确诊的条件及防治措施。具体来说,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沟通最为密切。所以,对于护理人员,需要重点培训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的心理治疗与高血压疾病的护理知识。使护理工作在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方面有所作为。
2.2 加强与高血压病患者的沟通可提高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知程度。护理人员除了进行平时的护理工作外,应经常的和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学会站在病人的角度来理解他们对于高血压的认知。了解病人为什么会患上高血压、他们曾今采取了什么治疗方法、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习惯(饮食类型、运动项目、工作负荷、生活环境)、家族有无患高血压病的人群等。通过这些对答,护理人员可以制定有效的计划针对不同高血压患者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应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言行,以免使患者对自己造成抵触的情绪,以致健康教育进行不下去。
2.3 发放高血压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处方和宣传小册子。可在护士站比较醒目的位置放置健康教育处方和宣传小册子,使得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理解高血压病相关的知识。这种健康教育的方式往往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一周的一天可以组织护理人员下病房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宣传小册子给每一个高血压患者。同时,可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组织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疾病知识的学习。让患者充分得到想了解的知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减轻痛苦,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
3 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
3.1 合理饮食: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饮食,避免进食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限制动物脂肪、内脏、肥腻类的食物,适量限制饮食中蛋白质和食盐的摄入量,严格控制饮酒,多吃维生素含量丰富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小便通畅。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摄入,制定有效的运动计划。消除不正确的饮食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习惯。
3.2 适当运动。在生活上高血压病人要结合病情适当安排休息和活动,每天要保持8小时睡眠与适当的活动,如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等,对于维持良好的血压是有好处。注意避免剧烈的运动,如爬楼梯、游泳等。锻炼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病人不感到疲劳为宜。若是在运动中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时应就地休息,及时到医院就诊。
3.3 戒烟限酒。护理人员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应尽量使患者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戒烟,不能强迫,否则会适得其反。但高血压患者可以适量饮酒。酒与烟不同,酒对心血管有双向作用,适量饮酒还是有益的。戒酒较为困难的患者,应告知家属,患者每日饮酒精量最好控制在20g以下。
3.4 保持大便通畅。大小便时应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出现大小便困难时,护理人员应尽量采取物理方法帮助病人。比如说,提供安静隐蔽的方便环境,腹部按摩等等。上述方法无效时,可通知医生。给予导尿或是灌肠。
3.5 心理指导。高血压病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该病进展缓慢,病程长。目前,高血压的治疗是以口服药物为主,大部分高血压病人需长期或终生服药,因此患者多易出现悲观情绪。同时,由于有些病人家庭条件不好,许多患者会选取放弃治疗。护理人员应多关心病人,讲解不良的心理、情绪因素会对高血压病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与家属取得有效沟通,让家属能给予患者关心、理解和支持。让病人能够以一种积极地心态去面对疾病,战胜疾病。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197-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老年人较为常见。治疗依从性(compliance)是指病人的行为(服药、饮食及改变其它生活方式)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病情的发展和治疗的效果。
1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本地医院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病人160例进行调查研究。入选条件:①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②确诊高血压病病程在1年或1年以上;③曾采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精神疾病和严重急慢性躯体疾病患者。随机将研究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研究对象住院的第二天,由研究者或经专门培训的护理人员发给调查问卷,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调查问卷由研究对象逐项认真填写。
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分为评估、拟定计划、实施计划三步进行。①评估患者年龄、性别、文化、心理、社会、经济、辅助检查、诊断及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情况。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实施方法。③住院患者可利用示教室进行集体讲解,发放健康小册子、健康教育处方等。出院时向每一位患者发放健康咨询卡,随时保持联系。同时建立患者通讯录和个人资料信息表,经常电话询问患者的遵医情况,患者也可随时电话咨询,每月随访一次。通过医患之间的交流,使患者充分了解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 注意事项,从而规范治疗行为,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达到最理想的高血压预防和治疗效果。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未实施以上干预措施。
3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主要生活行为比较可见,观察组中戒烟者占62.2%,戒酒或少饮酒者占68.1%,饮食依从性佳者占88.1%,运动者占96.1%;对应的对照组中戒烟者占26.1%,戒酒或少饮酒者占35.5%,饮食依从性佳者占49.6%,运动者占54.3%;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习惯及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护理
4.1开展全程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和前提。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高血压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病人主观感受患某病的危害越高时,病人采取遵从医嘱行为的可能性越大,病人的依从性就越高。健康教育有利于帮助高血压病人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借助宣传画、小册子、传单、广播、录像、电视等多种宣传媒介,采取讲解、示范、发宣传材料、个别指导等综合性教育方法,通过门诊教育、住院教育和社区教育三个环节紧密相扣的全程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反复强化高血压病人循序渐进学习疾病的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高血压病的诱发因素、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病防治的误区、坚持药物治疗和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意义以及门诊随访的目的、内容等。总之,高血压病作为生活方式疾病,采取健康教育作为干预方法,是人群降低本疾病危害性的有效途径。
4.2加强社区干预。社区医疗保健是医院工作的延续,对病人更有针对性,可以随时评估病人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社区健康护理干预的重点是不良行为的消除和健康行为的建立。通过连续性的护理干预,帮助病人平衡治疗依从性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冲突,促进其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使部分高血压病人不必采用药物治疗或减少药物剂量,而且使血压得到控制,更重要的是降低心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4.3建立合作性护患关系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病人只有与医护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对治疗充满信心,形成医疗意向后,才可能具备良好的治疗依从性。虽然,依从性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护理,但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共同参与,是防止疾病恶化的关键。因此,在护理活动中,护士要主动接近病人,倾听病人的描述,以亲切的言语安慰病人。
4.4简化治疗方案,加强药物护理。药物治疗原则上应给予最少种类和剂量的药物,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样不仅简便、经济,而且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有利于依从性的提高。应提倡根据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经济状况,选择廉价、长效的降压药物,以减少服药次数和种类。此外,根据大多数病人早晨服药依从性最好的研究结果,还可从调整服药时间方面,促进病人服药依从性。护理人员通过言语和书写的方式,向病人适当解释药物的名称、用量、作用、副作用和用药时间,经常评估病人的用药情况,督促其按医嘱服药,促进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5-0647-03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5.052
高血压需要长期以至终身服药治疗,单靠医生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越来越强调非药物和自我管理措施,强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有效保护靶器官,防止和减少心脑血管及肾脏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的目的。
自我管理应用于高血压的意义
自我管理是国外学者依据行为学的原理和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方法。针对慢性疾病的领域,Barlow W等[1]将自我管理定义为:在应对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和社会变化,以及做出生活方式改变的能力。自我管理应用于医疗及健康方面,是一套协助长期病患者及残疾人士,建立信心及行为去照顾自己的卫生保健理念。自我管理的目标是减轻症状,改善健康状况,建立管理自己健康的信心及行为,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少对专业照顾及护理成本。注重自我管理,可以提高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
1.自我管理可阻断生活方式导致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自然进程。
高血压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叠加、协同的结果。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缺乏体力活动和心理压力大是主要诱因;超重、高盐膳食及中度以上饮酒是危险因素。这种多源头致因下推广自我管理,建立和保持在工作、家庭和朋友中的新角色,处理和应对疾病所带来的各种情绪,限制并调节饮食,控制烟酒,缓解思想压力,指导人们进行自我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无论是对病人、家庭还是社会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公共卫生保健系统资源有限,并且受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医疗保健资源也未得到充分利用,自我管理在高血压病人中推广,既有效地控制血压,又可起到预防心脑肾及血管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减轻患者痛苦,减轻病人、家庭的负担,减少国家经济的浪费。王文良[2]报道当前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存在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依赖医生,希望通过吃药来控制血压,根本不关心自己的行为危险;另一种是漠视高血压的危害,对病情采取放任的态度,不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危险行为。这两种情况都是因为自我管理知识缺乏导致的,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加以改善,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
2.加强自我管理可以有效监测血压值。2008年高血压领域最重要的概念是血压自我监测,自我监测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自测血压能更好地预测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事件,并且可以避免“白大衣效应”。家庭监测血压,有助于提醒患者及时服药,提高降压质量和降压达标率及发现大量的隐蔽性高血压人群[3]。彭新民等[4]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中能自发、经常、有意识测量血压习惯者仅占1/3左右;于杰[5]调查显示,82%的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仅限降低血压,至于血压需降至何种水平才理想却不清楚。此外,由于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需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方才表现出症状,容易导致患者不能坚持进行自测血压。可见,高血压患者树立主动地自我管理意识和科学的态度与行为,势在必行。
3.加强自我管理可以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率。任丽芬等[6]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率仅为41.3%,其主要原因是因记忆力差忘记服药;黄映华等[7]报道,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为48.24%,其影响因素是病情程度,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不了解控制无症状期高血压的意义,错误地认为单纯血压升高无需治疗。颜友平[8]报道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为35.3%。于芳[9]调查显示,高血压患者出院12周后未能按医嘱用药者占64.47%,其主要原因是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差。这些结果与我们的治疗目的相差甚远,也是导致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上升的原因之一。而这些导致服药依从性差的因素均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得到良好改善,通过加强自我管理,查找出相关原因,可达到提高服药依从性的目的。
4.自我管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蒋华等人[10]调查发现,132例高血压患者中焦虑、恐惧占19.7%;悲观、抑郁占14.39%;激动、易怒占32.58%;自大、麻痹(盲目乐观)占15.91%;积极、乐观(外界刺激发病)占17.42%;说明心理因素是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原因,了解掌握高血压患者的具体心理状况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自我管理可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澳门学者邝惠容等对11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调查分析显示,61.3%患者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男性或年龄较大的患者更明显。周英华等[11]认为,高血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是由遗传及环境的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因此,正确认识和改善生活方式与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关系,加强自我管理,对防治高血压,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自我管理的主要因素
1.自我效能低与社会支持系统缺乏。影响自我管理的因素很多,如患者接受的教育水平、病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依从性、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等,其中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被认为是影响自我管理的最重要的因素[12]。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实施某一行为的期望,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与评价[13]。自我效能(Self-efficaccy)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核心概念,是调节认识和行为间关系的关键因素,自提出以来在较多的领域中广泛应用。根据Bandura的理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越高,行为的采取、维持和个人努力程度越高。社会支持是个人从其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各种帮助,既包括客观的物质支持,也包括主观的情感支持。国外对于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的研究显示,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呈现中度正相关,提示良好的社会支持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有积极作用。国内对于社会支持和某些慢性病的研究也表明,高血压患者常常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如高额医疗费用,生活方式、多年养成的不良生活行为和习惯,如吸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等已经根深蒂固,而疾病要他们改变这些行为,有些患者最终不能坚持;社会支持若不够,会让患者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负性情绪之中,使得血压恶性循环。
2.依从性差。高血压依从性是指病人遵从有关改善生活方式与膳食的建议,保持随访及按处方用药进行治疗的程度;李秀兰[14]报道高血压是一种需要终身控制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有效防治措施是长期用药和实施多种非药物治疗,而提高高血压病人的依从性是防治措施的前提,高血压防治的根本目的是减少病人心、脑、肾及血管病的发生及死亡,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因此,无论从改善病人预后考虑,还是为提高治疗的效价比,病人对医生建议的遵从是保证治疗效果与促进病人转归的关键因素。贺新艳等[15]调查显示,年轻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占77.27%,其中,高血压病患者危害认知缺乏占82.35%,主观感觉不明显占78.43%,工作忙占72.55%。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病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关系密切。自我管理是通过对人们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来降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不需要药物和特殊诊疗设备,与临床治疗相比,自我管理投入很低而效益却很高,是防治高血压最廉价和有效的策略,要提高治疗依从性必须加强自我管理。
3.缺乏用药知识,尤其对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了解不足。任丽芬等[6]报道,只有30.4%的高血压患者了解用药知识;支秀平[16]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但服药率只有24.8%,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仅为5.8%;这无疑严重影响了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必须加强用药知识自我管理,尤其是对药物的副作用、注意事项要进行详细的解释。高血压病程长,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由于服用抗高血压药物,与常人一样无明显不适,常常造成患者的麻痹而不能正规用药。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策略
虽然高血压的自我管理在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方法与模式,但众多卫生工作者已经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血压自我管理项目[12]。
1.以加强自我管理教育为主导。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主动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体力、自我感觉,合理安排运动项目、运动量及频率。高血压患者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后,掌握了降压药的特征、作用、副作用,认识到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学会妥善安排服药时间,还可以帮助患者调控情绪。定期系统地进行自我管理教育,逐步提高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可控制疾病进展、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2.实行分片包干制护理干预。杨桂琼等[17]通过实施分片包干制护理干预,自我能力效果显著,认为分片包干制护理干预,明确了护理责任对象,强化护士对高血压病人管理的使命感,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为病人提供连续,提高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干预后病人在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分片包干制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知识知晓率,有效增强病人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行为控制能力,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
3.加强医患关系。陈爱萍等[18]研究显示,病人治疗的依从性高低取决于医务人员和病人两方面。医生护士的责任是教育病人处理相关健康问题的目的和意义,选择并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做出快速处理;病人的责任包括遵医嘱服药,坚持定期门诊,坚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告诉医生与治疗有关的各种困难(包括费用、不良反应和依从性问题等)。
4.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积极参加自我管理培训课程,可认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主动地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和科学的态度与行为,减少因管理不力、控制不良而导致的心、脑、肾并发症。牟建军等[19]研究认为,我国高血压防治策略和措施上应重视到盐和盐敏感的问题,长期甚至终生限盐是盐敏感者防治高血压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告知患者食品烹饪加工时将盐或含盐调料较限盐前减少一半,这样基本可以达到或接近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食盐标准为6g/d。转变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每个行为转变的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动机。这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但明确动机就会促使病人努力去实现。
慢性病自我管理是一种有效、节约卫生资源的措施。自我管理模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有20多年的历史,效果显著。但在我国刚刚起步,慢性病群体普遍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结合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巨大,卫生人力资源有限,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有待对自我管理模式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探索适合我国文化背景和经济状况下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Barlow W,Wringht S,SheasbyJ,et al.Self-management Approaches for people with chronic conditions:A review[J].Patient Educ Couns,2002,48(2):177-187.
[2]王文良.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和行为干预效果评估[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4):275-276.
[3]崔 炜,郭芝芳.2008年心血管病学重要临床进展[J].临床荟萃,2009,24(5):375-380.
[4]彭新民,谢多双,章 卫,等.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态度与行为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7):534-535,555.
[5]于 杰.高血压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0):327-328.
[6]任丽芬,王德慧,陆 虹.社区老年病人服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5):1420-1423.
[7]黄映华,郭粉莲,陈雪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5):3727-3729.
[8]颜友平.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药物的选择及治疗依从性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0,31(15):2232-2233.
[9]于 芳.老年高血压病用药依从性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0,23(2):426-427.
[10]蒋 华,陈敏芝.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分析及干预的调查[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6,9(6):576-578.
[11]周英华,薛 惠.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1):2095-2097.
[12]王 丽,李继坪.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0):3205-3207.
[13]傅东波,傅 华.慢性病自我管理[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2):93-95.
[14]李秀兰,杨 ,韩峥峥,等.北京市德胜社区高血压病人规范化管理依从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6B):1109-1111.
[15]贺新艳,赵 群.年轻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2):173-175.
[16]支秀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院外治疗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5):463-464.
[17]杨桂琼,麦明霞,叶 静,等.对高血压病人依从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2):150-152.
[18]陈爱萍,张维娜,蔡 虻.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02,16(3):145-146.
[关键词]高血压; 病人; 服药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182-01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治疗,良好的用药依从性是有效控制血压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1 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概念及评价方法
1.1 概念: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是指高血压患者严格按医嘱坚持服药的程度。依从性不佳是指患者不能按医嘱坚持进行药物的自我管理,包括以下情况:①不按处方所列的品种用药;②服药的数量太多或太少;③不规则用药,如改变服药时间间隔或漏服;④停药太快或擅自停药;⑤合并使用处方药、非处方药或违禁药物();⑥服用处方药物时饮酒。[1]
1.2 评价方法:目前评价药物依从性的评价系统中常用的是间接法,用4个小问题确定研究对象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Morisky-Green测评(MG)[2]最为常用,这些问题包括:①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②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③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④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曾停药?
2 影响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
2.1年龄和受教育程度
陈首英[3]在针对门诊高血压患者的调查中得到如下结论:年龄越大,服药依从性越好,这可能与年龄大的人对生命的珍惜程度优于年轻人有关。朱大乔等[4]在住院患者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年龄>55岁。受教育程度高者,服药依从性好。国内针对社会居民中高血压患者进行的调查也表明随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增加,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也相应增加[5]。因此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患者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会提高,服药主动性相应增加,故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提高。
2.2 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
郜玉珍[6]通过对山西省149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结构式问卷和临床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机分层抽样检查,结果表明,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其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呈正相关,而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又与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这提示患者的高血压健康知识越多,越容易配合治疗用药。同时也说明患者获取此类知识主要受其自身文化水平限制,文化水平越高,获得健康知识的渠道越多,对疾病的认识越深入,服药依从性越好。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知识的教育非常重要,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患者的文化程度,教育的重点是文化程度低的人群。
2.3 害怕药物的副作用:高血压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害怕药物的副作用,如颜面浮肿、干咳、低血压导致的头痛等,而自行减量或停药,造成血压反跳,病情反复无常。
2.4 老年高血压病人依从性差还有其特殊性:一是记忆力减退,认识分辨能力差;二是经济原因,老年人经济收入减少,无法支付药品费用;三是亲属对其关心不够,不能及时督促老人按时服药。
2.5 血压监测情况
在对住院患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家中有血压计、每天定期测量血压者,服药依从性好。这一结论实为情理之中,经常测量血压是患者注重自身血压动态变化的一种健康行为,它必然会影响到用药。其次是缺乏高血压的相关知识。这一点提示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3 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措施及方法
3.1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高血压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而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因此,在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可通过个别咨询、书面指导、团体指导等方式加强宣教,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的危害因素、并发症、预后或规则药物治疗的重要意义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促进高血压的有效控制。
3.2 建立伙伴式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明确高血压病的护理目的,不是单纯的降低血压,而是着眼于护理一个高血压病人。合作性护患关心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护理活动的开展,更重要的是为病人具备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提供保障。
3.3 最大限度地简化治疗方案:由于高血压的治疗是长期的,甚至终身的过程。复杂的治疗方案,病人常常难以坚持。应提倡选择副作用低、廉价、长效的控释片剂,有利于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3.4 行为的治疗措施:①行为监测:要求病人记服药日记、病情自我观察记录及定时测量血压等。②刺激与控制:将病人的服药行为与日常生活习惯联系起来,如设置闹钟提醒服药时间。③强化行为:即当病人依从性好的给予肯定,反之依从性差的给予批评。
4 讨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不仅患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心、脑、肾并发症。病人的依从直接关系到高血压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的知识信念、高血压的治疗方案、护患关系、降血压的副作用等因素影响病人的依从性,而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对其服药依从性又是如何作用的,是对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的挑战,有得进一步探索。此外,提高高血压病人非药物治疗依从性也是今后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戴俊明,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8(3):143-145
[2] MoriskgDE,Green Lw,Levine Dm. Concurrent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self-reported measure of medication adherence[J], Med care,1986,24[1]:67.
[3] 陈首英,尹博英,李贞洁等,影响高血压是患者服药依从性因素调查[J],高血压杂志,2003.11(5)486-488
方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实施饮食干预、实施运动和行为干预、进行心理疏导以及更好的用药等,对患者实施干预前后采取预防高血压行为的人数进行统计,并进行对比。
结果: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饮食干预、运动干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使用药物等,经过比较,干预后采取预防高血压行为的人数高于干预前的人数。
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使患者的血压保持平稳。
关键词:社区 高血压 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036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Feng Ziyu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Methods:Choosed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to treat with health guide, dietary intervention, exercise behavior intervention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before and after us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 Through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more patients to prevent hypertension than before.
Conclusion:Treating 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reatment effect.
Keywords: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Nursing intervention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030-01
目前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导致高血压疾病的病发率出现大幅上升,因此必须积极的对高血压做好防治工作。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使高血压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使高血压病发率以及致残率、致死率大大降低。本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症状进行了很好的预防和控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通过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居民患有的慢性疾病进行调查,其中140例患者具有高血压症状,男性患者有82例,女性患者有58例,年龄段为36~78岁;学历水平18例患者属于专科以上,28例患者属于中专,30例患者属于初中,64例属于小学文化以及文盲。全部患者安静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
1.2 研究方法。2010年1月-2010年12月,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发放给社区居民,2名护理人员对接受调查人员进行询问并填写清楚。通过随访,记录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情况。随访的方式:①门诊随访,病人在接受诊断时对护理情况进行记录。②家庭随访,医护人员上门对病人情况进行了解。③电话随访,对能够实施自我护理干预的病人进行电话了解。④通过健康教育及主题日义诊宣传活动进行随访指导。⑤我中心为搭建患者之间、医患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成立了10个患者自我管理小组,使其能够相互交流,从而达到提高自身防治高血压的目的。
1.3 干预方法。
(1)饮食干预:高血压病人饮食特点是:需要食用清淡、含盐低,动物脂肪以及胆固醇水平都低的食物。如果患者每天摄入食盐量过多会使身体内钠离子出现滞留,使身体细胞内血液流量上升,患者小动脉会发生收缩,导致患者血压升高。饮食建议:健康食盐量每天在5g以下,要多吃水果以及蔬菜,因为这些食物里面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矿物质等有益元素,对病人血管起到软化作用,并且还能够对病人皮肤起到保养作用;病人脂肪摄入量要进行控制,可以多食用海鱼,因为它里面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使胆固醇发生氧化,使患者的胆固醇水平大大降低,还能起到增加血小板凝聚时间,避免出现血栓的情况,防止患者发生脑卒中,因此食用海鱼对高血压患者非常有益。
(2)运动干预:患者要进行合理的休息,保证睡眠时间充足,提高自身免疫力。要依据不同年龄以及不同体质参加适当的运动,运动原则是保持适度和有序运动。高血压患者最好参与有氧运动,例如散步运动、慢跑运动以及跳舞和打太极拳运动等。患者运动时间要控制好,不能进行激烈运动。高血压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要采取卧床休养,要对自己的脉搏进行测量,对运动量进行适当调整,运动时间要循序渐进,不能过于持久。
(3)高血压患者如果具有肥胖症状,并且具有吸烟和饮酒等习惯,要详细说明其对病情的影响,对体重进行控制、并戒烟和戒酒。患者体重指数要维持在20kg/m2~25kg/m2,喝酒时乙醇含量在30ml以下。
(4)对血压实施监测:高血压患者每天早晨要对血压测量一次,有条件的患者家庭需要配备血压计,指导其对血压进行自我测量,并且在规定时间、指定部位以及指定对血压进行测量,将测量的数值进行记录,从而进行观察和对比。
(5)用药干预: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要终身服药,因此在血压保持正常后,患者不能随意停止用药,应该坚持用药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指导患者避免由于改变导致血压过低,例如夜间起床时动作要保持柔和,避免动作过猛出现头晕。如果患者忘记吃药,不能下个时间继续用药或者两个时间的用药量一起服用,要对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对个体用药效果进行评价。
(6)便秘症状的干预:患者的大便要保持顺畅,防止出现便秘除了平时多食用粗粮以及含有粗纤维比较多的食物以外,饮水量也要加大,根据情况约1500ml―2000ml,患者如果发生便秘,可以早晨晚上喝蜂蜜水对肠道起到作用,促使肠道发生蠕动,使患者能够顺利排便。患者大便时要注意不能用力过猛,避免血压出现上升,使自身病情加重,患者要保持按时排便,在医生指导下也可以针对情况服用缓泻剂。
(7)心理干预:高血压患者由于情绪不稳定,心理状态很差,因此要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对患者情绪进行调整,进行安慰和鼓励,使患者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具有平衡的心态。研究证明,人如果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精神紧张,容易导致血压出现升高。同时性情非常急躁、好胜心比较强的人,也容易出现高血压。因此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性格,指导其将不良的习惯和生活习性进行转变,使患者从自身做起对高血压进行预防。
(8)健康教育:依据高血压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学习能力,采取相应的宣传教育方法,对高血压具有的症状、发病过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以及对血压实施监测的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致病因素:精神过度紧张因素、肥胖因素、吸烟以及饮酒不良习惯、摄入食盐量过高等因素,让患者从自身生活习惯方面进行调整,从而更好的对高血压疾病做到预防和控制。
1.4 统计方法。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
2 结果
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在戒除不良习惯、盐摄入量规范化、进行适当运动、合理饮食以及实施血压监测方面,将患者干预前后各项情况的人数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本次研究证明,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后遵循合理的生活方式,血压水平维持在健康状态,使治疗费用大大降低,患者满意程度高。
高血压患者在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临床治愈率及对血压的控制都取得了满意效果,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实施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联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更好的对高血压实施预防和控制,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丘友谊.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病人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1,23(12):125-126
[2] 朱芹英.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降压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7(09):211-212
[3] 谭晓红.社区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年15期
[摘要]目的分析108例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及提高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个体化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08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其服药依从性差造成血压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结果知识缺乏;药物的不良反应;所服药物费用与其经济状况不相适应;联合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次数多、持续服药时间长;老年人智力衰退、记忆力、理解力下降等生理因素是影响老年病人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结论提出加强健康教育;减少药物副反应;根据病人家庭经济状况,选用降压药物;按梯度给药;尽可能减少服药的种类和剂量;根据老年人身体生理状况,须做好家属工作,配合做好护理工作,是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确保降压效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个体化护理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本病病程长、控制难、服药时间长、不易根治,多数需终身服药是本病防治的难点。据最近InterAsia在我国抽样调查35~47岁高血压病患者的资料显示,知晓率为44.7%,治疗率为28.2%,而控制率(低于140/90mmHg)仅为8.1%,其原因除医生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案外,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按医嘱及时足量服用降压药物是能否取得理想降压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而社区医护人员在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诊疗过程中,往往忽视影响高血压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以致达不到理想的降压效果。本文通过对本所2003~2006年间收治的10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影响96例(135人次)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提高服药依从性的个体化护理对策,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影响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03~2006年间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共156例,发病年龄在35~59岁者占48例,占31%,60岁上者108例,占69%。其中有或有过不按医嘱及时、及量服药,或不经医生同意私自换药、停药、拒服降压药等不依从治疗现象者96例,占88%,累计135人次,其中男52例,女44例。文化程度:文盲19例,小学29例,初中31例,高中及以上17例。职业:农民46例,工人32例,干部18例。地域:城市53例,农村43例。
1.2调查方法问卷设计根据护理社会学,治疗依从性的原因进行设计的,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通过对96例(135人次)老年病人问卷调查,影响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1)知识缺乏;(2)药物的不良反应;(3)联合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次数多、持续服药时间长;(4)所服药物费用与其经济状况不相适应,超过其经济负担;(5)老年人智力衰退,记忆力、理解力下降等生理因素;(6)其他原因,共6项内容,由专人负责调查,根据病人直接回答的问题归纳分类。由2名调查员调查的结果,相符率达95%,本次调查问卷的信度可靠。
1.3调查结果见表1。表1影响96例135人次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构成比表1中结果显示:知识缺乏;药物的不良反应;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总人数多、持续服药时间长和其他原因,4项原因占88.15%,是影响老年病人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剩余2项原因占11.85%。
2讨论
服药依从性是指病人对医嘱的服从或遵守,充分的依从是病人完全服从医嘱用药及护嘱,并产生相关的有效作用。服药依从性,即遵医行为,是指病人求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为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高血压病服药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血压的效果。
2.1知识缺乏调查发现,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对自身所患高血压病认识不足但无显著差异,年龄组显示P<0.05,随年龄的增大,对疾病认识不足更为明显。调查过程中通过问询发现,病人对高血压病病情特点的认识不清,缺乏相关知识,以为该病同急、慢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常见病一样,病好了就可以停药了,血压降至正常了,也就可以停药了,不知道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多数需靠药物维持,且多需终生服药,在无监测血压的情况下,不可以私自停止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对高血压病的危害程度认识不够,特别是部分自觉症状轻或无自觉症状者,认为不痛不痒,不是什么大病,从而不重视服药治疗,导致服药依从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知识缺乏而致治疗依从性下降者40例,占29.63%。
2.2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些降压药物有某些不良反应。如钙离子拮抗剂所致的双下肢水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所致的干咳,使病人不能耐受,或因恐惧、担心发生其他相关危险,不能接受长期维持用药,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29例,占21.48%。
2.3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多数老年人合并有较多的慢性基础病,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大型临床实验HOT、UKPDS等证明要严格控制血压,约70%的患者需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目标血压越低,联合用药的比例及药物种类越多。这样一来,患者每日服用较多种类、较多剂量的药物,时间长了形成一种负担,部分患者虽然懂得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但因实施医嘱的意志力薄弱而造成拒服或漏服,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可见,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23例,占17.04%。
2.4 年服用药物的费用与其经济状况不下适应,超出其经济负担能力本次调查中,有10例因经济困难造成不遵医嘱,其中7例为农民,居住在经济条件差的边远山区。医生在制订治疗方案中未能考虑到患者的实际经济状况,所服药物价格较为昂贵,经济上负担不起,加重了家庭负担,不能长期坚持服药,导致患者私自停药,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10例,占7.41%。
2.5老年人智力衰退、记忆力、理解力下降部分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发生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血管病并发症等疾病,而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出现误服、多服或漏服,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6例,占4.44%。
2.6其他因素如文化程度: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有关知识,因此依从性好。对医嘱了解不清:由于医生交待不清,病人没有记住服药方法,而导致服药依从性不好。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患之间能经常互相沟通,护士能了解患者不依从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帮助其服药依从与日常生活之间达到平衡,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这部分病人共27例,占20.00%。
3对策
3.1加强健康教育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一旦确立,通常需要终生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经过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可以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剂量,一般仍需长期用药,终止治疗后高血压仍将复发,所以及时进行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老年病人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措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知识,使他们了解该病的特点、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危害性,让病人及家属认识到高血压除了本身症状外,长期高血压还可以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提高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2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服药前向病人讲解药物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及其临床表现,使病人心中有数,不慌乱,不恐惧,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及时就医,采取相应拮抗措施,保证不中断治疗:或用药前有预见性,估计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提前给予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3按阶梯给药,合理用药在治疗过程中,能通过非药物治疗,则不用药治疗;在不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条件下,能单用,不联合,尽可能减少服药的种类和剂量,以减轻服药的负担。也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一些长效制剂、缓释剂、控释剂,以减少服药的种类和剂量及每日服药的次数,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4根据病人家庭经济状况,合理选药根据病人家庭经济状况尽可能选用价格低、疗效肯定的降压药物,不追求新、贵、进口药物,使病人既能长期坚持治疗,又不失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5根据老年人身体生理状况,争取家属配合根据老年人身体生理状况,做好家属工作,指导病人家属学会观察病情变化,监督指导病人服药,争取家属互动参与,配合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提高服药依从性,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护理,防治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Methods: in 270 patients with diet, exercise,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dicine and the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Patients with goo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Conclusion: the key to reduce or delay the complications of hypertension is careful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mmunity nursing.
【key words 】hypertension; community nursing, control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008-01
高血压具有患病率较高, 并发症严重, 预防和治疗周期长等特点。高血压病人的治疗用药和预防措施很多, 而且是一种长期的治疗和预防过程。所以, 一旦患上高血压病,必须树立长期治疗和长期预防的思想, 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专家多年的防治经验看,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要长期坚持降压治疗, 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或基本正常水平, 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并发社区护理工作可深入到病人家庭, 了解病人的病情, 对高血压病的康复及日常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经过坚持对高血压进行社区护理, 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所管辖区的27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家庭管理, 建立慢病管理档案, 根据病情定期随访。其中男158例, 女112例; 年龄30岁-80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2社区护理
2.1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饮食 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住院治疗观察。应选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补充适量蛋白质。戒烟、控制饮酒,保证足够钾、钙、镁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摄入。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足量的钙、镁对治疗高血压有益。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预防便秘,因排便用力可使血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
2.2 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
2.2.1 目前抗高血压药物 主要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a2+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是通过排钠利尿降低血容量达到降压目的。利尿剂应用不当可致电解质紊乱、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血脂代谢紊乱;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延长房室传导时间,老年人β-受体功能降低,可引起低血糖、心率减慢、支气管痉挛、末梢循环障碍,因此不宜单独使用,应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糖等变化,是否有心动过缓;Ca2+通道阻滞剂可使交感神经反射性增强,导致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浮肿,心动过速,使用过程中还可引起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转换酶抑制剂对顽固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明显,但部分患者可出现血钾升高、粒细胞降低、膜性肾病、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可引起刺激性干咳及血管性水肿[1,2]。患者应用此药时应随时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如有异常,告知医生,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α-受体阻滞剂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2.2.2 用药注意事项 降压药物的使用从小剂量的开始,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老年病人,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因长时间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晕厥。用药期间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 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外伤。
[关键词] 中老年; 高血压;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1 概述
1.1 相关知识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发病率高,危害大,可引发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并且长期高血压增高会造成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因此,加强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在临床工作中,针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机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效地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可减少或延缓高血压对血管和脏器的损坏。
1.2 临床资料 我院高血压门诊2008年共接诊高血压患者220例,男性137例,女性83例,年龄35-75岁。其中高血压病I级66例,Ⅱ级73例,Ⅲ级81例,好转213例,死亡6例。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治疗指南中有关高血压诊断标准。
1.3 护理评估 我院护士根据病人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摄盐量、肥胖、不良的环境、精神刺激、不良的饮食习惯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护士会因人而异的制订具体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
1.4 健康教育的方式
1.4.1 计划性的教育 护士按典型的教育内容制订出适合病人的教育方案。
1.4.2 针对性的教育 护士针对病人的心态给予正确有效地指导。
1.4.3 问答式教育 通过累积一些资料让病人阅读并提出问题,护士给予科学的回答。
1.4.4 出院指导 让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制订计划并记录,以便出院指导与随访。
2 健康教育指导的内容
2.1 心理指导 首先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因本病病程长部分患者有消极悲观的心理,医护人员应耐心的为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而当今社会的人群因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社会的竞争加剧等因素更造成了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有部分患者对该病的发生不予重视,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大多数患者入院后多有紧张、焦虑、孤独感,个别患者与缺少亲人的陪伴急生活的自理能力有关,而以上这些往往又都是血压升高的诱因。因此心理护理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尤为重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以及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预防和治疗原则,帮助他们理解高血压是终身性的疾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不可擅自停服,也不可血压高时服,不高时就停,使血压反复波动,这样会对健康不利。并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积极满足病人合理的需要,多与病人进行沟通,缓解病人的焦虑。
2.2 饮食指导 高血压病的患者应减少钠盐的摄入,每日每人食盐不超过6g为宜体内钠盐过多,可导致抗利尿素分泌增高,使血压反射性升高,还要减少烹调用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及研制的食品。为了更好的遵医嘱用盐应给患者提供专门的食盐量匙。可多食含钾高的食物和水果,如冬、菇、竹笋、花生、香蕉、橘子等。因维生素有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故高血压病人宜多食用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豆芽、青菜、胡萝卜等。总的来说,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原则为:少食多餐、少钠多钾、少荤多素。
2.3 戒烟戒酒 戒烟酒对高血压患者非常重要。尼古丁可使血压一过性的升高,并降低服药的依从性增加降压药的剂量,香烟中尼古丁可刺激肾脏分泌儿茶酚胺,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长期吸烟会加重高血压病情。饮酒与高血压患病率有着直接性的关系,大量饮酒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长期饮酒者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易引起高脂血症,同时也是脑出血的诱因,有高血压家族史或超重肥胖者均应坚决忌酒。
2.4 运动指导 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血压高低等,掌握好运动量,以自我感到全身舒适为度,切莫盲目加大运动量。多建议慢跑、健身操、打太极拳、瑜伽、气功等有氧运动。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骨骼,减轻体质量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稳定血压。还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
2.5 稳定的情绪与休息 情绪激动尤其是生气或愤怒时可诱发血压升高。病人可对引起不快的人或事采取回避的方法,保持轻松稳定的情绪。指导病人家属给病人理解、包容和安慰。告诉病人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可适当的给患者听音乐、讲故事,保证充分的睡眠,因为劳累紧张是引起血压增高的常见原因。
2.6 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测量血压 教会病人自我测量血压,自我测量血压是在家中或其他环境里给自己测量血压。自测血压可以提供日常生活状态下有价值的血压信息,是诊断血压的重要补充。自测血压值一般低于诊断血压值,建议病人每周测三天,每天测两次(早晨7-8时和晚上7-8时),每次测三遍取平均值。而食物消化或改变可影响老年人血压的测得值,因此测量血压应在进餐一小时后,饮咖啡或吸烟半小时后,坐定或静息五分钟后。所以应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学会自己观察血压的变化,以便及时调节用药量。
2.7 用药指导及随访 为患者建立终身用药治疗的概念,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选择最佳服药时间,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简化疗程,减少用药的种类,提供详细的相关药物知识,包括药物的使用、有效方法、药物作用、副作用及配伍禁忌,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采用适合老年人服用的剂型,并且尽量避免 使用贵重的药品,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患者坚持服药,如长效剂型和缓释片等,既避免多次用药的麻烦,又可有效地维持降压药的血药浓度,护士还可协助制作服药卡和随诊卡。卡上详细记录药名、剂量、服法及血压监测、随诊时间。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告诫病人按医嘱服药,不要突然停药;对于服用维持量的患者,根据老年高血压值的昼夜波动的规律性,尽量避免10pm-6am服药,以防使血压更低,甚至引起脑血栓形成。
3 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220例病人的健康教育,I期高血压66例病人出院4-18个月内随访中,血压稳定,无1例再入院,Ⅱ期高血压中19例转为Ⅲ期高血压及Ⅲ期高血压死亡6例外,其余病人通过健康教育,病人及家属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水平普遍提高,接受护理的顺应性增加。病情好转出院的患者基本掌握了疾病的常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去除不良的生活习性,自觉遵医嘱服药,血压及时得到控制,达到理想健康状态。病人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也得到大大提高。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与遗传、摄盐量、肥胖等自身因素有关的由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对人体有着直接的影响,加上其属于慢性终身性的疾病。所以作为医护人员应引起重视,建立健全整体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多体贴并与病人进行沟通,做好健康宣教,使血压及时得到控制,降低患病率。因此,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应在临床工作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大力开展。
参考文献
[1]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4.
[2] 万伟,蔡文红.影响中青年高血压控制率因素的回归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7):55.
[3] 马淑婷,孙梅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28(5):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