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机电一体化的出路

机电一体化的出路

时间:2023-08-07 17:30: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电一体化的出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机电一体化的出路

第1篇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自电子技术一问世,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只是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1.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

2.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

3.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4.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二)"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1.光机电一体化.一般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的.因此,引进光学技术,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

2.自律分配系统化——柔性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在自律分配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不同反应。其特点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在总的前提下,具体“行动”是可以改变的。这样,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适应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

3.全息系统化——智能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主要收益于模糊技术、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及芯片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其系统的层次结构,也变简单的“从上到下”的形势而为复杂的、有较多冗余度的双向联系。

4.“生物一软件”化—仿生物系统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是处于“静态”时不稳定,但在动态(工作)时却是稳定的。这有点类似于活的生物:当控制系统(大脑)停止工作时,生物便“死亡”,而当控制系统(大脑)工作时,生物就很有活力。仿生学研究领域中已发现的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机构可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新型机体,但如何使这些新型机体具有活的“生命”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这一研究领域称为“生物——软件”或“生物系统”,而生物的特点是硬件(肌体)——软件(大脑)一体,不可分割。看来,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有向生物系统化发展趋,但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

5.微型机电化——微型化。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当将这一成果用于实际产品时,就没有必要区分机械部分和控制器了。届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执行机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体积很小,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产品分系统(整机)和基础元、部件两大类。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数控机床、机器人、汽车电子化产品、智能化仪器仪表、电子排版印刷系统、CAD/CAM系统等。典型的机电一体化元、部件有:电力电子器件及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微型电机、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伺服机构等。这些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分析从略。

四、北京发展“机电一体化”而临的形势和任务

机电一体化工作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目的是节能、节材,提高工效,提高产品质量,把传统工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一步;二是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

前者是面上的工作,普及工作;后者是提高工作,深层次工作。

(一)北京“机电一体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1.北京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工作量大而广,有难度

(1)在700余家北京市属工业系统的企业中,有60%以上的企业用微电子技术改造机床设备、工业窑炉、风机电泵、生产过程的任务还未完成需要量的一半。

(2)北京工业系统还有2000余台机床设备亟需用微电子技术进行改造;在已改造的近6500台机床设备中,大约有15%需进一步改造。

(3)北京工业系统尚有近250座工业炉窑亟需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改造;且610座已改造过的工业炉窑也很有进一步应用模糊技术进行二次改造的必要。

(4)北京工业系统CAD应用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北京工业品设计,CAD应用率仅17%(而美、日等国已超过85%;国内先进地区也超过了30%);CAD的覆盖率才达到11%(而全国CAD应用工程领导小组指出,“八五”期间大中型企业要达到35%,中小型骨干企业要达到15%—20%;到“九五”时,按国务委员宋健的要求,基本上要甩掉绘图板)。

(5)北京工业系统共有改造价值的各种风机电泵装机容量50万千瓦,尚49万多千瓦用变调速技术进行改造的任务,占总任务量的99.5%左右。

(6)工业是全市能源消耗大户。1992年,北京工业系统占全市能耗总量的59.5%。而北京是一个能源严重缺乏的城市,1992年北京工业系统万元产值能耗折合标煤为2.47吨,比上海的1.57吨高57%,比天津的2.15吨高14%,比先进的工业化国家高近9倍。因此,北京工业系统节能降耗的任务非常重,而电力电子技术是节能降耗的王牌。

2.北京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呼声高,有压力。北京市的工业产品大约有3万种,每年约开发试制新产品3000种,更新周期很长。由于更新换代速度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要,影响了北京工业产品的竞争能力。

1993年,北京市工业系统生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约837种,在当年生产的产品品种总数中仅占7.8%左右。其中:机械局系统主要产品约1200种,机电一体化产品不到150种机电一体化产品所占比例仅4%强;仪器仪表总公司系统主要产品350种,机电一体化产品210种,机电一体化产品所占比例为60%;轻工系统主要产品总数为649种,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产品15种,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产品所占比例约2.3%;汽车工业总公司系统平均每辆汽车的总成本为3.5万元,每辆汽车平均装用电子产品的费用约300元,不是总成本的1%;与国外约28%的先进水平相差甚远;与国内先进水平相差一半左右。

3.北京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取代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耗能、耗水、耗材高,污染、扰民产品的责任重,有意义。在北京工业系统中,能耗、耗水大户,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还占相当大的比重,且不少地处城区和近郊区。近年来北京的工业结构、产品结构虽然几经调整,但由于多种原因,成效一直不够明显。这里面固然有上级领导部门的政出多门问题,有企业的“故土难离”“死守故业”问题,但不可否认也有优化不出理想的产业,优选不出中意的产品问题。上佳的答案早就摆在了这些企业的面前,这就是发展机电一体化,开发和生产有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强、性能好、质量高、成本低,且具有柔性,可根据市场需要和用户反映时产品结构和生产过程做必要的调整、改革,而无须改换设备。这是解决机电产品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重要出路。同时,可为传统的机械工业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活力,把机械生产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文明生产。

另外,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由于我国研制、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历史不长,差距较大,许多产品的品种、数量、档次、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每年进口量都比较大,因此亟需发展。

(二)北京“机电一体化”工作的任务

北京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句话是广泛深入地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一句话是大张旗鼓地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促进机电产品的更新换代。总的目的是促进机电一体产业的形成、为北京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作贡献。

1.北京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工作重点

(1)大力采用模糊技术,工业炉窑改造应上新台阶

国内外成功的范例表明,应用模糊技术改造工业炉窑比单纯用计算机和PID技术好的多。因此,我们建议今后北京在改造工业炉窑时要大力推广应用模糊技术,到2000年,对应该进行改造但尚未改造的近250座工业炉窑要用模糊技术等先进电子信息技术改造完毕,其中采用模糊技术改造要在80%。

(2)积极采用数控技术,机床高备改造要达新水平

对机床设备的改造重点应放在经济型数控系统的推广应用上。根据需要和可能,到1995年,北京应该改造的机床设备(8420台)的改造率要达80%以上,到本世纪末要改造完毕。

(3)努力推广变频调速技术,风机电泵改造要攀新高度

风机、电泵采用变频调速后一般可节电20%以上,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在今后几乎,北京要把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重点来抓。到1995年,应该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改造的风机、电泵要改造完60%;到本世纪末,北京的风机、电泵和其它调速电机要普遍;采用先进的变频调速技术。

(4)优先应用CAD/CAM技术,工业设计水平提高要有新目标

北京工业产品更新换代慢,设计工作跟不上需求变化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北京工业系统CAD的应用率为17%,CAD的覆盖率为11%,到1995年应分别达到20%和15%,本世纪末,要力争分别达到55%和45%。

2.北京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的奋斗目标

(1)总体目标:到1995年全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数应不少于800种,2000年,应不少于2000种,机电产品的机电一体化率分别达到25%和60%。

(2)单项目标:

·机床数控化率:1995年,产量数控化率达5%,产值数控化率达16%;2000年,分别达12%和40%。

·汽车电子化程度:1995年,平均每辆汽车上装用和电子产品的费用不少于1000元,在整车成本中所占比例不低于3%;到2000年分别不少于3000元,不低于8%。

·PLC的开发生产能力:“八五”期间,开发能力要稳居全国首位;“九五”北京要成为全国主要的PLC生产基地之一。

·“电力电子”开发生产能力:“八五”期间掌握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的批量生产技术和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发技术。“九五”期间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的生产要形成经济批量。在电力电子产品应用方面,“八五”期间,开关电源、高频电源、逆变电源要成为拳头产品;交流变频调速装置要达到批量生产程度;高频电子镇流器要能出口创汇;“九五”,北京要形成一个具有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装置研制、生产、开发、推广综合配套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模糊控制器的开发生产能力:“八五”要把北京建成全国模糊技术控制器的开发生产基地,开发出用于工业炉窑改造,压力、温度、流量控制的模糊技术控制系统典型产品来;交逐步将模糊技术应用于家用电器中。1995年,空调器、洗衣机、电冰箱、吸尘器、电风扇等家用电器产品模糊控制器的普及率要分别达到15、20%、5%、15%、8%左右。到本世纪末,北京家用电器模糊技术普及率要达到50%以上。

·其它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生产能力:微机控制多色印刷机要稳居全国第一;电子医疗仪器的开发、生产争取在“八五”有较大突破,“九五”在品种和产量上全国领先;在“八五”期间,以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为代表的发电设备要形成综合配套能力,打出规模效益来;数字化、智能化仪器仪表,自动化装置要上品种、上批量……

总之,机电一体化技术既是振兴传统机电工业的新鲜血液和源动力,又是开启北京机电行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大门的钥匙。如果北京完成好上面所建议的“机电一体化”发展两方面的目标,那么,到本世纪末,北京就会形成一个销售额超过200亿元的机电一体化产业。其中,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印刷系统、新型电子医疗设备和数字化智能化仪器仪表等机电一体化装备销售额可超过150亿元;“电力电子”的销售额可超过20亿元;PLC模糊控制器等销售额可超过15亿元;汽车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轻工民用电器产品销售额可超过25亿元。机电一体化产业不仅是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也是机电行业停工、待产、明亏、潜亏企业的出路所在。

五、北京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对策

(一)加强统筹安排,协调发展计划

目前,北京地区从事“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及生产的单位很多。各自都有一套发展策略和计是。同时,市政府各有关委、办、局(总公司)也有不少相应的发展计划与规划。各单位的计划由于受各自立足点、着眼点的限制,难免只考虑局部利益,市政府各主管部门的有关计划和规划,也有统一考虑不足,统筹安排不够的问题,全市缺少综观全局的有权威性的发展计划和战略规划。因此,建议市政府责成有关机构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北京统管全局的“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生产计划和规划,避免开发上重复,生产上撞车!

(二)强化行业管理,发挥“协会”作用

目前,北京“机电一体化”较热,而按目前的行业划分方法和管理体制,“政出多门”是难哆的。因此,北京有必要明确一个“机电一体化”行业的统管机构,根据目前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以及机电一体化行业特点,我们建议,尽快加强北京机电一体化协会的建设,赋予其行业管理职能。

“协会”要进一步扩大领导机构——理事会的代表层面和复盖面,要加强办公室、秘书处的建设;要通过其精明干练的办事机构、经济实体,组织“行业”发展计划、战略规划的拟制;指导行业布点布局的调整,进行发展突破口的选择,抓好重点工程的试点和有关项目的发标、招标工作……

(三)优化发展环境、增大支持力度

优化发展环境指通过宣传群众,造成一种社会上下、企业内外都重视、支持“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氛围,如尽快为外商到北京投资发展“机电一体化”产业提供方便;尽可能为兴办开发、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开绿灯;尽力为开发、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调配好资源要素等。

增大支持力度,在技术政策上,要严格限制耗电、耗水、耗材高的传统产品的发展,对未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落后产品限制强制淘汰;大力提倡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对有关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产业乾地改造,对有关技术开发、应用项目优先立项、优先支持,对在技术开发、应用中做出贡献的单位领导、科技人员进行表彰奖励等。

在经济政策上,要多给机电一体化科研攻关课题、开发应用项目利用科技专项基金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机会;银行发设贷款要多向机电一体化技术改进、生产合资和机电一体化产业规模化建设项目上倾斜;成立“机电一体化”发展基金,支持机电一体化生产发展等。

(四)突出发展重点,兼顾“两个层次”

机电一体化产业复盖面非常广,而我们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抓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时不能面面俱到、平铺直叙,而应分清主次,大胆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注意抓两个层次上的工作。第一个层次是“面上”的工作,即用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在传统的机电设备上植入或嫁接上微电子(计算机)装置,使“机械”和“电子”技术在浅层次上结合。第二个层次是“提高”工作,即在新产品设计之初,就把“机械”与“电子”统一起来进行考虑,使“机械”与“电子”密不可分,深度结合,生产出来的新产品起码正做到机电一体化。

我们认为,北京“机电一体化”发展,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

抓紧开发生产GTO、GTR、VDMOS等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装置——交流变频调速器、逆变焊机、高频电子镇流器等,用电力电子技术进行的节能、节材为主要目的的技术改造;

抓紧推广应用经济型数控系统,改造机床设备;开发生产低、中档数控系统;

第2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进展;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我们所处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知识和信息的传播网络化和无形化交易的迅猛发展,内外环境的动态性越来越强,这也不断催生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变革。随着科技的进步,机电技术的发展必然走向电子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的新的技术,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要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一般来说,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工业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一个重要的标志。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发展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兴学科。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程序编写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各个板块的功能和优化组织的目标,将各单元的功能尽量设计合理化,在功能多、质量高、可靠性好、能耗低的基础上展现特定功能价值,并最大限度优化整个系统的工作任务。因此,我们所说的“机电一体化”包括了“产品”和“技术”两个部分。将上述的各项群体技术进行综合的融合也就是机电一体化的主要任务。

三、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与现状

1、国外发展历程与现状

国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于20世纪40年代代开始发展,经过萌芽阶段之后,于20世纪60年代向通信、控制、计算机技术发展,正式进入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飞跃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内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呈现多元化的迅猛发展态势,机电一体化产品层出不穷。20世纪80年代之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策略,并大力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迈进,智能化的机械工业产品不断涌现,今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仍会以智能化作为发展和改革的核心,智能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会为机械工业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全球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除以智能化为核心和主要标志之外,还与激光技术、微细加工技术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其中,激光技术的加人,产生了“光机电一体化”的先进技术类型,大大拓宽了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范围;微细加工技术及相关设备的融合为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革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与现状

我国20世纪8O年代开始发展和革新机电一体化技术,并在技术与环境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机械工业领域发展的这3O年来,国内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对产品品质及种类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机械制造业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机械制造业积极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理念,将机电一体化列为国家高技术重点研究领域,研发了一系列拥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使机电一体化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数控应用技术、流水线工业机器人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方面。

尽管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相比国外一些国家起步晚、技术发展程度低,但从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和发展速度上看来,国内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前景广阔。目前,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技术研发与发展基础薄弱,支持力度不足;技术发展与产品研发不成正比,未能在产品上得到充分体现;技术对国民经济贡献不够。

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二十世纪9O年代后期,各主要发达国家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也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智能化就是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在糊数学、灰色理论、神经网络、生理学、心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领域得到不断与进步和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开辟了新的出路。

2、数字化。接口技术和微控制器的发展奠定了机电产品数字化的基础,数字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件具有可靠性高、容易操作,普遍性,自诊断能力,可维护性及优质的人机界面。

3、模块化。模块在整个系统中是一个相对重要的工作。目前,生产机电一体化的厂家繁多,种类不能统一。在环境接口、动力接口、机械接口的研制开发过程中要逐步统一到标准化的接口道路上来。例如研制具有变频调速、集减速电机一体的动力驱动单元;具有图像处理、视觉、测距和识别等功能的电机一体控制单元等。此时,在研发设计产品时,可利用标准模块化单元相对比较快速研发出新的产品。从而避免各种相互冲突的关系,并能使之系列化、标准化。

4、网络化。信息网络应用技术的快速兴起和发展给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变革。基于计算机网络普及的基础,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也不断发展。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使家用电器网络化成为可能,利用家庭网络把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用电器系统,人们足不出户可充分享受各种个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因此 机电一体化产品朝网络化方向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5、自源化。机电一体化产品自身带有能源是自源化最好的诠释,比如燃料电池、大容量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因为很多场合由于电源的缺少使得很多产品不能使用,所以,自带动力源是非常有必要的。

6、人性化。任何产品必然会向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也不例外,不但要完善产品性能,还要在造型、色彩等方面与环境相协调,使产品更加自然,更加接近人们生活习惯。

7、微型化。微型化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微机电系统指的是可以批量制作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和系统。微机电系统产品具有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的显著特点,在生物医疗、信息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8、绿色化。绿色产品指的是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可再生利用的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不污染生态环境,产品寿命结束的时候,还可分解和再生利用。

五、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振兴机械制造行业与国民经济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机械工业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技术的融合与交叉的产物。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还处于发展阶段,并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必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杨保群.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及应用简介[j].微电机,2009

【2】高德成.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问题分析与技术探索[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1

第3篇

【关键词】机械工业;计算机技术;发展;应用

0 引言

机械自动化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发展,显现出了机械自动化产品的优点和效益。即多功能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省能源,不断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多元化需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机械工业领域的变革,提高了生产水平和技术。随着各种技术之间相融合的发展,以计算机电子技术、机械技术为核心的机电控制领域将给工业及科研等领域带来更多的实际应用。

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概况

自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计算机首先被用来自动检测化工生产过程的过程参量并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同时也研究了计算机的开环控制。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了用于过程控制的计算机,实现了直接数字控制。后经集中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到现在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分层式控制系统控制,通过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和管理控制等。伴随着计算机处理器等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革,最终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并对其产生巨大影响。

2 机械和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国机械行业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在国内和国际上已取得一定地位,从业企业在市场、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都初具特色,为中国机械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仍要对行业形势及企业自身发展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机械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显的至关重要,它很大程度上牵制和引领着中国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方向,因此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国内外机械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机械行业的影响非常重要,机械自动化,主要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生产过程,加快生产投入物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水准,不仅影响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有很大的直接影响。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出现,直接实现了工业生产中各参量和过程的数字控制。计算机的微型化使控制技术更加智能化,同时将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有机结合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且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生产领域。随着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在不断地拓宽。

3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及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

自电子技术一问世,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只是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计算机软件系统集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总称,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对各生产领域的控制过程进行监督操作。它主要应用领域有数控机床,通过相应的数控技术,在工业操作上结构、功能、操作精度上都有明显的提高。采用多CPU和多主线的体系结构,丰富了数控功能,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3.1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1)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

(2)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

(3)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4)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

3.2 “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1)光机电一体化。引进光学技术,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

(2)自律分配系统化――柔性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

(3)全息系统化――智能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

(4)微型机电化――微型化。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届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执行机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体积很小,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3.3 计算机在机械和电子控制产业的应用实例

机器人的应用正迅速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产品随之出现。不仅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重要意义。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相结合应用的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自动售货机[的应用。自动售货机通过顾客选择商品开关,投入的硬币值由PLC驱动数码管显示,经过光传感器识别,通过判断,进行下一步操作,经过PLC的系统控制和信号输出完成售卖过程。计算机技术和机电自动控制在自动售货机中的这项应用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使PLC的应用更加广泛。

交通信号灯系统也是微机软件应用到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典型实例。通过主要应用PLC技术控制十字路口的信号灯动作。准确无误的完成信号灯的变灯动作来控制时间,这项应用更是极大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出行。

4 总结

在机械生产领域,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入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形成是机械工业中的重要变革。通过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使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在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广大设计人员应清醒的认识到机械设计制造只有向机械自动化设计制造方向发展,才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唯一出路。所以设计人员不能只热衷于技术引进,不能仅仅安心于作为新技术的传播者,而应该作为新技术产业化的创造者。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张东宝.工程机械与控制技术[M].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7.

[2]马增强,等.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1998.

[3]王立新.浅谈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J].赤峰学院学报,2007.

[4]杨明,等.机电一体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6.

第4篇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发展优点;发展前景;产品合格率;智能化

1.机械自动化系统的优点

机械自动化系统推动工业飞速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具有众多优势:提高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调整和维修方便,使用性能改善;改善劳动条件等。

1.1提高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

机械自动化产品大都具有信息自动处理和自动控制功能,其控制和检测的灵敏度、精度以及范围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精确地保证机械的执行机构按照设计的要求完成预定的动作,使之不受机械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最佳操作,保证最佳的工作质量和较高的产品合格率,同时,由于机械自动化产品实现了工作自动化,所以生产力大大提高。例如:数控机床对工件的加工稳定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比普通机床提高2~6倍。柔性制造系统的生产设备利用率可提高1.2~3.2倍,机床数量可减少约20%,节省操作人员约20%,缩短生产周期40%,使加工成本降低20%左右。此外,由于机械自动化工作方式具有可通过调整软件来适应需求的良好柔性,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生产、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速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

1.2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

机械自动化产品一般都具有自动监视、报警、自动诊断、自动保护等功能。在工作过程中,遇到过载、过压、过流、短路等电力故障时,能自动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和减少人身与设备事故,显著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机械自动化产品由于采用电子元器件,减少了机械产品中的可动构件和磨损部件,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故障率降低,寿命得到了延长。

1.3调整和维修方便,使用性能改善

机械自动化产品在安装调试时,可通过改变控制程序来实现工作方式的改变,以适应不同用户对象的需要以及现场参数变化的需要,这些控制程序可通过多种手段输入到机械自动化产品的控制系统中,而不需要改变产品中的任何部件和零件。对于具有存储功能的机械自动化主品,可以事先存入若干套不同的执行程序,然后根据不同的工作对象,给定一个代码信号输入,即可按指定的预定程序进行自动工作。机械自动化产品的自动化检验和自动监视功能可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自动采取措施,使工作恢复正常,由于机械自动化产品普遍采用程序控制和数字显示,操作按钮和手柄数量显著减少,使得操作大大简化,并且方便、简单。机械自动化产品的工作过程根据预设的程序逐步由电子控制系统指挥,系统可重复实现全部动作,高级的机械自动化产品可通过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以及外界参数的变化随机自寻最佳工作程序,实现自动化最优化操作。

1.4具有复合功能,适用面广

机械自动化产品跳出机电产品单技术、单功能限制,具有复合技术和复合功能,使产品的功能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机械自动化产品一般具有自动化控制、自动补偿、自动校验、自动调节、自动保护和智能化等多种功能,能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和不同领域,满足用户需求,应变能力较强。

1.5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机械自动化产品自动化程度高,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重要途径,可以加速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农业自动化、交通自动化甚至是家庭自动化,从而可促进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机械技术是从改革开放后,我国专家学者开始从事这一方面研究、应用,并在高等院校专家努力下,取得非常好的成效,但是与美日等西方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些差距,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目前,我国机械自动化在理论、技术工程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对此,新世纪它的发展趋势为:

2.1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就是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和延伸,传统的机械产品只有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才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2.2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纪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里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更高的控制目标。诚然,使机械自动化产品具有低级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则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

2.3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工程。由于机械自动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械自动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如研制集减速、智能减速、电动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这样,可利用标准单元迅速开发出新的产品,同时也可扩大生产规模。显然,从电气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带来的好处可以肯定,无论是对生产标准机械自动化单元的企业还是对生产机械自动化产品的企业,模块化将给机械自动化企业带来美好的前程。

2.4网络化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政治、军事、教育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各种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体,企业间的竞争也趋于全球化。机械自动化的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化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测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械自动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使家用电器网络化已成大势。

2.5微型化

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械自动化向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将其称为微电子机械系统,或微机械自动化系统,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械自动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械自动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微机械自动化发展的瓶颈在于微机械技术,微机械自动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即超精密技术,它包括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两类。

机械自动化技术所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伺服驱动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接口技术、精密机械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所以说,机械自动化系统就是机电一体化系统。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就是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所以广大设计人员应清醒的认识到机械设计制造只有向机械自动化设计制造方向发展,才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唯一出路,所以设计人员不能只热衷于技术引进,不能仅仅安心于作为新技术的传播者,而应该作为新技术产业化的创造者,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邓鸿飞;浅谈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5期

[2]罗辑;杜柳青;袁冬梅;曾宇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机床与液压;2006年01期

[3]徐伟;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念、现状、发展及对策[A];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4]何为红;先进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A];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西省煤炭学会――2005年工作暨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5]薛群基;近年来我国摩擦学研究和应用的重要进展[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路艳艳;2009纺织机械自动化技术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N];机电商报;2009年

第5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118-02[ZW(N]

[作者简介]卢永辉(1978―),男,湖南湘潭人,本科,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教师,工程师。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新兴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他借鉴了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不得不提出来的,那就是适应性问题。不是国外的这种模式我们生搬硬套就可以,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创新,这样才能让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发扬光大起来。

所谓的学徒制,是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进行一系列的真实的实践活动,通过不断的观摩,自己的动手,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所做的工作中来,不但加深了对课上书本上内容的理解更学到了实实在在的基本技能。当他们毕业以后相当于有了一两年的社会工作经验,会更加受到欢迎。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如果没有很好的实践经验一开始很难被工作单位看好,当把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机电一体化专业相结合时才有可能激发出更好的效果。

一、学徒制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一些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开始推行学徒制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徒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近年来我们国家在一些工业方面的高职学校推广这项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要想很好的研究和实践这项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以机电一体化为例我们必须认识到的几点是:

(一)学徒制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学到书本上的东西

众所周知,现在的大部分学生都是以在学校的读书为主,真正去实践书本上的内容的时间很少。这种情况对高职学生来说是非常糟糕的,因为他们出来面对的就将是走进工作岗位的问题,而且是那种需要熟练技术的岗位,只懂得书本上内容而不会实际的操作只是一个失败的人才培养方案,恰恰学徒制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培养方案下学生可以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去领悟书本上的东西,熟练的掌握自己所必须要先学会的技能,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尤其是以后是维修工程类的学生必须有大量的实践机会,才会在进入的工作岗位中有所作为。

(二)把实践任务搬进了教室,教学与实践实现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需要大量实践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对高职学生,他们比一般的学生有更加强烈的意愿去实践学到的知识。学徒制给了他们很好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的时候当作自己平时的课堂,真切的把工厂搬进了教室,他们这种保贵的实习经验不论是对所学阶段知识的理解还是对基本技能的学习都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过程。这种人才培养方式是传统的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大量的实践让学生真正全面的把握自己所学的东西,所以说学徒制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人才培养方式。

(三)学徒制让更多的学生更快的适应自己走向的岗位

在传统的教学培养人才方案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东西,两个角色之间没有充分的互动关系。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口中得到自己要走向岗位的点滴信息,没有真正理解以后要走向岗位的真正意义。学徒制给了学生走向岗位的具体信息,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学生在学校里就可以真切的走上自己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去,提前去适应自己的角色和技能,为以后真正走向工作的地方做足准备。

二、必须贯彻落实好校企合作的落实方针

在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中,校企合作是最重要的部分。没有校企合作的大力发展,就不可能有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因为在校企合作中,企业是重要的实施环节,只有有了企业的大力支持才会有学生大量的实习机会,才能保证学生实践质量。没有了企业的各方面都的鼎力支持,学徒制不会很健康的发展下去。在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企业是主导力量,在实习的时候他们有了高涨的热情才会把高质量的实习岗位提供给高职学生。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比如说机电一体化专业,好多的企业都是有着良好的实力基础,可是他们不想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展示给高校中,这是我们提到的校企合作的信任问题。只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条例,让企业方真正的放心信任才是关键。

另一个关键的地方是对诚信的要求。这是学校在平时需要深入加强的一个观念。在进行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企业肯定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各种专业的人才专门的去培训高职的学生,但是如果是学生不遵守一些基本的规则,让企业最后蒙受了损失,这是双方都不远看到的一个情况。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盈利,当他的利益受到损失时肯定会坚决地不再进行合作。学校不论是教师还是领导,都应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尤其是对企业讲求诚信才会让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更加的壮大起来,让校企合作成为学徒制教学最坚强的后盾。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教学实训场地的建立并重探索

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我们这项活动发展的主题,他意在让我们打破传统的以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把教学活动带到课堂中来,让学徒制的教学方式深入到每个教员学校的头脑中行动中来。让新的改革方式彻底的执行在高职学校的学生身上。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计划和生产计划紧密联系在一起,要与企业建立相应的生产园区,带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这样才会把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下去。比如说机电一体化专业需要维修类的人员,这时候学校就可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把教学实训工厂建立起来,让本专业的学生进入到里边进行半生产半教学的教学改革方式。这样的教学实训厂可以是企业的一个小的加工点,只不过是一个半学徒性质的,更可以签订相应的协议,在教学工作完成后到该企业工作,为该企业创造更好的价值。这是企业和校方都希望看到的情形。教学方式的改革才一开始就应该是彻彻底底的改革,让学生一开始就能学到真正的技术,不断的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活动,当二年或三年的学习时间结束后他们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在自己岗位上独挡一面的好手,这是最让大家欣慰的结果。教学实训工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学生的教学实践有了很大的提升,更让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找到了新的突破出路。

四、学校管理制度与学徒制相互跟进建设

第6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169-02

一、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成为国家战略

发达国家高校结构是“金字塔”形,80%是应用技术型大学,20%是学术型的,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学术型大学比重过大,高等教育同质化严重,造成了不少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出现了“大学生过剩”的现象。同时,因为用技术型大学比重太小,导致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少、结构不合理,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高级技工荒”和“技工严重缺乏”问题凸显,形成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格局,有人称之为“技术素质卡了脖子”。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来看,任何一个走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都是以大量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德国依靠自己的“双元制”成就了“制造强国”之梦,日本提倡的“专家之路”让日本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加强应用型大学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解决矛盾的根本出路。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水平,引导全国600多所本科院校向职业教育转型。加强应用型大学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解决矛盾的根本出路。

二、校企合作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促进校企双方互聘,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校企双方的互聘,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是企业生产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既解决了实训材料费紧缺的矛盾,又练就了学生过硬的技能。

加强校企合作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所决定的。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培养模式正是适应了当前形势,校企利用各自的人才、资源、设备和技术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我国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与世界上发达国家德国、日本、美国等国相比,我国开展校企合作的时间短、经验不足,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无论是美国“合作教育”模式、日本“产学合作”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还是英国“攻读交替”模式,都注重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校企合作是这种模式的共同特点,这些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是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课题。

1.单校合作模式――上海印专模式。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坚持“多元参与,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依托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动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融合,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轴,创新育人模式,提升服务能力。目前,学校与上海烟印厂、柯尼卡美能达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协同育人机制,设立了产教合作专门机构――校企合作理事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学校现有校企合作企业数达500多家,建有20多个海外学生实践基地,以行业标准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建校60多年来,为行业培养了5万多名高层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受到行业企业欢迎,被誉为出版印刷界的黄埔军校,毕业生也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就业率一直都在99%左右。

2.江苏模式――区域联盟。江苏的“校企合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校企合作区域联盟模式的典范。早在2009年4月3日,江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在南京联合召开了江苏省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行动动员大会。“校企联盟”行动的先期目标是组织动员江苏境内120家高校、70家院所的1000多个主要学科(方向)及研发团队与省内2000家企业结对合作,引导100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企业,投身经济建设第一线,建成2000多个“校企联盟”。目前全省高校与企业共建“校企联盟”总数已达7000多个。

3.教育集团模式――全国煤炭行业教育集团。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教育集团2015年5月在河南省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淮南矿业集团及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企业、院校,通过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教育集团这个大平台,打破区域、单位限制,加大校企之间、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走出小圈子,实现资源与信息的整合、融通与共享,推进行业、企业、院校之间的合作共赢与发展。

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优势,让企业需求成为办学的“指南针”。教育集团内的校企共同研究培养高技能人才课程体系,共同研究开发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教材,共同选派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双师型”教师,共同实施高技能才培养培训教学计划,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这一共同体的首要任务。通过校企合作,教育集团在合作学校或在企业内对企业职工进行针对性较强的短期集中培训,使企业职工的知识不断得以更新,技能不断得以提高。

4.大联盟模式――中国校企合作联盟。中国校企合作联盟于2014年4月29日正式成立,该联盟旨在加快推进我国校企合作进程,提升校企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深化产学研用的融合,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的运营机制。该联盟由在中国境内的各类院校、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行业组织、政府机构组成,联盟是一个自愿参加、自律性的行业组织,是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

联盟依托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平台,把企业、高校、机构的教学对象、教学资源、研究成果整合起来,大大降低了人才培养成本,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培养质量不高、教学科研脱离实际应用等企业教育所遇到的问题。这既是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行为,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强校企联盟宏观协调和指导,通过鼓励政策推动有条件的校企联盟向高层次发展。

5.海尔模式。海尔学院是典型的校企合作以学院形式开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该学院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尔集团公司合作办学,于2002年6月成立的。学院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五个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现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为国家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

学院建有“国家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Haier中央空调在线服务培训基地”、“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中心”、“家电技术实训基地”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顶岗实习等各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

6.蒙牛商学院模式――培训型模式。蒙牛商学院名为学院,其实是蒙牛集团为了增强公司内部的学习力,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门成立了自己的培训基地。教师队伍中既有内部的讲师,也有外部的讲师,既有专职的讲师,也有兼职的讲师,还有管理者身份的讲师,等等。该体系负责管理整个讲师队伍。

蒙牛商学院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开展系统性的业务技能培训。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短期的技能培训,培训完后,经公司组织考核合格,就可按合同上岗就业。这种合作针对性强,突出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性强、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好。

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尽管有许多优点,但就目前的实践来看,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对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原因是学校从校企合作中受益比企业要多,如降低了教学成本、扩大学生就业、促进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等。企业过于看重自身的发展利益,认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这极大影响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等院校要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工艺改进、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提高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习就业、师资培养等方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激发企业参与发展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深化继续教育综合改革,并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我国迫切需要专业技能人才,教育制度改革迫在眉睫。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企业的壮大亦会反哺学校的发展。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双赢”模式注定能在我国发展壮大起来。

参考文献:

[1]谭金生,刘澎.探索校企深层合作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必然趋势[J].成人教育,2010,(12).

[2]田妍.发达国家继续教育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D].山西大学,2013.

[3]王小红.企校继续教育合作的难点与解决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4]张艳超.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网络课程的实践探索[J].成人教育,2013,(1).

[5]赵姝婷.行业特色型大学继续教育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第7篇

一、文化课的改革

1.改革文化课的课程与教学。由于文化课的差距导致自信心低下,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职业学校学生而言,他们的主要出路就是就业,因此文化课必须开设与专业有关的基础课;高深的文化课内容与繁杂的学习对提高就业能力没有多大帮助,反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应主动降低教学要求;删减繁难内容,自行制定教学要求和考试标准,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

2.在压缩文化课的同时增设一些通用技能课程,如5S管理、计算机,心理健康,职业道德等。

二、专业课的改革

技校办的好坏、能否适应市场和社会、是否对考生有吸引力,关键看专业的设置以及设置是否适应市场的需要,能否对就业有帮助,所以陈旧课程必须进行改革,方案如下:

1.专业设置调整,根据市场需求选开设专业。

2.专业课程调整,历来的课程没有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更没有体现职业教育以技能发展为主的本质。有的陈旧落后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有的太高深不适应学生的实际学历,而且大多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重理论轻技能,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学生的均衡发展。因此课程综合化是当今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所谓的综合化是“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核心”同时培养技能人才也是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呼唤。就此课程改革以课程综合化和加强技能培养为两个大主题。如:机电一体化;电子专业〔主要进行课程综合化改革〕发挥迁移功能就是把某一高科领域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也就是把紧密关联的章节重新整合到一块,结合实际便于学生迅速掌握。如电磁原理整合在发电机和电动机。

三、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

学生能否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能否受市场的欢迎,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专业技能。首先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突出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其次采取校企合作,便于学生实习。

四、建立综合活动课程

第8篇

[关键词]PLC 变频调速 仪表 节能

[中图分类号]TP[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0)02-0086-02

1 问题的提出与可行性分析

我黑化集团焦化厂现有3座焦炉,年产焦炭80万吨,其中≤10mm的焦粉约有4.70×104吨,占总量的5.8%。这部分焦粉不适宜炼铁用,价格低且销路不畅,积压下来又污染环境,实属一大难题。我厂每年需采购约130万吨的炼焦原料煤,资金约4.2亿元。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原料煤的消耗量,解决好4.70×104t/a焦粉的出路,为厂增创效益,必须开发一条创新路子。根据炼焦工艺和煤岩学知识,煤由活性物和惰性物两部分组成,当煤中的活性物和惰性物组分含量达到某一比例,即最优化时,焦炭强度最好,继而我厂研究决定引进西门子PLC控制配煤系统。

2 系统组成

本产品由计量皮带机、秤架、称重传感器、测速装置、演算调节显示器、变频器,电控柜等设备组成。电子皮带配料系统是一种集散控制系统。它集自动控制技术、计量技术、新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管理和分散控制;充分吸收了分散式控制系统和集中控制系统的优点,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设计,配置灵活、组态方便。该系统自2009年11月份投产以来,改善了我厂配煤系统,有效地提高了配料中劣质煤的比例(据测算由9.88%提高到13.04%),降低了生产成本。逐步提高了焦炭质量,使我厂二类冶金焦达到同类焦炭水平,符合国家标准,销售量和价格同步提升。同时,有利于稳定高炉炼钢、炼铁的生产,炼铁焦比例比应用前降低80kg/t左右,对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称重给料方式有二种,一种是直拉式,即料仓物料直接坐落到计量皮带机上,由计量皮带机将所需称重的物料拖出,经称重装置,显示仪表,变频调节控制系统,实现定量给料。另一种方式是皮带给料式,即通过演算显示仪表,给出设定值,流量信号,通过变频器,控制皮带给料机的输送量,实现定量给料。我厂配煤系统采用第二种方法。工作原理及自动控制原理参见附图1。

3 系统运行方式:该系统有现场、集中远程、集中柜前仪表三种控制方式

(1)选择集中远程控制时,操作者给出备妥信号后,上位机即可发出启动信号,对应的皮带机启动、相应的显示仪表对称重传感器送来的重量信号和测速器的速度信号进行运算和处理,显示皮带 机输送物料的瞬时流量和负荷率等,并与上位机送来的流量设定信号(数字或模拟)进行比较,其偏差经PI调节后,输出相应的4~20mA信号给变频器,变频器对给料皮带机进行调速控制,从而实现了对物料的闭环调节和定量控制,同时,仪表还向上位机送出4-20mA瞬时流量信号和脉冲累计信号。

(2)选择现场控制时,操作者可在皮带机附近的现场操作箱前启、停皮带机,操作箱上的急停按钮用于出现紧急故障时,不管系统处于何种控制方式均可在现场同时停止所有皮带机的运转。手动调速电位计可直接调节给料皮带机的运转速度,操作者可在上位机和控制仪表不工作的情况下根据速度表的指示进行现场手动配料。

(3)选择集中柜前仪表控制时,操作者可利用控制柜上的按钮在柜前启、停皮带机,并通过仪表键盘进行有关的参数设定和标定等。报警蜂鸣器在皮带秤负荷率超出上、下限和皮带机运行故障时报警,操作者可在排除故障后按下清除报警按钮使系统复位。

4 结语

第9篇

随着经济及科技的迅猛发展,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广阔。作为现代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汽车电子化逐步成为衡量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发展的重要标准。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卡车或者重型卡车在国内发展占据重要地位,而在二者中加装电子装置,则能够较大幅度降低卡车和重型卡车的运行成本,因此其也成为有效推进国内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稳步前进的重要动力。

2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现状

2.1我国汽车电子零部件产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

就整体而言,当前国外厂商仍旧是我国汽车电子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国内厂商处于弱势地位,且多数为OEM性质。也就是不对其中的核心技术加以掌握,很多产品在国内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批量生产。对于国内汽车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而言,新设计的创新和研发则指的是从相关的整车厂获取技术及加工图纸,这样的图纸也仅仅能满足整车企业当前的生产需求,而无法做到与主机厂新车型的同步出品。同时,也只能满足国产化的汽车生产,而对于高科技产品研发、技术核心的开发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①当前汽车电子产品系统化日益加强,想要对单一汽车电子产品的功能予以详细了解,必须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而国外厂商有对其中的核心技术予以严格保密,导致国内汽车电子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处于被动局面;②国产汽车电子产品起步晚,技术薄弱,特别是与发动机安全性和控制性有关的电子产品,更是知之甚少,加上部分国内整车企业处于对经济效益的考虑,往往直接进口国外产品。这些都是导致我国汽车电子零部件厂商与整车企业供需分离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汽车电子产业具有较强的配套性和超前性,这就要求企业将产品研发、设计与制造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加大电子制造商与整车制造商沟通和配合力度。

2.2核心零部件仍有国外企业垄断,国内汽车电子零部件厂商生产规模较小,且不具备做大做强的发展理念

“只有整车生产才代表汽车工业”长期存在于我国汽车工业生产过程中,因此人们缺乏对汽车电子零部件研发及创新的投入和关注。在我国,绝大多数电子零部件厂商贵主机厂直接管理,其产品也只为主机厂生产的车型相配套,各成体系,导致汽车电子零部件产业的集中程度较差,发展明显落后于整车产业。除此之外,大多数中小型汽车电子企业的技术力量较为薄弱,也不具备长远发展规划,导致企业生命周期较短且初创期较长。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虽然产业化发展道路已经普遍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国内汽车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在政府保护下生存和发展的,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对市场化发展没有明确的认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一味追求政府定单和政府投资,自身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缺乏足够的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在面对众多不确定因素时,汽车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缺乏对自身产品出路和相关产量决策方面的具体目标,为此对新一代汽车的突破性创新也就很难实现,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2.3企业管理理念明显滞后于产品的发展

众所周知,良好的企业管理是其能否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很多汽车电子企业为国有企业或者其下属单位,缺乏对市场经济的透彻理解,在管理上存在着产权不清、方式简单以及定位不准确等情况。此外,大多数私企尚未具备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产品的开发与质检存在明显脱节的情况。就目前而言,国内很多汽车企业都是在加入WTO以前,通过相应的政策优惠慢慢发展起来的。而加入WTO之后,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其生存难度也逐步增大。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国汽车电子零部件的后装市场发展速度却非常迅猛,尤其是车身娱乐和电子单元这两部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许多国内整车企业也加大前装研发设计的支持力度,虽然只是局部做了改善,且任务书也是由外方提供的,但足以说明,主要对管理体系及核心协议加以掌握,国内汽车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完全可以赶超西方发达国家。

3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3.1车载电子网络系统的构建

随着国内汽车电子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多,电子装置之间的互通成为重中之重,而车载电子网络系统的建立并完善则成为国内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众所周知,汽车电子装置不仅具备相应的设定功能,还需要为其他电子装置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大大提升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也提高了汽车电子装置的通信效率。此外构建车载电子网络系统还能够对通讯线路传输的信息进行有效接收,并对控制系统的相关工作情况加以明确,以便于故障及故障点的查询和维修,从而确保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2绿色环保化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效益明显加剧,人们对汽车动力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及柴油发动机的研发上,绿色环保体现得尤其明显。未来几年,我国汽车将对汽车动力燃料研发予以高度重视。科学提升汽车发动机和电子控制系统,能够明显提升汽车运行的经济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当前,国内汽车市场已经开始出现以生物燃料及太阳能等环保能源为主的环保型汽车,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技术和资金的约束,其并未在卡车及重型卡车中普及应用,但也是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3.3能源

就目前而言,汽车行驶过程中所需能源问题出现了一定的压力,比如汽车供电系统中的电压问题,具体如何操作才能满足行驶需求是当前汽车设计及制造过程中需要予以综合考虑的问题。而随着燃油价格的不断提升,汽车使用效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急需要借助新技术和新方式科学推动国内汽车能源的不断发展。

3.4传感器技术

近年来,传感器在国内汽车设计与制造中得以普及应用,大大提升了汽车自动化与电子化水平,同时对汽车系统功能的多元化发展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科学配置与汽车功能相符的传感器技术,确保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成为当前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面对的重要问题。不管是在汽车发展过程中,还是在汽车的应用过程中,传感器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及相关零部件制造厂商应该对传感器的研发与创新予以高度重视,针对那些研发资金成本低、稳定性、可靠性及安全性较高的传感器技术要下大力气,努力提升汽车传感器技术的灵敏度和精准度。3.5机电一体化发展随着经济及科技的迅猛发展,机电一体化在我国汽车机械结构中得以普及应用,不仅加快了国内汽车工业发展,还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的排放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4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模块式教学;教学改革;模块式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076-01

模块式教学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中已实行多年,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模块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突出了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模块化教学的具体方式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1)划分小组。小组人数以3~6人为宜,推选组长。组与组之间大体上要平衡,控制小组成员的变量很多,如学习者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方式等。教师必须对学生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如学生的思想表现、各科的入学成绩:家庭背景、性格爱好、乃至交朋结友等都应心中有数.一般采用互补方式,如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相搭配,既有利于差生的转化,又有利于促进优等生的灵活变通,即所谓“教学相长”;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相搭配,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相搭配,在各自发挥其优势的情况下,相互学习,使认知风格“相互强化”。

(2)确定内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完成一项或几项具体的任务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从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一项好的任务是完成教学目的的关键,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融入任务中,使任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以便确定相应的任务。

(3)布置任务。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后,教师要向学生具体详细地讲清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认清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后,如果觉得对此力所能及,便自然愿意去完成。

(4)学生实施。向学生讲明要做什么后,教师不能采取“放鸭式”不管。教学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师,教学的指挥、调度仍掌握在教师手中,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指导学生想办法、找出路,特别是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这一阶段,教师是“指导者”学习伙伴“导航者”身份较为明显,学生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知识、技能的意义构建。

(5)评价结果。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展示其作品,进行讨论、总结、评比,使教材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各小组学生代表要依次对完成的任务发表见解,其他小组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由老师或小组负责人进行总结,最后由老师评价.评价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等,注意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

从模块的创建过程中可以看出,应用模块进行教学有如下特征:

(1)变化快,适应性强。由于模块是根据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而设置。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修改模块内容,可以增加或删除某些模块,可以更新模块。如计算机绘图模块,随着绘图应用软件不断地变化与发展,可以方便地更新之。

(2)便于组织教学。因为模块中,知识点是同类的,它有很好的共性。这样便于制作CAI课件,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知识结构与能力训练的整合性。应用模块式教学,打破了过去教学中的“条块”分割,使知识与能力训练科目得到合理的整合。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模块式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相当重大,一是模块式教学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更符合或接近现代变化的岗位能力与要求,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二是模块式教学便于教学管理与教学组织。由于模块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方便地会同专业委员会,选择教学模块。三是教学组织上,以往设置某一门课程,内容多,针对性不强,而且课时少,讲授内容的选择主要由教师个人进行处理。而由于教师个体本身的局限性,很难处理得恰当。两者比较之,利弊显而易见。四是教学模块可以灵活地分解、修改、更新或删除。可谓“船小好调头”,所以,模块式教学更具有适应性。

在我系的所有专业中课堂式教学也存在诸多弊端,如学生往往知道了理论,但具体的实际操作却不会,往往一知半解,而采用模块式教学则能较好地结合理论与实践。加之学院在实训方面的投入非常到位,我系在所有专业中均采用了模块式教学。采用模块式教学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在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学生多掌握了一项技能,就意味着学生多了一项就业的砝码。因此,模块式教学在我院应该深入推广和应用下去。

参考文献

[1] 刘美荣:高职实施机电一体化模块教学的可行性研究.《教育与职业》,2012年 第2期

[2] 王言明:“模块化”教学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尝试;中国期刊网;2008.4

第11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分析

一、专业大类的分布结构

200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091所,共计招生174万人,在校生达到427万人;开设专业共767个,平均每个专业的招生规模为2300人,在校生规模为5600人。根据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所设的19个专业大类,按在校生规模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财经、电子信息、制造、文化教育4个大类,在校生规模均超过50万人。4个大类的在校生总数为274万人,占19个大类在校生总数的64%;各大类招生规模都在22万人以上,合计招生数达109万人,是其余15个大类招生数总和的1.7倍;专业分布密度也最高,共设专业224个,平均每个专业招生6680人,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计、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等热门专业招生数都在3万人以上。其中,规模居首的财经大类合计招生数超过34万人,在校生超过80万人,相当于交通运输、旅游、法律等12个大类之和。

2.土建、医药卫生、艺术传媒、交通运输、旅游5个大类,在校生规模均在10万以上,但不到30万。这5个大类招生规模都在5万到12万之间,合计招生数40万人,是当年毕业生数的2.8倍,其中艺术设计传媒类达到3.1倍,增长幅度很大; 5个大类共设专业202个,平均每个专业招生2000人,在校生数为4600人,合计在校生数94万人,约占19个大类在校生总数的22%;各大类专业分布差异较大,如交通运输大类设专业60个,而旅游大类设专业仅16个,从平均每个专业在校生数看,后者是前者的3.5倍。

3.法律、农牧、生化、资源、环保等10个大类,在校生规模均在10万以下。这10大类的招生规模都小于4万人,合计招生数仅为23.8万人;10大类共设专业333个,平均每个专业招生约700人,在校生1800人,分布密度低;合计在校生仅

59万人,比财经或电子信息一个大类的在校生还少,约占19个大类在校生总数的24%,且增长速度较慢。其中水利、资源开发与测绘两个大类,平均每个专业招生数不足350人,在校生数少于900人。

总的来看,各专业大类的发展规模极不平衡,规模最大的财经大类招生数达34.1万人,而水利大类仅招生0.7万人,二者相差48倍;财经大类在校生数达81.6万人,超过旅游、法律等11大类的总和;各大类的专业生均规模差异也很显著,如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平均每个专业招生数仅300人,在校生数约600人,还不到财经大类各专业生均1.6万人的4%。

二、专业布局结构分析

1.专业分布呈金字塔形,大部分规模较小。全国高职院校共设专业767个,其中在校生规模小于1000人的专业有399个,占专业总数的52%;在1000-5000人之间的专业219个,占28.6%;大于5000人的149个,占19.4%。从招生情况看,平均每个专业招生规模为2266人,但其中有近四成专业的招生数还不到200人(见下表)。

2.各专业招生规模不均衡,冷、热专业相差百倍。招生数过万的热门专业有38个,平均每个专业招生规模为2.6万人,在校生规模为6.5万人;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招生数达到6.8万人,在校生规模超过20万人。招生数小于 100人的专业有183个,合计在校生数仅2.7万人,平均每个专业在校生数低于200人,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均不足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百分之一。

3.热门专业分析。下表为2005年招生数排序前20位的专业:

表中“招毕比”是指当年招生数与毕业生数之比。这20个专业共招生75.1万人,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43.2%,平均每个专业招生3.8万人;合计在校生数为183万人,平均每个专业8.2万人。从专业分布看主要集中于三个大类:电子信息大类6个,财经大类5个,制造大类4个,合计占总数的四分之三。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护理、软件技术、建筑等专业,是列入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居各专业首位,招生数为6.8万人,在校生数达20万人,超过公安、公共事业、环保气象与安全、资源开发与测绘、水利5个大类144个专业的总和。

从增长速度看,最快的是物流专业,毕业生数仅0.5万人,而招生数达到5.1万人,增长了8.5倍,招毕比高达9.5。其次是数控技术、软件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招生数与毕业生数相比分别增长了5倍、4.7倍和3.8倍。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专业群的招生规模特别大,仅位列20大热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4个专业,招生数就达16.4万人,在校生数达44.9万人,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10.5%。

三、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因为就业人员的职业结构改变直接导致了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从2002年到2005年,全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下降了5.2个百分点,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则分别上升了2.4和2.8个百分点,从一产向二、三产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

1.就业分布主要集中于制造、教育、公共管理、建筑4大行业。《中国统计年鉴2006》表明,2005年全国就业人口中的职工人数共计1.085亿。其中制造业达3097万人,比上年度增加137万人,占总数的28.5%;教育、公共管理、建筑业的职工人数也均在850万人以上。上述4大行业职工人数合计6600万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规模在400万至600万人之间的有交运仓储邮政、批发零售、采矿、卫生与社会保障、农林牧渔等5个行业。值得注意的是,有6个行业的职工人数与2004年相比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批发零售业减少了42.6万人,农林牧渔业、交运仓储邮政业分别减少了24万人、19万人,文体娱乐、电煤水生产、居民服务业也略有下降。考虑自然减员、人员流动等因素,实际增量超过274万人。假设行业就业人员年龄从20-60岁平均分布,年自然减员约占职工总数的1/40,人员流动量占3%,新增人员约870万人。其中制造业300万人,建筑业120万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10万人。各行业新增人员分布情况见下表:

2.劳动力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但属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行业需求十分旺盛。根据国家发改委就业司的信息,2006年预计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其中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约900万人,下岗人员460万人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40万人,按政策需在城镇安排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和退役军人约300万人。从需求情况看,可增加就业岗位约800万个;加上自然减员提供的就业岗位,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总数也仅1100万人左右,这样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去年增加100万人,供求矛盾更加突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2007年又将达到495万人,就业形势严峻。另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05年全国100多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1561万人次,求职的劳动力累计1632万人次,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需求人数按三次产业分布分别为33万、500万、1028万人次,所占比重为2%:32%:66%。而根据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本科及以上的需求人数为93万人,所占比重为5.9%;专科的需求数为234万人,占 15.0%;高中(含中职)为573万人,占36.7%;初中及以下为661万人,占42.4%。从供求状况看,专科层次的求职人数为302万,比需求数多出68万,就业竞争相当激烈。转贴于

但是,从最近4个季度全国劳动力市场数据统计看,制造、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租赁商务服务、建筑6个行业需求十分旺盛,累计需求量达1178万人次,平均每季度需求295万人,占需求总数的78.5%。其中制造业需求人数高居各行业之首,4个季度累计需求375万人次,平均每季度需求人数约94万人,占需求总数的四分之一;其次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的累计需求分别为284万、177万人次;再次是居民服务和租赁商务服务,二者共计265万人次;排在第六位的建筑业也达到77万人次。另外根据十大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统计,适合高职院校培养的机械冷加工、机电产品维修人员尤其紧缺,机械冷加工专业人员在深圳、沈阳等城市的求人倍率(即招聘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超过5:1,上海甚至一度达到44:1;杭州的机电产品维修人员也是相当紧缺,求人倍率达到15:1。而会计、秘书、计算机和物业管理人员则普遍供大于求,如北京、武汉、天津、重庆、沈阳、石家庄的会计求人倍率均不到1:4,南宁曾低至1:13;深圳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和武汉、沈阳的物业管理人员求人倍率,则分别为1:5和1:6。

3.从全国人才市场看,专业人才供求状况差异显著。根据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公布的信息数据统计,2005年四个季度全国部分人才市场,包括京、津、沪和江苏等20多个省级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累计招聘1180万人次,登记求职2737万人次,职位需求比平均值为1:2.32。由于高校连年扩招,2006年的求职人数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0万左右,第三季度求职人数达到最高峰761万人,招聘人数也升至343万人,达到最大值。从2005年第一季度至2006年第三季度,职位供求比呈现波动,最低值为2.09,最高值为2.49,每个就业岗位都有2位以上的人才竞争。另外,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总体上市场供求两旺。以2006年第三季度为例,东部地区人才市场的招聘职位数达到220.6万个,求职人数为512.3万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4.4%和67.4%;中部地区招聘人数71万人,求职人数146.8万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0.7%和19.3%;西部地区招聘职位人数50.8万人,求职人数101.2万人,仅占全国总数的11.9%和13.3%,需求明显不足。

根据2006年第三季度全国20个省级人才市场的供求数据统计,登记招聘单位28万家,招聘342.5万人,登记求职760.5万人,供求比为2.22。招聘与求职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计算机等 10大类专业,合计招聘218万人,占招聘总数的 63.7%;合计求职450万人,占求职总数的60.1%(见下图)。其中财会、行政管理、计算机专业竞争最激烈,如财会招聘12.9万人,求职为39.1万人,供求比为3.02,即3个人竞争1个岗位。而电子工程专业招聘12.1万人,求职17.0万人,供求比为1.41,求职相对较容易。

四、对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的若干思考

上述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所提供的职业供求信息,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具有很大参考价值,但如何具体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一是部分企业招聘员工并没有通过人才和劳动力市场,故未列入统计数据;二是可能存在重复计算,比如某季度企业需招聘某职位人员300人,而实际录用仅200人,则下季度需再招100人,这样累计招聘人数就有可能统计为400人,与实际需求出现了偏差。况且,专业人才的供求关系不可能静止不变,这就更加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动态变化的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不断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度。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振兴装备制造业,提升汽车工业水平;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拓展生产业,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发展房地产业。为此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结构应积极作出相应的调整,我们在此仅对总体专业布局和招生规模较大的专业调整提出一些初步的思考和建议。

1.大力发展制造类专业,加快培养数控、模具、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高技能人才。根据我国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需要和对人才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制造业每年需求人员约在300万左右,其中高职层次即使按照10%-15%的保守估算,也至少需要30万到45万人;考虑到合理竞争因素和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状况,供求比若按1.5定位,则每年需要培养45万到65万名制造类专业高职毕业生。而2005年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制造类招生数为25.7万人,加上本科院校招收的高职高专生,按同比例35%计算,合计约为40万人,尚存在需求缺口5万至25万人。制造业中的数控、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机械加工等相关职业岗位,不仅人才需求量大,而且技能要求和收入水平也较高,是比较适合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发展前景看好,其中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已列入职业院校制造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些专业技术含量高,所以技能培养要求也很高,学校必须切实加大投入,配置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和充足的实训设备。

2.积极调整旅游类专业,改变旅游人才短缺与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错位现象。旅游业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约为600万人,而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在800万以上;这样人才缺口至少在200万人以上,平均每年需求约40万人。据北京市旅游局预测,至2010年北京市旅游业从业人员总量将达到65万人左右,按目前从业人员数量相比缺口30万。从2005年全国高职院校旅游专业5.3万人的招生数看,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但问题是目前不少学校的旅游专业教学与旅游业的实际需求脱节,造成市场上旅游人才短缺和旅游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供需错位现象。事实上现在旅游业最为缺乏的,一类是从事旅游策划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另一类就是从事旅游实务操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这正应该是适合高职教育培养特点的目标群。因此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迫切需要根据企业要求进行积极调整,大力推进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务操作能力。

3.护理专业规模急需扩大,解决护士人才紧缺的问题和护士学历提升的需要。根据卫生部护理人才需求预测研究课题组对未来护理专业人员的需求预测,到2015年我国人口中的护士数量应占到千分之1.5,医生与护士之比应达到1:1,按这个比例护士人数将达到232万人。而2005年全国护士(含护师)共计为135万人,这表明未来10年护士数量需增加97万人,平均年净增加 9.7万人;考虑到自然减员,按20-55岁均布计算,每年需补充人员为总数的3%,约4万人;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加强社区服务等需要,护理人员需求也将明显增加。护理专业平均每年培养人数总共为15万左右,其中中职和高职的招生比例约占总数的50%和30%,本科及研究生占20%。根据未来医药卫生行业的发展,护士队伍的整体学历层次还需要提高,高职与中职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加上本科护理专业的招生呈下降趋势,高职将有较大上升空间,每年招生规模为6万人左右。

4.会计、文秘、计算机应用和公共管理类专业规模需要控制,电子商务专业招生亟待降温。由于会计、文秘、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面向人们普遍青睐的“白领”岗位,成为本科、高职、中职纷纷开设的热门专业。但目前人才劳动力市场上这些专业供已远大于求,北京、南京、深圳、南宁等城市的供求比已超过5,而且用人单位的学历要求较高,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至于公共管理类专业包括公共事务、民政、行政、人力资源、劳动社会与保障、国土资源管理、海关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等8个,用人单位对这些岗位人员的要求更高,尤其是面向国家机关公务员岗位的一些专业都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因此上述专业群的高职招生规模都亟需控制压缩。而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一个新兴职业,自2001年教育部批准电子商务作为目录外专业以来,全国已有许多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2005年独立设置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招生5万人,比当年毕业生增加2.3万人,在校生达13.6万人;加上普通高校同专业的本、专科,还有成人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也开设该专业,这样每年招生数至少超过10万人。但据教育部高教司有关负责人透露,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只有20%,市场认可度较低,因此该专业招生必须及时降温,寻找出路的关键在于先要明晰专业培养规格和目标,再对专业教学内容和结构作出积极调整。

5.拓展和开发新专业,如家具设计与制造、会展策划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职业不断涌现,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已了76个新职业。例如我国会展业已成为大城市的新兴产业,这两年创造的直接收入超过百亿元,全国从业人员已达100多万人,未来发展需要会展设计师、会展经营策划师等专业人才;又如房地产、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也使家具设计师、项目管理等成为新职业。而这些专业人才都比较适合高职院校培养,建议在原有相近专业的基础上拓展和开发会展策划与管理、会展服务与管理、家具设计与制造、建筑及其他工程项目管理等新专业,使高职教育能够与时俱进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行各业高技能人才。

注释:

第12篇

【关键词】汽车专业 职业技能 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简称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中等阶段。现在,国家已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列入紧缺人才培养计划,进行重点扶持,该专业也成为许多中等职校的核心专业,并且努力打造使之成为本职校的品牌专业。因此通过对校汽车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能与其他专业老师交流,来共同促进汽车专业建设,使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师资队伍得以锤炼,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一、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为教育教学模式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程的总称。作为一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应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课程设置、专业开发设置、实训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来探讨存在的问题。

1.程设置和培养规格缺乏中职特色。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而目前职业教育课程还是延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模式,技能训练放在专业课学习之后的最后一个学期集中进行。这与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相违背。与“三段式”课程结构模式相适应的课程结构体系是按科类构建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的内容都是按科类组合的,按科类组合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适合培养学术型人才,而不适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有些任课老师就被固定死了,只能带专业基础课,其它课不允许带,造成教师专业能力无法发挥,专业教师在汽车系有实力的局面。

2.专业开发设置方面。按市场需要开发设置专业,以开发人力资源为己任,以就业为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必须首先面对市场,根据本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设置相关的专业。大多数汽车专业在编写教学计划大纲时,专业先后次序调整上还欠妥,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此外,专业太窄,对已有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工程机械等专业进行改进、充实;大力开发交叉专业,对原来没有但目前市场急需或近期需要的专业,一方面创造条件自己上,如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设计制造、数控加工技术、二手车评估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含汽车金融、汽车配件)、焊接技术专业等通过增添设备、培训或引进师资扩大专业。另一方面借助兄弟学校的力量联合办学,如汽车电子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焊接技术等建立灵活适用的课程体系。

3.加强实训设施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养。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验实训基础建设,是职业学校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物质基础。大部分中职校在这方面还很薄弱,职业学校的实验实训设施是针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根据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加强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训练性实训设施建设,以解决怎样干的训练性实训设施为主。

二、汽车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提出9种职业教育“典型”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我院汽车系自身特点,以下几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供参考: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对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近几年大幅度增加,要有清醒的认识,可以考虑与汽车制造公司合作,公司的要求和计划,培养专门技术人才进入公司工作,施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进一步加快学校办学质量和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加快知识的更新步伐,适应社会人才的需求。

2.“2+1”模式。“2+1”模式即三年教学两年在学校组织,一年在企业进行,校内教学,以理论课为主,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由于汽车专业是一个实践能力很强的专业,因此为了培养综合素质高、上手快、适应性强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以“2+1”模式实施教育教学,是很有效的学习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