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技术分享的意义

技术分享的意义

时间:2023-08-07 17:32: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技术分享的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技术分享的意义

第1篇

一、教材内容分析

在本章中,主要介绍以photoshop为主的图形图像处理,教学课时为1课时,第一节已介绍图形图像的基本知识和采集保存,本节是在学生已学习photoshop简单工具的基础上,介绍图形图像处理的方法及技术,同时旨在提高学生的图形设计与加工处理的创作能力。这也是信息获取加工处理的基本技能。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分别来自各乡镇,基础薄弱,底子差,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均参差不齐。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初步认识了PS,对PS的个别工具进行过实践练习,比如移动工具、魔术棒工具、自由变换工具等,这些知识的掌握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技能:(1)能描述图层的概念(2)熟练图层的相关操作:新建、删除、切换、合并、图层样式。

过程方法:能根据表达、交流或创作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图形图像素材和工具加工方法完成图像作品,表达意图,并能对创作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评价与鉴赏他人的图像作品,体验其创作思想,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创作《丹青赤水》明信片制作,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渗透浓郁的赤水文化,使之更加热爱生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如何运用图像的裁剪、旋转和变形,添加文字及文字修饰,加工图形图像,表达意图。

难点:对图层概念的理解及多图层中对象的操作。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 教学方法设计:讲授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2. 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本节课围绕一个主题――丹青赤水,用一个问题将学生引进一个美好的――“请同学们用一个短语来描述我们美丽的家乡,并且描述一幅印象最深的、最想留在记忆中的画面”。通过教师分享的“丹青赤水”的系列明信片,顺其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两个操作任务。给“丹青赤水”明信片的制作做了铺垫。任务中的原始素材是学生自己可以由学生自己在校园网上下载也可以采用老师提供的风景相片,增添了制作的亲切感和自豪感。该任务中的新知识都是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学生自主实践探索,使之知识点自然渗透。通过给明信片锦上添花的问题打开学生制作明信片的思路,将设计思想引进作品制作中。学生在展示自己作品和描述蕴涵意义的环节中,用以下两个问题进行引领,可以打开学生畅所欲言的局面:问题一,可以尝试给明信片命名;问题二,说出背后的蕴涵的意义;本节课的任务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体会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操作只是让学生获得了生硬的技术,而分享使得过程和结果都更有意义。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网络教室、演示软件、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导入:浏览赤水风景相片,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用一个短语来描述我们美丽的家乡,并且描述一幅印象最深的、最想留在记忆中的画面。

学生思考:并给出一些词语,如山青水秀,丹青赤水、侏罗纪公园等等。这是一个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调动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积极性。分享“丹青赤水”系列明信片,提出任务,教师分享自己的制作的《丹青赤水》系列明信片,并且展示原始素材,并对该系列明信片作制作意途和技术介绍。学生被我们家乡美丽赤水风景感染。尤其是看到照片的情绪,渲染课堂气氛,沉浸在教师分享的明信片中。对教师展示照片的处理方式也有很高的兴趣。

任务一:教师展示素材图片和目标图片。提出问题:

1.两幅画面有何不同? 2.怎样使画面层次分明?

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由于问题简单,学生自信满满;由层次好的学生描述,引出图层的运用。展示两张图片,对比效果很直接,通过分析明了在这个任务中大家重点掌握的技术操作点:图层

实践操作,根据学生的答案列出操作重点:

1、背景和风景图层切换合成――移动工具使用

2、图层对象剪裁、变形处理――剪裁、变形缩放工具

3、图层对象主次确定――对象图层描边、移动工具

组织学生练习、巡视辅导教师辅导会的学生演示操作,其他同学观看演示步骤,把自己课前准备好的素材模板经过处理加工,完成图像的合成。

学生对这个练习完成得都比较顺利利用网络教室让个别学生演示,其他同学观摩,这是本节课技术上的重点,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即学即练,巩固新知最好的办法就是练习。

实践操作: 根据学生的答案列出操作重点:

1、背景和风景图层切换合成――移动工具使用

2、图层对象剪裁、变形处理――剪裁、变形缩放工具

3、图层对象主次确定――对象图层描边、移动工具

组织学生练习、巡视辅导

作品展示,并即时给予相应的评价。

1、教师对学生练习进行整体评价并给予肯定,提出几个操作中的小问题,给予纠正。

2、提出问题:怎样为这张明信片锦上添花?

3、总结讨论结果

任务二:出示任务二效果图

引导学生完成锦上添花所需的技术操作:

1、标题――文字工具应用

2、装饰――效果工具应用

3、局部――图层样式应用

已经完成的同学演示,其他同学观摩学习,相互讨论,学生们对于把自己的技巧展示给大家都跃跃欲试,成就感强烈。利用网络教室让同学演示,其他同学观摩,学生掌握新知,同时对照片处理的更多操作产生兴趣。

学生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已经提前完成的同学帮助未完成的同学,交流互助,完成作品

作品分享及评价

1、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分享这张明信片蕴涵的意义。

2、挑选部分同学的作品,进行分享,并作评价,相邻同学可以互评。

1、展示作品并分享明信片

2、评优秀作品

3、建议和意见,完善作品欣赏作品,分享快乐,学习技巧,总结经验,共同提高。利用网络教室演示作品展示和分享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充满对美丽家乡无限自豪感。提高信息素养。

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1、图层操作。

第2篇

【关键词】 分享型经济;社会文化;成因;意义

一、分享型经济的概念、特征及发展现状

1、概念

“分享经济”一词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其主要理念是一N“合作消费”的生活方式。分享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个体借助第三方创建的网络平台,交换闲置物品,分享经验知识,或者向企业、创新项目筹集资金。在这种模式下,个体和群体都可以同时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拥有创造价值的能力。2011年“合作消费”模式的“共享经济”被美国《时代周刊》列入将改变世界的十大创意之一。[1]在一些文献中,“分享型经济”也被称为“共享型经济”。

2、特征

在目前发展阶段,分享型经济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特征:首先,依托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各种交易;其次,交易的内容是所有者暂时不用的闲置物品,短期内在不改变物品所有权的情形下将使用权有偿出让,即传统概念上的“出租”;再次,该经济模式中的交易双方多是互不熟悉的陌生人,普通社会大众是主要参与者;最后,基本的信任关系是推动分享型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3、发展现状

国际市场上,在Uber(优步),Airbnb(爱彼迎)等一批耳熟能详的新型公司的启蒙和引领下,共享经济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所涉及的业务己经涵盖了交通运输、居住、饮食、技能学习等各个细分市场,对传统领域的冲击不容小觑。国内市场上,滴滴打车在互联网潮流的推动下迅速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受到投资方高度关注。[2]“闲置就是浪费、使用但不购买”的新消费观念将逐步盛行,分享型经济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一股强大的新动能,有助于经济实现“动力转换”,服务业也将成为新形势下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分享型经济发展的社会原因

分享型经济模式的诞生离不开互联网技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等因素,这些是其产生、发展必备的条件。但在诸多影响因素的背后,文化因素即人们对待物质的态度和消费观念转变是其更深层次的原因。

1、商品消费象征意义相对淡化

自古以来在人类社会中,物品从来就不仅仅是物质本身,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象征符号而存在。在《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一书对“库拉”的介绍中,马林诺夫斯基批判“原始经济人”的观点,他认为库拉交易的动力源自于人类共有的心理机制,即通过赠予获得社会认同,达到自我炫耀与满足。库拉交换的臂镯、项圈以及其他物品不具备明显的实用价值,实际生活中效用很低,它们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其象征意义上。[3]马塞尔・莫斯在《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一书中回答“礼物中究竟有什么力量使得受赠者必须回礼”这一问题时,提到来自于送礼者的“礼物之灵”(hau,毛利人的概念),接受了他人的礼物就是接受了他的一部分灵魂。[4]尽管现代文明中经济模式与两位人类学家所描述的社会有很大不同,但物的象征属性和其在经济交换中的重要作用却一直存在。

波德里亚认为,在西方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越来越依据于其自身所使用的或消费的物的等级来识别,而越来越少依据其出生、血统、种族等级和阶级成分来划定。消费者的行为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即他们从一个社会阶层向另一个社会阶层迈进,或者在同一个社会阶层中进行比较。消费在物理意义上消解客体的同时,也在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上塑造主体,并因此找到了使个体整合到社会系统中去的媒介。消费是生活的“辩证法”,它使某种东西(如商品)消失,同时又使其它东西(如自我与社会认同)产生。[5]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物质财富总量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很多人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基础上拥有相对更多的财富积累。并且在社会化生产背景下,各企业之间为了利润最大化进行激烈竞争,鲜有价格适宜但独具特色的工业产品,消费品大同小异。综合以上两种因素,社会中一定量的商品成为闲置资源,对拥有者不再具备吸引力,物品的符号象征意义相对淡化,很少有某种物品成为主人彰显阶层地位的宠儿,人与物之间的心理距离也由此拉大。面对这些暂时不用、相互间感情淡漠的“物质”,分享获利成为一种新的选择。

2、趋同消费提升平等意识

事物的发展从来不是单向度的无限延伸,内在固有的矛盾性随其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逐渐显现,消费特征亦是如此。现代消费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兼具大众性和等级性。大众性是消费文化的本性,主要包含愉悦性、世俗性、柔软性和平等性四大特征。具体体现在:审美、消闲的功能突出,大众乐于接受;不同于精英文化的超脱,贴近真实社会,释放个人鲜活特性;形式多样,宽容、浪漫,易于模仿;赋予生活方式一种平等而活跃的气质,使之具有民主的色彩。等级性则体现在高层次消费之中。

大众文化是一种缺乏否定和批判精神的文化,丧失了对等级消费文化的反抗精神。[6]限于自身占据的经济与社会资本,大众倾向于符合条件的消费行为,而非一味模仿高阶层的生活方式。在欧美发达国家,中产阶级比重较高,该部分群体消费特色具有趋同性,物质消费水平高度同质,彼此之间没有明显的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在整体社会内,有着相当比例的大众在内心能够相互接纳,与对方分享自己的物品,发展友谊,而不觉得有失身份。这一共同心理为当地社会孕育出“分享型经济”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消费的趋同性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使用别人用过的东西满足自己短暂的需求,却没有因之产生身份、尊严上的心理负担。

在我国近四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社会消费现象与上述西方消费现象具有诸多趋同性特征,为分享型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国内分享型经济的参与主体是青年人,他们愿意将属于自己的物品与其他人共同享用,注重体验式消费,通过网络平台获得一些大件物品的短期使用权,或在一些用工网络平台上以短期工的身份为其他企业或个人工作。人们对消费、工作的态度逐渐改变同样是分享型经济在我国得以发展的重要成因。

三、分享型经济发展的意义

1、循环消费改善生态环境

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使物质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而在这一过程中,过度索取资源、大量废弃物质的产生等带来的副作用对生存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危害。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以及企业追求利润的行为无疑是该现象产生的罪魁祸首,但我们也应看到作为消费者的普通大众对此也不能完全置身事外。人类物质财富占有总量呈现几何级增长,极大地刺激人们物质占有欲;与此同时,对物质的疯狂追求又推动生产进一步发展,以对物质的占有作为标榜自身身份地位的做法愈演愈烈。长此以往,个人占有消费品不断增多,物品闲置得不到充分利用,实际上也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资源浪费。

分享型经济预示着一个追求节约、低碳、实现物质与精神均衡的新生活方式与新生产方式的革命正在兴起,这是生态文明时代破解能源环境危机、物质与精神消费失衡危机的新经济模式。[7]通过分享,促使社会化大生产中的消费环节产生新的变革,社会大众所拥有的大量闲置物品得以发挥作用,满足了一定量的市场需求,从而降低生产规模,实现高效、低成本的资源利用。该新型经济模式的出现不仅有助个人生活水平提升,也实现了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2、改善都市社会人际关系

分享型经济是存在于陌生人之间需要相互信任的商业模式。闲置物品的提供者和使用者在交易前并不熟识,相互之间缺少基本的了解。但依托网络平台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双方的信用评级、物品如实描述程度等关键信息是能够面向公众及时更新的,公开的信息表明双方诚信度高低,决定了交易能否顺利进行。除了专业分享平台制定的交易规则,“公示”的做法更加有利于保障双方的正当利益,网络监督使任何参与者都不得不考虑违反诚信的后果。外在具有强制力的监督机制,内心愿意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私人物品,渴望认识更多朋友的美好愿望,可以预见在两者共同作用下诚信交易将成为分享经济的主流特征。分享经济增强了大众群体的沟通交流频率,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发展新型交往模式,对都市人文环境建设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王喜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共享经济[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11.12-15.

[2] 本报首席记者 顾学文.共享:稀缺时代的一条出路[N].解放日报,2015-12-14T02.

[3] [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著,梁永佳,等译.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 [法]马塞尔・莫斯著,汲品译.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5] 肖显静.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学解读[J].人文杂志,2004.01.170-175.

[6] 郭景萍.现代消费文化的“二律背反”析论[J].学习与实践,2012.11.115-121.

[7] 张孝德,牟维勇.分享济:一场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2.6-15.

第3篇

一、图书馆馆员知识管理概述

图书馆馆员知识管理是指图书馆馆员应用知识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通过信息搜集、选择、分析、分享、创造等活动,让组织成员能不断分享、转化、扩散和创造知识的过程。早在1998年,RobertJ.Boeri和MartinHensel指出随着电子媒体的兴起,图书馆馆员应为服务对象提供特定的信息管理服务,如文献分类、设计并找出特定文献的关键字、利用在线服务进行信息检索等。这些服务活动与目前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有着高度相关性。美国专门图书馆学会认为图书馆馆员应扮演致力于将知识融入工作中的信息资源专家角色,他们除了提供服务对象所需的检索业务外,美国专门图书馆学会认为图书馆馆员还应提供评估、为组织创造检索内部信息的数据库等业务活动,而这些活动与组织的知识管理方案是紧密结合的。尤其在知识信息激增的今天,能否对知识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开发利用,已成为影响图书馆服务质量和知识创新效率的关键。

二、图书馆馆员开展知识管理活动的必要性

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创新传播机构,其丰富的馆藏资源、最佳的服务与有效的知识管理策略,是提升组织知识管理能力的最佳渠道。通过图书馆馆员知识管理活动的有效展开,可促进图书馆对不断变动的社会、产业、经济以及读者需求的环境有所准备,让知识工作者能够更好地面对变化,推动创新,不断解决适应环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价值。然而,知识管理在实施上要成功的前提是组织分享的文化和气氛,通过一些诱因来激励知识管理工作者,建立开放性系统以分享经验,这样知识管理的实施将会较为容易。而图书馆馆员在图书馆扮演着知识管理员的角色,其最终目标是帮助组织成员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知识的环境,为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保障。这也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所在,图书馆服务的功能应该由静态被动的方式逐渐转换为动态主动参与的形态。图书馆馆员应加强图书馆自动化服务,并运用知识管理来促进知识资源的使用,并推动图书馆成为知识资源中心。

三、图书馆馆员开展知识管理活动的策略

知识管理的主要价值在于知识管理的实践,而实践的策略和方法则是落实知识管理的重要途径。在图书馆中知识管理其实是早已存在的事实,例如将工作经验记载于工作手册中,或通过各项研究活动来传承。知识管理主要是针对组织成员所拥有的知识,通过适当的方法加以取舍、分享并应用于创新。信息科技的进步为图书馆馆员知识管理实践提供了最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1.知识取得策略

知识的取得往往依赖过去的工作经验或通过学习从外界获得所需要的技术。在知识取得的同时,组织应有良好的沟通机制,使知识能够有效地转移并加以运用,以促进组织的学习。知识的获取能力,包括收集、搜索、采取、获得、储存、分类、整理、累积等内涵,知识整理的目的是将组织成员的经验以及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以具体化的方式组织成为有用的知识。知识是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如研讨会、专题演讲、专业课程研究、阅读等。另外搜索引擎也是知识取得的工具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在于搜索文件,帮助使用者找到所需要的知识。知识获取的具体策略为:第一,将记忆转换成意义,让知识的记忆转换成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第二,将间接经验转换成直接经验,让他人的经验转换成对自己有意义的直接经验。第三,将自己直接经验中的隐性知识转换成显性知识。第四,将个人式的学习转换成团队式的学习。

2.知识分享策略

知识的取得是知识管理的起始点,也就是通过过去的工作经验或通过外界引进的技术,来获取的所需要的知识。而第二代知识管理的内涵更重视组织内部非正式的沟通,强调通过直接的人与人的接触建立互信的环境,提供学习的空间,以分享并创造隐性的知识,但必须有强烈的动机才能促使知识分享行为的发生,因此,组织中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来强化。例如:通过面对面地研讨交流等方式建立关系与信任;提供知识分享的平台,对知识分享活动进行表彰与奖励;对组织成员有创意的错误进行鼓励;鼓励组织成员学习吸收新知识等方式,来促进组织成员的知识分享行为。对图书馆而言,无论是内部或外部知识的汲取,建立有效的知识分享渠道是组织实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具体而言,图书馆对于知识分享的类型,可能更偏向于工作导向的知识,针对职务,通过成员与成员、部门与部门间的协调、书面文件、相关简报说明会等方式将内隐知识外显化,至于外部资源则可结合馆际合作单位取得。作为图书馆馆员每天都可能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知识增长的学习;但是如果不能进行知识调整,心智模式便无法随工作经验的累积而产生成长和改变。此时如果加上自我反省或是与同事间的经验分享,知识调整的可能性便会大大提升。因此职场学习最好能够提供建立知识增长和调整的机制,要求每位馆员记下当天的工作记录与心得,每天有三十分钟的时间让同事间进行经验分享,都是较为可行的做法。具体而言可采用以下四种知识分享方式:第一,对话。对话是进行知识分享最简单并且容易实施的策略之一,根据互动的程度可分为主动、被动和互动三种类型。以对话的方式进行的知识分享,其先决条件则必须有进行对话活动的时间与场地。第二,文字。知识可以通过文字加以保存,其优点是可以长久保存并传播;但知识的快速发展使得印刷品大量增加,增加了搜索的难度,因此必须通过信息科技来解决这样的困扰。第三,信息科技与网络。通过信息科技与网络的应用建立学习资源中心,使得知识分享层面更为广泛,并且能更快速达到知识分享的目的,例如部分大学院校图书馆在网页上设置馆员充电区等。大部分的知识可通过分类与编撰转换至信息系统,通过网络传递,使知识的传播数量与速度大量增加。第四,成立“知识社群”。知识社群就是因为具有共同的专业知识并且对于共同组织具有共同的热情而非正式地聚集在一起的人群。组织可以提供相关的信息,促进成立‘知识社群’,一方面有利于营造开放的组织气氛,塑造知识分享的学习文化;另一方面给予部分相关活动经费、提供会议场所、网络以及相关设施的支持,让馆员们能够通过开放、便利、互动和虚拟社群的方式,彼此分享专业知识,从而达到发挥管理组织内隐知识的最佳效果。

3.知识应用策略

知识管理不仅能提升组织内部创造性知识的质与量,而且可强化知识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知识价值的最大化,使知识产生综合有效的应用价值,这才是知识管理的重要核心。知识的分享虽然是知识管理的重要流程,但是仅有知识分享,无法提升组织的知识与个人知识的质与量,所以,必须将所有分享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之中,才具有意义和价值。知识的选取、知识的分享以及知识的创新,在知识管理过程中虽然都非常重要,但上述任何一个过程最终的目的都是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变个体的思想、观念、态度、行为、习惯以及性格,增进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可以改善组织的作业流程,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促进组织的变革与发展,强化市场竞争的优势。组织的变革与发展,虽然可以通过人员、技术、结构、策略等层面来达成,然而,无论思想观念、组织制度或者技术的改造,必须应用现代化的创新知识与科学技术工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4.知识创新策略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日新月异,图书馆与其他行业相同,在学习与创新知识的速度上要求更为紧迫。彼得•德鲁克认为知识创新的来源有以下几种:出现不协调的情况、工作程序的需要、认知的改变以及出现新知识等情形,都会促使知识创新。德鲁克提出因为知识本质上的差异,例如内隐知识可能与个人自我实现需求,在创新的过程中互为相关。外显知识会与某件具体的作品,在创新的过程中结合,会有不同的知识创新形态产生。而知识创新的目的,使整个组织环境达到完美。知识创新的方法如下:第一,共同解决问题的团队。团队通常由知识工作者组成,知识工作者有接受多元意见、贡献自身专业以及投入团队的特质。知识在众人的脑力激荡之下,除了能共同解决问题,创新活动也会有更高的效率。第二,简化流程。有效创新能针对某个特定需求,只需掌握简单原则进行改善。如建立扁平式的动态开放组织架构,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工作效率,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以发挥信息分享、决策参与的功能。第三,自学方案。拟定馆员“自学方案”,让馆员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通过反思的过程,在旧经验的基础上,进而创造有益组织进步的新知识。另外应规划并鼓励馆内员工进修学习,吸取新知识。除了参与跟图书馆相关的学习外,也应涉猎不同领域的学科,学习不同的思考模式,来获取更新颖、客观的理念作为提升改进的依据。

四、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儿童;分享行为;教育策略

一、儿童分享行为

1.分享行为对儿童的发展的具有积极意义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分享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分享行为是儿童在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的行为,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

分享行为还可以帮助儿童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一起享受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带给大家的各种条件,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而且,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儿童找到自己的玩伴,能让儿童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表达、人际交流等技能。同时,分享行为还可以帮助儿童学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与人共同生活、与人合作共事。

2.儿童分享行为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儿童不愿意跟别人分享,原因很多,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儿童的分享观念还没有形成。二是因为为家庭教育不恰当,如“如果我把《葫芦娃》给你们看的话,我爸爸会骂我的”、“如果我把玩具车借给你们玩了,我爷爷说了以后都不给我买了”,这一类的回答占了37%。三是因为缺少分享技能。在跟小朋友一起玩的过程中,很多儿童都不知道应该怎样跟他人分享,如“我有一本很好看的书,他们都想看,但是我不知道该给谁看”。

二、促进儿童分享行为的教育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儿童的分享行为与教育有关。在教育领域中寻找促进儿童分享行为的具体策略如下:

1.培养儿童的分享观念

只要有亲社会观念的儿童,他的亲社会行为就会很果断,比如在玩具分享中,主动分享的儿童都是在“小朋友要懂得互相谦让”、“小朋友要知道互相帮助”等观念下进行。当儿童自身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分享观念时,他的分享行为就会显得很矛盾,不愿意主动分享好吃的东西的幼儿,就常常以“这个是我的”、“这是老师送给我的,你想要就自己去要”等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这表明儿童的分享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儿童的分享行为。在儿童分享教育中,成人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儿童的分享观念并注意其与分享行为的一致性发展。具体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故事教育、说话教育等多种策略,培养儿童的分享观念、合作精神。

2.强化儿童儿的分享行为

儿童的学习和活动都需要强化。斯纳金认为,离开了强化,学习就难以进行,强化在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中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儿童的分享行为和其他行为一样,通过强化是可以得到有效巩固的。当教师、家长由于儿童的分享而表扬和鼓励他们之后,他们会逐渐发展起一种相应的内在的自我奖励倾向,如“我给他小兔子玩,我是个好孩子。”安鲁弗德(1986)的研究指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得到表扬后,这种奖励的机制就内化了。当他们再与别人分享的时候,自己会认为这样做是好的,这会使他们持久地表现出类似的行为。这就表示,对儿童表现出的分享行为成人要注意进行强化。在儿童教育中常用的强化技术主要有、言语强化、非言语强化等等,在对儿童实施强化策略时,成人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孩子适合那些强化物和强化手段,必须要做到手段多样、对象要具体、不要太过于频繁和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儿童只会去追求具体的强化物,而不去关注学习过程本身,那他的分享行为就不会有进步和发展

3.加强榜样示范

儿童学习分享行为的一条重要途径是通过模仿,因为榜样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儿童具有很强的观察、模仿能力,他们很喜欢模仿、学习他人的分享行为。幼儿最早的一些态度大多数来自于对父母的模仿,随后形成的态度来自于对生活中各种人物(老师、同龄好友、模范等)的模仿。幼儿不单单只模仿榜样的外部特征,也汲取了榜样的内涵家长如果是自私的,那么儿童也会模仿,也就形成了这种态度,不会跟同伴一起分享玩具。要让儿童学会分享,一个很不错的办法就是成人故意在儿童面前表现分享行为,然后当儿童模仿这种行为是成人给予表扬或奖励,以此强化儿童的分享行为。

4.训练儿童的分享技能

对于提高儿童的实际分享行为,要让儿童知道怎样与人分享,这对他们是有很大帮助的。当儿童具有分享的意愿时,但是由于不知道该怎样做,也就没有表现出实际的分享行为。比如,一个幼儿带了一本新的故事书到幼儿园。老师问:“你能不能把你的新书借给小朋友看?”他回答:“能啊。”老师说:“那现在借行不行啊?”“不行、不行。”“为什么?”“因为很多小朋友都想看,可是我不知道该借给谁看啊。”还有很多儿童对这类问题的回答是“有四个小朋友想吃我的糖,可是我只有两颗糖,分不开啊”。所以,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儿童分享行为时,要注意让儿童了解和掌握一些分享的技能。如果儿童知道了分享的具体方法,那么,他们的实际分享行为应该会得到增加和提高的。

第5篇

关键词 新媒体社交环境;物质时代;符号消费;炫耀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043-02

中国幸福学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的,炫耀是我或我们的事物比别人好的满足感通过分享、张扬、甚至挑衅的方式向外宣示的行为。通过从心理学角度了解“炫耀”定义之后,新媒体社交环境下的炫耀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炫富传播,标志性事件郭美美炫富、显摆奢侈品的帖子广为转载。郭美美通过新媒体社交中的微博工具将自己的炫富心理一览无遗的展示出来,虚荣心是根本驱动力,炫耀的是富有的贵族阶级心态,带有的夸富性质。

另一种是分享,整个过程不是带有奢侈的贵族心理,表面上看常常是分享美食、服饰、珠宝、休闲、旅游、体验……这些较平常的生活状态和经历。据观察显示,这类人平均年龄在16岁~32岁之间,包括学生(国内大学生或海外留学生)、公司白领、家庭妇女、网络代购者,以女性居多,他们基本是互联网时代下的积极分子,使用智能手机,拥有微博、微信、QQ、博客、论坛、淘宝等社交APP,平均每天花费至少3个小时在社交空间中,以发照片、发文字为主要手段,分享以消费为主的生活体验,寻求关注,满足精神需要,直抵炫耀本质,分享是显性特征,受众不会承认自己当时的炫耀心理,他们会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时兴起,借用新媒体心情。但是如同“羡慕与嫉妒”一样,“分享与炫耀”有必然联系,隐形在分享之下的心理在新媒体社交环境中更易发挥。

1新媒体环境下追求“符号消费”

新媒体决定了全世界处于高度融合的时代,广告营销、网络销售、资金流动等互联网消费运行,使受众进入到强大的互联网系统中,通过互联网,我们操盘着无形的资金,消费、生产、融资,使消费更便捷,流通更迅速,新媒体创造了无限的生产力,它是消费者走向大众消费时代的生存环境。支付宝、淘宝网、微信支付、网上银行,这些都是新兴技术下的新媒体操作,它们让社会的融资流通更迅速,大众游离在各种消费APP上,消费就在咫尺之间,相反这些新媒体时代下的应用软件使物质时代提前来临。

数字化时代的生活比以往更加丰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的身份、观念及意识更加纷纭复杂,消费媒介方式也发生着变化,消费者拥有更大的控制力,购物的不再仅仅只是获得某些物品,而是体现了人们的一种个性,从过去信息处理程序的理性决策观点转移到关注消费者感情、梦幻以及娱乐的个人体验中,对体验的渴望与日俱增,追求蹦极、潜水、游轮等刺激享乐活动的消费,追求到高档餐厅用餐、参观画展、使用名牌。数字化不仅对消费者个人体验带来变化同时使消费者对商品符号的介入产生兴趣。

人们开始追逐符号,日益沦陷于意义和影像世界中,人们的消费行为从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为判断标准到以符号化商品所象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为衡量尺度,符号体现出消费者的地位身份及品位,并且通过新媒体传达出来,符号消费导致人们的需求、愿望、生活标准的同化,符号消费顺利地实现着对人们的同化和控制,然而新媒体时代迅速的传播和分享,使得寻求体验感的新型消费者加速了对符号商品的消费。

2大众需要释放的炫耀心理

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指出,奢华与夸富是伴随着等级社会产生的,是传统社会结构、社会秩序与人际关系建构性因素,是一种作为社会分类和区分的“身份符号”。当代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消费社会,奢华和高档商品及其形象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符号载体”,而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东方人的虚荣心比西方人强,一些消费中也存在爱面子、好攀比的因素,是否有能力消费与夸富是社会上有没有“面子”的重要指标,当新媒体创造出越来越多“面子物质”时,人们的炫耀心理需要得到释放,日益膨胀的满足感需要发泄。消费者的心理从单纯追求物的需要到追求购买的需要,炫耀心理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释放。

过去即便是拥有了一辆新车,一栋房,一旦没有亲眼看见别人都不会知道你拥有,这时人的本能心理作祟,总会想尽方法在言语中或行动中显示自己的拥有,而新媒体时代下,拥有的众多的社交技术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平台,借以这种环境自然而然的分享达到炫耀传播。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追求社会地位和名誉,而人的群体规范意识的社会心理,为了确认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得不也炫耀出自己拥有的,希望得到群体的接受和认可,处于特定社会阶层中的人们通过消费与他人、群体和社会建立关系,建构自己的身份和价值。

3新媒体社交环境为炫耀传播提供空间

新媒体的“全时空、多功能、瞬时”的功能,受众能在新媒体的互动中,参与信息,体验信息,体验就意味着以主人公的心态感受话语力量的存在。今天平凡的民众能通过微博、微信等虚拟的平台做到随时随地、图文并茂展开传播,感受到炫耀的价值和回应,当分享图片或文字时,一定会时不时去看有多少人在关注状态,而传播中“传者―受者―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完成,受众会沉浸于整个炫耀传播的过程当中,自娱自乐。

新媒体社交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沃土,通过撰写、分享、评价、讨论和相互沟通,在虚拟的社交空间中,个体拥有更多的主动权,需求能更好的得到释放。新媒体社交环境下的“炫耀传播”过程以大众在物质时代下选择符号消费(包括休闲消费、绿色消费等)开始,消费之后身体上得到消费体验的,这种从身体转移到心理,再判断的信息价值之后,若它具有符号消费的特质,那么心理膨胀感就需要释放,最后选择新媒体社交环境分享,最后得到朋友关注完成整个炫耀传播过程。它有别于一般传播,“炫耀传播”从消费行为开始在蔓延至心理,从行为到心理最后回归行为,传播过程不是的炫耀,是一种显性的分享。

今天,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技术、媒体、消费和文化掌控着的时代,符号、影响和代码构成了生活的全部,大众消费符号、炫耀符号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炫耀在新媒体时代下发挥得更加耀眼。分享情理之中人之常情,但如果发展为 “符号消费+炫耀传播”就会造成恶性循环的社会效果,会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文化心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过分强调商品的符号价值会侵蚀人们的精神和意识领域。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里,物包围着人,控制着人,大众将丧失创造性和内在价值,炫耀心理泛滥,真实的生活追求会日益远去,传播内涵会日益低俗,使人成为物质和欲望的奴隶,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收集资源互动分享即时调查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虽课改实施多年,理念植根于广大教师的心中,但在实际教学中因多种原因的限制,品德课堂中各类资源的搜集、交流主要依靠教师,学生的自主学习并没有落实到位。但随着数字化学习与品德教学的整合,这种现状得到了转变。借助数字化学习,学生从海量信息且形式丰富的互联网上自主发现,搜集到自己所需的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资源;能通过互动软件、多屏分享等迅捷而多样的渠道与老师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不断丰富与深化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在课堂上即时调查、反馈等,生成新的学习资源,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形成新的探索点,使品德教学焕发新的活力。笔者试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从一滴水说起》一课,粗浅地谈谈这方面的探索体验。

一、 摄录上载收集资源,促进自主发现

基于品德课程的生活性与开放性,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结合教学目标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源,与同伴分享、交流。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眼睛,自主发现但是一直以来,这类“作业”的达成度总是不够理想,往往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借助家长的力量搜集到一些文字、图片信息,至于体现学生自身生活实际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就更别提了,因此,课堂还是以教师呈现资料为主。这样,往往会偏离了本班学生自身生活体验,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提高。而智能终端及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学习的尝试与推广,使这样的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烦恼。

【教学片断一】

师:课前,同学们观察了你家中的、周边的水资源使用、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浪费等现状,借助家长的智能手机或ipad拍摄了许多照片或视频,已经上传到网络云盘或者QQ空间。接下来,一起来交流你的发现与感想。

生1:我用的是妈妈的手机。我来到村子里的小河边,发现这里的水很浑浊,水面上飘着各种垃圾,还发出阵阵恶臭。妈妈说这是因为有人平时随意将垃圾扔进河中才导致的。

生2:我用的是爸爸的手机。我发现街上的一家小饭馆的后厨,那里洗碗筷、锅子等的油腻腻的水就随手倒在后面的小河里,所以那里的水都是油腻腻的,黑乎乎的。

生3:我发现洗车店每天有浪费很多的水,你们看,这是我用ipad拍的视频,他们用高压水枪喷水,流量很大。每辆车大约要冲七八分钟,要用多少水呀!而且他们用的都是自来水。

交流热烈,学生兴致盎然……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去自主发现、感受社会,探究社会。但是,学生有了发现,怎样才与老师、学生交流呢?传统的方式都是通过口述,然而仅凭口述,无法让听者达到身临其境的程度,也就无法撼动听者的心灵。德育是用一颗心去碰撞另一颗心,用一份情去感染另一份情。既然无法感动听者的心,这样的交流意义也就不大。

推广数字化学习后,教师充分利用智能终端的优势,解决了以往学生拍摄、传送资源的困难。每个学生申请了QQ号,建立了班级QQ群;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申请“百度云”等类似的云存储空间,便于传送更大一些的文件。同时,借助家长的力量,教会学生用智能手机或ipad等拍摄照片、视频,并上传至QQ空间相册或“百度云”等。上课交流时,学生随时调用自己的资源,呈献给老师和同学,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真是画面,不仅能更直接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也能让分享者体会到自主发现的成功喜悦。

二、 多屏互动分享资源,促进自主合作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在品德教学中,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准备的学习资源是常用的学习方式。但一般来说都只能局限在文本、图片资料的阅读,分享对象也大多是以本小组成员为主。

而数字化学习的引入,完全改变了这种现状,全新的多屏互动分享技术,可以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多终端多宽带分享,尤其是可以利用无线网络连接的方式,实现数字多媒体(高清视频,音频,图片)内容的传输,同步不同屏幕的显示内容。在云技术的完美支撑下,品德课堂的互动分享与合作也更有实效。

【教学片断二】

师:我们中国的水资源现状如何呢?课前,各组同学从“水资源储量”“干旱”“水污染”“水浪费”等几个主题中选择了一项进行了研究性学习,并利用ipad上的Keynote制成了演示文稿。接下来,请将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分享。分享结束,组长负责汇总信息,准备大组交流。

各个小组开始分享互动,交流的同学将自己ipad上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传到小组分享屏(每组一个,就在座位旁边),组内成员认真倾听与交流。教师在各组间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组成员都分享结束,组长围绕主题整理组员的信息,准备好大组交流。

师:刚才,各位同学都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成果。接下来,请各组组长汇报大家的学习成果。汇报时,将资料传到班级共享屏。

……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识,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教师和其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经验和感受。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的参与者、实践者、体验者,通过主动积极地学习,获得认识与体验。多屏互动技术进入课堂,让交流分享活动显得更加正式,学生精神更为集中,交流效果明显提高。每一位学生要在小组内将自己的资料传到分享屏幕,大方地展示着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学习感受,而组内成员则在倾听的基础上,相互补充自己的收获。这样,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既是对学生自学情况的反馈,也能培养学生梳理信息,口头表达的能力,对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完成个人学习成果交流的基础上,各组要在组长的组织下,确定需要汇总的信息,然后,组员通过各种渠道,将自己的信息飞传到组长的ipad上,由组长汇总,并交流。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也就在这样一次次的活动中得到提升。

三、 即时调查生成资源,促进自主实践

调查是品德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调查,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并能根据这些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以往的教学中,这些调查往往是在课前用文本的方式进行,教师将它整理汇总之后,制作成图表等形式,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有针对性地交流。但随着数字化学习的研究,我们发现其实互联网上有一些现成的、比较成熟的软件或网站能为我们所用,例如“天会调研宝”。它是一款在线自助调研软件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在线问卷编辑,分析调查结果,在线查看报告等服务。反馈及时,操作简单,因此教学中,我就尝试用它进行“课堂调查”。

【教学片断三】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用水情况的现场调查。请同学们进入QQ群,打开老师的链接,进入“天会调研宝”参与调查。时间限制是5分钟。

学生开始接受调查,4分钟不到,纷纷完成6道调查题。

教师进入,点击数据就看到了本次调查的汇总及分析结果。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次调查的情况……

师:一起来关注第6题。这是一道多选题“我觉得我家的以下方面可以更节约用水”。来看看同学们的选择。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自己家在“洗衣服”“冲洗马桶”“厨房用水”这三方面还可以节约用水。说说你们的理由和节水妙招吧。

生:我发现我们家洗衣服都是洗衣机洗的,有的时候一件、两件衣服也要机洗,要用很多水。我觉得可以多几件衣服洗一次,如果是袜子什么的就手洗一下,很快就好了,又省水又省电。(掌声)

生:这个方法我也赞同的。我觉得我们家“冲洗马桶”用的水特别多,每次都听到“轰”的一声,好多水就这么没有了。我外公外婆就不这样,他们有节水妙招的。在水桶箱里放两个装满水的饮料瓶,平时清洗衣服的水就留着冲马桶。本来我看着很麻烦的,后来外公说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水呢,以后我们家也要试一试。

生:平时洗脸、洗手、洗脚的水都可以留着用来冲马桶的,一水多用,就节省了。

生:厨房里也能省水的。我妈妈洗碗喜欢一直开着水龙头,这样大量的水就白白流失了。可以先在水槽里存一些水,把脏碗洗过一遍后,再用清水过洗,这样就能节水了。

生:淘米的水可以用来浇花。

……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参与这样的调查几乎是没有难度的。调查系统对于原始数据的分析非常迅速,几秒钟后,就能呈现图表、文字、数据相结合的调查分析,精确到每一道。强大的视觉效果一方面让报告更具有专业性,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数字背后的含义。这些图表、数据可以直接观看,也可以通过打印、PPT等方式输出,便于进一步分析与使用。同时,系统还提供原始数据分析(.xsl文件),有数值型,也有文本型,教师可以从中了解每一个学生每道题的答题情况、答题时间等。

数据是重要的,但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数据背后的意义。品德课程是非常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那么,怎样通过这些数据引领学生的生活实践呢?以上片段中,教师在带领学生了解了前几个问题的调查情况后,着重特别关注从第6个问题的调查统计数据,发现学生关注到自己家在“洗衣服”“冲洗马桶”“厨房用水”这三方面还可以节约用水。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谈谈这样选择的理由,并说说自己发现的节水妙招。学生的眼睛是真实的,虽然许多经验都没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但这些生活经验都是从身边人的生活中学习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这些,对于孩子自己以后的生活实践是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数字化学习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了品德课堂。它改变了学习的时空观念,将过去的一对多的传播式教学变为了多对多的互动方式,教与学的互动性更高,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协作更有效、更频繁,自主化学习落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 杜积西,严小芳.云教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第7篇

整理的结构,我以 5 个 W 和 1 个 H 为线索,分别回答“人为什么会在线分享”(why)、“在线分享者都是那些人?”(who)、“如何更有效的分享?”(how)、“在何时在线分享” (when)、“在何地在线分享”(where)、“在线分享怎样的内容”(what)这6个问题。

WHY —— 人为什么会在线分享?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图),每个人自下而上都有对“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5种层次的需求,并且,人们只有对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更高一层级的需求;而“分享”就是人在得到“生理、安全”这两种层次需求的满足后,进而追求其它三种更高层次需求时所表现的一种行为。

早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还没有出现之前,人们早已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信件、公众表演等方式去分享,以去获得爱和归属感、获得尊重和实现自我;而在互联网、社交媒体和个人移动终端兴起之后,使得分享无论从其方式、能达到的广度、都有了质的飞越;人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很方便的把自己想要分享的内容,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瞬间传遍全球;同时,还能足不出户,以最快的时间了解到相隔千里外的朋友的分享,这些优势,让在线分享被越来越多的被人接受,但究其本源,在线分享依然是为了满足自己更高层次的需求,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再具体一些,还可以将这些高层次的需求分成5类(在线分享的5种主要动机):

动机一:标榜自我 (to define ourselves to others)

标榜自我的动机,指分享着期望通过分享,给自己标榜具有某种特质的形象,让别人觉得ta 是个有趣的/热心的/沉稳的/....的人,并以此为目标,有目的的分享某些类型的信息,比如通过在好友圈里晒自己新买的 iphone6 的开箱照,标榜自己是个走在时尚科技前沿的人(或土豪);通过分享自己旅行的照片,标榜自己是个积极生活的人(或土豪);通过分享自己享受美食的照片,标榜自己是个美食家(或土豪)。

动机二:拓展/维持关系( to grow and nourish our relationship)

拓展/维持关系的动机,是指分享者有目的的分享内容,以达到维持旧有的关系或拓展新的关系的目的,比如在分享一个话题后,去@可能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或是通过分享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并期望有更多的人对此有所关注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动机三: 利他 ( to bring valuable and entertaining content to others )

利他是出于自觉自愿的一种亲社会行为,以利他为动机的分享行为,是通过分享有价值或有趣的信息给其它人,以期望自己的分享能给其他人带来帮助或快乐,我们常看到的一些朋友分享的“生活小窍门”或是“搞笑段子”,常是出于利他动机的分享。

动机四: 呼吁或倡导 ( to get the word out about causes or brands )

呼吁或倡导的动机,是指分享者通过分享包含自己相应态度(支持或反对)的某种观点、某个事件、某项活动,并呼吁或倡导其它人能跟自己一起对这些观点、事件或活动保持相同的态度或行动,比如微博种常见的某些公益活动的宣传呼吁,某些时下热点事件的评论等等。

动机五: 自我实现 ( self-fulfillment)

自我实现与标榜自我类似,都是一种对自我行为意义的定义,不同的是,自我标榜面向的对象是其它人,而自我实现面向的对象是自己,简单讲,当一个人完成了一件能让自己觉得自己的潜力得到发挥,或是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的事(可能在外人看来只是件小事)时,他在某些方面,感到了存在感...融入感..成就感或其它感觉,实现了自己对自己的标榜(即自我实现),具体到分享的内容方面,可能是一句莫名奇妙的感慨,也可能是一张莫名奇妙的图片,重要的不是内容本身,而是通过分享内容是否能向自己标榜一个预期的自己。

WHO —— 在线分享者类型?

从上面提到的分享动机、以及分享内容类型上划分,可以将在线分享者划分成以下6种类型:

类型一: 利他主义者(altruists)

利他主义类型的分享者,他们希望通过分享去帮助其它人,这种人更热心、更乐于帮助人;产生利他行为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一个人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或是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比较积极时,更容易有利他行为;或者当做错事情事,为了寻求补偿心理和降低压力,也会更容易产生利他行为;再或者与他人对某件事情的价值观、兴趣相同事,也更容易产生利他行为;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利他行为与个体责任感的高低成正比。

类型二: 专业权威(careerists)

“专业权威”类型的分享者,并不一定真的是某一专业的权威,但他们往往在某一领域具有专业的知识或技能,在分享中,他们希望通过对所属领域内容较为专业的分享向其它人标榜自己的专业形象,国内问答论坛“知乎”的slogan是“明白人说新鲜事”,“明白人”就是这类“专业权威”。

类型三: “嬉皮士”(hipsters)

在研究中,这一类人被称为“hipsters”,hipsters 在词典中的翻译是“赶时髦的人,潮人,消息灵通的人”;“专业权威”类似,“嬉皮士”型的分享者也是根据其分享动机和分享内容类型划分的,不同的是,“嬉皮士”不在意分享的内容是否是专业知识,他们更多的是对最新的,流行的,好玩的信息,以此标榜自己年轻、活跃、走在流行前沿的形象。

类型四: “寻求认同者”(boomerangs)

boomerangs 在词典中的翻译是“回力镖;自作自受,自食其果”,我觉得这个词应该是取的“回力镖”的解释,隐喻那种分享信息是为了得到反馈和认同的人,就像扔出回力标为了等到它最后返回手中,因此我将这类人,称作“寻求认同者”,这类人分享内容,是为了能得到其它人的回应和认同,并根据回应强化自己对某些事的看法或认知;一旦没有收到反馈或是没有得到认同,他们则会觉得没有存在感。

类型五: “社交者”(connector)

“社交者”是指那些以社交为分享目的的人,对于这些人来说,分享只是一种手段,分享的话题同样无足轻重,只要这些话题能够帮助他们与现在的朋友保持联系,或是帮他认识一些新的朋友,那他的分享就是有意义的。

类型六: “挑选者”(selectives)

“挑选者”是根据分享内容的方式和动机划分的一类人群,挑选者是群完美主义者,他们会花大量的精力去精挑细选要分享的内容(类似“花瓣”中的分享者),并且希望这些内容,只分享给那些他们认为与之相关的人,这样的分享才是有意义的。

HOW —— 如何去分享?

分享本身不是什么技术活,但如何能让你的分享一呼百应,好评如潮,确是个很讲技术的工作,研究表明,想让你的分享得到更多关注、回复和扩散,是有技巧的:

技巧一:信任是分享的根本

想让你的内容被其它人分享,首先要确保的是你这条内容是可以被信任的,这种信任的建立,可能包括几种方式建立,比如内容分享者与你是要好的朋友,你们之间有值得信 任的关系,基于这层关系,分享的内容更容易被信任;或者内容分享者是某方面的权威 或公知,基于这种专业的形象,分享的内容也容易被信服;除去通过关系,如果分享者 分享的内容本身符合或基于受众普适的价值观,这种内容也更容易被理解和信服。

技巧二: 经常让人看到你的消息

知名度与内容被分享的次数成正比,提高自己分享内容的频率,是提高自己知名度和内容 被分享几率比较快捷的方法。

技巧三:激发他们的幽默感

有趣的、幽默的内容总是容易被分享,幽默感会让人有愉悦的心情,而人在心情愉悦 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利他”的心理,也就自然而然的会将带来这份愉悦心情的内容,分 享给其它人。

技巧四:激发与用户的共同志向

道不同不相为谋,共同的志向有助于提升其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你的用户 对你宣扬的观点的共同志向,有助于激起他们把它传播给更多人的愿望。可以联想到宗教。

技巧五:保持简单

人的认知能力千差万别,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能读懂你分享的讳莫如深的专业知识,同样 人的耐心也是极为有限,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读懂你的长篇大论,所以,尽可能的让你分享的内容足够简单,如果可能,一句话就好。

技巧六:帮助他们建立关系

对于社交型的分享者,分享的目的在于能结交更多的朋友,或是通过一些有共同兴趣的 话题跟之前的朋友保持联系,如果你的内容本身可以他们与帮助更多的建立联系,那么 他们也会很乐意将它分享出去。

技巧七:帮助他们树立自我

通过分享这些内容,能帮助分享者在他的圈子里给人一种更博学、更风趣、更活力十足或是 更…的感觉,帮助他们标榜自我的某种印象。

技巧八:实效性和惊讶

人们都喜欢去传播实效性更强的信息,因为相比旧的消息,这些信息知道的人更少,吸引力 更大,同时也能标榜自己“前沿”的形象;同样的,一些能给人带来惊讶效果的信息同样能带 来这样的效果,试想一下,当你看到一条重磅新闻时,你的第一个想法,是不是“我应该赶快 把它分享给我的朋友”

技巧九:帮助用户思考

这些内容可能是一句哲言、也可能时一个故事或是一张怀旧的图片,它能给人提供思考的空间 或者联想的线索。

WHEN —— 用户什么时候分享?

一天中两个最热门的分享时段:早上10-12点/晚上8-10点。

每天中的反馈率最高的分享一般出现在:中午12-下午2点

上午的分享高峰是人们完成上午的工作,在吃饭前,忙里偷闲一下,在网上浏览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分享给自己的朋友,这个分享高峰也导致了人们在饭后能够查看很多别人分享的信息,并给予相应的反馈(中午12点-下午2点的高反馈率),晚上的分享高峰发生在人们下班回家,吃过饭,在睡觉前的空闲里上网分享打发时间。

不同终端分享反馈的高峰和低谷也各有不同。

手机端分享最高峰在晚上10点 ; 平板端分享最高峰在下午1点; 台式机和笔记本分享最高峰在晚上9点

一周中分享最热的是星期三。

一条分享 75% 的反馈发生在分享后的一天内,其中反馈的高峰是分享 2 分钟后。

WHAT —— 什么类型的内容适合分享?

想让你的分享内容更吸引人,适当的挑选和包装也很重要,下面是8中较受欢迎的分享的类型:

类型一:集合型内容

类型二:反思型内容

类型三:教学型内容

类型四:实效型内容

类型五:研究型内容

类型六:案例型内容

类型七:排行型内容

类型八:直播型内容

WHERE —— 人们在哪分享?

第8篇

信息社会主要的经济形态是信息经济,信息经济在现阶段中,最典型的代表形式就是分享经济。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在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上强调,分享经济是续航原有经济动能的有力武器,不能对其等闲视之,需要人们更多地探索和正视。

分享经济独有的续航能力

曾在2015年的G20峰会上指出:“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经接近尾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

可见,目前全球经济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动力不足。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张新红认为分享经济可以提升经济动能的续航能力。

他指出,过去的经济动能中,从改革红利来看,目前的状况是容易改革的都已经改革完毕了,所以可以利用分享经济通过网络化资源配置,瞄准痛点,轻松化解,倒逼效应。

从全球化红利来看,过去我国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发展,但到了目前的后危机时代,以前的老路已经行不通了,而分享经济可以分享全球的资源与市场,增加续航能力。

从人口红利来看,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非常之高,同时还存在就业难的问题,通过发展分享经济,可以达到赋能效应,我国的网民红利将在分享经济下得到进一步释放。

从投资拉动来看,按以前的方式增加投资,很容易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而通过分享经济,可以通过众投、众筹来拉动精准投资,从而发挥更好的效应。

从消费拉动来看,过去国人买东西都喜欢跑去国外“血拼”、“抢购”,而通过分享经济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使资金不外流。

从资源投入来看,过去靠大量资源投入生产,使得环境造成了恶化现象,而通过分享经济可以把人们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

十问分享经济

什么是分享经济?

分享经济有很多种叫法,如共享经济、按需经济、协作经济、使用权经济、点对点经济等。在张新红看来,分享经济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从内涵上来讲,它是连接供需、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的方式。同时,它也是信息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出现的新型经济形态,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理念。

分享经济与以前的经济比有什么不同?

“简单来说,分享经济可以把本来属于私人的东西供给他人使用,大家可以互相使用自己需要的东西。”张新红称,分享经济的基本特征可以通过六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从技术的角度看,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经济,有人认为分享经济的模式很早就有了,其实确切来说,现在所说的分享经济一定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从主体的角度看,不管是供应方还是需求方,分享经济都是大众参与的,而且参与的体量非常大;从客体的角度看,它是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与高效配置;从行为的角度看,它是权属关系的新变化;从效果的角度看,强调的是用户体验最佳;从文化的角度看,强调不求拥有,但求所用。

哪些东西可以被分享?

按分享对象划分,第一类是产品分享,包括汽车、设备、玩具、服装等,其中每种分享都已经出现“独角兽”企业;第二类是空间分享,包括住房、办公室、停车位、土地等;第三类是知识技能分享,包括智慧、知识、能力、经验等;第四类是劳务分享,包括家政、物流、洗衣等;第五类是资金分享,包括P2P借贷、产品众筹、股权众筹等;第六类是生产能力分享,这将是未来分享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一种协作生产方式,包括能源、工厂、信息技术设施等。

按用户需求划分,每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最后的养老服务都可以进行分享,包括出行、住宿、吃饭、穿衣、贷款、学习、就医、旅行、生产等,人们可以通过分享享受到这些服务。

发展分享经济有什么好处?

从分享经济本身来讲,张新红认为可以总结为“三低”+“三高”。

“三低”即低成本、低门槛、低污染。低成本:过去在大规模生产物品时,对于买家的信息很难把握,但是通过互联网,可以对此进行精准分析,而且价格比以前做分析的价格低很多。低门槛:“现在参与分享经济,只需要拿起手机,就可以加入,非常简单方便。”张新红解释说。低污染:要使资源得到最好的利用,杜绝闲置、浪费。

“三高”即高效率、高体验、高可信。高效率:比如用户在利用滴滴出行打车时效率非常高,一般不会超过五分钟;又如人们有一个好的产品设计理念想要投入生产,可以通过网络寻找有意向的生产厂家。高体验:正因为“三低”以及高效率、高可信,所以给用户非常好的体验感受。高可信:目前分享经济各个模式中的信息是透明的,用户的好与坏都有其他用户进行评价,所有一举一动在互联网中都是可追溯的,这使用户间的信任变得越来越多。

从整个宏观经济角度看,分享经济可以激发创新活力、扩大有效供给、打造新增长点、助力大众创新、走向多元协同、促进灵活就业、实现低碳生存。

分享经济何以如此火爆?

首先,是用户需求有所提升。现在用户的整体需求与以前有所不同,更注重多样化。张新红举例说:“以前出租车就能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但现在出租车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催生了滴滴出行、Uber的出现及壮大。”

第二,是有信息技术的推动。分享经济依赖的不仅仅是人们手中的智能手机,还要求有基于地理位置的地图信息,以及支付能力。目前,信息社会中网络支付的技术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快递、物流业的发展、成熟,促进了分享经济的发展。

第三,是人们有灵活就业的追求。“90后,00后的年轻人不愿意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干在机器前站八小时这样的工作,他们更愿意灵活就业,哪里合适去哪里。”张新红指出,目前美国的灵活就业人数已达总人数的38%,中国占10%,笔者认为到2020年可以达到20%。

第四,是受资本市场的追捧,这是近年来分享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据统计,2014年、2015年分享经济领域得到的投入,比过去十几年加起来的总量还要多。

此外,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有提高收入的意愿都是分享经济越来越火爆的原因。

为什么会对分享经济有误解?

在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误解。一些人认为分享经济就是免费经济,也有人认为分享经济会对传统产业产生一种颠覆,其实,这是对产业的一种提升,是对不愿意改进的企业的颠覆,而不是整个行业。另一些人表示,分享经济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平,其实经过研究发现,分享经济恰恰促进了社会公平,因为它的门槛低,可以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新的经济活动中来。

这些误解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误解?张新红认为,有三方面的来源。第一是来自传统行业。因为分享经济对传统行业确实带来的冲击。例如滴滴出行、Uber给出租车行业带来了冲击;第二个来自消费者本身。消费者是分享经济的最大受益者,但是仍然还有很多消费者的文化理念没有转变过来,此外,一些中老年人不习惯用智能手机,对操作这些APP还存在困难;第三是来自政府部门。分享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各级政府原有的一些政策无法套用在分享经济中,一些政府部门对更改制度比较懈怠。

分享经济发展态势如何?

目前,分享经济成为热点已是不争的事实,金融危机后,全球分享经济快速发展,从欧美不断向亚太、非洲等地区的上百个国家扩张。截至2015年底,Airbnb已经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覆盖34000多个城市,拥有200多万个房源,超过6000万房客从中受益,市场估值255亿美元。

领先企业的成功吸引了大量创业者加入分享经济领域,平台企业不断增加,投资分享经济领域的机构数量也迅速增加。分享经济领域还会不断拓展、初始企业快速成长,竞争格局尚不稳定,政策导向已趋于明朗。

分享经济对中国有何特殊意义?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转型发展需求迫切,分享经济给中国带来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发展分享经济对中国的转型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推动作用和特殊意义。

它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双创”、“四众”的最佳试验场;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构建信息时代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先导力量;是改革、创新、转型的风向标、试金石。

分享经济的未来会怎样?

张新红表示,分享经济的内涵会持续深化,外延不断扩大;竞争会日趋激烈,少数企业将胜出;传统企业会转型,积极拥抱分享经济;监管体系将会重构,社会协同治理成新局面;将倡导开放包容,共同走向信息社会。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分享经济的市场规模约达19560亿元,包括交易额18100亿元,融资额1400亿元;参与总人数超过5亿人次;参与提供服务的人员达5000万人,占劳动人口总数的5.5%。预计到2020年时,我国分享经济的规模将占GDP比重的10%,未来5至10年中,分享经济的年均增速将超过40%,届时还将产生5至10家“巨无霸”平台企业。

如何适应挑战?

目前,由于监管体系亟待重构,统筹协调难度加大,产业发展尚不成熟,原有法规体系不再适应,所以分享经济的处境较尴尬。想走出困境,需要“学习”、“参与”、“创新”。

政府部门:要积极修改已经明显不适用的法律法规;研究制定以用户安全保障为底线的创新准入政策;尽快完善适应新业态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实现精准治理;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分享经济模式;改进核算和评价体系。

创新企业:要有核心能力,洁身自好,同时要与政府及其他企业加强沟通。

传统企业:拥抱分享,积极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网络化、柔性化制造模式和服务化转型。

第9篇

2011年,为了重新塑造品牌形象,更贴近年轻消费者,以纯以最新的AR在线试衣技术为跳板,展开了一场传统行业的“时尚快分享”整合营销攻关战,在潮流技术、心理刺激、互动乐趣和利益回馈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

以纯营销负责人王琪如是阐释这轮整合传播的意义:“以纯的目标是成为国际领先的时尚服饰品牌。目前中国服饰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只有抓住这个时期,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才能真正迈向国际化。同时,以纯拥有休闲、都市时尚、校园、商务、童装5大系列产品,但大多数消费者只知道休闲系列。接下来,我们要让消费者知道并且喜欢上以纯各个时尚系列的产品。

差异化之路:时尚快分享

以纯新的品牌口号被定义为“SHARE IN时尚快分享”。相比国内其他品牌注重强调消费者的个性诉求,以纯则更关注大众的快时尚需求,并把这种“快时尚”品牌化,无疑走出了一条差异化之路。

对以纯而言,“SHARE IN时尚快分享”不仅仅是其倡导的品牌理念,更是把“时尚”和“快”作为了品牌产业模式的优势和重点发展方向。

据王琪介绍,以纯一直致力于通过提供平价、优质的时尚服饰,以引领热爱时尚、热爱分享人群的穿衣文化和生活方式。而以纯的主要消费群体以“80后”和“90后”为主,尤以职场人士、行业职工、学生为主。这类消费群体喜欢娱乐、购物、社交和网络,喜欢分享。所以,“SHARE IN时尚快分享”正好能将以纯与消费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既体现了以纯的企业观念,也能引起消费者情感诉求的共鸣。“快”则体现当下消费者快速观念:快时尚,快生活。

“SHARE IN时尚快分享”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还是以纯设计、生产和营销的灵魂,把时尚化为行动力,融合在品牌的血液中。

为此,以纯试图将“SHARE IN时尚快分享”理念注入到产业模式中,不断推陈出新,分享时尚潮流,以速度求新意,以变化求生存,做到了理念和产品的深度整合。而在此次营销传播中,“SHARE IN时尚快分享”更是融入到传播模式和传播节奏之中,无论是选择的传播平台(如微博、人人网等,都是注重即时分享的平台)还是微直播、TVC等传播模式,都是将“SHARE IN时尚快分享”的精神贯彻到底。在用户通过AR试衣等技术体验产品的过程中,以纯的“SHARE IN时尚快分享”理念和产品也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互动的秘密:AR+明星

此次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以纯慧眼独具地选择了AR试衣这张新技术牌。所谓的AR技术,全称“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是一种实时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因此这种技术也叫做虚拟实境技术。AR在线试衣在国外早已经有品牌玩过,但是局限在实体店内。以纯是国内第一家将AR技术整合为线上、线下营销配合的服装品牌。

“以纯主要是实体店为主。而AR技术能够将网络虚拟和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带来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所以非常适合以纯这种传统类型的服装企业。”王琪介绍。

为了配合这次整合营销行动,以纯投入资金在全国14个城市的21家品牌实体店内搭建了AR试衣设备,还搭建了在线试衣的Minisite,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新的产品与用户人机对话的模式。

以纯以“试衣”为突破口,看准了网民在网购时经常只能买不能试的尴尬,将AR与试衣结合起来。但尽管如此,AR试衣虽然是一个很新鲜的技术,但要在广大用户间推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以纯采取了很讨巧的做法,大打明星牌,吸引粉丝参与,再利用粉丝的力量扩散。为此,以纯提出“庚我一起拍广告”的口号,聘请代言人韩庚拍摄了新一季TVC,并在TVC中预留了几秒钟的画面,而粉丝只需要参加AR试衣生成照片或视频,就可以自动植入TVC中,成为独一无二的TVC女主角。这深刻地抓住了粉丝希望与韩庚互动的心理,吸引广大粉丝参与AR试衣。

在9月16至9月25日的一周内,AR互动试衣的Minisite访客超过20万人次。

整合制胜:传统+数字

在传播媒介上,以纯利用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全平台覆盖。其选择深度联姻互联网、进行大规模整合营销的做法,开启行业先河。

首先是微博。以纯除了在其官方微博账号不间断地对TVC进行预热,AR在线试衣技术也极大地激发了用户分享的欲望。以纯还贴心地提供了“一键分享”至所有社交媒体账号的功能,通过用户的自发分享,扩大品牌宣传的互联网版图。

在TVC首发的9月16日当天,以纯在新浪微博和人人网开设微直播,将现场与网络打通同步直播,对实时化网络和线下的会进行整合,将互联网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活动当天,新浪微直播页面PV量达到70多万人次,#以纯时尚快分享#话题数超过5万条。在整个活动推广期间,以纯借用新浪微博红人进行助推,覆盖人群近3350万人。截止目前,以纯在新浪的推广广告位点击量已经超过了1600万,且还在不断增长中。新媒体传播效果非常惊人。

以纯在此次活动中运用到的交互模式也非常广泛,除了Minisite的AR试衣、微直播的线上与线下直接对话、实体店的AR试衣、LBS签到,还有超过14万人次参与到人人网以纯“时尚快分享”小游戏中来。在优酷,以纯制作的病毒视频《公路篇》在短短几天内点击率便超过104万次。各种交互模式整合在一起,很快在互联网形成一股以纯“时尚快分享”活动的舆论浪潮。

完美答卷:ROI提升

该活动直接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以纯在全国14个城市21家实体店铺开AR试衣技术,一方面在实体店大范围宣传新的交互模式;另一方面,用户需要购买产品方能获得特殊AR码参与试衣。普通AR码用户虽可以在网上直接打印体验,但是只能拍摄照片植入到TVC中。而只有特殊AR码才能生成试衣视频植入TVC。为了将粉丝经济发挥到最大作用,参与特殊AR码试衣的粉丝还将获得明星签名T恤等丰富奖品的奖励。这直接地促进了粉丝为了得到奖品或为了生成自己与偶像的互动TVC而去购买产品,促进销售,使得以纯能够将新技术直接导向销售。

第10篇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知识;文化

随着技术的革命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体正取代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深刻“卷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原因在于,新媒体的开放性与动态性带来了“知识的解放”,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样化,新媒体成为人类获取知识的必备桥梁和纽带。在新媒体环境下,数字知识传播不再是单纯地把知R由纸上搬到平台上,事实上,真正的变革在于个体参与。知识在个体的转发、评论、修改中,不断被创新,知识成了一个动态的再创造过程。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借助新媒体快速便捷的传播技术,不断上升为知识,并被传播、被补充、被修正,实现了知识交流、融合、创新,知识就成了不断流动不断完善的“活”的文化。

一、新媒体与知识的解放

纵观传播媒介发展的历史,媒介在人类知识的保存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知识最先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人类依靠口口相传,完成了知识与生活经验的传承。文字的出现是知识存储与传播的一次重大的革命,借助于文字,人类可以把知识记录在固定的载体上,这样就可以把知识信息带到远方,知识的传播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现代机器印刷术的发明,各种印刷体开始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并直接催生了现代媒体――报纸的出现,使得知识传播在空间上进一步得以拓展。不可否认,媒介在知识领域的传播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在传统媒体与人类关系中,传统媒体始终处于中心优势地位,掌握着信息的权力,整个传播的过程是一种单向、线性的传播,而受众则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主体性和能动性难以实现。即便是知识的传播大众化得到发展,但是由于传统媒体受资本和权力控制,知识为少数人所垄断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知识在主要依赖于纸质媒介存在的状况下,知识的存在是相对静止的,传播的速度较慢,所在空间也是封闭的,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需要。

而新媒体构造了一种知识的全新传播关系。新媒体实现的重要跨越是“人对人”的交往,从传统的由点到面的单向传播模式,发展到点到点、多点对多点等自由的传播方式,被称之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新媒体这种新的传播关系,也导致了全新的知识传播关系。在新媒体环境下,人和媒体之间的关系、人和知识的关系实现了改变。人既可以是知识的受体,也可以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传播主体由精英转向社会大众。过去那种知识“传―受”稳定的单向度的传播情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一种“传中有受、受中有传、边传边受”多向度的传播情境。①新媒体使得知识的传播者也变成了接受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两种身份在新媒体环境中“合二为一”,知识的传播和分享变得“触手可及”,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影响更深。

这一新型的传播关系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知识的解放。(1)更加广阔的知识地图。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特征,使得知识和信息具有海量性特征,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平台获取知识等。(2)更大的传播空间。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无穷的空间,突破了知识流动的时空限制。(3)知识获取更为便捷。新媒体创造了许多新的存在形式,实现知识的数字化,为知识打造了一个共享的空间,使得知识的快速传播成为可能,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更为便利。(4)个性化精准化传播,为用户提供更为及时、便捷的精准化的信息,社会由“人找知识”到了“知识找人”时代。知识的解放使得知识与人、知识与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为知识社会化、知识的创新与再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新媒体与知识的社会化

知识的数字化并不是为了储存,更重要的是传播,经过“社会化”的过程普惠大众,提高整个社会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互联网为知识打造了一个极大的共享空间,新媒体创造了许多形式来实现知识的数字化,知识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人类获取知识越来越便利。随着大量的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以及相关学术网站和各种知识平台的不断涌现,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有用的资料。并且,知识的数字化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近20年来,我国有计划地启动了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探索,各个地方也启动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项目,探索出不同的模式。如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登录互联网,查询并获取公共知识及文化资讯,查阅或借阅图书等。另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随时在互联网中瞬间获取知识,常用的搜索引擎有谷歌、百度、360搜索等。新媒体还导致了学习的革命,那就是网络教育的兴起。国内涌现出众多在线教育平台,如:百度传课、多贝网、好知网、几分钟网、第九课堂等,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核心在于知识的共享,凭借优质内容与高频互动的特点,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学习方式。新媒体在知识传播中快速、便捷、成本低廉,这都是以往媒体所不具有的,它大大促进了知识的流动与社会化。

新媒体对知识社会化的促进,更重要的因素还在于大众的参与。新媒体引发的交往革命,对知识传播最重要的变革,是对个体的再发现。这主要表现为,任何人都可以借助新媒体,从事知识的传播。新媒体极大地拓展了广大公众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参与性。比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互动百科都是自由的知识传播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另外,还涌现出了各种知识社区、知识问答平台,比较著名的有:知乎、果壳网、豆瓣、百度知道及爱问等。在“知乎”问答平台中,各行各业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大量的行业精英都在上面分享着自己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在“豆瓣读书”社区,用户可以分享读书心得,撰写评论,推荐书目;“百度知道”和新浪爱问则是一种互动式知识问答平台。新媒体为知识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而这种多样化的平台在个体作用下,又被融合在一起,知识还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及社区进行自由快速流动。

知识的社会化过程,其实也是知识的内化过程,它能够影响并塑造人的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而形成人的精神气质及文化素养,并且,这种社会化的过程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个体之间,而且存在于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中。人们在不同的知识平台和知识社区中分享彼此的知识,对于个体价值与观念也起着补充与校正的作用,促进自我的形成与完善。这方面,符号互动论对意义及自我的产生曾给予了高度的评介:“自我是某种不断发展的东西;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在社会经验过程和社会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也就是说,它在既定的个体那里是作为它与这种作为整体的过程,以及与这种过程所包含的其他个体的关系的结果而发展的。”[1]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即为“化人”,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知识社会化的过程,既是一种文化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能动性、有机性、创新性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新媒体与日常生活的知识化

人类的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实践,即人的日常生活与知识的产生密不可分。在中国传统的知识论里,一直强调知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如:儒家的心性知识论,强调知识获取要有生命的感悟和体验,才能“知人”“知天命”“知礼”“知仁”等。而在现代西方知识论研究中,则特别明显地表现出了形而上学的特征,即过于偏重研究知识的本质及知识成为可能的条件,忽视知识获得过程的分析。知识获得过程的一个重要来源就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现代西方知识论大大忽视了人的生存经验、实践智慧与实践的知识。20世纪中叶兴起的以波兰尼为代表的隐性知识论,则引发了人类对于实践知识的重视。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2]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按照波兰尼的说法,隐性知识存在于做“某事的行动中”,在本质上是源于日常生活的实践,它是人类对于生活的理解力、感悟力。这样一种生活的经验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可以直接作用于生活,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与知识的创造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更大。从这方面来讲,隐性知识优先于显性知识。事实上,在当代西方哲学中,无论是强调“语言游戏”嵌入“生活形式”的维特根斯坦,还是倡导“以言行事”的奥斯丁;无论是提出“生活世界”概念的晚年胡塞尔,还是为了交往行动的有效性而创立“普遍语用学”的哈贝马斯;无论是创建知识社会学的舍勒、曼海姆,还是倡导“当下上手的”海德格尔式的存在主义,其共同的理论旨趣都是把知识奠基于人类的生存实践活动之上。[3]而为知识寻求形而上学根据之类的努力,则被斥为无意义的东西。如此看来,隐性知识越来越得到人类的重视。然而,由于隐性知识源于个体的日常生活体验,人们囿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在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时代,很难将这种知识传递出去。

而新媒体的出现,则大大促进了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新媒体掀起了人类交往的革命,人类可以足不出户实现“人对人”的交往。这种人类向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回归,为精神交往、观念自由流动清除了障碍,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对于知识的产生具有关键性作用。在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过程中,人被赋予更多的主体性,人人都可以成为知识的提供者和创造者。人们在交往中赋予日常生活新的“意义”,并在互动中进行传播及诠释,达成共识,转化为“外显知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现已成为人不离手的“上网神器”,正是通过这种“口袋化”的媒体,人们可以便捷地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人们可以在各种知识平台、知识社区分享自己的知识,实现日常生活知识的社会化,也可以在人们各自的群与圈里探讨自己的生活,演示自己生命的价值,创造符号与意义。这种知识的分享可以是文字的,通过文字聊天、转发、评论等;也可以是图片(照片)的,随着现代技术(美图秀秀、百度美拍)的发展,人们通过在朋友圈晒美食、晒购物、晒亲情、晒旅游等展示自己的生活,吸引别人来点赞、评论;还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呈现,随着花椒及映客这些直播网站大量涌现,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民直播”的时代,人们还以视频方式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智慧呈现给大众。而且,这种日常生活知识的传播并没有终点,它还将被复制、评论、再生产、再创造,如此,整个社会的知识创新能力被大大激活。

社会生活知识化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的创新。新媒体不但实现了知识的社会化,即那些被描述为知识的显性知识的社会化,重要的还在于实现了隐性知识的社会化。知识不再是外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僵化存在,也不只是供少数知识精英拥有的理性化身,知识成为一种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类新的生存体验不断被注入,知识在传递与分享中也不断被完善和丰富。以新媒体为标志的信息社会的核心要求就是“信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皆有可能成为知识,每个人都参与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日常生活的知识化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新,新媒体知识传播的互动化、情景化,赋予了人类生存实践新的文化意义及文化内涵,如创新了各种语言符号、图片、声音。而生活世界在新媒体的激荡下,也不再是一个客观的实在,而是承载了主观意义。这样看来,日常生活世界也成了一文化的世界,正是在知识的不断交流、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新的知识、文化符号、价值观念、文化产品得以产生。

四、新媒体知识传播与社会的“共振”

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知识的社会化,而知识的社会化需要借助于媒介。

上述分析表明,新媒体知识传播的革命带来了知识的解放,这种知识的解放不仅表现在知识的快速社会化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新媒体激活了社会日常生活的知识。新媒体把人类生存实践、生存经验、生存智慧这些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并迅速传播。这样,知识与社会的关系就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传统媒体知识传播的社会化过程中,社会一直是被动的施为过程,而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的“个体”,则是作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被淹没其中。而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在知识的产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舍勒就曾指出,“所有知识,尤其是关于同一些对象的一般知识,都以某种方式决定社会――就其可能具有的所有方面而言――的本性”;“反过来说,所有知识也是由这个社会及其特有的结构共同决定的”[4]。另一位著名的知识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社会性因素,即所谓的“存在因素”或“超理论因素”,制约着人的认识方式,不同的社会环境的人产生不同的思想。马克思也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在新媒体时代,社会的被动地位得以改变,新媒体赋权赋能于个体,使社会作为知识产生母体,其有机性和能动性得以彰显。

进一步分析,新媒体还带来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新媒体的本质是深度的连接、深度的交往,它构成了一个“关系的社会”。人与人的联系性大大增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会结构。这种新型社会不单指网络社会,即以数字信息关系为纽带,通过数字化的信息交往与互动而结合形成的人类共同体。它还指在现实社会中,一种世界普遍交往的社会结构。新媒体引起的人类交往的革命,使原来的社会结构壁垒被打破,中心化的组织被逐渐瓦解,大大加速了社会网络化的形成。这种网络社会是去中心化的,人们在平等交往的基础上,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及共同的利益,构建不同的社群。常见的社群有: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自建APP等。这些不同的社群高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就关注的共同话题交换意见,达成共识。于是,在这些社群里就有着共同的认知基础,具备了知识生产的共同语境,这对于知识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曼海姆就曾经认为:“知识从一开始就是群体生活的协作过程,在此进程中每一个人都在共同命运、共同活动和克服共同困难的框架之内表达自己的知识。”[5]并且,在社群中人的多种身份可以不断被置换,形成不同的“群”与“圈”,类似于马克思所谓的自由人联合体。这些由各种虚拟的社群所构成的社会相对于以前的社会,具有非常显著的独特性,社会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处于不断交往不断重构的过程,它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

这样的一种动态的新型的社会结构,大大促进了知识与社会的互动。新媒体促使了人类普遍的交往,正是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知识产生的心灵机制,人们在共同体彼此分享生活知识和经验,形成相对稳定的符号和意义,实现知识的创新。这不仅是实现了“知识的社会化”,还实现了“社会生活的知识化”。知识的共享与知识的社会化过程,促进了个人知识结构的变化;而个人知识储备的扩展又提高了人的认知能力,促使日常生活的经验升华为新的知识;接下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又反馈给社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也处于不断的转化之中,如此,知识生生不息,创新不止。因此,新媒体的知识传播不再是一种单向的运动,而是双向的流动。在此过程中,知识本身也l生了变化,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时刻处于再创新再传播的过程。与此同时,在个体的参与下,“社会”也不再是超越主观的客观实在,而是主观不断参与建构的互动过程。因此,知识与社会之间不再是单向的决定关系,而是相互建构的辩证关系,通过不同的知识交流平台,使大众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之上相互连结、彼此分享,在联系中产生创新,在联系中产生共识,形成人类生活共同体。于是,知识与社会产生了一种“共振”现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知识与社会共振的结果,使社会也在朝向一种“知识型”方向发展,在知识的润泽下,不断趋于完善并产生新的知识。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或者称为一种新媒体文化的世界。在这种新世界里,人的精神得以激活,人人皆是知识的分享者,人人又是文化的创造者;人是知识的主体,人又是文化的目的。新媒体使每个人的存在意义化,“我”就是存在,存在就有意义。这样,知识不再疏离人类的日常生活,也不再属于精英阶层。

五、结语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唯有求知,才能使人的自我意识得以提高,并继续追求一种求真向上的精神状态,进而朝向更为自在自为的生存状态迈进。正是人类这种求知的本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促进了人类文化发展。新媒体知识传播使个体的主体性得以凸显,实现文化与个体生活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它使每个人都参与、创造、生产新的知识文化成为可能。因此,新媒体知识传播使文化运转了起来,再生产再传播,生生不息,活力四射。这是一场新的文化运动,它正不可逆转地改变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的变革。

(本文是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论坛:“数字知识传播与国家文化创新”的参会论文,本文在会议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并从谢新洲教授及孙少晶教授的演讲中获得一些启发,在此表示感谢。)

注 释:

①谢新洲教授主题演讲:《社会化、融合化与多元化――新媒体环境下知识传播的新特点与新模式》。

参考文献:

[1]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64.

[2]Michael Polanyi.The Study of Ma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

s,1958,p.12.

[3]俞吾金.从传统知识论到生存实践论[J].文史哲,2004(2).

[4]马克斯・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M].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58―59.

[5]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9.

第11篇

存储技术日新月异,在数据存储和文件分享方面,有实体存储、云存储、虚拟存储和软件定义存储及纯闪存阵列,各存储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企业需要根据特定的环境来选定合适的存储方案。仔细看来,云存储在企业文件分享上有用武之地,而且适用面比较广。

云存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硬件的存储能力,分布计算,提高存储能力,云存储分为公有云存储和私有云存储,对企业客户来说,使用公有云存储最大的顾虑是数据安全,但是私有云存储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实体存储是存储行业的大趋势,主要原因是非结构化数据的飞速增长或传统数据存储的局限性。在选择私有云储存时要考虑云存储的技术实现,选择基于实体存储解决方案的产品。这里以企业云盘为例,介绍企业在文档和数据存储方面的管理。

在技术解决方案上,企业云盘一般分三层,最底层是硬件资源和云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存储硬件。中间一层是云存储核心部分,实现云存储的数据管理,基于实体存储的设计思路,突破操作系统对文件管理的局限性。商务逻辑为企业用户定制,含企业特有的模块和功能。最上面的一层是应用层,荣之联提供不同终端的软件供用户安装,终端软件和云存储对接,做数据交换。对员工而言,终端软件就是企业云盘。

那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运用企业云盘这种私有云存储能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好处了呢?

1.数据更加安全高效:私有云存储是部署在公司的防火墙内,受公司的安全机制管制,还能轻松管理每个员工的读写权限。同时文件分享可以让员工在无VPN的情况下读写文档,公司内部无需安装文件服务器,而且企业云盘拥有去重的功能,对硬件资源的利用更充分,大大减少硬件资源的浪费。还能支持各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办公,无须担心数据同步问题。

2.文档分享、搜索更快捷:群组概念提供更灵活的分享途径。员工可以创建项目组、兴趣组、部门组、公司组。群组的概念让文件分享更加有针对性。企业文档被集中管理,员工可以在创建的不同层面上做搜索。

3.更优的用户体验:企业云盘和用户的电脑无缝集成。用户无需改变使用习惯就可以充分享受云存储的好处。备份,同步自动在后台进行,优化的算法也充分利用网络带宽。用户也可自设上传下载的速率。同时荣之联创新的分布式部署极大降低对带宽的要求。用户的数据首先是存放到最近的服务器,读写更快捷。

4.审计和版本管理:云盘自带审计和版本管理功能,可以轻松地恢复到以前的版本。

5.API 支持:企业云盘可以部署为云存储。企业内部的应用可以直接调用云存储的API来读写数据。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私有实体存储(Object Storage) 。

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企业云盘在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而企业云盘最大的缺陷是对带宽的依赖。

第12篇

[论文提要]本文通过约翰·杜威传播理论的描述以及詹姆斯·w·凯瑞对这一理论的分析,区分了传播传递观与传播仪式观在目的性意义上的不同和分野,并进一步探讨了仪式传播观在传播学学理中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现实文化意义。

现代传播学对于传播概念的定义主要源于英语Communition一词。它的含义主要指对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分享。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基于对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传播理论的深刻认识,将传播定义分为传播传递观和传播仪式观两类。信息以传播元素的角色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时,总是通过传授、传送、共享和分享等环节要素来完成传播过程的。传播元素属性发生变化时,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以群体或个体的不同面目出现在传播过程中,致使信息传递、交流、共享成为传播过程中的核心因素。与此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定义两种不同传播观的根本动因和理解两种不同传播观的重要理论依据。

依照约翰·杜威对传播概念内涵的独特理解和研究,Common(共有的)、Community(社区)、Communition(传播)三词结构含义相近,词根雷同。词根的雷同使三个词义在抽象理解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高于直译词面的深层结构平台:“在共同(commonm)、社区(community)、传播(communition)这三个词之间,有一种比字面更重要的联系。人们由于拥有共同的事物生活在一个社区里,传播即是他们借此拥有共同事物的方法。他们必须共有的事物包括目标、信仰、渴望、知识、一种共同的理解——就像社会学家说的想法一致。这种东西不可能像砖头靠身体做相互传递,也不可能像人们分吃一块馅饼,把它切成小块来分享……共识需要传播。”①在这一平台上,各类传播元素生存在同一社区,共同享有社区的资源条件,愿意表达各自的目的、信仰、追求和知识,并通过传播来实现共同的交流,形成共同的认识;传播使社区本来孤独的元素共同共通,使传播元素活跃在社区并最终完全实现人类对世界意识的理解。在这一概念定义下,传播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将传播理解为传送。依照詹姆斯·w·凯瑞的理解,这是“所有的工业文化”所持有的最普遍看法,这种“传递观”源自地理概念和运输产生的功用,信息在控制的目的下,在地域范围的空间中拓展信息。国内传播学界对于Communition的理解,同样经历了从“交通”、“通讯”、“传输”到信息“传递”、“发送”至“交流”的过程。“这种传播观的核心是保持对信号、信息的控制,然后进行跨距离的传送。因此,学界深深以为‘信息的传播是技术的、空间的、控制的过程’,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形成的利益集团对于最大传播效果的追求成为这一过程的关键所在。”②近80年来,这一原则实质上操控着我们对传播学的理解和应用,以至于学术成果不断重复。“公理”的重复证明似乎使传播学的发展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二、将传播理解为仪式。本文将重点对此问题做出分析。

仪式(Rite)的词义指进行典礼的形式,主要是宗教或祭祀仪式。“仪式”一词联系着信念,也有“分享”、“参与”、“合作”、“交往”等暗含之意。仪式传播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是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举行的一种神圣典礼,它的起源和最高境界并非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从媒介传播信息的过程而言,这种传播观并不在意于信息的获取,更强调参与者通过对信息的分享,使媒介在参与者的生活和时间中具备角色,担当身份,形成媒介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大众传媒则通过呈现和介入使受众获得戏剧性的满足感,受众追随大众传媒而进入到“观念世界”中,化为媒介创造的“观念世界”中的一员。喜悦或悲伤,激动或平静。此时,对信息的传递、获取已经无足轻重。这种传播观的重心是:“它产生了社会联结,无论真情还是假意,它都把人们联结在一起,并使相互共处的生活有了可能。这些观点不仅代表不同的传播观,而且与特定历史阶段、技术及社会秩序模式密切相关。”③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观察,如果把视角停留在信息传播这一层面时,我们便捕捉到了仪式传播观在古老中华文明史上不断显现的浓重痕迹。在部落神、氏族神灵和图腾崇拜为基础形成的殷商社会传播结构中,巫术、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传播图景。《史记龟策列传》有言:“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不易之道也”。

“神道设教”、“占卜新闻”涉及到战争、天象、生产、祭祀等社会信息传播的主体,也基本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传播方式。到了春秋时期,“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的孔子,在塑造中华民族社会生活传播结构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就更加具有决定作用了。“孔子开创的以人伦关系为中心的儒学,将周代完成的权力叠加在血缘关系的传播结构上,又负载上权力伦理化的要件,把强硬的权力关系柔和地转化为天性的伦理顺从。”④也即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观念将权力关系伦理化,将人伦关系神圣化(天人合一),这样的传播结构必定十分重视仪式在传播中的作用。孔子及其继承者一贯重视通过仪式展现这一传播结构,让众生在道德上自悟、自觉,并认同现存信息传播秩序,进而达到影响社会舆论之目的。重视“礼”“乐”等社会规范,发挥它们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仪式传播观的突出表现。《论语八佾》中有多处论及“礼仪”的重要性。如:子日:“有言:‘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又如:“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日:“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仪式展现不当就是乱礼序,就是破坏孔子认同并建构起来的信息传播秩序,自然会受到反对;视仪式不如饩羊重要,从而否定仪式在社会传播结构中的重要性,自然也会受到反对。再如:子曰:“乐在宗庙之中,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通过“乐”这一传播仪式,达到“弘道”的传播效果。这种文以载道、意在言外的中华民族传播习惯,在孔子营造出的仪式传播过程中形成,并在历代沿革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当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作为主要思想流派和思想体系,逐渐演化为具有宗教意味的治国安邦之术。正如陈力丹教授在其著作《精神交往论》中所言:“自然宗教的实质,是人通过祈祷、祭祀和舞蹈等仪式与幻想中的神进行交往。人在其中,自然依附于想象中”,并没有自己独立地位的“神”。⑤借助儒家思想,历代君王在祭祀仪式中,实现着“奉天承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帝王情怀,民众也在依依诺诺中,在君权神授的遐思中遵循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纲五常之道。《资治通鉴》第二十卷有一段关于汉武帝刘彻泰山封禅的记载: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绅,射牛行事,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泰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秘。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都尉霍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阴道。丙辰,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江、淮间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其封禅祠,夜若有光,昼有白云出封中。天子从禅还,坐明堂,群臣更上寿颂功德。诏曰:“联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非薄,不明于礼乐,故用事八神。遭天地况施,著见景象,屑然如有闻,震于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然后升坛肃然自新,嘉与士大夫更始,其以十月为元封元年。”在这里,仪式的精确和过程的控制使传播效果一览无余。正是通过礼仪繁多、程序井然的封禅仪式使整个仪式神化、圣化,以致王权也在仪式中通过神与帝的对话而进入神授境地。当仪式的实际社会作用通过仪式并以象征意味的时代符号进行传播时;当千百年来不同君王走马灯似的登临泰山举办封禅仪式时,社会时间在这一刻停止了,或者说持恒了。泰山成为了与社会时间相类似的物质,成为了颇具象征意味的祭台。

沿着历史流动的线索,关照以和平、发展为主题图景的现代社会,仪式传播已经不在。然而,人类的仪式传播行为变换了形式,以依然持恒的本质影响着居住在地球村落中等待分享信息、共享信念的芸芸众生。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以“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欢迎大家来北京”为主题的8分钟中国歌舞节目中,通过二胡演奏中国民歌《茉莉花》、孩童朗诵中国盛唐诗歌、少林寺僧人在高跷上表演高难度的武术动作、黄豆豆的中国民间舞蹈、国粹京剧片断等节目,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和文化风采。导演张艺谋说:“8分钟就已足够,8分钟足以在闭幕式上震撼雅典和整个世界”。奥运会,现代人类共同参与的巨大仪式,亿万人众通过各种传媒分享仪式传播出的信息,并籍此构建关于中国的“观念世界”。当二胡、唐诗、少林绝学、红灯笼映衬下的舞蹈、京剧这些世所公认的中国符号被艺术化地创造、展现、加以强调时,中国5000余年文明浸润出的文化信息,随着无线电波、光纤电缆从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呈现在每一个观赏奥运仪式的受众面前。当有意味的象征形式作为信念被众人所分享时,我们看到传播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信息传递和发送了。

参考文献:

①③《作为文化的传播一“媒介与社会”论文集》,华夏出版社,第11页。

②《新闻与传播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第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