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治理新路径

社会治理新路径

时间:2023-08-07 17:32: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治理新路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治理新路径

第1篇

根据上半年经济数据,贵州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快、快中向好”,“赶超之势”劲头正旺,但在这样的趋势中,还是隐藏着忧虑:人均GDP数值全国垫后、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依旧高于全国等,印证着“贫困落后仍然是基本面”的省情判断。并不令人乐观的人均GDP与城乡收入倍差,其政策含义,正是“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发展”,也即在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民众分享到的发展成果差异必须逐步明显缩小。

如今更加强调发展的辩证思维,确实是因为以往很长时期偏向性路径留下太多缺憾。比如过度注重GDP总量扩张,忽视了资源利用效率、创新和环境保护;过度偏重城市建设,对农村资源的攫取与投入失衡,特别是农村软硬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欠缺,拉大了城乡发展差距,城乡二元格局固化趋势明显;在一些行业,过度强调了规模体量,忽视了长远的效益整合与市场基础,导致消化代价高昂的产能过剩。

贵州要走“发展新路”,对不符合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省情以及市场规律的一些“老路子”,应该有充分认识,并进行必要纠偏。比如应慎重、合理对待房地产业,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思路框架内,追求规模与市场同存、效益与民生共进;在环境保护上,“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源头预防、不欠新账,强化治理、多还旧账”;在产业选择上,要下决心从根本上改变低端的、粗放的、低效的产业体系,坚持调高、调优、调轻的思路,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

在新路探索中,坚持以辩证思维谋发展、作决策,应尽最大努力避免一些行业或领域“过犹不及”的做法,同时,也要避免政策实施中的“浅尝辄止”。基于此,在追求有质量有效率的高于全国、高于西部发展速度的同时,贵州必须注重民众真实幸福感、获得感的普遍提升;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等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勇于担责,把基本公共服务做到位;在市场建设方面,简政放权与法治保障必须到位,使创新创业活力充分释放出来;通过精准扶贫等措施,遏制收入差距扩大化,把发展与改革红利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贵州需要强化危机意识,突出问题导向,把新路探索的路径思考与“十三五”规划编制结合起来,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准确定位贵州发展目标,紧扣“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的时代命题和丰富内涵,注重辩证思维的实际运用,积极探索实践,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明确发展新路的时间表、路线图。值得强调的是,新路探索的关键还是在人,让“改革促进派”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承担起贵州新路“关键责任者”角色。

因为“贫困落后”,发展任务与增进人民福祉的责任更加繁重,走出一条“发展新路”才显得更加必要,当然也更加不易,要靠全省干部群众共同努力。

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是贵州经济工作中的辩证法。需要摸清速度、增量、质量的内在逻辑,防止盲目冒进与畏缩不前。增长速度与民生改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经济建设与社会治理,是贵州“发展新路”应该重点处理好的辩证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摒弃资源粗放开发的路径依赖,才能更加注重理念、制度与技术创新,开辟依靠创新驱动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道路。(执笔:岳 振 责任编辑/喻 丹)

第2篇

关键词:协同治理 网络预约租车 新路径

网络预约租车是一种“互联网+”与城市交通领域相结合的产物,它将传统租车行业融入移动互联网中,为乘客提供了一种新的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网络预约租车实际上是“分享经济”理念的延伸,而分享经济的实质就是协同与合作,网络预约租车就是将过去限于私用或者其他用途的车辆通过网络预约,以互助的形式提供给社会,这样使得社会资源充分利用,节约了时间,减少了交通拥堵。

然而,自从滴滴等网络预约租车平台问世以来,已经有不止一次出租车罢工抵抗网络预约租车的事情出现,从北方的沈阳、长春、济南,到南方的南京、成都、南昌,多个省会城市都发生了规模不等的罢工停运事件,2015年的专车第一案也引起了社会的重大关注,这些问题实际上暴露了网络预约租车使得交通领域内产生的一系列矛盾问题与利益冲突。这些矛盾涉及多方主体利益,因此必须趋利避害,规范其发展。

2015年10月,交通部颁布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指导意见》及《管理办法》从一定程度上对网络预约租车行业提供了规范和指导,但其视角局限于管理部门本身,缺乏与其他利益主体的良性互动以及相关协同治理机制的建立。因此,将协同治理理念融入对网络预约租车的管理中有利于实现行业发展与行业监管之间的动态平衡。

一、协同治理理论内涵

协同治理理论是一种新兴的理论,是一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理论,是将自然科学中的协同论同社会科学中的治理理论交叉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兴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对于解释社会系统的系统发展、对于改善社会治理的效果都有着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学者何水认为,协同治理是指在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政府、民间组织、企业、公民个人等社会多元要素相互协调、合作治理社会公共事务,以追求最大化的治理效能,最终达到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之目的。

具体包括协同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权威的多样性、各主体之间的自愿平等与协作,其直接目的是提高治理效能,最终目的是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1]网络预约租车业务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新生事物,契合了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载体的效应,它涉及多元化主体要素的参与,因此,适用于协同治理理论范式下诸要素的有效配置与整合,从而实现社会公益的最大化。

二、网络预约租车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管理理念滞后

《管理办法》要求网络预约租车平台应取得出租汽车经营许可等相关证照且车辆使用性质要登记为出租客运,将其限制在旧的出租车监管体制中进行管理。但事实上,网络预约租车与出租车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见表1)。从现实角度讲,这些不同都要求在监管时应打破维稳方式,进一步规范创新。现阶段这种将其限制在旧的出租车监管体制中进行管理的方式最终目的是提高管理效能,实现对行业的管控。这种管理观念滞后的原因主要是管理部门只从部门利益出发,只考虑部门监管的方便,而没有从公众出行方便、有利于城市环境改善、有利于培养城市新业态、有利于节约能源、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堵塞压力等方面综合考量网络预约租车的好处,也不符合社会转型期,政府应该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发展方式的需要(如表1)。

网络预约租车是由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今社会和移动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催生的产物,它不同于传统的出租车,其经营方式、组织方式和销售方式都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因此政府应在尊重行业多方主体的前提下主动转变服务方式,完善管理规范,更新监管体制,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有效应对当下网络预约租车的治理困境。

(二)管理主体单一

交通部是网络预约租车管理的主体,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及管理困境加剧,逐渐形成了由发展改革、公安、工业和信息化、商务、质量技术监督等相关部门联合执法的格局。但这种格局仅仅使管理主体从一个政府部门变为多个政府部门,并未真正改变政府主导的状态,并未真正吸纳行业协会、网络预约租车平台企业、私家车车主及乘客的有效参与,行业协会、网络预约租车平台企业、私家车车主及乘客的利益与话语权均没有得到应有的彰显,导致两个征求意见难以得到相关利益主体的支持和遵守,最终的治理效果也不容乐观,难遂人愿。

其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主体仍然按照原有的管理方式在管理,没有改变管理方式与服务方式,没有按照“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转变服务方式,因此,管理主体的单一化政府行为,不能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市民对网络预约租车的强烈需求,社情民意没有转化为政府制定政策的行动,当然就不能满足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网络预约租车的现实需求。

(三)管理机制缺乏

当前各地政府对网络预约租车的管理多以“运动式”为主,在2014年到2015年初,上海、北京等多地都对网络预约租车以“非法运营”为由进行过短期的查禁行动,但这些并没有完全阻止各地网络预约租车行业的发展。各地交通管理部门将其与黑车一起进行阶段性整治,是缺乏长效性与前瞻性管理机制的体现。在管理过程中缺乏一个吸纳各方主体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平台,以明确各利益主体的责任,从而规范管理流程。原因是各地管理仍然是各自为政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这种理念指导实际工作,必然产生管理机制匮乏、不系统、没有全局观念的问题。制度的缺失,是社会管理最大的遗憾,也是社会管理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三、协同治理视角下网络预约租车管理的新路径

(一)树立协同治理理念

政府对网络预约租车的管理要树立协同治理理念。政府部门不应该将其限制在旧的出租车监管体制中进行管理,不能仅仅依靠行政强制力实施硬性管理,只注重实现对行业的管控,而应该加强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管理理念,树立政府、行业协会、网络预约租车平台企业、私家车车主及乘客等多元主体的平等观念,更新系统的多元主体全员参与的监管模式,加强与网络预约租车涉及的各个要素间的平等协商与有效合作,倾听各方的利益诉求,采用创新的监管方式,使得混乱的系统中要素之间相互协调,注重发挥各个主体的协作功能,建立有序协同的管理系统,发挥系统的整合作用,最大限度服务于公众利益,降低治理成本。

(二)加强多元主体参与

网络预约租车的发展涉及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网络预约租车平台企业、私家车车主及乘客等多方主体的利益,仅靠政府的管理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加强管理中的多元主体参与是当务之急。

首先,国家要顺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治权力,通过颁布适合网络预约租车发展的地方政策,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同时要在重点区域进行试点,为制定更加实际的政策做出导向,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其次,要结合网络预约租车行业实情,发挥行业协会在协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网络预约租车是一个新兴事物,要逐步完善和扩大整合行业协会功能,引导形成更为合理科学的行业规范和行业准则,发挥行业协会最大的作用;真正地将自交给行业的从业者,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的创造性,鼓励行业自治;

再次,还要与网约租车平台企业平等协商通力合作,实现互联网约车信息平台的共建共享与协同监管,实现协同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利益多元化共享;

最后,还要使消费者代表、私家车车主代表通过听证等方式参与到决策与治理中来,有利于确保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更有利于使政策得到相关利益主体的支持和遵守,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因此,要加强管理中的多元主体参与,发挥各参与主体的优势,相互合作,协同治理。

(三)构建协同治理机制

网络预约租车不同于传统出租车的单纯线下业务形态,它是一种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新型业务形态,同时由于互联网是个虚拟的载体,因此在信息安全、隐私安全和数据跨境流动安全上存在特殊的监管问题,所以必须和企业平等协商通力合作,协同网络平台公司进行线下和线上的协同监管,培养互联网思维,重视网络平台的作用。首先,要建立统一的预约租车网络平台,核准经营范围,对于对那些无车承运人进行资格上的限制,也就是对预约租车行业的发展实行准入制度。其次,要建立出租汽车个体户托管机制,为预约租车搭建更好的服务平台,从而降低服务收费、丰富服务内容。第三,创新监协同管机制,也就是政府管平台、平台管车辆,协会负责监督,建立真正的协同监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网络预约租车的安全运行、才能促进网络预约租车向更成熟阶段发展。

四、结束语:

网络预约租车是新生事物,现有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多元主体共治共享的客观需要。当前网络预约租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境,要求我们要不断转变共治共享的协同治理理念,政府要树立协同治理理念,加强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平等对话,构建协同治理机制,在协同治理理念和机制下,站在公众利益的角度规范和优化网络预约租车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优势,开辟出网络预约租车的新路径,使之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路径

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之一,株洲积极响应十中的“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号召,近几年里,株洲充分利用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权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创新新机制新体制,不断尝试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初步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一.树立“生态优先”意识、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养——生态文明意识导向路径

要深入稳步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要取得全体国民的共识。要实现生态文明就必须培养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引导和规范全民的绿色生活和生态生产,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最后真正实现每个环节、每个领域里的生态平衡。

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株洲历来都背负着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印记,要彻底改变这种状态,全民必须树立“生态优先”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文明生活的意识。通过各种媒介引导市民,使市民保有强烈的生态意识,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养成文明生活、礼貌行车等文明举止;同时生态文明意识也必须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三高”的企业必须转型,全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经过几年“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交通模范城市”的创建,株洲大力宣传和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株洲城市整个生态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逐渐形成了环境优先观、资源成本观、民本政绩观,为建立具有生态道德特色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发展生态产业做了很好的引导。

二.加强治污力度、加大绿色建设投入——生态修复与建设投资路径

株洲近几年来突出湘江污染综合治理,打造“东方莱茵河”,完成250多个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项目。政府也先知先觉,加大了污染治理力度和经费投入,先后投资7个亿建设近10家生活污水处理厂,投资5个多亿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依法关停取缔污染企业和落后生产线多家,关停并转清水塘地区中小企业约175家,拆除烟囱320座,改造绿化面积约1700公顷,城市绿化率达到48.95%.经过一系列的生态文明建设举措的实施,株洲的空气质量和市民的生活环境以及工厂的清洁生产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株洲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游城市,还力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交通模范城市,已成功地走出了污染城市之列。同时在市区建立了500多个公共自行车停放站,近2万辆公共自行车,鼓励大家绿色低碳出行,近700台公交车置换成环保电动车;计划建立街头自助式图书馆,欲使市民随时借阅书籍,提高市民的文明生活质量,目前正在规划图书馆的选址问题。为文明生态城市建设不断掏金, 让市民感受生态文明城市的好处,从而从内心真正支持和投身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之中。

三.推进企业转型、建立支撑性生态产业——生态文明布局与生态科技路径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持续的。如果真正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技术创新是关键。这就要求人类的生产劳动活动和生活消费活动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和采用新型的绿色技术,合理节约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科学布局产业,实现产业生态化。株洲乘两型社会建设东风,树立“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力争形成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环境保护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城市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渐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发展。具体着力发展培育轨道交通制造业、汽车制造和零部件制造业、航空航天业、服饰批发、陶瓷制造等“五大千亿产业集群”,努力打造高端服务业、绿色产业和转型方式的先导区,实现株洲的生活文明、生产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目前株洲的产业结构正在过渡和调整期,与湖南省其他地区的资源还没得到充分的整合,需要进一步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做好大范围的资源整合。

四.以生态文明建设标准谋划城市功能布局——生态文明科学规划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要讲究新旧有效衔接,要站到战略的高度去进行规划。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重新布局,还要高瞻远瞩地规划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株洲在两型建设示范片区建设上一直勇于创新、力求探索发展新模式。云龙示范片区建设立足于“生态城、文化城、旅游城”的高定位,着力打造两型典范,发展高端服务业、总部经济园、职业教育大学城等现代产业;天易示范片区突出“生态工业园、创新科技园、生态宜居区”的两型定位,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两型产业体系;对于清水塘示范片区,在加大治理的同时也规划搬迁重化工企业,探索建设生态新城。

五.完善法制、政策,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体系——制度创新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证,良好的法制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而先行的法律政策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能天然融合的。而在全国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此环节比较薄弱,所以尽快建立和完善支持生态建设的财税、金融、价格、用地、产业、技术等政策迫在眉睫。这也是后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点和目前的薄弱点。

1. 加大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防治立法和执法力度

目前,我国在污染防治、防治生态破坏和退化方面已经制定了覆盖范围较广的系列法律,但国家层面的环境立法依然比较粗糙,使得地方的执行和操作不够明朗,同时法律完善不够及时;并且在实际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力度不够,依然普遍存在追求眼前利益的行为发生。

2. 加快推进生态保护的政策规划与实施

政府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必须立足于生态平衡,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深度影响,要建立资源供求市场。近几年,株洲先后制定150多个政策性文件,在全省率先探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建立“(1+3)X”农村社区治理新模式等,多维运用财税、金融、价格、信贷等各种经济手段,引导和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中,必须坚持“谁破坏谁负责,谁浪费谁付费,谁节约保护谁收益”的原则,切实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地方各级政府还可以根据自身财力,建立地方特色的生态补偿制度。具体可以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征收生态补偿金、给予政策倾斜、优惠待遇、减免税赋和财政补贴等方式实现。株洲将建立生态补偿市场化模式。

4.加强资源税制改革创新。我国目前资源税制存在较多问题。税目过窄,税负过轻,缺乏资源自由市场,资源产权不明晰、资源税费结构不合理,这都会导致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所以要尽快创新和改革资源价格机制,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和征收程度,优化资源税费结构;要建立明晰的资源产权制度,强化各级地方政府的资源管理权责。(作者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运营管理学院)

此文是由刘连香主持的株洲市社科联课题“基于财税视角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为ZZSK1385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罗波阳.长株潭_两型社会_建设改革试验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2008(9)

[2]廖杰.长株潭生态文明建设研究[C].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6)

[3]谷树忠.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1)

第4篇

关键词:家族企业;管理模式;路径选择;发展阶段

一、家族企业管理模式

(一)家族化的管理模式

家族企业处于创业阶段的发展状态时,由于自身发展水平、综合竞争力相对较低,加上内部人员的思想意识、未来的期望等高度集中,确保了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家族化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中的股权结构是单一的,领导权威主要集中在家族成员之间,通过家族成员彼此间信任程度的加深,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家族化的管理模式适用于创业初期、有着一定资本的企业。其优点是:一定时间段内管理效果好、管理成本低,可以强化内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缺点是:管理模式单一,家族化思想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

(二)互信共治的管理模式

互信共治模式是指职业经理人和家族股东之间互相信任,共同控制企业,分享管理权的治理形态。在这种管理模式推广的过程中,职业经理人与家族股东彼此信任感的增加,将会逐渐地扩大企业的产业规模,保持企业良好的竞争力。在这种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家庭成员与职业经理人通过各种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实现了企业管理权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股权多样化的具体要求。深入推进互信共治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水平,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决策风险。互信共治模式适用于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不断扩大自身业务范围的企业。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战略决策合理性强、风险共担、保持企业良好的竞争力;缺点是:存在着信任危机、职业经理人的决策影响着生产计划的实施、企业的整体竞争水平有限。

(三)职业化治理模式

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势,将会构建外部信任为基础的职业化治理模式,树立管理者权威的同时实现了职业经理人决策的专业化,减少了企业战略决策制定过程中家族成员的干扰。在职业化治理模式的影响下,企业市场经营活动开展中的投资风险预控机制将会得到不断地完善,对于企业股权结构的优化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职业化治理模式适用于业务范围广、综合竞争实力强的现代化企业。其优点是:风险分散、管理效果好、保持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点是:对于不同部门的职能作用要求高、管理范围涉及广、有着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家族企业职业化治理模式与其他两种管理模式的比较如表1所示。

二、家族企业管理模式路径的有效选择

(一)优化治理结构

结合现阶段家族企业整体的发展现状,可知某些影响因素的客观存在,对于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带来了潜在地威胁,影响着企业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的具体要求,突出家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优化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促使企业的发展目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得以顺利地实现。措施主要包括:(1)转变传统的经济效益增长模式;(2)突出职业经理人的重要地位。(3)加强管理制度创新。

(二)构建完善的共同治理模式

加快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步伐,需要对企业传统的管理观念及产权方面进行改革,实现共同治理模式的有效构建,促使企业实际的发展道路能够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整体发展要求,在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的调整步伐。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家族企业做到:(1)加快企业产权及文化方面的改革速度,逐渐实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逐步分离;(2)实现各种信息资源及管理权限的共享,在分散企业市场投资风险的同时增强内部结构的稳定性;(3)实现职业经理人与家族成员之间互信模式的构建,促使双方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三)突出“互信、共享、共治、多赢”的发展目标

在可靠的信息化技术支持下,家族企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突出“互信、共享、共治、多赢”的发展目标,实现战略新模式的构建。在这种发展目标的支持下,可以实现管理权共享、经济效益共享、投资风险共享,从而为各种管理决策制定合理性的增强提供可靠的保障。结合这种发展目标的具体要求,需要家族企业在全新管理模式的构建中成立独立性较强的监事会、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完善相关的契约治理机制,实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战略目标。

结束语

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形成及路径的有效选择,与其自身的发展理念与经营特点相关。在当前市场竞争形势的影响下,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系着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正确地看待家族企业路径选择的相关内容,可以为现代化企业战略规划的有效制定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任坤花.我国企业家族管理模式研究与新路径选择[J].财经界:学术版,2014(35):150.

第5篇

关键词:家族企业;文化创新;SWOT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09-02

1 中国家族企业与其文化根基

家族企业是最古老也最具争议的企业组织形式。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大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据统计,2010年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约为60%,其中95%采用了家族式组织和家族式管理[1]。

家族企业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我国,“家文化”深深植根于国民价值观并渗透于家族企业的运行与管理。学界普遍认为,我国家族企业是在传统文化尤其“家文化”的根基上完成其企业文化建构的,“对华人家族企业内部治理产生更多实质影响也是中国社会中的家族伦理”[2]。家族企业的文化有何利弊,家族企业如何通过文化创新实现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这是家族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目的所在。

2 “家文化”的SWOT分析

家族企业较为经典的是学者钱德勒的定义: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层人员的选拔方面[3]。笔者将运用SWOT模型分析其在家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分析其新形势下的创新路径。

2.1 优势分析

2.1.1 决策的快速性和目标的统一性 决策者做出最优决策的关键是产权制度对决策者的约束,即是决策者须对决策后果负责。家族企业产权制度的特征是家族成员拥有企业财产的所有权,企业的所有权和决策权合一,使得决策者谨慎决策,不存在经理制公司常见的偷懒、疏忽、作弊的行为。[4]

2.1.2 集权制降低了成本,增强可控性 家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都集中于创业者一人,不存在成本的问题;当企业家族成员拥有更多股份而把经营管理的一般职能交给非所有者或非家族成员时,成本也是很低的。企业员工稳定,减少了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顾虑,便于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及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有效防止企业机密和技术情报的外泄。

2.1.3 家本位提高了凝聚力和责任感 “家文化”的家族本位特征决定了企业利益就是家族利益,家族成员就是员工。亲情的粘合,血缘的联系,使彼此间更融洽,行动上更一致。他们为家族企业生存全力拼搏,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远非外人可比。

2.1.4 管理灵活,人员成本低 大多数家族企业的规模不大,运营机制灵活,能较好地适应外部变化。“家长”的权威由其辈分及德才决定,领导地位十分稳固。而且,企业层级较少,富有弹性,上传下达迅速,节约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决策执行力。

2.2 劣势分析

2.2.1 集权式管理不利于决策科学化 由于权力集中、决策专断,企业对“家长”过分依赖。企业的荣辱安危系于一人之身,缺乏制度制衡,成为家族企业的顽症。另外,企业内部主要以“人治”方式进行管理,易形成对以往成功做法的迷信,造成路径依赖。

2.2.2 内外有别的文化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利用 “区别于西方基于‘信心’之上的普遍信任,我国家族主义信任是建立在‘忠诚’之上的”。企业主通常会采用关系、能力及忠诚度三个指标,将企业员工分为“自己人”与“外人”[5]。信任的内外有别,一方面阻挠了外部专才的引入,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意味着企业中的地位和报酬,由员工与决策者之间的亲疏远近决定的,易引起外来员工的不公平感,挫伤其积极性。

2.2.3 家族本位的排外性损害治理效率 主要表现为下述方面:①家族利益至上容易侵占中小股东的应得利益,出现公司财产权利的变相转移,影响外部股东的投资意愿。②企业自身的组织理性和家族利益会出现冲突,企业发展受限。家族企业的成长过程实际是以“家”文化为代表的家族利益与以“利润”文化为代表的企业利益博弈的过程。

2.2.4 血缘为本思想加大代际传承风险 对于西方的家族企业来说,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尽管也很重要,但是他们更多的是把 “接班问题”作为战略问题来考虑,至于接班人的身份是“自家人”还是“外人”并不是最重要的议题,而受“家文化”影响的华人家族企业创业者,大都早早预定了接班人选,如李嘉诚在儿子李泽钜、李泽楷很小的时候,就在开董事会时为他们设了专门的小座位,让其从小接受训练。现实中,家族企业一般不从外部市场上公开招募“掌舵者”,局限于家族内部寻找,“子承父业”是其主流方式。内部代际传递限制了择优范围,可能导致企业的衰败,出现“三代消亡”的现象。据统计,约30%的家族企业能成功地继承到第二代,约有10%的家族企业可成功延续到第三代[6]。而华人世界历来流传着“富不过三代”的带有宿命的说法。

2.3 机会分析

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政治的保障。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私有财产的保护;二是民营企业家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的政治环境得到改善。在民营企业的定性上,有了比过去更为宽松的尺度。私人合法财产的保护也于2007年被写进了《物权法》。此外,随着民营企业家的地位的提高,以及社会对民营企业在就业、创造社会财富上的认可,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法规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如2005年颁布实施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5月颁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同时,民营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也获得了社会认可,为它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社会观念基础。此外,接受在职MBA、EMBA培训的民营企业家的增多也为家族企业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2.4 威胁分析

与发达国家的成熟的要素交易市场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经理人市场等还很不成熟。其次,国家着手正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民营企业面临门槛高的问题。首先是行业准入门槛高。据统计,全社会有80多个行业,允许国有资本进入的是72个,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个,而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的只有40多个。再次,创业门槛高。世界银行《2010年营商环境报告》对全球183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评价显示,我国开办企业的便利程度排名世界第89位[7]。我国创办一个企业要经过十几个程序,历时三十几天。最后,中小企业还面临税收及税外负担重、融资难、国际市场萎缩、经营风险加剧等挑战。

3 “家文化”的创新路径

3.1 打造开放的大家庭文化

封闭性是家族企业文化的特性,尤其是在家族企业初始阶段。伴随企业产权的稀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家族管理色彩的淡化以及家族企业经营领域的扩大,封闭的企业文化的局限将日益突显。因此,在进行文化创新过程中,应注重打造一种大家庭文化,实现从“任人唯亲”向“任人唯贤”的理念转变;实现由“重关系”文化向“重契约”的文化转变。同时,在不危害家族长远利益的情况下,尽量尊重制度,谋求家族企业管理者的人格与现代管理理念的契合。

3.2 吸收国内外优秀的文化精华

家族企业文化受儒家家庭伦理影响至深,理应借鉴和吸收其他学说的优良理念,如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理念等,以兼爱精神强化家族企业的凝聚力、以尚贤气度增加家族企业的开放性、以节用品格催生家族企业的归属感[8],弥补家伦理的缺陷。此外,由于外国家族企业历史悠久,业已形成相对成熟的模式,对我们文化建设有借鉴价值,也应参考学习。

3.3 国家和社会也应完善相关市场和体制建设

为了民营家族经济的成长,政府应完善资本市场,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强化法律治理与契约治理,促使家族企业由封闭走向开放。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能够科学合理地评估人力资本的才能与价值;完善的资本市场能够解决家族企业的融资难题。两者家族企业文化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运行基础,但两者能够发挥作用依赖于完善的法律制度。法律制度规定的运作规范、威慑力量和惩戒措施是保证委托人利益和人利益不受侵犯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杨仕省.非公经济发展路径 民营经济 GDP占比超60%[N].华夏时报, 2007-10-06.

[2]杨光飞.家族伦理、家族愿景和华人家族企业的内部治理[J].伦理学研究,2010(1):40-48.

[3]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陈躬林.家族企业:有待于正确评价的企业制度[J].东南学术,2002(1).

[5]郭跃进.家族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6] File, K. M.,& Prince, R.A. Attributions for family business failure: The heirs perspective[M]. Family Business Review. 1996(2).

第6篇

[关键词] 城市社区 治理模式 创新路径

一、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内涵

1.社区治理的内涵

社区治理是指以社区地域为基础,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它体现为社区范围内的不同主体依托各自资源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模式。正如美国政治学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说“社区治理通过借助既不同于国家也不同于市场的制度安排,可以对某些公共资源系统成功地实现适度的开发与调适。它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成为国家和市场手段的补充”。

2.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内涵

所谓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就是一个改革过程,就是对社区管理公共事务的理念、方式、体制、制度等等进行重新设计和运行的过程。在社区的治理模式框架中,所有的内容发生了变更,都可以称之为治理模式创新。如果我们结合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来考察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则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可被定义为:引入新的治理因素或对原治理模式进行重构。

二、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框架

城市社区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我国城市管理体制、民主政治建设、公共服务的供给与运行及社会稳定与发展,更涉及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元结构的关系调整。正如上文所说,社区治理中的任何要素发生了变动,都可以称之为革新。因此,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就是一个系统,是多维度的集合,其涵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治理要素的内容,笔者构建了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框架,认为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应该涵括治理目标的创新、治理理念的创新、治理主体的创新、治理结构的创新、治理方式的创新和治理过程的创新等若干层面的创新。

三、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路径

正如上文所说,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是一个多维的架构,这个多维的架构,为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提供了选择路径。

1.城市社区治理目标创新:构建社区善治的导航目标

社区治理模式创新,需要正确的目标引导。正确的目标,使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有了方向,有了航标。笔者认为,我国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走向,应该是通过创新,实现良好的治理。因此,善治是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目标。那么何谓社区善治?所谓社区善治,就是长效的、良好的社区治理的治理。它是使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区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

城市社区善治的目标和测量指标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基本要素:第一,合法性,即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第二,透明性,即社区信息的公开性。第三,责任性,即与某一特定职位和机构相连的职责及相应的义务。第四,法治,即所有人都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五,回应,即公共机构和管理人员要对社区居民的要求做出反应。第六,有效,即管理的效率。善治实际上是政府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善治表示政府与社区或者说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合作。善治有赖于社区居民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没有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至多只是善政,而不会有善治。城市社区的良好治理涉及社区经济、环境、资源利用、居民意识、民主管理、生活质量等的综合平衡发展。

2.城市社区治理理念创新:树立参与、和谐、服务的治理理念

社区治理模式创新首先要从理念或价值层面上入手,社区治理的核心理念是参与、和谐、服务。也就是说,通过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努力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共同享受创造的成果。社区治理理念是对社区治理活动合规律性和合价值性的认知定势和认知运行模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思维模式,这就决定了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创新是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先声和基点。城市社区应以新的治理理念为指导,进行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创新。

(1)社区治理的参与理念

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理念之一,是变革传统的基层管理理念,强调社区成员的治理参与性。所谓社区成员的治理参与性,是指社区各类成员要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制定决策中去,以不同身份参与到社区治理活动中,并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了安排者、生产者、监督者等不同的职能。社区发展的各项规划、社区建设的实施,以及社区事务的处理等都必须体现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与居民的要求相适应。

社区治理参与理念的树立,需要社区居民公民意识的建立,需要不断地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逐步培育“参与共享、互助共进”的理念,提升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行为。因为能否有效地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是否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成熟的社区理念。社区公民参与意识和公民精神的培育需要适宜的生长空间和土壤,因而,政府一方面要抛弃管制和包办的做法;另一方面,要提供更多政府与公民合作、沟通的平台。

(2)社区治理的和谐理念

正如我们在前文所说,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目标是实现社区善治,通过社区善治,使得社区和社区内成员都得到壮大和发展。为此,建设和谐社区是善治目标下的应有之义。所谓和谐社区是指基于法律框架和道德约束,以人为中心的人、自然与社区的协调统一。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奉献爱心是和谐社区的精神理念。也就是说,创新型的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将建设政通人和、经济繁荣、居民生活幸福、社区功能不断完善的社区,一个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发展、充分实现社会正义的社区,一个人与自然平等发展、和谐统一的社区。

(3)社区治理的服务理念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永恒主题和生命力所在。社区治理模式无论如何变革,强化社区服务都是核心的理念。社区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使社区内的所有成员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而这种全面发展的实现,则有赖于完善的、良好的社区服务。社区的所有工作都应当围绕社区居民的需求来开展。因此,我们应当变革原有的“小社区服务”理念,树立“大社区服务”的理念,看到社区服务已经不仅仅是福利性质的扶贫帮困和志愿服务,它还涉及到社会保障、基层政务、公共服务、社会工作、第三产业、互惠交换等领域,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综合服务体系。

3.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创新:构建多元参与的治理主体

传统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治理主体单一,这会造成权威统治。而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则使治理过程民主化,使治理决策科学化,治理结果合理化。Hayek说:“我们每个人在做自己要做的事的时候,彼此产生了协调,这种自发式的协调所产生的秩序,足以证明自由有利于这种个人行为,可称之为自由的行为,因为它不是上司或公共权威所决定的。个人所需服从的,是法治之下的法律,这种法律应是无私的普遍的有效的。” 所以培育社区非营利组织,提高居民的组织化、社区化程度,构建多中心秩序,无疑将是社区治理模式的理想选择。社区本是多元主体的聚合体,因此社区主体多元化是社区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趋势下,除政府以外的非政府组织、企业、社区部门和社区居民都可以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不同主体在对社区事务的管理中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相互合作,共同为社区建设出力。

多元主体治理模式下,所有社区利益相关者都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即与社区需求和满足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联的个人和组织的总称,包括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社会中介组织、驻社区单位、居民等。他们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共同管理。社区参与者之间进行适度分权,不通的社区参与者被授权拥有与其角色相对应的社区决策权、管理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社区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自愿平等合作关系被强化,凭借合作网络实现各个主体间的协调和沟通,实现治理机制与治理理念的转变。

4.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创新:构建合作共治的治理结构

所谓社区合作共治,是指社区治理多元主体间以伙伴关系为基础,在治理中相互关怀、相互协调、相互交换资源并通过合作而达到社区治理目标的治理架构。

在合作共治的治理架构中,各治理主体的“平等性”被强调,治理主体因面对需要解决的社区发展共同问题、社区公共事务这―共同客体而相互需要,由若干个“我”构成为“大我”、“我们”,构成为共同体、共同主体的内容。合作共治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于正确处理好互为治理主体的主体间的关系,其核心内容是治理主体间如何相互协调并达成目标的一致性,寻找达成目标一致性的路径。治理主体间的平等、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网络化联系、价值认同、对资源的相互依赖性、对治理规则的认定是维系多中心治理的基础。

其次,社区共治是互惠基础上的合作。社区共治是借助科层制、市场机制、合作机制、组织间网络、自组织制等混合机制,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共同管理。这种共同治理的实质在于互惠基础上合作关系的建立。互惠规范的确立,有利于建立多元主体之间的伙伴关系,才能使合作得以持续发展。

再次,社区共治是权力与权利的结合。社区共治是公共权力的分散化与公民权利的民主化为基础,实现了权力与权利的结合。社区居民有权参与社区事务的治理,特别是随着社区居民民利意识的增长,权利的诉求逐渐转变为一种对社区发展治理权力的追求,要求参与到公共权力体系中,实现对社区事务的治理。

5.城市社区治理方式创新:向自治化、制度化、综合化治理演进

(1)社区自治是社区治理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创新的社区治理模式下,必然要求采取“自治”的治理方式。自治型社区治理方式,需要服务型政府的出现。政府管理理论认为,社区的治理结构取决于政府的主导:一个管理型的政府,其基层管理也必然是管理型的;而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其基层管理也将是自治型的。所以在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公共服务型政府,收缩政府管理战线,避免把社会事务管得过严,理得过宽,统得过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积极促进社会力量的壮大,促进公民社会的实现。

(2)制度化的专业治理是社区治理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社区治理方式,由于一些制度性的缺陷,使社区日常事务管理,很多主要是依靠经验进行。这种依靠经验的非制度化管理,使社区活力受到抑制,难以有更大的发展。随着新的治理模式的创新出现,必然要求经验式治理方式向制度化治理方式演进,新型的专业化治理要求应运而生。专业化的发展要求社区治理的技术化、制度化和专门化,特别是在社区服务的提供上,需要专门的技术型、知识型人才,单单依靠社区自身可能满足不了对这些人才的需求,外聘职业经理人实现对城市社区的专业化治理正逐步成为一些发达地区社区的选择。

(3)多层次的综合治理是社区治理方式转变的必然方向

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的治理是执政党一元化的单向治理,社区居民与其管理者之间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在文化上表现为大众行为的趋同性和意识形态教条化。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社区各类问题(流动人口问题、老龄化问题、就业问题、环境问题、康乐问题等等)的产生,催生着城市社区治理向多层次、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在居民自治的基层民主治理试验之外,社区多种多样的中介组织、自治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等都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关心公共事务、参加公益活动、参与决策、对社区建设进行监督评估等,使社区治理向多层次的综合治理演变。

6.城市社区治理过程创新:由行政控制向民主协商演变

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在传统的“两级政府,三级控制”的治理模式下,社区治理过程通常表现为行政控制,公安、民政、疾病预防、消防、交通、计划生育等政府部门对社区治理进行渗透,它们根据自己的权力、职责在社区建设中找到参与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而创新的社区治理方式,要求治理过程向民主协商演变。这是同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架构的共治性向吻合的。社区共治架构下,多元的治理主体间既不可能是行政命令机制,也不可能是市场交换机制,而应该是多方协商机制,并通过制度使协商机制规范化、定期化和有效化。治理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有关各方达成共识,而达成共识,必须依赖于良好的沟通与协调。一方面,参与治理的各个主体之间需要进行沟通协调;另一面,在治理主体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也要进行有效分的沟通协商。社区事务的多方协商,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比如通过定期召开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咨询会和议事会等形式,对涉及具有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的社区事务进行议事协商、协调联络、监督评议,充分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汇聚民力,规范社区成员参与共同治理的议事规则、工作制度,逐步形成合法、合适的社区民主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王青山 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

[3]斯蒂格利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1998

[4](美)理查德・博克斯.公民治理[M].孙柏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6)

[6]郭 强 陈井安 李 良:我国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机制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5(6)

[7]F・A・Hayek.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8]翟桂萍:社区共治:合作主义视野下的社区治理[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D422.6;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2

0 引 言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指的是在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领导下,由众多村民参加,规定社会行动、调节社会关联、缓和社会冲突、处理社会难题以及维持社会治安的活动。与广义上的社会治理相比,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更加贴近于现实社会,因此,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更加有利于村民。

1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1.1 垄断问题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严重的垄断问题,特别是部门的垄断状况更是频繁发生,导致各活动分开进行,效率非常低,由此造成农村基层社会工作者的公共观念意识日益降低。其次,农村基层中缺乏一些固有的社会项目,而政府机关中却拥有充足的项目内容,政府和农村基层严重不统一,进而使政府机关的项目得不到更好的运用,进一步拉大了农村和城市的发展距离。

1.2 脱节问题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脱节问题,主要是由政府机关带动的,政府自身直接渗入与间接调节之间出现脱节问题,换句话说,政府只关注直接渗入功能而忽略了间接调节的发展。由此导致农村基层组织严重脱节于社区组织,也就是只关注城市居委会的建立而忽略农村村委会的培养,使居民治理观念严重欠缺。

2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必要性

2.1 建设国家治理系统的根基

我国的国家治理系统属于非常繁杂的集体构成,涉及数目繁多的主体项目,比如:大方面的政府机关治理,稍微小方面的社会单位治理还有最本质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等,都是国家治理系统的部分。

从根本上来说,社会治理系统的创意之处就体现在由传统意义上的“大的政府,小的社会”转向成最新出现的“小的政府,大的社会”。其实,要想从本质上达到我国倡导的“大的政府”状态,务必要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的作用,把政府的治理、农村基层的自治及社会单位的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注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因此,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属于我国国家治理系统的根基,必须要奠定好根基才能够建造出稳固强壮的国家。

2.2 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据了解,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政府机关都是社会的管治者,经常运用自身的各种权力,拟定相关策略,对社会中的一些行为进行管理,有时甚至是强制管理。后来,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取代了计划经济,在社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管治者身份的政府渐渐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迫使管制型政府朝着服务型政府发展。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对于建造服务型政府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将人的利益当成首要利益,牢记“以人为本”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理念,要带动村民的自治;其次,政府机关要适度下放权力,给农村基层相关部门更多的治理权。另外,当真正实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时,乡里或镇上的负责人要适当将相应的权力转交到具体村民委员会手中,拟定策略时要以遵从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更好地促进服务型政府的设立。

2.3 能缓解多种社会冲突

当我国迈入社会体制转型的快速发展期,急速化的发展势必会造成许多社会冲突的出现,比如:社会上欠缺完善的保障系统、强迫房屋拆除、工人的工作配置不恰当等矛盾,综合分析这些问题发现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基层农工的权益得不到很好的庇护。

著名科学家科塞提出了“安全阀”理论,指出应该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来缓解社会上的多种冲突,维持社会的安稳秩序。他指出,通过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能够缓冲社会中各种大小冲突。

3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探索

3.1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具体方向

经过多次调查与考究,得出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整体方向和目的是完善我国治理系统与提高治理实力。农村基层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系统的完善与实力的提升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基。在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方向是,在国家适度调控的基础上,灵活推行村民自治,由此实现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以及推动我国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发展。其实,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就体现了农村基层和当今社会身为治理者的多样化,其整治构成渐渐脱离单一的政治化监控,朝着互相调节、资源共享的方向发展。另外,该方向也彰显出社会治理机制的理性化及治理手段的民主化等,以便更好地达到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目的。

3.2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方向的详细内涵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详细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治理主要负责人的非单一化,也就是我国农村基层自治的负责人除了政府部门以外,其余的非政府机关,像公司单位、村委会或居委会、村民或居民等都可以变成社会治理的主体而非客体。而且,这些能够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角色在具体的范畴内都拥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都可以根据自身的观念促进其余各种组织间的调节。第二,社会治理的构成呈现网格化趋势。如今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不再是以往那样的单一化模式,而是扩展成了各个治理对象的网格式路径,重新打造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手段方式,更好地促使政府机关和农村基层之间权益和权力的配合与调节,进而提高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实力和水准。第三,社会治理的机制更加理性化。正式实施该方向举措时,政府进一步改进和健全了多种机制与策略,以便推进自身在管制活动进展中的程式化与理性化等,从而提高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固定性、坚守性与理性化。第四,社会治理更加民主化和法律化。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社会治理也重点要求公民要根据法律有秩序地参加民主,要将法治当成准则与根基,经过观念、机制与科技上的创新,进一步带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手段的法律化与民主化。第五,社会治理使用的科技更显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科技的进步,现代高科技产品数量繁多,高科技技术手段也是更加先进,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也使用了基于电子网络的当代高科技手段,将其运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率。

4 结 语

本文通过探讨在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尚且存在的问题,认识到进行社会治理创新的必要性,最终得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和目的。其实,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事情都在变化,同样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对其实施的创新程序也不应停止。当对于农村基层的社会治理构成进行改革时,不单单要限制在政治与社会上,还要更多的关注农村基层的发展,防止出现因策略不当而发生工作成效降低问题。同时,我国要善于综合协调农村基层的内外部组织单位,时刻加强农村基层本身的公共服务意识和成效结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凯强.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矛盾及其创新探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7).

[2]孟秋菊.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的基层社会自治创新路径探析――以大竹县庙坝镇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4).

第8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处理路径;有效模式

近十年来,随着现代人群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医疗环境的要求也有了明显上升,所以我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医疗纠纷是指一种基于医疗关系而产生的医患间争执,而医患关系是由于健康需求的不同,从而出现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但由于医患之间对于专业知识的认知差异较大,所以多数情况下,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往往较低,导致目前医患关系较为紧张。所以在本次研究中,探讨完善公立医院医疗纠纷的处理路径的有效模式,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 年4 月至2016 年4 月我市某医院所发生的医院医疗纠纷数据作为对比,在2016 年4 月至2017 年4 月间进行有效医疗纠纷管理路径。在两组时间段内,均选择200 例就诊患者进行医疗纠纷调查,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具有正常认知功能,能够理解本次研究内容。

1.2 方法

首先来说,应当对医务人员进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患纠纷解决能力。在进行培训时,应当对医疗纠纷调解团队和医疗人员,开展人文精神以及伦理学的培训,这样能够引入同理新概念,使医务人员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进行考虑,了解患者心中所想。同时还需要在医院中开展定期的专业培训,加强调解员的调解能力,培养相应的服务理念,以应对各种医疗纠纷。

同时医院还应当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搭建相应的沟通平台。由于患者往往对医学知识较为缺乏,所以导致医患双方的沟通较差,基于这种情况,医院应当通过各种方式搭建医患之间的沟通平台,使医务人员能够告知患者相应的医学知识以及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使患者也能够了解到医务人员的困难和责任心,通过双方了解的方式来缓和医患关系,从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建立完善且有效的医患纠纷解决渠道。就目前来说,医患纠纷的主要解决途径为民事诉讼或医患双方协商而达成,但这两种解决途径均有一定的弊端。所以如何加强合作,对医患纠纷进行高效解决,是目前医患纠纷的重要难题。医院应当通过借助多方平台的方式,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使医疗纠纷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1.3 评价标准

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医疗纠纷的总次数,并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全程记录医疗纠纷的时间,记录其解决的平均时长。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 或是SPSS19.0 处理,其中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

2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有效医疗纠纷管理路径后,医疗纠纷的发生状况为12 (6.00%),显著低于采用有效医疗纠纷管理路径前42 (21.00%);并且在开展有效医疗纠纷管理路径前的医疗纠纷平均解决时长为(76.4 ±8.1 )d,而在开展管理后的平均解决时长为(39.8 ±11.6 )。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想要彻底的解决医疗纠纷,发生在目前临床上还难以完全实现。所以在进行各级医疗机构的管理时,应当通过搭建医患认知平台,强化患者对医学的认知力,从患者的角度,使患者能够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方式和责任心。另一方面也需要引入同理心理念,使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水平进行了解,加强医务人员的人文和伦理基础培训工作。在发生医疗纠纷时,也需要根据各个医疗纠纷的不同特点,采用个性化的处理途径,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双方明确的解决意见;如难以达成一致,也应当采用最合理的途径对医疗纠纷进行彻底解决。

综上所述,对公立医院采用有效医疗纠纷处理路径,能够有效降低公立医院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同时也能够缩短医疗纠纷化解时间,为构建和谐的医疗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琳.医院医疗纠纷处理路径的实践探究[J].农家参谋,2017(21):291.

[2]胡晨. 县域二级医院医疗纠纷处理困境及治理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第9篇

(一)树立人本增值内部审计观

观念创新是理论与实务创新的基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物本风险内部审计观亟待向人本增值内部审计观转换。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投入企业后即形成人力资本,是一种富有创造性、价值增值性和可开发性的战略资本。工业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管理重视“物”和由此衍生的“物”的风险,资本保全是企业经营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企业把收入、利润、E-VA、企业价值等物化财务指标作为企业的经营目标,物质资本的逐利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个阶段的内部审计多聚焦于“物”的风险控制,例如舞弊风险、流动性风险、营运风险、市场风险等。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更加重视“人”和人的价值,重视约束与激励并举。物质资本只能转移价值,而依附于人身上的人力资本则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树立人本增值内部审计观,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关注点从风险管理系统,进一步扩展到价值管理系统。显然这里的价值已经不只是经济价值,而是扩展到社会价值乃至环境价值。人本增值内部审计观要求内部审计业务覆盖商业生态环境分析、人本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知识资本风险管理、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优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等。

(二)构建战略导向的公司治理内部审计模式

内部审计管理体系应当实现风险控制关口向战略决策前移[2],治理与管理并重是内部审计发展新趋势。从账表导向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审计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和市场竞加剧,完善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效率及实现战略目标,是企业治理层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构建战略导向的公司治理内部审计模式,是内部审计实现其高级咨询职能的重要手段。治理导向审计相较于风险导向强调的是另一种分析路径,即以治理分析作为审计的基础程序、以完善全面风险治理为审计目标[3]。该模式继承了前导性分析的趋势特征,对治理水平及战略系统进行分析,准确把握内部审计重点和风险点,有利于有效运用审计手段和方法,推进企业战略的科学制定及有效执行,同时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提升治理效率。战略导向公司治理内部审计融通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三大环节,并与战略密切关联,能够显著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审计切入点高、辐射面广,审计范围既覆盖全局,又体现战略重心。战略导向的公司治理内部审计的主要审计内容包括:治理结构审计、治理机制审计、治理行为审计、战略制定与执行审计、权力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

(三)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文化审计

的文化战略思想要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文化是组织发展战略的基石,既是控制环境要素,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控制机制。文化战略落实在企业微观层面,要求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文化是企业文化在内部控制中的体现,是控制社会责任风险、提升企业声誉、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文化包含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和企业文化三个维度,是社会责任文化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机合成,或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和企业文化的有机合成。QHSE(QualityHealthSafetyandEnvironment)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都可以而且应当纳入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框架。内部审计应当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文化的评估制度,明确评估内容、方法和程序。从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方面来开展评估工作,重点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文化的价值观塑造、社会责任组织架构、管理层重视程度、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系统运行情况、员工态度与行为、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文化的认可度等。通过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文化审计,帮助企业对构建社会责任文化体系做一个长远整体的规划,将企业社会责任文化从各个层面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融入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同时帮助企业寻找社会责任和营运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使制度控制与文化控制相得益彰。

(四)开展基于知识资本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

围绕知识资本建立竞争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开展基于知识资本的核心竞争力审计的诉求源于两个方面,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维持和更新等重要信息的需求将日益增加,企业内部治理层和管理层也急需这方面的信息来帮助企业进行自我诊断分析,寻找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5]。资源不等同于能力,更不等同于核心竞争力。传统内部审计过多关注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资源审计,但对于能力审计,尤其是基于知识资本的核心竞争力的审计十分欠缺。内部审计不只是企业的卫士,更应该成为医士乃至谋士。开展基于知识资本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知识资本审计。包括对人力资本、商誉和其他知识资本的审计,不仅考虑知识资本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而且考虑不同知识资本之间的关联和协同性。第二,知识资本和财务资本的配置和运营审计。两者在性质时间、规模等维度是否匹配,综合资本的运营状况。第三,核心竞争力审计。各种资本的配置和运营情况是否能够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否对企业战略起到支撑作用,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核心竞争力审计有助于形成和巩固企业的核心价值链网络,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提供支持。

(五)大力发展信息化内部审计

大数据、信息化技术与平台的大量应用,将会给企业内部审计带来质的飞跃。信息化内部审计主要是对信息化内部控制和信息系统进行审计,“信息系统”是企业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内部控制进行集成、转化和提升所形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7],“信息系统审计”是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对组织的信息系统及其相关的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和流程所进行的审查与评价活动[8]。一些世界跨国公司发射商业卫星,建立全球联网数据库系统,在信息采集、分析、控制和利用方面,凸显了强大的技术优势。我国如何发展信息化内部审计?首先,推进业务、财务、管理和流程的信息化,构建与企业整体信息化环境相适应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实现对业务的全面联网查询、数据自动采集和远程实时监控。其次,加强对信息化系统开发、运行及维护的审计,关注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再次,实施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组织与管理,瓦解信息孤岛,通过多元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内部审计人员从原来的财务报表审查延伸到对企业整体的审计。最后,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构建各类审计分析模型和审计中间表,通过软件、程序、系统、网络等实现快捷审计和实时审计。逐步使内部审计信息化适应知识经济环境,最终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同步发展。

(六)全面推进内部审计国际化进程

知识经济是全球一体化经济,各种资本、规则、文化、劳动和技术等要素都在跨界联姻,不断融合。知识的生产、共享和利用跨越时空,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各种资本要素的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提供了平台,例如混合所有制的资本运营模式就对传统内部审计提出了挑战。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在经历了规范化和职业化后,信息化和国际化将成为下一轮内部审计价值增长的动力。我国积极推动内部审计国际化,有助于提高我国参与内部审计国际事务的话语权,为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化竞争奠定基础。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应当积极考取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等执业职格证书,掌握国际内部审计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走向前台和融入到国际化潮流的内部审计师,提升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制定话语权,向国际内部审计同仁传达我国内部审计的主张,促进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的交流与互动,提高我国内部审计的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另外,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法律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内部审计人员须警惕来自国际的各种风险,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提供支持。

(七)结语

第10篇

如在企业日常运作中一旦遇到问题,企业管理就会下达命令,下属员工无条件服从并解决问题。再次,企业行政管理具有纵向性,一般来说,企业的行政管理是自上向下进行。一般由上级向下级命令要求。最后,企业的行政管理是为了企业更好发展,是为实现经济效益,所以企业行政管理具有盈利性。

当前我国企业在行政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企业行政管理理念陈旧落后,不适应新时期经济环境。在大多数企业,行政管理类似于政府机关的管理,在性质,目的,方式等方面如出一则。出现了衙门作风,人浮于事,人员冗杂,机构臃肿等问题。二、行政管理的内容狭隘,只是简单将管理工作关注在办公室管理,文件存档,后勤事务的管理,没有将行政工作上升到企业整体发展的层次。三、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行政工作只是围绕具体的事务展开,对行政人员和工作没有系统的培训和安排。这些问题都决定了在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亟需探寻一条新路子,方能适应新的经济和竞争环境。

2企业行政管理新思路

2.1企业行政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发展运行的中枢,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行政管理涉及到企业运行的整个过程。当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激烈,企业行政管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为了在竞争中更好的成长,企业应当加强企业管理,更新行管观念,从而提高企业的发展和适应的能力,为企业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企业应该通过建立新的行政管理体系,强化企业成员积极学习新知识,管理阶层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改善企业经营,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行政管理工作展开新思想,加强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协调合作,充分发挥行政工作的效用,可以更好实现企业短长期目标。

2.2企业行政管理创新的路径

2.2.1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这是企业行政管理改革首要任务。企业管理者首先要改变行政管理旧的理念,完善企业型管理制度,加强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建设。现代行政管理要求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的前提,也是行政管理工作有效的保障。其次领导者要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建立新的行政管理体制。这需要决策者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市场以及规范的要求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再次、领导者要不断完善企业行政管理的权利体系。对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有效设计企业行政框架,对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进行强化,有效整合企业组织力量,清晰划分岗位设置和职能,确保权力体系的有效运作。最后,行政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技术的支持,只有不断完善技术体系,方能加强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只有做到以上几点,企业行政管理才能不断进步。

2.2.2创新行政管理的方式。

在许多企业中,一些行政工作者对企业业务不熟悉,在管理中难以与本部门的实际结合,或者有些企业的管理办法仍然比较落后,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以此,在当前的行政管理中要采取新的管理方法和方式。行政管理工作是比较一项综合性较强、比较复杂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可使用现代科技成果,如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办公,使用智能设备存储传递信息,这不仅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同时也有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

2.2.3创新人才储备。

说到底,企业行政管理最终还是要有“人”来完成。这就对企业行政人才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一般包括员工思想心里素质,专业知识,以及工作能力。企业在开创企业行政管理新路径必须将人才因素考虑在其中。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和训练人才。如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根据不同层次人才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致力于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人员,激励管理者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2.2.4构建新的企业文化。

在新时期,企业的管理不能仅仅是管理制度的创新,更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依然需要文化的注入,其中团结协作是要义。因为在企业这个大组织里任何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需要成员们之间的相互协作,企业整体的发展。企业的规章制度主要是约束员工的,只有让每个员工了解企业的文化,感受企业的文化,员工才会由内自外的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为了“家”去奋斗,从而推动企业在和谐的氛围下发展。使得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土囊中,经济全球化环境中茁壮成长。

3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节约利用;一般性方法;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U4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land resources as peopl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undation, is the very important nonrenewable resources. However, in our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 especially in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the process, land resource is always an important problem. And our country is a big population, many people and little land situation has become a reality, therefore, value of land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land resources in China, and economical use of land resources is a very important work. So, the article is trying to save our country land use the general method and the innovation path brief analysis and research.

Keywords: land resources; Economical utilization; General methods; Innovation path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源紧缺的问题凸显出来,成为阻碍我国社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从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看,改变土地资源利用方式,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时期,社会经济结构正在进行转型,土地资源的利用数量和空间布局也在发生明显的改变。但是,我国土地资源较为匮乏,土地资源的利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面对这样严峻的问题,我国应该走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发展道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我国土地节约利用的一般性方法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缺乏,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重视的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对于保证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于此同时,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也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是对土地进行严格管理的关键环节,能够有效的缓解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的客观实际问题。

(一)科学合理的管理用地

我国土地管理部门应该科学合理的管理用地,制定出总体用地计划和具体用地计划,明确耕地的保有量,对各个类型的用地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基本农田进行重点保护,对非农业建设所占用的农用土地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大力宣传节约用地,提高土地资源节约利用的水平。

(二)有效的利用闲置土地

我国土地管理部门应该有效的利用闲置土地,对存量土地应该积极的进行盘活,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我国土地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对存量建设用地资源进行检查,积极的采取一些鼓励盘活存量土地资源的有效措施,从而加强对建设用地的节约利用。与此同时,应该重视的中等级和低等级的产田进行合理的改造,对闲置的土地和废弃的土地进行有效的治理,合理的利用闲置土地和废弃土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健全土地资源收购储备制度

我国土地管理部门应该健全土地资源收购储备制度,加强对土地市场运行的管理。通过建立土地资源收购储备制度可以使土地管理部门能够对土地市场进行有效的调节,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且能够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获取土地,能够对土地的前期开发和储备做好准备工作。

(四)增强节约利用土地的意识

我国土地管理的相关部门应该建立节约利用土地的激励机制,合理的通过价格机制调控土地,通过征收各种费用,例如,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等多种税收,提高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意识。对于个人私自占用土地的行为应该严格制止,推动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对于土地资源的使用者应该适当的增加投资强度,使建筑的容积率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强对建筑立体空间以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从而能够有效的使用土地,形成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意识。

(五)加强对耕地的保护

我国土地管理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的耕地的保护,遵循我国的基本国策,合理的土地资源以及切实保护好耕地。在占用耕地过程中应该采取占补平衡的措施,要认真的规划出应该占用多少耕地,开垦多少耕地。积极的通过进行土地开发和复垦,不断的整理土地资源,尽可能的盘活存量土地增加土地。除此之外,还应该不断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采取节约挖潜并重的土地利用措施,保护好耕地。

二、我国土地节约利用的创新路径

我国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具有土地总占有量较大,人均拥有量较小,粗放利用耕地的情况较为普遍,节约利用土地的情况相当较为稀少,新增加的用地的土地规模较大,土地闲置现象较为严重,地区间土地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多种利益冲突,土地流转受到制度的束缚较为严重。因此,我国土地利用的矛盾是非常明显的,但是节约利用土地的空间非常大,可以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节约利用的方法,创造出新的路径,例如土地规划、配置、流转的相结合的土地资源节约利用的方法。

(一)高度重视土地规划,提高土地规划水平

在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方面,做好土地规划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应该制定出完整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制定土地利用的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以及详细规划。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土地制定改革工作,处理好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平衡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的避免重复建设用地的情况发生,适当的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的分配建设用地,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我国土地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对土地规划,不断的提高土地规划水平,能够严格的执行土地规划,对用地的审批进行严格的控制。做好土地规划工作是实现土地节约利用的前提条件,科学合理的规划土地能源听土地的产出效益。对土地利用进行科学的规划能够对土地资源的合理的分配,达到土地的生态平衡,实现对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除此之外,为了解除节约利用土地过程中制度的约束,应该根据土地节约利用的实际情况,改革相关制度,不仅能够较好的保护耕地和节约利用土地,而且还能完善土地利用制度,是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更加健全。

(二)对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中的利益关系进行合理的调整配置

在进行土地资源节约利用过程中应该对土资源和土地利用中的利益关系进行合理的配置。由于在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方法依靠各个经济主体自觉的进行土地节约利用是非常困难的,合理的进行调整配置能够更好的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但是,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经济利益。并且各个的利益主体之间通常会存在较大的矛盾,因此合理的调整配置各个经济主体的利益能够更好的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以政府征地和被征地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为例,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提高征地标准就可以较好的解决双方的利益冲突,这样可以较好的保护耕地,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合理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可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土地的节约利用。

(三)重视土地资源的流转

土地资源的流转主要是通过土地资源的互换、置换以及循环实现土地资源的流动。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流转能够达到土地节约利用的目标,使地资源增值,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合理的进行土地流转可以使土地利用更加合理,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总之,采用土地规划、调整、流转相结合的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方法,对于实现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总结:

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节约利用的一般性方法恶化创新路径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深刻的认识到我国土地管理部门应该根据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的创新土地资源的管理方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参考文献:

[1]刘勇.实施土地集约利用战略需采取的若干措施.[J].红旗文摘.2005.(8).

[2]张颖.王群.王万茂.关于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同题的思考.[J].广东土地科学,2007.(3).

第12篇

关键词:金融,利率市场化,路径依赖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路径依赖的形成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金融在其长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又形成了一种惯性的路径依赖,这种路径依赖在它产生的当初往往与当时的经济环境是相容的,因而能支持经济的发展,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后,依赖型的路径往往又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要想维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这种旧的路径,或结合新的经济发展特点对旧路径进行改造。当前我国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就面临着既有路径依赖的阻碍作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及整个金融业的改革都至关重要。

我国建国后计划体制下大一统的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在初期为迅速组织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重点建设中是十分有益的,但在经济建设的总量和结构都发生明显变化后,这种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显然已无法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更不用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了。其后虽经过几次较大的改革,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及其他金融市场虽有发展,但仍处于配角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仍相当有限。而根据发展中国家近几十年的经验来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无一不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调整金融结构,提高非银行金融的比例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并且能分散经济增长中的风险。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发展模式一旦确立,就会沿着既定的轨迹和路径一直演化下去,并产生不断自我强化的趋势,即使有更好的改革方案,也会因为昂贵的沉淀成本及其学习效应、网络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等造成的收益递增效应,使既定的路径难以发生改变,形成路径锁定效应,并成为阻碍制度框架变革的保守力量。当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面对的问题正是在这种以银行为主导的既定金融体制下,既要维持经济增长,又要使银行不致因利率市场化改革而遭受损失。然而一项成功的改革,不仅取决于目标选择是否正确,还依赖于初始时选择的路径,一旦路径出现偏差,有可能导致无效率的路径依赖发生(彭兴钧,2002),最终导致失败,并且金融行业改革失败往往意味着更大的风险。那么,利率市场化的路径何在?

二、过去的金融改革未能改变原有路径

1.银行贷款在融资中的比例有增强趋势。金融改革20多年来,尽管股票、债券从无到有,其他融资途径也逐渐增加,单一的银行融资模式被打破,但这种有利于金融改革的趋势并未能有效地持续,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形势出现逆转,从可统计的融资渠道来看,银行融资的比例反而有增强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前几年进入通货紧缩期后,经济增长放缓,为此,国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债发行量加大,而资本市场却自2000年开始萎缩,为维持经济增长,银行在体制;蕊策、短期行为等多种原因下发放了大量的贷款。

2.银行存贷款利差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最终目标是消除金融压抑和管制,让市场力量决定存贷款利率水平,那么,银行存贷款利差必然会逐渐缩小,但我国近年来的实际情况却是存贷款利差不断扩大,并有进一步增强趋势。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一些年份,存款利率为负,有明显的金融压抑。考虑到近几年改革中“先贷款、后存款”的利率市场化政策,实际上商业银行和一些试点的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在发放贷款时利率一般会上浮,而存款利率基本不动,则实际利差会更大,这是建立在压低存款利率基础上的。

3.金融相关比率(FIR)的提高并非金融深化的表现。自戈德史密斯(1969)提出金融相关比率(FIR)这一重要概念以来,不少学者将这一指标的高低作为金融深化的重要标志,然而,一些国家,尤其是中国近年来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FIR的数值又令人困惑,中国过高并继续攀升的FIR值是代表金融深化还是金融抑制?笔者认为这一偏离常态的高值代表金融改革中出现的新的金融抑制,原因如下:首先,计算公式选择上的问题。戈氏的FIR计算公式为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之比,由于金融资产总额的范围难以界定和统计,一般用M2代替,分母则用GDP代替。由于M2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只反映总量上的增减而不能反映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其次,由于我国在住房、养老、子女教育、失业等方面因体制不完善,居民普遍存在巨大的压力,从而为此被迫高储蓄积累,而除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市场不发达,还迫使居民不得不主要选择银行,从而强化了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制,由此导致M2每年较大的增幅,故M2/GDP逐年走高。这种由于制度的不合理,使居民被迫增加储蓄使M2增加,从而使FIR上升就是金融压制而不是金融深化和发展。进一步比较也可以发现,在FIR位居前列的国家币几乎都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制,如中国、日本、韩国等;而即使同一国家,尽管FIR的总体趋势是升高,但在其FIR偏离正常趋势异常走高的时期,也几乎是该国资本市场低迷而银行处于强势地位的时期。

4.非正规金融活动加强。金融发展的另一个表现是非正规金融的融资利率与银行的法定贷款利率的差别逐渐缩小,活动边界也逐渐模糊。即使金融发达的国家,也有大量的非正规金融存在,并普遍遵循这一规律。而我国非正规金融近几年的实际情况表现为:一是活动范围加大,影响扩大。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及银行风险意识的转变,相当一部分融资需求转向非正规金融。二是融资利率升高。最近一两年来,江浙一带民营经济从非正规渠道的融资利率一般在12%~20%左右,有些甚至达到30%左右,而在1998~2000年间,需求量没有这么大,平均利率也在10%以下,而那时正规金融的法定利率要较现阶段的高,这一升一降的双向差幅,显著地表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利差的扩大。非正规金融的加强及利率的升高,表明了正规金融的改革滞后,或者说是金融压抑。在每一轮宏观调控银根紧缩时,最先受影响的都是民营企业,迫使它们转而求助于非正规金融。

三、路径依赖对利率市场化的阻碍

1.金融市场和融资渠道不发达的阻碍作用。我国利率市场化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体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改革的突破口将是货币市场利率的市场化。现阶段虽然已建立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但这一市场的利率并不具备权威性。首先,这是一个被分割的市场,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对进场主体资格和融资额度的限制,剥夺了一大批中小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参与这一市场的机会,它们往往是最需要通过市场融通解决资金矛盾的,而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一批实力雄厚的机构,资金量相对充裕,理论上说是没有多大资金融通需求的,却最有资格参与这一市场,因而这一市场利率反映的只是一个在资金向来较充裕的、以大中型银行为主的半封闭市场的、低于市场真实水平的利率。其次,正因为它的分割性,它割裂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现代市场经济中,利率和资本市场的关系是必须正视和值得研究的问题。

每个细分的金融市场功能不同,服务的对象也有很大的差别。银行信贷市场是一个相对稳健保守的市场,它只能支持那些技术上已比较成熟定型的产业,对那些引领科技创新和进步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因风险过高,且一般没有多少有形资产可供抵押,不合银行贷款要求而望而却步,而后者正是资本市场的专长,我国因资本市场不发达,缺少相应的金融支持,在科技创新和风险投资方面一直处于劣势,不利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不利于加速产业升级换代,与赶超型的金融发展战略不符,结果只能尾随发达国家,用银行信贷市场持续不断地支持那些从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成熟、甚至落后过时的产业,最终沦为世界经济的加工厂,还易固化这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路径。

2.存贷款利差过大的阻碍作用。从最近几年银行的业务和盈利结构看,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赚取利差,大约有85%的利润来自于存贷利差,中间业务和其他收费业务盈利太少,不足15%;而国际银行业中来自存贷款利差的利润一般不到50%。按已设定的利率市场化路径,贷款利率保下限,可上浮70%~100%左右;而被人为压低的存款利率却基本不动,最多可小幅上浮,在目前CPI指数已达5%左右的情况下,存款实际利率为负,致使银行实际平均存贷款利差不断扩大,有的甚至高达七八个百分点,而国际银行业的平均利差一般只有1%左右。我国银行业如此高额的存贷款利差,足以使银行丧失创新的动力而更加专注存贷款业务,并想方设法将一切社会剩余金融资源“拉”进银行,既始终难以改变业务单一落后的局面,又不利于金融资源分流,抑制资本市场等其他金融业的发展,加剧了银行业在整个金融业中垄断独大的局面。高额利差还使得银行有倒逼政府的动机。

政府的初衷可能是好的,让利于国有银行,让其通过高额的利差消化一部分不良资产造成的损失,但结局是造成了过分保护银行、导致银行业份额过大的落后金融业局面。同时这种被锁定的金融路径依赖还使得居民没有多大的资产选择余地,只能将资金存人银行,持续不断的新增储蓄又维持了银行的清偿力和流动性,银行的安全性建立在广大资金存人者的利息损失上,并足以使银行对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丧失应有的警惕,反过来又自我强化了这种银行主导的金融发展路径依赖。

3.产业导向形成的倒逼阻碍作用。许多发展中国家往往以为利率市场化就是放开利率,提高利率,结果导致了高通胀及留下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如南美及部分亚洲国家。由于担心高负债的企业在利率升高的情况下负担加重,我国政府对贷款利率的放开采取了较谨慎的态度,这虽避免了恶性通胀的后果,但对产业结构调整却不利,并形成强大的倒逼机制,阻碍利率市场化。低利率有利于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多为技术含量不高的制造业等,盈利空间有限,但就业容量大,很符合政府短期内求稳定的愿望,但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满足低层次产业的正常运作,维持就业,政府不得不在利率政策上权衡,尽量维持低利率。

4.政府作用不当的阻碍作用。不同的初始条件决定了金融发展可能存在不同的路径依赖,Patrick(1966)区分为“供给引导型”和“需求引导型”两大类。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早期,供给引导型的金融发展居主导地位。它们实行赶超战略的心情越迫切,就越会以政府的力量来推动供给引导型金融的发展,这为利用有限的资源支持那些国家急需的项目和更有效的技术创新确实提供了可能,一旦经济发展进程转为稳态增长阶段后,需求尾随型的金融发展会居主导地位,但政府在金融活动中的作用应及时淡出,让市场引导需求,否则会阻碍需求尾随型金融的产生,形成新的金融抑制。

我国现阶段仍然是以银行为主的、政府主导的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路径,由于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因而作为商业银行,本身既要控制信贷规模,又要贯彻执行货币政策,还得经常接受行政命令性的宏观调控,并且还要保证企业存活,保证贷款到期时能按时收回来,可见难度之大。这种路径缺乏创新的动力和微观基础,只能靠国家扶持和强迫。由于政府对经济金融仍管得过多,抑制了需求型金融的自发产生,那么经济越发展,就反倒越离不开供给引导型金融了,相反,若短期内迅速放弃供给引导型金融,则经济可能会出现大的衰退,转轨成本会很高。

四、破除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路径依赖的措施

在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下进行利率市场化,理论上有三种方式可选择:一是打破旧路径,另建新路径;二是直接在旧路径下进行利率市场化;三是在旧路径中边发展,边改造。第一种情况因成本过高几乎不可能,第二种的很多弊端已在上文论述,只会进一步形成路径锁定,那么较理想的选择就只有第三种方式,并尽可能通过修正改造旧路径来打破其束缚,以增量破除对旧路径的依赖。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改善微观基础。利率市场化的微观基础是广大的企业和居民个人,应充分考虑他们的承受和适应能力,但不能迁就。最近几年,个人投融资业务逐渐兴起,他们对利率变化的弹性较大,风险自我控制能力较强。而企业则不一样,在强大的资金需求压力下,对利率变化的弹性较小,对银行而言,风险较大。在三类企业当中,尤以国有企业的风险自我控制能力最差,银行的不良资产也主要集中在此。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个误区是国有企业尽量退出市场,越快越好,于是国有企业产权转让退出甚为流行。其实不然,诺思等人认为,路径依赖理论比传统的产权理论在探索制度安排和持续发展的动态问题上提供一个更有用的理论基础,短期内强行改变产权,打断国有企业的生存路径依赖,有可能给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应是国家退出市场,而不是国有企业退出市场,国有企业的产权也不需要改变,要改变的是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的方式。

2.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目前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根源主要有两点:一是上市公司缺乏诚信导致投资者对市场缺乏诚信;二是国有股与流通股股权分割、分置造成的一系列后果,这就是典型的初始路径选择失误导致的路径锁定及当今改革难度巨大的例证,以至于当前虽然认识到了这一弊端,但在新股发行时还不得不循旧例,而一旦触及.国有股全流通,则市场全面恐慌。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让资本市场自行甄别项目风险,合理配置社会剩余的金融资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加快产业升级换代,最终形成资本市场主导型的公司治理机制和资本市场引导型的金融体系,用增量金融破解旧路径,则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更广泛、更灵活,阻力也减小。

3.政府淡出。就目前经济金融的情况来看,已跃过了“贫困陷阱”,完成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并逐渐走向成熟阶段,已有相当的自我持续发展和约束能力,政府应及早退出市场,放弃行政干预,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控,弱化行政与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过于紧密的联系,建立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关键在于取消国有企业(含金融企业)负责人的官本位制度,改党政任命为市场竞争选择职业经理人,依靠市场的力量、完善的制度的优势来增强企业的长期发展竞争力,而不是靠组织部门选出的一两个能人来治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