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17:09: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区治理的重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治理主体在趋向多元化的同时,治理的重心也往社区等基层转移。公民和社会组织充分参与到治理的过程
>>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伦理功能 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及其治理功能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治理传播 南京地区非政府组织在城市社区中的发展 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治理中的问责研究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作用与职能 组织战略的财务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功能性研究分析 提升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的必要性分析 促进非政府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浅析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救助中的参与 非政府组织在WTO中的角色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公益供给中的弱动力问题分析 非政府组织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角色分析 社会组织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功能及路径分析 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社会治理中探究 城市社区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的崛起 研究分析非政府组织(NG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必然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那 力:非政府国际组织发展现状[ J ] .国际资料信息,2002,03.
[4]田 凯: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述评[J].中国行政管理,2003,06.
[5]杨 团 葛道顺:中国社会政策研究十年(1999—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1.
[6]徐增辉 戴 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现状及发展路径[J].理论导报,2009,07.
[7]王志利:非政府组织在我国所处的尴尬环境[EB].中国非政府组织服务网,2005,05,19.
[8]陈 华: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解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01.
大夫戴着钢盔出诊,病人因医疗事故逼迫医生下跪……这些统称为“医闹”的现象在许多国家是不可想象的,但在中国却频频上演,以至于卫生部要在每个医院设警务室保护医生。那么,“医闹”闹的到底是什么呢?
从医学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医患矛盾的本质是医生与患者对诊疗权的分歧和冲突。在传统的医患关系中,双方对医学知识掌握的差异程度,导致了医患沟通方面医生主动、病人被动的局面,此时医生对诊疗有绝对权威,且经常因此而忽视患者的个体需求。当市场机制逐渐确立,消费者权益观念被逐渐移植入医患关系时,患者的权利意识和自主性增强了,于是医患纠纷甚至冲突便出现了。
大量经验性文献表明,影响现代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医疗服务的安全优质,以及处理医疗事故机制的公平有效。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在上述方面都面临挑战。
首先是现代社会诊疗方式的变革。随着第三方付费制度的兴起,医生的诊疗活动被施以诸多限制,这使得医患双方接触时间大为减少。加之患者挂号难、候诊时间久、大医院一床难求等一系列问题,患者对诊疗过程的期待与现实形成强烈对比,从而产生不满情绪。
与此同时,医院是医药卫生体系的终端,也是该体系与普通社会公众接触的唯一界面,因此患者的感受和观点难免有一叶遮目之嫌。譬如,业内都知道流通环节过多是“药价虚高”的重要原因,但患者只知道高昂的药费都给了医院。又如,医疗服务安全优质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药品安全性、医疗设备质量、疾病谱系复杂程度,但患者能感受到的唯有医院没有把病治好,其他因素一概不知。于是乎,医药卫生体系中各类弊端都集中到医院爆发。
若有一个公平有效的医疗事故处理机制,那么问题还不至于闹大,因为医患双方完全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争端。然而,这样的机制并不健全。笔者曾就此问题与不少厅局级官员进行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当前地方政府解决医患纠纷的主要考量是事件的社会影响力及其隐含的不稳定风险。换言之,对医患纠纷是非曲直的判断并非基于法律和科学,反而成了地方维稳工作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延伸。这种行为逻辑导致民众产生“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维,“医闹”也就陷入了“越治越闹”的怪圈。
由此可见,“医闹”闹的不仅仅是医院,更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要改善医患关系,必须从制度层面入手,将医患关系从对抗变为对话。
一是扩展主体,用协商方式治理医院。社会尊重医生与医生尊重患者这两个现象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作为民主机制的表现形式,协商治理的优点是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都能充分表达,从而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其可以也应当被用于医疗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已经尝试将政府官员、社区代表、普通医生、媒体人士等纳入医院理事会,从而建立一个医患对话的稳固平台。
二是下沉重心,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理想的医疗服务不应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基于医患之间长期沟通的健康管理契约。当前,许多发达国家在饱受福利制度带来的高昂医疗费用困扰后,纷纷将健康产业的重心转向社区医疗,目的就是用较低的成本达到较好的保健效果。我们也不妨借鉴这一做法,发挥中国传统熟人社会的优势,将社区医生嵌入到一定规模的人群中,培养医患互信,从源头上减少医患纠纷。
一、高位谋划,扎实开展工作
落实责任,建强领导体系**社区根据**市、**街道党工委关于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的要求,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分析新形势下我辖区城市安全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统筹协调推进**社区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
二、夯实基础,全面开展 “两抓”活动
一是抓基层,压实各企业安全监管职责。明确了社区、企业安全监管职责;规范了社区、企业安全监管行为。
二是抓源头,摸清辖区安全风险底数,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三、突出重点,创新城市安全发展监管新举措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到位,健全完善城市安全责任体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原则,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全面执行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履职档案制度。
二是强化监管执法到位,进一步深化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广泛开展交通、建筑工地、老旧院落、电力燃气、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消防、大型商业综合体及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综合治理,持续开展工程施工损坏地下管线、非标游乐设施、运渣车交通违法、户外广告及涉电公共设施的专项整治。
三是强化监管培训到位,进一步提升社区一线监管人员综合素质。
安而不忘危,责任在肩头。我们将始终不渝按照上级决策部署,秉持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发展要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担责任为民服务,为全市创建国家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因为工作关系,我和沈校长认识已有十多年了。虽然谋面不多,但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和目标,大家走到一起来了,经常以文会友,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情感,所以虽远犹近,关系甚笃。有些时候为了讨论或研究一个问题,深入一层,更是犹如故友至交。这次认真研读沈著,掩卷三思,觉得有几点感受,说来和作者、和读者朋友,一起交流分享。
就本书的定位,诚如作者自己所说:“本书对现代社区教育转型发展进行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社区教育管理与运行层面的具体问题,而且希望通过理性的思考与分析,从中寻找出社区教育发展的趋势与规律,籍以促进我国现代社区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创新。”总的看来,这是着眼于基本理论研究,以应用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一项研究成果。
一、着意社区教育基本理论
研究,寻求理论破题
本书中涉及基本理论研究的,大致有社区教育的相关概念辨析、本质属性、功能定位、外部关系规律、内部关系规律等一些内容,作者都力求作出自己的理论诠释。
关于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作者把它定位于“社区发展为本”和“居民终身发展为本”两个属性的有机统一体。“如果否定了社区教育以社区发展为本的属性,也就否定了社区教育中‘社’的质的规定性,混淆了社区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如果否定了社区教育以社区居民终身发展为本的属性,也就否定了社区教育中‘教’的质的规定性,混淆了社区教育与其他社区活动的区别。”最后得出结论:“社区发展本位与人的发展本位作为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两者缺一不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社区居民的终身发展寓于社区发展之中;社区发展离不开并依赖于社区居民的终身发展。一句话,社区教育的社会(社区)属性与教育属性的辩证统一和有机融合,即为现代社区教育的本质内涵。”“从社区教育发展趋势看,强化教育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融合,进而实现社区教育从教育主体本位向社会主体本位的转变,是未来社区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第二次飞跃。”这些妙语实属精彩之笔。
在论及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的关系时,引入了社会(社区)治理的新理念,对两者的内涵也进行了最新的阐释,并且引用了台湾学者提出的社区营造和社区教育联系融合的做法,指出台湾社区营造的重心走过了一条从造景、造产到造人的转变之路,最终把社区营造的重心放在造人上,而造人的关键就在于社区教育,给人们以启示。
关于社区教育功能定位,在论及非功利和功利的争论时,并没有就事论事,简单地评判是非,而是把这个问题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分析,正确地指出:“目前社区教育的发展阶段,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社区教育的功能定位必须符合现实社会发展水平。”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功利性也是无法避免的,它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动因之一,也是社区教育不断发展的现实基础”。“只有将这两种价值观结合在一起,才能有助于社区教育的发展”,最终达到非功利性价值的目的。
关于社区教育的规律初探,作者借鉴潘懋元先生关于高等教育学基本规律的研究框架,分别从社区教育的外部关系、内部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其规律进行研究。
作者指出社区教育不能不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制约,如果“就教育谈教育”,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作者以上海市的典型案例,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支撑、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以全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说明经济发展制约社区教育的发展。同时,作者指出不能简单地以经济规律或社会规律来代替社区教育的自身规律,甚至也不能简单地以一般的教育规律来照套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以满足民众需求为目标的新型教育形式,其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一是民众教育,一种平民化教育,直接为社区民众服务;二是民生教育,以关注民生为目标,与民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三是民权教育,是实现公民受教育权的重要形式,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民主。社区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平民进步的阶梯、教育公平的砝码”。这些论述朴实中肯,可谓一语中的。
在论及社区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时,作者指出需求导向是社区教育的内生动力,要以了解学习需求、掌握需求动态为前提;跟踪调研、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主动引导需求,促进科学发展;最后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
综上所论,只要是熟悉社区教育的业内同行,就可发现,在社区教育还没有摆上主流教育的位置,在理论还处于很不成熟、众多研究还限于经验总结或泛泛而论的情况下,作者专心致力于社区教育理论研究,论说了不少有见地、有价值的内容,给我们带了一个潜心研究、深入研究的好头。也启示我们,社区教育需要社区教育工作者戮力同心,进一步以加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有机结合为路径,推动新时期我国社区教育的广泛深入发展。
二、着重社区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寻求认识飞跃
在《实践论》里指出,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提升,这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实践工作者要向理论工作者学习,就要学会理性思考,掌握飞跃的本领。而理论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通过研究,对实践问题做出理论诠释。我们看一项科研成果(包括著作、论文等)有没有理论价值和社会功能,有没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关键在于能否紧跟形势,紧跟时代,倾听实践的呼声,总结实践的经验,重视理论提升。沈著的一个特点,就是适应了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新要求,围绕社区教育发展的新阶段、转型期遇到的新问题,力求把静态和动态、历史和现状、宏观和微观、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对社区教育实践加以理论概括,以期形成新的理性认识,指导社区教育实践。
作者指出:“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后,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是本书一个基本判断及其立足点。然后紧紧围绕这个新阶段,以社区教育转型发展为主线,以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为主题,分别从社区教育的发展形态、地位作用、体制机制、途径形式、服务对象等方面,简要地分析了社区教育发生的变化,强调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命题之后,我国社区教育开始从以往的政府单一主体管理,转向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随着学习型城市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社区学习共同体、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等新形式、新载体不断涌现,社区教育朝着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方向转型升级;社区教育正在从边缘状态向中心地带位移,成为我国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成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与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形式。
本书的研究,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坚持以问题研究为导向。这里的关键是能不能发现真问题,精准地抓住真问题,敢于直面、紧紧抓住这些问题,开展深入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总结梳理实践经验。只有基于实践,反思实践,经过理性思考,概括提炼实践,才能达到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高于实践,指导实践。在这方面,作者长期在一个省级开放教育部门担任领导工作,兼具管理者、实践者、研究者的角色于一身,而且勤于学习,勤于调研,勤于思考,思想敏锐,思路开阔,善于捕捉区域的和全国的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实践创新成果。可见,具备了主客观方面的基本条件,从而成就了这项研究。
从本书结构内容分析就可发现,作者把文献研究和问题研究结合起来,梳理出了关于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政策、评估等管理方面的问题,关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课程开发和管理、数字化学习和社区远程教育、社区老年教育、社区职业教育培训,以及学习型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教育等社区教育改革发展中碰到的主要问题,都是一些真问题、大问题、难问题,对社区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作者勇于直面这些问题,深入研究,做出必要的理论诠释和概括,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担当。
不仅如此,作者致力于把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结合起来,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理论应用、解决问题为目的,在研究过程中始终注意研究的现实性、针对性、操作性,重视阐明理论应用的路径、策略、方式、载体,很接地气,指导性很强。
在国外的教育理论研究中,有所谓大理论、中理论、小理论之分,这主要以对事物本质的概括抽象程度高低深浅而定,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发生作用影响和指导辐射的范围大小、领域宽窄之分。大、中、小理论之间,也没有一条鸿沟,小理论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可以上升为中理论,再依次上升为大理论。在教育研究的实践中,往往需要有一个过程,企图一步到位,搞出一个高大上的大理论,除了极少个案,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
通观本书,作者显然不满足或停留于一般性实践经验总结的层面,而是力求理论概括抽象的程度高一些,力求逼近对社区教育规律性的认识,以期更好发挥对社区教育实践科学指导的作用。现在看来,书中涉及基本理论层面的有关研究,有许多真知灼见,而大部分的理论抽象及阐述,则达到了中理论的深度和高度。
就以社区教育的政策研究为例,作者分别从社区教育的政策界定和功能、社区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社区教育政策的文本分析、社区教育的政策制定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和系统的分析,进而就社区教育的政策目标、政策主体、政策措施、决策程序、决策思路等,进一步作了比较深入的剖析和解读。例如,在论及社区教育政策的制定思路时,指出确立合理的社区教育政策价值向度,保障社区居民自主学习权,追求教育公平正义,服务社会民生和个体全面发展;在论及制定社区教育政策的关键要素时,指出提高社区教育政策的决策水平,构建民主、公开与透明的决策机制,突出教育资源整合的协调机制,明确社区教育政策的分类试点与分步推广。
对于所有这些具有一定深度而又专业的论述,试想作者如果不是兼管理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于一身,没有勤奋学习、深入思考的严谨作风,没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开阔的理论视野,就不可能具备这样的专长和优势,就不可能把研究做到如此深入的程度。正如作者所言:“本章从社区教育的政策文本出发,探析政策的目的、主体,措施的变化规律和政策制定的一般程序,以期确立合理的社区教育政策的价值向度和逐步形成清晰易行的社区教育政策的体系,为进一步提高社区教育政策的决策水平,构建民主、公开与透明的决策机制和完善教育资源整合的协调机制提供借鉴。”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作者的研究成果,在社区教育同类研究中是属于比较专业的那一种,在深化社区教育研究的征途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着力管理决策理论研
究,寻求科学应对之策
书中涉及社区教育管理决策理论,主要有社区教育治理、政策、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站在现代治理理论的高度,对我国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实践作了阶段划分,分析了特点及内在联系,指出了管理体制经由改革创新从管理向治理演化的向度。作者把开展社区教育初期由教育部门直接主导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垂直型治理模式称为“I”模型,把新世纪以来形成政府统筹、以社区教育委员会为基本形式、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社区教育的模式称为“Y”模型,并预测今后的社区教育治理,将会注重在政府指导之下形成以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为主要特征的社区教育治理的“X”模型。指出对于社区教育多元治理模型的构建,应体现以下几点内容:实现多元主体的有效参与;达成多方协同的目标共识;形成利益分享的资源网络;促进社区教育的专业化建设。社区教育治理的发展方向,必将更加关注通过多中心的公共治理格局来提供质量更高、数量更多的公共服务,政府主要在理念引导、规范制度、目标设置、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
在论及社区教育多元主体治理体系构建策略时,作者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搭建信息化平台、探索市场化机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比较周全的思考,并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最新理念融入分析与破解现实问题的研究之中。
笔者还注意到,作者将社区学习共同体作为社区教育治理的一个重点问题加以论述。书中将社区教育共同体与社区学习共同体,分为两个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层级的社会组织,作为社区教育治理的一种创新形式与举措纳入社区教育治理体系的范畴,而且吸取了各地的实践经验,对其内涵与意义、推进策略等作了新的概括。
作者敏锐地指出,近几年来,在一些社区教育示范区的示范和引领下,社区教育不断向社区居民的自主学习、互动学习转型发展,学习社团(学习共同体、学习圈)陆续产生成长,成为社区教育自主学习的主体力量。居民主体、社区自治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着广泛的基础性作用,成为社区教育协同治理的目标共识和愿景追求。进而指出:实现真正的多元参与下的协同治理,需要建立社区教育治理的协商决策机制、政策保障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监督评价机制,以推进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将承办社区教育活动的职能向民间组织适当地转移,通过购买服务、经费补贴等办法促进其自治功能的发挥。作者阐明的这些观点,都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维品格。
四、期待继续深入研究,期盼
这项研究日臻完善
关于社区教育本质规律的研究,是一个深层次、高难度的问题,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包括实践、纠错、提升、完善这样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同时,由于社区教育规律的基本矛盾和关系是多维的,故可以从不同范畴、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把握它们的不同关系。因此,书中也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例如把社区教育的领导体制、机构队伍、学习资源等方面的要素归入内部关系规律研究,着重研究社区教育发展与社区居民接受教育服务的关系,这是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来探讨社区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研究的是条件性问题,尚未上升到从本体性问题来探讨社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似觉有必要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社区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研究,本质上主要解决社区教育和人的发展、特别是与社区居民的发展相互关系的本质联系。可否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社区教育和人的发展(全面发展、充分发展、终身发展、自由发展),社区教育与人的生活(谋生型、发展型、乐生型、享受型),社区教育与人的价值(追求物质生活的利益型人生、追求生活质量提高的发展型人生、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享受型人生、追求回馈奉献社会的服务型人生),从成人与成才的关系等方面深入加以研究。二是社区教育和底层民众、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关系,以揭示社区教育最具人本性、人文性、全纳性、包容性、普惠性的本质特征,它迥然不同于精英教育,社区教育不是以筛选与淘汰为前提的拔尖教育,而是补短板、促公平的平民教育、草根教育、兜底教育,是不让一个人变差、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教育,是让每一个普通人、底层民众成人的教育。三是研究教育者与学习者、管理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以及社区教育学习的生态圈里面,各种角色之间错综复杂、相互作用影响的关系,最后作用于社区居民素质的结果、成效。这样处置是否更为符合所谓内部关系规律的研究逻辑。
这里还要注意的是,人的发展不仅和社区教育有关,也和一般教育或其他类型的教育有关。所以,从本研究主题出发,应该更加重视社区教育对人、特别是对社区居民的发展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与影响,这些作用与影响所能达到的范围与程度,而不能把一般教育或其他类型教育的作用和功能误读为社区教育的效果。
在学术研究的语境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理论创新、理论繁荣的根本之策。相互之间的讨论、争论、切磋,都是正常的、必经的过程和路径。这种讨论不一定有对错之分,但可以帮助和促使人们的研究和思考更为缜密,有利于理论走向成熟与完善。
总的看,《转型发展中的社区教育问题研究》,堪称沈教授在我国进入改革发展转型期,深入思考和研究社区教育实践和理论的一部力作,可喜可贺,希望再接再厉,期待更新佳作问世。
以上所言号称书评,可能作为一种互动讨论的感言更为合适,欢迎作者、读者批评指正。
陈乃林
我以普通社区工作者的身份,主要从人的方面谈一谈如何创建和谐社区的问题,涉及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人力资源挖掘等方面。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工作项目多,任务重,难度大。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二十世纪末期显著加快,但与发达国家的居民相比,由于我们缺乏城市化生存的土壤,城市居民在思想意识、道德水准、认知水平方面都存在不小差距,而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在于每个人的自身各项素质的提高。所以我们城市社区要实现全面和谐任重道远,需要所有人能积极参与,当然社区工作者需要付出更多心血。具体来说,社区工作者在管理和服务社区的工作中,应当向以下方面努力:
一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建立良好的监督体制。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需要得到切实的保障,公民在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同时,能够自觉参与民主决策,能懂得如何通过各种途径保证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就城市社区而言,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活动,协调各种关系,维护好多数居民的利益。我们必须让居民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以座谈会、定期宣传、社区论坛等措施提高居民对社区重大事项的参与度,并定期向居民公布工作内容。反过来,通过居民的参与和监督,社区工作者也能提高服务的水准。
当每一个居民都能自觉参与和策划社区建设的各种事项时,他们就能提高对政府和社区工作者的认同度,我们离社区和谐也就迈进了一大步。我们现在已有比较完备的制度,但重要的是落实,社区工作者重任在肩,马虎不得。
二在把握好本社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挖掘各种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多种渠道提高社区管理效率和效益。
中国城市千差万别,社区管理方法也必须符合地区情况,努力实现多样化。社区建设与企业管理有类似之处,也必须讲求低成本、高产出。社区建设者们必须明白,他们需要清楚了解本社区的优劣势,知道当如何借助优势,弥补不足。
社区资源除了地理位置、产业分布、小区环境等,还要注意的是人的资源。善于挖掘居民资源,调动每一个居民对社区建设作出恰如其分的贡献,这是社区工作者必须要去做的事情。社会主义需要实现人的解放,和谐社会也要求发挥每一个公民的聪明才智,当每个公民都能在最适合他发展的空间里成长的时候,这个社会就能得到完美的和谐。
具体来讲,社区工作者当熟悉大多数居民的特长,如哪位居民擅长乐器,我们就可以邀请该居民在休息时间为社区群众免费表演,既能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又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又如,某位居民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请他做义工,为本社区居民的孩子提供讲课,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增强融洽气氛,诸如此类。
社区之间的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也是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除了政府支持外,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加强社区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如发达地区的社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社区工作等。
三社区工作者应当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中国社会转型期间飞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状况,努力能让自己学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首先,社区工作者是一个团队,居民委员会是以一个整体的形象为居民服务的。良好的分工协作,强烈的进取精神,与居民沟通沟通的能力,对政府政策切实的贯彻是一个社区工作团队获得成功的主要条件,我们需要从这些方面不断提升。除了必要的学习以外,善于总结和思考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很多社区工作者缺乏责任心,对待工作马马虎虎,很多都是应付了事,形式主义作风严重,这些问题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城市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管理水平也是需要政府、居民、工作者三方面共同协力才能达到的,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村镇规划;探究
征地拆迁、环境污染以及劳动争议都是引起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其中征地拆迁是近几年来发生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是原因,该种原因导致农村社会,,矛盾现象十分突出。政府不能对上述现象进行有效的治理,只是一味的进行压制,对社会以及经济发展都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农村发展以及城镇规划建设是解决上述矛盾的主要途径,因此相关领导以及责任人一定要提高对村镇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真正意义上的进行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一、社会管理创新趋势下的新型村镇规划
特殊性是中国社会问题的显著特征,我国为促进城乡发展,实行一系列制度,例如城乡二元体制等,但中国社会问题的本质在某些方面仍然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共性。国家建设以及社会契约是西方国家在实际进行发展时采取的主要政治思路,发展中国家为追求经济发展,不断发展工业化以及现代化,最终导致农村在实际进行发展时也出现相关的国家建设特征,也可以说是由政府对空间规划以及工业化进行指导,这不仅是我国农村建设的未來发展趋势,也是全世界人民在发展时体现出的未来方向。现阶段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国家建设思路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需求,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从真正意义上促进社会以及经济发展。
1.村镇规划主体以及规划方式的变化
政府、专家、民众以及非政府组织共同构成完整的规划主体,在实际进行转变工作时需要上述人员一同参与完成。政府推动、专家制定规划是传统的国家建设思路下村镇规划的主要形式。我国自从20世纪初期就对规划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变,民主规划应运而生。但民主规划不是指在进行规划工作时完全交由民众进行,而是需要各部门一起协调合作完成。规划方式变化主要是由规划主体变化所决定。新型的城镇规划工作逐渐摆脱传统的国家建设思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民主化,该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社会矛盾,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2.规划内容与规划观念的变化
规划方式从“国家建设”向“社会契约”的方向发展,这也使得规划理念与内容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在“国家建设”思路下,规划内容是以空间规划和建设为核心,并直接为工业化、国家利益服务。而在“社会契约”的规划方式下,规划理念转变为以地方和民众利益为重;相应的规划内容则从单一的空间规划演变为社会、经济、文化与空间等共同构成的综合性规划。实际上,村镇规划已经成为了广义上的社会治理。
(1)社会发展:成熟的社区是社会能够得以自治的基础。西方理论很早就指出,具有相同兴趣的人组成社团,是地区自治的基础。只有使得村镇居民具有地方的归属感和主体性,才有可能实现由当地居民主导的具有地方性的发展。因此,村镇规划的首要任务是形成并发展农村社区。早在2000年,国内的规划师即提出小城镇规划的根本任务是社区发展。针对我国农村居民的实际状况,农村社区发展的首要任务即是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
(2)经济发展:地方经济的持久是村镇得以发展的根本。“国家建设”思路下的村镇经济发展基本是以现代工业、土地开发为主,忽略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及利益的本地化。转变社会治理方式,应以村镇地方社区为基础,进行地方本土经济的创新与发展。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地方经济的特殊化、特色化是重要的、不易的课题,但却必须要面对。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中完成工业化任务,而不是孤立地推进工业化;并处理传统工业化道路存在的种种弊端”。在这样的规划理念下,村镇规划应转变规划方式,不再仅仅是规划工业区和招商引资,而应着重引导地方社区对所在地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再利用和发展,积极推进地方特色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将重心放在对地方产业创新力的培育上。
(3)文化与空间发展:“国家建设”思路下的村镇空间规划是村镇规划的重心,其本质是对城市集中空间的开发。而在“社会契约”的新型规划下,村镇空间规划的核心应放在保存农村的文化与空间特色上;村镇空间规划的首要任务则是建构城乡贯通开敞的空间结构。
二、村镇空间规划的首要任务:建构城乡贯通开敞的空间结构
空间规划始终是规划师的技术核心。对于新型村镇规划来说,社会、经济与文化规划先于空间规划进行,而空间规划的部分则仍需要规划师及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新型的村镇规划不再以城市为核心,而应首先建构城乡贯通开敞的空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保持农村的特色文化与空间资源,物尽其用。这个城乡贯通开敞的空间结构规划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城乡资源的整合与空间结构规划。城乡空间包含城市、产业、村庄、农田、水源、林地和湿地等多种不同类型的资源。村镇空间规划需首先完善各类资源的空间分析,并进行各类资源的发展策略与空间发展规划。这个规划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城乡资源贯通开敞发展的空间骨架,完成各项资源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整合、在城乡之间的互补和自由流动。
(2)农村特色空间的保存。农村特色空间,是指农村分散的自然形态,也指农村特色的文化、社会与空间资源。在空间结构规划的基础上,新型村镇规划尤其强调对村庄、农田和林地等农村特色资源的保存与利用,切不可采取在“国家建设”思路下以城市为中心、“消灭农村”的发展方式。
(3)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城乡—体化规划。城乡空间的内在结构是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基础。其中,基础设施包括路、电、水、气、信息和生态环保等设施,应逐步从城市向周围农村地区延伸;公共服务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培训、养老和保险等,应逐步取消城乡二元制度的限制,并最终实现城乡之间的均等化和—体化。
三、结语
就空间规划来讲,新型的空间规划,应转变规划实施的主体和内容。规划应从政府主导向地方社区自主转变,并寻求政府、专家、非政府组织与公众等共同行动的多元合作模式;规划内容应以培育地方社区与经济为首要任务,并建构城乡贯通开敞的空间结构,保存农村的特色空间,探索并实现城乡资源的整合、流通,促进村镇因地制宜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正良.社会管理创新趋势下的新型村镇规划研究[J].大科技,2015,29(2).
关键词:社区;危机;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9月27日
社区作为现代城市公共治理系统末梢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单元。社区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越来越凸显,危机管理过程中社区功能的发挥,直接延伸和扩展着城市政府的危机应对能力。
一、我国社区在危机管理中现状描述
目前,“减灾社区”和“安全社区”的这两个概念已被引入国内。安全社区是指针对所有人、环境和条件的积极的安全预防项目,具有包括政府、卫生服务机构、志愿者组织、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工作网络的地方社区。我国的城市区划结构一般有如下两种情况:一是市―市辖区―街道结构;另一种是市―街道结构,在这两种结构中,街道俨然已经成为连接国家与社会的交点。
我国城市中的许多街道办都有自己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而街道行政办公室是街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当危机事件爆发时,协调消防队、派出所、市容、环境卫生作业队、工商、食品、安监、人防、居委会等部门。街道办虽然有自己的应急领导小组,但日常的预警机制还不完善,针对常见的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地震等,以及公共卫生疫情如非典、流感等一般都是在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通知后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反应滞后不及时。
随着公共安全知识的普及,相应的应急知识也得到了极大的宣传,许多社区会不定期的开展应急宣传教育以及培训,有条件的社区也会定期开展有关危机事件演练。但是从培训人员来看,一般都是长期居住在社区,年纪在50岁以上的居民,社区的危机知识宣传教育方式主要是以张贴宣传兰为主,也会不定期发放应急知识小册子。宣讲内容主要有常见心肺复苏知识、常见的意外伤害救护、急性中毒救护、灾害逃生与救护、心理救助知识等。
社区在应急保障方面还不够完善,首先是社区应急救援队伍还不够壮大,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其次是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不足,除了常见的灭火器材以及一般防汛器材外,没有更多的物资储备,在应对危机时往往不能保证物资的自我有效供给。在应急场所方面,一般社区都会设有紧急避险场所,主要是社区内的绿地公园、广场、操场,这是发生地震、火灾、爆炸时公众的应急避险场所。针对一些小规模的突发危机事件,社区应急领导小组还可以有效应对,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预案机制,在面对一些大灾大难时,社区的应急处置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二、社区在危机管理中的功能和定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单纯依靠政府体制内的管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应对危机的需求,但是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又与社会大众的公共利益紧密相关,所以应对危机时在政府主导下,应该更多的由社区、公众自身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社区是政府进行危机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它是城市管理的末梢组织,是防治危机的重要基层组织自治力量,它不仅可以减弱行政执行的控制,而且可以灵活协调各方面力量,更贴近社会公众的生活,是一种多元的、灵活的社会自治机制。
社区紧贴基层群众的生活。它不仅掌握社区物质层面的状况,如地理位置、面积、土地、建筑物状况等,对社区内的经济活动、社会风气、常见的犯罪活动等信息能够清晰的掌握,可以分析出社区的潜在危机和风险,从而消除各种危机隐患。在资源动员方面,社区也有一定的优势,社区能调动的资源包括社区居民、社区内的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社区内的医疗服务、文化教育、体育设施等资源。社区内人与人的交往比较密切,在以人情、感情、互惠、信任基础上建立的社区能够有效地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
三、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缺陷及原因解析
(一)参与主体单一。在传统的行政区―社区模式下,社区运行的行政趋势太明显,社区组织的条块分割严重,大大阻碍了群众的参与热情,社区管理行政化,缺乏基层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危机事件中的主体往往是政府或公共部门这样的正式组织,一些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工商企业以及以公众个体组成的家庭小单元还都没有广泛的参与到应急体系中来。除政府之外的危机参与主体仅限于个体的零散行为,社区居民自我组织程度不高。
(二)危机意识淡薄。公众的危机预防意识不强,大多还是停留在以治为主的阶段,比较看重危机事件的应对与处置,对于危机事件的预防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近50%的民众在火灾发生时不懂得如何逃生自救,从已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来看,8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民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所致。受我国传统的行政思想大政府小社会的影响,社区居民对政府形成严重的依赖,很多居民都是坐以待毙等待救援,而没有预防危机意识,同时也缺乏应对危机的技能。
(三)缺乏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对于公共服务的供给,经常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为了防止搭便车现象的出现,必须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制度条例加以规范。在社区层面也应同样如此,但是当前社区普遍缺乏相应的应急规划,取而代之的是上级的单项的危机防范和应对文件。在危机应对工程中相关人力物力的协调主要是通过科室人员的工作经验来实现,应急预警和评估依靠上级行政部门的文件转达。所涉及的危机应对中的各主体处于各自行动的状态,缺乏协同应对危机的制度条例。
四、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路径分析
(一)加强危机文化教育,培养社区公众的危机意识。动员社区公众广泛参与危机事件的前提是培养公众的危机意识。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教育,逐步树立起公众的危机意识,加大对安全教育的重视,通过各种各样的社区活动开展社区应急文化教育。危机意识的植入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活动及个人自我教育。在社区内主要利用社区活动室、宣传栏、应急手册等向社区居民宣传教育。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民间救援组织的志愿者、红十字会、消防队、NGO成员进入社区,开展培训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要编纂有关的应急教材,发放一些应急小册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应急演练。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培育社区居民的危机意识。
(二)完善应急法律法规建设。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但是在社区层面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首先,完善应急基本法,通过公法来为社区应急管理提供稳定的制度背景和制度保证;其次,通过部门法的修订,强化社区应急管理各主体之间的权责,明确对他们的监督与制约,为各主体在应对危机时的协同治理提供一个基本的法律框架。
(三)充分调动社区内各种资源,扩大参与主体。要加强社区与居民的互动,加强邻里之间的互动,社区要搭建平台,在危机发生时能够使社区、居民和政府有效互动,使每个居民能发自内心地为社区的危机防治贡献力量。培养居民的自治能力与危机参与热情。在日常生活中,社区危机领导小组就应培养居民的危机防范知识,加大公民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互动,使每个居民都产生社区共同体的意识。同时,社区掌握着大量的危机应对时所需的社会资源,如果能充分调动使用这些人力、物力、财力,一定能更有效地应对危机。
(四)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现阶段的社区应急管理模式在应对危机中存在一定的条块分割和主体间协作能力不强的问题。在构建城市社区危机管理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时,要重视资源与信息共享,要吸收居民、志愿者、企业以及第三部门组织、做到群防群治。很多社区都是在危机发生时临时来成立指挥领导小组,这就使得应急决策被延误。在多元主体系统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起综合协调作用的指挥机构,该机构应该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其他各个主体权责利明确分工,共同参与到危机管理中来。
主要参考文献:
[1]梁松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23.
[2]姚传明.美国大城市区的治理:多中心体制与一体化改革[J].新视野,2010.17.
[3]黎熙元,陈福平.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J].社会学研究,2008.2.
关键词:“管理创新;汽车;名城建设
一、注重科学决策,在源头治理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是提高决策科学性。这几年,无论是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基本实现现代化四年行动纲领等宏观决策,还是滨江新城开发、农民集中居住等重点工作,我们都聘请专家多方论证,面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形成的16项重大决策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拥护。二是积极开展风险评估。全面实行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社会风险评估制度,构建市镇两级风险评估网络,严格执行风险评估前置等程序,对农村二次改水、谢集和月塘合并等32个重大事项进行了风险评估,将风险降到了最低。三是健全决策反馈机制。结合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以市“党务政务市民开放日”为平台,每月将重大项目、民生实事等实施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根据群众建议进一步调整优化,确保效果最大化。
二、注重以人为本,在发展为民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方面,筑牢民生根基。坚持每年落实一批重大民生实事工程,积极推动“民生五有”向“民生五优”转变。特别是今年,我们围绕民生1号文件确立的工程,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城乡居民增收、义务教育现代化等115项实事项目,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在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另一方面,强化民本管理。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扎实推进城市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和农村新型社区“三化”管理服务模式,超前谋划五一花苑、红旗花苑、新北花苑、浦西花苑等4个万人规模安置小区的基层治理结构和公共服务配套,努力做到安居与和谐并重、稳定与发展并行。同时,针对精神病人、刑释解教人员等八类特殊群体,投入2000多万元,分类别制定管理办法和配套制度,构建责任明确、运行顺畅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网络。
三、注重平台建设,在资源整合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市级层面,立足联动协调、综合施策,全面整合综治、司法、等部门的管理资源,着力打造市社会管理中心。在镇级层面,突出贴近群众、面向矛盾,通过整合农经、村建、劳保、计生等便民服务窗口以及政法、综治、安监等社会管理职能,建设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实现办事“一个门”、服务“一站式”、管理“一条龙”。在村、社区层面,结合“四有一责”、和谐社区建设,采用分批分次、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方式,建成社会管理服务站107个。通过市、镇(办事处)和村(社区)三级实体平台建设,形成完备的服务管理网络,有效提升社会管理综合能力。
四、注重重心下移,在解决问题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是构建网格连民情。全面拓宽民意收集渠道,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警官和大学生村官等按区域划分联系基层,设置182个网格,构建“七位一体”的挂钩联系基层制度,基本实现民意收集工作网格全覆盖。二是坚持下访解民忧。扎实开展深入基层扎根、助推基层攀登、促进基层和谐等联系服务基层“三大行动”,先后帮扶困难群众435户,形成民情连心日记300多篇。全面加强专业调解小组、专业调委会和专业调解员队伍建设,完善公调、检调、诉调、访调对接机制,这项工作得到司法部吴爱英部长的充分肯定。三是优化服务暖民心。设立“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市委书记信箱”、“市长信箱”,开通“行风热线”直播及政府论坛“在线交流”,深化党群干群“连心卡”制度,形成了“一个信箱、一条热线、一个在线访谈、一张连心卡”四大民意“绿色通道”,共收集民情民意10000多条,解决群众诉求6000多件。
结语: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部署,创出特色、创出成效。一是狠抓实体化运作,以三级管理平台为载体,构筑组织有力、体系完善、运转通畅的工作格局;二是狠抓项目化推进,以20个重点项目为抓手,积极推动难点、重点问题解决;三是狠抓制度化保障,着力从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管理等方面入手,落实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顾金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策研究[C].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 11月14 号
[2] 陈立旭. 论社会管理创新的文化精神基础[J].浙江学刊,2012 年 1 月 15 号,第 12 页
各社区居委会、各有关单位:
2006年办事处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区委七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市、区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全面推进“法治新浦”、“平安新浦”建设,加大基层基础工作力度,着力提高推进民主政治的能力,构建和协社会的能力,改造特殊群体的能力和队伍履行职责的能力,为构建和协社会、服务跨越发展贡献力量。2006年工作目标是:1、全面实施“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2、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健全,责任到位。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无越级上访事件;3、落实学法制度,抓好重点对象学法,领导干部学法列入党委中心组学法计划;4、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创建工作,达到市级规范化要求;5、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各项制度,继续探索“大调解”平台作用以及功能的发挥。
一、全面提高司法行政队伍的综合素质
司法行政工作直接面对基层,面对群众。司法行政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因此,2006年,我处司法行政工作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全面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是继续加强与工作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的业务培训,以务实和求实为工作目标,做到通识与通才培训兼顾。二是进一步要求工作人员和基层调解员进行与业务相关的其他学科的自学,进一步提高法律文书制作的水平。三是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运用。特别是相似案件处理方法比较分析,有助于提高业务技能。
二、继续发挥“大调解”平台作用及其功能
首先,要进一步将工作力量、工作重心前移,把摸排和预防工作放在工作的重点来抓,做到宜散不宜聚,宜疏不宜堵,宜钝不宜激,宜小不宜大,把钝化控制矛盾的形成和激化作为前移工作重点,进一步减小大调解平台的压力。其次,抓人民调解的潜能挖掘。人民调解是我们一项重要的传统业务,要充分彰显人民调解在“大调解”机制中的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着力提高调解人员整体素质。要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年内有计划地组织开展4次纠纷排查活动,集中调处和化解带有规律性、季节性的矛盾纠纷,调解率达到100%,调处成功率达到98%以上。
三、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继续落实安置帮教措施
我处社区矫正工作重点,是要在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上下功夫。要按照“重在矫正”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方法,不断提高矫正程序的严密性和矫正手段的科学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强矫正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合力,努力提高矫正质量。要按照“抓住重点、培育亮点、形成特色”的要求,着力完善规章制度、质量评估、安全保证等体系建设,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实践总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来关心支持社区矫正工作,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完善矫正工作程序,健全志愿者队伍,加大督查指导力度,提高矫正质量,确保矫正对象不脱漏管和无重新犯罪现象。
四、扎实做好“五五”普法启动工作,实现普法和依法治理水平新提高
区“五五”普法规划将于5月出台,我们要按照区“五五”普法规划和《建设法治新浦实施纲要》的目标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完成办事处“五五”普v法规划。要按照推进“法治新浦”建设工作会议的要求,积极参与法治新浦建设,以深入开展“五五”普法为契机,把增强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作为推进“法治新浦”建设的关键。要适应要求,不断创新普法教育形式,进一步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要深化对青少年和流动人口等重点对象的普法活动,为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进一步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继续协调民政部门做好“民主法治示范区”创建活动,创建率要达到70%。要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法律进校园等活动,完善和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自治机制,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水平。
【关键词】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会组织
一、注重夯实基础,形成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的浓厚氛围
1、组织基础更加扎实
一是各级工会组织要把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群众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做到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工会要对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成员和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每年组织一次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调查研究影响群众监督员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提出解决的建议、措施。三是切实加强与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监督部门的联系,健全完善行政业务部门主导、工会运行、各方支持、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群众性安全生产组织体系。
2、群众基础更加扎实
发动和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是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优势与特色。一是牢牢把握群众性安全生产这一工会工作的鲜明特点,充分尊重劳动者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职工群众参与安全管理的广泛性纳入到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二是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工作重心放在班组,真正实现预防为主的关口前移。班组是社区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也是事故的多发地带。因此,我们要非常重视班组安全建设。三是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发动和组织广大职工查找、消除事故隐患,反对和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组织广大职工围绕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发明、技术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消除隐患,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二、注重“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合力
1、注重舆论引导体系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搞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各级工会应建立和完善小区电子显示屏、安全文化街、警示教育片、宣传橱窗、黑板报、标语为基本载体的宣传舆论体系,充分利用小区文化广场、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工会宣传阵地的作用,在增强人情、亲情、感情和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大力营造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遵章作业的氛围,形成安全生产的舆论环境。
2、注重现场教育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以班前会、监督员座谈会、现场指导培训为基本载体的现场教育体系,及时传达有关安全指示、指令,分析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职工思想动态,提出加强安全生产的措施,结合实际进行现场培训和帮教等活动,使上级安全生产要求得到迅速落实。
三、深入开展竞赛活动,狠抓职工安全素质的提高
竞赛活动是工会开展群众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工会工作的品牌。各级工会要围绕“科学发展抓预防,预防为主重教育”竞赛主题,一是功夫下在广大职工身上,牢固树立“职工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土壤”的理念,引导职工广泛踊跃参与实践,形成自觉提高安全素养的氛围和环境。二是功夫下在融入思想上,将安全文化融入社区总体文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之中,在社区总体理念、愿景目标、岗位责任制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融入安全文化的内容,时时、处处、事事体现安全文化,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三是功夫下在“切实维权”上,认真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群专结合,依法监督”的原则,全面履行法律赋予工会的基本职责,劳动保护工作维权机制进一步完善,劳动保护工作内容、活动方式进一步适应需求,贴近实际。
四、积极探索,确保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取得实效
1、增强责任感,切实维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维护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最基本的要求。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是职工最根本、最主要的合法权益,是职工其它合法权益的载体。如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得不到保障,那么其他的权益就显得无用、无助。因此,我们必须从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把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认真履行国家法律赋予工会的神圣职责,切实加强群众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2、突出重点,把职工安全生产的重心放在班组
班组是生产和经营组织的基础,又是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也是事故多发的地带。要积极开展以班组安全为主要内容,以加强班组安全建设为重点,以实现社区安全为目标的群众性班组安全活动。首先要按照全总《三个条例》的要求,健全班组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队伍。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工会小组检查员的事业心、责任心,真正发挥“安全哨兵”的作用。其次要在提高班组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在班组中组织开展以查隐患、堵漏洞、抵制违章指挥、杜绝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竞赛和检查活动,提高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第三要开展争创安全合格班组竞赛活动,把安全培训和各项安全指标量化、具体化,形成切实可行的班组安全生产规范,把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油田的各种安全规程、安全制度通过班组去落实、去实现,把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转化为班组职工的自觉行为,为实现安全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3、注重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监督参与作用
建立群众安全生产工作机制,是有效发挥群众监督参与作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也是工会维权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一要逐步建立完善与同级行政安全主管部门、安监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相互沟通,共同协商解决有关全局的安全问题和涉及职工劳动安全合法权益的问题。二要建立健全职代会参与社区安全生产的机制。落实职代会对社区有关职工安全与健康重大事项决策的审议监督权,切实发挥职代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要完善职工代表巡视安全生产情况、检查职代会关于安全生产有关决议落实情况的制度,把群众参与监督权落到实处。三要建立健全社区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治理的平等协商制度,就避免减少职业危害、加强劳动保护、事故隐患治理等事项进行协商,并写入集体合同,也可以就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签订专项集体合同,依法确立社区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劳动安全卫生中的责权利。通过机制建设,逐步实现群众安全生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社区警务是当今世界各国警务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一项以预防为主,重在治本的警务战略。其核心内容是坚持警察的专门工作与公众参与支持相结合,通过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广泛发动、组织和依靠广大群众预防犯罪、维护治安,最终实现警务工作由打击型向防范型、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我国社区警务的基本含义既借鉴了西方国家的成功之处,又赋予了新的内涵,更多地体现了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综合治理、打防控一体化等中国特色的治安方针,它以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为出发点,以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安为基本点,以提高治安防控能力为立足点,以密切警民关系为着力点,目标是取得群众和社会力量对警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利用社区资源,优化警力配置,从而以小区域的良好社会治安促进和推动全社会的治安稳定。
20__年3月,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派出所工作会议时明确提出,要在20__年之前在全国大中城市和县城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要求全国公安机关规范警务动作,逐步建立起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社区警务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可以说社区警务已成为当前公安派出所工作改革的主题,全面铺开已势在必行。它作为一种新兴的警务工作方式和手段,在目前还处于探索完善阶段,笔者认为,实践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合理划分地域,科学配置警力。要保证社区警务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并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必须对地域的概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彻底解决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地域扩大延伸、跨地域发展等因素带来的管辖不清、职责不明、管理出现空当等实质性问题。要将社区警务建设与当前正在进行的公安机构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公安机构改革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社区警务建设。特别是改革后的派出所设置要与地域管辖相一致,与社区警务建设相衔接,通过合理科学的派出所设置,解决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如“三不管”等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在警力配置上,笔者认为,应当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治安状况、警力状况等因素进行因地制宜的部署。就当前形势看,应当有两种选择:一是在各种条件如物业管理、居民素质、周边环境等比较好、警力相对充足、各种案件发生比较少的社区实行一区双警,可以保证民警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各种基础工作,履行各项职能,真正体现社区警务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二是在上述各项条件比较差、警力不足、治安案件比较多的区域,实行社区警务和专职查处治安案件,相结合的模式,可以有效保证治安案件的办理质量和查处的数量,使社区民警专心致力于各项基础工作。可以说,这两种模式各有其长处,也各有不足,但总的来说,一区双警更符合社区警务的发展要求和方向。
二是要调整工作重心,充分发挥社区警务的作用。社区民警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收集掌握情报信息,加强实有人口管理、组织治安防范、加强治安管理和为群众服务。只有抓住这些重点,才能使社区警务的要旨得到落实。因此,社区民警的工作思路和重心必须始终围绕这些方面来进行。要切实增强情报信息意识、广泛接触社区群众,最大限度地扩大情报信息来源,及时收集、掌握各类信息特别是事关社会治安稳定的动态性、预警性情报信息,做到耳聪目明。社区警务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管好社区实有人口,而农村城市化地区实有人口管理的内容和内涵与其它地区有本质上的区别。外来人口、出租屋管理才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实有人口管理的重点,也是社区警务建设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牢牢抓住这个重点,利用社区警务建设的契机,不断探索长效管理机制。社区警务改革的出发点和目标是改变以往重打轻防范的做法,将治安防范摆到突出的位置。因此,在开展社区警务工作中,必须将社区防控作为社区警务建设的主线来抓,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主旋律进行,从而达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为人民服务是公安工作和人民警察的宗旨,社区警务建设应该充分体现这一点。因此,无论是对社区民警的职责任务要求,社区警务的运作模式,还是警务室的设置等方面都要将服务功能贯穿其中,更新观念,增加新的内容,推行新的举措,通过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将服务延伸到社区,拓展服务的范围,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
三是以“三级防范”工程为着力点,构建适合农村地区社区警务的工作框架。“三级防范”工程就是乡(镇)、村、组三级治安防范网络建设及群防群治工作,即由乡镇党委、政府抽调政治素质强、热爱社会治安工作人员组成乡级巡逻队,由派出所民警带队实行轮班巡逻,负责本辖区公共场所、交通要道、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严密社会面控制,构成第一级治安防范网络。各街村在治保组织领导下,抽调人员,在本村区域内开展巡逻打更活动,构成第二级治安防范网络。各村民组组织农户轮流打更,实行邻里看护,构成第三级治安防范网络。
三级防范能否落实,关键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治保组织。要把治保组织建设作为三级防范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大力整顿和加强治保组织建设。要以“组织健全,制定完善,工作到位,报酬落实”为基本标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健全治保组织,优化治保会成员结构,建立由派出所审查或推荐治保人员的任免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切实保障治保经费,充分发挥治保会领导、检查、监督“三级防范”组织的职能作用,实现以治保会为依托,“三级防范”深入扎实推进的良好局面。同时不断完善以四大功能为轴心的社区警务服务体系,一是警务咨询、宣传、受理群众报警求助;二是治安民事纠纷以及可以作调解处理的治安案件的调解处理;三是外来人口出租屋登记变更以及房屋租赁中介服务;四是受理身份证、边防证、暂住证的申请以及治安管理业务初审。
四是要强化社区警务保障体系,促进社区警务可持续发展。社区警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
方面很多,既有公安机关内部警力的优化重组,也包括公安机关同其他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区警务战略必须得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得到其他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从人、财、物等多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对此,公安机关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社区警务改革的有关内容,使之同小城镇改革相结合,争取他们对社区警务工作的理解支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在人员、经费、装备、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和投入,以确保社区警务在硬件上过硬。公安机关内部要形成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各部门、各警种都要根据社区警务战略的总体要求,从各自的职能出发,切实保障各项工作向基层倾斜,为社区警务工作服务,形成大家都来关心支持社区警务的局面。
一、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大力做好服务保障
(一)大力服务重点项目。围绕街道突出项目推进这一重点,突破安全稳定这一难点,按照创建绿色休闲城市的标志区、打造生态商住区的标准和要求,将稳定工作的重心向“大项目”建设领域转移,一个重点项目跟进一套治安管理措施、一套矛盾化解措施,及时处理房屋拆迁、项目建设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和治安问题,确保重点工程顺利施工。
(二)大力服务基层群众。扎实开展法治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加强平安建设宣传教育。畅通群众诉求通道,健全群众利益保障机制,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完善人性司法机制,落实各项救助帮扶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特殊人群保护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司法活动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加大对见义勇为人员的表彰奖励和抚恤救助力度。研究出台利民便民的新思路新举措,积极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维护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使政法稳定工作成效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维护民生和保障民生上。
二、实施社会矛盾源头治理,构建社会矛盾化解新格局,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
(三)着力抓好舆论信息稳定风险评估。切实加强舆情收集、舆情研判、舆论引导和信息公关,防止引发实质危害。特别要注意及时发现拆迁改造、社会保障、社区换届选举、涉法涉诉等方面的不稳定苗头,为迅速妥善处置赢得先机,防患于未然。
(四)着力健全“三位一体”网络系统。
一是扩张“末梢神经”,健全社会矛盾感知系统。按照实有人口7‰的比例发展100人左右的信息员队伍,构建覆盖街道、社区以及工厂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全方位、多层次信息排查网络。
二是坚持大调解机制,及时调处进入人民调解领域的社会矛盾。以人民调解法颁布实施为契机,不断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推进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化、调解主体专业化、调解方式多元化,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社会调解联调联动工作机制,综合运用各种调解手段,最大限度地把排查发现的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是坚持维稳先维权理念,妥善处置进入渠道的社会矛盾。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工作这一主线,突出源头预防、积案化解两个重点,深入推进强化责任、事要解决、督导落实、完善制度、基层基础和队伍建设六项工作,切实维护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健全完善应急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对各类突发性、的快速反应、现场指挥、依法处置和舆论引导能力。
三、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方针,构建社会安全管理新格局,最大限度地提升群众安全感
(五)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
一是转变以“管控”为主要目的的社会管理传统模式,推动形成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相结合、单位管理与居民自治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新模式。
二是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各类经济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平安创建活动,探索建立社会各界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和途径。
三是突出抓好以社会特殊群体、犯罪高危群体和城市边缘群体为主体的“三大群体”源头管理,创新抓好以新经济组织领域、新社会组织领域和新兴媒体领域为主体的“三新领域”服务管理,持续抓好以矛盾纠纷隐患、安全事故隐患、社会治安隐患为重点的“三大隐患”排查治理,最大限度地提升驾驭和管理能力,减少治安隐患和不和谐因素。年内,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和安置率达到95%以上,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2%以下;闲散青少年参加培训率达到85%以上;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0.05%以下;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率达到98%以上;暂住人口信息采集率95%以上。
(六)探索严打整治新机制。
一是顺应世界警务革命趋势,积极推行社区警务和信息情报主导警务战略,抓好警务综合应用信息平台及大情报网络建设,建立健全“警情主导警力、警心呼应民心”工作机制,准确把握违法犯罪的时空变化和发案特点,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黑恶痞霸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等多发财犯罪以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二是针对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复杂区域和治安突出问题,坚持“五个一”工作方法,即:“一个乱点、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加大专项整治力度,整顿无证无照经营、扫黄打非、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确保实现整治一点、带动一片、稳定一方。
三是牢固树立政治安全、政权安全意识,坚持“人民战争战略”,持续强化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持续健全情报信息网络和敌情研判机制,持续巩固网上网下两个战场,坚决防范打击“”组织和“”(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颠覆、渗透、捣乱、破坏、恐怖活动。
(七)开创治安防范新路子。
一是立足于封闭式社区、半封闭社区、开放式社区和商业繁华社区共有共存的治安防范现状,积极推进社区治安防范分类分级管理。
二是按照违法犯罪的区域性、季节性、时段性规律,适时合理调整巡逻密度和巡逻强度,确保案件高发时段、高发路段和重点区域、重要部位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群众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