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31: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素质教育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当中,其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不仅要传授书本中的基础知识,对素质教育也需要有极大的重视,文章从多个角度分析当前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真正意义上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题,也是新课改所强调的中心思想。而素质教育的提高,与语文的教学是分不开的。初中语文教学,是在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加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培养和提高。所以,语文教学对素质教育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初中的语文教学,正是学生基本素养的重要成长阶段,对日后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初中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密,如何正确的建立一套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如何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来适应时代的需求,在真正意义上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摆在初中语文教育者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下文将从实际出发,切实的为教育者们提出一套可行的方案,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一、进行科学的语文素质教育
采取一套科学的教育方法,不仅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能使教学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首先的一点,对不同的课文,要采用不同的教法,例如有很多文章中运用到了拟人的手法,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讨论,讨论这个手法的运用到底好不好,到底合不合理,然后根据学生的举手发言,得出结论,教师再进行引导,那么学生在讨论中,在提问中,会不知不觉的对文学素养进行养成和提高,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够运用类似的手法来进行表述,而且还对思维品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同样的,对于类似的也用到了拟人手法的文章,也可以先让学生们将文章中的拟人手法换掉,换成平常的表述方式,让学生品会其中的差别,品会文章的表达有没有什么不同,这样,也能够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对素质品质的提高有较大的作用。另外一点,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方式也不应该是相同的,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能力已经比较的强,所以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提问和讨论,对于较低年级的学生,则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师多提问,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这样才能很好的培养素质品质。
二、夯实语文基础知识
不论对于什么学科来讲,基础知识都是最为重要的,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都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的扎实和巩固。尤其对于语文教学来讲,基础知识显得更加的重要,语文的基础知识,是文学表达的基础,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素质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该如何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扎实和巩固呢?首先,要分阶段,分步骤的教学,在讲授好每一堂课的基础上,要定期的对原先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注重单元的总结,在学完每一单元的时候,要进行单元测试。其次,对相关的知识点要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且在课堂上要学生自主的对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探索,并总结出来,对各项语文常识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则发挥示范的作用,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最后的一点,在教学中要注意区别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之间的区别,进行比较,让学生不易混淆,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更加的明确。通过上述的三个主要步骤,可以夯实语文基础知识,这不仅对学生文学素养、理解文章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对于素质教育,也有着意想不到的帮助。
三、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育者们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语文的教学,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都进行培养,而且,这四个方面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如何把握好教学方向,是其中的关键点。
听方面的教育,是最基础的方面,在这一点上,要保证学生能够听准字音、听懂字义,加强听的理解能力,通过长时间的锻炼和提高,还需要学生能够听懂话外音,言外之意等等,这一点也是非常关键的。在听的基础之上,还要对学生说的能力进行培养,说的作用往往是很大的,要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要能够正确的、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要能够以最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内心的想法,在这一点上,要多多在课堂上对学生说的能力进行培养,多鼓励学生发言,多给学生自己表达的机会,只有多说,才能够敢说,才能会说。第三点,读的能力,首先,要学生能读懂文章意思,读懂作者想表达的感情,读出文章的特点,并能够对文章运用的表达方式进行归纳,这一点是极为关键的,学生只有在读懂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培养,写的能力。写,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素质教育对于语文教育的最终的目标。写作是一项艰苦的训练,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够有较为显著的提高,所以,初中语文教育者们要多抽出时间,对学生进行写作的培养,多开展写作课,多多对班级上的优秀文章进行评比,同时,鼓励学生对读报、多读书,多学习和借鉴别人的优秀的写作方式,多学习优秀的写作习惯,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能够在长期的训练之后,以清晰的语句来表述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进行高效的素质教育。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对于素质教育也必定是意义重大的。注重语文教育者们应该以创新的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多方面对学生的语文教育进行革新,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上的优越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品质,在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初中;教学;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实行和推广,素质教育已逐渐发展和完善,并与各个学科有效结合,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而且能激励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教师的素质,实现初中思想政治教师朝着“学者型”、“全面型”的方向发展。
一、转变教育理念,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的落实和推广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尽快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并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教师及时调整心态,转变观念,教师已不再是单纯的讲授式的教育工作者,而应是学生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为此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中认真研究新课标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将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明确相关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而且让学生真正体会我国政治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当前由于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原因,家庭的溺爱导致学生的心里素质很低,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低下,在面对困难时学生往往是比较无助和紧张、焦虑和恐惧,常常采取逃避和退缩的方式,缺乏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为此,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和教学中渗透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和指导,同时对于学生内在的品质和能力也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二、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素质
当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水平直接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不仅用知识教育学生,还要用行为感化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为此,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明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于教师的要求,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同时也保证每一堂课的质量,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教师要坚持政治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业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以师德去感化人,以知识去教育人,以品质去鼓舞人,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明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历程和规律,理清当前世界和国家形势发展的要求,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三、积极实施探究性学习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该学科自身的特点,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认真总结学生的意见、观点或看法,帮助学生学会比较全面地分析和理解问题,特别是针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情况以及党在各个具体时期的方针政策的讲解,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进行分析讲解。积极采取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讨论,在互相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加强学习的互动和知识的交流,有效实现教学的听、读、想、议的“四位一体”的有机整合,启发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路径,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师的及时引导,在思考、归纳中实现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性升华,通过“设疑、自学、调查、交流、答疑、自我总结”的过程实现探究式学习,有效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和教学中,要认真学习新课标的要求,坚决实施素质教育,与时俱进,实现用先进思想鼓舞人,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的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科学发展,实现素质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华俊.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J].中国教师.2008年第S1期.
[2]吴泽云.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J].学周刊.2011年18期.
[3]蔡平贤.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的实施[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年05期.
初中化学 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一、前言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主流。它的提出既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它关注人的发展,有其特定的现代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学基础;它的实践性与现代性表明,它是全面发展教育在现代的丰富与发展。
二、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目的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必须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通过对学生进行部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三、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要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初中化学课程新标准》,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真正认识到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使初中化学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树立素质教育观点。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教育目的。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参加教育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的出路在教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并借鉴一些先进、行之有效的国内外中学化学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真正、彻底改变“满堂灌”“题海战”“黑板上做实验”的落后教学方法。教师应由勤奋型向科研型发展,要走“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的道路,用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将来能够终身不断继续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1)重视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化学教学作为化学启蒙教育,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正确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化学教师应从教育思想、教育质量观上,明确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和合理利用现有设备,保证做好规定的实验,并尽可能将一些操作简单、安全性强的演示实验改为边讲,学生边实验,从科学态度上,规定操作上给学生示范,启发引导学生由实验现象的生动直观上升到抽象的思维。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包括寻找利用代用品和进行微型试验),组织好学生实验,指导好家庭实验,发挥家庭实验自由度大、学生独立操作,充分锻炼学生设计、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优势,尽力完成选做实验。
重视实验应讲究实效,不仅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可信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例如,在学习氢气可燃性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对可燃性气体应先验纯,后使用缺乏了解和生活阅历,所以学生对使用氢气时一定要先验纯的要求半信半疑。教师不要将结论强加给学生,可以在学生思想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完成“氢气噪鸣实验”,随着“砰”的一声爆炸巨响,把学生震惊得目瞪口呆,教师里出现了片刻的宁静,随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带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相互询问“怎么回事”,并再三要求教师重做一遍实验。重做实验时,学生们注意力特别集中,对教师一招一式的操作,观察得非常仔细,特别是当进行点燃操作时,学生情绪异常高涨,屏住呼吸期盼着爆炸声响。在具体、生动、直观的实验基础上,让学生分析讨论爆炸的原因,教师则适时进行点拨和总结,得出“凡是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等)使用时都必须先进行验纯”的结论。这样,学生不仅自然而然地将使用氢气的注意事项铭记于心,而且开阔了知识视野,更重要的事使学生的认识过程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准则
数学教学素质教育学习热情书本和教育是人获取知识的阶梯。初中阶段,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能力逐渐成熟,在这个关键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受传统数学教学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已然脱离了实际生活,教学手段也渐渐忽略了日常的生活情景,教学环境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这种被动施教、固步自封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的爱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数学素质与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置于广大初中教育工作者肩头的一项首要任务。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其根本目标是要培养更多适应时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看到这一点,在保证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因材施教,并尽可能地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将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地渗入到数学教学里来,争取在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出一批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综合素质人才。
所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只有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在生活中与数学亲密联系,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进而使他们主动利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觉地解决实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课程特点,不断地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作为数学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并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与创新,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自由发展。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它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素质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广大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
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对话者,只有在他理解一定的素质教育理念后,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观才能不断地被激发出来,进而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素养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于初中教育而言,课堂是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渠道。这就要求教师一改从前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新的素质教育观,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保证平等式的教学环境,这就务须要赋予学生自由平等的学习权力,使师生之间维持着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在自我探究学习中的自由性,不应拘泥于传统式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创新与实践的培养,无论是教学思想上,还是教学手段上,都务求突破,确保素质教育教学在课堂上的顺利实施。
2.开拓艺术性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同样一门课程,由于老师的不同往往教学效果也就不同。究其原因全在于教师对教学艺术性的体现不同。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他所具备的除本身的数学知识外,还应涉足于其他领域,获取更加渊博的知识,并从这些知识中精挑细选,巧妙地对课堂的教学组织进行设计,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讲深、讲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应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在数学课堂中,一方面,教学语言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另一方面,还需有趣味式的表述,这样才可以保证最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务必要掌握学生的内在特点与认识能力,并结合数学教材的特色,巧妙地设计悬念,借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在满足学生对知识渴望的同时,也维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再通过教师一定程度上的指导,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习惯和发散的创新思维。
3.民主化的教学模式,启迪学生多角度思考
一个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教材里的启发性材料,建设民主化课堂,最终指引学生自主地学习与思考。伴随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见解。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拥的创新思维如雨后春笋般迸发,开放民主的教学模式也就呼之欲出了。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他应该是在满足教材基础内容的条件下,将教学内容牵引到现实生活中来,甚至可以恰当地介绍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新闻信息,指引学生关注时事,注重科学发展。
既然要建设民主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观点,并适当地去触发和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一个朋友的姿态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来。这种角色的转化,将使师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和学生融为一体,体会到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进而摆脱了从前那种重复式教学的厌倦和烦恼,课堂也会在这种多维的对话体系下变得活跃起来。课堂也就一脱过去僵硬的大衣,显露出无限的活泼生机,同时也打开了学生的心灵窗户,很大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心理素质,一举两得。
三、结束语
21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素质化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无疑是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所以说,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稳步推行素质教育,并在此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适应时代需求和社会进步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说来甚易,真正做起来却任重道远。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积极探索与创新,促进学生全方位地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军.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成才之路,2011,(07):54-56.
实施素质教育,应建立客观、科学的教育评价标准,端正教育系统内部的舆论导向,才能促进初中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正确的教育评价系统,应该以学校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前提,并且学校必须以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指导,把能否是全体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一代作为衡量初中教育质量优劣的根本标准。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的质量标准,不能眼睛只盯教育,重点应看学校是否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素质(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和教育质量是否全面提高。评价学校质量,不仅要看考试的成绩,更要看教学计划的执行、活动课程的开设、德育面貌以及毕业生追踪调查状况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衡量。而学校内部评价学生素质,不仅要看学生成绩,还应该看学生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情趣、艺术修养等非智力因素。学校在评价教师工作时,不仅看教学效果,还要看教师育人的成果。在运用正确的评价标准考核学校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还应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重要的人和事进行个案解剖分析,最终结论应产生在考核调查之后。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学校教育才能在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标准引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初中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成功转轨。
评价学校的标准要以素质教育的目标为准,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是目标系统和评价系统之间形成对应的关系,确保目标系统的导向与规范作用和检测调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根据素质教育的特点,在评价学校的手段上,要注意运用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发挥两种评价手段在养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评价内容上,也要注意德、智、体、美、劳(心理)的全面考核,综合评定。特别是进行总结性评价,一定要按素质功能综合性特点做评定。在评价方法上,力求做到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使考试内容具有全面性,评价结果具有准确性。
总之,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在考试制度上应淡化升学考试的选拔功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56-02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初中数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素质教育贯彻到数学教学中去,成为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关于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数学教学对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总结,简要谈下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数学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经说过说:“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这句话不但为教师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提出了建议,同时也提出了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把素质教育贯彻到数学教育中来,就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针对学生在知识水平与能力方面的实际状况,依据学生志趣与特长,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一位同学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此外,初中数学教师还要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与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不但学生数学的知识与能力得到提高,智慧与潜能得到开发,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师要把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教学
初中数学内容抽象、应用广泛,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要结合数学科目的特点,把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充分了解素质教育的内容与目标,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努力探索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初中素质教育主要包含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良好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教育三个方面。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发展史上数学家的事迹与数学成就,同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现在我国一些先进的数学成果,藉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其次,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学科中所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最后,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并最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初中数学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育的目标是学以致用,提高学生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样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表现。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数学的应用意识,并精心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习惯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外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机会,培养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
三、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指面对数学问题时,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而数学方法则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数学思想方法同样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素质。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要结合数学教学的目标,以及数学教材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设计教学目标,在数学教学中不断给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是决定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活动,积极探索思维能力与数学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面对数学问题的时候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开拓思维,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
五、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关键词:数学教材;配套教材;信息技术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逐渐被各大中学接受、认可,很多老师开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模式,改变传统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这主要是因为人教版初中教学教材是以“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为教育原则的,在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因人施教的同时,还制订了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提高其数学水平。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笔者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讨,力争使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基础更为充实。
一、教材中的表述过于简单
在最初的教材版本中,为了充分满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育要求,要求各地中学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积极贯彻“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个人素质。然而,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由于教材中对知识点的讲解过于单调,对重要的知识点也并未进行例题分析或者更为深入的研究,而仅以概念进行表述。在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学习较为简单,在运用的时候,通常会觉得力不从心,无法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课程中,教材在引入负数、正数之后,利用数轴引入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逻辑性较强的数学概念,即绝对值。在学习这一概念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教材中讲解的内容较少,然而在解答这方面的题型时,学生却经常力不从心。笔者通过总结与思考,将绝对值问题进行了专业性分类,具体如下:
1.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可按照相关的数学知识,将其理解为两个有理数差的绝对值,也就是说,倘若在数轴上,一个数字表述为2,那么距离这个数字5个单位长度应怎样进行表述呢?
2.非负数相加其结果为零
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利用绝对值同时为非负的性质,分别对其求解,比如,| a-1 |+| b-2 |=0,对a+b=?进行求解。
3.对绝对值所具有的几何意义进行专业性求解,比如,对| x+1 |+
| x+2 |的最小值进行求解。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上文中叙述的问题均是对绝对值这一个知识点不同角度的总结,但是,传统的教材中却对知识点、难点的表述较为简单,在课堂上老师根本无法对应教材进行表述,如此一来,将会错失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机会,使得教学质量与效率无法提高。
二、加强对配套教材的开发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之下,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被广泛应用于各地中学中,然而,相关教材的开发却明显不足。已有的配套教材具有层次分布模糊、知识开发力度不足以及难易程度不均衡等弊端,与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水平不符。除此之外,市面上缺少权威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材开发单位,已有的教材要么表述太过简单,要么内容不够深刻,令学生无法领会数学的真正奥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应加强对人教版配套教材的开发力度,充分贯彻其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通过开展大量的开发与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不同需求,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
三、加强信息技术与教材的结合使用
人教版初中教学模式与传统照本宣科般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在教育教学中,引用了多种信息技术,但是,应怎样将人教版教材和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积极性,成为当前教育界重点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笔者建议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听觉、视觉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了解数学这门学科传达给我们的真实含义。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投影和几何画板软件,使学生了解目前实际生活以及数学中已有的几何形状,加深学生对此方面的记忆,为后续开展教学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人教版初中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与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及想象能力,摒弃传统枯燥、单调的“填鸭式”教学,实现生活和数学之间的连结,让学生能够快速汲取数学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也正因为如此,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才得以广泛使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人教版初中教材弥补了传统教材的缺点,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然而,由于开发时间较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数学界应加快挖掘人教版教材的步伐,充分发挥其功能与优势,弥补其不足之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在满足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为后续开展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系统化 多维化
数学是学生初中学习过程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不论是科目难度还是所占比重,都突显出其重要性,并且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工作,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小学数学学习到初中数学学习的过渡[1]。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教学有效性的分析,关键是要进行系统化、多维化的探析。初中数学教学是一个立体化概念,也是一个立体化“工程”,每一步都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强弱。教育工作者要让自己的教学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系统,进行多个角度、不同角度的观察和分析,不断寻求教学的切入点,既能够发现教学的进步,又能够掌握教学的不足,从而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系统化、多维化角度探析这一问题归纳总结如下。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系统化理解
教学不仅仅是传播先进文化的过程,如何传播或者是以怎样的方式更好地传播也同样应该是建立在先进的思维及方式之上的。对初中数学教学而言,需要建立教学的系统化思维及方式,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一)新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能有“不求甚解”的思想,有些看似“简单”的知识点,或许是指概念上的理解,而实际所包含的信息量却不能够完全理解,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对理论掌握不清的状况,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总感觉找不到解题的关键和方法。何况初中数学中还包含很多需要更深层次理解的理论和知识点。总之,新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二)知识点的结构式总结、形象化理解
1.知识点的结构式总结
数学理论性比较强,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如果对所学知识没有一个结构式的总结,总认为各个章节之间的内容是毫不相关的,或者是缺乏联系的,这就容易导致以下两种后果:一是遇到综合性题目的时候,就会清楚地感觉到知识点掌握不到位,而一些理论的得出也往往是依赖于一步步求证得出的,所以这就很容易导致做题做到一半遇到阻碍,最终只能放弃。另一种情况是随着学习时间的不断推移,学生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成为不断遗忘的过程,最终脑海里没有任何印象,这样的学习怎么追求效率和效果?
具体来说,根据每个人的方式方法不同,归纳总结来说可以通过数学笔记、绘制数学知识点构架图、归纳总结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易混淆知识点的比较式记录等方式。
2.知识点的形象化理解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所以有人对理论性知识如何才能形象化地记忆这个问题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实,越是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越应该形象化记忆,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几何工具进行演示或者是验证,这样形象化的教学方式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而不是教师简单地口头表达或者是一种定义式的死记硬背。
二、初中数学教学的多角度分析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角度分析能够把握教学的关键点,从而谋求教学的切入点。多角度分析过程,能够整合各方面关键要素,对能推动、影响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从而让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认清主体及思想
初中数学教学主体分析主要着眼于教师和学生,传统教学观念中大家都愿意将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看成是“施力方”,将学生看成是“受力方”,总会将目光过度集中到教师教学与学生听讲的过程中。我认为教与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对于初中数学而言,更不能将“教”与“学”分开来讲,主体分析只会导致思想的不统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学习,一方面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素质水平,另一方面的学习则来源于我们的学生,既要做好教学观察,又要做好教学反馈,通过不断了解和观察学生特征,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以及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作及时有效的改正。
(二)理清教学环境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阶段性过渡,初中数学教育所面临着的教学环境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一方面,需要初中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比如协作意识及能力、抗压能力与活学活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应该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数学教学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这是广大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一项重要任务[2]。将现代素质教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做好初中生正确价值观引导工作,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既要不断进步,又要做到切实有效。需要我们通过不断思考和分析,将建立初中数学的系统化认知与多角度分析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推动初中生的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素质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探究性学习的推广势在必行。然而虽然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其中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学生缺乏自主探索的空间,人才选拔制度的阻碍,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缺乏等,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大胆地探索创新,从而促进探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顺利开展。
一、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现状
1 学生缺乏自主探索的空间。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课堂教学要使学生亲身体验数学活动,从而引发思考。逐步形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现阶段新课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然而在课堂教学实际中,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仍然屡见不鲜,学生的学习方法依旧按照老师要求的轨迹行进,他们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2 人才选拔制度的阻碍。现阶段虽然素质教育正在全国范围轰轰烈烈地开展,然而受升学的压力、人们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仍陷入考分竞争的漩涡之中,教学活动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
3 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缺乏。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趣,掌握程序与方法。可见,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对学生自身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长期的应试教育禁锢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意识,束缚了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探究性教学质量的对策
1 广泛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多媒体教学。素质教育是顺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体制,它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但是创造力、创新能力却较差。这便是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不足所在。素质教育的推行是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保证,为了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初中学校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1)提高学校管理者对素质教育体制的认识和重视。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理论知识,却严重限制了学生其他能力的提升。由此看来,提高认识是首要任务。(2)提高初中教师的综合素质,让教师能够深入了解素质教育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现。(3)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多媒体教学的开展。多媒体教学是顺应素质教育体制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其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和学生的上课效率,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引进一个简单的例子来为学生讲解相关概念,再通过播放幻灯片,让学生透过几个例题清楚地了解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然后通过让学生自己解题来巩固知识,最后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教学步骤,能让学生记牢理论知识,也能让学生寻找新的解题办法,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升。
2 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数学是一门十分灵活的学科,较为固定的思维方式并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初中生的创造能力正处于提升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思维模式,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大胆探究。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的定理及其证明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接触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直接给出定理,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然后引导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三角板等,验证这一定理的正确性,再让学生思考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具体方法,引导学生作出辅助线,运用平行线证明出结论,最后详细板书定理的证明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这一定理。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从而更加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另外,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了解这一定理之后,对其进行延伸性的训练。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注重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方法的好坏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指导。首先老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使得他们可以自己对课本进行学习,这样就更有助于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进而自己解决问题。其次,老师应当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就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在课堂上当老师讲授新课时学生才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主动的思考是诱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注重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基础的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设计尽可能多的具有探索性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性学习的空间,同时注重对学生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促进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推广。
九年义务教育是公民的素质教育。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及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比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大纲》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它改变了以往教材中过分重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而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重视了通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这些都体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中学化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从对待学生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从教学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讲。
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
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
从教学效果上看,素质教育的任务为大面积培养合格学生,应试教育侧重个别尖子学生而且多为高分低能,大面积学生不合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关系到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水平,关系到我国21世纪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转变观念是当前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作为化学教师应当毫无例外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首先,要认真领会大纲。新大纲是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制订的,化学义务教材又是根据我国国情、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而编写的。大纲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本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等各个方面的联系。因此教师正确执行大纲,就能保证化学教学从单纯的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公民的素质教育,从只重知识传授转变到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从只重书本转变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只重智育转变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其次,要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制定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生学习情感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得以提高。
最后,加强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这是教学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二、化学基础知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突出观点的教育及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初中化学教材是按义务教育大纲编写的,它的体系是必学与选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为主与阅读和家庭小实验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比较科学的体系,使教材延深到了社会和家庭,使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相联系,是一本进行化学素质教育的好教材。
因此,深刻理解大纲,钻研教材并且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化学课的讲授主要目的是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和用途;通过一些定性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双基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用化学观点和化学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化学课的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可以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出发,深入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基础的化学知识,再经过解释、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实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能力。特别是新大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比原大纲和教材在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方面适当降低,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适当拓宽;化学计算难度和数量上大幅度的降低,化学实验略有加强。这种变动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义务教育培养目标。
例如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除以碳、氢、氧、铁等金属和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为主,介绍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外,还介绍了空气、水、煤、石油、环境保护、能源、人体健康与化学的关系等与公民素质教育有关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比较零碎,庞杂难记,在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注意归纳和总结。如在学过H2,O2,CO2三种气体之后,可组织学生利用教材P.115的仪器,让学生选择仪器进行操作制取三种气体,这样从H2,O2,CO2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开始,对实验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及实验中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再通过实验复习H2,O2,CO2各自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现象及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
再例如:可设计一组C,H2,CO三种还原剂实验对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系统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这样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促使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选的82个演示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对10个分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8个选做实验和10个家庭小实验,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为保证实验成功,还应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首先,应克服依赖心理,独立完成实验,必须自己拥有第一手资料,亲手做,亲眼看,用脑想,只有亲自参与,才能从成功中得到喜悦,从失败中通过总结得以提高;其次,应教育学生克服胆怯,怕失败、危险的心理,用科学家不畏艰险探求科学真谛的动人事迹教育学生,启发他们大胆实验;再次,还应注意向学生介绍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偶然现象,使他们心中有数,实验时踏实。
教学中应注意化学实验的教学,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使化学实验能力得以提高。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初中教学;英语教学;素质教育
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素质教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搞好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到新一代“素质教育”的有效过渡,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实现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下面就对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进行简要分析:
一、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有效过渡,在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首先,需要教师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即教师占主导、学生为主体;其次,要求教师能够合理调整英语知识学习和英语表达能力强化二者的关系,激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强化英语知识、拓展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观念。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具体区别如下:
1.素质教育着重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包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注重的仅仅是学生智育的培养。
2.素质教育是同等看待学生的,无论成绩好坏;而应试教育则是看重那些成绩好的学生。
3.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学生思维的;而应试教育则是教师满堂灌,没有顾及到学生自身的接受程度。
4.素质教育是学生和老师积极配合的,注重技能的训练和强化;而应试教育则是完全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味地搞题海战术,使得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学习被动。
因此,我们要提倡素质教育课堂而非应试教育课堂,要坚持应试教育不动摇,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初中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改进教学方法,更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得学生掌握学习规律的同时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英语交流创建出更好的语言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得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的英语教学当中,发挥其最终的优势。
二、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教育
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在初中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素质教育不仅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而且也是迎接高新技术的新一轮挑战。随着经济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各大行业也不断地壮大起来,这就需要越来越多地掌握英语知识的人才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初中英语正是为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因此,有必要加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以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现代的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一改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以书声琅琅来取代填鸭式的教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教师为指挥、以学生为主体,本着人人参与的原则,尽量让每位同学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够让学生感到轻松、有趣,使得学生在整个课堂上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能够愉快地度过。
三、提高文化素质、更好地进行英语交流
传统的英语教学由于太过拘泥于教材本身,使其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即教学本身与语言文化背景相脱离。众所周知,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社会生活经验的累积,而且学习民族文化知识不仅有利于个人文化素质的提升,还有利于对该民族风俗习惯的了解,促进民族和谐。可见,语言的使用是与交流密不可分的。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播,还要努力创设语言交流环境,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现如今的课堂,要将口语训练与知识学习同等看待,加强学生的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大大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四、坚持使用科学的英语教学方法
初中生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性格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往往就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要有所了解,善于观察和总结,为适应大部分的学生而创设相应的英语教学方法,以便更加有效地为学生发挥自身学习优势创造条件,加强学习意识、强化学习能力。具体的改革教学方法如下:
1.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当中,教师要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法和“探讨式”教学法,这两种方法的实施不仅能够使课堂的学习氛围活跃起来,而且还能够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欲望,通过将整个知识的传授看成是学习交流和知识探索的过程,努力为学生创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帮助学生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利于学生日后自主学习、积极钻研、认真思考,对于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能够积极应对,努力找到相应问题的答案。
2.教师在教授学生英语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停留在模仿和记忆阶段,应该变换一下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会该怎样去学习英语(单词、句型、语法等),对于英语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该如何去寻求答案,怎样避免英语学习中类似的错误发生?这一系列的问题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够使学生自觉灵活地运用英语。另外,教师虽然知道了该怎样去教学生,但是这也不等同于学生就能够适应、就能学会。因此,英语教学法必须要和学习方法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3.在英语的教授和学习中,“难记易忘”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也是教师和学生都难以应对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语音、词汇的记忆,这些都是要通过大量时间的积累,经过反复训练“初次识记―遗忘―再识记―再遗忘―最后巩固记忆”的记忆过程来完成。因此,教师在设定教学方法的时候就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要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该方法学生到底能否接受,从而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记忆窍门,以便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减少对英语学习的畏惧感。
可见,在如今的素质教育中,教师若要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就必须先从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寻求较为适合的方式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渴望;其次,要从传统语言的传授观念中彻底转变出来,本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运用为导向。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教学方法不仅要以实践―理论―实践为根本,还要符合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程度。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启发式教学是常常采用的方法。
五、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
当今社会的经济存在地区差异,就是教育也存在地区差异。为了追求好的经济效益,人们往往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去找工作,教师也不例外。大部分教师也希望在相对繁荣的地方授教。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经济落后的地区的教师资源相对匮乏,从而使得这些地区的教育也相对落后。为了弥补这种差距,继续教育培训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教师的继续教育可以为老师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互相探讨教学方法,取长补短,使得落后地区的老师可以接受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熏陶,还可以学到一些课程设计的技巧,以及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
此外,继续学习也为相对落后地区的老师提供了开阔视野的机会。教师的视野开阔了自然会使得学生的认知得到相应的开阔,这对落后地区的孩子的教育意义是很深远的。
继续教育培训不仅仅是针对落后地区的教师,它的目的是普遍提高教师的素质,从而提高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所以对教师的素质培养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老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教师认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工作的价值,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只有教师负责,才能保证老师能够充分为学生着想。
2.改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要仅仅以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更不要因学生一时的成绩不好而放弃对学生的培养。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潜力,针对学生所具有的潜力,制订个性化的教育方法。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使得学生更加自信,不会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如别的同学而自暴自弃,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和人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3.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培养教师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的能力,尽量使得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让教师认识到这种兴趣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一、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树立素质教育思想,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应把语文教学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全体学生都能学,都会学,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基本的语文素质。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制订好能为全体学生接受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有层次性,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2.要重视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教师了解、收集教学效果的信息,可用个别谈话、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方法。
3.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
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要设法让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还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
二、应注重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应贯穿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初中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学科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小学开设语文课,目的就是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应该教育学生:一个人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就是维护民族尊严、维护民族感情的表现。
2.利用语文教材内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
祖国的锦绣河山在初中语文所选教材的作者的刻画下显得景色绮丽,风采诱人,美不胜收:范仲淹笔下春和景明、烟波浩淼、岸芷汀兰的“洞庭湖”;刘鹗摄下的澄明如镜、湖光山色、芦花摇曳的“大明湖”;老舍描绘的鲜花遍地、鸟语花香、眼明神爽的“五月的青岛”;宗璞勾勒的绿意逼人、山色空蒙、水光潋滟的“西子湖”……一幅幅烙上“中国心”的画卷印入学生的脑海,就会影响他们,使他们成为热爱祖国的人。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学国的英雄人物
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记载了我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史实:如《活板》中记载的“活字印刷术”,《中国石拱桥》中“长虹卧波”的赵州桥,《口技》中那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的口技表演,还有那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爱国情操的熏陶。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还涌现了大批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语文教师应通过教学让这些英雄人物深入学生的心中,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随时准备报效祖国。
三、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语文作为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语文教材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论语》使学生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为学》让学生领悟“天下无难事,只要肯为之”的哲理;《种一片太阳花》令学生了解“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事业才能长盛不衰”的含义;《散步》叫学生晓谕“扶老携幼,勇担人生责任”的内涵……语文教师应通过这样的语文教材去启迪学生感悟人类的价值观念,去体会人类的美好情操,使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四、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的种类有很多,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教师落实素质教育,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象扩想、补想、续想、联想、反想、拟想、推想等。
创造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的方法有很多,如,让同学们用作文题目《“0”的联想》、《“?”的联想》等,多角度地去写作。语文老师还可以用《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勤能补拙与勤未必能补拙》等题目开展辩论赛、议论文写作等来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一旦冲破习惯的范围,超越常规束缚时,创造性思维也就得到了初步培养。
五、强化语文的社会功能,增强语文的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