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时间:2023-08-07 17:30: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第1篇

关键词:孔子;孔子教育思想;教师;素质教育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千多年来,他和他创立的学说,对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特别是教育,有着极为深刻广泛的影响,其教育思想经历过历史的洗礼和实践的检验,精华部分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辉,烛照着我们为做好教育工作不断地探索、研究。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研究、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将使我们得到许多积极的影响和有益的启示。本文试结合素质教育对孔子教育思想进行分析论述,以找出孔子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以及素质教育与孔子教育思想方面的联系与继承。

一、重视品德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要旨之一,就是整体性原则,即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尤其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品行修养的培养,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立教。这种思想很多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长期以来从事教学实践,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法上,总结出许多可贵的经验,他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在教育上注意言行一致。他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这表明人的言行的不一致性。由于言行的不一致,孔子提出对一个人的观察,要通过他的行动来检验他的话是否真实。他教育学生特别注意“行”的方面,强调言行一致性,把它作为判断人的道德修养高低的标准之一。他主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要求学生“敏于事而慎于言”,反对“言过其实”的人,强调“行”的重要和多做少说。他还教育学生要做到“仁、义、礼、智,信”,尤其强调要讲诚信,认为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人无信不立”。这些思想,以我们今天的思想教育工作方面仍有借鉴意义。在教育过程中,孔子十分注意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得到全面的发展,他提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全面知识与技能。在注重教育全面性中,孔子曾提出“智、仁、勇”,他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庸》)

二、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开发其潜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注意到了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提出了“因材施教”,培养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他非常尊重学生的品德个性发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子罕》),孔子很赞美弟子子路在这方面的德性,他说:“衣敝温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这种性格无论是环境顺利或不顺利的时候都要做到这一点。孔子还注意从发展学生的特长方面进行教育。他的弟子中有所谓德行、言语、政策、文学四科的区分,这正是发挥其所长教成的。孔子以后的儒家在《礼记》的《学记》中提出教学要长善救失,也是对孔子教学经验的总结。“因材施教”一语是朱熹对孔子教学方法的概括。孔子确定是这样做的。他首先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这就是说对高才生要讲高深的道理,不要限制他的发展,对一般学生就只讲一般道理,免得他接受不了。颜回、子项都是孑L子的高才生,但颜回自己说他只能闻一知二,实则颜回却能闻一知十,可见颜回在高才生里是最突出的。因此孔子对颜回讲的道理是很深的,颜回认为听了孔子的教导,“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也体现在孔子对学生的特点很注意、很了解上。他能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教学。最典型的例子是孔子对“闻斯行诸”一句的回答。冉求问孔子听到就该立刻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当然,听到就应该去做。子路问同一问题,孔子却回答,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有父兄在吗,还应再听取些意见呀!第三个学生公西华就怀疑了,去问孔子为什么对同一问题两样回答。孔子说,冉求性慢,力行差一些,所以我鼓励他听了就去做;子路性急说干就干,所以我要教他慎重一些,多听取意见,这些都是从学生个性特征出发,以补救学生的不足而进行因材施教的。因材施教在今天仍是教学工作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方法,我国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也应创造这些方面的经验。

三、使用启发式教学,主张学思统一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教师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创造,是当今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孔子的启发是相当成功的,往往不给学生现成答案,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常在闲坐时,让学生随意谈论,然后因势利导,引出自己的看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一次他问子路、子贡、颜渊“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答曰:“智在使人知己,仁在使人爱己”,子贡答曰:“智者知人,仁者爱人。”颜渊答曰:“智者自知,仁者自爱。”面对不同的答案,孔子没有直接评论,而是给出让学生思考的结论:“子路可以做仕,子贡可以做仕君子,颜渊可以做明君子”。孔子还对如何启发进行总结,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就是说学生不到想明白而又不得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又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指导学生要在学生有了求知的兴趣、动机、主动性、积极性的时候才有效,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强迫灌输,学习效果是不可能好的,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雍也》)孔子不仅教学生时用启发的方法,自己和别人谈问题,也善于接受别人的启发。后来的《学记》把这一经验总结为善喻。“遵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教学上很宝贵的经验。

四、重视师生关系,主张互敬互爱

师生要建立互相尊敬与爱戴的师生关系。建立必要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关乎整个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活动,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孔子认为在教学中,师生要建立互相尊敬和爱戴的关系。为此,孔子说要持“知之

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的虚心态度,要采取“不耻下问”甚至“每事问”的态度,并且拜善人为师。不仅如此,孔子与学生情同手足,颜渊死,他悲痛不已。他不是把自己凌驾在学生之上,而是出现在学生之中或与学生结伴同行,或与学生席地而坐,或谈志向报负,或述个人情怀,都能做到胸怀坦荡心心相印。孔子的学生用下面的话来述说对老师的尊敬,“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子罕》),这正是素质教育所呼唤的真正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第2篇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和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表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为人处世能力、行为习惯能力等,这与孔子的教育思想相一致。

(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论语•公冶长第五》中说道:“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期望他的其他弟子能像颜回那样,举一反三,有自主的思考,活学活用。这印证了我们素质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思想。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耻下问”是一种学习习惯与态度,这也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孔子对学习方法、习惯与态度的阐述,在《论语》中还有很多,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都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供了可借鉴的维度。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

《论语•八佾》中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清晰地表明了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因人施教的理念,也为素质教育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理念支撑。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循着《论语》的足迹,我们可以感受出孔子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充分展示了孔子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和谐的师生关系,他和学生谈论问题时明确表示:不要因为自己的年纪比弟子们大,弟子们就不敢发表意见了,弟子们在孔子的启发诱导下,依次谈了自己的看法。从中我们看出孔子教育的思想是对学生的尊重,对每个学生的看法孔子并没有肯定或批评,只是说“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来打消学生的顾虑。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与地位。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立德树人

“做人”与“做学问”二者之间关系的处理决定了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与使命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孔子在《学而篇》中就曾提到这个问题:“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不难看出,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于孝道:在家孝顺父母,出外顺从师长,做事谨言慎行,为人爱众亲仁,如果还有闲暇的余力和时间,则可以学习古典知识,增长文化水平。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行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而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是放在第二位的。教育之道———教书育人,这里的人即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存在于世间的个体生命,所以教育必然以育人为本,关乎一个生命个体成长的德行必然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我国古代诸多著作、仁师都把“立德”作为“三不朽”之一。《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同样也表明立德在首位、寻求知识在末位。“立德树人”也就成为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教育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有思想、有内涵、有德行的人是当今时代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与使命是立德树人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人。

三、仁德思想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仁德”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通读《论语》,通过对于“仁”“德”阐述的理解,我觉得“仁”指的是外在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德”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孔子的“仁德”思想强调内省、立志、改过、力行,他教育学生立足于现在,确定志向,将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一)内省

《论语》中这样几段话:“吾日三省吾身”“内省不疚,夫何忧何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虚心学习,向他看齐;见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引以为戒。学生内省自身,有利于其成长发展。

(二)立志

学生要成长就要制定自己的志向,《论语》中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立志是一个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学生只有确立了志向之后,才有了学习目标、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三)改过

《论语•学而》中说“过则无惮改”,认为改过是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一种态度。学生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过错,需要不断地改正这些过错,把自身的素养提升到完美的境界。

(四)力行

第3篇

关键词:孔子;音乐思想;音乐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247-02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探索孔子音乐思想的深刻内涵,对于更加准确和全面地理解孔子思想的整个体系,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感,构建当代青年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深化音乐教育在当代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孔子的音乐思想

(一)“礼乐”思想

“礼乐”思想在孔子音乐思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孔子并不是最早提出“礼乐”思想的人,《礼记・明堂位》中记载:“周公践天子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致政于成王。”《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周公“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周公“制礼作乐”,制定了一系列“礼乐”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不同仪式的音乐和使用乐器的数量。而周代的“礼乐”又不是横空出世、独立产生的,是延续了夏禹、殷商两代的典礼规范和音乐传统。《论语・为政》中记载“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因而孔子的“礼乐”思想是在夏商音乐传统和周公“制礼作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认为礼的深层含义是表达敬意,“礼者,敬人也”。而表达敬意的方式,是把外在制度的约束转变成自我约束和道德约束。

(二)“正乐”主张

孔子晚年由于施展政治抱负的理想没能成功,在离开卫国回到自己的家乡鲁国后,便开始了人生中的另一项重要的内容:整理《诗经》。《论语・子罕篇》中这样记载,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风》、《雅》、《颂》各得其所”。经过孔子对《诗经》“风”、“雅”、“颂”三个部分的整理,将不符合“礼教”的“靡靡之音”删减去,取而代之以高雅、中正的音乐,使其欣赏起来更符合孔子对音乐美的定义――“乐而不,哀而不伤”。他把《诗经》“可施于礼义”的部分,都配以曲调。因而诗经绝大多数都可以歌唱的,使鲁国的“乐音”纯正了起来,礼乐制度也得到了维护和保存。雅乐的正统和主导地位得到了确定和巩固,为大众树立了一种中正典雅的音乐典范和主流趋势。其中“雅乐”修正“俗乐”的意义更在于打造了高尚的精神追求,纯净了内心,至今对音乐教育体系仍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音乐内容和表现中的“美与善”

对于音乐,孔子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诠释,他对音乐最高的评价是“尽善尽美”。在观赏过《韶》后,(《论语・八x》)“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并称其“尽美矣,又尽善矣”。孔子认为这部乐舞不但体现了艺术上美的要求,更表现了高尚的道德追求。孔子看到乐舞《大武》时认为歌舞音乐的艺术水平是高的,但美中不足的是表现的内容是武力取得天下,而不是像尧、舜、禹那样禅让和平地取得政权。因而评价为“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的音乐思想中,把“美”和“善”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最完善的音乐应该是表现形式上体现着“美”,表达的内容的上体现出“善”。既可以带给人以美感愉悦心灵,又可以陶冶性情,传递人间正道。

(四)音乐思想中的“节制”

在孔子的思想里,“度”的把握和“节制”的思想无处不在。体现在愤怒、恐惧、忧愁等情感世界里。表达在饮食、娱乐、审美等生活和思想领域中。同时更为生动、鲜明地体现在他的音乐思想范畴中。孔子认为,人的情感表达不可以尽情发泄,音乐的表达也不可以没有克制,需要用理性的思想加以约束,用恰当的手法和方式进行表达,以求得“中正典雅”的审美效果。所谓“发乎情,止乎礼”,表现的形式要“乐而不、哀而不伤”,反对郑卫“靡靡之音”之音。可见,孔子“过犹不及”的处事哲学和其在音乐情感中“节制”的观点如出一辙。

二、孔子的音乐思想在教育中的应用及意义

(一)孔子音乐思想的美育功效有利于学生心灵的净化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乐记》)。孔子认为音乐的形式要体现“美”,内容要体现“善”和“仁”,形式上要符合“礼”。在当代素质教育中“美育”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思想美、行为美,是美育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与孔子追求的音乐表达的标准互为统一。孔子认为,音乐的感受是源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触动产生的心灵体验。美好的音乐形式、仁善的音乐内容会给听者以美的精神碰撞和思想感染,进而达到美化思想、净化心灵的功效。因而,美育融入音乐教学中,二者互为结合应是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孔子的礼乐思想与学生的养成教育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仲尼燕居》:“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孔子的礼乐思想就是要求人人都能够具有一种合乎礼乐规范的自觉行为,具有自我警醒、自我完善的内在修养。孔子认为“礼”能够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乐”更形象的诠释着“礼”的内涵,二者相须为用。礼乐思想,是对人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约束,运用恰当对当代青年人的行为养成具有指导意义。用音乐来传达仁善美好,来表达礼仪兼备,来表现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用严谨、有序、规范的音乐形式,美好仁善的音乐内容来完善个体的人格,建立心理感受上的审美愉悦之情,使欣赏者能从中领悟到面对自然、生活、人际交往、待人处事中的“礼”和高尚的“行为美”,不失为音乐教育可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孔子音乐思想与当代教育的探究与思考

(一)音乐教育应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音乐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不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涉及到音乐教育的内容。学生们从音乐的学习中汲取的营养与能量越来越多,是素质教育全面深入的结果,是国民素质整体提升和教育质量普遍提高的产物。但仍然可以看到,地区间音乐教育的差异性,阶段性音乐教育的缺失,音乐教育的层次和内容还不够深入,给教育带来的滞后。教育设施、教育的层次和内容分布的不均衡,导致城乡间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差距明显。应试教育、成绩决定一切的教育体系,在高中学习任务重的这一阶段,音乐素养教育一直处于一种为应试课程让路的尴尬处境。音乐教育的内容仅停留在泛泛地欣赏、表演、教习,还是更为深入地感受音乐内涵,碰撞思想产生共鸣,进而延伸到对生命的感悟和对高尚价值理念的理解和追求,体现出音乐教育的层次,值得思考。

(二)音乐教育与“德育”、“美育”的有机结合

孔子的音乐思想中始终不忽视音乐的“教化作用”,音乐对人思想的启迪,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有着重要意义,因而当代音乐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技巧的掌握和音乐的本身,而应和“德育”、“美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途径和载体。通过研究音乐表现形式,辅以精神上的引导与思索,去展现人的高尚品德。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乐象》)的教育效果。

(三)音乐教育应抵制当代不良音乐的影响

第4篇

胡总书记在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论述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需要和谐,校园需要和谐,课堂教学亦需要和谐,课堂教学的和谐程度决定着有效教学的达成度。

孔子是素质教育的最早倡导者和践行者: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主张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品行善恶,不论聪明愚笨,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开设“六艺”大课堂,重视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体育卫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方面,孔子先于苏格拉底首创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法,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以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形式,借鉴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课堂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关于我们现在推行的素质教育,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在其教育访谈录中,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强调了三点: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理念得到贯彻,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不断涌现,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所转变

(1)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时代呼唤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当今学校教育面临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化、信息社会化的三大挑战,教育既要创新又要传承。学校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成长,主动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做智慧型的教师,才能适应教育的需要,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2)建立充满智慧、和谐的课堂。学习实践在课堂,一切教学改革的核心和落脚点在课堂。而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教师和学生,最终评价指标则是学生的学,因此,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只有充满教育智慧的教师才能营造充满教育智慧的课堂,才能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才能实现和谐课堂的终极目标。

“智和”课堂应成为社会教育的主流

(1)智慧型课堂研究现状

“智慧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在我国,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智慧”观。在国外,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古希腊智者派就建立了以心智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启智教育。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得到社会普遍重视,启智教育逐渐被以获取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学主义教育所替代。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一个人最关键的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学会如何获得知识,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智慧”和“智慧教育”又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自上世纪90年代来,国内外对“智慧教育”的研究再次兴起,世界发达国家,在教育目标中,普遍重视学生智慧的培养;在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发表言论,阐述“智慧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靖国平博士2002年发表了《“转识成智”:当代教育的一种价值走向》等文章,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陈桂生教授在《也谈有智慧的教育》一文中指出:“以‘有智慧的教育’取代‘缺智慧的教育’,恐怕已属大势所趋。”总的来看,专家学者们所论述的多侧重于理论层面,“智慧教育”多以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理论和理念被提出,在具体实践层面涉及较少。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有部分学校开展了该领域课题的研究,特别是在江苏省,如南京市拉萨路小学的《小学智慧教育实践研究》,南京市北京东路的“情智教育”研究,张家港市实验小学的《智慧型课堂教学的研究》,无锡市新安中学的《打造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等。但是,这些研究也多处在探索和研究的初始阶段,缺少更高的理论建树和极具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

(2)和谐教育的研究现状

全国不少地方已经或正在进行和谐教育研究,其中,江苏省开展得较为扎实有效,其中不少小学在“和谐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开展的《和谐教育与发展模式研究》,张家港市妙桥小学开展的《构建充满和谐与智慧的理想课堂研究》,从这两个课题的选题及研究内容看,它的外延要远远大于课题的内涵,实际上它们的研究已突破了课堂,延伸到整个校园氛围的营造以及家庭与社会的教育潜环境。吴忠市利通街第二小学的《和谐课堂有效教学行动研究》、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的《和谐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丹阳市建山中心小学的《和谐教育模式研究》则侧重于课堂教学的研究。

另外,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本着“智趣教育”的办学理念,“以智启智,以趣激趣”,形成了“以情换情”、“以趣激趣”、“以智启智”、“智趣交融”的全新的教育内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智和课堂与之联系及区别

(1)“智和”课堂从智慧教育研究和和谐教育研究中吸取有益的成果,从智慧教育研究中寻求他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可贵的尝试,实施于我们的课堂;从和谐教育研究中借鉴他们的理论成果,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不论是智慧教育研究还是和谐教育研究,都只从某一方面入手,而我们的课题则试图从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是本课题与之的最大区别。

(2)“智和”课堂选题即贯穿了传统文化孔子思想的精神内核,以“智”为切入点,以“和”为归宿,对如何让课堂充盈智慧的光芒,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并最终实现课堂的和谐,师生的和谐,生生的和谐,乃至生命的和谐。这也是“智和”课堂追求的至真至善之境。

“智和”课堂的实践意义及理论价值

汲取孔子教育智慧,进行智、和课堂教学探索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1)实践意义

1.课程改革的核心和落脚点在于课堂教学,任何忽视课堂的教学改革都是短视的、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成长,教师专业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引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可以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开辟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让教师专业水平与课改齐头并进,从而打造一支立于课改潮头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拓展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并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实证践性资料。因此,本课题研究对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汲取孔子的教育思想,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营造一种充满智慧的和谐的课堂,减少无效劳动,提高课堂效率。进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社会效益的终极目的。

(2)理论价值

第5篇

关键词:学习方法;现实价值;教育原则

中国各个阶段的教育界也没有忽视过《论语》中教学理论的研究。教学理论包括教与学的理论,而《论语》中都相应提到了这两方面的理论内容。《论语》中的教学理论具体全面,融汇着孔子独特的理论见解。

一、教育原则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适应当时文化下移历史趋势,创办私人教育的教育学家。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孔子总结了内容丰富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学做出了贡献,中国之有教育学,可以说是从孔子开始的。

(一)有教无类

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在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他又学问之后就回馈社会,宣称只要是十五岁以上的人就教,打破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才能继续升学的限制,也开启了平民教育,也就是“有教无类”。这一思想,使教育开始走上了大众化、普及化。他是大量的、而且是有系统的传播贵族学术思想到人民之间来的,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人。他又是把当时贵族宗庙里的知识,变化成为人类社会中“共有、共享”的学术事业,也是第一人。这一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的教育观念,不但是后来学术平民化的开端,同时开了自由民族共和的先锋。

(二)因材施教

子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这段话皆就他们的性格而言,侧重在天生的气质和性向。孔子在平常生活中了解学生的性格,而且根据能针对每个人的特点,予以指教,使之在政治上日趋成熟。所谓“因材施教”,正是由此展开。孔子的学生原来也是平凡人,但是受过教育之后,使人刮目相看。孔子认为人的本性中与生俱来的先天的东西是接近的、差不多的,但由于后天的习染的结果,而显出了很大的差别。既看到了先天因素在人性发展中的一定作用,也看了后天因素(主要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发展的重大影响。

二、学习方法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师与生之间根本上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是一种交往关系”,所以要实现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师在教育原则上有改变,同时也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己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一)学无常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为改之。”

孔子的老师老子也提出“圣人无常师”,意思是圣人并没有固定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仅仅要向书本学习,而且要向社会学习,吸收每个人的优点、长处,就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韩愈在《师说》中也提到“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也。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以才有了“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比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同样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也要向社会实践学习,否则我们就是“本本主义”,只会落入条条框框之中;同样,我们的老师不仅仅是教课的固定老师,每个人身上的优点同样都是我们的老师。

(二)不耻下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不耻下问”,就是要亲自作调查,亲自了解情况,正如孔子所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不耻下问”在当今涵义有两种:一是不仅向君子、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人;第二种涵义是指因求教于人将可能带来耻辱,这是很难得的榜样,而榜样的作用是可以影响一个时代的。现在“不耻下问”已经成为一句成语,就是“不知为不知”的原则,为学到知识而忍辱负重。虽然现在可能已经不会因为学习而“忍辱负重”了,但是“不耻下问”所体现的那种不掩盖自己、不怕丢面子丢身份的态度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

三、现实价值

《论语》中的教学思想不仅仅这些,有太多的精髓,如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育方式和积久成学的学习方法对当今的教育事业发展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所以《论语》在当今教育事业发展中有着深刻的现实价值。

(一)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们在当今的教育中应该注意到学生的性格及的不同,对学生实施不同程度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下迅速发展,取得最优的教育效果。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在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总结这方面的经验。

(二)不耻下问,吸取更多知识

现今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加讲究所谓的“自尊”,更加认为向别人问一些自己不懂的事情很丢脸,更别提向比自己身份低下的人了。这也就造成了韩愈在《师说》中提到的“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结果。所以我们要学习孔子提出的“不耻下问”,这样才能解决更多疑惑,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愈来愈多。

结语:在简单分析孔子教学思想之后,孔子教学思想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在人类已经迈入21 世纪的今天,仍然有着无可否认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仍然散发着独有的魅力。在教育改革深化和素质教育事业推进的重要时期,我们更应该对这本底蕴丰厚,内部含义的文化古籍进行研究,对其中的教育思想进行“去粗取精”,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齐临.论语真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东方桥.读论语的方法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第6篇

[关键词]孔子 “有教无类” “乐学” “因材施教” “变通”

正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只靠政令、刑律去治理国家,百姓只能被动地去遵纪守法,而不能够有廉耻之心,不懂得为什么要自觉地去遵纪守法,是不能够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的。如果用教育的方法去教育人民,使人民能够用礼法去约束自己,懂得言行的规范,就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那么国家就能够得到治理,孔子认为政令、刑律都不如教育更加有效,因而孔子一生开私塾,广收弟子三千,有才能者就有七十二人,因而孔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发展,他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我在这里仅仅就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点进行分析。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受教育。又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的。这在当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仅仅是王孙贵族,普通人的子女也可以接受教育,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孔子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他认为人的素质都是一样的,只因为环境与教育的不同,才使人有了差别,尽管当时孔子已被人尊为圣人,但他始终强调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人,是学而后知的。由此可见,他认为任何人只要受到教育都可以成为圣人,他强调学而后知,不仅是谦虚,也是他的信念。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后身体力行,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了他的主张,在他的弟子中就有各式各样的人,既有贵族,也有被称为鄙人的下层人士,也有像颜渊那样的贫穷的人。孔子教导学生要注重提高道德素质,也提倡老师要讲究职业道德。

从以上可以看出,孔子把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如果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只懂搞教育,而不懂道德要求,那么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一个有很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学家,却助纣为虐,为战争贩子研制杀人武器;一个掌握有高超印刷技术的科研人员却研究和大量印刷假币,严重干扰和威胁国家经济,这样的人于百姓、于国家、于社会有何益呢?值得欣慰的是,现在有许多有识之士已开始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点是道德教育。

在学习态度方面,孔子推崇的是使学生“乐学”。《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可见孔子非常重视要使学生愿意学习和乐意学习,他从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迷上了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他说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还对别人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从这些议论可以看出孔子本人就是非常乐于学习的人,正因为把学习当作乐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成为博学多识的人,所以孔子认为要想使学生学好,首先要让学生“乐学”。

为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他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在教学中 "因材施教"。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见《论语·先进》)这个故事就是比较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如上面所说,孔子的学生之所以各有所长,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结果。

孔子能熟练运用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学生想弄明白而不能弄明白的时候,不去点拨;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清楚时,不去启发。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孔子的教育方法灵活多变,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除了以上关于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贡献以外,孔子还难能可贵地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并且身体力行。他现身说法地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年龄阶段的限制。这种学而不厌的精神,不仅成为千百年来鼓舞中国广大知识分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光辉榜样,而且在当代被进一步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最有价值、最富于创造性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思想。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其创新、创造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启发式教学,要求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目前我们还有相当部分教师还没有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状况必须下大力气扭转。哲学告诉我们:变,才是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变就不能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参考文献:

[1]《论语》

[2]《论语名言解析》

第7篇

在经济体制不断变革,社会政治体制不断完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的今天,教育必然随之发生相应的变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社会、时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1988年初,全世界的75位诺贝尔获奖得者在巴黎的一次会议上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我们的素质教育是否可以从智者的思想中找到启迪,从积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找到突破素质教育颈瓶的“秘方”?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这剂良方:提倡国学。

一、认识国学

什么是“国学”?通常的解释是,国学是中国独有的传统学术,它是有别于西方学术、独具特点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理念。1906年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所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在现代,“国学”可以理解为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即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

二、素质教育需要国学

(一)社会的呼唤

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却降低了,是非、善恶、美丑混淆了;见识增多了,但公民责任感、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等意识却淡薄了。我们应该反思。提高国民素质是良方,提高国民素质的希望在教育。在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是具有普及的价值意义,与时俱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在科技革命给人们物质生活带来丰厚财物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失调,国学成了是医治社会道德沦丧的“良药”。所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

(二)教育的呼唤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心理浮躁、目光短浅,有的甚至丧失了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从上世纪90年代起,基于国民素质的下滑,为提高国民对我国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国民良好的道德品质,我国一些学者提倡“国学教育”。1、国学源自教育教育家孔子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国课程标准上阐述的教育宗旨是:教育要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看出,教育宗旨从做人的根本出发。而“国学”人生哲理丰厚,对青少年道德信念、人格熏陶、人生智慧、精神价值、文化能力、习惯养成的培养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2、国学基于立教之本龚自珍讲“亡国先亡其史。”中国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开展国学教育就是让孩子们很好地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优良传统、民族精神,从小立人,长大立国。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国学是对学生进行人文、道德教育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三字经》、《四书》、《五经》等,这些堪称经典之作。学生读之、诵之、背之,不仅将许多经典故事、名言警句铭记在心,更重要的是励志怡情,明理启智。

三、素质教育中融入国学的方式

国学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而使之不断裂;使中华民族的经典通过后代学者不断地诠释,不仅“继绝学”,而且不断丰富发展,致使中华民族文脉愈来愈昌盛;通过国学教育,为中华民族培养了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素质教育中进行国学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国学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今天的国学不是对传统国学的简单回归与重复,而是用现代意识,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思想与学术,避免沉溺于单纯复古。要具有世界意识,开阔视野,注重古今文化的结合,将国学放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大格局中进行定位,建设既融合世界潮流,又富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国学。如在孝文化建设中,我们借鉴西方母亲节的形式,将孟母的生日作为中国的母亲节,借此进行中国传统的礼孝教育。还有现在的教师节,如果将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纪念日,将古今文化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便于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其次,运用现代媒体,使生涩难懂的国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国学因为以我国传统的学术作为依托,有一些难以理解的生涩的词语,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当前的科技,将国学内容制作成Flash短片或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充分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国学学习。借此培养孩子国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国学学习效果。

第8篇

 

关键词:隐性课程 大学阶段 音乐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即课表中有课程规定的一部分教学活动;隐性课程又类同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等,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一、隐形课程的发生及实施中应把握的要点

两种课程类型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与特点,其中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1.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2.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3.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4.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5.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6.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基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四点:1.能够广泛地深入学生中间。2.控制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活动。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保持目标一致。4.具有优化育人环境及氛围的作用。

音乐素质教育是大素质教育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类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存在,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学习的特性彰显隐性课程的需要

(一)德育功能。德育自古以来是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早在孔子时期,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把审美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孔子还说“移风易俗,莫过于善”,音乐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表达思想感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数百年来,德育一直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音乐使人向往美好的事物,丰富美好的思想。如慷慨激越、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斗志,唤起民众,其铿锵有力的节奏,激励一代代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发扬祖国优秀灿烂的文化。

(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如今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课题,音乐是时空的艺术、想象的艺术,想象恰是创新思维的源泉。科学家贝弗里奇说过,“音乐有助于直觉……在感情上音乐带给的,近似于创造思维活动带给人的,而适当的音乐能帮助造成适合于创造性思维的情绪。”爱因斯坦甚至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音乐能激发人的无穷思维和丰富想象力。学习乐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手、脑、眼、耳并用,能开发儿童的大脑,使头脑聪慧,形象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有明显提高。长期受到音乐启迪的学生,能在桎梏的思路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强大的创造力,从而思维敏捷,精力更集中。生理学家认为音乐对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均衡发育合理运用,有明显的协调作用。

(三)建立多元文化观。人类社会是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我们应培养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学会从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建立起国际文化交流的良好沟通。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传统,还要了解外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在这种双向互动中促进学生们思想和谐向上成长。

三、音乐素质教育中隐形课程开发的条件

音乐教育的任务不是通过课堂教学能够达成的,是需要慢慢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其融合,进而形成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因此,关注隐性课程的开发,尤其需要关注音乐素质教育。如何从大学教育中开展起来,笔者认为有以下五点。

第9篇

一、平等互谅法

教师要放弃“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建立平等、互谅的关系,决不能用成人标准要求学生,把成长中的中职学生塑造成固定模式。素质教育强调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式的互通有无的关系。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待人接物误区种种,“唯我独尊”屡见不鲜,性格偏激,心理缺陷多,易动怒,难接触。如果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正视,不能接纳,粗涉,哪来的平等互谅?对待朋友要宽容,对待中职学生更有宽容。只有宽容才能平等、才能互谅,才能感悟到中职学生的“好”,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二、师生互补法

现代信息网的形成,学生的接触面很广,懂得的东西很多。教师如果回答不出学生的提问,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教师必须抛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陈旧观念,勇敢地敞开心扉,及时充电,像孔子那样“博与诗书,察与礼乐,祥与万物”。中职学生很多都对计算机感兴趣,接触大千世界的东西很快,虚心向学生学习,从学生的个性特长中吸取养分,这样既鼓励了学生,又提高了自己。把个性特长作为评价“好学生”的标准,师生之间就会建立融洽的关系。

三、轻利重义法

面对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推进时期,许多评价手段还很不完善,在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和家长心目中,还存在以“优分数”“及格率”论“英雄”;家长只认分数,只认名次,常常责怪我们中职学校的教师只教学生技能,天天说教,考试不看分数,是“不务正业,误人子弟”。探索评价新标准肯定会付出“利”的代价。但是,没有这一代价,就不会有创新,就不能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改革是阵痛的,阵痛之后才会有“新生”。中职学生就像一只小小鸟,如果人为地给她的翅膀缀上黄金,“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如再用“背得多”“考高分”“好学生”那一“陈规陋习”来评判教育的优劣,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多层次、复合式、竞争型人才吗?能判定这样的学生就是我们要求的“好学生”吗?现实已经给予了无可辩驳的答案。

四、展示才华法

素质教育,是在人的先天禀赋的基础上,促进人身心结构的健全、智慧才能的开发、人格的完善的一种教育。让有“强记性,重分析”者展示成绩;有艺术天才者“高歌畅舞”;有奇思妙想者“遨游天宇”。给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广阔空间,“驰骋寰宇,挥洒奇意”的大舞台。只要从学生的自身特长去给予恰当评价,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焕发出活力,用行动证明自己,就是职业素质教育的成功。

职业教育改革早已经起步,中职新课标早已开始实施,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课程改革和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创新意味着对传统的扬弃,既要从教学方法上创新,更要从评价手段上创新。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以上四种评价现代“好学生”标准的方法,是教学实践之管见,草拟出来以求教于同仁,望不吝赐教,以便把思想政治课这桌“大餐”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07:82,87.

第10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育;音乐教育

众所周知,教育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这已是社会发所证实了的客观真理,物质生产的发展表明,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同生产工具的技术水平相适应,才能产生应有的生产能力,推动物质生产的发展,劳动者培养与提高则应依靠教育,另外,教育担负着道德和思想建设的重任,它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同样,音乐教育在教育也是极其重要的。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传统的应试教育已向素质教育过渡,在音乐教育机体中,我们应该与之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通过音乐启蒙教育,首先可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认识;其次可使学生劳逸结合,获得全面发展;更深层次地说能让学生陶冶情操;再次音乐教育能使学生在音乐专业方面得以发展。

在古代,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对音乐教育都是非常重视的。早在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儒家派首次提出且实施了六艺:礼、乐、身、御、书、数。其中把音乐列入“六艺”的第二位,当时孔子还重视乐教,首次将音乐列为音乐教育的内容之一,且强调了其社会功能,确立了尽善尽美的音乐审美标准。他还把音乐作为修身治国之道,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此可见,在古代春秋时期的诸位大教育家已将音乐教育提升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是相当重视的。

历史的车轮不会重蹈覆辙,但就当前社会贫困地区音乐教育现状来看,在诸多方面还不容回顾历史。

在新形势下,究竟我国贫困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开展的如何呢?值得思考!

现如今音乐教育和其他技能性教育――如美术教育一样,远远后滞于文化课。就拿笔者当地中小学音乐、美术等技能性课程安排来说,在小学每周音乐课共一节,经查实,其中一至三年级学生音乐课仅给学生教一些简单的歌曲,四至五年级才能教唱简单的谱例及音乐常识。而中学也是这样,有的学校甚至是两周才一节,这还是城镇中小学。那么可想而知,农村中小学的音乐课是如何开展的,再不要提第二课堂。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也值得我们深思!

一、造成贫困地区音乐教育滞后的原因

1.教育观念落后,重视不够

陈旧的教育观念是造成这种现状停滞不前的首要原因,思想上不能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那怎么能付之于行动呢?素质教育谈何容易!从学校这个大环境来说,首先是学校重视不够;其次是家长重视不够;再次是学生重视不够。

2.专业教师队伍奇缺

就拿笔者所在地来说,城镇中小学专业音乐教师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乡村中小学几乎没有专业音乐教师,在这种状况下如何开展音乐课教学、如何开展第二课堂。

3.经济欠发达、办学条件困难、设施落后

没有良好的经济做基础谈什么都是纸上谈兵,是不切合实际的。据调查,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在物质上都难以保障,还谈什么精神上的充实与享受。另外,现在农村中小学有些学校还是全校共用一间教室,几个年级在一个教室上课。也就是说,这些学校连最起码的教学基础设施都不能保证,再谈不上充实音乐教具,学生落实艺术修养,更无从谈起。

4.环境闭塞

二、解决策略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要做好这一点的首要任务是借新一轮课改,开展校本培训之机,加强素质教育新理念的学习。

2.加强制度建设,将音乐教育纳入考核

我认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各中小学校应该将音乐教育及教学效果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让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全都重视起来。

3.应加强专业教师的配置

第11篇

关键词:孔子 思想 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C-0007-03

在中华文化灿烂的历史长河中盛开着一朵鲜艳的国学之花,那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作为先哲开创的儒家思想,传遍了中国大地,被各家学派继承和发扬,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中国教育的发展改革中极具现实意义。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开创教育的先河,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都对孔子创造的思想怀有崇敬之心。

一、私家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势力把精力集中在维护自己的统治上,开展争权夺霸的斗争,而放松对教育的统治,“学在官府”的教育现象开始改变。随着各诸侯国争相养士,士阶层兴起,并要求接受教育,出现了私家学派创办的私学。

孔子在当时创办了第一所私学,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为平民子弟通过受教育进入仕途提供了机会。各学派相继创办私学,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学校的形式由官办到私办,再到官方主办私家主持,官私合办经历了多种形式的变革。沿着孔子开创的私学教育看看我们当今的办学形式。当代中国的大多数学校是属于公办性质,并与义务教育相配合,国家出资办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要求的提高,现有的公办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各类民办学校开始出现。民办学校的开办为学生提供了选择受教育的机会。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一)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从贵族到平民没有等级地域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求学者只要主动给孔子带一点儿见面礼,孔子是没有不教诲的。在古代阶级社会里,孔子突破等级制的束缚,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使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了平民,扩大了学校的教育对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们当今的义务教育正是“有教无类”的现实反映。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平等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只要是适龄儿童都要接受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学生只用交极少的费用,类似孔子的“束”。可见,“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仍在延续。

(二)“庶、富、教”与教育作用

孔子把“庶、富、教”作为立国的三要素。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一个国家人口众多就要发展经济使人们富裕,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但光有物质文明是不够的,极度的富裕会使人们失去自我,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那就要在国家富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教育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先富后教,发展精神文明,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保障人民的最低生活水平。我们一直在提实现“共同富裕”,政府和人民也在采取各项措施向共同富裕发展。近年来,人们关注的视线转移到教育上来,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中国的强盛,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文化软实力更为重要。国家的发展需要经济的支撑,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技的进步就需要教育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知识、有思想的创造性人才。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是我国一直追求的,也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2008年,我国发生了汶川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带给整个国家极大的创伤。转眼间七年过去了,当时的灾区恢复了正常生活。大灾之所以得到有效的救援,不仅是国家物质文明的支撑,更重要的是灾难发生后中国人民团结的力量,一个个感动人心的事迹、一次次温暖人心的慰问、一场场振奋人心的救援,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育提高了人民的素质,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孔子的足迹印在每位中华儿女的思想里,指引国家的发展。

(三)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

“书、数、礼、乐、射、御”是孔子六艺教育的内容。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用诗歌来振奋精神,用礼仪来规范自己安身立命,用音乐来完善性格,增强内在修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不同的内容,达到自身的完善。六艺教育提出以来,被中国古代各家学派采用。

孔子的“六艺”中不仅有需要识记的诗、书,注重外在行为的礼仪规范,注重内在修养的乐,还有实践演练的射、御之术,真可谓是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这与我们一直在提的素质教育十分相似。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几千年前孔子教育内容的集成与发展。

(四)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与教学方法

中国最早的启发式教育诞生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这是一种注重开发心智的教育方法,把握最佳的时机启发心智,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启发诱导教育之下的学生,能够把握问题的本质,由此及彼,归纳总结,自主学习。

现在的学校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教师大多是一味地讲授,学生为了考试机械记忆。这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缺陷。针对这一问题,课堂教育逐步改进,向启发诱导的方向发展。教师们也在采取各种方法,如小组讨论、课前预习、提出问题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学习兴趣。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把知识作为兴趣甚至比生命还重要的事,那就达到了学习的效果。这就要注重学生的特长与兴趣,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予以恰当的引导,实施教学,这就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孔子的教育实践里凸显得淋漓尽致。孔子对学生的教学采用谈话的形式,一次与子路、冉有、公西华谈话,“子路问:‘闻思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论语・先进》)孔子对学生提出的相同问题予以不同的回答,引起了公西华的疑问,他想知道为什么,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孔子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冉有本来面对事情退缩,所以鼓励他去做;而子路性格有些急躁,所以引导他三思而后行。当今的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优点,对缺点给予恰当的指导,引导其改正,不论鼓励还是批评都要恰到好处,不偏不倚。

三、教师观

教师在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道德的感化者,更是学习的引领者。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先哲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出延续至今的教师观。

(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好学,对于学习和工作没有满足的时候,教导学生学而不厌。他的教师观被弟子称赞,公西华说“正为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要继承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快速更新,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及时了解最新学术动态,更新知识观念,做到重视学习,以求不断进步。

“诲人不倦”的精神更值得提倡。我们可以发现,在学校教育之外出现了补课的现象。一些中小学教师为了谋求个人利益,在校外开设辅导班,课上不把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严重背离了“诲人不倦”的教师观。孔子在当时的战乱时代都能做到为学生学习而教学,而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的教师却做出这样的行为,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教师首先要正身立行,起到模范作用,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自己都没做到,反而要求学生做,效果可想而知,学生肯定是不情愿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所以教师要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对学生、对家长、对同事要以礼相待,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三)“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感情,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生活状况和家庭情况也给予照顾。他说“爱之,能毋劳乎?忠焉,能毋诲乎”。孔子对学生的爱本身就是巨大的教育力量,他的仁爱之心感化了弟子,在他去世后几位弟子都去为他守灵,一守就是几年。这对当今的教师仍有借鉴意义,教师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去教育、感化学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敬仰。2012年5月8日,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张丽莉老师弘扬了大爱无疆、舍己救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她为了学生恪尽职守、敬业奉献,践行传统美德。她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家长的认同、学生的尊敬,被评为“最美女教师”。

“仁者爱人”也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为“教学相长”提供条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单方面传授知识,应为学生答疑,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切磋学问。

四、总结

孔子思想的足迹涉足古今教育的每个角落,创办的先进私学引领时代潮流,携带各阶层的学生走进教育的世界,学习全面的教育内容,感受因材施教的兴趣学习,获得身心全面发展。他的教育实践,为先进教师提供了榜样,带领现代教师走出一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的优秀教师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赵秋丽.中国需要孔子,世界也需要孔子――201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综述[N].光明日报,2012-10-15.

[2]孟灵峰,季雪娟.追寻孔子的足迹[N].中国教育报,2004-12-13.

第12篇

【关键词】师生关系 中学教育 和谐

我国中学教育目前施行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成功的人格为目标,以强调青少年思想教育为灵魂,本质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师生关系是中学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对教育的质量、学生人格的培养以及能力的提高都有比较重大的影响。只有建立了和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搭好了这座沟通的桥梁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同时,由于我国近年来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中学教育的升学压力也在逐年加大,社会大众对成绩的重视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了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视程度,中学教师又面临了有一项挑战:如何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显而易见的,要完成这项挑战,必须以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对于如何建立并维持和谐的师生关系,笔者有以下的建议:

一、制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不仅是对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帮助,更是提高中学教育的质量,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所必不可少的基础环境。良好教育氛围的打造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各方面共同的努力,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可能的。由于当今社会有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在肆虐,有部分教师受其影响,导致其工作有所偏差。学校应当针对这种现象建立完善的奖惩体系,并加强对教师不良思想作风的纠正。另外,学校应当同社会主流媒体一道对社会舆论进行适当的正确的引导,帮助大众将关注的重点放到全面施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功人格上面来,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考试的结果,追求升学率。同时,为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师生能在较小的压力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教育质量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弘扬高尚的师德之风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人民教师在教育事业上最为强大的武器,高尚的师德也是教师千百年来受人尊敬的最重要的原因。韩愈在《师说》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工作不仅是要教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成人”即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有着独立完善成功的人格的人。教师需要自觉地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道德风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用自己的优秀的品德,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对学生言传身教方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学校应当定期对教师进行师德方面的培训,弘扬高尚的师德之风,不断纠正教师的不正确或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让教师的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拉近师生间思想上的距离,让每一位教师都以完美的姿态展现出当代中学教师的风采。

三、强调“教而无类”平等施教

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从教四十余载,弟子三千。门下既有身世显赫的南宫敬叔,孟懿子,又有出生卑微,处于社会底层的颜回,曾参,更有“梁父之大盗”颜涿聚,其弟子身份繁杂,性格迥异,除此之外年龄经历也是各不相同。但是孔子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他们,以自己突出的人格魅力,高尚的品德修养,渊博的学识涵养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敬仰,最终培养了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孔门十哲,从此孔门师徒千古流芳。孔子在教育上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除了他能力、学识,学生的优良资质等各种因素之外,想来师生间的关系是相当和谐,融洽的。显然孔子“教而无类“的教学理念在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他赢得了学生的好感。笔者认为我们当今的中学教育也应该学习发扬孔子这种教学理念。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这样一个阶段,学生纯真而敏感,老师的言行举止,语气态度都可能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中学教师更应当注意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平等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同等的优质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增强学生“主动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甚至让学生感到一种不可抗拒的压迫性,这往往让学生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完全处于被动,被动地接收知识,被动地接受教育,这种被动性对教育的质量,对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都是消极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消除或削弱他们长期以来养成的“被动性”。教师应当“以人为本”,多换位思考,尽可能多渠道地去了解学生的想法,不管是在教学工作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都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地与自己沟通,并在充分交流的保障下进一步调动学生各方面的主动性,以此削弱学生的被动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需要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多给师生搭建这样一些交流的平台,帮助教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对教职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帮助教师改变原来的对师生关系的一些不恰当的观念,提高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能力,鼓励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此同时加强对这方面的考察,定期从教师和学生那里获得反馈,进行科学的分析,有效地调整各项制度,保证能更好的给师生关系的和谐建立提供有利条件。

五、找到权威和民主之间的平衡点

要建立并维持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处理好教师应有的权威和学生推崇的民主之间的问题,这也是师生之间的主要矛盾所在。民主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而权威的核心则是“服从”。一方面,民主要求不断削弱权威,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强有力的权威来保障民主的有序性。权威和民主的关系其实是看似矛盾,事实上并非绝对对立的。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的合法权威是必要的,毕竟亲少年还在成长的过程中,各方面都还不成熟,认知能力有限,需要老师的教导。赋予教师合理范围内的权威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必须要强调的是:这里提到的权威并非是“强制”,更非是“施虐”,它是指在师生平等交往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教育的效果,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而使用的一些合法的,合理的权利。在建立和维持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师生都需要在权威和民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保证两者都在合理范围之内。一旦这个平衡失控,就有可能发生“教师压迫学生”或者“学生目无师长肆意妄为”等问题。

总的来说,师生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但又比较特殊的关系。古来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也存在“亦师亦友”这样类似朋友的师生关系,但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有别于亲子关系和朋友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着自己独到的方法和艺术,并且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注定了它是教育界长期关注的永恒的话题,必将是教育者在教学工作中要去共同摸索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静.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03,(7)

【2】董齐.师生关系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J】应用心理学,2001,(2)

【3】张敏.论师生关系的文化意义.湖北社会科学,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