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行政管理的知识

行政管理的知识

时间:2023-08-07 17:32: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行政管理的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行政管理的知识

第1篇

相关热搜: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专业

引言:行政管理对社会和生活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需要跟随社会背景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行政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人们追求创新,利用知识创造财富,从而体现各自的价值。知识经济给行政管理带来的众多创新的因素,为行政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知识经济的特点

知识经济指的是依靠知识和信息的力量发展经济的模式。在这种模式,新型技术和方法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整个社会的深入改革的发展带来的新契机。知识经济突出特点可以分为三点:

(一)全民素质得到提高。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认识到法律和管理部门的重要性,参政意识也得到了很大的增强。现代人将更多的注意力和谈论内容集中到国家的发展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个人的力量。全民素质的提高给行政管理的具体步骤和效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起到了监督行政能力的作用。

(二)信息社会化、公开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共享,成为整个社会的公共信息。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捷,进而可以享受现展的文明成果。

(三)创新产品和创新思想活跃。在知识经济时代K,创新产品和创新思维是最大的特色。人们对社会需求十分敏感,进而创造出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产品,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行政管理部门需要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和方式,细化管理能力,简化管理步骤,使得管理保持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

二、知识经济给现代行政管理的积极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为整个社会发展进步带来了各种要素,是社会破旧立新的关键。行政管理需要利用好知识经济带来的技术、思想和人才等多种资源,根据具体的发展情况进行改革,不断适应新形势,解决时代新矛盾。

(一)完善行政管理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新思想和经济形式涌入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对行政管理的认识,对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完善自身的服务理念和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化。行政管理理念是管理工作进步的内在因素,是突破制度缺陷的关键内容。我国经历了多个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行政管理理念需要与经济发展处于相匹配的状态,促进经济进步,完善行政服务。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技术、人才和资源,正在加速行政管理的发展,对现代行政管理的发展方向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

(二)细化行政管理职能。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给现代行政管理的职能建设精细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行政管理部门处理事务简单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运用,使得社会经济出现更细分支,要求管理方向精细化,不断调整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和公共管理。行政管理部门的精细化涉及到管理运行程序精细化、部门服务内容精细化以及工作人员精简化。行政部门在认清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简化内容运作程序,满足社会需求,并不断提供工作效率。

(三)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方式自动化。在大数据时代,行政管理部门几乎摆脱了纸质化办公传统低效方式,采用计算机和互联M等多种新技术辅助办公,大大缩短了事务处理时间,提高了工作正确率,使得行政管理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这种半自动化的处理方式与知识经济有着莫大的关系。与此同时,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者也必须接受知识经济的教育,熟练掌握多种技能,以便应对工作中的问题。知识经济为行政管理部门运转提供了硬件和软件设备,让管理部门有了承担处理新时期问题的能力。

(四)行政管理部门发展有方向。知识经济时代带来了各个国家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为行政管理部门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在开放的环境中,行政管理需要改变自身的传统看法,增强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效率,打造服务型政府,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行政管理部门需要突破传统思维,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不断强化服务职能,以便灵活的处理新型问题,实现行政管理的高效化。

三、基于知识经济之下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质量措施

行政管理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经济带来的时代元素,离不开技术、人才和创新等诸多要素。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进行提高,否则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服务需求。

(一)行政管理引进先进技术和模式。行政管理不直接影响经济活动,但是对具体经济活动的开展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陈旧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将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增加内耗,加大经济活动的内在成本。从知识经济的角度看,行政管理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打破人们的固有思维,依靠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优越性,全面提高行政管理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行政管理的改变需要领导的重视和基层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可以获得良好的收效。比如:资金预算和资金运转这两个阶段可以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准确性的评估,减少资金不恰当利用带来的二次成本,实现资金利用最大化。行政管理的改革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内部资源。

(二)行政管理人员不断优化,增强创新意识。行政管理效果与管理人员有着直接的关系。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意识会给整个管理带来明显的影响。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完善管理职能,使行政管理跟进现展。人才是创新活动关键的因素,有着巨大的潜力,对整个管理体制的革新和运行影响最为明显。比如:行政部门进行技术和体制的改革后,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现实需求进行调整,进而使新技术和模式适应实际需求,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管理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其工作的基本素质,是完成基本工作的必备品质。行政管理层需要开发个人智慧,注重团队合作,灵活处理现实问题。只有这样,行政管理才可以从根本上得到完善和发展。

(三)缺少配套的机制建设和保障建设,缺少长远和综合的规划。工行个人信贷体系建设不完善,专业条线不清晰,专业部室责权不明确。由于拥有了庞大的客户基础工行更多的关注数量型的指标进度,造成了部门间分别考虑自身的业务拓展和产品开发满足于现状,没有长远统一的规划。

四、完善工商银行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数据挖掘与应用。加强大数据先进理念的应用,结合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实际与信贷信息化应用管理现状,首先是要增强信贷风险决策的数据依托理念。在信贷介入、扩张、控制、压缩、退出时机把握上,提高信贷风险管理决策的量化依据比重。其次要加强数据之间相关关系应用,提高信贷风险预判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二)搭桥互联网企业,建立大数据为依托的信贷产品风险管理平台。模仿和跟进在大数据应用有领先经验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加强与互联网社区、电子商务等企业合作,例如阿里巴巴等[2]。打造和形成以工行具有主导经营管理权的O2O、B2C、B2B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平台建成后,可依托平台不断丰富的信贷产品’积累网络用户的信贷交易信息、行为及信用数据信息,从中总结和摸索适用于信贷风险管理的数据模型或方法,为深入推广应用大数据提供经验。

(三)建立多技术结合数据仓库,形成多渠道数据网络。建立依托关系数据库、并行处理和分布式技术等方法的数据仓库,加强相关技术的学习与引进,将全行不同系统中存储的涉贷客户信息,如财务、资金、经营信息等与贷款质量变化联系起来,从而在更完整的信息视图上揭示风险的关联性,提高风险早期发现和识别的可能。

(四)行政管理内部开展能力培训活动。知识、技术和创新思想等都需要进行培训,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行政管理的内容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变化的,需要行政管理人员时刻接受新思维、新技术,确保行政管理处于先进水平。行政管理的决策层和执行层都需要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找到制度或者自身的缺点,掌握更多的技术应用能力,带动行政管理的全面改革。比如:行政管理的质量评估方法和操作方式的转变。现代化评估手段全部采用计算机处理,保证评价真实有效,有效地避免暗箱操作,对行政管理的水平也可以得到真实性反馈。行政管理内部开展的培训活动一方面我行政管理提供新的知识和理念,另一方面规范行政管理的正常运行。在具备一定能力的基础上,才可以获得实质性的突破。

结语:知识经济给行政管理的完善和发展带来了多种要素,使得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行政管理部门还应认识到自身发展的不足,找到新起点,实现突破。行政管理还应将创新思维作为发展的重点内容,以便更好的适应现展环境。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大数据背景下,重点研宄了工商银行利用大数据进行个人信贷风险控制的操作方式,得出了其与商业银行传统信贷模式相比的优势,结论如下:①工商银行有较大规模的个人信贷业务及大数据系统,可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个人信贷的风险控制;②工商银行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个人信贷风险控制,与传统的银行信贷模式相比,有多项优势;③大数据应用面临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问题,可以通过法律方式来改进。

金融服务市场己经变得非常复杂,风险管理职能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在未来的数年中将继续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综合性风险管理举措必须不断演变,以便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随着业务的变化,用来评估和管理风险的工具和流程也必须变化。大数据等技术将越发重要,随着技术手段的逐渐成熟,其技术在风险管理、客户分析、绩效提升等方面开始田显其重要价值。

第2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 教学方法 改进 优化

公共行政管理课堂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行政理论素质和行政实践能力。在当前的公共行政管理教学中,一方面由于以往的片面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很难完全掌握公共行政知识;另一方面伴随着公共行政实践运动的发生以及信息技术革命的扩展,我们对于公共行政管理课堂教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这种双重形势下,改进和优化公共行政管理教学方法,就成为一项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笔者在本文主要从公共行政管理教学方法的理念优化和实践优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公共行政管理教学方法理念上的改进和优化

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灌输的方法,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将大量知识直接传输于学生,并没有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有没有接受消化知识。所以,从理念上进行公共行政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教学主体,学生为主

在公共行政管理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师主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一方面,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自由提问,教师进行问题提示;另一方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师主要对学生的学习疑问进行引导式回答,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与结果并重

首先在公共行政管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入公共行政实践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运用能力,要和实践相结合。其次,注重公共行政管理教学的结果,对于课堂教学结果进行考核和检查,评估实际教学结果是否真的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以及知识学习的程度,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满足学生学习要求等。

3.教学方法整体优化理念

公共行政管理是一个整体,公共行政管理的教学方法也是一个整体,它是由无数教学系统要素所组成,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公共行政教学方法改进和优化的整体思想观念。一方面,我们要对公共行政管理教学的各个具体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公共行政管理教学方法进行顶层设计,将各种具有特色的和优势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优化组合,促使它们发挥综合性优势。

二、公共行政管理教学方法实践过程的改进和优化

在公共行政管理教学实践中,进行优化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为此,笔者结合公共行政管理实践需要,总结出以下几种公共行政管理的教学方法。

1.个案教学法

在公共行政管理的教学中,我们要多对以往公共行政的实践案例进行汇编、分析和总结,用具体的案例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在实际事务中学习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运用。首先由教师在课堂中提供典型的公共行政案例,并且针对案例,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2.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方法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的公共行政教学情境,学生和教师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比如学生分别担任公民和官员,教师担任法官等,模拟实际公共行政事件,让学生在实际经历中习得知识、锻炼能力。

3.专题讨论法

专题讨论方法主要是将公共行政管理的知识分成不同的专题,比如公共行政主体、公共行政财政等,分别对每一个专题,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集中讨论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大学生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强的特点,按照几个专题来讲。通过这样的专题学习讨论,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容易掌握公共行政管理的核心内容。

4.多媒体技术运用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我们在公共行政管理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公共行政的理论知识、视频讲座和图片等集合于一体,丰富公共行政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公共行政管理教学中,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一方面,教学方法影响到实际的公共行政管理知识能否真实和正确的传达,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影响学生学习公共行政管理知识的效率和效果。所以,优化和改进公共行政管理的教学方法,是目前公共行政管理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本文针对公共行政管理教学方法所提出的改进和优化之路,希望对于公共行政管理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

1.行政管理的概念

行政管理是指通过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类活动,而企业及事业单位的行政类管理也被纳入了行政管理的范畴。行政管理的两个基本点分别是政治与管理,一方面,行政是以政治为前提的一种活动,政治决策的实现是行政管理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行政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是其重要属性。与企业管理相比,行政管理的起源更早,其社会职能与政治职能更为明显。

2.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内涵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管理、服务、协调等三个方面,首先,行政管理既需要处理企业日常管理中的诸多事务,还需要就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其次,行政管理就企业的各个部门而言,是一个综合性的统筹管理制度,需要保障企业每个部门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为此提供制度支持及物资支持;另外,行政管理也是重要的协调手段,通过处理企业各个部门的关系来达到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3.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基本职能:一是信息收集,包括企业内部行政信息与外部市场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参考;二是方案供给,即对企业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有监督职能,同时对生产计划的制定也有决策职能;三是资源分配,即对企业的各类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做好资源分配工作;四是组织协调,通过完善的组织协调机制保障企业的高效运转。

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国有企业忽略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诸多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制度约束,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流程随意化,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干部的官僚思想严重,行政管理工作趋于制度化、形式化,行政管理的目标难以实现。

2.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当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完善的组织结构应包括法人财产制度、法人有限责任制以及企业组织制度内容。现有的国有企业层级式组织结构存在诸多管理层次,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层级式组织结构管理效率低下的弊端被逐渐显现出来,组织规模无限制膨胀,而管理效能却得不到提高。

3.信息化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管理效率的提高更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受制于传统行政体制的影响,信息化发展步伐较为缓慢。当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化管理平台亟待改进,管理人员信息化素质也有待提高。

4.人力资源管理

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受传统观念中的封建人治及官本位思想影响较深,企业管理层及基本工人的重视程度不足,企业决策多由高层领导单方决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严格的制度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多限于人员调配及职称评定等工作,缺乏有吸引力的薪酬激励制度,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

三、国有企业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国有企业行政管理职能增加了顶层设计、环境导向、制度化导向、结构导向、手段导向、知识导向等内容,也为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1.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

科学的管理工作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要加快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改革,首先应加快行政管理制度建设,为行政管理职能的变化提供制度保障。行政管理工作应加快责任分配,实现管理流程约束,建立行政管理监督机制,提高行政管理的制度化导向作用,从而保证行政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

2.组织结构的改革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应加快组织结构改革,突出行政管理职能中的顶层设计、结构化导向等作用。加快传统层级式组织结构的改革,推动扁平式组织结构建设,精简中层管理人员,形成网络式组织结构,推动传统的职能管理模式逐步向流程化管理发展,从而提高企业决策的信息传递速度,保证行政管理的高效运行。

3.信息化改革

信息化时代的带来也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信息化改革,不断推动行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改革,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灵活性与时效性。引入事务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不断提高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保证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并为企业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支撑。

4.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必须加快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实现行政管理的知识导向作用,以满足当前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发展要求。同时,还要重视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现有的人员聘用机制,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

第4篇

关键词:高校 行政管理 创新

一、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的内涵解读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高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顺应此趋势,高校只有在行政管理体系中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之要求。同志曾指出:“教育创新不仅仅是教学创新,更重要的是还要进行教育管理创新。”由此可见,行政管理创新体系对于高校来说是如此之重要。但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的内涵,目前鲜有学者对其展开研究,大部分学者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高校行政管理的内涵,而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内涵一直处于学术研究的空白地带。笔者认为,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是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衍生概念,而高校行政管理体系指的是高校行政部门从高校管理的角度出发,对高校范围内的师生和员工提供管理和服务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绩效的总称。而创新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基于此,笔者认为,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指的就是为了顺应不同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需求,改进或创造新的行政管理方式、路径、制度并能获得一定收益行为过程。

二、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的问题反思

1.行政管理理念落后

意识决定行动,高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坚持的理念直接决定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行为方式和管理过程。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理念落后主要表现在缺乏服务意识,很多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坚持的理念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多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管理,没有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出发。其中最鲜明的体现就是很多行政管理工作依靠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命令,没有以老师为本、以学生为本,进而使得行政管理不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而是为上级主管部门服务。

2.行政管理权力化明显

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各种学术型和技术型的人才,其主要定位应该是公益事业。基于此,从我国高校的定位来看,其不属于公共权力单位的范畴。因此,在内部不应该存在行政管理的框架。但从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体系来看,无论是在组织架构上,还是内部工作人员的编制匹配上,其基本沿用了政府管理的模式,这使得在高校内部行政权力对于学术的干涉过多,进而不利于高校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从高校的定位出发,高校行政管理应为学术研究提供服务,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往往要从属于高校行政权力的约束。

3.行政管理过程不科学

在我国公民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之下,公民对于行政管理过程中规范性、程序性、民主性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行政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对于高校行政管理而言,其管理的主要对象为教师和学生,这两类群体知识水平较高,对于科学管理的诉求较为强烈。然而,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基本都是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虽然其组织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但从高校行政管理的实际状况来看,较少高校真正按照民主原则办事,往往是由党委书记或校长做出最后之决策。

三、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的策略选择

1.注重管理理念创新

注重管理理念创新,可以为高校行政管理活动提供新的思路。因此,管理理念创新是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创新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一是高校管理者要不断淡化传统的“官本位”管理思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树立“人本位”的行政管理理念,去除高校的行政化色彩。二是坚持专业化的管理理念。在我国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较为重视管理者的资历,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要淡化资历管理,引导高校行政管理走上专业化的道路。

2.坚持扁平化管理方式创新

当前我国高校管理过程中行政干预对学术研究干预较多的原因就在于高校垂直管理的存在,由此使得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权力集中化。针对此问题,可以通过创新高校扁平化管理方式来解决。为此,高校行政管理应充分发挥学院在这个过程中的优势,将原本集中于学校层面的行政管理权力逐渐下放到学院,将垂直管理演变为扁平化管理。

3.发挥网络资源在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之下,网络资源是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建议高校立足于校园网,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积极创新虚拟办公、协同办公、自动化办公等行政办公方式,缩短办公时间,为师生提供更为便利的管理服务。不仅如此,还应积极通过网络渠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这可以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迟浩勇.浅谈我国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构建[J].现代营销,2010(3):92- 93

[2]吴铁坚.新时期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探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0,11:146-148

作者简介:

谈弋(1970-),男,汉族,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药学院党政办副主任。

第5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若干问题;问题剖析

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对确保和推动现代企业运营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主要指衡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按照企业行政管理有关规章制度,行使行政管理工作职责效果的重要标准,体现在企业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的具体执行活动中。如何解决施工企业行政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实行领导者管理与被领导者管理统一的行政管理创新工作实践很有必要。

1 新时期施工企业行政管理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1.1 现实存在的问题

1)由于部分施工企业中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不强,管理水平偏低,管理能力弱化,这些给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2)单位的勤杂人员管理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且高度分散,管理者往往是鞭长莫及,很难对他们实施有效地管理和监督。

3)实施新的工时制后,各种节假日、双休日占去了不少的时间,但如何充分地利用好这些时间,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不良风气也随之增加,对施工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的问题隐蔽性也越来越强。

1.2 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1)经济体制改革潮水的冲刷,松动了员工原已稳固的思想支柱,外面物欲横流、多彩易变的花花世界拥有强大引力,使部分员工高昂的工作热情一落千丈,对落实各项日常工作产生了消极抵触情绪;

2)社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刷新了员工生存观念的主页,生存危机的阴云遮住了希望之光。国家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市场等政策的出台,使企业员工传统的就业观念被异常激烈的竞争上岗所替换,强烈的危机感驱使他们把主要精力转入到一技之长之上,由此造成对企业日常工作漠不关心的不良局面;

3)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丰厚的实惠,收入反差的日益增大使部分员工的人生坐标发生改变。看到一些人在党的富民政策帮助下成为富翁,自己却仍在干着与致富无关的工作,内心的失落感日趋加大,减少了安心企业建功立业的工作动力。

2 新时期施工企业行政管理的创新对策探析

2.1 利用民主管理的意志和主张实行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是相对于行政组织而言的。任何管理都是在组织中相对于管理对象(人、财、物、事和信息等)进行的。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构成的行政组织中,由于领导者位于上级,我们可以把行政组织中的任何管理称之谓“上级对下级的管理”,亦称领导者管理。按管理性质划分,有制度管理、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管理行政和业务,是通过选用精通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和领导科学的人才,依照法规制度来实施行政管理;通过遴选精通科学技术和知识管理的人才,依据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发展规律来实施业务管理;通过选拔精通相应管理工作的人才,依照相关法规来实施施工企业行政管理。领导者管理(即集中管理)的本质是上级对下级集中并利用被领导者管理(即民主管理)的意志和主张的制度管理。领导者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他人。

2.2 领导者管理的内涵

施工企业的各级各类领导者都在法律法规管理下,在建立施工企业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把所辖管理对象――大多数人的共同意志和主张集中并利用起来,通过制定既约束本级领导者又约束被领导者的行为制度,按制度实行公平自主管理,以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境界,使制度成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自觉遵守、自律前行。其中,对领导者自身的要求更高,领导者没有群众观念、不相信和依靠群众,凡事不走群众路线、不动员和组织群众,不依靠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实行民主决策,就是缺乏起码的领导素养,就是不能胜任行政管理的人。要求被领导者做到的,领导者必须首先做到,因为领导者是下级的模范和榜样。

3 行政管理是施工企业建设和管理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

行政管理是施工企业建设中大量且经常性的工作,也是制约施工企业建设与管理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管理贯穿于施工企业一切工作的始终。实行被领导者管理是对领导者管理的完善和监督,是对传统单向管理的补充与变革,是解决施工企业中一切不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根本办法,是实行行政管理创新的实际行动。这需要被领导者要有超凡脱俗的创新意识、主体意识、主人意识、大局意识和管理意识,积极投入并参与行政管理创新,为形成并使用好赋予领导者管理的公权力尽心尽力,保证行政管理的公权力为公不为私。

3.1 处理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被领导者必须克服“管理是上级、领导者的事,与下级、被领导者无关”的旧观念、旧思想、旧习惯,培育“管理是上下级、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共有责任”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习惯;必须克服“违心服从、盲目遵从、随便跟从、察言观色、趋炎附势、不敢在领导者面前说真话、说心里话”的自私心理,养成“出以公心、立企为民”、“敢想、敢说、敢做、负责任”的主人翁心理;必须克服“看笑话、放任不管、随大流、人云亦云”当旁观者、局外人、无主见、无主心骨的态度,坚持“明辨是非、建言献策、扶正祛邪、主持公道、主张正义”,当局内人,做到有主见,有主心骨;必须克服“管理中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好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和因循守旧”的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全局观点、民主法制、积极向上、核心价值观和自主创新的科学管理”。人人都为行政管理公权力的形成与使用献心力、出实招,为公正维权护法的管理贡献力量。

3.2 提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创新素质,实现科学管理的目标和效益

3.2.1 提高创新素质,必须确立新观念

提高创新素质,最重要的是更新观念。一是科技推动观念。必须加大科技知识学习力度,开发引进科技方法,使科技成为提高行政管理质量,推进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二是创新人才观念。领导者不仅踏踏实实做好企业日常工作,提高业务水平,更要把自己培养成科学型、谋略型、智能型干部。三是效益至上观念。在做行政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多些量化指标,考虑成本与产出,努力提高工作效益。

3.2.2 提高创新素质,必须充实新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源泉,知识的质量决定着思考的质量,知识的更新带动着行动的创新。必须提高知识的质量,不断完善复合知识结构。一是要学会梳理升华“杂知识”、“隐知识”、“旧知识”。要想不被知识爆炸“炸”晕大脑,就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在杂中取精,隐中显实,旧里出新。二是学会发现创新“真知识”、“活知识”、“核心知识”。根据工作需要,学习价值较大的知识,培养锻炼辩证思维和形而上学的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三是学会甄别删除“死知识”、“错知识”、“伪知识”。不断清理淘汰“死、错、伪”知识,使知识储备更加充满活力,知识运用更加富有效率。

4.结束语

良好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以及择优决断能力和用人知人善任、协调统筹全局、应变临阵不乱的决策制定能力是对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素养的基本要求。企业要择优使用行政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评估体系,从人才学角度,综合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等科学手段准确做出评价,使得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有综合的清晰的发展轨迹,从而为企业制定的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春梅:浅谈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方法[J].魅力中国, 2009(25)

第6篇

【关键词】高校 行政管理理念 创新 措施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校在教学理念、管理理念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目前仍处于新旧交替时期,形势较为复杂,因此高校的管理工作,尤其是行政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行政管理部门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重要部门,因此必须创新自身的管理理念,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形势。

一、高校行政管理的内涵

从国家层面来看,行政指的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国家的日常事务进行依法管理的过程;从企事业单位层面来看,单位的人事、后勤、办公室等都可以被称为行政;而对高校来说,行政是指高校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设置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来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等的整个工作过程。

二、高校行政管理的特点

(一)工作重点是实现自身职能

高校是一个汇集了众多高层次知识分子的场所,是学术研究基地。因此,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并不是对知识分子进行管理,而是要实现自身职能,合理分配学术资源,传达学校各项思想和精神,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行,从而为学术研究提供适合的环境。

(二)最终目的在于教育

高校是进行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促进教育的发展。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管理,而是为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服务,为学校教育工作提供便捷,从学术和教学上促进教育的发展。

三、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缺陷

目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存在很多弊端,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管理理念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成熟,它对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使行政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但目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观念落后,存在缺乏创新意识,行政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消极、懈怠,管理过程中以个人及小团体的利益为重,忽视了大局利益,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管理决策被领导的意见和思想左右等现象。

(二)机构严重膨胀

虽然我国的高校教育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阶段,但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却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二者之间根本性的差异导致管理矛盾逐渐显露。目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高度集权且机构膨胀。许多高校除了设置最基本的科室和部门外,还不断增加新的部门。这种做法看似将权力和职责进行了细分,实则造成部门之间工作重复,不利于责任落实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对高校的财政也带来很大压力。

(三)内部不和谐

在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大大小小不同的部门、科室、领导、员工等。各部门、科室、领导、员工之间难免会存在利益冲突或观念想法上的差别,出现明争暗斗或其他不良现象,导致内部的不和谐。且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体制的最突出特点是重视权力和规章制度,却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行政管理工作就被禁锢于规章制度之内,管理工作变得呆板机械。

四、创新高校行政管理理念的措施

(一)建立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

服务型管理模式要求高校打破行政管理的“行政化”趋向,取消“管制行政”,更多地采用“服务行政”形式。建立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首先要将服务作为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改变行事作风,完全改变“办事难”的局面;其次要对学术和行政进行明确区分,将二者之间的权力互相割裂开来,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职责。

(二)提倡平等型行政管理理念

平等型行政管理理念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让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二是实行管理工作公开制。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才能使行政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和学生的意见,解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问题,使行政管理工作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实行管理工作公开制,能够很好地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监督,防止腐败。尤其是涉及教师和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更要实行公开制。

(三)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

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够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结果和效率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要注意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二是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1.专业水平。高校要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其不断提高自己管理方面的知识水平,更好地促进管理工作的进行。另外,可定期举行行政管理知识方面的竞赛,实践活动或书面形式都可以,并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为行政管理人员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提供动力。

2.道德素质。高校可多组织行政管理人员观看优秀的行政管理案例视频,或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等,促进行政管理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彻底消灭“办事难”现象以及“”的作风。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管理工作在高校的日常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相关部门及其负责人要慎重对待,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改革管理机制,优化管理职能,最终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益上.服务学术为本:高校行政管理理念的必然选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07):187-188,192.

[2],张继革.当前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刍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04):143-146.

第7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效率

一、我国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运行机制

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校的行政管理运行过程中,除了最基本的行政管理内容之外,还有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因此高校要想真正实现行政管理,不仅需要遵循管理的原则,还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和行政管理的情况,制定出符合本校运行特点的行政管理实施策略。高等教育学校行政管理机制主要包括:(1)决策机制。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内容,要想使管理顺利进行,就要提出合理的决策,建立科学的决策执行机制。(2)动力机制。教育行政管理中的动力机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其中主体机制是动力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三观,动力机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前进的动力。广大教职工和学生需要有端正的人生态度和拼搏精神,才能够积极投身教学和科研管理中。外界压力主要是在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目标,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社会对教育的评价等,这种压力能够产生之后容易反弹,外界压力也属于一种重要的动力因素。(3)竞争机制。市场运行离不开竞争,竞争机制也是市场运行的重要条件。随着高校的发展,竞争机制被引入高校的管理中,竞争机制注重公平,高校在市场的竞争中接受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引入高校的管理中,主要的功能就是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工作中,提高其工作效率,使其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创造出更好的成绩。从当前我国高校在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情况来看,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高校也依据自身的情况建立自身特色的竞争机制,这样才能够满足高校的发展和创新。

二、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职能履行残缺问题

当前各大学都实行校长责任制,校长责任制也是一种比较民主的形式,这种形式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和喜爱。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高校真正依据民主思想办事的较少,大多是以权力集中思想来办事。在行政管理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学校的相关工作人员都是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做事的依据,定期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会议上充分研讨决策,一些临时性的决议举手表决,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民主。但是在很多高校中,有些管理者过分追求形式主义,追求结果不注重过程,开会的文件都是不闻不问。这种现象证明了行政部门对权力部门的依赖,行政部门对上级的指示不清楚,没有科学创建执行力,在工作中不切实际,各个部门缺乏沟通交流,尤其是行政部门和教务部门,几乎零交流,这种办事流程不仅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效率,还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存在行政权力严重挤占学术权力的现象

高校的主题永远离不开学术研究和科研创作,这也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历史要求。高校要想成为知识和思想的集聚地,需要不断创新思想和积累知识,思想文化建设离不开新思想和新观念。因此,行政管理需要为学术创造一定的条件,学术管理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当前的高校管理中,出现很多行政权力至上的行为,行政权力侵占学术权力,导致学术出现下滑的现象,这也会导致行政权力降低。例如,当前很多高校举办一些学术研讨会,这些学术活动缺乏行政的支持,教师的需求难以满足,一些学术专家的提议被驳回,这些现象普遍存在,这证明了高校官本位思想的盛行。高校本身是学术研究的阵地,但是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会给学术研讨造成很大的困扰,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阻碍了学术的创新,也限制了高校的发展,因此需要行政管理人员要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保障学术研究的正常运行。

3.严重削弱教育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

行政管理服务的职能主要是为人民服务,高校行政工作的宗旨也离不开服务,高校行政工作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切实做好服务工作。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离不开为教学科研服务,行政管理工作需要立足基层,要为基层的服务做好打算,有效促进高等教育学校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的转变。从当前的学风、工作作风来看,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意识不强,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效率较低,甚至有些员工谋取个人私利,这些现象主要有几点表现: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了解自身的岗位职责,缺乏服务意识;有些行政部门提供服务时收取利益;有些教职员工办事过程复杂,而且存在着收受礼品的情况。

三、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中出现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第一,很多行政管理人员都是从事一线的教学岗位,这些人员不具备管理者的业务素质,缺乏管理知识,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学术利益纠纷时经常束手无策,这样就导致了工作效率的降低。第二,各个高校实行管理和科研两手抓的模式,这样就使得更多管理者将大部分精力放到了科研上,没有时间管理,降低了管理的效率。第三,很多高校行政部门在一些行政职能上不独立,经常承包给一些行政领导,这样就导致了管理不主动,工作积极性下降。第四,行政执行的过程被弱化。很多高校在行政管理中不注重决策,或者是决策缺乏连续性,往往将决策制定出来没有执行,这样的工作并不完整,还需要各个职能部门协调执行。

四、提高我国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效率的实施策略

1.增强行政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行政管理人员要增强自身的管理意识,转变自己的观念,创新思想,逐步突破旧思想和理念,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学校要完善行政管理机制,促进行政管理的宣传,积极引进具备先进教育行政管理经验的人才,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学校还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工作潜力,促进行政管理人员职能的良性发挥,保障高校科研工作以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需要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要耐心的服务,因此高校管理者在招聘人才时需要公平公正公开,采取考试的形式竞争上岗,招聘高素质的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与此同时,行政管理人员要接受定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学习,学习一些岗位知识和工作技巧,并能够学以致用,提升自身工作素质,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促进自身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有效提高自身服务水平。

2.强化行政管理执行能力

缺乏执行力的行政部门的一切决策都是纸上谈兵,行政执行力能够使管理目标高效地实现。高校进行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就是行政执行力,因此高校在制定行政管理目标和计划时,应该注重计划的执行力,充分考虑到高校的实际情况,使高校内部的氛围更加民主,认识到教育团体的形式和劳动对象,正确认识行政执行力,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3.协调好行政与学术的关系

首先,高校要采取措施密切行政权力和学术之间的关系,学术的研究和创造需要一定的氛围,行政管理能够为学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和谐氛围。全国大部分高校的行政权力都在学术权力之上,很多学术人员几乎不参与管理决策。因此,在学术权力的机构中,很多专家学者要尽量掌握一定的话语权,明确自身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建立全面的行政机制,将学术权和行政权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样才能够促进高校快速的发展。其次,行政人员与广大教职员工之间的关系要密切。很多高校管理者将教师和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对立面,认为教师由于地位原因比较傲慢,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很难管理,因此很多行政工作无法得到教师和学生的支持。这也是高校行政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的原因之一,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强师生和行政管理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两者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为高校服务。还有就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有些员工官本位思想严重,这些问题都使得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此外,师生和行政管理人员没有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几个角色都有一定的难处,因此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能够扩大行政管理的途径,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学校还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参考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将学校的一些重要决策和制度公开,使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办公更加透明,使行政管理人员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

4.利用技术创新成果,发挥校园网作用

网络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组织,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对话能够加强人们的交流和沟通,为人们的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高校行政管理中涉及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通过校园网传递出去,为了使行政管理信息的传递流程更加简化,使相关的管理部门效率更高,行政部门可以将学校的一些重大决定和会议通知传达到各个学院,教师在登录教学管理系统时就能够看到学生的成绩和教学情况。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研究课题,但是要想做好教育和科研,前提就是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在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中,要理清参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让广大师生共同努力,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从而有效促进高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055-01

一、自来水公司的基本情况

渭南市市自来水公司成立于1970年,现隶属于市城乡建设局,担负着我市城区生产、生活用水的供水重任,为公用事业型企业单位。目前,公司公司共有职工415名,总资产1.074亿元。有地下水厂4座,地表水厂1座,水源井32眼,水源地4处;日供水量约为4.5万m3左右,年供水量约为1500m3;供水人口约21万余人,供水面积约26余万平方公里,供水管网总长约86余公里,供水用户总数乐2250余户;供水用户普及率为70%,供水面积覆盖率为90%,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为98%,供水管网压力合格率为92%;公司是我市城区供水的主力军。公司设有办公室、财务室、政工科、技术科、生产科、经营科、水质科、材料科、总务科、保卫监察科、内审科、工会办、筹建办、管网所、营业所等15个职能部门,东、西、南等3个水厂,纯净水厂、修校表站、市政工程公司等3个三产部门。公司奉行的企业精神为“团结、奉献、务实、创新”;服务宗旨为“让政府放心,是群众满意”;职业道德为“爱岗敬业、为水清廉;为民负责、优质服务;严格管理、安全供水”。

二、自来水公司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

自来水公司行政管理的目标来自于生产经营活动和行政管理自身的要求。

(一)实行和完善行政经理负责制

实行行政经理负责制,建立以其为首的指挥系统是科学行政管理的基础。这就要求首先必须明确行政经理的职责和权限,保证其有足够的行政权力和必要的权威,其次必须保证行政经理的管理措施,有可靠的行政实施管道,再次行政首脑必须有一个高水平的咨询机构,保证其管理措施不致因考虑欠周或个人判断失误而产生负面影响。

(二)选拔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

自来水公司行政管理人员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一般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一般素质包括良好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优秀的政治素质、强烈的创新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能力结构包括以信息处理能力、组织咨询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择优决断能力和以善于选择实施办法、用人知人善任、协调统筹全局、应变临阵不乱为内容的决策制定能力。知识结构则包括一般知识、管理知识、和技术知识三大方面。可以说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制胜的法宝之一。

(三)确立正确引导、准确评价与适当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确立正确引导、准确评价与适当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企业行政管理的最佳化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管理者的积极有效的配合和实施。因此对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核心工作而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有效实施对人的管理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以恰当的目标来引导正确的反应行为以准确的绩效评价作为奖励的科学依据以不同客体的针对性奖励措施完成激励机制的良性循环。只有实现了引导、评价、奖励三者的有效结合激励机制才会在企业行政管理中圆满达到预期效果。

三、提高自来水公司行政管理效率的举措

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自来水公司行政管理效率有下面项举措:

(一)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模式

行政管理工作的合理性是保证企业良好运行的关键,而保证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要求企业设置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组织机构,这种机构必须兼顾企业的内外特点。进而能够充分实现企业行政管理的目标。实施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还必须坚持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合理建构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职能。将行政与管理合理有效的进行结合,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模式,强化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管理职能。

(二)坚持科学合理的自来水公司管理方法

自来水公司的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自来水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自来水公司的绩效评估、目标管理和成本核算等制度。同时在自来水公司运行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对于自来水公司企业项目建设从开始阶段到后续的实施建设都要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监督。要重视成本预算合理进行预测通过各种方法提高自来水公司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科学地对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衡量充分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三)建立完善的自来水公司规章制度

首先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通过各项工作秩序的有机结合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其次在自来水公司发展的过程中要想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必须加强行政管理法规的建设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以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形式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在企业发展中形成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为自来水公司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

第9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行政管理;协调

1.前言

高校教育既有作为权利分级的行政管理体制,也有作为教育科研为特征的教育管理体制,由于两者在管理主体、管理标准、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因此高校教育就产生了教育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冲突点,两者于高校发展过程中,相互制衡,有时对高校教育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但有时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如何提升教育管理与行政管理协调关系成为摆在高校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2.教育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教育管理与行政管理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育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前提。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推进的过程中,教育管理为持续增长的学生提供了重要教育保障,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师资配备、班级负责人构建等,教育管理都充分发挥了作用,满足了学生教育需求,在这个层面上教育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前提。教育管理是行政管理实施人才培养的支柱。行政管理能够为大学培养人才创造平台,但大学首要任务在于教育,学生的学术、科研、实践等都离不开教育,行政管理创造的舞台需要由教育管理来实施,在这个层面上教育管理是行政管理培养人才的支柱。

行政管理是保障教育管理有序推进的保障。教育管理的有序运行离不开制度保障,而行政管理制度能够为教育创造和提供良好的运行平台,依托行政管理制度的创新,教育管理才能够得以科学推进,同时行政管理能够合理统筹人、财、物等资源,保证教育管理实施过程中不因缺乏资源要素而出现不顺畅问题。从这个层面来讲,行政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保障。

教育管理与行政管理虽然关系密切,但也有质的差异,两者在职能、实施等环节存在显著不同,只有认清不同,理顺关系才能提升两者的协调关系。

3.教育管理与行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教育管理行政化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问题多数由行政部门制度政策,这严重背离了大学自主性的改革,也不利于高校学生自主性发展。自主性是我国教育部门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赋予高校的重要属性,但是我国高校自主性并没有完全落实好,教育行政管理权利依然过大、过死,学生外在性约束过多。大学生依然是成年人,有能力对学习、生活、情绪等进行控制,因此,高校要把行政管理权逐步下放给教育管理口,充分富裕到每个学生身上,充分发挥学生内在自我约束性,这样才能够实现高校战略目标。

3.2教育管理与行政管理固化问题突出

现在的大学生学习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大学生自己内心想学习、想看本书都偷偷找一个别人不认识自己的地方学,生怕被自己熟悉的人看到。这种学习心态和行为过于保守,方法单一,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学习行为往往事倍功半。

作为教育管理的主要负责人,有的持有一种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心态,对权利和欲望的沉溺麻痹了自身对发展教育的追求。有的教育管理者对上下级关系看得过死,过度注重权利等级而忽略了人流,这就使得整个教育管理和行政管理团队思想固化,对于教育或行政上出现的不属于“份内”的事情坚决不做,不属于关心的问题坚决不管,严格按照隶属等级推进教育任务,这严重造成了教育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封化。

3.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与行政管理协调关系的对策

3.1以学生为本,去教育管理行政化

高校教育过程要理清权责,属于行政管理的教育管理不干涉,属于教育管理的,行政管理要逐步放权。行政管理者要充分认识交叉实施教育管理并未取得显著性效果,必须将这部分权利划归到教育管理层;教育管理者要深刻认识自身的角色和地位,充分把握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只有激发出学生内心的学习渴望,学生才能付出自己全身心的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教育管理者要把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机制,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和共体的内部动机,以实现学生价值、理想、个人需求为动力,深入推进教育管理向以学生为本转变。

3.2注重教育管理实用性与行政管理民主性

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许多高校紧跟教育部政策大力开展改革活动,有的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有的却为改革而改革,关注点变成了教育者展现政绩的平台,完全忽略了教育培养人的实用目的。因此,教育管理要转向培养人,重点关注当下学生就业问题,以“毕业有工作”的实用性推进教育管理深化改革;与此同时,教育管理实用性还需与行政管理民主性相结合,突出行政管理层的开放性,广纳贤言,摆脱过去专人、信息闭塞、思想陈旧等弊端,多与广大教育学者探讨交流,为有效推进教育管理适应性搭建好好服务平台。

3.3注重教育管理与行政管理“人的心态转变”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协调关系,更要注重改变人的心态。一是要转变管理者心态,无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行政管理者,都不能持有为了管理而管理的心态,要把管理放在推动高校对学生培养的层面上,紧跟世界高校管理动态,深度把握所属高校管理现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集大家智慧推动管理决策层的科学决策;二是要转变被管理者心态。最基层被管理者是学生,学生要转变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心态,学知识不是拿来知识固守,而是为了提高自身能力,只有获取了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快速变化。

参考文献:

[1]岳阳.论当前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创新[J].中文信息,2013.10.

[2]思雯.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学园,2013.16.

第10篇

然而,现阶段高校行政管理涌现出大量问题。首先是管理理念的滞后。一直以来,人们对管理工作的认识简单化,认为管理就是权力的运用,强调部门利益为先,缺乏全局意识和整体意识;将应付检查和达标作为行政工作的目标,缺乏创新意识。这些陈旧的管理理念导致了教学管理与行政管理的不协调以及工作作风的繁冗拖沓。其次是不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高校内部管理主要以机关行政模式为主,机构臃肿重叠现象严重,缺乏有针对性的监督机制,学术权力行政化、政治化,行政责权不分,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第三是不和谐的管理机制[3]。目前,高校行政管理的运作机制仍然不够完善,缺乏公平透明的人才引进机制,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受到影响;缺乏科学的退出机制,机构组织的效用无法提高;缺少合理的激励机制,影响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落后的信息化水平也是高校行政管理的一大问题。我国许多高校在建设办公自动化方面只注重硬件的建设,忽略了软件资源的优化,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缺乏统筹安排,系统兼容性不高,资源共享效率低,造成了资源浪费现象。这些问题严重阻碍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一、工作流管理技术概述

工作流管理技术是一种以过程建模和过程管理为核心的技术,它能够将人工和机器的行为相结合,与应用程序和建模工具进行交互,最终能完成业务过程的自动化处理[4]。这种技术可以与其他系统有效地结合,提供业务流程建模、管理和控制的功能,实现符合组织需求的各种业务管理目标,如资源规划系统、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实现政务公开、行政办公流程优化重组。工作流管理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行业。而工作流管理技术能够得到广泛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基于自动化程度(人工操作、半自动化、自动化过程)的不同实现规范化、高效率业务管理功能。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机构和参考模型以1993年成立的工作流管理联盟(MFMC)给出的定义为主(如图1所示)。图1中,通过过程建模工具生成过程模型,引用组织机构模型数据解释过程模型,工作流引擎可以发送请求消息获得工作流控制数据,通过对其控制辨别每个过程的状态。系统根据工作流相关数据确定过程和环节的转换条件,对工作流控制数据加以护,通过工作流应用程序对相关数据进行修改、增删。用户可以通过界面调用工作流应用数据,与任务表进行交互,进而完成具体的业务功能的更新。图2中接口1是包含工作流引擎的工作流执行服务和过程定义工具之间的接口,主要对工作流模型进行解释、读写和访问;接口2是包含工作流引擎的工作流执行服务和客户应用之间的接口,用于对客户应用和工作流执行服务之间的访问方式进行约定;接口3是包含工作流引擎的执行服务和直接调用程序之间的接口;接口4是包含工作流引擎的各个工作流执行服务之间的相互操作接口;而接口5则是工作流执行服务和管理工具之间的接口。

二、工作流管理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在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工作流管理技术可以用来组合已有的各个离散系统,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业务流程优化、提升行政办公效率。具体将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各个子系统(资源规划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和财务系统)整合到一个大的综合行政管理系统中,层次结构模型分为客户应用层、工作流、业务管理逻辑层和数据服务层三个层面,该层次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图3中,客户应用层可使用可视化建模工具设计客户端界面,在Web浏览器下根据用户的权限分为管理员界面和普通用户界面,在限制信息显示范围的同时设计动态页面表现。工作流、业务管理逻辑层是供客户应用层随时调用的中间层,通过服务器端脚本创建web页面,使用组件对象模型(TheComponentObjectModel,简称COM)组件与工作流引擎交互。主要由包含COM对象的工作流引擎和业务组件组成,通过调用权限工作流根据权限执行服务COM接口,解释工作流建模工具定义的业务流程,集成工作流组件,对业务信息进行处理。数据服务层包含工作流数据和应用数据,为工作流、业务管理逻辑层提供相关数据来源。这三层结构模型将业务组件和工作流引擎集中到中间层,把工作流执行服务从用户界面和数据服务中分离出来,减少了系统维护和管理的费用。

在此基础上即可设计一套高校行政管理系统,其结构如图4所示。图4中,高校行政管理系统分为应用层、基础平台和网络层三层。应用层由业务系统、对外服务系统和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系统构成,面向政务工作的应用框架;在基础平台中,可以实现跨平台的消息通信、事件管理和流程控制,协同工作、智能短信、智能邮件等以及对数据资源的访问、提取、转换、过滤和综合;网络层则主要是软硬件基础设施,包括核心安全网、信息服务网和内部安全网。这三个平台还必须有完善的安全体系作保障。由此可知,工作流管理技术可以实现业务过程建模、分析、优化、管理和控制,实现行政办公业务流程的优化,初步实现高校行政管理自动化。但是,目前我国有关工作流技术的研究尚未形成规模,研究方向还停留在解决工作流技术基本理论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工作流模型及其语义表现形式,未从利用工作流技术探讨提高行政管理系统效率的方法和可行性。所以,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转向工作流技术在行政管理业务流程优化和信息系统集成中的应用。在高校行政管理“硬件”系统实现集成优化的前提下,要切实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进而提高高校办学效益,就必须同时对当前高校行政管理的“软件”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三、高校行政管理创新对策

(一)更新高校行政管理理念,创建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1938年,德国行政法学家厄斯特•福斯多夫率先提出了“服务行政”的理念,此后建立服务行政成为相关学者、行政管理人研究的重点。具体体现在: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增强行政适应性,使之与组织对行政服务功能的不断变化的要求相协调;组织不断实现为群体利益服务的行政权力;将行政由权力的载体过渡为为群体组织提供服务的实体,实现“管理型行政”向“服务型行政”的转变。加强高校行政部门的服务职能,应该通过下放高校行政管理自、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制度、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方向来实现。

(二)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了知识管理理论。该理论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并对与知识相关的各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源进行管理,涉及资产、产权、人员、知识组织与服务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包括知识开发、分类、加工与共享。知识管理理论是一种创新管理理念,以人本思想为核心,将知识的经济形态进行创新,重视知识的开发和共享,重视人才储备和知识运用,建设具有凝聚力的组织文化,将思路集中在领导方式的转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应着眼于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的相关技术手段的充分应用,并在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中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

第11篇

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具有高度融合、符合人性、富有团体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强调团结、协调及和谐,其核心是组织内部完善的“自学机制”,其精神内核是学习、思考和创新,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关键特征,团队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基础。

1.构建学习型教学行政管理组织是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与改革,尤其是国家示范校、骨干校建设,以校企共同建设、共同育人、共同发展、共同就业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改革与发展的中心和标志性成果。实践证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院校的专业、课程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与区域经济和产业链的高度融合,人才培养能够切实适应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这种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对教学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行政管理应立足于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需要,由传统的教学计划管理向校企合作育人管理转化,发挥教学行政管理职能,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服务。

2.构建学习型教学行政管理组织是创新高职院校教学行政管理模式的需要

多年以来,高职院校的教学行政管理大多延续着普通高校的管理架构和职能,其核心是以教学计划的上传下达和计戈0组织与管理为主。教学行政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能是在学校年度教学任务基础上的执行、控制、组织和监督。在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学习型教学行政管理组织应当体现系统性、开放性、高效性和服务性的特征。教学行政管理应当体现公共管理模式下的组织架构,强化管理流程和考核,实现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要求。如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过程,其主要形式可以是订单式、嵌入式等模式,教学组织要求必须适应企业的要求和校企共同育人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学行政管理必须进行系统性变革,即实行柔性化的管理,甚至虚拟式的管理,使流畅、高效的教学行政管理能够为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过程创造科学、有序的环境,促进专业建设与改革。

3.构建学习型教学行政管理组织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行政管理水平的需要

当前,教学行政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院校校园网的建设与完善,取决于相关办公软件的开发与利用。在构建学习型教学行政管理组织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和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的办公手段,开发适应校企合作育人的现代办公系统和软件。近年来,天津职业大学先后自主开发了学生顶岗实习监控系统、校企合作育人评教系统、工学结合课程管理系统及学生毕业实践管理系统。教师、学生和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在这些系统信息化平台上进行交互浏览,充分体现教学行政管理的开放、便捷特点,在学校现代化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构建学习型教学行政管理组织是提高教学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与技能的需要

在学习型教学行政管理组织中,教学行政管理人员要不断地接受新的观念,建立新的组织,掌握新的方法和工具,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调整和创新教学行政管理过程。多年来,高职院校教学行政管理人员的构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从事多年教学行政管理,有着较丰富实践经验,工作业务熟练的人员;二是高校教育管理专业毕业的硕士或本科生。在高职教育发展与改革过程中,这两类人员都面I临着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学行政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与方法,转变观念,使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切实具备职业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的素质和技能,成为院校建设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

二、学习型教学行政管理组织的构建

1.学习型教学行政管理组织构建的基本要求

(1)符合产教结合、校企共同育人的需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与区域经济及产业高度融合,在校企共同育人过程中进行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学习型教学行政管理组织应适应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需要,教学行政管理人员要不断更新观念,对此,教学行政管理组织和机制要在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的功能,使教学行政管理在校企合作平台构建过程中发挥支撑和保证作用。

(2)符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需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学组织与管理以能力本位替代知识本位,打破学科型的知识结构,按照行动导向的理念和方法,以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行政管理是建立在教学计划下达和组织实施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讲授为主要内容,教学行政管理的重心体现在计划的执行、检查和监督方面。面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学行政管理应当与行动导向的项目课程以及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施过程高度融合,实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检查、监控和督导。

(3)符合科学、高效教学行政管理流程的需要。教学行政管理按照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要求,应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流程,从而形成教学行政管理链。在教学行政管理链中,具体的教学管理项目是链上的节点。因此,教学行政管理应当在计划指导下,按照行动目标、管理流程,对不同主体在节点上的教学行为实施组织和控制。如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企业需要在不同时问段进行顶岗实习,势必将使以教学计划实施为主线、相对固化的教学管理链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对此教学行政管理应当主动、及时地修补,从教学行政管理的层面保证学生顶岗实习顺利进行。

(4)符合信息化、网络化教学行政管理的需要。目前,高职院校校园网普及程度很高,一方面提高了教学行政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又对教学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学习型教学行政管理组织及人员应当积极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的要求,根据需要开发相应的管理系统和软件平台,使信息网络工具在教学行政管理中切实发挥带动作用。

2.学习型教学行政管理组织的学习行为

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行为是指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在复杂变化环境下,保持可持续生存与健康和谐发展所应该具备的学习行为和能力。学习行为应具备以下特征:

(1)要求组织成员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自身的行为并优化组织体系。

(2)要求组织成员能够积极、系统和持续地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自身的行为,从而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

(3)要求组织成员通过一定的载体不断地获取知识,通过载体空间和时间的改变,促进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学习行为具有的共性包括:一是发展和学习型的工作方式;二是稳定、明确的工作目标;三是全面系统的学习方法和制度;四是共同和谐的工作关系;五是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3.学习型教学行政管理组织的系统架构与知识能力体系

学习型教学行政管理组织的系统架构分别从“动”和“静”两个方面描述该组织的特点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习效果。其系统架构很大程度决定和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系统也反过来对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系统具有影响作用。其系统架构和关系。学习型教学行政管理组织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方法选择能力、获取知识能力、执行能力、反思与修正能力、输出知识能力、教学行政管理问题的发现能力。

第12篇

一、高校行政管理服务特性的内涵

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特性,指的是高校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要将教师和学生视为统一的利益整体,在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同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服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高校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并且明确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将高校行政管理与其他工作进行有效融合,形成完整的高校管理体系,保证教学活动的健康开展。

二、高校行政管理服务特性的意义

服务型高校是新时期高校建设与管理的主要方向,以人为本是服务型高校建设的核心思想,所以在高校的各项管理活动中,必须要将人放在首位,才能充分体现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特性,推动高校的持续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也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尤其在扩招政策的实施下,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造成社会人才的饱和,很多大学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又涉及到人才的安置与处理。因此,高校要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充分体现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特性,为高校师生提供必需的服务,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就亚率,实现高校的稳定发展。

三、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对象

从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涉及到的工作内容方面来看,主要是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而提供的基础性保障和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人员的绩效管理、高.校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社会化服务等,高校行政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是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的整体,只有保证每个部门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基于此,对高校行政管理服务对象的认知,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首先,从宏观方面来看,高校行政管理以社会和经济为服务对象,通过相关服务工作的开展,可以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进而促进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其次,从微观层面来看,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对象就是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不同的服务,将以往强制性的管理方式转变为服务型的管理,从而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渗透。

四、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方式

1.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管理理念的影响,高校行政管理长期存在官僚主义作风,教师和学生被视为管理的对象进行管理和控制,而管理的方式也常常是强制性的方式为主,人本精神十分匮乏。在新时期,建设服务型高校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也由强制性转变为服务性,以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主,在坚持高校性质管理原则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服务,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更加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心理体验,力求为师生创造一个温馨、美好的校囷环境。

2.明确行政管理服务的内容

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特性强调的是管理的规范化,但是随着高校教学活动的不断改革,行政管理服务的内容也将不断发生变化,这时需要对行政管理的范围进行必要的明确。通常情况下,高校行政管理的合理范围,应当包括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行的相关工作的管理,教学资源的配备,高校与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后勤保障等等,事实上,一切由有利于高校教学活动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工作内容,都可以纳入到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范围内。

3.学习型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汗展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高校也应当积极推进学习型管理队伍的建设,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才能促进行政管理服务特性的充分发挥。作为行政管理人员,要掌握关于行政管理、经济学、法律以及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同时在时间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行政管理的服务性,才能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特性也不断发生变化,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高校行政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明确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促进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