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机食品市场前景

有机食品市场前景

时间:2023-08-08 17:09: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机食品市场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有机食品市场前景

第1篇

高端食品需要同时与目标消费群体在理性利益和感性利益两个层面进行沟通。

高端食品的目标消费群体购买的不仅仅是优质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购买你的品牌价值。

每类食品都有机会做成高端品牌

消费者经常看到的高端食品主要有:高档白酒、高档洋酒、人参、鲍鱼类海产品、高档保健品、功能食品、茶籽油、橄榄油、高档茶叶、高档大米、高档饮料以及其他高端食品品类等等。

从营销的角度讲,每类食品都可以做成高端食品,都可以做成高端品牌。比如说薯片、饼干、水饮料以及众多休闲食品等都可以通过产品品质的提升、产品差异化、品牌定位以及价格定位策略做成高端产品和品牌。当然高端食品品牌需要通过专业的品牌策划、产品策划、市场策划和销售策划,实现品牌力、产品力和销售力的共同提升才可能做到。

在食品行业除了白酒产品中的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水井坊、国窖1573等品牌外,其他食品品类中的全国性知名高端品牌非常少。比如说在人参类产品,鲍鱼、海参类等食品品类中基本还没有全国性的知名高端产品品牌。由此也可以看出,在众多的食品品类中高端产品市场依然充满机遇和挑战。

高端食品市场前景诱人

与进入高端食品市场的营销风险相比,高端食品的利润空间、高品牌价值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对食品企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老食品企业可以通过产品线的延伸和品牌升级,在中高端产品的基础上延伸至高端产品市场,形成高、中、低产品线的合理搭配。新进入品牌甚至可以在好产品力支撑的基础上,直接进入高端产品市场,在今后适合的阶段再向中端市场延伸。高端食品市场虽然前景诱人,但食品企业也不可盲目进入,在高端食品市场获得成功,需要更多企业营销资源的铺垫。

进入高端食品市场不仅需要有好的产品、技术、资金做后盾,更重要的是需要专业营销策划体系的支撑。在产品品质优越和有充足营销费用的基础上,还必须在产品品牌定位、目标消费群体的界定、品牌卖点的提炼、品牌广告语的创意、产品包装设计、终端宣传品的设计、平面广告的创意、影视广告的创意制作、销售管理体系、招商策划、促销策划以及销售队伍的培训等整合营销策划体系中的每一个关键点做到最好,超越竞品才可能有更多成为某个食品品类中知名高端品牌的市场机会。

高端食品的功能利益是基础

高端食品需要同时与目标消费群体在理性利益和感性利益两个层面进行沟通。理性利益指的是产品的功能利益层面,感性利益指的是价值观层面。高端食品的功能利益是基础。所以高端食品企业需要通过消费者定量市场调研,深入了解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潜在需求,找到产品卖点与消费者买点之间的最佳连接点,即产品的核心卖点。同时提炼出系列a品卖点演绎和支持产品的核心卖点,首先在产品功能利益方面与目标消费者需求实现有效对接。

高端食品的核心目标消费群体一般都是政府部门的各级领导、企业老板、公司高管、社会名人、学校教授、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公司高级白领、国家公务员等等。这个消费群体多数都是成功人士或走在成功路上的人士。他们在事业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奋斗获得更大的社会认可;他们拼命工作,同时也会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他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品质、品位,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他们对高端食品的价格接受能力强,认为消费高端食品是自己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高端食品需要在价值观层面与这些高端消费群体进行沟通,让这些消费者感到你的品牌个性代表的就是自己。

高端食品的目标消费者更关注体面的消费,有较强的经济基础。他们在购买高端食品自己吃或送礼时,主要关注的是产品的品质和品牌,产品的价格不是销售的主要障碍。在我国高端食品品牌相对还比较少,市场机会很多,但高端食品市场的风险也相对更大,对企业营销等各方面的要求更高。一旦成为高端食品市场的知名品牌,产品的利润空间会非常大,企业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高端白酒品牌水井坊的营销成功之道

高端白酒品牌“水井坊”在产品和营销策划方面非常成功,处处彰显王者气质,在我国竞争激烈的高端白酒市场一战成名,值得希望进入高端食品市场的企业借鉴和思考。

水井坊的品牌定位从“中国白酒第一坊”到“中国高尚生活元素”,可谓非常精准。在产品品质、卖点提炼、产品的包装设计、平面和影视广告创意、市场推广策略等营销策划的核心环节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水井坊在产品进入时,价格就高于当时的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和剑南春等全国知名高端白酒品牌,成为当时中国最贵的白酒。水井坊的平面广告文案也非常精彩――世界上只有两种历史:传颂与被传颂;世界上只有两种方向:指引与被指引;世界上只有两种态度:追随与被追随,与高端白酒的目标消费群体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说出了目标消费者的心声,让消费者感觉到水井坊就是我想要的品牌,与自己身份、地位、价值观相匹配的高端白酒。

高端食品成功营销首先要有王者的霸气

第2篇

[关键词]休闲食品 行业现状 物流

一、中国休闲食品的行业现状

我国休闲食品行业虽然在快速发展壮大、逐渐被企业所重视,但目前在国内休闲食品市场上,外资、合资企业仍占据市场的绝对优势,本土企业因无法紧跟市场发展步调,不能持续做大做强,这也是目前国内市场高端休闲食品一直被外资垄断的原因之一;再者,食品企业数量繁多,休闲食品的“价格战”此起彼伏,品类越来越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却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越演越烈,这诸多的因素使休闲食品企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休闲食品市场的日益壮大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国外企业看好中国市场。早在10余年前,箭牌、达能等跨国大企业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现在已基本完成企业的整合、产品的细分和市场布局,并进一步加大市场拓展力度,运用他们在资金实力、品牌管理经验、渠道运作等方面经验大力蚕食中国休闲食品市场。因此,在外资企业迅速占领中国市场的时,本土休闲食品企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不断创新产品,注重品牌的树立和培育。品牌是决定竞争力的关键,外资强势进攻和市场的发展成熟,促使本土企业品牌意识和团结意识开始增强。如福建军团企业,他们通过在央视广告上的集体发力、明星代言、概念打造和发挥区位优势等运作方式,使雅客、奇客、亲亲、银鹭等一跃成为国内一线品牌,逐渐有了向外扩张的野心和快速打造品牌的需求,成为本土迅速崛起的新兴品牌。虽然本土休闲食品企业还处于弱势,市场竞争又如此激烈,但我国休闲食品的生命力旺盛、市场前景广阔,并且食品业已经进入完全竞争阶段,企业利润日趋平均化,市场细分和行业整合也将完成,因此,休闲食品企业应抓住发展机遇,通过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等手段,运用差异化战略,走出一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休闲食品的物流情况分析

物流可以缓解休闲食品行业的众多压力和尴尬,是我国休闲食品行业提高竞争力,满足顾客要求的出路。其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现代物流“多品种、小批量”的配送方式可以满足顾客现有的消费模式。运输的快捷,迅速和安全是物流业提供服务的特点,其JIT配送体系可以保证休闲食品原材料的新鲜和运送的及时,其先进的多式联营方式可以保证休闲食品大量空间位移的实现,因此,物流为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多品种、大批量”的生产和顾客“多品种、小批量”的需求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支持。

其次,物流业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可以满足休闲食品行业的保管条件和保鲜程度。冷冻食品供应链已经成为我国物流发展的关注课题,最近,又有一些大型企业进军冷藏物流,如大众交通等,这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可以为休闲食品行业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在仓储和运输方面的损耗。

再次,我国物流所拥有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硬件设备可以降低休闲食品的终端价格。目前我国许多3PL提供的都是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他们以提供物流“低投入,高产出”的解决方案为重点,寻求可获得的资产的最佳组合,可以为我国物流业节约大量成本,从而降低其终端价格。

最后,物流业可以提高我国休闲食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构建我国休闲食品行业的现代物流平台,通过变革将传统的基础物流向休闲食品供应链物流转变,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物流供应链系统就是通过将供应链上下游的原料提供商,生产商和零售商等联合起来,使企业间的关系由传统的“杀价”转为“双赢”,从全局化的角度来找到最优方案。同时,物流供应链还可以将顾客与企业紧密的结合,快速反映市场的需求和变幻,从而达到全面提高休闲食品行业综合竞争力。

三、休闲食品行业物流业务的改进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发展我国休闲食品物流是必然趋势,基于我国休闲食品物流面临的新环境,要解决与休闲食品物流密切相关的食品多样快捷化要求、食品安全控制、食品规模效益等问题,就要求引进先进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思想,将生产链的上下源头有机结合起来,以其先进的体系提高我国休闲食品企业的竞争力。其中休闲食品行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1.休闲食品企业与3PL合作。休闲食品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第三方物流公司,自身专注于对核心竞争力的打造,让3PL的规模效益降低自己的物流成本,乃是一举两得之事。目前,国内的许多3PL公司都提供了物流一体化服务,从包装、运输到分拣、配送,甚至与顾客进行FTF交货,为休闲食品企业打造全方位的物流体系和增值服务。

2.休闲食品企业与政府与物流行业协会合作,共同完善休闲食品物流的法规和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休闲食品物流的负面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形象和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由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行业提供休闲食品物流的交流平台,建立休闲食品供应链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将中毒、腐烂等食品现象降到最低,从而改变我国休闲食品行业一贯负面形象,共同打造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健康、绿色”的新形象。

3.引进先进的物流硬件设备和物流管理软件。在依赖于物流外包的同时,企业必须提高自己的硬件设备和人员管理水平。推进集约化共同配送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实施配送/流通/加工一体化,引入先进信息技术进行货架管理,用现代物流技术推进休闲食品物流合理化,这些都是我国休闲食品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当“休闲食品”遇到“物流”,这将是一幅振奋的画卷,一次美丽的相遇,为降低休闲食品企业的综合成本,为提高休闲食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打造我国休闲食品行业需要物流的再造,休闲食品物流将为我国休闲食品行业翻开崭新的一页,中国休闲食品行业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冯力更,张永彤译.[英]萨拉・莫蒂默 卡罗尔・华莱士.HACCP与案例分析――食品从业人员必读.

[2]郑建仙.功能性食品[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

第3篇

荷兰农产品国际市场特征及消费趋势

荷兰的农业经济表现出很高的外贸依存度。自1989年以来农产品出口额稳占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法国。根据荷兰统计局的资料,2002年荷兰农产品出口额达到了470亿欧元,占全部商品出口额的20%,也占欧盟(15国)农产品出口的20%。出口商品以花卉最多,2002年出口额67亿欧元,占全部农产品出口的14%。其次是肉类(50亿欧元)、乳制品(39亿欧元)、烟草(37亿欧元)、蔬菜(31亿欧元)。其中80%的农产品出口到了欧盟成员国,德国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场,占全部出口的四分之一。

2002年,荷兰农产品进口总额为288.2亿欧元,是欧盟15国农产品进口额的11.4%。进口主要是果蔬类,乳制品类,谷物类,肉类,咖啡、茶及调味品类产品。其中,肉类、乳制品、蔬菜既是荷兰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也是主要的进口农产品。主要的进口伙伴是德国、比利时和法国等欧盟成员国,占总进口60%,从欧盟进口的主要产品有谷物和马铃薯、谷物制品、肉类、牛奶、饮料,进口份额均超过80%。来自第三国的主要产品是:含油种子(如花生仁)12.5亿欧元,占进口额的91.5%,水果、坚果和调味品12.3亿欧元(57.2%),咖啡、茶、可可11.8亿欧元(64.5%)。动物饲料、宠物食品8.3亿欧元(51.6%),果、蔬菜等加工产品(如苹果汁)7.4亿欧元(50%)。据荷兰消费机构预测,这些种类的产品市场前景依然看好,这为第三国农产品进入带来了一定机遇。

由于人口状况的变化以及财富的增加,荷兰人的饮食习惯也有所改变。消费者要求健康、快捷、新鲜、种类多样以及更具特色的食品,而且希望物美价廉。对于健康食品,他们特别关注天然成分、低卡路里、无糖、新鲜、有机五个要素。在荷兰的食品消费中,虽然有机食品的比重很小,只占1.6%,但是有机食品的零售在2002年增长了9%。对于食品安全,荷兰政府和居民的关注越来越多,尤其是对家禽、蛋和转基因产品。另外,由于荷兰人工作节奏快,时间观念强,人们越来越青睐于健康有益并且方便省事的食品。2002年,方便食品的销售增长了11.5%。未来几年,荷兰市场前景看好的农产品或食品有:新鲜/冷藏/冷冻的牛羊肉、乳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水果蔬菜的半制成品、鱼类和海产品(扇贝、比目鱼)、葡萄酒、保育食品、宠物食品、零食、坚果等。

中国农产品对荷兰出口形势分析

荷兰是中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1994~2003年十年间出口总额都在3亿美元以上。2003年达到3.61亿美元,较2002年增长19.8%,在中国出口市场中占据第9位。

中国出口荷兰农产品种类繁多,按照海关统计分类,共涉及759种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但主要集中在动物类产品,果蔬类产品,水、海产品。

1994~2003年我国对荷兰出口农产品中,动物类产品出口金额比重较大,但呈现下降趋势。1996年动物类农产品出口超过2亿美元,几乎占总出口额的半壁江山。从1996年到2002年动物类产品比重呈现下降态势,尤其是2002年出口不足0.5亿美元,较2001年出口额下降了近60%,所占份额减少10个百分点,2003年出口额继续下降到0.3亿美元。动物类产品出口种类涉及牛、猪、马、羊、驴、骡、兔等畜产品,鸡、鸭、鹅等禽产品,以及畜禽的各种副产品,但占绝对比重的是兔类产品, 2001年出口金额为3524万美元,几乎占中国出口荷兰所有农产品的十分之一。其次是盐渍猪肠衣、绵羊肠衣和猪鬃,共5734万美元。

我国出口荷兰的蔬菜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2000年以后快速增长,2003年接近7900万美元。在出口的蔬菜品种中,葱蒜类蔬菜金额超过50%,食用菌类位居第二,占20.4%。具体品种中,鲜或冷藏的蒜头高居榜首,出口量7.2万吨,其次为芦笋罐头(2万吨),小白蘑菇(洋蘑菇)罐头(1.1万吨),这三项占了蔬菜总出口量的70%以上。

我国出口荷兰的水果类产品在1998年迅猛增长。出口金额由1995年的523万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321万美元,2003年达6130万美元。根据水果的加工方式,中国出口荷兰的水果主要是鲜冷水果、保藏水果、干水果、罐头水果和果汁等5类。其中,果汁类出口量最大,达到4万吨,接近水果总出口金额的一半,其中97.7%是苹果汁。其次是鲜冷水果,占31.8%,以鸭梨、雪梨、苹果、草莓为主;然后是水果罐头,有柑橘、荔枝、菠萝、梨、龙眼5个品种,其中柑橘类罐头占76.1%。

中国的鱼类及海产品2001年占荷兰市场份额的3.19%,居荷兰进口市场的第6位。2002年由于欧盟技术壁垒的影响,较2001年下降了将近3个百分点,但2003年呈恢复性增长,较2002年增长了3.4个百分点。

中国农产品出口荷兰主要呈三种趋势:

中国对荷兰农产品出口种类繁多,但出口真正上规模的品种不多。中国对荷农产品出口中,几乎涉及各类产品,但数量都不大。即使是动物类、蔬菜和水果类农产品的出口也表现出这样的特点。而且农产品在荷兰市场上份额偏小,只有肉类、鱼类、蔬菜、调味品占有稍大的份额,分别为3.4%,3.19%,3.7%,2.9%。而在荷兰进口比重较大的奶制品、水果、饮料、油籽等产品中占比重均较小。

出口初级农产品多,加工品少。根据我们的分析,出口荷兰的动物类、蔬菜和水果类农产品的平均单价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尤其是蔬菜和水果,虽然出口量持续增加,但价格下降趋势更明显。主要问题是,出口的三类农产品还是初级产品,真正的加工品还比较少。因此,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加工程度,增强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是我国对荷农产品出口不容忽视的问题。

严格的贸易壁垒使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巨大挑战。作为欧盟成员国,荷兰的贸易壁垒依据欧盟框架,但是在某些项目的要求上,荷兰除了遵循欧盟的标准之外,还作了更严格的规定。例如对于产品的营养要求,欧盟并没有相关条款,但荷兰却作了规定。荷兰还通过了专门的法案,对农药残留进行限制,而且荷兰对农药允许残留量比国际食品法典颁布的标准更严格。2002年中国动物类农产品出口大幅下滑与欧盟(包括荷兰)提高食品卫生和检验检疫标准有直接关系。

四大举措拓展荷兰市场

中荷两国具有良好的贸易关系,开发荷兰市场具有一定的潜力。而且荷兰区位优越,海运、空运都非常发达,鹿特丹港和斯希波尔机场是荷兰农业物流通往欧洲“门户”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支柱,58%以上的农产品和食品通过这两个主要物流中心运往欧洲各地,因此充分发挥荷兰作为欧洲其他国家的中转地和集散地的分销中心地位,对于中国农产品开拓荷兰乃至全欧市场都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进一步拓宽市场,增加中国对荷农产品出口,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首先,研究荷兰市场及消费变化趋势,挖掘潜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我国应在畜产品、花生、大蒜、果汁等产品已经在荷兰市场具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注重品种、品质、品牌的“三品”建设,努力培育几个拳头产品。另外,跟踪荷兰消费走向,抢占先机,扩大出口。例如,中国的水果、蔬菜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但在荷兰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在中国主要出口市场日本炒作“中国毒菜”,韩国不断变动蔬菜农药残留指标,最高达200多项的不利情况下,中国可以适当转变出口思路,抓住新鲜果蔬在荷兰的市场前景看好的契机,提高产品保鲜技术,利用各种展销会、主动送样品检疫等途径千方百计开拓荷兰市场。

其次,要重视和加强对消费者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强对单身人群产品的市场开发。根据欧洲著名咨询机构Datamonitor一项市场调查显示,对于食品制造商而言,欧洲逐渐增多的单身家庭造就了一个相当有利可图的“单身食品市场”。据预测,荷兰单身方式生活者在2010年将占37%,而单身家庭对包装食品的消费量比人均消费量多50%。因此,对于中国厂商来讲,提高产品的深加工,发展包装食品,将会提高出口产品的创汇能力。

第三,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在国际贸易中,政府一定要做好桥梁纽带作用,给出口企业提供及时的市场信息,帮助其利用外部资源,开拓国际市场。当务之急是政府要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多方面的商务实用信息,尤其是与农产品市场准入有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最新信息,以帮助生产者和出口企业积极应对技术壁垒,减少损失。此外,还要加大政府对农产品出口生产、加工、检验、包装等环节的投资力度,强化“从田间到海关”的全程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产品出关后因为质量不合格而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第4篇

【关键词】黑龙江 绿色食品 产业发展 优势 对策

一、黑龙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经济的比较优势

1、独特的气候优势有效保证了农产品的营养和品质。黑龙江省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夏季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降水充沛,利于一年生作物快速生长、短期成熟。冬季漫长寒冷,利于杀灭土地残留虫卵和病菌,土地在漫长的冬季有充足的时间恢复养分,有效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使黑龙江农作物富含微量元素,品质优良,营养丰富。

2、优良的生态优势有效满足了作物自身生长的条件。黑龙江作为生态大省,可用耕地幅员辽阔、土质肥沃、微量元素丰富;河流湖泊众多,水系发达,水库遍布,水利资源极其丰富;森林覆盖率广,盛产优质林木,活木蓄积量大,空气清新;可利用草原分布广阔,牧草丰富,畜牧业发达;天然湿地众多,生态优势为绿色食品生产发展提供了天然生态屏障和资源保障。

3、肥沃的耕地资源使黑龙江成为最佳绿色原料基地。黑龙江耕地总面积和人居耕地面积均居全国之首,且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是极为珍贵少见的土中之王―寒地黑土。耕地相对比较平坦并且集中成片,便于大农机的使用。耕地普遍土质肥沃、耕层深厚、有机矿物质和腐殖质丰富,黑土地产出的农产品口味纯正,营养价值极其高。

4、显著的产业规模使黑龙江具备明显市场竞争优势。作为黑龙江国民经济发展十大重点发展产业之首的绿色食品产业走出了规模化发展之路,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绿色食品基地认证面积、认真数量、生产总量均居全国首位;产品加工体系和质量检测控制体系日渐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完善,物流交通网络发达;市场营销网络遍布国内外,绿色食品品牌享誉世界。

5、有力的组织领导为产业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黑龙江省政府2000年就制定了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十年发展规划,并设有绿色食品开发领导小组和发展中心,各地市也设有专门的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做到了层层有人管,处处有人抓。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管理条例,并设有专项扶持资金,对大型重点企业给予贷款贴息,金融贷款向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倾斜。

二、进一步做大做强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经济的对策建议

1、通过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集团的带动作用。一是扩大龙头企业生产规模和绿色食品比重,加快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开展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二是吸引国内外具有一定经济、技术和市场实力的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和项目到我省投资建厂,参与绿色食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三是重点帮助一些科技含量高,具有区域特点,市场前景好的特优农产品进行地理标志产品、绿色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驰名商标的认证,通过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四是制定利于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招商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2、通过建立和完善绿色食品市场体系提高产品效益。一是织密绿色食品营销网络,鼓励与连锁超市、大型食品批发市场、各类农副产品展会对接,形成密集的绿色食品营销网络;二是优化产业结构,统一质量标准,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消费者对黑龙江绿色食品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解决好质优价低的问题;三是引导绿色食品由粗放生产向精、深、细加工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能力,加快制定完善的绿色食品认定标准,加强前期指导,中期监管,后期验收,提高质量,创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品牌产品。

3、通过提档升级建设高标准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一是通过机制管理提升生产基地管理水平,不断建立完善基地准入制度、生产过程管理制度、检查验收制度等,充分发挥好企业和农户的主体作用,从源头抓好质量管理;二是不断扩大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规模和数量,发展一批国家级标准化绿色食品基地、示范园区和科技园区,发挥好示范引导作用;三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全面提升绿色观念、环保意识和标准化生产水平;四是加强环境保护和土壤环境监管,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和残留,基地远离污染源,保证生长和加工环境无污染。

4、通过强化监管打造绿色食品品牌并赢得市场信誉。一是要强化质量意识,树立诚信观念,加大质量监管,确保生产环境、过程管理、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过程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和运行,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查、检验和检测,严把质量关和市场准入关,提高信誉度;二是检测和绿标核发都要实行动态管理,有送检,更要有抽检,绿标发放和取消严格用检测合格率衡量;三是加强市场监督管理,统一绿色食品标识,规范包装标准,坚决抵制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以绿色食品名义流入市场,维护好正常市场秩序。

5、通过强化领导完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推进机制。一是深化各级党政领导的思想认识,明确绿色食品产业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工作重点,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注重论证与引导,全力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二是对绿色食品专门机构要明确地位,捋顺关系,切实负起牵头抓总作用,各相关部门要主动参与,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和管理,明确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奖惩制度,尤其要明确规定检测指标体系和监督检查办法,重视经验总结和推广,加大科研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张成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优势支撑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建议[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05).

第5篇

北京市有机农业营销手段中的借鉴之处

我们小组还探访了北京的几座产业化做得比较好的有机农庄,希望以此来作为对比借鉴,寻求桂北有机农庄可提升之处。探访的农庄包括北京金农道公司、德润屋公司、北京天福园农庄,北京小毛驴农庄。这些农庄所具有的优势和长处包括:产业化程度较高,已摆脱传统的农业营销模式许多公司都有自己的装配间,如德润屋公司把刚采摘下来的蔬菜用印有自己公司LOGO的包装袋包装好之后用喷有自己公司名字的车直接配送到客户的手上,相比于传统以运输到农贸市场叫卖形式的营销方法,这样做提高了运营的效率。多渠道的客户发展,会员制的销售模式多数公司与客户之间建立了会员关系,公司根据会员提供的订单来生产相应的产品,这样和散户经营相比更能保证客户的稳定性,生产更有保障,同时能够让公司更加直接地面对市场,有助于公司了解最新的市场动向。农庄相关链条产业十分丰富,宣传手段多样化,在市民中知名度较高小毛驴农庄和金农道农庄都开辟了“农家乐”旅游休闲业务,小毛驴农庄更是开展了“市民农场”的活动,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市民。除了农家乐,农庄都在包装上印上了自己的商标,并且有的农庄在城市中开设了专卖店,以提高其自身的知名度。

桂北有机农业营销环节当中存在的问题

有机绿色食品的高端市场的需求有待挖掘通过我们小组在南宁做的一个市场调查显示,在南宁希望用超过50%价格购买有机农产品的人少之又少。而且叫得响的品牌也不多,因此企业对该市场的需求还有待开发。缺乏有机绿色品牌的信息调查发现,消费者对于有机绿色农产品的不信任使得需求不足,除了缺乏有力的认证机构外,还需要企业自身对其品牌建立或消费者信任的建立有独到之处,如小毛驴农场开放参观,建立“市民农场”。有限的推广渠道相比于桂林的农庄,北京的农庄客户均是比较稳定的,并且能够通过口耳相传来进行推广,而桂北的农庄大多数局限在以外国客户为主要客户,没注意到国内市场,并且缺少类似农家乐之类的相关产业,这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和农庄的发展。进入门槛高,前期投资大,回报期长前期投资主要是土地、技术以及质量的申报工作,同时建立品牌时间较长,回报期一般超过10年。北京的农庄大多数都是在90年代建立的,而桂北的农庄要注重长期发展,不能只看短期利益。

广西有机农产品市场现状分析

为更深入了解有机食品在当地的目标群体和市场潜力,我们小组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作为我们数据采集的地点,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搜集整理原始数据,以保证样本的随机性。此次调查内容包括市民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知晓程度、对部分有机食品可以接受的心理价格和消费倾向,并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食品安全关注程度所有受访者对食品安全都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非常关注占总人数的53.33%,一般关注的占总人数45%,完全不关注的只占受访者总人数1.67%,而且,最近5年食品安全事件(如:三聚氰铵、毒豇豆、南京小龙虾时间等)知晓率超过50%以上。说明食品安全仍然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程度受访者中对日常购买的食品安全比较担心,但是不会有意防范者占53.33%,对安全比较在乎,但认为不太可能出现食品安全事故者占35%,完全不在乎者占10%,只有1.67%的受访者会非常谨慎对待。

说明公众对目前市售食品安全状况比较满意,但仍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隐忧,食品安全问题并未彻底得到解决。有机食品知晓率及安全保障的考虑受访者中有25%非常了解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听说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但了解不多的受访者占有66.67%;只有1.67%从未听说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说明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在公众当中有比较高的知晓率,但深入全面了解其内涵的公众人数较少(仅为四分之一左右)。受访者对有机食品安全保障完全放心的占88.3%,有11.7%的受访者持怀疑态度。不同类型产品价格接受程度综合所有受访者反馈,他们愿意支付高出普通同类产品价格的有机农产品比例是,谷类:10%~20%;蔬菜:10%~20%;水果:10%~20%;禽蛋:15%~20%;肉类:20%~30%;奶制品:15%~25%;加工品:10%~20%。说明公众接受的价格水平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0%以下)。谷类、蔬菜、水果等植物类食品心理接受价格偏低,基本维持在10~20%左右;禽蛋、肉类、奶制品等动物类食品能够接受较高价格,但基本与植物类食品接受价格持平。说明公众消费此类产品的倾向偏低。

公众接受的销售渠道所有受访者中,45%认为比较接受超市购买;43.3%受访者比较倾向专卖店购买;41.7%受访者接受农庄直供和配送,即现有有机农庄较为常规的经营方式;31.7%受访者倾向于传统的农贸市场购买。说明公众对不同的销售渠道并没有特别的偏好,不同的销售方式都会得到消费者不同程度的支持。市场调查总结根据夏海龙2009年的一份有关北京和南京的调查问卷显示,总体来看,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知识一点不知道的约占17.31%,听说过的占60%,了解一些的占21.15%,非常了解的占1.54%。在购买有机农产品时,更多考虑食品安全的消费者占57.31%,而更多考虑价格的消费者占6.73%,同样考虑和无所谓的消费者占35.96%。而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比起北京和南京的消费者,稍微了解和非常了解有机农产品的消费者所占的比例超出相当多,因此市场前景还是相当乐观的。

措施与建议

第6篇

关键词:果蔬脆片 生产 现状 趋势

我国是世界水果和蔬菜生产大国,2007年水果种植面积1.57亿亩,产量1.05亿吨,蔬菜种植面积2.6亿亩,产量5.65亿吨,均居世界第一,果蔬深加工原料十分丰富。除作鲜食和出口外,主要用作加工生产果蔬汁、果蔬罐头、脱水果蔬和速冻果蔬等产品。国外果蔬加工行业生产集中度高,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很大,我国除浓缩果汁已形成规模外,果蔬脆片、脱水蔬菜等产品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集中度低,产品单一,多元化加工不足。

果蔬脆片能够保持果蔬营养成分、生鲜风味,口感酥脆、形态饱满、膨化均匀,可以满足消费者对果蔬脆片食品营养、方便、天然、低脂肪、高膳食纤维的需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非常畅销,主要用作西餐的配餐食品、休闲食品、制作果珍果粉及速溶饮品等。果蔬脆片不属于普通的膨化食品,依据我国质检部门对膨化食品市场准入的相关规定:“膨化食品包括以谷物、豆类、薯类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艺制成的体积明显增大,具有一定膨化度的疏脆产品,但不包括直接由水果、蔬菜为主要原料,经真空油炸脱水等工艺生产的水果、蔬菜脆片”。同时,果蔬脆片生产中不加入任何膨化(松)剂,不会发生普通膨化食品因膨化(松)剂中含铝、铅等重金属离子而导致最终产品中重金属超标的安全事故,食用非常安全,并极富营养价值。

1我国果蔬脆片生产工艺特点及发展现状

果蔬脆片生产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起源于台湾,是以新鲜水果或蔬菜为原料采用真空油炸或非油炸工艺生产的休闲食品,原料来源较为广泛,如苹果、梨、马铃薯、红薯、胡萝卜、香蕉、菠萝、猕猴桃、哈密瓜、桃、枣、枸杞等等。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两大工艺技术体系即真空油炸工艺技术和非油炸工艺技术。非油炸工艺技术又包括冻干技术、真空干燥、微波干燥、压差膨化、微波一压差膨化等。

1.1真空油炸工艺果蔬脆片

真空油炸工艺为国内果蔬脆片生产普遍采用的生产工艺,其基本原理是使加工系统处于负压状态下,以食用油作为传热媒介,让食品内部的水份(自由水和部分结合水)急剧蒸发,使果肉组织形成疏松多孔的结构。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香蕉脆片、马铃薯片、胡萝卜脆片等果蔬脆片产品大多采用此工艺生产。

真空油炸果蔬脆片基本工艺为:清洗―切片―护色硬化―烫漂―冷冻―解冻―浸糖―真空油炸―脱油―分选―包装―入库(成品)。生产工艺中的冷冻条件和油炸条件对产品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较好的工艺组合为:冷冻温度-20℃,时间12h:油炸温度110℃,时间25min。

1.2非油炸工艺果蔬脆片

非油炸工艺生产果蔬脆片技术较常见的有冻干技术、微波真空干燥、压差(气流)膨化、微波―压差膨化等。

1.2.1冻干技术脱水果蔬(脆片)

冻干脱水果蔬是将新鲜果蔬原料经预处理快速冷冻后,送入真空容器中脱水而成,在真空条件下,水分由固态冰升成气,从而使物料脱水干燥。用冻干工艺制成的脱水果蔬产品,不仅色、香、味、形俱全,而且最大程度的保存了果蔬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20世纪9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研发生产的JDG系列冻干设备将我国生鲜农产品脱水加工技术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JDG系列冻干设备已在国内高档果蔬脱水制干领域普遍应用。

1.2.2微波真空干燥果蔬脆片

果蔬脆片微波膨化的原理是利用微波设备发射的高频电磁波,能深入物料内部,使物料内、外同时升温形成整体加热,使含水物料在瞬间激化升温,水分瞬时汽化,实现脱水。由于高频电磁波穿透力强,含水物料内部水分首先汽化,发生瞬间闪蒸产生压力,内压大于外压使物料迅速膨胀,完全脱水干燥后,组织内部形成海绵状结构。韩清华等研究认为:微波功率为12W/g、压力为15kPa、苹果片厚度为8mm、预处理后苹果片初始含水率为37.5%的条件下,可在4min内干燥膨化苹果脆片,膨化后的苹果脆片含水率可达5.66%。

1.2.3压差(气流)膨化果蔬脆片

压差膨化也叫气流膨化、真空低温膨化,该装置主要由压力罐和体积比压力罐大5~10倍的真空罐组成,预处理的果蔬原料进入压力罐后,通过加热使果蔬内部水分不断蒸发,罐内压力不断上升,随后突然减压,使物料内部水分突然汽化、闪蒸,产生强大的蒸汽压差,从而使果蔬细胞、组织膨胀达到膨化的目的。

1.2.4微波―压差膨化果蔬脆片

微波―压差膨化脱水膨化果蔬脆片生产是先将含有一定水分的果片经过微波设备预膨化,再用压差膨化设备彻底脱水膨化。微波技术与压差技术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合理组合,优势互补,克服单独应用微波技术和单独应用压差技术易产生“硬芯”、“焦化”的问题,使产品内外膨化均匀,膨化率超过100%,并使果肉组织形成海绵状结构:含水量降至5%以下,可保持产品酥脆。该项技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研发,甘肃省润源农产品开发公司中试成功,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转让庆阳宝源果蔬食品有限公司、甘肃长河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正宁县金牛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投产,实现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开发应用,以此工艺生产的苹果脆片作为休闲食品和航空食品已经面市。

2果蔬脆片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2.1真空油炸产品存在潜在食品安全隐患

采用真空油炸工艺生产的膨化果蔬脆片果肉海绵状结构中充满油脂,虽然经过脱油工艺,但产品中含油率仍达到10%~20%,影响了产品的贮存和销售。2005年4月13日,我国卫生部公告,建议国人尽可能避免高温油炸(淀粉类)食品的食用,减少因摄入致癌物质一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潜在健康危害。真空油炸工艺生产的果蔬脆片因其存在潜在食品安全隐患和贮存期短、口感差、丧失果蔬生鲜风味而会逐步被其它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取代。

2.2单一技术生产的产品优质品率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微波对果蔬原料有一定的穿透深度,频率越高,微波波长越短,其穿透深度越小,物料较厚时,微波未深入到物料内部已大大衰弱,导致物料膨化不均匀。使用气流(压差)膨化生产果蔬脆片时,膨化罐操作温度过低则产品膨化度低,产品外观和酥脆度差,操作温度过高时,产品易发生焦糊。单独使用微波技术和单独使用气流(压差)技术生产果蔬脆片均会出现产品优质品率低,次品多的难题。

2.3部分生产设备投资偏大

使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生产脱水果蔬无疑是当前最为先进的脱水干燥技术之一,能够最大程度的保全产品的营养成分,冻干果蔬产品出口量在逐年上升。但装料面积在100~200m2的冻干设备投资就超过了1000万元,生产企业面临的资金周转压力较大。真空油炸设备投资较低,但因存在潜在食品安全问题面临市场制约。微波一压差果蔬脆片生产设备在目前行业发展状况下有较大优势,班产200公斤果蔬脆片的生产线投资约200~300万元,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均可接受。

第7篇

(安徽大学 经济统计专业,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我国许多城市属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开采产业占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和减少,经济衰退、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必然会推动煤炭资源型城市走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转型.淮北市作为皖北地区最大的煤炭型资源城市,是安徽省煤炭资源城市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淮北市以食品工业为转型突破口,取得了较为良好转型成果,但也存在不能忽视的发展问题,本文立足淮北市的产业发展现状对淮北市的产业发展转型中存在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可持续发展;食品工业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098-02

1 淮北市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必要性

1.1 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发展方式占主导地位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在淮北市煤炭城市产业的建设发展中,主要的产业特征有以下两点:

(1)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简单粗犷,产业构成较为单一,产业有机性较差.同时,单一的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中城市的应变能力变差,无法应对诸如煤炭国际市场变动、资源逐渐衰竭、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也成为煤炭型资源城市随着矿业开采强度加大而经济逐渐衰微的原因.

(2)产业资源依赖性过强,同时产业群体构造方式主要为单一递进式.构成煤炭产业的相关产业群关系密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而随着矿产资源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单一链条”式的产业模式的矛盾也变得日渐突出,不仅资源供给出现一定的危机性,同时一旦其中某个链条断裂,就会引发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衰退危机.

1.2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淮北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多以“煤”为主,采矿、选矿、煤化工等产业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渐尖锐,在追求GDP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绿色GDP的相关指数.煤炭开采引发大面积地表的下沉和塌陷,形成了城市内部的“塌陷区”,引起城市建筑物、道路、桥梁的损坏,使城市地质环境与生存环境逐渐恶化;同时大量煤矿的焚烧引起空气中SO2等有毒气体和烟尘的含量增加.

1.3 煤炭产业已成夕阳产业,产业经济出现负增长

2000年以后,淮北市煤炭产业迅速发展,开采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8年普通混煤含税价由不到200元/吨增长至650元/每吨,煤炭产业荣极一时,成为了淮北市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受国际经融危机和国际煤炭市场的剧烈变动以及国内天然气等技术的普及推广等因素的影响,自2008年8月起,在短短的半年内普通混煤的价格由650元/吨跌至300元/吨,随着天然气等清洁资源的推广,煤炭产业已然成为夕阳产业,煤炭产业经济增长也时常出现了负增长的状况,仅仅依靠煤炭产业来支持城市的经济发展的道路已经行不通.

1.4 煤炭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大量开采导致资源日渐枯竭

淮北市建市可以说是“缘煤而建,因煤而兴”,但目前淮北市煤炭资源的开采已经进入了中后期,在近十年内,先后有4对大型国有矿井、10对地方小煤矿倒闭.预计到2015年,现有11对国有大中型煤矿中的9对狂进将面临资源枯竭的境地,前期大量、无节制、不科学的开采模式导致的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资源瓶颈的日益显现,因此城市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2 淮北市食品工业持续发展转型的现状

2.1 食品工业园区建设趋于完善,产业集聚效应开始形成

淮北市全市已经初步建设相山区凤凰山食品工业园、濉溪县百善矿粮油工业园、口子集团工业园、杜集区六和工业园等食品工业园区,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食品加工集群基地,这些集群地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食品产业的产业集聚效应也开始慢慢的显现出来.

2.2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市场体系初步建立

据统计,淮北市全市共有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食品加工企业50余家,年销售过亿元企业8家,全市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8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截止2012淮北市共建成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82个,其中辐射力较强的专业批发市场25个.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近年来良好的市场发展形势,食品工业的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食品市场体系的初步建成也给淮北市的食品工业转型道路起到了示范和带领作用.

2.3 食品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全市支柱产业

截至2013年,在宏观经济下行、煤炭价格大幅下降的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淮北市煤炭税收同比下降27%,但非煤产业增加值为284亿元,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占全市全部工业总增加值的56.2%,,其中食品工业增加值的份额占大部分,产业整体发展势头强劲,食品工业也已初步转型成为全市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产业所占全市经济总值总份额仅次于传统的煤炭产业.

3 淮北市食品工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力不足

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一大批优秀的企业逐渐发展起来,但其中的能够发挥指导、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却十分稀少.截止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年销售收入平均只有6000万元左右,缺少像双汇、思郎、曦强这样规模大、品牌响、效益高、有较好的龙头带头效应的企业.食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它肩负有开拓市场、创新科技、带动产业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能够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商品生产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良好的食品工业龙头企业不仅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够进行农产品深精加工,也可以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带动千家万户的发展.缺少龙头企业的现状使淮北市在食品工业转型发展中缺少引导和示范效应,使经济发展转型进程有较大阻力.

3.2 产业链条较短

在淮北市的食品工业转型发展中,食品加工业的形势趋同,商品也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同时产业链条较短,多为面粉、速食、饲料等,而类似速冻食品、熟食、特色食品等食品加工业发展缓慢,产业链延续不流畅,企业间业务和技术关联性较差.产业整体链较短且单一,不仅不利于新企业的出现,也不利于企业创新竞争氛围的形成.

3.3 利益机制不完善

食品工业在淮北市的发展已经有一定时间,但相关的利益机制尚且不明确完善,例如超过半数以上的企业未能和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原料生产合作关系,一家一户的分散型生产方式使农民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原料在品质、品种、数量、质量方面远远不能与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相适应.例如,淮北市重点打造的榴园村美好乡村建设项目:榴园村主要以种植石榴及石榴深加工为主,目前拥有石榴种植面积8万亩,为全国6大石榴产地之一,年产石榴1000余万斤;拥有石榴深加工企业一个,年加工石榴600万斤,年产值150万元,这在全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对其他企业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淮北市榴园村的石榴栽植面积和品种均居于全国前列,但石榴的主要是以鲜果出售,并没有形成深层次的食品加工市场,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缺少企业与农民的共同利益机制.

3.4 农业开发与食品工业发展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政府大力支持淮北市食品工业转型,出台大量政策支持食品工业转型,但就全市范围来看,食品工业发展处于起步时期,加工技术与设备仍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存在例如食品工业发展配套设施不完善、从业人员学历素质较低、产业发展缺乏创新机制、配套设施产业成本过高、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

3.5 食品安全问题不受重视

在淮北市食品工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日益凸显,这些问题既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影响了淮北市的对外形象.除了一些企业法制观念、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淡薄外,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尚不健全,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整合.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在淮北市食品工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可能出现的种种转型问题,政府应发挥本职职能,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如通过产业、信贷、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和培育一批产品新颖、资质良好、发展潜力较大、有市场前景与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促使其快速发展,成为特色突出、竞争力较强的强势企业,为全市食品企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4.2 加强食品工业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与创新在城市转型与食品工业的发展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的食品工业基础上,着力加强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如建立研发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依托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提升食品工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实力,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综合竞争优势.

4.3 加大投融资力度,完善产业利益机制

产业发展不仅依托于政策支持与科技创新,投资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发展食品工业的城市转型中,应用加大项目投资、降低银行信贷条件、加强政银企联合等方式,促进形成市场引导的投资机制,通过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投资效益.同时政府与企业以及农民可考虑发展新型合作组织,积极调动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利益机制.

4.4 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以高质量换取高效益

必须抓住制约全市食品安全的重大瓶颈因素,健全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和标准,组织开展相关技术、方法、设备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以高质量换取高效益,才能保证食品工业发展的持续盈利与城市转型构想的成功.

4.5 加大品牌宣传,实施品牌推进战略

可借全市食品工业博览会、煤炭机械博览会等大型会议为宣传平台,大力宣传食品工业发展的建设和招商政策,为发展食品相关产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投资者,弥补企业资金来源不足的相关问题.同时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加大研发和品牌推广力度,实施品牌推进战略,促进产业知名度.

参考文献:

第8篇

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1],竞争优势表现为两种基本形式: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对于农业产业经济而言,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可以使农业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获取竞争优势。具体而言,发展特色农业使特定地区农业产业获得标歧立异优势;而农业产业集群使分散的中小农业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专业化效率、集群的知识溢出与共享、技术创新与扩散、集体学习、交易价格、关联整合、网络合作等方面的成本优势。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落后的山区,立足区域特色,审时度势,发展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改变落后面貌、提升产业升级的现实选择。陕西省安康市地处陕南秦巴山区,介于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12′之间。北靠秦岭主脊与西安、商州毗邻,西与汉中市接壤,南依大巴山北坡与四川万源市及重庆的万源县、城口县、巫溪县为邻,东与湖北竹山、竹溪、郧西3县相接。凤凰山自西向东延伸于汉江谷地和月河川道,使安康地区形成“三山夹两川”的地势轮廓。安康市下辖9县1区,人口296万,有国土总面积23529km2,山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2.5%。这里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又处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使得安康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交通不便、资金及人才匮乏和工业基础薄弱,其物华天宝在很长的时期内未能转化为经济效益。近年来,安康市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区域自然资源优势,投入力量将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推动该市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加明晰地梳理安康市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思路,本研究采用SWOT分析方法[2],对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进行全面分析,认为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只有利用好富硒资源的优势,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做好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战略的规划工作,才能使安康的富硒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变为经济效益,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1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现状

安康市国土资源中富含硒矿,富硒资源是安康最具特色的资源。近年来,安康市开发利用富硒资源发展富硒食品产业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截至2010年,安康全市的富硒食品生产企业已达86家,其中有35家规模企业从事富硒食品生产经营,开发了富硒茶、富硒矿泉水、秦巴硒菇、富硒饮品、富硒大米、富硒食用油、富硒魔芋制品、富硒保健品等50多个品种系列,实现工业产值24.6亿元;培育了紫阳县神云富硒茶公司、安康秦东魔芋食品公司、兴安富硒大米加工公司、汉阴县富硒特色小吃等一批富硒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市共有10家企业的11个产品获得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23家企业的24个产品被评为安康市特色品牌产品,有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白河木瓜等5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7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被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的有68个,面积达4万多hm2;有无公害产品24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19个。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显现出良好的态势,已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雏形。2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2.1S———优势分析

2.1.1安康硒资源丰富

安康市政府组织市科技系统对安康市10个县区的土壤、农作物等抽样检测和调查分析表明,各县区都不同程度地“富硒”。安康境内大巴山东段的成土母岩中的含硒量为汉中地区的1.69倍、商洛地区的2.63倍,特别是大巴山东段早古生代的某些复杂岩层,含硒量达2.5~6.9mg/kg,富硒地层厚度达40~50m,跨度达400~500km。安康硒资源具有3个特点:一是富硒面积大,全市10个县区不同程度处于富硒的生态环境之中,富硒食品产业发展能形成大的规模;二是富硒地层厚,富硒地层厚度达40~50m,硒资源丰富,发展富硒食品产业具有可持续性;三是硒品质好,硒浓度适中,不含有毒元素,同时还伴生有锌、锶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以紫阳为中心的地区还被有关专家评价为“优质、环保、安全”的富硒区域。

2.1.2安康地理环境独特,富硒农作物品种多、潜在品质高

安康富硒区域处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汉江及其众多支流网贯其中,气候温暖湿润,土地类型多样,土壤有害物质含量低,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使该区成为我国南北植物的荟萃地、野生动物的天堂,具有明显的生物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据调查,该区有各种植物3300余种,通过对安康各地农作物样品的检测[3],土壤样品测定硒含量为2.06~26.35mg/kg;水中硒含量,井水8.50μg/kg,稻田水8.48μg/kg,河水9.07μg/kg;粮食作物中硒含量,大米硒含量为2.75mg/kg、玉米0.24mg/kg、大豆0.80mg/kg、马铃薯2.60mg/kg、小麦1.15mg/kg、绿豆6.82mg/kg;其他如茶叶1.40mg/kg(岚皋县62份样品平均)、老茶叶2.50mg/kg、魔芋8.45~8.58mg/kg、天星米草16.52mg/kg、荠菜(野生)20.81mg/kg、香椿0.05mg/kg、杂草(毛坝擂鼓台泉水旁生长)2.98mg/kg、菜子饼1.74mg/kg。这些物产既可作为富硒食物食用,也可以作为富硒饲料新产品的原料粮发展畜牧业养殖,还可进行深加工,提取硒蛋白和重要酶类,具有深度开发价值。

2.1.3安康具有投资兴业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交通优势

安康处在川、陕、鄂、渝4省市的结合部,成为成都、西安、武汉、重庆几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通过高速公路,从安康到西安2h,到重庆3h,到武汉4h;它是连接西北、西南、华中的重要交通枢纽。襄渝、阳安、西康等3条铁路线在此交汇,316国道横贯东西,210国道纵穿南北;京昆高速安康段、包茂高速西安至安康段,襄渝铁路二线相继建成通车。随着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相继建设实施及未来安康还有4条铁路、7条高速、1个4C级机场的交通建设规划,10个县区将全部通高速公路。安康正在形成为内外畅通、高效便捷的现代立体交通枢纽。

2.2W———劣势分析

2.2.1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链较短,产业关联、产业融合性不强

现阶段,安康富硒食品农业产业链还较为松散、脆弱,产业链延伸不够,致使特色农产品不能通过深加工增加附加值,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高端特色农产品。目前,安康富硒食品产业集群仅是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劳动密集型的手工操作、低成本、恶性的价格竞争等为主要特征,是选择的产业经济低端路径;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更多的只是同类企业的简单扎堆,产业雷同,彼此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专业化分工,产业链支撑与延伸不够,产品精深加工比重低、特色不强,增值率低。同时,农业产业间融合度低,缺乏专业化的农贸市场、农产品物流中心及创意包装设计等相关支撑产业,没有形成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城乡一体化经济结构体系。

2.2.2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科技水平、集约化程度低,商品化处理不够、品牌优势不明显

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尚存在着农业技术水平低、创新研发能力弱、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以及农业新技术和知识传播速度慢等问题。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安康富硒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没有被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富硒食品生产表现出规模产量虽然不小,但名特优质产品欠缺;初级加工和粗糙加工多而精深加工少;采用传统工艺和落后设备的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少;产品品牌混杂,质量良莠不齐,符合高标准、高质量要求的产品少。

2.2.3农业产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

由于缺乏制度创新,有效联结企业、农户及中介组织的长期合作机制尚未形成,通过与相关辅助产业的价值链整合、相互拉升与集群的效应还不十分明显。安康富硒食品产业仍“扎堆”处于简单的市场买卖关系,企业之间、企业与中介组织之间,特别是企业与农民之间没有形成相对稳固的合作关系,没有彻底改变传统的农村分散经营的“小农户”面对“大市场”的局面。

2.3O———机会分析

2.3.1政府重视

2007年9月安康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富硒产业发展研讨会,提出了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2008年安康市委、市政府首次将富硒食品产业确立为全市支柱产业重点进行培育和发展;2009年安康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任组长的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富硒食品培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颁布实施了《关于推进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建立了富硒食品标志制度,实施《安康市富硒食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通过组建陕西省富硒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搭建富硒食品质量检测与技术管理平台等一系列举措,有力地推进了安康富硒食品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2.3.2富硒食品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国内外科学界对硒进行了大量研究,证实———“硒是目前全世界科学机构卫生组织一致公认、毫无争议的人体及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又是延长寿命最主要的矿物质营养素,被科学家誉为‘抗癌之王’、‘生命之火’、‘心脏的守护神’、‘人类健康的卫士’”[4]。随着硒这一微量元素对人体功效的逐步被认识,富硒食品的市场开发前景也越来越广阔。在对硒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发现产业发展有两个机遇:一方面,硒元素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不均衡。据WHO公布的资料,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属于低硒和缺硒地区,而我国是世界主要的硒资源国之一,硒的蕴藏量占全球的1/3以上。但同时,我国也是缺硒大国且硒资源分布不均,调查表明,我国有72%的县(市)属于低硒和缺硒地区;另一方面,硒在人体内无法被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入,而农业上生产的天然富硒食品是纯天然、高营养、全方位的保健食品,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补硒途径。因此,生产、加工、食用天然富硒食品,是解决给人体补硒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为富硒食品产业开发创造了客观条件和良好的机遇。

2.4T———挑战分析

2.4.1面临国际国内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同构化竞争的挑战

在国际硒的营养研究和产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开发、利用硒资源,发展硒产业的热潮正在兴起,很多地方在围绕富硒农产品开展深加工。目前,湖北省恩施市、贵州省开阳县、浙江省龙游县等地已走在了国内富硒食品开发的前列。此外,像江西省丰城市、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等,虽不处于富硒地域,但也通过施用富硒肥料生产富硒农产品或利用富硒饲料喂养畜禽生产富硒肉禽蛋类产品,进行着富硒食品产业的开发。

2.4.2面临国际国内食品安全技术门槛提高的挑战

在国外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愈加严格的安全卫生标准已成为食品行业的“游戏”规则,他们凭借其技术、管理、环保等方面的优势,不断设置以技术标准、管理法规、合格评定程序、产品检疫、检验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包括富硒食品的出口面临着极大挑战。在国内,随着“三鹿奶粉”、“瘦肉精猪”、“染色馒头”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人们对食品安全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必将进一步提高食品产品安全标准,建立更为完备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而行业标准的提高使得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走出去”的难度加大,富硒农业及富硒食品生产过程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根据市场定位,制定实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常规要求的技术系统标准,形成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较为完善的标准及管理规模体系,这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富硒食品产业赢得市场竞争和加快发展的机遇和关键所在。

3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矩阵分析与对策

3.1SWOT矩阵分析

根据对安康市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目前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结合SWOT矩阵,提出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4类战略(表1)。其中SO战略为增长型战略,WO战略为扭转型战略,ST战略为多种经营战略,WT战略为防御型战略。

3.2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选择应以SO战略为基础战略,WO战略和ST战略为核心战略,兼顾WT战略,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3.2.1政府扶持

以政府培育为主导,积极扶持安康富硒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促使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村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经济发展史表明,“政府在发展中的作用稳步上升,以至于没有政府的积极支持,便不可能有成功的经济增长。”[5]安康尚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政府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做好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和整体推进工作的思想指导下突出富硒优势特色;积极扶持富硒食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进行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跳出农业发展农业,同时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带动安康富硒农业产业基地的发展。

3.2.2科技创新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建立健全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促使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优质生产。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成为未来特色农业发展的趋势。安康富硒食品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利用好现代农业科技,构筑多层次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产业链,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和工业设备及文化创意将具有安康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绿色农业技术、绿色农产品加工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绿色农业产业价值体系,提高安康富硒食品的市场竞争力。

3.2.3制度创新

以制度创新为契机,提高富硒食品特色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推进富硒食品特色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安康富硒食品产业目前是以小农生产为主要形式,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影响了标准化、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品牌的提升。因此,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迫切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通过着力推进合作社模式、“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经纪人+农户”等多种形式的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富硒绿色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运储保鲜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第9篇

远东药业集团已在蓝莓产业实现全产业链运营,市面80%蓝莓种苗来自远东药业;已种植37万余亩,占有中国蓝莓种植面积的80%,是蓝莓产业目前的亚洲第一名;在食品制作上用GMP药品标准生产加工纯天然蓝莓食品。

如果你感觉联想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蓝莓种植企业,你就大错特错了。数据显示,目前联想集团的蓝莓种植面积仅为6万余亩,而地处吉林市的远东药业集团旗下的安图旺民长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经种植37万余亩蓝莓基地,占有中国蓝莓种植面积的80%,并且远东药业集团已经在蓝莓行业实现全产业链运营。

安图取名于“安图县”,该县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南部。在安图明月镇福满基地,有数千亩天然草炭土,而任何一种蓝莓都必须生长于草炭土中(蓝莓喜酸性环境,于PH值在4.5到5.5之间的土地中生长良好)。该地区多年前经由日本人培植开发后,一直盛产美登(Blomidon)蓝莓,此品种蓝莓果虽小,但特别甜,在所有蓝莓品种中花青素含量最高。日本人酷爱美登蓝莓。但自从2003年快速高价收购这数千亩基地的永久使用权后,十多年来,远东药业集团从未卖过1粒美登蓝莓给日本人。尽管直到现在,每年日本人都要来远东药业集团商量购买美登蓝莓一事。

蓝莓是“万能水果”

日本是蓝莓的消耗大国,然而自给率仅为7%,93%靠进口。在日本,60岁以上的老人随身携带蓝莓果,去超市和在银行办事一有时间,就补充一粒。

研究显示,蓝莓花青素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有效的天然水溶性自由基清除剂,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并且蓝莓花青素可被人体100%吸收。自由基是机体氧化反应中产生的有害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进而引起慢性疾病及衰老效应。

蓝莓甚至被人们称为“万能水果”,蓝莓不仅可以清除氧自由基、提高视力、抗氧化、抗衰老、美容养颜,还能提高记忆力,加固血管、改善循环、改善睡眠、延缓记忆力衰退、预防心脏病等。甚至已经从事蓝莓行业十多年的远东药业集团执行总裁刘阳谦虚表示,“直到现在,我们对蓝莓的认知还十分有限。支撑我们走下去的,是那么多人消费蓝莓后所获得的喜人变化。”在延吉市,蓝莓被民间赞誉为“救命果”,曾出现晚期糖尿病患者因吃蓝莓而并发症得到有效缓解。

日本把蓝莓视为“聪明之果”,2004年日本政府提出“每天一袋蓝莓,聪明一代人的大脑”。

自2000年始,美国教育部将蓝莓列为中小学生保护眼睛的营养配餐食品,要求每人每周至少食用一杯蓝莓鲜果或其加工食品。

承接国家948工程,实现全产业链

蓝莓居然是这样营养的水果,发达国家如此重视,中国政府必须加快发展中国蓝莓产业。2006年中国政府针对蓝莓设立“十一五”重大专项――948工程,该工程旨在我国普及推广蓝莓,是欧美的主流蓝莓品种在中国产业化的项目代号。

刘阳总裁向《学习型中国》杂志解析,国家推行948工程目的在于让中国人低价吃上中国自己种的蓝莓,而不是从欧美进口的超高价格蓝莓。因为一旦能吃上便宜的蓝莓,中国人的健康可以得到大提升,孩子近视率可降低不少。而我国蓝莓主要以野生为主,生长于长白山大小兴安岭的森林中,不易采摘且口感差。立项后,国家推进相关单位引进国外蓝莓品种,驯化后在国内进行规模化种植。2007年,远东药业集团旗下子公司安图旺民长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接国家948工程。

不过直到现在,蓝莓在中国尚未形成产业,要想在中国形成市场,除非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而国内蓝莓种植面积仅50万亩左右。刘阳深信,中国蓝莓食品市场巨大,蓝莓将在中国掀起四场革命:第一场,视力保护,国际公认蓝莓是视力保护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高中中国孩子的近视率为79.5%,日本低于20%,美国低于10%,这一市场保守估计有将近4亿元人民币;第二场革命,女士美容,在美国蓝莓被称为“口服的化妆品”,蓝莓能改善全身皮肤,让变薄的皮肤增厚,让变黑的皮肤变白,有斑的皮肤去斑,目前中国美容领域销售额在一万亿元以上;第三场革命是饮料行业,没有添加剂,没有防腐剂,没有色素,喝了能长寿的天然果肉饮料至少有3000亿市场;第四场革命,中老年人健康保健,蓝莓能解决中老年人的两大问题,改善短期记忆力和改善肢体平衡。

这亦是信息产业巨头联想集团自2010年以来投资数十亿元人民币进入蓝莓种植产业的原因所在。而远东药业集团自2003年以来,已经在这一领域深耕10余年,投资达百亿元人民币,至今成绩斐然。

远东药业集团已在蓝莓产业实现全产业链运营,在种苗培植环节获得蓝莓微繁技术和细菌免疫技术等发明专利,目前市面80%蓝莓种苗来自远东药业集团;已种植37万余亩基地,占有中国蓝莓种植面积的80%,创造与农民合作的“蓝帝”模式,所有基地获得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和中国农业有机认证;在产品研发环节除了蓝莓鲜果销售外,更是以GMP药品标准生产纯天然蓝莓食品,拥有全球领先的蓝莓醇提专利;而在蓝莓食品销售上,更是独创了全世界范围内尚未成功运营的消费分红模式,并将其升级为新科奇电子商务平台。

远东药业集团,如何从医药经销部,发展到实现香港H股上市,并在2003年农业公司成立之初就引入霸菱等专业投资公司,至现在的蓝莓产业全产业链运营者?

无处不创新

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刘阳总裁对《学习型中国》杂志社表示,远东药业集团在其二十多年发展历史上,每个环节都由不同的创新点组成,无论是销售模式,合作模式,还是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设计等等。

远东药业集团的前身可追溯至1989年的三宝医药经销部,作为曾多次夺标摘冠的运动员,现远东药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杜丽华(已退休)被江城医药化工管理局求贤选能,调入吉林市医药供销系统,开始在新舞台上施展才华。一个飘雪的清晨,在一间不足12米的陋室里,杜丽华带领“五朵金花”和一个退伍大兵,竖起“三宝医药药材经销部”的牌子。办公桌是一张熄了火的炉子铺上报纸,与宽敞明亮的大药店相比,甚至过路人看几眼的都不多。

当时杜丽华采用的“农村包围城市”政策,几乎敲开了吉林市地区所有乡村医院的大门。10个月后,“三宝”一鸣惊人:创利税17万元,完成计划85%,并购置固定资产54万元。

顺应上世纪八十年代国企改革大潮,1991年,杜丽华大胆出手“蛇吞象”之举,兼并了“三宝”主管上级――亏损74万元的吉林市医药药材供销公司。

转过年,国企改革进入“产权改革”深水区,当大多数国企对股份制的认知尚处于朦胧状态时,吉林市医药药材供销公司实行股份制,抢上省市股份制试点的头班车,为企业募集资金2500万元。

“在那个时代,我的母亲很爱思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没有固化思维,只要是新事物就琢磨。一旦找到好的切入点,想清楚新事物能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她就立刻去做。”远东药业集团现任董事长徐哲对《学习型中国》杂志说。在药品批发阶段,吉林市医药药材供销公司在当地,第一个“吃螃蟹”,与大型医疗机构实施“大合同让利”销售模式,这一销售模式令它迅速占领吉林市市场。

通过尝试简单的资本运作保有充足资金之后,杜丽华从医药商业伸向医药工业,1996年先租赁、后破产,将连续亏损5年、停产半年、资不抵债的市松江制药厂兼并创办东北虎制药有限公司,当年底完成产值900万元,创利150万元。

1997年,以“路路通”等药品作为导入市场产品,形成了东北虎系列药品;以新开发的国家三类新药“石龙清血冲剂”和国家二类新药“羚羊注射液”占领国内市场;再以生物生化制药打入国际市场的“三步走”战略。

然而,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杜丽华认识到一个成功的医药企业不仅要有一定市场份额,更要有雄厚的研发能力,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才能抢占市场制高点。于是,立足于创新,她主动与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合作成立了东北虎研究分院,创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还兼并具有很强研制开发实力的国家甲级研究机构――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有了产研合作经验之后,远东药业集团快速实现蓝莓产业化种植。

伴随着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远东药业集团进入资本运作高级阶段,旗下子公司东北虎制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东北虎”)在香港H股成功上市,当时股价一路高升,被香港媒体争相报道。IPO一方面使得远东药业集团完成原始积累,有了强大的融资渠道后,远东药业集团资金实力雄厚;另一方面,远东药业集团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内部管理透明,公开公平公正的监督机制建立起来。

商业嗅觉灵敏,大举转投蓝莓产业

有了资金支持,在中药研发过程中,远东药业集团大踏步涉足五味子、人参等中药种植环节,虽然是初涉农业,但远东药业集团却屡获收益,董事长杜丽华预测回报会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药业伴随着东北虎在H股的IPO达到顶峰,从宏观经济态势来看,政府对医药工业的管理呈现出国进民退之势,国有企业对药品的管控力度越来越大,其进入资金所占产业比重越来越高,甚至参与到国家医药行业规则的制定中,民营企业优势有尽失之态势。在国家政策调整中,东北虎业绩萎靡不振,徐哲与母亲杜丽华产生意见分歧,甚至在公司发生公开争执,徐哲主动请求退出公司经营,直至四年之后的2003年回到集团内部,成立安图旺民长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蓝莓种植。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曰“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1989年,19岁的侄子刘阳就跟随杜丽华创业,10多年的药业经验让刘阳发现,“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会迁移,药都是有病了才用,但是人们的健康应该是在未发现病时进行调理,让身体处于没病状态;我们尝试做了一段时间保健品,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药疗不如食疗。”他们认定医疗行业的必然趋势是,用健康食品来将让亚健康人群重新恢复健康。

健康食品的源头则是农业,从政出身的杜丽华非常清楚国家政策对于经济调节影响极其深远,她看到了国家政策对农业的倾斜,除了取消25%的企业所得税之外,农业税取消也势在必然。2006年1月1日,中国完全取消了农业四税。据了解,远东药业集团拥有非常强悍的外脑咨询团队,其队伍包括国务院前副总理吴仪、吉林省原省委书记王珉、著名经济学家曹远征等。

进入蓝莓产业,偶然中有必然。2002年,远东药业集团某个五味子基地旁边有企业在种蓝莓,效益极好;徐哲早在留学国外时就发现蓝莓家喻户晓。基于这两个偶然因素,徐哲等高层团队对市场前景做了一定评估,决定大举进军蓝莓产业。他们的这一判断在农业公司尚未成立之时就被证明是走对了路,当时霸菱投资以及某国字头投资公司等纷纷入股新成立的安图旺民长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003年徐哲回归公司农业版块,全力收购蓝莓种植基地(大部分收购资金来自VC)。徐哲回忆,完全没有竞争对手,因为没有大企业进入蓝莓产业。据说,当时高管团队去安图蓝莓种植基地考察时,作为亚洲唯一一块天然草炭土所在地,自然环境极好,景色尤其美丽,徐哲下了死命令“这块地‘高低’拿下。”当天晚上,签订合同,第二天付钱,远东药业集团获得安图县数千亩蓝莓种植基地的永久使用权。

除了收购基地外,远东药业集团还大量租种土地。当时土地大面积荒废,租种低价且谈判快速,每亩地每年1000元左右。远东药业集团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探索出“蓝帝模式”。所谓“蓝帝模式”,徐哲解析“我们租种农民地,农民买我们苗,种在我们的地上。如果是我们拿苗种在农民的地上,农民有时耍赖,说‘不与你们合作’。地是他的,那你就没办法。现在地是我的,苗是他们的,‘你不干,你拔走’,他拔走放哪儿去?所以他就不能耍赖。”

2008年8月,远东药业集团蓝莓和五味子种植基地通过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及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2010年6月,全部种植基地通过中国农业有机认证。在中国,唯有获得全球良好农业认证的农产品才能出口欧美国家。中国农业有机认证每年复检1次。

正是因为最早进入蓝莓产业,所以远东药业集团在2008年聘任中国蓝莓果之父李亚东,收购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时未遇到任何竞争对手,循着以往医药行业的产研高效合作的路子,进入科技种植蓝莓的佳境。

重用“中国蓝莓之父”李亚东教授

杜丽华和徐哲都不约而同地承认自己比较有魄力,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发挥自身能动性,忽略不重要细节对整体影响而做出正确决定,并且决策快速。

循着“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商业逻辑,杜丽华在引进科技人才上不遗余力。杜丽华曾经“三顾茅庐”把“蛹虫草”研究员苑桂华请进远东药业,3天之内为她安排好孩子就学和亲属就业,一周之后,就把一个120多平米的新房钥匙送到苑桂华的手上。一次出差卧票难买,杜丽华硬是把卧铺让给苑桂华和其他研究员,自己去坐硬座。

正是因为远东药业集团尊重和重用科技人才的传统,以及在蓝莓种植的大规模投入,中国蓝莓之父、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所长李亚东教授及其培养的核心技术团队于2008年整体加盟安图旺民长富,至今李亚东持有安图旺民长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股份。

由于在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发上做出的突出贡献,2001-2005年李亚东被聘为英国史克公司中方项目首席专家;2001年获得中国-波兰政府合作项目,在中国开展越橘果树的研究和产业化栽培工作,开创了我国小浆果果树与跨国公司和国际上科研单位共同研究与开发的先河;2006年被聘为农业部“十一五”948项目首席专家。

随着李亚东教授的加入,2007年远东药业集团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948工程,除了获得科技的注入和政府补贴外,远东药业集团拿地的速度提高。

李亚东教授对普及蓝莓种植有着两大贡献:1、植物组培微繁技术――快速提高种群复制,点一个细胞可以繁殖出25-30株;2、植物根系的细胞免疫强化技术――在幼苗时将植物根系进行免疫,大部分易得病都不会得。所以远东药业蓝莓不用上化肥、不用打农药,否则远东药业基地不可能获得三个顶级农业认证,如今远东药业集团占有中国蓝莓幼苗80%的市场。

远东药业集团还受政府委托,管理着中国唯一、亚洲最大的蓝莓种质基因库,共有蓝莓种类175种其中159种通过国家鉴定,既保证产品安全性,又保证价格稳定。

2010年5月,国家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监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文(农经发[2010]2号)认定安图旺民长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至今,远东药业集团在蓝莓种植上已建立起农田追溯体系,每批蓝莓鲜果有着详细记录,现已规模化种植37万余亩。然而,尽管销售蓝莓幼苗和鲜果年销售额达数亿元,但对于有二十多年医药产供销一体化经验的远东药业来说,前二者产业链太短,要想创造中国蓝莓产业,必须涉足蓝莓食品加工销售长产业链,以获取更高营业额和更高利润率,成为中国蓝莓产业全产业链标准制定者。

用GMP药品标准加工蓝莓食品

既然要做蓝莓食品,2009年远东药业集团一行人去全国考察了数家知名食品企业,但对于这些制药业高管来说,食品企业的现场简直是“接受不了,因为实在很恐怖。”自1999年大学毕业就加入远东药业集团,如今把远东药业当成家的顾客服务部经理刘艳梅(此前一直负责质检领导工作)告诉《学习型中国》杂志,“一边生产,一边检修,生产现场散乱地堆着报修材料和设备零部件等,这对我们药企来说简直不可想象。”

据刘艳梅介绍,产品生产标准由高至低排列,从GMP药品级,到GMP保健品级,最低是QS食品级。在GMP药品级标准下,抹布并非是普通毛巾,而是丝光毛巾,不落尘埃,不起静电,且耐腐蚀耐消毒。不同区域的抹布待遇不同且定址存放。依洁净度来分,依次为清洁管道内壁的白色,到清洁设备表面的绿色与黄色,最后才是清洁地面的黑色抹布。

生产所用工艺用水为纯化水,是生活用水经石英砂过滤、活性炭吸附、精密过滤器过滤后进入软化器处理,经二级反渗透制得,水质符合《中国药典》制药用水的要求,可直接注射人体。

远东药业集团董事长徐哲认为,在GMP药品级别下生产了十多年,若降级用QS食品级,简直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不负责。最终远东药业集团决定采用GMP药品级标准。生产车间装修采用彩钢板材料,地面为PVC卷材,地面、墙面、天花板的交接处制成弧形,更易进行清洁,防止产生死角。生产车间内表面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脱落,能耐受清洗和消毒。

据远东药业集团执行总裁刘阳介绍,执行药品GMP标准,一次性投资是食品标准生产线的10倍,日常维护成本是食品标准生产线的3-5倍。但与改变员工固有的工作习惯和对消费者更负责任相比,这些成本可被企业内部消耗掉,再者把药品GMP标准厂房改造成为食品标准成本耗资巨大,工期长。

就这样,有着十多年药品产供销一体化经验的远东药业集团严谨而稳重,实施渐进式改革。虽然药业自2003年就开始退出,但直到2009年药业才基本停产,至2013年初药业完全退出,退出周期长达10年,上市公司东北虎所装业务为人参种植。刘艳梅对《学习型中国》说明,2009年药业基本停产后,集团领导才对员工宣布转型做农业,员工震惊而欣喜地得知集团已经种植十万余亩蓝莓基地,并实现科学化种植。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最高效地种植出最好的蓝莓,并采用最高的药品GMP标准,远东药业集团的目标是做出全球最好最便宜的蓝莓食品,所谓“最好”,他们的标准就是有机食品,没有任何色素、香精、防腐剂等添加剂。药企出身的生产人员太清楚各种添加剂的危害,“以阿斯巴甜来说,几十块钱一斤,甜度是是糖的50倍,但喝完后1/3会分解成甲醇,甲醇导致失明。”刘阳说。

将蓝莓鲜果加工成蓝莓食品的关键环节是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在这一环节,远东药业集团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据了解,一般饮料生产厂家,蓝莓提取全部用水,把蓝莓放到白钢灌里加上水,加热至90℃来浸泡蓝莓,将蓝莓营养浸泡到水里。但这种方法不适合蓝莓,因为蓝莓第一怕光,光一照,花青素就分解;第二怕空气,空气会氧化蓝莓花青素;第三怕高温,一遇高温花青素也分解。而远东药业集团发明了全球领先的蓝莓醇提工艺,采用低温、真空浓缩,充分浸提出果实中的营养成分及花青素。

刘阳深信远东药业集团的蓝莓食品质量在全球都数一数二,超越欧美日本等国家,只要做简单的试验就可发现,远东药业集团的各种蓝莓食品,包括汁糖、果粉和花青素原液的抗氧化能力极强。并且每个批号的生产记录亦采用药品级GMP标准,可追溯。

然而就是这样高标准的蓝莓食品,远东药业集团的定价并不高,以120片蓝莓片为例,零售价为180元,1.5元/片,在国际市场最便宜。在香港100片蓝莓片,平均售价在300块钱以上,3元/片。

低价的秘密在于,远东药业集团基本实现蓝莓全产业链运营,各个价值琏环节本身效率最高,并且环节与环节之间无交易成本。远东药业集团拥有中国唯一的蓝莓种子基因库,在种苗上采用独有的蓝莓微繁技术和细菌免疫技术,并且拥有亚洲最大的有机蓝莓种植基地,蓝莓食品加工上采用药品GMP标准,而在蓝莓花青素提取上采用全球独创领先的醇提工艺。刘阳总裁相信远东药业集团的蓝莓食品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可仿制,在五年之内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