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制度建设计划

制度建设计划

时间:2022-06-25 04:32: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制度建设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制度建设计划

第1篇

一、工作开展情况

制度建设工作小组成立后,主要完成了以下三项工作:

(一)制定制度建设方案和计划。为推动制度建设深入开展,明确制度建设职责,规范制度建设流程,制度建设小组起草制定了《制度管理办法》。同时,根据《制度管理办法》,经广泛收集、深入讨论,制度建设小组起草了《2019年度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和《各部门2019年度重大制度建设计划》,经集团班子会审议通过后开始实施。今年,集团计划制定的重大制度中,XXX室5项,XXX部4项,XXX部、XXX部、XXX部、XXX部和XXX部各2项,XXX部、XXX部、XXX部、XXX部、XXX组和XXX组各1项。

(二)加强制度初稿审核和把关。为加快制度建设进度,及时完成制度审核,制度建设小组在实践中摸索,建立了“三审”模式:一是加班审。由于制度建设小组成员均为兼职,在参与制度建设的同时,还要完成本职工作,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为更好地开展制度审核,6月下旬以来,制度建设小组决定周末加班。目前,已开展制度审核7个周末。在此期间,小组成员有的带病坚持,有的连续加班,有的克服不利因素,但大家态度端正、毫无怨言。二是分组审。由于每周提交审核的制度数量多,制度本身涉及内容广,审核工作量大,为加快审核进度,制度建设工作小组结合实际,将成员细分为两个小组,并根据待审制度内容和个人熟悉程度适时调整人员构成,在同步展开审核的同时,确保审核质量。三是综合审。制度审核过程中,制度建设工作小组既审核合规性、也强调操作性,既追求语言精准、也突出结构严谨,既注重内部逻辑、也搞好外部衔接,力求制度实用、规范、科学。同时,还把体系化建设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制定的制度要融入集团制度体系,修订的制度要优化集团制度结构,倾力打造衔接配套、科学完备的现代企业制度。截止上周日,制度建设小组先后召开制度评审会16次。

三是抓好制度建设检查和督促。制度建设小组在搞好制度审核的同时,对制度建设计划执行情况也进行了检查督促。对应当按时提交初审而未提交的,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督促尽快提交;对已通过审核的制度,提醒后续工作流程,及时展开后续工作;对延期和审核未通过的制度,按照《2019年度重大制度建设方案》进行扣分统计,努力推动各部门按计划开展制度建设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尽管制度建设能够按计划推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个别部门重视程度不够。集团2019年度制度建设方案和计划出台后,各部门虽然能安排专人负责制度建设工作,但总的来看重视程度还不够。有的对《制度管理办法》学习不够,对制度建设基本流程不掌握,如何落实各环节不清楚;有的只知道要搞制度建设,但部门领导对具体时间安排不清楚;有的部门领导把制度建设任务交给主办人后,不过问、不检查、不督促,导致本部门制度建设延后或者制度初稿质量不高。

二是制度建设专业程度不够。从历次审核情况看,各部门起草的制度初稿明显存在表述不准确、逻辑不严谨、结构不完整的问题,制度建设的专业性还有较大欠缺。语言表达上,个别制度主办人文字能力偏弱,部门审核把关不严,制度草稿口语化现象明显,不够正规严肃;逻辑性上,有的制度章节衔接不够紧密,条款安排前后错位,内部逻辑不够严谨,有的与集团其他制度对接不够,其他制度已有明文规定的,不知道引用对照;结构上,有的制度概念界定不清晰,有的缺少基本流程,有的缺少职责分工,有的缺少主管责任,导致制度方向偏移、规范缺失,无法形成管理闭环。专业程度不够的问题,增加了审核的工作量,延长了审核时间,有时一个问题讨论一小时。

三是成员业务熟悉程度不够。从目前制度审核的实际情况看,虽然能认真发挥把关作用,积极提出问题建议,但受所学专业、工作经历和个人阅历的影响,小组成员对某些领域的业务工作还存在不够熟悉的情况,特别在政策规定、工作流程、风险防范、困难问题等方面还存在盲区,制度审核难免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问题,无形中增大了制度审核的难度,放慢了制度审核的进度。

三、下一步打算

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为加快制度建设进度、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制度建设小组下一步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后续工作:

一是强化检查督促。对照制度建设计划,每月进行检查提醒,对已通过初审的制度,提醒尽快完成后续工作;对未通过初审的制度,提醒尽快组织修订,并做好再次报审准备;对完成终审的制度,提醒尽快上报集团班子会审议;对各环节延期两个月以上的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建设方案,约谈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制度主办人,同时,做扣分处理,并将扣分情况予以通报。

二是优化制度流程。前期,个别部门认为制度建设流程略显复杂。对此,制度建设小组下一步将征求各部门意见,并根据各部门的意见,对制度建设流程进行优化,确有必要调整的,认真加以调整,可以简化的,适当予以简化。

第2篇

    上海石化经过近四十年的制度建设, 已经形成了覆盖公司治理、内部风险管理、专业管理等各项制度, 从股份公司成立初期的 1995 版制度到目前的2008 版制度 ,其中都蕴含着企业改革发展的历程 ,以及企业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以法治企、规范内部管理的痕迹。 目前,公司层面的制度(含职能部室系列文下发的管理细则)有 360 余项,二级单位层面承接的公司制度约各有 100~200 余项不等, 各基层单位层面的个性化管理细则约各有 10 余项,再加上各专业的操作法、工艺规程、安全规程等技术性规章,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为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风险控制、企业稳定、队伍建设等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的日益加剧,总部对制度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公司内部管理体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对制度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公司制度建设工作现状分析,在制度建设的架构设计、层级与分类等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统一性等方面有待改进, 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综观公司制度建设工作现状,归纳起来主要反映出四个方面的管理现象:

    一是公司制度顶层设计存在系统性不够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公司层面以公司文件的形式颁发制度后,由于某一个制度所覆盖业务范围不够全面,操作性不强等原因,为了弥补不足,会不断制订新的补充类制度或增加操作性的制度, 有些还以部室系列文的形式颁发,通过打补丁的形式,补充原公司制度设计的缺陷,一个公司制度需要几个补充制度支撑。一方面,使制度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因补充制度在不同阶段、不同形势下推出,难免会出现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存在交叉、真空、甚至矛盾的情况,尤其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 办理一项业务可能需要查找好几个制度, 甚至会出现不知按哪一个版本的制度办事的情况。

    二是管理制度设计时存在合理性不够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公司专业管理制度全部是由公司 专业部室负责制定, 由于单个部室难以把握企业全局性,对部门之间责、权、利难以全面界定,而制度制定部门、相关专业部门、制度执行部门之间在制度前沟通不够顺畅, 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共识,所制定的制度难免出现职责界定发生一定的偏差、业务流程设计不够合理、业务环节 偏多、业务链条偏长等情况,会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 尤其当存在利益驱动因素时, 会出现公司利益部门化的倾向,从而使责、权、利不能完全匹配,削弱了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三是制度管理上存在不完全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公司制度建设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年度计划,有些制度在制修订时还存在没有经过事先订立计划与审批程序,在制度下发前也没有经过会审和会签程序;有些制度的制修订前也缺乏必要前期准备工作,如开展制度有效性的评审、征求制度执行者和相关部室的意见、 对制修订有关情况的说明等,在这种情况下颁发的制度难免会出现考虑不够周全的情况。 尤其是如果缺乏公司法律主管部门的审核,还有可能出现所制修订制度缺乏合法性要求的情况。

    四是制度的格式、业务分类存在不够规范、标准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公司目前制度存在按专业部室进行分类,不是按业务类别进行分类的现象;公司的制度格式是参照国家法律法规条文格式编制,还没有按照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所要求的格式进行编制,与国际上一些着名公司、与公司面临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产生了一定的差距。

    二、公司制度建设内外部环境分析

    1.总部对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

    2010 年,总部提出了企业特色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初步构想, 其中对制度建设提出了制度标准化建设的工作计划,并成立了设计团队,初步完成了制度标准化框架设计,并在总部层面、部分企业局部进行试点。 在取得阶段成效的基础上,2011 年, 在总部层面和所有企业进行全面推行, 并由总部统一设计开发了制度信息化管理系统。由于公司正在进行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一方面所编制的管理手册与程序文件的时间紧、工作量十分巨大, 另一方面管理制度作为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支持性文件, 需要与管理手册与程序文件建立必要的钩稽关系, 在管理手册与程序文件前难以完成对接关系, 如果在管理手册与程序文件编制过程中,再同步进行制度的标准化改造,势必影响工作质量。

    2. 公司体制调整后对运行机制配套完善的要求

    公司按照总部 《关于塑造中国石化特色管理模式指导意见》中提出的运行管理模式要求,通过近年来的深化改革工作部署和实践, 已经基本完成专业化集中管理和 “公司-管理部-车间” 管理模式的构建工作,“专业化、扁平化、规范化”体制完善工作得到了全面推进。如何按照总部要求和企业改革发展实际,做好体制调整后的运行机制配套工作, 抓紧实施制度标准化改造和建立制度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事事讲规则、行事依制度”的工作氛围,全面提高公司企业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3.一体化管理体系对制度建设的要求

    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要求对公司所有文件进行受控管理,其中文件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管理性制度、技术性规定、业务发生过程产生的记录等。 制度受控管理的要求,一方面,对制度要进行识别和标识,另一方面,对制度从立项、制定、审核、审批、编号、发放、存放、作废、回收、评审、修订、再审批等环节进行全过程控制,防止作废制度非预期使用所产生的风险。目前公司制度的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的需要。

    三、公司制度标准化建设的意义与目标任务

    1.制度标准化建设的定义

    所谓制度标准化是根据总部要求, 将传统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在制度建设方面的有机融合, 按照规范化、系统化的要求,按照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建立统一的标准化制度体系。

    2.建设标准化制度体系的意义

    建设制度准化制度体系既是公司贯彻落实总部特色管理建设的战略意图和须定期完成的目标任务,也是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中对支持性文件管理提出的必要条件。 更是公司配套体制调整,简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炼化企业的现实需要。

    3.公司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公司建设标准化制度体系的指导思想是:“贯彻一个方针、 实现两个目标、 达到三个统一、 强化四方联动。 ”“一个方针”是指将先进管理思想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体现总部和上海石化的管理意图;“两个目标”是指通过制度标准化、信息化,实现制度与业务相匹配,提高制度执行力;“三个统一”是指统一制度架构,统一制度模板,统一制度管理流程;“四方联动”是指制度制定方、管理方、信息化方和制度执行方联动,保证制度落地执行。建设标准化制度体系应遵循“统一、规范、实效、继承、创新”的原则,既要与总部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又要与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机融合。

    4.公司制度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按照公司 2012 年内建成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并通过 QHSE 三标认证的目标,以及在一季度完成制度标准化改造任务的进度要求, 全面高质量地完成用一套文本支持多个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

    四、公司制度标准化建设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1.处理好与原有制度的关系

    制度标准化体系对制度的标准化提出一整套管理要求,如对制度的框架、结构、分类、格式、模版、编号、全生命周期管控等均有具体的要求。 公司对制度的标准化改造工作不是推倒重来重砌炉灶, 而是尊重公司原来的制度, 对原来优秀制度的继承、 完善和有所创新。 是按照总部的制度标准化建设要求, 在对原来优秀制度继承、完善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整合并进行标准化改造。

    2.处理好制度的纵向横向关系

    制度标准化体系建设要充分考虑公司三级管理模式,对能够在公司统一的制度进行一级策划分级实施。如对考勤制度、 门卫制度等能够在全公司统一的制度仅制订公司级制度,不再制订二级单位级、装置车间级制度。 对各二级单位有个性化管理特点难以在公司层面统一的制度, 考虑建立公司级与二级单位级的二级制度,并由公司决定二级单位的承接要求。对基层单位尽可能不制订管理制度, 确需要制订个别操作性细则的,需经二级单位批准,并用相应的业务流程和流程图客观反映出价值链的内部业务模型、 业务领域和业务活动,逐步解决制度重叠、矛盾、真空、交叉和制度衔接等存在的不足问题。制度标准化体系建设要充分考虑同类业务的管理要求, 对同类业务要在设计制度时尽可能考虑整合,尽可能打破部门界限,避免因同类业务不同分管部门而产生多个不同的制度或类似的制度。 如对规范现场临时动土、动火、入槽、用电等管理方面的内容可考虑整合在一个制度中。 对规范同一类对象如承包商管理要求方面的内容也可考虑整合在一个制度中。 通过将公司业务按总部 12 项 A 大类(包括细分的中类和小类)、18 项 B 大类 (包括细分的中类和小类)规定进行合理的分类,并对分类的业务在纵向上细分,与制度管控业务相匹配,使制度与业务形成关联关系。

第3篇

近年来,随着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全国各省开始建设科技报告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4年,安徽省作为首批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设试点省份之一,启动了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出台了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上线了安徽省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并与国家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完成对接,向国家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提交了1300份省属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报告,报告范围涉及省自然基金项目、科技攻关项目、新兴产业项目、年度重点科研项目、农转资金项目等。本文拟对安徽省开展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以来若干问题进行思考,希望能够对全国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效

1.1统一制度,建设规范标准体系。在国家大力推进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形势下,2014年12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的精神,安徽省科技厅印发了《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进行部署,明确了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内容、时间安排和保障措施。2016年8月,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财政厅出台的《关于整合优化省级财政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以及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省级科技报告制度。2015年12月,《安徽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施办法》明确提出建立科技报告制度。2016年4月,在《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管理办法(暂行)》中提出要求项目验收时需提交科技报告。目前,国家已颁布《科技报告编写规则》《科技报告编号规则》《科技报告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和《科技报告元数据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1]。参照科技报告相关国家标准,根据省科技计划项目的特点,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研究设计了省自然科技基金项目、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处项目、省科技厅农村处项目科技报告编写规范,并编写了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报告撰写模板和安徽省科技报告工作流程图。这些规范标准体系的建设对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2明确责任主体,建立系统化的组织管理体系。为了进一步推进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安徽省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安徽省科技厅负责全省科技报告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并委托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承担科技报告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全省科技报告的收集、收藏、管理和开放共享服务,开展省级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的开发、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省级有关部门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了本部门科研管理范畴,在项目合同或任务书中明确项目承担单位须呈交科技报告的具体要求。。各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将市级科技项目纳入省科技报告建设体系。各项目承担(主持)单位建立科技报告工作机制,按要求呈交科技报告[2]。1.3构建流程化的工作系统,提升工作效率安徽省科技报告工作系统包括科技报告呈交系统和科技报告审核系统(图1),主要是由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将项目信息导入科技报告数据管理平台生成授权码,项目承担人通过授权码登录呈交系统提交科技报告,工作人员将呈交系统中的科技报告导入审核系统,并组织全国范围内具备科技报告咨询、指导和培训工作资格的人员进行审核改写。由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最终审核后在省级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中,并提交给国家科技报告管理中心[3]。流程化工作系统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1.4建立互联互通的系统,确保科技报告充分共享。为了开展科技报告服务,发挥科技报告的作用,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建立了安徽省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将收集到的科技报告经过改写审核后在安徽省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中进行,按照“分类管理、受控使用”的原则,系统采用实名注册机制和身份认证机制,实施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方案,对不同的用户赋予不同权限,提供分级、分层次的服务,实现科技报告资源的安全管理和充分共享[4]。面向社会公众,主要提供科技报告检索、信息导航等服务;面向科研人员,主要提供科技报告的全文浏览、原文传递服务;面向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决策人员,提供科技报告统计分析、行业、领域深度分析、主题挖掘等深层次的决策支持服务[5]。与国家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了用户对科技报告资源的统一检索,从而提升了科技报告的利用率。1.5多环节采取措施,严格控制科技报告质量。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启动之初就将科技报告质量控制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科技报告的质量。第一,人才储备。自国家科技报告制度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就指派专门人员全程参与国家科技报告指导人员培训、国家科技报告审核改写、国家科技制度建设研讨等相关工作,并陆续组织人员参加国家科技报告指导人员研修班培训。第二,试点领域选择。经过调研与论证,安徽省科技报告工作选择在科研人员素质较高的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含量较高的科技攻关项目中开展,确保了科技报告撰写的水平。第三,针对性培训。在科技报告提交之前,工作人员专门针对具体项目类型组织项目主要负责人进行科技报告撰写培训。第四,审改人员。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在全国范围内从首批参加国家科技报告指导人员研修班并负责本省科技报告工作的学员中聘请审核改写人员,从而确保了安徽省科技报告的质量。

2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政策欠缺,尚未出台省级层面纲领性文件。自2014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2016年科技部印发《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科技报告管理暂行办法》,专门针对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2014年,安徽省启动了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省科技厅印发了《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主要针对省科技厅实施的科技计划项目开展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尽管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科技厅联合的《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建立科技报告制度,但仍缺少省级层面的科技报告工作的总体部署,尚未出台安徽省科技报告管理办法。2.2工作脱节,科技报告工作未纳入项目管理流程。科技部《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科技报告工作要完全纳入科研管理程序,实现强制呈交。在实际操作中就是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到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过程管理中去[6],具体实现方式就是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中,添加科技报告呈交这一环节。未在规定节点提交科技报告的项目就无法进行下一环节的工作。为此,安徽省科技厅印发了《安徽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施办法》,提出建立科技报告制度,并于2016年4月出台了《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管理办法(暂行)》,提出在项目验收时需提交科技报告的具体要求。但是,在项目任务书签订时并未对提交科技报告的类型、数量、时限以及内容等提出具体的要求。另外,目前正值安徽省推进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现有的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面临调整或重建。而安徽省科技报告呈交系统和审核系统都是独立于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还无法嵌入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中,科技报告工作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仍是处于脱节状态,从而造成科技报告收缴工作占用时间较大,效率较低。2.3激励不足,科技报告未充分发挥作用。目前,安徽省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已上线运行,但科技报告证书发放、科技报告作者阅点奖励以及科技报告原文传递等系统功能尚未完善。这样就造成对已提交的科技报告利用不够,科研工作者撰写科技报告的积极性不高,更难以保证科技报告的质量。同时,科技报告及其所涉及的创新性研究结果未形成产权标识,未与论文、专著、科技成果同等对待,尚未形成一种新型的著作权形式。没有与科技报告作者的个人奖励、技术职务晋升、申请科技奖励等工作建立关联,影响了他们撰写和提交科技报告的积极性。2.4职责不明,科技报告工作未形成体系。尽管目前建立了系统化的组织管理体系,安徽省科技厅委托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承担科技报告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全省范围内科技报告的接收、收藏、管理和共享服务,但是缺少省级层面的纲领性文件,科技报告工作仅在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中开展,尚未延伸至省属其他部门,且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也是部分工作人员兼职,还没有设立专人或专门的部门负责科技报告的收集、审核等工作。

3对策与建议

安徽省科技报告体系的建设,既涉及管理层面上的组织架构、政策制度等问题,又涉及技术层面上的标准规范、组织运行、部门协调等问题[7]。要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拥有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人才队伍以及必要的经费投入,需要从省级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出台政策、建立工作机制。为尽快建成全省统一的科技报告呈交、收藏、管理、共享体系,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科技报告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现提出如下几点政策建议。3.1统筹规划,出台省级层面纲领性政策。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管理层面上涉及政策、机制、制度等问题,在操作层面上涉及科技报告的标准规范、操作运行、部门协调和配合等方面的问题[8]。因此,在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需要制定并颁布科技报告管理法规,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形成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为了避免科技报告的部门垄断、封闭管理、重复建设等现象的发生,需在省级层面出台《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方案》以及《安徽省科技报告管理办法》。促进各部门有效沟通协调,强化呈交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为科技报告管理工作的相互融合和科技报告资源的集成整合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确保科技报告资源的统一呈交、统一收藏、充分共享。3.2落实制度,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项目管理流程。科技部在《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科技报告工作要完全纳入科研管理程序,实现强制呈交。具体实现方式就是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中嵌入科技报告呈交环节(图2)。因此,要落实安徽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到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中期考核、结题验收等工作环节中;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签订任务书的同时规定科技报告的类型、数量、时限[9]。推进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建设,将科技报告呈交工作嵌入到省科技信息管理系统中,严格执行管理流程,对于未按照项目计划任务书要求提交科技报告的项目不予进行下一环节的考核和验收工作,从而确保科技报告的撰写质量和提交效率。3.3完善功能,建立科技报告工作激励机制。目前,在进行科技产出统计、成果奖励、职称考核时,多数部门并未将科技报告计算在内,提交科技报告与否、质量如何等对科研人员和项目承担单位的声誉和竞争力没有影响,严重影响科研人员撰写和提交科技报告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因此,要推进科技报告工作激励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徽省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证书发放、阅点奖励和全文传递等制度,对在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中科技报告的撰写者颁发科技报告收录证书,并将科技报告收录证书作为项目结题验收的必备材料之一。将科技报告引入技术职务晋升、申报科技奖励等工作中[10]。利用科技报告共享系统的统计功能,对已公开科技报告的检索、浏览和下载频次进行统计分析,上报相关科技主管部门,作为评价项目承担单位科研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将科技报告作为科技人员的重要科研产出,科技报告工作质量作为评价科研机构工作绩效和科研人员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11]。3.4明确分工,构建科技报告工作体系。科技报告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发挥关键性主导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工作机制,依托现有科技管理体系和信息机构建立省级科技报告管理中心,设立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本省科技报告工作的具体实施。省属其他部门/地市也应根据自身需要设立科技报告工作责任主体,负责本部门产生科技报告的收集、保存、提交工作,与省级科技报告管理中心对接,建立科技报告提交渠道;科研单位根据需要设立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本单位产生科技报告的收集、保存、提交工作,并承担科技报告审查工作[12]。形成省科技报告工作组织管理构架,形成省科技报告工作体系,确保全省产生的科技报告统一收藏、统一共享服务。

4结语

本文对2014—2016年安徽省科技报告进行了梳理,论述了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科技报告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连续性工作,涉及不同部门、不同项目类别,需要从省级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出台政策、建立工作机制。尽快建成全省统一的科技报告呈交、收藏、管理、共享体系,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科技报告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同时,省级科技报告管理中心应进一步做好科技报告质量控制以及科技报告与科技论文、专利、专著等科研成果的知识链接工作,探讨科技报告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为安徽省科技计划和项目绩效评价、科技决策、科技创新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支撑。

作者:李从春 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第4篇

关键词:制度建设;文化塑造;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

在实际工作中,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逐渐成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之一。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是维系和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组织机构的社会服务活动以及制度框架和运行程序的一种综合管理制度。在高职院校发展规模、管理体制发生变化的同时,如何实现内部治理优化成其为必要。创新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优化管理资源配置,挖掘内部潜能,实现管理改革是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的重要内容。如何结合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工作需要,深入研究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内部治理优化中,为有效提高改革工作的效率,应充分重视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这一工作的开展实效。

一、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内涵分析

当前,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新要求,指出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并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为高职战线树立起创新改革的“新标杆”。为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推进高职院校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依法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等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切实将各项制度与改革教育、提升治理实现融合。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需综合评估自身发展现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及内部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以便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促进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工作顺利开展。

二、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的必要性

目前,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办学条件的改善,其教育教学改革与治理能力的提升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内部治理优化是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的重要前提。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来看,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由于办学历史短,其治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包括高职院校内部权力配置、机构设立及运行规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发展有密切关系。高职院校进行内部结构治理的改革与完善,是适应外部教育环境变化的一种现实需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需立足于工作的实际需求,对内部权力主体之间的权责配置进行合理分配,不断促进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内部优化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导致其自身的管理工作效率较低,对于其自身的教学管理工作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对如何解决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成为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发展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顶层制度设计”滞后,制约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提升;内部治理结构“泛行政化”消解了高职院校发展的精神和基本使命;内部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衡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一)顶层制度设计滞后,制约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提升。在高职院校发展的过程中,顶层制度设计滞后,不但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提升,不利于高职院校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结合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并响应教育部对高职院校制度建设提出的要求及战略部署,深入分析顶层制度设计滞后制约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提升这一问题,成为学校内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高职院校的制度建设与文化发展,一直与高等院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顶层制度设计滞后,制约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提升,也阻碍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工作的开展。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一定会对其自身的战略部署及发展目标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应重视顶层制度设计滞后制约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提升这一问题的解决。(二)内部治理结构“泛行政化”消解了高职院。校发展的精神和基本使命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趋势严重,学校管理普遍存在行政化、行政行为偏职权化等问题。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泛行政化”消解了高职院校发展的精神和基本使命,已逐渐成为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问题之一。针对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工作的开展,分析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泛行政化”消解了高职院校发展的精神和基本使命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通过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的方式加以改善,将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工作的开展。因此,高职院校应就自身内部治理工作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究如何解决内部治理结构“泛行政化”问题。(三)高职院校内部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衡。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内部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衡。从高职院校的权力分布来看,行政权力的逐渐扩大化趋势,学术权力处于虚位状态,教师和学生的监督权力、参与权力几乎处于无位的状态。这一问题已经影响了高职院校内部结构的平衡发展,对其自身的管理工作及教育教学工作都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为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应重视内部权力集中、监督与制衡缺失这一问题的解决,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对策,这将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结构的完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应注重内部权力这一发展问题。(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过于封闭,陷入缺乏职责界限的治理困境。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中,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过于封闭,陷入缺乏职责界限的治理困境,这也是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的重要因素。内部治理结构封闭,无法厘清职责界限,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设置与职权的明确划分,加之行业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参与和发展,为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工作的优化埋下了问题和隐患。此外,社会主体参与度低、相关利益主体缺位等,都是造成内部治理结构封闭,职责界限不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发展,应充分重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封闭、职责界限不清这一问题。

四、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措施

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结合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深入探究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措施,是完善内部管理工作的重点。一般情况下,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内部治理优化措施,主要涉及: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章程;深化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结构改革,建立开放式的治理结构体系;强化对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建立分权制衡机制;建立竞争型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和谐型文化管理平台等内容。(一)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章程。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业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优秀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结合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工作的发展需求,其重要的举措是做好高职院校的顶层制度设计,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章程。制度建设是内部治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教育符合现代高等院校发展的需求。为进一步提升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能力,做好高职院校的顶层制度设计,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章程,体现顶层制度设计特色与优势,可以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发展。因此,在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中,做好高职院校的顶层制度设计,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章程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发展措施。(二)深化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结构改革,建立开放式的治理结构体系。在内部治理工作中,深化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结构改革,建立开放式的治理体系是内部治理优化措施之一,也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优化工作中,通过深化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结构改革,建立开放式的治理结构体系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以往权力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减少权力问题不良影响。同时,建立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权力结构,是高职教育适应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有效推进深化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结构改革,建立开放式的治理结构体系这一问题,对于提高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三)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建立分权制衡机制。为促进制度下内部治理优化工作的开展,强化对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建立分权制衡机制是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在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工作中,除了需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还需结合深化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结构改革理念,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方案,建立分权制衡机制,确保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强化对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促进分权制衡机制的实施,也是打破以往以行政为主导的内部治理结构。因此,在内部治理优化工作中,应强化对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促进建立分权制衡机制这一措施的实施。(四)建立竞争型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在实际工作中,建立竞争型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也是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措施之一。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是内部治理和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有效推进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工作,建立竞争型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高职院校进行公开招聘,通过公平竞争、严格考核的方式,逐步实现人事管理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聘用关系转变,完善人才培养及竞争的管理方案,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优化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工作,为高职院校实现战略化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五)建立和谐型文化管理平台。在实践工作中,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措施,还包括建立和谐型文化管理平台。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管理。因此建立和谐型文化管理平台,能够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的生命力、创造力以及感召力,可以促使教职工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本职工作中,不断促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中,建立和谐型文化管理平台,也是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的主要措施之一。综上所述,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结合自身发展规模及管理体制需求等,深入研究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的重要性及相关措施,对完善其内部管理工作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高职院校需根据内部治理优化的原则及措施,定期进行工作管理的考核,尽最大努力优化内部管理资源的配置,促使内部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为有效开展各个专业的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的发展,应充分重视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下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优化工作。

作者:宋庆梅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彬.高职院校章程制定及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98-102.

[2]徐元俊,徐洁.对创新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4):21-23.

[3]杨建国.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对我国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启示[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5.

[4]吴尚忠.现代治理视域下高职院校内部治理重心下移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41-43.

第5篇

关键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制度建设

作者简介:秦婷(1973-),女,陕西西安人,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工程师。(陕西 西安 7101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陕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1BZ38)、西安邮电大学校教该项目(项目编号:JGC2011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147-02

2010年6月我国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1]

“卓越计划”具有以下三个特点: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打造“双师型”教师,而且“双师型”教师队伍将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力量。

一、教师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培养优秀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有效保障。如何在短时间内建设一支具有丰富工程能力的教师队伍是目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卓越计划”特点,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1.企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了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建立校企联合共建的培养模式是关键。各高校要依托企业去聘请不但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而且还具有会教书会育人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开设企业课程,汇集企业实践经验,加以提炼渗入教学内容中,并承担相关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等,或担任相关专业学生的联合导师,完成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工作,从而组建一支不但稳定而且又善于教学和育人的高素质企业教师团队。

2.校内教师队伍的建设

《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校内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相关高校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

就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学习、工作经历而言,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的可能性较大。这种现实情况直接导致我国高校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的工程实践经验,实际动手能力普遍较差。因此,在我国具有高学历的较多高校教师偏重理论研究,严重缺乏实际经验和工程实践经历,致使他们在新型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的工程实践阶段无法独立指导学生,具体表现为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对工程新技术的发展及新动向缺乏了解。[2]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理论研究与实际使用严重脱节。所以,高校应采用充分“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直接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加快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时,坚持派遣部分教师到基地直接参与企业一线工作,使教师在实践工程中得到锻炼。这样,教师不但在实践中将抽象、深奥、难懂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知识呈现给学生,而且将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企业中,将技术理论产业化,从而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所培养选拔的“双师型”教师不但能够加强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计划起到关键性的保障。这些教师结合自身在教学和实践中的经验,协助教务部门制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计划,编写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材。因此,实践与理论的有效结合不但对于提高高校教师的工程能力和业务水平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又有利于实现产学研教的结合及实现校企的“共赢”。

通过两个教师队伍的共建在新时期加快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国家、民族的竞争力。

二、教师制度建设

没有制度保障就没有数量和质量的保障。[3]因此,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其质量的先决条件,而教师制度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对于教师制度建设同样应从企业建设与校内建设两个方面进行。

1.企业教师制度建设

企业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是,在短时间内形成一支以企业高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为主的稳定的企业教师队伍。建立企业合理的授课培训制度、兼职聘任制度和激励机制是企业教师制度建设的关键。

(1)授课培训制度。担任授课任务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进行授课技能培训。企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注重的是技术的应用、操作,所以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但是对学生的授课要求和企业对用户的培训还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企业教师授课技能还有待培训。具体培训应由高校教务部门组织校内具有丰富经验的专职教师进行。通过校内专业授课的培训提高企业教师的语言水平,形成良好的教学规范,接受教学制度的制约,使实践教学具有科学性、启发性。通过专业教师的培训,使企业教师体会、感悟教学的特点与不同,从而提高授课技能。

(2)兼职聘任制度。高校要建立兼职教师聘任制度,以便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聘任中,坚持兼职教师聘期应该与高校学制相一致的原则,这样不但能够较好地完成一个教学周期内的实践教学任务,而且使教学具有良好的完整性。

(3)考核激励制度。实行多种考核评奖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教学质量较高、效果明显并取得学生好评的企业教师应在企业年度考核中予以表彰和奖励。在激励政策上,采取企业优秀教师优先职务、优先晋升技术级职称、优先外出培训及深造、优先获得资质认证等一系列优先措施,并且企业对企业教师在企业内的工作进行合理安排,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从而有效地激励教师培养爱岗、敬业、创新的精神。同时,高校根据企业教师实际授课工作量,按照校内酬金标准发放课时酬金,为开发课程的教师提供经费上的资助。

通过以上制度的保障不但能够加强企业的兼职教师对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培养,而且对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给予关注,使兼职教师有归属感,从而能更加全力地投入到学生的培养中。

2.校内教师制度建设

依照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校内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校内的教师结构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师工程化的培养工作。为保障校内教师的建设,保障制度的建设也尤为重要。

培训、兼职制度。各高校的校内教师必须接受派遣,深入到企业进行培训与兼职,为期一至两年。通过一两年的岗位培训最终获取企业认证资质。持证上岗是“双师型”教师的必备条件。

激励制度。通过培训与兼职,成绩优秀的校内教师可以获得企业颁发的资质证书。对于参加企业培训与兼职的校内教师,在培训与兼职期间,校内相关部门应适当减免其在校内的教学工作量,采用培训和兼职同绩效进行置换的方式进行年度考核,从而有效激励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培训与兼职在自愿、主动的情形下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使培训与兼职常规化、制度化。校内教师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将具备企业工程经历作为评定重要的支撑条件之一,并且将评审的侧重点从科研、发表文章等理论性较强的条件向应用、创新、发明等方面倾斜,以此引导和鼓励教师参加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相关活动。在同等情况下,参与的教师享有职称评审优先权、进修深造优先权和年终评优优先权等。

人的潜力是极大的,如何去发现和挖掘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健全有效的激励制度。健全有效的激励制度可以很好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其潜能,全面推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同时,要营造良好的、轻松的、和谐的竞争环境,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绩效,为参与的教师缓解工作压力。因此,健全有效的激励制度不但可以有效保障校内教师队伍的建设,还可以吸引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加入到这个队伍中。

三、结论

总之,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如果政府职能部门和教育部门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给予政策、保障措施上的扶持和保障,那么不但能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新型人才的国际竞争能力,而且可以大大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高教[2011]1号)[Z].

第6篇

【关键词】水库工程;质量管理;框架建设

水库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为了更为有效可以尝试采用管理体系的模式,通过合同管理、建设资金管理体系、进度实施管理体系、有效的质量保修体系,完善管理程序。本文分析了水库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总结了水库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提出了水库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措施。

1.水库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在于:第一,工程质量直接影响水利建设的使用年限,确保发挥更多、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第二,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第三,水利工程质量建设,为了更好发挥效益,确保向城市安全输水,同时保护好水库下游区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洪涝灾害给工农业带来的损失。水利工程建设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德政工程,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工程,同时也是国家“战危机、保增长”的重要举措。因此,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必须要认识到质量管理控制的重要性。另外,水库的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规划、勘测、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工程质量的全面控制必须要保证领导者能够充分认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建立起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为社会创造精品水利建筑工程。

2.水库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水库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控制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保证质量管理的全面实施,要建立起框架体系,包括合同管理、资金管理和进度管理控制。

2.1工程合同监督管理

水库建设工程必须要重视合同的监督管理,建设单位在进行招投标工作后要严格监督施工单位履行合同的情况。具体来讲包括这样几方面的管理体系构建:(1)构建合同内建设程序的监督管理体系。具体来讲要针对水库建设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进行初步设计的编制、审查、上报以及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工作。同时要监督合同实施的具体程序,严格安照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规范制度建设、施工材料选择等内容执行合同。(2)分包合同的监管。招投标后施工单位往往会对项目进行分包,为了保证建设质量建设单位必须要进行分包的监督管理。分包单位的项目应获得建设单位认可,建设项目的主要单位工程,单位工程中的主体工程应自行组织施工,禁止转包工程。另外,合同监督要确保承包方式的控制,例如:“包工、包料、包质量、包工期、包安全、包文明施工、包环保、包机械设备、包施工资料、包验收合格、包按设计图纸、技术规范以及招标文件中明示或暗示的一切风险。”

2.2工程建设资金管理

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的程序包括:(1)工程资金回收的管理。根据项目的立项批复和初步设计进行登记,然后根据投资额、合同约定和计划进度提出资金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计划的申报应及时完整、估计准确。(2)工程资金支出的管理。建设单位应做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对水库工程建设资金按项目单独核算,然后实现资金支出审批。(3)竣工资金核算。工程竣工决算的资金审核管理包括:建安工程费、设备费、其他费用等各项费用的财务支出、单项工程竣工结算情况(包括施工单位送审数、有关部门审核数、审计数),审计核增或核减的主要内容、审计发现问题的处理意见等。为了将这一系列的程序进行全面的管理,可以建立资金审核程序,建设单位管理费应从严控制,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应符合相关规定,特殊情况确需超过国家规定开支标准的,须事先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2.3工程进度实施管理

工程进度管理工作规程包括:(1)要求施工单位编制进度管理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书。计划书内容必须要详细,突出水库建设进度的关键点,然后对设备投入、材料供应等配置的生产要素进行重点审核,保证对劳动力、资金、材料、设备等进行存量、流量、流向分布的调查、汇总、分析、预测和控制;严格控制工序,掌握现场施工实际情况,为进度计划实施的检查、分析、调整、总结提供原始资料。(2)审查施工单位制定的总体工作进度计划。首先要明确的是项目的最终进度目标(往往要进行一定修正)在此基础上要对这一目标进行过程分解(编制网络计划),并根据资源和外部条件的有限性在多种可能和进度路径中选取一条合理的、充分考虑风险因素不确定性的路径作为原始的计划路径并建立比较基准。(3)推行进度监督制度。具体内容包括:施工进度目标分解图审核;进度控制的工作内容及深度管理;进度控制的方法和具体措施审核。

2.4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以计划、预案、检查为主线,以过程管理、结果复核为重心,通过对计划阶段、施工阶段、检查阶段和问题处理阶段的严格控制,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1)计划。建设施工的计划要考虑到全面的质量管理保证,将质量保证的具体内容放入计划之中。(2)施工。施工阶段要求施工单位将各个阶段的质量报告上报到建设单位,然后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审查。(3)检查。施工监督工作是治疗保证体系的关键,检查工作要有规范化的检查内容,也要有随机的检查活动。(4)问题处理。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后必须及时处理,并保证处理结果的情况下再进行下一项的施工活动。

3.水库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构建措施

以上分析的水库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在这样的体系下,具体的构建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制度建设,人员分配和审定工作的处理。

3.1建立质量控制制度

水库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全面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包括这样几方面:(1)确定水库建设的质量管理的总体目标,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合同的质量管理制度要求。(2)确定对施工质量管理的检查、抽检制度,要求组织部门完成质量验收、签证。(3)制度管理要落实到个人。建立健全和落实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和终身负责制。要建立层层负责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其中工程负责人是项目施工的领导者和直接组织者,对本项目工程质量负全面的领导责任。

3.2调配管理工作人员

水库工程的质量管理要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合理调配,明确职能分工:(1)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经理。负责工程现场建设方的日常管理及工程施工现场的工作协调,必须严格遵循公司管理制度,努力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2)监理工程师。要负责工程施工进度、质量、材料设备采购验收、投资计划完成、安全等工作,负责与工程有关的外部协调工作。(3)工程师。进行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安排,负责与工程建设的其他单位进行协调。调配好管理工作人员之后要求能够严格执行自己的职责,确保完成工作,实现对水库建设质量的全面管理。

3.3完善各项工作审定

水库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都要进行全面地审定。第一,要进行招投标阶段的审定。工程招标时,注重对施工单位资质的审查,包括人员素质、技术力量、施工业绩、社会信誉等多个方面。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的经历和经验,在以往的工程施工中是否出现过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是否发生过质量事故等。(2)项目会审。对规模大、结构复杂或属新结构、特种结构的工程,项目建设监理机构应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后,报送建设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其审查意见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必要时与建设单位协商,组织有关专家会审。(3)账务审查。对于管理费各项开支标准要审查其是否合理,有无虚列、滥发各种津贴补贴以及各种名目滥发实物的情况发生。建设单位必须把备选设计单位向初步设计主审部门报告,以便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进行核查。

综上所述,水库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要依靠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重视制度建设、人员管理和项目审定,确保水库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更为全面有效。

参考文献:

[1] 楼奇明. 浅议水库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J]. 科技资讯. 2010(07):55.

第7篇

(一)加强制度建设是我们做好科研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制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起着影响全局、带动各方的作用,只有建立起相应的科研管理制度,才能使高校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有章可循,才能促进地方高校科研质量提升。

(二)构建和完善科研制度是地方高校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面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大众对高等教育期望的不断提高,高等学校唯有不断的进行制度创新,构筑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更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真正破解地方高校科研发展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地方高校上层次、跨越式发展。同时,构建开放、灵活、创新的科研制度也是深化改革、探索建立现代科研组织模式的需要。

二、地方高校科研制度建设现状调查

我们课题组组织了对大连某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调查问卷活动,共提交有效反馈问卷229份,其中理工科教师149份,人文社科类教师80份。第一,在科研制度建设方面,调查显示对该校推出的“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教学科研奖励办法”等相关科研制度了解率只有48%,完全不了解的教师高达35%。这些与教师有切身利益关系的科研政策文件的了解率如此低一方面是科研管理部门的宣传、执行力度不够,但更主要的应该是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的不重视或是完全放弃,这说明该校的科研文化氛围还远没有形成。这也是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普遍现象,由于大多数地方高校起点比较低、建校时间短等客观原因,除了少部分科研突出的教师外,大部分教师主要精力多集中在教学方面,科研能力和科研自信心不够,这就考验地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如何设计出更好的科研激励和科研培育机制覆盖普通教师,从而调动普通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这决定着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可持续性。第二,对于该校现在执行的“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教学科研奖励办法”等相关科研制度共提出修改意见58条,多涉及到不同学科的科研成果质量的认定、科研考核周期、奖励级别的差异认定等方面。由于地方高校缺乏一定数量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专家,科研成果认定的代表作制度、同行评议制度等实施的条件并不成熟,而以是否检索、发表刊物级别、发表数量等办法来认定科研成果质量和教师科研水平又有很大的弊端,这也是摆在地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人事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第三,在对该校还需要加强的科研制度建设上,多数教师还提出了对科研经费管理、校内专项课题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培育计划以及限项课题的校内评审机制等提出建设性意见。第四,在科研环境的建设上,对学校学术氛围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率只有16%,觉得一般的有56%,在不满意中,提出的建议主要有:

1.学校学术讲座少,对外应大力引进,对内教授、博士的学术讲座应形成常规制度。

2.学校缺乏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核心力不够,缺乏凝聚力。

3.教学工作量过大,科研和教学难以兼顾。4.优化硕士生导师选拔机制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政策激励机制等。第五,在制约教师科研发展的主要因素中,认为缺少科研经费的占30%,科研设备及条件不足的占29%,教学任务重,没精力做科研的占24%,没有适合的科研团队可加入的占14%。对人文社科类的教师而言,科研经费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家级课题资助力度大但申请难度大,省里项目资助力度小而且很多还是无经费项目。同时地方高校在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上投入力度肯定比不上研究型大学,一些学科的教师查阅资料比较有困难。以上调研结果表明科研制度的建设既要接地气还要与时俱进,科研政策制定上还有很多空白,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科研制度的建设任务任重道远。

三、关于加强地方高校科研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科研管理制度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出积极向上的科研文化,文化滋养出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一所高校科研软实力的真实体现。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下村修谈及自己的科学之路时说:我做研究不是为了应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为什么会发光。国家社科基金从2012年开始修订了申报办法,将原有不鼓励自选课题申报的要求,修改为各学科均鼓励依据个人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课题。因此培养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兴趣,规范科学研究方法,使之成为自发的科研习惯,是科研制度建设的最终目标。

(二)地方高校科研制度建设的定位应准确。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尤其地方高校都在迫切追求上层次、谋转型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学院升格为大学,本科院校多上硕士点甚至博士点,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这些都离不开科研成果的支撑,所以以科研工作量量化考核为主的一系列科研考核、奖励制度在地方高校普遍采用起来。在促进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同时,弊端也不容忽视。由于地方高校多以教学型为主,所以长期以来教师的首要工作是教书育人,而向研究型转型对教师提出新的科研要求,很多教师感觉无所适从。单纯的制定科研政策强迫教师出成果既有违科研规律也不利于教师个人成长。在制度设定上要充分认清学校、学科的不同发展层次,制定出让教师够得上、摸得着的科研激励和评价政策,充分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三)制度建设还应尊重实事求是的原则,并加强科研制度创新。科学研究根据不同学科、不同方向有着不同的研究方法,制度建设再严谨、规章政策再细致也不可能涵盖科研工作中的所有情况。例如为了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一般高校纵向课题严禁报销汽油费、旅游景区门票等,但对于有些需要开展野外考察、乡村调研和旅游规划等的项目,能说明正确理由且发票合乎实际消费的,应该予以报销,否则就会出现科研人员很多合理的消费不能报反而去购买假发票或让学生收集发票的现象。同时也反映出制度建设也应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完善。同时还应加强科研制度创新,如对于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地方高校有些学科或研究方向教师较少,如单独为其购买大量资料也不现实,是否可以与同城的其它高校或其它类型的图书馆进行信息共享、跨馆借阅,对于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技术问题应容易解决,考量的则是管理部门管理创新能力的高低。

(四)高校应研究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在学术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学术评价制度有很强的导向性,目前很多地方高校也都相继出台了本校的“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和“科研奖励办法”等,科研量化以成为一种主要的管理状态。这种制度下很容易造成重外表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使教师不能潜心研究。学术研究需要有积累、学习、思考的时间,需要有形成课题思路、新观点的过程,所以科研成果量化的管理制度并不符合学术研究的规律和特点,很难培育出精品之作。但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大背景下,量化管理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笔者认为对学术评价制度的设计,应该有所区分,如对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做为一种惩罚型制度设计,其设定标准宜低不宜高,宜宽不宜严,目的是督促那些毫无进取的教师开展必要的学术思考,而对于职称评审、科研奖励等激励型制度设计,目的是选拔优秀教师、鼓励教师多出精品,则应从严从高,并完善同行评议,避免科研投机。同时近年来,学术造假的新闻不绝于耳,社会反响强烈,学术评价制度的设计还应避免资源配置的功利化倾向。根据2014年3月11日,教育部正式的《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规定,学术委员会是高校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与学术有关的职权,在学术问题上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而由于我国高校“官本位”的体制,很多学术问题是由学术委员会讨论,而最终决定权却在行政主管领导,或行政主管领导就兼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这影响了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因此科研制度建设更应着眼于科研制度的执行力。

(五)新形势下科研制度建设应与时俱进。近年来,由于各级项目申报数量增长过快,而申报质量并未同步提升,同时项目评审消耗了大量社会人力、物力,所以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都开始对申请数量进行了限制。国家社科基金是从2011年起直接限制各省、各单位的申报数量,但根据国家社科基金年度报告2013版调查显示,2013年度的通讯初评高分课题数量和占比却有所下降(80分以上的高分课题占比由2012年度的7%下滑到2013年度的3.7%),60分以下的低分课题占比反而从2012年度的10%上升到了12.4%[3]。这表明申报质量并没有随着申报数量的控制而提高,所以对于限项的制度设计,笔者认为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文化部的文化规划项目从2014年起对申报教师的申报条件大幅提高,要求必须有三篇以上核心文章发表,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限项是从2015年度开始施行,要求对2013、2014连续两年申报而未获批的教师暂停申报1年。虽然效果尚不得而知,但这些制度设计还是要比国家社科基金简单的限制数量要好的多。首先,不打击教师申报课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将限项矛盾的主动权交给教师自己把握。其次,暂停申报1年给了教师认真反思自己申报课题中所存在问题的时间,同时也减轻了审批部门的压力。

(六)科研制度建设离不开新技术的应用。网络化、信息化等技术的应用大大减轻了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也为新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可能。近年来,很多项目、奖项的申报和管理都采用了信息管理平台,如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从项目申报、评审到项目中检及结项都采用了网络管理平台,每一步骤的实施都有条不紊,查询、提醒、归档等管理功能全面,给申报教师和科研管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对完善科研制度建设、强化科研制度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也为科研制度以人为本、为人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

第8篇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合意愿 研究

一、我国新农合制度建设现状及其困难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以来已取得很好的成效,参合率也在逐年上升,但是,问题还是存在。当下我国新农合制度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制度目标设计缺陷。新农合制度实施效果与制度设计初衷仍有较大差距,如果不能理性客观看待其实际效用,就会过高估计新农合制度的优越性。例如关于医疗救助制度,现在很多县救助资金的投入渠道很少,资金来源不稳定,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结合运行,能够较大幅度地降低运行成本,但运行成本比起单个系统运行的成本还是要增加的,应该正视这个新的问题,要保证制度结合之后的稳定运行,就必须解决新增运作成本的资金来源,运作费用的问题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县解决得并不好,所以必须给予认真的关注(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2007)。

2、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田庆丰(李小芳、李中琳,2007)指出不同经济状况的参合农民在卫生服务利用中存在不公平现象,其中贫困农民卫生服务需要量大,卫生服务需求的未满足程度较高,从合作医疗中受益相对较少。

3、农民参合意愿不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加大筹资的支持力度完全符合缺乏医疗保障农民的利益,却未能获得农民的广泛支持。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性预期较低的情况下,农民阶级监督的预期收益也较低,更容易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甚至可能参与到滥用基金的行列中(别海涛、孙晖,2006)。

4、管理体制不顺。政府既是新农合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同时又是执行主体之一;农民不仅是缴费主体和受益主体,也是监督和执行主体之一。在新农合中,政府不仅管规划、管融资还直接管操作、做监督,农民的作用逐渐演变成为整个合作医疗制度的交费者,这是与中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民合办”的治理结构初衷相违背的(林闽钢, 2006)

二、农民认知度研究

了解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知情况,可以为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大多数农民对新农合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仍有部分农民对新农合制度不了解,甚至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和顾虑。应尽可能的简化合作医疗的报销程序,提高政府管理机构的办事效率,树立人民公仆的良好社会形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孙长青、张智民、王耀平、田庆丰,2007)。

陈秀媚(2008)指出农民对合作医疗制度认知的缺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有关部门宣传不到位。有些地方关注得更多的是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提高参合率,甚至采取村集体缴费代替个人缴费,但没有实实在在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没有把建立新农合制度的目的、意义、要求讲透,没有把参加新农合的好处讲清,导致农民无法正确认识、了解新农合制度。二是农民自身的因素。广大农民受文化素质、知识水平的限制,缺乏必要的健康保障意识,不去主动关注、了解新农合制度,对该制度认识不清。有的甚至认为该制度可有可无,产生参合是浪费钱的错误认识。

新农合实施以来,虽然新农合制度已逐渐为大众所认识和接纳,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对新农合的优惠政策及具体实施方案不了解,甚至存在一定的误解,这将影响新农合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对农民进行新农合的宣传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首先应高度重视其重要性和长期性,必须坚持不懈地做好工作,使农民树立起大病风险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了解国家和政府对农民的优惠政策,知晓报销程序和流程;其次,要探索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经济有效的宣传形式;另外,做好新农合管理、服务机构和各级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工作,树立良好的形象,使之成为农民了解、认识新农合的窗口,为农民所接受,使新农合制度真正深入人心,成为农民热心参与、积极拥护的民心工程(袁兆康、方丽霖、周小军等,2006)。

三、农民参合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农民的参合意愿间接反映出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满意度以及其实施的效果,农民的参合意愿越高说明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越高,其试点效果也越好。因此,了解影响农民参合意愿的因素是提高新农合试试效率的良好途径。

A li Asgary, Ken W illis, A li Akbar, Taghvaei and Mojtaba Rafeian (2004)等采用重复投标博弈法( iterative bidding game technique)问卷格式,使用伊朗全国2139个农户数据,进行了农民医疗保险参加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国内很多学者也针对参与意愿展开了研究。杨艳(杨文选,2007)提出影响农民参与意愿的因素包括农民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报销水平、补偿模式、医疗服务的提供以及对政府的信任程度等,政府应该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变“高”的参与率为“强”的参与意愿。周利平(徐玲、吴明,2007)指出了影响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政策因素,有以下三点:(1)政府宣传引导的作用,政府的宣传种类数越多,参合率越高;(2)医疗救助制度的作用,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的地区参合率较高,但医疗救助对提高贫困农民家庭抗风险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其提高参合率上,更重要的是它是否能够为救助对象补偿自付的医疗费用;(3)合作医疗模式和补偿方案的影响,采用门诊统筹模式更能够提高参合率,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经济负担(通常优于家庭账户),所以是吸引农民参合的因素。

四、新农合制度建设的路径研究

推进新农合制度建设,首先,必须进一步完善制度目标。近几年,国内许多学者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模式进行了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关键问题是资金来源。要建立中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必须要多方筹集资金,通过建立政策性医保制度、发挥合作经济组织作用等方式,提供多层次的医疗卫生产品,资金的筹集渠道、方式和比例是决定医疗基金规模和相关利益主体负担的关键,又是影响医疗保障水平和确保医疗保障可持续性的主要因素(许梦博、许罕多,2007)。侯天慧(谭克俭,2006)对于大病统筹制度是否是“合作医疗”提出了疑问:如果说大病统筹基金里还有参合农民的缴费, 实际上因为在其中的比重太小而几乎不起作用。不过实践证明,这个机制对于患了大病住院的农民,的确可以得到有效救助,虽然比例还不高,但却可以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政府建立大病统筹机制的目的。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学者与美国兰德公司合作,开展了大量农村健康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方面的研究。项目研究组1988年在四川简阳、眉山的26个村实行了20%的补偿比和30%补偿比的试验研究,认为20%是补偿比的有效起点,并提出设计获取保险因子和增加系数的方法(Li H, Zhu Y.2004)。朱玲(2006)应用住院费用的频数分布表了解住院费用和分布特征,确定补偿的范围、各费用段的补偿比例、起付线、止付线和封顶线。

另有一些学者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不仅有助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安全运行的有效监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对提高基金的经济性和有效性,进而进一步增强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提高合作医疗覆盖率,均有裨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合理构建,取决于是否符合国家对这项新型制度的设计初衷,是否符合统筹地区的实际运行特点,是否符合政府监管和参合人的实际需求(冯晓,2007)。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国际经验研究

从世界范围实践看,医疗保健已成为生存权的一部分,各国因其国情或国力对国民的医疗保健担负着或多或少的责任,由公共财政支持医疗保健制度运作,医疗保健服务显然应归入公共物品的范围(Liu,X·and Mills, A, 2002)。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起,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在农村主要实行强制性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政府对国民健康保险的投入约占医疗保险费用总支出的32%~52%(余央央、封进,2006)。巴西1994年建立“家庭健康计划”,这是一种关注家庭和社区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制度。“家庭健康计划”所需资金来自联邦和各州的专项资金支持。截止到2002年底,该项计划已覆盖巴西50%以上的农村人口。“家庭健康计划”实施后,巴西农民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可及性明显提高,几乎达到90%以上(Wagstaff A·, van Doorslaer E, van der Burg H·, etc. 2003)。加拿大联邦政府通过立法规定了国家医疗保障的基本原则:一是覆盖全体国民;二是免费原则,参保个人享受医疗服务毋须付费,由医疗保障机构负责支付医疗费用;三是公共管理原则,由地方性的非赢利性医疗保障机构负责管理医疗保险事务;四是方便就医原则,参保人因搬迁或旅游可在加拿大境内的任何地方就医(钟起万、陈新,2007)。

六、结论及评述

以上文献综述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几个研究热点进行了简单的剖析,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讨新农合制度建设拓宽了研究视野,对改进新农合工作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但上述文献中仍有不足之处,一些研究成果重视农民参合率对新农合制度效果的评价作用,但对客观反映农民受益水平的基金平均补偿比、农民参合的实际可补偿比例等缺乏深入的定量分析。虽然也有文献注意到农民参合意愿对推进新农合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但就农民参合意愿进行实际调查、深入进行参合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成果并不多,从管理效率视角和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视角对新农合制度进行定量与定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成果则更为鲜见。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推进新农合制度建设,分析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我国国情提出操作性强的相关对策建议,对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证广大农民“病有所医”、缓解农民“看病贵”问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封进,余央央.中国农村的收入差距与健康[J].经济研究,2007,(1)

[2]赵忠.我国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管理世界,2006,(3)

[3]刘华,何军.中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4)

[4]胡联.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作用[J].特区经济,2007

[5]王瑶平,李信.中国农村医疗保险的经济学视点———医疗服务理想与现实的碰撞[J].农业经济问题,2004,(3)

[6]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特困人口医疗救助相结合的制度建设[J].中国人口科学,2007,(2)

[7]田庆丰,李小芳,李中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公平性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8)

[8]别海涛,孙晖.政策的稳定连续对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6,(10)

[9]林闽钢.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治理结构的转型[J].农业经济问题,2006,(5)

[10]孙长青,张智民,王耀平,田庆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对合作医疗的认知度[J].现代预防医学,2007,(21)

[11]陈秀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知满意度调查[J].南方医学教育,2008,(1)

[12]袁兆康,方丽霖,周小军等.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知的追踪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10)

[13]A li Asgary, Ken Willis, Ali Akbar, Taghvae,i Mojtaba Rafeian. Estimating rural household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health insurance [J] .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04,(5).

[14]杨艳,杨文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8)

[15]周利平,徐玲,吴明.农民自愿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7,(5)

[16]许梦博,许罕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金筹集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7,(10)

[17]侯天慧,谭克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与补偿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问题,2007,(7)

[18] Li H., Zhu Y. Income, Income Inequality, and Health: Evidence from China [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 Organized by World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conomic Research and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Labor Economics, CASS, Beijing, 2004,(4)

[19]朱玲.农村医疗救助项目的效果[J].卫生经济研究,2006,(8).

[20]冯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绩效评价研究[J].经济管理,2007,(16)

[21]Liu X. Mills. A Financing Reforms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 Lessons for other Nations [J].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2002,(54)

[22]余央央,封进.收入差距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6,(7)

第9篇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实行的“老”农保存在诸多问题,使得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积极性有一定负面影响,持观望态度。由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还有着较大的差别,不同地方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差距较大较难测算。许多地方对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坚持“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其中“集体补助”几乎不可能。

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1、强化政府责任,明确基本保障

按照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政府有承担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和福利需求的积极义务。为公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是现代政府的一个基本职责。另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优越性也明确要求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必须承担起公民基本福利的责任。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十七大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因此,在未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中,政府应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政策引导、制度建设、资金筹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当前情况下,政府要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的制度建设中承担主要责任。

2、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但是它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城乡社会政治经济的均衡发展,损害了社会公正的价值理念。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模式也使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巨大差距。这种状况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出现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能使广大农民享受现代社会养老保障,已日渐显得不合理与不公平,这与社会保障制度演变的趋势也是背道而驰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应当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城乡统筹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打破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分割的固有格局,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衔接。

3、明确各级财政职责,强化政府主导意识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31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财政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改变目前政府财政在农村社会养老扶持不作为的现状。为此,应明确各级财政职责,形成良性有序的投入机制。

4、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广大农村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使其老有所养,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为确保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障顺利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必须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农村实际情况相适应,同农民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人群的农村养老方式,不同区域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现状,来进行分类设计和分步实施。同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要与其他养老保障措施相配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能完全脱离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其他保障措施的实际情况,要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达到保障老年生活的目的。首先要做到基本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设计的统一。目前,农村养老保险的实质是个人强制性储蓄,缺乏社会统筹的互助共济性质。农村养老保险应实行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帐户相结合的模式,在缴费标准的计算方法、给付办法等具体的细节设计上要做到尽可能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相互衔接。其次,要做到有序差别。在制度设计上实现统一,并不意味着缴费标准及待遇给付标准的统一。由于现有的城乡差距较大,在缴费和给付方法上可以实现基本的统一,但在具体的缴费和待遇给付标准设计方面必须跟据地区、城乡生活水平差异以及个人缴费能力的实际而有所不同。此外,在筹资方式上可以呈现出多样性。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现实状况以及政府财力状况,在筹资主体和方式上可以有所不同,但必须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例如:

(1)被征地农民实施“农民个人缴费+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集体补助+政府土地出让金”的资金筹集方式;

(2)计划生育对象(独生子女户、二女绝育户)实施“计划生育对象个人缴费+计划生育奖励资金”的资金筹集方式;

(3)农民工和小城镇农转非居民实施“农民个人缴费+单位(企业)缴费+政府补贴”的资金筹集方式;

(4)村居干部实施“干部个人缴费+政府财政补贴”的资金筹集方式;

(5)城郊地区和富裕地方采用“农民个人+地方财政+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筹集方式;

(6)务农农民采用“农民个人+县、市、省或中央财政”的筹集方式;

(7)贫困地区困难人群养老保险应以非缴费为主,直接由国家财政为农民建立基本养老保险。

农村低保保障人群根本无能力履行“个人缴费”义务。为了体现“广覆盖、保基本”的原则,建议直接由国家财政为农村低保保障人群建立基本养老保险。

5、妥善解决与其他社保政策的接续转移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的流动性日益频繁,农民选择参加城镇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转换到新农保、返乡农民工参加新农保等势所难免。因此,新农保制度与其他社保政策之间必须可以相互接续转移。一是要预留制度接口,制定与其他社保政策转换的详细办法。在省级范围内制定统一、规范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规范转换、接续的操作办法,解决不同社保政策间、不同地区间的基金结算问题。二是改进养老保险金的计发办法,将农村居民在各个不同时期形成的养老保障权益予以归集。在参保人员达到可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时,对养老保险权益进行分段累积计算,并在养老金待遇中予以体现。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建立五险合一的资源共享数据库,实施统一的管理。

6、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宣传工作,坚持自愿参保的原则,不要用“参保率”作为考核基层工作的指标

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政策的态度、对当地政府的信任度及其年龄、文化程度、子女数、所在村的经济实力等,均会影响其是否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快试点,让群众看到实惠,提高参保积极性。

第10篇

关键词:新常态 高校 内控制度 缺陷 对策

实施内部控制规范,是加强教育经费监管的重要举措,是完善教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必然要求。2012年11月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高校的内部控制从制度上有了保证和约束。然而,许多高校在执行过程中没有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相关制度,内控制度不封闭,执行进展不顺利,实施效果不理想。有些高校甚至出现相关人员违纪乃至违法行为,这与高校内控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控监督机制是密不可分的。

一、高校内控建设所面临的境遇

随着国家对高校投入的加大,如何加强经费管理、加强学校内控制度建设,不仅是财务工作的重点,也是整个学校工作的重点。

(一)高校内控建设新常态

党的十以来,纪检监察、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巡视检查等综合发力,着力加强监督检查。审计监督已常态化。随着国家对高校各项审计、专项检查以及财务巡视的深入,许多高校内部管理的问题纷纷暴露,有的高校甚至出现相关人员违纪乃至违法的行为。这些违法违纪行为不仅仅是相关人员主观意志薄弱造成,高校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关键因素。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进行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检测和评估。建立预警机制,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责任追究,从而防范经济风险。因此,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成为促进高校科学、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新常态下高校内控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缺陷

1.设计缺陷

内控制度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经济活动所涉及的各类业务和事项,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全过程控制。高校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顶层设计有漏洞,分层设计不协调。学校往往以各业务部门为单位,相关业务部门根据自身的风险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内控制度,有些甚至是为应急之需,然而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内控制度却相对独立,一些风险点甚至没有被覆盖,制度缺乏整体连通性和相互制衡性,从而使高校内部整个内控制度缺乏一体性,没有制定出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2.执行缺陷

(1)执行人缺陷。高校对内控制度重视不够。许多高校领导从意识上对内控制度重视不够,没有设立内控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内控制度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往往是职能部门比较重视,有的学校甚至认为内控只是财务和审计部门的责任,其他部门的重要业务只是按惯例行事。学校对内控制度的宣传也不到位,学校的普通教职工不关注甚至不了解单位内控制度,高校没有形成全员参与、全员监督的氛围。

(2)执行过程缺陷。高校在执行内控制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表面和形式。高校内控制度中都有规定重点部门负责人轮岗制度,大部分高校的轮岗只是单纯的部门负责人之间的岗位调动,没有考虑单位负责人调动前后的岗位相关性以及部门负责人对新岗位的胜任能力,对专业性较强的部门来说,更换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负责人,并且没有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外行管内行”,不但达不到规避风险的效果,有的甚至会造成管理混乱,增大风险,使内控制度流于形式。

高校内部决策机制之间的决策信息传递不通畅、不及时,缺乏内部沟通与协调机制。高校往往设立了许多非常设机构、专项工作小组,负责相关工作的决策。但是各工作小组的决策事项与决策方案相对独立,并且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沟通与监督。尤其是对于校内重大项目的实施,高校往往只注重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及评审,通过相应机制决定项目立项,但是没有与财务部门进行信息沟通与传递,忽略了项目实施与财务预算的呼应,易造成财务预算执行偏差,重大项目甚至会造成经费紧张,给财务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3)信息化设计缺陷。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学校多元化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越发重要。高校内部各部门都有其信息化系统,但是大多是业务系统,很少跟内控机制相融合。另外,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相对独立,形成信息孤岛,信息系统标准化、精细化、全面性不够。信息系统没有整合,内控制度没有通过信息化的手段高效地落实。

(4)评价缺陷。高校内控制度缺乏监督评价与考核机制。从组织机构上来看,高校没有明确的内控机制责任主体;从制度上来看,高校没有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监督评价和考核制度,缺乏监督和评价的内控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约束力,缺乏考核机制的内控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少动力。

二、完善高校内控制度的对策

(一)建立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

高校应该单独设置内控职能部门或者确定内控牵头部门,作为内控机制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建立单位各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使高校内部各单位,包括高校院系、行政等各部门之间的内控制度应该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以此形成一个闭合的风险控制系统,力求将高校内部所有经济风险都包含在内控系统内,从而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此外,财务风险是单位内部重要风险之一。高校应该加强财务风险点的梳理、评估与分析,从专业财务会计角度分析财务风险,并将其融入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去,形成完整的内控体系,从而在制度上防范财务风险。

(二)建立内部控制的工作机制

1.建立人员培训机制,确保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

对于专业技术较强的岗位,无论是普通工作人员还是部门领导,在规避风险轮岗之前,必须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先确保人员胜任岗位的能力,再进行轮岗。高校的管理干部不是万能的,不能仅仅因为内控轮岗而不考虑管理干部胜任新岗位的能力。

2.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确保相关决策信息之间的沟通与传递

学校讨论决策重大事项时,应该通过相应的决策机制,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必要的咨询后形成集体决策。同时,还要与决策执行过程中涉及的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沟通,明确职责分工和职责边界,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对于重大经济事项,在形成决策时还要考虑在财务预算范围内及与学校财力相匹配,避免出现财务风险。

3.强调财务预算管理贯穿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并且与决算相互反映

预算控制是高校内部控制的一个关键。高校财务预算是高校根据自身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收支计划,是学校年度内要完成的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没有预算的计划是苍白的,有了预算的计划是充实的。预算应该成为学校经济活动的纲领,任何经济事项都应该在学校预算范围内,如遇重大事项需要变更预算,需经学校集体决策,并报上级部门批准。同时建立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在决算时需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使部门决算与部门预算相互呼应,保证预算的严肃性和纲领性。

(三)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全面加强高校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支撑。高校应该加强内部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整合各单位信息系统,尤其是对于重点部门、重点岗位,要将内控信息系统完全融入单位业务系统。对于原先没有内控信息系统的,可以在现有管理及业务系统中增加内控管理功能。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所处的阶段,合理选择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模式,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在技术上防范单位内部系统的风险,达到内控的效果。同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主动接受外部监督。

(四)建立内控制度监督评价与考核机制

内控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内控职能部门要有过程监督和事后评价机制,跟踪内控制度实施情况及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并定期对内控制度实施进行评价,对内控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制度将评价结果与考核相结合,并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此外,内控职能部门或者牵头部门,每年对单位进行风险评估及内控制度进行评估,并向高校主要领导报告评估结果。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出现重大风险点时,要及时调整内控制度。

(五)高效落实内控制度,加大宣传力度

高校内控制度只有在高效落实以后,才能真正发挥其防范风险的作用。高校应该认真梳理内控制度,编制内控制度手册,加强内控制度宣传,使内控制度深入人心,人人可参与,人人都监督,这样内控制度才能真正得到落实,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标。只有高效落实了内控制度,加强各风险点,尤其是重大风险点的控制,加强财务风险的管理,才能将高校内部风险降至最低,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实现高校健康、平稳发展。

资助项目:河海大学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课题――基于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资金有效配置(2013B19714)

参考文献:

[1]胡丹.完善高校内控制度 强化财务风险管理[J].教育财会研究,2009(10).

[2]高庆峰.高等学校内控制度建设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3(1).

第11篇

关键词:以人文本;高职教育;管理理念;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12-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而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中重“物”不重“人”的思想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成为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高职院校需理清思路,深入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自身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 “以人为本”高职管理理念的提出

1.1 “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渊源

在我国,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是以人民为根本的。在西方,“以人为本”的哲学本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太戈拉和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人本主义哲学观。康德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的存在尺度”,意谓人是目的本身,要以人为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2 “以人为本”的高职管理理念

高职院校的“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和“以教职员工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以教职员工为本”,就是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在管理中关心、理解、尊重教职员工,切实发挥教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注重教职员工的自我实现。

2 制度建设是确立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关键

2.1 高职院校制度建设要体现以服务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制度建设要体现以服务高职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切实尊重学生的成人成才的教育规律和个性化要求。具体而言,一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尊重学生对学科、专业学习的选择权;三是要实现个性化管理。

2.2 高职院校制度建设要体现以激励教职员工为本的管理理念

管理的真谛在于挖掘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展现人的才能和发挥人的价值。以人为本的管理是通过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规范教职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营造一种使领先者快马加鞭,使平庸者坐立不安,使落后者奋起直追的大学环境。

3 高职院校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主要障碍

3.1“以人文本”止于口头宣传

部分管理者在实际中并没有充分的运用和贯彻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而忽视了学生成长成才和教职员工自我实现,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力,不利于激发被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2 “以人为本”更像“拿来主义”

从高职院校发展现状来看,有些制度是简单的从其他兄弟院校或者从书本上直接照搬过来的,并没有深入调研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也没有研究师生员工的实际状况。

3.3 “以人为本”难敌“以官为本”

管理者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局限于自身角度而缺乏全局考虑以至于这些制度成了“官本位”的法宝。建制度的人不做具体事,做具体事情的人无权建制度,制度便常常脱离实际,成了约束他人的条款。

3.4 “以人为本”易被“束之高阁”

制度被“束之高阁”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是制度缺乏可操作性,使实施和执行非常困难;二是管理者重视各项制度的制定,而忽视制度实施的情况、效果。

4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促进高职教育更快发展

4.1 思想观念上坚持“以人为本”

4.1.1 强调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高职院校管理归根结底是对师生员工的管理。从管理的决策、计划、组织、实施到目标的最终实现,都离不开师生员工。因此,管理者要明确学生成长成才和教职员工的自我实现是学校管理及制度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

4.1.2 强化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在制度建设中强化服务理念,从师生员工需要的角度出发,由指挥者、监督者变为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和谐校园环境的创设者。要充分尊重和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教职员工的特征,将为师生员工服务的理念贯穿于制度建设之中。

4.2 生成程序上体现“以人为本”

管理者需在制度建设中,营造活跃、透明、开放的氛围,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参与学校发展建设。高职院校管理制度的生成程序需要遵循以下环节:院或职能部门领导提出议案法制部门工作人员调研、立项法制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起草相关人员讨论修改法制部门审核党代会、职代会、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或校行政会议审议校领导颁布、实施。

4.3 制度内容上注重“以人为本”

4.3.1 制度内容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师生员工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力争师生员工的生命权、休息权、健康权等正当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4.3.2 制度内容的设计要在保证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础上,有利于融合、协调、兼顾师生员工的利益让每个人的自我发展需求都能实现。

4.3.3 制度的文字表述应该规范、准确,各项制度的逻辑思维清晰,逻辑结构必须严谨,充分体现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严肃性。

4.4 贯彻执行上落实“以人为本”

对制度的贯彻执行是实现制度价值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4.4.1领导者与管理者带头贯彻执行

高校领导与管理者应自觉遵守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各项制度在师生员工心目中的权威性,带动他们共同自觉贯彻执行各项制度。

4.4.2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将“人性”融入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按制度执行。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将“人性”融入管理,使大家在有“人情味”的管理制度下,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4.5监督反馈上保障“以人为本”

4.5.1建立监督与反馈机制。依法建立高职院校监督机制,切实发挥师生员工的民主监督作用。如,党代会、职代会、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都是实施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再如,通过设立 “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等各级各类业务委员会,广泛听取各类 “专家”在学校人事制度变革、重大事务决策、学科专业建设中的宝贵意见。

4.5.2不断修订与完善制度。对于监督与反馈中出现的情况,要及时做出反应。一方面,及时修订各项制度,对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制度,当废则废、当改则改;其次,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及时制定新的制度,以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作。

总之,制度使用以规范人的行为,但它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制度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制度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教职员工自我实现中,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性发展,营造学生、教职员工和高职院校三方共同进步的和谐局面。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姜蕙.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3 曹艳秋,李政.管理制度的缺陷》[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肖浩辉.论“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地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

5章荣珍:论以人为本的我国高校教育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1(12).

6 邹吉忠,制度建设与人的发展[J].郑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

7 徐 瑞,学校规章制度的现实问题及发展走向[J].教学与管理,2002(7).

8 刘晓林,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新论[J].现代企业文化,2010(5).

9 张忠,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以人为本[J].辽宁高职学报,2008(4).

10刘景林.高校应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J].大学:学术版,2011(7).

第12篇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内控制度 建议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在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是国家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加强内部财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更是衡量一个单位各项制度建设是否健全、管理水平高低与否的重要标志。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是国有企业、公司制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或多或少在内控制度建设中存在一些弊端,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更是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一是以领导意志代替内控制度意识,一切决策领导说了算,内控制度意识淡薄,内控制度建设近乎零;二是虽然形成制度,但是制度陈旧,没有顺应管理需要更新完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三是缺乏监督检查机制和奖惩制度。在实施内控制度建设中出了问题的,不知如何处理;对于遵守内控制度良好的,缺乏一定激励制度,尤其缺少防止违反内控制度的预警机制。本文以一个事业单位为例,针对近几年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一些尝试,提出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概况

湖北省农垦事业管理局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体制。近几年,从内部控制实践看,内部控制观念步增强,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情况良好,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局领导非常重视,积极支持财务处等部门开展内部控制;二是全局上下共同努力,多渠道开展增收节支,已经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制度建设比较完备,注重构建一系列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制度体系。该局为加强财务管理,狠抓制度建设,已经出台5个制度(见农垦局制度汇编),以上制度印发至局机关各处室及直属单位、相关农场,实施效果显著;四是善于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如对各项制度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创新制度实施方式。

2011年,针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该局又制定了两项制度:一是《湖北省农垦事业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实施厉行节约、加强财务管理的通知》;二是《省农垦局机关食堂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两项制度正严格地予以实施。

二、内控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控意识不足,思想观念淡薄

2004年,国库集中支付这一财政领域里划时代的改革,让财务人员经历了一次“洗脑”,财政资金必须通过“指标—计划—支付”等流程,按预算项目“类、款、项“实现用款,那种“只要是财政的钱就能用”的思想必须付诸脑后,拿句俗话形容就是“菜钱不能用来买米”。制度实施至今已经8年,从局机关到二级单位,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但是还有少数人内控意识不足,思想观念淡薄。所以加强控制、合规用款的观念有待进一步深入人心。

2、费用开支过大,预算控制较弱

该局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不够细化、准确,前瞻性不强,造成预算调整变动数额占总预算比例过大。由于单位性质特点、机构改革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包袱沉重等客观原因,该局严格执行部门预算举步维艰,依然存在无预算列支、项目经费超预算现象。所以要压缩行政性开支,确保行政经费用在按规定发放的奖金、报销医疗费等福利上、节约项目资金用在项目开发等“大事情”上。

3、固定资产不实,资产管理混乱

省财政厅对资产管理逐年加强,先是成立专门业务处室,后来引进动态化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产管理软件与部门决算软件建立勾稽关系、按时报送资产专用报表等。2005年,财务处将账面价值10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录入资产软件,这一工作扎实细致,比如一辆轿车或者一台电脑,其品牌规格、发动机号、号牌号码、资金来源、账面价值、购买时间、入账时间、使用人等十多项信息一目了然,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动态信息,理清了产权,强化了管理。但是目前固定资产存在几个严重弊端:一是重购轻管现象。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后,资产的购置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重购置、轻处置”,导致账实不符、有账无实现象;二是固定资产入账偶尔不及时,有时年终一次性补录平时添置的固定资产;三是定期的盘点工作没有制度化,盘点只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工作,没有按规定定期盘点资产。

4、制度缺乏健全、监督考核不力

(1)资产处置随意,财产清查无制度。该局在资产管理中制定了相关制度,在购置大额资产中基本执行政府采购制度,行使审批权限,遵守相关程序。但是资产处置随意性强,基本是自行处置。因此有待建立财产清查制度,通过财产清查,摸清事业单位家底,督促账账、账实相符,杜绝资产随意处置现象。将资产清查为科学编制预算提供条件,建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2)预算考核缺乏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预算执行无力。该局在预算考核中制定了各部门准确细致的预算目标,但是在预算考核中仅限于通报预算执行结果,而无实质意义的监督和奖惩,预算执行无力,预算考核管理停留在粗放水平。该局有待将预算执行结果与经济责任人的经济挂钩,引进职工激励机制,真正发挥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力。

三、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的几大“难点”

1、选择好的制度难

近年来,尽管国内大力提倡内控制度建设,对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作出了一些规定,但是制度的针对性弱,行政事业单位试图选择一套量身定做的内控制度,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