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评职称

教师评职称

时间:2022-05-12 03:27: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评职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评职称

第1篇

一、教育工作讲究特色

本人在担任班主任期间积极营造宽容、理解、和谐的班级氛围,努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渴望。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独树一帜的提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既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特长的发挥积极创设条件,同时又把全班凝聚成一个团结上进的集体,班级学生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奉献精神。因此所带的班级在各项大型活动中表现出色而受到表彰,班级成绩也处于年级前列。

二、教学科研追求创新

本人积极关注新课改,刻苦学习新理念,努力探索新教法,把提高教学效率当作首要的任务。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把教育心理学与历史教育两者结合起来,注重研究教学规律,大胆改革历史课的教学模式,实现授课、实践报告和活动等双向交流方式的多样化。同时运用现代化手段,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所任班级的历史成绩优秀,特别是所任初三班级的历史会考合格率都接近100%。

本人还积极从事教育科研,注重对教学的反思和积累,成果斐然,所撰写的论文《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规律”教学》在20*年12月获得无锡市优秀历史教学论文二等奖;论文《理解——开启历史之门的钥匙》在20*年12月获得江阴市中学历史教研论文二等奖;论文《再论前概念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在20*年1月获得江阴市历史学科优秀教研论文二等奖。同时还多次在比赛中获奖:20*年获江阴市历史学科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说课比赛初中组二等奖;20*年获江阴长泾片中学历史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20*年获长泾中学“教育论坛”演讲二等奖。

三、课外辅导重视实效

本人具有一定的特长,在课外积极辅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小论文等,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故事演讲和历史短剧的排演等活动,同时还辅导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所辅导的周梦姣同学在2002年获得江苏省中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设计大赛一等奖,本人也获得指导一等奖;所辅导的陆文超同学在20*年获得无锡市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电脑动画初中组贰等奖,冯志凌同学获得应用素质初中组三等奖;陆文超同学还在20*年获得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江阴市预赛电脑动画比赛中获得初中组一等奖,吴琳同学获得初中组二等奖,冯志凌同学获得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江阴市预赛电子报刊比赛初中组一等奖。

第2篇

任职以来,我一直担任学校电脑机房、学校教学楼、学校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在路中工作的五年中,尤以前三、四年是最苦最累的。xx年,学校旧机房电脑非常落后、电脑故障发生率高,为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我常加班加点,做大量维护工作。xx年开始学校电脑急剧上升,并投入巨资搭建起校园网络,从那时起我与罗浙庆常利用晚上、中午时间一同管理、维护网络中心及校园网络建设。为每个教师建立起个人ftp、电子邮局,创建了几百g容量的视频点播库和素材资源库,管理并维护学校网站及论坛。经常为维护好网络、保障其正常运转,工作到深夜。寒、暑假期间我常在网络中心主动管理,每年台风期间做好了整个网络设备检查与断电后的恢复工作,及时保障网络设备安全及正常运转。几年下来,学校网络及其运转情况我基本做到了如指掌,直到xx年初转由金西凯老师负责。

几年中,我已维修过大量的电脑,帮助过不少老师制作网线,拍摄结婚录像,为进一步锻炼自身拍摄技能,xx年8月我负责拍摄了浙江省柔道比赛录像,xx年7月,我负责拍摄过全国武术交流大赛比赛录像。为促进学校无纸化办公,我建立《路中oa办公系统》,并一直投入使用。此外,我参与到政治组、艺术组以及学生团委的诸多社团网站维护中。

五年来,几乎每年的寒、暑假我都自觉担任起学校教室电脑的义务维护,在沈坚桥老师回家高三补课期间、我又承担起高三楼,高二楼电脑的维护及高一军训期间的一系列工作。xx年、xx年学校举办暑期英语夏令营,我帮助搭建起机房1网络,为了保障机房空气流通,每天早上六点就到机房开好窗户,晚上到十点多检查完机房电脑,最后一个离开机房。为保障日常教学工作开展,我常对机房电脑进行维护、打扫机房卫生。这些工作,虽然占用了我许多寒、暑假休息时间,但为保证教学工作开展,我任劳任怨,从不计较报酬,从不抱怨,从不推脱。学校个别班级投影仪接口出现接触不好,控制面板损坏现像,我较好地掌握了焊接技能,及时保证了教学需求,同时为学校节省不少额外开支。

以上一系列工作,尽管非常辛苦,但值得欣慰的是,在付出大量辛勤劳动同时,我也收获到不少新知识、锻练了自身技能、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则是书本上无法获得的。更重要的是:在学校老师及领导心中,树立起了良好的服务品质。

二、认认真真从事教学与研究

作为一名学科教师,教学应始终放在第一位,搞好教学工作是每一位教师应有的责任。为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我坚持每月读一本书计划,为保证上课质量,我认真备课、钻研教学,经常与学生交流,不断自我反思,力争创新。xx年市教学调研中我开设的公开课《走进internet》获得较高评价,xx年年5月我开设了区级公开课《<西湖美景>多媒体制作》并获得一致好评。

除了教学外,近两年来,我注重参与科研工作, xx年我参与陈仙花老师主持的区级课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和金西凯老师主持的校级课题《构建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与研究》,xx年我参与了沈坚桥老师主持的区级课题《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和学校《重点中学“三位一体”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课题研究。xx年我亲自主持校课题《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探究》,xx年我撰写论文《速度决定效率 问题决定潜力》获得区一等奖、市二等奖,并于xx年年底于人教网上刊登发表。xx年年撰写案例《话聊——flash中路径运动》获区三等奖,同时撰写论文《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探究》获得区一等奖、市二等奖。

三、苦中作乐中钻研信息学奥赛

信息学奥赛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五门学科竞赛之一: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因而许多重点中学特别重视,并开展的很好。在台州地区,台州一中有专人辅导,黄中有3个老师辅导,温岭、台州中学有多个研究生上课,而我校高中学生是零起点,几年来由于工作较忙,我的辅导仅仅停留在几个学生小规模上。

第3篇

几年来,我在工作中,坚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新的时代,新的教育理念,教育也提出新的改革,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知识面,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不断努力,现对近年来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坚持认真备课,备课中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努力增强我的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语文课,就连以前极讨厌语文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完善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五、与同事交流,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提了的,要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主导思想,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并非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在教学工作中,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所任班级成绩突出,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我会继续努力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第4篇

几年来,我在工作中,坚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新的时代,新的教育理念,教育也提出新的改革,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知识面,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不断努力,现对近年来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坚持认真备课,备课中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努力增强我的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语文课,就连以前极讨厌语文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与同事交流,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完善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提了的,要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主导思想,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并非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在教学工作中,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所任班级成绩突出,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我会继续努力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第5篇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农村义务教育 教师队伍 发展对策

2007年,国务院批准重庆市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在此背景下,教育方面,重庆提出了要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大力统筹城乡教育,打造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的战略目标。要达成这一目标,必须促进师资队伍的均衡、协调发展。当前,重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数量大,专业基础薄弱,是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推进城乡教育统筹,首先必须着力建设一支与之匹配的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的基本现状

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07年编印的《重庆市教育事业统计分析资料》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印的《2008年重庆教育发展报告》,笔者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门统计、分析,情况如下:

学校及在校学生分布。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9089所,在校学生3701225人,其中,农村初中和小学(含县镇)8755所,占学校数的96%,在校学生3349637人,占学生数的90%。

专任教师分配情况。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共188406人,其中,小学119831人,初中68575人。其中农村初中教师(含县镇)60653人,占初中教师总数88%,农村小学教师(含县镇)107046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89%。

专任教师规定学历和提高学历。规定学历:全市小学教师达标数118010人,达标率98.48%;初中教师达标数70279人,达标率97.63%。农村专任教师中,小学教师达标数62282人,达标率97.63%;初中教师达标数16730人,达标率96.22%。提高学历:全市小学教师提高数84953人,提高率90.89%;初中教师提高数42219人,提高率58.65%。农村专任教师中,小学教师提高数39737人,提高率62.29%;初中教师提高数7747人,提高率44.56%。

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和未评职称。高级职称:全市小学高级职称教师44649人,占37.26%;初中高级职称教师3976人,占5.52%。农村小学高级职称教师20471人,占32.09%;初中高级职称教师355人,占2.04%。未评职称:全市小学未评职称教师10105人,占8.43%;初中未评职称教师5743人,占7.98%。农村专任教师中,小学未评职称教师8027人,占12.58%;初中未评职称教师2135人,占12.28%。

市级骨干教师数量。全市认定的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共3103人,其中,城市占33%、县镇占52%、农村占15%。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重庆直辖历史短,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经济社会基础尚不雄厚,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教师总量不足。全市现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8万余人,农村学校7286所,农村学生153万余人,农村学校分布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存在专任教师实际缺编情况。在核定教职工编制时,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师生比按1:20至1:23、1:15至l:18核定编制;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生比则按1:22至1:25、1:20至1:23,且基本都按低限标准核定编制。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出现大班额、课程课时“打折”、教师一人包班现象,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学历层次方面,农村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低0.85%和1.41%。二是职称结构方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初级职称占了大多数,具有高职称的农村小学和初中教师所占比例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低5.17%和3.48%,而无职称比例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4.15%和4.3%。三是学科结构方面,语文、数学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高达70%以上,而英语、计算机、艺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紧缺。四是年龄结构方面,农村教师年龄老化和断层现象严重。因编制紧张和财政困难,有的农村学校近几年基本停止录用新教师,导致教师平均年龄越来越大。

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部分农村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学历师范教育,参加工作后,主要通过自学考试和函授等形式进修学历,专业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教育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常规工作能力低下,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缺乏有效的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普遍欠缺,教育科研几乎没有开展。此外,由于农村教师工作环境较差,相当一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强,逐步成长起来的农村优秀教师向城区流动。

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培训明显不足。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主要以学历补偿教育为主,而以教师专业技能为主的非学历培训很少惠及农村教师。近年来,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条件较差,设施设备老化,师资不足,教研与培训未能有机整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不能对校本研修进行有效的指导,制约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当前,各级政府重视农村教育,但主要以校舍修建,设施设备完善为主,对软件建设力度不够;用于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培训l的经费保障机制还未建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还有待完善,市、区县、校三级培训体系未能有机衔接。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的新计划。一是实施农村教师附加编制。各地区应根据本区域农村中小学学校分布、生源等情况,适度增加农村教师附加编制,并且统筹配备到编制需求较大的边远地区村小和教学点。对教学点学生数规模没有达到25人的地方,每个点至少要配备2名教师。二是实施农村教师补充系列计划。实施“农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为边远贫困地区定向培养一批留得住的本土教师;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教育事业;实施“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计划”,组织高师院校学生到对口区县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实习支教。三是加大城镇教师到农村教育支教任教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流动、城乡教师流动和校与校教师的定期流动;有计划的组织名师、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驻校讲学;组织高职称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上优质示范课。

着力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体系。一是建立市、区县、片区、学校相互衔接的培训层级系统。学历提高培训、培训者培训、名师队伍打造主要由市级教师培训机构来实施和完成;区域性的骨干教师、短期教学技能培训、全员提高培训作为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重要职责;本片区的示范性研修、教学研讨由乡镇片区组织承担;学校主要承担校本研修和新教师的岗位培训。二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农村教师网上学习、交流、考核、学分管理的研修网络,方便农村教师在学校、家里进行学习和在线研讨。三是开通“空中课堂”,利用教育电视台,录制教育专家讲座,进行滚动播放,农村教师可进行集中或分散收看,弥补因没有机会参加高层次培训而不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突出问题。四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市、区县级培训要结合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现状,按教师的层次、学科等情况进行分层次分批次培训。大力开展校本研修,学校要规划与落实校本研修方案,教研部门加强检查和业务指导,提高农村学校校本研修实效。

进一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第一,提高认识,进一步落实组织保障。强化各级政府职责,深入细致地进行教师基本情况调研,摸清并掌握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要把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大力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二,加大投入,进一步落实经费保障。要切实保证本地区教职工工资总额1.5%的培训经费;设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农村中小学名师培养计划等专项经费;严格执行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参加培训所需支出;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管,保障各项计划顺利实施。

第三,加强建设,进一步落实资源保障。在有条件的区县建设片区教师培训分中心,将培训、教科研、电教、电大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农村教师就近就便学习的学习与资源中心。组建由高校专家、优秀教研员,一线中小学名师组成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专家资源库,形成一支适应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要求,集培训、指导、研究、服务于一体的专兼结合的专业队伍。制定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标准,开发切合农村教师需求的本土化、多样化课程资源,制作一批各学科优秀教师的优质示范课远程教育课件,建成农村教师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超市”。

注释: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称;评审工作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与普通高校大可相似,一方面职称评定大大地调动了广大高职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但另一方面,在职称评审标准等方面又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职称评审中的问题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申报与其他高校申报大同小异,都是为了提升教师的地位和学术水平的,其申报条件通常包括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师资格、学历及任职年限、外语水平等,这些条件既是基本条件又是硬性条件;评审条件则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科研业绩等;职称评定是一种对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认定,与教师的成长以及高校的发展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实际操作中又存在一定的问题。

(1)普遍性问题

在职业院校中,职称评定最大的问题在于“评”与“聘”不分,职称评审功利化、行政化严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审将所有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等级与工作待遇相关联起来。这种做法通常能在极短时间内收到实效,其收益和回报等也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等级提高后,却又缺乏与之配套的考评措施的监督机制,从而容易使教师职称评定的思维和行为趋于功利化。比如在评职称之前,被评定教师为了达成目标,刻苦钻研,但评定目标达到之后,很多人基本上就不再做任何与科研有关的工作了,也不,更不搞学术,停留在原有的学术水平上沾沾自喜。这是及容易带来学术腐败,弄虚作假等严重后果的;在这一点上高职院校与其他高校区别不大,在教师职称评聘权力和利益分配上,趋于行政化。从那些评定的条框中可见,在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定硬性要求中,除去对教师的德、能、勤等作出具体要求,更关键的是在于个人的业绩,也就是说,主,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趋于业绩化。此外教学与科研所花费的时间不平衡,容易使教师忽视了教学工作,一门心思评职称。而一些教学能力强又具有感染力的老师,他们又经常困于科研业绩达不到评定的要求而不能参与或评不上高级职称,致使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陷入恶性循环状态。

(2)特殊性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的来源和教师职称评定的历史原因,致使高职院校教师具有自身特殊性,因而高职院校职称评定也必定会面临一些特殊问题。对于副高以上职称的申报和评审,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采用标准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并未考虑高职院校的特殊性所在,特别是高职院校教师的特殊性所在。而高职院校教师更应该注重的是教学能力及其业绩的提高,尤其是教师的技能水平的提高。毕竟高职的含义更多在于技术上的提高,而非仅仅是学术和职称上的提高。例如,对于高职院校的示范操作课老师,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其动手能力和示范操作、指导的能力,更加趋向于实践。因此,与高校一个模式的评价机制明显与高职院校教师所要求的特殊性相背离,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进行评定肯定不利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健康成长。甚至他们会不同程度地反抗和反对,或者直接放任自流。

二、高职院校职称评审问题的原因

我国高职院校职称评定工作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作用重大。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师职称评聘中存在的问题重重,其导致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职称评审指标体系与高职院校的特点不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有名无实等。

(1)职称评审指标体系与高职院校的特点不符

凡是有关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文件和政策中,对其科研成果的要求是占主导地位的,而教学则排在其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的产生。在职称评审工作中,对于那些教学效果欠佳甚至是没有太多教学效果的老师,他们通常会因其科研工作业绩好或者比其他教学效果好的老师强而顺利地评定职称。而有些教学质量高的老师,却因为科研业绩不佳而无法晋级职称,这两者之间的弊端非常明显。而评定标准中,教学能力至多仅作为其破格晋升的参考指标。这种标准明显是显失公平的。

(2)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有名无实

评职称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教师两方面进行评价,一是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二是教师的任职资格。这两者之间孰轻孰重,其实很难于衡量。而对教师的任职资格评审,对聘任职务起着及为重要的参考作用,专业技术职务的设置反应则是实际工作的需要,被评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技术水平。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专业技术工作岗位的设置要以实际需要为考量条件,并明确其职责和任职条件。否则容易让人误认为评职称就是评职务;高职院校在组织教师职称评定的时候,经常性地将评与聘混淆在一起,这种相互混合的后果必将直接导致高职院校教师侧重职称评定,过度关注职称是否得到提升。从而也将过度关注竞争对手也就是其他同事的职称评定情况。

(3)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工作不到位

在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中,集中评审是高职院校职称的评定最为主要和常采用的方法之下。即由申报者上交材料,然后由学科组专家或评委将所有上交的材料集中审阅,然后以无记名方式就合格与不合格等标准进行投票,当场表决。通常情况下,如果学科组的成员放在一起评定者的专业一致,其评审就比较客观公正,而各级评委会对晋升的人数有着硬性要求,也就所说的指标标注。但在地实际操作中,其评审对象专业不可能一样,专业五花八门,而大部分评委专业方向也不可能都相同,其投票选择就必定很容易受其他人的盲目性引导,导致了投票的盲目性产生,影响评审工作的严肃性、公正公平性和客观性,从而也导致了评定工作的先进行无法实现。

三、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改革的对策

目前,教育理论界对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改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主张废除职称评定,实行岗位聘任制度,其强调的是按照需要设立岗位,然后进行公开招聘,直接聘任。另一种不主张废除职称评定,但是要看是否有岗位,主要还是要考查竞聘这个岗位相关人员的条件,即要实行评与聘分开。本文认为,不论如何进行评定改革,高职院校的职称评聘必须要有明确的导向,即要以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主导评定目标,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评定指标体系建设

与普通高校有所不同,高职院校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并安置学生稳定就业,为学生能学到一技之长而努力,并为社会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力资源而作贡献,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其高职院校办学的重点之重点。所以,职称评定指标体系就必须要与这一宗旨完全吻合;构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评定系统,应重点关注教师在教室里与教室外的能力,重点关注其实践和动手能力,包括教学能力和实践两方面能力,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考核力度,提高职业技能水平,通过职称评审,引导教师队伍转型,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教学和科研质量,提高其培养技术性合格人才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完善聘任与聘管制度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对教职工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和行为导向上,这是促进高职院校平稳发展的主动力。高职院校要根据行业性特点来建立规范的聘任与聘管制度,走正规职称评审和聘任流程,制定具体的聘前、聘中、聘后实施规则;聘前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杜绝“关系户“,岗位设置要符合现实需求,更要求科学合理,量化考核指标的制定要考虑全盘,包括德、能、勤、绩等方面均需要考虑到位;聘中采取按岗、择优原则实施聘任,使广大教师在被聘用后能适应自身发展需求,及时作出调整,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聘任工作的竞争和激励机制;聘后,应该更加重视动态管理工作,对在竞聘中取得上岗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签订聘约制度,并颁发聘书,同时建立单位和被聘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在聘书颁发时要共同商定聘期,要绝对地废除职务终身制;一切在岗人员均要实行岗位工资制,使岗位与工资待遇对接。

(三)建立职称评聘监督机制

众所都知,在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中,其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其评聘必须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德才兼备原则,按原则办事,同时为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要相应地建立监督检查制度,也就是说要设立第三方监督审查机构。比方说,学校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成立职称评聘监督委员会,对广大教师对职称评审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进行全面的了解,可以通过查看相关评定者的资料、下发调查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形式来获得相关资讯,全面掌握职称评审工作进展情况。从高职院校的能够从具体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构建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力求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社会人力资源,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

总结

高职院校职称评定的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教师职称评定的难度,但这项工作是必不可少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师职称评定时,一定要通盘考虑,兼顾特殊情况,照顾一般情况,从而使职称评定能圆满达到预定目标和要求。(作者单位: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宁井铭,吴永辉,杨荣清.浅析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5)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困难;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7/08-0041-04

一、问题的提出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师是孩子走出家门后遇到的第一任教师。一所好幼儿园,一个好幼儿园教师可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2010年12月1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教师质量决定学前教育的质量。有限的资源要优先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园长和教师培训要纳入继续教育计划,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注重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远程教育平台,创新培训模式,满足幼儿园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状况时说道:“农村幼儿园师资极度缺乏,教师待遇相对较低;师资水平不合格,专业素质偏低,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幼儿教育培训。”以河北保定市为例,农村幼儿园教师大部分是小学转岗教师,年龄偏大,缺乏对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了解,但普遍职称较高,继续学习动力不足。部分新进入的教师又因为没有编制,待遇偏低,没有保障,工作积极性不高。由此,导致了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的低下。可以说,学前教育的难点在农村,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难点又在于如何迅速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是目前尽快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

二、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25.33万名农村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有15.53万人,占总数的61.31%,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只有38.69%。

保定市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状况也不乐观。笔者在2011年5月做了一份调查,结果如下。

(一)保定市农村幼儿园教师师资状况

(二)保定市农村幼儿园教师对培训的态度

在关于培训目的的调查中。有12%的教师选择“为了评职称”,有88%的教师选择“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没有教师选择“为完成任务”。问及最喜欢的培训形式时。16%的教师选择了“园本培训”,15%的教师选择了“网络培训”,65%的教师选择了“短期培训”,4%的教师选择了“专题研究”,没有教师选择“函授学习”和“自学”。在关于培训困难和不足的调查中(多项选择),30%的教师认为“模式单一”,40%的教师认为“经费不足”,50%的教师认为“存在工学矛盾”,70%的教师认为“学习机会太少”,没有教师认为培训“内容陈旧”。

(三)问卷分析

1 关于幼儿园师幼比

国家规定的幼儿园师幼比标准是1:7,按这一标准,保定地区农村幼儿园近90%不达标。调查发现,多数农村幼儿园一个班只配备一名教师。在访谈中一名园长谈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段时间,幼儿园接连有5名带班教师生病或家里有急事。需要请假,他不得不安排其他班级两名教师中的一人到教师请假的班级顶班,这样安排还是有几个班级没有带班教师,最后自己和副园长也去顶班了。每逢检查或接待参观,为了表面看上去达到上级要求和更好地组织活动,他采取了向别的幼儿园借教师的办法“解决问题”。

2 关于幼儿园教师所学专业

从调查结果看,县级幼儿园教师毕业于正规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比率相对较高,乡镇中心幼儿园次之,农村幼儿园最低,很多农村幼儿园甚至没有一个教师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村幼儿园有很多小学转岗教师,他们通常都不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二是农村幼儿园没有空余编制,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不愿进入。三是农村幼儿园留不住人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一有机会就走人。在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农村幼儿园一些专业水平较好的教师很多都流向了县级幼儿园。

3 关于幼儿园教师的学历

虽然调查数据显示有73.5%的教师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但这些教师很少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如前所述,这些人大部分是小学转岗教师,在小学可能是教学能手,但到幼儿园就是新人了,农村幼儿园因此出现了部分教师学历高、能力低的现象。职称状况和学历状况类似,也是转岗教师拉高了百分比。而实际情况是,从2000年开始,很多县市没有新进有编制的幼儿园教师,编外幼儿园教师则大部分没有职称。

4 关于幼儿园教师对培训的态度

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都认识到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而且都渴望参加培训。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保定市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急需进行专业化培训。而从师幼比和教师对培训的需求来看,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面临诸多困难。

一是农村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教师队伍稳定性差。个别地区参加培训的教师,几乎每年都是新面孔,很多参加过培训的教师要么很快去了其他幼儿园,要么很快离开了这一行,总体而言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效果很不理想。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流动性更大,一些民办园园长根本不敢把资金投向教师培训,因为他们非常担心这些接受过培训,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和教学资质的教师会马上跳槽。农村幼儿园教师的频繁流动给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二是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新鲜血液”不足,活力不够。调查发现,不论是乡镇中心幼儿园、村办幼儿园还是农村民办幼儿园,都很难招到学历、专业合格的年轻教师。笔者在某幼儿园教师招聘会现场对应聘的幼师毕业生作了一项调查,在就业地区三个选项“大中城市”“县城”“农村”中,有75.2%的人首选“大中城市”,愿意去“农村”的只有2%。笔者在走访一所农村幼儿园时发现,该园教师绝大部分年龄偏大,年轻教师寥寥无几。不少农村幼儿园园长谈到,园内年龄偏大教师很大一部分缺乏进取心,有些甚至只是在等退休了;年轻教师太少,使整个教师队伍缺少活力。

三是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经费短缺。有关统计资料表明,2007年,我国各学段教育投入占全国教育总投入百分比的情况为,小学教育占24.2%,初中教育占16.92%,高中教育占11.47%,大学教育占30.97%,而学前教育只占1.29%。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只能保证目前部分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及其基本办公经费,很多地方根本

没有继续教育经费。农村幼儿园能得到的财政支持更是少之又少。资金短缺是农村幼儿园继续教育的一大短板。

四是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缺失。由于前些年推崇的学前教育市场化,学前教育管理力量薄弱的情况越来越明显。2008年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有一半以上的教育行政部门没有专设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有114的教育行政部门既没有幼教管理专门机构也没有幼教管理专职人员,一些地区的学前教育处于无人管理的“真空状态”。很多地方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因此陷入没有计划、没有组织、没有考核、没有监督的混乱局面。

三、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走出困境的对策

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多多。要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多项措施,综合治理。

(一)建立农村幼儿园教师保障和激励机制,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幼儿园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身份和地位问题,这是解决幼儿园教师学习动力问题的根本。目前,农村幼儿园教师基本分为两类:公办教师和合同制教师。农村公办教师与城市公办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存在差距。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55.7%的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未评职称,其中省级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中有49.3%未评职称,县级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中有52.0%未评职称,农村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中则有70.6%未评职称。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大多没有事业编制,有职称的更是凤毛麟角。就普遍情况而言,有正式编制的公办教师,按国家事业单位的工资标准,依职称不同,月薪在2000~3000元左右;没有正式编制的合同制教师,月薪在700~1500元左右;农村民办园教师月薪在300~800元左右,一些农村幼儿园教师一年的工资收入甚至比当地农民的年平均收入还低。因此,不解决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及待遇问题,就无法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稳定问题。如何让现有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安心工作、积极学习?首先,要建立幼儿园教师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所有教职工交纳基本社会保险,以解决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后顾之忧。其次,建议建立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档案,对积极踊跃参加培训且成绩显著者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三,建议建立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促使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常态化。第四,设立继续教育专项经费。为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提供经济保障。

当前,很多地方已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例如,四川省采取了解决编制、保障待遇、加强培训等方式以稳定幼儿园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局制定颁布了《中山市幼儿园教师学历教育奖励办法》,鼓励在职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对取得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以及学士、硕士学位的教师予以奖励。该政策的出台调动了全市在职幼儿园教师参加学历教育的积极性。河北省教育厅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者才能取得“幼儿园教师任职资格合格证书”。河北省保定市规定,“参加骨干教师培训且合格者在职称评聘中可以优先”,要求市级骨干园长和教师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其他专任教师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督促和鼓励幼儿园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

(二)科学合理制定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规划,健康有序地推进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需要帮助农村幼儿园教师提高对继续教育意义的认识,必要时可强令全员参加培训。其次,应针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分层分批进行培训。再次,要重点培训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要求他们回园后开展全员培训。最后,重点建设乡镇示范幼儿园,把它建成辐射周边幼儿园的师资培训基地,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三)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继续教育途径

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存在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年轻教师太少、资金短缺、管理缺失等现实问题,因此,继续教育的形式应因地制宜。有条件的教师可以脱岗到各地高校或省级示范幼儿园学习,脱岗学习也可依实际需要选择长期学习或短期进修。在职学习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还可以和各级示范幼儿园建立帮扶关系,定期交流,争取得到优质幼儿园更多的支持。

以保定市为例。本市依托保定师范专科学校涿州分校建立了保定市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心,依托首批省级示范幼儿园――保定市青年路幼儿园成立了保定市学前教育研训中心,依托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各级示范幼儿园形成了“培训一教研”一体化的继续教育模式。保定师范专科学校涿州分校负责幼儿园教师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各级示范幼儿园负责教学实践培训,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负责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培训。幼儿园、教师进修学校、高校构建起了三位一体的教科研共同体。保定市教育局要求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要专门为幼儿园教师开辟网络空间,为幼儿园教师学习、交流创造条件,要求90%以上的幼儿园连网,实现教师“不出门就能参加学习进修”。

(四)均衡城乡教师资源,探索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水平的新路子

第8篇

二、年以来全校教师高、中级职称评审申报和通过人员数量及通过率情况;以来全校教师职称评审申报,据统计,有XX位教师申报高级教师职称,有XX人通过了省高级教师资格的评审,通过率为XX%;有XX位教师申报中级职称的评审。其中,申报高级教师职称的有XX人,通过评审的有1XX人,通过率为XX%;申报一级教师职称的有XX人,通过评审的有XX人,通过率为XX%。

三、我校在组织教师职称申报和评审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坚持做好年度评审工作安排会和年度评审工作总结会。在职称评审工作安排会上,明确当年评审政策,提出评审工作要求,以统一思想;在年度职称评审工作总结会上,系统总结本年度职称评审工作,交流工作经验,研究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的办法。

2、评审政策规定公开、透明。对职称评审文件,突出要点,条块分明,一目了然,以利于评委和工作人员掌握、理解,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失误。在接收申报材料时,将有关要求与规定随时以文件形式公布于办公现场和相关网站,增强政策的透明度。每年评审工作进行到接收材料基本完时,也就是开始评审之前,把前期工作基本情况、遇到的问题及初步处理意见,及时向教育厅职改领导小组会议汇报,由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处理。

3、建立职称申报评审管理系统。按照职称申报、评审的工作步骤和流程,建立职称申报评审管理系统,各单位软盘报送资料的同时,要求纸质报表加盖公章,核对无误输入计算机,实行计算机统一管理,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接收职称申报材料和评审过程中提取信息的错误。

4、建立评委回避制度。对发现托人情、跑关系、投票表上全同意等一些问题时,可以针对个别评委申请回避,同时实行随机从评委库里抽取评委等原则,增强了职称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性。

5、评审环节注意政策的把握。每个组安排联络员,联络员的任务是给评委提供工作服务,及时反馈组内评审动态,掌握评委的工作态度等,这样可以及时了解掌握情况,进行工作指导,尽量做到各组之间政策把握适当。

四、我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论资排辈之风盛行,只要年限到头,资料齐全,一般就能上去,既评不出水平,又阻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评职称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

3、职称与工资福利挂钩,于是出现拉关系和暗箱操作现象,直接滋长腐败和不正之风;每年都要评职称,直接造成职称贬值,

4、评审过程中看不到被评者的工作态度和实际工作能力,导致评审不公平;

5、脱离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职称评审不是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在科学设置岗位的前提下进行评审,而是按照上级下达的计划及职称评审条件硬件,有多少评多少。

6、教师队伍缺乏生机。不少教师把职称作为终身的奋斗目标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一旦职称到手,就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形成“一劳永逸”、“职称到手、事业到头”的消极思想,造成教师队伍缺乏生机和活力。

7、在评审标准上尚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片面强调了资历、学历、外语、论文等因素,而忽视了教学、科研的综合评价。在职称评审过程中,片面强调了量化的硬件,致使不少申报者为职称评审凑论文,只追求短期效应,缺乏长远目标,对大课题攻关和取得标志性成果意识不强。

8、国家规定的“双职称”制度根本难以实施。职称评审机制死板,引导不够。

五、对我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程序、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严肃职称工作纪律,保证公开、公平、公正。

(1)、认真落实上级部门关于严肃职称申报工作纪律的意见和政策,严禁弄虚作假。如出现申报材料造假、异校申报、异岗申报、“插队”申报以及其它弄虚作假情况,将收回申报职数,并视情况作出通报批评、核减下年度申报职数、个人三年内不得申报评审相应职称等处理。

(2)、财务人员、后勤服务人员以及其他非教学和教育管理、研究岗位人员,不得申报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未兼任教学任务的教育管理、研究岗位人员不能按教学人员申报。

(3)、要进一步完善职称评聘量化评分细则,并要保证评分细则相对稳定,不能一年一改,更不能因人设定评分条件。

2、业务负责人应加强学习,保证申报材料质量。职称工作业务负责人应切实加强政策和业务学习,对申报材料在初审时认真把关,保证申报材料的准确齐全,不得因不熟悉政策或自身业务素质不高给申报人员带来不良后果。

3、建立并完善社会化评价机制,贯彻业绩优先原则,营造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使真正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职称评聘的问题就出在滥评聘、乱评聘、误评聘上。要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评价人才、用人才的机制,就要力求改革、探索出路,努力创建新的制度。无论是从解决内部存在的问题,还是从与国际接轨的角度出发,我国都亟待建立职称或职业资格认定制度的社会化评价机制。

第9篇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实现青少年的公平发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目标。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十报告中提出:“办好学前教育,……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但是,现实状况是,学前教育不公平特别是城乡间的不公平却比较明显地存在。学前教育不公平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特别是城乡间的资源分布存在巨大差距,从而呈现"城市贵、农村差"的幼儿入园现状。据统计,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学前三年入园率已达95°%以上,而中西部农村地区学前三年入园率还不到35°%。在有限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中,70°%被用于少数示范幼儿园,而投入城镇和农村普通公办幼儿园的只占其中的不到30%[1]。由于教育资源的这种分配现状,加上农村自身在学前教育资源投入上的不足及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硬件和软件上的不足,不符合办园条件的农村幼儿园大量存在。这既容易给学前教育儿童带来不良影响,也造成了城乡青少年发展中的教育起点不公平。

 

从学前教育资源来说,最核心的资源是优秀的学前教育师资。从软硬件两方面来看,师资既是"硬件资源"也是"软件资源”,在场所、设施、教材等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有责任心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师资队伍,能弥补其他方面软硬件条件的不足。由于我国农村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意识比较薄弱,对幼儿的教育重任基本上依靠幼儿园教师,这种现状更期待着我们建设好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这是保证农村幼儿得到良好早期教育的基础。

 

鉴于此,本文以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素质与结构为切入点,通过实证调研,探讨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本次调查在安徽的淮北、宿州、蚌埠、安庆、合肥、黄山、滁州7地进行。课题组通过配比抽样,在7地的农村幼儿园面向幼儿园教师共发放调查问卷1125份,回收有效问卷1065份,有效问卷率95%。此外,课题组还针对重点问题向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20人。调查涉及20个公办幼儿园和25个民办幼儿园。从幼儿园所在地区来看,有城郊幼儿园、乡镇幼儿园和乡下幼儿园。问卷调查主要围绕幼儿园基本信息和教师基本情况,包括师资数量、学历层次、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进行,能够较全面地涵盖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结构的主要方面。

 

三、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1.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存在结构性短缺

 

调查表明,一方面,农村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被调查的20个公办幼儿园有编制的专任教师平均每班不足1名,另外聘任1名临时教师和1名临时保育员。25个民办园平均每班配1—2名教师,没有专职保育员。规模小的民办学前班和农村学校附设的学前班每班只能配备1名教师。幼儿园平均师生比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全曰制幼儿园1:7到1:8的师生比。

 

另_方面,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学前教育教师多数是临时聘用,没有编制,工资较低且不能正常发放,大多数农村学前教育教师没有医疗和养老保险,加上生活艰苦和工作单调,致使绝大多数学历和专业合格的学前教育教师不愿向农村流动。与此同时,农村幼儿园教师往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单向流动不断增加,更加剧了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缺乏程度。

 

2.师资学历层次低,学历结构不合理

 

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总体上学历层次较低。农村幼儿园教师中:中专以下学历的占2.8%,中专学历的占31.6°%,大专学历占47.2°%,本科学历占18.3%。在我国高等教育已扩招15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幼儿园教育职业来说,这种学历结构和层次,是属于明显偏低的。总体来看,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学历参差不齐,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师资学历要求。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尽管政府加强了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但是,公办幼儿园和学前班的教师的学历也不能达标。

 

座谈和访谈表明,中专以下学历人员中,除中学毕业的外,甚至还有家庭妇女和下岗工人。既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教师,也大都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专业训练,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整体素质偏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保教工作的需要。学历不合格的教师不仅多数没有参加过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也没有参加过教育实习和实践锻炼。而学历合格的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在职进修提高了学历层次的。他们的进修大多是业余的,工学矛盾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不理想,因此,他们的教育教学业务知识和能力均不能适应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具有托幼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加之面对的是低龄儿童,尤期需要专业培训,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因而,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这种学历层次和专业培训现状,无疑是一个大问题。

 

3.师资专业化程度低,专业结构不合理

 

调查发现,在教师资格证方面,接受调查的幼儿园教师中,取得小学教师资格证的占29.6%,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占56.3%,没有取得教师资格的占14.1%。也就是说,在所有专任学前教育教师中,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和小学教师资格证的不足86%。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教师资格证持证率不高,既反映出农村幼儿园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也表明现有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化程度较低。

 

座谈访谈表明,农村学校学前班没有学前教师的编制,都是小学教师资格,也没有参加过学前教师的教研与培训活动。很多不具备学前教育能力和资格的非专业人员走进学前教育队伍,她们没有接受系统的学前教育训练,也无法获得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再加上她们是临时聘请教师,没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难以安心工作,进一步深造也没有动力,缺乏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导致这些聘用的非专业教师流动性非常大。

 

调查发现,在专业结构方面,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幼儿园教师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占64.5%,其他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占20.4%,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占15.8%。座谈访谈表明,由于农村幼儿园师资短缺且流失严重,为缓解压力,公办幼儿园大多数教师是从小学教师转岗过来的,民办幼儿园教师大多来自非学前教育专业。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师,仅部分通过短期的职前培训即转岗培训,调整到幼儿园成为学前教育教师,或者经过幼儿园自己的短期培训后就上岗,这部分人构成了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的主力。

 

4.师资的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年限短

 

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中:20岁以下的占9.9°%,21-25岁占26.1°%,26-30岁占21.8°%,30岁以上占42.3°%;在1065名幼儿园教师中,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年限少于4年的占38.7%,5-9年的占23.2%,10-14年的占14.8%,15-19年的占9.2%,20年以上的占14.1%。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总体偏年轻化。这说明,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年限短,大多数是近几年新补充的教师,有经验的老教师缺乏。

 

5.师资的职称结构不合理

 

接受调查的幼儿园教师中,有高级职称的占12%,中级职称的占20.4%,初级职称的占26.8%,没有职称的占40.8%。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的职称总体上较低,结构明显不合理。

 

据统计,2006年,全国55.7%的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未评职称,其中城市幼儿园49.3%未评职称,县镇幼儿园52.0%未评职称,农村幼儿园70.6%未评职称。从本次调查情况来看,公办学前教育教师只能以小教职称来定级,民办学前教育教师无法评定职称,这直接导致幼儿园教师工作积极性降低,流失现象严重。有些幼儿园开办者为降低人员工资成本,不愿聘请优秀教师,也不愿意接收正规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尽可能通过低聘教师以获利,也造成教师职称结构的不合理。

 

1.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教育发展和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

 

学前教育对青少年发展及逼制贫穷的代际恶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这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共识。正因如此,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学前教育对社会公平与对青少年自身公平发展的价值。如美国早在1989年就提出到2000年所有美国儿童都要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适合儿童发展的学前教育,以为他们进入学校学习做好准备。英国制订了国家托幼服务战略,提出在20年内彻底根除儿童贫究现象,以逼制贫穷的代际恶性循环[2]。由于学前教育具有公共服务产品的性质,因此,要改变农村学前教育软硬件不足的现状,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政府必须首先重视,把学前教育作为教育发展和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特别是要在园所建设资金配套、教育教学设施配备、教师待遇保障和培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等方面,对农村幼儿园和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进行优惠倾斜,以改变"农村差、城市贵"学前教育现状。

 

2.改善农村学前教师待遇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迁中,我国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他们的托幼服务与学前教育尤其应予重点关注。加之农村儿童家庭成长环境差异大、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观念不足,家庭大多无力承担优质学前教育费用,这些主客观原因使得农村学前教育对师资的专业要求、技能与责任心投入往往tb城市学前教育的要求还更高。而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的待遇却与城市同行存在很大落差,甚至不如外出打工的待遇。因此,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村学前教师待遇,尤其是非公办学前教师,保障学前教师的基本权益,使他们能热衷于本职工作。

 

3.拓宽培养渠道,切实提高农村学前教师素质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普遍存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不足,而短期内向农村补充大量具备相应条件的优秀师资并无可能,因此,拓宽培训渠道,加强农村学前师资培训是一个可选择路径。应大力组织农村学前师资,特别是其中的青年群体积极参加轮训,形成正常、规范的农村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制度,逐步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应将这种培训以公共服务产品的形式进行提供,使公办与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都能参与其中,形成_种普惠性质的制度供给,因为其最终目的在于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4.引导人才投身农村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师资是专业人才。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水平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由于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大学毕业生队伍迅速壮大,因而,充实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可以考虑通过政策渠道,吸引大学生回乡参与农村学前教育。另外,也可以通过公益项目设计、志愿服务等形式,吸引城市优秀学前师资和大学生志愿者,以志愿服务形式,为农村提供短期接力式学前教育服务,这样既能弥补师资队伍素质的不足,也能通过交流,在农村传播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

第10篇

【关 键 词】民办学校;高中教师;课题研究;调查;问题;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17-02

“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新,很难有学校的创新发展。”培养并拥有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将是切实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法宝,面临激烈竞争的民办学校尤其如此。为有效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实效提供依据,我们对民办学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辅以座谈、口头访问、网络聊天等方法,调研对象为诸暨市某民办学校高中教师。有效的研究对象共129人,其中男教师73人,占57%;女教师56人,43%。

一、民办学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 课题研究参与率较高,但高级别的参与率较低。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有75%的教师参与过课题研究,其中参与县级及以上课题的占25%,校级课题研究的占50%,未参与过课题研究的比率为25%。

2. 熟悉或使用的研究方法多样,但停留于低层次的水平。教师熟悉或者经常使用的科研方法,比例最大的前三位依次为文献研究法26%、经验总结法21%、调查法16%,合计占63%;教育观察法15%,教育实验法12%,不熟悉的占5%,其他方法占5%。数据表明,教师使用的研究方法多样。但另一方面,民办学校教师对更适合基层学校教师使用的,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方法如叙事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却不熟悉或不经常使用。这表明教师采用的研究方法停留于低层次的水平。

3. 没空搞研究、不会研究占较大比重。调查显示,三成多教师“难以抽出时间”,近三成教师“不知道如何开展研究”,四成的教师认为“研究与教、学工作分离,帮助不大”。可见,没空搞研究、不会研究占相当大的比重。

4. 研究式偏重于观摩交流,撰写教育反思的比率偏低。对教师发展的作用最大的活动方式,排前三位的依次是,观摩同事或其他人员的课堂教学27%,与同事(同伴)交流、商讨24%,参与课题研究15%,三者相加占66%。这表明在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种基本力量中,教师们更偏重于相互交流与沟通。调查显示,教学(教育)反思撰写指向上,半数教师(55%)是围绕问题解决情况撰写的,近三成教师(26%)是“围绕教学目标撰写的”。表明,教师们撰写的教育(教学)反思实践应用性较强。但比率偏低,教育反思在教研方式中的比例仅占14%。

二、民办学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原因分析

1. 动机偏差: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较浓的功利色彩。“您参加课题研究的主要原因”,比例由高到低排前三位的依次是:评职称(50%),提高教学成绩(15%),提高自己(14%)。“通过与同事交流,您认为同事承担或参与课题研究的主要原因”,比例由高到低排前三位的依次是:评职称(61%)、提高自己(23%)、提高教学成绩(6%)。教师对自身和同事参与课题研究的主要原因,各类别的比例虽然略有不同,但总体上趋于一致,即均集中于这三项,而且排第一位的评职称的比例远远高于第二、三者。这表明研究的功利色彩较浓,动机有偏差。

2. 教育教学及其他任务的繁重是缺少研究时间的主要原因。在“您认为缺少研究时间的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个人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较重”、“学校的其他任务太多”的比例各为38%,合计共占76%,将近八成。

3. 学校培训指导不力与教师自身不学习进修是造成教师不会研究的两大原因。调查显示,学校方面的原因,“没能组织专项的培训”占34%,“缺乏学校或上级部门跟踪指导”占19%;教师自身原因,“没有学习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占32%,“没有读书不了解当前的教育现状”占12%。

4. 教师方面是课题研究难落实的主要原因。“选题不当或不知道如何进行研究”占34%,“为了结题证书”占23%,“教师的惰性”占17%,“缺乏必要的信仰”占4%,四者相加占81%,可见教师方面是主要原因,包括教师的科研意识不强,科研知识与技能薄弱,研究动机不端正,教师个性上的不足。制约研究质量的原因上,“不知道如何进行研究”占32%,“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分离”占26%,“难以选择恰当的课题”占14%,“写作和总结能力不高”占11%,“过程根本没有落实”占9%,进一步印证了教师科研能力方面的薄弱。

三、促进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措施

充分考虑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诉求是学校能否制订并有效落实措施的重要依据。为此,以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诉求与希望为分析视角,提出促进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措施。

1. 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包括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引导教师转变教育科研观念,破除教师心中的教育科研“无用论”、“神秘论”、“负担论”、“无条件论”等等偏面的或不正确的认识,增强教育科研意识,想方设法留给教师较多的教育科研时间。

2. 宏观引导,微观自主。关于“你认为学校或教师如何真正做好课题研究”,教师们认为“学校确立重点课题、各学科组承担相关子课题”占41%;“教科所确定重点课题、各学校研究相关子课题”占35%;“主要领导参与、有面有点的进行”占16%。“如果今后您需要参与课题研究,您希望课题的来源”,近一半的教师选择由教科所或学校提供选题(教科所编制课题规划指南,按照指南选题占25%,学校提供选题占23%)。可见,学校对课题研究进行通盘考虑,设立重点课题、龙头课题,统领全局,同时又进行细化,编制子课题,分工到各处室、各教研组承担研究。也有35%的教师选择“自选课题论证”,提示教师要在学校和教研组的指导下发挥主动性、能动性,有效选题,扎实开展。

第11篇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教师队伍 区域均衡

一、问题提出

2010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重点关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2010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我省出台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强调“积极指导、扶持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工作,促进城乡学前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学前教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启蒙时期,是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上个世纪就强调:“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统筹发展学前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提高国民素质,进而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必然导致城乡之间教育事业的不均衡发展,因而要实现办好每一所农村学校,促进每一个农村孩子健康成长的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幼儿师资的均衡配置。近年来,在国家教育政策越来越突显农村教育地位的大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总体来看城乡之间的教育师资力量在数量分布和结构配置上均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与城市幼儿教师队伍相比,农村幼儿教师普遍存在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数量不足、文化程度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年龄结构不够合理等现状。这与我国当前致力于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是相违背的,幼儿教师城乡发展失衡已成为制约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瓶颈。

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幼儿教师城乡均衡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因此调查当前城乡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城乡幼儿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均衡发展的建议,对学前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与样本选择

调查的范围为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和福建省武夷山市2个地区的幼儿教师队伍,其中厦门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均走在福建省前列,是典型的福建省城市代表,而福建省武夷山市是福建省比较典型的乡村地区,以农业为主,经济欠发达。

(二)调查内容

调查以相关地市的幼教专干和幼儿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各地区的师生比、教师的编制情况、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教师队伍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围绕课题的研究内容自编《福建省幼儿教师队伍现状调查表》,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师生比、教师在编情况、教师的学历结构、教师的职称、教师的年龄、教师队伍管理等方面。调查厦门市同安区和武夷山市部分地区的幼教管理机构、幼儿园的情况,获得第一手数据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

2.访谈法

深入厦门市同安区和武夷山市2个地区对相关幼教干部和公办幼儿园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倾听他们更加真实的想法,弥补问卷不足,以得到最真实的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资料,提升研究的有效性和准备性。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截止至日期2012年7月厦门市同安区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03所,福建省武夷山市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68所。通过对2个地区的师生比、教师的编制情况、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教师队伍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城乡幼儿园生师比均偏高

教育部规定幼儿园标准配备师资以班为单位“每班配备两教一保”,若以幼儿数来看,参照国际幼儿园生师比标准15:1。从2011年―2012年福建省若干地市生师比比较表(表1)可以看出,同安区的生师比为18.05:1,而武夷山市的生师比为19.82:1,可见这2个地区的生师比都没有达到国际标准,生师比均偏高。

由此可见不论是城区还是乡区,幼儿园专任教师数量都不足,缺口比较大,各班的保育和教育等诸多角色均有数量有限的教师承担,教师没有一丝空闲时间,可见幼儿教师工作负担及其沉重。“幼儿多,幼儿园少,入园难,入公办幼儿园更难”这样的现状在城市和农村都普遍存在,是导致城乡幼儿园生师比均偏高的主要原因。

(二)农村幼儿教师编制缺编严重

从2011年-2012年福建省若干地区幼儿教师队伍编制情况统计表(表2)可以看出,相对于厦门市同安区幼儿教师队伍的缺编情况,武夷山市幼儿教师缺编严重,以缺编人数占编制数比例计算缺编率,武夷山市幼儿教师的缺编率高达100.00%。由于幼儿教师严重缺编,福建省武夷山市多数幼儿园不得不大量聘请代课教师,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不具备教师资格的,这些代课幼儿教师属于临时聘用,身份不明确,没有相关档案管理、职称评定和机修机会,综合素质不高且流动频繁,这样的师资力量令人担忧。此外缺编还导致幼儿园大班比例增加,很多班级的学生数达到五十人,这样的幼儿数超额必然导致教师负荷增加,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同时也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

农村幼儿教师之所以缺编严重,与多年来幼儿园的发展转型、改制及民办园的发展变迁有关,而其主要原因还在于以农业为主的乡区财政能力薄弱问题长期存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压缩教师编制以减少教育财政支出。

(三)城乡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总体偏低

从图一2011-2012年福建省分地市幼儿专任教师职称分布图可以明显看出,思明区幼儿专任教师达到大专以上水平的教师数量高于同安地区,以大专及以上学历为幼儿教师合格标准,同安区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为51.3%,而武夷山市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为62.7%,学历合格率比同安区略高,但总体来说,城乡地区的学历合格率都偏低,情况并不乐观。同安区低学历的幼儿专任教师比重较大,其中学历低于高中阶段的人数比例达到13.7%,而武夷山市幼儿教师学历水平处于高中阶段或高中阶段以下的达到35.7%。总体来说,城乡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均偏低。

虽然学历水平和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没有绝对关系,但不可否认受过专业系统培训的幼儿教师在知识结构、专业观念和实际教学等各方面能力远超低学历水平的幼儿教师。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当前城乡幼儿教师学历水平总体偏低的现状。

(四)城乡幼儿教师职称水平较低

职称是用来评定教师教育教学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图二福建省分地区幼儿专任教师职称分布图可以看出,不论是以处于福建省城区厦门市的同安区还是以武夷山为代表的农村地区,它们未评职称的幼儿教师比例都偏大,同安区未评职称的教师比例超过3/4,而武夷山市未评职称的教师比例更是高达80%。具体分析各地市小中高职称的教师数,同安区和武夷山均没有中学高级幼儿教师,同安区骨干教师比例仅有5%,而武夷山的幼儿骨干教师比例仅有10%。中学高级职称属于幼儿教师职称中的最高级,他们和幼儿园的骨干教师都是幼儿园的引导者,能发挥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其他教师共同成长,进而可以促进整体幼儿的发展。综上数据反映出当前城乡地区的幼儿教师职称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农村较高职称级别的幼儿教师缺口更大。(见图一)

(五)城乡幼儿教师年龄结构趋合理化

调查发现城市和农村幼儿教师年龄结构均处于较年轻化水平,而年纪较长的幼儿教师也占据一定比例,这样的教师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从图三2011-2012年福建省分地区幼儿专任教师年龄结构概况可以看出,在同安区20-30岁和30-40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师均占据较大比例,教师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幼儿教师比例为78%,约占所有教师比例的3/4;而武夷山地区55.6%的幼儿教师年龄在20-30之间,超过所有教师数的一半。与此同时,年龄阶段在40-50岁之间的教师比例,同安市占据18.2%,武夷山市占据12.5%。

一般来说,年纪较长的幼儿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年轻化的幼儿教师具有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年龄结构有助于教师间的交流学习,互教互长,因此总体来说,城乡幼儿教师年龄结构趋于较合理化水平。

(六)农村幼儿教师待遇水平低

据调查相对于同安区专任幼儿教师平均薪资4000元,武夷山市幼儿专任教师平均薪资仅为2000元,城乡幼儿专任教师工作负荷相同,工资却差距在2倍以上。对于教育经费的投放方面,武夷山市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仅占4%。

城乡间教师资质水平差距长期存在,农村教育经费欠缺,编制不足,教师资源投入不足普遍不足,而且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乡间差距呈现拉大趋势。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二元教育体制,国家对农村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与城市幼儿教师薪资差距颇大的待遇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到农村任教。

四、促进城乡幼儿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厦门市城乡幼儿教师队伍师资发展呈现不均衡现状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应有计划地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措施来扭转教育师资力量发展失衡的状况,从而促进城乡学前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一)加快立法进程明确学前教育地位

应加快学前教育立法,明确学前教育地位。美国和英国通过立法保证本国学前教育的地位和经济投入,保证学前教育发展,这样的方法值得我们效仿。相对于我国学前教育的立法不足,我国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均有全国性的专门法律。正是我国缺乏有力的学前教育法律,国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学前教育职责及其不清晰。我们应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教育现状,建立一个稳定有效的保障机制,从法律上强调学前教育的地位和性质,明确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职责和义务,并强制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并通过立法明确幼儿教师的身份和地位,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尤其不可忽略农村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切实保障他们工资、职称评定、福利保障等各方面权益,促进城乡幼儿教师队伍均衡发展。

(二)增加农村学前教育资金投入

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和必要条件即财政投入,没有可靠、稳定的投入保障就不可能有学前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学前教育经费一直未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而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更为紧缺,大部分紧靠极为微薄的收费或主管部门申请的少量经费艰难支撑整个农村地区幼儿园的一切开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城乡幼儿园均衡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应增加农村学前教育资金投入,积极改善城乡发展与投入不均衡的现状。由于我国学前教育投入没有明确的规定,学前教育经费包含在义务教育经费中,没有单独预算,学前教育投入缺乏有力的财力保障,并且城乡学前教育投资结构不平衡,教育不公平凸显严重。因此应增加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专款专用,并增加农村学前教育投入,从经济上满足农村幼儿园在发展学前教育过程中的资金要求,改善农村幼儿园简陋的办学条件,使农村幼儿与城市幼儿享有同样的学习资源;提高乡村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改善他们的福利待遇,给他们提供一个没有经济困扰的环境,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乡村执教。

(三)建立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体系

针对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主要采取引进新教师,劝退不合格教师和建立有针对性的培训体制三种方法。其中培训是适用最广,见效最快的解决方式,大部分幼儿教师能通过有效、有针对性的培训得到进一步提高,直接提高保教质量。建立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体系应避免当前存在的培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单一、缺乏实效性、培训时间不足等弊端,要切实有效地建立培训机制和监督机制。3年内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省级或国家级培训,而各地在5年对幼儿园全体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首先,针对农村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内容,加强内容的针对性如对不同层次、阶段的教师进行培训时,内容使用应有所侧重,其次增加农村教师培训的数量与形式,为农村教师的培训提供机会和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如开展集体观摩、分片研讨、跟班学习、入园实践等,并与导师指导下的自学等教学方式相结合,积极鼓励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培训实效。

参考文献:

第12篇

SCI、EI、ISTP、ISR是世界四大重要检索系统,其收录文章的状况是评价国家、单位和科研人员的成绩、水平以及进行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我国被四大系统收录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学校在”1512工程”建设及科技成果奖励方案中均十分重视四大系统,也已成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提升自己的努力方向。

EI期刊如何防止上当受骗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评职称如何避免上当受骗

每年的上半年都是众多的老师评职称寻求发.论文的高峰期,也是很多学生毕业需求论文的黄金时间,由于职称评定、毕业使得您必须,找中介机构要上当受骗,直接找杂志社也要上当受骗!境外刊、假冒刊、一号双刊、增刊、副刊随处可见!

2)上当受骗的途径有两种情况:

1、直接找杂志社:因为在网上找的杂志社本生就有很多是非法刊物(不信你可以在百度里面搜索“核心期刊”试试);

2、找机构:现在机构超过五成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欺骗。

3)被骗的方式有两种情况:

1、直接骗发表费用;

2、发表的刊物是非法刊物、增刊、假核心刊物等,比直接被骗损失更大,除了损失钱还耽误时间。

4)如果你想查自己论文是否被EI收录很简单:

EI数据库检索途径有哪几种

1、利用Ei数据库检索相关主题文献

2、利用Ei数据库检索个人论文收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