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31: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体育素质训练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目前,素质拓 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属于短期培训,这显然不符合初中体育教学的长期性特点。并且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初中学校在实现人员、设施等素质拓展训练的配备上有一定的困难。此外,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必须以课程化为保障,然而目前许多学校无法实现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化,或者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2.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2.1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传统体育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素质拓展训练能够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例如许多学生存在焦虑、恐惧、自卑、胆小等心理弱点,而针对这些问题,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时,教师可以开设专项训练,使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得以提高,进而避免学生出现消极心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
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存在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在教学内容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受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弱化,减少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成为许多学生面临的难题。而素质拓展训练就能够很好解决这些问题。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以上问题,设置专门的训练项目,促使学生交流与协作,并通过正确教育与引导,使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在训练中得到相应的提升。
3.如何加强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1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设计与安排
目前,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实施,主要是由于其属于一门新兴课程,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同问题与解决方法,还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其可行性,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影响以教学方法等。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素质拓展训练的预期教学效果,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考虑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设计与安排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课程。如此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3.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初中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为了加强素质拓展训练在其中的应用,就必须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为充分发挥初中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优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目前,许多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并不理想,许多学生的体育教师的在素质拓展训练这一方面的教学经验欠缺,无法充分实施素质拓展教学。许多教师的体育教学技能仅仅满足传统教学模式的要求,而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的教学方式所强调的内容却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技能不匹配。并且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缺乏对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的正确认识。因此,为了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目前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形势,保证素质拓展训练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引入初中体育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与价值,就必须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3.3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由于素质拓展训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特殊性,这就要求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和其它教学资源。因此,就必须加强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使其教学价值得 以充分的发挥。例如,学生的操场或者体育馆就是教师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场地,或者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限制的桌椅、板凳等,将其作为训练器材,又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相对简单的训练器材才完成素质拓展训练教学任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属于一门新兴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可行性,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加以改进与完善。然而这并不影响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与价值,素质拓展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符合新课标要求,在未来初中体育教学中必然得到广泛的应用。
[ 参 考 文 献 ]
[1]李莉娟.浅谈初中体育教学当中拓展训练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4(17):342-343.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训练量
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处于青春发展期,而田径作为一项历史十分悠久的运动,可有效促进他们思维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体质状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组织他们训练,并掌握好田径训练的强度与训练量,只有采用恰当的训练方案,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田径训练效果。
一、初中体育教学影响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主要因素
(1)社会因素。现阶段,我国的田径运动水平整体不高,在社会上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田径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不高,教师对田径运动了解不够完善,制定的方案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很难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影响训练效果。(2)家庭因素。大部分家长比较关注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情况和考试成绩,对体育教学中的田径训练不够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在无形中为初中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平常参加的田径训练较少,在训练中很难合理把握训练强度及训练量。(3)教师因素。在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活动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学生自身对田径训练知识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教师来获取。但是不少教师的田径专业素质较差,采用的训练方法传统落后,与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不协调,影响训练质量的提升。
二、初中体育教学优化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有效策略
1.完善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体系
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完善的训练体系是提升训练质量的关键保障,所以,学校和体育教师应共同商讨、研究,构建一个完善的田径训练体系,保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协调。(1)学校应真正关注学生身体发育和健康,调整好文化课学习与田径训练的时间,避免彼此之间出现冲突,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2)初中体育教师应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田径训练计划,在课堂上严格执行,保证计划得以贯彻落实。(3)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田径专业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保证可以胜任田径教学。在训练活动中,教师应掌握与田径相关的体育知识,认真研究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一套适合他们的田径训练方案,并科学设计训练方式、安排训练内容,不断分析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训练效果。
2.协调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适度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活动中,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保证二者之间相互协调、比例科学。田径运动对最终训练结果要求较高,只有训练过程具有较强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才能促使学生获得较好的训练效果。因此,在平常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田径训练时,应掌握好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之间的平衡,不仅需要关注高负荷、高强度的训练模式,还应注重训练量,保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合理化。同时,初中体育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田径专项训练,专项训练能够有效训练他们的力量、速度、爆发力和意志力,可有效提升其田径成绩。另外,教师应将田径训练强度与专项训练有机结合,遵循适度性原则,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将专项训练的强度和力度适当降低,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专项训练与普通训练相融合。
3.提升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科学性
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初中体育田径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情况,科学安排训练强度与训练量,提高训练体系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前提,提高他们的田径水平。假如初中生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过大,容易出现肌肉拉伤或酸痛等现象;如果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过小,则又无法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即使他们长期训练,也难以提升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同时,初中体育教师应把握好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范围,并按照这一科学体系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先引领他们进行力量训练,然后逐步提升训练强度,增加训练量,提高速度,最终提高训练效果。另外,教师还应注重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稳定性,保证学生每天都能够参与一定的训练,让他们的身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刻准备进行田径训练。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制订科学的田径训练计划,精心设计训练方式与内容,保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合理性,组织他们参加田径训练,提高其身体素质和训练效果,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斌.试分析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J].才智,2015(14):131.
关键词:初中体育 学生主动参与 方式 研究探讨
一、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要想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首先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若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死气沉沉、无精打采,运动起来不但没有力量,达不到运动的效果和目的,还会威胁到学生自身的安全。
初中体育课堂教育中的主动参与是指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训练和运动中,跟随老师的节奏和思维方向走,避免神情呆滞、乱想一气的现象出现。主动参与也不是课堂上老师跟学生之间的问答,而是真正的实现教师跟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交流中发现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不足,通过教师来选择适合自身的体育运动项目,通过锻炼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可以实现科学时间观跟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扩展学生的思维,在运动过程中来明确自身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所以,在现代初中体育教学中,需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学生参与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环境逐渐变得更为复杂,所以影响初中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因素越来越多,但主要的因素可以总结为:
1.缺少主动参与意识
很多初中学生养成了懒散的习惯,对体育课程没有太大兴趣,况且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使得教学模式单一,被动式的灌输,让学生难以接受。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虽然发生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但由于教师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得新课程标准体系下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导致学生参与初中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很难提高。
2.教学内容的单一化
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仍然是采用考核的方式进行教学,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运动和锻炼,没有将初中体育教育的意义体现出来,所以也就很难发挥其作用。应试教育导致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单一,目的性太强,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自由的发挥和锻炼。
3.未能注重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体育课程教学的主体,在进行体育课程教育中,必须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会采用“理论教学、动作示范、自己演练、评价指正”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讲授,这样传统老套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提起兴趣。这种灌输式的讲解,久而久之就会让人乏味,学生没有了主动发挥的意识,也就谈不上创新和思维了,单一、呆板的接受教师的讲授和指导,在叱喝声中完成体育课程的学习。缺少真正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就很难把握学生的内心和身体所需。
4.单一的课程评价方式,学生难以适应
现有的体育课程评价方式,主要是针对单一的项目进行,所以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就必须要训练这种体育运动,达到规定的标准才算过关,所以在运动中很多学生就会因达不到标准而产生压力,对体育课程产生了胆怯,训练过程中就难以发挥好。
三、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初中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体育课程
要想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初中体育课程中,首先要跟学生多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沟通中明确学生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自身喜好的运动形式等。例如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若学习篮球项目,首先要从运球开始。但这样乏味的运球学生难以提高兴趣,希望直接“开战”,但运球是篮球学习的基础。教师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或者开展比赛的形式来进行运球的学习,通过比赛来讲解运球的要领和特点,怎样提高运球技术。
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还可以开展问题情境,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自练、互练等,在联系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教师进行评价和指正,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二)丰富教育内容
之所以学生难以提高兴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体育课程内容的单一化,所以必须要增加体育课的趣味性和游戏性,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程的丰富多彩。例如在进行跑步运动中,单一的通过“跑来跑去”的方式进行练习,势必会感到乏味,体育教师这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接力赛融入到训练中,或者采用听信号进行速度的反应训练,既达到了锻炼的目的,还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注重以学生为本
初中体育教学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只是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进行,没有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必须要注重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实现学生跟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分层次的练习来达到训练的效果。
(四)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
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起到真正评价的效果,只会让那些难以达到标准的学生感到自卑,不敢接近于体育考核项目。所以在训练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1000米赛跑中,需要将学生的成绩记录下来,并不要求直接判断谁是谁非,给学生保留了面子,然后为学生设定下次的目标,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来进行复查,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学生也会对体育课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结束语
近几年,随着现代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在加上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时期,尤其要注重身体健康和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所以加强体育锻炼,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是初中体育课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伟.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詹铨生.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J].华章,2013,09:272.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拓展训练;可行性策略
一、引言
作为一项全新的运动形式,拓展训练不是简单地把体育与娱乐糅合在一起,而是通过训练与体育的各种联系,对传统体育教育进行有效的综合补充及全面提炼。体育运动项目繁多,其要求和锻炼重点不尽相同,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的各方面体能均衡发展,并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尚不具备完善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这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进拓展训练。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作用
教学僵化,模式单一,是传统体育教学的突出缺陷。拓展训练立足于素质教育,全面改革教育模式,重体验,重实训,以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对教师而言,首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其次要在上课前对学生详尽讲解课程的实际内容和目的,提出训练的具体要求及必要的安全意识要求。学生作为拓展训练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整体教学效果有着影响。教师需要在课堂设计上下功夫,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对拓展训练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体验效果并加以认真总结。从初中体育教学实际效用来说,拓展训练的作用主要体现如下。
第一,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学功能的全面发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它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第二,拓展训练最大限度地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增强了学生体育运动的信心,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体育运动对身心的正面影响。
第三,教师在进行拓展训练时,对各项活动要充实安排,使活动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教师引进多维模式,在信心建立、正确理解竞争合作、形成团队观等方面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体能训练强化自身素质,并能与同伴一起完成各种任务。在组织得当、措施有效的前提下,拓展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拓展训练活动使得学生勇敢面对各种挑战,以饱满的信心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拓展训练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感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团队意识得到了全面发展,实现了终极教学目标。
三、初中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的依据
第一,体育教育通过有效的训练,提高了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社会上的拓展训练大多是以俱乐部形式存在,以提高培训者综合素质为训练目的。这里所说的综合素质包括认同、创新、心理控制、合作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由此可见,在目标设置上,体育教育的主体内容与拓展训练相同,拓展训练融入教学的可行性得以验证。
第二,拓展训练的内容、原理转化途径与体育教育相类似。拓展训练所采用的内容原理原则符合体育教学的宗旨,无论其形式怎样多变,其根本目的还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综合发展。实践中,许多拓展训练项目都来自各种体育内容,有些经过改进后增加了体育游戏内涵,所不同的是教学侧重有所区别。体育教学是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达到一定的健身效果,拓展训练不违背这一原则,只是在某些内容上融入了强化综合素质与团队精神的内容。体育教育与拓展训练相吻合,其中心理念与课题计划相一致。
初中体育教学大体上由三个组成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准备部分要求教师备足具体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保证施教过程避免空洞的说教和僵化的指导,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带领学生进入到体验佳境中去感悟。基本部分则以引导为主,教师要以观察者身份去观察每个学生的行为举止并加以正确引导,对学生表现出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好记录,这样有利于在最后总结时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帮助学生回忆当时情境中自己的具体表现。当学生处于某一误区时,要把握时机给予提示,使每一位学生都不失去体验时机。结束部分重点是总结回顾,这时候要让学生大胆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思想与感受,让学生针对不同的难点自由交流,大家共享各自不同的心得体会,最终达到深刻理解本节课任务的目的。拓展训练体验式学习过程有五个阶段:引导、体验、感悟、总结、分享。
四、中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方法
(一)拓展训练的课程设计和课程设置
作为初中体育课新兴的一种教学方法,拓展训练在教学模式及经验上还不够完善,这一新课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与创新,使其更成熟,更科学,更合理,真正体现出它的教学意义与价值。比如冬季要适当增加学生户外体育活动,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大的拓展训练内容,增强学生的耐寒能力;夏季高温状态下人的体能消耗较快,学生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因而可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游戏开展拓展训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尽量避免选择运动强度大的游戏,否则会使学生身体能量消耗更大,并有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由于各种自然环境的制约,许多初中校园的面积相对较小,可用于体育教学的场地更显得捉襟见肘。拓展训练教学恰好弥补了学校这方面的不足,使用学校闲置的书桌板凳就能满足拓展训练的基本需求;师生还可以一起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训练器材,以满足体育教学需要。拓展训练要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去完成教学目的。
(三)培养优秀的拓展训练专业师资队伍
要使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教学得以正常开展,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从学校长远发展角度出发,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清除各种阻碍拓展训练的不利因素,努力丰富教学经验。学校要对初中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大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和打造一支专业化很强的拓展训练师资队伍,以保证拓展训练教学得到广泛深入开展。
五、结语
拓展训练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新体验,它是一种动态式的教学方式,参与者能够通过自身体验对拓展训练理论进一步加深理解。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拓展训练作为突破传统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体育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振营.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思考[J].中校外教育,2016(12):114.
关键词:道德教育;初中体育;教学;渗透
体育作为以对学生的身体进行教育的为主要形式的学科,是锻炼学生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初中体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传授和体育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因此,道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道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有效融合,不仅有助于道德与体育水平的相互促进与提高,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道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的必要性
道德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现有的考试评价体制下,学校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对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对在体育教学之中的相关的道德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初中体育教学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地,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在体育学习中缺乏相应的道德教育,使得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缺乏良好的纪律性和组织性,在训练的过程中,克服困难的意志薄弱,缺乏自律自觉的精神,而这些恰恰是道德教育中教授并提倡的,通过道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不仅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锻炼他们的体魄,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个体育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道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1.平等、友善、助人教育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技能训练的许多活动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对抗与竞争完成的,那些身体素质较好、身体强壮的学生显然在活动中占据了优势,很容易在这种“优越感”中产生骄傲自满心理,轻视周围其他的同学,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加强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平等待人、团结友爱的思想意识,鼓励他们在体育活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友好配合、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选取一名责任心较强、素质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营造学习氛围,教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提高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能力,在锻炼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分组过程,教师应选取平时性格、表现有所差异的学生组成一组,这样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才有助于形成小组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同时,在活动中学生既可以看到别人的优点也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在小组合作中不断磨合、相互补充中,”平等、友善、互助“的意识会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道德修养中,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意义。
2.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人们在集体活动中以集体利益为重,识大体顾大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活动中,教师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有效进行。
例如,在篮球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在活动开始前,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单纯靠自己的力量是行不通的,应该注意团队的合作,集体的力量才是不可战胜的。在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为了表现自己没有及时传球给队友,结果被对方抢得先机、失去了一次进球的机会,教师应对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集体主义观念的重要性,吸取经验注重团队合作,通过教师的指导和队员之间的有效配合,相比于原来的状况,学生进球的几率会大为增加,成功的喜悦会激发学生体能和技巧的发挥,在活动的表现也会越来越出色。通过集体主义教育不仅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对于学生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潜能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3.诚实守信教育
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亘古不变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优秀人格的重要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坚守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不仅可以赢得人们的尊重,而且在提高自己信誉度的同时,还会带来更大的收获与效益。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在很多比赛活动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诚信教育,在道德教育的要求下,学生在出现违规事例时会主动举手示意,甘愿将球权交给对方;在游戏活动中,按照规则进行活动,不投机取巧;在训练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克服,而不是蒙混过关。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引导与监督,对于没有按照规定完成动作或任务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与监督。例如,有的学生趁大家不注意在练习长跑的过程中,”耍小聪明“地偷换跑道,教师应该在对这种行为作出批评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通过有效的道德教育,确保体育学习与训练的质量与效果。
此外,在初中体育教学实际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渗透道德教育,在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中发挥道德教育的精神力量,鼓励学生在培养道德品质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体育训练过程中,通过奥运健儿的事例向学生贯彻爱国主义精神,促使学生在训练中不怕累、不怕苦、勇于坚持,进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体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道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从平等、友善、助人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诚实守信教育三个方面论述了道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鉴于道德教育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应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挥道德教育更深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段炳容:浅谈中学体育课的德育渗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足球项目;开展实践
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的体育运动项目,集对抗性和合作性为一体,通过足球运动能够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合作精神。[1]但是足球运动在初中体育课程中开展不多,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如下:第一,随着中国男足在比赛中的一次次失利以及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在国际体育运动中比例的提升,一些初中生对足球学习缺乏耐心。第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足球项目的引入只是一味地注重足球的技巧,忽视了足球文化的渗透,在学生不了解足球训练意义的情况下不利于充分显示出足球训练的效果。第三,教师的足球教学受个人情绪和喜好的影响严重,没有进行客观的教学。第四,初中文化课对足球训练课时间的占用不利于足球课程充分开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初中足球项目开展实际,对如何实现足球运动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充分开展进行了分析。
一、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足球项目开展的重要性
第一,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意志品质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其能否健康成长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足球项目能够将初中生引到操场,加强初中生和自然的接触,在缓解课业压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足球运动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培养、意志品质的塑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2]第二,为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打下基础。现阶段,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数量较少,不利于我国足球运动的稳定发展。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足球项目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国家足球运动建设发展中,为之后的足球运动员选拔奠定基础。第三,丰富初中体育课堂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课程的多样化开展是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发挥体育运动价值的重要条件。因此,要求各个初中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丰富和完善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体系及内容,通过对体育运动规则的简化、难度的降低,开发出适合初中生的体育教学内容。初中足球项目的开展是一种以足球为载体的多种类型身体活动运动,能够丰富初中体育课堂内容。[3]
二、现阶段初中体育课堂中足球项目开展存在的问题
1.足球运动开展必备的硬件设施不完善
足球运动由于自身的特点,对活动场地和活动范围的要求较高,且要求训练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但是,现阶段很多校园不具备足球运动开展的必备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足球运动的开展。另外,足球场地的建立需要消耗大量的费用,对于一些初中学校来讲具有很大的操作难度。足球运动的进行需要大场地运动和大范围转移,而初中足球教学的实际情况是活动场地过于拥挤,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初中体育课堂足球教学效果难以提高。[4]
2.足球运动训练师资队伍不完善
教师是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自身能力和教学水平对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现阶段一些初中体育教师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校在招聘教师时门槛较低,导致一些不具备足球训练技能和基本常识的教师担任了体育教师,不能满足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3.初中足球体育课堂保障体系不完善
想要实现足球运动在初中体育课堂的充分开展,那么初中体育教学引进足球运动的同时就要建立相关的足球运动保障体系。初中体育足球运动的教学主体是初中生,为了充分保障足球运动开展的重要意义,有关人员需要建立完善的足球运动保障体系,从而提高初中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的效率和安全性,激发初中球员的运动潜能。现阶段一些初中足球体育教学的保障体系不完善,足球运动的开展没有得到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5]
4.初中足球体育课堂体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初中足球运动教学采用的是大班授课的形式,没有注意到学生在足球运动学习上的差异,导致一些足球底子不好的学生不愿意学习足球,足球基础较好的学生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把握足球训练的精髓。初中足球课堂上难以形成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使得初中足球运动教学的整体水平不高。
5.初中生对足球运动的学习热情不高
初中生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对足球运动学习的热情往往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们处于人生的黄金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强调对个性的自由追求。这种个性的发展和追求与初中足球运动训练的基本要求不符,由此导致学生足球运动训练的不规范,不具备科学的足球运动意识,不利于足球运动锻炼效果的实现。[6]
三、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足球项目的开展实践
1.提升对足球校园文化的重视
在2015年年初,国务院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该方案明确指出要在初中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发展中融入足球内容,实现校园足球教学在初中体育中的良好发展。曾有足球运动专家指出,我国足球运动的开展和足球人才的培养缺乏的不是良好的身体素质、有效的足球训练方法,而是缺少必要的足球文化。因此,在初中校园体育课程中开展足球项目,就要加强对足球文化的宣传和渗透。其中,初中足球校园文化一般需要在初中足球教学、足球竞赛及一些足球活动中产生。提升对足球校园文化的重视,一方面,体育教师在开展足球教学之前,需要为学生的足球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尽可能地带领学生到较为专业的足球场地进行练习,提升学生实际足球训练的体验,加强对足球文化的感受。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足球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室内和室外两个空间,在室内空间进行足球理论教学,在室外空间进行足球训练教学,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良好衔接。
2.利用足球游戏开展教学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为此,在初中足球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为了避免传统足球教学的枯燥、乏味,教师可以通过游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到足球锻炼兴趣的同时更好地进行足球学习。在足球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轻松的准备活动,伸展肢体,从而避免在正式足球训练中的意外拉伤。具体表现为,体育教师在足球训练之前带领学生进行颠球、顶球、曲线运球接力跑等活动,进而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身体在短时间内兴奋起来,快速进入足球训练活动中,带着兴趣进行足球运动,把握住足球训练的要领。比如在对运球动作进行练习时,学生可以将原有的障碍物想象成真实的对手,在练习中比赛谁通过的人多;在进行传接球的练习中,可以在场地上放置一个水桶,看哪名学生能够将球传送到水桶里,抑或是挂起一个呼啦圈,看谁传的球能穿过呼啦圈;在学习跑位与战术配合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不同的场景来进行演练,采用不同防守模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足球学习的乐趣。[7]
3.实现对足球教学内容的丰富完善
校园足球运动的宗旨是让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这种宗旨引导下,教师在进行足球运动教学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基础不好、体能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注重提升其足球运动的兴趣,同时,教师也不能忽视对基础较好学生的足球能力培养。为此,教师需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分组,根据每组的特点和水平制订对应的教学内容。对于足球水平较低的一组学生可以进行基础技能的练习,对足球水平高的一组可以进行战术配合练习。另外,在日常的足球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组织和开展一些足球教学比赛,有策略地将足球基础技能、战术配合等知识加入比赛中,在比赛竞争环境中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足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的颠球以后,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地组织一场颠球比赛,并在比赛中对表现良好的学生予以适当的奖励,进而提高学生足球训练的积极性。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课下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在每次足球课下课之前让不同小组之间进行循环比赛,采用的比赛对应机制可以是三对三、五对五等,并在足球课程学期末决选出最后的冠军。足球运动的开展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于女生足球运动,教师可以适当在女子足球运动训练中融入一些女生的日常运动,比如踢毽子、跳绳等,在满足女生足球运动学习需求的同时,实现对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足球事业发展长期处于低谷的现状,教育部门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足球事业发展的重视,将足球运动引入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在丰富和完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足球素养,加强学生对足球运动内涵和意义的了解、认可,不断促进高校足球训练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足球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在足球训练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制订方面实现科学化、合理化和全面化,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足球训练知识的同时,学会对知识的综合利用,增强个人的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芳枝.农村初中体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7.
[2]曹 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背景下初中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D].开封:河南大学,2012.
[3]杨 君.初中体育课堂引入足球项目的研究[J]. 成才之路,2015,(29):100.
[4]皇东明.对初中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新课程(下),2015,(12).
[5]冯为军.初中体育中“校园足球”的教学方法探究[J]. 新课程导学,2016,(7):17.
[6]王庆然.新课标视野下长春市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摘 要】体育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运动习惯,掌握基本运动技巧,树立健康运动观念的重要课程。然而目前我国多数初中将体育课程当作学生自由活动或者完成相应锻炼目标的课程。这不仅给学生的体育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还使得体育课失去了其本身的乐趣。文章对快乐体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相应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快乐体育 初中体育教学 漏洞 应用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与快乐学习逐渐在我国初中教学中流行起来。对于初中生的成长而言,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并提高素质水平,而快乐学习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学习并享受学习的过程。快乐体育作为快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得原本枯燥乏味、机械单调的体育课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横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平衡学习与锻炼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教师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从而使得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很好的保障。
当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即使运用了快乐体育教学方法的课堂也存在一些漏洞。这些问题与漏洞使得初中体育教学的快乐味道被冲淡,无法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因此,想要使得快乐体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教师首先就应该找出这些问题与漏洞。
一、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快乐体育课堂中存在的漏洞
(一)体育锻炼与愉悦身心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平衡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理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中,终身体育与快乐体育就是初中体育教学观念中新增的重点观念。而在这两大体育教育观念的影响之下,我国多数初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方法以及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整改,以期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符合这两大观念。然而由于内外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教师对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甚至还产生了一些新的题。比如部分教师过于强调“快乐”两字,反而忽视了体育课堂中体育锻炼与体育知识学习的部分,从而导致初中体育课堂成为学生的“自由活动课”;部分教师过于专注“终身体育”的教学,使得课堂变成了单一的“运动训练课”。这两种情况就使得初中体育课堂中体育锻炼与愉悦身心之间的关系失去了平衡[1]。
(二)体育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且教学内容的实施效果得不到保障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生做广播操以及做一些简单的运动训练。随着体育在中考中的地位逐渐提升,部分教师会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根据中考所要求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初中体育教学实际上是有对应的教材的,教材中对初中生所需要掌握的运动都有较为详细的讲解。然而多数教师并没有对教材有足够的关注,甚至一些教师直接脱离教材授课,这就导致了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单一。而教学内容的单一又使得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得不到相应的保障,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体验。
(三)课堂控制力度较差,学生运动参与程度低
在多数初中体育课堂中,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都远多于学习与训练的时间。而在仅有的学习与训练时间中,由于教师教学方法选择与使用的不当以及教学内容的无趣,多数学生会逃避教师所制定的学习与训练计划,转而三两结伴去自由活动。一些教师为了减轻课堂压力,会对学生的行为视而不见,从而使得教师对体育课堂的控制力度大大减弱,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得不到保障。而如果学生不能切实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那么就必然无法感受到体育带给自己的快乐,从而使得快乐体育无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下去[2]。
二、快乐体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丰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与活动内容
为了解决初中体育课堂内容单一的问题,使更多的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足够的兴趣,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有更加丰富的体验,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体育教材适当地丰富教学活动内容,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使得原本枯燥的体育运动丰富多彩起来。比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广播操以及短跑等教学内容基础上引进一些男生喜欢的球类训练,将原本学生自由活动时会选择的球类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而对于日常运动量较小的女生,教师应该注意到女生活动的集体性,因此将一些适合女生的运动游戏如丢沙包等也融入日常教学中。当然,部分教师会质疑这类活动对学生运动的作用,但实际上,这类看似无用的活动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反应力进行锻炼,还可以让原本不爱动的学生动起来,这就达到了对学生体质进行锻炼的目的。而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训练项目以及活动内容时,快乐体育的教学目的也就能够得以实现[3]。
(二)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丰富学生课上体验
相关调查发现,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机械化与单一化是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训练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比如可以将游戏、音乐、舞蹈等内容融入教学中。比如在训练学生50米短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原有的训练中加入游戏成分,即让学生每4个人一组进行对抗接力比赛,还可以将起跑反应训练融入音乐成分,让学生在音乐停止时做出相应的起跑反应,从而让学生的神经能够始终处于亢奋且高度敏感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专注于教师所制定的训练项目,还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到竞技的快乐以及团队协作的快乐,从而使得快乐体育能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下去[4]。
(三)加大课堂控制力度,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度
初中体育的“散养”模式是导致体育教学以及快乐体育教学无法较好实施下去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加大对课堂的控制力度。其中,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够按时到课且不离开规定的运动场地是课堂控制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为了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不定时但持续性地对学生进行关注,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正在进行的运动进行询问。而为了不让学生对教师的关注产生抗拒或恐惧的心理,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姿态,将自己融入学生之中,和学生一起来完成相应的运动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这一角色在快乐体育中的作用[5]。
三、结语
快乐体育是促进学生体育课堂体验的重要教学理念之一。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法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从而使得现有的体育教学能够更加符合快乐体育的要求,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从体育运动中获得快乐。
【参考文献】
[1]许涛.试论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当代体育科技,2013(21):114,116.
[2]陈珊珊.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快乐体育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3(35):59,61.
[3]李涛.浅谈快乐体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现实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157.
关键词:初中体育,快乐体育,问题,对策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实施现状
快乐体育以人的培养为主要目标,提倡终身体育,利用情感教学,将身体训练与心理训练结合在一起,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应用适合的教学手段;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改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参加体育锻炼,亲身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得到自身全面发展的目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教育体制也进行了深入改革,当前普遍提倡素质教育,因此,“快乐体育”对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初中实际教学过程中,快乐体育为学生创造了技术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水平,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育改革当中,存在一些对“快乐体育”的错误认识,没有真正理解“快乐体育”的内涵,没有认识到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性;认为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已经很累,应该利用体育课来放松,从而得到快乐。所以,很多地方的体育课与当前应试教育挂钩,基于这种思想认识,取消了田径运动中的长跑项目,再有,体操虽然具有非常重要的锻炼价值,但是考虑到学生的训练安全,也对其进行取消。从而大量降低了初中体育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感到轻松了,但这种缺乏学习内容的体育课,对学生形成一定的迁就,从而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很多学生因此而体质下降。
二、初中体育实施快乐体育方法分析
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快乐体育的认识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则一定会提高学习效率,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实行快乐体育,将会直接影响当前素质教育的进行。
1.引入游戏。
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在游戏当中,引入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锻炼学生的身体,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亲身感受体育知识,领会体育知识的真正内涵,最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
2.引入音乐。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欢快、优美的音乐,并使之与体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创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保持旺盛精力。
3.引入舞蹈。
在初中体育课中引入舞蹈,也可以达到锻炼学生身体、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但应该认识到舞蹈过于注重艺术性。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舞蹈,不但可以发挥舞蹈强身健体的作用,学生还可以在舞蹈当中感受舞蹈带来的美,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引入影视。
将多种多样的影视媒体搬入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将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理解体育知识,形成运动技能。
5.拓展延伸。
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可以引入野外训练内容,如越野和登高,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博大精深,而且可以在训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性格。
6.引入合作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要利用合作学习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从而促进同学间的团结和互助,提倡友爱精神,让学生形成健康性格。
7.培养学生自主性
在初中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依据教学要求和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学习方案的制订,鼓励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法。利用这种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
8.应用情景教学。
这种教学手段,就是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据教学内容创造趣味性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教学情境当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方法多种多样,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不能脱离当前的教学主题,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正确的运动技能,促进自身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
摘 要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对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进行讨论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但能够让广大师生重视体育课,同时还可以让初中生在体育训练中锻炼自己的身体与意志,确保初中生身心得以全面发展。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体育教学的有效实施对策。
关键词 初中体育 课堂教学 现状对策
初中体育教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分析,而忽略了体育课堂的真正作用。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若不参与一定的体育锻炼必然会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就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对策展开探讨和研究。
一、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首先,现阶段很多体育教师依旧采取过去那种放羊式的教学方法,大多数体育课都是以学生自由活动为主,教师并未设计出科学的体育教学计划来让学生参与,学生开展自由活动也不符合体育训练的标准。这样懒散的体育课堂状况让越来越多的学生都提不起对体育课的兴趣,和体育教师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甚至还有部分学校在临近考试时便取消了体育课。
其次,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不科学,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一直以来都被学生所忽视,体育教学模式依旧沿用过去的传统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基础理论,之后让学生自由活动,并未要求学生进行实践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无益的,长此下去学生必然会失去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导致体育课堂效率无法得以提升。
最后,一部分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真正目的并非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而是抱着减肥、应付考试等心态,加之初中体育课堂的程式化训练对于学生来说并不能够有明显的收获,学生的体育训练效果自然不能提升[1]。对于上述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深入分析其原因,从根源上寻求对策,才能够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有效实施。
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巧排准备活动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而言,正式上课之前的准备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科学的准备活动不但可以有效缓解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同时还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体育教学中往往会进行一些大型活动,也必然会有剧烈运动,而准备活动属于重要的热身运动与心理条件运动,属于体育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科学的设计准备活动不但能够让体育课堂更吸引学生,同时还可以提高体育活动的实际效果。比如说让学生进行慢跑、跳操等,都可以较快的舒展学生身体关节。但若一直都采取这些方式会让体育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因此便需要体育教师开动脑筋,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准备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轻松有效的体育教学打好基础。
(二)增强师生互动
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努力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身边的学生。对体育教师而言,自己的身体素质强,训练到位,同时积极的给学生灌注体育思想,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学生才能够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交朋友,真诚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将自己的感情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用自己的魅力去带动和感染学生,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体育锻炼思想。比如说我们在组织体育活动竞赛的过程中,首先可以给学生灌注通过类似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哪些技能,调动学生的好胜心理,最后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竞赛活动的乐趣,让他们乐于参与。
(三)创新教学方法
过去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通常是:开始――准备――活动――结束。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并未真正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导致体育课堂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要尽快的转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与多样性,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来。例如说我们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小组竞赛活动,首先确定竞赛的主要内容和任务,由学生自己拟定竞赛的规则和赛制,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通过类似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和总结,以不断获得进步[2]。
(四)坚持因材施教
初中学生的体育基础能力参差不齐,身体素质也各有差异,他们对体育项目的喜好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必须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初中生的具体情况为他们设计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活动,坚持从学生角度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例如说我们在进行跳远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擅长远跳,部分学生喜欢拔高跳,所以我们结合不同学生的喜好和优势来为他们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体育学习的乐趣,在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创造出更好的成绩。利用这种教学策略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自己更加适合哪种类型的运动,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训练。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探索新的适合初中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让体育教学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中学生、符合国家新提出的体育教育新理念。借助于科学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不但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动手、实践、合作、竞赛等多方面能力,培养出更多身心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字】初中 体育教育 主体性 教学
一、主体性教学内容
"主体性",从词源学上考察有两个基本含义,一个是指完全依赖主体的感觉的主观性;二是指以理性思考为基础的主体性,本文所指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如何进行初中生体育主体性教育?在中国教育体制下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配合。
1、更新教学内容
要想改变学生对体育课漫不经心的态度,唯一的办法就是更新教学内容。教师只有备课充足,丰富上课内容,才能让学生不至于低估体育课的价值。我们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发展各种体育项目,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认识到体育课程的严肃性和体育学习的重要性。文化课的学习固然重要,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应该劳逸结合,因为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有更高效的学习。
2、完善教学手段
要使体育课不是自由活动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必要的。教师只有真正视其为一门课,学生才会加强主动学习的能动性。素质教育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虽然体排在末位但并非意味着身体素质不重要,身体素质是一切的根本,是学习强有力的保障。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这不仅加强了他们的团体意识也锻炼了强壮的体魄。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想培养一支体育素质高、教学严谨并有着独特的专业特长的教师队伍,教师首先要健全教育理念,更新教学策略,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性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只有更新了教学理念,确立了教学目标,体育课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体育主体性教学的现状
在现在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体育健身精神而忽视了体育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体育课常常被改成自习课、自由课,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教室坐着读书写字,室外活动被抹去得干干净净。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引进主体教育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主体教育思想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主体性教育模式研究正是顺应了这一改革趋势,具有广泛的实践基础,成为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发展的主体。学生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应着重加强主动参与的自觉性,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实践活动。自中考增加体育项目后,学生主动增加了体育锻炼,但就体育这门课而言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随时随地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这样体育就能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不单纯是课表上的几个字而已。如同学习文化课一样,体育也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把每一个训练技能当成一个个指标来完成。
三、主体性体育教育的具体实施措施
1、结合学生发展实际补充完善教学内容
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活动而言,教学内容应当大于等于教材内容,教师应当立足于教材组织教学活动,但是还要结合本地区体育传统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特点补充和完善部分内容。比如可以通过征求学生意见,结合男生以及女生的喜好的不同,充分研究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向男生、女生传授差异性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
2、结合教学发展需求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同样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例如,可以结合一些教学难点动作,运用多媒体进行真人动作慢镜头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关注这些动作的变化过程、要点,如此一来学生对于运动技巧的掌握效果就能够大大增强。
3、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初中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心理更为敏感,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待学生要注意态度和蔼、语气温和,即使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也要选择恰当的语气、措辞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训斥了事。同时,教师还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体育学习的需求,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策略、方法。教师还应当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增强耐力和客服困难的勇气,通过在内心激发强烈积极情感的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投入程度增加和学习成效提高的目标。
4.结合教学改革趋势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体现学生为主体,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顺应教学改革的趋势,将学生作为训练教学的主体。首先,在教师完成了相关动作的示范之后,要求学生相互观察、指点,合作开展训练,以此提高学生对动作技巧的掌握效果。教师也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趣味化改进,使之表达形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也可以采取竞争模式,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与训练中产生强烈的竞争欲望,你追我赶开展训练,也有助于训练成效的提升。
5.结合学生身体差异采取差别教学考核
体育教学考核应当在固守教学目标底线的基础上,充分兼顾学生的身心实际。教师要在平时日常教学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分析,将学生按照身体素质状况、体育技能水平等方面实际状况,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考核要求层次,每一层次选取与之相对应的难度要求,保证每一位学生在体育考核中都能够寻找到适合自身能力的考核体系,增强他们成功的积极情感,从整体上提高体育教学成效。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实施主体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者教学思想的转变,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必须抛弃偏文的极端趋势,保证体育课的课时。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严肃看待体育课,努力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认真对待每个教学细节,采取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推动初中体育教育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明基.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关键词】体育游戏初中体育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水平急需改革,就现阶段初中体育而言,体育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应该就这些问题实施具体改革方案。将体育游戏加入体育教学就是一大良策。体育游戏是一种具有较高趣味性、智力性的游戏,对初中生有较大的吸引力,所以在初中体育中加入体育游戏,在改变原有的枯燥课堂的同时,加强初中生的身体素质的锻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培养他们健康的人生观打下基础。
1.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点。第一,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将体育游戏引入初中教学,可以很好地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使体育教学成为更有趣、有效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竞技性的体育游戏,能够帮助初中生认识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第二,能够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以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效果。初中体育的教育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格品质,塑造良好的思想品质。加入体育游戏的目的主要是将体育教学变为有趣、有效的教学。通过体育游戏过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锻炼心理素质的同时,增强体魄,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体育游戏是依附体育教学的,教学才是根本,所有应该在保证体育教学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增加运动量适度、内容健康的体育游戏。
2.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1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体能做出相应的教学内容,体育是一门耗费体力的课程,体育课程在户外进行教学,不同于其他室内教学。体育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大致花费几分钟的时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运动状态,以避免剧烈运动而导致的身体不适应。课堂活动期间,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进行一些有趣,但运动量较小的游戏,这样可以使学生消耗的体能得到恢复[1]。对体育教师而言,良好的身心状态是运动的基础,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身心状态,合理安排课程和游戏。
例如,某实验初中体育老师,在上课之前针对运动强度较大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四百米慢跑热身训练,然后进行了一个“两人三足”的游戏。这个游戏是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其中将每两位同学挨着的脚捆绑起来,站在起跑线上,比赛开始后,第一组人跑向终点,然后折返,第一组人回来后,第二组人开始跑,重复进行,直致最后一组同学返回起跑线,以最后一组的同学返回时计时,用时少者胜出。
2.2体育游戏在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体育是针对所有的学生而言都是一门简单的课程,但是针对体育技能就需要高强度的训练,为了强化学生的素质,教师在体育技能训练时加大力度,如此一来,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反感心理。将体育游戏增加到体育技能训练中,能够改变单一的练习模式,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2]。如中长跑是能够锻炼学生跑步有效途径,但是一味绕着操场跑,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可以将其设计成为接力的形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某初中体育老师在进行具有体能训练时,要求学生的瞬时跑步速度,于是该体育老师实行一个体育游戏,游戏大致规则是学生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学生站成一排,跟着老师做变换方向的定位动作,乙组学生则做相应动作的弧线穿梭跑,在这个过程中,乙组学生不能碰到甲组学生,等甲组学生全部穿梭跑结束后,甲乙两组交换游戏任务,以此方式提升学生的瞬时跑步速度。
2.3体育游戏在教学结束部分的应用
为了赶走学生一堂体育课的疲劳,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课程将要结束的时候进行一个轻松愉快的小游戏,使学生从剧烈的运动状态中缓和过来。这样一个益智类型的小游戏,其实和体育游戏有着异曲同工之效,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摆脱身心上的疲劳状态[3]。
例如,某实验中学体育老师,在体育课结束后,都会进行一个“开火车”的小游戏,选一部分同学上台,每个人说一个地名,代表自己,地名不能重复。开始游戏后,假设你来自南昌,另一个人来自长沙,你就要说,“开呀开呀开火车,南昌的火车就要开。”然后所有的同学一起问,“往哪开?”你就说,“往长沙开。”那个代表长沙的同学就要接着唱。然后以此循环往复,直到所有的学生都说了一遍。
3.结语
针对体育教学的改革,体育教师可以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在倡导学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状态。在提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将体育游戏运用到准备活动、课程训练以及结束时驱走疲劳上,将体育游戏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在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同时,塑造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朱克波.初中体育游戏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学导报,2013,05(14):23.
关键词:中考体育;初中体育;体育备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026-01
中考体育的目的不单纯地是为了检测学生的体能,也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中考体育的备考策略。笔者根据自己的备考经验和对中考体育的分析,总结出中考体育的一些备考方法。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重点的讨论。
一、日常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开展中考体育的备考,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一切前提,就是提高学生的健康状态和体育基础。否则,没有扎实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进行再多的备考训练,掌握再多的应试技巧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加之体育中考的最大特点就是考试内容的基础性,所以这更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让学生通过日常的训练为自己的体能和技能做有效的储备。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和学生每天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基础的体能训练,并在每节体育课的时候进行认真的学习和锻炼,同时注意保持适当的运动负荷,保证通过体能和技能两个方面的练习为自己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和熟能生巧的效果,为中考的成功做出保障。
二、对于中考抱有正确认识
受到传统教育的观念影响,有的教师和学校过度关注学生文化课的成绩,因此在中考备考甚至平时的教学时往往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放到了所谓的“主科”上,任意侵占了学生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对此,广大的教师和初中生必须对于中考和中考体育树立正确的认识。在教师层面,必须引导学生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培养他们体育训练的习惯,在平时和中考备考时要提高对体育的关注程度,杜绝侵占体育训练的时间的现象发生。为学生进行身体调节、获得健康的生活体验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就学生的角度而言,学生必须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高度关注体育在中考的地位,结合自己的身体水平和体育成绩,与中考标准进行对照和比较,知道自己的特长和短板,用冷静和积极的心态面对体育课程和考试。对此,体育能力较好的学生戒骄戒躁,要实现能力的巩固和突破;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也应当树立信心,通过积极的态度和主动投身到体育的训练中,在理性和正确的心态中沉着应对中考体育项目。
三、做好考前强化训练过程
由于体育中考的时间大多安排在五月中上旬,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制定科学有序的训练计划。在半年之前,教师不妨为学生安排一到两个月的训练周期,并将其划分准备阶段,竞争阶段和提升阶段,对必考项目和选考项目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并执行相应的训练目标与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把自己的备考计划告知学生,让学生在清晰的思路和有序的准备下进行训练,达到能力的逐步提升。
其次,教师应当合理地安排训练的强度,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训练的内容。举例而言,在训练100公尺竞速跑时,教师必须合理地安排学生跑步技术和身体素质的训练,通过对其进行专项力量训练以及发展速度训练,培养他们的速度耐力和无氧耐力,同时强化过程细节,纠正学生错误动作,提升学生完成动作的连贯、科学和有效性。
第三,教师还应当防止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所以学生在训练时,需重视学生在训练之后的恢复性练习,使其能够在训练接受后进行第一时间的有效恢复,完成整套的放松练习。
四、实行必要心理素质培训
除了扎实的身体素质和应试技巧,初中体育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疏导和培训。否则,不稳或脆弱的心理状况会很容易导致学生身体状况发生问题,致使发挥失常。由于初中学生心理素质容易波动,竞赛经验少,缺乏自信心,所以教师应当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学生通过谈心以及交流,树立考试的自信,激发他们的求胜欲望和拼搏精神。
另外,初中体育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地组织和开展运动会,让学生在比中增加经验;增强他们的临场兴奋性,消减紧张情绪。针对这一点,教师不妨在模考过程中创设正式考试情境,并邀请父母和其他学生现场观看,甚至故意制造噪音进行干扰、让陌生的体育教师做裁判,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
五、提前适应中考考试场地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对于本学校的场地较为熟悉,因此比赛和训练的效果较好。然而到了全新的环境下往往对于场地、器械和人员产生不适应,从而致使考试难以发挥正常的水平。针对这个问题,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考生到不同的场地,最好是中考考场进行模考,让学生熟悉并适应中考考试场地,从而提高考生的场地适应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竞技状态。使其能够适应在不同环境和陌生考生竞争中也能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
综上所述,帮助学生备考中考体育项目,需要初中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多元化的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达到能力的提升,并掌握相应的应试技巧,提高心理素质,在中考的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程 志.中考体育教学方法的探究.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