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

时间:2023-08-08 17:09: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

第1篇

关键词:工科类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实施现状;对策

在全球化、网络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人们深深体会到要使用好科技这把双刃剑,必须依靠人文精神的引导。教育部早在1998年就颁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自此,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国内知名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也随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改革,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尤其是工科类高校人文课程的设置仍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一、工科类高校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的现状

1.思想政治课代替人文课程

目前,我国工科类高校开设的与人文有关的课程,基本上是如下几门:哲学、政治经济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等。其实,这些课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定位和作用是非常明确的,主要是从正面途径,让大学生接受我国社会的主导性思想和价值观念。无可置疑,这些课程有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但它们不能与人文素质课程简单的等同起来。而时至今日,不少工科类高校的专业教学计划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几乎没有其他人文课程。

2.已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存在诸多问题

近几年来,虽然教育界一直在呼吁加强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受到长期以来形成的专业教育传统的影响,许多工科高校在课程体系上仍存在着重工轻文的倾向,科技类课程在数量上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人文类课程只不过是点缀。目前,工科高校所开设的人文类课程存在的问题为:一是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很多工科高校依据现有教师的状况开设人文课程,有这个学科或专业的教师,就开设这门课,没有教师的就不开,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二是人文素质课程课时少。我国的工科高校开设的人文课程包括“两课”在内,大约只占到总学时数的10%,比例偏低;三是人文课程目标过于功利化。所开课程没有站在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思考,只突出人文类课程的工具性和实用性,而忽视其深刻的文化性、思想性和审美性,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变成两张皮,无法真正融合。

3.缺乏教学资源

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投入不可能立竿见影,工科高校往往更愿意把有限的经费用在专业建设上,而对人文教师队伍的配备、人文类学科的课程建设、教室多媒体平台和网络的设置、图书馆人文资料的购置、第二课堂的开展、各种文化体育馆的建设等方面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甚至短缺,这给人文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当前,工科高校从总体上来说,专业的人文教师仍大量缺乏,教学条件滞后,教学手段也相对简单。

4.人文课程定为选修课未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

大学校园里经常有这样的流行语“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从一句校园玩笑可以反映出选修课在大学生心目中的位置。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工科高校中恰恰都是以选修课的方式在开设,可想而知,大学生在上这一类课程时所拥有的热情和所付出的精力会大打折扣,使本来为数不多的人文教育课程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严重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二、工科类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

1.设置人文核心课程

工科类高校应该设置一批人文课程为核心课程,其目的在于更加坚实地奠定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并对其他文化素质课程起到以纲带目的示范作用。如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西方哲学三门课程均可定为核心课程,因为这些课程不仅仅是简单地扩大了知识面,而在设课范围上有一定的广度,覆盖了文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伦理等主要的人文学科领域,而不是局限于其中的某几个领域;课程内容也有一定的深度,不仅仅是介绍性的、事实性的,而是有理论有引导,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性判断和文化分辨能力。人文教育“核心课程”设置之后,学校应该将其准确定位,这些课程再不是普通的公共选修课,而是与工科专业的自然科学基础公共课程,比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等性质相同,是本科生入学后就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人文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全部由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领衔开设。

2.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公选课课程体系

工科高校人文素质公共选修课的课程体系是否完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该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能否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笔者认为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公选课程应至少包括六个板块:

(1)语言、文学类,以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如大学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中外文学名著导读、语言学基础、口才与演讲等;

(2)历史、文化类,主要在于强化大学生对中外历史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世界历史概览、人类文明简史等;

(3)审美、艺术类,以培养大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观和审美素养为目的,如中外音乐欣赏、乐理基础知识,书法鉴赏、美术基础、影视欣赏等;

(4)心理、社会学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增强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适应能力为目标,如青年心理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等;

(5)哲学、政治类,主要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思辨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如哲学导论、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政治学概论、国际时事等;

(6)经济、法律类,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经济理论和法律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经济学概论、经济管理基础、法律基础、市场经济与法律等。

3.建立学分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创校初期,就拟定了培养实用工程技术人员的目标,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作为理工科学生的第二主修课列入必修课,规定总共要修满不少于8门的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的学分。其他世界名校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加州理工等,都规定理工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一定学分的人文类课程,以提高人文素养。目前,我国许多院校都在推行学分制改革,有意识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工科类高校为了使学生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应该借助这一契机将人文素质课程的内容和学分比例进行设计和规定。如在学籍管理中明确规定工科专业学生在人文课程方面必须达到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使文化素质教育从制度上有一定的保证。同时,在选课范围和比例上应出台指导性政策,防止课程设置和学生选修上的随意性。

4.调整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其他教学辅助设备,教师只有教材、教案,外加一支粉笔,授课方法也是教师的讲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其余时间是简单的提问,其教学效果非常有限。工科高校开设的人文素质系列课程应该改变以往的授课方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课程实施方式实现多样化。

5.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在保证开出一定数量的人文课程的同时,工科类高校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工科类高校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有意识地创造浓厚的人文学术氛围,如组织系列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报告会或专题讲座,开展音乐、书法与绘画等方面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大图书馆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科学书籍的藏书等等,都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举措。

6.积极地引进能够促进人文学科发展的高水平人才

开发人文课程的关键是要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厚、人文素质好的教师承担人文课程的教学。人文课程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对人生和世界的理性认识知识,还要从情感精神上培养和熏陶学生,使他们具有丰富的情感、坚韧的毅力、充实的精神生活,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工科类高校应引进和培养一批人文社会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并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其生存、发展的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工作、人际环境,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学科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同时在人才引进上还要树立一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聘请其他院校、研究院的知名学者作为兼职或客座教授,这样既补充了师资,又能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名家、大师,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另外,还应重视开发本校已有的人才资源,通过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来促进本校现有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或者鼓励现有文科专业教师进行再深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只有合理构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才能使工科类高校真正做到科学与人文融通,培养出既具备科学精神,又具备人文精神的工科大学生,使他们成为拥有较强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的技术应用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2002,(11).

第2篇

关键词:科学文化素质;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54-02

一、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的概念。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属于一种更广义的文化范畴并且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关注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即心智、品德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要使大学生经过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掌握能丰富的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

而对于科学素质教育,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Miller)提出:科学素质是对科学知识的基本理解、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理解、对科学技术如何影响社会的基本理解;美国“2061计划”报告把“科学文化素质”解释为: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能力;中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科学素质定义为“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科学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是大学生的科学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素质’表示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固有的潜在质量状态概念” 。影响一个人素质的因素有内部和外部因素。高校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外部文化环境,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教育就是要承担起对大学生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处理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的重任。这一切都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去探索与实践。

2.目前的国内外形势与社会发展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的要求。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普遍的关注焦点之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社会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普遍评价是:专业水平有所提高,但综合素质不高;分数很高,但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不强;学历虽高,但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质不高等等。这些“高与低”不合谐地集中在大学生身上,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了他们尽快成才。当今社会的人才观已发生改变。为了改变和适应目前出现的问题,在培养和教育高等人才的时候,高校在注重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时候,开始加强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实践活动的磨炼,使学生既具有改变世界的知识储备,又具有修养身心,提高培养自身品格的能力与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可见加强大学生文化科学素质十分必要。

而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在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研究方面也推出了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出版了近百部学术专著,发表了数千篇学术论文,召开了近百次学术研讨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领域对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又表明了大家的重视程度和提高文化科学素质的重要。

二、常见的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1.渗透到课堂,以开展多种公共课、选修课的形式为主。自然科学领域,以本校为例,主要有科学家素养,生物技术与现代生活,食品营养与保健,信息与信息能力,绿色化学等。人文科学领域,有:中国文学鉴赏,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社会心理学、摄影技术、中外美术欣赏、文学艺术赏析等。

通过在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的课时外,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实际需要选择相关的课程,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有意识的充实自己,提高相关知识,从而提高相关素养。

2.落实到丰富的课外活动中,以教授专家讲座,学生辩论赛,演讲,知识竞赛等的形式开展。学校定期会有专业教授,老师进行不同话题的讲座,覆盖的知识面很广,从英语演讲的艺术,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到电器自动化领域的研究与突破,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的领域有相关的最新的知识信息提供与扩展提高。校级科研项目给学生提供了提高自身素质的很好的平台,系与系之间,校之间的辩论赛,知识竞赛与演讲,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从多方面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素质。

3.学生实践活动与相关社团。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创新能力、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与报告,各种竞赛等,学校也对教师和学生制定出相应的鼓励政策。学校还成立基于不同兴趣爱好的许多社团如晨曦文学社、摄影家协会、口才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等,可以让学生在课余的丰富生活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

以本校为主的以上落实,实践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是有本校特色同时也包含高校实践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普遍方法。但是基于目前的有效活动,学习相关的方针与实践,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还可以有更多创新、有效的方法。

三、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创新方法的思考

潘洵教授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一文中提出,“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既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并且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与方法。如陕西理工学院位于汉中,而汉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学生课余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组织学生了解身边的文化、历史以及人文的相关景点,参加相关的活动。以切身的经历体会,提高文化素质。可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开设地方历史文化课程,参观历史景点,了解自己生活周边的环境,组成文化小组,定期学习讨论,读相关的书籍等。

在科学素质方面,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增加客观的实际经验,把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处理事务的点滴中去,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考察,撰写实验报告,参加与自己提高专业技能有关的工作实践,或实习等。

在创新、开展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过程中,还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同时,增强其科学素质、实践能力,那么,能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社会型人才。

通过对大学生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的了解,对其重要性的深刻体会以及以本校为例,对目前高等学校常用的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方法的诠释和列举,希望在落实与实践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中,吸取经验,总结不足,完善与探索一条更有效、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道路。同时,提出了对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创新方法的思考。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各高校应该更加注重结合自己学校特点,结合地方特色,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创新出更多符合自己实际状况的、有特色的、有意义的活动与方针,这样,在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质量的道路上,我们可以更稳定、更灵活地前进。

参考文献: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

[2]谈新敏.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3]潘洵.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素质教育[EB/OL].西南大学素质教育雨僧网,2007-05-17.

第3篇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自由有序的系统活动,在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有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 

 

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是面向每一个人的教育,其主要功能就是在于培养和包括审美素质和文化修养在内的人的全面素质,也就是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由此意义我们可以看出艺术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建构和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大学生成才的诸多因素中,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把社会道德转化为受教者的内在品质,并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艺术教育是伦理性和教育性的统一,能够在受教者不感到外部压力的情况下深入人心,使他于不知不觉中心甘情愿地接受道德影响。把道德教育融入艺术作品中,大学生们就更易于接受,在作品中既享受了愉悦,也净化了情感,美化了心灵。 

二、艺术教育可以扩大大学生的文化 

视野,丰富其文化修养 

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作为年轻的大学生,由于知识的局限性或是阅历的不足,不一定能了解各个时期的生活或是文化等情况, 但却可以通过欣赏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来认识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中的各种人物形象, 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概况和精神面貌,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认识真理。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都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认识作用。 

三、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创造力,增加其 

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智能开发 

艺术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提高道德文化修养、审美能力,还能使大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应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长处,开设更多相关的艺术课程,增加更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其智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 

四、艺术教育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 

健康,完善大学生的个性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生活压力的加重, 人们的心理健康正在承受着严峻的考验。在高校许多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而艺术教育在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方面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支柱,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它在实施和推进高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地位和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也正积极的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也在相当多的高校形成共识,诸多大学立足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探索着各自的人才素质教育培养体系,不同学校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 

但目前艺术教育在我国高校中的现状又如何呢? 

1、艺术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普通高校中,在教学的整体安排上,艺术教育作为教学附件, 得不到应有的足够重视;在学科建设上,艺术教育只是高就业压力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调剂,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2、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倾向。目前,仍有许多高校对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理解缺乏科学性及完整性,认为艺术教育就是艺术技能教育,即“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模式。这种对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狭隘理解导致了艺术教育实践的盲目与非理性。 

3、艺术教育教学方案缺乏科学性。首先,艺术教育学科建设上缺乏全面、科学的设计。其次,校园艺术教育氛围淡漠。艺术教育的范围非常广泛,单单依赖音乐、文学赏析等几节艺术课程是无法完成对人的一生艺术教育培养使命。 

因此,要想真正充分发挥出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首先,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对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进行指导、监督等统筹管理;组织教师培训与定期考查,这样各高校在开展艺术教育时就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便于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其次,要进一步提高普通高校管理者对艺术教育性质和功能的认识高校艺术教育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2、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艺术教育是最活跃的部分 ,也是校园文化重要的支撑点,直接影响提升校园文化艺术的层次和品位。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艺术教育活动,营造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现在国内很多高校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 ,让学生感受国内外各种门类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在增长艺术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审美鉴赏能力。 

3、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要抓住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这个核心,全面提高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课程教学水平,使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建构以人为本,规范、科学的艺术课程教学体系是开展艺术教育的关键所在,为此要建立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创建精品课程,使学生真正受到系统化的艺术教育。同时,要重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教材建设,逐步建立高校艺术教育教材的评审制度,积极推荐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艺术教育教材。 

在不久的将来,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们必定在公共艺术的课堂上得到更多的收获,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和艺术熏陶。艺术教育的成果必定会在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中突出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彭吉象.艺术概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4篇

【摘要】 我校人体科学教育中心是融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文化交流和医学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素质教育平台。本文结合该中心的开放情况,探讨其在提高大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大学生;素质教育

Abstract:The Education Center of Somatological Science at our college integrates the experimentation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cultural exchange and medical popular science teaching into a teaching platform of comprehensive competenceoriented education. This paper, referring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centers opening to the students, probes into its role in enhancing the students medical humanity competence.

Key words: the Education Center of Somatological Science; college students; competenceoriented education

我校人体科学教育中心自建成以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优势,对大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校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已建设成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广东省解剖学会科普教育基地。

一、 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对大学生医学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通过服务实验教学、提高我校大学生医学专业文化素质

人体科学教育中心自建成以来,就担负起我校基础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它不但是我校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学》课程的重要教学实习基地,而且也是医药相关专业《人体形态学》课程和《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实习场所。建成至今,仅教学实习方面,该中心已经接待我校四个校区学生参观学习达到3 700余人次。人体科学教育中心的建设注重多功能、多层次和全方位地为本科教学报务,使得人体科学相关课程教学有了完备的实验教学场地,教学效果有显著提高。在我校2007年11月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过程中,作为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亮点工程之一,中心建设的定位得到了教育部本科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

另外,我们充分利用该平台,进行相关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尝试,其中涉及《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人体形态学》、《基础医学概论》等课程。这些课程几乎涵盖了广东药学院所有低年级学生,使得他们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就能到人体科学教育中心进行参观学习,丰富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通过近期的实践,这些课程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讲授内容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有效提高了与医药相关的多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推动了多门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辐射广州大学城各高校,实现大学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大学生中开展关于人体科学和卫生健康教育的医学科普知识教育

我校人体科学教育中心,不仅仅是一个功能单一的教学实验基地,它在设计和布展别注重普及医学科普教育知识的理念。尤其是“中心”综合展厅的人类胚胎发育过程和胎儿畸形形成、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病原生物学和病理解剖学等知识的介绍,以及人体解剖学展区关于人体各个系统功能和形态结构的介绍等,充分的向各专业的大学生展示人体结构的奥秘和与人体结构相关的医学知识。它不仅局限于医学和医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参观学习,更适合面向广州大学城各高校众多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人体结构和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促进当代大学生医学素质的全面提高[1]。

在实施过程中,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和规定,面向本校各个专业大学生以及大学城其他高校大学生免费开放,接受有组织的团体性参观包括各种主题活动如“世界艾滋病防治日”、“世界爱牙日”以及大学生党团组织活动等。目前已经接待广州地区大学生组织的团体活动达到1000多人次,得到了广大参观师生的赞许,它不但为广州地区大学生党团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活动场所,而且也使大学生相对匮乏的卫生健康知识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和教育。

二、 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 通过人文科学展区进行人文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该中心的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展区主要通过生物链中各个进化时期的动物标本展示,揭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的进化过程,使参观者更加全面地认识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人体胚胎发生发育展区以人体在母体内从一个受精卵到一个完整个体的发育过程为展示重点,通过系统的胚胎学标本和模型展示,使参观者了解人类生命活动的孕育与产生的全过程。同时该展区内还陈设了部分畸胎实物标本和模型,使参观者了解发育过程中畸形发生的原因。

古尸古文物展区展出了大量与爱国主义相关的人类文明遗迹和珍贵文物标本。该展区展出有第一次期间,南沙虎门 “大角山炮台保卫战”抗英阵亡将士遗骸,东莞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骸,东莞明代状元锺雪松(官品至刑部尚书)家族墓葬出土的古尸和陪葬品,以及广州、佛山、中山等其他地区出土的多具明清时期古尸、遗骸和大批生物类文物珍品等。这些文物标本和相应的背景材料,以特有的形式刻录着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印迹,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有重大的见证作用。部分文物标本如第一次期间的抗英阵亡将士遗骸和东莞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骸,则分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州南沙大角山“纪念园”和东莞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蚝岗遗址公园”不可再生的历史见证。通过本展厅标本的展示,大学生在参观学习生命科学的同时,也接受了爱国主义的教育,使大学生在精神上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古文化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升华,起到了将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的效果[2]。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本展厅的古尸和生物类文物标本,是利用我们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文物塑化保存的文法” 和广东省科研成果“加快现代生物塑化技术对古尸和生物类文物保存的推广和应用”,由本教研室科研人员和省内文博部门共同研究的成果,是产学研相结合、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二)以基地为平台,通过“第二课堂”形式,积极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大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发挥创新思维自主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素质。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利用自身获得的在生物塑化方面的国家发明专利和成熟的技术,成为广东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技能培训的“第二课堂”。

在中心现有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依托该中心资源,我们将那些对生命科学兴趣浓厚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人体科学相关技术的培训,如生物标本与生物类文物的塑化保存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人体标本的设计与制作、人体形态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等。利用第二课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能够制作出精美的生物塑化标本,而且掌握了生物类文物的保护技术,一部分学生的作品在“挑战杯”中多次获奖,一部分作品在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我中心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该技术使得他们在相关领域有了一技之长,为学生走向社会,面向实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平台。

(三) 利用“中心”作为互动平台,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国内和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人体科学教育中心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促成了我校学生与国内外相关专业大学生学习交流的机会。一方面向外界展示了我校学生的风采,另一方面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国际友人、知名专家进行面对面的学术和科研的交流。如,我中心建成后不久就接待了日本大阪仔庆教育集团师生80多人的参观访问,并进行了交流、联欢等活动,不但增进了两国学生间的友谊,而且在医学学习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交流与沟通,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三、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建设的展望

(一) 继续加强“中心”在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将坚定不移的坚持以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方向,不断加强中心展览的内容的内涵建设,增加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作为中心的展览内容,并计划每年在大学城开展“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相关主题活动、人体科学相关学科的前沿介绍”等相关大型展览和讲座。中心还计划在丰富布展的同时,增加和完善多媒体互动系统,使参观的学生能够更加生动的获得相关科学知识。同时,在普及生命科学知识中,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全面素质得到真正提高[3]。

(二) 将“中心”建设成为大学生的“通识”素质教育基地

本中心将更加广泛的面向广东药学院和广州大学城乃至全国大学生开放,不仅仅局限于医药相关专业的学生,而是面向所有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从而更加适应我国当前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首先,通过接受大学生团体组织的参观和交流活动,将健康知识通过各种主题展览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二,还计划设立专职大学生课外辅导员制度,调用相关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接待参观大学生,并对大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第三,不定期的邀请国内外知名人体科学和医学专家,组织相关专题讲座和座谈,使得大学生有机会与生命科学相关领域专家面对面交流。

(三) 将“中心”建设成为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学生科技创新的平台

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将继续依托现有的科研优势和科技创新平台,更加广泛的接纳大学生利用人体科学教育中心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并用先进的科研成果和相关技术指导大学生,通过施行大学生科技创新导师制度,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 逐步完善“中心”的 互动式教育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国际交流

为了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加强人体科学教育中心的网站建设,丰富网站的内涵,提高网站的服务的水平,完善网上的互动教学。同时加强国际间大学生的科研交流,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将更好的依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契机,不定期的组织开展国际间大学生科学文化交流,丰富大学生的视野,加强大学生国际交流的能力。

总之,人体科学教育中心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对外开放,不断完善中心的硬件建设,提高运行管理质量,充分发挥中心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孙福川,崔月英,尹梅.医学文化素质及其教育理念论纲[J].医学教育探索,2004(3):18-20.

第5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人文困境;班级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设计

0 前言

2011年9月,教育部印发文件《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等职业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可见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核心和热点内容,教育部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即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职业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校风校纪,办学质量,社会声誉,还事关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的大问题。而在学校中,班级是学校教育与行政的最基层单位,师生互动与学习的最主要场所,辅导员则是学生频繁接触的基层教育者也是学生最熟悉的教育辅导主体。欲实现教育目标,实施教学改革,班级与辅导员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笔者认为,学校德育应以班级作为主要阵地,教学辅导和班级团体辅导相结合,重视学生本位,素质培养,人格成长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班级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设计作了初步探讨。

1 认知

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

(1)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问题,人们记忆犹新的是上个世纪中国科技大学大学少年班的失败。1978年,整个中国报纸、杂志、电台都在报导中国科技大学大学少年班开班,其中宁铂、谢彦波、干政作为首批入学的“神童”备受瞩目。当然,这些“神童”确实有过人之处,据当时报道:宁铂两岁半会背30多首诗词,3岁会做100以内加减乘除运算,4岁学会400多汉字,5岁上学,6岁学习《中医学概论》和使用中草药,8岁会下围棋和熟读《水浒传》,11岁时宁铂就和时年12岁的干政,11岁的谢彦波一起进入科大少年大学班学习,成为“天之骄子”。人们相信这些少年英才将来会成为“中国的爱因斯坦”“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可结果如何呢?宁铂本科毕业留校任教,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讲师,但是之后与社会格格不入,于2002年出家为僧了。谢彦波提前一年本科毕业,15岁读硕,18岁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师从曾获诺贝尔奖的菲利普・安德森教授读博;干政后来也去了普林斯顿读博,结果谢彦波,干政却都因为无法与导师相处而终止了学业,前者泯然众人,后者更因精神疾病问题至今困守家中。[1]

(2)无独有偶,2000年天资聪颖的魏永康年仅17岁就考上中国科学院硕博连读。在学习上魏永康几乎可以无师自通,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但是生活上极不合群,不懂得尊重人,去导师家一个招呼都不打就去摆弄导师的电脑,大冬天经常穿着单衣拖鞋到处跑,生活自理能力极差。2003年,中科院无奈地终止了魏永康的学业,现肆业在家。[2]

2 思考

人文困境成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不乏象宁铂、谢彦波、魏永康这样学业优秀却陷入人文困境的例子。对照分析这些“神童”“天才”失败的人生之路,便可得知人文素质缺失是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

我把大学生的人文困境归纳为三个方面:

(1)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模糊,缺乏人生支柱

我国社会处于深刻变革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呈多元化态势,加上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进入,腐朽思想,文化垃圾,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随之侵蚀年轻人的心理。大学生思想正处于由不正熟走向成熟的思想活跃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不稳定,易受不正确的理论观点和价值观念影响。受西方极端自由主义思潮影响,当代大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言必称“个性”,以一己私利作为处世出发点和归宿,表现为缺乏远大理想,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不能以社会道德准则来规范约束自己。

(2)重理轻文,缺乏创新意识,人文素质

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大学生知识价值观易受错误的社会观念影响(重理轻文)出现偏差,重物质之用,轻精神之用;重即时之用,轻未来之用;重显性之用,轻隐性之用,结果造成所学知识零散、肤浅、不成体系,缺乏深度和广度,无法应用于实践。更严重地是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知识无用论”“上大学就是混文凭”的想法,生活懒散,学习动力不足,把学习当成课业负担,无法实现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形成。

(3)难以实现角色转换,缺乏必要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大学生完成学业后要面临“学校人”向“社会人”角色转换,环境变化,社会转型,体制更替,就业竞争压力都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困惑、焦虑、迷茫、颓势的心理。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对受教育者(学生)重智商轻情商,忽视人文教育,忽略对健全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部分大学生缺乏爱心,缺乏自制力,缺乏意志力,渴望成功害怕失败,不知道怎么与人相处,不知道如何做事。稍有挫败便失去自信,萎靡不振,自暴自弃。

3 探讨与结论

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 习惯养成 实践论 实践教学

“原理”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实践教学是“原理”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构建大学生的学习参与机制,形成“实践体验”与“内化践行”的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的重要原则是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目前,各高校对“原理”课实践教学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原理”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有待改进。笔者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以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实践教学形式推进“原理”课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原理”课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基本素质教育。素质是以个人的获得性遗传为基础,以社会的文化传递为外部条件,以主体的个人意愿(主动)和个人经历(被动)为内部条件,经由一定的养成途径,逐步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个人素养和品质。因此,养成教育无疑是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养成教育是指好习惯养成的教育。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一个人内在的、本能的、稳定的需要,“习惯成自然”,将对个人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个人取得的成绩往往取决于性格上的伟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养成教育就其本质来说是塑造人格的教育。好习惯养成是当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切入点。在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进人到大众化阶段,就业形势复杂而严峻,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思想价值取向多元、素质层次交错的复杂社会群体,部分大学生呈现出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知行难统一、执行能力差、缺乏自信心、易产生畏难情绪等不良习惯和现象。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核心课程的“原理”课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养成教育和学习生活习惯的引导,以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二、在实践教学中搭建理论和任务平台,促进好习惯养成

在“原理”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搭建理论平台和任务平台,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好习惯养成,并在实践中体悟实践论。理论平台就是教师结合“原理”课实践论的讲授和养成教育的介绍,为学生好习惯养成提供实践论动力和理论基础;任务平台就是教师布置作业,下达任务,要求学生结合实践理论亲历并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与实践论实践教学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教学程序和步骤。

1、加强大学生实践论学习,搭建理论平台

为养成好习惯,除了需要了解与习惯相关的知识外,实践观的学习也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理论准备。实践性是哲学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是哲学对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超越和根本的区别。“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而直接经验则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要想站起来,仅仅在思想中站起来,而现实的、感性的、用任何观点都不能解脱的那种枷锁依然套在现实、感性的头上,那是不行的”。“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变成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可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实践论的学习为学生养成好习惯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认识动力。

2、布置养成好习惯作业,搭建任务平台

在实践论和养成教育相关知识学习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作业,下达养成好习惯任务,给学生以强制性要求,形成学生实践的外在压力。根据研究统计,一个习惯的养成一般需要21天。因此,要求学生在一个月时间期限内养成至少一个好习惯。学生可以依据个人情况自由选择好习惯的养成,如早起早睡、上图书馆阅读、运动锻炼、乐于助人等,或者改掉坏习惯即是养成好习惯。一般而言,行为习惯的养成比思维意识习惯养成相对容易些。好习惯养成要把握低起点、严要求的原则。意识对实践具有能动性,因此学生实践之前可以上网了解更多习惯养成的相关知识。教师在学生习惯养成过程中要注意课堂内外的跟踪监督。养成好习惯后,要求每个学生上交一份完成情况的书面报告并在课堂上交流,将书面报告内容、课堂交流和平时交流情况作为学习成绩的主要考核依据。书面报告要求主要体现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习惯养成的完成时间、进展、过程及结果;二是实践过程的心得体会,包括实践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及应树立怎样的实践观等。

三、“原理”课实施好习惯养成实践教学的效果

养成好习惯的实践教学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人生体验,进一步升华为内心信念并贯彻落实到行动中去,最终实现“知、信、行”的统一。

1、大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内容介绍

从养成习惯对象看,根据自身不同情况,学生们养成的好习惯各式各样,如早睡早起晨读,运动锻炼,不拖拉、不迟到、英语阅读理解训练、书籍阅读、定期与父母通电话等,包括改掉不良习惯如抽烟,玩游戏等。其中比较多的同学选择了早睡早起晨读、运动锻炼、不迟到、阅读等好习惯的养成。从习惯养成过程看,同学们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头1-7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第二个阶段是7-21天左右,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但是一不留意,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第三阶段是21-90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成为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习惯养成与否的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克服各种困难,想方设法坚持养成了预想的习惯。

2、体认到了实践的重要性,树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在养成好习惯过程中,学生们深刻领会到了马克思实践论的科学性和丰富内涵,树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学生们深刻体会、意识到如果只停留在思维层面而没有付诸于实践,不能使主客体发生变化。如没有实践,想养成早睡早起等好习惯是无法实现的,没有实践,想充实大学生活和学有所成也是空想。实践水平决定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的内容和质量水平。我们实践的内容、程度、范围、方法、过程、结果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内容及人生价值。实践是联系、和谐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

3、体会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认为意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好习惯养成之前,同学们除了要学习课堂相关理论外,还要上网查询了解习惯养成的相关知识。因此,该实践是有计划,有意识的,体现了意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能动性作用。在养成好习惯过程中,他们有意识地借助各种工具和辅助手段,如使用闹钟定时,通过同学相互监督,给自己奖励或惩罚等,为顺利养成好习惯提供了重要条件。学生们亲身体会到了意识对实践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控制性和指导性作用,增强了理论学习效果。

4、体悟到了好习惯的重要性

在养成好习惯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了好习惯对于自身学习、生活以及人生的重要性。正如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养成好习惯后,他们学习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精神状态极大改善,身心愉悦,学习生活信心十足。由于养成了好的习惯,他们很自然、很舒服地去做他们想做的事。在实践心得交流会上,同学们为彼此养成的好习惯而自豪、感动,得到师生的高度肯定和评价。同学们立志要继续保持并养成更多的好习惯。正如法国学者培根所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追求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刘国炳、程素玉:高职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之探索[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 王兰兰、陈良勇: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8).

[3] 刘正富:好的习惯 成就好的人生[EB/OL].db.jm.省略/e21

web/content_zp.php?id=5612.

[4] 扬:对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本书编写组:基本原理概论(2009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第7篇

论文摘要: 文章首先从加强体育院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重要性展开论述,阐述了当代图书馆特别是体育院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核心价值,得出了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对目前体育院校如何利用图书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0引言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等学校特别是体育院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挑战,原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有了较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提供专业教育服务向现代的素质教育过渡,原有的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亟待于提高。

1当代体育院校大学生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体育院校学生基本素质问题体育院校的学生多数是从体校、运动队特招而来,与综合性院校学生相比,文化素质偏低,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他们大多注重本专业体育技术学习,而忽视了理论学习。因此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有待加强和改变,应将原来僵硬的被动的服务模式变为主动多样的服务模式,以正确引导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正确应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体育院校体育类专业特点体育院校的大学生,由于其专业的限制,开设课程注重专项体育技能的学习,缺乏系统深入学习自然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知识的时间和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教学实践重复性强,体力消耗大,休息和娱乐时间较多,学生性格好动难静,静心下来读书相对比较困难,系统地学习阅读社会科学书籍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这与社会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相悖逆。

1.3 体育院校的培养现状传统观念认为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只要学好本专业知识就算合格,这种观念早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当今社会是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单一的知识结构、狭窄的能力范围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体育本身已经不再是单纯技能竞赛,体育本身愈来愈多地渗透文化因素,体育正在成为一种文化事业而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这种趋势客观上要求体育院校大学生必须掌握更多的人文科学知识,这也是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说较全面的知识结构,是人类的素质高低的重要条件。

2体育院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核心价值

体育院校图书馆是为体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机构,其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体育学院图书馆教育的核心价值为素质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是一个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它表现在人们的言谈举止之间,它于不知不觉之时流露于你的眼神、表情和姿态,甚至从背后看去也能充沛显现。”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是任何一门学科所无法替代的,是课堂教育所不可能完成的。它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而人文知识的学习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些对体育院校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体育院校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原因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人文知识相对比较薄弱,而自主学习能力又比较差,因此图书馆在引导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提高责无旁贷。

2.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体育院校图书馆通过推荐新书、宣传优秀图书,开展书评,组织专题读书等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良好的书籍来了解人类文明、社会发展所包含的智慧。通过一些生动有效、健康活泼的教育可以引导体育院校大学生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和科学认识事物、理性分析事物的基本方法,正确面对社会中流行的各种思潮和现象,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社会。 转贴于

2.3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体育学院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料和文献,教师通过图书馆的参考文献,可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授课水平和教学质量;学生通过阅览专业书刊资料,既可消化和充实课堂学习内容,又可开阔视野,加深对其主修专业的理解;图书馆还通过对知识的挖掘、整合与揭示,促进知识传播,提高图书馆的阅读利用率;同时促使教练员的教学观念转变及创新,为培养新型人才发挥作用。

2.4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知识,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对人才提出了知识广博、富有创造力的更高要求,因此教育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智力的提升和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图书馆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方面加强宣传,使学生及时了解馆藏文献,并通过《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等方式的教育,培养学生掌握文献资源的使用方法,具备检索利用文献的实际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使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具备搜集处理文献和信息的能力,并掌握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方法,打好终身自我教育的基础。

2.5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等体育院校是集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科研“三位一体”的专业院校,其主要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专业突出、知识全面、有较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图书馆一方面优化馆藏资源,不仅向读者提供体育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文献资料,还提供与之相邻的非专业知识、文史知识及科技情报信息等,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图书馆还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如跟踪形势及当前社会热点,在馆内或校内适当地方设置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专题周刊栏目,扩大知识渗透面和力度,使学生通过一系列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适应社会成为合格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打下良好基础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职能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而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的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它通过向读者提供服务,正确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实现自身综合素质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2]张树中.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8).

第8篇

关键字 :高校公共舞蹈教育;素质教育功能

在当今时代,随着社会日渐多元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舞蹈教育早已脱离了单一的专业化的教育模式。现在不仅是专业的舞蹈院校才有舞蹈教育,在普通高校中,舞蹈教育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舞蹈不仅成为高校公共教学内容,也成为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舞蹈教育是以舞蹈为媒介进行教学,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加强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和培养学生创造力、发挥其潜能,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有力手段,对德、智、体、美、劳等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共舞蹈教育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高校公共舞蹈教育大学生德育的功能

(一)公共舞蹈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

普通高校所培养大学生的教育要求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普通高校的目标也要求造就一批对国家有利的素质人才,他们仅靠传统的教育方法很难收到实效,必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而艺术教育中的舞蹈教育又恰好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在高校公共舞蹈教育中,以舞蹈为媒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想象性、愉悦性、感染力都将大于思想道德教育抽象的说教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的接受兴趣。舞蹈教学将思想道德中的说理进行优势移植,使抽象道理的灌输被蕴涵着深厚情感的形象化教育手段所代替,从而有效地唤起受教育者的同步感受,导致他们心理意象的明朗化,受到道德素质的效果,而且舞蹈教学的形式是自由的,大学生可以通过舞蹈作品赏析等,克服某些道德教育的强制性,大大消除思想道德教育的概念化对接受者的障碍。

(二)公共舞蹈教育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高校公共舞蹈教育让学生通过舞蹈教育让学生通过参与、欣赏等活动,认识与了解真的、善的、美的艺术作品,不但能赏心悦目、益智畅神,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而且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人格,引起道德、情操、理想、教养等的深刻变化,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貌。

(三)公共舞蹈教育对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提高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缺乏团队合作的精神,而很多舞蹈训练都是整体和谐、相互协作的集体活动,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就能强化奉献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相互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自然相伴而生。不管是在哪所大学舞蹈的社团活动中,也多半是以舞的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其中有一个成员不认真就会影响到整个舞蹈的美感。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会养成主动关心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友爱的精神。

二、高校公共舞蹈教育对大学生智育的功能

人的大脑左半球与右半球各司其职:左半球以管理语言逻辑分析为主,即抽象思维;右半球以管理音乐、美术为主,即形象思维。正因如此,如果片面地发展抽象思维,而不同时发展形象思维,就可能使大脑左右两半球不平衡。舞蹈有助于开发大学生大脑的潜能,主要是指右脑半球潜能的开发,即形象思维的开发,它可以激发创造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发展,提升“情商”水平。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各种不同领域。事实上,一个人的智能是由注意力、记忆力、反应能力、理解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等方面构成的。而舞蹈教学训练是从训练学生的手、眼、身、步、韵等方面着手,对于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反应能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发展,都有着全面的推动作用。

三、高校公共舞蹈教育对大学生体育的功能

舞蹈可以塑造一个人的形体和气质,增强其体质,对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灵活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灵活性本身就是舞蹈教学、训练的内容和要求,也是体育功能的体现。舞蹈教育之所以是有显而易见的体育教育功能,是因为它与体育教育具有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二者都是以人的肢体为训练的对象。因此,舞蹈的体育功能显而易见也是十分必然的。近年来,舞蹈与体育在一些方面已经有了有机的融合,出现了体育舞蹈。这种舞蹈从体育的角度看来是一种艺术。

四、高校公共舞蹈教育对大学生美育的功能

(一)高校公共舞蹈教育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康的强大源泉。”美好事物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吸引力的,爱美是人的天性。

在公共舞蹈教育中,从丰富多彩的民间舞到经典高雅的芭蕾舞,从韵味无穷的古典舞到充满张力的现代舞中,各种舞蹈艺术形态的感性显现,大大扩大了大学生们的视野,对他们进一步认识社会、历史、人生和探索未来都有深刻的影响。

(二)高校公共舞蹈教育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正如费尔巴哈所说:“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情感,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舞蹈的审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同时,审美过程或审美中介,也必须放在审美的主体和客体的系统中,才能获得科学的解释。”事实上,大学生在学动作、练组合、排节目时候,总是观察和跟随着老师的示范动作模仿,这时他们主要是以审美主体的身份,对审美客体―动作的技术规格,起止路线,舞姿变换、音乐节奏等作舞蹈艺术美的初步谛视和判断。

(三)高校公共舞蹈教育对大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舞蹈的美感,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动觉的感官器官在对舞蹈美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审美过程中所产生的伤心悦目精神需要满足后,所引起的愉悦和欢乐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大学生具体形象的特点,在高校公共舞蹈教育中大学生比较注意审美对象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大学生对舞蹈美的感受、对情感的流露、对舞蹈形象的感知和理解,通过流畅、和谐的音乐旋律,节奏较好地融会在一起,塑造舞蹈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来达到自己对美的愉悦与享受。

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艺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它担负的社会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充分利用舞蹈广泛的群众基础,依托已经成型的强大的舞蹈学科体系,在高校开展多元化的舞蹈教育,在现有的选修、欣赏等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包括双学位、辅修、基本训练课等教学。以后我们将会发现通过对高校公共舞蹈教育的素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的深刻理解,舞蹈教学必将会进一步受到重视,高校公共舞蹈教育的未来前景将会更加广阔,其意义也会更加深远。

参考文献:

[1]隆荫蓓,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2]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3]易中天.艺术人类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版

[6]丹纳.艺术哲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7]杨恩寰.审美教育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第9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素质教育;创新能力;智能培养

作者简介:钱静珠(1980-),女,江苏张家港人,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荣华伟(1979-),男,山东聊城人,南京工业大学实验科科长,助理研究员。(江苏 南京 21181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3JSJG177)、2013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高教重点自筹项目48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36-02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其显著特点是“快”和“新”,瞬息万变,一日千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趋多样化,面对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以及学生“五花八门”的自主选择,一些疑问知识可以从百度点击查询,教师的角色逐渐由教育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师教学的重点逐渐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转移。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与信息网络,拓宽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1.借助网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膨胀”的时代,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信息时代需要学生有选择的学、不间断的学,需要终身学习,且要善于自主学习。信息的传输途径往往决定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大学生有掌握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内部驱动力,在信息完全开放的时代,这些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是一张面孔的知识只需要一点鼠标随处可见,这必将引起学习观念与学习方式的变化。信息时代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首先是网络。网络具有开放性(国界、海关、时空不限)、包容性(消息、言论如微博、博客等兼收并蓄)、形象性(如网上生动精彩的图片、影视等)、交互性(网上可以聊天、沟通)、瞬时性(信息传达迅速、便利)等特性,宽带网络上的教育资源可以充分共享,学习者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情况下可以汲取广博的知识。

如南京工业大学开设的网络视频通识课程,在2013年4月1日推出10门网络课程,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和农林医学等领域,大学一、二年级的统招学生,在设有南京工业大学IP地址的电脑上均可学习。网络视频课程的学习由平时修读的时间、完成的同步作业情况和结业考核三部分组成,课程设置对于打破课程和专业壁垒,强化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极有好处。如“中华文化”课程通过介绍中国儒、道、释三大传统的思想特征、文化追求和学术价值,以期将“以儒做人”、“以道养生”和“以禅清心”的精神资源化为今人的文化营养……在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针对2012级学生进行了网络视频课程的初次运行尝试。首轮网络视频课程选用了“西方文化概论”、“科学通史”、“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等4门由名师教授、好评率高的课程。课程一经推出,即受到学生追捧,2000名学生的选修容量“哄抢一空”,未能选修的学生“眼巴巴”地期待着下一轮视频课程的开设。

从首轮网络视频课程的运行情况来看,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修读热情,绝大部分学生在做到自觉控制修读进度、顺利获得学分的同时,积极参与了网上的互动和讨论,并及时就修读过程中的疑惑向教师提出咨询,教师对于学生的疑问给予了及时的回复。更有甚者能发现课程问题设置中出现的失误,足见其对于学习的认真程度和严谨态度。可见,南京工业大学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充分利用学校数字化图书馆资源

数字化图书馆提供海量信息,为学生提供全球教育。数字图书馆采用现代高新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是不受时空限制、超大规模的知识中心,是现代高新技术、文献知识信息和传统文化的完美体现。运用先进成熟的数字技术,改变了静态图书馆的书本式服务特征,以多媒体存取、创造超时空信息服务的新境界,为学生快速、自由、方便地搜集世界各地政治、文化、科学等信息,使其接受全球教育。

二、信息时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量的莘莘学子涌向大学课堂。由于学生人数持续增多、师资队伍缺乏、教学设备不完善,导致大学生的素质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手机通讯设备、计算机网络的强力干扰,鱼龙混杂的信息扑面而来,这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及身体健康的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过分依赖网络,疏于与现实中的人和事接触,会导致大学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如自我封闭、对人冷漠、逃避现实等,不仅会耽误学习,还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年华。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针对多名大学生注册用户的调查显示,1/4的上网者沉迷于网络,1/5的上网者与网友见面前不让父母知道,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不成熟,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良莠不齐,防范意识弱的大学生容易上当,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网络具有开放性、隐蔽性、便捷性等特点,但过度的自由与开放会侵害到他人的利益,如微博中恶意中伤他人的言语、网页上散布诱人上当的广告,这就要求上网者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

2.教育工作者是信息时代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教育工作者包括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和教育管理者。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在传授给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跟上时代步伐。信息化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上的海量资源已使大部分知识一点鼠标便知,因此教师要比学生更熟悉网络、更会合理使用网络,从而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在网络中遇到的问题,对他们进行积极指导,帮助他们进行网络信息的过滤与分析。辅导员、班主任和教育管理者也是正面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重要力量。

三、信息时代大学生的智能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有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适应现代社会,具备信息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交际能力三方面能力,即智能培养内容。

1.信息能力是大学生终身学习的前提与条件

教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熟悉各种信息资源包括网络和图书馆,培养他们具备较强的信息查询能力、熟练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获取的信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性的使用,并转换成自己需要的知识,以提高自身信息素质。

2.表达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高校培养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如果没有语言表达沟通,就像是茶壶里的饺子,肚里有,却倒不出来,别人无法了解你的意图,从而影响个人能力的发挥。

3.交际能力是人得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人是社会性的人,人们通过共处互通信息,交流感情与知识,提高认识,不断完善自我。作为现代人,要取得事业的成功,除了依赖自身储备的知识外,还需要一定的人际关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交际中,一句话是否说好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四、信息时代的教学思考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是进行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重点,如何造就创新人才,信息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信息时代教师拥有“一桶水”是最低要求。然而目前部分教学教师只有“几杯水”的功夫,尚未实际掌握构造检索策略的各种方法和技能。在全球信息化、社会网络化的今天,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拥有再多的知识似乎也无力应对这个多变的世界,因此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检索能力才能不断给自己充电,从而满足学生对各种知识的需求。

1.信息化建设现状

美国是率先进入信息社会的国家,1956年美国45%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自信息的生产与分配。继美国之后,在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都有了惊人的发展。它们几乎拥有全世界90%的计算机、75%的电话。随后,发展中国家也紧跟其后,力求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信息化建设相比发达国家较晚,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真正兴起。

2.教师的责任

人民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重视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社会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信息无国界,但信息时代也有基本的网络原则与活动规律。为此,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1)提高认识,大胆实践,敢于迈出第一步。开展网络教学已是大势所趋。在开展网络教学问题上,要少一些彷徨、多一些思考,少一分犹豫、多一分尝试,大胆实践,敢于迈出第一步,采取抓示范课的形式,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在干中求发展。

(2)提供条件,自加压力。信息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爆炸知识经济的到来,面向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所产生的新的教育理念和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摆脱了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实现了三个转变:从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从单纯的知识教育向综合性素质教育转变;从维持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

(3)注重开发网络功能。1911年,爱迪生曾预言:“在学校里,教科书将很快过时,不久,学生将通过视觉来接受教学,使用电影来传授人类知识的分支学科是可能的。10年后我们的学校系统将彻底改观。”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与网络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学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教学方式,但与此同时,不能否认传统教学的优点和长处,寻求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是优质培养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李清平.试论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J].法制与社会,2008,(11):316-317.

[2]孙林叶.现代科技与信息化浪潮对大学生的影响[J].高教论坛,2003,(2):10-11.

[3]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网络视频通识课程[EB/OL].http://202.

119.248.93/.

[4]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侯星芳.大学生能力素质概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1:120-126.

[6]盛洁.信息时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45-47.

[7]翟明昆,杨静.高校课堂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2011,(5):89-91.

[8]程雯.信息时代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素质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081-02

进入21世纪,国际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国民素质是综合国力的关键部分。这已在全世界形成共识,并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素质教育的涵义及现状

素质教育的最基木内涵,是全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国各高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上可谓各显神通,想尽办法。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开设各类思想道德类课程和人文基础课。这些课程的设置和讲授方法却往往新意不大,多因循课堂灌输的方式,使学生难以产生兴趣。以至于这类课程现在已经变成学生心目中的“必逃课”或“放松课”,严重违背了高校设置这类课程的初衷,也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效果。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必须经由“下学上达”地“内化”才能转化为素质,多上几节课是否就能立竿见影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令人怀疑。同时,“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始终未能真正进入或未被完全纳入整个学校素质教育体系。大部分高校的素质教育还是以传统“第一课堂”中的课程为主,而对大学校园中丰富多彩的各类学生活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各种类型的学生活动没有进行良好规划,更谈不上善加利用。

二、高校素质教育现状产生的原因

素质教育不是针对某些优势群体的精英教育,也不是着眼于学生中弱势群体的补漏学习,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既要体现全面性还要兼顾特殊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教育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增进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促使他们能够得到全面且可持续的发展。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应试教育”的影响还较为深远,导致高校的素质教育大多还停留在“恶补”的阶段。可是高校的素质教育本身有着自己的任务和要求,应该在之前具备的素质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但目前的状况看,高校的素质教育还不能很好的和中小学素质教育进行有效衔接,从而影响了高校素质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等院校过分强调了“第一课堂”主渠道在育人中的作用,使“第二课堂”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第二课堂”的教育内容和组织程序规范性差,长期以来又未能形成成熟的教育体系;同时由于在教育效果和人才素质方面缺乏科学的评价尺度,“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得不到广泛的社会认同。

三、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并不容易,要使教育内容内化为教育对象的自身素质需要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下面将从教学、活动、教师等三方面,来论述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法。

1.教学活动化。在这一点上,著名教育家杜威的观点很有启示意义。杜威主张,在整个学校生活与教学中学生必须是积极主动参与者,而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协助者。

我国以往的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讲授,学生识记的过程,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以教师灌输、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这种重教师轻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

在教学中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设计在科学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自我提升,不仅学习知识,更要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活动的设计要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教学结果最终的认定不仅要参考正常教学检验中试卷、论文等,还要参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综合分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对以往知识的熟练运用程度。

2.活动教学化。大学校园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活动的丰富多彩。然而丰富多彩的活动要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就必须要对各类活动进行规范,使之更加科学。

课堂教学的规范与科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制订了科学规范的教学计划。把每一项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活动都按照课程设置来要求,规划出一个学生大学期间在哪一学期有哪些必修的活动课程,又有哪些可供选修的活动课程。必修活动课程是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在思想品德、读书学习、专业技能、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需要,设置学生必须参与,体现学生参与的全体性的活动。必修活动由于全体学生都参与,一般有老师指导。选修活动课程则是根据每个学生个性、能力、爱好的不同,而设置的可供学生选择参与的,体现选择性的活动。这类活动有一定的偏重,或有一定的难度,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参与,但对于学生的成长有方向性的显著的促进作用。它更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以往学校活动的特点往往是长期性活动缺乏变化,临时性活动缺乏规划,学生参与时比较被动,参与之后收获有限。同时参与活动有很多不同层级的方式,创意活动、组织活动、参与活动、观摩活动……这些不同的方式对于学生的教育来讲层次也是不同的。学生参与活动后应写出专门的心得,相当于课程结束时的论文,分析从活动中获取的宝贵经验,再由活动的组织单位或负责老师予以认证。这样,活动就能够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领域里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将各类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纳入高校的学分体系中,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艺术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按照课程来对待,制定教学计划,分配学分,要求学生参加一定比例和时间的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果才能取得相应的学分,这样就能更好的把大学校园活动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

3.教师理念化。教师是否具有素质教育的理念,对于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有着重大的影响。先进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教育观念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所有的学生的发展为最根本目标。教育价值的体现在于人的发展,素质教育能够使学生获得全方面的发展,体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意提供条件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所发展。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在活动中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要把素质教育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目标,在开始教学行为或活动时积极主动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不放过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教育学生的机会;教师要创新教育观念,拓展多项思维,善于质疑,打破权威,提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素质教育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素质教育中,我们要使教学活动化增强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使活动教学化增强活动的科学规范性,以形成有效的素质教育导向。作为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努力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校园环境。教育的真正成功,需要各方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紧张有序地、富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袁贵仁.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J].中国教育学刊,2001,(5).

[2]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2, (42).

[3]李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特点及实施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1998,(5).

[4]丁小强,胡庆芳.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与素质教育内涵的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03,(09).

第11篇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 大学生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个体或族群对文化倾向性共识和认可,并因此产生的归属意识。中华文化定义为中国所有民族的文化总汇,既包括汉民族文化,同时也包括了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就是认同自己归属于中华民族,就是愿意承担起历史和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核心凝聚力所在。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地区,历史上也是多民族文化、宗教融汇、交流的地区,民族成分多、文化和宗教交汇,造成了这个地区文化很难达到高度的统一,因此在新疆加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和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素质的好坏对祖国的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加强新疆地区的中华文化认同,就要牢牢抓住高校这一阵地。

一、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及危机

第一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到历史、语言、习俗、宗教、生活环境等影响,片面重视本民族文化而对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缺乏了解,或了解不深入。新疆地域辽阔,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这就造成了少数民族群体之间交流范围窄,封闭性较强,加之长久以来经济欠发达,缺乏与外界联系的媒介,又由于少数民族,尤其是南疆的少数民族汉语水平不高,了解社会、认知社会的的能力不够,这些原因导致他们与社会的脱离,很难接受新思想和新观念。总体而言,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不够。

第二部分地区存在,片面地把中华文化归结为汉民族文化,而对各少数民族文化缺少应有的重视,同时也造成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误解,认为中华文化就是汉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就是汉民族,这造成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缺失。

二、解决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应对措施

第一,革新教育理念,转变“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传统思想认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课程设置里,多加入相关课程,以思想政治工作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造成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而与其他学科无关的错误思想。对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养应该体现在任何学科中,而不是单一体现在思想政治课中。

第二,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营造文化氛围。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补充与延伸,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以其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自由,已日益成为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可举办“文化大讲堂”等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中华文化的知识讲座,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设置书法、绘画、民间手工艺制作等实践课程,邀请民间手工艺者进行现场的演练及教授,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又可以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第三以重要传统节日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凝结着深深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髓的体现,利用各种有意义的传统节日进行教育,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汉民族最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除了汉民族传统文化外,还有别具特色的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共同组成了一副生动活泼的民俗节日画卷。首先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契机开展各类的宣传和实践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例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民族歌舞联谊等。其次要加强民族间的了解,可以采取民族间互相学习民族文化的方式。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运用传统节 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的必然要求;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激烈的变革,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高校要走在时代的前列,改革教育理念,用先进而富有感染力的大学精神,熏陶和培养着新时代的学子们;采取灵活有效,而又深入细致的各类活动,吸引大学生,主动认识、了解、热爱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1]《文化研究导论》2004年版,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文化学概论》2003年版,陈华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3]《民俗学概论》2005年版,钟敬文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4]《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2007年版,仲富兰著,上海辞书出版社.

基金项目: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误区

作者简介:宋建尊(1981-),女,河北衡水人,重庆交通大学教务处,讲师。(重庆 400074)薛爱兰(1979-),女,山西方山人,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基础部,助教。(山西 太原 030031)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改课题“基于学分制背景的通识教育改革策略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20308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01-01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文化修养影响深远。自从《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文化素质教育在全国高校中大规模、全方位展开。教育部通过在高校设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提高了学生人文素质与道德修养等,但目前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不少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尚未清晰明了,常常将其狭隘化;缺乏长远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建设中存在诸多误区;急于模仿国外经验,未能通过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扩展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资源等等。文化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值得高校思考的主题。

一、厘清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大量探讨。第一种观点认为文化素质教育要坚持以人文教育为主。在教育部1998年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杨叔子认为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当成文化素质教育的最核心任务,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独立完整的人格。在这个观点的引导下,许多理工科院校开设了大量的人文学科课程,目的是改善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缺乏的状况,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

以王义遒等为代表的研究者则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他们指出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虽然每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程度不一样,但要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看成是文化素质教育中最全面、最本质的要素。同时王义遒进一步指出,文化素质教育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使命与任务。

总之,我国教育界是在针对大学生专业教育培养所造成的知识狭隘、文化素质普遍缺失现象,借鉴国外通识教育的理念,提出并倡导在大学生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以笔者看来,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指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更应该包括创新思维与批判意识。如果不能对这一内涵有全面的理解,也很难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

二、当前文化素质教育建设中的问题

第一,混淆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很多工科高校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即是传播人文知识。在实践中,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大量的人文学科课程,想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实际上,这是把文化素质教育狭隘化的一种表现。前面已经探讨过,文化素质教育应包含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培养两大内容。文化素质教育不能满足于把传授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当成自己的目标与任务,而是要传授思维方法与批判能力,要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基本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第二,将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许多高校在基于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改善专业教育造成的知识褊狭的背景下开设文化素质课程,一是为改善工科学生的人文知识缺乏状况,二是通过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及综合素质,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但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依然存在着相互对立、两张皮的现象。很多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并未给予充分的认识,而是将其当做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只是改善知识结构的一种方式而已。如果高校不认同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理念,不精心组织、设计课程并做出长远的计划与安排,文化素质教育只能成为空谈。

第三,文化素质课程设置散乱、随意性强。一般来说,我国大学的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呈现出散、乱、杂的状况,缺乏精心设计和整体规划。主要体现在课程随意拼凑,常以概论型、常识型或者休闲型为主;教学内容肤浅,难以体现综合性、跨学科性及师资水平普遍差强人意等方面。学生对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效果依然是一般性知识点的获得,难以达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具备批判思维的人才。

第四,文化素质教育功利主义色彩浓厚。许多高校认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在整个本科生教育中占据很小的比重。对于教师而言,文化素质课程不能对自身评职称、晋级、科研等方面带来根本性利益,因此对此项工作没有兴趣;对学生而言,学好专业课才是找好工作或者考研的基础,学习文化素质课程是为了完成学籍管理制度中学分要求的任务。

三、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第一,设置专门管理机构,配备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对通识教育理念与目标、课程优化设计、课程管理评价、师资推荐选拔等方面进行精心组织与深入研究。

第二,依托学科优势,构建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挖掘优势学科中蕴含的通识教育元素,发掘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通过综合、渗透各学科精华,形成具有体现办学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同时,合理调整文、史、哲等学科门类在文化素质课程中的结构和比例,对各类课程进行精心组织、合理设置,使其在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中发挥最大效能。

第三,抓住文化素质基地建设机遇,实现优质师资与课程资源共享。各大高校以基地建设为契机,探索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总结文化素质教育的经验。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素质活动的同时,通过举办研讨会,交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其他高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通过编写教材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资料,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四,挖掘地域文化教育价值,开拓隐性文化素质课程。高校除了为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外,还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可以结合地域文化,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凝练出相应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形成系列的隐性文化素质课程。

第五,建设系列跨学科复合教材,实现课程的文理渗透。为避免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教授内容过于专业化、零散化的情况,高校有必要开发文化素质课程专用教材。这些教材应该能够体现跨学科、综合性、文理渗透,同时能够体现高校的专业特色,例如南开大学开设的“文科数学”、“文科天文”等,堪称为文化素质课程教材的典范。

第六,培育文化素质课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师资水平是提高文化素质课程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组织文化素质课程教材编写、建设文化素质精品课程、鼓励文化素质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先进个人评选等系列措施,给予教师相应的教学经费及政策支持,提高教师申报积极性与投身于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荣誉感。同时为拓宽优质教学资源,可通过在兄弟院校遴选高质量师资与优秀课程解决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提高文化素质教育建设水平,高等院校除了需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避免建设中的各种误区外,还应该因校而异,因地制宜,以自己的办学特色与培养目标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科资源优势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文化素质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王义遒,金顶兵.文化素质教育问题再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60.

[2]王义遒,金顶兵.再论文化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8,(2):

12-13.

[3]曹明倩,周业琴.浅析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误区[J].高教探索,1999,

(4):39.