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当代语文教育的特点

当代语文教育的特点

时间:2023-08-07 17:30: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当代语文教育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代语文教育的特点

第1篇

1大学语文教育的特征

在中小学语文衔接性视野中研究大学语文,是认识其本质的需要,大学语文与其他阶段语文教育不同,在强调基础内容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延续。人文方面,大学语文教育针对的对象不同,应在中小语文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主要发挥语文人文教育的作用,并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为我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针对各阶段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等。大学对人文要求更高,内容也相对较丰富,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需要避免重复中学内容,这样才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且能够与时代要求相符合,人文性在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必须要提高学生对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重视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语文技能的培训,大学语文教育应在中小学基础上提高,否则大学生会出现大学语文已经学过,不需要重复学习的理解误区。专业不同也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中医专业强调对语文中文言文部分的学习。要针对专业的需要,改变语文教育的侧重点,提高学生的技能,如果停留在中学阶段,就会失去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育的结束并不代表真正结束,仅代表阶段性结束。因此,从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入手,进一步提高,例如:从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衔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母语发展。

2衔接性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针对衔接性视野下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其思维的变化。首先,深入探索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之间的联系,为大学语文教育确定目标。其次,在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时,需要区别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特点,寻求独特性。这种大学语文思维能够将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教育连接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并参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大学语文学科体系。第一,要确定各阶段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针对传承文化方面,确定各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以及对语文技能的提升。除此之外,研究分析大学语文与其他大学人文选修课的区别。如:语文与国学的区别等,以此来确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第二,从教学各个环节入手研究各阶段语文教育的区别和共同点,通过案例分析,寻找规律,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的。由于学生处于不同阶段,对语文的理解会呈现递进的趋势。因此,教师在授课时注意教学手段要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教材内容也要逐渐深入。第三,由于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特点不同,对文章的选段要注意,同样一部著作,对大、中、小阶段的选段要区分开,著作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想要传达的意义是有区别的。

3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大学语文就是要将各阶段的语文教育进行衔接,并建立一个语文教育体系,通过案例寻找各阶段之间的区别和共通处,进而明确大学语文学科定位。

作者:王祖光

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观 实施措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人们的幸福指数却在不断的下降中,社会各种不良的风气不消反涨。相关社会专家研究指出,人文素养的缺失是造成不幸福感的根源。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必须从孩子抓起,中小学语文责无旁贷,成为人文素养培育过程中的主干课程,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并能够主动、认真地实施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而这将会是影响整个社会的大事。

一.正确的语文教育观

1.工具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之一。语文是一把打开知识宝库和挖掘人类精神财富的钥匙。语文教育首先讲求工具性,通过语文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工具性成为教学的重点,为了应试,有的地方甚至成为唯一的重点。学好语文这门工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目标。不但要掌握现代汉语的工具,还要能够读懂古代汉语,为了取得高分而机械性的灌输式教育,不会使学生成为工具的使用者,要注意学生使用工具的能力培养,灵活、熟练。

2.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之一,更是语文教育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语文教育是开启学生智慧、培育学生精神素养的重要手段。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点应该作为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

3.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语文教育观是正确的教育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了工具才能够吸取国学文化之精髓,而有了精神食粮才会激励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工具的掌握;单纯的工具性教学必然会造成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机械性灌输模式,而单纯的人文性偏向则会失去掌握打开国学宝库的工具,因此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语文教育观。

二.正确语文教育观的实施

正确语文教育观实施过程是改变语文教育现状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本人总结教学实践,列举如下措施,以求抛砖引玉,引发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与指导。

1.全面领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精神,教育系统齐心合力贯彻落实。

《课标》中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标准。语文课程的功能: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正确处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关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实现这方面的目标和实现其他方面的目标的关系,打好基础,开发潜能,正确处理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阅读建议:拓展阅读,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强化主观感受,进行探究性阅读;写作建议:坚持个性化表达,激发创新精神;口语交际建议:培养倾听能力,提高倾听水平,增强表达能力,提高表达效果,调整表达内容和方式,提高应对能力。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中小学教育系统加强协调和沟通,切实落实《课标》精神,必将会改变我国“人文缺失”的现状。

2.语文教育工作者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专业素质的提高分为两个类别,首先,对于不能够适应新时展需要的工作者,需要加强进修,努力提升自身全面水平,直至达到要求;其次,对于能够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工作者而言,需要树立发展的意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补充和完善自我,适当保持超前意识。而就专业素质本身而言,主要应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意识三个方面。

3.加强辅助环境建设。

第3篇

一、训话与古代语文教育的渊源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融文、史、哲等多种学科知识为一体,以历代经典文献为主要依据,主要通过诵读、讲授等方式实现对文献文本的认知和深层含义的理解,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思想的传递与文化的传承,实现“文”与“道”的统一。古代语文教育的教材、教法与教学过程与训话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训话著作与古代语文教材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是与“读经学经”融合在一起的。汉代设立五经博士,读经成为走入仕途的途径之一,读经教育与阅读教学形成合而为一的局面。作为儒家经典的“十三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语文教材,影响深远。“十三经”中《易》、《书》等著作本身已包含字词的训释等训话内容,被认为孕育训话萌芽;《尔雅》对古今异言、方言殊语、各种名物进行系统整理,是重要的汉语分类词典,本身即是训话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春秋三传”则是依据《春秋》所作的注疏。由此可见,作为古代语文教材的“十三经”与古代训话联系密切。

那么,为什么这些训话著作能够担负起充任语文教材的重任呢?首先,从封建统治者的角度来看,这些著作中宣扬的思想,与其想要通过文教控制思想意识形态、巩固封建统治的初衷直接吻合。其次,与古代科举制度有关。科举是封建时代读书人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科举提出的“通章句”、“文、注精熟”即是训话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了顺利通过科举,学校和读书人自然就选择了将训话著作作为语文教材。统治者的宣扬与政策客观上促进了学者围绕经书进行训话,方便后代学习。无论是对于汉语汉字的训释,还是对于古典文献的追溯,都在有意无意中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二)训话方法与古代语文教学方法

“以形说义”是训话学常用的一种方法,意即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所记录词的本义,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这种方法也被直接应用于汉字识字教学,因为最早的汉字是根据字义来绘形的。以识字和写字为主要内容的启蒙阶段,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起始阶段,直接关系到此后的读写训练和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川(P3)早在汉代,我国识字教学就总结出了“字源识字法”、“字义识字法”等教学经验。“字源识字法”是通过追溯汉字的本源、分析汉字的结构,利用汉字的构字理据识记汉字的方法。训话经典著作《说文解字》,以六书条例对汉字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解说,是分析汉字结构特点的集大成之作,这也成为字源识字教学的权威依据。“其书隐括有条例,剖析穷根源。明代李登编撰《正字千文》把字形相近的词编写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区分字形来记忆字体。

训话常用的考察古代社会的方法与语文教学也是相关的。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词和词义的发展都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比如“玉”,本身是指一种有光泽、洁白的石头。但由于“玉”从远方传入,是罕见的东西,所以,“玉”被当做是珍宝,还被用于祭祀或者馈赠,贵族们以佩戴“玉”为一种风尚。“玉”从“美好的石头”发展为一切美好的物品的代表,有了“玉食”、“玉女”、“玉音”等说法,从本义发展出引申义。在学习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准确理解古典文献的旨意,也需要了解古代的礼仪、服装、器物、经济发展等社会状况。

(三)训话内容与古代语文教学过程

保存在注释书或训话专书中的训话内容主要是:解释词义、分析句读、阐述语法、说明修辞手段、阐明表达方法、串讲大意、分析篇章结构。汉代儒师指导生徒读经的过程主要是:断句,正音正读,解释词语,解释全句及句群或全章的意义;指出正文的语法修辞特点,介绍与正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等。通过字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上述训话内容与教学过程二者在某些说法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例如“说明修辞手法”与“指出正文的语法修辞特点”:后者谈到“与正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前者虽没有明确指出,但我们稍具训话常识的人都知道考察古代社会本身就是训话的一种方法。因此,总体上看,训话内容与汉代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古代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文道统一”。古人认为“道”是根本的,“道”需要通过“文”来实现,人们通过“文”理解“道”。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古人指导学生阅读,主张讲解文章的名物、训话、句读、篇章,使学生充分理解其“文”,同时领会其“道”。元代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结一章之意,相接续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古人关于阅读教学的论述,也都与训话直接相关。从这个层面,我们也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即我国古代语文教学过程与训话内容一致性程度很高。训话是中国古代语文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我们无法设想在中国古代,没有深厚的训话基础,如何胜任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的!

二、训话在当代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价值

作为我国古代语文教育重要学术传统的训话,对于今日初中语文教育来说还有价值吗?价值何在?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当代初中语文教育的实践与实际出发。

(一)训话与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汉字学习

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内容,也是整个语文学习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小学各阶段识字写字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初中阶段识字写字提出了总体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 500个左右”,“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等。一项对初中生汉字书写情况的调查表明,初中生汉字书写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经常写错别字,二是间架结构混乱,书写潦草,随心所欲。前者属于常识性问题,后者属于技能性问题。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而当前语文教育中的汉字主要是经过简化了的汉字,这些字笔画更为简单,但同时也简化掉了许多造字的理据,学生在认读和书写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

在初中汉字教学中,可以借鉴传统训话学的方法,对汉字进行字形字义的训释,还原汉字的原生状态,让学生简单了解汉字变化的过程、汉字的造字理据。一是运用训话“以形求义”方法,提高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六书”中以“画成其物、随体洁屈”的象形字表示意义最为直接。训话中的形训,注重从汉字的形体探求本义。例如,“家”甲骨文作“很像房屋的样子,后来经过隶变和楷化,才有了今天“家”的写法;意义上,上半部分相当于房屋屋顶,下半部分则代表牲畜,反映了古人对“家”的理解。这样的解释,简单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认识、提高汉字学习效果。二是运用训话“因声求义”方法,提高汉字学习效率。“因声求义”即是从汉字中析出“声符”,以同声符的字为训。例如“政,正也”,“痒者,养也”。汉字形声字占汉字的s0%以上,数量很大,学习时可以将声符或意符相同的一组字放在一起学习,批量识读,提高学习效率。例如“顶、项、颈、颅、领”这些字都与“页”有关,而“页”的本义与头面有关,所以,以上几例也都有与“头部”相关的意思。三是引用训话知识解释汉字本义,有效避免错别字。例如“即”与“既”,左旁相同,读音相近,极易混淆。两个字都是会意字,“即”本义一个人面向食器靠近即将进食之状,故有靠近、即将、立即之义;“既”本义像一个人吃完饭扭头向后准备离开食器之状,故有完成、既已、既往等义。懂得了这些,就能区分“即使”与“既然”。将对于字义的训话融入教学,避免了某些模糊的认识或者是牵强附会的解释,便于学生识记汉字,有利于学生正确进行识字写字。

(二)训话与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与教学寻根溯源、精益求精的殿堂。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初中阶段古代诗文共计74篇,占该学段全部选文总数量的37. 56%,这些选文文辞精美,格调高雅,既充分反映了古人的文辞与智慧,也彰显了古代优秀文化的魅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关于阅读的总体目标中提出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也是7-9年级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之一。在当代语文教育中,文言文对于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中国人虽然需要现代化,但中国人的现代化,得先知道自己才成;而要知道自己还得借径于文言或古书。

训话对初中文言文学习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文言词汇的学习。古代词汇数量少,一词多义是常见的现象。传统训话学从书面语言的形义关系出发,总结出本义、引申义学说,这对于辨析多义词的意义系列、辨析同义词等都很有意义。比如,“兵”,从双手持斤,斤在古代是斧子,当武器用,其本义为武器,由武器可以引申出持武器的人(士兵)一众多士兵(军队)一动用军队(战争)一战争法则(兵法)。这样,“兵”的词际关系就清楚了,层层引申的5个义项构成了一个系列。这样的解释,前后联系,能有效改变词义分散学习的局面,方便学生学习。此外,训话学通过连文、变文、对文等推求词义的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词义。二是辨别句读。古文在写作之初,大多是没有句读的。后世为了阅读方便,就标注了句读。但这些句读是否正确?运用训话知识,可以加以辨别。如《曹判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存在两种不同的句读意见。一种认为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种认为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两种意见,孰对孰错?李运富先生从传统训话学出发,通过考察古文献相关记载、古车制等认为: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第一种解释,“下视”,往下看,“下”为状语;“登轼”,登上轼板,站在轼上。登轼是古代军事上车站立的必备本领。这种解释符合客观事实和文情语境,是利用训话解决句读争议的有利例证,也为我们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三是解决课文注释中的模糊说法。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判论战》,文下注释有“败绩:大败”条目。但为什么“败绩”就是“大败”?课文并未说明。邯郸谆《三体石经》:凡循道而行谓之“迹”。如是,则车不能循道而行谓之“败绩”,“绩”应即“迹”字。春秋时代的战争以用兵车进行为主,因此,战争中兵车垮了是最大的败仗,是之谓“败绩”。如此,关于“败绩”的解释就通了。利用训话知识作出的解释,可以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训话与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传承

第4篇

一、网络文化与语文教育

(一) 网络文化的界定

文化是人类生存的方式,它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文化”既熟悉又陌生,“文化”是什么?各种不同的学派、文献都对文化进行了不同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如今,随着互联网推广的日益加深,网络文化也逐渐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网络文化”呢?“网络文化可以说是新兴的文化表述形式,具体来讲就是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互联技术为基础,运用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数字化形式符号发送和接收信息的文化表述形态。”[1]。现如今,计算机、互联网络等一系列多媒体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加之网络文化反映的是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模式,它区别于其他的文化形态,且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已成为独立的文化形态,并作为当今社会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存在。

(二)网络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语文学科,是一门极其特殊、极其复杂、弹性极大的学科,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3]。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语文教育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表现在综合性方面。它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网络文化是一个新生事物,它作为现代人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具有很多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征。网络文化背景下语文的教育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知识的多寡,而是教他们学会在信息的海洋里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网络文化又可以丰富语文知识,增加语文教育内容,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教育素养”有着莫大的帮助。

二、网络文化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如今网络已深入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课外语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膨胀和爆炸,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应接不暇,随之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已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因此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同时也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当今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它既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更多更新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必将引起语文教育的新发展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产物,而教育则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活动’,是‘文化过程’,它与文化同时发生和发展。”[4]教育既存在于文化的内部关系中,又存在于文化的外部关系中,同时还起着沟通文化内外部关系的作用。教育在本质上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它会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可称之为文化的传承者。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构成,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是一种文化的生成和创造的过程,[5]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化同时崛起。网络文化的出现以及在教育领域的运用,给语文教育的思想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及效果等多方面都带来了全新的变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要学生“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等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要求教师应“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新教学方式”;“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积极建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可见,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处理信息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等方面都给予了高度重视。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也必将受到网络文化的广泛影响。网络文化的崛起打破了语文教育的单一垄断的局面,体现了当代社会的进步。事实上,网络文化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的隐形课程。

(二)必将带来语文教育模式的变革

网络文化是一种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特殊文化形态,它依托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特定的语言、音效、影响等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和文化。

首先,语文教育主要是用语言文字来进行教学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传统语文教育重视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大多以文本阅读为主。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语文阅读能力的要求在发生变化,阅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网络文化的大背景下,它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阅读资料、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学生在选择阅读内容时也更加便捷,但却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阅读的自由性和随意性。网上也充斥着大量的不健康内容,许多学生由于自制力的欠缺和判断力的不足,对他们的身心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因而,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则是训练学生的浏览速度和质量,更多地关注和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检索和重组的能力。

其次,从师生关系方面看,在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师生是面对面讲授,教师拥有的语文教育资源远远超过了学生,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这是一种纯粹的互动教学,但在实践中教师一直处于主体地位。而在网络时代,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快捷性以及全民性的特征,语文老师不再是资源的垄断者,学生也不必完全依赖教师来学习语文。现在,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水平在网上获取、利用和加工自己需要的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路线和学习策略,使学生在汹涌而来的信息海洋中不会迷失方向。”[6]因此,在网络文化这一背景下,教师的功能和地位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和根本性的转变,这势必将动摇传统的师生关系。

最后,从培养学生情感方面看,网络文化不仅拓宽了师生们的视野,还给他们提供了信息交流、知识更新的简捷渠道,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各种信息。师生间在知识占有量上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老师在学生心中不再享有知识权威的地位,师生之间变为了平等的、双向的学习。网络虽然为师生们提供了平等、便捷的交流平台,这种仅仅凭借语言符号系统来交流知识的方式,其中虽然也可能有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和沟通,但在情感体验方面的效果绝不能和传统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情感熏陶相比。因此,网络交流在给我们的交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常常导致情感体验的缺失。

(三)影响的双面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文化需求的增加,网络文化这个特殊的载体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而它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贴近时代与生活。由于青少年存在一定的客观盲目性,即对网络文化无从正确取舍,同时却又盲目追随。加上商业市场的冲击性,网络文化往往只注重声色感受,形式绚丽而内容枯竭。

一方面,多媒体和网络化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语文教育,将大量的丰富的课外资源引入语文教学,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现代语文教育提供了理想的物质平台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多元的开放的网络文化又给学生在选择学习内容、情感体验、语言规范化等方面造成很大干扰,这对语文教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社会大环境才是真正的源头,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十分重要。

语文教育具有兼容性和吸纳性,面对网络文化的双面性,语文教育在教学中应更注重多种元素的吸收,尤其是当下网络文化中的流行元素。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网络文化中积极性的一面,加以学习创新。

三、网络环境下语文教育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开阔新颖的网络文化为语文教育打开了新的途径,同时也给语文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有鉴于此,在二者共生共存的当代社会,要利用网络文化的发展,带动语文教育进入一个更新更高的层面,还需注意如下几点:

(一)加强管理、注重引导

网络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时,也应该有一套适时调整控制的互联网管理规定。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需要协同全社会进行:国家加大监控力度;学校建立校园网筛选信息,防止有害信息进入校园;家长加强对家庭电脑的管理,合理控制学生上网时间和浏览的内容,趋利避害。这样过滤式的管理方式有一定的作用,但网络文化的特征就是开放性,这样被动的管理方式作用有限。因此,注重引导尤为重要。社会、学校和家长应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获取信息,提高辨别能力和选择能力,并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丰富的网络资源能够物尽其用。

(二)关注语文思想教育的新内容

在这个开放的时代里,网络文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现象之一,同时也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面对网络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语文教育要有现代意识,在兼顾基础知识的同时,不要排斥网络文化。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优势,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更应了解学生的想法,走进学生的生活,更好地贴近社会生活,传播具有时代特点的观念,让学生接受新思想,把握学生的文化思想的发展过程。这样语文教育才能扮演好指挥的角色,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寻找教学发展的突破口。

(三)突出情感教育,完善学生人格

教育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的过程,促使个人身心的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是人类求好的历程和成果。教育最根本的使命就在于“立人”,教育除了传授知识的基本目的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要有生命力、自尊心,有独立的思想。

语文是一门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的学科,它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品格、审美品格、创造品格的重任。在语文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注重网络文化传播中的人文意识培育。教师在网络文化传播过程中,应着重强化学生的辨别能力,使其能正确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四)与时俱进,创新语文教育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任何一种新鲜事物的出现,总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由互联网引爆的香港艺人“艳照门”风波,成为了一些学生热议的话题之一。2008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史记・陈冠希列传》的笔者就是凭借良好的文字功底加上当今备受热议的题材,获得了满分。这也体现了创新是世界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语文教育正在与时俱进,不再拘泥于传统思维的教学模式。

从目前而言,对于网络文化带来的新问题,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冷静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改变教育理念,根据现在学生所处的具体社会现实,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为语文教育服务,将网络文化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创新语文教育。

注释:

[1]王苹,王娜.网络文化建设探析[J].济南:科技信息,2012,(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张妍苹.文化与语文教育[J].南京:文教资料,2008,(3).

[5]曹明海.本体与阐释:语文教育的文化建构观[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3).

[6]何良玉.网络文化对语文教育的影响[J].太原:沧桑,2008,(01).

参考文献:

[1]陈庆妃.网络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J].北京: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罗崇宏.论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J].柳州师专学报,2009,(01).

[3]刘金丽.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J].云南电大学报,2009,(4).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核心特点;记忆方法;语文活动;三个维度

针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人多年来在语文一线教育教学中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努力构建开放、有序的“记忆-赏析-成功”型课堂教学模式,以求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一、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核心特点

一般来说,语文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规律性和实践性等方面。

语文教育的核心特点就是长期性。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可能忽视了这个核心特点,以致扼杀了许多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应该从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实际出发,将语文教育长期性的特点转化为短期性,以人为本展开语文教育。

二、知识与能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

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根本,就是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学到了他们最想要的东西,并将学到的东西解决他们最想要解决的问题。

在每一节课,让学生在最想得到的知识与能力方面取得进步与收获,就一定能不断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最大热情。围绕学生最想要的知识与能力展开语文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过程与方法就是细化语文知识点,并对语文知识点进行快速掌握、运用与鉴赏

本人认为,应将语文教育长期性的特点转化为短期性的特点,以适应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达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的目的。

转化的方法就是针对语文教育的特点,将系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分解为若干个简单浅易的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较短的固定的单位时间内掌握某种知识与能力。如果每一节课都有实在的成功,学生便拥有了强大的学习动力。所以,本人认为,语文教育的方法就是“记忆-赏析-成功”。

1.“记忆-赏析-成功”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

①明确每一节课的知识与能力,明确教学考试的目标;

②明确相关知识与能力对人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③分解、细化相关知识,学习相关知识;

④采用有效的记忆方法迅速掌握相关知识;

⑤举行灵活的课堂活动对知识进行运用与鉴赏,将相关知识转化为能力,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

⑥引导学生课后运用知识与能力进行社会实践,巩固已掌握的知识。

本人认为,操作步骤中的“采用有效的记忆方法掌握相关知识”与“举行灵活的课堂活动对知识进行运用与鉴赏,将相关知识转化为能力,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下面着重谈谈这两个步骤中有关的问题。

2.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①采用有效的记忆方法迅速掌握相关知识。“记忆-赏析-成功”型课堂成败的关键是学生能否快速记住、掌握相关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前提就是让学生掌握先进的记忆方法。有研究表明,人脑的利用率还不到10%,只要我们坚持开发自己的记忆力,就一定能成功。我们可以从当代记忆专家王维、倪新威老师等人的成功事迹中得到证明。提高记忆能力,关键之处还在于语文教师的示范作用。语文老师要不断学习记忆方法,不断充实自己,做一个博闻强记、学者型的教师。

②举行灵活的课堂活动对知识进行运用与鉴赏,将相关知识转化为能力,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在学生通过快速记忆掌握了相关语文知识之后,就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以达到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目的。比如,记住了《宝玉挨打》12个生字词后,就可以运用已掌握的生字词进行或造句或口头作文或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鉴赏,体会成功。许多时候,本人不限定活动形式,而是让学生大胆创新活动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独特理解。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记忆-赏析-成功”型课堂中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教出来的。“记忆-赏析-成功”型课堂,从记忆知识到转化能力,从教师到学生,都注重探究合作,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成功的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走向成功,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从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人从2005届高三把关到2008届高三,又从2011届到2012届,深深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三个维度”的科学性,于是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努力构建开放、有序的“记忆-赏析-成功”型课堂教学模式,以求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04-01.

[2]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07-02.

第6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模式 改革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127

1 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1.1 大学语文的定位低

大学语文虽然被定位为公共课,但由于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在语文学习,到了大学,对语文早就没有什么好感了。

1.2 大学生的语文素养差

当前大学生(除中文系)普遍存在着语文素养缺乏的问题,一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非常欠缺,错别字、语病等问题很多。学生平时也很少花时间在语文学习上。

1.3 陈旧的教学模式

现阶段的大学语文教学普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很少将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无法让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不能发挥语文课要多讲述道理的现实指导功能。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上大学语文课完全是敷衍了事,老师也是得过且过,使得这门课越发显得没有生机活力。

1.4 师资力量薄弱

在大学语文的教师安排上,大多都是年轻的教师上课,那些具有高级职称的如教授、副教授的教师只教授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长此以往,就易给人以错误的判断:大学语文根本不重要,根本不用下大功夫去学它。但实际上,公共课也需要投入很好的师资队伍,大学语文并不只是一门简单的公共课,这门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

1.5 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大多数高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多少都存在着缺陷,大多数教材都侧重于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的选录,而且大多是选录纯文学,很少有综合性的文章,对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和外国优秀的作品的选录比例太小。语文课文内容也往往趋于单一、刻板。一般都是在正文前介绍作家的生平及代表作,之后是正文,最后是问题。这样的编排模式和初高中的语文教材没有多大区别。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部分学生对大学语文不感兴趣。

1.6 教学评价体系亟待改革

学科评价体系是各个学科的必要环节。大学语文教育的评价体系长期以来模式较为老化、单一,仍然是以前的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考试题型单一,答案单一,没有注意到语文学科自身的特性,哪怕学习了大学语文,但是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也并不很明显。

2 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大学语文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公共课,关系到大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无论是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还是个人自身整体素质的培养上,都离不开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中华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当前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整体的教育现状亟待改革,这不仅是大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迫切要求。语言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大学语文是我们国家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精华,还承载着传承中华文化的功能,所以大学语文理应受到高度重视。而且当前大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教育的改革,不仅对大学生的就业及其整体技能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而且对一代又一代人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密切关系,关乎民族的历史、现状、未来。

3 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3.1 更新教学模式

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尽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大学语文这门学科,但是当代大学生并没有对大学语文有足够深刻的认识。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重视远远低于计算机、外语等学科。教师教授大学语文的方法和理念也显得较为陈旧。面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要想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尽快更新教学模式。

3.2 根据专业特性来决定大学语文的教授内容

大学语文的开设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教师应该根据大学里各个学院不同的专业特点以及知识结构来选择不同的教授方法和不同的教学侧重点。这样一来,就可以使那些本来语文基础不好的专业的学生逐步接受大学语文,并对大学语文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给化学专业等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授课时,应该多给学生教授古代历史上的科技成就以及那些在文学、科技上都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再如,给旅游专业的学生上课,不妨多讲一些各地的历史文化古迹,多介绍历史上的典故、名人轶事等等。“当然,教学时一要强调专业性、实用性,二要尽量使各专业知识合理地融于大学语文的知识体系,避免牵强附会。”[1]

3.3 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教师是当然的重要主体,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2]新的大学语文教育模式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他们既要有较高的素质,丰富的教学经验、简洁生动的语言,还要有全面的知识结构等等。因此,应该加强对大学语文教师的培训,进一步使教师的素质得到提高,改变过去师资过于薄弱的状况。教师素养包含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在思想上,教师要加强师德方面的培养,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树立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在专业上,要切实地扩大教师的知识面,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为学生授课。

4 结语

大学语文的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复杂、庞大的工程,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科的定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材等等。教育工作者与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努力,逐步实现大写语文教育的改革,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语文更好地为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服务。大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汉语表达能力等等,它还可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大批优秀的人才,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使命感和荣誉感,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艳秋.社会需求视界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第7篇

 语文素质教育兼容律就是在语文学科智育的过程中,兼容思想情感的陶冶。兼容律是素质教育的原则决定的。素质教育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促使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地和谐地发展。语文教育不能单纯地偏向于学科智育,要智德兼容,做到智中寓德、相互渗透。兼容律也是语文学科自身的双关性决定的。语文学科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两方面辩证地统一在学文学科之中,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性又能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语文素质教育的兼异律就是在语文教育中,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因材施教、博中求专、平中见长的特长教育。

素质教育不但承认差异,而且要培养具有不同特长的多种规格的复合型人才。

“合格加特长”,正是素质教育培养规格的简要写照。语文素质教育,要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打基础,在全面达标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自由选择和发展的特殊性,发展特长,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可见,兼异律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决定的。

语文素质教育迁移律就是在教学中不能片面强调知识和分数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而且更重视知识向能力迁移的教学思想。迁移律是语文教育的知能双利性决定的。

语文教育既要重视知识,又要重视能力,做到知识奠基,重在能力。

语文素质教育互补律就是在注重智力培养的同时,也重视非智力因素,全面优化人的心理品质的教学思想。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的心理是知情统一的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补律就是上述双因性决定的。语文教育必须双因同步,有机结合、和谐共振,互补互强,做到发展智力、优化心理品质。

语文素质教育递进律就是通过模仿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学思想。

递进律是形成创造力的双步性决定的。“双步”论认为,第一步是模仿,第二步才是创造,模仿是创造的基储起点,创造是模仿的飞跃、归宿。递进律又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的是创造型人才,“规范加创造”是当代人才培养的规格。语文教育要做到模仿入手、鼓励创造、逐步递进,才有利于向素质教育转轨。

语文素质教育开放律就是将接受与发展结合起来,提倡开放式学习的思想。

开放律是素质教育的双轨性决定的。素质的形成离不开两条途径,即借鉴经验和直接参与尝试。开放律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决定的。语文素质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内和校内的狭隘空间,它尤其需要开放的良好环境,做到促进接受,引导发现,进行开放式学习。

第8篇

【关键词】藏区藏区语文 实用性

前言

随着新课标的逐渐推行,藏区语文教育也面临着重要的改革转型。藏区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实践性,如何改变传统藏区语文教育实现藏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成为摆在众多藏区语文教师及研究人员面前的难题。只有充分发挥藏区语文教育的实用性,才能彻底改变传统藏区语文教学的落后思想,大幅度提高藏区语文教学的效率。

1.中学藏区语文教学的现状

1.1我国藏区语文教育长期以来沿袭传统教育的模式,任课教师缺乏思想创新及教学模式的突破,认为藏区语文教学的任务只是为了单纯的提高学生基本藏区语文尝试及阅读理解的能力,但是相对应的理科教学强度不断加大,藏区语文教学在教学强度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教师迫不得已采取降低授课难度或者降低教学检测的难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导致藏区语文教育处于相对被动的境地。传统藏区语文教学质量的检测一直采用单一的考试及出卷测试的方式来对检测学生对于课上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藏区语文这门学科先天的实用性特点的考察往往比较少。再者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潮流,许多学生或者家长只重视理科知识的学习,对于文科类学科尤其是藏区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高,造成中学教育行业藏区语文教育散漫不认真的教学风气,长期以来严重忽略了藏区语文这门学科实用性,任课教师只是满足于教会学生识文断字,采用硬性手段向学生介绍藏区语文知识,比如只是教会学生如何划分段落,对于文章深层次的艺术性及文学性往往做不到深入了解及思考,导致无法实现藏区语文的实用性教学,学生对于藏区语文的兴趣越来越差,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

2.实用性教学对于中学藏区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2.1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开展,中学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藏区语文作为传统学科,实行教学改革有一定的难度,学校领导及任课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藏区语文教育教学的思想,充分认识到实用性教学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实用性教学能否开展直接关系着中学藏区语文教学目标能否实现。藏区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为了高考时的高分数,而是应该将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全面综合提高学生自身的藏区语文修养,为学生进入社会点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础,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实用性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地方就是其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对于文字的阅读理解人力,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从以前单一的追求成绩转变为追求学生心理上的成熟。任课教师开展实用性教学能够更好地开展藏区语文教学,改变传统藏区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藏区语文的积极性,实用性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能够在的一定程度上提高藏区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用性教学更加注重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着重培养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实用性教学能够使课上教学内容从传统方式的教授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使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还能使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更改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提高藏区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3.开展中学实用性教学的具体方法

3.1目前国内许多藏区语文教材还是沿用经典文章来进行藏区语文知识,偏于注重学生的基本写作技巧与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往往注重藏区语文本身专业知识的普及,忽略了培养学生独立健全人格及综合素质。如果仅是按照课本开展教学工作,往往会使学生觉得藏区语文教学枯燥乏味。所以教师在授课时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意摆脱教材的束缚,多选择较多的课外相关知识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在新课教授之前让学生主动去找跟新课有关的课外背景知识,比如在学习我国优秀名胜古迹的散文时,比如《登泰山记》,可以先让学生上网查询有关泰山的景点介绍,通过浏览图片直观的预习文章内容,便于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环境。还可以让学生编排适当的舞台剧,创设一个相关情景,比如让学生轮流充当导游,来介绍泰山的相关知识景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交互性的教学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教师也应该注意突破传统教学思想,可以布置一些课外讨论课题,让学生课下结组讨论,这样也可以增进学生间的团结合作能力。在下堂课上,让学生轮流发表讨论结果。

3.2实用性教学要求任课教师不能只依赖于课本,要多方面进行教育资源的补充,因为藏区语文课本的特点就是现代学生学习作者当时的写作环境及心情,如果教师能够将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与当今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则可以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当时作者创作的心情,在实用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功能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比如在进行人教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教学过程时,因为作者的思想境界肯定要比学生境界高,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及时体会到朱自清当时的写作心情,更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对于作者着力描写的美景能够及时了解,教师在授课是可以先播放一首当下的流行歌曲《荷塘月色》,来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在幻灯片上播放几组荷塘实际的照片,为学生营造当时的创作情景,让学生更好的融进作者当时的创作环境中,然后让学生结组讨论自己对于荷塘的感受,通过自己与作者感受到对比,进一步来体会作者的创作心情。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词汇对荷塘进行描述,深层次的感受作者的表达技巧。

总结语

实用性教学是新课标对于藏区语文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实用性教学符合当下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学藏区语文教师要及时改变自身教育思想,积极进行实用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相信随着实用性教学的逐步深入开展,我国中学藏区语文教育会彻底改变现在低效率的现状,大幅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第9篇

对一个拥有语文教育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文凭的师范生来说,若语言贫乏可憎,文凭就不再是他的荣耀,而成了他的耻辱的见证了。可见学历和能力融合才是正道。让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深深明白学历与技能在语言点上的融合,既有助于他们转变观念,转变学习方式,又有利于他们的职业技能培养,更有利于他们可持续性发展。帮助学生明确方向和目标,激发其雄心南辕北辙的故事尽人皆知,它说明了方向的重要性。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师多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应清醒地意识到应试教育的危害性,摒弃那些功利的将语文肢解得面目全非的应试对策,根据语文的特性大胆转身的同时为学生指明方向。语文教育即言语(语言)教育,言语是一名教师综合素质的外化,言语的萃取从阅读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来。另外,语文知识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如果说数理化等真理性课程是需要教师不断点拨从不知到有知的直线型进程,那么语文这一符号性课程是要学生读万卷书凝练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其知识获取的便利快捷是真理性课程无法企及的,因为语文审美性与精神性的因素,滋味丰美,也是社会性课程无法企及的。又因为语文作为我们母语的天生优势,同类性质的艺术性课程在这一点上也望其项背。当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清楚地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有后来居上的机会后,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实现专升本的近期目标和实现成为一名优秀的新型的语文教师的远期目标,并意识到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不是矛盾的而是融为一体的,从而获得真正的安宁和幸福感。当然,语文知识只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在找到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平衡点后,教师的教学作用是不是真的就退居其次了呢?恰恰相反,对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来说,他们的起点更低,他们的时间更少,他们需要教师有效地指导和引领,以期更好地竞走,更幸福地生活。

依据专业岗位目标在知识任务与审美任务中寻找重难点

虽然前面我们说鉴于语文教育的特殊性,语文教育的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可以融合为一,但学生要读万卷书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学生的时间够用吗?学生的语言能力化为学生的教学能力,这中间是水到渠成的吗?回答都是否定的。要较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教师应了解学生职业岗位特点,课程的任务驱动不应来自课本,而应来自职业岗位需求。简单地说,语文教师要“善读、能写、会教”。如字词的理解、作品的内容、主题、情节、结构、作者身世等,都可算是知识任务,知识是细碎的清晰的庞杂的,是可以渗透在学生的自学中的。审美是建立在知识任务上的语言个性、风骨、气韵、精神、情趣等,是模糊的浑然的生命感悟,没有审美,知识再多也只是一地碎玉,不能成其为七宝楼台,教学的关键是怎样凸现语文的语感和美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教师意识到语文教育中知识任务与审美任务的分别,在两者中发现重难点,知道自己所任课程的重难点,大刀阔斧地进行教改,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才是一条可行途径。(一)明确语文课是什么,教什么语文教师要“善读、能写、会教”。那么语文课教什么?李海林先生将语文课分为两大部分:汉语教学和文学教学。其中汉语教学分为“文章教学”和“语言教学”,文学教学分为“文学审美教学”和“文学知识教学”,而“文学审美教学”又分为“文学形象教学“和”“文学语言教学”。“文学语言教学”既属于“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属于“文学教学”中“文学审美教学”中的一部分。[1]因为李海林先生的语文课内容分配标准是针对中小学教师的,也可以说是针对我们的学生的,作为高职高专语文教育师范生的老师,我们在李海林先生的内容分配标准上加上另一部分:理论教学。对语文教育专业的师生来说,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重难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这些汉语教学课程中,汉语知识是重难点,审美次之;在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这些文学教学课程中则反之。中小学语文教学是汉语教学和文学教学的结晶体,两者缺一不可,但在外化形式上,则是审美智慧。该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容纳最大的容量呢?照搬本科的教学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因课制宜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才有出路。(二)因课制宜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过去上课都是按课本的内容和顺序讲,最多对实例、内容有所增删,很少整体重新设计,也很少考虑知识目标与审美目标的侧重点及对学生的影响。如果重新设计,教学面貌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现以中国古代文学这一课程说明之。这门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课程,下启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波及写作、教学教法等课程,在“善读、能写、会教”的培养目标中,主要承担“善读”的任务,善读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能写会教的成功与否,是最基础也最核心的课程之一。这门课教材分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文学史源远流长,古代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因为史是时间之流,古代文学史教材多按时间顺序编排,在时间顺序中辅以体裁充实,如秦汉文学这一块,从上古、先秦、两汉一路走来,每一程再按神话、诗歌、散文类细述,作品选择对应之。也有少数教材以题材为主,时间为辅,如诗歌,即从先秦诗歌一路走到明清,散文小说戏剧亦如是。但无论怎样编排,都不能改变体系庞杂、内容繁多易、顾此失彼的事实,有的教师以文学史教材为蓝本,文学史写了什么就教什么,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系统完整、脉络分明,缺点是流于空泛、蜻蜓点水;有的教师以文学作品选为蓝本,根据个人特长爱好能讲多少算多少,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精致、具体、学生印象深刻,缺点是缓慢零散、不成体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让学生仿佛又回到高中时代。总之都不适合我们高职高专的教学现实。经过反复研讨,确认本课程的重难点在审美而非知识的传授上。我们教学团队在初步试验一套新的计划,打破传统的线型结构,将几千年的文学史和浩如烟海的作品归为两大模块:叙事类与抒情类,见表2。叙事类包括小说戏剧历史散文,抒情类包括诗词歌赋小品散文,前者按时间顺序编排,后者按情感流程编排。前者故事性强更适合解读,后者抒情性强更适合诵读。这样的整体教学设计,既兼顾了文学史的严整和系统,又兼顾了作品选的个别与具体,在覆盖性、综合性、典型性、趣味性有机结合的同时,还在浩如烟海的作品和头绪繁多的文学史中为学生开辟出了一条相对简洁的学习路径,更为重要的是,它以学生职业岗位活动为依据,为学生的教学生涯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从实践结果来看,这一改革也正初见成效。(三)教师个性舒展与教师团队建设古代文学的课改,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每一课程进行课改的基础上,还应考虑教师的团队建设和专业课程的全盘发展。如教师之间的互助协作取长补短,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优化组合,都有助于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职业能力。仍以古代文学为例,该课程的教师有的精通先秦文学,有的深研唐宋诗词,有的在小说上有专攻,在此情况下,完全可以打破一名教师一讲到底的局面,在达成共识重视审美教学基础上,采取开放式课堂或讲座式课堂,让学生多方受益。同时,和其它课程互通有无,避免重复浪费,如古代文学与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课、儿童文学课等课程的交流,就可以避免近60首中小学古诗的重复教学。

依据专业发展趋势在潮流冲击中寻找支撑点

面对我们学生在应试教育下没有多少积累的现实,面对视图对文字的巨大冲击,面对高职高专大环境下工学结合的汹涌潮流,我们应依据专业发展趋势在坚守与潮流中寻找支撑点。(一)重视理论学习,语文教育的理论就是实践现在高职高专流行的是淡化理论、强化实践,但语文教育专业的理论和实践不是两张皮,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大的方面来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系统、全面的变革与推进,必须依靠学术理性;从小的方面来说,一线的语文教师要成为优秀的教师,必须有理论指引。窦桂梅、薛瑞萍、李镇西、韩军、李吉林、杨瑞清……这些著名的语文教师,哪一个不是孜孜不倦学理论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为中国语文教育做出贡献的呢?作为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表里没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理论、美学等理论性的课程,或者这些课程被尽量压缩简化,若学生踏上教师岗位后不充实理论,很难想象这样简单机械培养出来的学生会真正走多远。(二)重视文言学习重视学生积累,回归千年语文教育传统文言并不是死了的语言。虽然绝大多数人的书面交际中已经不用文言,但是文言依然鲜活而有灵性地活在我们笔下和我们的白话当中。譬如,我们白话不可能回避成语,不可能回避古诗,不可能回避俗语警句,这些成语、诗句、警句,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语文现象了,而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经验的传承,是一个民族集体文化的记忆。一个不懂文言的人,不能说他真正懂得了汉语。[2]语文教育的发展,肯定会回归到重视文言、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上去,回归到千年语文教育传统上去。而从现今许多新编语文教材中,已出现重视文言的良好倾向。考虑到文言与白话的关系,在语文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适当加重古代文学、古代汉语课程的比重是有必要的,改变教师一言堂现象,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与学生共同研讨、阅读文本上,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的比重可酌情消减。英语课程在大学中的比重和受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母语,学生常常将汉语拼音读写成英文就是再明显不过的例子,也可根据本专业情况大力压缩。(三)文字为主多媒体技术为辅,警惕视频在语文教育中的无效渗透语文教育在本质上是以语言文字为核心的,语言与文字本身不是多媒体。视频会对语文教育造成巨大的冲击: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远离真实与自然,降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放映电影、电视片段辅佐课堂教学无可厚非,但一定是偶尔为之,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立场和主张。绝不能喧宾夺主。还有的老师整堂课放映“百家讲坛”,看起来合情合理,事实上令人忧虑。百家讲坛中的于丹论《论语》、易中天品《三国》等,都是面向老百姓,是以故事的悬疑的方式复述《论语》、《三国演义》的内容,而不是从艺术层面和符号层面展示其怎么写的。而我们语文教育专业的任务,恰恰在精通“怎么写”。很多学生上大学了,知道四大名著,但多是从电影、电视或网络游戏上知道的。还有些学生看不懂简单的古诗文,这样的学生,若不及时加以引导转向,是无论如何不能胜任真正的语文教学的。我们一直坚持让学生写毛笔字,坚持让学生练习板书,坚持让学生大量阅读。模拟课堂中,指引学生分清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上出语文的味道来。随着视图对文字的不可抵挡的冲击,坚守语文的本性,是语文教育得以存在的根本。梁启超说:“欲新一国之国民,必新国民之精神,欲新国民之精神,必新国民之语言。”我们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师理应担负起汉语传承的使命。我们的学生有可能是未来的语文教师,引导他们在语言中诗意穿行,让他们以语文教师谋身的同时,更让他们真正在语文传承中幸福地生活,方不枉高职高专的职业性和语文教育的永恒性。

作者:向悦 单位: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第10篇

[摘要]笔者以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是我们不应该丢弃的。教材中的任何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不可分割。因而,教学生语文,不仅应该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还应该渗透着认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思想教育、人格教育等。

[关键词]课改 语文教育 优秀传统

语文到底是什么?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就是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因而,语言文字教学、听说读写训练是语文教育肩负的基本任务,这就使它具有明显的工具性。于是,近几年语文考试,特别是高考,作为政府行为,具有神奇的指挥棒作用:本着“工具论”编教材、出试题;更甚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工具性”,特地引进了“标准化试题”,把语文教学引进了“死胡同”。

阅读教学呢?也是在“工具论”的误导下,尽量挤压了言语作品的情意面,专注于对其作品工具层面的肢解剖析,用冷漠的知识性分析取代了辩证的语言感受,用大规模的抽筋剥骨式条分缕析扼杀了语言的气韵和灵动。所以,语文课堂上这样的现象司空见惯:(1)本文有几段话?(2)这段有几句话?(3)分成几个层次?(4)某句的主语、谓语、宾语各是什么?(5)这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好在哪几方面?(6)这个比喻的本体、喻体是什么?诚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言:好端端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肢解成若干习题,抠这个字眼,抠那个层次,文章的灵魂不见了。有些佳作名篇学生学过后对文章的脉络、作者的写作意图、文中思想闪光点竟然不甚了了,脑子里如马蹄杂沓,堆砌了许多字、词、句的零部件,这个知识点,那个知识点,用以备“考”。

由以上论述已经看出中学语文教育的困境,那么,走出这种困境的出路何在?笔者以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正确出路。这才是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是我们不应该丢弃的,教材中的任何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不可分割。因而,教学生语文,不仅应该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还应该渗透着认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思想教育、人格教育等。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在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中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质而提出的,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目标关于对待古今中外不同文化的要求,体现语文教育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纳西方优秀文明,体现语文教育具有全球性的文化视野以及语文学习与文化密不可分的联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要求“教材体现时代特色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文化,从其广义来说,是指人类有史以来一切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总合。以人教版7~9年级语文实验教材为例,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力图构建语文文化综合实践体系,体现了浓厚的人文色彩。这套教材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教材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运用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里的“生活”,应包括社会、自然及自我。以往的教科书主要体现的是“社会”和“自然”,而且很多选文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自我”这一部分就更显得薄弱了,这显然是不完整的。新编语文教材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来组织单元,打破了以往教材按文体、体裁组织的体系,构建了新的完整的人文体系。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程标准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融合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而在每个方面都体现出对文化的要求、对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健全人格的要求。如学生学习识字写字,就渗透了对人的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因为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汉字同样可以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通过识字写字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分别提出:“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所以,语文课改中并没有丢弃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只是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文化知识教育,语文教材汇集着人类文化中种种最基本的知识,诸如政治、经济、军事、历史等社会科学,甚至各种自然科学知识,语文教育应承担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育文化精神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它的目的是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综合性学习”无疑提高了教师教学的开放性和弹性。教学要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重视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和运用。语文教育成为一种泛文化的教育,语文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教师的学习要在继续保证学科专业知识这一“主食”的基础上,大力补充各科文化知识“杂粮”,成为一专多能、视野宽阔具有深厚文学功底和文化素养的“杂家”。

推进课程改革,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的理念、教师的角色开始发生变化,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育呼唤高素质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文化的积累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教育中的文化积累,应包括两个方面,一要重视教师文化的积累,二要重视学生文化的积累,只有师生共同积累,语文教学质量才能水涨船高。试想,语文教师不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注重文化的积累,甚至仅凭几本教参“打天下”,如此荒漠的文化心灵中怎能生长出枝繁叶茂的语文教育之树!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 文言文教学 现实意义

新课标下,中职学校的文言文教学,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代文化建设中避免对个性自由和文化教育的理解误区。只有避免这两个误区,当代年轻学子才可能形成真正的个性,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地从古典中学习,顺应当代文化的潮流,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当今谈到“文化教育”,总是一味强调自主性、创造性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注重教育的启发功能,鼓励中职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思路是对的。但如果无原则地迷信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则容易形成很大的误导。如果不刻苦钻研,一味讨巧,断然难以获得学习的真谛,更不会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一、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

现在,中职文言文教学普遍的教法仍然以串讲加分析为主,教师从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文章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入手,一一教给学生,凡课本中涉及的字词绝不遗漏。课后,教师监督,学生背诵,反复地检查测试。这种教学方法,完全没有考虑文言文选文本身的区别,也没有考虑学生接受水平的差异。中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对知识完全死记硬背。这种教法看似面面俱到,教给学生“很多”内容,实际上最容易让学生听得兴味索然,昏昏欲睡。另外,教师逐句翻译,学生逐句理解译文,这种45分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导致的后果:是教师越俎代庖,中职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容易产生依赖心理;中职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难以培养热情;教师无法真正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程度,学生的参与性和师生的互动性不强。因为这种教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成不变,让学生感觉学习文言文就是解释字词、翻译句子和背诵课文。长期以来,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对文言文的考察集中在语法和翻译上,因此这两方面也被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甚至以为文言文只需要教这些便已经足够,其他内容都是无用和多余的。另外,文言文在教材中比例变化大、选材较新的特点与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传统、僵化形成了新的矛盾。这一情况,使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更显吃力。

二、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只有让学生明白了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价值后,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文言文教学在经历了几次漫长而激烈的“文白之争”后,语文教学界现已基本达成了共识:文言文仍然需要教,需要学。对于文言文的现实意义,总括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走近传统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文言文的学习,首要意义应该是“继先圣之绝学”,即接受经典教育,传承祖国千古文明。学习文言文,不仅是我们藉以吸收祖国古典文学精华的最直接途径,同时也是传承和培育中华文化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也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比如,阅读《论语》和《孟子》,可以让学生了解作为传统文化内涵的儒家思想所秉承的“仁政德治”的治国理念。

2.提升中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

现代汉语的语言系统根植于古代汉语的语言系统,古今汉语一脉相承,文言文、白话文并非径渭分明,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学习文言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现代文读写能力。学习文言文,能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文言文是现代汉语的基础。有许多古代汉语的常用字词,仍然沿用至今,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有些现代文,包含着深厚的古典文化的内涵,引经据典,文采斐然,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文言文功底,才不至于一遇到文言词句、文化典籍、古仁人智者,就一头雾水,张冠李戴,甚至干脆一窍不通。一个有较好的文言功底的人,更能顺利地进行现代文的阅读和领悟。因此,帮助学生学好文言文是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一。

3.提高个人修养,培养健全人格

优秀的文言文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语文教育要发挥它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培养学生的和谐人格。《语文课程标准》对这一点有明确的要求:“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有必要有意识地凸显文言文中所体现的精神,并加以渗透,从而塑造他们的灵魂,增强学生对生活中不良现象和低级趣味的免疫力。在全球化背景下,教师需要知道,我们绝不能否定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更不能忽视语文教学中民族精神培养的重要任务。

三、对策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人文精神;渗透

一、当代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

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素(是惟一要素),就是对学生个体精神世界自由发展的尊重。人文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认识方法,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是一种以主题的体念、理解为基础的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方法。人文教育就是要培养人文精神,其基本内涵是:”发展科学技术,建立民主政治,重塑道德理想,尊重个体自由。还有人认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该体现在对教学内容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发掘上,人文性要求知识、哲理、情感应纳入人格培养发展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健康的美感,积极的情感和完善的人格。语文教学就其教学内容来说,不管是阅读鉴赏还是写作训练的教学还是交际教学,它始终关注着人自身。它审视过去,面对现在,想象未来。它在语文课堂上,搭起历史、现在、将来的舞台,让人粉墨登场,尽情的表演,将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一亮相。它直逼心灵,拷问灵魂,从而使语文教学具有阅尽千古人生,品味多彩生活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感受个性的张扬,体察人生的价值,展示人的尊严,语文教学也就有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并构成其最主要内容。

二、当代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

1. 语文教育理念走入误区,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统一、刻板、功利性的应试教育的阴影下,为了与严格的考试训练相适应,语文教学依然偏重知识技能的训练,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使语文工具性特点更加突出;忽视了语文人文教育态度,削弱了它的人文属性,导致语文学科人文内涵及文化底蕴的缺失,使语文这门充满人性之美、人文底蕴极为深厚的学科,沦为了一种应试的技艺之学。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被彻底忽视,考什么,教什么,不厌其烦,不列入考试范围的内容则干脆不讲,根本不顾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2. 语文课程安排欠缺合理性,人文思想缺失严重。

在课程的设置中,语文这门学科尽管课时并不少,但内容主要被语言、文法、修辞等“理性”内容和八股式写作技巧的枯燥训练所占据。学生被框在课堂,框在语文教材,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了生活实践。

3. 语文教学严重唯科学化,课堂失去人文光彩。

在教学目标上,知识本位的物式目标成为教学目标。有些教学材料也是以语文知识系统为编写起点,过于加强理性知识的传授,削弱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有的语文课堂依然以全盘讲授的物式灌注为主。课堂始终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把过多而又无用的知识灌注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遭到破坏,学生没了自己真实的感受,没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已不会独立思考。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造成学生自学能力缺乏,生活能力缺乏,思想自律能力缺乏。

三、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施策略

1. 提升语文教师的阅读素质。

教师是搞好语文教学的主导因素,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搞好语文阅读教学、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的基本保证。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业务素质、高尚的个性品格,更重要的是要有熟练驾驭教材、准确解读文本的能力,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能力,还要有民主教育的思想。因为,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引下的语文教学,强调给学生充分民主的阅读空间,并不是忽略语文教师的重要性。相反,对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语文教师不再是传声筒机械地传递教材和教科书上的内容,而是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站在思想解放的前沿,关注思想解放中人的发展、人的完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育以人为核心,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2. 打开学生的思路。

从日常生活,从自我、个性,从率直的思想、从真善美出发,把作文中的条条框框和思想禁锢打破,把作文的主题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党的领导扩展到亲情、爱心、个性、自我、自由民主、生活化、平民化、精神物质、率直纯朴、求真、求善求美,忧患意识、实事求是上来。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问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生活积累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为了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我们平时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素质的习惯。这样学生作文时就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

3. 明确目的,激发兴趣,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

能说会写,口笔兼长,正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这已成为现代人才的两个基本能力。不善言谈,拙于表达,敏于思而讷于言的人,不能算作合格人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抓紧时机进行语言教育。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启发他们从未来社会建设者的高度了解口才素质培养的迫切性。说话是个复杂的生理与心理过程,口语表达中双方的心理处于互动互变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懂得心理沟通的方法,是人际交往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