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32: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行政管理重要知识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近年来,在大学公共课教学中,慕课、微课模式渐趋流行。大学本科专业课教学是否也适用慕课、微课模式,尚在探索之中。本文以行政管理专业课为例进行微课模式改革的探索。
1 理论分析
1.1 微课模式的特征
从国际流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看,微课程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面向社会公开,时间短,内容少,主题突出,重难点分明,师生互动,资源情景化等。微课程多以视频形式(电视、网络等)面向社会公众公开讲授。相对于一般课程(大学每次课为2课时或3课时,90分钟或135分钟),微课程一般不超过30分钟,即相当于一般课程的1/3或1/4、1/5。讲授的内容也相对较少,一般是一、两个主要问题或者概念、理论。因为所讲内容较少,所以主题突出,重点与难点一清二楚。除此之外,微课程还要求师生要有序互动和有效交流,授课软环境要亲切生动、自由活跃。
1.2 行政管理专业课特点及改革要求
大学本科行政管理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针对学生可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总计20门左右。大部分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抽象性高、内容多、知识杂等特点。学生学起来或者感到模糊和凌乱,或者感到干瘪和枯燥。本课题组组织的一份抽样调查表明,70.6%的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和理论不感兴趣,68.2%的该专业学生对学过的主要知识和理论感到模糊和茫然,53.3%的该专业学生不能清晰阐述50%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此外,日常课堂教学中到课率不高、上课不专心听讲、玩手机、看别书等现象大量存在。实践表明,在行政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中,以往的单向式授课模式已愈益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时代的特征、传授对象的变化要求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化解难点、避免枯燥、减少疲劳、攫住学生注意力,力避无巨细、大而全、自导自演、唱独角戏的知识讲授方法,而应该善取舍、突重点、多互动,真正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1.3 适用性理论分析
行政管理专业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要求决定了采用微课模式的必要性。微课模式短小精悍、清晰灵活的特征能够很大程度地克服学生枯燥、烦闷、乏味、凌乱的感觉;微课模式精讲、问答、讨论、互动、情景化等特征能够突出重难点,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讲问结合、讲练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微课模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理论的消化和吸收,这合乎学习效率线理论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因其时间长、内容多,回顾巩固不及时,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率较低;由于缺少互动和讨论,理解率也较低。与之相反,微课模式能够显著地提高记忆率和理解率。
行政管理专业课教学是否都适用微课模式?从理论上看,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只有那些理论性较强、概念或理论之间的连续性不很大、知识可模块化和碎片化的学科,才适用微课教学模式。综合审视行政管理专业课,我们会发现多数课程?m用微课教学模式。由于行政管理专业课教学社会受众较少,所以暂时还不适用微课模式“面向社会公开”、“通过视频形式远程传播”等特征。条件成熟后可以做到,但在实验期内此点暂不必考虑。因此,推行中的行政管理专业课教学所使用的微课模式实际上还只是一种准微课模式。
2 授课方案设计
为了检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研究选择三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政府经济学、政府绩效管理、西方行政理论,作为实验对象。根据上述理论分析,政府经济学和政府绩效管理适宜用微课模式,而西方行政理论则不太适合(选择它是为了检验和比较)。
授课方案设计如下:按照原教学计划,三门课程每次课均为90分钟,每次课完成一章的内容。采用微课模式,仍然保持任务量不变,即每次课90分钟完成一章的任务。但把90分钟课程分为三节微课,每节30分钟。微课之间没有休息时间。在30分钟的一节微课中,教师讲授一两个问题或者概念、理论,时间为20分钟,学生讨论和课堂反馈性提问为10分钟。第一节微课完成后,自然进入到第二节微课,按照同样的方式推进,直到完成第三节微课。
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在备课时须对预授章节进行知识归纳,列出主要知识点,在区分大小、主次、难易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逻辑分三部分进行分配。每一部分讲授的主要知识点(表现为问题、概念或理论)一般控制在1~3个之间,同时设计预讨论(或练习)和提问的问题,注意问题的数量和难度。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补充学习课堂教学所选知识点之外的知识和理论。教师可在网络课堂上列出参考书目,并就学生自学中的相关问题与之进行交流和答疑解惑。为了方便对比,在课程教学的前期(本研究计划为该课程全部学时的1/3,即前6周)仍然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之后再采用微课模式(后12周)。若在执行中发现问题,就及时对方案进行修改或调整。
3 实施效果分析
本课题组按照授课方案在河北经贸大学进行了微课教学模式实验。在三门课程教学任务已经完成的期末,课题组进行了实验结果检测。通过受课学生调查和听课专家反馈,形成以下结果:
表1 微课模式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
分析表1,我们会发现:(1)政府经济学与政府绩效管理两个学科的满意度情况比较接近,而西方行政理论则明显较低。这与理论分析的结论基本吻合。(2)“形式和过程”项的满意度都低于“内容和结果”项的满意度,但幅度不大。这说明微课模式在学生吸收知识、理解理论方面确有实效,但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些微不足。(3)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政府经济学、政府绩效管理两学科具有很高的满意度,高于对微课模式本身的评价;多数学生也认为西方行政理论的微课模式好于传统模式。这些结果表明微课模式比传统模式具有显著优势,即使对于西方行政理论也是可用的。
表2 微课模式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分析表2,我们可以把微课模式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归纳。(1)讲授环节:时间安排不合理,知识点之间连接性较差,知识点区分不明显。(2)讨论环节:组织不当,干扰较大,发言机会少,时间不足。(3)问答环节:提问少,回答机会少。(4)课后环节:作业量小,问题设计不得当,批改不及时,批语较少,有些学生没有进行课外阅读。
原因分析:(1)每节微课讲授部分只有20分钟时间,因此知识点多或者导入和连接多都会使时间不足。而西方行政理论本身的特点即内容整体性较强、难以模块化等特征就容易造成上面所列的对应问题。(2)没有对课堂讨论进行合理设计,因此没有解决有如“讨论哪些问题”“怎样分组”、“怎样组织发言”、“怎样避免干扰”等问题。(3)问答包括讲授过程中的随机问答和讨论结束后的反馈问答。由于受时间限制,?S机问答和反馈问答都比较少,因此难以满足学生回答问题的需要。(4)课后作业问题缺少合理的设计,一是由于工作量大,教师时间紧;二是由于教师对此重视不够。
4 改进思路
4.1 保持成效
(1)原设计方案在时间安排上基本正确,要继续使用。实验表明原设计方案在讲授、讨论、问答等环节的时间安排基本合理。20分钟讲授(包括随机性问答)、10分钟讨论和反馈性问答基本贯彻了微课的主要思想。
(2)除西方行政理论外,课程知识点安排基本得当,要继续保持。知识点安排要做到数量与质量、重点与难度相统一,这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实验表明,所测学校教师基本能够做到这一点。西方行政理论的效果不甚明显,这与该课程本身的特点有直接关系。
4.2 改进不足
(1)在讲授环节,教师要合理安排时间。导入和知识点连接的时间要安排得当,不能没有,也不能过长,要根据知识点的数量和特点来确定。
(2)在讨论环节,教师要进行合理的组织。要在计划中解决诸如讨论“哪些问题、怎样分组、怎样避免较大的干扰”等问题。根据实验和经验,本研究认为讨论的问题应是本节微课的主要问题,由教师指定,2~3个为宜。以邻近的前后座位4~6个人为一组,务使每个人对每个问题都有发言机会,教师最好指定一名同学担任组长,要求学生在讨论时声音不要太大。
(3)在问答环节,教师要按照点名簿有计划地轮流提问,使每名同学在整个学科授课中被提问的机会大体相等,课堂随机问答的数量和难度要适当。由于时间限制,反馈问答环节难以解决学生普遍反映的“提问少、回答机会少”的问题。
(4)课后作业要适量,批改要及时,要有必要的批语。教师要适当增加作业量以弥补反馈问答的不足。课后作业最好运用网络课堂进行布置、批改和评价。确定课外阅读的最低要求――读完一本“最好”的教材,并在期末考核中有所体现。
(一)实现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的行政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越来越多的独立学院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目标一般定位为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作为未来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在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时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这种能力不可能通过传统的‘粉笔+讲课”的教学方法培养造就,而案例教学是培育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磨练他们战略决策能力的最好方法。
(二)满足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特征的需要
传统教学方式的授课方法一般是通过演绎推理来传授知识,其逻辑起点是较正式地阐明概念结构和知识体系,然后用例子来论证,教师授课辅之以音像、阅读、习题和练习等有效方法传递技术、原则和具体事实。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产生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又服务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对实践高度依赖性的专业特点决定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贴近社会实际需要。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在该专业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除了适度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外,更需要加大案例教学方式的比重。不同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尽一致,但大同小异。其中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程中,诸如行政管理学、管理学原理、地方政府学、社会调查原理与技术等等,大多适宜采用案例教学法。
(三)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理论业务水平的需要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按照书中的理论体系、知识结构等既定模式进行讲授,这种方式只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教学技巧,按照书本将理论知识讲述清楚即可;而在案例教学中,因其是双向互动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将理论和实践融合贯通。要熟练地驾驭和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日积月累地实践和摸索,决不是经过一、两次简单的培训或观摩他人的教学就可以运用自如的;行政管理方面的理论和案例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相关案例素材的搜集、编写必须与时俱进,贴近社会实践。要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担任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惟有持续不断地提高理论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四)针对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生源特点因材施教的需要
从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生源状况来看,学生大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兴趣爱好广泛,具备一定文体特长,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理念,动手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全面。多年的办学实践表明,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才艺比赛等方面往往能取得优于校本部同类专业学生的成绩,他们在人际交往与沟通、组织与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更为突出。但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不很扎实.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够,文化课成绩较差。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生源的特点决定了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将他们吸引到课堂上来并提高教学效果适宜采用案例教学。案例具体、形象、生动、有情节、吸引人,通过场景化的分析和解读,不仅能强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有效引导他们“思考,’、“发问”和“释疑”,促使其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有效实施面临的障碍
目前,作为管理类专业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我国很多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都程度不同地采用案例教学法,但其在具体应用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在师资力量方面
案例教学是完全不同于传统满堂灌式的全新教学方法,教师在其中的角色类似于电影导演,导演水平的好坏高低直接决定着影片的质量。因此,案例教学对老师的组织教学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由于行政管理专业在许多独立学院还属于新办专业,师资力量原本就不足。而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占据主导以及对教师进行案例教学培训的缺乏,又使得能够熟练运用案例教学的专业老师更是风毛麟角。由于该专业教师大多是从政治学和社科专业发展而来的,因而其知识结构中政治理论知识所占比例很大,而其他学科知识,特别是经济学、管理学知识相对欠缺。另外,该专业教师的实践知识不够,行政管理实践经验的缺乏会对案例教学造成制约;进行案例教学需要付出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独立学院又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许多老师没有主动地加强学习以提升自己的案例教学水平的热情和激情。即便是那些积极尝试案例教学的教师,在案例选择、编写、组织课堂讨论、总结等环节上都还存在诸多不足,其实践和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在案例教材和案例信息库建设方面
选择和编写好教学案例,是搞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所选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客观性、时效性、思考性和难度适宜等特征。当前国内各高校自己编写的行政管理专业方面的案例教材并不理想,缺乏经典案例,而且案例更新跟不上社会变化的实践。每所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都在加强学科建设,但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造成低水平的重复。总的来看,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所能选择和使用的案例教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知识点案例多,综合性案例少;二是偏重定性研究,忽视定量分析;三是国内政府管理案例多,国外政府管理案例少;四是政府管案例多,非政府公共部门管理案例少;五是着重于描述说明,背景和数据材料介绍少;六是体系不统一。案例信息库建设的不重视与高校之问的相对封闭性,致使有限的案例信息库无法实现共享,由此导致案例教学所需的行政管理案例资源不够丰富。
(三)学生素质方面
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个人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基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式,让学生直接运用行政管理理论知识来分析、研究、解决案例中的问题。但长期以来,尤其是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差,不少大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而不是积极主动地思考,习惯于死记硬背,而不是质疑批判;习惯于接受现成答案,而不是自己去寻找答案。由此导致学生对案例教学普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1)部分学生不重视案例讨论课,他们不愿意课前认真阅读案例材料、查找相关资料、撰写发言提纲;(2)部分学生缺乏团队意识,不习惯小组讨论问题,课堂发言不积极;(3)部分学习小组成员存在较严重的搭便车现象,直接影响实施案例教学的效果。因此,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大多数学生对实施案例教学畏难心理较重,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不高,案例教学也就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四)基础设施方面
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不等同于课堂上的案例讨论,而是一种模拟式的教学实习,因而需要一定的教学投入并建立专用的教学设施,才能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由于独立学院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母体的教学资源,不仅教学经费投入少,而且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在现行的案例教学中,除少数院校的案例教学设施比较先进以外,大多数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缺乏足够的信息资料、专门的案例教学教室、完善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和高质量的课件等。滞后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更不能提升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五)教学安排方面
教学安排方面,许多独立学院一级行政管理专业要招好几个班,而专业教师人手不足,只能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以笔者所在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为例,教学规模常在60人以上,开班上课的人数偏多,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无法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难以调动和激励每一位同学参与进来,导致大部分同学消极应对,这种教学安排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推进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措施
(一)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师资队伍案例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水平,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加强案例教学师资培育工程,造就出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师资队伍。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应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引进高层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开设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培训班,或者是组织相关承担案例教学任务的教师到其他高校(有条件的可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进行案例教学观摩活动,以提高其案例教学技巧和教学技能;通过机制创新,激发教师从事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加强独立学院与公共部门的互动,独立学院应创造条件通过专业教师在政府或其他公共事业部门挂职、担任顾问等形式,激励老师积极申报和参与政府公共部门的科研课题,促使教师更深地理解行政管理的相关理论,避免教学中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有条件的独立学院还可以从政府和其他公共事业部门聘请部分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理论功底深的领导干部,兼职担任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案例教学老师或进行专题讲座,或者聘请有着丰富行政管理经验的已退居二线的党和政府的高级领导干部担任行政管理专业客座教授,以补充和增强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师资力量。
(二)加强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材和案例信息库建设由于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搜集制作成本很高,为了提升案例教材的质量,教育主管部门可根据全国开设行政管理专业高校的专业建设情况,指定在相关行政管理专业建设领先的高校分别作为这些课程案例教材的主要搜集制作主体,引入竞争机制,优先拨付所需经费,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案例信息库建设,促进高校之间分工协作,克服各高校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三)更新教学观念,提升学生适应案例教学的能力学生方面,在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介绍行政案例教学,消除学生对行政案例教学的心理障碍;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通过个体独立或群体合作的方式做出分析和判断,积极寻找多种答案。这样经过反复学习和领会,学生无形中就会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教师通过养成虚心聆听他人说话的良好习惯,言传身教地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增强其说服他人的能力。
(四)加大投入,加强案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独立学院应从有限的财政中拨出资金,支持和加强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包括订购行政管理专业方面的图书资料,建立一些专用的案例教学教室、行政管理案例库、行政管理模拟实验室、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等,通过体制创新共享独立学院母体学校行政管理专业已有的案例教学资源等。
(五)调整教学安排,改革传统的学生成绩考核内容和方式在案例教学已成为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一种主流方法的今天,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组织应采用小班形式,以笔者从事案例教学实践的经验和体会来看,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人数规模应在20人左右为宜。教学评价或教学考核绝非教学活动的终止和总结,其本身也属于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评价是引导教学的重要手段,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首先,在案例教学初始,应明确告知学生有关课程考核的规则与要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核,恰当安排学习计划和调整学习方法,避免诱发不良的应试心理而“死读书、读死书”。其次,在案例教学期间,加大平时考核在结业成绩中的权重。考核事项可包括分析案例写心得、撰写学期论文、难点热点辨析讨论、知识点自学答问、学习态度等方面。最后,优化考核考试制度。传统的以期末书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手段过于单一,难以全面衡量学业水平。因此,要实行考核形式的多样化。既重视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更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达到全面考察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四、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围绕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计划地进行案例教学
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因此,独立学院要根据历届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的反馈信息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该专业的教师要基于独立学院的“三本,’教育层次定位,结合“后大众’时代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背景,在分析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社会适应性要求的基础上,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入手,有计划地进行案例教学,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公务员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中国的公务员考试热度不断攀升,报考人数多、录取比例低、受社会关注程度高等各方面都超过了其他现行考试,俨然成为“中国第一考”。 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定位是为国家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培养行政管理人才,但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以及地方公务员考试并没有发挥出优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要能体现出优势,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必须进一步改革。
1 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及特点
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定位是为国家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培养行政管理人才,但要进入国家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尤其是进入中央、地方国家机关成为公务员必须参加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2000年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主要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三科。2002年,公务员笔试公共科目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将该科目的内容压缩作为常识判断部分放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中加以考查。这样,从2002年开始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公共科目调整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通过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语言理解和表达、资料分析等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考查考生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生活、学习和实践积累形成的稳定心理特征,测试考生在履行政府管理职能和岗位职责时的综合判断、组织和人际协调能力及资料分析等较高层次的职业能力。
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申论是多种能力与素养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其核心是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综上所述,无论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还是申论考试,虽然考试涉及的内容广泛,考试的形式灵活多样,但考查的目标非常明确,主要是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的共同特点是对考生潜在能力进行考查。
2 公务员考试中制约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发挥优势的原因分析
在公务员考试热度攀升之时,行政管理专业,这个被社会大众认为是未来公务员培养摇篮的专业被寄予更多期望。但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以及地方公务员考试并没有发挥出优势。公务员考试中制约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发挥优势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1)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该目标制定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学生似乎什么都懂,但又什么都不精通,成了“万金油”,在公务员考试以及录用方面并没有体现出自己的优势。①依据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片面追求知识的全面性、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基础理论课讲授偏多,技术性、应用性课程开设太少。同时一些基础理论课程交叉、重复,比如“管理学原理”与“西方行政学说史”、“公共管理学”与“行政学”之间内容重复部分较多,而一些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课程开设得不够,如“逻辑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公文写作”、“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电子政务”等课程在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没有开设或没有全部开设。(2)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仍沿用“传授知识”的套路,以“灌输式”为主,基本上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教学内容多以概论性、介绍性、原理性和原则性内容等为主,这种课堂教学无法与公务员考试的“能力测试”接轨。传授知识无可厚非,但传授知识仅仅是教师职责的一个部分,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到智力和能力的转变,培养其潜在的能力。(3)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考试一般是在授课结束后由任课老师命题进行考核。考试形式有开卷和闭卷两种,只有极少数的专业选修课可以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大部分课程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考试的题型一般有选择题、判断是非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题型。任课老师命题时做好答案,交由学校考试中心。阅卷计分时平时成绩占30%,卷面成绩占70%,最后算出综合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以学生的出勤情况来衡量。可见,目前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考试倾向于知识的再现,而不是综合判断、组织和人际协调能力的考查。
3 公务员考试中发挥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优势的教学改革思路
3.1 以培养行政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公务员公共科目的考试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问题的诸多方面,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知识只是一个载体,更重在考查考生的临场反应能力。而申论考试材料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都是在公务员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和必需解决的各种社会问题。十几年相对封闭的校园生活,造成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许多学生只习惯于接受书本知识、课堂教学,而对“窗外”的事情反应淡漠,表现得不敏感、不关心、不激动、不震撼。直接的社会实践空缺,间接的社会感知未能得到及时的补充或未能转化为能力,这是应届毕业生在申论考试中又一个硬伤。②因此,我们应当以国家公务员能力考试的内容为现实参照,把行政职业能力作为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公务员考试科目及特点为指导,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设计从“教育”取向转向“方法”和“行为”取向,从着眼于“应知”转为着眼于“应会”。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行政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设计,扩大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性课程比例,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实习、方案设计和专题讨论会,提升学生具备从事公共管理工作所需的包括知识、技能以及必要的价值观在内的基本素质,从而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参加公务员考试时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尤其是在社会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写作方面应严格把关,因为进入网络时代,很多学生通过网上搜索,采取复制、粘贴的方式,将社会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改头换面就变成自己的。如果教师不严格把关,这样的社会调查报告、课程论文训练怎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2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优化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方法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应提倡摈弃满堂灌的单一教授方式,利用电化教育设施和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展开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大量的行政实例,运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使教学的知识与实践密切结合,让学生在对实际行政管理问题的分析、探讨与解决中去自我体验、自我提升,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有效应对申论科目的考试。
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想走进公务员队伍,“申论”往往成为他们难以跨越的“门槛”。 在申论考试中要求考生以一个“准公务员”的身份去解决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社会问题。申论考试材料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考生根本没有实际接触过,甚至是根本不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考生势必难以提出对该社会问题的理性认识。案例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旨在营造人为的行政管理事务环境或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行政管理岗位角色,开展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使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学习从事行政管理实践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心系百姓冷暖、洞察社会变革的大局意识,以及处理一些具体问题的实践经验。作为未来的管理者,尤其是从事公共事务的管理者,需要培养其关注国内外大局,洞悉社会矛盾的发展演变及解决之道。进入网络时代,学生了解国内外时讯非常方便、快捷,应引导学生多阅读有一定新度和深度的媒体杂志,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心系百姓冷暖,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申论考试水平。
3.3 改革知识再现型内容的考试,探索反映学生能力水平的考试设计
考试能否起到评价教学质量的作用,关键在于考试内容和形式是否与培养目标一致。传统的倾向于知识再现型内容的考试不能准确检测行政管理学生综合管理的潜在能力,因此,考试要想成为学生综合管理的潜在能力的评价手段,也必须改革知识再现型内容的考试,探索反映学生能力水平的考试设计。首先应减少客观性命题的分量,扩大开放性命题的比例,给学生个性发挥留有空间。其次,扩大学生平时成绩的比例,一般高校将学生平时成绩定为30%,很多老师主要是根据平时上课的出勤情况给平时成绩。笔者认为,学生平时成绩不仅仅体现在出勤方面,更应体现在课堂讨论和师生互动方面,同时学生平时成绩的比例可以进一步扩大,至少应扩大到40%。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问题,随机选取一些学生参与讨论,也可以鼓励一些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非一日之功,需要任课教师一以贯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更能考验和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同时,这些能力的提升无论在学生的申论考试,还是在公务员面试中都大有益处。
注释
独立学院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伴随着教育部改革,以全新的办学机制、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截止到2013年9月,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共287所,广东省占17所。在学科设置方面,该类学校主要以学生择业和社会人才需求为依据,普遍开设外语类、计算机类、经贸与财会类、工商管理类等热门学科,在为社会输送大批人才的同时,学校自身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广东省17所独立学院中有8所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各院校在开设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的同时,也组织开设了实验课和相关实践环节。
一、广东省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实验课较少,实验室相对缺乏
从实验课的开设情况方面来看,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课为电子政务、公务员写作、社会调查与研究等课程,其教学内容和形式主要集中体现为课堂讲解,注重对理论和书本知识的学习。
从实验室建设情况来看,目前广东省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独立学院中,几乎没有一所学校建立了行政管理专业独立的实验室,大多数学校将计算机实验室取代了专业实验室。而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对该实验室的使用也主要集中在电子政务等课堂教学上,为方便实验室的维护和管理,降低管理成本,这些模拟实验室在课后开放较少,以致学生课后无法对这些设备和软件进行使用。
(二)校内实践少,专业实习效果欠佳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校内实践主要来源于通过参加团学组织和社团活动,积累管理经验,其他实践机会则相对较少,学生校内专业实习效果欠佳。通常学校将学生安排到各行政部门进行实习,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班,实习时间不集中,且用人部门很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培训,常常安排实习学生做一些打扫卫生、收发文件等琐碎事务,因此实习效果不理想。
(三)校外实践缺乏专业指导
大部分学生选择校外兼职来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但据调查,学生兼职主要还是以赚外快为主,很少有人考虑兼职的行业是否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相关。多数学生选择在快餐店、快递公司、通讯公司兼职;而从事的岗位也多为服务员、派单员、营业员等。也有部分同学选择做义工,重在体验生活,丰富自身经历。学生在选择校外实习或兼职的过程中,基本很少考虑自身所学专业,更加缺乏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广东省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课程相对较少,实践教学的意识较模糊
目前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其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仍然主要停留在原来的理论教学模式上。虽然基本所有专业都有实验课的开设,但总体而言专业实践课程都相对较少。对于行政管理专业而言,仅仅开设公文写作、电子政务等实践课程显然是不够的。甚至有人将实验课与实践教学混为一谈,忽视实践教学对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有人认为实践教学主要是针对理工科技术类专业,认为文科专业,尤其是行政管理专业采取实践教学是没有必要的,这明显忽略了实践对理论的检验作用。
(二)校内实习针对性不强,实践效果不明显
行政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践主要是将学生安排在学校各个行政部门协助相关老师完成各项事务。通常而言,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相关部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习。因课程的安排问题,实习生很难集中时间进行实习,由于时间的不确定性,导致实习者很难受到一些列的相关培训,也难以被相关委以重任,而更多的是协助处理相关琐碎事务。这一方面降低学生对校内实习的兴趣,还可能对自身专业产生误解,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学生的实习效果,难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目的。
(三)校外实践缺乏指导,实践基地形同虚设
为使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经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一般独立院校都会积极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学生校外实践形式和实践单位一般都是自己找,缺乏统一的安排和指导。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扩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范围,但其局限在于社会实践的专业性相对较低。
此外,许多独立学院也开始着手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在基地建设之初,的确能让部分学生参与到实习之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缺乏经费的支撑,也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基地培训出一批实习生又不能为自己所用,长此以往必然加重基地负担,导致其缩减实习生数量,甚至不愿再招实习生。实践基地形同虚设。
三、广东省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整改措施
(一)提高认识,强化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首先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管是公办院校还是独立学院,都应认识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有机结合、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应该相互补充和完善,并被同等的对待。
行政管理专业是个理论性相对较强的专业,如何在原有实验课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并通过实践进一步提升理论层次,这才是实践教学真正要达到的效果。因此,学校在开设相关课程之外,还应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政府机关事务实习、社会调查实习、电子政务实习,强化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二)广泛开展校内实习,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
对于行政管理专业而言,其本身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因而在校内其实有很多部门都可以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提供相关的实习岗位,例如团委、图书馆、后勤等部门。可以通过行政管理专业教研室,与相关部门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分批输送学生到相关岗位进行实习,同时,利用教研室师资力量,加以引导和规范,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和升华理论基础。
此外,学校还可以结合各专业特色,通过模拟经济社会环境、各行业运行环境,创建跨专业校内综合实训平台,让各专业学生分别模拟各行业员工,推动平台有序运作。如此将专业理论知识点与实践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机制
一、行政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目标
(一)行政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公共组织培养掌握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了解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从事组织规划与决策、人事开发与管理、公共政策分析与制定等活动,具备组织协调、公文写作、电子政务处理等多方面技能的专业人才。开展双语教学对于我国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十分必要。首先,行政管理专业是我国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各高校普遍开设的文科专业,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要求。其次,行政管理专业涉及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其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整个社会的管理水平,开设双语课程是提高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能力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再次,双语教学模式对于行政管理人才国际视野的熏陶和外语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外语综合应用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行政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人文主义与工具主义的统一。双语教学的目标应同时包含专业教育和外语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双语课程,既要让学生了解西方行政文化和价值体系,又要训练学生外文使用水平,既要在课程内容上体现理论内涵的人文性,又要在教学方式上体现语言应用的工具性。应以专业教育为主,同时实现外语水平的提高,坚持人文主义与工具主义的统一。
2.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统一。行政学理论和方法主要来自国外,我国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大多借鉴国外课程体系。但我国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是要为我国行政管理实践服务的,且我国行政管理环境还存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特殊性。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必须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统一,在介绍国外理论和实践的同时,也要与我国实践相结合。
3.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理想的双语教学模式应是教师和学生能够同时进行全外语互动,教师的教材、板书、课件和语言全部使用外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考试也全部使用外文。然而,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双语课程学习时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给教学效果的实现带来了障碍。因此,必须以教学效果为中心,根据学生对外语的实际接受程度,合理安排双语科目、授课层次和授课模式,坚持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统一。
4.规范化与弹性化的统一。现代高等教育教学体系有严格的质量监控和鉴定标准,行政管理专业双语课程的教学也要体现规范化的教学质量标准。但由于实践中学生外语水平、教材选用、班级规模、双语教师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教师必须随时根据课程内容和课程对象的需求来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坚持规范化与弹性化的统一。
(三)行政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
双语教学应“从外语、专业技能、文化素养、习惯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1]。行政管理专业双语课程应以专业教育为主,语言教育为辅,兼顾思维和能力培养,具体目标包括:
(1)学术理论知识培养,以外语为媒介传授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2)前沿研究能力培养,以外语为媒介介绍国外行政学理论前沿问题及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前沿意识和研究能力;
(3)实践研究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关注国外和国内行政管理实践;
(4)思维方式培养,一是管理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管理行为能力,二是外语思维的培养,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和外国人的思维模式;
(5)外语综合能力培养,帮助学生积累专业词汇,提高听、说、读、写、译各方面能力,并训练学生用外语思考和研究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行政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体制存在的问题
课程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由于一些现实因素的影响,行政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体制和模式都存在不足。
(一)双语教学体制环境不完善
黑龙江大学自2002年开始双语教学改革实践,但重点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专业[2],行政管理专业并非双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且学校双语课定位存在模糊性,在课程名称、课程层次、课时设计、授课规模等方面,双语课程与中文专业课并没有明显区别,只有教师在双语教学中使用外语多少的区别。
(二)双语科目单一且与专业外语设置混淆
行政管理专业自2003年开始双语教学尝试,由于教师外语能力及学生外语水平的局限,开设双语课程的热情较低。到目前为止,仅开设了管理学基础一门双语课程,且由于专业整体课程体系、学时匹配、学分设置等方面的限制,一直占用专业外语必修课的课时,学生在第一学年学习管理学必修课之后,在第三学年还要再学习管理学基础。这给双语课程定位和教学模式选择造成了困难,使原有的专业教育目标受到影响。
(三)课堂规模过大且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管理学基础双语课程每年的授课人数都在200人左右,课堂规模过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课堂互动。该课程的教学语言为英语,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非常明显。极少数学生已通过六级考试,能接受全英授课,多数学生刚达到四级水平,仅能接受半英半中授课,还有部分学生没有通过四级考试,甚至有极少数完全听不懂英语,只能接受中文授课。教师在授课中如果采用同一种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听课需求,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进度;而同时采用多种模式又会影响课程的统一性,增加教师的备课难度。
(四)双语课程质量评价标准缺失
到目前为止,学校没有针对双语课程设定独立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而是与其他中文专业课一致,采用《黑龙江大学本科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及等级标准》和《黑龙江大学本科理论类课程评估指标及等级标准》,评价标准不具有针对性。在评价指标等级设定上过于简单、模糊,缺乏可操作性,如在评价标准中“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等级标准是:A级为“经常使用双语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C级为“有关键词的中外文对照”[3],“教学改革”项中“使用外语授课”的等级标准是:A级为“用双语授课(中外文混用)或使用原版教材授课”,C级为“只限于用中文授课”[4]。
(五)双语教师激励和培训力度不够
学校规定双语课程的工作量按1.5倍核定[5],但行政管理专业如何执行还不甚明确;双语课程对教师能力与工作量都有较高要求,但在评价指标和等级鉴定上的激励力度不够;学校规定优先选派双语课程教师出国进修[6],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上每年选派的双语教师出国进修的人次却非常有限;学校预计每年培养25至30名左右双语教师[7],实际上,由于培训课时设置过于密集,与许多青年双语教师的博士攻读、教学任务相冲突,每年能够参加培训的教师并不多。
三、行政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体制改革方案设计
基于以上问题,课程组对现行的行政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体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提出以下方案。
(一)双语课程开设前以专业英语为基础
面对学生英语水平偏低的现实,课程组认为在第一学年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条件是不够的。建议在第一年开设专业外语课,在第二、三学年开设双语课。第一学年专业外语课与中文专业基础课同步配合,采用英文教材,中文讲授,注重词汇积累和文本翻译。中文基础课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外语课帮助学生积累专业词汇,提高英语基础水平。这就在课程设置上给了学生一定的过渡期,降低学生对双语课学习的抵触情绪,有助于提高第二、三学年开设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根据课程性质选择双语科目
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并非所有科目都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应选择概念原理及知识体系的国际通用性强、且知识点浅显易懂的科目,如行政组织学、公共行政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政策学等。一些原著导读课程也比较适宜,如行政管理原著导读。一些科目课程组认为不适宜开展双语教学,包括专业性较强、专业术语较多且需要深入阐释的科目,如政府经济学、社会保障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等;本土化较强的科目,如中国政治思想、中国行政管理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等;操作性较强的科目,如行政公文写作与处理、社会调查方法、公务员应试技巧等。
(三)根据学生层次和个性化需求分班授课
双语教学应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选拔合适的双语教学对象[8]。不能单纯为了迎合双语教学趋势,勉强开设双语课程而忽视专业知识教学效果;也不能强制学生必须接受双语教学。课程组主张针对适宜的科目,同时开设双语班和中文班,由学生根据自身英语水平和个性化需求自主选择。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听课需求,又能减小课堂规模,避免大班授课的从众心理,改善参与和互动效果。在学分设计上建议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以中文课为基础学分满足学分制要求,同时增加双语课学分,比如,中文班4学分,同科目双语班可为5学分。同时,为保证学分积累上的公平性,双语班应较中文班设置更长的学时和更难的考核方式,并配以选修课学分设置方面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四)加强双语教师激励与培训与中文专业课相比,双语课程在教师工作量、工作难度、教学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建议明确落实双语课工作量核定,针对双语教学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并在教学质量等级认定、教学评优及职称晋升中给予更多激励。应加强双语教师的培训。丰富培训课程内容;根据不同职业阶段双语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培训需求,安排弹性化的课程时间;根据不同学科教师的专业需求,提供相应的交流、进修机会;增加双语教师,特别是中青年双语教学骨干教师出国进修的机会;经常组织双语教学观摩等。
四、行政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模式建议
(一)教材选用
基于以上双语教学体制的设想,课程组建议双语班采用原版教材,既能保证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快达到学科前沿,又能通过独特的内容编排体系,使学生跳出传统中国教材的逻辑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还能通过原汁原味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逻辑,体会英语文化和思考方式。同时,教材选用还应注重难易适度、案例生动、内容丰富多彩,以增强教材的吸引力。此外,在采用外文原版教材的同时,还应注重与本土化实践应用相结合。
(二)教学语言模式
在教学语言模式上,建议整体上尽量采取沉浸式(ImmersionEducationProgram),即全部使用英文授课,但要注意两点,一是在课程开始的几周内,为了使学生适应新的全英授课模式,要适当采取过渡模式(TransitionalEducationProgram);二是根据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和本土化内容,适当采用中文进行讲解,以便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准确、深入理解。
(三)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应以专业性为核心,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专业性包含实用性和趣味性,而实用性和趣味性会带动并巩固专业性。专业性内容是课程体系的主体,应注重政治学、行政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注重行政管理理论和方法的传授;实用性是课程体系的特色,因为行政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本身就是面向广泛社会管理实践的,应当以实践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比如,新闻视听等;趣味性是课堂的剂,建议以幽默、漫画、电影、纪录片等形式,增加内容的新鲜感和学生的关注度。
(四)教学方法
为保证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应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以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帮助实现教学目的。比如,贴近现实的词汇和用法总结、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生动的案例分析、针锋相对的观点辩论、展现自我研究能力的主题演讲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行政管理专业领域的实践发展、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兴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综合能力。同时还应配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以增加课程内容的形象性。
一、高职行政管理专业教材的现状及不足
(一)教材内容适应性不强
职业教材适应性的内涵包括教材的适合性和适用性。美国著名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认为:教材的内容和编写除了要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还要注重学生个性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因此,高职专业教材的适合性不但要考虑学科知识的背景要求,而且要适合高职学生的年龄、个性和心理发展特征。相对普通高校学生而言,高职院校在教育层次、类型、培养目标和生源结构的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和方法,以及专业兴趣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学生虽然文化水平总体偏低,学习目的性不强,动力不足,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许多行政管理专业教材内容陈旧,要么是本科教材的“减肥”,要么是中专教材的“增肥”,亦或是授课老师自编的“嫁接变异体”,难以真正适合高职学生发展特点,不能满足高职教育需要。高职专业教材的适用性需要教材能适应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教材要立足行业,把握最新科技成果并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以适应行业企业发展对一线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教材的内容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能够真正契合企业人才需求实际。由于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起步晚,课程设置和教材沿袭本科问题严重,教学内容大、空、全,理论偏深,实用性不强,不能体现高职教材的“知识够用”的特点。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因缺少对产业、企业的前期调研,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需求。专业教材的编写大多是高校教师闭门造车的产物,缺乏系统的实训项目设计,使得学生的技能训练没有载体,更缺乏系统性,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也往往流于形式。培养的学生很可能陷入了理论不如本科、技能不如中职的“夹心层”的尴尬境地,学生的技能要求难以与岗位迅速融合,无法满足服务第一线对高素质、高技能行政管理类人才的要求。
(二)教材选用标准不一
目前,全国共有66所高职院校设置行政管理专业。大多数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特色不鲜明,进而影响专业课程的规范设置和教材选用标准的统一性。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随意性大,课程设置往往照搬本科课程模式,缺乏高职特色。教材编写未能真正突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羁绊,没有形成统一、成熟、具有高职特色的内容结构体系。各专业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自成体系,缺乏沟通衔接,导致部分教学内容重复,授课教师对同一问题的理解角度不同、深浅不一,结论也会出现偏差,容易给学生增添学习负担和理解障碍。现用教材中,无论是权威性推荐教材,还是自编教材,理论性教材居多,与之配套的实训教材较少。而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践课时占总教学时数的比重越来越多,实践教学各地差异较大,教学规范性不强,标准更是难以统一。虽有少量教材附有思考题,也只能供学生巩固课堂教学知识,难以满足学生技能训练要求,影响学生岗位综合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教材形式灵活性不够
现行高职行政管理专业教材大多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除了纸质教材,与之相关的多媒体电子教材要么质量不高,要么就没有;配套的学习指导书、实验指导书、教师参考书的普遍缺失,使教材的应用很不方便。同时,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教材相互分离,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少了现场操作和实践模拟的练习,领悟不深,印象不深,很快就会遗忘。而实践教材,少了理论知识的引导,原理规律的启发,使得各个实践项目相互隔离开来,缺乏知识的系统和规范性,学生的操作水平也难以实现质的飞跃,很难成为真正的行业能手和职场高手。很多教材编写风格单调,往往沿袭学科知识体系来编写,章节逻辑清晰却很老套,内容素材详实却不适用,案例材料选用缺少情景性、针对性,实训项目的编写也因场景性、操作性的不足形同教材中的“鸡肋”,用之无趣、弃之可惜。受选用教材的限制,任课教师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窘境,其教学方法简单,学习方法指导性不够,灵活应用性不强,难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效率往往也不高。
二、“校企协同”的内涵
“协同”一词源于希腊文synergetics,意为共同工作。20世纪70年代,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物理教授哈肯(Hakan)首创协同理论,并用于描述各种系统和运动现象中从无序到有序的共同规律。哈肯的协同论认为,一个协同系统可以有多个序参量,序参量之间相互竞争、合作。当众多子系统处于无序状态时,各子系统各行其是,难以形成序参量;当外部环境达到一定水平时,各子系统间相互合作,协同效应应运而生,促使序参量的最终形成。校企协同是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进行有序架构,实现系统内外良好沟通、交流、合作,有效培养人才的过程,是集实践型、应用型和创新型能力于一体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本质就是合作育人。校企协同是高职院校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在需求,是实现能力本位教育的必然途径。能力本位教育通过对职业角色活动的全面分析,以学员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能力为基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导地位,真正促进学员职业实际能力的形成。校企合作是一个涉及政府、企业、行业和学校的有机系统,各系统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合作,当外部环境达到一定水平时,系统间相互影响进而产生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超越各子系统自身的独立作用,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发生质的飞跃,拉动效应明显,将有效促进校企合作系统整体效应的最大提升。校企协同使学校、企业实现功能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产生优于双方资源要素简单叠加的协同效应,协作机制得以全面深化,协作层次更深、水平更高。学校通过聘请行业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共同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圈定职业能力,并以能力为本设置各相关课程,确定合适教材,以真正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三、“校企协同”视阈下的高职行政管理专业教材建设路径
(一)创建校企协同中心,完善教材运行机制
首先,构建校企协同中心引领教材建设。2011年4月,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积极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建设,鼓励校企深度融合,促进资源共享。各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建设实情,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合作力度,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为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研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撑平台,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局面。专业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课程是实施专业建设的基础,教材是课程建设的载体,教材建设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其次,健全责任机制。在校企协同系统中,政府负责制定校企合作发展规划,为高职院校的办学和行业、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实情,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规范各专业主干课程,使高职院校有所遵循。行业组织承担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的职责,是联系学校、企业和政府的桥梁与纽带,利用行业发展信息资源促进校企合作,对职业院校的专业调整和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的建设、教材的编写起到规划和协调作用。企事业单位直接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多的岗位群信息,围绕岗位群中的工作任务提炼出各岗位的核心能力、通用能力和基础能力,并转化成学习领域,衍生出各专业知识点,为专业教材内容提供依据和素材。高职院校作为协同系统中心最主要的主体和受益者,需结合自己实情,将各合作主体的行业发展信息、岗位信息和能力要求及时消化提升,形成专业能力知识模块,渗透到课程体系和教材中。最后,明确教材选用评价机制。高职院校要紧跟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高职行政管理教材建设应当体现区域性、行业性、职业性和适用性。教材编写小组成员要迈出“象牙塔”,踏入社会,深入企业现场调研,积极获取行业发展动向信息,并邀请相关行业专家一同会诊,明确教材的编写、采购、选用和评价标准。对拟选用的教材按照区域性、职业性、能力性等标准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同时,要特别注意选用一些内容合适、案例新颖、结构合理、形式活泼的优秀精品教材,以确保选用教材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二)明确高职行政管理专业教材的定位
2000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材内容提出编写要求。意见指出专业课程教材要注意其针对性、实用性。2006年颁布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规范教材评价选用机制,确保高质量的具有高职特色教材进课堂。2010年颁布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直接参与教学等措施促进校企的深度融合。不难发现,高职教材从适需教材———特色教材———合作开发实训教材,再到企业直接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的变化轨迹,越来越清晰地表明教材建设必须适应课程改革发展要求,必须明确教材的行业企业属性。首先,正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体系。通过来自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基层政府、科研机构、高职院校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论证分析,明确高职行政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公共行政+企业行政+商业行政”复合式人才,需要注重学生政策、法规执行能力和办公室行政事务操作等能力的培养,这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能力本位性。其次,正确定位教材的内容。教材建设与专业建设相联系,与课程体系开发相结合。要使高职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实用性,需要更加注重构建以岗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依据各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要求设置课程,使课程实施技能更加契合企业岗位标准。教材编写内容需遵循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原则,加大实践环节设计的力度,充实更多的实训教学内容,以保证学生充足的岗位实践机会。最后,准确定位高职学生学习基础。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环境、学习品质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虽然彼此年龄相仿,身心发展有共性的规律,但高职学生有其特殊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教材编写应多考虑高职学生实情,尽量降低教材的理论深度,增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专业教材编写队伍建设
教材编写队伍是教材建设的关键因素。传统高职行政管理专业教材大多由学校教师单独编写,大部分高职教师缺乏从事本专业的实践经验,编写出的教材难以贴近岗位要求,针对性不强,质量不高,生命力不长。组建一支既有理论教学经验,又有丰富实践技能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编写团队,是开发优质高职教材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高职教师定期走进企业参加挂职锻炼,掌握最新行业发展信息和岗位能力要求,提升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和教材编写成员,理论联系实际,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高职教师了解学生特点和学习基础、熟悉高职教学规律和教材编写规范,而企业能工巧匠熟知行业的新规,掌握职业岗位群业务流程,了解岗位群所需的能力结构并将其模块化,工作案例丰富多样,信手拈来,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实现功能优势互补,既能反映行业职业的要求,又能反映教育教学的要求,教材内容更贴近岗位实际,教材质量更高。
(四)加快立体化教材建设步伐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双驱动;教学模式
一、«管理学原理»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流程设计不科学、不严谨
1.教师主导为主,教学流程中学生参与较少
传统«管理学原理»的授课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多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授课方式,教师的讲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而学生参与较少,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再加上«管理学原理»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所以理论性比较强,而且内容较为抽象。因此,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流程目标设计不合理,设计指标难以考核
首先,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要进行课程流程目标设计,要明确管理学教学的现有内容;第二,要了解现有管理学教学模式及其不足;第三,要寻找管理学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最后,要对改革前后的关键指标进行对比,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索,对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等等进行重新描述,还要对改革后的新内容进行充分必要的解释。而目前现有的教学体系在这些方面均不符合要求。
(二)实践驱动不到位
1.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较少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理论体系比较成熟的课程,从管理概述到管理理论到管理的基本原理再到管理职能,尽管有很多不同版本的教材,但基本都是这样一个理论架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情况,过分强调原理、概念,而忽视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学生很可能对概念背诵得很熟练,但是面对实际的管理问题,例如针对不同的人如何设计不同的激励方案,针对不同的企业到底采用何种组织结构等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由于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差,以后真正面对管理困境时无所适从。
2.教材内容理论多,案例少
目前国内的«管理学原理»有很多版本,和国外的教材不同,目前国内的教材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理论多案例少,尤其是优秀案例更少。世界上著名的哈佛商学院«管理学原理»所采用的授课方式是全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来切实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由此可见«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最终的学习目标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教材中缺乏优秀案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多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而非实践操作层面,对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帮助不大。
二、«管理学原理»双驱动教学总体教学改革理念探索
«管理学原理»双驱动教学改革总体的思路是:围绕“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高等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把握课程体系结构,精讲理论知识,设计能提高学生管理技能的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实践教学环节过程中把握全局,对学生进行指导及帮助,最后进行点评、总结及评价。虽说地位上教师看似从“主”变成了“辅”,但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教学方法上做进一步的钻研。在教师完成辅角色的同时,学生要变被动为主动、为主导,通过参加案例教学法、管理的模拟、团队任务、文献的拓展阅读等多种教学实践环节,由消极被动的倾听者变成积极主动的探索者,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管理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三、改革的具体设计
(一)案例教学法
我们现在研究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于1870年前后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是英美法系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后来被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如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流程细分
1.目标
管理学教学任务带有明确的目的性,那就是要培养具备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这种目标导向不是单一的,它从五个维度来理解:一是教学流程任务设计本身旨在达到教学目的,二是利用流程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三是教学流程的绩效评价,四是教学流程对能力的培养作用,五是对后续教学的良性影响。
2.内容
教学流程设计必须具有实质性内容,在课堂上表现为具体的活动要求与形式,在课堂外还体现为恰当的任务媒介与检验考核标准,以及所涉及的具体操作方法、技巧、步骤等,直接表现为“怎样做”。例如某教学流程设计的程序、时间安排、框架结构、实施方案、检验反馈等。
3.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是指作品任务前、时和后所使用或依据的辅助资料。设计依据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的客观性使作品任务设计更加合理、具有操作性和检验性,能更好地与教学结合。
4.教学流程设计者与实施者的角色
不同类型的教学流程设计中,教师的角色不会一成不变,可能是设计者,也可能是参与者、实施者与监督者。而学生的角色通常是任务的接受者或承担者,具有参与的义务,是任务的主要实施者与实现设计目标的载体。
5.情景
教学流程设计的完成离不开任务实现的情景条件。情景条件指教学流程中所产生和执行的环境或背景条件,既可能是课堂流程的组织环境,也可能是实践流程的实现环境。在流程设计中,应尽量使情景接近于真实。
6.改革前后指标对比研究
教学设计时,涉及指标众多,如时间、难度、资源、环境、人员等指标都是常见的,此外,特殊流程还涉及特殊指标。在教学设计改革前后,选择具有共同特性的样本进行指标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使设计者较为直接地观察到改革前后的变化。如兴趣指标,可测量教学改革前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程度;语言指标,可设立统一标准测算改革前后学生语言能力变化情况;团队指标,通过大量小组或者多人活动,测算改革前后团队合作度的高低变化;知识点指标,统计改革前后学生实现作品任务要求所使用的知识点数量与质量;成绩指标,测算改革前后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变化的数据。
(三)教学任务设计的概念化、操作化与测量
1.概念化
概念化是有效作品任务设计的基础。我们对于作品任务设计中的特定术语必须给出具体含义,达成共识,否则教学活动根本无法开展。指出作品任务中某些具体的、明确的、共识性的意义,包括描述指标和概念的维度两个方面。指标是我们研究的作品任务概念是否存在的一个重要标记,比如说,我们设计某次活动策划是否成功的指标十项,当A小组完成活动策划过程中及活动结束后体现在六项以上指标,我们判定此组表现为合格,体现八项以上指标我们判定此组表现为优良。概念的维度是另外一个方面。维度更多体现为不同层面或者方面。比如在某次作品任务设计活动结束后,某个团队的文本策划应该进入优良层次,可是临场表现只能属于合格,这就是维度,也体现为我们进行作品任务设计评价的方面,以及教学改革前后绩效对比的角度。
2.操作化
操作化是行政管理作品任务设计中必须考量的重要的方面。如果说概念化是一种抽象的界定和描述,操作化则是特定研究程序的发展,并指向经验观察。在设计和实施作品任务时,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多的选择,虽然这些选择之间有时会有紧密的联系,但我们通常为了便于分析讨论,还是会把它们区分开来。操作化通常没有一个约定俗成或者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以遵循。在考虑作品任务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变量的变异性,比如我们进行中山市养老情况研究,就得考虑新的退休年龄规定出台后老人年龄范围的变化。此外,变异变量的两极范围通常需要得到明确的界定。比如我们进行大学生收入与消费情况调查时,就应该找出收入与消费的两个终端,即最低值和最高值,方能进行合理的划分调查区间,或者给出调查选项。从实际维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例子了解操作化的维度:你们是否认为存在上课玩手机现象?玩手机现象有多严重?你们对本班上课玩手机比例有无大致了解?是多少?你们认为上课玩手机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上课玩手机是否无法避免?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你们愿意为消除这个现象做些什么?对于你们声称做的时候,你有多大把握可以做到?
3.测量
测量有四个层次:定性、定序、定距和定比。当变量的属性只有完备性和排他性特征时,就是定性测量。比如,分组时要求同座的两位同学一组,就是定性测量。定序测量就是根据变量的属性进行逻辑排列。如A组发言人比B组发言人声音更宏亮、礼仪更到位等。定距测量是就组成变量的属性而言,当属性间的实际距离的测量有意义的时候,这种变量就是定距测量。比如80分和90分的差距,65岁和70岁的分组,就是定距测量。建立在真实基础之上的定比测量,在行政管理作品任务设计中体现为不同任务完成主体之间的差异,如:这两个组是否相同,A组是否比B组更,他们的差异有多大,等等。
(四)情景模拟作品任务教学设计改革
情景模拟也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知识熟练程度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情景模拟根据设定主题,要求学生将行政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知识和具体情境结合起来,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模拟重现,并由同学或老师进行点评,这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知识点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都有正面积极的作用。
1.情景模拟的主题选定
情景模拟主要以课程专题为主,学生按照教学要求,使用课程当中所学的方法和技巧,结合主要的专业知识,设计具体情景展现模式。
2.情景模拟的要求
(1)情景模拟的设计必须与课程相关,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且具有实现条件;
(2)情景模拟的开展,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指导教师具体指导且应在情景模拟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3)情景模拟一般体现为课堂内集中进行;
(4)学生应根据教师要求进行情景模拟活动。
3.情景模拟的方式和安排
(1)情景模拟的方式:情景模拟学生根据自己的模拟主题进行集中模拟。情景模拟之前做好充分的知识点梳理工作并进行材料准备。
(2)情景模拟教学时间的安排:原则上安排在课内。
4.实践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由情景模拟指导教师对学生情景模拟进行考核。
情景模拟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进行考核,情景模拟成绩评定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
关键词:计算机等级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改 实训 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220-0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面向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涉及面广,影响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普及,许多单位部门已经把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作为干部录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上岗资格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近年来,在高职院校全面推广计算机等级考试制度已经成为一种必须。本文根据笔者亲身经历,就具体如何实现课改,给出了超实战的方案,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背景介绍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学生较全面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课程,无形之间代表了整个学校的教学形象。同时,它又是门极难以管理,难以课改,提高教学质量的课程。为什么呢?
(1)授课学生人数众多,专职授课教师少。大部分任课教师来自于行政岗位、外聘教师,存在管理难现象。(2)缺乏练习环境。练习环境不单单是指有电脑可以操作。而是指,可以给学生随机抽题,并自动打分的系统。传统的授课环境中,老师下发题目,学生各自练习。而在有限的课时内,老师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了解每个学生操作的情况,因此,教学效果完全无法掌握。(3)考试难。早期的考试,采用的半人工方式,虽然试卷是电子化的,但是除选择题外,其余都必须人工阅卷,最后合成分数。整场考试安排了技术人员、计算机老师、监考人员等,牵涉相当的人力物力。(4)题库难建设。目前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库,已有上百套试卷,题库的收集,研究分析,及实时更新,都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工程,需要一个专门的团队来建设及维护。(5)授课内容不一致。因为没有统一的题库,造成授课内容不一致,学生练习的题库都由任课教师自备,因此,出现过于依赖教师本身,完全由他们决定了授课班级的上课质量,出现了信息冗余。没有团队化、系统化管理该课程,更谈不上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了。(6)教研活动难。教研活动对于公共基础课尤为重要,每个学期,只有2~3次的教研活动,客观上,由于各位老师时间上的冲突;主观上,重视度的不够,造成教研活动出勤率低,唯一跟老师沟通的机会都没有了,很难了解课改措施,推进课改困难。
2课改实施与创新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体现高职教育特色,课改是势在必行的。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更是管理方式的改革。
2.1 引入《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考试》等级考试系统,建立以该系统为中心的运作流程
系统的引入,解决了缺乏练习环境、考试难、题库难建等问题,提供了入学水平考试、平时教学练习,以及各个知识块的考核功能。它集教学、练习与考试为一体,建立了良好的数字化校园形象。不仅简化了考试,还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监督,保证了教学质量。
2.2 建设以该系统为核心的各类模式
引进该系统后,随之相关的课程运行模式,考试模式,行政管理模式,都要根据新的情况进行改变。今天,这样一门公共基础课,就必须从课程管理入手,采用简洁、实用,依靠整体的配合和“公式化”的方式,去落实各项工作。(1)课程运行模式。首先,进行入学水平测试,根据分数,参加人数、学校硬件配置情况,划分层次,进行分层教学;再者,针对知识点考核,通过者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不通过者继续该门课程的学习。考虑到极少部分学生无法通过全国考试,每年4月份,由我校基础基础教学系组织一次补学分考试。从简了的考试过程,让考试从一种偶态变为一种常态,由考为中心,变为以练为中心。(2)考试模式。进行考试改革,取消期末考试及补考,全面实施形成性考核+证书的考核方式,实现“双证书”教学计划的要求。(3)行政管理模式。这是根据每个学校自身情况而制定的,在我校,基础教学系负责课程的教学管理,图书馆负责技术资源管理,其他各系分别组织实施教学。
2.3 增加实训环节,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授课内容、相关知识点,增加了简单、易于操作,便于推广的实训环节。具体如下:(1)计算机基础:介绍如何配置电脑,开出一张电脑配置单。(2)Windows操作:办公室文档分类保存、打印机设置及使用。(3)Word应用:求职简历的艺术排版、毕业论文的综合排版。(4)Excel应用:家庭理财。(5)Internet应用:通过Internet搜集关于相关学科的资料,模拟Office环境收发邮件。
2.4 引进《天空教室》,对计算机教研团队进行规范管理
建立师资库,网上召开教研活动,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及各类相关规章制度,公布每次知识点模拟考试成绩等。并实时对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库、实训情况等进行讨论反馈。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由于时间、空间而造成老师无法及时沟通的情况,实现对教学过程进行规范管理。
2.5 编写内部辅助文档,规范授课内容
为了推进《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改,是需要所有跟该系统相关的人员都达到工作目标,为了有效的完成任务,需要把已掌握的资源,转化为促进他们工作的条件,编写内部辅助文档,辅助主教材,规范授课内容。如:《课程考试系统使用手册》、《关于“进制、编码、字符”题库的汇总》、《任课教师及机房管理员信息汇总表》等。
2.6 采用了进程报告方式,保证课改工作顺利推进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时向所有相关领导、工作人员采用了提交进程报告的工作方式。进程报告中阐述了本次已完成的工作任务,发现的问题,及相关的解决方法。这样的通报方式,可以让校系领导了解项目进展,对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给予支持解决,相关各系工作人员亦可以相互参考工作,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目标相对滞后与单一。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时展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部分高校在实际的教育体系设计与执行中却很难真正及时转换观念、转变教育模式,跟上时代的发展。而且,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偏重于储备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强调对学生行政素质的培养,却缺乏对学生进行公共服务精神的塑造。这是由于我国公共管理教育没有完全摆脱长期以来的官本位思想,公共服务理念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体现。
其次,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内容上存在问题。(1)专业设置不规范且有些雷同,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公共管理专业英文名为PublicAdministration,在国内相关专业有公共行政学、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务管理学等。不同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设置不规范的事实。现行本科教学设计中的“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又在客观上导致了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的高趋同性。(2)课程体系不科学,专业内容比较狭窄。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的建立时间较短,一些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直接是从政治学、法学、哲学、经济管理等学科分化或转变而成。这导致其专业教育底蕴不足,学科基础薄弱,专业课程设置较乱。而且,传统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内容主要局限于培养政府管理人员,缺乏对非政府公共部门所需人才的针对性培养。(3)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专业技能训练不足。从目前国内公共管理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看,基本原理类的课程所占的比例达50%~60%,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课程不到20%,后者比例明显偏小。
再次,从教育方法上看,一方面,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教学。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公共管理专业的显着特点。然而,现有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仍不突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得不到有效训练。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现行公共管理的课堂教育以抽象的理论讲解居多,优秀的案例研究和教学极为欠缺,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单向沟通方式还十分常见。
一、新形势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定位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如何科学、准确地定位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有效的培养平台,是现代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构建新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秉持几个基本原则。第一,必须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建立高校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前提。第二,以学科内涵为导向,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学科涵义与特点,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拟定人才培养规格,是建立新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第三,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在传授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尤其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四,坚持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在努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
在社会建设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瞄准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建构起一种新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层次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目标定位于着力培养学生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理念、创新公共管理的知识素养、别具一格的公共事务管理运作技能,使他们成为能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非政府公共机构以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本科专业人才。
复合型人才的主要特征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素质全面。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有非常渊博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以及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维护正义、献身公益、服务公众的精神特质,以及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等。基本能力是指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关交往能力等。专业能力是指领导能力,政策规划、制定、协调和决策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专业技能则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能力、文献搜集与处理能力、处理实际公务的操作技能等。
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就是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应用型的学科和专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手段,适应不同行业、岗位的需要。培养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需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其重要方法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转换与融合,实现对自身原有知识和能力的超越,并能获得一种更新的思维、方法和技能,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应对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是要爱护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竞争意识和批判精神。
需要说明的是,“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这三个词语所包含的内容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只是侧重点有些不同。比如,具有复合知识与能力的学生更容易具有创新意识;复合型的人才必须把复合知识与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而成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的人才在实践环节中比较容易激发出创新思维。
二、优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在社会建设背景下,要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就必须优化人才培养的途径。
1.优化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也是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突出公共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机结合,知识、素质、智慧、技能与社会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理论和应用有机结合,富于启发与独立思考有机结合,有利于人才全面成长。公共管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还需要保持工具性课程与价值性课程设置的动态平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必然要掌握和运用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和手段,但又不能片面强调效率导向的实用性的工具理性。因为公共管理专业承担社会管理的责任,须维护和坚持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即自由、秩序、正义和责任。如果片面注重开设工具性的课程,不但误导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能会导致公共管理内在价值的丧失。因此,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把握好工具性与价值性的适度平衡。“平衡”不等于课程的课时数量对等,而是把公共管理内涵的价值观念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唤起公共管理者神圣的职业伦理,即通过“追求卓越的专业技术而服务于公共利益”。
2.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实际,关注学科发展动向。首先应反映出我国政府管理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进展,并运用公共管理知识对我国部门行政和基层行政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深入分析和研究;其次是关注国外公共管理学发展的新动向、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概括总结。因此,要适时改造公共管理专业旧的课程体系,大量增加跨学科、前沿性和应用性的课程;要及时删除或合并过时、重复、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大量增加作为学科新基础或反映学科前沿的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涉及多门学科领域,相当一部分知识具有直接应用性和极强的实践性,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1)研究讨论式教学法,即教师按照教学要求从拟讲内容中抽出若干重点作为讨论题目,并指定相关参考书目,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最后归纳总结。(2)专题式教学法,即老师将本学科中最基础、最核心或最受关注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以突出重点,将内容讲透。(3)开放式教学,如通过组织学生到政府部门进行调研,了解政府具体运作。(4)案例教学,即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或要求学生就某一知识点写出相应的案例。(5)网络教学,即利用信息网络化,开设专业网页和远程教育教室以及公共管理专业模拟实验室等。
关键词: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思考
建国以来,我国的高中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七次,但这七次的课改,大都是在原课程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地吸收一些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加以补充和完善,并逐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在教育教学的理念上并没有大的转变。2004年以来,教育部以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省(自治区)为实验基地,提出了“不是换了一本课本,而是换了一种理念”的口号,从指导思想上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方针,从教育观念上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课程结构上提出了以学分制为核心的“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的新课标体系,对高中课程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受到了国家的空前重视,人民的空前关注。
我身为一名宁夏农村中学的高中物理教师,参加了多次新课改的培训学习,积极践行自治区“先培训,先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换脑工程”,并作为物理学科的带头人,积极参与校本培训,为学校的二级培训竭尽全力。但是,随着新课改条件下一轮又一轮的高考,我亲身体验到了改革的艰难,特别在广大农村地区更是举步维艰,人们用“雷声大,雨点小”来比喻如此轰轰烈烈的一项基本国策的推进。为什么呢?我仅以物理学科为例谈几点切身的体会。
一、新老教材的比较
新课标的具体目标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规范的,就这三点而言,新教材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方面比老教材要注重得多一些,但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特别是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方面比老教材要逊色得多,新教材较老教材,学生在纯知识、纯技能方面掌握得不如以前。但在“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这些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注重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这从学生的终身发展上来看,还是可取的。我认为,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仍然要占绝对的基础地位,因为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有好的过程、方法与价值观的体现。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项先进的高端的技术,都是有大量的基础知识做基石的。
1.新教材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有一些欠缺,具体体现为在这方面对学生要求太高,脱离教学实际。
如一节课的内容中安排的知识点太多太杂。如“弹力”一节,知识点有:“弹性形变”、“非弹性形变”、“微小形变的演示”、“弹力”、“弹性限度”、“弹性的种类”、“胡克定理”、“劲度系数”,弹簧的“原长”、“总长”、“型变量”,等等。正常情况下,单单一个“胡克定理”就够讲一节课了。现在新教材中,这么多的知识都放在一节课中,教师很难让学生全部掌握。由于知识点太多,教师上课只能将时间放在这些知识点上,不可能在“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所侧重,也就不能体现新课标中重点培养学生素养的宗旨。
2.重要的一些知识点在新教材中安排得不够合理。
如“三角形定则”、“共点力平衡”、“正交分解”等重要的知识点,随一个例子提出,没有相应的课时进行消化、理解。
有些重要的知识新教材中未提出,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如“受力分析”,它在力学中起“奠基石”的作用,老教材中虽也未专门安排课时,但专门有一章“共点力的平衡”,在处理这一章时可以同时处理掉“受力分析”这个重要问题。新教材中已将“共点力平衡”安排到了选修2―2模块中,这就使得在必修模块1、2中无法解决“受力分析”这个重要问题。而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解决不好,就谈不上任何层次的力学学习。
3.新教材没有完全处理好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梯度之间的关系。
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难度提高了,课标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宗旨是好的,但这样无形中加大实验难度,使得“课时紧”这个矛盾更加“雪上加霜”。
“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不但由验证性实验改成了探究性实验,而且将其从高三的内容提前到高一的内容中,由于诸如“平衡摩擦力”、“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沙盘和沙子的总重力”等知识未学,再加上高一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极差,事实上,这个试验在高一学习中根本无法保质保量完成,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新课标在注重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具体落实。
4.一些物理情景的设计和一些高新技术的拓展教学在现有条件下很难实现。
新课标中提出的“活动建议”,如“通过讲座,看录像等活动,了解宇航员的生活,了解在人造地球卫星上进行微重力条件下的试验,尝试设计一种在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上进行微重力体验”,“通过查资料、访问有关部门,收集汽车刹车距离与车速关系的数据,尝试用动能定理进行解释”等都是很好的建议。其对于“方法与过程”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大有益处。但遗憾的是这些都在“课时紧”的课堂教学中很难变成现实。
新教材的很多地方都提出了一些和新科技、高科技相联系的问题。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磁悬浮力车”等大都由于物理情景太复杂或数据太繁琐,造成了教学“盲点”,难以实现,在农村学校更是没有条件落实。
二、高考的指挥棒仍然眷恋着老教材
1.最近三年的物理高考题型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仍然注重“知识与技能”的量化,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主,对“方法与过程”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体现少之又少。高考物理试题中唯一出现的变化在于对热学、光学、原子物理三项内容的考查由必修变为选修,试题中表现为每项15分,任选其中一项。
2.新教材内容比较简单,而大多数课后习题类型少,章节后练习又较难,且梯度大,很多题目都是很典型的高考题型,而且都在高考的范畴之内,使学生感觉到能听懂课,却不会做题,更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考。如第一章刚学完物体的运动性质和规律,在习题中就出现了两道较大难度的追击问题,为了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教师至少要花费一至两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建立时间关系、位移关系、速度关系,然后才能做课后的题目。为此,不少教师重操老教材,还要求学生人手一本,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
3.新课程改革未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新课程改革并没有减轻他们的负担,反而有所加重,特别体现在课时紧和学生的学习任务重上,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时间非常有限,这些都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没有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教育行政部门默许了学校的表面应付。虽然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组织较多的新教材、新教法的研讨会、不同层次的新教法讲课大赛,但这都不能阻止具体实施课改的学校采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尴尬局面。具体实施课改的学校和教师都有两手准备,一手用新教法应付上面的检查、比赛,一手还是老教材、老教法。据调查,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实行“学分制”,也没划分行政班,更没有“选课”一说,只是在办公室换算学分,实质走教学班的路子,却报成行政班,课程也由学校安排,上面的培训派个人应付,回去后再搞校本培训,等等。
“政治学原理”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必修课,村官学习者是一群特殊的学习者,将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于“政治学原理”课程有现实的必要性.该研究以“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为依托,将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于2012级村官学员的“政治学原理”课程,设计了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实践过程并进行了教学反思.
关键词:
情景模拟教学;“政治学原理”;村官学习者
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党员是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宣传者、组织者和落实者.为了加强对农村干部、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其进行系统的学历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广州市委组织部组织实施“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从2012年开始在具备高中、中专、技校和高职学历的村“两委”干部以及后备干部和部分党员中选取1000名符合条件的进行大专的学历教育培训.并计划3~5年让全市的村干部都能基本具备大专学历,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的学历层次.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承担该项目的培训工作,并针对这批学员开设行政管理专业(基层管理方向),政治学原理课程就是其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为了在提高学员理论水平基础上能进一步加强他们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情景模拟教学的研究,期望通过情景模拟教学达到提高学员实践水平的教学目的.
1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内涵及特点
情景模拟教学法最早起源于二战时期的美军课堂,当时主要用来培训军官和间谍.二战结束后,这种方法被企业广泛用于人员的招聘、晋升.[1]后来,这种方法在教育领域应用推广,情景模拟教学法不仅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运用,甚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开始尝试.[2]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特定的模拟主题,通过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情景发展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四个特点.(1)以学生为主体.情景模拟教学法是由教师创造条件,学生利用主观能动性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4].(2)以情景为依托.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学内容要以展现情景的方式进行整合,围绕教学任务、按照现实的工作要求创设活动场景,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融入到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课程的知识点通过模拟的工作情景展示给学生.[4](3)以实践能力提升为目的.情景模拟教学给予了学员充分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一方面学员应参与课前准备,了解所模拟人物的身份、职责,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相应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学员在课堂上,要以其所模拟的身份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在模拟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5](4)互动性、趣味性.情景模拟教学法把课程教学内容以情景的方式模拟呈现出来,教学过程“戏剧化”,可以使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直观易懂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和领悟操作技能,同时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扮演者之间以及台上和台下学生之间的“三联互动”,学生的亲身参与也使整个教学活动富有趣味性.[4]
2村官学习者的特点及“政治学原理”课程情景模拟教学的必要性
2.1村官学习者的特点
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面向村官学习者开展情景模拟教学之前,需要研究他们的特点,也正是由于他们的特点说明在他们的课堂上我们能够也应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1)自我导向.村官学习者首先是成人学习者,随着成长、成熟,成人学习者们会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概念,他们会认可自己的能力并进行自我指导.他们会形成一定的心理需求,讨厌并抵制强加于他们身上的意愿.他们在进行独立的活动时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期望被认知为具有自我导向能力的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意识.[6](2)学习目的明确.在繁忙的工作中抽时间来学习的村官学习者,往往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工作的发展、地位的改变等需要来进修学习的,因此,他们的学习更有目的性,他们会考虑学习会给他们带来什么益处,不学习会带来什么后果.[6,7](3)学习动机问题导向.村官们来自基层管理第一线,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在职学习正是他们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当他们发现所学知识和技能能解决现实问题时,他们才会形成学习动机.所以,纯理论的课本知识无法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而当他们发现理论知识与现实需要或场景能够相互融通的时候,他们却能展现充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7](4)经验丰富.村官学习者很多是有丰富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人,他们以过往经验作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依据,他们的经验又是个性化的,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学习者而言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学习资源.但同时要注意规避经验中可能会形成的思维定式.[6]
2.2“政治学原理”课程情景模拟教学的必要性
政治学原理课程是针对政治以及政治内在的发生发展机理进行理论阐述的一门课程,它向我们展示了政治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它是人们在较高层面和理性层面对于政治的思辨.[8]它是对人类政治实践活动高度总结、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理论知识,课程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但这门课又是一门颇具现实意义的课程,因为课程中的基础理论源于现实的政治现象,运用这门课程的理论内容对现实问题进行解释和分析,为现实社会问题提供借鉴思路也有时代意义.[9]这门课是政治学科以及与之相关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是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从传统的理论学术研究向应用实务方向转变.因此,课程教学的手段也应该服务于人才培养的需要.[10]笔者认为政治学原理课程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而且很有必要在村官学员中运用这种方法.(1)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情景模拟教学是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的,他们需要围绕一个主体进行课前的准备,课上的模拟以及后期的总结分享.而且课上的情景模拟往往饶有生趣,能够很好地活跃课程氛围,让原本抽象、生涩的理论课变得富有趣味.(2)弥补课程实践教学的缺失.政治学原理这门课多数以课堂讲授理论为主,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无论是案例教学还是讲座、参观,学员们获得的都是二手经验和资料,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效用有限;而情景模拟的方式会真实再现某种工作场景,学员会真正地感受到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或技能,他们会取得更加直观且多方面的收获.(3)增强学员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传统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与教师都是独立的个体,少有交集,即便是教师采用案例引导等方式也只能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一定的互动,学生之间往往还是平行的关系.然而,我们的学员是村官学员,他们很乐于也很善于进行集体学习活动,在情景模拟过程中,他们要相互配合协作,这也有利于他们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11]
3村官学习者“政治学原理”课程开展情景模拟教学的具体实施
3.1情景模拟教学的实施流程
根据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政治学原理情景模拟教学的实施过程分为:准备环节、组织演绎环节和总结评价与反馈环节.(1)准备环节.准备工作分为教师准备和学员准备两部分.教师准备工作有如下几个方面:学员学习需求调查、主题选取、任务分配和制定考评规则.首先,在开展情景模拟教学之前,笔者调查了学员的学习需求,寻找和他们工作契合又能用情景模拟表现的知识点.在学习需求的调查阶段笔者发现,学员们多来自于基层村委,并且他们即将面临村委的换届选举,而且课程中也有关于选举的相关知识,因此模拟主题选定为“村委换届选举”.完成这两部分工作后,笔者要进行任务分配,将本班学员分为12组,每组10人左右.笔者向学员分配任务,每个小组要推选一名学员参与竞选,其余学员要对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具体的角色分配权下放给学员自己,让他们自行安排,上述工作笔者提前2周进行安排和布置.最后,笔者确定模拟评价规则,为保障本次模拟活动能顺利完成并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本次教学活动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分.模拟结果由评委打分和“村民”(学员扮演)投票分数合计而成,其中评委打分权重为60%,“村民”投票分数权重为40%,评委由学校、学院、教务处领导担任,分数以小组为单位获得,这种设置既考虑到科学性、公平性,又考虑到民主性.而这一个阶段学员的准备工作包括:知识储备、角色分配、竞选演讲准备和自行演练.这个阶段,学员们首先应该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分组后他们经过协商一般会推选出综合素质较好的学员来参与竞选,其他学员帮助其准备竞聘演讲资料,参与竞选的学员最后要形成竞选演讲稿,全组学员共同进行预演练,学员们共同发现竞聘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事先做好应对准备.(2)演绎环节.情景模拟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演绎环节,这个环节是检验学员学习效果和前期准备工作成效的.这个阶段的实施主体是学员,教师在这个环节主要是主持人、观察者和协调员的角色.首先,笔者作为主持人介绍了这次模拟活动的分组情况、每组的竞选选手、评价规则和评委.然后,进入到情景模拟演绎环节,这个环节每位竞选者演讲5分钟,在这个过程中竞选者要陈述每个村落的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和未来的工作思路.演讲完毕后,预留3分钟给所有学员针对竞选者的演讲内容进行提问,竞选学员必须回答其他学员的提问,这样所有的学习者都将参与其中,每一位学员都进行了角色扮演,只是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已.最后,进入评分环节,评委针对每一位竞选者的演讲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分,每位学员必须给3名以上候选人投票,否则按无效选票计算,原因是为了避免只给本组学员投票.在这一环节,取得了出乎意料之外的好效果,由于学员们多数来自现任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干部,他们竞选的背景是真实的,遇到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共性,所以在提问环节场面尤其热烈,大家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出来,共同分析讨论,这似乎已经不是一个模拟场景,而是一个真实的场面了,由于大家的问答需求很旺盛,所以笔者临时将提问时间增加为5分钟.另外,笔者还事先安排了一个秘书进行问答的记录,这个记录原本是为了记录学员们的提问情况,作为计分依据的,后来却成为了“会议纪要”在课程后被学员们纷纷索取,作为后续工作的一个依据.(3)总结评价与反馈环节.在热烈的演绎环节结束后,教师必须进行评价总结.一方面要对学员们的角色扮演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出角色扮演过程的亮度和可取经验,同时也要发现角色扮演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共性的问题,并结合课程知识体系提示学员们怎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角色扮演过程中.另一方面,要对整个情景模拟过程进行综合反思,回顾每个环节中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经验.对于学员而言,同样也要进行总结和反馈.学员需要反思在角色模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获得的收获.[12]
3.2开展情景模拟教学的角色安排
(1)教师的角色.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肩负多重角色,他们是编导、主持人、协调者和学习者.作为“编导”,教师在模拟前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清晰的主题设计思路,要选择与理论知识相关的模拟主题,并制订实施计划、分配模拟角色、制定实施规则;在模拟过程中引导学员去表演、去思考、去争辩;在模拟结束后要去总结、反思.作为“主持人”,教师在模拟过程中要起到穿针引线、抛砖引玉的作用,既要维护模拟过程中的良好秩序,又要启发教学、活跃学习氛围,同时还需要控制节奏,关注“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又要避免活动过程偏离主题.教师还是“协调者”,他需要从理论的角度,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协调,保证模拟的良好秩序;[13]同时对于学员之间的角色安排、模拟中的突况也要及时予以协调和解决.[14]除了上述角色外,笔者发现自己在情景模拟中还成为了“学习者”,学员们向教师展示了其不了解的“世界”.(2)学员的角色.在情景模拟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扮演着演员、观察者、质问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整个模拟过程需要他们独立去完成,从竞选者到村选民都需要他们自己去诠释,而这种诠释又是极为真实和投入的.以小组形式开展的模拟除了竞选者这一“主角”外,还有“村选民”这些配角们,他们既要为自己小组的竞选者“拉票”,同时在其他小组竞选者竞选过程中他们会提问、质疑,这便是真实竞选情景的还原,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扮演起了“观察者”和“质问者”的角色.在模拟环节后,学员们还要扮演“评价者”,对每一个参加竞选的选手进行打分,这又将他们转化为“主角”的位置,能让他们在每个环节都有参与感.
4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情景模拟教学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将其运用于村官学员的政治学原理课程的过程中,笔者感觉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4.1选题要合乎实际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片段和社会现象都可以被设计为课堂模拟的场景,但并不是随意的一个场景都具有我们期望的教育意义,教师应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心地设计选题.我们的教育对象多数是村“两委”干部、后备干部和部分党员,他们具有一定的基层管理工作经验,所以选题应该来自于他们的工作需要,甚至是他们工作中的热点、焦点.面对这样的选题,学员们才愿意准备和参与,在模拟的过程中才能逼真再现工作的状态,也才有可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达到情景模拟真正的教学意图.
4.2模拟的前期准备要充分
首先,教师要做好前期调研、选题以及实施计划;其次,教师要与学院进行沟通取得物质准备的支持,例如,模拟课教室的安排、电教设施的配备、评委人选的产生等等;再次,要对学员进行思想动员,必须让他们真正认同、接收并参与这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活动,要向他们阐明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以及评价规则等.
4.3模拟规则要设计得全面周到
情景模拟实施和评价各阶段的规则要提前设计并尽量考虑周到,避免在模拟过程中由于规则不完备而导致矛盾或冲突,在规则设计中还应体现学员不同参与程度的激励差异.例如,在计分阶段笔者采取评委打分加选民投票按权重不同计算总分,且要求每组选民必须投3个或3个以上竞选者,这样就是为了避免本组学员为了获得高分而只给自己的竞选者投票而设置的规则;再比如,学员的平时成绩与本次小组模拟成绩挂钩,这样全组学员都会为取得好的成绩而努力,避免不扮演“主角”的同学“搭便车”.
4.4模拟过程要有合理的角色定位
在整个模拟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员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师扮演着设计者、指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模拟前,教师需要设计模拟主题和流程;模拟中,他们要把控模拟的节奏、协调模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模拟后,教师们需要总结、评价并进行课程的总体反思.学员们是整个模拟过程的参与者;模拟前,他们需要进行前期知识储备和模拟演练;模拟中,他们是“演员”;模拟后,他们参与评价和反思,与教师共同进行教学反思.
作者:黄曦 单位: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谭颖华.情景模拟训练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的应有[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39-41.
[2]万勇华.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J].探索,2014(3):129.
[3]戴国良,周永平.情景模拟教学研究与实践[J].南方论刊2010(3):106-107.
[4]潘俊.情景模拟教学法研究[J].广西教育,2013(1):156-157.
[5]刘俊.论经验学习理论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完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6):95-96.
[6]郭宝仙.成人学习者特性和成人教学原则[J].北京成人教育,2000(1):35-36.
[7]田山俊,杨桂梅.成人学习者学习特征及其教育价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6):71-73.
[8]黄再萍.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以《政治学原理》课程为例[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9):19.
[9]王淑琴.多学科支撑下的政治学原理教学改革研究[J].教学研究,2014(3):87.
[10]游丽艳.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情景模拟教学探索[J].韶关学院学报,2013(5):170.
[11]李玮.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2):118-119.
[12]邓今朝.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9):127.
关键词:“金课”标准;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編号:2096-000X(2020)27-0136-04
随着我国高等专业人才输出体系逐步完善,高校课程改革工作的实施范围和形式也在实践中不断的优化。[1]国家教育部在2018年明确提出了“金课”建设理念,并在全国各地各类高校部署和推行金课建设工作。[2]公安院校作为高素质警务人才输出的代表性渠道,其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工作系列化管理与统筹性安排,将直接对国家基层警务执法服务队伍的整体品质产生影响。行政法学课程作为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是公安专业学生接受法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公安专业行政法课程涵盖繁杂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授课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促使学生全面掌握行政法的精髓,并协调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难度。长期以来,公安院校的行政法课程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和单一、与公安行政执法实践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尤其是传统的行政法教学模式在培养公安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能力和公安执法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3]无法满足当下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其教育教学效果与当前打造“金课”的新要求有较大的差距。鉴于此,改革和创新公安专业基础课行政法学的教学模式,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在金课理念指导之下,针对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反思,一方面通过对公安专业行政法课程教学实践现状的针对性分析,总结当前公安专业行政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意图改善传统上的公安专业基础课行政法学教学内容枯燥、高耗低效的弊端;另一方面,结合“金课”建设的标准,从我国公安教育的实践出发,以公安专业行政法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深入地推进公安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向高水平、科学化方向发展推进,从而切实落实教育部有关“金课”建设的政策精神和具体要求。
一、“金课”标准与高校课程改革概述
(一)“金课”标准
“金课”一词,来源于2018年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该会议指出,对大学生要有效“增负”,要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要真正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2018年8月,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概言之,“金课”是关于高校课程教学未来实践提出的建设性标准。[4]具体而言,“金课”标准就是“两性一度”。所谓“两性”是指高阶性、创新性。前者是指知识能力的有机融合,它与培养学生的复杂问题分析和解决思维意识培养相互結合;后者是指高校课程教学教学应体现出时代前沿性,将教学方式创设为具有探究性、个性化的实践形态。[5]所谓“一度”,则是指高校课程内容的设定应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在课程授课期间创建“最近发展区”,将“跳一跳摘桃子”的思想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实践形态。[6]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规定,“金课”标准下的课程改革模式主要包括: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以及社会实践金课五部分。当前,高校教师落实“金课”标准系列工作的有序安排,为教学活动探索在“金课”标准之上提升教学成效提供了应然趋向,也为教学工作的统筹性安排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高校课程改革
高校课程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不断进行调节与优化的直接体现,是提升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品质的主导条件,它具有基础性、多元性、时代性等特征。[7]自2008年以来,国内高校课程改革工作始终保持着稳中求进的发展状态。一方面,高校课程改革着重突出理论与实践比重的合理对接;另一方面,高校课程改革着重突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有机衔接。[8]高校课程改革的核心与关键是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其乃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打造“金课”的导向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它不仅抑制学生学习兴趣而且限制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比如在公安院校的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就应始终坚持以行政法学的社会应用实际情况为背景,深入分析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灵活地进行行政法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公安院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应当为培养公安专门人才服务,紧密联系公安实践。改革和创新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模式,对各公安专业培养预备警官的行政法治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利于预备警官们走上公安实践部门后能尽快融入执法实践。
二、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中的现实困境
(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改革实践难度大
公安院校的行政法学课程教学内容包含了公行政、国家行政、行政法、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权、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征用、行政命令等)、行政法制监督和行政救济等多个方面,内容体系庞杂且涉及面颇广,几乎包含到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何实现行政法学理论知识与公安行政执法实践相结合、学生学习兴趣与正确学习动机相结合、教师科学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无疑是行政法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切实解决的关键问题。[9]当前,在公安院校的行政法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往往采取局部实验到整体推行的探索策略,但由于行政法学课程中所包含的内容范围很大,一方面存在各种条件的局限性矛盾之状况,而在另一方面又不免呈现不断产生新问题的状态。此种课程改革推进过程相互交错的状况,自然增加了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的改革难度。
(二)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分离,结合点难以掌控
当前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主要采取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运用教学过程相互分离的教学形式。虽然理论与实践分离可达到“专项教学”的目的,但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是指导预备警务执法人员可以懂法、用法,而不仅仅是对某一法律概念进行概念考核,为此,学员在进行课程学习后往往会出现两极化的状态,课程开设的价值被降低。[10]同时,公安院校中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他们对于行政法学课程的理解往往仅仅停留在表层,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后很难切实的体会课程学习的价值,从而对于行政法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严重不足,此种状态也增加了行政法学课程改革的难度。
(三)课程改革缺乏计划,改革工作无法长效推行
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是一项长期性的教育实践战略,它不能在短时间之内取得良好的实践成绩。但从当前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实施的基本状态而言,公安院校主要采取阶段性课程改革实践方式开展工作,且对于如何进行长期性的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实施大多缺乏长远的计划。比如,公安院校进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期间,依旧以传统的应试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指标,对于如何循序渐进的进行课程改革工作却无可行的计划,这些均是公安院校日常课程改革工作无法长效推行的体现。
(四)管理者与实践者认知趋向不同,改革操作存在矛盾
公安院校中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实践困境重重,与高校管理者与教学改革实践者对于行政法学课程改革认知趋向不同也有着一定的关联。[11]其一,高校管理层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对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成效进行把握,而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详细实施部分的分析相对弱化。而一线教师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实践角度上进行探究,更注重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期间所产生的详细变化,而对于大方向层面的理论探索则相对较少;其二,课程改革工作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衔接上,存在着管理因素错位的情况,这必然会对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程度冲击。这样的行政法学课程改革的实践状态,自然也无法保障其课程改革成效。
三、基于“金课”标准的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路径
(一)课程内容纵向整理,打造混合式“金课”
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虽然前期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后续课程探究与分析时,依旧要时时结合我国新时期提出的高校教育改革相关理论和政策,重新进行课程改革系列工作的统筹分析。其一,对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内容分析时,应坚持纵向层面的推进,尽量避免教学内容层面的详细切割。其二,构建线上与线下课程相互结合的课程安排模式,凸显课程改革中内容的立体化特征。[12]
比如,某公安院校在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探索过程中所采取的课程改革方案为:第一,借助网络新媒体资源,将行政法学课程进行“微视频”转换。例如每一小节中各种类型的“行政行为”等关键性知识点,均采用视频资料精简处理法进行授课。行政法学课程网络教学资源除了针对知识点拍摄的“微视频”外,还包括相配套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课件、练习题、测试题以及相关网络学习资源等。此外,还应重点研究如何保证行政法学的网络教学资源被公安专业学生高效的学习和利用。第二,在所设定的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方案中,一方面要对如何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内容整理方面寻求和设置相应的要点和难点;另一方面应按照行政法学知识学习和运用的逻辑关系,在局部实验期间设定良好课程知识体系,减少课程改革中的知识体系缺失抑或是课程改革实践受阻等状况。第三,在线下推行课程改革时,教师要坚持线上资源与线下课堂互动的相互承接,逐步打造新时期的线上线下混合性“金课”资源。基于“金课”标准的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得以有序性推进,必须在改革中总体把握课程内容,将线上和线下资源有机融合起来。概言之,解决“以偏概全”的课程改革实践阻塞性问题,是当前“金课”标准环境之下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有序性实施的重要环节。
(二)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适当进行学习难度调节
根据“金课”标准,必须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实行创造性、引导性的教学,而不是局限于实践或者是理论单层面之内。因而,公安院校进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自然也应针对当前存在的课程授课分离化实践情况和难度性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其一,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深入落实期间,逐步将理论与实践两者有机融合起来。这里所说的结合,不是单纯的进行某一部分内容合并,而是真正的运用起来,增加学生学习的运用灵活性;其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能力特征,适当的进行学习内容的转换,提升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比如,某公安院校在“金课”标准的指导下进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期间,为了确保系列工作得以持续性推进,所采取的系列实践要点整合为:第一,授课教师进行理论知识授课部分,着重对“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行政救济”、“内部行政关系”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引导学生对行政法学课程的研究主体内容进行了框架认识。第二,剩余四个主体框架之下包含的行政法應用、行政法应用主体、行政行为方式等多个分支内容的讲解,采用了理论概念融合于经典案例的方式进行授课,指导学生将行政法学理论与法务实践环节有机承接起来;第三,当遇到“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等理解难度较大的授课内容时,授课教师有时会直接采取在线视频情景互动法进行课堂探讨,有时采取课堂情景模拟还原法进行讲解。此外,授课教师在序列性工作安排时,应当尤为注意结合不同专业学员的群体特征,将教学知识与学员的学习需求承接起来,构建“活跃”的行政法学课程教学实践环境。[13]概言之,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的有序化推进,关键在于结合课程实践的实际情况,弥补当前公安行政执法工作实践中的不足之处,将原有的课程实践要点不够合理的领域进行有序性调节。同时,行政法学课程改革也要求授课教师应不断地创造学生能力提升的最近发展区,在课程改革优化期间,逐步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形成课程改革计划,实现课程教学周期循环
“金课”标准中的“高阶性”除了突出高校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实施应凸显社会实践性,还要求在高校课程改革工作具体落实时,应着重体现课程改革中的时代性、预见性特征。[14]其一,公安院校进行行政法学课程教学工作分析时,应着重突出课程改革需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开展,进而保障行政法学课程改革的扎实性;其二,公安院校进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分析时,逐步构建起与课程改革核心相互对应的循环实践性条件。
比如,某公安院校在新时期“金课”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课程改革要点整合如下:第一,以当前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开展的基本状态为向导,形成行政法学线上线下知识学习体系构建、科学在线答疑以及课堂云班课作业交流等快速的课程教学互动沟通体系建设。第二,教师在线进行课堂实践教学期间,要及时进行学生的学习状态、课程授课情况等方面进行情况记录。第三,教师除了分析学生每一阶段的教学情况,同时也在行政法学课程考察部分进行变革。其中既包括课堂中情景互动考察,又包括行政法学基本概念辨析,其过程进一步增加了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实施的活力。概言之,在“金课”标准的指导之下,对于公安院校中行政法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一方面是关于如何进行课程内容实践形式的持续性变更,彰显课程教学的时代化特征;一方面是针对如何进行课程改革相关环节探讨深入,其核心内容是社会内容综合分析与探索的构成部分。
(四)科学调整参与主体的认知导向,做好改革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